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增加值-分省年度数据

合集下载

1995-2014年各省份工业化率数据

1995-2014年各省份工业化率数据
13330.7 13194.8 12511.6 11770.4 9554.03 7983.86 45.3098 46.3903 47.0803 48.0115 46.8467 46.3222 24964.99 23567.7 21818.2 20181.7 19195.7 17166 15046.5 7362.84 7139.18 7097.76 7208.59 6536.21 5408.75 31.2412 32.7213 35.1693 37.5532 38.0765 35.947 70116.4 65088.3 59753.4 54058.2 49110.3 41425.5 34457.3
2263.2 2155.22 2070.24 1923.95 1602.87 1203.7 33.1031 34.044 36.6401 38.3229 38.8975 35.5329 2417.05 2303.32 2122.06 1893.54 1670.44 1350.43 1081.27
33.84 35.87 36.95 38.29 39.57 39.71 39.30
22968.6 21330.8 19800.8 17879.4 16251.9 14113.6 12153 3746.77 3566.43 3294.32 3048.79 2763.99 2303.08 17.565 18.0115 18.4252 18.7596 19.5839 18.9507
44.4812 46.9624 48.7122 49.4545 48.1357 46.2342 16803.12 15672.9 14449.9 13035.1 11720.9 9569.85 7759.16
6065.34 5600.5 5279.26 4851.37 3860.46 2863.84 38.6996 38.7581 40.5003 41.3909 40.3398 36.9091 15719.72 14262.6 12783.3 11409.6 10011.4 7925.58 6530.01

各行业工业增加值率

各行业工业增加值率

各行业工业增加值率长期以来,规模速度等指标多被用来考核某一行业或地区经济发展效果,不仅形成了普遍重视产值和速度、忽视质量和效益的情况,还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竞争力不强等深层次问题。

据了解,今年以来部分省市纷纷将工业增加值率作为“十二五”引导工业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

然而,由于受计算方法、资本有机构成、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工业增加值率有时并不能客观反映投入产出效果,需要加强分析和研究,找出适用空间和范围,引导工业转型升级取得实效。

一、工业增加值率的概念及指标意义工业增加值是指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

简言之,工业增加值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我国目前采用收入法核算年度工业增加值[1]。

从计算方法看,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不仅包括工业增加值的内容,还包括原材料的转移价值,即原材料价值在不同企业间的重复计算。

工业增加值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同期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从企业层面看,工业增加值率是一个地区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和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其值越高,说明企业附加值越高,盈利能力越强,投入产出效果越好;从行业层面看,工业增加值率的提高体现了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等成效;从地区层面看,工业增加值率体现了一个地区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反映了其在产业分工价值链中的地位。

二、我国工业增加值率变动的规律性分析(一)我国历年工业增加值率变动情况从1994年起,国家统计局正式核算和公布工业增加值及工业增加值率。

1997年采取新的统计口径以来,我国工业增加值率基本在26%-30% 之间波动(见图1)。

2009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率为26.5%,而发达国家一般在35%以上,美国、德国等国甚至超过了40%。

近年来,我国工业增加值率分别在2004年和2008年出现了两次明显下降。

宁波市分地区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统计信息数据

宁波市分地区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统计信息数据

108951638 11620586 8032320 3425080 2012536 6905790 6353528 8674649.099187 15048126 2459685 3732746 66404799 63893230 30444858 18036570 11049873 23768065 25278623 59128810 75393598 11734285 20517559 340057717
202104 10.7
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 19452504
镇海区 5304246 863302110000000
202104 -3.7
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 32763697
北仑区 8215548 863302060000000
202104 24.7
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 5924574
江北区 1718934 863302050000000
宁波市 慈溪市 余姚市 宁海县 象山县 奉化区 鄞州区 镇海区 北仑区 江北区 海曙区 宁波市 慈溪市 余姚市 宁海县 象山县 奉化区 鄞州区 镇海区 北仑区 江北区 海曙区 宁波市
42459286 863302000000000 3808047 863302820000000 2940881 863302810000000 1178916 863302260000000 746987 863302250000000 1354974 863302130000000 2379303 330212+330262 3944449 863302110000000 6497798 863302060000000 912022 863302050000000 1364282 863302030000000 24436208 863302000000000 6323904 863302820000000 3135456 863302810000000 1771794 863302260000000 1158864 863302250000000 2673713 863302130000000 2462237 330212+330262 5921426 863302110000000 6730716 863302060000000 1209572 863302050000000 1830922 863302030000000 33343834 863302000000000

