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上册几何图形初步
数学上册知识点: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
数学上册知识点: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数学上册知识点: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初步认识,从生活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对物体的形状的认识从感性逐步上升到抽象的几何图形。
通过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和展开立体图形,初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
在此基础上,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直线、射线、线段和角。
一、目标与要求1.能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得出几何图形,正确区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能把一些立体图形的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进行研究和处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经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提高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形成自觉、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敢于面对学习困难的精神,感受几何图形的美感;倡导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精神,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能从小组交流中获益,并对学习过程进行正确评价,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二、知识框架三、重点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是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所表示的图形。
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只需把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求解,当这个联立方程组无解时,二直线平行;有无穷多解时,二直线重合;只有一解时,二直线相交于一点。
常用直线与X 轴正向的夹角(叫直线的倾斜角)或该角的正切(称直线的斜率)来表示平面上直线(对于X轴)的倾斜程度。
4.射线:在欧几里德几何学中,直线上的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所组成的图形称为射线或半直线。
5.线段:指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同线素组成一段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图线,如实线的线段或由“长划、短间隔、点、短间隔、点、短间隔”组成的双点长划线的线段。
线段有如下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6.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7.端点: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个点叫做线段的端点。
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梳理+例题详解
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梳理+例题详解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网络:知识点梳理背诵1. 我们把实物中抽象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2.有些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3.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4.将由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5.几何体简称为体。
6.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两种。
7.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
8.点动成面,面动成线,线动成体。
9.经过探究可以得到一个基本事实: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公理)。
10.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
11.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和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
12.经过比较,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关于线段的基本事实: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公理)13.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14.角∠也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
15.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记作1°;把一度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
16.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17.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是说这两个叫互为余角,即其中的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18.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19.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
例题精讲。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知识框架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知识框架、知识点及中考真题一、知识框架二、具体知识点(一)、几何图形1.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2. 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三视图3. 点、线、面、体: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二)、直线、射线、线段1、三者的基本区别直线:无端点,表示为直线a或者直线AB 等,不能延长;射线:一个端点,表示为射线AB,能反向延长AB;线段:两个端点,表示为线段AB,能延长线段AB或反向延长线段BA. 2、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度量法(2)用尺规作图法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1)度量法(2)叠合法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定义: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6、线段的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7、两点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8、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点在直线上 (2)点在直线外.(三)角1、角的定义:由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2、角的度量单位及换算:度、分、秒.'601=o "'601=3、角的表示法:常表示成',,,1AOB ∠∠∠∠βα等.4、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5、角的比较方法: (1)度量法 (2)叠合法6、角的和、差、倍、分及其近似值.7、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1)借助三角尺能画出15°的倍数的角,在0~180°之间共能画出11个角.(2)借助量角器能画出给定度数的角.(3)用尺规作图法.8、角的平分线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9、互余、互补(1)若∠1+∠2=90°,则∠1与∠2互为余角.其中∠1是∠2的余角,∠2是∠1的余角.(2)若∠1+∠2=180°,则∠1与∠2互为补角.其中∠1是∠2的补角,∠2是∠1的补角.(3)余(补)角的性质:等角的补(余)角相等.10、方向角(1)正方向 (2)北(南)偏东(西)方向 (3)东(西)北(南)方向三、中考真题(2017广东)已知o A 70=∠,则A ∠的补角为( )A .o 110 B. o 70 C. o 30 D. o 2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几何图形初步 知识点归纳
4.1几何图形知识点归纳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叫做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包括立体几何图形和平面几何图形。
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何图形叫做立体几何图形。
认识立体几何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三棱柱三棱锥上下底面的形状大小相同且互相平行,侧棱平行且相等的封闭几何体叫做棱柱。
在棱柱中:①互相平行的两个面叫做棱柱的底面,其它面都是棱柱的侧面。
②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做棱柱的棱,两个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柱的侧棱。
③侧面与两个底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柱的顶点。
④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棱柱的高。
如果一个棱柱的底面是n边形,那么这个棱柱叫做n棱柱。
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它面都是三角形且有一个公共顶点,这样的封闭几何体叫做棱锥。
在棱锥中:①形状是多边形的那个面叫做棱锥的底面,其它面都是棱锥的侧面。
②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做棱锥的棱,两个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锥的侧棱。
③相邻两个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锥的顶点。
*在口头表述中,有时候说棱锥的顶点,可能指的是各个侧面的公共点。
下面④所说的顶点就是这个点。
④顶点到底面的距离叫做棱锥的高。
如果一个棱锥的底面是n边形,那么这个棱柱叫做n棱锥。
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何图形叫做平面几何图形。
认识平面几何图形: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平面几何图形和立体几何图形是互相联系的,立体几何图形中的一部分可能是平面几何图形。
例子:圆柱的上底和下底都是圆,长方体的侧面可能是长方形,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要观察立体几何图形,我们一般可以从三个方向来看: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
有一些立体几何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几何图形围成的,如果将它们的表面用适当的方法剪开,就可以展开成平面几何图形。
这样的平面几何图形就是它们对应的立体几何图形的展开图。
几何体可以简称为体,包围着体的是面,面面相交的地方是线,线线相交的地方是点。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合而构成的。
其中点是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几何图形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第1课时认识几何图形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体验、感受、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性,能识别这些几何体.2.知道什么是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能够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阅读教材P114~116,思考下列问题.1.几何图形包括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2.立体图形可以分成哪几类?知识探究1.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这样的几何图形叫做平面图形.2.有些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这样的几何图形叫做立体图形.自学反馈完成教材P115~116的两个思考题.活动1小组讨论例1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这些立体图形呢?小组讨论后回答.例2常见立体图形的归类,小组讨论归纳.活动2跟踪训练1.教材P121习题4.1第1、2、3题.2.教材P122习题4.1第8题.3.(1)收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的实物;(2)设计一张由简单的平面图形(如圆、三角形、直线等)组合成的优美图案,并写上一两句贴切、诙谐的解说词.活动3课堂小结1.常见的立体图形有哪些?常见的平面图形有哪些?2.生活中很多图案都由简单的几何图形构成,我们也有能力设计美观、有意义的图案.第2课时展开、折叠与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1.能够识别常见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并能够正确的画出它们.2.能够识别常见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阅读教材P117~118,思考下列问题.1.从三个方向看立体图形包括哪三种?2.什么是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知识探究1.从三个方向看立体图形: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2.将立体图形的表面适当剪开,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为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自学反馈教材P118练习第1、2题.活动1小组讨论例1教材P117图4.1-7,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你能画出来吗?适当变动正方体的摆放位置,你还能解决吗?小组合作学习,你摆我动手,画一画,并进行展示.例2教材P118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活动2跟踪训练教材P121~122习题4.1第4、6、7题.活动3课堂小结1.立体图形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2.学会了简单几何体(如棱柱、正方体等)的平面展开图,知道按不同的方式展开会得到不同的展开图.3.学会了动手实践,与同学合作.4.不是所有立体图形都有平面展开图.。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总结(超全)
