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标准与课标解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课标解读
《11~20各数的认识》课标解读一、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在具体的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发展数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结合具体情境中,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课标解读《11~20各数认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整个数学教学体系的基石。
11~20的认识又是数与代数内容的前期基础,因此在一年级教学中我们就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读法写法。
为学习20以内加法、减法做好准备。
其教学内容可分为数的概念建立和数的运算以及综合运用概念解决问题三部分。
第一部分:数概念建立:数数、数的顺序、比大小、序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
共3个例题。
例1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从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几个方面来认识;例2教学数的顺序和比大小;例3教学写数,利用小棒图和计数器教学数的写法。
第二部分通过运算深化学生对11~20的认识,也安排了3个例题:例4教学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主要是通过操作(摆小棒)利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
一方面可以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同时也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
例5,教学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为以后学习多位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做准备。
第三部分是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
例6就是使学生深化对数的大小、数序的理解,加深对基数和序数含义的认识。
并运用数数的方式解决问题。
教材中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体现学习过程。
单元重点为: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及比较它们的大小。
掌握数位:十位与个位。
能正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认识时间》课标解读
二上:《认识时间》课标解读一、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9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了经历从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观察,分类、性质探讨等过程,理解常见的时间单位的量,掌握基本时间知识和技能。
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中,学会思考,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体会数学思想和思维方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9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了能认识钟表,了解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钟面上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初步认识几时几分,会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等时间知识。
二、课标解读本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与几时半,同时学会合理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时间。
它可以为学生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时间单位的理解是较抽象的概念,没有可视、可触的形状和颜色,看不见摸不着,让学生掌握抽象时间概念难度很大,本单元注重从现实情境引入,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汇总,在解决问题中理解和把握。
使之可以感知具体的内容,使学生体验、感悟、理解时间长短。
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一)利用学生熟悉生活素材,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关注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时间概念中时、分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1.教材中呈现学生熟悉上课情境图,由钟面时间引入,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的欲望,使学生认识到时间与生活的联系,通过数一数填一填和拨一拨的两个层次的活动,直观认识时间单位分,以及时和分两个时间单位的关系。
2.通过操作教具、学具,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比较、交流等活动中认识种面的结构。
重点了解走一格是1分钟分针转一圈,是60分钟两个层面的知识。
3.借助模拟动态操作拨一拨,呈现分针运动与时针运动间的关系,发现钟面上分针与时针位置变化,直观认识1时=60分。
这个直观动态的过程,促进学生的理解,突破教学的难点。
(二)注重分层教学,让学生直观感悟,练习设计循序渐进,知识获得依次归纳1.教材中通过从4时开始数的活动,呈现3个实物钟面,并以与电子表对照的具体时刻的连续变化,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认识时间。
二年级数学课标解读
第六单元“测量”: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和米的实
际意义,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第七和第九单元: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
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 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 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 除法的互逆关系。
2.常见的量 第二单元 “购物”:在现实情境中,认识
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 将经历观察的过程,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活动经 验:学会欣赏与设计图案。
2.测量
第六单元“测量”: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 测量物。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 性。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 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 行测量。
生的估算意识。
5.学生熟练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乘法的互逆关系。
二年级数学课标解读
一、课程内容
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一)、数与代数
1.数的运算 第一单元 “加与减” 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 第五单元 “2-5乘法口诀(一)” 第八单元“6-9乘法口诀(二)
第七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
第九单元 “除法” 2.常见的量 第二单元 “购物”
1.数的运算
第一单元 “加与减”: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 “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 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 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五单元 “2-5乘法口诀” 和第八单元“6-9乘法口诀:在这两 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 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七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和第九单元 “除法”:学生通过大 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 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 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 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二年级数学上册新课标要求
二年级数学上册新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数学思考: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解决问题: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与态度: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