GDP和工业增加值

GDP和工业增加值

GDP和工业增加值一、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通常对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

GDP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

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1、劳动者报酬。

是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全部报酬。

包括劳动者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既包括货币形式的,也包括实物形式的;还包括劳动者所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药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和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等。

2、生产净额,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余额。

生产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生产、销售和从事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

生产补贴与生产税相反,是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的单方面的收入转移,因此视为负生产税,包括政策亏损补贴、粮食系统价格补贴、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等。

3、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

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

4、营业盈余,是指常驻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

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

二、工业增加值及其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是指在报告期内工业企业在工业生产活动中创造的价值,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的实际水平,是计算工业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主要采用“生产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

广东统计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公式

广东统计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公式

一、概述在经济发展中,工业增加值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地区或国家工业部门的生产总值。

在广东省这样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统计工业增加值的方法和公式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广东统计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公式,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此重要经济指标。

二、工业增加值的定义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部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所创造的净增加值。

它包括了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附加值和商业和服务业中所产生的附加值的总和,是一个衡量工业部门创造价值的重要指标。

三、广东统计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广东统计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表示:工业增加值 = 工业总产值 - 产成品存货增加值 - 各种税费 + 补贴1. 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创造的总产值,包括生产原料、半成品、成品以及由此生产所带来的附加值。

工业总产值是计算工业增加值的基础。

2. 产成品存货增加值产成品存货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产成品存货增长所形成的附加值。

它可以通过比较两个时期的产成品存货的价值之差来计算。

3. 各种税费各种税费包括了工业生产中所需要缴纳的各项税费,例如增值税、消费税等。

4. 补贴补贴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对工业企业给予的补助,例如出口退税、产业扶持等。

四、广东统计工业增加值的计算举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广东统计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演示:假设某工业企业在某一年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工业总产值为1000万元,产成品存货增加值为100万元,各种税费为50万元,补贴为20万元。

那么该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工业增加值 = 1000万元 - 100万元 - 50万元 + 20万元 = 870万元以上计算过程清晰简单,展现了广东统计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五、结论本文介绍了广东统计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公式,并通过具体例子进行了演示。

工业增加值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在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024年工业经济运行年度工作总结

2024年工业经济运行年度工作总结

2024年工业经济运行年度工作总结2024年是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一年。

在中央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地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加大投资力度,深化改革开放,促进了工业经济的稳定增长。

以下是对2024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的总结。

一、总体情况2024年,我国工业经济实现了平稳增长。

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了6.5%,高于去年的水平。

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快于一般工业。

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工业用电量持续增长,投资增速保持稳定。

二、投资情况2024年,全国工业投资总额达到了30万亿元,同比增长了8%。

重点领域的投资增速较快,包括科技创新、新能源、智能制造、现代物流等。

投资结构进一步调整,投资从过去的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推动了工业经济的发展。

三、产业结构调整2024年,我国工业经济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

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同时,我国加大了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着力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促进了绿色工业的发展。

四、创新驱动发展2024年,我国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加强基础研究,在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同时,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了工业经济的创新能力。

五、供给侧结构改革2024年,我国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

加大对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力度,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同时,加大对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了产业创新和升级。

此外,进一步推动降低企业成本、提高质量效益的改革,增强了工业经济的活力。

六、区域协调发展2024年,我国继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各地积极落实中央政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

