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综合统计指标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风电场电量计算公式

风电场电量计算公式

风电场电量计算公式
1.风能捕获公式
风能捕获公式用于计算在给定风速下风轮所捕获的风能。

风能捕获公式通常使用风能密度来计算,风能密度是单位面积内风能的平均值。

风能密度公式如下:
E=0.5*ρ*A*V^3
其中,E表示风能密度,ρ表示空气密度,A表示风轮面积,V表示风速。

风轮面积可以使用风轮的直径来计算:
A=π*(D/2)^2
其中,D表示风轮的直径。

将风轮面积代入风能密度公式,得到风能捕获公式:
E=0.5*ρ*π*(D/2)^2*V^3
2.发电效率公式
发电效率公式用于计算在给定风能下风电机组的发电量。

发电效率是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比率,通常取值0.3至0.5之间。

发电效率公式如下:
G=E*η
其中,G表示发电量,E表示风能密度,η表示发电效率。

将风能捕获公式代入发电效率公式,得到发电量公式:
G=0.5*ρ*π*(D/2)^2*V^3*η
这个公式可以用于计算在给定风速下风电场的发电量。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风电场的发电量并不仅取决于风速和风轮直径,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风向、风轮的转速等。

因此,此公式只是一个基本的计算模型,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具体的风电设备、场地条件等因素,进行更精确的计算。

风电场综合统计指标计算公式

风电场综合统计指标计算公式

风电综合统计指标计算公式1、平均风速平均风速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瞬时风速的平均值。

取统计周期内全场风机或场内代表性测风塔的风速平均值,即11ni i V V n ==∑ 单位:米/秒(/m s ) 式中:V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风速,/m s ;n —统计周期内的全场风机的台数或代表性测风塔的个数; iV —统计周期内的单台风机或单个代表性测风塔的平均风速,/m s 。

2、平均温度平均温度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环境温度的平均值,即11nii T T n ==∑ 单位:摄氏度(oC )式中:T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温度,oC ; n —统计周期内的记录次数;i T —统计周期内的第i 次记录的温度值,oC 。

3、平均空气密度平均空气密度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所处区域空气密度的平均值,即P RTρ=单位:千克/立方米(3/kg m )式中:ρ—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空气密度,3/kg m ; P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大气压强,a P ; R —气体常数,取287/J kg K ⋅;T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开氏温标平均绝对温度,K 。

4、 平均风功率密度平均风功率密度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风能在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平均功率,即3112niwpi D V nρ==∑()() 单位:瓦特/平方米(2/W m )式中:wpD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风功率密度,2/W m ;n —统计周期内的记录次数;ρ—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空气密度,3/kg m ;3iV —统计周期内的第i 次记录平均风速值的立方。

5、有效风速小时数有效风速小时数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介于切入风速与切出风速之间的风速累计小时数,简称有效风时数,即nii V V V V T T ==∑有效风时数 单位:小时(h )式中:T有效风时数—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有效风时数,h ; 0V —风机的切入风速,/m s ;n V —风机的切出风速,/m s ;i V T —统计周期内出现介于切入风速(0V )和切出风速(n V )之间的风速小时数,h 。

风电场综合统计指标计算公式

风电场综合统计指标计算公式

风电综合统计指标计算公式1、平均风速平均风速是指统计周期风机轮毂高度处瞬时风速的平均值。

取统计周期全场风机或场代表性测风塔的风速平均值,即11ni i V V n ==∑ 单位:米/秒(/m s ) 式中:V—统计周期的风电场平均风速,/m s ;n —统计周期的全场风机的台数或代表性测风塔的个数;i V —统计周期的单台风机或单个代表性测风塔的平均风速,/m s 。

2、平均温度平均温度是指统计周期风机轮毂高度处环境温度的平均值,即11ni i T T n ==∑ 单位:摄氏度(o C ) 式中:T —统计周期的风电场平均温度,o C ; n —统计周期的记录次数;i T —统计周期的第i 次记录的温度值,o C 。

3、平均空气密度平均空气密度是指统计周期风电场所处区域空气密度的平均值,即PRTρ=单位:千克/立方米(3/kg m )式中:ρ—统计周期的风电场平均空气密度,3/kg m ; P —统计周期的风电场平均大气压强,a P ;R —气体常数,取287/J kg K ⋅;T —统计周期的风电场开氏温标平均绝对温度,K 。

4、 平均风功率密度平均风功率密度是指统计周期风机轮毂高度处风能在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平均功率,即3112ni wpi D V n ρ==∑()() 单位:瓦特/平方米(2/W m )式中:wp D —统计周期的风电场平均风功率密度,2/W m;n —统计周期的记录次数;ρ—统计周期的风电场平均空气密度,3/kg m ;3i V —统计周期的第i 次记录平均风速值的立方。

