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方案

合集下载

医院医疗机构医疗风险管理工作方案(完整版)

医院医疗机构医疗风险管理工作方案(完整版)

2023医院医疗机构医疗风险管理工作方案(完整版)目录2023医院医疗机构医疗风险管理工作方案(完整版) (1)一、指导原则 (2)二、医疗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2)二、医疗风险管理制度 (3)四、医疗风险管理内容 (4)1、基本内容 (5)2、高风险监测内容 (5)3、医疗风险信息收集内容 (6)五、医疗风险管理过程 (6)1、医疗风险预警 (6)2、医疗风险识别 (7)3、医疗风险分析评估 (7)4、医疗风险干预处理 (7)5、医疗风险发生处理流程 (9)医疗风险指医疗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存在造成损害的可能性,或者是已经直接或者间接造成了损害。

医疗风险管理指管理主体(医院各级领导、管理人员、临床医务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各类人员)针对医疗风险进行指挥、控制的协调活动。

为最大限度规避和控制医疗损害,有效做好医疗风险管理,根据中国医院协会医疗风险管理标准、规范,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原则医务人员是医疗风险防范的重要责任人,要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具有预见性,注意发现医疗流程管理中的漏洞和缺陷,关注高风险环节,力求控制。

对于不可控风险,要权衡利弊,降低风险。

难以避免的风险,一定要向患者交代清楚,征得患者同意后方可实施。

二、医疗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医疗风险管理实行院、科两级管理体系,即医院各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和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进行管理。

各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半年进行医疗风险管理的全面讨论,科室质控小组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医疗风险管理自查和全面讨论。

包括医务、护理、院感、质控、投诉等部门在内的各职能科室建立医疗风险信息沟通和管理协调机制,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讨论、分析各运行环节中的医疗风险信息,制定控制措施,并负责监督管理。

二、医疗风险管理制度(一)院长是全院医疗风险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分管院长承担分管部门的风险管理责任,各科室主任承担所属科室的医疗风险管理责任。

(二)医院各科室员工均有权,也有义务提出全院、科室和岗位工作中的各种医疗风险隐患,规避、控制、上报风险,提出改进措施,保证医疗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医疗风险防范管理实施方案

医疗风险防范管理实施方案

医疗风险防范管理实施方案医疗风险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可能导致患者受到损害的潜在危险或不确定性因素。

医疗机构应该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管理医疗风险,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利益。

下面是一份医疗风险防范管理的实施方案:一、医疗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1.建立医疗风险评估体系:医院应建立医疗风险评估体系,利用现代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对全院医疗过程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风险,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2.开展风险培训和教育:医院应定期组织医疗人员开展风险培训和教育,增强他们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提高他们对潜在风险的警觉性,并学习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方法。

3.加强医疗设备的安全管理:医院应加强对医疗设备的采购、安装、维修和管理,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设备故障和事故对患者的损害。

4.优化医疗流程:医院应对医疗流程进行优化,减少患者在就诊过程中的等待时间,提高服务效率,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二、医疗风险事件的管理和应急响应:1.建立医疗风险事件管理机制:医院应建立医疗风险事件的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及时调查和处理医疗风险事件,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2.开展医疗风险事件的调查和分析:医院应对医疗风险事件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找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和隐患,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3.强化应急响应能力: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人和应急处置流程,确保在发生医疗风险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对和处置。

三、医疗风险信息的收集和管理:1.建立医疗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医院应建立医疗风险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分析和管理医疗风险信息,及时报告和反馈医疗风险情况,为风险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2.加强医疗风险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医院应加强医疗风险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与其他医疗机构和行业组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共同推进医疗风险管理的实施。

3.健全医疗风险信息反馈机制:医院应建立医疗风险信息的反馈机制,及时反馈医疗风险事件的处理结果和改进措施,增强患者和公众对医院风险管理工作的信任和满意度。

医院医疗风险管理实施方案

医院医疗风险管理实施方案

医院医疗风险管理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的医疗风险管理是为了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和损害程度,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并保障患者的权益。

医院医疗风险管理实施方案的目的是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明确风险管理的目标、原则和流程,使医疗风险得到及时识别、评估、处理和控制。

二、实施步骤1.风险识别和评估(1)建立风险管理团队,包括医务处、护理处、质控科、法务科等相关部门,制定风险管理的工作职责和分工。

(2)收集与医疗服务相关的经验教训和患者投诉情况,并进行归类和分析,识别常见的医疗风险。

(3)制定风险评估工具和指标,对医疗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各项风险的优先级和程度。

(4)定期开展医疗风险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分析新的风险,并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2.风险控制和预防(1)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2)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操作水平。

(3)加强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维修,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正常使用。

(4)加强药品和耗材的采购管理,确保符合规格和质量要求。

(5)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医疗事故和纠纷,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

3.风险处理和应急响应(1)建立医疗风险处理机制,包括及时报告、调查和责任追究。

(2)加强医疗纠纷处理,能够合理妥善处理患者投诉和索赔事宜。

(3)建立医疗紧急事件应急预案,包括医疗事故、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4)定期组织医疗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4.风险评估和改进(1)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回顾,评估风险管理的效果和改进情况。

(2)收集和分析医疗服务的质量指标,包括不良事件率、再发病率、满意度等指标,评估医疗风险的控制情况。

(3)定期开展医疗服务质量检查和巡查,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4)制定风险管理的改进计划,明确改进的目标和措施。

三、风险管理的监督和保障(1)建立风险管理的情况通报制度,报告重大风险事件和突发事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公开。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实施方案(6篇)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实施方案(6篇)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实施方案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一、成立医疗安全管理小组。

医院设立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小组,由院长负责,副院长、医疗组、护理部、医技、药剂科室负责人组成。

负责制定,修改全院的医疗护理、医技、药剂质量管理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制定适合我院的医疗工作制度,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对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病案的质量实行全面管理。

负责制定与修改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预案,对医疗缺陷、差错与纠纷进行调查、处理。

