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安处即是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心安处即是家
题记:任思绪飘飞,写下的,有些乱,也懒得整理了
有时在想,家是什么,房子是什么。

我想成家是比结婚更温暖的一个词,其实结婚不是目的,成家才是目的。

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

父母在的地方,父母在的这个家,终究不是完全属于自己的,长大后总要构建自己的家,在那里开始成长,开始老去。

父母的家是后方,是能让自己温暖的地方,让自己停靠的港湾,但只是“享受”,对这个家,这个房子,并没有多大的贡献,人还是需要一个能让自己感到自己价值和舒适的地方,一点一滴从无到有的构建,这样才会有真正完全的归属感。

而这个家,总是要有人,才叫家的,所以有了婚姻。

同时,也需要有人分担婚姻的成本,所以更多的人婚后才买房,将结婚叫做成家。

为什么中国人那么看重买房,其实不是房子本身,而是看重的是买房后面的东西,那就是家。

中国人,大多认为有自己的房子才叫有自己的家。

所以,房价那么高,所以买房是很多人结婚的前提,所以买房耗去了很多人大部分的积蓄和精力。

我在想,没有房子,是不是就不能有自己的家呢?
在租来的房子里,能有家的感觉吗?
是不是一定要结婚才叫成家?
如果有了自己的房子,但没有一个男主人,那是不是还是叫家呢?
也许说到底,要有房子才有家,其实是因为人需要一种安全感,一种稳定感。

租来的房子,可能会有不能租的变化,而且会换来换去,租房子的人于是会有不安全感。

这种不安全感,不固定感让人觉得这不是家。

因为家给人的感觉是安全是稳定。

而要结婚了才有家的感觉,归根到底也是人需要一种安全感,一种温暖感。

没有男主人,女人,会觉得不安全。

没有夫妻之爱,会让人觉得寂寞,不温暖。

而家给人的感觉是安全,温暖的。

所以这种不安全,不温暖,会让人觉得虽然有房子,但仍不是家。

但有那么一些女人,自己能给自己安全,温暖,因此有那么一些女人自己买了房子,有了结婚之前只属于自己的小家。

这样即使结婚了,吵架了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的避风港,这种感觉让她觉得更安全了。

而且在这样一个房子里,她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布置,有女性的灵性去把它布置得很温暖。

这样就满足了她安全,温暖的需求,这也就是家了。

所以,要成家,要有房子。

最好再有婚姻。

即使没有婚姻,至少要有自己的房子。

很少有人,能在租来的房子里,找到家的感觉的。

因为租来的房子没法给人安全,稳定,也很难给人温暖的感觉。

要么是,租来的房子,加上男主人,由另一半来给予她温暖,安全,稳定感。

这样可以弥补租房子带来的不稳定,及不安全,不温暖感。

所以,家的几个条件的排列组合,我可以做一做。

1.租的房子
2.买的房子
3.婚姻/爱人
a,安全 b温暖 c稳定
1)最好的组合买的房子+婚姻/爱人=2安全+2温暖+2稳定
2)租的房子+婚姻/爱人=安全+温暖+稳定
如果爱人好到一定程度,可以弥补租的房子少的安全,温暖稳定,也可以得到:
租的房子+温暖的婚姻/体贴的爱人=2安全+2温暖+2稳定(对爱人要求高)
3)买的房子+强大的内心=安全+温暖+稳定
如果自己内心够强大,能够很好的自我调节。

也可以弥补单身缺少的安全,温暖,稳定。

买的房子+强大的会自我调节的内心=2安全+2温暖+2稳定
4) 租的房子+?=安全+温暖+稳定
这个对人的要求就太高了
要人学会随遇而安,做到我心安处既是家,随时会调节自己的心情。

做好随时变化,随时适应的准备。

4)写到这里,突然觉得最好的组合是:
买的房子+温暖的婚姻/体贴的爱人+强大的会自我调节的内心=安全+温暖+稳定+爱=家这个式子才是最稳定的,不管左边那一点出了点问题,都不会影响这个式子失衡。