(名师选题)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总结(超全)单选题1、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展开图,则这个几何体是()A.B.C.D.答案:B分析:根据侧面为n个长方形,底边为n边形,原几何体为n棱柱,依此即可求解.解:侧面为3个长方形,底边为三角形,故原几何体为三棱柱.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展开图,n棱柱的展开图侧面为n个长方形,底边为n边形.2、由5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从正面看该几何体得到的平面图形是()A.B.C.D.答案:D分析:从正面看该几何体得到的平面图形是主视图,根据主视图的定义进行判断.解:主视图有3列,每列小正方形数目分别为2,1,1,故选:D.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了不同角度看几何体,主视图是从物体的正面看得到的视图.3、若α=70°,则α的补角的度数是()A.130°B.110°C.30°D.20°答案:B分析:直接根据补角的定义即可得.∵α=70°∴α的补角的度数是180°−α=180°−70°=110°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补角的定义,熟记定义是解题关键.4、如图,将矩形绕着它的一边所在的直线l旋转一周,可以得到的立体图形是()A.B.C.D.答案:B分析:根据面动成体:一个长方形绕着它的一条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后所得到的立体图形是圆柱,据此判断即可.解:由题意可知:一个长方形绕着它的一条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后所得到的立体图形是圆柱.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圆柱的概念和面动成体,属于应知应会题型,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5、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比为2:3,底面圆的半径相同,那么它们的高之比为( )A .2:3B .4:5C .2:1D .2:9答案:D分析:利用圆柱、圆锥的体积公式,即可算出它们的高之比;由题意可知,圆柱的体积=πr 2h 1,圆锥的体积=13πr 2h 2,∵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比为2:3,∴πr 2ℎ113πr 2ℎ2=23, ∴ℎ1ℎ2=29=2:9. 故选:D .小提示:本题考查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公式,熟练掌握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公式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流星滑过天空留下一条痕迹,这种生活现象可以反映的数学原理是( )A .点动成线B .线动成面C .面动成体D .以上都不对答案:A分析:流星是点,光线是线,所以说明点动成线.解:流星滑过天空留下一条痕迹,这种生活现象可以反映的数学原理是:点动成线.故选:A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线、面、体,关键是掌握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7、一个角的补角为138°,则这个角的余角为( )A .38°B .42°C .48°D .132°答案:C分析:根据互为补角的定义求出此角,然后再根据余角的定义求出答案即可.这个角是,180°-138°=42°,这个角的余角是,90°-42°=48°.故选:C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补角和余角,熟练掌握补角和余角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是由6块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A.B.C.D.答案:B分析:根据从左面看的要求画图即可.根据题意,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从左面看几何体的形状,熟练掌握从左面看到图形的画法是解题的关键.9、一个角的度数等于60°20′,那么它的余角等于()A.40°80′B.39°80′C.30°40′D.29°40′答案:D分析:根据互为余角的定义解答即可.解:90°﹣60°20′=29°40′,故选D.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余角的定义,若两个角的和为90°,则这两个角互余.10、小王准备从A地去往B地,打开导航,显示两地距离为50km,但导航提供的三条可选路线长却分别为56km,66km,61km(如图).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垂线段最短C.两点之间,直线最短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答案:A分析:根据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答案.小王准备从A地去往B地,打开导航,显示两地距离为50km,但导航提供的三条可选路线长却分别为56km,66km,61km(如图).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了线段的性质,熟记线段的性质并应用是解题的关键.填空题11、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将它拼成正方体后,“神”字对面的字是________.答案:月分析: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根据这一特点作答.解:由正方体的展开图特点可得:“神”字对面的字是“月”.所以答案是:月.小提示:此题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的知识;掌握常见类型展开图相对面上的两个字的特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2、根据表面展开图依次写出立体图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答案:圆锥四棱锥三棱柱分析:根据表面展开图的形状判断即可.解:圆锥的表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和圆,四棱锥的表面展开是一个四边形和四个三角形,三棱柱的表面展开是三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所以答案是:圆锥,四棱锥,三棱柱.小提示:本题考查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熟悉各几何体表面展开的形状是求解本题的关键.13、在直线AB上,AB=10,AC=16,那么AB的中点与AC的中点的距离为__________.答案:3或13##13或3分析:分两种情况讨论:若点B位于点A和点C间,若点A位于点B和点C间,解:设AB的中点与AC的中点分别为点M、N,如图,若点B位于点A和点C间,MN=AN−AM=12AC−12AB=12×16−12×10=3;如图,若点A位于点B和点C间,MN=AN+AM=12AC+12AB=12×16+12×10=13;综上所述,AB的中点与AC的中点的距离为3或13.所以答案是:3或13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中点的计算,明确题意,准确得到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解答是解题的关键.14、平面内有n 个点A 、B 、C 、D …,其中点A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过其中任意两点画直线,最多可以画_____________________条.答案:n(n−1)2−2分析:如果所有点都不在同一直线上,当仅有两个点时,可连成1条直线;当有3个点时,可连成3条直线;当有4个点时,可连成6条直线;当有5个点时,可连成10条直线…找到规律:当有n 个点不在同一直线上时,最多可连成n(n−1)2条直线,即可求得点A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最多可以画n(n−1)2−2条直线.如果所有点都不在同一直线上,当仅有两个点时,最多可连成1条直线;当有3个点时,最多可连成1+2=3条直线;当有4个点时,最多可连成1+2+3=6条直线;当有5个点时,最多可连成1+2+3+4=10条直线;…;可以得到规律:当有n 个点不在同一直线上时,最多可连成n(n−1)2条直线, 已知点A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则点A 、B 、C 任意两点的连线都是同一条直线,故最多可以画n(n−1)2−2条直线. 所以答案是:n(n−1)2−2. 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探究图形类规律以及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注意讨论点共线及不共线的情况,不要漏解.15、图1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该正方体从图2所示的位置依次翻到第1格,第2格,第3格,此时小正方体朝上一面的字是_________.答案:国分析: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或者在头脑中模拟(想象)折纸、翻转活动即可求解.由图1可得:“中”和“的”相对;“国”和“我”相对;“梦”和“梦”相对;由图2可得:该正方体从图2所示的位置依次翻到第1格、第2格、第3格时,“我”在下面,则这时小正方体朝上一面的字是“国”.所以答案是:国.小提示:本题以小立方体的侧面展开图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立体图形展开图的认识.考查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解答题16、欧拉(Euler,1707年~1783年)为世界著名的数学家、自然科学家,他在数学、物理、建筑、航海等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对多面体做过研究,发现多面体的顶点数(Vertex)、棱数E(Edge)、面数F (Flat surface)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给出了著名的欧拉公式.(1)观察下列多面体,并把下表补充完整:三棱锥三棱柱正方体正八面体V 4 6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表格详见解析;(2)V+F−E=2分析:(1)通过认真观察图象,即可一一判断;(2)从特殊到一般探究规律即可.解:(1)填表如下:三棱锥三棱柱正方体正八面体V 4 6 8 6V+F−E=2.小提示:本题考查规律型问题,欧拉公式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从特殊到一般探究规律的方法,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7、数轴上有A,B,C三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m,n(m<n),点C在B的右侧,AC−AB=2.(1)如图1,若多项式(n−1)x3−2x7+m+3x−1是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请直接写出m,n的值:(2)如图2,在(1)的条件下,长度为1的线段EF(E在F的左侧)在A,B之间沿数轴水平滑动(不与A,B 重合),点M是EC的中点,N是BF的中点,在EF滑动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请判断并说明理由;(3)若点D是AC的中点.①直接写出点D表示的数____________(用含m,n的式子表示);②若AD+2BD=4,试求线段AB的长.答案:(1)m=−5,n=1 (2)不变化,理由见解析(3)①m+n2+1;②103分析:(1)由题可知,n-1=0,7+m=2,求出m,n;(2)设点E表示的数为x,则AE=x+5,AF=x+6,EC=3−x,BF=−x,再由中点的定义,得MC=ME=3−x2,NF=−x2,由MN=ME−EF−FN,得出MN的定值;(3)①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以及中点公式进行推导即可;②由题意,AD+2BD=4,依次表示出AD,BD的长,代入求解即可. (1)解:由题可知,n-1=0,7+m=2,∴n=1,m=−5所以答案是:m=−5,n=1(2)解:MN的长不发生变化,理由如下:由题意,得点C表示的数为3,设点E表示的数为x,则点F表示的数为x+1∴AB=6,BC=2,AE=x+5,AF=x+6,EC=3−x,BF=−x,∵点M是EC的中点,N是BF的中点∴MC=ME=3−x2,NF=−x2即MN=ME−EF−FN=3−x2−1−−x2=12(3)解:①∵A,B表示的数分别为m,n(m<n)又点C在B的右侧∴AB=n-m∵AC−AB=2∴AC= n-m+2∵点D是AC的中点∴AD =12AC = 12(n -m +2) ∴D 表示的数为:m + 12(n -m +2)=m+n 2+1②依题意,点C 表示的数分别为n +2∴AB =n −m ,AD =m+n 2+1−m =n−m 2+1 ∴BD =|m+n 2+1−n|=|m−n 2+1|,2BD =2|m−n 2+1|=|m −n +2|∵AD +2BD =4即n−m 2+1+|m −n +2|=4当m −n +2>0时.n−m 2+1+(m −n +2)=4m −n =2∵m <n∴m −n =2不符合题意,舍去当m −n +2<0时.n−m 2+1−(m −n +2)=4n −m =103综上所述,线段AB 的长为103.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上的动点问题,以及两点间距离公式和中点公式的考查,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表示出线段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8、如图所示,C 是线段AB 上的一点,D 是AC 的中点,E 是BC 的中点,如果AB =9cm ,AC =5cm.求:⑴AD 的长;⑵DE 的长.答案:(1)AD =52cm ;(2)DE =92cm.分析:(1)根据中点的定义AD =12AC 计算即可;(2)根据DE =DC +CE ,求出CD 、CE 即可解决问题.解:(1)∵AC =5cm ,D 是AC 中点,∴AD =DC =12AC =52cm ,(2)∵AB =9cm ,AC =5cm ,∴BC =AB −AC =9−5=4cm ,∵E 是BC 中点,∴CE =12BC =2cm , ∴DE =CD +CE =52+2=92cm .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两点间的距离,熟知各线段之间的和、差及倍数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知识点总结及精选题