5、有效风速小时数有效风速小时数是指统计周期风机轮毂高度处介于切入风速与切出风速之间的风速累计小时数,简称有效风时数,即nii V V V V T T==∑有效风时数 单位:小时(h )式中:T 有效风时数—统计周期的风电场有效风时数,h ;0V —风机的切入风速,/m s ;n V —风机的切出风速,/m s ;i V T —统计周期出现介于切入风速(0V )和切出风速(n V )之间的风速小时数,h 。

风电场综合统计指标计算公式

风电场综合统计指标计算公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综合场用电率—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综合场用电率; E发电量—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发电量,kWh; E综合场用电量—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综合场用电量,kWh。 18、场损率 场损率是指统计周期内消耗在风电场输变电系统和风机自用电的电量占全场发电量的百分比,即 100%EEEEE发电量购网电量场用电量主变高压侧送出电量场损率发电量 式中: 场损率—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场损率; E发电量—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发电量,kWh; E购网电量—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购网电量,kWh; E主变高压侧送出电量—统计周期内的主变高压侧送出电量,kWh; E场用电量—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场用电量,kWh。 19、风能利用提高率 风能利用提高率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实际功率曲线与其标准功率曲线的提高百分比,即 000100%nniiiiniiVVVVVVVVVVVVPPP(实际)(风能利用提标准))高(标率准 式中: 风能利用提高率—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风能利用提高率; 0V—风机的切入风速,/ms;
小时数的比值,即 TT可用小时可用系数日历小时 *100% 式中: 可用系数—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可用系数; T可用小时—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机组可用小时数,h; T日历小时—统计周期内的日历小时数,h。 其中,风电场可用小时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机组的运行小时、调度停运备用小时和场外原因受累停运备用小时之和,即 TTTT可用小时运行小时场外原因受累停用备用小时调度停用备用小时 单位:小时(h) 式中: T可用小时—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可用小时,h; T运行小时—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机组处于运行状态的小时数,h; T调度停用备用小时—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机组处于调度停运备用状态的小时数,h; T场外原因受累停用备用小时—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机组处于场外原因受累停运备用状态的小时数,h。 8、发电量 单机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单台风机出口处计量的输出电能。 风电场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每台风机出口处计量的输出电能总和,即 1niiEE发电量 单位:千瓦时(kWh)

《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体系》及解释

《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体系》及解释

《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体系》(试行)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体系分为六类,共16项基本统计指标,分列如下:一、电量指标本类指标用以反映风电场在统计周期内的出力和购网电量情况,采用发电量、上网电量、购网电量、容量系数和利用小时数五个指标。

1、发电量1)单机发电量:是指在单台风力发电机出口处计量的输出电能,一般从风电机监控系统读取。

2)风电场发电量:是指每台风力发电机发电量的总和。

E =丈Ei,单位:万千瓦时(万KWh)i=l其中:Ei为第i台风电机的发电量,N为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的总台数。

2、上网电量风电场与电网的关口表(通常为我站关口表)计量的风电场向电网输送的电能。

单位:万千瓦时(万KWh)3、购网电量电网与风电场的关口表(通常为电网关口表)计量的电网向风电场输送的电能。

单位:万千瓦时(万KWh)4、容量系数容量系数是风电机(或风电场)在统计周期内平均输出功率与额定功率之比。

F«,单位:其中:Pa为平均输出功率,Pr额定功率。

Pa = 发电量统计周期总小时数5、利用小时数1)单台风电机的利用小时数也称作等效满负荷发电小时数,是指单台风电机统计周期内的发电量折算到其满负荷运行条件下的发电小时数。

单台风电机利用小时数=单机发电量/额定功率2)风电场利用小时数是指风电场发电量折算到该场全部装机满负荷运行条件下的发电小时数。

风电场利用小时数=风电场发电量/风电场装机总容量6、限电量是指由于电网限制上网量而造成的发电损失量。

二、能耗指标反映风电场电能消耗和损耗的指标,采用损耗电量、场用电率、场损率和送出线损率四个指标。

1、损耗电量指消耗在风电场内输变电系统和风电机自用电的电量之和。

损耗电量=发电量-上网电量,单位:万千瓦时(万KWh)2、场用电率风电场用电变压器计量指示的生产和生活用电量减去基建、技改等用电量后占全场发电量的百分比。

场用电率(%)=(场用电量-基建、技改等用电量)/全场发电量X 100%3、场损率消耗在风电场内输变电系统和风电机自用电的电量占全场发电量的百分比。

风力发电综合厂用电率计算公式

风力发电综合厂用电率计算公式

风力发电综合厂用电率计算公式风力发电综合厂的用电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用电率 = (实际用电量 / 额定发电量) 100%。

