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基硅油乳化实验论文

合集下载

乳液型二甲基硅油气相SiO2双酰胺复配消泡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乳液型二甲基硅油气相SiO2双酰胺复配消泡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表2乳化剂的乳化性能比较
●I自l‘Lk.....-_....-.--.-----L..‘J.-_‘_‘‘-j。。-......................_-.‘-·.‘‘...-_....。....~,.。..。......__‘-_........。。_...._._-._.._.‘·.。·.._·....、...........J.-J龋
为了保持乳液的稳定性,需要加入稳定剂,常用的稳 定剂有甲基纤维素(MC)、CMC、羟乙基纤维素(HEC)、 聚乙烯醇(PVA)、D¥6000等。CMC的溶解度高,增稠效 果明显,实验选用CM C作稳定剂,其用量为0.5%时乳液 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2.5消泡剂技术指标(表3) 2.6消泡剂应用实验
万方数据
Technology 技术进步
新型的乳液型复配有机硅消泡剂。
1实验部分
1.1主要原料 二甲基硅油,100~1000m Pa·s,天津科密欧化学试
剂l气}Nsi02,比表面积150-200m2/g,南占化学一[业公 一J;双酰胺表面活性剂,自制;Span60、Tween60,天津科 密欧化学试剂。 1.2双酰胺表面活性剂制备工艺
将自制的乳液型复配消泡剂(T S)与聚醚消泡剂 (GPE)、有机硅消泡剂(xQ—SI)进行消泡性能对比,结 果她表4。
由表4叮以看出:乳液型复配消泡剂(TS)与XQ SI、 GPESHI:B,对不同的发泡液均具有更好的消泡效果,即同 等实验条件下,消泡时间最短。
图6乳化剂用量对消泡剂性能影响 注:w(Span一60):w(Tween一60)=1:1.5,消泡剂用量0.4%。
由图2叮以看出,枷(三硬脂酸什油酯):/7(DETA)
<0.625时均有较高的转化率;随着物料比的增大,转 化率明显下降。三硬脂酸什油酯与D E TA摩尔比控制在 0.625较合适。 2.L3催化剂的用量

探究乳化工艺对高黏度硅油乳液粒径及分布的影响

探究乳化工艺对高黏度硅油乳液粒径及分布的影响

引言高粘度硅油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具有柔软性、疏水性和湿润性的特征,因为这些特征,它已成为了日常化工、纺织工业和皮革工业方面的重要助剂。

但是,它的强疏水性和油粘性使得乳化比较困难,严重的阻碍了其性能的发挥,所以,研究高稳定性的小粒径高黏度硅油乳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就这个问题做出了研究,根据实验,得出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以得到乳白色的高黏度硅油乳液的结论。

1实验准备及过程1.1实验的原料及其稀释实验的主要原料为硅橡胶、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异构十三醇醚、十六烷基改性硅油、羧基硅油。

对于硅橡胶的稀释,把一定量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放入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的三口瓶里,使温度缓慢升到100~110O C 之间,然后分批加入硅橡胶,配制出质量分数在30%到50%之间的硅橡胶。

1.2硅油乳液的制备和测试取质量比为7:3:1的50%的硅橡胶、十六烷基改性硅油和复配乳化剂,再取适量的羧基硅油和氨水,把他们同时放入烧杯中,使用多功能分散机在常温下以1500r/m 转的速度剪切搅拌15min ,使得硅油和乳化剂充分混合,在往中慢慢加入转相水,使乳液从油包水的状态逐渐转变为水包油的状态,再搅拌40min ,然后快速的加入水,再用氨水把pH 值调到7,最后搅拌10min 就可以了。

离心稳定性的测试:把7毫升的硅油乳液样品放入10毫升的离心管中,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在3000r/m 转的的条件下离心30min ,并观察乳液的分层和漂油情况。

稀释稳定性的测试:把1g 的硅油乳液样品放入到99g 的自来水中,搅拌均匀并静置24h ,观察乳液分层和漂油情况。

固含量的测试:取1克的硅油乳液样品,放入100OC 恒温鼓风烘箱烤4h ,然后取出冷却并称量,计算出固含量。

粒径的测试:把1g 的硅油乳液样品放入到99g 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测定。

2实验结果和讨论2.1乳液制备方法的优化据实验表明,在没有加入十六烷基改性硅油的时候,乳液粒径最大,在加入30%的十六烷基改性硅油时,乳液粒径最小,由于十六烷基改性硅油使用过多会影响高黏度硅油的爽滑性,所以,十六烷基改性硅油的用量为30%。

