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练习作业免疫调节(第一课时)
高中生物必修3(人教版)课时同步练习:免疫调节有解析
高中生物必修3(人教版)课时同步练习:免疫调节有解析1.以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A.唾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和接种牛痘预防天花B.胃液呈强酸性,能抑制、杀死细菌和服用小儿麻木糖丸C.吞噬细胞摄取并处置抗原D.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皮肤的屏障作用均对多种病原体具有预防作用答案:选D〝接种牛痘预防天花、服用小儿麻木糖丸、吞噬细胞摄取并处置抗原均属于特异性免疫;胃液抑制并杀死细菌、唾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皮肤的屏障作用均属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白细胞的吞噬作用那么是第二道防线。
2.以下行为可以传染艾滋病的是()A.与艾滋病人共同进餐B.与艾滋病人共用纹身、纹眉器械C.与艾滋病人热情拥抱D.与艾滋病人共用冲水马桶答案:选B艾滋病可经过体液(主要是血液)传达。
3.疫苗作为抗原性物质初次进入人体时惹起的反响是()A.浆细胞增殖分化B.淋巴因子与其结合C.记忆细胞增殖分化D.B细胞增殖分化答案:选D浆细胞不能增殖分化,A错误;淋巴因子不能与抗原结合,B错误;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发作在二次免疫进程中,C错误;疫苗作为抗原性物质初次进入人体时,会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构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D正确。
4.如图为特异性免疫发作进程的图解,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图中胸腺和骨髓为免疫器官,物质①、②区分为淋巴因子和抗体B.细胞一必需在抗原和物质①的共同作用下才干增殖分化成细胞三和细胞四C.当自身发生的物质②攻击自身正常细胞时会惹起机体发生过敏反响D.注射疫苗后可抚慰机体发生细胞二和细胞三,但这两类细胞在初次免疫中不起作用答案:选C剖析图示可知:细胞一为B细胞,细胞二为记忆T细胞,细胞三为记忆B细胞,细胞四为浆细胞。
图中胸腺和骨髓为免疫器官,物质①为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物质②为浆细胞分泌的抗体,A项正确;细胞一即B细胞,必需在抗原和物质①(淋巴因子)的共同作用下才干增殖分化成细胞四(浆细胞)和细胞三(记忆B细胞),B项正确;当自身发生的物质②(抗体)攻击自身正常细胞时会惹起机体发生自身免疫病,C项错误;注射疫苗后可抚慰机体发生记忆细胞(细胞二和细胞三),但记忆细胞在初次免疫中不起作用,在二次免疫反响中发扬重要作用,D项正确。
高中生物必修课---免疫调节(一)免疫系统组成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细胞免疫
4、免疫的功能:阻挡病原体
识别病原体
清除、消灭病原体
要点二、 免疫系统的组成 1、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
要点诠释: 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淋巴干细胞,经生长、发育、分化,
最后形成淋巴细胞。T 淋巴细胞(胸腺依赖型淋巴细胞)是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形成淋巴干细胞中的一部分随 血流进入胸腺,在胸腺分泌的胸腺素的作用下分化、发育形成的,成熟后转移到外周各种淋巴器官或组织,如淋 巴结、扁桃体、脾等处,T 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过程。B 淋巴细胞(骨髓依赖型淋巴细胞)是由骨髓中淋巴干 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的,成熟后转移至外周各种淋巴器官或组织,B 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物质基础
特点 联系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第三道防线(主要是淋巴细胞)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出现快,范围广,时间短,比较稳定,强度弱 出现慢,时间长,针对性强,作用强度大
①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例如,进入机体的抗原,如果不经过吞噬细胞的
加工处理,多数抗原将无法对免疫系统起到刺激作用,相应的特异性免疫也就不会发生
高中生物必修课---免疫调节(一)免疫系统组成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
(含答案解析)
【学习目标】
1、说出免疫的概念和三道防线
2、(重点)明确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要点梳理】
要点一、免疫概念和三道防线【高清课堂:免疫调节(一)免疫系统组成】(00:37~07:52)
1、免疫的概念:机体的一种特殊保护性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除“异己”,以维持内稳
促进 B 细胞进一步大量增殖,从而增强对抗原的免疫清除,故 D 项错误。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16:2.4 免疫调节(Ⅰ)
免疫调节(Ⅰ)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A.白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B.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菌感染C.注射免疫球蛋白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D.患过麻疹的人不会再得此病2.某种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下列对相关免疫细胞所起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B.B细胞接受刺激后可作用于靶细胞C.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阻止内环境中病毒的扩散D.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中的病毒死亡3.下列关于抗体的描述,错误的是()A.抗体主要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B.甲型H1N1流感康复者的血清中可以找到相应的抗体C.抗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对自身产生不良影响D.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可以使抗原失去毒性或形成沉淀4.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B.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C.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D.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5.下图表示机体通过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抗原刺激机体后,T细胞和B细胞会分化,但不会增殖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D.效应T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6.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a、b、c三类细胞才能识别抗原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细胞直接分化形成C.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D.c、d细胞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DNA不同7.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23:2.4 免疫调节(Ⅰ)
免疫调节(Ⅰ)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C.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2.人体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下列生理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皮肤、黏膜等抵御病原体的攻击B.体液中杀菌物质消灭病原体C.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并将之消化D.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免疫反应3.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T细胞、记忆细胞和浆细胞都可以进行有丝分裂B.吞噬细胞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C.若抑制T细胞的发育,受影响的只是细胞免疫D.B细胞和效应T细胞不能识别特定的抗原4.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