而房子,婚姻都只是表象,很多人把对家的渴望等同于对房子,婚姻的渴望,其实是不对的。

人本质上,是对爱,安全,温暖,稳定的渴望。

房子可以变,房子变对家的影响并不是最主要的。

我们搬家了,虽然开始会有一点不稳定的感觉,但新的家仍然是家,因为亲人,爱人没变,爱没有变,安全,温暖仍在。

婚姻也可以变,给你爱的人可以变,但只要仍然有爱,就能有家的感觉。

所以,有的人离婚了,还可以再婚,找到新的爱,找到新的家。

当然这样的变化,会影响我们“稳定感“,但终究还是会走向新的稳定,保障我们对家的需要。

同时,爱,安全,温暖,稳定,虽然都可以由别人给,小时候由父母给,大了有爱人给。

但在没有人给的时候,在失去父母,或没有爱人的时候,也可以自己给。

自己同样能给自己爱,安全,温暖,稳定,虽然这样会比较难,这样对个人的心理调节能力要求高,但仍然是可以做到的,而且我们要相信个人一定是可以做到的。

否则,那些失去父母,没有婚姻,没有房子的人,不就永远得不到安全,爱,温暖,稳定,得不到家的感觉了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我心安处即是家“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了。

自己给自己安全,爱,温暖,稳定,给自己爱。

做不到的人,才会退而求房子,婚姻,爱人。

但这些其实都不如自己的内心“稳定”。

买的房子+温暖的婚姻/体贴的爱人+强大的会自我调节的内心=安全+温暖+稳定+爱=家
这个等式左边的先后次序其实应该是:
首先,培养出强大的会自我调节的内心。

再,找一个体贴的爱人/温暖的婚姻
最后才是买的房子。

当然,如果同时能获得买的房子和体贴的爱人/温暖的婚姻,是最好的,但如果不能,肯定应该是先有体贴的爱人/温暖的婚姻,再有买的房子
当然,如果有能力买房子,在未找到体贴的爱人/温暖的婚姻前,也是可以先买房子的,那样也能增强安全,温暖,稳定感,只是对“爱”并不见得会有帮助。

所以,才有越来越多的女子在婚前自己独立买房子。

但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女人,不去做或者做不到强大的会自我调节的内心,不能自己给自己安全,稳定,温暖,爱,于是将目光转向房子,婚姻。

由于没有能力自己去买房子,所以将目光全部转向婚姻。

希望通过婚姻获得家,获得安全,温暖,稳定,爱所有的一切。

将所有的期望寄托于找另一半,寄托于那个男人。

希望他给自己房子,给自己婚姻,从而给自己安全,温暖,稳定,爱,给自己家。

有的人得到了,有的人没有。

有的人暂时得到了,也因为那个男人的变化,又一夜自己失去了婚姻或失去了婚姻+房子,也就失去了家。

有人骂现在的女人势利,都要有房子才嫁,其实这样的女人本质上不是势利,只是她渴望有家,渴望安全,温暖,稳定,爱。

而自己又无力承担这一起,自己给自己这一切。

所以她只能寄希望于他人,于某个男人。

这样的女子其实是可悲的。

所以,这个社会,也很理解这样的女人,越来越多的男人,也接受了应该给女人房子,不买房不结婚的观点。

也有那样的父母,他们爱自己的子女,有能力给孩子房子。

但其实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也许能多给她的孩子一些温暖,安全,稳定感。

但那绝不是全部。

有一些父母,给子女指定婚姻,也是想给孩子温暖,安全,稳定感,给孩子一个家。

但其实,他们不明白,子女长大后之所以要自己成家,这个家之所以和父母的那个家不一样,很大一部分在于子女需要自己去建立它。

这样的参与,才能带来归属感,才能带来真正的家的感觉。

所以,当父母不能给你房子,爱人/婚姻;自己暂时也没有能力买房子,暂时也没有找到爱人/婚姻的时候,必须学着调节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的心强大起来,学会做到心安。

才能找到爱,安全,温暖,稳定,才能有家的感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