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渠考察报告

合集下载

兴安灵渠社会调研实践报告

兴安灵渠社会调研实践报告

兴安灵渠社会调研实践报告兴安灵渠社会调研实践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和重视度也越来越高。

灵渠作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代表,以其独特的技术和历史价值备受瞩目。

为了深入了解灵渠的现状和对其进行保护,我们进行了兴安灵渠的社会调研实践。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兴安灵渠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保护措施的需求。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与各种相关人员进行访谈,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三、调研结果1. 兴安灵渠的历史地位:调研结果显示,兴安灵渠作为中国古代最长的运河,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人们普遍认为,保护和传承灵渠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2. 存在的问题:调研发现,兴安灵渠存在一些问题,如水质污染、水源减少、景区管理不善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灵渠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

3. 对保护措施的需求:调研结果显示,人们对兴安灵渠的保护措施有很高的期望,他们希望能够加强灵渠的保护和管理,恢复其原有的生态环境,提升景区的管理水平,并加强对游客的宣传和教育。

四、调研结论通过社会调研实践,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兴安灵渠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应该重视其保护和传承工作。

2. 兴安灵渠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和保护工作。

3. 加强对兴安灵渠保护措施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4. 加强兴安灵渠的管理,并修复水质污染问题,恢复其原有的生态环境。

五、建议和措施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1. 加强景区管理水平,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

2. 加强对游客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游客进行文明观光。

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解决兴安灵渠的水质污染问题,保障水源的可持续供应。

4. 加强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教育,增加社会对灵渠保护的重视度。

六、总结通过这次社会调研实践,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了兴安灵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也为提出了保护措施和解决方案。

游灵渠作文范文15篇

游灵渠作文范文15篇

游灵渠作文范文15篇游灵渠15篇游灵渠(1)灵渠南渠清澈见底,在此流入漓江。

北有长城,南有灵渠一进广西兴安县,到处都写着“北有长城,南有灵渠”的宣传用语。

11月28日下午,我们来到了这里。

怀着对两千多年古代水利工程的敬仰,我们一步一步寻找着灵渠留下的历史痕迹。

冬季的灵渠水流缓慢,一眼望去,“人”字的水坝将湘江分为北渠、南渠和湘江故道。

南北两个渠道都蓄满了水,北渠宽而水深,南渠窄而水浅。

两千多年过去了,这条建于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的渠道,依旧体现出她美好的姿容。

景区负责人介绍,灵渠“人”字型水坝称为大小天平坝,因“称水高下,恰如其分”,故曰天平坝。

天平坝是建筑在湘江上的一座拦河坝。

它按力学原理设计而成。

“人”字型增加了大坝的抗压力。

北渠长380米,叫大天平;南渠长124米,叫小天平。

天平高约5米,宽17米多。

上下用巨石砌就,中用薄条石直插,砌成鱼鳞状,称作鱼鳞石。

鱼鳞石利用洪水过坝的压力,挤压得非常结实。

加上坝顶巨石之间的骑缝中,凿有飞石洞,并用铁锭卡住,非常牢固。

这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建筑方法。

灵渠的精华工程,其巧妙地设计,显现了我们祖先超人的智慧。

经受了几千年的惊涛骇浪,大小天平坝却依然牢固如初。

双脚踏在青石上,我们可以想象出秦时百姓修建灵渠时忙碌的身影。

由于是冬季,渠道没水溢出,我们可以沿着渠道一直走到灵渠的铧嘴。

铧嘴是建在大小天平顶端,突出江心的部分。

因它形似犁的尖铧,故称铧嘴。

它的作用一是减弱洪水对大小天平的冲击力,二是“三七分水”。

灵渠全长37.4公里,由铧嘴、大小天平、南北渠泄水天平和陡门组成。

铧嘴将湘江水三七分流,其中三分水向南流入漓江,七分水向北汇入湘江,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灵渠之开凿,至今两千两百多年,在历史上无疑起着重大的作用。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在统一北方六国之后,又于公元前211年对广东、福建、广西地区的百越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征服活动。

但因中国南部的地形地貌导致运输补给困难,秦军在两广地区苦战三年,毫无建树。

2023最新-灵渠心得体会范本 参观兴安灵渠心得体会2篇

2023最新-灵渠心得体会范本 参观兴安灵渠心得体会2篇

灵渠心得体会范本参观兴安灵渠心得体会2篇下面是精心为大家整理的2篇《灵渠心得体会范本参观兴安灵渠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描写灵渠心得体会篇一我们认为秦始皇於二十七年向岭南发兵,打了三年以后再决定凿灵渠,那开始凿渠的时间应在秦始皇二十九年以后(公元前220xx年)。

至三十三年(公元前220xx年)凿成通航,灵渠的开挖将近用了四年时间。

以秦朝庞大的兵力,用四年的时间,开凿灵渠,基本上可以成功。

因此,我们认为灵渠的开凿时间,应为始皇二十九年至三十三年(前218一前220xx年)。

秦始皇为什么要开挖灵渠?上面的史料已经说得很清楚。

就是为了给士卒运送粮饷。

灵渠未开凿之前,秦军的粮饷靠人力肩挑背运,就算用车载,岭南山高水险,道路崎岖,一车又能运多少?加上运送人员在长途搬运中自己的消耗,能运到前线的粮食就更少。

在当地筹粮嘛,当时岭南地区人烟稀少,耕作靠刀耕火种,产量很低,而且越人皆逃人深山老林中,与禽兽为伍,秦军到那里去找粮?没有粮食,又那敢轻敌深入?战争只有旷日持久了。

所谓秦军“三年不解甲弛弩”,原因就在这里。

灵渠凿成以后,秦军有了充足的粮饷,因而一鼓作气,勇往直前,当年即统一了岭南。

占领岭南后,派兵戍守,也有保障。

通过灵渠,秦代还由中原往岭南大量移民,加快了民族的大融合,加速了岭南经济的开发,加强了文化的交流,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巩固祖国的边防,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后人说灵渠“通三江,贯五岭”,意义之重大,对后世功用之奇伟,是不言而喻的。

除此之外,单就水利建筑上的辉煌成就,时至今日,仍放射出灿烂的光彩。

它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条运河,它的水利工程建筑,创造了古代几个世界之最,具有很高的科学内涵,让我们感到自豪。

