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老师语文教学经典语句摘录

合集下载

于永正:语文教学要守住规律,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老师!

于永正:语文教学要守住规律,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老师!

于永正:语文教学要守住规律,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老师!【于永正专栏】我看小学语文教学原创作者|于永正一语文姓“语”。

小学语文除了姓“语”,还姓“小”。

说语文姓“语”,是对语文学科的定性。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可见,语文就是语言。

它是交际的工具(当然也是思维的工具)。

文字一旦在人们的意念的驱使下,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成“串”,成了文章,就有了意思。

因为我们的语文教材是文选型的,都是选的一篇篇文章作课文,所以课标又说“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如果语文教材使用的是字典,就没有“统一”之说了。

但是,字典不能充当语文教材。

众所周知,文章是阅读的对象。

阅读,是“披文得意”,即通过语言文字,获取文章中的信息。

但是,文章一旦成了“课文”,身份就不一样了,它就有了两重意义:内容意义和形式意义。

因此,阅读教学不但要理解课文的内容意义,而且要关注形式意义——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内容的,即不但要“得意”,还要“得文”,并在得意、得文的过程中教学生学会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这就是阅读教学。

如果只是为了理解课文内容,为了“得意”,那么,什么办法也比不过讲解法,讲解法最便捷,既省时又省力。

但这样做,学生就不能“得文”了,自然也不可能获得阅读能力。

至于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获得,就更无从谈起了。

这里讲的还只是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还有识字教学、写字教学、作文教学。

语文教学是干什么的?说白了,就是教学生学语言、用语言的。

弄清这个问题很重要,否则就不知道语文教学教什么。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与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清有关。

说小语姓“小”,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定位。

我们明白了语文学科的性质,知道了学语文的目的还不够,还得明白小学语文教学是干什么的。

小学语文教学是教6—12 岁的小孩学语文的!小学阶段是启蒙教育阶段,教小孩学语文与教中学生、大学生学语文不同。

不能把小学生当成中学生、大学生。

即使是小学生,也有区别,不能把一年级的小朋友当成六年级的学生。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经典语录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经典语录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经典语录
1、就语文教育而言,我得给学生留下语言,留下能力,留下情感,留下兴趣和习惯。

2、不满足于“教过了”,也不满足于“教对了”,而是追求更高的目标和境界——“教会了”。

3、于永正名片:正面写“微笑”,下面写“尊重、理解、宽容”;反面写“负责”,下面写“严格、顶真、耐心”。

4、是师非师,是课非课。

“不要太像上课”,说的是老师在课堂上要少些包办、限制和理性,多些自主、引导和情趣。

“儿童的语文”要求我们不要太像老师,不要太像上课。

5、童心不泯,才能体谅、善待后进生。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

2、留下能力
书写的能力、阅读的能力、表达的能力。我 特别重视写字的能力,要学生遵循写字的规 律——描红、仿影、临帖;我特别强调“带 着思考读书”,要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我 特别重视作文教学。不会表达,语文教育就 失去了意义。
2、留下能力
书写的能力、阅读的能力、表达的能力。我 特别重视写字的能力,要学生遵循写字的规 律——描红、仿影、临帖;我特别强调“带 着思考读书”,要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我 特别重视作文教学。不会表达,语文教育就 失去了意义。
02
有人用“教过了,教对了,教会了” 来概括教学的三个境界,很有意思,很 实际。我们不能满足于“教过了、教对 了”。“教会了”,才是我们的目的。 字要会写,书要会读,精彩诗文要会背, 词语要会运用,作文要会写。“会运用” 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03“熏锅屋”
连学过的课文都读不流畅 的学生,百分之百的语文水平 低下,百分之百的写出的文章 不通顺。原因很简单:语感不 好。
第一辑语文教学,应该 为学生留下什么; 第二辑教语文,其实很 简单; 第三辑语文课堂教学的 “亮点”在哪里; 第四辑关于作文教言 要让学生识字——尽量多地识字,积累 词语,让学生有好的语感。所以我强调 大量阅读,强调朗读、背诵,强调“抱着 学习语言、学习表达的目的读课外书”。
虽然于老师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书、 他的思想还陪伴着我们、引导着我们。 我要跟着于永正老师的理念前行,学着 像他那样去教语文,认认真真备课,扎 扎实实教学,用心去“悟”,用力去 “做”,真正为学生留下点什么。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3、留下情感 语文是最“人文”的学科,是情感最 丰富的学科,但被“应试教育”桎梏 束缚了。大量的练习取代了学生的读 书,大量的讲解取代了学生的思考。 只有朗读才能走进作者和课文情感的 深处!