中西部地区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工业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拉动了全国工业经济的发展。

总之,2024年我国工业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各行业工业增加值率

各行业工业增加值率

各行业工业增加值率长期以来,规模速度等指标多被用来考核某一行业或地区经济发展效果,不仅形成了普遍重视产值和速度、忽视质量和效益的情况,还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竞争力不强等深层次问题。

据了解,今年以来部分省市纷纷将工业增加值率作为“十二五”引导工业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

然而,由于受计算方法、资本有机构成、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工业增加值率有时并不能客观反映投入产出效果,需要加强分析和研究,找出适用空间和范围,引导工业转型升级取得实效。

一、工业增加值率的概念及指标意义工业增加值是指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

简言之,工业增加值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我国目前采用收入法核算年度工业增加值[1]。

从计算方法看,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不仅包括工业增加值的内容,还包括原材料的转移价值,即原材料价值在不同企业间的重复计算。

工业增加值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同期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从企业层面看,工业增加值率是一个地区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和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其值越高,说明企业附加值越高,盈利能力越强,投入产出效果越好;从行业层面看,工业增加值率的提高体现了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等成效;从地区层面看,工业增加值率体现了一个地区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反映了其在产业分工价值链中的地位。

二、我国工业增加值率变动的规律性分析(一)我国历年工业增加值率变动情况从1994年起,国家统计局正式核算和公布工业增加值及工业增加值率。

1997年采取新的统计口径以来,我国工业增加值率基本在26%-30% 之间波动(见图1)。

2009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率为%,而发达国家一般在35%以上,美国、德国等国甚至超过了40%。

近年来,我国工业增加值率分别在2004年和2008年出现了两次明显下降。

其中,2004年是由于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对相关数据的修正和调整导致的;2008年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大幅下降,企业盈利能力大幅下滑。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吨标准煤 万元(30个省份的数据)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吨标准煤 万元(30个省份的数据)

3.13 2.86 2.632 2.338 2.1 0.969 0.754 0.64 西安
1.45 1.37 1.32 1.18 1.15 0.783 0.644 0.52 兰州
3.11 2.72 2.301 1.941 1.674 0.845 0.651 0.542 西宁
2.15 2.02 1.89 1.698 1.543 1.025 0.855 0.74 银川 乌鲁木齐
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沈阳长春哈尔滨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南昌济南20032004200515145441657567311325234118167149313145311215200613341958953729228223121571432861372722022007118811223875424879264923720931006140813022632132230118920081037105333154885419242619791895095812651182233811819411698200909090911299945535572257162113820957110711232111516741543201005820826158322351915138114511560712073407170969078308451025201104590708131762140510960923104206180605907540644065108552012031505240981431012085607451045052305104206405205420742013郑州武汉长沙广州南宁海口重庆成都贵阳昆明拉萨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2003200420054023528810831936527535253835514526249934490320063783332741042883152632825211341379246459364868291200734533022510982612271424126248931561324227429334781242779200830792679198308692335260921062477432328472009405324371329992009270823515708092235261318542249432273912671367353293665093095201011151183117066410360808112712752248143812761129110825533082504201108950912089405630806920953099717141162124084614022081227916312012074085106430412068058074207421542097096506512618520115322013北京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的计算依据及相关数据的取得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的计算依据及相关数据的取得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的计算依据及相关数据的取得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的计算依据及相关数据的取得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公式为: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二是“分配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

或: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那么,如何用“生产法”和“分配法”计算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本文将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作一些探讨。

一、按“生产法”计算:此种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绝大多数工业企业采用的方法,从上面的公式反映出,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涉及到三个要素:一是现价工业总产值,二是工业中间投入,三是本期应交增值税。

1、现价工业总产值如何计算:(1)概念:现价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2)计算原则:计算工业总产值要遵循三条基本原则。

工业生产的原则:即凡是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的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销售,均应包括在内,反之,凡不是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均不计入本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中。

