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与动力工程简介

合集下载

热能与动力工程主修课程

热能与动力工程主修课程

热能与动力工程主修课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是一门涉及能量转换和利用的学科,主要研究各种能源的转化与利用方式,以及动力设备的设计与运行。

这门课程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主修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各种能源如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特性、转化方式和利用技术。

同时,还会深入了解燃烧理论与技术、燃烧室设计、燃气轮机、蒸汽轮机和内燃机等动力设备的原理、结构和运行方式。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将能够理解和分析各种能源的利用效率、环境影响和经济性,并能够设计和优化各类动力设备。

热能与动力工程主修课程的核心内容包括热力学、传热学和流体力学。

热力学是研究热能与功的转化关系和能量守恒的基础理论,通过热力学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能量转化的基本原理和各种循环过程。

传热学是研究热量在物体之间传递的机理和规律,通过传热学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传热方式和传热计算方法,为热能设备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的力学性质和规律,通过流体力学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流体在热能设备中的运动特性和流体力学计算方法。

热能与动力工程主修课程还涉及到热力设备的设计与优化、能源系统的分析与优化、能源与环境等内容。

学生将学习热力设备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了解不同能源系统的特点和优化策略,并学习能源与环境的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主修课程中,学生将进行大量的实验和实践训练。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同时,学生还将进行一些工程实践项目,通过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热能与动力工程主修课程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毕业后,学生可以从事能源转换与利用、动力设备设计与运行、能源系统分析与优化等相关领域的工作。

同时,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还具备继续攻读研究生和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热能与动力工程特点与问题分析

热能与动力工程特点与问题分析

热能与动力工程特点与问题分析热能与动力工程是研究热能转换与利用的科学与技术领域,其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高能效性:热能与动力工程研究的目标是提高能量转换过程的效率,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通过优化设计和改进工艺,可以实现高效的能量转换,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多样性:热能与动力工程涉及的能源形式多样,包括化石能源、再生能源和核能等。

不同能源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热能与动力工程需要根据不同的能源特点进行相应的研究和应用。

3. 综合性:热能与动力工程要求综合运用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机械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能源转换和利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和优化设计。

热能与动力工程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是热能与动力工程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能源消耗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热能与动力工程需要寻找替代能源和改进现有能源的利用方式,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能源安全:能源安全是热能与动力工程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能源的供给不稳定、能源价格的波动等因素对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热能与动力工程需要研究和开发具有可再生性和可持续性的能源,以解决能源供给的不稳定性和价格波动的问题。

3. 技术创新和升级:热能与动力工程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以提高能源转换和利用的效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的能源技术和设备不断涌现,热能与动力工程需要积极引进和应用这些新技术和设备,促进技术创新和升级。

4. 能源供给结构的调整:热能与动力工程需要进行能源供给结构的调整,以实现对多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转换。

随着能源形式的多样性和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热能与动力工程需要研究和改进能源供给的结构和方式,以适应能源发展的需要。

热能与动力工程具有高能效性、多样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但也面临着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能源安全、技术创新和升级、能源供给结构的调整等问题。

热能与动力工程特点与问题分析

热能与动力工程特点与问题分析

热能与动力工程特点与问题分析热能与动力工程是工程热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涉及热能的转换与利用。

通过对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特点与问题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

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大量能源需求:热能与动力工程涉及到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种能源,如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太阳能等。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热能与动力工程在能源供应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2. 能源转换与利用:热能与动力工程主要研究能源的转换与利用技术,包括燃烧、热力循环、热交换等。

这些技术不仅可以将能源转化为电力或其他形式的能源,还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能源的浪费。

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发展必须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热能与动力工程需要致力于开发清洁能源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4. 多学科交叉与综合应用:热能与动力工程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涉及热物理学、力学、材料学、化学、电气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实践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和理论,以解决实际问题。

1. 能源供应问题: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能源供应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热能与动力工程需要不断开发新的能源资源,并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以满足社会的能源需求。

2. 环境污染问题:热能与动力工程在能源转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热能与动力工程需要研究和应用高效的环保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

4. 技术创新与提升问题:热能与动力工程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提升,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热能与动力工程需要研究和应用新的能源转换与利用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性。