下面我们就将它的重要建筑,逐一作介绍。

一、最理想的选址渠是在极为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开凿的运河。

综观古今中外,世界上没有哪条运河的条件比灵渠更早的了。

位于桂北地区的兴安县,层峦叠嶂,河川纵横。

历史专业考察之感受

历史专业考察之感受

历史专业考察之感受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

此去桂林之行,便是身体和心灵都在路上的文化苦旅。

考察第一站灵渠六王毕,四海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平定中原后,立即派出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接着,又挥师五十万南下,平定“百越”。

为尽速征服岭南,秦始皇下令开凿灵渠。

此项艰巨的任务,交由监察御史史禄和3位石匠担纲。

古人感佩于史禄开凿灵渠居功至伟,称赞他“咫尺江山分楚越,使君才气卷波澜。

”灵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由于它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从而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自秦代至民国两千余年来,成了岭南和中原唯一交通孔道。

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距今已2217年,仍然发挥着其功用。

在此地,湘江北区,漓江南流,形成独特的水流景观。

故有这么一句话,兴安高万丈,水往两头流。

在灵渠还观看了宋美龄亭,古树吞碑、状元亭桥、四贤祠等等壮丽而富有历史文化气息的景点。

考察第二站湘江战役湘江战役纪念碑,坐落于兴安县城西南1公里的狮子山,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由大型群雕、主碑、纪念馆组成。

走进气势雄伟的烈士碑园,看着具有极高艺术感染力的大型雕塑,您会看到湘江战役中那场血与火、生与死、存与亡的一幅幅历史画面。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万多人撤离中央苏区,连续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后,于11月下旬进抵湘桂边境。

这时,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在湘江以东地区(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一带)布下了号称“铁三角”的第四道封锁线,试图将中央红军全歼在此。

面对生死存亡的危境,红军将士浴血奋战7昼夜,以折损过半的惨重代价分别由兴安县的界首、全州县的大坪、凤凰咀等主要渡江点突破湘江。

之后,中央红军一、二纵队在其他军团的继续掩护下,进入兴安县华江乡和金石乡,艰难翻越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高峰——老山界,尔后向云贵川挺进。

可以说,没有红军突破湘江的成功,就不会有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以及爬雪山、过草地这些气吞山河、可歌可泣的革命历程,乃至共和国的建立。

美丽灵渠

美丽灵渠

美龄亭
• 1941年8月,蒋介石偕 夫人宋美龄游览了灵 渠,后国民党兴安政 府在铧嘴之上建亭一 座,命名美龄亭以示 纪念,灵渠亭中有清 朝的"湘漓分派"和明朝 的"伏波遗迹"两块石碑, 这里清山秀水,绿树 成荫。
郭沫若的《满江红· 灵渠》
• 北自长城,南来至,灵渠 • 1963年郭沫若老先生游览 岸上。亲眼见,秦堤牢固, 灵渠 工程精当。闸水陡门三十 六,辟湘铧咀二千丈。有 天平小大,溢洪流,调分 量。湘漓接,通汉壮,将 军墓,三人葬。听民间传 说,目空君相。史禄开疆 难复忆,猪龙作孽忘其妄。 说猪龙,其实即祖龙。能 开创。
秦城城门
《情醉灵渠》
大小天平
• 大小天平呈"人"字形,是建于湘江上的拦河 滚水坝。大天平长344米,小天平长130米。 坝高2~2.4米,宽17~23米。汛期洪水可 从坝面流入湘江故道,平时可使渠水保持 1.5米左右深度。因其可平衡水位,故称天 平。
大小天平
灵渠铧嘴
• 铧嘴筑在大小天平之 前的分水塘中,形如 犁铧,使湘水"三七分 派",即七分水经北渠 入湘江,三分水经南 渠入漓江
南北渠
• 南北渠是沟通湘漓二 江的通道,全长36.4 公里,其中北渠长3.2 公里,南渠长33.15公 里,均宽10余米。泄 水天平建于渠道上, 北渠一处,南渠二处, 用于二次泄洪。南北 渠共建36处陡门
水平测量柱
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祠
• 四贤祠因奉祀对开凿和完 善灵渠有功的秦监御史禄、 汉伏波将军马援、唐桂管 观察使李渤、防御使鱼孟 威而得名,四贤祠元代以 前就存在,叫灵济庙,清 代太平军攻占兴安时,战 火延至四贤祠,祠庙被火 焚毁,现存四贤祠为1985 年重建,祠内有四贤塑像 及天下奇观--古树吞碑。

河流动力学实习报告

河流动力学实习报告

1 实习时间、地点时间:2011年6月25日地点:桂林兴安灵渠2 实习内容2.1 实习地(湘江灵渠段)自然地理概况2.1.1 地形地貌灵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兴安县境内, 是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一条运河、也是联结湘江和漓江的运河。

灵渠附近地貌类型多样,有气势雄伟的越城岭花岗岩地貌,有瑰丽清秀的严关峰林谷地,也有风景绮丽的湘江河谷平原等等。

其主要地貌类型有:1)侵蚀构造中山地形;2)峰林谷地;3)峰丛洼地;4)峰丘洼地;5)低山丘陵;6)河谷平原。

而灵渠的地理位置正好是位于泥盆系石炭岩的低谷上,有利于其开凿。

2.1.2 地质条件灵渠开凿所处的岩层主要是泥盆系、石炭系和第四系。

泥盆系下统为砂岩及页岩, 中统下部为郁江组砂岩,上部为东岗岭组石灰岩,上统为融县组浅灰色质纯厚层块状石灰岩,融县组在渠道范围内分布的喀斯特地形最广。

石炭系仅见其下统岩关组和大扩组,是一套砂页岩为主夹石灰岩、泥灰岩,分布在湘漓两江的分水岭上,形成低山丘陵。

第四系主要分布在湘江两岸阶地上, 为上更新统及全新统的砂及砾石粘土、亚粘土。

从地质构造上看,灵渠座落在拓园向斜与东山背斜两个褶皱带上,其西以灵川大断层为界。

2.1.3 气候条件灵渠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境内与灵渠直接相关的是湘江上游的海洋河和漓江支流灵河。

灵河位于桂北大暴雨区内缘,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900~2200rnrn,天然年径流量3.68亿m3,折合径流深1369mm,径流系数0.65,在桂北径流高值区内。

