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框架设计①
我国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方法
与 普 查 相 结 合 的 调 查 方 法 和 成 本 分 析 、 态分析法、 统计推断法等方法。
’"
统计与决策
11
统计与决策
!"#"$
工作视点 -./-01.(2343)/
作尚属起步阶段, 统计基础相当薄弱, 相 当一部分统计资料难以搜集,需要经过 专门的调查才能逐步取得。 因此, 统计指 标的设计不宜太复杂, 要立足于现状, 尽 可能地选取那些易于量化、数据资料容 易取得的指标, 突出指标的可操作性。 由于物流 产业是一个复 合产业,物流 产业统计涉及 运输、仓储和 邮 政 业 及 包 装、 流通加工、 配送以及批发 业等行业。物 流产业部门和 统计部门有必 要对物流产业 的基本单位进 行一次普查, 以了解物流产 的情况,并为 今后相应的统 计推算工作打 好基础。通过 周期性的物流 产业普查, 可 对物流产业的 行业分布、 产 业 活 动 单 位 数、 经济组织类型、 从业人员数、 产业成 本、产业效益等情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 了解。 由于我国物流产业统计基础薄弱, 应用传统的统计报表制度进行物流产业 统计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因此, 大量的统 计信息需要通过抽样调查、科学推断等 方法才能获得。尤其是在物流产业还没 有单独列入政府统计序列的情况下, 利 用现有的数据进行估算和推断,是获得 物流产业统计数据的一个重要渠道。 (二) 我国物流产业统计分析方法 物流产业统计分析是指运用定性与 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由表 及里、 由此及彼的研究。 通过对物流统计 资料的分析研究,有利于掌握物流经济 活动的本质特征、 内在规律。 物流统计分 析方法主要有:
(责任编辑 , 亦 民)
!# 物 流 成 本 统 计 分 析 方 法 。 包子分析法等方法。
物流管理物流统计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物流管理物流统计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物流管理]物流统计及评价指标体系打印预览的构建一、物流统计指标的构想物流的成本是难以掌握的,我们需要把物流合理化、标准化,用指标把物流量化,才能真正反映物流的效率好坏,帮助企业乃至整个国家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在设计物流指标之前,需要指出的是物流具有创造价值的转移,因为物流实质同样是凝结了无判别的人类劳动,创造了商品时间或空间的价值,就其特征来说,物流范畴应包括部分加工的价值。
设计的物流目标,主要参照会计科目与物流各环节计算。
要衡量物流活动的价值,就是要看它所包含的时间与空间效果,实际上,就是商品在经过物流活动前后的价值之差。
在扣除物流成本就是物流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
物流价值比率,是衡量国民经济中物流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它是物流创造的价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其比值越高,说明物流业发展程度越高。
物流成本,是包括储存、运输、包装、信息等各环节费用之和。
物流成本比率,这个指标越小,说明物流活动整体效益越高,它对提高物流活动整体重要的物流效益指明物流效益越好,反之亦然。
由于物流活动是一个系统化过程的活动,各分类指标彼此联系,密不可分。
二、物流评价指标的构建1、物流评价指标具有评价标准和控制标准的双重功能在制定评价指标中,必须具备下面2个必要条件:(1)可查性。
任何指标都应该是相对稳定的、可以比较的,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一定的方法观察得到。
(2)可比性。
每一条指标都应该是确定的可以比较的,可以在不同的方案间、不同的范围内、不同的时间点(或等长的时间间隔)上进行比较。
2、物流服务状况的评价可以建立的指标体系1)廉价性:指运费的便宜程度。
运费与物流成本密切相关。
(1)人员薪金:包括工资、津贴、资金等;(2)营运消耗:包括燃油、润料、材料消耗、物流设备折旧与维修等;(3)物流企业外付费用:如港口、养路费、保险费等;(4)事故损失、管理费开支及其他临时性物流支出;(5)基建投资与技术改造折旧。
现代物流综合统计指标体系构建分析
现代物流综合统计指标体系构建分析作者:***来源:《科技资讯》2023年第16期关键词:现代物流综合统计指标体系构建分析中图分类号: F2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91(2023)16-0245-04随着现代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已经成为中国十大产业之一,并且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近年来,物流已经不仅应用于流通领域,还发展到更多行业,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尽管现代物流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然存在许多挑战[1]。
由于缺乏有效的统计数据和信息,定量研究很难准确分析当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情况,只能依靠传统指标进行估计和推断,这种方法缺乏说服力,无法满足当前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需求。
目前我国物流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其中包括缺乏完善的统计指标体系、调查范围狭窄、缺乏客观依据的物流统计会计信息以及缺乏有效的统计调查方法。
基于上述发展现状与挑战,笔者认为我国应当建立现代物流统计指标体系。
建立一个完备有效的现代物流统计指标体系不但能够更好地帮助物流业发展,而且有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是一件非常有必要且有意义的事情。
1 现代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定义、具体构成及计算方法1.1 物流总量的定义、具体构成及计算方法顾名思义,物流总量就是在整个物流过程中所产生的所有活动总称,包括其中的动态活动和静态活动,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现在物流总量的定义并不统一,但是其计算过程还是比较明确的。
物流总量的计算结果通过各部分的结构与其权重相乘得到,其中各部分结构主要包括主体结构、业务结构、货物结构、过程结构物流量、运输结构与平均运距、各空间物流量结构及平均运距。
而这些结构又可以细化分为更多的二级指标进行运算。
1.2 物流规模与效益的定义及具体构成物流规模需要包含物流过程中全部经历的结构,比如包装、运输、装载和存储等环节的所有工作总和,才能算是物流规模的全部。
物流规模与效益的计算方法为各结构的部分进行加权和计算,各结构部分主要包括了企业总收入、各交通设施利用率等。
最新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框架设计①【摘要】本文分析与探讨了构建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重要现实意义和当前物流产业统计指标的现状,提出了在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基础上,以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为主线构建物流产业指标体系框架的设计原则和思路,并结合绿色物流的理念,构建了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整体框架,具体包括物流具体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物流产业的简要指标体系和物流产业的关键指标体系。
编辑。
【关键词】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框架设计1 物流产业统计指标现状1.1 物流产业统计分类情况当前,关于物流产业的分类主要体现在国家统计局新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物流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其绝大部分统计数据都分散在第三产业的各个行业当中。