热能与动力工程是一个关系到能源供应、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

了解其特点与问题,可以促进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发展,推动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热能与动力工程特点与问题分析

热能与动力工程特点与问题分析

热能与动力工程特点与问题分析热能与动力工程是研究热能的获取、转换和利用的工程领域。

该领域的特点与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特点:热能与动力工程是一个复杂的领域,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包括热学、热力学、流体力学、材料科学等。

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多学科交叉:热能与动力工程需要综合利用多学科的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学、化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因此对工程师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2)能量转换与传递:热能与动力工程涉及能量的转换与传递,包括燃烧、发电、输电、传热、传质等过程。

对能量转换与传递机制的研究是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核心。

(3)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热能与动力工程涉及能源的获取和利用,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热能与动力工程需要考虑如何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问题:热能与动力工程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能源缺乏与供需矛盾:热能与动力工程依赖能源的支持,而当前全球能源资源日益减少,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能源资源,保证能源供给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亟待解决的问题。

(2)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全球能源利用效率普遍较低,大量能源被浪费。

热能与动力工程需要借助科技手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4)能源安全问题:能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能源安全是一个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

热能与动力工程需要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安全需求,制定相应的能源政策和技术措施,确保能源的安全供应。

热能与动力工程是一个复杂的领域,具有多学科交叉、能量转换与传递、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特点。

热能与动力工程在能源缺乏、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与可持续发展、能源安全等方面也面临一些问题,需要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共同努力解决。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及描述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及描述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及描述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又名能源与动力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和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的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热能动力及控制工程电厂方向、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内燃机及汽车工程1、专业基本课程该专业所有方向均要学习的课程: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基础、控制工程、测试技术。

2、不同方向专业课:1热能动力及控制工程电厂方向:锅炉原理、热力涡轮机械原理、发电厂系统及设备、加热炉2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流体机械原理、容积式压缩机原理、制冷原理与装置、低温原理与装置3内燃机及汽车工程:内燃机原理、内燃机构造、汽车构造、汽车理论华北电力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在我们学校主要针对火力发电厂,目前看还不错,毕竟是电力行业。

我们学校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更好,毕业进供电局什么的,应该说比电厂好。

河北科技大学:我们学校的热能专业主攻的是制冷方向,不是人们第一印象的电厂、内燃机方向。

我在那里生活了四年,不好很客观的说。

如果你的弟弟、妹妹成绩比较好的话建议去西安交通大学吧,那里的热能专业方向比较全而且在全国里,那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

东北大学:客观讲,学科实力在全国应该属于二流水平,和清华,浙大,上交,西交差一些。

但是整体而言,应该是不错的学科,是辽宁省重点学科。

就业形势很好,真的,本科生平均能找三份工作可以挑选。

这个专业对口的主要是钢铁行业,就业单位比如宝钢,赛迪等各大钢铁企业和设计院。

在钢铁行业,东北大学的热能还是响当当的,这些是别的学校的热能比不了的。

高考专业介绍10——热能与动力工程(热力发动机方向)

高考专业介绍10——热能与动力工程(热力发动机方向)

热能与动力工程(热力发动机方向)什么是热力发动机汽车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给大家的出行、货物的流动来了诸多的便利。

热力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汽车的行驶离不开热力发动机。

热力发动机简称内燃机,大体由两大机构五大体系组成。

两大机构是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由气缸体、汽缸盖、活塞、连杆、曲轴和飞轮等组成,是发动机产生动力,并将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变成曲轴旋转运动,对外输出动力的装置。

配气机构由进气门、排气门、气门弹簧、挺杆,凸轮轴和正时齿轮等组成,其作用是将新鲜气体及时充入气缸、并将燃烧产生的废气及时排出气缸。

五大系统是指燃料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和启动系。

因使用的燃料不同,燃料供给系可分为汽油机燃料供给系和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用的是电喷式燃料供给系,它由燃油箱、汽油泵、汽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进排气管和电子喷射器组成,其作用是向气缸内攻击可燃混合气,并控制进入气缸内可燃混合气的数量,以调节发动机输出的功率和转速,最后,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气缸。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由燃油箱、输油泵、喷油泵、柴油滤清器、进排气管等组成,其作用是向气缸内供给纯空气并在规定时刻向缸内喷入定量柴油,以调节发动机输出功率和转速,最后,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气缸。