海洋河流域位桂北暴雨区北侧,年降水量1700~1800mm,天然年径流量5.80亿m3,折合径流深980mrn,径流系数0.56,是一个低值区。

其降雨类型以锋面雨为主,低涡及其他天气系统降雨次之。

该境内年平均气温17.8℃,气候温和,适合于人休闲居住。

2.2 湘江灵渠段含沙水流概况灵渠上游的桂江含沙量较少,平均年含沙量为0.134公斤每立方米,但在汛期也可多达0.315公斤每立方米,年输沙量为265万吨。

灵渠旅游感悟心得体会(3篇)

灵渠旅游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在我国历史悠久的文明长河中,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古代水利工程,而灵渠便是其中之一。

近日,我有幸踏上了这片充满神奇色彩的土地,游览了灵渠,亲身感受了古人的智慧与勤劳,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灵渠旅游的感悟和心得体会。

一、灵渠的历史底蕴灵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境内,全长37公里,建成于秦始皇时期,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灵渠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的奇迹”。

它连接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水道之一,对于我国古代的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游览灵渠的过程中,我被其悠久的历史底蕴所深深吸引。

灵渠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历程,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勇气。

站在灵渠岸边,仿佛能听到古人在劳作时的号子声,感受到他们为修建灵渠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二、灵渠的工程技术灵渠的设计和建造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在长达37公里的河道中,灵渠共设有20多个水利枢纽,包括水闸、涵洞、渡槽等。

这些水利枢纽巧妙地解决了水流的调节、分流、渡河等问题,使灵渠成为一条贯穿南北的水上通道。

在游览灵渠的过程中,我对古人的工程技术赞叹不已。

他们没有现代的科技手段,却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将一条条沟渠连接起来,使水流顺畅。

这不禁让我想到,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三、灵渠的文化内涵灵渠不仅是一条水利工程,更是一部历史文化的瑰宝。

在灵渠的周围,分布着许多古迹和传说,如秦简、灵渠碑、秦堤等。

这些古迹和传说为灵渠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使人们在游览灵渠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游览灵渠的过程中,我被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所深深打动。

我了解到,灵渠的修建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一项政治工程。

秦始皇通过修建灵渠,巩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南北交通,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这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水利工程在古代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

四、灵渠的现实意义如今,灵渠虽然已经不再承担起航运的重任,但它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灵渠穿越南岭的湘桂运河

灵渠穿越南岭的湘桂运河

灵渠穿越南岭的湘桂运河刖言:人类历史上有不少的发明或直接、或间接地源于战争,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源于人的欲望。

正是因为人有欲望、有想法,于是才有了所谓的“发明”,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促进文明的交流与发展。

灵渠,就是这样一个由人类欲望而产生的智慧结晶。

灵渠又称“湘桂运河”、“兴安运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的兴安县境内。

它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齐名,并称为“秦朝三大水利工程”。

这条运河虽然短小却极尽精巧,她的开凿,打开了一个广袤的神秘世界,把秦代中国的版图扩大了将近一倍。

她有一种柔媚的女性美,和北方长城的粗犷雄伟交相辉映。

打开岭南之窗时间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朝,秦始皇统一了北方六国,这位皇帝的野心空前地膨胀,又于公元前211年,发动了一场征服百越地区的大规模战争。

随着秦军在战场上节节胜利,战线渐渐拉长,运往南方的粮草也在漫漫途中消耗过甚,当秦军的兵锋扫到湘桂边境一带,便再也无力推进了。

原来秦军的运粮船随着滔滔的湘江水来到海洋山下(今广西桂林兴安县)便无路可走,而南方战场催粮的快报却一封接着一封。

就在粮草补给关系战争成败的节骨眼上,灵渠工程史上第一位重要的人物一一禄(灵渠“四贤”之一,其后为汉代马援、唐代的李渤和鱼孟威),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兴安高万丈,水往两边流”。

地处广西北部的兴安县,地势东南和西北高、中间低,是著名的湘桂走廊。

这里又是长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漓江之间的分水岭,“湘水北去,漓水南流”。

在兴安,湘江上源的海洋河与漓江支流的始安水距离最近之处仅有1.7公里,但是两条河的高差足有7米。

如何让一条河流向高出7米的另一条河?这在现代可能易如反掌,但秦代的水工还没有掌握这样的技术。

可以想像,百般无奈中,禄不得不开始了灵渠的筹划。

通过仔细地勘探和精确的计算,禄在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一一太史庙山附近,欣喜地发现两条河的高差只有1.1米了,于是在这里他开始灵渠工程的设计动工。

灵渠地理报告总结

灵渠地理报告总结

灵渠地理报告总结1. 简介灵渠,位于中国河南省开封市附近,是中国历史上一处重要的人工运河。

本报告总结了灵渠的地理特征、历史背景以及对周围地区的影响。

2. 地理特征灵渠全长36.4公里,宽度在3至6米之间。

它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由人工掘成。

灵渠主要由出坝、引流渠道、经汜河抵达郑州等组成。

其迷人之处在于,设计完美地利用了地形,通过引水、放水的方式来实现灌溉和水运。

3. 历史背景灵渠始建于公元前 495 年,而完工则在公元前 475 年。

其主要建设目的是为了解决当时鲁、郑两国(春秋时期)因旱灾而面临的水源短缺问题。

灵渠的完成不仅为两国带来了灌溉水源,也大大改善了交通状况,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4. 影响4.1 灌溉系统灵渠的建立使得灌溉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通过引水和放水的方式,农田得到了充分的灌溉,使得农作物的产量大幅度提高。

这对于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2 水运交通灵渠的开通也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水运交通。

水运成为当时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大大加强了鲁、郑两国之间的联系,也促进了贸易和文化交流。

而灵渠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进一步拉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

4.3 生态环境灵渠的存在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通过合理管理水资源,灵渠为当地农田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有效地改善了土地的生态环境。

同时,灵渠周边的植被也逐渐丰富起来,成为了一处生态绿地。

4.4 历史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之一,灵渠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其建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水利智慧和工程技术成就,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同时,灵渠所形成的水运文化也成为当地的一种独特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

5. 结论灵渠是中国历史上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通过合理利用地形和水资源,为周边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灌溉系统、水运交通、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等方面都受益于灵渠的存在。

在今天,灵渠仍然是一处重要的地理和文化景观,对于研究古代水利工程以及推动地方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观灵渠观后感