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总结及精选题1、几何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圆柱柱体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球体(按名称分) 圆锥椎体棱锥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相等,棱柱的上下两个底面是相同的多边形,直棱柱的侧面是长方形。
棱柱的侧面有可能是长方形,也有可能是平行四边形。
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6、截一个正方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7、三视图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平面图形的认识线段,射线,直线 名称 不同点联系 共同点延伸性 端点数 线段 不能延伸 2 线段向一方延长就成射线,向两方延长就成直线都是直的线射线 只能向一方延伸 1 直线可向两方无限延伸无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表示在几何里,我们常用字母表示图形。
一个点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如点A一条直线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直线上两个点的大写字母表示,如直线l ,或者直线AB一条射线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端点和射线上另一点来表示(端点字母写在前面),如射线l ,射线AB一条线段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它的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如线段l ,线段AB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①点在直线上,或者说直线经过这个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汇总一、知识结构框图二、具体知识点梳理(一)几何图形(是多姿多彩的)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1、几何图形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主(正)视图---------从正面看;2、几何体的三视图 侧(左)视图-----从左面边看;俯视图---------------从上面看.(1)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面图形不一样的.(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4、点、线、面、体(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体:几何体也简称体.(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二)直线、射线、线段1、基本概念图形直线射线线段端点个数无一个两个表示法直线a直线AB(BA)射线AB线段a线段AB(BA)作法叙述作直线AB作直线a 作射线AB作线段a作线段AB、连接AB延长叙述不能延长反向延长射线AB延长线段AB反向延长线段BA 2、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度量法(2)用尺规作图法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1)度量法(2)叠合法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定义: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图形:A M B符号:若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AM=BM=AB ,AB=2AM=2BM.126、线段的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7、两点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8、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1)点在直线上; (2)点在直线外.(三)角1、角:由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2、角的表示法(四种):∠1 ; ; ; .α∠β∠ABC ∠3、角的度量单位及换算4、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5、角的比较方法 (1)度量法 (2)叠合法6、角的和、差、倍、分及其近似值7、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1)借助三角尺能画出15°的倍数的角,在0~180°之间共能画出11个角.(2)借助量角器能画出给定度数的角.(3)用尺规作图法,可以作出任意给定的角.8、角的平线线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图形: 符号:9、互余、互补(1)若∠1+∠2=90°,则∠1与∠2互为余角.其中∠1是∠2的余角,∠2是∠1的余角.(2)若∠1+∠2=180°,则∠1与∠2互为补角.其中∠1是∠2的补角,∠2是∠1的补角.(3)余(补)角的性质:同(等)角的余角相等. 同(等)角的补角相等.10、方向角(1)正方向;(2)北(南)偏东(西)方向;(3)东(西)北(南)方向.。
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精品教案范文5篇
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精品教案范文5篇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精品教案范文一1、内容结构分析《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iddot;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是“几何图形初步”.这一章是义务教育第三学段“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起始章,在这一章,将在前面两个学段学习的“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欣赏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看到更多的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初步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线段和角认识一些简单的图形,并能初步进行应用.2、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⑴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⑵数学伴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离不开数学;⑶人人都能学会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⑷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⑸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及数学规律的准确性.教学难点:⑴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⑵学生剪图拼图的具体操作;⑶尝试发现,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体会与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3、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直观认识立体图形,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知识;画出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及平面展开图,根据三视图画出一些简单的实物图;进行线段的简单计算,正确区分线段、射线、直线.掌握角的基本概念,进行相关运算;巩固对角得度量及运算知识的掌握,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⑵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的学习,学会在具体的2情境中,抽象概括出数学原理;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实验验证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应用的过程中,体验推理的意义,获取学习的经验.4、课时分配4.1几何图形4课时4.2直线、射线、线段3课时4.3角2课时4.4课题学习2课时小结3课时单元测试与评讲3课时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精品教案范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常见几何图形的特征过程与方法: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几何图形的过程,通过对比,概括出几何研究的对象2.在实物与几何图形之间建立对应关系,在复习小学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建立几何图形的概念,发展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七年级数学上册《几何图形初步》教案
课题 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经历把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2.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3.能识别一些简单几何体,正确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重点难点】:识别简单的几何体是重点;知道柱体与锥体;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是难点。
一、导入课题同学们,你仔细观察过我们生活的世界吗?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随时随地看到的和接触到的物体都是立体的或平面的。
那就让我们走进图象的世界去看看吧。
二、挑战知识(一)自主学习自学教材114~116页,独立解决下列问题知识点一、立体图形1.对于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体数学关注的是它们的,,和。
2.从实物中抽象的各种图形统称为。
3.如图:(1)、(2)、(6)所表示的立体图形是柱体。
(4)、(5)所表示的立体图形是锥体。
(3)所表示的立体图形是球体。
归纳总结:1.生活中规则的立体图形主要有。
柱体包括,锥体分为。
2.(1)、(5)、(6)等立体图形的面是平的,这样的立体图形,又叫多面体做一做:教材115图4.1-4思考柱体有;锥体有;球体有。
知识点二、平面图形1. 是平面图形。
2. 与 是两类不同的几何图形,但它们是相联系的。
立体图形的某些部分是 ,如三棱柱的侧面是平面图形。
(二)合作交流1. 交流自主学习中的问题2.解答下列各题⑴下列几种图形:①长方形;②梯形;③正方体;④圆柱;⑤圆锥;⑥球. 其中属于立体图形的是( )A. ①②③;B. ③④⑤;C. ① ③⑤;D. ③④⑤⑥⑵在如下图所示的图中,柱体有 ,锥体有 ,球体有 。
⑶下图中,不是锥体的是( ).⑷在球体、三棱锥、三棱柱、四棱锥、圆锥中,不是多面体的是 。
⑸连一连圆锥 球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 五棱锥三、布置作业:教辅资料对应题类。
课题 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2)【教学目标】: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 的结果,了解为什么要从不同方向看;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优质PPT公开课件
有些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 将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成平面图形. 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首页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将正方体的表面适当剪开,看看它的展开图是怎样 的结构,并画出示意图. 比一比,看哪一组得到的结果多!
一四一型
二三一型
共有11种基本情况
谢谢观赏!
再见!
4.1.2 点、线、面、体
一、情景引入 二、合作探究 三、课堂小结
提出 问题
知识 要点
典例 精析
巩固 训练
探究点一 点线面体的概念与关系
四、课后作业
学习目标
1. 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概念。 2.明确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一、情景导入
点
首页
点
首页
欣赏
线
首页
线
首页
点动成线
首页
首页
直角三角形绕一直角边旋 转成圆锥体
长方形绕一边旋转 成圆柱体
首页
知识要点
点线面体的关系:
点动成—— 线 线动成—— 面 面动成—— 体
体是由面围成 面与面相交成线 线与线相交成点
(动态)
(静态)
首页
典例精析
把下面第一行的平面图形绕线旋转一周,便能形 成第二行的某个几何体,请用虚线连一连:
圆柱体
圆锥体
球体
问题2:你能举出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形状与上述几何 体类似的物体吗?
首页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体
球体
圆锥体
首页
问题3:你能把下列几何图形分成两类吗?并要说出理由.
(1)
(2)
(3)
(4)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课件-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1、会认识常见的平面几何图形和立体几何图形。 2、能对立体几何图形进行简单的分类。
浏览内容:课本P116~118 浏览时间:3分钟 浏览方法:独立浏览教材 诊断: (1)什么是几何图形?什么是立体图形?什么是平面图 形? (2)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如何分类?它们与几何图形有 什么联系?
锥体{圆锥:底面是圆,顶是尖的,侧面是曲面;} 只有一个底面 球体
棱锥:底面是多边形,侧面是三角形; 球:由曲面围成
下列立体图形中的表面包含哪些平面图形? 并指出这些平面图形在立体图形中的位置。
答:包含圆、长方形、五边形、六边形、三角形, 它们位于立体图形的上下底面和侧面。
注意: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几何 图形,但它们是相互联系的,立体图形中 某些部分是平面图形!
长方体 长方形 正方形
线段
点
下列实物的形状与给出的哪个几 何图形相似?
长方体
正方体
球
圆柱
圆锥
下列实物的形状与给出的哪个几 何图形相似?