最终产品的原则:即凡是计入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如果企业有中间产品(半成品)对外销售,那对外销售的中间产品也应视为企业的最终产品。

工厂法原则:即工业总产值是以工业企业作为基本计算(核算)单位,即按企业的最终产品计算工业总产值,按这种方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不允许同一产品价值在企业内部重复计算,但允许企业间的重复计算。

各行业工业增加值率

各行业工业增加值率

各行业工业增加值率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各行业工业增加值率长期以来,规模速度等指标多被用来考核某一行业或地区经济发展效果,不仅形成了普遍重视产值和速度、忽视质量和效益的情况,还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竞争力不强等深层次问题。

据了解,今年以来部分省市纷纷将工业增加值率作为“十二五”引导工业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

然而,由于受计算方法、资本有机构成、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工业增加值率有时并不能客观反映投入产出效果,需要加强分析和研究,找出适用空间和范围,引导工业转型升级取得实效。

一、工业增加值率的概念及指标意义工业增加值是指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

简言之,工业增加值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我国目前采用收入法核算年度工业增加值[1]。

从计算方法看,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不仅包括工业增加值的内容,还包括原材料的转移价值,即原材料价值在不同企业间的重复计算。

工业增加值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同期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从企业层面看,工业增加值率是一个地区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和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其值越高,说明企业附加值越高,盈利能力越强,投入产出效果越好;从行业层面看,工业增加值率的提高体现了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等成效;从地区层面看,工业增加值率体现了一个地区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反映了其在产业分工价值链中的地位。

二、我国工业增加值率变动的规律性分析(一)我国历年工业增加值率变动情况从1994年起,国家统计局正式核算和公布工业增加值及工业增加值率。

1997年采取新的统计口径以来,我国工业增加值率基本在26%-30% 之间波动(见图1)。

2009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率为%,而发达国家一般在35%以上,美国、德国等国甚至超过了40%。

年度工业分析报告总结(3篇)

年度工业分析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工业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报告将总结2022年我国工业经济的整体运行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2023年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2022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1. 工业增加值增速稳定202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高于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速0.4个百分点,高于制造业增加值增速1个百分点。

其中,机械工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行业的增加值增速均保持较高水平。

2. 工业产业结构优化2022年,我国工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高于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速3.7个百分点。

3. 工业企业效益提升2022年,我国工业企业效益提升明显。

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显示,机械工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8.9万亿元,同比增长9.6%;实现利润总额1.8万亿元,同比增长12.1%。

与全国工业相比,机械工业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的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工业3.7个和16.1个百分点。

4. 工业投资保持稳定2022年,我国工业投资保持稳定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6.3%。

二、2022年工业经济存在的问题1. 工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导致产品价格下跌,企业效益受损。

2. 工业企业成本压力加大原材料价格波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导致工业企业成本压力加大,盈利能力下降。

3. 工业创新能力不足部分行业技术装备水平较低,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2023年工业经济发展趋势展望1. 工业增加值增速将保持稳定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持续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预计2023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速将保持稳定。

2. 工业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国家将继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工业数据分析手册(一)

工业数据分析手册(一)

⼯业数据分析⼿册(⼀)本篇报告是经济数据分析⼿册系列的第⼆篇——⼯业数据篇。

我们将先从⼯业增加值数据开始讲起。

⼯业增加值数据,反映的是⼯业⽣产的快与慢。

⽽⼯业⽣产⼜与经济的冷热状况密切相关。

通过分析⼯业增加值数据,我们可以对经济的供给端有更深的了解。

本⽂对⼯业增加值数据的介绍包括三个⽅⾯:第⼀,⼯业增加值数据的核算流程是什么?第⼆,怎么解读⼯业增加值数据?第三,可以通过哪些⽅式预判⼯业增加值数据的变动?⽬录初识⼯业增加值数据⼯业增加值是什么?我们曾介绍过GDP的具体核算流程。