于永正等特级教师课前谈话与教学妙语集锦

于永正等特级教师课前谈话与教学妙语集锦

众所周知,当前一些教学活动,一般是异地借班上课,师生之间可以说是相当陌生。

于是,经济、高效的课前谈话便应运而生。

所谓课前谈话,是指教师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为沟通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而设计的即兴式谈话。

课前谈话这短短的几分钟,不仅是教师机智的体现,还是教师知识储备和人格魅力的体现。

课前谈话犹如戏剧的“序幕”,必须讲究艺术。

一个妙趣横生的课前谈话会让一堂好课更是锦上添花,妙不可言。

那么,如何让课前谈话设计得体,并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呢?本人认为,课前谈话要努力追求:1.幽默风趣,让xx课堂充满愉悦。

《xx》执教者:xx崧舟师:认识xx吗?师:听说过xx吗?师:见过xx吗?师:喜欢王老师吗?说喜欢的那是“一见钟情”。

师:喜不喜欢都没有关系,大家先看一看王老师。

师:你别直勾勾看着王老师,看得我直发毛,可以含情脉脉地看着我。

师:教你们语文的老师姓什么?生:姓李。

师:xx看,我和你们的xx有啥不一样?生:你胖一些,我们xx“瘦”一些。

师:“瘦”这个词语用错了,应该叫“苗条”生:您是男的,我们xx是女的。

(生笑)师:你还别笑,这一点他一眼就能看出来。

生:xx不xx,您xx。

生:您穿西装,xx穿便装。

师:哦,这是便装,我还是头一次听说。

生:xx是xx,您是xx。

师:一个美丽,一个英俊,咱俩正好一对儿,就不知道李老师同不同意。

(笑声)生:您的性格比较幽默,xx比较温柔。

师:你比较喜欢哪一个呢?生:我两个都喜欢。

师:你是一个都不得罪。

(笑声)师:各位看看我和xx哪些地方一样?生:你们都是老师,都有五官。

师:这话我听得怎么这么xx。

生:你们的教学目的都一样,就是培养好学生。

师:这话我怎么听得像吃了蜜似的。

师:还紧张吗?师:还担心吗?师:还害怕吗?师:还上课吗?生:上课!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课前谈话的案例。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王老师用他的幽默、智慧,让课前谈话这一小小的环节如春风化雨,沟通起师生之间的情感,使学生得以更快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真可谓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读书成就名师》摘录

《读书成就名师》摘录

《读书成就名师》摘录【于永正:一辈子做个读书人】1.谈及缘何走上阅读之路,于永正归因于遇到了几位爱阅读的好老师。

2.多年的读书习惯让于永正感觉读书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读书可谓教师最大的修炼。

3.他规定自己每天读50页书,睡前常翻的三本书是《论语》、叶圣陶的《语文教学文集》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

4.我读书并不多,读书速度也比较慢,但我肯思考,在认识上每有所得,便喜不自胜,并努力付诸实践,让理念转化为行为,转化为“生产力”。

5.“杰文斯看见水壶开了,高兴得像孩子似的叫起来;瓦特也看见水壶开了,却悄悄地坐下来,造了一部蒸汽机。

”这句话出自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著的《成功的潜质》。

这句话形象的说明,平凡人和不平凡的人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个不善于思考,一个则善于思考。

6.批评是深层次的关心。

在于永正看来,鞭挞虽然让人疼痛,让人难堪,让人感到遗憾,但收获的却是自省,是奋进,是进步。

7.没有书晚上睡不着,这么多年一直都这样。

我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伴着阅读、思考与实践一路摸索。

8.学生时代一定要多读一些经典著作,这是为人生奠定底色的,也是语文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9.记者:您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更容易被一线教师所学习和模仿。

如果一线教师要学您,您更希望他们学您的哪一点?于永正:要学我的话,多练基本功,比如,写一笔好字,会朗读,善于钻研教材,写一手好文章。

语文教学说到底取决于教师的语文素养,一个语文素养高的教师怎么教都能教好。

10.记者:您觉得京剧在您的教学生涯中有怎样的作用?您是否建议每位教师都能掌握或学习这门艺术?于永正:一位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要有点艺术细胞,这样才能在语文课上,把枯燥的文字变成一种视听享受,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使学生展开无限的想象。