帐篷
笔筒
金字塔
棱柱
棱锥
这类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长方体
正方体
球
圆柱
圆锥
棱柱
棱锥
像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 各部分都不在同一平面内! 棱柱、棱锥等那样各部分不在同一平面 内的几何图形都是立体图形。
长方体
圆柱
正方体
圆锥
2、教科书147页 1、教科书116页
复习巩固 第1题 练习
4.1.2 点、线、面、体
★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经过运动变化组成的, 其中点是最基本的图形.面与面相交形成 ,线 与线相交形成 . ★点动成 ,线动成 线 点 ,面动成 . 线有直线和曲线之分,面也有曲面和平面之 线 面 分. ★旋转平面图形可以形成立体图形 . 体
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材分析文字稿及例题解析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材分析文字稿及例题解析含答案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1.本章地位和作用本章是初中阶段“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第一章,是初中几何的起始章节,在前面两个学段研究的“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欣赏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初步尝试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线段和角等一些简单几何图形的再认识,初步接触由实验几何向推理几何的过渡.本章内容是几何知识的重要基础,对后续几何的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内容上:本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几何图形”,从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抽象出几何图形或几何概念,体会几何图形的抽象性特点和数学的抽象性.第二部分“线段、角”是平面几何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图形,有关线段和角的概念、公理、性质,相关的画法、计算、推理、几何语言与图形语言之间的转化能力,对今后几何研究将起到导向作用.(2)方法上:三种数学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转化贯穿于研究的始终.要学会用分析法、综合法思考解决几何问题,这也是今后解决几何问题的基本方法.(3)思想上:这一章中所涉及到从具体到抽象的思想、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思想、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运动变换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方程的思想以及应用意识的渗透.2.本章研究目标(1)通过从什物和具体模型的抽象,了解几何图形、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以及几何体、平面和曲面、直线和曲线、点等概念.(2)能画出从分歧偏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朴组合体获得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设想响应的几何体,制作立体模型,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当中,培养空间看法和空间设想力.(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符号透露表现;掌握基本究竟:“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了解它们在生活和出产中的应用;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点间的距离;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具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位置关系;会比较线段的大小;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4)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符号透露表现;会比较角的大小;认识度、分、秒,并会举行简朴的换算,会计较角的和与差.了解角的平分线、余角、补角的概念,知道余角和补角的性质.(5)初步认识几何图形是描述现实天下的紧张工具,初步应用几何图形的知识解决一些简朴的实际题目,培养研究图形和几何知识的乐趣,通过交换活动,初步形成积极介入数学活动、自动与他人合作交换的意识.3.本章知识结构图几何图形4.重点、难点重点:(1)几何与图形的基本概念,线段、角的基本知识,图形与几何的知识与客观实际的联系.(2)熟悉一些基本的几何语言,养成优秀的几何作图的气,体会和模仿几何计较的较为规范的书写方式.(3)结合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互相转化的研究,来发展空间观念以及一些重要的概念、性质.难点:(1)概念的抽象性:能由什物形状设想(抽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设想出什物形状.(2)对图形的透露表现方法,对几何语言的认识与运用.(3)根据文字作图的训练,注意到其中可能蕴含的分类讨论等情形.5.本章共16课时,具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4.1几何图形4.3角小结点、线、面、体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立体图形展开立体图形线段大小的比较直线、射线、线段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角的度量角角的大小比较与运算角的平分线平面图形平面图形余角和补角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4课时3课时5课时2课时2课时4.2直线、射线、线段4.4课题研究二、教学发起1.总体教学建议(1)教学中要注意与小学知识内容的衔接,要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教学,避免不适当的重复.【小学要求】:对于一些简朴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有一些感性的了解,能联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知道周角、平角,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能辨认从分歧偏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能认识最简朴的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2)要善于利用模型、生活什物、图片、多媒体工具演示等要学生充分去体验激发学生乐趣.多从生活中的实物出发,让学生感受到图形普遍存在于我们的周围,运用信息技术工具的展现丰富多彩的图形,进行动态演示.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研究的兴趣.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性质等,也可借助实物或多媒体,让学生在探索中逐步理解这些知识.(3)要重视画图技能的培养.应注意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惯,画图要认真,图应该画得清楚、干净,并能很好地表现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在画图的过程中,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绘图技能,同时也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研究态度,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在这方面老师也应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4)要重视几何语言的教学.几何图形是“空间与图形”的研究工具,对它的一般描述透露表现是按“几何模型→图形→文字→符号”这类程序举行的.其中,图形是将几何模型第一次抽象后的产品,也是形象、直观的语言;文字语言是对图形的描述、解释与讨论;符号语言则是对文字语言的简化和再次抽象.明显,首先建立的是图形语言,其次是文字语言,再次是符号语言,最后形成的是对于研究工具的三种数学语言的综合描述,有了这类团体认识,三种语言达到融汇贯通的程度,就能基本掌控工具了.要留意概念的定义和性质的表述,逐步使学生懂得几何语句的意义并能建立几何语句与图形之间的联系.准确的几何语言应当贯穿课堂、作业、课外题等各个环节,逐步训练学生的几何推理表达.这些不仅是研究好本章的关键,同时对于学好以后各章也是很重要的.(5)在研究中通过对比(如直线、射线、线段)和类比(线段和角)加深理解.(6)注意训练几何推理书写方式,纠正用算术式进行几何计算的惯:【“旧”气】90245【“新”写法】COB11AOB904522【为什么惯要“改”?】体现了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对应;体现了推理的过程;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7)要通过立体图形的三视图与展开图发展空间概念(不要过于总结规律).(8)要注重基本概念与性质的教学.例如:①在研究直线、线段、射线的有关概念时,容易出现延长直线或延长射线之类的错误,在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射线时,忽视第一个字母表示的是这条射线的顶点.②直线有这样一个紧张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要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线段有这样一条紧张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XXX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两个性质是研究几何图形的根蒂根基,复时应抓住性质中的枢纽性字眼,不能出现似是而非的错误.③注意线段的中点是指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的点;而连结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这里应特别注意线段与距离的区别,即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一个量;线段则是一种图形,它们之间是不能等同的.④在复角的概念时,应留意了解两种方式来描述,即一种是从一些实际题目中抽象地概括出来,即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另一种是用旋转的观点来定义,即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叫做角.角的两种定义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些究竟:(1)角有两个特征:一是角有两条射线,二是角的两条射线必需有公共端点,两者缺一不可;(2)由于射线是向一方无限延长的,所以角的双方无所谓长短,即角的大小与它的边的长短无关;(3)当角的大小一旦确定,它的大小就不因图形的位置、图形的放大或缩小而改动.如一个37°的角放在放大或缩小多少倍的放大镜下它仍然是37°不能误以为角的大小也放大或缩小多少倍.另外对角的透露表现方法中,当用三个大写字母来透露表现时,顶点的字母必需写在中央,在角的双方上各取一点,将透露表现这两个点的字母划分写在顶点字母的两旁,两旁的字母不分前后.⑤在研究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时,容易混淆这两个概念.常常误以为互为余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180°,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90°.(9)要准确把握好教学要求总体上说,起始章的教学要求不宜过高,要充分保护学生研究积极性,避免产生畏难情绪,但是基础知识要落实扎实,养成规范的表达分析惯,为后续研究打好基础,因此要注意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来把握教学要求.①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点线面体的概念要求学生在实际背景中认识、理解这些概念,体会抽象的过程,而不是通过形式化的描述让学生接受概念.②视图的知识对于三视图大部分内容是安排在第29章“视图与投影”中的.在这一章,没有给出严格的三视图的概念,是要求能从一组图形中辨认出是从什么方向看得到的图形,能说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最基本的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所能得到的图形(对于语言难以表达的,可画出示意图,基本形状正确即可,不做尺寸要求).③展开图的要求教材从展开和折叠两个方面都有要求,且教材中的题中出现正方体表面有图案的情况,这也是中考的一个热点.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在背面的章节还要再研究,其余的多面体的展开图很少涉及,所以尽可能多做一些练,尽可能在本章中过关.在教学中,能够从看图阐发图形特点举行设想或先动手做再阐发图形,两方面同时举行.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在操作中理解展开和折叠的过程,从不同的分类角度认识展开图.④推理能力的要求教科书是按照“简单说理”“说理”“推理”“用符号表示推理”不同层次分阶段逐步加深安排的.在本章,不仅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活动归纳出图形的概念和性质,还要“简单说理”.