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25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教育微课教案模板

小学数学教育微课教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小学数学》微课课程二、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微课中所涉及的基本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微课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四、教学时间30分钟五、教学资源1. 微课视频:包含教学内容、例题解析、练习题等。

2. 白板或电子设备:用于展示微课视频、教学互动。

3. 练习题纸:用于学生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微课中所涉及的基本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动画或图片展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问题:今天我们将学习微课中的数学知识,大家准备好了吗?(二)新课讲授1. 观看微课视频,跟随微课内容学习数学知识。

2. 教师在旁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微课中的重点和难点。

3. 结合微课中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三)练习巩固1. 学生根据微课内容,完成练习题。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1. 总结微课所学内容,回顾重点和难点。

2. 强调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五)课后作业1. 完成微课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针对微课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拓展练习。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回答问题、是否主动参与讨论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分析微课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2. 学生反思:回顾微课学习过程,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注:本教案模板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小学数学微课程教案

小学数学微课程教案

小学数学微课程教案教案标题:小学数学微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使用基本的数学概念、术语和符号。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技巧。

2.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图形的认知和描述。

三、教学重点:1. 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技巧的掌握。

2. 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 图形的认知和描述。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提供真实或虚拟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合作与沟通能力。

3. 讨论与分享法: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的讨论和分享,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并复习已学过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技巧。

2. 概念解释与示范(10分钟):解释乘法和除法的概念,并给出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运算过程。

引导学生理解两个运算之间的关系。

3. 讨论与合作(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与乘法或除法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互相交流想法和解决方案。

4. 操练与巩固(15分钟):通过练习册或工作纸的方式,让学生个别完成一些加减乘除的基础运算题目,巩固所学的概念和技巧。

教师可以巡视,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5. 拓展与应用(10分钟):提供一个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并进行思路和答案的分享。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带领学生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总结重点和难点,并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收获和困惑。

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解答。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册上与当天学习内容相关的一部分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提交作业并互相讨论。

数学微课的小学规范教学设计五篇

数学微课的小学规范教学设计五篇

数学微课的小学规范教学设计五篇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微课的小学规范教学设计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微课的小学规范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P81例1及P82做一做的第1题。

2、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节课要认识的是分针正好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及1时与60分的关系,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半时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掌握本课知识既为下一课学习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一时间做好准备,又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知道1时=60分。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意识。

情感目标: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并自觉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教学重、难点的确定重点: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理解时、分的进率。

难点:认识每个大格刻度各代表几分。

【教法、学法选择】1、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把故事、游戏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中,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发挥课件的辅助教学功能,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形象性,赋予抽象的时间概念以鲜活的感性支撑,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合作探究对知识进行迁移、重组,达到认识、理解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目的。

【教学程序设计】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1、谈话引入:这个学期,数学王国里的两位小精灵聪聪和明明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上课、做游戏。

今天为了准时的和我们见面,他俩特地起个大早,让我们瞧一瞧,他俩是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出发去学校?(课件出示挂钟,学生读时间)哟,聪聪和明明可真准时,刚到学校上课铃就响了。

(课件出示P81的主题图)2、质疑:面对主题图,学生发现钟面上的时间既不是整时,也不是半时,便产生了一种认知上的冲突,他们会根据钟面猜测、争辩,急于弄清楚学校是什么时候开始上课的,老师就此点明课题并板书。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共五篇)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共五篇)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共五篇)第一篇: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课题反比例设计者课题组成员来源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46~48页设计时间2016年4月录制方式手机+白板时长 8分设计理念数学新课程的学生观认为,数学教学应该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因此,本课设计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首先通过对正比例的复习,直接导入新课教学,揭示课题,根据生活中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推理和概括出反比例的意义,接着运用反比例的知识,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的量,然后让学生自己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反比例,进一步加深对反比例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反比例,能体会函数思想。

2.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能利用反比例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提高观察、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的能力。

重难点和关键1.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2.难点: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3.关键:认真分析两种量的变化情况及规律。

教学方法讲解法、提问法、探究法等微课教学过程设计环节讲解设计意图导入(1)分1.正比例的意义是什么?怎样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2.判断两种相关联量成不成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1)相关联的量(2)比值一定巩固旧知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过程(6)分 1.课件出示例1师:在表1和表2中,有哪几个变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表1和表2中的关系相同吗?生:表1的两个变量(长和宽),积相等都是24。