其实,艺术对于成就一个人的作用非常大。

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艺术对人的熏陶,对灵魂的净化、想象力的激发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对来说,一个人不喜欢艺术,就缺少一点灵气,可能把有生命力的课堂扼杀了。

于永正名言

于永正名言

于永正老师给新老师的 20 条贴心建议一、老师要在上课铃声未落之前到达教室门口。

铃声落了,教室里的多数人如果对你视而不见,依然我行 我素,乱哄哄的(低年级小朋友尤甚) ,你不要发脾气,而要要静静 地观察每个人,目光不要严厉,但要犀利,灵活,有神。

一般情况 下,片刻之后,多数学生会安静下来。

此时,你一定要及时给同学 们一个满意的表情,表扬表现好的人,表扬要具体,指出哪一排, 哪一组的同学安静,哪些学生坐得端正。

如果还有人在说话,甚至 打闹,则用一种期待的或者严厉的目光“盯”住他。

无效,则点明 某一排某一人正在做影响大家上课的事。

因为你不可能知道他们的 名字。

再无效,迅速地走到他们眼前,请他们站起来,严肃但措词 文明地告诉他,之所以请他们站起来,是因为他们无视课堂纪律, 影响了别人学习。

必要时,则请他们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然后说一 句: “噢,我知道了,你叫李勇,你叫王强。

(心中一定要记住他们 ” 的名字)不要指责,更不能挖苦,特别是高年级的孩子,他们会知 道老师这样做,这样说的意思。

这叫“杀.......给猴看”——这样 说有些不好捉摸, 我表达的只是我们的目的。

这一招儿肯定有效。

千 万不要不管班级当时怎么样乱七八糟,傻呼呼地走进教室。

否则, 你很难把课上下去。

真的,有些小朋友不是你想象得那么可爱。

儿 童的天性是好动、好说、好问,有人一刻也坐不住。

低年级的儿童 不懂什么叫“权威” ,什么叫“尊重” ,什么叫“民主” ,所以一定要 给他们立规矩,是规矩,就带有强制性,约束性,开始,就要和学 生约法在三章——上课就应该怎么样做,不能怎么样做,违反了, 老师要怎样处分等。

二、一旦进入课堂,就要像京剧演员一样,精气神十足。

走进课堂,要把90%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10%的注意力用有 教学方案的实施上。

要善于用眼睛表达你的满意,生气和愤怒。

尽量不要吼叫, 训斥只可偶尔火之。

目光要经常瞥向那些神不守舍、好动、好说的 学生,可以请他们做点事——比如读书、读单词、表演、到黑板上 默字等,这叫“以动治动”最要紧的是不断地鼓励、表扬、提醒学生, 但话要简洁明了, 忌婆婆妈妈式的唠叨。

跟着于老师,学做好老师——我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

跟着于老师,学做好老师——我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

笨 拙 地 开始 了 自己 的 朗读指 导 。于 老师 说 , 语文 其实并 不那 么复 杂 ,就 是教学 生识 字 、写
在 上 课 之 前 ,他 一 定 要 把 课 文读 流利 了 ,才 字 、读 书 、作文 ”的最好 写照 吗?
“敢 ”进 课 堂 。我 也 在每 次 上课 前 ,认 认 真 真
自己先 要把生字 临摹 几遍 ,这样在 教学时才能 于老 师 的再 一次 帮助—— “教 学时 ,一 只眼睛
有 的放 矢 。听 了于老师 的话 ,我也 一步一步照 盯着 ‘语 文 ’,一 只眼 睛盯着 ‘人 ’,这才 叫完整
着做 。当我在黑板上 示范每个字 的间架结构 、 的语 文 教 学 。”我 突然 有 一 种 醍 醐 灌 顶 的感
但是在这本书 中讲不 行 ,也 必须示范 给他 们看 看 。老 师板 书 、作业 批字 要尽 量 写得 规
52教 学 研 究 2018/03
范 、美观 、大 方 。”他还 说 ,在 教生字 之前 ,老师 于是 ,我又 一次 打开 了于老师 的书 ,希 望得到
纠正容 易错 的笔 画 ,不 仅在提升孩子 们 的书写 觉 。是 啊 ,教学不 是做 给领导 看 的 ,而是做 给
水平 ,也 在提 升我 自己的水平 。何况 ,当孩子 “学 生 ”看 的 。 于是 ,我 又 一次 拿 出于 老师 教
们看 着 老师在认 真地 、一 笔一 画地 书写 时 ,他 我 的方 法 ,按 照 自己班级 的实 际情况 ,开展 教
圈圈画画— —我有一个癖好 :自己的书是不能 折也不 能画 的 ,用过 的书就像是新 的一样 ,但 是我却舍得在这本书上圈画 ,因为他 的文字给 我带 来许 多启 示 和激 励 ;第 一次 做读 书笔 记 — — 虽然知道摘抄对读书有很大 的帮助作用 , 但是从来没有动笔 的习惯 ,更不会有 自己的思 考与感悟 ……