直线和线段性质的应用、余角和补角的性质的得出等都有简单说理的成分.教学中要注意利用这里“简单说理”的因素,为后面逐步让学生养成言之有据的惯作准备.规范的推理形式,学生虽然一开始接受有些困难,随着教学的深入不断地纠正、强化,学生是可以掌握的,为以后的几何研究起到示范作用.本章中线段的中点、角平分线、互余、互补、同角的余角(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补角)相等,要从文、图、式三方面加深理解,并加以应用,要配上适当的练,巩固学生的说理.(10)关于本章作图的要求:①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②作已知线段的中点③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④作一个角的平分线2.各小节教学建议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知识点1:在实际背景中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体会抽象的过程,能举出实例.教学建议:1.理解从模型→图形,就是数学化的过程.2.能够认清N棱柱和N棱锥,圆柱和圆锥,留意“棱”字和“锥”字的写法;能区分棱柱(锥)与圆柱(锥),能区分圆形和球体,不要求但也能够认识棱台或圆台.知识点2:从分歧角度看立体图形获得平面图形.教学建议:简单几何体要求会画图;复杂几何体能想象、辨认、说明即可.知识点3: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教学建议:1.对于立体图形展开图,学生首先要分析认清立体图形的空间结构,可以把每个面都标上它的位置名称,在展开后方便分清每个面所达到的位置.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不要肄业生记忆,紧张的是展开和折叠的过程.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在背面圆一章中还能够再研究,其余的多面体的展开图很少涉及,所以尽可能多做一些练,尽可能在本章中过关.2.通过“展开”和“围成”两种途径认识常见几何体的展开图.尽量提供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4.1.2点、线、面、体知识点:能从几何实体中抽象出点、线、面、体;知道“…动成…”.教学建议:这局部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有了响应的体验,枢纽是学生能进一步抽象了解这些概念,如对点的认识,它只透露表现一个位置,没有大小,甚至于无法画出来.这里还要说明线分直线和曲线,面分平面和曲面.4.2直线、射线、线段知识点1:三种基本几何图形的概念、表示、作图、性质教学建议:联系:射线、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反向延长射线得到直线,两方延长线段得到直线.区别:名称直线图像透露表现1.直线AB(或直线BA)直线l2.射线线段1.射线AB2.射线l1.线段AB(或线段BA)2.线段a延伸向两端无限延长向一端无限延伸不可延长2可度量1不可度量端点度量不可度量知识点2:几何语言和作图;点和直线教学发起:1.该当学会“过某点”、“点在线上/外”、“相交于某点”、“延长(到某点)”、“在某线上截取”、“连接AB”、“作直线/射线/线段AB”、“有且只要”等说法,并能画出响应的图形.2.学生在书写时可能会出现用小写字母表示点的问题.知识点3: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叠合法比较两条线段的长度大小教学发起: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在“射线”上截取,在直线或线段上截取行不行.知识点4:线段的中点、N等分点的概念教学建议:1.夸大中点必需在线段上,能够提出探讨性题目“MA=MB,能否断言M就是线段AB的中点?”,能够要学生利用尺规作图举行探讨.2.合理利用中点举行推理.知识点5:线段的和差倍分教学建议:1.注意规范符号语言的书写,要求学生模仿,从现在起必须变算术式为几何语言.2.发起此时不上难题、综合题,目的是先解决“三种语言”的题目,也为后续研究角的计较打好根蒂根基,分散难点.4.3.1角知识点1:角的两种定义方法教学发起:1.通常情况下角的范围是(0,180].2.明确角的分类.3.在第二种定义下,说明角的范围可以进一步扩展到和大于180的角.知识点2:角的三种表示方法教学建议:1.角的表达规范题目.2.书写时尽可能写成简洁的表达形式.知识点3:角的大小、单位制、方位角教学发起:1.度分秒的转换、计算是难点,学生对于60进制的换算还是不太适应.2.一般方位,都统一用“北偏X”或“南偏X”表示;在图中标记角度.4.3.2角的比较与运算知识点1:叠合法比较角度大小;角分线的概念;角度和差倍分的计算教学建议:1.类比“线段”的研究来研究“角”.可以从以下方面作类比:①定义、图形、符号表示②测量:测量工具、测量方法、度量单位③比较大小:两条线段/两个角的大小关系的方法④特殊位置:线段的等分点、角等分线⑤和差倍分运算:感受运算中的推理和方程思想⑥角的作图:感受作图中的方案设计2.典型题:线段同一直线上有n个点,求线段的条数.已知:点C是直线AB上一点,满足已知:平面内有AOB,射线OC满足BOC角平面内有共端点的n条射线,求角的个数.AC1BC2BC1AB,2BC2则点C有两个可能位置:已知:如图,点C在线段AB上,1AOB,O2AC1则射线OC有两个可能位置:已知:如图,射线OC在AOB内部,M,N划分是线段AC,BC中点,OM,ON划分是AOC,BOC平分线,A总有MON1总有XXX.21AOB.2OXXX4.3.3余角和补角知识点: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和计算教学建议:1.明确这两个概念仅透露表现数量关系、不涉及位置关系;但反过来,特殊的位置关系(垂直、邻补角)则每每会出现两个角互为余角/补角,能够用来计较角的大小.2.可以考虑将性质写成“已知-求证-证明”的形式,让学生初步感受几何中的推理和证明.4.4课题研究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通过这一研究体会长方体(立体图形)与其侧面展开图(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教学建议:能够安排与立体图形展开图教学联合举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小结复1.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体会一些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2.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思想、方程思想、数形联合思想等等.分类讨论思想例1.两条相交直线与另外一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求它们的交点个数?分析由于题设条件中并没有明确这三条直线的具体位置,所以应分情况讨论.前两条的关系很确定,当画第三条时,会出现分类,或平行于某一条,或相交于同一个点,或相交不在同一个点等三种情况.说明:在过平面上若干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应注意这些点的分情况讨论;或在画其它的图形时,应注意图形的各种可能性.例 2.点A,B,C在统一条直线上,AB=3 cm,BC=1 cm.求AC的长.方程思想在处理有关角的大小,线段大小的计较经常需要通过列方程来解决.例.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50°,求这个角的余角.分析若设这个角的大小为x°,则这个角的余角是90°-x,于是由这个角的补角是150°可列出方程求解.数形联合思想例.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点E、F分别在边AB、CD上,连接EF.将∠BEF半数,点B落在直线EF 上的点B'处,得折痕EM;将∠AEF半数,点A落在直线EF上的点A'处,得折痕EN,求∠XXX的度数.说明:对于几何中的一些概念、性质及关系,应把几何意义与数量关系结合起来加以认识,达到形与数的统一.三、几个主要知识点1.从分歧偏向看例1.将两个大小完全不异的杯子(如图1-甲)叠放在一起(如图1-乙),则从上往下看图乙,获得的平面图形是()第图1解析:从上面往下看,能够看到上面杯子的底和两杯子的口都是圆形,应用实线透露表现,故选C.例2.图2是一个几何体的什物图,从正面看这个几何体,获得的平面图形是()图2ABCD解析:此几何体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从正面看上面的几何体,看到的是一个等腰梯形,从正面看下面的几何体,看到的是一个长方形,再根据上面的几何体放置的位置特征,应选C.2.展开与折叠例3.如图3所示的平面图形中,不可能围成圆锥的是()图3解析:圆锥的展开图是一个圆和一个扇形,D选项中是一个圆和一个三角形,不能围成圆锥,故选D.例4.图4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原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数字之和的最小值是图4________.解析:将正方体的展开图折成正方体,能够获得2与6两个面相对,3与4两个面相对,1与5两个面相对,所以相对两个面上的数字之和的最小值是:1+5=6.故填6.3 .线段的性质与计算例5.在修建崇钦高速公路时,有时需要将弯曲的道路改直,依据是___________.解析:本题是线段性质的实际应用,根据线段的性质直接获得谜底.应填“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例6.如图5,点C是线段AB上的点,点D是线段BC 的中点,若AB=12,AC=8,则CD=______.解析:由图可知,CB=AB-AC=12-8=4.又因为D是BC的中点,所以CD=BC=2.故填2.4.角度的计算例7.如图6所示,已知O是直线AB上一点,∠1=40°,OD平分∠BOC,则∠2的度数是()A. 20°B. 25°C. 30°D. 70°CA1OD2图512解析:由∠1=40°及平角定义,可求出∠BOC的度数,由角平分线的定义,通过∠BOC=2∠2可求出∠2的度数.因为∠1=40°,所以∠BOC=180°-∠AOC=140°.又由于OD是∠BOC的平分线,所以∠2=B图61XXX∠BOC=70°.故选D.2例8.如图7,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E是∠AOD内一点,已知OE⊥AB,∠BOD=45°,则∠COE的度数是()A. 125°B. 135°C. 145°D. 155°解析:因为OE⊥AB,所以∠BOE=90°.由于∠BOD=45°,所以∠DOE=45°.所以∠COE=180°-∠DOE=135°.故选B.5.余角与补角例9.(1)已知∠α=20°,则∠α的余角等于度.(2)一个角的补角是36°35′,这个角是.ACO图7EDB解析:(1)由余角定义,∠α的余角为:90°-20°=70°.故填7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汇总一、知识结构框图二、具体知识点梳理(一)几何图形(是多姿多彩的)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1、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主(正)视图---------从正面看; 2、几何体的三视图 侧(左)视图-----从左面边看;俯视图---------------从上面看.(1)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面图形不一样的.(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4、点、线、面、体(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体:几何体也简称体.(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二)直线、射线、线段1、基本概念2、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度量法(2)用尺规作图法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1)度量法(2)叠合法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定义: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图形:A M B符号:若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AM=BM=12AB ,AB=2AM=2BM. 6、线段的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7、两点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8、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1)点在直线上; (2)点在直线外.(三)角1、角:由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2、角的表示法(四种):∠1 ; α∠ ; β∠ ; ABC ∠.3、角的度量单位及换算4、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5、角的比较方法 (1)度量法 (2)叠合法6、角的和、差、倍、分及其近似值7、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1)借助三角尺能画出15°的倍数的角,在0~180°之间共能画出11个角.(2)借助量角器能画出给定度数的角.(3)用尺规作图法,可以作出任意给定的角.8、角的平线线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 图形: 符号:9、互余、互补(1)若∠1+∠2=90°,则∠1与∠2互为余角.其中∠1是∠2的余角,∠2是∠1的余角.(2)若∠1+∠2=180°,则∠1与∠2互为补角.其中∠1是∠2的补角,∠2是∠1的补角.(3)余(补)角的性质:同(等)角的余角相等. 同(等)角的补角相等.10、方向角(1)正方向;(2)北(南)偏东(西)方向;(3)东(西)北(南)方向.。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几何图形4.1.2点、线、面、体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图4-1-2-2
图4-1-2-3 解析 A是由4旋转得到的,B是由2旋转得到的,C是由1旋转得到的,D是 由3旋转得到的. 点拨 利用面动成体这一性质解题.
