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 14 翻越大雪山》教案_10

合集下载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翻越大雪山》教案范例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翻越大雪山》教案范例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翻越大雪山》教案篇一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3、学习作者利用环境描写侧面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红军翻越大雪山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学生:搜集红军翻越大雪山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揭示课题1、《七律·长征》这首壮丽的诗篇讲述了一段震惊中外的历程。

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面对种种艰难困苦,面对地方军阀、国民党*的围追堵截,这支由年轻人组成的红色大军在极其险峻的地带迂回穿插,最终完成了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空的隧道,走进大雪山,感受当年红军翻越大雪山的艰难。

2、板书课题:翻越大雪山。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示重点字词的读音及书写。

戳:读音chuō,注意“羽”字头的变化。

踉跄:读音liànɡ qiànɡ。

2、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作上批注。

3、检查自学效果,指名说感受。

三、感受雪山环境的险恶学习课文第1、2段。

1、读课文第1、2段,勾画出写雪山特点的语句。

2、引导学生概括大雪山的特点。

(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天气变幻莫测)抓住“白雪皑皑”、“终年不化”体会气候的寒冷,抓住“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体会天气的变幻莫测。

引导学生思考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3、指导朗读。

学习课文第3、4段。

1、红军从江西出发,已经整整八个月了,他们现在又是怎样的情况呢?自由读课文第3段,勾画出相关的语句。

2、汇报勾画的内容。

3、这样的队伍翻越这样的雪山,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4、面对险恶的环境,面对重重困难,红军将士的态度是——齐读第4段。

你从感叹号中悟出了什么?(态度坚决、毫不犹豫)该怎样读?引导学生读3、4段。

【309教育网优选】西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翻越大雪山》教案教学设计

【309教育网优选】西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翻越大雪山》教案教学设计

《翻越大雪山》教学设计《翻越大雪山》写了红军克服重重困难翻越夹金山的经过,表现的是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在教学这一篇课文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了解夹金山的相关情况,了解这是一座海拔很高、地势险峻、空气稀薄、冰雪覆盖的山。

引导学生学习翻山的内容。

【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踉跄”“哆嗦”“搀扶”等词语在突出环境状况和展现人物精神方面起到的作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3、学习作者利用环境描写侧面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学习作者利用环境描写侧面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关键词语在突出环境状况和展现人物精神方面起到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如何进行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的,理解这些描写体现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学生准备:熟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掌握新词语。

搜集红军翻越大雪山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新词卡片。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创设情境,导入质疑1、《七律·长征》这首壮丽的诗篇讲述了一段震惊中外的历程。

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面对种种艰难困苦,面对地方军阀、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这支红色大军在极其险峻的地带迂回穿插,最终完成了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空的隧道,走进大雪山,感受当年红军翻越大雪山的艰难。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翻越大雪山》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翻越大雪山》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翻越大雪山》教案教材: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翻越大雪山》教学目标:1.了解《翻越大雪山》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2.理解并能正确朗读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3.通过阅读,掌握描写地理环境和人物心情的常用词语;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并能正确朗读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2.通过阅读,掌握描写地理环境和人物心情的常用词语。

教学难点:1.理解并能正确朗读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2.通过阅读,掌握描写地理环境和人物心情的常用词语。

教学准备:教师:课文《翻越大雪山》、黑板、彩色粉笔学生:课本、笔记本、铅笔、橡皮擦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向学生简单介绍《翻越大雪山》这篇课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大家都见过大雪山吗?你们知道大雪山有多高吗?Step 2:阅读课文(25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标注生词和不理解的句子。

2. 教师解释生词和不理解的句子,让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

3.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的故事情节、地理环境和人物心情,并向全班汇报。

Step 3:语言点讲解(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描写地理环境和人物心情的常用词语,如“寒冷的雪山”、“满头的冰霜”、“紧张不安”等。

2. 教师让学生跟读这些词语,并在课本上圈出。

Step 4:小组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讨论《翻越大雪山》中人物的心情变化。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心情变化的原因,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Step 5: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重点回顾课文中的重难点。

2. 与学生一起默写并解释今天学习的生词和词语。

3. 教师布置下次课的预习任务。

Step 6:作业布置1. 预习下一课《跟着路标走》;2.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翻越大雪山》这篇课文为主题,通过阅读理解、语言点讲解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内容和语言表达。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翻越大雪山》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翻越大雪山》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翻越大雪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红军战士在过大雪山时的艰难困苦。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阅读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红军战士英勇顽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红军战士的英勇精神。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体会红军战士在过大雪山时的心理活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大雪山的美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雪山的认识和感受。