于永正精彩课堂用语

于永正精彩课堂用语

于永正精彩课堂用语1、读的时候,要字字入目,把内容记住。

要“过目不忘”才好呢!(第一遍读)2、要会听,能听出优点和问题。

3、看过的东西(读过的东西)要努力记住,记住了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有用。

4、这位同学的读书方法值得学习。

他不是孤立地理解词语,而是从全篇考虑,联系上下文理解。

5、为了帮助大家读好这两节。

请听一听播音员的朗读。

大家听了,一定会受到启发。

6、这两节我们读了这么多遍,我想一定有人熟读成诵,也就是说,能背下来吧?7、同学们问了不少问题。

这些问题提得很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向别人提些问题,因此,我们要学点问的本领,要敢问会问。

有些问题,我现在就回答;有些问题,要大家猜;还有一些问题过一会儿回答。

8、我既没犯错误,又没到退休年龄,老天爷怎么不让我当大王了呢?9、大家把手放下,这个机会留给提问题的同学。

他要说不出来,再请你们帮助,好不好?10、记住,一边读,一边联系课文想一想,好多词语是可以读懂的。

11、这节课,你们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古人说:“文贵自得”,“书忌耳传”。

今天,我把这两句话送给你们。

12、大胆发言,说对了要表扬,说错了更应该表扬,失败是成功之母。

13、大家不必急于回答,再读一遍课文,体会体会。

14、说得真好!大家看,她笑了,这是胜利的微笑!15、里面更多的是作者的情,这就是我们祖国语言的魅力!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节,由你们自己去体会体会。

16、读书不要慌忙,静下心来读慢一点,一边读一边思考。

已经看出来的同学,可以把你的看法写下来。

写完了,要读一读,看看顺不顺嘴。

17、同学们我们就要这样读书,要和生活联系起来,和自己的经验、经历联系起来,这样就会理解得比较透彻。

——第二节写得很美,大家读读,要读出感情来。

18、这位小朋友讲得多清楚!声音又响亮,可以称为故事大王19、大家知道有了弓,有了箭,才能射鸟。

可是古时候,有个叫更赢的人只拉弓不射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20、你很顽强,不怕失败。

经典教育名家主张见解(于永正语录)

经典教育名家主张见解(于永正语录)

于永正老师语录
1、读书要有停顿,有停顿才有思考,有想象。

2、没有朗读就没有艺术,就没有情感可言。

3、“赶紧”体现了一种心情,是一种“体贴”,注意读“赶紧”时,声音急切但不能高,因为这是母亲是病人。

4、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文字,一只眼睛看到文字的背后,用两只眼睛来看“重担”,难道仅仅还是肩上的担子吗?
5、读书要注意前后的联系。