按照⽣产法,需要分别计算出国民经济各⾏业的增加值,然后加总得到最终的GDP。

⼯业增加值,其实就是GDP核算中的⼯业部分。

什么是⼯业?“⼯业”概念在我国经济统计中有⾮常明确的范围界定,它包含三个国民经济门类⾏业:1)采矿业。

2)制造业。

3)电⼒、热⼒、燃⽓及⽔⽣产和供应业。

其中制造业最重要,占⽐在85%左右。

统计局会在公布GDP数据时,同时公布分⾏业的增加值数据,当然其中也包括季度、年度的⼯业增加值。

本篇报告讨论的重⼼主要在于⽉度⼯业增加值数据。

它和年/季度的⼯业增加值,概念上没什么差异,但也有⼀些特殊性:⼀是考虑到时效性,需要每⽉独⽴核算。

并且由于基础资料不完整,只能采⽤推算⽅法。

⼆是统计范围更⼩,只统计了规模以上⼯业(年主营业务收⼊≥2000万的⼯业企业)的数据。

⽉度⼯业增加值数据怎么核算?⽉度⼯业增加值数据的⽣产过程并不算复杂,分为三步⾛。

****第⼀步是计算上年度⼯业增加值率,第⼆步是核算本⽉规模以上⼯业总产值,第三步是利⽤增加值率法来推算本⽉⼯业增加值。

第⼀步。

要得到上年度的⼯业增加值率,就要先计算各年度的⼯业总产值、⼯业增加值。

核算基础数据来⾃于每年的⼯业企业成本费⽤调查。

2009年起统计局正式实施这⼀调查。

调查范围是全部⼤中型⼯业企业和部分规模以上⼩型⼯业企业,它们约占所有规模以上⼯业企业的1/3。

被调查企业需要填写⼯业企业成本费⽤表。

经济基本情况

经济基本情况

2012年 15011.7 5814.9 1540.7 1397 811.2 1143 1809.7 1932.7 562.4
2011年 13181.5 5246.8 1371 1501.4 690.7 907.6 1365 1631.3 467.8
2010年 11512.6 4369.6 1225.6 1229.6 678.8 737.1 1356.6 1479.8 435.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元)
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元)
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元)
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元)
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元) 注:2013年前城镇居民收支数据来源于 独立开展的城镇住户抽样调查。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1024.2 23524.6 14812.5
2012年 7160.5 3243.5 3265.6 111.8 539.5
2011年 6232.2 2723.2 2986.1 106 417
2010年 5285.2 2203.9 2626.4 142 312.9
数据库:分省年度数据 地区:安徽省 时间:最近5年
指标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数据库:分省年度数据 地区:安徽省 时间:最近5年
指标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 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年=100) 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年=100) 农村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年=100)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数据库:分省年度数据 地区:安徽省 时间:最近5年
1.31
554.86 103.26 156.74

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现价、新规定)-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参考百度百科-工业增加值。

我们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对于某一企业,会算它的年工业增加值。

个人理解两者本质上一样,可能工业总产值用在更大的范围上,如某一地区许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之和,就是该地区的工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中间投入,即本统计期间的工业产品的价值,有不变价和可变价两种计算方法,一般用可变价。

工业增加值=净利润+所得税+利息+工资及福利+折旧和无形资产摊消+增值税,就是指本统计期间的产品创造的社会价值,是相对中间投入而言的。

中间投入就是本期产品直接投入的各种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价值,为生产产品从外部购买的各种原材料的价值,本企业未能对此增加价值工业总产值的两种计算方法统计局给我们下达了工业总产值的两种计算方法:1、当月产品产量×产品销售单价2、当月主营业务收入+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库存商品期初余额。