2.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语气等问题。

3.精讲课文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红军过大雪山的经过。

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深入体会红军战士在过大雪山时的艰难困苦。

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学会运用。

4.课堂讨论1.你认为红军战士在过大雪山时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2.你从红军战士身上学到了哪些品质?3.如果你遇到类似的困难,你会如何应对?5.拓展延伸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困难。

教师分享一些关于红军战士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课堂小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红军战士,勇敢面对困难。

四、作业布置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并组内互相检查。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红军过大雪山的短文。

3.课下阅读关于红军战士的其他故事,了解他们的英勇事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入了解了红军过大雪山的故事,体会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精神。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阳东县四小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翻越大雪山》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阳东县四小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翻越大雪山》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14.《翻越大雪山》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3。

学习作者利用环境描写侧面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红军翻越大雪山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学生:搜集红军翻越大雪山的相关资料.教学设计一、引入新课,揭示课题1。

《七律•长征》这首壮丽的诗篇讲述了一段震惊中外的历程。

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面对种种艰难困苦,面对地方军阀、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这支由年轻人组成的红色大军在极其险峻的地带迂回穿插,最终完成了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空的隧道,走进大雪山,感受当年红军翻越大雪山的艰难.2.板书课题:翻越大雪山。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示重点字词的读音及书写.戳:读音chuō,注意“羽”字头的变化。

踉跄:读音liàng qiàng。

2.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作上批注.3。

检查自学效果,指名说感受.三、感受雪山环境的险恶(一)学习课文第1、2段.1。

读课文第1、2段,勾画出写雪山特点的语句。

2.引导学生概括大雪山的特点。

(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天气变幻莫测)抓住“白雪皑皑"、“终年不化”体会气候的寒冷,抓住“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体会天气的变幻莫测.引导学生思考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3。

指导朗读。

(二)学习课文第3、4段.1。

红军从江西出发,已经整整八个月了,他们现在又是怎样的情况呢?自由读课文第3段,勾画出相关的语句。

2。

汇报勾画的内容。

3.这样的队伍翻越这样的雪山,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4.面对险恶的环境,面对重重困难,红军将士的态度是-—齐读第4段。

你从感叹号中悟出了什么?(态度坚决、毫不犹豫)该怎样读?引导学生读3、4段。

西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14翻越大雪山》教案_10

西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14翻越大雪山》教案_10

西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14翻越大雪山》教案_1014 翻越大雪山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3. 学习作者利用环境描写侧面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红军战士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红军战士的精神品质。

教学关键:以读为主,品词酌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适当展开想象,入情入境。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红军翻越大雪山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学生:搜集红军翻越大雪山的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7—12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情谊。

2、学习作者利用环境描写侧面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利用环境描写侧面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方法。

体会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利用环境描写侧面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走进了红军长征故事《翻越大雪山》,齐读课题,初知课文大意,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学生回答师:是的,红军克服了重重困难,才翻越了大雪山--夹金山那么,红军面对鸟儿飞不过,人不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这样的大雪山,他们究竟遇到了哪些困难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3分钟)。

观视频后,问:刚才你们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出示课件:那么,课文中又是怎样具体描写红军翻越大雪山遇到的困难呢?他们又是怎样克服的?体会到什么?用不同的符号勾画一边批注。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6自然段(环境恶劣、物资缺乏)自主学习(4分钟)班级交流师:谁来说说你勾画的红军遇到困难的语句?从中体会到什么?出示灯片(学生说到哪儿就点哪儿),2、交流问题:重点指导朗读(1)空气稀薄、呼吸困难、天气变幻莫测)(2)寒冷(3)山势险峻板书:环境恶劣、物资缺乏师:(学生齐读环境语句,读出环境的可怕、毛骨悚然但红军不怕,声音要重读)师:出示灯片:文中多处描写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作者为什么要多出描写呢?有什么作用?(通过侧面描写,从侧面烘托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无畏的革命精神。

滨海县第二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翻越大雪山教学设计西师大版

滨海县第二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翻越大雪山教学设计西师大版

14。

《翻越大雪山》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3.学习作者利用环境描写侧面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红军翻越大雪山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学生:搜集红军翻越大雪山的相关资料。