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二年级上册数学(早读资料)一、米和厘米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较短物体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用米作单位。
厘米可以用“cm”表示,米可以用“m”表示。
3.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课标解读
《11~20各数的认识》课标解读一、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确凿进行运算”“在详尽的情境中,能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发展数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结合详尽情境中,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课标解读《11~20各数认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整个数学教学体系的基石。
11~20的认识又是数与代数内容的前期基础,因此在一年级教学中我们就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读法写法。
为学习20以内加法、减法做好准备。
其教学内容可分为数的概念建立和数的运算以及综合运用概念解决问题三部分。
第一部分:数概念建立:数数、数的顺序、比大小、序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
共3个例题。
例1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从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几个方面来认识;例2教学数的顺序和比大小;例3教学写数,利用小棒图和计数器教学数的写法。
第二部分通过运算深化学生对11~20的认识,也安排了3个例题:例4教学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主要是通过操作(摆小棒)利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
一方面可以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同时也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
例5,教学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为以后学习多位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做准备。
第三部分是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
例6就是使学生深化对数的大小、数序的理解,加深对基数和序数含义的认识。
并运用数数的方式解决问题。
教材中为学生提供了丰盛的素材,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体现学习过程。
单元重点为: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及比较它们的大小。
掌握数位:十位与个位。
能正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3、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反应学生的生活内容,感受数学的乐趣。
课程评价内容及评价方式
学习领域
评价内容
评价方式
数与代数
1、关于计算的评价,主要是看学生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乘法的掌握和如何应用,看学生在某一学习期是否能够达到这一学期的速度要求。
图形与几何
1、图形方面:能否区分各个图形,把握图形的特点和图形间的联系。
2、计算、测量方面:能否将知识应用与实际生活,进行估测与测量,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间的计算。
对空间与图形的评价要结合只管素材和生活情境评价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1、通过认一认、说一说、画一画等多种形式评价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2、通过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对测量的掌握。
1、计算的评价方式可分为平时的练习评价和竞赛式的评价,评价既要有横向的比较,也要看个人纵向的发展。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2、其他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基本体现在练习中:包括课堂练习与课后练习、平时测验等。
3、在期末的纸笔测验中,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对基本技能的应用等。
总之,对数与代数的评价,应结合具体情境,考察儿童对计算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图,在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认识轴对称和镜面对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课时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
1、1、7的乘法口诀
2、2、倍数
3、3、8的乘法口诀
4、4、9的乘法口诀
5、5、整理与复习
1、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乘法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7—9的乘法口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标准与课标解读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标准与课标解读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课标要求《课程标准(2011版)》在“学段目标”第一学段中提出了“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了“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知道分米、毫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长度单位》课标解读测量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实际需求,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量化把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对长度的量化把握离不开长度单位。
长度单位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还原长度单位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长度单位知识的理解,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遵循的一般规律。
厘米和米是两个最基本的、学生最容易感知、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是学会测量物体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尝试估测物体长度的基础,课程实施中,应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
一、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一)让学生经历用身体的一部分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1.呈现古人用庹、拃、脚长等“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情境,让学生初步体会测量就是用“单位”量,测量长度必须有长度单位。
2.让学生经历“用拃量课桌长”的测量活动,亲眼见证“同样用拃量,而且量的都是同样课桌的长,量得的结果确实有可能不一样”,从而引发认知冲突。
3.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交流分享,感受测量单位不统一,测得的结果自然不一致,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4.介绍有关长度单位的数学史,使学生感受数学有趣,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渗透数学文化。
(部编)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与解读
(部编)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与解读简介本文档旨在对(部编)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进行分析和解读。
该教材是二年级学生研究数学的重要教材,通过深入剖析其内容和特点,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教学、学生更好地研究。
教材概述(部编)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 数的认识和排序:通过认识和排序一些简单的数,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和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
2. 加法和减法:教授二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术运算技巧。
3. 乘法和除法:介绍乘法和除法的概念和基本操作,引导学生了解乘法和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 分数和几何: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和几何形体,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和抽象能力。
5. 数据统计:介绍简单的数据统计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数据,培养数据处理能力。