机动车冷却系一般采用水冷却式。

水冷却式由水泵、散热器、风扇、节温器和水套(在机体内)等组成,其作用是利用冷却水的循环将高泵、滤清器、油道、油底壳等组成。

其作用是将润滑油分送至各个相对运动零件的摩擦面,以减小摩擦力,减缓机件磨损,并清洗、冷却摩擦表面。

点火系是汽油机特有的。

汽油机点火系由电源(蓄电池和发电机)、点火线圈、分电器和火花塞等组成,其作用是按规定时刻及时点燃气缸内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

起动系由起动机和起动继电器等组成,使静止的发动机起动并转入自行运转状态。

发动机结构复杂,但是核心的功能只有一个,就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动能,带动汽车行驶。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大类)培养方案(080501)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大类)培养方案(080501)
The major of Thermal Energy & Power Engineering offers five academic directions including Power Station Thermal Energy & Power Engineering, Thermal Heat Engine, Thermal Energy Engineering, Refrigeration air-conditioning& Cryogenic Engineering and Thermal Process Automation. This major is committed to cultivating advanced engineering talents with inter-disciplinary knowledge in engineering design, product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 fields correlated with thermal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e.g. thermal energy engineering, power machinery, power engineering, thermal process automation, refriger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二、培养目标(Ⅱ、Academic Objectives)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量转换与利用和动力工程领域具有宽厚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较高文化素质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能 源动力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工学、能源动力类、专业代码:080501)一、专业简介(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以能源工业为特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知识,较好的综合素质与较强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热力发电厂方向,主要从事热能与动力工程设备和系统的设计、运行、管理、技术研究与开发,节能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风能与动力工程方向,主要从事现代风力发电场的运行、管理、规划、设计与施工、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二)专业内容热力发电厂方向,是将常规能源(化石燃料、天然气、石油)在锅炉内燃烧产生的化学能转化成热能,通过工质推动热动力设备做功,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带动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风能与动力工程方向,是将空气的动能通过风力机转化成机械能,带动风力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三)专业特色本专业以能源工业为特色,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专业建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思想,凸显能源资源特色,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知识、能力与创新的课程体系,为宁夏及周边区域能源资源建设提供所需的应用型人力资源。

二、主干课程热力发电厂方向:工程热物理、热能动力主要课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电工电子技术、电厂锅炉、汽轮机原理、热力发电厂、换热器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热工自动化仪表、泵与风机、机械设计基础等。

风能与动力工程方向:风能动力主要课程: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电工电子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自动控制理论,风力机原理,风电机组设计制造,风电场电气工程、风资源测量与评估、电机学、风力发电场、机械设计基础等。

三、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大型能源企业和相关公司,如热力发电厂、风力发电场、汽轮机厂、锅炉制造厂、风力机设备制造厂等,从事系统的设计、运行、管理、技术研究与开发,新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是一门涉及热能转换、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重要专业。

这个专业的学生将学习到许多重要的课程,例如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热动力学、燃烧学、热能系统和机械设计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和未来发展前景。

一、热能转换热能转换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核心。

热能可以通过锅炉、汽轮机、燃气轮机、内燃机等装置转化为机械能或电能。

这种能量转换可以广泛应用于发电、交通、制造业和农业等领域。

热能转换是这个专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涉及到许多有趣的知识点,例如热力学周期过程、热力学效率、燃烧反应、环境影响等。

二、节能减排随着全球能源消耗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一个重要领域。

本专业的学生将学习到多种节能减排技术,如余热回收、能量管理、清洁燃烧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同时保护环境,提高可持续性发展水平,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三、新能源技术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新能源技术已经成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一个重要领域。

本专业的学生将学习到多种新能源技术,例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水能等。

这些新能源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四、专业前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全球能源需求的增加,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本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各个领域找到工作,例如能源行业、机械行业、环保行业、电力行业等。