表2的两个变量(长和宽),和相等都是12。

2.课件出示例2 师:表中有哪几种量?时间是怎样随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每两个相对应数的乘积是多少?发现了什么?生:速度和时间这两个量,时间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减少,时间随着速度的减少而增加,在变化过程中,速度和时间的积总是一定的,都是120(表示的是路程),路程一定时,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时间的乘积一定。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精选5篇)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精选5篇)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精选5篇)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1微课名称:四年级上册“计数问题”知识点名称:数线段的个数学科类型:小学数学教学环节类型:新课讲授教学活动类型:讲授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会快速准备的数出线段(角)的个数。

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教学资源与环境:电子白板,录屏软件教学过程:1、给出一个图,让学生先试着数线段,提出问题:怎样快速又补充不漏的数出来。

进行基于问题的教学。

2、从一般到特殊,讲述数线段的技巧。

3、给出问题,学生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检验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预计上课时间长度:5分钟教学理念:创新。

教学模式创新,运用技术创新,丰富教学策略,给学生创造一个富有乐趣,有益于学习的微课程。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2一、设计说明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在生活中运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本节课主要是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比较、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浓厚兴趣。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为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各项教学内容全部贯穿于活动当中,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关注合作,促进交流:为了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我运用小组共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把积极思考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使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3、组织活动,引发思考: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主体,我组织了许多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活动,充分体现了数学学科所独有的特点——数学思考。

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2—114页。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小学数学微课程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微课程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微课程设计方案1. 引言微课程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短小精悍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将课程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演示。

小学数学微课程设计方案旨在提供一种创新、灵活和高效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个小学数学微课程设计方案,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微课程设计。

2. 目标群体小学数学微课程设计方案主要面向小学生,特别是三年级至六年级学生。

通过这一方案,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节奏下,高效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3. 方案内容本方案旨在设计一系列短小精悍的数学微课,其中包含以下主题:3.1 实数和自然数•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实数和自然数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它们。

•教学内容: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演示,解释实数和自然数的含义,包括数的分类、数的排列和数的应用。

•教学方法:采用动态演示、实践操作和思维导图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3.2 加法和减法•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技巧,并能够在解决简单问题时运用它们。

•教学内容: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练习题,讲解加法和减法的规则和运算步骤,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教学方法:结合虚拟教学实验、小组合作和个性化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3 乘法和除法•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乘法和除法的理解和掌握,让他们能够在实际问题中正确应用乘法和除法。

•教学内容:通过实际场景和模拟操作,阐述乘法和除法的原理和运算规则,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教学方法:采用互动教学、游戏化学习和应用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对乘法和除法的兴趣和认知。

3.4 数据与图表•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数据和图表的关系,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和图表阅读能力。

•教学内容:通过具体的数据和图表案例,讲解数据收集、整理和呈现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图表。

•教学方法:结合实际生活情境和互动讨论,激发学生的观察和思考,提升他们的数据处理能力。

小学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2.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研究动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和比较;2. 加法和减法的运算;3. 数字的运算性质和规律;4. 分数的概念和运算;5. 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三、教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设计富有趣味性的微课程;2. 结合实际生活和情境设计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3. 小组合作研究,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4. 利用游戏化教学和计分机制激励学生的研究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数学问题或谜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和主动研究的动机。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简短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所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3. 操作练: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在小组内进行针对性的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 互动讨论: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共同解决难题和发现问题解决的方法。

5.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6.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温故知新:教师设计相关的复和巩固练,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评价:1. 同学互评:学生通过观看和评价其他同学的微课程表现,提供反馈和建议,促进学生之间的研究互动和成长。

2.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研究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研究进步和不足之处。

六、教学资源:1. 微课程视频;2. 互联网资源(包括在线练、教学游戏、教学素材等);3. 小组合作研究的配套材料。

七、教学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八、教学反思: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过程和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以上是小学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的简要内容,通过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和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微课小学数学教案

微课小学数学教案

微课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整数数字概念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整数的概念和意义;
2. 能够灵活运用正整数和负整数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
3. 能够解决相关问题并进行简单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整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课件PPT、教具计数棒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等。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
1. 教师出示PPT,引导学生回顾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

2. 让学生讨论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意义及运算规则。

二、整合知识(10分钟)
1. 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用计数棒表示正整数和负整数,并进行加减运算。

2. 让学生通过实例练习,加深对整数运算的理解。

三、拓展应用(10分钟)
1. 给学生出示相关问题,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答。