负责制定、修改医技质量管理奖惩办法,落实奖惩制度。

二、健全规章制度:1、强调执行以“医疗核心制度”为中心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常规。

2、重点对以下关键性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⑴首诊负责制度;⑵病历书写制度及规范;⑶危急重症抢救制度;⑷三级医师负责制;⑸查房制度;⑹术前讨论及手术审批制度;⑺医嘱制度;⑻会诊制度;⑼值班及交班制度;⑽危重、疑难病例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⑾医疗缺陷登记及过失(纠纷)报告制度;⑿传染病登记及报告制度;⒀业务学习制度;⒁查对制度等3、医技科室要建立标本签收、查对、质量随访、报告双签字及疑难典型病例(理)讨论制度。

逐步建立影像、病理、药剂与临床联合讨论制度。

4、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传染病管理,疫情登记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三、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增强法律意识、质量意识。

1、实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按照《医师法》规定的范围执业。

2、新进人员岗前教育,必须进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及医疗质量管理等内容的学习。

3、不定期举行全员质量管理教育,并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内容。

4、对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的人员进行个别强化教育。

医疗风险管理方案

医疗风险管理方案

医疗风险管理方案引言概述:医疗风险管理是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有效降低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概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本文将介绍医疗风险管理的四个关键方面,包括医疗设备管理、医疗人员培训、医疗过程规范和医疗事故应急处理。

一、医疗设备管理:1.1 设备采购与验收:医疗机构在采购设备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制定设备采购计划,并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相关标准。

在设备到货后,应进行验收,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并进行性能测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1.2 设备维护与保养: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医疗机构应建立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洁和校准,及时发现并修复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3 设备故障处理:医疗机构应建立设备故障处理机制,及时响应设备故障报警,并派遣专业人员进行故障排查和修复。

同时,医疗机构还应建立设备故障记录和分析制度,总结故障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二、医疗人员培训:2.1 专业知识培训: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疗人员参加专业知识培训,提升其医疗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

培训内容包括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临床指南和操作规范等,以确保医疗人员具备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技能。

2.2 沟通与团队合作培训:医疗人员的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对于医疗安全至关重要。

医疗机构应组织相关培训,培养医疗人员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协作效率和减少误操作的风险。

2.3 专业道德培训: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疗人员的专业道德培训,强调医疗人员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通过培训,提高医疗人员的职业操守和责任心,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三、医疗过程规范:3.1 临床路径管理:医疗机构应制定和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明确患者的诊疗流程和各个环节的责任人。

通过规范化的临床路径,减少医疗操作的随意性,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3.2 手术安全管理:手术是医疗过程中高风险的环节,医疗机构应建立手术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手术风险评估、手术安全核查和手术后的病情观察等。

口腔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方案

口腔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方案

口腔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方案
一、总观
北京口腔医院是一家全科口腔医院,医护人员职业素质高,设施先进,位于北京市西南部,开设了多条科室,提供全方位的口腔临床服务。

作为
一家口腔医院,有责任肩负起保护患者安全的责任,因此本文将介绍北京
口腔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方案。

二、医疗风险管理相关概念
1、风险管理概念
风险管理是将风险有效地控制住,最大限度地减少发生这种风险的可
能性,使其不得予实施或者得到有效控制以达到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保
护财产,改善安全的目的。

2、医疗风险管理
医疗风险管理是指为满足患者、家属、医护人员和医院等利益相关者
的安全和健康所组织、执行的管理流程。

它不仅可以降低医疗机构的责任
风险,也可以改善患者的安全,有效地控制医疗风险,提高医疗质量。

1、风险管理机构
北京口腔医院的医疗风险管理机构由院长和相应的管理人员组成,具
体责任分工如下:
(1)院长:负责总体规划、指导和督促医疗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

(2)管理人员:负责发展医疗风险管理制度,负责监督实施预防措施,并审核和反馈风险管理记录。

2、风。

医疗风险防控和管理方案

医疗风险防控和管理方案

医疗风险防控和管理方案一、引言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医疗服务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医疗风险。

医疗风险防控和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的重要手段。

本方案旨在通过对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估、预防和控制,建立一套完善的医疗风险防控和管理体系,为医疗机构提供有力支持。

二、医疗风险识别1. 诊断风险:误诊、漏诊、延误诊断等。

2. 治疗风险:手术并发症、药物不良反应、治疗不当等。

3. 护理风险:护理差错、坠床、跌倒、压疮等。

4. 感染风险:医院感染、交叉感染、药物耐药等。

5. 医疗设备风险: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维修不当等。

6. 医疗文书风险:病历书写不规范、篡改病历、丢失病历等。

7. 医患沟通风险: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知情同意不充分等。

8. 法律法规风险:违反医疗法规、医疗纠纷处理不当等。

三、医疗风险评估1. 定期开展医疗风险排查,对各类风险进行识别和分类。

2. 运用风险矩阵、故障树分析、危害分析等工具,对医疗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估。

3. 结合医疗机构实际情况,确定风险等级,制定风险管理策略。

四、医疗风险预防与控制1. 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

2. 制定完善医疗规章制度,确保医疗活动合规、有序开展。

3.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4. 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如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等。

5. 强化医疗文书管理,确保病历书写规范、保存完整。

6. 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确保使用安全、有效。

7. 开展医疗安全监测,对高风险环节进行重点监控。

8. 建立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9.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10. 建立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及时化解矛盾。

五、医疗风险监控与持续改进1. 建立医疗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定期收集、分析、反馈风险信息。

2. 对高风险环节和部门进行重点监控,确保风险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最新医疗风险管理方案

最新医疗风险管理方案

最新医疗风险管理方案医疗风险管理方案是指医疗机构为了预防、减少和控制医疗事故和医疗风险的发生并保障患者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系统性的管理措施和方法。

下面是最新的医疗风险管理方案,包括识别、评估、分析、处理和监督五个方面。

一、识别阶段:1.建立风险识别的机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责任,设立风险管理部门负责风险识别的统筹工作。