未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需求将不断增加,特别是在新能源、清洁能源方面,工作机会将会更多。

总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涉及到许多关键技术。

这个专业的学生将学习到许多有趣的知识点,例如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热动力学、燃烧学、热能系统和机械设计等,将拥有广泛的就业前景。

高考专业介绍10——热能与动力工程(热力发动机方向)

高考专业介绍10——热能与动力工程(热力发动机方向)

高考专业介绍10——热能与动力工程(热力发动机方向)第一篇:高考专业介绍10——热能与动力工程(热力发动机方向) 热能与动力工程(热力发动机方向)什么是热力发动机汽车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给大家的出行、货物的流动来了诸多的便利。

热力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汽车的行驶离不开热力发动机。

热力发动机简称内燃机,大体由两大机构五大体系组成。

两大机构是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由气缸体、汽缸盖、活塞、连杆、曲轴和飞轮等组成,是发动机产生动力,并将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变成曲轴旋转运动,对外输出动力的装置。

配气机构由进气门、排气门、气门弹簧、挺杆,凸轮轴和正时齿轮等组成,其作用是将新鲜气体及时充入气缸、并将燃烧产生的废气及时排出气缸。

五大系统是指燃料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和启动系。

因使用的燃料不同,燃料供给系可分为汽油机燃料供给系和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用的是电喷式燃料供给系,它由燃油箱、汽油泵、汽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进排气管和电子喷射器组成,其作用是向气缸内攻击可燃混合气,并控制进入气缸内可燃混合气的数量,以调节发动机输出的功率和转速,最后,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气缸。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由燃油箱、输油泵、喷油泵、柴油滤清器、进排气管等组成,其作用是向气缸内供给纯空气并在规定时刻向缸内喷入定量柴油,以调节发动机输出功率和转速,最后,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气缸。

机动车冷却系一般采用水冷却式。

水冷却式由水泵、散热器、风扇、节温器和水套(在机体内)等组成,其作用是利用冷却水的循环将高泵、滤清器、油道、油底壳等组成。

其作用是将润滑油分送至各个相对运动零件的摩擦面,以减小摩擦力,减缓机件磨损,并清洗、冷却摩擦表面。

点火系是汽油机特有的。

汽油机点火系由电源(蓄电池和发电机)、点火线圈、分电器和火花塞等组成,其作用是按规定时刻及时点燃气缸内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

起动系由起动机和起动继电器等组成,使静止的发动机起动并转入自行运转状态。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
热能与动力工程是利用物理和化学原理,将化学能、核能、热能等形式的能量转化为
机械能的工程技术,主要用于发电、动力传输、冷却和加热设备的研究、设计、制造、安装、维护和运行等。

它是一个多学科的工程专业,融合了机械、动力机械、电力、热工、
流体动力学、电子控制、自动控制、冶金、材料、热物理、热化学等行业的知识,兼有理
论和实践的性质。

热能与动力工程主要研究和开发发电机、内燃机、汽轮机、水力机械、制冷设备、热
循环设备、热电联产装置、热利用设备等。

主要科目包括基础力学、机械设计、蒸汽动力
机械、蒸汽循环流体机械、气体动力机械、汽轮机、内燃机、润滑与密封技术、传动系列、电力机械、发电厂机械设备、热利用设备、热电联产设备、仪表与调节、自动化技术、工
程检测技术等。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国家经济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

未来可在各种内燃机厂、热动力设备厂、热动力技术研究所、热利用和新能源开发与应用
研究所、热能检定技术中心、热水供应站、电力及制冷空调维修厂等机构从事设计、制造、维护、运行及检修、维护在煤矿、能源工程建设、水利水电、热电联产、热利用及国家重
点工程建设等方面的科技技术的教研工作。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

专业介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热工设备和热力系统的设计、试验和研究方法,学习并掌握热能合理有效利用和节能环保技术;掌握现代热工设备及系统的优化分析、运行管理及技术改造;具有热物理过程理论分析、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培养从事热能释放、转换、传递和合理利用以及热力设备的设计、研究、试验和运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具有较高的道德文化修养,坚实的数学、物理、计算机和外语基础,能够从事内燃机或汽车的性能研究、改进、实验及汽车的改装、检测、维修及运行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汽车的研究开发、检测实验、运行管理、维修服务及相关的其他工作。