关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与物流业有关的产业涉及到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仓储业、邮政业、批发零售餐饮业的连锁配送企业、商务服务业中的包装服务[5]、物流咨询服务和物流广告服务、制造业中的流通加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中的物流信息业和物流电信服务、金融业中的物流金融服务和物流保险服务。
其中,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中只有连锁配送企业属于物流产业。
流通加工业属于生产活动,无法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从制造业中细分出来,统计数据的取得具有相当难度。
关于物流产业统计的指标,目前国内外专门对物流业发展情况作宏观研究的比较多,然而系统进行现代物流统计指标体系进行研究的成果比较少。
但是在现实中,由于长期以来,物流业一直处于为各行业服务的地位,统计数据分散在各行业的统计中,加上统计操作中的实际困难,至今尚缺少全面系统地进行物流业的统计工作,现行的物流业的统计指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指在第三产业的各行业的统计指标中有所反映。
探讨如何构建我国物流统计指标体系
探讨如何构建我国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阶段,同时是物流费用偏高的基础性原因。
现阶段,我国总体上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服务业欠发达、工业产品附加值偏低。
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实现同样多的商品销售额、耗费同样多的物流费用,但所创造的增加值明显偏低,从而导致物流费用与GDP的比率偏高。
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物流统计指标,不能有效反映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全面。
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物流行业从业经验,分析我国物流统计现状,探讨构建我国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及注意事项。
1 我国的物流统计现状传统物流呈机械化特点,不够灵活,古代以“镖局”为主就是物流载体,而现代物流不仅包含传统物流的包装与运输、装卸与仓储,还包含加工与配送、信息与电子商务功能。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采用先进组织方式、管理技术,有机集成了资金流、信息流与物流,使各环节形成一整套科学的供应链。
为适应经济发展,催生了新物流形式,某些物流形式有可能会成为未来物流主流形式。
然而我国目前物流统计中,缺乏这方面统计方法、统计指标。
目前,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日益发展,在传统物资行业,主要以物流贸易部门、仓储部门、交通部门等,形成一种各自为政形式,呈封闭状态。
所以,统计口径较为狭窄,形成了商业、交运、储运、商业、物资等统计分支。
对于物流定量研究,相关物流产业经济统计数据、统计指标较为缺乏,很难全面定量分析物流产业。
同时,我国储运统计、物资统计同现代物流存在较大差距,无法对现代物流活动全面反映,同现代物流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很难掌握物流成本。
我国成本核算体系中,因体质不健全,物流管理费用未纳入成本核算体系,部分费用甚至存在重复计算问题。
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增加值作为核心指标,可反应特定时期内的所有成果,通过产业增加值分析物流,我国物流业衡量应以物流成本、产业增加值作为衡量指标。
对于现代物流,改善了配送、流通、加工等功能,该些功能具备创造价值,包含某些加工创造价值、物流增加值。
现代物流综合统计指标体系构建探讨
现代物流综合统计指标体系构建探讨发布时间:2022-01-19T02:57:36.604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24期作者:孟莹邹杨[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物流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已从曾经简单、原始的运输模式,逐渐转变为现代化、绿色化、电子化、第三方以及第四方为一体的新型物流运输模式。
现代物流产业的一体化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基础保障。
武汉乐道物流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40摘要:现代物流的发展,将多个行业充分联动起来,使之构成更为完整、涉及范围广泛、影响力大的新生经济体系。
通过物流行业与批发零售业、制造业等行业的联动作用,使国民经济实现高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柱产业。
本文对现代物流综合统计指标体系构建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并结合当前我国物流的实际发展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字:现代物流;统合统计;指标;体系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物流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已从曾经简单、原始的运输模式,逐渐转变为现代化、绿色化、电子化、第三方以及第四方为一体的新型物流运输模式。
现代物流产业的一体化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基础保障。
但是,当前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因此,需要针对现代物流,全面加强建设,特别是必须建立完善的现代物流综合统计指标体系,从而为物流产业及其与其他产业的联动发挥,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一、现代物流综合统计需求指标体系的构建在现代物流综合统计中,物流需求规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统计项目,需要从宏观层面,对物流需求状况进行详实的统计。
因此,需要在此方面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也就是物流需求规模指标体系,其中包括物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两个方面,需要从多个角度建立相应的指标,从而对物流的需求规模进行科学合理的衡量,如物理的货运量、货运周转量、从业人数、社会库存额、总成本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等等[1]。
物流产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物流产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物流产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___________)内容摘要:物流产业是现代经济体系中的支柱产业。
本文在论述物流产业现代化含义的基础上,讨论了物流产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从现代化保障和现代化成就两个方面构建了物流产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物流产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关于物流产业现代化的概念诠释现代化是一个模糊、动态和综合的概念。
实现现代化是一个永无终结、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过程,是人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从工业革命开始,经济社会不断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过程。
物流产业现代化的概念可以理解为:相对传统物流而言,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的支撑,将原本分离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采购供应、生产、销售、回收等环节紧密联合起来,形成一个以全新的、速度更快、规模更大、效率更高、效益更好为特征的现代物流系统,以实现物流的系统化、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标准化等目标。