教学设计一、引入新课,揭示课题1。

《七律•长征》这首壮丽的诗篇讲述了一段震惊中外的历程。

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面对种种艰难困苦,面对地方军阀、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这支由年轻人组成的红色大军在极其险峻的地带迂回穿插,最终完成了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空的隧道,走进大雪山,感受当年红军翻越大雪山的艰难.2。

板书课题:翻越大雪山。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示重点字词的读音及书写。

戳:读音chuō,注意“羽”字头的变化。

踉跄:读音liàng qiàng。

2。

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作上批注。

3.检查自学效果,指名说感受。

三、感受雪山环境的险恶(一)学习课文第1、2段。

1。

读课文第1、2段,勾画出写雪山特点的语句。

2.引导学生概括大雪山的特点。

(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天气变幻莫测)抓住“白雪皑皑"、“终年不化"体会气候的寒冷,抓住“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体会天气的变幻莫测。

引导学生思考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3.指导朗读。

(二)学习课文第3、4段。

1.红军从江西出发,已经整整八个月了,他们现在又是怎样的情况呢?自由读课文第3段,勾画出相关的语句。

2.汇报勾画的内容。

3。

这样的队伍翻越这样的雪山,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4.面对险恶的环境,面对重重困难,红军将士的态度是——齐读第4段。

你从感叹号中悟出了什么?(态度坚决、毫不犹豫)该怎样读?引导学生读3、4段。

西师大版《翻越大雪山》教学设计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

西师大版《翻越大雪山》教学设计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

西师大版《翻越大雪山》教学设计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简析长征——一段震惊中外的历程,被誉为二十世纪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

它不仅以独特的魅力震撼了所有的炎黄子孙,而且像完美的神话,超越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翻越大雪山》讲的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翻越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的故事。

这篇课文首先介绍了夹金山恶劣的自然环境及翻越大雪山即将面临的问题,接着写红军翻越大雪山时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及红军将士互相关心、共同克服困难的经过,最后写红军战士翻越大雪山后高兴、激动的心情。

歌颂了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多次运用环境描写,如课文第五段中“一到山脚……摔下雪壁”等,这些描写突出了环境的险恶,条件的艰苦,从侧面表现出红军战士的精神风貌。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多读、多体会。

引导学生结合搜集的相关资料和生活经验,进一步体会环境的险恶,体会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红军战士的精神品质。

建议教学本课用1~2课时。

解读与提示第1段:交代夹金山的地理位置和翻越夹金山的背景。

第2段:介绍夹金山自然条件的恶劣。

抓住“白雪皑皑”、“终年不化”体会气候的寒冷,抓住“呼吸十分困难”体会空气的稀薄,抓住“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体会天气的变幻莫测。

引导学生思考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变幻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测。

第3段:写红军战士翻越大雪山面临的问题。

抓住“衣服”、“草鞋”、“老茧”、“既……也……”体会红军战士翻越大雪山面临的困难。

“能走过去吗?”是啊,能走过去吗?这的确是一个大问号,引导学生从这一句问话中体会翻越雪山极其困难。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自读自悟,相互交流感受,为品读下文做好铺垫。

第5段:通过勾画、品读环境描写的句子,体会环境的险恶。

西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 14 翻越大雪山》教案_19

西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  14 翻越大雪山》教案_19

《翻越大雪山》教学设计教材简析《翻越大雪山》是西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以革命精神为主题,走进本单元,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幅革命者英勇斗争的画面。

在《毛泽东诗词两首》中,感受到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一代伟人毛泽东博大的胸怀与豪迈的气概。

在《翻越大雪山》中,更多地了解到红军在长征途中所经历的困难,而红军翻越大雪山的顽强毅力也将深深震撼你。

走进《黄河大合唱》,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乐曲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

再看看《抗日英雄杨靖宇》,他那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激励了千百万优秀的中华儿女走上抗日前线。

《翻越大雪山》这篇课文首先介绍了夹金山恶劣的自然环境及翻越大雪山即将面临的问题,接着写红军翻越大雪山时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及红军将士互相关心、共同克服困难的经过,最后写红军战士翻越大雪山后高兴、激动的心情。