2.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解答和思考过程。

四、总结提高(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整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到的知识点。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对整数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课下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习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微课,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整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提高了对整数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在课堂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同时,教师还要及时总结和反思教学过程,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微课程设计

小学数学微课程设计

小学数学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学数学基本概念,如加减乘除、分数、小数等,并能够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几何图形和空间观念,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组合和分解。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如计算器、尺子等,提高数学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和沟通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3.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心态,勇于克服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小学数学微课程,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学生特点:小学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要求: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成长。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目标,选取以下重点内容进行教学:1. 数的概念与运算:包括自然数、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加减乘除运算,着重强化学生对运算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 分数与比例:涵盖分数的意义、性质、加减乘除运算,以及比例的概念和运用。

3. 几何图形与空间观念:介绍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分类、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以及立体图形的认识。

4. 量的计量:教授长度、面积、体积、重量等计量单位及换算。

5. 数据分析: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能力,了解统计图表的制作和解读。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数的概念与运算(第一章)第二周:分数与比例(第二章)第三周:几何图形与空间观念(第三章)第四周:量的计量(第四章)第五周:数据分析(第五章)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按照教学大纲的进度进行。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优秀10篇)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优秀10篇)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优秀10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91~92页教材简析: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认识钟面上的整时数,先让学生认识时针和分针,再认识钟表(包括电子表)表面上的整时数.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过程性目标:1.通过拨表针、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2.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3.能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情感目标: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正确迅速说出或拨出钟面上的时间。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钟表、教学过程:一、引入猜谜: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生异口同声地说:“闹钟”。

师:闹钟有什么作用呢?生1:可以叫我们起床。

生2:可以告诉我什么时候干什么。

生3:可以告诉我们时间。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

板书:认识钟表二、动手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小闹钟仔细观察,看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然后小组交流交流。

生:自由观察活动。

(师:课件出示4时)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钟面上都有些什么?生1:我的钟面上有三根针,又粗又短的是时针,较粗较细的是分针,那个又长又细的是秒针(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一出示时针、分针及名称。

)。

师:这个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他已经认识秒针了,真了不起,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更一步地认识秒针。

钟面上还有什么?生2:钟面上有12个数。

小学数学《微课程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微课程设计方案》

汽车修理工作总结5篇篇1尊敬的领导:您好!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在汽车修理行业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以下是我对今年工作的总结,以回顾过去并展望未来。

一、工作经验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主要从事汽车维修工作,包括发动机、底盘、电气系统等方面的维修。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逐渐掌握了汽车维修的核心技能,并能够独立完成各种维修任务。

在维修过程中,我注重细节和精度,确保每个维修项目都能够达到高标准的质量要求。

二、专业技能在汽车维修工作中,我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通过参加培训课程和自学,我掌握了先进的汽车维修技术,如发动机故障诊断、底盘调校、电气系统维修等。

这些技能的提升为我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使我能够更好地服务客户。

三、团队协作在团队中,我始终与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

我们共同完成各种维修任务,相互支持、互相学习。

通过团队协作,我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满意。

同时,我也积极参与团队建设活动,为团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客户服务我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注重客户需求和反馈。

在接待客户时,我始终保持热情周到的态度,耐心听取客户需求,并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方案。

在维修过程中,我注重细节和精度,确保每个维修项目都能够达到高标准的质量要求。

同时,我也积极与客户保持沟通,及时反馈维修进度和结果,让客户放心满意。

五、工作成果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成功完成了多项汽车维修任务,涉及多个车型和品牌。

通过我的努力和专业技能,我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满意,并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同时,我也积极参与公司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为公司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工作展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以更好地服务客户。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在团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公司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此外,我还计划参加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活动,以保持对最新汽车维修技术的了解和掌握。

七、总结与感悟回顾过去的一年,我在汽车修理行业的工作中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和收获。

小学三年级数学微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微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微课教案小学三年级数学微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母不超过10)分数加减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只有分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加减。

2、过程与方法。

在具体的情境中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

同时在动手操作及说理训练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得到计算规律,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主体作用,获得成功体验。

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发展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只有分母相同时才能相加减。

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西瓜图片,方格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1.口答下面各题。

(1)4/9里面有个1/9。

(2)5/6是5个/6。

(3)7/8里面有7个/(4)2个1/9是2.说说分数的具体含义。

3/5 2/9 4/4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题展示情境图内容师: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