业务基本规格要求及专业特色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良好的数学、物理基础和外语、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2、较系统的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等。

3、掌握本专业领域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具有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生产组织能力。

02 气固两相流与燃烧进行循环流化床燃烧理论与技术研究,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的洁净煤技术与环保研究。

进行循环流化床循环系统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的完善化研究。

对于我国能源资源以煤为主的状况具有重大的意义。

包括以下若干方面:1.在已完成创建CFB锅炉循环系统物理模型、导得循环倍率关系式(R或K)的基础上继续进行以循环倍率关系式为设计准则设计循环系统的方法与技术研究;2.进行CFB锅炉循环系统物理经验性系数afm 、rxh 的研究课题;3. CFB锅炉循环倍率的确定与测量研究;4. CFB锅炉高温分离器的选型及材料的开发研究;5. CFB锅炉灰渣和飞灰综合利用途径、方法及价值研究;6. CFB锅炉综合节能与环保最优性能设计方案研究(CFB锅炉完善化设计的分析研究);7.采用CFB分级燃烧技术降低NOX、SOX的研究;8. CFB锅炉受热面提高耐高温、耐磨损性技术与材料研究;9.工业CFB锅炉(35t/h以下)综合节能与环保最优性能设计研究;10.采用CFB燃烧技术改造我国火电厂中、低容量(400t/h以下)煤粉锅炉的技术与经济分析研究。

热能与动力工程特点与问题分析

热能与动力工程特点与问题分析

热能与动力工程特点与问题分析热能与动力工程是研究热能转化为有用的动力的科学与技术领域。

下面对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特点与问题进行分析。

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特点:1. 能量转换:热能与动力工程是将热能转化为动力的过程。

通过燃烧燃料或利用自然资源的热能,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电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提供给各个领域的使用。

2. 高效能:热能与动力工程追求能量的最大利用和高效转化。

通过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的浪费,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 综合性:热能与动力工程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包括热力学、流体力学、燃烧化学、材料科学等。

需要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的理论和技术进行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4. 国家能源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热能与动力工程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能源战略和经济发展。

有效利用热能,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热能与动力工程面临的问题:1. 能源需求与供给矛盾: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但能源供给存在一定局限性。

如何合理安排能源的需求与供给,确保能源的稳定供应,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2. 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热能与动力工程在能源转化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严重影响大气环境质量和健康。

热能与动力工程需要大量能源供应,过度消耗能源对环境造成压力。

3. 能源利用效率不高:目前,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能源转化效率相对较低,存在能量损失较大的问题。

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是热能与动力工程面临的一个难题。

4. 能源结构调整和创新技术推广:随着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境意识的提高,热能与动力工程需要进行能源结构的调整和创新技术的推广。

如何推广清洁能源技术,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是关键的问题。

热能与动力工程具有能量转换、高效能、综合性和国家能源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等特点,面临着能源需求与供给矛盾、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不高和能源结构调整等问题。

热能与动力工程特点与问题分析

热能与动力工程特点与问题分析

热能与动力工程特点与问题分析热能与动力工程是指利用热能转化为动力或其他形式能量的工程学科。

它涉及到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又与机械、电气、化工等多个工程学科相互交叉。

热能与动力工程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涉及到发电、交通运输、建筑空调、化工生产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特点与问题进行分析。

一、特点与优势1. 高效能转换热能与动力工程可以将热能转换为动力,并将动力转换为电能,因此能够实现热能与动力的高效利用。

这种能量转换的高效性对于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如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转换为电能的过程中,需要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支持。

2. 能源多样性热能与动力工程可以利用各种能源进行能量转换,包括化石能源、生物质能源、核能源等,这种能源多样性有利于降低对某一种能源的依赖性,有利于能源安全。

3. 应用广泛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到发电、交通运输、建筑空调、化工生产等多个领域,因此对于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4. 技术前沿热能与动力工程是一个技术前沿的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技术、高效利用技术不断涌现,这为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 能源资源匮乏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能源资源的消耗速度加快,包括化石能源、水能等常规能源资源的储量日益减少,因此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能源资源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环境污染传统能源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排放物,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这些排放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如何减少能源转换过程中的污染成为热能与动力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3. 技术创新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包括新能源开发利用、传热传质研究、节能技术等方面,如何加强科学研究,加快技术创新对于推动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发展至关重要。