参观灵渠观后感

参观灵渠观后感朋友们!我最近去参观了灵渠,那可真是一场超级有趣又让人大开眼界的经历啊。

一到灵渠,我就被它那股子古老而神秘的气息给吸引住了。

灵渠就像一个默默诉说着历史故事的老者,静静地躺在那儿,已经见证了无数的岁月变迁。

沿着渠道走,我就想啊,以前的人可真是聪明得不得了。

你看这灵渠的设计,那简直就是一个水利工程的天才之作。

它把湘江和漓江这两大水系巧妙地连接起来,就像给两个本来不相干的小伙伴牵上了一条神奇的纽带。

在古代,没有那些先进的机械设备,全靠人力就弄出这么个伟大的工程,这得花费多少心血啊!这得有多少能工巧匠在这儿挥洒汗水啊!我仿佛看到一群古人,喊着号子,热火朝天地开凿、搬运石头,那场面,可壮观了。

我站在灵渠的桥上,看着那缓缓流淌的水,水可清澈了,就像一面镜子一样。

这水一路流淌,感觉就像是历史的长河在我眼前流动。

这水里啊,说不定还承载着当年秦始皇统一岭南的壮志豪情呢。

想当年,秦始皇大手一挥,要把岭南纳入版图,灵渠就像是一把关键的钥匙,打开了南下的通道。

这小小的灵渠,却有着大大的作用,它可不仅仅是一个水利工程,更是改写了历史的进程呢。

走着走着,我还看到了那些古老的堤岸和闸口。

这些闸口的设计特别巧妙,就像一个个小机关一样。

通过控制闸口的开合,就能调节水流的方向和大小。

我就琢磨着,这古人的智慧真的是无穷无尽啊。

这就好比是他们用石头和泥土,谱写了一部科技与智慧的交响曲。

而且这些建筑历经了这么多年的风雨,还能保存得这么好,真的是让人惊叹。

在灵渠周边,还有很多的花草树木,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感觉就像是灵渠的守护者一样,陪着它一起经历岁月的洗礼。

微风吹过的时候,树叶沙沙作响,好像在和灵渠一起低语,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这次参观灵渠,我可真是收获满满。

我不仅看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更重要的是,我深深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

这灵渠就像一本活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类的智慧。

我觉得啊,咱们现代人可不能忘了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要好好地保护它们,让更多的人能够来感受这份独特的魅力。

灵渠申遗报告怎么写

灵渠申遗报告怎么写

灵渠申遗报告怎么写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美誉的灵渠,能够与都江堰、姜席堰和长渠一起进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绝对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这一荣誉是对八桂大地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褒奖,是对当地致力于灵渠保护和利用的认可。

能够成为中国17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之一,能够成为广西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唯一,这显然是莫大的荣誉和骄傲,确实可喜可贺也鼓舞人心。

不过,申遗成功并不意味着“功德圆满”,现在还不是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的时候,而是珍惜荣誉再出发的新起点,关于灵渠的更多“文章”,还需要做在申遗成功之后。

首先,灵渠保护要再加砝码。

灵渠是跨越千年的遗产,凝聚着巧夺天工的匠心,代表着中国乃至世界古代水利工程的最高技术成就,申遗成功既是荣誉更意味着责任,这一工程不仅仅属于兴安和广西,更属于全中国、全世界和全人类,这就要求拿出更扎实的保护举措,坚决不能让这一人类遗产遭受到破坏。

申遗成功是加强保护的最佳契机,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则是加强保护的重要依据,在保护上下足功夫做足文章,灵渠的明天才能更美好。

其次,可以让灵渠助力旅游。

灵渠虽然在灌溉工程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客观地说,很多人对灵渠的了解并不够,大多数时间里灵渠都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

申遗成功势必将扭转这一局面,很多人由此知道了灵渠,很多人想亲眼去看一看灵渠,对于当地来说这是借力灵渠壮大旅游产业的好时机,对于当地的群众来说这是借力灵渠实现增收的好机会,这一篇“文章”做好了就能惠及地方和民生。

需要特别提醒的一点是,借力灵渠发展旅游没有问题,但是必须要以灵渠的承载能力为前提,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事断然不能干。

再次,要充分挖掘灵渠的价值。

灵渠是古代的灌溉工程,时至今日依然发挥着灌溉作用,深入研究挖掘其科学技术价值和历史经验,对于当前的水利建设发展也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灵渠的开凿凝聚着古人的智慧,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基因,深入挖掘灵渠的文化内涵,对于水利文化的传播也大有裨益。

参观灵渠观后感

参观灵渠观后感

参观灵渠观后感朋友们!前几天我去参观了灵渠,那可真是一次超级有趣又让人大开眼界的经历啊!刚到灵渠的时候,我就被它那种古老而宁静的氛围给包围了。

灵渠就像一位慈祥的老者,静静地卧在那里,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沿着渠道走,我就想啊,这古人也太聪明了吧!在那个没有啥先进工具的年代,他们居然能开凿出这么一条连接长江和珠江水系的人工运河。

这就好比在两座大山之间硬生生地搭起了一座桥梁,让本来互不相通的水系可以手拉手做朋友了。

这工程难度,放到现在估计都得让好多工程师挠破脑袋。

我看着那缓缓流淌的渠水,清澈得就像一面镜子。

这水啊,就像灵渠的血液,从古流到今,一刻也不停歇。

它滋养着两岸的土地,在过去一定也承载着无数的船只来来往往,运送着货物和人们的希望。

想象一下,以前那些船工们划着船,顺着灵渠前行,两岸的风景不断变化,他们说不定还会哼着小曲儿呢。

灵渠上的那些堤坝、水闸之类的设施也特别有意思。

这些小小的建筑可都是大有学问的。

它们就像一个个小管家,精准地控制着水流的大小和方向。

我当时就站在那儿琢磨,这古人到底是怎么想到这些巧妙的设计的呢?难道是有神仙在他们梦里指点迷津?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听到了好多关于灵渠的故事。

有战争时期依靠灵渠运输物资从而取得胜利的故事,也有老百姓靠着灵渠灌溉农田过上好日子的故事。

感觉灵渠就不仅仅是一条普通的运河了,它更像是一部活着的史书,每一滴水、每一块石头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这次参观灵渠,就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

我从现代一下子就被拉回到了古代,看到了古人的智慧结晶在眼前闪耀。

我觉得我们现在的人啊,有时候真该向古人学习学习,他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创造出这样伟大的工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总之啊,灵渠之行让我收获满满,我想我会一直记得这个充满魅力的地方的。