乳化硅油制备的研究

乳化硅油制备的研究

$ ! 结论
$ % %" 以二甲基硅油为原料, )*+, ? 0# 和 -.//, ? 0# 为乳化剂成功制得了硅油乳液, 乳液的质量配比为 硅油 1#8 , )*+, ? 0# 和 -.//, ? 0# 各占 "% 28 , 增稠 剂 9 占 "8 ; $ % !" 乳化设备要求不高, 原料易得, 制备方案综合 成本低, 有一定竟争力, 有望用于化妆品等领域。 参考文献: [1 ] ! 幸松民, 王一璐% 有机硅合成及产品应用 [ @]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 31# ? 31$% [" ] ! 周祖康, 顾惕人, 马季铭% 胶体化学基础 [ @]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5A4 : $#$% ( 下转第 24 页)
乳化硅油制备的研究
郑立辉,赵艳
( 武汉工业学院 生物与化学工程系, 湖北 武汉 @"##!" )
摘% 要:采用转相乳化法, 以较低黏度的二甲基硅油进行为原料,<=+*—C# 和 DE33*—C# 为 乳化剂, 成功制得了硅油乳液, 质量配比为硅油 >#F , <=+*—C# 和 DE33*—C# 各占 !: BF , 增稠 剂 G 占 !F , 离心及冻融实验证明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有一定应用价值。 关键词:二甲基硅油; 乳化剂; 乳状液; 增稠剂 中图分类号: H C@A: !"% % % % 文献标识码:I ? >B N 的冰箱中放置 !@ /, 然后使其温度自然恢复至 室温, 观察乳液是否分层, 以循环次数确定其稳定性。
乳化方法 转相乳化法 乳化难易程度 容易乳化均匀 乳液性能 乳液均匀, 无浮油, 不稳定, 易分层 乳液上有少许浮油, 不稳定, 易分层 乳液基本乳化完全, 不稳定, 易分层

一种高粘度二甲基硅油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高粘度二甲基硅油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高粘度二甲基硅油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粘度二甲基硅油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硅油是一种现代润滑技术中的主要材料,它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耐磨性、耐高温性、高抗粘度能力等优点,可用于工业、航空、汽车、机械及电子设备等领域,成为不可缺少的材料。

但是,硅油是一种难溶性油,因此,存在操作不方便、润滑性能下降等问题。

因此,研究人员针对硅油的特性,设计了一种由硅油和乳化剂混合而成的乳液,称为二甲基硅油乳液,该乳液在使用上,具有操作方便、节省成本等优点。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二甲基硅油乳液,其乳液粘度较低,质量不稳定,使得其在使用中存在较大的缺陷。

内容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高粘度二甲基硅油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粘度二甲基硅油乳液,其主要由下列量的原料组成:二甲基硅油、乳化剂、乳化助剂和表面活性剂,其乳液粘度为0.8×107到1.2×107 cP,其中,二甲基硅油和乳化剂的质量比为90:10;乳化助剂的质量比为0.2:1;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0.5:1。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粘度二甲基硅油乳液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将二甲基硅油和乳化剂混合,并搅拌均匀;2.将乳化助剂加入1步骤混合物中,搅拌均匀;3.将表面活性剂加入2步骤混合物中,搅拌均匀;4.将3步骤混合物加入转子中,用高速旋转转子进行搅拌,直至混合物均匀变成乳液;5.通过测量乳液的粘度,获得所需的高粘度的二甲基硅油乳液。

优点本发明能够制备出具有良好的粘度,且具有优异的操作方便性和节省成本的二甲基硅油乳液,能够有效改善目前市场上的乳液产品的使用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甲基硅油乳液的制备研究

甲基硅油乳液的制备研究

甲基硅油乳液的制备研究沈萍萍;冯钦邦;吴利民;王跃林【期刊名称】《有机硅材料》【年(卷),期】2017(31)2【摘要】以二甲基硅油为原料,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制得甲基硅油乳液.研究了硅油用量、乳化剂用量、乳化体系HLB值、搅拌速度、剪切时间等对乳液性能的影响.较佳工艺为:黏度350 mPa·s、1 000 mPa·s的二甲基硅油按质量分数14%、10%,复合乳化剂用量为6%, 乳化体系HLB值控制在10.3, 搅拌速度 800 r/min, 乳化水分2次加入(除硅油和乳化剂外,其余为水,约占70%;水分两次加入,第一次加入直到转相时停止,继续分散一段时间后第二次加入),转相前加水剪切时间为30 min,转相点停止加水剪切搅拌10 min,制得固体质量分数为30%的具有良好分散性、稳定性的硅油乳液.%Methyl silicone oil emulsion was prepared by vinyl silicone oil and nonionic surface-active agents.Effects of silicone oil,emulsifier,HLB value in emulsifying system,stirring speed,shear time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mulsion were studied.The perferred formula is that viscosity of 350 mPa.s and 1000 mPa.s dimethyl silicone oil by mass fraction of 14%,10% respectively,emulsifier 6 wt%,HLB value in the emulsion system was 10.3,stirring speed 800 r/m,adding water for 2 times(besides silicone oil and emulsifier,the rest is water(70%).Water is added until the phase inversion stopped for the first time,and then continues to spread for a while for the second time).The shearing time before water phase inversion is 30min,at the phase inversionpoint,shearing stirring for 10 min.The prepared silicone oil emulsion has the solid mass fraction of 30%,with good dispersion and stability.【总页数】4页(P107-110)【作者】沈萍萍;冯钦邦;吴利民;王跃林【作者单位】宜昌科林硅材料有限公司,湖北宜昌443701;宜昌科林硅材料有限公司,湖北宜昌443701;广州道林合成材料有限公司,广州510663;广州道林合成材料有限公司,广州510663;广州道林合成材料有限公司,广州5106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4.2+1【相关文献】1.乳液型二甲基硅油/气相SiO2/双酰胺复配消泡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J], 毛二林;李小瑞2.甲基硅油改性丙烯酸树脂乳液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J], 赵维;邓宇凌;李玉红3.碱催化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制备甲基硅油的工艺研究 [J], 湛露;陈海平;苗刚4.二甲基硅油-液体石蜡复合乳液的制备 [J], 殷树梅;李明春5.二甲基硅油增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超疏水复合纤维膜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J], 刘志; 吴波; 候广开; 阮方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基硅油乳液的制备》剖析