4. 能源转换效率能源转换效率直接关系到能源利用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如何提高能源转换效率是热能与动力工程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专业前景本专业(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方向)以流体工程及机械工程为基础,主要研究流体机械的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掌握流体机械设计、制造、试验、应用和管理等基本能力。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方向的研究领域已涵盖农业、工业、水利、环保、航天、国防等各个部门,以上各行业对掌握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基础理论的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近年来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使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在各行业的应用不断深入,应用范围不断拓宽。

学科实力本专业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7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10人,在读博士生2人,大部分教师具有在国外学习或工作的经历。

拥有流体机械及工程硕士点、水动力学与水力机械博士点及农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等不同培养层次,教学体系完整。

本专业在泵、水轮机和灌排机械等流体机械的设计、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以及本科教学方面有近50年的经验积累,在国内有突出的影响。

参与了包括长江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以及总理基金项目在内的多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研究与设计工作,承担多项“十五”和“十一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研究项目,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流体工程、流体力学、流体机械、动力机械、水利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从事流体机械(水泵、水轮机、灌排设备等)和流体工程的科研、设计、制造、试验、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以流体工程及机械工程为主要学科方向,学生不仅可以获得专业的机械工程设计实践训练,同时还具有深厚的流体力学等数理基础,具备较强的择业竞争能力和较宽的就业适应能力。

主干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与叶栅理论、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工程材料、测量技术、流体机械原理、水泵水力设计、水轮机水力设计、灌排机械原理及应用等。

所授学位工学学士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相关的国家机关、科研院所、流体机械制造企业以及水电行业、航空航天部门、水利部门及与流体工程设计相关的其他单位从事生产、教学、科研、销售、管理等工作。

热能与动力工程简介

热能与动力工程简介

热能与动力工程是以工程热物理学科为主要理论基础,以内燃机和正在发展中的其它新型动力机械及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学、自动控制、计算机、环境科学、微电子技术等学科的知识和内容,研究如何把燃料的化学能和液体的动能安全、高效、低(或无)污染地转换成动力的基本规律和过程,研究转换过程中的系统和设备的自动控制技术。

随着常规能源的日渐短缺,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节能、高效、降低或消除污染排放物、发展新能源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成为本学科的重要任务,在能源、交通运输、汽车、船舶、电力、航空宇航工程、农业工程和环境科学等诸多领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方面人才在加强学生基础理论和综合素质教育的同时,加强计算机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强化专业实践教学,注重全能训练,全面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潜力.我国能源动力类专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

以交通大学为例,1952年院系调整时,当时设在机械系中的动力组就单独成立了动力机械系。

由于受当时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在该学科的发展过程中,专业面曾一度越分越细。

50年代初期只有锅炉、气轮机、内燃机等专业,以后又先后办起制冷专业与风机专业,制冷专业又细分出压缩机,制冷及低温专业。

在50年代末又创办了核能专业,在60~70年代有些学校先后设立了工程热物理专业。

这样能源动力学科中的专业就先后包括有锅炉、涡轮机、电厂热能、风机、压缩机、制冷、低温、内燃机、工程热物理,水力机械以及核能工程等11个专业,形成了明显的以产品带教学的基本格局。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中包含的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的前身为水电站动力装置专业。

该专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家对水患的治理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家设立了华东水利学院、武汉水利水电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等一些专门的水利院校,1958年起在这些院校和西安交通大学水利系(西安理工大学水电学院的前身)设立了水电站动力装置专业,以满足国家对水电建设人才的迫切需求。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简介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简介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简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工科门类中的一个重要专业。

目前我国的很多工科院校都设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但设置的专业方向有很大差异。

大连水产学院自1991年设置本专业以来(自2001年开始又招收了本专业的专升本学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特别是渔业水产和船舶行业培养了400余名工程技术人才。