其中,实际用电量是指风力发电综合厂实际消耗的电力总量,通常以千瓦时(kWh)为单位;额定发电量是指风力发电机组在额定风速下的理论最大发电量,通常以千瓦(kW)为单位。

用电率的计算可以帮助风力发电综合厂了解其实际用电量占额定发电量的比例,从而评估设备的使用效率和节能情况。

这个比例可以作为衡量风力发电综合厂用电效率的重要指标,有助于进行能源管理和优化设备运行。

同时,通过对用电率的监测和分析,风力发电综合厂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能源消耗过高的问题,从而提高整体的能源利用效率。

《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体系》(2014版)

《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体系》(2014版)

《风电场⽣产运⾏统计指标体系》(2014版)风电场⽣产运⾏统计指标体系以五类共13 项指标为基本统计指标,分列如下:⼀、风能资源指标本类指标⽤以反映风电场在统计周期内的实际风能资源状况。

采⽤年平均风速加以表⽰(此类指标只作统计、参考之⽤)。

1、年平均风速年平均风速是指在给定时间内瞬时风速的平均值。

测风⾼度应与风电机组轮毂⾼度相等或接近,由场内有代表性的测风塔(或若⼲测风塔)读取(取平均值)。

式中:V —统计周期内风电场平均风速;n —统计周期内场内有代表性的测风塔(或若⼲测风塔)的个数;Vi—统计周期内,第i 个测风塔的平均风速。

本指标应逐⽇统计并在⽇报、⽉报及年报中反映。

年平均风速是反映风电场风资源状况的⼀个重要数据。

⼆、电量指标本类指标⽤以反映风电场在统计周期内的出⼒和购⽹电情况,采⽤发电量、上⽹电量、购⽹电量和年利⽤⼩时数四个指标。

1、发电量单机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在单台风⼒发电机出⼝处计量的输出电能,⼀般从风电机组SCADA 系统读取。

风电场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所有风电机组发出电量的总和。

式中:E --统计周期内风电场的发电量;Ei --统计周期内,第i 台风电机组的发电量;N--统计周期内风电场风电机组的总台数。

风电场发电量应逐⽇统计并在⽇报、⽉报及年报中反映。

单机发电量可逐⽉记录。

2、上⽹电量上⽹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主变压器⾼压侧或开关站出线侧的正向有功。

单位:kWh风电场上⽹电量应逐⽇统计并在⽇报、⽉报及年报中反映。

3、购⽹电量购⽹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主变压器⾼压侧或开关站出线侧的反向有功。

单位:kWh风电场购⽹电量应逐⽇统计并在⽇报、⽉报及年报中反映。

4、年利⽤⼩时数风电机组利⽤⼩时数也称作等效满负荷发电⼩时数,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机组发电量折算到其满负荷运⾏条件下的发电⼩时数,且利⽤⼩时数的统计仅针对统计期之前已达到稳定运⾏的风电机组。

风电场利⽤⼩时数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发电量折算到风电场总装机容量满负荷运⾏条件下的发电⼩时数。

风电场综合统计指标计算公式

风电场综合统计指标计算公式
式中:
—统计周期内的单机等效利用小时数, ;
—统计周期内的单台风机发电量, ;
—单台风机的额定容量, 。
风电场等效利用小时数是指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发电量折算到全部机组满负荷运行条件下的发电小时数,单位:小时( )即
式中: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等效利用小时数, ;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发电量, ;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期末装机容量, 。
15、综合场用电量
综合场用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的生产、生活和各类损耗等用电量。除去场用电量外,还包括风机无风待机损耗、箱变损耗、集电线损耗、场用变损耗、主变损耗、开关损耗、隔离开关损耗、无功补偿装置损耗、母线损耗、自建线路损耗等,即
单位:千瓦时( ) 式中: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综合场用电量, ;
—统计周期内的日历小时数, 。
其中,非设备自身责任的停机小时数( )包括以下情况:
①电网故障(电网参数在技术规范范围之外);
②气象条件(包括风况和环境温度)超出技术规范规定的运行范围;
③不可抗力;
④合理的例行维护时间(不超过80小时/台年)。
7、风电场可利用率
风电场可用系数是指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机组可用小时数与日历小时数的比值,即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发电量, ;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上网电量, ;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购网电量, 。
其中,自建线路损耗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本侧关口表计量的输出电能与电网对侧关口表计量的输出电能之差。
16、场用电率
场用电率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场用电量占全场发电量的百分比,即
式中: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场用电率;
—风机的切入风速, ;
—风机的切出风速, ;
—有效风速( )对应的机组实际出力, ;

