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材教法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材教法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新教材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材教法分析1、课时安排 1课时(教材46页—50页)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钠和水的反应)2、教材内容分析①教材编写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本章开始学习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

包含以下内容:编者用宏观和微观的章图来展示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科技发展中的应用,引入本章学习;从人类社会发展中,谈金属的重要作用;从青铜器、铁器、铝合金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引入本节学习。

引入并提出问题:金属单质与化合物的性质截然不同,从而引入钠、铝、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的学习。

本节课主要学习金属与非金属、与水、与酸的反应,教材编写时将化学基本理论(物质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离子反应理论)融入其中。

②教材内容前后关系、地位:初中知识——从实验学化学——化学物质及变化——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这一章学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下一章将要学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要想了解物质世界,了解化学,就要从构成常见物质的元素知识开始。

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在化学2中下册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因此本章在全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高中阶段的重点之一。

从知识的深广度把握上,教师一定要注意与旧教材的区别,正确把握学习目标,严格按照必修1模块的标准进行教学,不要随意扩展、拔高。

教师一定要放弃过去“跑族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和渗透研究物质的程序和方法。

新教材中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讲述的内容看似零散,但是其中隐含着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即以分类方法为线索、以实验、概念、原理为基础,呈现单质化合物应用的编排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反复渗透、验证分类思想。

为了使学生对金属及其化合物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在内容的编排上对钠、铝、铁、铜的知识采用横向对比的方法,突出了个别物质的特性反应,从化合价来分析反应实质。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化学的教学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化学的教学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化学的教学教案一、概述本节课是高一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的第一课时《金属钠的性质》的学习。

是通过原子构造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保存方式及制法和用途的学习,旨在向学生介绍金属钠的性质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在高中化学中占有重要位置。

本节课的重点是钠的化学性质——钠与水反响,难点是试验的观看、分析、尤其是钠与水反响的探究学习。

二、教学目标分析1、学问与技能:(1)描述钠与水、氧气反响现象(2)理解钠与水、氧气反响实质(3)学生体会化学反响是可以通过转变反响条件而发生变化的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培育学生的归纳、推理力量,以及学生思维的宽阔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2)把握科学探究的根本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3)增加合作学习的力量,通过试验方案设计的沟通提高表达力量和筛选、优化试验方案的力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明白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激发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激发学好文化学问,报效祖国的神圣的责任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是长安二中高一年级平行班的学生2.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有较深厚的兴趣3.学生思维较活泼,有过小组合作探究的阅历,能积极参加争论,探究的力量比拟强4.学生对试验探究有着深厚的兴趣5.学生已经对钠的原子构造有肯定的了解,并且学习非金属元素氯的有关学问。

6.学生学习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学问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自主试验探究、小组争论沟通策略:给学生创设大量动手实践的时机,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进展试验探究,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进展小组沟通争论,赐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性和制造发挥的空间2.问题引导探究策略:通过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奇怪心,教师逐步启发引导,使学习内容深入3.严密联系生活实际的策略:问题和试验设计尽量结合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学问和阅历,增加学生对化学的兴趣4.情景创设策略:运用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设计问题,设计物理试验,组织教学内容,提出有启发性的引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加到试验验证、试验猜测、探究规律的学习当中.五、教学媒体的选择分析1、通过图片和多媒体电脑演示2、通过学生的分组试验、媒体图片展现3、演示试验,改良试验4、通过提前录制视频展现。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3章第1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教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3章第1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教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3章第1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教案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规划本章介绍的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在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分类方法,在此基础上学习本章知识,有利于学生巩固上章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对本章内容编排体系的了解,也有利于对本章知识的学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章主要介绍了钠、镁、铝、铁等典型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这些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便于学生掌握。

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占绝大多数,因此学习好本章知识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本章共分三节。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单质主要性质。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本节按钠、铝、铁三种重要金属化合物的性质的顺序编写,使知识结构非常系统,有利于学生形成规律性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的掌握。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通过金属材料发展史及有关的知识,使学生初步了解合金的性质及认识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意义。

通过对“用途广泛的稀土金属”的学习,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章介绍金属元素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积累感性材料,是学生认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的重要基础。

在选材上着眼于几种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在知识安排上尽量使知识和用途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理解事物的两面性,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常见无机物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人类和环境的辩证关系。

