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1)
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总复习资料
![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总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01e194f5901020206409c4f.png)
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是多少。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
4、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6、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7、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8、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小数除法1、小数除法的意义: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fd66e3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0.png)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研究必备,欢迎下载!以下是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知识点。
知识回顾一:小数乘法和除法1、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2、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4、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被除数的末尾继续除。
5、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6、循环小数的意义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7、循环节的意义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中,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
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①0.25×104.②2.4×2.5×44.③226.8÷0.108.④125.625÷125例2:明明和XXX去文具店买笔芯,明明买4支黑色的和5支蓝色的,共付5元钱,XXX买4支黑色的和6支蓝色的共付5.6元。
每支黑色笔芯多少钱?例3:7.9468保留整数是,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复习(必备14篇)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复习(必备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847727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e.png)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复习(必备14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复习第1篇一、复习内容:观察物体,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
二、复习目标: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认识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的改写。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掌握2、3、5的倍数的特征。
3、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
4、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画出看到的图形,能用正方体拼搭出相应的图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重、难点:1、因数与倍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2、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分数大小比较,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以及整数、小数的互化。
3、体积和表面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一些生活中的实物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测量和计算。
四、复习措施:1、对本册内容进行系统归类、整理,帮助学生形成网状立体知识结构系统,在归纳中,要让学生有序、多角度概括地思考问题,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全面而系统地思考各类问题,同时对该类型知识进行整合。
2、复习内容要有针对性,对学生知识的缺陷、误区、理解困难的重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复习知识的覆盖面要广,针对性和系统性要强。
3、教师要主动理清知识的体系,分层、分类,拉紧贯穿全册教材的主线,要深钻本册教材,仔细领会编者意图,掌握教材的重难点和学生知识现状,发现学生普遍不会的,难理解的,遗漏的要重点讲。
4、加强作业设计,进行分层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学习到不同层次的数学知识。
但绝不搞题海战术,不加重学生负担。
复习中的练习设计,不是旧知识的单一重复,机械操作,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每天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让学生尝试做智力冲浪式的题目,体现质的飞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
数学五年级上册总复习要点整理
![数学五年级上册总复习要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d8b196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4.png)
数学五年级上册总复习要点整理一. 算数1. 整数1.1 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1.2 整数的比大小1.3 整数的加减法则及应用1.4 整数的乘除法则及应用2. 分数2.1 分数的概念和性质2.2 分数的比较大小和约分2.3 分数的加减法则及应用2.4 分数的乘除法则及应用3. 小数3.1 小数的概念和性质3.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3.3 小数的比较大小和四则运算4. 算式的变形和计算4.1 算式的基本等式4.2 算式的变形4.3 算式的括号应用4.4 算式的口算加减乘除5. 数的应用5.1 包括数值解释、图形解释等二. 几何1. 植入几何学1.1 植入几何中的点和线1.2 植入几何中的角和三角形1.3 植入几何的统计图形初步2. 视图几何学2.1 视角的概念和画法2.2 视图及其分类3. 几何变换3.1 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和画法3.2 对称的概念和画法三. 量1. 长度1.1 长度的测量1.2 长度的运算2. 面积2.1 面积的概念和测量2.2 面积的运算3. 重量3.1 重量的测量3.2 重量的运算4. 容积和长度之间的换算4.1 容积和长度的概念4.2 容积和长度之间的换算四. 数据1. 数据資料1.1 資料的收集1.2 資料的分析2. 平均数2.1 一般用算术平均数2.2 一般应用3. 计数方法3.1 排列表和频数分布表3.2 众数和中位数五. 算法1. 数字串/字符运算1.1 数字串和字符的概念1.2 字符的比较和分类1.3 数字串的基本操作2. 计算机图形学2.1 图形学的概念和分类2.2 图形计算和显示2.3 特殊效果的实现以上是数学五年级上册总复习的要点整理,希望能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b77873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db.png)
第一章小数乘法1,当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
当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
例: 2.4× 0.5 < 2.4 0.97× 8.2 < 8.22.4× 1.02 > 2.4 0.97× 0.84 < 0.97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分几,积也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3,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m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n倍,积扩大到原来的m乘以n倍。
4,小数乘法计算法则:一算:小数乘小数,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二看: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三点: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如果积的小数末尾有0,就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把0去掉!5、小数点的位移规律:把一个小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
把一个小数缩小为原来的1/10、1/100、1/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
6、根据因数判断积的小数位数: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是几位小数。
7、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乘法的交换律:a×b=b×a乘法的结合律:( a×b)×c= a×(b×c)乘法的分配律:(a+b)×c=a×c+b×c8、积的近似数:保留a位小数,就看第a+1位,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值。