教材特点(部编)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渐进性:教材按照学生研究的难易程度设置了合理的顺序,并逐步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研究数学知识。
2. 互动性:教材通过大量的例题、练和实际应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多样性:教材采用多种教学资源和形式,如图片、图表、游戏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研究需求,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
4. 具体性:教材注重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生活场景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际中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教材价值(部编)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分析和解读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重要价值:1. 对教师而言,了解教材的内容和特点,有助于他们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2. 对学生而言,通过深入理解教材的内容和特点,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总结(部编)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是一本全面、系统的教材,内容丰富、渐进合理,具有很高的教学和学习价值。
教师和学生应通过深入分析和解读教材,充分利用其中的资源和特点,共同实现数学知识的有效传授和学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及解读
新课标“四基”: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 本活动经验。
新的基本思想:
数学抽象的思想 数学推理的思想 数学模型的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
“活动经验”与“活动”密不可分, 要有“动”——手动、口动和脑动。
新的学段目标之第二学段(4-6年级)
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分数、百分数的意义,了
能;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掌握简单的计算等可能性的方法。
新的学段目标之第二学段(4-6年级)
数学思考 1.能够对生活中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合适的量纲)、
字母和图表描述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形成数感,发展符号意识。 2.在探索简单图形的性质、运动现象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与表示数据,归纳出有用的信息 4.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清楚地表达思考的过程与结果;在与他人交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新的课程性质
一、基础性 二、普及性 三、发展性
新的课程基本理念
❖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 得到不同的发展。 (核心理念)
❖ 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 学生的认知规律。
❖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 过程。
新的课程基本理念
解负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用方程表示简单的 数量关系、解简单方程的方法。
2.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 形的基本特征;体验图形的简单运动,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掌握测 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3.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
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四基” ) ❖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
二年级上册课标解读
二年级上册课标解读一、数与代数部分。
1.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目标解读。
- 这部分内容是在一年级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简单的加减法基础上进行的。
学生要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包括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例如,在计算34 + 28时,要理解个位上4+8 = 12,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在计算56 - 19时,要明白个位上6 - 9不够减,从十位借1当10的道理。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数感。
- 解决问题方面,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例如,已知红花有30朵,黄花比红花多12朵,求黄花有多少朵,就需要用加法30+12 = 42(朵)来解决。
- 教学建议。
- 可以通过小棒、计数器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在教学进位加法时,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34+28的过程,先把单根的小棒相加,即4根加8根等于12根,满十根就捆成一捆,也就是向十位进1。
- 设计多样化的练习,既有笔算练习,又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
在解决实际问题练习中,要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关键信息,如“多”“少”等关键词。
2. 表内乘法(一)和(二)- 目标解读。
- 表内乘法是乘法运算的基础,学生要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3 + 3+3+3 = 12可以写成3×4 = 12或4×3 = 12。
- 熟练背诵乘法口诀表,这对于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非常重要。
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如学习5的乘法口诀时,通过5个5个地数,1个5是5,2个5是10,从而得出“一五得五”“二五一十”等口诀。
- 能运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每个小组有4名同学,3个小组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就可以用乘法4×3 = 12(名)来计算。
- 教学建议。
-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口诀。
202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二上第二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案例
202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二上第二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案例一、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用画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二、教材解读(一)教材的变化2022版教材第二单元内容上和原本教材整体差别不大。
素材更具时代感,排版更加美观。
形式上最大的变化是变图为文,删除大量无关,题意更清晰。
比如22∼25页、33页第1题和第4题等都删除了,34页删除大孔雀图直接改为计算题。
(我个人认为这些也确实没有意义)还有两个地方有改变。
17页,2008年中国金牌数“51”个改为“48”个。
查了一下资料,确实是48枚(具体原因请百度);18∼19页,例题1原本美国和俄罗斯比较改为中国和美国比较,例题2改为美国和英国比较。
28页删除了例题3的新增两道解决问题,“做一做”新增了两道解决问题,旨在加强学生用数学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既是对已经学过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巩固和应用,又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这部分内容学的好坏,将对以后学生计算的正确性和速度产生直接影响。
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和连续两问的问题,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还可以使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策略,并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1.两位数加两位数(例1∼例3):创设的是“参观博物馆”的情境图,图中给出了二年级四个班的人数和每个班带队老师的人数。
目的有二:一是创设一种现实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中存在着需要用两位数加法计算解决的问题,体会学习两位数加法的实际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是为后面让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有利于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加法计算。