歌颂了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多次运用环境描写,如课文第五段中“一到山脚……摔下雪壁”等,这些描写突出了环境的险恶,条件的艰苦,从侧面表现出红军战士的精神风貌。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多读、多体会。

引导学生结合搜集的相关资料和生活经验,进一步体会环境的险恶,体会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学情分析课文讲述的故事离学生比较久远,但是学生在四五年级已经读过与长征相关的故事,有一定的体验累积,体会红军的精神品质不难,但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还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2.学习作者利用环境描写侧面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利用环境描写侧面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红军翻越大雪山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学生:搜集红军翻越大雪山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整体回顾1.上节课我们已经理清了课文脉络,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方面?2.学生上台在概念图中写出四个方面的小标题。

(语文教案)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翻越大雪山》教案

(语文教案)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翻越大雪山》教案

西师大版学校六班级下册语文翻越大雪山教案教学材料处理要机敏。

教案不能写成教材的缩写,不能写成教材的提纲,也不能完全脱离教材自搞一套,那么应当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西师大版学校六班级下册语文翻越大雪山教案,一起来看看吧!翻越大雪山课文原文1935年,红一方面军渡过大渡河,乘胜向北进发,到达了四川西部边疆的宝兴县。

这里是雪山地带的起点,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夹金山,拦住了红军的去路。

夹金山海拔四千多米,山上白雪皑皑,终年不化。

那里没有人烟,山上空气淡薄,人走到上面,呼吸格外困难;那里天气变幻莫测:一会儿下大雪,一会儿下冰雹,一会儿又是狂风暴雨。

那吼叫着的狂风,会把人从山顶卷到山脚。

红军从江西动身,已经走了八个月了。

衣服破了,草鞋烂了,脚底打满了老茧,既没有棉衣、棉鞋,也没有绒帽、手套,遇到这样奇寒的雪山,能走过去吗为了和红四方面军会合,共同北上抗日,纵有千难万险,也得翻过山去!12月上午9点钟,红军指战员每人拿着一根拐棍动身了。

长长的队伍迤逦而行。

一到山脚下,气温突然降低,脚下的路冻得硬邦邦的,木棍戳在地上发出“咯咯〞的响声。

大家爬到山腰,举目一望,只见四周全是白茫茫的,处处都是雪,雪,雪。

这里的地形格外险峻。

雪山的左面是深厚松软的雪岩,右边是陡峭的雪壁,中间是硬滑的积雪,一不当心就会滑下雪岩,摔下雪壁。

一路上,先头班用刺刀挖成一个个脚窝,后面的人手拉着手,踏着这些脚窝,当心地前进。

雪坡高上下低,随处都有一些雪坑。

一不当心,踩滑了脚,就摔进雪坑里。

要是有谁摔下去了,四周的人就马上把木棍伸过去,把绑腿撂下去,挂念战友爬上来。

被救出来的人,拍拍身上的雪块,系好鞋带,又归队连续前进。

山上云雾缭绕,山风卷着雪花迎面扑来,薄弱的军衣抵抗不住风雪的吹打,脸上、身上像被很多把尖刀割着。

战士们冻得浑身哆嗦,牙齿打战,有的包着被子,有的裹着毯子,有的披着老羊皮,可都不顶用。

越往上爬,空气越淡薄,人们头昏脑涨,呼吸困难。

西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 14 翻越大雪山》教案_1

西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  14 翻越大雪山》教案_1

14 《翻越大雪山》教案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借助工具书理解文中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3、学习作者利用环境描写侧面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感受红军战士的精神品质。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红军翻越大雪山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学生:搜集红军翻越大雪山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红军在长征的途中,历经了千难万险,其中夹金山是红军长征路上遇到的第一座大雪山。

在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民谣:“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人不攀。

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可想而知,这座山的自然条件之恶劣。

我们现在再来感受一下夹金山的恶劣环境。

(出示ppt。

)齐读。

2、红军要想翻越过这座大雪山,不仅要面对这恶劣的自然环境,还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呢(出示ppt。

)齐读。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一)感受红军态度的坚决1、面对险恶的环境,面对重重困难,红军将士的态度是(出示ppt第4段,)你从句末的感叹号里感受到了什么(态度坚决,毫不犹豫)。

2、的确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请同学们齐读第4段,在朗读中体会他们要翻越大雪山,战胜困难的决心。

(二)翻越大雪山时所遇到的困难1、面对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对如此差的装备条件,红军毅然选择了要翻越这座大雪山。