2.建立风险识别的培训机制:定期开展风险识别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风险的敏感度和识别能力。

3.实施患者安全意识的提升:开展患者安全教育活动,增强患者对医疗风险的认知和知情权。

二、评估阶段:1.建立评估风险的评估指标体系:制定一套系统的评估指标,对医疗活动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估。

2.进行医疗设备和技术的评估:定期对医疗设备和技术进行安全性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进行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评估:将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纳入评估范畴,做到医务人员和技术装备匹配。

三、分析阶段:1.建立和完善事件报告系统:建立事件报告制度,保障医务人员对医疗事件的快速报告和信息共享。

2.进行医疗事故的原因分析:采用鱼骨图、因果分析等方法对医疗事故进行溯源分析,找出问题根源并制定相应改进措施。

3.建立数据分析的系统: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医疗风险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应对策略。

四、处理阶段:1.建立处理风险的机制:建立医疗事故应急处置机制,明确医务人员的职责和应急处理流程。

2.组织组织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医疗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3.加强危机公关管理:做好与患者、家属和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协调工作,减少事故对医疗机构的负面影响。

五、监督阶段:1.建立监督机制:设立医疗风险监督机构,负责对医疗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

2.加强外部监管:鼓励社会各界对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和法治意识。

3.加强内部监管:建立医疗机构内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医务人员行为的规范和纪律管理。

医疗风险管理方案

医疗风险管理方案

医疗风险管理方案在医疗行为旳全过程中,医疗风险无处不在。

医务人员、患者、医院管理人员、患者家眷、波及医疗行为旳各类人员都也许成为医疗风险旳负责人或受害者。

为防止医疗风险发生,条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改善医院管理,特制定我院医疗风险管理方案。

一、指导原则医务人员士医疗风险防备旳重要负责人,要对也许发生旳风险具有预见性,注意发现医疗流程管理中旳漏洞和缺陷,关注高风险环节,力争控制。

对于不可控风险,要权衡利弊,减少风险。

难以防止旳风险,一定要向患者交代清晰,征得患者同意后方可实行。

二、医疗风险管理制度1、院长是全院风险管理工作旳第一责任者,分管院长承担分管部门旳风险管理责任,各科室主任承担所属科室旳医疗风险管理责任。

2、医院各科室员工均有权,也有义务提出全院、科室和岗位工作中旳多种医疗风险隐患,规避、控制、上报风险,提出改善措施,保证医疗工作旳安全和质量。

3、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医疗风险管理工作,通过院科两级管理,定期对医疗风险现实状况调查、选题、设置目旳、原因分析、制定对策、组织实行、效果检查和持续改善措施八大环节开展平常风险管理工作。

4、院科两级各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认真开展以来风险管理专题整改活动,每季度结合实际工作,对风险原因从发生概率及导致后果旳严重性方面进行讨论、分析,并记录在案。

5、科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每月对既有旳规章制度、操作规范、诊断指南进行学习,分析科内医疗质量事件,防止可预测旳医疗风险。

6、科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每月一次或一旦发现新旳医疗风险原因,即时召开科内会议,查找、研讨、分析并寻找有效处理措施。

各科室可自行处理者自行处理,若需医院协调,则上报至医务科、护理部等有关职能部门。

在每月活动中,查找出风险、隐患,科内首先提出处理意见,并在科内或病区内尽量广泛地征求员工意见,选择最优方案贯彻,并将所采用旳措施通报科内。

7、院长每六个月对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活动记录进行检查,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对科级质量与安全小组活动记录进行检查,并以问询方式理解科室员工对所记录旳已实行旳改善措施旳知晓状况。

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方案

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方案

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方案一、编制目的医疗风险指卫生技术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的对患方或医方造成伤害或可能造成伤害的危险因素。

对患方是指存在于整个医疗服务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损害或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以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情;对医院是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生医疗失误或过失导致的不安全事件的风险。

为加强我院医疗风险管理,避免医疗风险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改善医院管理,特制订本方案。

二、指导原则医疗风险管理的重点在于建立健全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通过行之有效的全面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风险防范能力,消除可防范的医疗风险,控制不可防范的医疗风险。

医院所有医务人员是医疗风险防范的重要责任人,应在日常医疗流程管理中注意发现漏洞和缺陷,关注高风险环节。

医院各科室员工均有义务、也有权利对医院各种医疗风险、隐患进行报告,并提出规避、控制、改进措施,以保证医疗安全。

三、管理组织院长是全员医疗风险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分管副院长承担主管业务的风险管理责任,各科室主任承担所属科室的医疗风险管理责任。

全院的医疗风险管理由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实施,具体工作由医务处负责实施。

科室医疗风险管理由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实施,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直接负责。