其中,系统化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根本区别,强调了物流功能的整合;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动化的基础,而智能化更是信息化和自动化的更高层次应用;网络化旨在打破物流信息“诸侯分割”局面,将物流结点连接在一起,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三流”的统一;标准化是适应物流产业的社会化和国际化而对物流技术提出的新要求——实现全球标准化。
物流产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一)科学性原则物流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是能够对中国物流业现代化水平有一个客观的反映和评价。
因此,要求指标体系客观地反映物流现代化的内涵、各子系统和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并能较好地量化流通现代化的目标实现程度。
(二)前瞻性原则由于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引起了企业销售范围的不断扩大和销售方式及最终消费者购买方式的转变,从而促使了物流行业的兴起,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现代物流综合统计指标体系构建探讨
现代物流综合统计指标体系构建探讨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科学、高效、健全的统计指标体系是物流行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但是现当代我国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并不完善,不能准确有效地反映我国物流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影响对于物流体系运营的评估,因此,很有必要对于物流综合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提出新的探索。
标签:物流统计;指标体系;构建现代物流作为一种能实现经济高速运行的新的管理技术和组织形式,因其低物质消耗和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被广泛认可,现代物流是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新兴服务产业,是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我国物流业起步比较晚,缺乏相关的统计资料,因此,建立一个健全完善的现代物流统计指标体系迫在眉睫。
1 物流业的现状物流业在20世纪初期被引入我国,即刻受到了我国各部门的关注,物流从流通领域逐步扩展到生产、消费以及服务领域,尤其是近年来,物流作为我国十大产业之一,对第三产业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
但是由于在定量研究中缺乏相关的统计数据以及资料,很难准确地分析我国目前的物流产业,只能依据传统的指标进行估算和推论,缺乏有效的说服力,这些与我国目前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是不匹配的。
物流统计指标体系不完善,调查对象范围小,物流统计核算资料缺乏客观依据,统计调查方式少,这些都是我国目前物流业面对的严峻的问题,因而,构建完备的现代物流综合统计指标体系是我国物流产业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 物流业的特点现代物流行业是在传统物流技术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运用系统的观念,以最经济的费用成本,将加工、包装、储存、运输、搬运、装卸、配送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服务,它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物流业是服务于社会经济产业中关联度最大的行业,现代物流不仅服务于社会生产、消费以及流通的全过程,而且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各种行业,因此,加大物流业的参与度,走近客户,服务客户。
其次,物流业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行业,即将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它不仅以信息化为核心,以优质的服务,快捷方便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且符合客户个性化的定制要求,成为引导消费的另外一种形式。
我国物流统计指标体系构建分析
2018年18期总第879期物流企业作为我国十大振兴产业之一,被定义为物质消耗低、劳动力利用率高、经济效益高的行业。
自二十一世纪开始,我国便出台物流发展的各项针对性建议,并将物流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增长点。
在物流行业发展相对快速的同时,物流统计发展速度却与物流行业发展背离,相关统计学资料比较缺乏,无法站在物流发展方面对企业发展进行策划及分析。
物流统计需要物流大环境不断探索。
构建科学、合理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统计分析法的含义统计学为科学、合理的方法,也是展开论证的一种方式,将数量特征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采集、整理相关数据作为参数,对实践对象展开分析,明确不同变量间的关系。
比如规模、程度、数量间的关系,通过参数关系能够观察事物发展的方向。
统计分析应当具有辅助决策、咨询、监督等作用,经过对数据的不断分析,能够得出相关结论,使分析结果更加合理。
但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应当保障数据完整性,若存在数据不完整问题,容易对整个统计结果造成影响。
二、物流统计指标体系构建的作用物流业在发展过程中,物流统计建设为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物流统计指标相关体系建设能够使物流企业发展进入新的里程碑,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构建,才能满足现代物流的发展需求。
第一,国民经济发展中构建物流统计指标体系为必然趋势。
物流行业被国家定义为第三大经济支出及利益源泉,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较大比重。
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统计核算,不只是企业发展的基本需求,也是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要求。
将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纳入国民生产总值核算中,可以使物流企业及产业发展有更加明确的方向,使决策与国家政策相契合。
第二,新时代的物流行业发展应当积极构建物流统计指标体系。
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使其需求系统的统计体系对决策等进行辅助,科学的经济计算方式能够有效将问题解决。
使物流活动整体流程更加全面及透明的体现。
使物流发展中的供求关系、产业结构变化等得以良好的分析。
现代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创新
现代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创新作者:赵童来源:《商场现代化》2014年第07期摘要:我国物流业兴起相对较晚,关于物流行业的研究也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深入研究物流行业极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文章从物流统计视角出发,试图构建我国现代物流统计指标体系。
关键词:现代物流;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现代物流是指一种综合运用信息技术、交通运输、仓储服务以及包装服务等活动为顾客提供服务的集成管理方式。
现代物流主要目的是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物流服务。
现代物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出现而产生,同时也是加速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服务业。