在翻越雪山时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自读5~11段,勾画出相关语句。

2、交流、品读。

(1)请xx同学把第5自然段中找到的红军遇到的困难(出示ppt)从这段描写中,我们体会到了什么(雪山环境险恶)(板书环境险恶)指导朗读。

面对如此险恶的环境,红军还要迎难而上,你体会到了战士们有什么精神?(可见红军战士有不怕困难、英勇无畏的精神。

)(板书英勇顽强)面对这样的困难,红军战士是怎样克服的?(出示ppt)带着体会朗读这一段。

花都区二小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翻越大雪山》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花都区二小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翻越大雪山》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14.《翻越大雪山》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3。

学习作者利用环境描写侧面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红军翻越大雪山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学生:搜集红军翻越大雪山的相关资料.教学设计一、引入新课,揭示课题1。

《七律•长征》这首壮丽的诗篇讲述了一段震惊中外的历程。

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面对种种艰难困苦,面对地方军阀、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这支由年轻人组成的红色大军在极其险峻的地带迂回穿插,最终完成了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空的隧道,走进大雪山,感受当年红军翻越大雪山的艰难.2.板书课题:翻越大雪山。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示重点字词的读音及书写.戳:读音chuō,注意“羽”字头的变化。

踉跄:读音liàng qiàng。

2.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作上批注.3。

检查自学效果,指名说感受.三、感受雪山环境的险恶(一)学习课文第1、2段.1。

读课文第1、2段,勾画出写雪山特点的语句。

2.引导学生概括大雪山的特点。

(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天气变幻莫测)抓住“白雪皑皑"、“终年不化”体会气候的寒冷,抓住“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体会天气的变幻莫测.引导学生思考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3。

指导朗读。

(二)学习课文第3、4段.1。

红军从江西出发,已经整整八个月了,他们现在又是怎样的情况呢?自由读课文第3段,勾画出相关的语句。

2。

汇报勾画的内容。

3.这样的队伍翻越这样的雪山,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4.面对险恶的环境,面对重重困难,红军将士的态度是-—齐读第4段。

你从感叹号中悟出了什么?(态度坚决、毫不犹豫)该怎样读?引导学生读3、4段。

张家港市第二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翻越大雪山教学设计西师大版

张家港市第二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翻越大雪山教学设计西师大版
②有什么地方不理解, 提出来。
③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讲讲课文的意思。(二)引读课文,深理解。引读设计内容:
(1)弈秋是谁?
(2)让弈秋干什么?
(3)跟弈秋学弈的两个人表现有什么不同?
(相机板书:
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 思援弓缴而射之)
(4)后一个人与前一个人相比学习效果如何?
(相机板书:弗若之矣)
(5)是最后一个人的智力比不上前一个人吗?
5.能够说出学习课文后的体会。
教学的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疑问引入:
1。板书“文言文"和课文题目“学弈”,初步了解文言文并解释课文题目的意思。
2。观察课文插图,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明白两个学弈人的不同表现。
3。疑问引入:这位看下棋的老者是谁?他与这两个下棋的孩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们来学习课文。
三、感受雪山环境的险恶
(一)学习课文第1、2段。
1。读课文第1、2段,勾画出写雪山特点的语句。
2.引导学生概括大雪山的特点。(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天气变幻莫测)抓住“白雪皑皑"、“终年不化"体会气候的寒冷,抓住“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体会天气的变幻莫测。引导学生思考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四.感悟道理,谈出感受
1。不是智力不如别人,为什么“弗若之矣”?
(引导并相机板书:专心致志 三心二意)
2。从这两个学弈人的身上你明白了什么?
(相机介绍本文的述说者孟子,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3。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呢?
五.练习诵读,读出韵味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翻越大雪山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3. 学习作者利用环境描写侧面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红军战士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红军战士的精神品质。

教学关键:
以读为主,品词酌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适当展开想象,入情入境。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红军翻越大雪山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学生:搜集红军翻越大雪山的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7—12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情谊。

2、学习作者利用环境描写侧面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利用环境描写侧面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方法。

体会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利用环境描写侧面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走进了红军长征故事《翻越大雪山》,齐读课题,初知课文大意,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学生回答
师:是的,红军克服了重重困难,才翻越了大雪山--夹金山那么,红军面对鸟儿飞不过,人不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这样的大雪山,他们究竟遇到了哪些困难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3分钟)。