《甲基硅油乳液的制备》剖析

甲基硅油乳液的制备摘要:本文介绍了以二甲基硅油为原料,二氧化硅为活性成分,Span—60和Tween—60为乳化剂,成功制得了甲基硅油乳液消泡剂,质量配比为硅膏5%,乳化剂3%,增稠剂0.5%,蒸馏水91.5%。

并讨论了加料顺序、乳化剂用量、HLB值、增稠剂用量等因素对乳液稳定性和消泡效果的影响。

实验证明该消泡剂的主要技术指标优于厂家提供的样品,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二甲基硅油乳化剂消泡剂ABSTRACT:Methyl silicone oil emulsion defoamer is successfully developed with the dimethyl silicone oil as the raw material, Span—60 and Tween—60 as emulsifier, the quality percentage is, the silicon paste 5%,emulsifier 3%, thickening agent 0.5%, distilled water 91.5%. and discussed the influence of several factors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emulsion and the effect of defoaming, these factors including the order of feeding in raw material,the amount of emulsifier used, the value of HLB and the amount of thickening agent used,and so on. The experiment proved this defoamer's mai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surpasses the similar products that manufacturer provided, and has the better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Key words:dimethyl silicone oil; emulsifier; defoamer引言在许多生产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常产生有害泡沫。

二甲基硅油

二甲基硅油

名称:二甲基硅油详细介绍:产地:美国:二甲基硅油具有各种优异的特性,因此在工农业生产各部门,国防工业,科学研究及医疗卫生等部门,都得了极其广泛的应用。

它广泛用于电气绝缘、脱模、消泡、阻尼、防震、滚压、防尘、防水、高低湿润等方面。

二甲基硅油在其它方面还有许多用途。

如:利用其闪点高、无嗅、无色、透明且对人体无毒等特性,在钢铁、玻璃、陶瓷等工业和科研中,作为油浴或恒温器中的热载体。

利用其抗切变性能好,可做液压油尤其是航空液压油。

用其处理人造丝纺丝头,可消除静电,提高抽丝质量。

在化妆品上加入硅油能提高对皮肤的滋润和保护作用等等。

供求类别:【供应】标题: 二甲基硅油发布日期:2006年12月25日信息描述: DJ-1352产品说明:DJ-1352为高粘度二甲基硅油通过机械乳化方式乳化而成,硅油综合粘度为450000cs,粒径为1-10μm,采用3000000cs的高粘度硅油,100000cs 和1000cs的二甲基硅油混合制得,具有高粘、中粘、低粘度硅油的特征,可赋予头发柔软光滑易梳如丝般的感觉。

乳化方式采用非离子乳化,因此具有合适的表观粘度,极易加入到香波以及沐浴液中,并均匀分散。

同时可稳定产品粘度,降低产品粘度随温度的变化,以制得产品粘度春夏秋冬始终如一的产品。

由于硅油粒径中等,可有效提高产品湿梳和干梳性能,改善香波制品在冲洗和冲洗状态时经常出现的干涸导致的头发打结现象,保持头发干后的柔顺和爽滑感觉,避免头发干涩。

特别是独特的乳化体系结构,能赋予头发强烈的光泽感,且不易吸收粉尘,因此能长时间保持头发的爽滑和亮泽。

主要成份:二甲基硅油性能:●提供极佳的湿梳和干梳功能●赋予头发柔软性和舒爽感●增加光泽●提供极佳的光滑感觉应用范围:●二合一香波●沐浴洁面制品●护发素理化指标:●色泽:白色乳液●气味:轻微油脂味●PH值:(1%)4.5--7.5●表观粘度:(25℃cs)>8000★硅油含量60%★乳化剂含量5%★硅油粘度cs 450000说明:理化指标中带★的部分由于硅油的部分挥发无法通过普通实验测试,仅作为供应商产品指标的说明以及生产时的控制。