例如,通过实验介绍钠、镁、铝、铁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等,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通过科学视野“未来金属——钛”“过氧化钠的特殊用途”等,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教学设计-第三章第一节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教学设计-第三章第一节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一、理论背景分析随着教育的发展,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实行。

这项改革是一项整体性的配套工程,它涉及教育观念的转变、课程结构的调整、学科体系和内容的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更新,以及教学评价的完善等等,既要与高中课程整体改革合拍,又要考虑化学的发展和高中化学的特点。

这项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教学分析(一)复习初中化学金属的有关知识,做好与新课的衔接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思考与交流,让学生回顾初中化学中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有关知识,让学生畅谈日常生活中有关金属性质的所见、所闻。

例如,打铁铺里铁熔化锤打时Fe3O4的生成,铁、铝与酸(如醋酸)的反应,CuO、FeCl3等常见化合物的存在等,以此说明金属可与一些非金属反应,然后引入新课。

这样,既可以检查学生初中金属内容的掌握情况,为学习新内容奠定基础,同时又可以比较快地形成课堂气氛。

在初中阶段学习过的有关金属的反应,并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提问:这些反应都表现了金属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师生共同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盐反应;(2)金属与酸反应;(3)金属与氧气反应。

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并将学生头脑中散乱的金属知识进行了整理归纳,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金属钠的性质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二)充分运用实验,突出化学学科的学习特征1.对于钠的教学: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特点及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选用“实验探究法”,从日常生活中金属的广泛用途引入新课,通过让学生观察金属钠的存放提出问题“金属钠为什么要存放在煤油中?”,引导学生猜想与假设,再用实验来进行验证,从而归纳出钠的化学性质。

钠是活泼金属,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钠,所以,学生从未见过钠,更谈不上了解它的性质。

教科书设计了新切开的银白色钠切口在空气中氧化变暗,钠在坩埚中加热时的逐渐变化及氧化反应的产物,以及钠与水的反应等实验。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化学课件+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第1课时 铁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化学课件+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第1课时 铁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

化学式 Fe(OH)2
Fe(OH)3
可溶性亚铁盐与碱反 可溶性铁盐与碱反
制法 应:Fe2++2OH-
应:Fe3++3OH-
两者的 关系
Fe(OH)2↓
Fe(OH)3↓
空气中,Fe(OH)2 能迅速被氧气氧化成 Fe(OH)3。在
FeSO4 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时,反应的现象是生成
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植物油等进行液封。
【效果自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OH)3。( × ) (2)FeO和Fe2O3均为碱性氧化物。( √ ) (3)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3O4。( √ ) (4)Fe3O4可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得到。( √ ) (5)自然界中铁元素主要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 √ )
解析:(1)装置A的作用是产生H2,利用H2赶走整个装置中的 空气,以便能较长时间观察到Fe(OH)2白色沉淀,故装置A中应 预先加入的试剂为铁屑:Fe+H2SO4══FeSO4+H2↑。(2)实验 开始时打开活塞a,装置A中产生的H2沿导管进入装置B,赶走 装置中的空气。(3)关闭活塞a,气体不能逸出,装置A中的液体
提示:6FeO+O2 2Fe3O4。
2.铁的氢氧化物
化学式
Fe(OH)2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溶解性
不溶于水
与盐酸反应的 Fe(OH)2+2H+ 离子方程式 Fe2++2H2O
受热分解 —
Fe(OH)3 红褐色固体 不溶于水 Fe(OH)3+3H+ Fe3++3H2O

高中常规工作电子资源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教学设计

高中常规工作电子资源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是教材第三章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中第一课时的授课内容,是教材第二部分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

学生在学习了金属钠和非金属氯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典型的金属——铁及其化合物。

在本课时之前,学生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已经简单学习了单质铁的化学性质,知道铁是一种典型的金属,了解铁与氯气、氧气、酸以及硫酸铜的反应,同时与金属钠进行性质的对比学习,学生已经建立了简单的金属化学性质的概念。

本课时的学习融合了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实验等知识。

因此,学生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既可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又可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

通过高中化学的学习,学生也知道了活泼金属钠的化学性质,作为两种金属的性质对比,教材通过对铁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更加清晰的金属化学性质的概念,为后面元素周期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1、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与本章节学习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初中学习过相关内容,对相关的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

2、高一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化学的学习,初步掌握了化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化学自主学习能力。

3、高中的学生思维活跃,有很强的新知识接受能力,本节课意在着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及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思考习惯,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观察和理解新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人人参与,正确分析各种现象,并培养他们的总结概括能力、动脑能力。