近几年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进行了教学改革,主动适应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船舶行业服务,面向上海、山东和辽宁各大船厂形成了较好的就业群,连续几年初次就业率达95%以上。

大连水产学院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主要是为渔业水产和船舶行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专业。

经过近几年的就业走向,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渔业水产和船舶行业特色的、体现第一线工程师思想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

本专业主要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适应新世纪社会和经济建设需要,胜任“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的各项工作,并具有一定专长的“宽厚、复合、开放、创新”型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设有“船舶动力装置”专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动力工程、船舶工程、热电工程、汽车工程、制冷与空调工程等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制造、维修、管理、教学、科研和开发等工作。

专业课程体系由课内教学、课外教学和集中实践教学三部分组成。

其中课内教学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选修课、专业任选课五部分组成。

课外教学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主要通过学生自学、举办各种讲座、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和竞赛等科技活动等环节完成,并制定有相应的考核办法。

集中实践教学主要由军训、公益劳动、各类教学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组成。

其主要优点和特色是:“船舶动力装置”专业模块是水产院校的特色,根据近几年的就业走向和对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调研,在课程体系上增设了许多船舶类课程,如:船舶辅机、船舶电气设备与系统、船机维修技术、船舶原理与设备、船体建造工艺等。

热能与动力工程特点与问题分析

热能与动力工程特点与问题分析

热能与动力工程特点与问题分析热能与动力工程是指利用热能源进行能量转换和利用的工程学科。

它涵盖了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是现代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分支。

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发展与应用对于推动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特点与问题,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特点热能与动力工程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工程学科,其主要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复杂性:热能与动力工程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包括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控制工程等,因此在研究和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复杂性。

工程师需要充分理解各种理论知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2. 高效性: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目标之一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能源得到更大的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热能与动力工程的设计和应用都追求高效。

在设计热能与动力设备时,需要充分考虑设备的能效问题,采用先进的设计和技术手段,以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

3. 应用广泛: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涉及到工业、航空、航天、能源等多个领域。

无论是火力发电、飞行器动力系统、还是工业生产中的热能利用,都需要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技术支持。

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其研究成果也直接影响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4. 环保性: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热能与动力工程不仅要追求高效,还要兼顾环保。

在能源利用和废气排放方面,需要充分考虑环保要求,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环保已经成为了热能与动力工程研究和应用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尽管热能与动力工程具有诸多的特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包括:1. 能源资源匮乏: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能源资源的匮乏已经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热能与动力工程需要寻找更为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简)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简)
CFD计算技术 先进的流场测量技术
40
本学科的最新发展
• PIV 和LDV等现代测速技术的应用 PIV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LDV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
41
PIV原理
1) 典型的PIV光路系统和PIV结构系统
PIV的光路系统
PIV的结构系统
42
NASA0012翼型+绕流片尾部流态研究
在翼型上加绕流片是人们在 翼型设计中常用的方法,绕流片的 大小、长短、安装位置以及弯曲角 度都会对流动结构产生重要的影 响。本实验就是研究在翼型上添加 不同结构的绕流片后流动的变化情 况 , 试 验 所使 用的 翼型 为 NASA0012标准翼型,试验是在水 洞中完成的。 右图表示在翼型上添加了某 种绕流片后翼型后端的涡量分布情 况。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涡阶的大 小和长度。
44
三维PIV技术研究转子尖部的非定 常复杂流动
实现了对压气机叶 轮内部的不同弦长截面 内的三维瞬态速度场和 涡量场。得到了大量的 有价值的瞬态结果。这 些结果对分析转子叶尖 泄漏涡和角区旋涡有重 要的价值。
45
我校本学科的历史与特色
• 我校的流体机械与工程学科由热能工程 系和车辆工程系合办。 • 主要涉及了热能工程系涡轮增压实验室 和流体力学实验室和车辆工程系的军车 实验室。
48
我校本学科的历史和特色
• 涡轮增压实验室是国内高校内的唯一一 家研究涡轮增压的实验室。 • 该实验室建于50年代具有悠久的历史, 实验设备齐全。
49
我校本学科的历史和特色
• 以液力传动、燃气轮机、压气机和涡轮 以及水泵作为主要的专业内容; • 以车辆工程、动力工程、航空航天工程 以及兵器工程作为主要的专业背景; • 注重基础:流体力学、热工学和计算流 体力学; • 注重试验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 体现军工特色;