风电场综合统计指标计算公式

风电场综合统计指标计算公式

风电综合统计指标计算公式1、平均风速平均风速是指统计周期风机轮毂高度处瞬时风速的平均值。

取统计周期全场风机或场代表性测风塔的风速平均值,即11ni i V V n ==∑ 单位:米/秒(/m s ) 式中:V—统计周期的风电场平均风速,/m s ;n —统计周期的全场风机的台数或代表性测风塔的个数;i V —统计周期的单台风机或单个代表性测风塔的平均风速,/m s 。

2、平均温度平均温度是指统计周期风机轮毂高度处环境温度的平均值,即11ni i T T n ==∑ 单位:摄氏度(o C ) 式中:T —统计周期的风电场平均温度,o C ; n —统计周期的记录次数;i T —统计周期的第i 次记录的温度值,o C 。

3、平均空气密度平均空气密度是指统计周期风电场所处区域空气密度的平均值,即PRTρ=单位:千克/立方米(3/kg m ) 式中:ρ—统计周期的风电场平均空气密度,3/kg m ; P —统计周期的风电场平均大气压强,a P ; R —气体常数,取287/J kg K ⋅;T —统计周期的风电场开氏温标平均绝对温度,K 。

4、 平均风功率密度平均风功率密度是指统计周期风机轮毂高度处风能在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平均功率,即3112ni wpi D V n ρ==∑()() 单位:瓦特/平方米(2/W m )式中:wp D —统计周期的风电场平均风功率密度,2/W m;n —统计周期的记录次数;ρ—统计周期的风电场平均空气密度,3/kg m ;3i V —统计周期的第i 次记录平均风速值的立方。

5、有效风速小时数有效风速小时数是指统计周期风机轮毂高度处介于切入风速与切出风速之间的风速累计小时数,简称有效风时数,即nii V V V V T T==∑有效风时数 单位:小时(h )式中:T 有效风时数—统计周期的风电场有效风时数,h ;0V —风机的切入风速,/m s ;n V —风机的切出风速,/m s ;i V T —统计周期出现介于切入风速(0V )和切出风速(n V )之间的风速小时数,h 。

风力发电场生产统计指标解释

风力发电场生产统计指标解释

风力发电场生产统计指标解释二○一二年十二月三十日风力发电场生产统计指标解释1 风力发电场基础类指标1.1风力发电场基本情况,包括公司名称、单位编号、所属公司、所属省份、风电场所在地区分类、风场分类、额定容量、投产日期。

1.2风力发电场主要设备情况,包括设计参数、电气系统主要设计参数、风力发电机组主要设计参数、叶片、发电机、变流器、塔体等主要设计参数等。

2 风力发电场主要经济技术类指标2.1自然特性指标2.1.1平均风速在给定时间内瞬时风速的平均值。

测风高度应与风机轮毂高度相等或接近,由场内有代表性的测风塔(或若干测风塔)读取(取平均值)。

1ni iV v n =∑ , 单位:m/s 平均风速是反映风电场风资源状况的重要数据。

2.1.2有效风时数是指在风电机组组轮毂高度(或接近)处测得的、介于切入风速与切出风速之间的风速持续小时数的累计值。

()Uo n Un Ui T T U ==∑,单位:小时其中:T 为有效风时数,()n T U 为出现n U 风速的小时数,Ui 为切入风速,Uo 为切出风速。

为了便于比较,引入有效风时率的概念,用以描述有效风出现的频度。

Kt=T/T0,T0为相应统计期的日历小时数有效风时数和有效风时率是反映风电场可利用风资源的重要数据。

2.1.3 平均空气密度风电场所在处空气密度在统计周期内的平均值。

公式为:ρ=P/RT(k g/m 3)其中:P表示当地统计周期内的平均大气压,P a;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统计周期内的平均气温。

平均空气密度反映了在相同风速下风功率密度的大小。

2.1.4平均温度平均温度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环境温度的平均值,即11ni i T T n ==∑ 单位:摄氏度(oC ) 式中:T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温度,o C ;n —统计周期内的记录次数;i T —统计周期内的第i 次记录的温度值,oC 。

2.1.5平均风功率密度平均风功率密度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风能在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平均功率,即,单位:瓦/平方米(W/m 2)式中:D wp —统计周期内风电场平均风功率密度,W/m 2; n —统计周期内的记录次数;ρ—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空气密度,kg/m 3;—统计周期内的第i 次记录平均风速值的立方。