医院通过院科两级管理,开展日常医疗风险管理工作。

四、医疗风险的内容任何可能导致医患双方不良后果的行为、流程、现象均属医疗风险范畴。

医疗风险贯穿医疗服务的各方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工作纪律风险1.专科专家门诊未及时应诊或无故停诊;2.急诊医师不在岗;3.非在我院注册的医师或未取得资格的医师单独执业(二)诊疗行为风险1.三次就诊未确诊,未收住入院;2.界于多学科之间,短期内未明确主要诊疗专业;3.急会诊未及时到位;4.急诊诊疗过程间未有效衔接;5.长时间(超一周)无上级医师查房;6.非计划住院时间超30天;7.病房无合理理由收治精神病人、传染病人、非本专科疾病病种病人;8.患者对诊疗效果不满意;9.模糊医嘱、口头医嘱未核对导致执行错误;10.会诊不及时;11.违反规章或操作规程,可能发生或已发生医疗不良后果;12.发生较严重或难以短期好转的并发症;13.用药不合理、用药错误;14.治疗计划制订错误;15.发生院内感染事件,延长治疗时间或增加医疗费用;16.检验、检查标本、部位采集错误;17.标本运送延迟或报告发放延迟;18.各项指征与相关检查不一致;19.紧急检查未及时完成;20.危急值报告未处置;21.生命体征不稳定,未下病危病重医嘱或未进行病危病重的医患沟通;22.危重病人抢救,效果不佳;23.抢救无上级医师在场;24.危重病人转运过程中发生意外;25.进手术室时术前准备不足(检查结果未到、未进行术前讨论、手术者未查看病人、知情同意书未签、诊断过程有明显缺陷等);26.进入手术室时未进行手术切口标识;27.未进行手术风险评估;28.未进行手术安全核查;29.越级开展医疗技术;30.非计划再次手术;31.麻醉措施错误或麻醉意外;32.患者管道脱落、自拔;33.患者身份识别错误;34.需特殊随访的病人无原因失访;35.孕妇行X线检查;36.实施放射检查时未进行必要防护;(三)医疗保障风险1.急诊病人积压超过20人;2.未执行相关医保费用政策;3.急救设备、耗材、药品不足;4.诊疗过程中产生较大金额欠费;5.重点科室(急诊抢救室、ICU、新生儿科、创伤科室等)无应急床位;6.应急医疗救援人员未及时有效召集到位;7.应急电话联系不畅;8.各种原因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无人问津;(四)医疗记录风险1.入院录、首程、手术记录、抢救记录等重要病历不及时书写;2.知情同意书未在手术、操作前及时签署;3.重要医患沟通内容未记录、签字;(五)医德医风风险1推诿、延误救治;2.门诊服务态度被投诉;3.对病人实施非必要性检查;4.透露患者隐私,侵犯民族信仰;(六)医患纠纷风险1.医疗损害争议;2.医疗质量投诉、医疗纠纷;3.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受威胁;4.患者长期占床不出院,拖欠高额医疗费。

医疗风险管理方案医疗风险管理的方案

医疗风险管理方案医疗风险管理的方案

医疗风险管理方案医疗风险管理的方案一、引言医疗风险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医疗目的之外的危险因素,这种因素虽然存在,但不一定会造成不良后果;有人称其为遭受损害的可能性。

医疗风险管理是指医疗系统有组织地、系统地消除或减少医疗风险对病人的危害和经济损失的活动。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就医及医务人员自身安全,医院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1.提高医疗质量:通过风险管理的手段,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2.加强医疗安全:预防医疗差错,降低医疗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3.提升医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医务人员的风险识别、评估和处理能力,提高医疗风险防范水平。

4.优化医疗流程:完善医疗管理制度,提高医疗流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降低医疗风险。

三、原则1.预防为主:在医疗活动中,预见潜在风险,采取措施提前防范,避免风险的发生。

2.分类管理:针对不同类型的医疗风险,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效果。

3.全员参与:医务人员、管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参与医疗风险管理,形成合力。

4.持续改进: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医疗风险管理水平和效果。

四、医疗风险管理流程1.风险识别:通过病史询问、查体、辅助检查等方式,全面了解患者情况,识别潜在风险。

2.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风险的概率、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

3.风险处理:针对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治疗方案、加强监测、完善医疗设施等。

4.风险评价:对风险处理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不断优化管理策略。

五、具体措施1.完善医疗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各项医疗管理制度,如诊疗规范、用药指南、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等。

2.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定期开展医疗风险管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风险识别、评估和处理能力。

3.提高医疗设施设备水平:更新和完善医疗设施设备,提高医疗安全水平。

4.加强医疗监测:对高风险患者、手术、药物使用等进行重点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风险。

医疗风险管理方案_共10篇 .doc

医疗风险管理方案_共10篇 .doc

★医疗风险管理方案_共10篇范文一:医疗风险管理方案医疗风险管理方案医疗风险指卫生技术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的对患方或医方造成伤害的危险因素。

对患方是指存在于整个医疗服务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损害或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以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情。

对医院是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生医疗失误或过失导致的不安全事件的风险。

因其存在不确定性且与医疗质量有密切联系,故医院制定本制度以最大限度规避风险,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一、医疗管理方面1、因医院内部对各专业的人力、技术、设备配置等不同,客观会造成对某些疾病诊治水平的差异,故医院界定有关专业疾病收治范围进行专业准入规范,各临床科室均须严格按照收治范围诊疗患者。

2、对科室手术级别和人员资质进行规范,并由医院统一按照规划分配名额,各临床科室要严格执行手术分级制度,并落实手术准入制度。

特别在ICU、门急诊等关键科室的人力和设备配置也要按照医院部署开展诊疗工作,避免出现漏洞或制度缺陷。

3、医院统一医疗、护理流程,制定各项诊疗操作规范,强化环节控制。

4、保障医疗信息通畅,强化问题逐级上报机制,杜绝出现医疗问题后隐瞒不报现象,加强不良事件防范力度,规避同一问题重犯的风险。

二、医务人员能力和道德培养医务人员是医疗活动的主体,是降低医疗风险的基本要素,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规范的医疗行为以及强化全员参与意识,对于降低医疗风险和提高医疗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医院要定期组织医务人员业务培训和医德教育,通过分析讨论,批评教育和学习培训,以及必要的按章处罚来提高全院职工风险防范和持续质量改进的意识和能力。

三、设施问题1、抢救设备必需定期检查、维护并务必有记录,使其永远处于备用正常运行状态。

一旦抢救病人过程中设备出现故障,尤其是呼吸机、麻醉机、喉镜、吸痰器等等,容易导致严重后果。

对于电源插座之类都应列入定期检查和维护项目之中。

2、实验设备故障导致检查报告有误。

错误报告可能会引导临床医师判断失误。

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五篇)

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五篇)

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医疗缺陷、医疗差错、医疗事故的发生和因此而产生的医疗投诉及医疗纠纷,结合本院实际,制订医疗风险预警制度。