①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上的数;②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上的数;③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上的数;生活中人民币最小单位常常是“分”,因此以元为单位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数学五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数学五年级上册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aa8f6a7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0.png)
数学五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一章:整数
1. 整数的基本概念
- 正整数和负整数的定义
- 整数的大小比较
2. 整数的运算
-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
- 整数的混合运算
3. 整数的应用
- 温度计的读数
- 海拔高度的计算
第二章:小数
1. 小数的基本概念
- 小数点的意义
-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2. 小数的运算
-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 小数与整数的运算
3. 小数的应用
- 金钱的计算
- 长度的测量
第三章:图形与几何
1. 平面图形的认识
- 点、线、线段和射线的定义- 角的概念
2. 三角形和四边形
- 三角形的分类和性质
- 四边形的分类和性质
3. 图形的变换
- 平移、旋转和翻转
第四章:运算法则
1. 数的性质
- 顺序和交换律
- 结合律和分配律
2. 运算法则
- 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法则
- 运算法则的应用
第五章:单位换算
1. 长度的换算
- 厘米、分米、米和千米的换算- 公制与英制长度单位的换算
2. 容量的换算
- 毫升和升的换算
- 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3. 质量的换算
- 克和千克的换算
- 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第六章:日期和时间
1. 日历和年份
- 公历和农历的区别
- 平年和闰年的判断
2. 日期的计算
- 天数的计算
- 日期的推算
3. 时间的计算
- 小时、分钟和秒的换算- 时间的加减运算。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及重难点整理,精品资料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及重难点整理,精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578932ceff9aef8941e067c.png)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及重难点整理,精品资料小学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见2.5找4或0.4,见1.25找8或0.8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变式: (a-b)×c=a×c-b×c或a×c-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位置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
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修订版)1
![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修订版)1](https://img.taocdn.com/s3/m/55d7c067a45177232e60a20e.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修正版)1、各种单位之间的进率:(大单位化成小单位乘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化成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简称大化小乘、小化大除)(1)、长度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面积单位:平方千米(km)2﹥公顷﹥平方米(m)2﹥平方分米(dm)2﹥平方厘米(cm)2﹥平方毫米(mm)2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重量单位:吨(t)﹥千克(kg)﹥克(g)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时间单位:世纪﹥年﹥月﹥日﹥时﹥分﹥秒1世纪=100年1年平年365天1年闰年366天1年12个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每月31天。
4月、6月、9月、11月每月30天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1年分4季1月分上、中、下上旬1天24小时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2、各种图形面积的计算长方形:对边相等。
a正方形:四条边相等。
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正=4a面积=边长×边长字母公式S正=a2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周长=(长+宽)×2 字母公式C长=2(a+b)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 对边相等。
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S 平=ah a=S ÷h h=S ÷a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字母公式÷2 a=2S ÷h h=2S ÷a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就是三角形的底和高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平行的两条边就是底(一般情况短边叫上底、长边叫下底)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字母公式S 梯=(a+b )h ÷2 a=2S ÷h-b b=2S ÷h-ah=2S ÷(a+b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在数出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点上小数点,位数不够添上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精华资料上下册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精华资料上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73a2d7d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63.png)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一、小数乘法和除法1、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2、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3、计算小数乘法, 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 就从积的末位起数出几位, 点上小数点。
4、小数除法的意义5、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 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6、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7、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 就在被除数的末尾添0再继续除。
8、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9、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 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 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 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10、循环小数的意义11、一个小数, 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 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12、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 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 叫做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13、循环节的意义例1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中。
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数字, 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例2 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 叫做纯循环小数。
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 叫做混循环小数。
例3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①0.25104⨯⨯③226.80.108⨯②2.4 2.544÷④÷125.625125例2 明明和乐乐去文具店买笔芯, 明明买4支黑色的和5支蓝色的, 共付5元钱, 乐乐买4支黑色的和6支蓝色的共付5.6元。
每支黑色笔芯多少钱?例3 7.9468保留整数是 , 保留一位小数是 , 保留两位小数是。
(完整)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资料
![(完整)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373e472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8.png)
(完整)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资料五年级数学上册复资料
目录
1. 数的认识
2. 加法和减法
3. 乘法和除法
4. 分数
5. 数的比较
6. 算式的拓展
1. 数的认识
- 自然数:1, 2, 3, ...