全球现代物流业稳步增长,其中,欧洲、美国和日本是目前全世界最重要的三大物流基地。
我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但伴随着经济飞速增长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我国物流业增长较快,物流体系已初步形成,物流行业也逐渐规范。
但是,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仍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有关物流行业的相关研究也大大滞后于西方。
以物流统计为例,我国目前暂未形成统一的物流统计指标和相应的统计方法,这些研究的缺乏,将大大影响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规划。
因此,需要尽快建立我国现代物流统计指标体系,一方面为我国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规范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为提高我国现代物流行业的管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撑。
一、我国现代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和基本框架1.我国现代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构建我国现代物流指标体系首先必须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其次要遵循国家相关政策,另外还需与国际物流统计指标衔接。
因此,我国现代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应该遵循下列原则:第一,客观性。
完整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既要如实反映现代物流的各子系统内涵,同时要用量化的指标来实现物流的目标。
第二,可比性。
构建我国现代物流统计指标体系不可避免地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但在保持与国际标准一致的前提下,要保留我国特色,符合我国国情,这样便于我国物流统计数据与国际物流数据进行比较。
第三,范围性。
物流产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物流产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引言物流产业是指以货物流通为核心,通过一系列物流活动,将产品从生产地运送到消费地的整个过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物流产业的现代化水平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竞争力至关重要。
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对物流产业现代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和指导,促进物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重点探讨物流产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和内容。
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构建物流产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经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指标。
下面是一个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框架:1. 确定评价对象评价对象指的是要评估的物流产业现代化水平。
可以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和需求,选择不同的评价对象,例如国家、区域或企业等。
2. 分析评价对象的特征分析评价对象的特征,包括物流产业的规模、发展阶段、区域特点等。
这些特征将直接影响到评价指标的选择和权重分配。
3. 确定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评价指标可以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分类,通常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
根据评价对象的特征和评价目的,可以设计从宏观到微观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
4. 选择评价指标和权重分配根据评价对象的特征和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选择适当的评价指标,并确定它们的权重。
评价指标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数据可获得性、评价对象的特征和评价目的等因素。
5. 确定评价指标的测量方法对于每个评价指标,需要确定相应的测量方法,以便获得准确的数据。
测量方法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根据评价指标的性质和数据的可获得性进行选择。
6. 构建指标体系模型将选定的评价指标和权重进行组合,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或其他数学模型进行构建。
指标体系的内容物流产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应考虑到产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和各个方面的关键因素。
下面是一个示例的指标体系内容:1. 经济指标•物流产业的规模(包括总产值和总资产)•物流成本比重•高效物流覆盖率•物流服务质量指数2. 技术指标•物流信息化水平•物流设施现代化程度•物流技术创新能力3. 管理指标•物流企业管理水平•物流业务流程优化程度•物流安全管理水平4. 环境指标•碳排放强度•绿色物流比重•废物处理能力结论物流产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物流企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物流企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作者:王婉薇来源:《中国市场》2009年第15期[摘要]我国物流产业已经迅速兴起,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物流的发展需要定量说明和分析,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对整个物流业的健康运行和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物流统计;统计指标;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F2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09)15-0038-02根据2007年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物流业务的需求和规模快速增长,物流费用继续扩大。
据测算,200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可达88.82万亿元,同比增长18.1%;物流业增加值完成约1.94万亿元,同比增长14.6%;社会物流总费用约为5.21万亿元,同比增长14.7%。
物流业已经成为近几年中国经济领域中最活跃、增速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
1 物流企业统计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随着物流业的迅速发展,要求用准确、可行、有效的统计数据来反映和分析物流企业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
虽然我国的物流产业迅速发展,但由于我国物流业经营管理基础比较薄弱,还存在着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是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应用还不尽如人意。