一、医疗风险警示范围凡实施诊断、治疗过程中,发生任何“作为”与“不作为”的医疗事件,无论病人与家属有无投诉,都是医疗风险的警示范围。

二、医疗风险警示分级根据诊疗过程中责任人实际造成的影响医疗风险的缺陷性质、程度,将医疗风险警示分为三级。

(一)一级医疗风险警示1、未及时完成入院首次病程记录、病历、各种侵入性操作术前记录(术前诊断)、术后记录;未及时签定各种重要的医患协议书等,影响病案内涵质量的重要医疗文献内容;2、未及时查房,连续两次以上,病人有投诉,但未发生医疗缺陷后果(以下简称后果);3、在诊疗过程中,有一定缺陷,但无后果;4、各种医疗操作不当或不成功,病人投诉但无后果;5、其他未引起后果,但有病人投诉的诊疗行为。

(二)二级医疗风险警示1、超过____小时未完成住院病历、各种侵入性操作术后记录、超过____小时未完成首次病程记录等重要医疗文件,或超过____小时未补记抢救记录,可能酿成医疗缺陷或医疗纠纷投诉;2、非特殊、疑难病人,未及时确诊(超过____小时)或未及时确定与更正、补充治疗方案,延误治疗,造成病人投诉;3、三级查房不及时,特别是上级医师查房不及时,造成病人投诉;4、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鉴定或法院判决虽未构成医疗事故,但有一定的过失或差错;5、一年内,被二次一级医疗风险警示。

(三)三级医疗风险警示1、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或人民法院判决为医疗事故;2、由于各种“不作为”因素,酿成医疗纠纷,责任人过失严重,虽未认定医疗事故,但影响恶劣,造成医院声誉的损害;3、由于责任人的过失,造成医疗缺陷,经调解,给病人经济补偿的;4、一年内,二次被二级医疗风险警示。

三、被医疗风险警示责任者处罚程序对被医疗风险警示责任者的处罚参照《贵州航天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办法(试行)》、《贵州航天医院医疗质量考核办法(试行)》及相关终末质量考核标准执行。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实施方案范文(五篇)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实施方案范文(五篇)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实施方案范文医疗风险防范管理方案为了及时有效地识别、分析、评估、处理和监控医疗风险,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风险的防范意识和能力,保障医疗安全。

依据相关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制订本办法。

一、医疗风险识别与监测范围(一)临床⒈推诿、延误救治;⒉未按规定知情告知,谈话签字不规范;⒊重点病人管理不到位;⒋入院一周内仍诊断不清,病情疑难由外院转入的病人;⒌院内急会诊未按时到达;⒍超权限、开展诊疗或擅自改变____讨论诊疗方案;⒎各种医疗意外;⒏非计划再次手术;⒐重大、疑难、复杂、危重等手术未经术前讨论和审批;⒑病人身份识别错误或手术部门、方式错误;⒒麻醉、护理、手术和各种有创诊疗的严重并发症;⒓使用药品、剂量、剂型、浓度错误;⒔急救药品、设备不能及时到位或失效;⒕无执业资格独立从事一切诊疗活动。

(二)医院感染⒈重大、特殊的医院感染(传染病院内扩散);⒉多重或广泛耐药菌株感染;⒊消毒、隔离、预防违规。

(三)医技部门⒈“危急值(像)范围”检查结果;⒉医学标本错误、缺失,不能正常检测;⒊医用试剂或材料不合格,保管不当。

(四)药剂⒈处方、医嘱(剂量、剂型、浓度、用法、禁忌症等)错误,调剂差错;⒉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⒊药物存放不当,效期已过。

(五)仪器、设备、器械⒈医疗仪器、设备运转异常;⒉医用器械使用不正确;⒊医用耗材、内置物不合格。

(六)医患矛盾⒈医疗损害争议;⒉医疗质量投诉、医疗纠纷;⒊患者满意率明显下降;⒋患者占床不出院,高额医疗费拖欠。

(七)后期保障⒈供电、供气、供水故障;⒉防滑跌未禁示或未采取措施;⒊应急逃生通道不畅或设施失效;⒋其它不良事件。

二、医疗风险报告与分析评估(一)风险报告医疗风险信息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自我查找、同事提醒、科室自查和医院各职能部门对医疗风险因素监查,院领导查房等方面。

各科室、各岗位对发现存在的医疗风险情况,应通过局域网“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或电话,即时报告相关职能部门或/和分管领导,夜间、节假日先报告医院总值班,总值班根据情况与相应部门联系。

医疗风险管理方案

医疗风险管理方案

医疗风险管理方案标题:医疗风险管理方案引言概述:医疗风险管理是医疗机构为降低医疗事故风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管理方法。

有效的医疗风险管理方案是医疗机构保障患者安全和提升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医疗风险管理方案的具体内容。

一、建立完善的医疗风险管理体系1.1 制定医疗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建立医疗风险管理的政策和流程,明确责任部门和具体操作步骤。

1.2 设立医疗风险管理委员会:成立专门的医疗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医疗风险管理工作,及时处理医疗事故。

1.3 开展医疗风险评估:对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风险。

二、加强医疗人员培训和教育2.1 提高医疗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医疗人员的风险意识培训,使其能够识别和应对医疗风险。

2.2 推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制度,鼓励医疗人员及时报告医疗事故,以便及时处理和总结经验。

2.3 进行定期的医疗质量评估:定期对医疗服务进行质量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三、加强医疗设备和药品管理3.1 建立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建立医疗设备的购买、维护和管理制度,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3.2 强化药品管理:加强药品的采购、存储和使用管理,避免药品误用和过期。

3.3 定期进行医疗设备和药品的检查和维护:定期对医疗设备和药品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和有效性。

四、加强患者安全管理4.1 提高患者知情权:加强患者知情权的保护,让患者充分了解医疗过程和风险。

4.2 加强患者投诉处理:建立患者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患者投诉,改进医疗服务。

4.3 加强患者隐私保护:加强患者隐私保护,确保患者个人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五、建立医疗事故应急预案5.1 制定医疗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医疗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医疗事故处理的程序和责任分工。