小学数学新课标及二年级教材分析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总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 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 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 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 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 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图形的运动
(四)图形与位置
(四)图形与位置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三、统计与概率
1~3年级 1. 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 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 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 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 关系 2.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 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 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 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 式(文字、图画、表格 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 果。 3. 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 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 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 受数据蕴涵信息。
学段目标 第二学段(4~6年级)
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 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 2.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简单图形的 运动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测量、 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3.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验随机事件和事件发生的 等可能性。 4.能借助计算器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数学思考 1.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2.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 3.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 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4. 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 问题解决 1.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 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经历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4.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情感态度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监测与评估的 方法:考试、 观察、问卷调 查、案例分析
等。
监测与评估的 主体:学校、 教师、学生、 家长等各方参
与。
数学素养的培养
数学素养的内涵与价值
数学素养的定义: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素养的构成要素: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基本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素养的价值:培养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个人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素养的要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价: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估,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学习方式: 被动接受,缺 乏主动思考和
实践
新课标下的学 习方式:自主、 合作、探究, 注重学生的主 体性和参与性
转变的必要性: 适应时代发展, 培养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
教师在转变中 的作用:引导、 启发、评价, 为学生提供支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核心课程:数学是中小学的核心课程 之一,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培养创新能力:通过数学的学习和训 练,学生能够培养出创新思维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创新和发展奠 定基础。
数学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数学是其他学科的基础,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数学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例如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都涉及到数学的应用。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广泛,例如金融、统计、工程等领域都需要用到数学知识。 数学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具备课程开发和整合能力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文人教新课标教材分析(全册)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教材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一、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100以内加、减法笔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内容,也是要求学生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一。
以往的教学重点一般放在使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计算法则和方法上,并通过一定的训练达到计算的熟练。
此次教材的单元,突出的变化是不再孤立地教学笔算,而是将笔算放置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使学习笔算与学习用笔算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例如,笔算加法中安排了参观博物馆的乘车问题,笔算减法中安排了北京申奥成功后得票多少的比较问题等。
这里的单元顺序是:在现实的情境中提出要解决的计算问题,使学习计算的必要性突出出来。
接着通过操作、直观探讨计算的算理,展示计算的方法,在学生理解算理、获得算法后,再看能否用计算解决前面提出的实际问题。
这样就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例如,100以内的加法笔算,教材先提供一个二年级学生要乘车去参观博物馆的情境。
由小精灵提出“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的问题,使学生处于所熟悉问题情境中。
通过例1、例2、例3分别提出有关乘车的三个问题,都需要用计算来解决。
进而引出了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三个计算式题,并引出笔算。
在笔算方法的教学中,教材通过摆小棒直观的展示算理,并结合直观图出示算法。
在学生理解了算理和算法后就可以用之解决问题了。
在例3中,每辆车限乘70人,通过计算结果知道一班和二班的人数是71,超出限乘人数,所以班长得出结论“一班和二班不能合乘一辆车。
”使问题得到解决。
这样不仅让学生经历了笔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笔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学生在这种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主动建构知识,获得用数学的成功体验,同时逐步形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二、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二年级数学新课标要求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新课标要求王亮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凭借内容丰富多彩、情境有趣生动、形式活泼多样等诸多特点,在实践中显现出它的价值和生命力。
本套教材以数学活动为主线,以解决问题为框架,以数学知识的学习为载体,以探索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实现了数学教育的多重价值。
根据新课程标准关于义务教育学段的划分,九年义务教育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