乳化硅油的制备研究

乳化硅油的制备研究

乳化硅油的制备研究任芝秀;张福捐【摘要】A silicone oil emulsion was prepared by using silicone oil with viscosity of 1000 mPa·s as main material.Non-ionic surfactant(span-60:tween-60 by the mass ratio of 0.43:0.57 mixture) as mixed emulsifier.The reparation with dosage of blended emulsifier is 50% of silicone,the emulsification takes time of 60 min and the temperature of 80 ℃,the silicone oil content in the emulsion achieved 30% under these conditions.The appearance of the emulsion is uniform and with an exquisite texture.%以1 000 mPa.s硅油为主要原料,选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pan-60和tween-60的质量比为0.43:0.57)为复合乳化剂,复配乳化剂含量为硅油的50%,采用转相乳化法,乳化温度80℃,乳化时间60 min,制备了硅油含量为30%的二甲基乳化硅油,其外观为均匀、细腻的乳白色黏性液体。

【期刊名称】《浙江化工》【年(卷),期】2012(043)004【总页数】4页(P6-9)【关键词】硅油;制备;乳化剂【作者】任芝秀;张福捐【作者单位】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河南许昌461000;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河南许昌4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58.33硅油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材料,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如突出的耐高低温性、极低的玻璃化温度、很低的表面张力和表面能、高度的疏水性、很低的溶解度参数和介电常数等,在纺织物整理剂、皮革涂饰剂、化妆品[1-2]、防水材料、涂料及光敏材料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3-4]。

二甲基硅油的乳化实验

二甲基硅油的乳化实验
乳化剂 的主要作 用是为了降低界面张力 , 提 高乳液的稳定性 , 促进乳液 的形成 。 乳化硅油乳化之后 的稳定性跟很多的 因素有直接 或是间接的关系 。 在 配置 乳化剂的时候 , 硅油 的含量 可以有 不同的
4 3 2

4 3
乳化之后 的实 验结果 乳化不完全 , 有 浮油 乳化不完全 , 有 浮油 乳化较完全 , 有 少许浮油 乳化不完全 , 有 浮油
具有很高 的抗剪能力 ) 。
2 . 2实验 步骤
2实验部分
2 . 1仪 器 与试 剂 原料 ( 1 ) HH一数显 恒温水 浴锅( 江苏金坛 市荣华 仪器制 造有 限公 司) ; 羧 甲基 纤维素( 中国医药集 团上海 化学 试剂公司 ) ; 吐温L - 6 0 ( 化 学纯) ; 司班一 6 0 ( 化学纯 , 上海三浦化工有 限公 司) 。 ( 2 ) 主要原料 为二 甲基硅油( 其无 味无毒 , 具有 良好 的化学稳定性 、 电缘性和粘结性 , 物 质粘度 范围极广 , 其凝 固点相对偏低 , 闪点相对高 , 疏水性能好 , 并
硅油含 S p a n - 6 0 T w e e n 量 ( %) ( 6 0( g ) 乳化之后实验结果 g ) 1 0 2 3 乳化不完全 , 有 浮油 1 0 1 . 5 3 . 5 乳化不完全 , 有 浮油


表 2 硅 油含 量 对 乳化 结 果 的 影 响
表 1硅 油 与 司 班 吐 温 总 质 量 配 比对 乳 化 结 果 的 影 响
硅油质 加入的司班 加入 的吐温- 6 0 量 ( g ) 一 6 O的质量 ( g ) 的质量 ( g ) 2 5 5 5 2 2 2 0 l 8
1 6
为研究硅油含量 以及乳化剂t we e n - 6 0 . . s p a n - 6 O 配 比对 乳化硅 油含量 的影响 , 本实验步骤如 下 : ( 1 ) 在干燥的5 0 O aL r 的烧杯 中加入 定质量( 2 0 g 左右 ) 的硅油 , 升温到7 5 " C备用 ; ( 2 ) 向备用的硅油中按 不 同的实验条件 加入一定质量的t we e n 一 6 0 , 搅拌均匀 , ( 3 ) 随后加入 定质量的s p a n - 6 0 , 搅拌均匀 ; ( 4 ) 将去 离子水预热到7 5  ̄ C备用 ; ( 5 ) 向烧杯 中缓慢加入7 5 ℃的去离 子水 , 控 制加入速度先慢后快 。 记录 加入去离子水的体积和加入 时间 , 以毫升每分钟为计量单位 , ( 6 ) 加 入的水量控 制在2 7 O aL, r ( 7 ) 另配制1 % 浓度 的羧 甲基纤 维素溶 液备 用; ( 8 ) 在不分层 的乳化液 中加入l O mL 纤维素溶液搅拌均匀 , 冷却至 室温 , 留样观察 , 到有 油珠 析出 , 计算稳定乳化的时间。 定期观察乳 液是否分层 , 观察 时间最少为三个 月方 可下定结论 。 2 . 3实验 记 录