6、伟大在细节里。

7、写字:一看二写三对照,一个更比一个好。

字是人的第二张脸。

8、语文就是语文。

语文教学一定要“文意兼得”。

9、我同意本色语文,同意简简单单教语文。

语文教学的应有之意是“字词句篇、听说读写”。

而朗读是最经济的唯一的方法。

10、朗读是目标,也是手段。

语文课不读又怎么办?不是讲出来的。

11、语文功底是“读出来”的。

在阅读课上,要把朗读放在首位。

朗读是富有生命的,是再创造。

12\“讲解”只能让人知道,“朗读”能让人感受。

13、朗读是内化语言的渠道,能把语言符号变成有生命的东西。

14、朗读是讲变化的。

把朗读指导好了,课堂会充满生命的。

于永正语录

于永正语录

于永正语录1、有人说,没有崇拜就没有教育。

但是,不能缺少这样一份清醒:不要亵渎那纯洁的崇拜。

教师本事越大,师德越高尚,赢得学生崇拜的砝码就越有分量。

2、如果把老教师比作一本书,那么“观察”则是默读,“讨教”便是朗读。

3、严厉,也是一种情,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情,只不过不能经常流露出来罢了。

4、赞科夫说的对:“教师这门职业要求于一个人的东西很多,其中一条要求自制。

在你喊叫以前,先忍耐几秒钟,想一下,你是教师。

这样会帮助你压抑一下当时就要发作的脾气,转而心平气和地跟你的学生谈话。

”发脾气很容易,忍耐却很难,虽然,只需要几秒钟。

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锁,只要不是锈得一塌糊涂,总是能找到打开它的钥匙的。

6、翘起的大拇指,能撩起学生的喜爱作文(学习)的情。

教育心理学上讲,过分的表扬能滋长学生的骄傲情绪。

但,现在的问题是,迄今为止,似乎还没有一个老师把表扬用到过分的程度,多数人的大拇指竖得还太少。

7、教师无意的一句话,可能会为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障碍!使他们在学习某一学科或掌握某一技能时,形成了一堵本不该有的,不可逾越的墙。

(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在他的著作《不过如此》中谈到了学生时代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其中有这么几句话:“我请各位师长手下留情,您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或许了断学生的一门心思,让他的生命走廊少开一扇窗。

”)8、加大作业量,搞机械重复,消耗的是学生的体力,不是开发他们的智力。

9、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

老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并懂得教育教学的规律,才能“严而有方”取得好的教学成果。

不懂而教,是不称职;懂而不教,是失职;教而不严,是渎职。

10、有人批改作文是“鸡蛋里挑骨头”,挑剔得很。

我则不然,我是“骨头里找肉”,哪怕只找到一丁点肉丝丝,我立刻把它说成排骨。

(赏识鼓励尝试成功的喜悦的重要)11、体态也是一种语言,我们教育工作者就不能不研究它,并在教学中运用它。

12、学生们读书时,我便在他们中间走动,或了解情况,或解答疑难,或提醒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即使什么也不说,对个别不自觉的学生也会有督促作用,这样也会使学生产生亲近感。

读于永正老师《教海漫记》精华篇章摘录

读于永正老师《教海漫记》精华篇章摘录

读于永正老师《教海漫记》精华篇章摘录1、本事越大,师德越高尚,赢得学生崇拜的砝码就越有分量。

(第6页)2、书本是理论,细节是艺术。

“大道无痕”。

教育的“大道”,自然也应该是无痕的。

(第9页)3、赞可夫说:“教师那门职业要求一个人的东西很多,其中一条要求自制。

在你叫喊以前,先忍耐几秒钟,想一下:你是教师。

那样会帮助你压制一下那时就要发作的脾气,转而心平气和地跟你的学生谈话。

”发脾气很容易,忍耐却很难。

虽然只需要几秒钟。

(第13页)4、教育不是万能的,但彻底失败的毕竟是少数。

动动脑筋,多数问题总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自己的脑筋不够用还有别人的。

古人说:他山之石,能够攻玉。

(第17页)5、欧阳修认为:“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能够医愚。

”英国的卡莱尔称册本是“今世真正的大学。

”美国的惠普尔把册本比作“屹立在时间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总之,读书能够“开心明目”,而且“利于行”。