参观灵渠博物馆作文

参观灵渠博物馆作文

参观灵渠博物馆作文《参观灵渠博物馆》一到灵渠博物馆,那股古老又神秘的气息就扑面而来。

进了门,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大大的灵渠平面图。

我站在那看了老半天,就像在研究一份超级复杂的寻宝图。

灵渠的形状弯弯曲曲的,像一条沉睡的巨龙。

我沿着指示牌慢慢走,旁边的墙上挂着一幅幅古老的画,画里的人穿着古装,有的在搬运石头,有的在指挥,看着他们那认真的模样,感觉就像回到了灵渠修建的时候。

走到一个展示灵渠模型的地方,那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我凑得很近,眼睛都快贴到玻璃上了。

这模型做得特别精细,连那些小石块都栩栩如生。

我仿佛看到千百年前的工匠们一块一块地把这些石头垒起来。

我可以想象他们在炎炎烈日下挥汗如雨,一边喊着号子一边搬运巨石。

当时也许还有个监工,拿着个小鞭子,大声催促着“快点快点”。

这灵渠要是建不好,估计皇上都得着急。

再往前走,就看到一些古代的工具,什么铲子、锤子之类的。

我试着去拿那个仿制的小铲子,哎呦,还挺沉的呢。

这时候我就想,当年的劳动者得多有力气啊,每天拿着这么重的家伙事儿干活。

我用手比划了下那些铲子的长度,心想这要是不小心砸到脚,可不得疼个半死。

在一个角落里,有一块小小的灵渠石展示在那。

我仔细地抚摸着它,石头的表面摸起来有点粗糙,可是凉凉的,它身上的纹理就像岁月的痕迹。

我就在想,这块石头在灵渠里泡了多少年啦,它会不会记得所有流过它身边的水和那些从它上面走过的人呢?快要离开博物馆的时候,我再次回头看了一眼门口的灵渠平面图。

我觉得这次参观就像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

走进这博物馆的时候我只是个好奇的游客,离开的时候已经对灵渠有了一种说不出的亲切和敬意。

下次有机会,我一定要去看看真正的灵渠,不知道那时候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灵渠博物馆之行趣多多》灵渠博物馆,我来啦。

刚到门口,我就像一只兴奋的小猴子一样迫不及待地冲了进去。

一进去我就迷失在一个有关灵渠的世界里。

这里到处都是宝贝,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巨大的灵渠宝藏库。

陈列的文物琳琅满目,我就像个探秘者在里面东看西看。

参观灵渠博物馆作文

参观灵渠博物馆作文

参观灵渠博物馆作文
朋友们!我跟你们说,前几天我去参观了灵渠博物馆,那可真是一次超级棒的经历!
一进那博物馆的大门,哇塞,我就感觉自己像穿越回了古代。

我记得好像是一进门就看到了一幅巨大的灵渠地图,那线条弯弯曲曲的,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这人吧,平时就对历史特别感兴趣。

这次来灵渠博物馆,我心里那个激动哟!一边走一边看,嘴里还不停地念叨:“这也太厉害了!”
你们知道吗?灵渠的修建那可是个大工程啊!我当时就在想,如果我生活在那个时候,会不会也能参与其中呢?估计我这笨手笨脚的,只能在旁边打打下手。

说到这,我突然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电视剧,里面也提到了类似的水利工程,不过具体叫啥来着?嗯……我这脑子,又给忘了!
博物馆里展示了好多当时修建灵渠用的工具,什么铲子啦、锄头啦。

我就在想,那时候的人可真不容易,就靠着这些简单的家伙什,愣是造出了这么伟大的工程。

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个介绍灵渠作用的展板。

哎呀呀,原来灵渠不仅能灌溉农田,还能运输货物呢!这可真是一举两得。

对了对了,我还碰到了一个特别热心的讲解员,叫小李还是小王来着?我这记性!反正他讲得可详细了,让我对灵渠的了解又深了一层。

有些东西我还是有点迷糊,比如说灵渠的某些设计原理,我记得好像是这样,不过也可能记错喽。

唉,看来我回去还得好好查查资料。

总之呢,这次参观灵渠博物馆,让我收获满满。

朋友们,如果你们有机会,也一定要去看看,保准让你们大开眼界!
我这又扯远啦,不说了不说了,你们赶紧去感受感受吧!。

参观灵渠博物馆作文

参观灵渠博物馆作文

参观灵渠博物馆作文
《参观灵渠博物馆》
嘿呀,今天我可算是去参观了灵渠博物馆啦!那可真是一次超级有趣的体验呢。

一走进博物馆的大门,我就感觉自己像是走进了一个时光隧道,一下子就被拉回到了古代。

我慢慢地在各个展厅里转悠着,眼睛都看不过来了。

当我走到一个展示灵渠修建过程的地方时,我停住了脚步。

看着那些栩栩如生的模型和详细的介绍,我仿佛看到了古代的工匠们在那里辛苦劳作的场景。

我特别仔细地观察着那些模型,你还别说,真的是超级逼真啊!我能清楚地看到工匠们脸上的汗水,还有他们手里拿着的工具。

我就在想啊,他们那时候可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多先进的设备,全靠一双手和一些简单的工具,居然能造出这么伟大的工程,真的是太了不起啦!
我在那里站了好久,一直在想象着当时的情景,感觉自己都要穿越到古代去和那些工匠们一起干活了。

哎呀呀,真的是太有意思啦!
逛完了博物馆,我走出来的时候,还在不停地回味着刚刚看到的那些东西。

这次参观灵渠博物馆,真的是让我收获满满啊,我更加了解了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也更加敬佩我们的祖先们了。

以后有机会,我还要再来,再好好地感受一下这历史的魅力呢!嘿嘿!。

11木安小组环境保护-灵渠策划-5.15

11木安小组环境保护-灵渠策划-5.15

木安小组灵渠旅游指南组长:韦武方组员:谭微陈思园地点:桂林市兴安县灵渠公园时间:第一篇:旅游前查看灵渠资料1.灵渠历史背景“六王毕,四海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平定中原后,立即派出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接着,又挥师五十万南下,平定“百越”。

为尽速征服岭南,秦始皇下令开凿灵渠。

此项艰巨的任务,交由监御史史禄和3位石匠担纲。

古人感佩于史禄开凿灵渠居功至伟,称赞他“咫尺江山分楚越,使君才气卷波澜。

”兴安县也留下了为纪念3位石匠而留下的“三将军墓”。

灵渠历3年艰辛,这条体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科学技术伟大成就的人工运河,终于凿成通航。