- 整数:..., -3, -2, -1, 0, 1, 2, 3, ...
- 既约分数: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数的分数
2. 加法和减法
- 加法规则:两个数相加的结果叫做和
- 减法规则: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结果叫做差
- 进位和借位:在整数加法和减法中进位指将十位数和百位数进一位,借位则相反,分别用于确保计算的正确性。
3. 乘法和除法
- 乘法规则:两个数相乘的结果叫做积
- 除法规则: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份的运算,被除数除以除数得到商
4. 分数
- 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表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 分数的比较:比较分数大小时,可以通过通分后比较分子的大小
5. 数的比较
- 两个数的大小比较:可以使用大小符号(<、>、=)进行比较
- 多个数的大小比较:可以使用"<"和">"进行比较
6. 算式的拓展
- 读懂、计算和解决各种有关数的问题
- 运用加减法、乘除法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是五年级数学上册的复资料,包含了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分数、数的比较和算式的拓展等内容。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复资料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6931ac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12.png)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班级:姓名: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法计算方法: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1)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2)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3)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2、乘法的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原来的数。
3、求积的近似数:先求出积,在根据需要求近似数。
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常用) ;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后两种多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求近似数中。
4、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角。
5、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四则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只有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都有,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
)6、运算定律和性质:方法:1、看(观察算式)2、想(思考能否简便计算)3、做(确定定律按运算律简便计算。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
常见乘法计算(好朋友):25×4=100 125×8=1000 24×5=120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最后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a×b)×c=a×(b×c)乘法分配律:①两个数的和(或者差)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或者被减数与减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相加(或者再相减)。
(a+b)×c=a×c+b×c②两个数的差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被减数与减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相减。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ea020e5a26925c52cc5bfbd.png)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小数乘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小括号。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变式:(a-b)×c=a×c-b×c或a×c-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位置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
用数对要能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给出一对数对,要能在坐标途中标出物体所在位置的点。
二是给出坐标中的一个点,要能用数对表示。
9、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
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分别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10、作用:一组数对确定唯一一个点的位置。
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例:在方格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y轴上的坐标表示行。
如: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2)数对(X,5)的行号不变,表示一条横线,(5,Y)的列号不变,表示一条竖线。
(有一个数不确定,不能确定一个点)11、图形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图形上下平移列数不变。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当除数大于1时,商比被除数小。
19、A除以B 写作A÷B;A除B 写作B÷A;A去除B或B能整除A 写作B÷A;A被B除或A能被B整除写作A÷B。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全面复习知识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全面复习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4e7136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2d.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全面复习知识一、整数的加减运算1. 同号数相加、相减的运算法则2. 异号数相加、相减的运算法则3. 使用数轴进行整数运算4. 综合运用整数的加减法进行解题二、分数的加减运算1. 分数的基本概念2. 分数的化简与通分3.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4. 运用分数进行解题三、小数的加减运算1. 小数的基本概念2. 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3. 运用小数进行解题4. 小数与分数的相互转换四、面积和周长的计算1. 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2. 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3.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4. 运用面积和周长进行解题五、容量的换算1. 体积和容量的基本概念2. 升、毫升、立方厘米之间的换算3. 运用容量进行解题六、时间的计算1. 时间的基本单位及换算2. 时间的加减运算3. 运用时间进行解题七、图形的认识与分析1. 图形的基本概念2. 直线、曲线、封闭曲线图形的特点和区别3. 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的特点和分类4. 运用图形进行解题八、数据统计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2. 数据的图表表示3. 统计数据的分析和解读4. 运用数据统计进行解题以上是五年级上册数学的全面复习知识。