5.2 进行医疗事故演练:定期组织医疗事故演练,提高医疗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方案

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方案

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方案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民医疗需求的增加,医疗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

医疗风险可能给医院带来财务损失、声誉损害甚至法律风险。

因此,医院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医疗风险管理方案,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风险。

二、医疗风险的分类1.临床风险:包括手术失误、用药错误、护理失误等。

2.意外事件:包括自然灾害、火灾、电力故障等。

3.管理风险:包括人员管理、财务管理等。

4.法律风险:包括医学纠纷、职业责任等。

5.信息安全风险:包括患者隐私泄露、病历数据丢失等。

三、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方案的建立1.建立风险管理团队:医院应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团队,负责整个医院的风险管理工作。

2.风险评估:通过对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3.风险预防: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风险预防:a.提高员工培训水平:每位医务人员都应接受专业培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b.安全设施建设:医院应加强建筑安全、消防设施等方面的管理。

c.审核医疗文件:医院应对医疗记录进行审核,确保准确、完整、安全。

d.预防医疗感染:医院应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如手卫生、器械消毒等。

4.风险应对:针对已经发生的风险,医院应及时进行应对,减少损失和影响。

a.建立应急预案:医院应建立定期演练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

b.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风险,防止风险扩大化。

c.整改措施:根据风险的原因和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避免类似的风险再次发生。

d.合理利用保险:医院应购买合适的保险,以减少一些不可预测的风险。

四、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方案的评估和改进1.定期风险评估:医院应定期对医疗风险管理方案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

2.反馈机制:建立医院内部的风险信息反馈机制,鼓励员工主动报告风险事件。

3.经验总结与分享:医院应建立经验总结与分享的机制,将之前发生的风险事件作为案例,供其他医院借鉴和学习。

医疗风险管理制度(5篇)

医疗风险管理制度(5篇)

医疗风险管理制度为保障患者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类危险因素,确保诊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治疗的有效性。

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对医院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风险成本。

积极改善服务态度、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特制甘洛县人民医院医疗风险管理制度。

一、医疗风险定义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损失和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和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主要包括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意外、不安全事件、并发症及由这些因素导致的医疗纠纷等。

二、建立医疗风险评估和防范的组织机构l.医疗风险评估和防范团队由多学科人员组成,包括医疗、护理、管理、药剂、设备管理、后勤保障、保卫等。

2.建立医疗风险评估体系基于医疗风险评估、建立常规的医疗风险种类、确定每一类风险的具体危险因素、确定分析方法、选择医院优先级的医疗风险事件,采取有效、动态的医疗风险防范、控制措施。

三、医院风险防范和控制方案处理原则“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重在预防”l.通过完善医院管理制度,规范医疗活动过程。

(l)完善诊疗护理常规、收治标准,界定有关专业疾病收治范围、促进诊疗规范管理。

(2)加强围手术期安全管理,完善手术分级管理、手术授权和再授权机制,加强手术风险评估制度、重大手术审批制度、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管理,对个人技术实行准入管理,提高手术科室的专业技术水平,保证手术质量和安全管理。

(3)实施首诊负责、完善急诊分流制度,确保急诊绿色通道的畅通,完善重危病人的转送流程,为病人提供连贯的医疗服务。

(4)规范药物使用流程,尤其是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

(5)完善院内感染各项管理制度,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规范管理,制定重点院感监测项目的sop。

(6)落实病人安全目标各项制度,加强患者入院坠床/跌掉风险评估、手术部位标记、术前安全核查、病人身份确认、高危险药品管理、危急值管理、病人安全转科转院等。

(7)落实病人转科、转院、出院计划制定等制度,确保安全。

(8)确保病人与医务人员、医务人员之间沟通及时有效。

某三级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方案

某三级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方案

某某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方案医疗风险是指医疗过程中造成医疗目的以外损害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包括隐形不安全事件和后果不安全事件。

医疗风险管理是指为最大限度规避和控制医疗损害,管理主体(医院各级领导、管理人员、临床医务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各类人员)针对医疗风险进行指挥、控制的协调活动。

为了有效做好医疗风险管理,根据《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投诉管理办法》、《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要求,参考中国医院协会医疗风险管理标准、规范,特制定本方案。

一、医疗风险管理原则1、医疗风险管理以加强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预防和妥善处理医疗纠纷、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为目标。

2、医疗风险管理是医院整体管理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都应当考虑医疗风险管理因素。

3、医疗风险管理应充分考虑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等外部环境因素和医院自身定位、质量安全目标等内部因素,并充分考虑知情同意、患者参与等医学人文因素。

4、医疗风险管理应进行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对医院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变化及时做出恰当地管理措施。

二、医疗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医疗风险管理实行院、科两级三层管理体系,即医院各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能部门和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进行管理。

各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例会时,要对医疗风险管理进行全面讨论,科室质控与安全小组例会时,要对医疗风险管理自查和全面讨论。

三、医疗风险管理基础1、规章制度建设。

建立完善的资质授权管理制度,卫生技术人员应依法执业,使用经批准的药品、医疗器械、耗材开展诊疗活动、开展的医疗技术应符合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要求;建立全员参与、覆盖临床诊疗服务全过程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制度,严格落实医护核心制度;建立和完善不良事件报告、医疗安全管理、医疗投诉纠纷处理等相关工作制度、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加强医疗质量重点部门和关键环节的风险管理,落实患者安全目标;建立完善包括医患沟通、知情同意、保护隐私在内的患者权利保护制度,充分尊重和保护患者的各项权利;建立并形成信息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后勤保障等相关风险保障机制,做好整个管理环节的衔接。

医疗风险管理方案医疗风险管理的方案

医疗风险管理方案医疗风险管理的方案

医疗风险管理方案医疗风险管理的方案一、引言医疗风险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这些事件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影响医疗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医疗风险管理是指通过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医疗风险,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为了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制定本医疗风险管理方案。