题型二 探索几何体的顶点、棱、面之间的关系 例2 新年晚会会场上,悬挂着五彩缤纷的小装饰,其中有各种各样的立 体图形,多面体是其中的一部分,多面体中围成立体图形的每一个面都 是平的,没有曲的,如棱柱、棱锥等,如图4-1-2-4.
)
答案 B
5.如图,第二行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便形成第一行的某个图形(几何 体),将对应的两个图末)圆柱是由长方形绕着它的一边所在直线旋 转一周得到的,那么图4-1-2-1是以下四个图形中的哪一个绕着直线旋转 一周得到的 ( )
图4-1-2-1
初中数学(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知识点 点、线、面、体
重要提示 (1)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是构成图形 的基本元素.点、线、面、体经过运动变化,就能组合成各种各样的几 何图形,形成多姿多彩的图形世界. (2)一般地,有曲面的几何体都可以由某个平面图形旋转得到.将一个平 面图形旋转成立体图形,既与平面图形的形状有关,也与平面图形旋转 时所绕的轴有关,因此在分析平面图形旋转后得到的立体图形时,要综 合分析平面图形的形状和旋转轴两个因素.
解析 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①以8 cm长的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得到的圆锥的体积V1= ×π×62×8=9 6π(cm3). ②以6 cm长的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得到的圆锥的体积V2= ×π×82×6=1
1 3 1 3
28π(cm3).
③以10 cm长的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得到的几何体是由两个同底面的 圆锥组成的,设圆锥底面的半径为r cm,则有 ×6×8= ×10×r,解得r=4.8.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易错知识点总结
(名师选题)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易错知识点总结单选题1、如图,在数轴上,若点A,B 表示的数分别是-2和10,点M 到A,B 距离相等,则M 表示的数为( )A .10B .8C .6D .4答案:D分析:根据两点之间的距离求出AB 的长度,根据点M 到A 、B 距离相等,求出BM 的长度,从而得到点M 表示的数.解:AB =10-(-2)=10+2=12,∵点M 到A 、B 距离相等,即M 是线段AB 的中点,∴BM =12AB =12×12=6, ∴点M 表示的数为10-6=4,故选:D .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两点之间的距离,数轴,有理数的减法,线段的中点,根据两点之间的距离求出AB 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长方体的截面形状一定是长方形;B .棱柱侧面的形状可能是一个三角形;C .“天空划过一道流星”能说明“点动成线”;D .圆柱的截面一定是长方形.答案:C分析:根据用平面截一个几何体,从不同的位置截取,得到的截面形状不一定相同,通过分析如何做截面即可得到答案.解:A. 长方体的截面形状也可能是三角形,故该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 棱柱侧面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不可能是三角形,故该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 “天空划过一道流星”能说明“点动成线”,故该选项正确,符合题意;D. 圆柱的截面不一定是长方形,也可能圆形,故该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平面截一个几何体,点、线、面之间的关系,掌握好空间想象能力是解决本题的关键.3、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绕边CD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是()A.B.C.D.答案:A分析:根据矩形绕一边旋转一周得到圆柱体示来解答.解:矩形纸片ABCD绕边CD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是圆柱体.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了点、线、面、体,熟练掌握“面动成体”得到的几何体的形状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小明从A处沿南偏西65∘30′方向行走至点B处,又从点B处沿北偏西72∘30′方向行走至点E处,则∠ABE=()A.114∘30′B.108∘C.137∘D.138∘答案:D分析:先根据方位角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可得∠2=∠3=65∘30′、∠1=72∘30′,则∠ABE=∠1+∠2,最后计算即可.解:如图:∵小明从A处沿南偏西65∘30′方向行走至点B处,又从点B处沿北偏西72∘30′方向行走至点E处∴∠2=∠3=65∘30′,∠1=72∘30′∴∠ABE=∠1+∠2=138°.故答案为D.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方位角和角的运用,正确认识方位角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5、下列图形中,属于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的是()A.B.C.D.答案:D分析:根据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特点即可作答.解:A、为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为长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为圆柱的平面展开图,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为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展开图,熟悉各种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在同一平面内有四个点,过其中任意两点画直线,仅能画出四条直线,则这四点的位置关系是().A.任意三点都不共线.B.有且仅有三点共线.C.有两点在另外两点确定的直线外.D.以上答案都不对.答案:B分析:分别画出四点共线,三点共线,和两点共线的图形,然后找出满足题意的图形即可.解:如图,因为仅能画出四条直线,所以选图(2),故选B.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点与线之间的关系,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正确画出四点共线,三点共线,和两点共线的图形.7、若∠A=23°,则∠A的补角是()A.57°B.67°C.157°D.167°答案:C分析:根据补角的定义,即若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就称这两个角互补,即可解答.解:∵∠A=23°,∴∠A的补角等于180°−∠A=180°−23°=157°,故选:C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补角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若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就称这两个角互补.8、下列立体图形中,全部是由曲面围成的是()A.圆锥B.正方体C.圆柱D.球答案:D分析:根据每个几何体的面是否是平面进行判断即可.解:圆锥是由一个平面和一个曲面围成,正方体是由六个平面围成,圆柱是由两个平面,一个曲面围成,球是由一个曲面围成,因此球符合题意,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认识立体图形,掌握各个几何体的特征是正确判断的前提.9、把根绳子对折成一条线段AB,在线段AB取一点P,使AP=1PB,从P处把绳子剪断,若剪断后的三段绳3子中最长的一段为24cm,则绳子的原长为()A.32cm B.64cm C.32cm或64cm D.64cm或128cm答案:C分析:由于题目中的对折没有明确对折点,所以要分A为对折点与B为对折点两种情况讨论,讨论中抓住最长线段即可解决问题.解:如图∵AP=1PB,3∴2AP=2PB<PB3①若绳子是关于A点对折,∵2AP<PB∴剪断后的三段绳子中最长的一段为PB=30cm,∴绳子全长=2PB+2AP=24×2+2×24=64cm;3②若绳子是关于B点对折,∵AP<2PB∴剪断后的三段绳子中最长的一段为2PB=24cm∴PB=12 cm∴AP=12×1=4cm3∴绳子全长=2PB+2AP=12×2+4×2=32 cm;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线段的对折与长度比较,解题中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思想,体现思维的严密性,在今后解决类似的问题时,要防止漏解.10、如图,一个三棱柱共有侧棱()A.3条B.5条C.6条D.9条答案:A分析:结合图形即可得到答案.解:一个三棱柱,这个三棱柱共有3条侧棱.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立体图形—三棱柱.三棱柱有两个面是三角形且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棱柱中两个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柱的侧棱.掌握三棱柱的结构特征是解答的关键.填空题11、直角三角形纸片绕它的直角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_____________.答案:圆锥分析:根据:面动成体,将直角三角形纸片绕它的直角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圆锥.解:将直角三角形纸片绕它的直角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圆锥.所以答案是:圆锥.小提示:本题考查几何体,解题的关键是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理解面动成体.12、如图,B处在A处的南偏西42°方向,C处在A处的南偏东30°方向,C处在B处的北偏东72°方向,则∠ACB的度数是______.答案:78°分析:根据方向角的定义,即可求得∠DBA,∠DBC,∠EAC的度数,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解:∵AE,DB是正南和正北方向,∴BD∥AE,∵B处在A处的南偏西42°方向,∴∠BAE=∠DBA=42°,∵C处在A处的南偏东30°方向,∴∠EAC=30°,∴∠BAC=∠BAE+∠EAC=42°+30°=72°,又∵C处在B处的北偏东72°方向,∴∠DBC=72°,∴∠ABC=72°﹣42°=30°,∴∠ACB=180°﹣∠ABC﹣∠BAC=180°﹣30°﹣72°=78°.所以答案是:78°.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方向角的概念,用方位角描述方向时,通常以正北或正南方向为角的始边,以对象所处的射线为终边,故描述方位角时,一般先叙述北或南,再叙述偏东或偏西.13、如图,将长方形ABCD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EF,EG为折痕,点A落在A′,点B落在B′,点A′,B′,E在同一直线上,则∠FEG=_______度;答案:90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EF=∠AEF=12∠AEA′,∠B′EG=∠BEG=12∠BEB′,再由角的和差及平角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解:由题意得:∠A′EF=∠AEF=12∠AEA′,∠B′EG=∠BEG=12∠BEB′,∵A′,B′,E在同一直线上,∴∠FEG=∠A′EF+∠B′EG=12(∠AEA′+∠BEB′)=12×180°=90°.所以答案是:90.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和平角的定义,属于基本题型,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4、有同样大小的三个立方体骰子,每个骰子的展开图如图1所示,现在把三个股子放在桌子上(如图2),凡是能看得到的点数之和最大是________,最小是________.