二年级属于第一学段,新课标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不同的维度对本学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在知识与技能这一维度1.主要是使学生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理米)。
4.初步认识线段、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会用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在数学思考这一维度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现象。
2、在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过程中,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3、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过程中,建立长度观念,在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的同时,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在探索排列和组合的过程中,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在解决问题这一维度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在情感与态度这一维度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二年级数学新课标分析报告
二年级数学新课标分析报告二年级数学课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包括数感、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新课标强调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理解数学概念,以及通过探索和发现来构建数学知识。
1. 数与运算在二年级数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包括数的顺序、大小比较、数的组成和分解。
同时,学生将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新课标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活动来加深对数的认识和运算的理解。
2. 几何初步二年级学生将接触基本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
课程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来认识这些图形的特征。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简单的图形变换,如平移、旋转和对称,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3. 测量新课标引入了测量的概念,包括长度、重量和容量的测量。
学生将学习使用标准单位进行测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记录和比较。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理解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 数据处理二年级数学课程还包括了数据处理的初步知识,学生将学习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并能够通过图表来展示数据。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
5. 问题解决新课标强调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课程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解决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6. 数学文化新课标还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通过介绍数学的历史、数学家的故事以及数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综上所述,二年级数学新课标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标准与课标解读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课标要求《课程标准(2011版)》在“学段目标”第一学段中提出了“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了“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知道分米、毫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长度单位》课标解读测量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实际需求,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量化把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对长度的量化把握离不开长度单位。
长度单位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还原长度单位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长度单位知识的理解,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遵循的一般规律。
厘米和米是两个最基本的、学生最容易感知、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是学会测量物体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尝试估测物体长度的基础,课程实施中,应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
一、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一)让学生经历用身体的一部分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1.呈现古人用庹、拃、脚长等“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情境,让学生初步体会测量就是用“单位”量,测量长度必须有长度单位。
2.让学生经历“用拃量课桌长”的测量活动,亲眼见证“同样用拃量,而且量的都是同样课桌的长,量得的结果确实有可能不一样”,从而引发认知冲突。
3.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交流分享,感受测量单位不统一,测得的结果自然不一致,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4.介绍有关长度单位的数学史,使学生感受数学有趣,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渗透数学文化。
(二)让学生经历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并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课程实施中,在学生充分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后,引入测量工具刻度尺,引导学生结合刻度尺,通过比一比、找一找、估一估、量一量等数学活动,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
1.借助实际大小的尺子和实物,通过观察、比画、比较等活动,感知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
例如,教学1厘米时,借助手指、田字格、图钉等物体的长度,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
2.通过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演示,让学生了解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体会测量长度的本质,就是确定一段长度里包含多少个长度单位。
3.通过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活动,让学生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巩固初步建立起来的长度单位表象。
丰富的测量活动,让学生经历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感受了用刻度尺量化结果的一致性,体会了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二、通过比一比、数一数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知道“1米=100厘米”1.通过观察长度为1厘米和1米的物体,比划出1厘米和1米的长度,让学生初步感知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在米尺上,先1厘米1厘米地数,数出10厘米,再10厘米10厘米地数,数出10个10厘米,直观感受10个10厘米是100厘米,也就是1米。
三、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三个层次的活动来培养。
1.让学生利用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估测物体的长度,再进行实测,感受估测与实测所得结果的差别,渗透自我修正的意识,为培养数感积累活动经验。
2.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让学生用已知物体的长度进行估测。
例如在解决“大约()支铅笔长1米”的问题时,先测量铅笔的实际长度,再利用铅笔的长度推算出大约多少支铅笔长1米。
3.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让学生用自己熟知的一定长度作标准进行估测。
例如在解决“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的问题时,学生可以用一拃长去判断旗杆的高度不可能是13厘米,也可以用自己的身高去判断旗杆的高度是13米。
四、把握好“线段”教学的要求线段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抽象思维水平比较低,基于这样的实际,对线段的认识,教材分两次编写。