哥哥吃了2块,妹妹吃1块。

你能提出什?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分数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

三、探究新知。

出示教材分吃西瓜的情境。

(挂图)1、学习例1:(1)师:从图中了解哪些信息?(2)师:哥哥吃了西瓜的几分之几?(板书2/8)师:妹妹吃了西瓜的几分之几?(板书1/8)(3)师:看到黑板上的2/8、1/8,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1:哥哥吃得比妹妹多些;生2: 2/8比1/8大;生3: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

生4:他俩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生5:哥哥比妹妹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4)教师小结: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好棒呀!你们会解决吗?列式: 2/8+1/8和2/8-1/8=的结果是多少?根据学生提出的加法问题开展探究。

学生操作交流,形象感知,获得正确印象。

老师巡视。

师:这个同学不知道答案到底是3/8还是3/16?怎?办呢? (5)交流反馈。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优秀5篇)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优秀5篇)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优秀5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从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动量定理的表达式。

2.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知道动量定理适用于变力。

3.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处理有关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对动量定理的探究过程,尝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和讲解,得到动量定理解题的方法和步骤。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动量定理的推导以及利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理解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如何正确应用动量定理分析打击和碰撞这类短时间作用的力学问题。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创设实验情景)【问题一】演示:在地板上放一块海面垫,尽可能把鸡蛋举的高高的,然后放开手,让鸡蛋落到海面垫上。

首先让学生猜想可能出现的现象。

实际操作:观察到鸡蛋并没有被打破。

引入:鸡蛋从一米多高的地方落到海面垫上,鸡蛋却没有打破,为什么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问题二】(情景暗示创设问题情境)我们在上节课知道,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新的物理量来研究运动物体对外界的作用效果:p=mv.时刻物体有一个速度,对应有一个动量。

如果说物体速度发生了变化,那么动量也会发生变化:=p-p=mv`-mv那么我们是不是要问了:一个运动的物体,它的动量为什么会变化呢?这个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问题三】(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汽车刹车(坐公交车,我们就有这样的体会)在停下来的过程中动量变化()相同,慢慢滑行停下阻力小,作用时间长;急刹车阻力大,作用时间短。

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定量关系呢?二、新课教学(一)引导学生推导动量定理,并理解其特点〖问题〗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初速度为v,在合力f的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t,速度变为v`,求:物体的初动量p和末动量p`分别为多少?物体的加速度a=?〖推导〗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合=ma 且a=(v-v)/t即:f合t=mv-mv=p`-p〖讨论〗在这个表达式中,各个物理量分别是什么?〖结论〗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这个结论叫做动量定理。

小学数学优秀微课教案

小学数学优秀微课教案

小学数学优秀微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如加法和减法。

能够理解并运用数学概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直观的教具和生动的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能够正确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以及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数学知识和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

2、演示法利用直观的教具、多媒体等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4、练习法通过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数学场景,如购物时的算账、分水果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在这些场景中涉及到哪些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思考。

2、新授以“小明有 3 个苹果,小红又给了他 2 个,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为例,讲解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利用教具(如苹果模型)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 3 个苹果和2 个苹果合在一起是 5 个苹果。

引导学生列式计算:3 + 2 = 5再以“小明有 5 个苹果,吃了 1 个,还剩几个苹果?”为例,讲解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同样通过教具演示,让学生看到 5 个苹果拿走 1 个后还剩下 4 个苹果。

引导学生列式计算:5 1 = 43、巩固练习出示一些简单的加法和减法练习题,如“2 + 3 =”“4 2 =”等,让学生独立完成。

巡视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妈妈买了 5 个鸡蛋,爸爸又买了3 个,一共买了几个鸡蛋?”“书包里有 8 本书,拿出 3 本,书包里还剩几本书?”等,让学生小组讨论并解答。

小学数学微课教案

小学数学微课教案

小学数学微课教案课程名称:小学数学微课教学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2. 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1. 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2. 应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加法和减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活动物件、卡片等教具。

2. 学生准备练习纸、铅笔等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物件或卡片等教具,引导学生复习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2. 举例说明加法和减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讲解(10分钟)1. 讲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包括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2. 通过例题演示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步骤。

三、练习(15分钟)1. 学生进行书写练习,巩固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

2. 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应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巩固(10分钟)1. 教师通过游戏方式复习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2. 学生互相出题,进行口算比赛。