观视频后,问:刚才你们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出示课件:那么,课文中又是怎样具体描写红军翻越大雪山遇到的困难呢?他们又是
怎样克服的?体会到什么?用不同的符号勾画一边批注。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6自然段(环境恶劣、物资缺乏)
自主学习(4分钟)
班级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勾画的红军遇到困难的语句?从中体会到什么?出示灯片(学生说到哪儿就点哪儿),
2、交流问题:重点指导朗读
(1)空气稀薄、呼吸困难、天气变幻莫测)(2)寒冷(3)山势险峻板书:环境恶劣、物资缺乏
师:(学生齐读环境语句,读出环境的可怕、毛骨悚然但红军不怕,声音要重读)
师:出示灯片:文中多处描写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作者为什么要多出描写呢?有什么作用?(通过侧面描写,从侧面烘托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无畏的革命精神。

)(板书:侧面描写烘托)。

师:那么我们怎样来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呢:出示灯片:大家爬到山腰,举目一望,只见四周全是白茫茫的,到处都是雪,雪,雪。

体会表达效果。

(师总结答法:谈体会就从修辞手法和感受两方面去写)。

打开同步用刚才的方法检查修改同步4题。

师:(红军面对的极度寒冷、空气稀薄、呼吸困难、天气变幻莫测、地形险峻的自然环境恶劣;再加上没有抵御寒冷的衣物、没吃的物资真是极度的困难啊。

但是红军将士的态度是----齐读(4自然段)---为了和红四方面军会合,共同北上抗日,纵有千难万险,也得翻过去!)要翻过这困难重重的大雪山,他们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呢?你体会到什么?(勾画关键词)。

学生交流回答:出示灯片板书:大无畏精神
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达此刻情感吗?重点朗读:因此,大家都拼尽全身力气,互相搀扶着,艰难地一步一步地前进。

(学生回答并感情朗读克服困难的句子---团结互助,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此刻钦佩、崇敬赞美的感情)
这就是我们的中国工农红军,一支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勇往直前,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的红军队伍。

过渡:同学们,雪山无情,人有情;气候恶劣,但“人定胜天”!看吧,我们的红军战士是怎样用顽强的意志,人间的真情去战胜那坚实的雪山的! {板书:革命深情} 1. 默读7~12段,文中哪些语句让你体会到的红军将士的革命深情并作上批注。

(抓关键词批注)。

2. 小组交流阅读感受。

3. 全班交流。

(出示7-12自然段课文)谁来交流你勾画的体现红军将士革命深情
的语句。

体会到什么。

生1:从“一摸他的身子,已经冰凉了”可看出,战士江良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忍受着怎样的痛苦折磨在风雪里前进(顽强的意志)。

生2:出示灯片课文:从“指导员望着……心想……也要挪过山去。

”可看出他们患难与共,互相帮助,同舟共济战胜困难向前进;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他们之间的情谊比山高,比海深。

板书:同舟共济革命深情
师: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哪些方面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呢?。

板书:动作、语言、心理来突出刻画人物特点突出红军指导员和战士们之间同舟共济战胜困难的革命深情下面分角色朗读,体会他们面对困难,不屈服,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情感。

4. 第11段中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指导员指导员背着昏迷的战士翻越大雪山的情景)展开想象的翅膀,把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

(续写5分钟,写在书上)
抽生反馈,讨论,评议
过度:红军队伍面对翻越大雪山的重重困难,以坚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战胜了困难,取得胜利,难怪毛主席在《长征》这首诗中写到什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
5. 成功总在风雨后,经过异常艰难的攀登,红军部队终于登上山顶,此刻,看到的是什么景象?(齐读12自然段写景部分)读12段中写景的句子,与前面写景的句子作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指导朗读,男生朗读读出喜悦、高兴得激动语气。

((虽然写的都是雪山的环境,但前面环境描写突出的是环境的恶劣,是为了突出红军战士不怕困难、无所畏惧的革命精神。

而这里的环境描写是在红军战胜雪山之后,所以白皑皑的雪山此刻变得如此美丽,感情色彩不同,烘托出红军战士战胜自然、越过雪山的喜悦之情。


三、感受胜利的喜悦
红一方面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翻越大雪山,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了,此刻,你最想用那句诗表达: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学生齐诵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思想和语文知识都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