三、教学目标:1、了解铁元素在自然界存在形态、与人体健康关系,体会化学对人类生活重要意义;从我国古代应用铁的发展史感受中华民族在科技进程中的贡献,增强文化自信。

2、能用氧化还原原理进一步认识铁的化学性质;铁与水蒸气反应可以解释生产中简单问题,培养安全意识。

3、通过氢氧化物制备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性,形成证据意识。

必修一化学第三章教案

必修一化学第三章教案

必修一化学第三章教案教案标题:必修一化学第三章教案 - 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原则和平衡方法。

3. 理解化学计量的基本原理,能够进行化学计量的计算。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原则和平衡方法。

3. 化学计量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2. 化学计量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器材、化学方程式和计量的相关案例。

2.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材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化学方程式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化学方程式的作用和意义。

二、概念讲解(15分钟)1. 讲解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化学符号和化学式的表示。

2. 介绍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原则和平衡方法,包括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三、实验演示(20分钟)1. 进行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原则和平衡方法。

四、化学计量(15分钟)1. 讲解化学计量的基本原理,包括摩尔的概念和化学方程式的摩尔比例关系。

2. 通过实例演示化学计量的计算方法,包括摩尔计算和质量计算。

五、练习与讨论(20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些化学方程式和计量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讨论解答。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

六、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的重要性。

2.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化学实验,通过实践加深对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的理解。

2.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化学实验和研究的文献,了解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和讨论的参与情况。

2. 学生对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的理解程度。

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教案必修第一册第3章第1节第1课时铁的单质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教案必修第一册第3章第1节第1课时铁的单质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 铁的单质、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铁制品应用,了解单质铁、铁的氧化物的性质及用途,培养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

2.通过探究实验,认识铁单质与水蒸气反应的条件,对比钠与水的反应,加深对微观原子结构决定物质宏观性质的认识,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能力。

3.通过实验掌握Fe(OH)2、Fe(OH)3的制备原理及化学性质。

一、铁的单质1.铁元素的存在及使用(1)存在:铁在自然界中可以以单质形态(陨铁)存在,但主要以+2价和+3价化合物的形态存在,地壳中含量居第四位,仅次于氧、硅和铝。

(2)工业炼铁的原理(以Fe 2O 3为例) 3CO +Fe 2O 3=====高温2Fe +3CO 2。

2.铁的物理性质铁有延展性、导热性、导电性,但其导电性不如铜和铝,铁还能被磁体吸引。

其熔、沸点较高,熔点:1 535 ℃、沸点:2 750 ℃,密度:7.86 g·cm -3。

3.铁的化学性质(1)与某些非金属单质、酸和盐溶液反应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举例①Fe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②Fe 与非氧化性酸反应(H 2SO 4) Fe +H 2SO 4===FeSO 4+H 2↑ ③Fe 与盐溶液反应(CuSO 4)Fe +CuSO 4===Cu +FeSO 4结论:Fe 在反应中作还原剂,遇到较强的氧化剂(如Cl 2等)生成+3价铁的化合物,遇到较弱的氧化剂(如稀硫酸等)生成+2价铁的化合物。

(2)实验探究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装置操作现象用火柴点燃肥皂液,听到爆鸣声,证明生成了H2实验结论在高温下,铁能与水蒸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高温Fe3O4+4H2提示:湿棉花的作用是受热时提供反应所需的水蒸气。

(1)由于铁性质比较活泼,所以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铁单质()(2)氯化亚铁既可由铁与盐酸反应制取也可由铁与氯气化合制取()(3)由于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所以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OH)3和H2()答案(1)×(2)×(3)×利用如图装置也可以实现Fe与水蒸气的反应(1)反应开始时,应先点燃处的酒精灯,其目的是,若点燃顺序反了,可能有什么后果?提示b用水蒸气排装置内的空气①Fe与O2生成了Fe3O4,无法与水蒸气反应;②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2,在高温下与空气中的O2反应可能发生爆炸。

电离平衡 第一课时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第一册

电离平衡  第一课时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第一册

《电离平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电离平衡》第一课时,课程标准对本课时内容的要求是:认识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通过对电离平衡的存在及平衡移动的分析,形成并发展学生的微粒观、平衡观和守恒观。

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现象,整合数据,得出结论,引导学生形成认识水溶液中离子反应与平衡的基本思路。