物流统计指标体系不够成熟完善,导致不能准确有效地反映物流产业的状况和发展,不能客观实际地分析评价物流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效率。
因此,构建科学实用的物流企业统计指标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1.1 构建现代物流企业统计指标体系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近年来物流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促进其他各产业长远的发展。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物流核算越来越显现出紧迫性,它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现代物流企业统计指标体系能够进一步满足国民经济的核算需求,使物流统计更好更快地纳入国家基本统计体系。
1.2 构建现代物流企业统计指标体系对新兴的物流业的自身发展有重要作用要了解现代物流业,必须先构建起一套科学的、合理的统计指标体系,完善的物流统计体系能准确、及时、全面、有效、系统地反映物流产业的发展情况,反映物流供求规模水平及变动情况,反映物流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影响因素等。
关于我国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基本框架研究
【论文关键词】物流统计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体系【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取得了迅速发展,但物流统计发展却相对缓慢,不能适应物流产业发展的需求。
文章针对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物流统计体系现状,构建了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提出以增加值为核心指标设置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
物流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在我国,物流作为一种实现经济高效运行的先进管理技术与组织方式,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特别是2001年我国六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国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现代物流培育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物流迅速成为国内政府部门和企业关注的焦点和投资热点。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纷纷启动,但物流统计发展相对相慢.远不能适应当前我国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004年5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提出的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试行方案通过专家评审,标志着物流统计制度的正式出台。
但现行物流统计制度中侧重于宏观统计,对于微观企业统计特别是第三方物流统计涉及内容很少,无法满足行业管理、企业管理的需求。
目前我国部分省市纷纷制定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急需物流需求的统计数据作为物流业发展的可靠依据。
尤其是在加速发展物流产业、一些地方政府把物流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的情况下,执行完善的物流产业统计核算体系变得尤其迫切和重要。
因而研究建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现代物流统计,构建物流统计指标体系,是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一、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发展现状(一)国外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特点分析从国际物流统计现状来看,各国普遍重视物流业规模和结构的统计,其中有些国家如美国将第三方物流作用独立的产业来统计。
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来表示物流市场规模和物流业总体水平,并根据比例预测进行未来产业规模预测,还有一些国家使用全社会物流费用总开支指标,但对物流产业增加值这类的价值统计指标涉及较少。
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框架设计的开题报告
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框架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物流产业是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产业。
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不少差距。
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缺少适应国情、具有科学性、完备性和实用性的指标体系。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设计。
二、研究目的(1)分析现阶段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2)研究国内外物流产业指标体系的相关文献资料,总结不同指标体系的优劣,并提出适合我国现阶段物流产业发展情况的指标体系;(3)进行指标体系的评价和完善,提高指标的科学性和实用性;(4)为政府相关部门和物流企业提供参考,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
三、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数据分析法等方法开展研究。
首先通过文献资料法搜集国内外关于物流产业指标体系的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不同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具体应用情况。
然后,结合国内外物流产业的发展状况和我国实际情况,采用专家访谈法寻求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物流产业指标体系。
最后,采用数据分析法计算和评价指标,完善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四、论文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绪论:包括研究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2)国内外物流产业指标体系文献综述:梳理国内外物流产业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和相关文献资料;(3)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情况:分析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4)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框架设计:结合国内外物流产业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和我国物流产业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应我国需要的物流产业指标体系;(5)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评价和完善:采用数据分析法对指标进行评价和完善,提高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6)总结与展望:对本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文的研究,预期达到以下成果:(1)构建适合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情况的指标体系框架,提高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2)为政府相关部门和物流企业提供参考,为优化我国物流产业结构、推进物流供应链管理提供参考;(3)为相关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