其后,汉代马援,唐代李渤、鱼孟威又继续主持修筑灵渠。

灵渠南渠岸边的四贤祠内,至今还供奉着史禄和他们的塑像。

灵渠在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刻苦耐劳精神的同时,也展示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

[编辑本段]世界奇观灵渠又称湘桂运河,也称兴安运河。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

中国和世界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

灵渠灵渠开凿于公元前214年(秦代)。

横亘湘、桂边境的南岭山势散乱,湘江、漓江上源在此相距很近。

兴安城附近分水岭为一列灵渠地处桂林兴安县境内,是中国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沟通了湘江(长江水系)与漓江(珠江水系),为开发岭南起了重要作用。

灵渠为秦始皇帝时期所建,至今有二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其设计之精巧,令人赞叹。

灵渠由铧嘴、大小大平、泄水天平、陡门、南北渠、秦堤等主要工程组成。

秦始皇为统一岭南,命史禄于公元前219年至214年兴修。

历代有修建。

初名秦凿渠,漓江上游为零水,亦称零渠、灵渠,因在兴安境内,又称兴安运河,唐后改今名。

灵渠设计科学灵巧,工艺十分完美,与都江堰、郑国渠被誉为“秦代三个伟大水利工程”,有“世界奇观”之称。

灵渠的建成,保证秦军南征粮食和物资供应,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增设了桂林、象郡、南海3郡,扩大了版图,促进了中原和岭南经济文化的交流以及民族的融合。

灵渠考察报告

灵渠考察报告

灵渠考察报告篇一:灵渠考察报告兴安灵渠·水街教学见习总结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陆军XX年5月16日,在学校教务处实践办给予相关经费支持的前提下,我带领XX级旅游管理专业共79人(其中包括8名越南留学生)前往兴安灵渠·水街进行教学见习活动。

此次教学课程为《旅游资源与市场调查》,教学见习主要途径一是通过观看现场的资源;二是通过老师讲解;三是回答学生在参考考察旅游资源过程中的问题这三个途径进行。

具体来说,此次教学见习达到了三个目的:一是通过此次实地教学见习,以灵渠的历史文化、历史遗址、灵渠的功能等知识,让学生了解我国辉煌灿烂的历史和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以及统一中国的伟大实践,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和熏陶,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目的。

“兴安·水韵今天,我们去了兴安。

这算是我们第二次去兴安了,上次是去乐满地,这次是去水街和灵渠,连两个不同的景点,两种不同的心情和玩法。

水街:走在水街上,就会想起一首南拳妈妈的歌——《牡丹江》,“弯成一弯的桥梁倒映在这湖面上,你从那头瞧这看月光下一轮美满,青石板的老街上你我走过的地方,那段斑驳的砖墙如今到底啥模样,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呜~ 谁在门外唱那首牡丹江,我聆听感伤你声音悠扬,风铃摇晃清脆响,江边的小村庄午睡般安祥,谁在门外唱那首牡丹江,我脚步轻响走向你身旁,思念的光透进窗,银白色的温暖洒在儿时的床 ...”踯躅在古色古香的石桥上,浮想联翩。

留连在精美典雅的清河畔,吁嘘不已。

“水街,是指古运河灵渠穿过兴安县城的一段,俗称水街。

水街景区由古代建筑文化、古桥文化、古石雕木雕文化、灵渠历史文化、岭南市井风俗文化五大部分组成。

是广西境内独一无二的、既传承了秦汉文化、又融合中原汉文化与岭南百越文化的一条历史古街,是大桂林旅游圈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徒步中,我们穿梭着墨青色的竹林,徘徊在古色古香的凉亭里,行走于玲珑别致的木桥。

在蜿蜒的长廊中嬉戏,而且下着淅沥小雨,用力呼吸着雨后土壤混合草香的空气。

灵渠考察报告

灵渠考察报告

兴安灵渠·水街教学见习总结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陆军2009年5月16日,在学校教务处实践办给予相关经费支持的前提下,我带领2007级旅游管理专业共79人(其中包括8名越南留学生)前往兴安灵渠·水街进行教学见习活动。

此次教学课程为《旅游资源与市场调查》,教学见习主要途径一是通过观看现场的资源;二是通过老师讲解;三是回答学生在参考考察旅游资源过程中的问题这三个途径进行。

具体来说,此次教学见习达到了三个目的:一是通过此次实地教学见习,以灵渠的历史文化、历史遗址、灵渠的功能等知识,让学生了解我国辉煌灿烂的历史和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以及统一中国的伟大实践,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和熏陶,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目的。

“兴安·水韵今天,我们去了兴安。

这算是我们第二次去兴安了,上次是去乐满地,这次是去水街和灵渠,连两个不同的景点,两种不同的心情和玩法。

水街:走在水街上,就会想起一首南拳妈妈的歌——《牡丹江》,“弯成一弯的桥梁倒映在这湖面上,你从那头瞧这看月光下一轮美满,青石板的老街上你我走过的地方,那段斑驳的砖墙如今到底啥模样,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呜~ 谁在门外唱那首牡丹江,我聆听感伤你声音悠扬,风铃摇晃清脆响,江边的小村庄午睡般安祥,谁在门外唱那首牡丹江,我脚步轻响走向你身旁,思念的光透进窗,银白色的温暖洒在儿时的床 ...” 踯躅在古色古香的石桥上,浮想联翩。

留连在精美典雅的清河畔,吁嘘不已。

“水街,是指古运河灵渠穿过兴安县城的一段,俗称水街。

水街景区由古代建筑文化、古桥文化、古石雕木雕文化、灵渠历史文化、岭南市井风俗文化五大部分组成。

是广西境内独一无二的、既传承了秦汉文化、又融合中原汉文化与岭南百越文化的一条历史古街,是大桂林旅游圈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 徒步中,我们穿梭着墨青色的竹林,徘徊在古色古香的凉亭里,行走于玲珑别致的木桥。