二、目标1.建立完善的医疗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等环节。

2.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3.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4.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三、原则1.全面性:医疗风险管理应涵盖所有医疗活动,包括诊疗、护理、药品、设备、感染控制等各个环节。

2.预防性:医务人员应具有预见性,提前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采取措施预防风险的发生。

3.及时性:对医疗风险应进行及时识别、评估、控制和报告,确保患者安全。

4.持续性:医疗风险管理应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通过不断评估和反馈,提高医疗质量。

四、医疗风险管理流程1.风险识别: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方式,发现患者潜在的风险因素。

同时,医务人员应关注医疗流程中的漏洞和缺陷,发现可能导致风险的事件。

2.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的概率、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评估工具可以采用量表、评分系统等。

3.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措施包括改进医疗流程、加强监测、提高医务人员技能等。

4.风险监测:对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新的风险因素,调整风险控制策略。

5.风险沟通: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同时,医务人员之间也应加强沟通,分享风险管理经验。

五、具体措施1.建立医疗风险管理组织:成立医疗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疗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

2.制定医疗风险管理制度:制定医疗风险管理手册,明确医疗风险管理的要求、流程和责任。

院医疗风险预警方案(4篇)

院医疗风险预警方案(4篇)

院医疗风险预警方案一、目的为了及早发现医疗风险,加强预警监控,防止医疗事故,确保医疗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医疗风险是指医疗服务过程中存在或出现的可能发生医疗失误或过失导致病人死亡、伤残以及躯体____、生理功能和心理健康受损等不安全事件的危险因素,无论不良后果是否发生以及患者是否投诉,均属预警监控范围。

三、原则医疗安全预警工作要遵守“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为准绳,以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各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为主要手段,达到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并警示责任人员和科室,从而确保医疗安全的目的。

四、要求医院领导、职能管理部门、各科室、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岗位职责和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搞好预警工作。

五、医疗风险预警分级根据工作和医疗活动中因失误造成的医疗缺陷的性质、程度及后果,将医疗风险预警分为三级。

(一)一级预警项目指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操作规程和常规,但尚未给患者或医院造成损害或招致患者投诉等不良后果的情形。

1、违反工作纪律(1)上班或值班时间擅自离岗、脱岗,班前班中饮酒影响正常工作;(2)为患者进行诊疗服务过程中,不遵守职业礼仪,聊天、打手机;(3)违反职业道德和医疗保护原则,不负责任地透露或散布有关患者的情况;(4)不负责任地任意解释医院规定和其他科室、其他医务人员的工作,造成患方误会或不满;(5)诊疗工作中违反医疗保险有关规定;(6)违反医德规范,以医谋私,____,收受红包。

2、违反诊疗规范(1)违反首诊负责制有关规定;(2)危重患者来诊后,未在____分钟内开始抢救;(3)门急诊医师对____次就诊未能确诊的患者未安排会诊或请上级医师复诊;(4)门诊、急诊或住院医师会诊时,未在规定时限内到达,或未诊查患者,只看病历进行“书面会诊”或“电话会诊”;(5)门急医师不见病人即开具“住院通知单”;(6)病房医师不查病人即开写医嘱;(7)三级医师查房不及时、不认真,记录、签名、审签不规范、不及时;(8)住院患者病情恶化处理效果不佳时,未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指导;(9)疑难病例未及时邀请院内或院外会诊;(10)对需要立即执行的医嘱,医师未通知护理人员从而导致执行延迟;(11)对危重患者未进行床头交接班,或未按规定书写交班记录;(12)临床医师迟报、漏报法定传染病,或发现疑似病例未就地隔离、按规定消毒,或未转入传染病科、隔离病室;(13)麻醉医师对手术患者术前未查房,或术后____小时内未随访;(14)手术科室对重大手术未按手术分级管理权限履行报批手续;(15)手术医师在手术后未及时诊查患者,患者手术后____日内无上级医师查房;(16)错发、漏发药品,但未造成不良后果,尚未引起患者投诉;(17)因医方对择期手术准备不足,延误手术进行;(18)供应或使用过期失效的灭菌器械或不合格材料,尚未造成良后果;(19)护理环节未正确执行医嘱;(20)错采标本,错贴标签,错用抗凝剂等导致不能正常检验;(21)违反处方管理规定,药物适应证、禁忌证、剂量、用法、配伍等方面出现错误,尚未造成不良后果;(22)发生严重工伤、重大事故、成批中毒、传染病暴发流行等事件时,未及时上报;(23)患者转科治疗过程中,转出科室未提前联系妥当或转入科室借故拒绝或拖延转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山县人民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方案
在医疗行为的全过程中,医疗风险无处不在。

医务人员、患者、医院管理人员、患者家属、涉及医疗行为的各类人员都可能成为医疗风险的责任人或受害者。

为了避免医疗风险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改善医院管理,特制订我院医疗风险管理规定。

一、指导原则
医务人员是医疗风险防范的重要责任人,要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具有预见性,注意发现医疗流程管理中的漏洞和缺陷,关注高风险环节,力求控制。

对于不可控风险,要权衡利弊,降低风险。

难以避免的风险,一定要向患者交代清楚,征得患者同意后方可实施。

二、医疗风险管理制度
1、院长是全院医疗风险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主管院长承担主管业务的风险管理责任,各科室主任承担所属科室的医疗风险管理责任。

2、医院各科室员工均有权,也有义务提出全院、科室和岗位工作中的各种医疗风险隐患,规避、控制、上报风险,提出改进措施,保证医疗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3、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科级质量与安全
管理小组负责医疗风险管理工作,通过院科两级管理,定期对医疗风险现状调查、选题、设立目标、原因分析、制定对策、组织实施、效果检查和持续改进措施八大步骤开展日常风险管理工作。

4、院科两级各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认真开展医疗风险管理专项整治活动,每月结合实际工作,对风险因素从发生概率及导致后果的严重性方面进行讨论、分析,并记录在案。

5、科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每月进行现有的操作规章、流程指南的学习,避免可预测的医疗风险。