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框架设计①
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框架设计①【摘要】本文分析与探讨了构建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重要现实意义和当前物流产业统计指标的现状,提出了在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基础上,以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为主线构建物流产业指标体系框架的设计原则和思路,并结合绿色物流的理念,构建了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整体框架,具体包括物流具体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物流产业的简要指标体系和物流产业的关键指标体系。
【关键词】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框架设计物流业已成为国际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物流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服务业。
近年来,世界现代物流业呈稳步增长态势,欧洲、美国、日本成为当前全球范围内的重要物流基地。
中国物流业起步较晚,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物流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
2009年3月9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08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显示: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89.9万亿元,同比增长19.5%,增加值为19965亿元,同比增长15.4%[1]。
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增长是和国家继续加强和改善物流业的宏观调控政策密切相关[2][3],要想切实实现物流业的快速平稳快速发展,就必须对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总体情况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就必须对整个产业的本底资料进行科学、持续的统计与整理,对整个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状况以及社会的认知程度等有明确的了解。
本研究旨在以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为主线,结合绿色物流的理念,合理分类,构建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框架,为准确和全面地反映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规范物流产业的管理和宏观调控,促进物流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1 物流产业统计指标现状1.1 物流产业统计分类情况当前,关于物流产业的分类主要体现在国家统计局新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
物流企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物流企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文/李爱国摘要:物流企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对真实、科学地反映微观物流发展状况,从而为企业制定正确的物流发展战略决策起到信息支撑的作用。
笔者从资源占用、活动产出及绩效评价角度,建立了反映企业物流活动全貌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每个子系统既可独立核算,反映局部物流活动状况,又可互相融合,构成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
关键词:物流企业;指标体系;物流指标;物流统计现代物流被称为贸易成功的驱动因素及第三利润源泉。
物流统计工作是促进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和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物流业的规模大小、结构比例状况、发展水平高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以及物流企业实力强弱,都需要用物流统计数据来如实反映。
由于物流统计的最终成果表现为反映物流发展状况的一系列指标,因此,物流统计工作的基础是建立科学、适用的统计指标体系。
一、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研究现状现代物流在美国、日本、欧洲等一些国家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在这些国家物流效率高、物流成本低,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上述国家在物流统计实践方面各有特色,通过物流统计活动,能够获取反映物流发展状况的统计指标。
但是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发现国外物流统计侧重宏观层面,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已经建立了在国际范围内通用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而目前国外反映企业内部物流运作的指标体系却鲜有论及。
从我国物流统计实践来看,物流统计工作同样存在偏重宏观层面的问题——在宏观层面已经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但是,在微观层面,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系统化与规范化尚在研究中,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尝试着建立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到目前还未形成一套被广泛接受的系统而全面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
然而,企业物流统计是宏观物流统计的基础。
宏观物流效率是所有微观物流活动的集中体现,而且要以微观物流活动为基础、为支撑。
因此,为了能够更科学、完整、系统地反映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状况,为物流企业决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物流企业统计指标体系十分必要。
物流数据分析指标体系介绍
物流数据分析指标体系介绍做物流规划设计时,人们往往对设计指标感到茫然,对新员工尤其如此。
有些设计人员比较急躁,一上来就急于做方案、画图,结果画来画去,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了。
耽误了不少时间不说,设计方案要么不知所云,要么离题万里,对用户是一个很大的伤害。
一个良好的设计习惯,往往是应该首先明确设计目标,了解清楚设计要求之后,再去动笔,就比如写文章,总应该先确定写什么主题,目的是什么,给谁看,然后才开始写提纲、反复推敲提纲、找好素材和参考资料,再动笔写,然后再反复推敲、修改润色。
不然,就很难写成一篇有质量的文章。
画图虽然很重要,但到底只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劳动,而画什么,表现什么主题,达到什么目标才是设计的关键。
设计是如此,对一个设计方案的评价也是如此。
我遇到很多客户要求评价一个总体的方案,其实这是很难的。
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方案是设计需求的响应,对方案进行评估,首先要对设计目标进行分析和评估,这才是根本。
数据分析是一件很严肃和需要专业知识的工作,并非仅仅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加减排列组合就可以了。
我特别反对那些不注重数据分析的客户。