在蜿蜒的长廊中嬉戏,而且下着淅沥小雨,用力呼吸着雨后土壤混合草香的空气。

兴安灵渠一日游

兴安灵渠一日游

四贤祠
• 四贤祠因奉祀对开凿和完善灵渠有功 的秦监御史禄、汉伏波将军马援、唐 桂管观察使李渤、防御使鱼孟威而得 名,四贤祠元代以前就存在,叫灵济 庙,清代太平军攻占兴安时,战火延 至四贤祠,祠庙被火焚毁,现存四贤 祠为1985年重建,祠内有四贤塑像及 天下奇观--古树吞碑 。
鱼孟威 马援 史禄
古树吞碑
• 此景观为天下一奇,一棵已有780多年 的重杨树正在吞吃着一块乾隆十二年的古 碑,而且至今重杨树还在以每三年一公分 的速度在吞吃着树下方的古碑,也许几百 年以后,人们就再也见不到这块乾隆年的 古碑了!!!
古树吞碑
劣政碑 • 中国歌功颂德的碑很多,留下 千古骂名的碑却很少,整个中 国仅有两块,一块在杭州骂恶 人秦桧,还有一块便在灵渠, 骂谁?请看:"浮加赋税,冒功 累民,兴安知事吕德慎之纪念 碑"。
古戏台 • 又名天韵阁,位于县城中心广 场与水街交会处,高12米,分 上下两层,上面唱戏,下面行 人,为徽派建筑风格。该戏台 与万里桥遥相呼应,是居民休 闲看戏的好地方。
以大 元程 开 于代 转军 前, 凿 兴水 饷征 也 于 安利 灵 ”发 是 秦 县工 渠 ,岭 年世 代 境程 南 秦界 , 内的 建 百 始上 是 ,杰 成 越 皇最 我 距作 于 民 统古 国 桂。 公 族 一老 古 林又 元 , 六的 代 市名 前 秦 国运 伟 北兴 军 后河 大 安 年 至 ,之 的 多运 此 即一 水 公河 是 “ 发。 利 里, 我 无 公 工 。位 国 古 万 221 50 , 214 , 60
是兴安全县老百姓在民国五年 时为当时的贪官县令吕德慎所 立,让遗臭万年,警示
状元桥

桥栏上雕刻有八块精美的图案,有麒麟、狮子,寓意人 间无灾无祸、国泰民安、生活幸福,有福星、梅花鹿(福 禄安康之意),有荷花(寓意人们要象荷花一样,出淤泥 而不染,作人要堂堂正正,当官要清清白白),有鲤鱼跳 龙门及双凤朝阳等等,都是一些吉祥的图案,桥面上有三 块石板雕刻着非常精美的云彩,寓意人们平步青云。此桥 的来历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相传在古代,有一位书生连 考三年状元都名落孙山,意志非常消沉,于是他出门云游 四海,消遣散心,一天,他慕名来游览灵渠,走到青云桥 边,遇上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点化他:走上青云桥,踏在 云彩中,便会平步青云,心想事成。于是他诚心诚意地踏 上此桥,许了心愿,果然当年他就金榜题名,高中状元, 后来这位书生再来重游故地,寻找恩人时,把此桥由青云 桥改名为状元桥。为了保护古迹,我们现在已不让人走此 桥,但只要您诚心去摸摸这状元桥,也一定会平步青云, 事业发达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安灵渠·水街教学见习总结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陆军2009年5月16日,在学校教务处实践办给予相关经费支持的前提下,我带领2007级旅游管理专业共79人(其中包括8名越南留学生)前往兴安灵渠·水街进行教学见习活动。

此次教学课程为《旅游资源与市场调查》,教学见习主要途径一是通过观看现场的资源;二是通过老师讲解;三是回答学生在参考考察旅游资源过程中的问题这三个途径进行。

具体来说,此次教学见习达到了三个目的:一是通过此次实地教学见习,以灵渠的历史文化、历史遗址、灵渠的功能等知识,让学生了解我国辉煌灿烂的历史和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以及统一中国的伟大实践,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和熏陶,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目的。

“兴安·水韵今天,我们去了兴安。

这算是我们第二次去兴安了,上次是去乐满地,这次是去水街和灵渠,连两个不同的景点,两种不同的心情和玩法。

水街:走在水街上,就会想起一首南拳妈妈的歌——《牡丹江》,“弯成一弯的桥梁倒映在这湖面上,你从那头瞧这看月光下一轮美满,青石板的老街上你我走过的地方,那段斑驳的砖墙如今到底啥模样,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呜~ 谁在门外唱那首牡丹江,我聆听感伤你声音悠扬,风铃摇晃清脆响,江边的小村庄午睡般安祥,谁在门外唱那首牡丹江,我脚步轻响走向你身旁,思念的光透进窗,银白色的温暖洒在儿时的床 ...”踯躅在古色古香的石桥上,浮想联翩。

留连在精美典雅的清河畔,吁嘘不已。

“水街,是指古运河灵渠穿过兴安县城的一段,俗称水街。

水街景区由古代建筑文化、古桥文化、古石雕木雕文化、灵渠历史文化、岭南市井风俗文化五大部分组成。

是广西境内独一无二的、既传承了秦汉文化、又融合中原汉文化与岭南百越文化的一条历史古街,是大桂林旅游圈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徒步中,我们穿梭着墨青色的竹林,徘徊在古色古香的凉亭里,行走于玲珑别致的木桥。

在蜿蜒的长廊中嬉戏,而且下着淅沥小雨,用力呼吸着雨后土壤混合草香的空气。

水中还有许许多多的鱼,它们都好胖,真想拿渔网给捞上来,这些可爱的鱼鱼在奋力地逆流而上,一排排,真有次序。

与小河配合得很好、很有默契。

真和谐!真想为水的灵动而作诗写赋,我们都沉溺于无声的古老年代,留连忘返。

而且,水街里有一家名为“老罐米粉”的米粉店,早就听说味道很不错了。

于是迫不及待地跑去尝尝,果然名不虚传,那是相当的好吃呀,味道很特别,吃的人那是一群一群的。

灵渠:都说:北有长城,南有灵渠。

虽说还没到过长城,但也到了同一年代——“老秦兄”年代,与四川都江堰齐名的世界奇观——灵渠,它沟通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纽带。

脱下鞋,和力同学下水,。

真真切切地感受灵渠魅哇,好滑!因为灵渠的青石板上很多青苔,我们得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小心翼翼的,像踩地雷似的挪。

但是,还是有同学不小心,摔跤了,姿势还各有不同,老叶是四脚朝天,金营是“侧空翻,还把另一个同学也拉下了水,冬平是“扑地猫”...呵呵...笑声、水声、声声不断。

篇二:桂林市兴安县灵渠景区旅游开发规划调查报告桂林理工大学《旅游规划》课程实验报告姓名:张怡年级班别:旅游管理11-3班指导教师:巫柳兰桂林市兴安县灵渠景区旅游开发规划调查报告引言:本文从此次调查的实际成果出发,以桂林市兴安灵渠景区的现状为基础做景区的旅游开发规划调查报告。