(第23页)6、引导学生读书,是另一种意义的疏导。

(第24页)7、我的这位老师历来都不吝啬表扬,像春天不吝啬她的雨,不吝啬她的风。

她用表扬扬起我理想的帆,并把它鼓得饱饱的,不容你松弛。

(于永正老师中学时候的语文老师,给他的一篇作文的评语:有老舍风格。

于老师从此也不吝啬把表扬给了他的学生。

)(第25页)8、从教育学上讲,过分的表扬能滋长学生的骄傲情绪。

但,而今的问题是,迄今为止,似乎还没有一个老师把表扬用到过分的程度,多数人的大拇指竖得还太少。

(第28页)9、无意的一句话,竟为孩子造成了这么巨大的心理障碍!使他们在学习某一学科或掌握某一技能时,形成了一堵本不应该有的,不可逾越的墙。

(第33页)10、把斥责性的“理解性差”、“马虎粗心”一类的话变成启迪性的、等待性的语言,这是一种艺术性的批评。

(第34页)11、批评,有时需要电闪雷鸣,有时需要和风细雨,有时需要凝重委婉,有时也需要默默无声。

(第35页)12、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

读书摘要 于永正老师作品摘录

读书摘要  于永正老师作品摘录

读书摘要:1、作为老师,要和蔼亲切,温文尔雅,但一味地“温”是不行的,还必须“严”;但一味地严厉也是不行的,它会让教育变得更糟糕!比如学生挨了我一顿严厉的批评,一定会感到沮丧,甚至怨恨于我,以至于产生抵触情绪。

我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第二天或第三天——找一个恰当的理由,在班里郑重地表扬他。

一次不行,至少两次。

这样才能使其心理得以平衡。

实在找不到夸他的理由也无妨,可以请他做一件事,如帮助老师收作业本,到办公室取一样东西,等等。

学生很乐意帮老师做事。

老师请他做事,他会认为是对他的信任。

更简单的办法是主动找他说话。

注意,不是“谈话”,是说话!——说些家长里短,或“今日天气”之类的话。

如果我说的话,让他意识到还是在“教育”他,他的心理天平会更倾斜,这番话会适得其反。

我把这种做法形象地称为“打了一巴掌,别忘了及时给揉一揉”。

过了“不惑之年”,对我来说,“中庸”不再只是一种“知识”、一个“道理”,而是融入了我的血脉,成为一种素养,让我成为一个“真诚恻怛”的人。

我大发雷霆说的愤怒的话不会超过三句,往往第三句话还没出口,就会被“恻怛”制止住了。

2、喜欢优秀的学生,是无可厚非的。

对优秀的学生,我激励、激励、再激励,因为他们的潜能大得很,要让他们找到最适合他们的发展点,但我也会让他们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的不足。

日常教学工作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我们的智慧。

3、学生很善于发现别人的缺点。

每次学生读完某一段课文,或者回答完一个问题时,总有人举手——不消问,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提缺点、说问题的。

等学生说完之后,我总是这样说:“你的批评很正确,但我还想听到你对他的肯定的话。

”有时候,我会笑问要发言的学生:“你是不是想告诉读书的同学丢了一个字?这一点,他一定发觉到了,我们就不说了,同意吗?”然后我就请读书的学生说说丢了一个什么字。

学生一说出来,我就说:“你看是吧?他知道错在哪里吧?”学生已经难为情了,再批评他,就好比在伤口上撒了一把盐,这样做就叫“过”。

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40年,学生想学好语文,牢记五个“重”

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40年,学生想学好语文,牢记五个“重”

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40年,学生想学好语文,牢记五个“重”于永正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已经超过了40多年,自从在师范毕业之后,他一直冲在教育的第一线,对于课堂实践讲课,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以及心得;并且总结出关于教育的五“重”学习法,而这对于很多教师的教学风格,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出生在莱阳的于永正,有着与同龄人不同的丰富童年生活。

当时虽然经济水平不高,导致物资十分匮乏,但是对于永正来说,却却不十分难熬,因为他除了每天学习之外,还会跟着当地的张敬斋老师学习京剧,对于传统文化学习的越多,越让于永正坚定想要从事教育工作,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从师范毕业后,于永正直接来到了搬运小学,在这里他正式成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

在教学的过程中,于永正不仅重视孩子的考试成绩,更加重视对孩子的情趣培养,也就是五重中的“重情趣”。

上课与唱歌、诗词、古文化结合,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本上的知识,而不是被简单粗暴的被灌输解题方法。

“重情趣”的经验,也取决于于永正的幼年成长环境,他一边学习京剧,一边了解传统文化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才是让他能够一直保持学习热情的关键。

“重感悟”是于永正在教学过程中的另一特点,在他看来学习不仅需要“吸取”,更需要“沉淀”。

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足以证明在学习之后,学会思考、沉淀,才能真正的领会到其中的真义,学习贵在“稳扎稳打”,而不是一时速成的成绩。