答案: 51 26分析:观察图形可知,1和6相对、2和5相对,3和4相对;要使能看到的纸盒面上的数字之和最大,则把第一个正方体的数字1的面与第二个正方体的数字2的面相连,把数字2的面放在下面,则第一个图形露出的数字分别是3、4、5、6;第二个正方体的数字1面与第三个正方体的数字1的面相连,数字3的面放在下面,则第二个正方体露在外面的数字是4、5、6,第三个正方体露在外面的数字就是3、4、5、6,据此可得能看得到的点数之和最大值;要使能看到的纸盒面上的数字之和最小,则把第一个正方体的数字6的面与第二个正方体的数字5的面相连,把数字5的面放在下面,则第一个正方体露在外面的数字分别是1、2、3、4;第二个正方体的数字6的面与第三个正方体数字6的面相连,数字4的面放在下面,则第二个正方体露在外面的数字是1、2、3;第三个正方体露在外面的数字是1、2、3、4,即可得能看得到的点数之和最小值.解:根据题意,得:露在外面的数字之和最大是:3+4+5+6+4+5+6+3+4+5+6=51,最小值是:1+2+3+4+1+2+3+1+2+3+4=26,所以答案是:51,26.所以答案是:51,26.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也可动手制作一个正方体,根据题意在各个面上标上数字,再确定对面上的数字,可以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15、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正方体的各面标有数字1,2,3,−3,A,B,相对面上是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A=_______.答案:-2分析: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确定出相对面,再根据相对面上是两个数互为相反数解答.解:根据题意得:“1”与“B”是相对面,“2”与“A”是相对面,“3”与“-3”是相对面,∵相对面上是两个数互为相反数,∴A=-2.所以答案是:-2.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解答题16、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10cm,高是18cm,把这个圆柱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1)如果用一个平面沿水平方向去截这个圆柱,所得的截面是什么形状?(2)如果用一个平面沿竖直方向去截这个圆柱,所得的截面是什么形状?(3)怎样截时所得的截面是长方形且长方形的面积最大,请你求出这个截面面积.答案:(1)所得的截面是圆(2)所得的截面是长方形(3)360cm2分析:(1)用水平的平面去截,所得到的截面形状与圆柱体的底面相同,是圆形的;(2)用竖直的平面去截,所得到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的;(3)求出当截面最大时,长方形的长和宽,即可求出面积.(1)解:所得的截面是圆.(2)解:所得的截面是长方形.(3)解:当平面沿竖直方向且经过两个底面的圆心时,截得的长方形面积最大,这时,长方形的一边等于圆柱的高,长方形的另一边等于圆柱的底面直径,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为:10×2×18=360(cm2) .答:这个截面面积是360 cm2.小提示:本题考查认识立体图形和截几何体,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截面的形状是得出正确答案的关键.17、在平整的地面上,有若干个完全相同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堆成一个几何图所示.(1)请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2)若现在你手头还有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如果保持俯视图和左视图不变,最多可以再添加______个小正方体.(3)如果需要给原来这个几何体表面喷上红漆,则喷漆面积是多少?答案:(1)见解析;(2)4;(3)32分析:(1)根据三视图的画法,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即可;(2)俯视图和左视图不变,构成图形即可解决问题;(3)求出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即可解决问题.解:(1)这个几何体有10个立方体构成,三视图如图所示;(2)在第二层第二列第二行和第三行各加一个;第三层第二列第三行加一个,第三列第三行加1个,2+1+1=4(个),故最多可再添加4个小正方体.所以答案是:4;(3)这个几何体的表面有38个正方形,去了地面上的6个,32个面需要喷上红色的漆,∴表面积为32,故喷漆面积为32.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画法.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注意看到的用实线表示,看不到的用虚线表示.注意涂色面积指组成几何体的外表面积.18、如图,点E是线段AB的中点,C是EB上一点,AC=12,(1)若EC:CB=1:4,求AB的长;(2)若F为CB的中点,求EF长,答案:(1)AB=20;(2)EF=6.分析:(1)设CE=x,则CB=4x,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得到AE=BE,求得AE=5x,得到AC=6x=12,于是得到结论;(2)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得到AE=BE,设CE=x,求得AE=BE=12-x,得到BC=BE-CE=12-x-x,于是得到结论.(1)解:∵EC:CB=1:4,∴设CE=x,则CB=4x,BE=5x,∵点E是线段AB的中点,∴AE=BE,∴AE=5x,∴AC=6x=12,∴x=2,∴AB=10x=20;(2)解:∵点E是线段AB的中点,∴AE=BE,设CE=x,∴AE=BE=12-x,∴BC=BE-CE=12-x-x=12-2x,∵F为CB的中点,∴CF=1BC=6-x,2∴EF=CE+CF=x+6-x=6.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图形,利用线段的和与差和线段的中点即可解答.。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几何图形初步》全章教学案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集体案)4.1 几何图形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主备人: 复核:七年级数学备课组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2.能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球、圆锥、棱锥、棱柱等立体图形;能举出类似长方体、正方体、球、圆锥、棱锥、棱柱的物体实体.教学重点:常见几何体的识别教学难点:从实物中抽象几何图形.教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北京奥运会奥运村模型图.(出示章前图)2.展示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学观察课本114页图形)二、直观感知,识别图形1.对于各种各样的物体,数学中关注是它们的形状、大小和位置.2.展示一个长方体教具,让学生分别从整体和局部抽象出几何图形.观察长方体教具的外形,从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看不同的侧面,得到的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只看棱、顶点等局部,得到的是线段、点.3.观察其他的实物教具(或图片)让学生从中抽象出圆柱,球,长方体等图形.4.我们把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比如长方体,长方形 ,圆柱,线段,点,三角形,四边形等.几何图形是数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有些几何体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如长方体,立方体等. 有些几何图形和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如线段,角,长方形,圆等.三、 实践探究.1. 引导学生观察帐篷,金字塔的图片,从面抽象出棱柱,棱锥.2.你能说说圆柱与棱柱,圆锥与棱锥的区别吗?3.你能再举一些圆柱、棱柱、圆锥、棱锥的实例吗?4.下图中实物的形状对应哪些立体图形?把相应的实物与图形用线连起来(课本115页思考内容)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设计课本第121页习题4.1第1、2题;第125页习题4.1第7、8题。
六、教学反思:4.1.1 几何图形(二)(集体案)主备人:复核:七年级数学备课组教学目标1.能识别简单几何体的三种视图.2.会画简单立体图形及其它们的简单组合的三种视图.3.在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的活动过程中,体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而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教学重点:1.在观察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结果.2.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简单立体图形及其它们组合的三种视图.教学难点:1.在面和体的转换中丰富几何直觉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2.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简单立体图形及其它们组合的三种视图.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请欣赏漫画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争执?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宋代诗人苏轼的著名诗句(《题西林壁》).你能说出“横看成岭侧成峰”中蕴含的数学道理吗?二、新课学习1.不同角度看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体.让学生分别从正面、左面、右面,上面等各个角度观察:正方体木块,长方体木块,三棱镜,六角扳手,易拉罐,排球,圆锥,由浅入深,体会从不同方向看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等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难点是在体会曲面的透视图,让学生交流、体验,集体作出小结.(可以给出三个视图的名称)2.猜一猜,看一看Ⅰ.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一个物体都是圆?(猜一物体)Ⅱ.什么物体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是正方形?若是长方形呢?(各猜一物体)Ⅲ.桌上放着一个圆锥和圆柱,请说出下面三幅图是分别从哪个方向看到的.3. 分别从不同方向观察以下实物(茶叶盒、魔方、书、乒乓球等),你看到了什么图形?你能一一画下来吗7(画出示意图即可)4.(从不同角度看简单的组合图形,由少数组合逐步加多)如下图,画出下列几何体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最后从模型上得到验证)三、实践与探究1.课本第117页探究:上图是一个由9个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这个图形,各能得到什么图形?2.再试一试,画出它的三视图.3.怎样画得又快又准?4.用6个相同的小方块搭成一个几何体,它的俯视图如图所示.则一共有几种不同形状的搭法(你可以用实物模型动手试一试)?四、课堂练习1.课本p118练习1,2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第2课时(图文详解)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5.长方形、正方形、圆等都是 平面 图形. 6.写出下列几何体的名称.