聚甘油单硬脂酸酯乳化二甲基硅油及乳液表征

聚甘油单硬脂酸酯乳化二甲基硅油及乳液表征
第 33 卷第 4 期 2011 年 7 月
南 京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doi: 10. 3969 / j. issn. 1671 - 7627. 2011. 04. 017
笔者以聚甘油单硬脂酸酯为乳化剂,乳化制备稳性良 70 g,滴加完后继续搅拌10 min,最后得到 O / W 型白
好的硅油乳液。
色乳液。乳 液 的 组 成 为 w ( 复 配 乳 化 剂) = 7% ,
1 实验部分
w( 硅油) = 23% ,w( 水) = 70% 。 1. 3. 2 离心稳定性
1. 1 主要试剂与仪器
量分数差为 2. 91% 。乳液高温稳定性良好,在110 ℃ 保持5 h,乳液体积平均粒径增大至11. 63 μm,固相质量分数差
增大至 6. 12% 。
关键词: 聚甘油单硬脂酸酸酯; HLB; 二甲基硅油; 乳液
中图分类号: TQ423. 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 - 7627( 2011) 04 - 0078 - 05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methylsiloxane emulsion by polyglycerol monostearate
YAO Licheng,CHEN Hongling
(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njing 210009,China)

二甲基硅油乳化剂

二甲基硅油乳化剂

二甲基硅油乳化剂
活性成分:丙烯醇聚醚、聚硅氧烷
性状:为无色或微黄色半透明油状液;PH值:6-6.5;离子特性:非离子型;有效成分≥99.9%。

用途:用于有机硅消泡剂生产中聚硅氧烷的高效乳化。

性能特点:采用特种聚醚经复配、聚合而成。

在有机硅消泡剂生产中,用于乳化二甲基硅油。

作为二甲基硅油的乳化剂具有无可比拟的方便性,生产时无须再添加其他乳化剂;时具有良好的安定性,能够在常温下轻易乳化硅油。

除了具有改性聚硅氧烷的表面活性外,还具有特别的消泡和抑泡效能,可以增加有机硅消泡剂的抑泡时间。

具有高温特性,可与聚硅氧烷组合配成高温消泡剂。

适用于不宜使用一般硅油乳液和一般硅油乳液难以胜任的场合。

使用方法:在有机硅消泡剂配方中与二甲基硅油比例可按照1:1.5-1:3的比例调整。

乳液型二甲基硅油/气相SiO2/双酰胺复配消泡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乳液型二甲基硅油/气相SiO2/双酰胺复配消泡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性能好、 化学性能稳 定、 乳液扩散性能好 的优 点。 目前, 有
机硅与其它成分 的复 配消泡体系具 有使 用成本低 、 同效 协
中图分类号 : 7 7. T 2+2 s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0 21 0 8 0 0 0 0 1 7 1 2 0) 0 5 — 4 0 9 ( 2
d ty nla i D T ) sm i rw m t isa das rs0 mu ihI e i n E A a an a a r l n ei f e e m e( r ea e e 1 .
so p o o n eo mesweepe ae f r musf aino e int ec mp u dd fa r r rp rdat y e e lic t fh i o l mie y tm f i ty i o ig sp a eSi /ia d t Sp n x ds se o meh l l nol a h s O2bs miewi a - d si c / h T e o o n musfig a e tAniv siainwa d o le we nc mp u d e li n g n. ne t t sma et h y g o efc fmaeilai, musfiga e td s g n mus yn g n f to tr t e li n g n o a ea de li iga e t e ar o y f rt ntepo u t e fr n ea dteo t l rp rt ntc n lg- ai o h rd c r ma c n h pi e aai e h oo i o p o ma p o c I o dt n r ee mie .T e rs l flee p r n n iae a c n io sae d tr n d h e ut o h x e i tidc td i s me ta h eo me a o dsa it u lya df eds eso rp F h t ed fa r dag o tbl q ai n i ip rinpo e t h i y t n t swi t n eo migp we. i t sr gd fa n o r e h o Ke or yw ds:ltx bs mies r ca tdmeh l ic nolc mp u d ae ; ia d uf tn; i ty slo i o o n a i ;

二甲基硅油结构及热稳定性

二甲基硅油结构及热稳定性

二甲基硅油结构及热稳定性于宏伟 翟桂君 张雨萱 栗亚钊 刘昊雨 刘逸波 / 石家庄学院化工学院摘 要 采用红外(IR)光谱开展了二甲基硅油的结构研究。

实验发现:二甲基硅油主要存在着νasCH3-二甲基硅油、νsCH3-二甲基硅油、δCH3-二甲基硅油、νSi-O-二甲基硅油、ρCH3-二甲基硅油和νSi-C-二甲基硅油等六种红外吸收模式。

采用变温红外(TD-IR)光谱进一步开展了二甲基硅油的热稳定性研究。

实验发现:在303 ~ 523 K温度范围内,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二甲基硅油主要官能团对应的吸收频率及强度均有明显的改变,并进一步研究了其热变机理。