风电场电量计算公式

风电场电量计算公式

风电场电量计算公式单位:MWh1.关口表计量电量1)上网电量 251正向A总(A+)2)用网电量 251反向A总(A-)3)送网无功 251正向R总(R+)4)用网无功 251反向R总(R-)2.发电量:是指每台风力发电机发电量的总和。

1)表底读数 (312A+)+(313A+)+(314A+)+(315A+)+(316A+)+(317A+)2)日用量 (今日表底读数-昨天表底读数)*350*60*0.001(即*21)3)月累计今日日用量+昨天月累计4)年累计今日日用量+昨天年累计3.上网电量:风电场与电网的关口表计计量的风电场向电网输送的电能。

1)表底读数 251A+2)日用量 (今251A+)-(昨251A+)3)月累计今日日用量+昨天月累计4)年累计今日日用量+昨天年累计4.用网电量:风电场与电网的关口表计计量的电网向风电场输送—————————————————————————————————————————————————————的电能。

1)表底读数 251A-2)日用量 (今251A-)-(昨251A-)3)月累计今日日用量+昨天月用量4)年累计今日日用量+昨天年累计5.站用电量1)表底读数 361A+2)日用量 (今日表底读数-昨天表底读数)*350*20*0.001(即*7)3)月累计今日日累计+昨天月累计4)年累计今日日累计+昨天年累计注意:现在算出的单位是Mwh,运行日志上的单位是万kWh,要将算出的数小数点前移一位(如:427Mwh=42.7万kWh)*厂用电率:风电场生产和生活用电占全场发电量的百分比。

厂用电率=(厂用电量日值?发电量日值)×100=(0.161?20.02)×100*风电场的容量系数:是指在给定时间内该风电场发电量和风电场装机总容量的比值容量系数=发电量日值?(50×2×24)等效利用小时数也称作等效满负荷发电小时数。

风电场综合统计指标计算公式

风电场综合统计指标计算公式

风电场综合统计指标计算公式风电场是指采用风能发电的发电场,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电场的综合统计指标计算是评价风电场运行情况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将介绍风电场综合统计指标的计算公式。

风电场的综合统计指标主要包括风能利用率、负荷率、利用系数以及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等。

下面分别介绍这些指标的计算公式。

1.风能利用率:风能利用率是衡量风电场发电量和理论最大发电潜力之间的比例关系。

它表示风电场实际发电量占理论最大发电量的比例,是衡量风电场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

风能利用率计算公式如下:风能利用率=风电场年实际发电量/(额定装机容量×8760)其中,风电场年实际发电量为风电场过去一年的实际发电量,额定装机容量为该风电场全部可用机组的额定容量之和,8760表示一年有8760小时。

2.负荷率:负荷率是指风电场实际发电量与额定装机容量之比,表示风电场发电设备实际工作时间与其额定容量之间的比例。

负荷率计算公式如下:负荷率=风电场年实际发电量/(额定装机容量×8760)3.利用系数:利用系数是指风电场实际利用风能的能力与风电场可利用风能的潜力之间的比例关系。

它表示风电场实际发电量占可利用风能潜力的比例。

利用系数计算公式如下:利用系数=风电场年实际发电量/(可利用风能×8760)4.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综合能源利用效率是指风电场消耗的能源与实际发电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它表示风电场能源利用程度的指标,是评价风电场的综合能源利用效果的重要指标。

综合能源利用效率计算公式如下:综合能源利用效率=风电场年实际发电量/(年耗电量×8760)其中,年耗电量为风电场过去一年的耗电量,8760表示一年有8760小时。

综上所述,风电场综合统计指标的计算公式包括风能利用率、负荷率、利用系数以及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客观地反映风电场的发电效率和资源利用程度,为风电场的运行管理和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风电场综合统计指标计算公式

风电场综合统计指标计算公式

风电场综合统计指标计算公式风电综合统计指标计算公式1、平均风速平均风速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瞬时风速的平均值。

取统计周期内全场风机或场内代表性测风塔的风速平均值,即11ni i V V n ==∑ 单位:米/秒(/m s )式中:V—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风速,/m s ;n —统计周期内的全场风机的台数或代表性测风塔的个数;i V —统计周期内的单台风机或单个代表性测风塔的平均风速,/m s 。

2、平均温度平均温度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环境温度的平均值,即11ni i T T n ==∑ 单位:摄氏度(o C )式中:T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温度,o C ;n —统计周期内的记录次数;i T —统计周期内的第i 次记录的温度值,o C 。