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则这两种物质中()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6.引起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的是一种名为MERS病毒的新型冠状病毒。
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MERS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T淋巴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B.经MERS病毒刺激后的B淋巴细胞全部增殖、分化为浆细胞C.患者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B细胞会直接产生抗体消灭该病毒D.人体对MERS病毒的免疫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7.先后将抗原a和抗原a、b注射到小鼠体内,得到的抗体含量曲线如下图所示,该曲线图表明()A.小鼠对抗原a更敏感B.抗原a的破坏性更大C.二次免疫反应比初次反应更强D.小鼠对抗原b反应较慢8.如图为人体某免疫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产生抗体的是细胞③B.通过过程V产生的“某物质”是淋巴因子C.细胞①和细胞③分别为吞噬细胞和T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D.当同一种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细胞⑤会迅速增殖、分化9.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能分化形成E细胞B.图中“某物质”最可能是淋巴因子C.人乳头瘤病毒侵入人体后,也需要体液免疫对其发挥作用D.E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10.挪威科学家最新的研究显示,气候变暖将增加人类患腺鼠疫的可能性。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22:2.4 免疫调节(Ⅰ)
免疫调节(Ⅰ)1.若T细胞表面的某些分子被激活后,会使T细胞活性受到抑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激活这些分子有利于移植器官的存活B.T细胞起源于骨髓并在胸腺中发育成熟C.阻断这些分子的作用可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力D.T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直接识别相应的抗原并与之结合2.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3.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在抗原特异性方面显著不同。
此外,这两者的主要区别还表现在A.①B.②C.③D.④4.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是因为机体免疫防卫过强B.自身免疫疾病是因为机体免疫清除功能过强C.肿瘤的出现是因为机体免疫监控功能过强D.器官移植失败是因为机体免疫监控功能过强5.图表示免疫异常引起的某种疾病的发病机理。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①仅由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B.细胞①和抗体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C.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该病属于过敏反应D.该病患者体内,激素B含量偏低,激素A含量偏高6.细胞具有短期保护(效应T细胞)和长期保护(记忆T细胞)的分工,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记忆T细胞能够呈递抗原并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B.记忆T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C.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受抗原剌激后可分化成效应T细胞D.效应T细胞能与侵入细胞内的抗原结合,将其杀死7.下列有关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B.胃液中的盐酸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C.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某些病原体起作用8.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等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春夏季。
该病毒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机体可以对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A.浆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抗体消灭B.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消灭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抗体消灭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淋巴因子消灭9.如图为某人被狗咬后的处理和治疗情况。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21:2.4 免疫调节(Ⅰ)
免疫调节(Ⅰ)一、单选题1.腺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鼠疫杆菌释放外毒素,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症。
科学家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腺鼠疫患者有显著疗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患者清除体内外毒素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B.抗毒素是一种抗体,其产生过程不需要淋巴因子的参与C.进入人体的外毒素是一种抗原,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D.外毒素在鼠疫杆菌的核糖体上合成,由高尔基体分泌至细胞外2.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2和3均起源于淋巴干细胞B.细胞1~5中都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C.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D.细胞1~5均能识别抗原3.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均具有识别功能B.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可增殖分化形成E细胞C.E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可导致靶细胞裂解D.体液免疫也能对侵入人体的病毒发挥相应的作用4.注射疫苗通常可以预防某种疾病的发生,在疫苗注射后的有效期内,当相应的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机体会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产生这些抗体的细胞直接来源于()A、浆细胞的分裂B、记忆细胞的分裂分化C、造血干细胞的分裂分化D、T细胞的分裂分化5.人体中,一经发挥作用就被灭活或降解的一组物质是()A.tRNA、mRNAB.甲状腺激素、神经递质C.抗体、载体D.解旋酶、血红蛋白6.以下过程不属于免疫的是()A.泪液里溶菌酶的杀菌作用B.皮下注射乙肝疫苗C.婴儿通过吮吸乳汁获得抗体D.骨髓瘤细胞与浆细胞融合7.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⑤皮肤的阻挡作用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⑦抗体与细胞外毒素结合A.②③⑤⑥B.①④⑤⑦C.①②④⑤D.③④⑥⑦8.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到细胞的病毒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9.人体的免疫功能,可清除自身的损伤细胞,在这一生理过程中,损伤细胞属于()A.病原体B.抗原C.抗体D.记忆细胞10.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的示意图。