综合发展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和“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系统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从电离角度微观探析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落实分类观;(2) 掌握强、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书写;(3) 从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认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并预测可能的结果,树立动态平衡的观点;(4) 对化学平衡进行知识迁移,根据勒夏特列原理解释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三、教学难重点(1) 重点: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建立和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2) 难点: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解释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四、教学方法任务驱动、预测验证、小组合作、畅言智慧课堂辅助教学。

教师活动【任务一:微课助学】复习旧知唤起新知1.学生用自己的Pad观看老师上传的微课(来自“化学大师”公众号),回忆关于必修一学过的电解质的相关知识点,教师通过智慧课堂的随机提问功能提问相关知识点(用直观、有趣的微课,将抽象概念具体化)。

2.随机提问:电解质、非电解质、电离、酸碱盐、导电条件、导电本质等重要概念,诊断学生学习起点。

过渡:根据学过的知识,我问大家两个问题:电离,所以盐酸酸性强。

【任务三】学生通过实验3-1 验证自己的预测:1、分别测等体积、等浓度0.1 mol·L-1的盐酸、醋酸溶液的pH。

拓展资料:pH= - lg c(H+)酸0.1 mol·L-1盐酸0.1 mol·L-1醋酸pH1 2.8导电能力(电导率)强弱与镁条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产生气泡相对缓慢根据学校实验室情况,选择导电率实验的展示方式。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三章第一节 《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三章第一节 《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铁及其化合物,是高中阶段学习的非常典型的一种变价金属元素系列,这一部分内容和氧化还原理论联系密切,又和好多的实验物质制备,工业产品生产相关联,所以在实验题和化学工艺流程题中经常见到铁及其化合物的身影,为了好好掌握,还是先看看价类二维图吧!1、铁的误区警示常温下,铁与水不反应,只有在高温条件下,Fe才会与水蒸气反应。

1.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铁与水蒸气”能否发生反应及反应的产物,进行了下列实验: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在硬质玻璃管B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再结合一些步骤,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已知石棉绒是耐高温材料,不与水和铁反应)。

Ⅰ.探究“铁与水蒸气”能否发生反应(1)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2)实验中石棉绒的作用是。

(3)反应一段时间后,有肥皂泡吹起时,用点燃的火柴靠近肥皂泡,当时(填实验现象),说明“铁与水蒸气”能够进行反应,写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Ⅱ.探究“铁与水蒸气” 反应的产物(1)假设还原铁粉反应完全,黑色固体为某种单一成分,为研究黑色固体成分,该研究小组甲同学提出以下假设:假设一:黑色固体全部是Fe3O4假设二:黑色固体全部是Fe2O3假设三:黑色固体全部是FeO乙同学认为即使不通过实验就可以否定甲同学的一个假设,你认为乙同学否认的假设是,理由是。

(2)若假设一正确,请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完成下列表格(仪器自选)。

限选实验试剂:1 mol·L-1硫酸、2 mol·L-1NaOH溶液、新制氯水、澄清石灰水、酸性KMnO 4溶液、KSCN 溶液、品红溶液【答案加评分标准】Ⅰ.(1)将C 处导气管末端浸入水槽中,微热A 处圆底烧瓶,气管末端出现气泡,停止加热后气管末端出现一段水柱,则气密性好,否则气密性不好(2分)(2)增大铁粉与水蒸气的接触面积(1分)(3)肥皂泡破裂,有爆鸣声(2分)3Fe+4H 2O(g)Fe 3O 4+4H 2(2分)Ⅱ. (1)假设二(1分)由于Fe 2O 3为红棕色粉末,则可以根据固体颜色直接否定假设二(1分)△【解析】试题分析:Ⅰ.(1)气密性检查一般用液差法,即将C 处导气管末端浸入水槽中,微热A 处圆底烧瓶,气管末端出现气泡,停止加热后气管末端出现一段水柱,则气密性好,否则气密性不好。

人教高中化学必修1教学设计:第3章 铁 金属材料

人教高中化学必修1教学设计:第3章 铁 金属材料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第一课时铁的单质铁的氧化物本节是教材高一(必修一)第三章,在这一章学习的过程中,在初中阶段比较肤浅地了解一些铁的知识,本节要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进一步加深学习铁的有关性质。

从本质上了解铁是一种变价金属。

在教学过程中考虑新旧知识的相互衔接,注意充分发挥理论知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指导作用。