在于永正看来,只有在学习中“重积累”,才能更好的弥补短板,提高语文成绩。

尤其对于语文这种科目来说,平时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会是一个小知识点,而且能够将语文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反而更能掌握好相关知识。

于永正认为,每学到一个新知识点,其实就是旧知识点的迁移,所以“重迁移”在日常学习中,也尤为重要。

每进到一个新学期,总有学生会出现知识断节、成绩下滑的问题,而这些都是因为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连接发生了问题,而扎实掌握旧知识,学会用旧知识理解新知识,并且理解其中的演变,也是快速学新知识的关键。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总1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书不是用来读的,是用来收藏的,这本书也是在半年前进入我的视线范围,现在闲下来,开始看书。

虽然没有教过语文,但由于与语文还要打交道,所以要学习关于语文的知识。

这本书无疑是非常好的一本书。

于老师,我现场听过他的课,印象非常难忘,有声有色的写作文,其作文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几乎在中国,每一位语文老师都知道他。

读这本书前后大概花掉10小时,由于条件所限,没有笔在上面圈画,这里面没一句话都是经典,不像有些书是某些人编组在一起的,这里的每段文字都不舍得跳过。

小学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以下东西:留下认识4000个汉字,留下较好的语感,能不假思索的行文,留下认识和情感,留下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留下兴趣和习惯。

教学时,眼睛不要只盯着语文,还要盯着人,一只眼睛盯着语文,一只眼睛盯着人,这才叫完整的语文教学。

写字就如同做人一样重要。

字如其人就是这么来的。

强调是老师配合学生,不是学生配合老师。

这种师生关系才是正确的。

中央教科所的张田若提出了四三二一语文评价标准,他把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作为第一条标准,占40%;把字词句是否落实作为第二条标准,占30%,把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解决了,作为第三条标准,占20%,把课文内容是否理解作为第四条标准占10%。

他说:语文课讲的多,分析得多是国际通病,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看来育才小学的语文教学真是走入了教学误区,我们课堂多的是理解分析,少的是读的训练,所以,我们的孩子在读的方面要弱于普通小学,这是不争事实是。

相反我的字词教学,应试教学确实无出其右。

看来我们要改一改了。

于老师强调教学相长,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

看来任何教师都有这种情况发生,在我的教学生涯中也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在名校工作更是幸运,因为你经常会被学生教育。

于永正老师教学经典语录(精华)

于永正老师教学经典语录(精华)

少些包办,多些自主;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理性,多些情趣。

让先进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

备课备课时,只有老师备出味儿来,才能教出味儿来。

备课时,首先要备朗读,把课文认真朗读三遍以上。

备课要备朗读,教师要亲身体验作者的情感。

备课要备好课文中的文字里所“隐藏”的东西。

读书教语文的出路——让孩子平时多读书,多写作文。

老师一定要告诉学生的话:读书时,想作文;作文时,想读过的书。

读书时想作文:关注语言、关注方法。

老师要范读课文,特别是重点的地方,让学生亲身体会语感。

对学生的朗读,要作实质性、启迪性的简短评价。

最好的朗读就是示范。

老师要多读书,方法在书中,得法在书中。

老师自己要做读书人,丰富自己的知识、语言、情感。

老师要爱好思考,写作是最好的思考。

老师要勤写教后反思,每天总结一滴,每天进步一点。

最好的家教就是让孩子读书,培养“亲子共读”的习惯。

教学老师上课时要做到心中有教案,眼里有学生。

学作文,学做人。

小学老师,水平重要,功夫更重要!教育要一手胡萝卜,一手拿棒子!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做练习长大的不成器,看书长大的才成才。

学生人人做他应该做的作业!作文指导要简洁,打开学生的思路,有所启迪就可以。

学会赏识别人。

老师要学会挖掘教材中的关键点。

教低年级的老师要把相当的精力用在组织教学上。

语文教学最终是习惯养成的教学。

课堂表扬学生要准确、恰当,用词适当。

老师的传授不在于知识,而在于唤醒学生的能力。

老师管理学生要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结束语老师能够想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

既然命运让我们当老师,我们就要做一位学生喜欢的老师,有内涵的老师。

于永正名言

于永正名言

于永正名言1.带正字的名言名句,给孩子起名用正不容邪,邪复妒正。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公卿诗满壁,雅正日相亲。