关键词 二甲基硅油;红外光谱;变温红外光谱;结构;热稳定性0 引言二甲基硅油是一类重要的高分子有机硅材料[1],具有生理惰性、润滑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及电绝缘性等特点,广泛应用在电气工程[2]、建筑[3]、临床医学[4]等领域。

二甲基硅油可在-50~200 ℃下长期使用,而具有优良的物理特性。

过高的使用温度,则会加速二甲基硅油的氧化,相关研究少见报道。

因此,本文采用IR光谱及TD-IR光谱在30~250 ℃(303~523 K)深入开展了二甲基硅油分子结构及热稳定性的影响,为二甲基硅油的改性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科学借鉴。

1 实验1.1 材料二甲基硅油(分析纯,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Spectrum 100型中红外光谱仪(美国PE公司);Golden Gate型ATR-FTIR变温附件(英国Specac公司);WEST 6100+ 型ATR-FTIR变温控件(英国Specac公司)。

1.3 方法1.3.1 红外光谱仪操作条件以空气为背景,每次实验对于二甲基硅油样品信号进行8次扫描累加;测温范围303 ~523 K,变温步长10 K。

1.3.2 数据获得及处理二甲基硅油的IR及TD-IR光谱数据获得采用2 结果与讨论2.1 二甲基硅油 IR 光谱首先开展了二甲基硅油的一维IR光谱研究,见图1(A)。

食品 二甲基硅油乳化剂

食品   二甲基硅油乳化剂

食品二甲基硅油乳化剂
食品二甲基硅油乳化剂是由广东中联邦精细化工工厂研发的。

【产品性能】:食品二甲基硅油乳化剂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分散于水成乳液,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性能。

二甲基硅油乳化剂乳液稳定性好;
【技术指标】
化学成分:由多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助剂复配而成
外观:淡黄色固状物
含量:≥99%
PH值:5.0~7.0
类型:非离子
乳化稳定性:合格
乳化能力:(%)≤10
【应用范围】
二甲基硅油乳化剂在石油、医药、食品、纺织、化妆品、农药等行业用作乳化剂、润湿剂。

【使用方法】
按所需固含量,向乳化釜中依次加入计量的乳化剂、二甲基硅油,乳化剂的用量为硅油的50%,然后在500~1200r/min转速下,于2小时内滴加入水,即得到乳白色的二甲基硅油乳液(供参考)。

【包装与贮运】
200Kg铁桶、50Kg塑料桶包装。

按一般化学品贮存和运输。

贮存于干燥通风处。

保质期二年。

二甲基硅油表面活性剂研究综述

二甲基硅油表面活性剂研究综述

二甲基硅油表面活性剂研究综述摘要:二甲基硅油是一种重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目前在国内外有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从二甲基硅油的合成方法、催化剂及产品应用三个方面论述了其生产工艺与应用概况。

关键词:二甲基硅油;合成;催化剂;应用The account of SimethiconeAbstract: Simethicone is a kind of important nonionic surfactant, which currently at home and abroad has good state of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 This article is discussed about its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situ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synthetic methods, catalysts and applications.Keywords: simethicone,synthesis,catalyst,application甲基硅油是投入商业化生产较早、用途较广和较常用的有机硅高聚物之一。

因其具有卓越的耐高/低温、抗氧化、抗剪切、粘温系数低、表面张力低、憎水、消泡、脱模、电绝缘及生理惰性等性能,广泛应用于机械、电气、纺织、涂料、医学等国民经济各部门[1]。

1 合成二甲基硅油方法1. 1 主要方法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六甲基二硅氧烷为原料、以酸为催化剂合成,在合成过程中,同时存在聚合和平衡化两个反应[2]。

合成工艺过程,见下图:反应过程如下:把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六甲基二硅氧烷和自制的固体超强酸加入到三口烧瓶中,调整好温度和搅拌速度,开始反应。

待反应一定时间后,停止反应。

滤去固体催化剂,把滤液进行真空精馏,得到产品。

而合成原料中六甲基二硅氧烷的价格比八甲基环四硅氧烷高很多,从经济方面考虑,以消耗尽量少的六甲基二硅氧烷生成尽量大粘度的二甲基硅油作为工艺条件优化的目标。

硅油乳液在橡胶软管中的应用和制备

硅油乳液在橡胶软管中的应用和制备

12二甲基硅油具有低表面张力,憎水性强,化学性能稳定,具有很好的润滑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橡胶行业中胶管隔离及脱芯,硅油的低表面张力和高黏度,从而导致很难乳化,大部分厂家以均质机或真空乳化机使硅油在乳化剂的存在下与水均质化而制取硅油乳液[1],本实验采用常温低速乳化方法成功制备硅油乳液。