6、科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每月一次或一旦发现新的医疗风险因素,即时召开专题会,查找、研讨、分析并寻找有效解决方法。

各科可自行解决者自行解决,若需医院协调,则上报至门诊办公室(门诊科室)或医政科(病房科室)。

在每月活动中,查找出的风险、隐患,科内首先提出处理意见,并在科内或病区内尽可能广泛地征求员工的意见,选择最优方案落实,并将所采取的措施通报科内。

7、院长每半年对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活动记录进行检查,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对科级质量与安全小组活动记录进行检查,并以询问方式了解科室员工对所记录的已施行的改进措施的知晓情况。

检查各种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其有效性、实际性及便捷性进行评估。

对于不完善的措施进一步进行分析、整改,直至完善。

协助科内进行医疗风险管理工作,
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医院,对科内提出问题或意见24小时内给予答复。

8、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半年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整理、分析,上报主管院长,年终将全年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提出下一年度的医疗风险管理重点并制定年度工作方案。

三、医疗风险预警标准(以下情况应当预警)
1、危重病人抢救及高风险手术病人。

2、急、重、危病人应做特殊检查和处理的,转诊病人具有一定风险的。

3、麻醉、输血、输液、药物使用异常反应的。

4、界于多学科之间、又一时难以确诊的重症患者,在执行首诊负责制后,存在一定风险的。

5、对于自知或他人的提示下,有违反规章或操作规程,可能发生医疗风险的。

6、对诊疗效果不满意,可能引起医疗争议的院内感染以及对操作较复杂,有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或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以及治疗效果难以准确判断的。

7、对相关检查不健全,各项指征与相关检查不一致、报告单不准确、可能带来不良后果的。

8、对新技术、新开展的诊疗项目以及临床实验性治疗,在做好技术保障的前提下,仍可能存在医疗风险的。

9、对一次性用品、血液、血液制品、药品材料、仪器设备
使用前和使用中发现存在隐患的。

10、因玩忽职守、无故拖延急诊、会诊及抢救或因操作失当(粗暴),不负责任,擅自做主,可能造成风险的。

11、对患方认为服务态度不好,使用刺激性语言或不恰当解释病情等引发激烈争议的。

四、医疗风险识别方法
(一)医疗风险分类
1、管理风险
①诊疗衔接管理制度不完善。

如病人术中并发症无应对措施或相应专家会诊,职能不清;专家停诊未通知门诊挂号室对外公示等。

②执行新政策法规不熟悉,门诊医生不够熟悉地方相关法规政策,如医保、公费医疗报销范围,开药天数。

③开展新技术(项目)风险。

2、诊疗风险
诊疗风险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错误诊断②延误诊断③遗漏诊断④颠倒主次诊断⑤以症状体征代替诊断或不写诊断。

3、检查治疗风险
①选择的治疗方案或药物种类、剂量、用法失误。

(致治疗失败或肝、肾、造血功能损害、心律失常、胃肠道反应等)
②手术,各种穿刺损伤及并发症。

(出血、感染、气胸,心
包填塞等)
③输液反应。

(热原反应、配伍禁忌、液体污染、滴速过快、药物反应)
④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等)
⑤滥施辅助检查。

(不必要、昂贵、重复的仪器检查不能报销或引发不满,孕妇行X线检查等)
4、医护人员自身风险
①超常门诊量。

②三级检诊少。

门诊普遍存在三级检诊不落实,业务工作缺乏上级医生把关。

③助理医师或未经授权医师承担高风险手术治疗或放射、心电图、超声检查操作及出报告。

④知识更新。

门诊医护人员一人一个椅位工作点,不能及时参加院内业务学习、医学继续教育不落实,知识老化。

⑤人身安全保障。

有的病人、家属、陪护及酗酒者掏刀子、摔椅子、砸砖头。

(二)规避风险的措施
1、增强风险意识,立足防范为主
①岗位培训及安全教育。

所有医务人员无论职务高低、年龄大小均需进行带教并经考核合格后上岗。

②落实医患沟通制度。

强调“四种情况四说清”,即特殊病人、特殊病情、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情况下特别要交代清楚病情、
病程、药物治疗影响及预后。

③会诊及转科诊治制度。

凡三次门诊不能确诊者转门诊办公室联系会诊,凡住院患者有疑问需转科、转院治疗需向医政科上报。

④医疗文件书写规定。

要求内容详实,字迹清楚、书写及时、保存证据。

凡手术、特殊治疗均需签署知情同意书,外带药品输液均需签字留底封存。

2、监控环节质量,侧重风险点
①风险监控组织完整。

由各科主任、护士长、医生、护士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②坚持风险点跟班。

诊疗重点在疾病的诊断、治疗、手术、输液、过敏试验及预防接种。

③及时处理纠纷。

对病人不满及投诉,迅速作出反应,及时协调处理,常可免除诉讼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④急救药品齐备,人员设备在位,状态良好
(三)环节质量监控。

抽查病历,注意应用医院管理部门考评结果和调查数据以弥补监控人力不足。

五、医疗风险预警程序
对于可能发生的一般医疗风险,由科内医疗风险管理人员、科主任预先收集信息,对可能发生的较高医疗风险,科内医疗风险管理人员、科主任通过书面或电话报门诊办公室(门诊科室)或医政科(病房科室)备案,必要时报主管院长。

对因医疗风险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相关科室及时报门诊办公室(门诊科室)或医政科(病房科室)。

六、医疗风险预警响应
对于可能发生的风险,科内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必须给予足够重视,适时做出适当的评估。

必要时,由医政科组织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分析,确定可能发生风险的程度,并适时发生预警信号。

七、医疗风险预警处理
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依照分析原因,确定控制、预防的措施,予以控制。

对于可能涉及医疗争议的,向患方履行好告知义务,办理书面告知及知情同意手续。

对可能发生难以控制的医疗风险,由医政科组织相关科室积极做出妥善处理,并记录。

营山县人民医院
2017年4月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