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需要掌握整数的加减运算法则,以及应用数轴进行整数运算的方法。
另外,分数和小数的加减运算也是重点内容,需要熟练掌握分数的化简与通分、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以及分数和小数之间的相互转换。
对于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同学们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于解题情境中。
此外,容量的换算和时间的计算也需要掌握,特别是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熟练使用容量单位进行换算和计算时间的问题。
图形的认识与分析是五年级上册数学中的一个重点,同学们需要理解直线、曲线、封闭曲线图形的特点和区别,同时能够对三角形、四边形和多边形进行分类和辨析。
在数据统计方面,同学们要学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够使用图表表示数据,并且能够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30bd98c941ea76e59fa0463.png)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见2.5找4或0.4,见1.25找8或0.8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变式: (a-b)×c=a×c-b×c或a×c-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位置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
五年级上册的数学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的数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82fc87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4d.png)
五年级上册的数学复习资料要想学好数学,对老师所讲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重要结论、解题规律都必须记住。
因此,在数学学习中一定要重视复习,小编整理了五年级上册的数学复习资料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五年级上册的数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变式: (a-b)×c=a×c-b×c或a×c-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位置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cb8a6d3b8f67c1cfad6b88a.png)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见2.5找4或0.4,见1.25找8或0.8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变式: (a-b)×c=a×c-b×c或a×c-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位置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
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72975c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2e.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知识回顾一、小数乘法和除法1.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为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等。
2.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时,末位对齐后,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口诀:小数乘法整数算,不同之处积中看。
看好因数小数位,小数点儿积中点。
小数末尾如有,根据性质把删。
切记先点再删,否则错误连成片。
例题:根据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填空已知23×18=414,不用计算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积。
0.23×18=4.1423×1.8=41.423×0.18=4.142300×0.018=4.14不用计算,直接判断积有几位小数3.64×1.7有1位小数0.12×0.05有3位小数0.125×0.8有3位小数3.一个数分别乘大于和小于1的数的规律4.6×1.3=5.98,4.6×0.95=4.37,4.6×0.89=4.0944.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5.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被除数的末尾添再继续除。
6.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7.商的近似数1)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例如,5.03÷0.12的商保留整数约是42,精确到十分位约是42.25,精确到0.01约是42.08.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先看需要保留几位小数,就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然后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总复习知识点一、小数乘法和除法1、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2、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末位对齐后,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口诀:小数乘法整数算,不同之处积中看。
看好因数小数位,小数点儿积中点。
小数末尾如有0,根据性质把0删。
切记先点再删0,否则错误连成片。
例题:根据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填空根据23×18=414,不用计算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积。
0.23×18=23×1.8= 23×0.18= ( )×18=0.414 2300×( )=0.414不用计算,直接判断积有几位小数3.64×1.7 0.12×0.05 0.125×0.8一个数分别乘大于,小于1的数的规律4.6×1.3()4.6 4.6×0.95()4.6 4.6×1.3()4.6×0.893、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4、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被除数的末尾添0再继续除。
5、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6、商的近似数知识点1.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1)5.03÷0.12的商保留整数约是()精确到十分位约是( ),精确到0.01约是( ).小结: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先看保留几位小数,就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然后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知识点2.商的近似数末尾有0的处理方法(2)22.03÷17求商的近似数时,保留指定小数位数后,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知识点3.按要求求商的近似数(3)21.3÷12(精确到十分位) 0.36÷1.3(精确到0.001)(4) 5.9942保留整数约是( ),精确到一位小数约是(),精确到两位小数约是()小结:精确到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和精确到1 ,0.1 ,0.01,0.001的含义是一样的,分别是保留整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5)根据下面的竖式,你能求出商的近似数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49÷12≈ 3.83÷7≈讲解:要求保留两位小数,通常我们要除到小数点后第三位。