1 实验部分1.1 原料与仪器350cps二甲基硅油、AEO 3 、 OP-10、司盘-80、平平加等原料。

JJ-1精密增力电动搅拌器;DK-98-IIA电热恒温水浴锅;ME104E/02电子天平;TGW-WS高速离心机1.2 自制乳化剂的制备取烧杯称量AEO 3 、 OP-10、司盘-80、平平加等原料,放入水浴锅内,温度调至70℃,搅拌器速度100 r/min,待原料搅拌均匀即可,放入室温环境下冷却,配方见表1表1 乳化剂的配方AEO 3 ,% OP-10,% 司盘-80,% 平平加40 26 24 10 1.3 硅油乳液的制备用分析天平称量硅油和自制乳化剂加入烧杯内,水浴锅温度调节25℃,打开搅拌器,速度调节至300r/min,缓慢加入计量的水,待水全部加完后再继续分散25min,制的稳定的硅油乳液 [2]。

1.4 硅油乳液稳定性测定硅油乳液加入离心试管内,再把试管放入离心机中,调至3000 r/min速度离心30min,乳液未出现漂油分层现象。

2 应用部分2.1 橡胶软管的外隔离应用裸硫化软管进行硫化,胶管表面涂隔离剂,隔离效果差就会产生胶管互相粘结,影响外观质量,造成残次品,现对本试验硅油乳液稀释一定倍数,涂抹在橡胶软管的外表面,软管紧密盘卷,放置142℃硫化罐内硫化25min,硫化后观察软管之间隔离效果,稀释倍数见表2。

表2 硅油乳液稀释倍数对隔离效果的影响序号 稀释倍数 隔离效果 胶管表面光亮度1 10 好 良2 20 胶管之间有轻微粘痕 一般3 30 胶管之间粘痕严重 差由表2可知,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硅油乳液的隔离效果变差,最佳的稀释比例在10倍,胶管之间的隔离效果好,而且外表面光亮性好。

聚甘油单硬脂酸酯乳化二甲基硅油及乳液表征

聚甘油单硬脂酸酯乳化二甲基硅油及乳液表征

聚甘油单硬脂酸酯乳化二甲基硅油及乳液表征姚黎成;陈洪龄【期刊名称】《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33)004【摘要】用聚甘油单硬脂酸酯复配乳化1Pa·s的二甲基硅油,考察复配乳化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对乳液体积平均粒径、乳液黏度、乳液离心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乳液的耐高温稳定性.结果表明:复配乳化剂HLB值对乳液体积平均粒径、黏度、离心稳定性的影响显著,选择高聚合度的亲水型乳化剂和高聚合度的亲油型乳化剂进行复配乳化,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硅油乳液.最佳乳化条件为乳化剂(二聚甘油单硬酯和八聚甘油单硬脂酸酯,HLB- 10.5)、硅油和水的质量比为7:23:70.在最佳乳化条件下制得的乳液体积平均粒径为8.06 μm,黏度为387 mPa·s,固相质量分数差为2.91%.乳液高温稳定性良好,在110℃保持5h,乳液体积平均粒径增大至11.63μm,固相质量分数差增大至6.12%.【总页数】5页(P78-82)【作者】姚黎成;陈洪龄【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南京210009;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南京2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23.92【相关文献】1.纳米碳酸钙/十聚甘油单硬脂酸酯乳化协同效应研究 [J], 周燕霞;王义;崔正刚2.槲皮万寿菊素纳米乳液的制备和性质表征:乳化剂类型、pH、离子强度、热处理的影响 [J], 杨洁;孙翠霞;李蕊蕊;袁芳;高彦祥3.以聚氨酯为乳化剂的PUA乳液合成及表征 [J], 谢丽峰;杜宗良;王海波;成煦4.高效食品乳化剂—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的性能与用途 [J], 无5.反应性乳化剂存在下无皂纳米TiO_2苯丙复合乳液的合成及表征 [J], 邵谦;徐小琳;葛圣松;孟庆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甲基硅油乳化实验论文
【摘要】乳化硅油作为消泡剂,在实际的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硅油的乳化实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各种物质的用量、搅拌的速度等等。

【关键词】乳化硅油二甲基硅油乳化试剂
1 引言
新型的绿色环保材料-乳化硅油具有相对稳定的各种化学性质,可以耐高温、低温,同时也具有很好的疏水性或是润滑性,且具有较低的表界面张力、介电常数等等。

硅油的这些特性使其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学品的各个领域,但是疏水性好限制了其在水体系中的应用,因此硅油的乳化渐渐走进大众视线,成为当下受科研工作者喜欢的研究课题,乳化硅油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化妆品、消泡剂等领域。

乳化硅油是水溶性的硅乳液,是以优质硅为主要原料,与乳化剂、防腐剂、水等物质经过合理的工艺方法配制而成的。

配置乳化硅油,要想乳化硅油的稳定性好,实验时,除了配制合适的乳化剂外,还需要选择的一个合适的乳化方法。

配制乳液的方法主要有四种:转相乳化方法、交替添加乳化剂、自然乳化和机械强制乳化方法。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原料
(1)HH-数显恒温水浴锅(江苏金坛市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羧甲基纤维素(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吐温-60(化学
纯);司班-60(化学纯,上海三浦化工有限公司)。