五、拓展(10分钟)1. 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用加法和减法计算图形的边长、面积等问题。

2. 学生尝试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应用加法和减法进行计算。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课学到的内容。

2. 教师鼓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包括书写练习和口算题目。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小学数学微课,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并能够熟练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通过活动和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小学数学微课教案

小学数学微课教案

小学数学微课教案教案标题:小学数学微课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和基本运算;2. 学生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推理、逻辑思维和分析;3. 学生能够通过游戏和实际情境应用数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教授小学数学基本概念和运算;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数字卡片、计算器、游戏道具、教学PPT等;2. 学生学习工具:纸笔、数学练习册。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创设情境:以一个有趣的问题或故事导入,引起学生兴趣。

2. 教师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回忆数字的读法和写法。

步骤二:探究与讲解(10分钟)1. 引导学生运用数字卡片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计算,培养他们对数字的理解。

2. 通过示例讲解基本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如加法、减法和数字的大小比较。

3. 结合教学PPT和实物道具,讲解有关数学概念的定义和运用。

步骤三:合作与实践(15分钟)1. 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数学问题解决任务,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讨论和寻找解决方案。

2. 配置游戏道具,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数学概念和运算,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步骤四:引导与反馈(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总结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2. 教师提问学生有关数学的相关问题,并提供实时反馈和指导。

步骤五: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学生个别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

2.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拓展练习,深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步骤六:作业布置与展示(5分钟)1. 教师布置相关作业任务,要求学生在家中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 学生可以选择将自己解题过程进行展示,鼓励他们展示学习成果。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合作与实践中的表现,并记录他们的思考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师在学生个别完成练习时进行评价,检查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展示时,教师及同学可以提出问题和评价,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

小学数学微课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微课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微课设计方案小学数学微课设计方案目的:通过微课的形式,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技巧。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

2. 基本的几何概念和运算。

3. 小学生代数初步。

4. 时间、长度和重量的测量。

三、教学方法:1. 知识点讲解:通过图文、动画等形式,对数学知识进行讲解,详细解释概念和运算步骤。

2.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例题,引导学生理解解题方法和思路。

3. 互动讨论:课堂上安排小组讨论、教师提问等环节,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4. 案例分析:讲解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他们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一些生动的例子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预告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

2. 知识点讲解:运用图文、动画等形式,对今天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解释概念和运算步骤。

3. 例题讲解: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例题,对解题方法和思路进行讲解。

4. 学生互动:安排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在小组内彼此讨论解题方法和思路,并鼓励他们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5. 案例分析:通过讲解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他们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总结与展望: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并展望下一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资源:1. 视频教学:准备一些简短的视频教学,配合图文、动画等进行讲解。

2. 习题练习:准备一些习题,供学生进行练习。

可以使用在线学习平台或电子练习册等形式。

3. 实物展示:准备一些实物,以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和实践。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习题:布置一些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后练习,通过练习来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和解题能力。

小学新课标数学微课教案

小学新课标数学微课教案

小学新课标数学微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法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题是“分数的初步认识”,主要内容包括:1. 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若干份的情况。

2. 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如何正确地读出和写出分数。

3. 分数的比较:大小比较的方法。

4. 分数的简单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重点1. 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概念。

2. 分数的读写方法。

四、教学难点1. 分数比较的方法。

2.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五、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括分数的动画演示和练习题。

2. 学具:小纸片、彩笔等,用于分数的实际操作。

3. 教学挂图,展示分数的基本概念。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分蛋糕的情景,引出分数的概念。

- 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蛋糕被分成几份的情况。

2. 探索新知-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分数的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小纸片,体验分数的形成过程。

3. 学习读写分数- 教师示范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 学生练习读写分数,并进行小组交流。

4. 分数的比较- 通过具体的例子,教授分数比较的方法。

- 学生通过练习题,加深对分数比较的理解。

5. 分数的加减法- 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 学生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 强调分数的意义、读写方法和运算规则。

7.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七、教学反思1. 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分数读写和运算中的常见错误。

3.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

八、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观察和作业检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发表见解,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小学六年级数学微课优秀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微课优秀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微课优秀教案教案标题:小学六年级数学微课优秀教案教案目标:1. 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包括四则运算、小数、分数、几何形状等。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在数学学科中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1. 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沟通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电脑、投影仪、白板、书籍、练习册等。

2. 教学资源:小学六年级数学课本、练习册、互联网资源等。

3. 教学环境:安静、整洁、舒适的教室。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复习相关概念。

2.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发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的兴趣。