报告主要包括兴安灵渠景区现状分析,包含景区概况、旅游资源种类与特征、分区、项目设计;景区旅游现状问题及其成因分析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开发与保护意见。

以期对兴安灵渠景区以资源为基础的旅游开发规划提供资料和参考。

一、实验目的1.掌握景观资源的分类、调查与评价方法;2.熟悉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手段;3.提高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时间2013年3月24日三、实验地点桂林市兴安县灵渠景区(以下简称灵渠)四、实验内容(一)灵渠景区旅游开发现状调查分析1、灵渠景区概况灵渠,沟通着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也连结着湘江与漓江,始建于公元前219-214年,是秦朝三大水利工程之一,与都江堰、郑国渠齐名。

景区处于的兴安镇是兴安县中腹,也是中国十大魅力古镇之一。

1936年以后,灵渠的主要功能转向灌溉方面,由于当地人民对灵渠的情感使得灵渠一直在被不断地保护和修复。

2005年4月兴安水街正式开街,灵渠的旅游知名度也相应的逐步提高,2006年灵渠被评为4a级景区。

就我们调查所感触到,灵渠的旅游接待设施和旅游服务还较为欠缺,景区的停车场仅为大门旁边的小型停车场,且旅游产品以观光型为主欠缺娱乐体验式型设施、项目。

灵渠现有的旅游项目主要是听讲解、观赏模型,感受灵渠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辉煌智慧;浏览四贤祠了解灵渠的发展历程;其次是参观铧嘴,观看灵渠工程;漫步灵渠,感受古香古色、原滋原味的灵渠魅力。

2、灵渠旅游资源种类与特征参照2002年《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灵渠的旅游资源种类可归类到: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六大主类当中。

地文景观包括飞来石,飞来石位于秦堤之上,“石的上方,平坦如台有级可登。

平台上有两株桂花树裂石而出,亭亭如盖。

”有说其来自峨眉,或说从天而降。

水域风光体现为南北两渠道。

景区现主要开发的为南渠,河流两畔古朴致雅、曲径通幽,移步便是满眼飞来石四贤祠的桂花从绕。

生物景观以古树吞碑最为吸引人,一棵据记载为780多岁的重杨以每年三公分的速度吞吃着乾隆十二年的古碑,堪称为天下所罕见奇观。

建筑与设施类的旅游资源数量较多,包括四贤祠、秦皇宫、古戏台、美龄亭、三将军墓、马嘶桥、娘娘桥、状元桥、铧嘴、大小天平、秦文化广场以及秦文化广场等等。

此类资源多分布于南渠及水街沿岸,景点分布较为集中且带有典型的灵渠特征与秦文化底蕴。

旅游商品中以地方文化商品为主,包括油茶、兴安粑粑、秦堤三花酒。

人文活动则包括兴安米粉节、桂剧以及兴安的各类特产。

从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角度分类,灵渠人文旅游资源可概括为秦文化、水利文化以及中原与岭南文化的结合。

而自然旅游资源又可称为观光资源,灵渠中的水利工程设施,自然景观、水体资源属于这一类别。

3、灵渠旅游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依据《2011-2025年桂林灵渠景区旅游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将灵渠的旅游资源分布定位为“两大重心,一条文化过渡线”,两大重心灵渠景区导览图指灵渠水利工程和水街,一条文化过渡线指连接两大旅游散集地的文化走廊。

同时,该规划将灵渠功能分区定为旅游综合服务中心,秦堤揽胜带及四大功能区三部分,其中,四大功能区又分别为:铧嘴观澜区、百越寻秦区、秦风水韵区、协调发展区。

4、旅游项目设计目前灵渠的旅游产品均以观光产品为主,文化体验为辅,由于水街为半开放式景点,主要旅游项目是通过秦汉建筑烘托氛围,游客自主漫步实现。

灵渠的项目则主要是hi:看模型听讲解、游四贤祠、上铧嘴、坐船游以及过大小天平等。

5、灵渠客源市场现状分析兴安县的现有客源市场分布较为集中,主要来自广西其他地区、桂林市区及周边县份,其他区域所占比重较小,为湖南、广东等地。

灵渠的潜在开发客源地为珠三角以及长三角区域。

(二)灵渠景区旅游开发问题及成因分析1、文化价值挖掘不够深层灵渠属于文化类景区,但就目前的现状看来,景区的文化底蕴显然发掘不深,属于走马观花式游览,这并不能满足现今游客的旅游需求与文化体验需求。

究其主要原因在于灵渠旅游开发的资金投入、吸纳力不足。

2、缺少体验参与型旅游项目灵渠现有的项目设计以观光为主,文化体验为辅,缺少带动游客的娱乐项目,使得旅游过程显得较为单调乏味。

文化旅游需要通过广泛的手段达到引人入胜,让游客沉溺其中的效果,而灵渠的项目则以讲解、观光为主游客参与的部分缺少,游客对灵渠游历之后留下的印象不深。

3、基础接待、服务设施不够齐全、完善旅游接待设施包括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几个方面,观之灵渠,除在秦皇宫周边有小摊小贩售卖各种特色小吃、纪念品外并无正规购物去处,且该处秩序较为混乱,整体还有待规划加强。

其余的接待设施也仅限于水街周边于2005年新建的建筑。

就景区本身而言,基础设施包括游船、观光车,以及停车场,观光车的载客量为37,游船载客量为60,观光车为三辆。

(三)灵渠景区旅游规划开发保护建议1、加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景区宣传力度,增强景区吸引力。

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着游客对景区的满意度和重游率,灵渠基础设施薄弱,在兼顾文物保护的基础上,应该加强交通网络构建;增加运输设施;设立适当的娱乐设施。

同时,应加强景区的宣传力度,开展适当的节庆、活动项目,充分发挥景区作为秦时三大水利工程的文化底蕴优势,吸纳更多的投资资金。

2、挖掘秦文化底蕴,打造强文化品牌篇三:关于都江堰的考察报告关于都江堰的考察报告内容提要: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

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

都江堰这样伟大的科学成就,世界绝无仅有,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

一、基本概述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镇,是都江堰中国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都江堰以其为“当今世界年代久远、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与青城山共同作为一项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7年5月8日,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二、主体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四川的经济文化有很大发展。

其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

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

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

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一)岷江鱼嘴分水工程鱼嘴分水堤又称“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包括百丈堤、杩槎、金刚堤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设施。

其主要作用是把汹涌的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