3、平均空气密度平均空气密度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所处区域空气密度的平均值,即PRTρ=单位:千克/立方米(3/kg m ) 式中:ρ—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空气密度,3/kg m ;P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大气压强,a P ;R —气体常数,取287/J kg K ?;T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开氏温标平均绝对温度,K 。

4、平均风功率密度平均风功率密度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风能在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平均功率,即3112ni wp i D V n ρ==∑()() 单位:瓦特/平方米(2/W m )式中:wp D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风功率密度,2/W m ;n —统计周期内的记录次数;ρ—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空气密度,3/kg m ;3i V —统计周期内的第i 次记录平均风速值的立方。

5、有效风速小时数有效风速小时数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介于切入风速与切出风速之间的风速累计小时数,简称有效风时数,即nii V V V V T T==∑有效风时数单位:小时(h )式中:T 有效风时数—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有效风时数,h ;0V —风机的切入风速,/m s ;n V —风机的切出风速,/m s ;i V T —统计周期内出现介于切入风速(0V )和切出风速(n V )之间的风速小时数,h 。

风电场综合统计指标计算公式

风电场综合统计指标计算公式

风电场综合统计指标计算公式风电场的综合统计指标计算公式主要包括风速概率分布函数、风能利用率、容量因子、负荷因子、等效利用小时数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指标的计算公式。

首先,介绍风速概率分布函数的计算公式。

风速概率分布函数是描述风速出现的频率和概率分布情况的函数。

常见的风速概率分布函数有韦布尔分布、雷诺兹分布等。

其中,韦布尔分布是最常用的风速概率分布函数。

韦布尔分布函数的计算公式如下:F(v) = 1 - exp(-[v/v0]^A)其中,F(v)表示风速小于等于v的累积概率,v是风速,v0是标准风速,A是韦伯指数,它反映了风速分布的偏态。

其次,介绍风能利用率的计算公式。

风能利用率是指风电场实际发电量与理论最大发电量之间的比值。

风能利用率的计算公式如下:E=(G/(ρ*A*V^3))*100%其中,E表示风能利用率,G表示风电场实际发电量,ρ表示空气密度,A表示风轮叶片面积,V表示平均风速。

风能利用率越高,说明风电场的发电效率越高。

接下来,介绍容量因子的计算公式。

容量因子是指风电场实际发电量与装机容量之间的比值。

容量因子的计算公式如下:C.F.=(G/P)*100%其中,C.F.表示容量因子,G表示风电场实际发电量,P表示风电场的装机容量。

容量因子越接近于1,说明风电场的利用率越高。

然后,介绍负荷因子的计算公式。

负荷因子是指风电场实际发电量与最大可能发电量之间的比值。

负荷因子的计算公式如下:L.F. = (G/Gmax)*100%其中,L.F.表示负荷因子,G表示风电场实际发电量,Gmax表示最大可能发电量。

负荷因子越接近于1,说明风电场的发电能力越强。

最后,介绍等效利用小时数的计算公式。

等效利用小时数是指风电场实际发电量与装机容量之间的比值,再乘以365天,表示风电场一年中的等效利用小时数。

等效利用小时数的计算公式如下:E.Y.=(G/P)*365其中,E.Y.表示等效利用小时数,G表示风电场实际发电量,P表示风电场的装机容量。

风电场典型指标释义及计算公式

风电场典型指标释义及计算公式

典型指标释义及计算公式(试用)风场报送的报表内容及数据的分析中涉及大量的数据计算,现规定报表涉及的专用公式如下:一、新能源报表中涉及的数据计算公式:1、区间故障损失电量≈单台区间平均发电量*故障时间注:故障停机损失电量:当月因风机设备故障造成的风力发电机组停机损失发电量的累计值。

(应参考相邻3台正常机组在该机故障停机时段内的发电量的平均值。

)2、区间限电损失电量≈限电记录中统计的区间限电之和。

3、故障时间=总故障时间-因天气和电网因数产生的故障时间。

4、限电时间=限电记录中限电时间之和.5、机组可利用率≈1- 故障时间/总运行时间注:风机可利用率=在统计周期内,除去风力发电机组因维修或故障未工作的时数后余下的小时数与这一期间内总时数的比值。

风电机设备可利用率=[1-(A—B)/(T—B)]*100%。

A表示(不包括待机时间的)停机小时数。

B表示非设备本身故障的停机小时数,包括1、电网故障。

2、气象条件超出机组的设计运行条件,而使设备进入保护停机的时间。

3、不可抗力导致的停机。

4、合理的例行维护时间。

T表示统计时段的日历小时数。

6、综合厂用电率=(总发电量-上网电量+购网电量)/总发电量。

7、厂用电率=场用电量/总发电量注:上网电量:风电场与电网的关口表计计量的风电场向电网输出的电能。

购网电量:风电场与对外的关口表计计量的电网向风电场输送的电能。

场用电量:场用变压器计量指示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用电量(不包括基建,技改用量)。