学习相关内容时应用理论知识加以解释,应用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加深理解这些理论的过程。

例如,本节很多的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这些反应,既能加深对具体反应的理解,又可以巩固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通过介绍一些生活中的铁以及氧化物,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教学目标1、掌握铁的单质氧化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其应用。

2、通过自主学习,自主进行知识网络的构建和知识的归纳整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核心素养1、分类、比较、分析、归纳、演绎等整理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学习物质的性质。

学会学习和认识新化学物质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通过铁的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铁的单质、氧化物性质难点:铁的单质、氧化物性质查阅铁单质氧化物相关内容,预习课本。

【引入】三千年前,人类就开始使用金属铁,直到现在,铁对于人类来说仍然是最有用、最廉价、最丰富、最重要的金属了。

【图片展示】【设问】在地壳中含量排名第几?铁在自然界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为什么?【生】化合态。

铁的性质很活泼。

【投影】铁的物理性质【学生活动】单质铁的常见化学性质【讨论】从水蒸气的产生、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反应产物的检验等环节,讨论反应装置的设计。

【学生活动】画装置图:【演示实验视频】通过观察现象讨论结论【教师小结】实际生活当中我们不仅接触到了铁单质,而且还有很多的含铁的化合物。

人教版化学必修1教案-第三章(精华版)

人教版化学必修1教案-第三章(精华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课程标准根据生产、生活中得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索,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得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得重要应用。

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探究得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得奇妙。

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得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第一节金属得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钠、铝、铁与氧气得反应,掌握金属钠、铝、铁得主要化学性质。

2、通过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与钠加热时氧化得实验,培养学生得观察能力,对比能力,分析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得兴趣,体验科学探究得艰辛与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钠得氧化反应难点:氧化钠与氧化钠稳定性得比较教学过程( )1、以下说法错误得就是A、钠在常温下就容易被氧化B、钠受热后能够着火燃烧C、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能自燃D、钠在氧气中燃烧更为激烈( )2、关于Na2O与Na2O2得叙述正确得就是A、都就是白色固体B、都就是碱性氧化物C、都与水反应形成强碱溶液D、都就是强氧化剂( )3、当钠着火时,应选用灭火得就是A、煤油B、水C、沙土D、泡沫灭火器( )4、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得就是A、NaB、NaClC、NaOHD、Na2O2( )5、2、3g纯净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3、5g固体,由此可判断其氧化物就是A、只有Na2OB、只有Na2O2C、Na2O与Na2O2D、无法确定( )6、钠离子得性质就是A、有强还原性B、有弱氧化性C、有碱性D、比钠原子稳定第一节金属得化学性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钠与水得反应,会解释钠与水反应得各种现象。

2、设计铁与水蒸气反应得实验装置,了解铁与水蒸气得反应。

3、掌握有关实验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得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钠与水得反应难点:钠与水得反应,铁与水蒸气得反应1、在进行钠与水得反应实验中,有如下操作与实验现象,请根据钠得性质解释说明。

人教版必修一化学第三章 第一节第1课时和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化学第三章  第一节第1课时和第2课时教案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学习目标定位] 1.熟悉金属的存在形态、物理共性,能从金属的原子结构分析金属具有还原性。

2.会用实验的方法探索钠、铁分别与氧气的反应,正确描述反应现象,会写反应方程式。

新知导学一、金属的通性1.金属的物理通性2.金属的化学性质归纳总结(1)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作还原剂。

(2)金属活泼性的强弱取决于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失去电子能力的大小),与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个数无关。

例1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B)A.金属都是银白色的固体,都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密度B.金属一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C.金属单质都可以和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D.钠原子在反应中失去1个电子,铝原子失去3个电子,所以铝比钠活泼例2相同物质的量的钠、镁、铝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1)反应剧烈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2)完全反应后,产生氢气最多的是________;(3)相同条件下,三种金属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______。

答案(1)钠(2)铝(3)1∶2∶3解析(1)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取决于金属的活动性,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就越剧烈,所以钠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最大,剧烈程度最小的是铝。

(2)相同物质的量的三种金属中,钠失去电子数最少,铝失去电子数最多,所以铝产生的氢气的量最多。

(3)因为1 mol钠可转移1 mol电子,1 mol镁可转移2 mol 电子,1 mol铝可转移3 mol电子,所以相同物质的量的三种金属钠、镁、铝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即它们呈现的化合价之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2∶3。