一项设计,设计指标是基础。
基础出现问题,你选用的设备再好,系统再先进,也是于事无补的。
其实物流仓储系统的规划设计也没有那么难,关键一点是需求要清楚明确。
而需求是可以用数据来描述和定义的。
一个项目,其关键数据也就那么几个而已,如收货量、发货量、库存量、拆零量、SKU等,并不难掌握。
本文就讲一讲这些最基本的需求,为了便于理解,主要从物流仓储的几个环节进行描述。
基础数据在进行系统性描述之前,一定要清楚物流的作业当量最后是以小时来计算的(当然还可以细化到半小时,甚至更小单位)。
所以,我们所有的物流量,最终要以小时当量来计算。
然而,从用户那里得到的实际的设计指标,很可能是年度的作业纲领,如年配送100亿。
这个数据非常重要,却也是非常不确定的,因为从这个指标推导下来,就会看到,每年的作业天数、每天的作业时间、货物的价值、仓库库存周转次数等,对最终设计都有很大的影响。
物流产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一)
物流产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一)内容摘要:物流产业是现代经济体系中的支柱产业。
本文在论述物流产业现代化含义的基础上,讨论了物流产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从现代化保障和现代化成就两个方面构建了物流产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物流产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关于物流产业现代化的概念诠释现代化是一个模糊、动态和综合的概念。
实现现代化是一个永无终结、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过程,是人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从工业革命开始,经济社会不断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过程。
物流产业现代化的概念可以理解为:相对传统物流而言,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的支撑,将原本分离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采购供应、生产、销售、回收等环节紧密联合起来,形成一个以全新的、速度更快、规模更大、效率更高、效益更好为特征的现代物流系统,以实现物流的系统化、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标准化等目标。
其中,系统化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根本区别,强调了物流功能的整合;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动化的基础,而智能化更是信息化和自动化的更高层次应用;网络化旨在打破物流信息“诸侯分割”局面,将物流结点连接在一起,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三流”的统一;标准化是适应物流产业的社会化和国际化而对物流技术提出的新要求——实现全球标准化。
物流产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一)科学性原则物流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是能够对中国物流业现代化水平有一个客观的反映和评价。
因此,要求指标体系客观地反映物流现代化的内涵、各子系统和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并能较好地量化流通现代化的目标实现程度。
(二)前瞻性原则由于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引起了企业销售范围的不断扩大和销售方式及最终消费者购买方式的转变,从而促使了物流行业的兴起,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为了能更好地适应这些发展趋势的变化,在构建物流产业现代化评价统计指标体系时,应该充分考虑到随着物流业的发展而被赋予的新时期的含义和内容,做到具有前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物流行业外资并购的经济效应分析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全面开放,外资加快了进军我国物流业的步伐,外资并购我国国内物流企业频繁发生。
本文首先分析了外资并购我国物流企业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我国物流行业外资并购的经济效应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物流行业外资并购经济效应自我国物流业全面对外开放以来,国际物流巨头纷纷采取并购重组的方式进入我国物流市场,一批物流行业的龙头企业成为外资并购的目标,2005年初,国内专业货代开山元老大通集团被香港公司嘉里物流完成收购;2005年10月,大田集团被合作伙伴FedEx收购;2005年11月,国内最大的快递民营企业申通与中外运达成收购协议;2007年耶路全球收购上海佳宇物流公司,世能达物流收购宝运物流主要经营资产,万络环球收购熙可公司等,物流行业的外资并购日益成为牵动国人神经的热点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探讨外资并购对我国经济以及物流行业的影响,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和争论的焦点。
科学研究外资并购的经济效应,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学术问题,它对于政府确定政策导向、物流企业确定应对策略,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
我国物流行业外资并购的成因分析(一)顺应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资本跨国流动日趋便利,发达国家利用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发展创造的有利环境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国内制造业大量外移,我国抓住历史机遇承接制造业国际转移,成为全球生产制造基地和各类制成品的出口基地,出口能力不断提高,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作为服务行业的物流企业和制造行业是捆绑在一起的。
伴随世界制造中心转移到我国,其原材料、零部件及产成品的国内国际物流需求持续增长。
为了配合全球跨国公司进入我国,维持和巩固原有客户,外资物流有随着制造业的转移进入我国物流业的强烈欲望,力图将其物流网络作为原有战略联盟关系的一种延伸扩展到我国,将我国物流市场纳入全球供应链体系。
随着外资投资我国物流企业的政策瓶颈被打破,外资物流企业通过并购一些业务已上轨道、国内网络较为完善的物流企业可以帮助其迅速实现跟进服务,扩大物流服务的范围,取得竞争优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式出现了新的趋势,目前,在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中,跨国并购投资约占跨国投资的70%-80%,而且并购资本份额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据统计,2006年全球的跨国并购总额达到万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58%,并购成为世界上跨国投资的趋势和主流。
而资本总是逐利的,外资并购其根本原因是资本对利润的追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物流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三利润源。
据统计,200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万亿元,同比增长%,远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提高到%。
这反映出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加强,物流业已成为我国新的利润源。
因此,外资将适应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在利润的驱动下选择以并购的方式进入我国物流行业。
(二)基于时间和资金成本的考虑一般来说,外资物流企业最初进入国内市场是以进出口运输业务作为其主要活动领域,随着我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消费能力在不断增长,国内外贸易额增长,交运需求趋旺,物流市场迅速扩张,外资物流公司将不仅仅满足于保持其进出口运输市场的市场份额,保证外商产品流通效率和物流服务的质量,而会逐渐从进出口运输市场向国内物流市场渗透或延伸,抢占国内物流市场份额,最终成为我国制造业的物流服务提供商。