公道来自公心,正派源自正气。

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为人正,为政勤,为官廉,为民实。

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念头端正,福星临,念头不正,灾星照。

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无正也;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语也。

执法如山方显凛然正气清正廉洁自会宠辱不惊。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正法则,选贤良。

——《荀子·王制》政以治民,刑以正邪。

——《左传·隐公十一年》就有道而正焉。

——《论语·学而》正身以黜恶。

——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谨正盐筴。

——《管子·海王》。

名不正则言不顺。

——《论语·子路》席不正不坐。

——《论语·乡党》正则无景。

——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冠而缨绝。

——《庄子·让王》居者思正其家,行者乐出其途。

——柳宗元《全义县复北门记》以土圭正日景。

——张昭远《旧唐书》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

——《书·说命下》诸侯与正而不贤也。

——《谷梁传》尽璇机之正。

——《后汉书·张衡传》有不贡士谓之不率正者。

——《尚书大传·皋繇谟》指苍天以为正。

——《楚辞·九章·惜诵》《康熙字典》:〔古文〕㱏《唐韵》《韵会》《正韵》之盛切,音政。

《说文》是也。

从止一以止。

《注》守一以止也。

《新书·道术篇》方直不曲谓之正。

《易·乾卦》刚健中正。

《公羊传·隐三年》君子大居正。

又备也,足也。

《易·乾·文言》各正性命。

《书·君牙》咸以正罔缺。

又《尔雅·释诂》正,长也。

《郭注》谓官长。

《左传·隐六年》翼九宗五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永正老师语文教学经典语句摘录
1、老师一定要有课程意识,凡是优秀的老师,都有自己的特色课程。

2、美国只有课程标准,小学里没有统一的语文教材,都是老师自己根据课程标准自主开发教材,都有自己的课程。

3、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语文老师不是你,也不是我,是书。

4、一位美国学者写的《朗读手册》中这样说:最好的作文辅导老师是课外读物,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

5、对于学生的读书,不要太相信诱导,仅仅靠诱导是无法形成阅读兴趣的。

一开始总要强迫,在老师的要求下开始阅读,逐渐读进去,有了收获,尝到了甜头,才可能有兴趣。

一开始骑自行车谁也不会有兴趣,但似会非会时兴趣就来了。

6、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老师素质的教育,你有什么素质,你才能给学生什么素质。

一个老师素养很高,那么你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是语文,都散发着巨大的魅力,都影响着学生。

7、教育不是说教,教育是示范。

老师做了,才有说服力,我让学生做笔记,首先把我的笔记给学生看,给学生以震撼,这个时候教育才有效果。

8、这节课,我先让学生读课文,首先读懂字面意思,然后寻找文字后面的内涵,找出童真童趣;然后朗读,用自己的声音再现童真童趣;第二课时,整本书阅读《呼兰河传》,片段的精彩回放还是围绕一个中心:童真童趣。

9、语文课程中的读课外书,不是仅仅获取信息和知识,是学语文的,
学词学句,积累语言,读写结合。

所以读课外书,一定要让孩子遇到生字就查字典。

10、由一篇课文,可以带出一本书,比如,我今天上《祖父的园子》,带出《呼兰河传》,也可以带出一位作家。

11、我有一位学生,教一篇课文,带出一位作家,如她教《只拣儿童多处行》,带出冰心:走进冰心。

和孩子们一起,用一个月的时间,研究冰心,阅读冰心。

到高年级,一个学期,她至少带出两部名著。

12、小学生学语文要有积累的意识,口袋里没有钱,花什么?所有语文素养好的人,都是读了大量的书。

先存钱后花钱。

所以语文评价的第一个内容就是考察积累:字,词,背诵的量;然后再考察运用。

13、我考察阅读很简单,第一,读这篇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把意思写出来;第二,思考题很简单: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问题都很浅显。

14、我进行作文考察时,允许带字典词典,不会写的字马上查;允许带读书笔记,想运用名人名言,马上翻翻读书笔记,抄下来就行了。

这样的考试,才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15、我还进行第三种测试:开卷测试,搜集信息,整理信息,表达信息。

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完成。

比如,我搜集各种超级战机的图片,略作讲解,孩子兴趣大增,然后布置作业:1、请上网浏览各国战记并记下名称;2、超级战机的性能;3、写下来。

16、我们的老师能想多远,我们的学生就能走多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