8、弃风率=(故障损失电量+计划停机损失电量+调度限电损失电量)/[实际发电量+(故障损失电量+计划停机损失电量+调度限电损失电量)]注:故障停机损失电量:当月因风机设备故障造成的风力发电机组停机损失发电量的累计值。

(应参考相邻3台正常机组在该机故障停机时段内的发电量的平均值。

)计划停机损失电量:当月因计划检修等工作导致风力发电机组停机损失发电量的累计值。

(应参考相邻3台正常机组在该机计划停机时段内的发电量的平均值。

风电场典型指标释义及计算公式

风电场典型指标释义及计算公式

风电场典型指标释义及计算公式风电场是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设施,其建设和运行需要对其性能进行评估和监测。

为了对风电场的运行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需要使用一些典型指标来衡量其性能和效益。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风电场典型指标的释义及其计算公式。

1. 发电量(Annual Energy Production, AEP)发电量是指风电场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电能总量,通常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计算公式为:AEP=P×H×C,其中P表示机组额定功率,H表示年平均利用小时数,C表示水电场容量利用率。

2. 容量因子(Capacity Factor)容量因子是指风电场实际发电量与其额定发电能力之比,其值介于0和1之间。

计算公式为:Capacity Factor = AEP / (P × H × 8760),其中8760表示一年的小时数。

3. 利用小时数(Load Factor)利用小时数是指风电场实际发电量与其额定发电能力之比,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计算公式为:Load Factor = (AEP / (P × H × 8760)) × 100。

4. 可利用率(Availability)5. 故障率(Failure Rate)故障率是指风电场发电机组在一段时间内发生故障的频率,通常以每年每台机组发生故障次数来衡量。

计算公式为:Failure Rate = Total Failure Count / Total Running Time。

6.等效利用小时数(Equivalent Operating Hours)等效利用小时数是指风电场实际利用小时数与满负荷运行小时数之比,表示单位时间内的有效利用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计算公式为:Equivalent Operating Hours = (Total Operating Hours / Running Time) × 100。

风电厂主要指标

风电厂主要指标

11
11、风电机设备可利用率
在某一期间内,除去风力发电机组因维修或故障未工作的时 数后余下的时数与这一期间内总时数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 公式为: 风电机设备可利用率=[1-(A-B)/(T-B)]× 100% 其中,A表示(不包括待机时间的)停机小时数; B表示非设备本身故障的停机小时数,T表示统计时段的日 历小时数。
风电厂主要指标
1
1、平均风速
在给定时间内瞬时风速的平均值:
V 1
v n
i
n
i
轮毂高度年平均风速
2
2、有效风时数
在风电机组轮毂高度处测得的风速介于切入风速与 切出风速之间的风况持续小时数的累计值:
T
U n U i