棱柱
棱锥
圆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7.下列图形中为圆柱的是( D ).
8.埃及金字塔类似于几何体( C ).
(A)圆锥 (B)圆柱 (C)棱锥 (D)棱柱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你做对了吗?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1.下面是由六个正方形连在一起的图形,经折叠后能围 成正方体的图形有哪几个?
A
B
C
D
E
F
G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2.(武汉中考)如图所示,李老师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圆柱 形茶叶盒和一个正方体的墨水盒,小芳从上面看,看到的 图形是(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9.下列图形中不是立体图形的是( D ).
(A)球
(B)圆柱
(C)圆锥 (D)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10.小明为班级专栏设计了一个图案,如图所示,主 题是“我们喜爱合作学习”,请你也尝试用圆、扇形、 三角形、四边形、直线等为环保专栏设计一个图案, 并标明你的主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4.(宁波中考)骰子是一种特别的数字立方体(如图),它
符合以下规则:相对两面的点数之和总是7.下面四幅图中
可以折成符合规则的骰子的是( )
(A)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几何图形初步》课件
学习重点: 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体会一些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课件说明
几点说明: 1.知识结构图的建构过程,可以依此课件在大屏幕进
行,也可以在黑板上随着问题的展开逐步完成. 2.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分类讨论(例3)、方程思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3)你能画出几个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吗?
(4)分别画出几个简单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和 从不同方向看得到的平面图形.你能说说立体 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吗?
知识结构图
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
立体图形 平 面 图 形
展开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
平面图形
例1 在下列图形中(每个小四边形皆为全等 的正方形),可以是一个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 C ).
(A)
(B)
(C)
(D)
例2 如图,从正面看A、B、C、D四个立体图形,分别得到a、b、 c、d四个平面图形,把上下两 行相对应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用线连接起来.
a
b
c
d
问题2: 在平面图形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
知识结构图
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
立体图形 平 面 图 形
展开立体图形 直线、射线、线段
A
BC
A
CB
图①
图②
(2)如图②,因AB=3,BC=1, 所以AC=AB-BC=3-1=2(cm).
问题4:
在本章中,我们学习了有关角的那些 知识?有那些重要结论?
知识结构图
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
立体图形 平 面 图 形
展开立体图形 直线、射线、线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M
F
E
D
C
B
A
知识点一(几何图形初步) 【知识梳理】
一、填空题。
1.下列四个平面图形中,不能折叠成无盖的长方体盒子的是( )
(A ) (B ) (C ) (D )
2.有一个正方体木块,它的六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6,图1是这个正方体从不同方向所观察到的数字情况,则数字1和5对面的数字是( )
A.4,3 B.3,2 C.3,4 D.5,1
3. 如图2,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12=∠∠,若140AOE =∠,则AOC ∠的度数为( )
A.40 B.60
C.80
D.100
4.已知点A
B C ,,在同一直线上,若20cm AB =,30cm AC =,则BC 的长是( ) A.10cm
B.50cm
C.25cm
D.10cm 或50cm
5.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沿着EF 折叠,点C 、D 分别落在M 、N 的位置, 且∠MFB=
1
2
∠MFE.则∠MFB=( ) A.30° B.36° C.45° D.72°
6.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盒子的平面展开图可以是下列图形中的( )
A.只有图①
B.图①、图②
C.图②、图③
D.图①、图③
7.如图,∠AOB=180°,OD 、OE 分别是∠AOC 和∠BOC 的平分线,则与线段OD 垂直的射线是( )
A.OA
B.OC
C.OE
D.OB
二、画图与说理
8.如图,已知点C 、点D 分别在AOB ∠的边上,请根据下列语句画出图形:
(1)作AOB ∠的余角AOE ∠;
(2)作射线DC 与OE 相交于点F ; (3)取OD 的中点M ,连接CM .
9.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OP 是∠BOC 的平分线,OE ⊥AB , OF ⊥CD.
(1)图中除直角外,还有相等的角吗?请写出两对:
① ;② . (2)如果∠AOD =40°.
①那么根据 ,可得∠BOC = 度.
②因为OP 是∠BOC 的平分线,所以∠C OP=2
1
∠ = 度.
③求∠BOF 的度数.
O P F
E
D
C
B
A
(第9题图)
O D
C
B
A
O
B
E
C D
A
4
3
2
1
E
D
C
10.如图3,AOB
∠为直角,AOC
∠为锐角,且OM平分BOC
∠,ON平分AOC
∠,求MON
∠的度数.
11.如图, 已知O为直线AB上一点, 过点O向直线AB上方引三条射线OC、OD、OE, 且OC平分AOD
∠,231
∠=∠,70
COE
∠=︒,求2
∠的度数.
12.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EG平分∠AEF,∠1=40°.求∠2的度数.
知识点二(几何训练)
1、如果线段AB=7.2cm ,点C 在AB 上,AC=
3
1
AB ,点M 是AB 中点,那么MC 的长为_________。
2、已知线段AB 与它上面一点C ,画线段AC 中点D ,线段BC 中点E ,那么DE 是AB 的几分之几?_________
3、已知线段AB ,画它的中点C ,再画BC 中点D ,再画AD 中点E ,则AE 等于AB 的几分之几?_________
4、已知线段MN ,在MN 延长线上取一点P ,使MP=2NP ,再在MN 反向延长线上取点Q ,使MQ=2MN ,那么MP 是线段NQ 的几分之几?_________
5、已知线段AB 与它上面一点C ,画线段AC 中点D ,线段BC 中点E ,那么DE 是AB 的几分之几?_________
6、已知线段MN=10cm ,P 点在直线MN 上,MP=4.5cm ,点S 是PN 中点,那么线段PS 的长度是__________cm 。
7、已知A 、B 、C 、D 是直线l 上顺次四个点,而且AB :BC :CD=4:5:6,M 、N 是AB 、CD 中点,MN=20cm ,求AB 、AC 、AD 长。
8、已知C 是线段AB 上任意两点,M 、N 是AC 、CB 中点,若MN=a ,BN=b ,那么AN 的长是_________。
9、如图,OC 是∠AOB 的平分线,OD 是∠BOC 的平分线,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COD=∠AOC (B )∠AOD=32∠AOB (C )∠BOD=31∠AOD (D )∠BOC=3
2
∠AOD
B
D C A
O
10、已知∠α=600,画∠AOB=1800,如果OC 是∠AOB 的平分线,那么( ) (A )∠α=
21∠AOC (B )∠α=∠AOC (C )∠α=31∠AOC (D )∠α=4
3
∠AOC
11、如图,已知OB 是∠AOC 的平分线,且∠AOB :∠AOD :∠COD=1:3:4,求∠AOB 、∠AOD 、∠COD 的
度数。
12、如图,∠AOC=2∠COB ,OD 是∠AOB 的平分线,已知∠COB=200,则∠COD=_________0。
13、如图,AB 、CD 交于O ,OD 平分∠EOB ,如果∠BOC 的度数是1580,则∠AOE 的度数是。
B
D C
A O
B
D
C
A
O
B D E
C A O
14、如图,已知∠AOB=900,∠AOC 是锐角,ON 平分∠AOC ,OM 平分∠BOC ,求∠MON 的度数。
15、在直线MN 上,过O 点引涉嫌OA 、OB ,使OA 、OB 在M 同侧,已知∠MOA=2∠BON ,∠BON 比∠AOB 多120,求∠AOM ,∠AOB 的度数。
16、互为余角的两个角的差是350,求较大角的补角。
B
N
M C A O B N
M A O
17、一个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的4倍多150,求这个角。
18、如图,直线AB 上有一点P ,点M 、N 分别为线段PA 、PB 的中点,AB=14.
(1) 若点P 在线段AB 上,且AP=8,求线段MN 的长度。
(2) 若点P 在直线AB 上,使说明线段MN 的长度与点P 在AB 上的位置无关 (3) 如图,若点C 为线段AB 的中点,点P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下列结论:
①
PA PB PC -的值不变;②PA PB
PC
+的值不变。
请选择一个正确的结论并其值。
19、如图,线段AB=24,动点P 从A 出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沿射线AB 运动,M 为AP 的中点。
(1) 出发多少秒后,PB=2AM
(2) 当P 在线段AB 上运动时,试说明2BM-BP 为定值
(3) 当P 在AB 延长线上运动,N 为BP 的中点,下列两个结论:
①MN 长度不变;②MN+PN 的值不变。
选择一个正确的结论,并求出其值。
C B A
P
M P A B
M A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