我的疑问是:1、第一个公式里的“销售单价”是含增值税的还是不含税的,我认为从第二个公式“主营业务收入”看应是不含税的,有的书上说是含税的,有的说不含。

2、库存商品是按成本价核算的,与第一种计算方法是否会产生差异?1、第一个公式中销售单价是不含税单价,因为增值税本身并不代表收入。

2、第二个公式中,如果库存商品按照成本价核算,两个公式算出来的结果是不同的。

公式分解如下:当月销售收入=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库存商品期末数量×当月商品成本库存商品期初余额=库存商品起初数量×当月商品成本即: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库存商品期末数量×当月商品成本-库存商品起初数量×当月商品成本=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库存商品期末数量-库存商品期初数量)×当月销售成本=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当月产量-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成本=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当月销售成本)+当月产量×当月销售成本这样由于销售单价与销售成本之间存在差异而造成两个公式会有不同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分省年度数据
指标:工业增加值(亿元)
地区2012年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2005年
北京市3294.323048.792763.992303.082131.752082.761821.861707.04
天津市6123.065430.844410.853622.113418.872661.872261.521957.95
河北省12511.611770.389554.037983.867891.546515.325485.964704.28
山西省6023.555959.964657.973518.883868.543141.892485.062117.68
内蒙古自治区7735.787101.65618.44503.333879.422781.782025.721477.88
辽宁省11605.0710696.548789.276925.636359.434892.454017.023401.8
吉林省5582.484917.953929.313054.62688.372170.741659.291363.94
黑龙江省5240.655234.644429.313549.733866.433326.93049.042696.3
上海市7097.767208.596536.215408.755576.795154.424575.34036.85
江苏省23908.4722280.6119277.6516464.9415271.213105.2411097.649440.18
浙江省15338.0214683.0312657.7810518.2110328.729090.747585.476344.71
安徽省8025.8470625407.44064.723505.6728102240.371837.36
福建省8541.947675.096397.715106.384593.243896.763230.492801.88
江西省5828.25411.864286.763196.562906.862412.31905.151455.5
山东省22798.3321275.8918861.4516896.1415894.9513283.7211378.829418.58
河南省15017.5613949.3211950.889900.279328.157508.336031.214896.01
湖北省9735.158538.046726.535183.684391.2335882929.192478.66
湖南省9138.58122.756305.114819.44310.123397.692707.612195.33
广东省25810.0724649.621462.7218091.5617304.7914942.9112518.5910489.73
广西壮族自治区5279.264851.373860.462863.842627.392090.11592.331264.84
海南省521.15475.04385.21300.63308.89278.37238.31176.92
重庆市4981.014690.463697.832917.42607.152004.511566.831293.81
四川省10550.539491.057431.455678.244956.133921.413144.672527.08
贵州省2217.061829.21516.871252.671195.3978.86839.13707.35
云南省3450.722994.32604.072088.172051.731696.291401.571168.68
西藏自治区55.3548.1839.7333.1129.4827.6221.7117.48
陕西省6847.415857.924558.973501.253274.572544.422094.021650.63
甘肃省2070.241923.951602.871203.71188.781063.84868.13685.8
青海省895.89811.73613.65470.33468.6344.52265.12203.94
宁夏回族自治区878.63816.79643.05520.38506.98376.71287.55228.3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850.062700.22161.391555.841755.351405.111241.33961.6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注:
2004年及以后年份地区生产总值数据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2004年以前地区生产总值数据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
2004年2003年
1554.731224.48
1549.671217.88
3812.313009.92
1711.31291.94
1015.37773.5
2680.412556.82
1143.95930.74
2242.321874.8
3593.252941.24
7514.396004.65
5491.334462.97
1488.91255.8
2438.622061.31
1140863.31
7576.125706.71
3644.42876.93
1987.51682.16
1824.111484.98
8485.856886.97
1044.8813.79
151.56132.26
1132.7933.75
2013.81604.49
577.4473.38
1066.41882.08
16.113.82
1306.51006.92
574448.23
153.5117.18
197.55151.22
734.1563.57
产总值数据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19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