Uo
T (U n )
其中 T(Un) 为出现风速的小时数,Ui 为切入风速,Uo为切出风速
3
3、风速分布
在风电机组轮毂高度处测得的风速分布: T1m/s/Tsum+ T2m/s/Tsum +…+ Tmax m/s/Tsum=1
4
4、平均空气密度
风电场所在处空气密度的平均值: ρ =P/RT(Kg/m3)
其中P表示平均大气压,Pa;R表示气体常数 (287J/Kg· K);T表示平均气温, K[摄氏温度(℃)+273.15]
12
12、风电机设备可利用率
停机小时数B包括以下情况: 电网故障(电网参数在技术规范范围之外) 气象条件(包括风况和环境温度)超出技术规范规定的 运行范围 不可抗力 合理的例行维护时间(不超过80小时/台年)
13
13、评估风电场指标的意义
风电场风况分析的结论 风电场可行性研究的基础 为风电场经济性评估提供依据 风电场运营状况的评估依据生活用电占全场发电量的百分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中:
—统计周期内的风场容量系数;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发电量, ;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期末装机容量, ;
—统计周期内的日历小时数, 。
13、设备平均利用小时
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的发电量除以发电设备的平均容量,即
单位:小时( )
式中: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设备平均利用小时, ;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发电量, ;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机组处于调度停运备用状态的小时数, ;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机组处于场外原因受累停运备用状态的小时数, 。
8、发电量
单机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单台风机出口处计量的输出电能。
风电场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每台风机出口处计量的输出电能总和,即
单位:千瓦时( ) 式中: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发电量, ;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发电量, ;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上网电量, ;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购网电量, 。
其中,自建线路损耗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本侧关口表计量的输出电能与电网对侧关口表计量的输出电能之差。
16、场用电率
场用电率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场用电量占全场发电量的百分比,即
式中: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场用电率;
15、综合场用电量
综合场用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的生产、生活和各类损耗等用电量。除去场用电量外,还包括风机无风待机损耗、箱变损耗、集电线损耗、场用变损耗、主变损耗、开关损耗、隔离开关损耗、无功补偿装置损耗、母线损耗、自建线路损耗等,即
单位:千瓦时( ) 式中: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综合场用电量, ;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风机总台数;
—统计周期内的第i台风机发电量, 。
9、上网电量
上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与电网关口表计量的风电场向电网输送的电能,单位:千瓦时( )。
10、购网电量
购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与电网关口表计量的电网向风电场输送的电能,单位:千瓦时( )。
11、等效利用小时数
单机等效利用小时数是指统计周期内单台风机的发电量折算到该机组满负荷运行条件下的发电小时数,等效利用小时数也称作等效满负荷发电小时数,单位:小时( )即
12、容量系数
单机容量系数是指在统计周期内单机发电量和其同期满负荷运行条件下发电量的比值,即
式中:
—统计周期内的单机容量系数;
—统计周期内的单机发电量, ;
—统计周期内的单机额定容量, ;
—统计周期内的日历小时数, 。
风电场容量系数是指在统计周期内风电场发电量和同期全部机组满负荷运行条件下发电量的比值,即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场用电量, ;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发电量, 。
17、综合场用电率
—统计周期内的日历小时数, 。
其中,非设备自身责任的停机小时数( )包括以下情况:
①电网故障(电网参数在技术规范范围之外);
②气象条件(包括风况和环境温度)超出技术规范规定的运行范围;
③不可抗力;
④合理的例行维护时间(不超过80小时/台年)。
7、风电场可利用率
风电场可用系数是指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机组可用小时数与日历小时数的比值,即
*100%
式中: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可用系数;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机组可用小时数, ;
—统计周期内的日历小时数, 。
其中,风电场可用小时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机组的运行小时、调度停运备用小时和场外原因受累停运备用小时之和,即
单位:小时( ) 式中: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可用小时, ;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机组处于运行状态的小时数, ;
风电综合统计指标计算公式
1、平均风速
平均风速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瞬时风速的平均值。取统计周期内全场风机或场内代表性测风塔的风速平均值,即
单位:米/秒( )
式中: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风速, ;
—统计周期内的全场风机的台数或代表性测风塔的个数;
—统计周期内的单台风机或单个代表性测风塔的平均风速, 。
式中:
—统计周期内的单机等效利用小时数, ;
—统计周期内的单台风机发电量, ;
—单台风机的额定容量, 。
风电场等效利用小时数是指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发电量折算到全部机组满负荷运行条件下的发电小时数,单位:小时( )即
式中: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等效利用小时数, ;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发电量, ;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期末装机容量, 。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容量, 。
其中,
=(∑ × )/
14、场用电量
场用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除去基建、技改等用电量后的风电场生产、生活用电量,包括全站办公、食堂、照明、动力、电暖、空调、电热水器、通讯、检修、试验、逆变、设备控制和操作、视频监控系统、直流系统、消防生活给水和控制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等负荷的用电量总和,单位:千瓦时( )。
2、平均温度
平均温度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环境温度的平均值,即
单位:摄氏度( )
式中: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温度, ;
—统计周期内的记录次数;
—统计周期内的第i次记录的温度值, 。
3、平均空气密度
平均空气密度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所处区域空气密度的平均值,即
单位:千克/立方米( )
式中: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空气密度, ;
—统计周期内出现介于切入风速( )和切出风速( )之间的风速小时数, 。
6、风机可利用率
风机可利用率是指统计周期内除去风机因定期维护或故障时数后剩余时数与总时数除去非设备自身责任停机时数后剩余时数的百分比,即
式中: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风机可利用率;
—统计周期内的停机小时数(不包括待机时间), ;
—统计周期内的非设备自身责任的停机小时数, ;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空气密度, ;
—统计周期内的第i次记录平均风速值的立方。
5、有效风速小时数
有效风速小时数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介于切入风速与切出风速之间的风速累计小时数,简称有效风时数,即
单位:小时( )
式中: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有效风时数, ;
—风机的切入风速, ;
—风机的切出风速, ;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大气压强, ;
—气体常数,取287 ;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开氏温标平均绝对温度, 。
4、 平均风功率密度
平均风功率密度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风能在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平均功率,即
单位:瓦特/平方米( ) 式中: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风功率密度, ;
—统计周期内的记录次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