但也可以只除出两位小数后,比较余数与除数的大小来确定商的下一位是比5大还是比5小。
小结:求商的近似数,当初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也可以不要再继续除了,只需要把余数与除数的一半作比较:如果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的商的下一位比5小,要直接舍去;如果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商的下一位就等于或大于5,就说明要在已除得商的末位上加1.7、循环小数的意义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8、循环节的意义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中。
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
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5.5656…是()小数,它的循环节是( ),用简便方法写作()小结:找循环节关键就是要找准哪个数字从哪里开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写出简便写法:66.666…() 0.321212…() 7.3223322332…()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完全相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多级计算,按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运算规律。
2、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4.8×0.25 2.33×0.5×4 1.5×101 1.2×2.25+8×22.55.5×15.7+4.3×5.5 2.33×101-2.33 2.33×99+2.33 0.32×25×12.5 9.56-3.57-2.430.59×0.25+1.41×0.25 5.67-(2.98+1.67)(12.5+125)×0.84.8×9.9 1.25×2.5×24 18.5×101 10.5×0.75-0.5×0.75(1.25+12.5+125)×0.8 1.4+0.62×0.3 0.6×(4-3.42)×5 16÷2.538×0.99+0.38 40.8÷12.5÷8 (6.4-4.8)÷0.8 (10+7.5)÷2.53、解答应用题的步骤(1)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分析题里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3)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4)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解决问题:1、分段计费问题某出租车公司规定:行程在2千米以内(含2千米)收费5元,超过2千米的部分按1.5元每千米的价格收费,王老师从家坐出租车到学校共行驶了25千米,准备40元钱够吗?2.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用“进一法”解决实际问题每车的载质量是4.5吨,现在有95吨煤,需要几车才能运完?小结:在取商的近似数时,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不管保留位数的下一位上的数是多少都要(),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用“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每套校服用布2.1米,校服厂购进310米布,最多可做多少套这样的校服。
小结:在取商的近似数时,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不管保留位数后面的位数是多少,都要(),这种取近似值得方法叫做“去尾法”。
3、连除问题的解答方法两台同样的抽水机,3小时可以浇地1.2公顷,照这样计算,一台抽水机每小时可以浇地多少公顷?三、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各种图形面积的计算长方形:对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 对边相等。
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S 平=ah a=S ÷h h=S ÷a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字母公式÷2 a=2S ÷h h=2S ÷a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就是三角形的底和高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平行的两条边就是底(一般情况短边叫上底、长边叫下底)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字母公式S 梯=(a+b )h ÷2 a=2S ÷h-bb=2S ÷h-a h=2S ÷(a+b )a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周长=(长+宽)×2 字母公式C 长=2(a+b ) a1.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2、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
3、计算圆木、钢管等的根数: (顶层根数+底层根数)×层数÷2例题:梯形的面积是63平方米,高是7米,已知上底比下底少4米,求下底的长度。
找准所需条件,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
(单位:米)4 8 103 512求下列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厘米补充知识,单位换算:1、各种单位之间的进率:(大单位化成小单位乘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化成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简称大化小乘、小化大除)(1)、长度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面积单位:平方千米(km)2﹥公顷﹥平方米(m)2﹥平方分米(dm)2﹥平方厘米(cm)2﹥平方毫米(mm)2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重量单位:吨(t)﹥千克(kg)﹥克(g)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四、简易方程1、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和等式的关系3、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案。
5、数量关系式加数=和 - 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 差 + 减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例5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1)x 的7倍;(2)x 的5倍加上6;(3)5减x 的差除以3;(4)200减5个a ;(5)比7个b 多2的数。
例9 要修一段公路,平均每天修c 米,修了6天,还剩下b 米。
(1)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段公路有多少米;(2) 根据这个式子,分别求c 等于50,等于200时,公路长多少米。
例10 指出下列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①4057x +> ②6848⨯= ③ 4.6 2.3y ÷=④8627x ⨯-= ⑤9462x +=÷ ⑥52a b +例11 某个数与9的和的12倍等于156,求这个数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