授课(25分钟):1. 通过小组讨论、问题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数学问题。

2.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利用教具或互联网资源,进行互动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和难点知识。

4.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和巩固练习。

巩固(1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解决一系列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沟通能力。

2. 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解题思路和答案,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交流。

3. 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讨论和点评,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并改正。

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适当的数学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参考资料。

3.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问题和建议。

教学评估: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和解题思路,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教师可以设计小测验或练习,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小学数学优秀微课教案

小学数学优秀微课教案

小学数学优秀微课教案教案标题:小学数学优秀微课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能够运用小学数学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内容:本次课程将围绕“分数的加减运算”展开,通过一个优秀的微课教学视频来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相关概念和运算规则。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简要介绍分数的概念,并与学生分享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分数相关知识,如分数的定义、分数的大小比较等。

2. 观看微课视频(15分钟)- 播放精选的小学数学微课视频,确保视频内容准确、生动有趣。

- 观看视频的同时,学生可以做好笔记,记录重要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3. 概念讲解与示范(15分钟)- 结合视频内容,对分数的加减运算进行详细讲解,包括同分母分数的加减与异分母分数的加减。

- 通过示例演示具体的计算步骤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运算过程。

4. 合作探究(20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道分数加减的练习题进行合作解答。

-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并由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

- 教师在此过程中积极引导,纠正错误,鼓励正确的解题思路。

5. 拓展练习与巩固(15分钟)-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个别完成,巩固所学的分数加减运算。

- 教师在此过程中巡视指导,对学生的解题进行点评和评价。

- 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和帮助。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分数的加减运算规则。

-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教学资源:1. 小学数学微课视频:确保视频内容准确、生动有趣,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分数加减练习题:提供给学生进行个别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情况。

2. 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解题能力和思维逻辑。

3. 检查学生个别完成的练习题,评估他们对分数加减运算的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方法
讲解法、提问法、探究法等
微课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
讲解
设计意图
导入
(1)分
1.正比例的意义是什么?怎样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2.判断两种相关联量成不成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1)相关联的量(2)比值一定
巩固旧知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过程
(6)分
1.课件出示
例1师:在表1和表2中,有哪几个变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表1和表2中的关系相同吗?
课后反思
本微课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内容,时长6分钟,主要通过生活中的三个情景,让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理解和概括反比例的意义,并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这样就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生动直观地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轻松愉快地学习和掌握知识。不足之处:1.在教学中,我觉得让学生动脑思考的时间还是不够,没有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探索,一直都是老师扶着走,感觉有点放不开。2.在提问方面,过多照顾了学习较好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对学困生知识的拓展训练太少,要多关注全体学生。如果让学生自己来探索,自己去提问,自己去发现,我想,这样的教学,才是我所想要的教学效果,也才是更深一个层次的教学,更专业一些的境界,所以,在现在的教学思路,教学模式上,再来一些变化,更加放手让学生做,我想效果一定会更好。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反比例,能体会函数思想。
2.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能利用反比例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提高观察、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的能力。
重难点和关键
1.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2.难点: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3.关键:认真分析两种量的变化情况及规律。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
课题
小学数学突破成反比例的量
设计者
来源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46~48页
设计时间
录制方式
手机+白板
时长
6分
设计理念
数学新课程的学生观认为,数学教学应该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本课设计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首先通过对正比例的复习,直接导入新课教学,揭示课题,根据生活中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推理和概括出反比例的意义,接着运用反比例的知识,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的量,然后让学生自己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反比例,进一步加深对反比例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生:表1的两个变量(长和宽),积相等都是24。表2的两个变量(长和宽),和相等都是12。
2.课件出示
例2
师:表中有哪几种量数的乘积是多少?发现了什么?
生:速度和时间这两个量,时间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减少,时间随着速度的减少而增加,在变化过程中,速度和时间的积总是一定的,都是120(表示的是路程),路程一定时,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时间的乘积一定。
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
反比例意义的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1.回顾导入:正比例的意义导入反比例
2.探究新知:用微课学习反比例的意义
3.巩固练习: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能利用反比例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5.课后思考: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异同?
师:速度x时间=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这两个量,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也随着变化,而且速度与时间的积(也就是路程)一定,我们就说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通过观察图表和表格,引导学生借助表和图进一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展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小结
(1)分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反比例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xy=k(一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