思维启迪(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以前的金属能与非氧化性酸(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的活泼性越强,与酸反应就越剧烈。

(2)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的实质是金属与酸电离出的H+之间的反应,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H+得到电子被还原。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1节《铁及其化合物》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1节《铁及其化合物》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铁及其化合物》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1节《铁及其化合物》。

人类在四千五百多年前就开始使用铁器。

铁是目前产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金属。

铁及其化合物具有怎样的性质?应如何进行研究呢?通过研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可以使我们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认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深化对物质及其变化多样性的认识。

金属材料对于促进生产发展、改善人类生活发挥了巨大作用。

对不同类型合金的性能和用途的认识,可以进一步强化性能决定用途的观念。

通过第三章学习,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5个方面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本章共有两节,本课是第一节,主要讲述铁及其化合物,承载着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的和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2.4 金属及其化合物: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这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6结合实例认识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探索物质性质、实现物质转化,认识物质及其转化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价值。

”由此标准可以看出,本课学习主题属于“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这一部分。

二、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内容,“铁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中一年级学习的重点内容。

本节要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离子反应、氧化还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金属与Cl2、S的反应 金属与Cl2、S等物质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硫化物。
本节课总结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钠与氧气的反应 (1)实验现象:刚切开的钠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表面在空气中
很快变暗; 加热时,钠先熔化成银白色小球,然后燃烧,火焰呈黄色,最后生
成淡黄色固体。 (2)实验结论 ①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小,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②钠与氧气的反应,常温下:4Na+O2=2Na2O; 加热时:2Na+O2 Na2O2。
2MgO。
Mg与稀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 (3)与盐的反
①Al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2Al+3CuSO4=Al2(SO4)3+3Cu。 ②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Cu+2AgNO3=Cu(NO3)2+2Ag。
实验3-1:P49
1、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钠后用滤纸吸干 煤油,在玻片上用小刀切割钠:立即观 察钠的断面的颜色
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里,加热,有什么现 象?
2)钠在空气中燃烧:
• 钠先熔化为银白色小球,然后燃烧,火焰 呈黄色,最后生成淡黄色固体 过氧化钠。
• 2 Na+O2 加=热= Na2O2 (淡黄色,稳定)
2.铝与氧气的反应 (1)实验操作: ①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
加热至熔化。 ②用砂纸打磨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
• 2.为什么钠的表面有一灰黄色层? 钠在空气中就被氧化,说明钠比铁,铝,镁
活泼的多。
一,钠与非金属的反应
1)钠在空气中氧化: • 新切开的钠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在空气
中表面很快变暗。即金属钠在常温下与空 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 氧化钠。 • 4Na+O2==2Na2O (白色,不稳定)
实验3-2:P47
思考与交流:P46
1.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2.图3-2是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的一些照片, 请分析这些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3.画出Na ,Mg ,Al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其特点,与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什么联 系?
3.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的反应 Mg与O2反应:2Mg + O2 点 燃 (2)与酸的反应
The end !
同学们 再见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2、观察钠的断面光泽的变化
!注意事项:
1.切时手勿与钠直接接触,用镊子取 2.取出的钠先用滤纸吸干煤油 3.钠块切勿过大,一般取绿豆大小 4.剩余的钠块马上放回试剂瓶中
金属钠的切割方法:
滤纸吸干煤油----镊子夹取----用小刀在玻璃片或表 面皿上切割。
钠的真面目
• 钠•1具.的有通物过银理观白性察色你质的能:金否属总光结泽钠的物理性质? •用刀能切开,说明钠质地软,硬度低 •密度比煤油大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课时
一、金属的存在及通性 1.存在 绝大多数金属元素是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因为多数金
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物理性质 金属有许多共同的物理性质如不透明、有金属光泽、易导电、
易导热、有延展性等。
知识结构: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熔化。
(2)实验现象:两块铝箔 都熔化,失去光泽,熔化 的铝并不滴落。 (3)相关解释:铝与空气 中的O2发生反应 4Al+3O2 2Al2O3,生成 的Al2O3的熔点比Al的 熔点高,包在铝的外面, 使液态铝不会滴落。
诱思探究:
铝是较活泼的金属,但日常生活中用的铝制品 为什么抗腐蚀能力强? 提示:铝与O2反应生成了致密的Al2O3保护膜, 可阻止O2进一步与铝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