本单元是第一次出现,只要求直观、形象地描述线段。
第二次将在第二学段出现,要求学生认识“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即可。
本单元是“图形与几何”中“测量”教学的起始单元,是后续“测量”教学的基石,因此,要高度重视本单元的教学。
课程实施中,通过亲身经历创造、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通过比一比、找一找、估一估、量一量等丰富的数学活动建立长度单位表象;通过实际测量,感受小单位的局限性,体会引入较大单位的必要性。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课标要求《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计算”。
《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课标解读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新安小学焦朝相(初稿)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新安小学吴淑艳(修改)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高娟娟(统稿)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两位数加减法的笔算既是对已经学过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巩固和应用,又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课程实施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旧知迁移、学具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算理,掌握算法;通过适度的专项练习、综合练习、针对练习和改错练习,形成计算技能,提高学生的初步运算能力。
同时,在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与“连续两问”的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连贯地思考,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一、通过算用结合的方式,感受数学计算的价值,直观理解算理,熟练掌握算法(一)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学习四则运算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1.通过创设“参观博物馆”“北京奥运会金牌榜”等现实情境,使学生感受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就在我们生活中,体会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意义。
2.通过让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发现和提出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并尝试解决,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初步感知算理、掌握算法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知识与经验,将“相同计数单位才能相加减”的计算本质及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中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思路直接迁移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中来。
例如,教学“51-36”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一年级口算“36-8”当个位上6减8不够减时是怎么办的,再引导学生思考笔算“51-36”中个位上1减6不够减,怎么办?这样,不仅可以通过已有知识的迁移去突破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计算中的难点,还可以促进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联系,获得100以内减法的整体认识。
2.充分利用“笔算两位数加法”的知识与经验,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的计算方法迁移到“笔算两位数减法”中,并在迁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学习活动的经验。
(三)借助直观学具的操作,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1.通过组织学生有序地操作小棒(或圆片)等学具,理解算理。
例如,通过操作“将单根与单根的小棒对齐、相加,整捆与整捆的小棒对齐、相加”的活动,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列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通过操作“单根相加满10根,把10根捆成1捆”的过程,理解“个位上满十向十位进1”;通过操作“单根不够减,从整捆小棒里拿一捆解开成10根,与单根合并后再减”的过程理解“个位上不够减从十位退1,以1当十”。
2.通过表象操作,架起从算理的直观到算法的抽象的桥梁,深入理解算理。
在课程实施中,可以引导学生先回忆操作学具的过程,再说一说是如何操作的,充分发挥表象操作在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中的重要作用。
3.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在课程实施中,可以通过思考、交流“列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等问题,让学生明确“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上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上不够减从十位退1”等计算法则。
(四)通过适度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巩固计算方法,形成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形成技能是计算教学的重要任务,而计算技能的形成需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来实现。
为避免计算练习的机械枯燥,可以设计专项练习、综合练习、针对练习和改错练习等多种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计算练习的兴趣,提高计算练习的效率,促进计算技能的形成。
二、通过两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教学,培养学生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能力1.通过观察比较,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竖式的简便写法。
例如,在连加教学中,先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分步竖式,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再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得出连加竖式的简便写法,为学生学习“连减”“加减混合”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
2.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中,凡是能口算的要鼓励学生口算,将两种计算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选择计算方法的意识。
三、在学生初步掌握解决问题一般步骤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利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连贯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一)利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插图和文字信息,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和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采用画图的策略分析问题、理解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课程实施中,要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数量的具体含义,指导学生用简明的图示方法直观地表示出数量间的大小关系。
(二)通过解决“连续两问”问题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连贯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本单元中“连续两问”问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为以后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奠定基础的。
在课程实施中,第一个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解答;解决第二个问题时,重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已知的条件、还缺少的条件及到哪里去找等,引导学生将第二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联系起来连贯地进行思考,明确解决第二个问题缺少的条件就是第一个问题的答案,进而清楚地认识到两个问题之间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连贯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本单元的计算是教学的重点,其中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教学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