热能与动力工程简介

热能与动力工程简介

热能与动力工程简介热能与动力工程培养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和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的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目录业务培养目标业务培养要求主干学科主要课程主要专业实验知识结构要求就业方向修业年限开设院校业务培养目标业务培养要求主干学科主要课程主要专业实验知识结构要求就业方向修业年限开设院校展开编辑本段业务培养目标考虑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开发和研究方向);(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方向;(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火力火电和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即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动力机械及其自动化、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四个二级学科。

编辑本段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3.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能与动力工程简介热能与动力工程简介热能与动力工程培养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和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的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目录业务培养目标业务培养要求主干学科主要课程主要专业实验知识结构要求就业方向修业年限开设院校业务培养目标业务培养要求主干学科主要课程主要专业实验知识结构要求就业方向修业年限•开设院校展开编辑本段业务培养目标考虑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开发和研究方向);(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方向;(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火力火电和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即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动力机械及其自动化、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四个二级学科。

编辑本段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3.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

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

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编辑本段主干学科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编辑本段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硕士编辑本段主要专业实验传热学实验、工程热力学实验、动力工程测试技术实验等编辑本段知识结构要求工具性知识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外文科技写作知识。

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应用与开发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

能够进行中外文文献检索。

自然科学知识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学科技术基础知识掌握工程制图、工程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电工学、电子技术基础、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对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知识要求可适当降低)。

专业知识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因专业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1)热能动力及控制工程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方向)主要掌握热能与动力测试技术、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燃烧污染与环境、动力机械设计、热力发电厂、热工自动控制、传热传质数值计算、流体机械等知识。

(2)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方向掌握内燃机(或透平机)原理、结构、设计、测试、燃料和燃烧,热力发动机排放与环境工程,能源工程概论,内燃机电子控制,热力发动机传热和热负荷,汽车工程概论等方面的知识。

(3)制冷低温工程与流体机械方向掌握制冷、低温原理、人工环境自动化、暖通空调系统、低温技术学、热工过程自动化、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系统仿真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使学生掌握该方向所涉及的制冷空调系统、低温系统,制冷空调与低温各种设备和装置,各种轴流式、离心式压缩机和各种容积式压缩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4)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掌握水轮机、水轮机安装检修与运行、水力机组辅助设备、水轮机调节、现代控制理论、发电厂自动化、电机学、发电厂电气设备、继电保护原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水电厂计算机监控和水电厂现代测试技术方面的知识。

也就是说,本专业学生应具有如下知识和能力,并根据培养规格的不同而有所侧重:(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熟练掌握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等基础性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应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

若外语为英语应达到国家四级以上水平(含四级)。

(3)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力学理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学理论(热力学、传热学等),机械设计基本理论,电工与电子基本理论,自动控制理论,能源动力工程基础理论等。

(4)熟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和基本工艺、操作、运行等基本技能。

(6)具有一定计算机相关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熟练使用计算机工具,解决工程中的有关问题。

(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编辑本段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大型企业、相关公司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教学等工作。

主要就业方向为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调控、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等等编辑本段修业年限四年编辑本段开设院校青岛科技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天津大学郑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德州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同济大学新疆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广西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昌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苏州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吉林大学中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常州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扬州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重庆理工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大连海洋大学沈阳化工大学沈阳理工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西华大学中国计量学院山西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电力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藏大学陕西理工学院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南华大学东北电力大学长春工程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吉林化工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邵阳学院佳木斯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长江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集美大学中原工学院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青岛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交通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烟台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河北联合大学(原河北理工大学,华北煤炭医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南昌工程学院江西蓝天学院平顶山学院运城学院贵州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武汉科技大学重庆科技学院重庆交通大学沈阳工程学院辽宁科技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山西大学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河南城建学院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宁夏理工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顺华。

.. 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