外资物流企业要拓宽国内物流市场的份额,最头疼的就是网络资源缺乏,通过外资物流企业自身的实力进行网络布局有一定难度,并且投入较大,通过并购国内的物流企业,直接占有其网络布局,可拥有现成的经营网络,这样可省去物流网络本土化的过程,节约时间,也节约了开支,而且可以根据以往的布局、节点进行物流服务的改进和提高。
外资物流公司在进入一个新的市场时,将面临许多进入障碍。
如果外资物流公司重新建立网点和配送渠道,不仅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且选址、办手续也是麻烦的,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是不可能的,而并购我国的物流公司就能迅速地解决这一问题,不但可以节约重建渠道和网络的时间,而且可以规避许多进入我国物流市场的障碍,迅速有效地进入我国物流市场,使形成市场地位和市场竞争实力的时间大为缩短,快速扩大其在我国国内物流行业中的市场份额,并可能达到垄断的目的。
外资获取垄断地位之后,又可以控制物流服务的数量和价格,从而赚取高额的垄断利润。
并购需要大量资金,而我国人民币汇率存在较大升值的空间,外资可以通过并购进行套利,降低资金成本。
(三)基于经营与管理权的考虑外资物流企业进入我国物流市场不外乎两大直接目的,即巩固原有客户和开发新市场。
外资进入我国物流行业的初始阶段,外资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其资金和品牌资源上,但存在如人脉关系、地方保护、地区差异等方面本土化的障碍,需要利用国内物流企业的渠道、人才、营销网络去开拓市场,因而此阶段外资选择具有本土优势和相关业务经验的国内企业以合资、合作方式进入我国市场,能够使其更迅速、更安全地达到这两方面的目的。
如FedEx与大田的合作。
但随外资物流企业对我国市场认识的加深,其资源优势能得以更大地发挥。
原先的合资、合作经营方式对资金和品牌资源的利用方式可能变得不充分或无效。
而且,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很多合资企业在管理中遭遇到合资双方在管理理念和文化背景上的冲突这一问题,造成中、外合资双方相互掣肘。
双方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进行日常协调,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较高,甚至时常发生内耗,阻碍企业的发展。
而如果是一家外商独资公司,则可以完全按照其母公司的策略来进行生产经营。
因此,外资方倾向于谋取原合资企业的控制权,增资并购是其谋取控制权的有效方式。
并购所形成的独资经营能够避免合资、合作企业管理中的诸多摩擦,有利于按照其母公司的策略来进行管理经营。
我国物流行业外资并购的微观经济效应分析(一)规模经济效应规模经济是微观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厂商的生产随其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产量增加,每单位产出的成本逐渐下降。
一般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是由生产的规模经济和管理的规模经济两个层次组成,而物流企业由于其行业特点在外资并购过程中则主要是通过有效的管理,实现管理的规模经济。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导致的规模经济效应。
外资物流公司一般具有社会化、系统化、网络化的特点。
其在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社会化的物流系统,如货运管理系统(TMS)、仓库管理系统(WMS)、供应链意外管理系统(SCEM)和国际贸易物流系统(ITLS)等,并购之后,这些物流系统的利用率将提高,服务范围将扩大,这样可以提高企业内资源的利用效率,经营成本降低。
例如,一家外资物流公司购买一套TMS系统,刚开始为10家公司提供物流服务,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服务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在系统能承受的范围内,显然公司的数量越多,平均下来的服务成本就越低。
管理和技术水平提高导致的规模经济效应。
国际物流企业有着多年的运营经验、成熟的管理技术、较完善的服务网络和较强的融资能力。
并购之后,国外优势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向国内物流企业传递,使得双方企业得以互通有无相互学习,有利于我国物流企业提高技术和管理的整体水平,尽快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开展与国际物流企业的联盟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资源整合导致的规模经济效应。
由于外资并购后,外资物流企业可获得新的网络布局,经营规模扩大,业务范围拓宽,使用的物流设备和劳动力也随之增加,这就使得并购后的企业可以整合已有资源,构建结构合理、布局优化、功能配套、运作高效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进行更多、更细的专业化分工,达到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降低经营成本的效果。
例如:TNT收购华宇物流集团后,利用华宇集团的1100多个操作点和转运中心,3000多辆卡车,12000多名员工和多领域的17万客户资源平台,既发展在国内的物流服务,又将其作为国内业务和海外业务的“桥梁”。
在对物流网络进行优化的基础上,进行业务重组和优化,实现了更科学、更合理的专业化分工,发展了快递、物流、直邮三大主营业务,使经营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实现其在我国建立最大货物和包裹内陆运输网络的目的。
因此,物流行业的外资并购,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企业合并和规模扩大的过程,更是一个具有1+1>2的规模经济效应的过程。
(二)垄断效应外资通过选择一些业务已上轨道、国内网络较为完善的民营物流企业进行收购和整合,可以提高市场集中度,减少竞争者数量。
同时加剧物流行业的集中垄断。
外资并购的垄断效应表现在以下方面:外资并购我国物流企业,导致物流经营业务的集中与垄断。
目前,在我国物流业的国际快递、航运物流,以及进入我国的国外制造企业、餐饮企业带来的物流业务三个领域中,外资已经占据了短期内难以打破的垄断地位,占据了中高端的物流服务。
例如:美国联邦快递(FedEx)、美国联合包裹(UPS)、德国敦豪公司(DHL)以及荷兰天地快运(TNT)四大外资快递巨头已占领了我国国际快递市场80%以上的份额。
并购以后,外资物流企业依靠强大的市场力量,形成了外资物流企业不仅对国际物流市场的垄断,而且对国内物流市场的垄断。
而我国的物流企业总体规模较小,物流服务功能相对单一,服务水平低,难以与外资物流企业抗衡,因此,外资物流企业有可能通过掠夺性定价打压国内中小物流企业,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形成经营业务的集中和垄断。
有数字表明,在2004年的国内速递市场,中国邮政和国际快递巨头占90%,中小快递企业只占10%。
外资并购我国物流企业,导致物流巨头之间的协调,从而排斥竞争。
少数几家获得垄断地位的企业,为了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便可能通过公开或秘密的手段就物流服务的价格、物流服务的领域等达成协议。
而物流巨头之间的协调,将使市场竞争这只“看不见的手”失去调节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这是企业为了摆脱市场竞争压力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必然的行为倾向。
我国物流行业外资并购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一)就业效应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人口的数量。
外资并购之后,外资物流公司作为新的企业所有者,为了进行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有可能会进行裁员、削减机构,因此,短期内增加就业效果不明显,甚至会引起就业量的下降。
但从长期来看,外资并购可以扩大就业量、减轻我国长期存在的巨大就业压力。
这是因为物流产业包含的范围广,产业链长,其包括分销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仓储业、加工配送业、包装业、国际货代业、第三方物流服务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