(2)主要原料为二甲基硅油(其无味无毒,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电缘性和粘结性,物质粘度范围极广,其凝固点相对偏低,闪点相对高,疏水性能好,并具有很高的抗剪能力)。

2.2 实验步骤
为研究硅油含量以及乳化剂tween-60、span-60配比对乳化硅油含量的影响,本实验步骤如下:(1)在干燥的500mL的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20g左右)的硅油,升温到75℃备用;(2)向备用的硅油中按不同的实验条件加入一定质量的tween-60,搅拌均匀;(3)随后加入一定质量的span-60,搅拌均匀;(4)将去离子水预热到75℃备用;(5)向烧杯中缓慢加入75℃的去离子水,控制加入速度先慢后快。

记录加入去离子水的体积和加入时间,以毫升每分钟为计量单位;(6)加入的水量控制在270mL;(7)另配制1%浓度的羧甲基纤维素溶液备用;(8)在不分层的乳化液中加入10mL纤维素溶液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留样观察,到有油珠析出,计算稳定乳化的时间。

定期观察乳液是否分层,观察时间最少为三个月方可下定结论。

2.3 实验记录
实验记录的数据以及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一定要做好记录或是
标注,尤其是加入的水量以及加入水的时间,两次加水之间的间隔。

同时为了更好的了解乳化实验所需要的各种条件,我们还需要对初步乳化之后的乳化液进行简单的判断与对比(如:实验结束时的乳
化液表面是否有油层,加入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含量以及是否加入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搅拌等等注意事项)。

2.4 实验结果讨论
乳化剂的主要作用是为了降低界面张力,提高乳液的稳定性,促进乳液的形成。

乳化硅油乳化之后的稳定性跟很多的因素有直接或是间接的关系。

在配置乳化剂的时候,硅油的含量可以有不同的变化,但是,司班与吐温的含量维持在1:1最为合适,乳化最为完全,呈完全均相。

2.4.1 硅油含量对乳化的影响
硅油的乳化含量对实验结果有重要的影响。

硅油含量对于实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来研究,一方面是加入的水的量的多少,另一个方面是司班吐温的比例的多少。

(1)将一定质量硅油加热到预设温度,再搅拌的条件下分别先后加入一定质量司班、吐温,然后先快后慢的缓慢加入加热好的去离子水。

根据水的密度计算乳化硅油的含量。

经过整理数据发现,研究多组实验数据,当硅油的乳化含量越是接近10%时,乳化剂的稳定性越好。

在实验的过程中,硅油含量的变化主要是从水的含量来变化研究的,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当乳化液中水的含量维持在170ml左右时实验更易成功。

(2)下面再来研究硅油与司班-60和吐温-60总质量配比对实验的影响。

通过以上数据整理,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硅油与乳化剂的含量配比为10%,与司班吐温的配比为20:6时实验容易成功,即如
表1、表2所示。

2.4.2 司班吐温含量配比对乳化的影响
司班吐温配比对实验结果有重要的影响。

将硅油加热到预设温度,再搅拌的条件下分别先后加入司班、吐温,然后先快后慢的缓慢加入加热好的去离子水。

通过实验实例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当乳化液中的司班与吐温比例越接近1:1,乳化之后的乳化液越接近于稳定状态,乳化剂的稳定性越好。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将每一组实验数据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研究和计算,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简单的数据结果,并对其进行了整理。

研究数据结果整理可得到如下表3。

2.4.3 搅拌时间对乳化的影响
搅拌时间对乳化的影响如表4所示。

通过对乳化时间的研究,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二甲基硅油乳化的时间并不是越久越好的,而是围绕着二甲基硅油搅拌为120分钟,加入司班吐温之后继续搅拌为120分钟时是最合适的搅拌时间。

3 实验结论
制备乳化硅油,以二甲基硅油作为原料,司班-60和吐温-60为乳化剂可以成功的制备硅油乳液,制得的乳液中司班吐温的比例为3:3,并且在硅油的含量为10%时实验最易成功。

快速搅拌也是实验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乳化设备要求不高,并且原料易得,制备方案综合成本低,具有一定的竞争力,适合应用在医药、食品以
及化妆品等行业。

同时,随着科研实验的不断增加,我们将会获得更多的实验数据及实验成果,通过研究这些实验数据和不断的实验,我们终将会更好的利用硅油或是乳化硅油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

参考文献:
[1]陈宗淇,王光信,徐桂英.胶体与界面化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3.
[2]焦学瞬,张琼,安家驹.消泡剂制备与应用[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4-2.
[3]辛松民,王璐.有机硅合成及产品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410-413.
[4]周祖康,顾惕人,马季铭.胶体化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30.
[5]谷春秀,主编.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实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6]王军,主编.乳化与微乳化技术[M].北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