《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免疫调节》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免疫调节》的作业设计旨在使学生掌握基本免疫概念、了解免疫系统结构,通过动手实践深化理解免疫调节机制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将通过本次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升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免疫调节》相关章节内容,掌握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免疫反应的分类及作用机制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选取实际生活中的免疫相关案例(如疫苗接种、过敏反应等),分析其背后的免疫学原理,并撰写简短的案例分析报告。
3. 实验操作:设计并完成一个简单的实验,如利用实验器材模拟体液免疫中的抗体与抗原结合过程,或通过制作细胞模型来理解细胞免疫的机制。
4. 互动讨论:学生需与同学或家长进行一次关于免疫调节的讨论,并记录讨论内容,包括对免疫系统重要性的认识、日常生活中如何维护免疫系统健康等话题。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部分要求学生对知识点有全面理解,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相关概念。
2. 案例分析报告需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深入,逻辑清晰,字数不少于500字。
3. 实验操作部分要求学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实验,并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附上必要的图片或视频作为佐证。
4. 互动讨论部分要求记录完整,体现讨论的深度和广度,能够反映出学生对免疫调节的全面认识。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内容、格式和正确性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包括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案例分析的深度和逻辑性、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及讨论的全面性。
3. 作业将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包括自评、互评和师评,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逐一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2. 对于优秀作业,将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和分享,以激励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反映出的共性问题,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和答疑,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6:2.4 免疫调节
第一节免疫调节A级——基础巩固1.淋巴细胞起源于( )A.骨髓 B.脊髓 C.胸腺 D.脾2.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 )。
A.皮肤、黏膜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C.体液免疫 D.细胞免疫3.机体免疫系统中的B细胞和T细胞( )。
A.分化、发育的场所相同 B.都参与特异性免疫C.都能攻击被感染的细胞 D.遗传信息不同4.当过敏原第一次感染人体时,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 )A.浆细胞 B.记忆细胞C.过敏反应 D.免疫反应5.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患儿( )。
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 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C.体内的B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减少 D.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目增加6.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
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 )7.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同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反应B.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攻击目标是已经被抗原入侵了的宿主细胞C.浆细胞是具免疫效应的细胞,但不能特异性的识别抗原。
D.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8.关于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中存在T细胞 B.T细胞可接受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C.HIV感染人可使T细胞数量下降 D.在抗原刺激下T细胞产生抗体9.下图表示某人两次感染同种病原体过程中体内抗体的变化。
两次抗体产生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与哪种细胞的作用密切相关( )A.吞噬细胞 B.浆细胞 C.血细胞 D.记忆细胞10.新华网2010年11月29日电:卫生部通报中国艾滋病疫情及防治工作情况时指出,截至2010年10月底,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7万余例,其中病人13万余例,死亡6.8万余例。
以下行为可以传染艾滋病的是( )。
A.与艾滋病人共同进餐 B.与艾滋病人共用纹身、纹眉器械C.与艾滋病人热情拥抱 D.与艾滋病人共用冲水马桶填空题1.下图1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过程,图2表示免疫过程,X表示抗原,数字表示过程,m、n代表场所,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免疫调节(第一课时) 随堂练习
免疫调节(第一课时) 随堂练习1.完善下列图表内容:免疫器官:、、脾、等吞噬细胞⑴免疫系统:免疫活性物质:溶菌酶等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
⑵免疫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主要是::2.大面积烧伤时,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原因是()A.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B.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C.体液大量损失D.营养物质不能及时补充,影响皮肤再生3.关于淋巴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B.淋巴B细胞和淋巴T细胞都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的C.淋巴B细胞和淋巴T细胞都是在骨髓中发育而成的D.具有免疫效应的是效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4.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X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X围小,针对性强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5.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染时,体内的巨噬细胞将其吞噬、消化并清除。
这种免疫是()A.先天具有的B.后天获得的C.针对某种抗原的D.通过抗体起作用6.对于1只先天性缺少胸腺的实验动物(白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丧失一切免疫能力B.保留部分细胞免疫能力C.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能力D.免疫系统没有受到影响7.关于艾滋病的叙述只,正确的是()A.可以通过握手和交谈传播B.艾滋病患者的根本原因是病菌感染C.HIV病毒能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B细胞和T细胞,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机能D.人体感染HIV病毒后,潜伏期可达2~10年左右8.下列与体液免疫有直接关系的细胞结构是()①细胞膜②线粒体③内质网④高尔基体⑤中心体⑥细胞核⑦核糖体A.①②B.⑥⑦②C.①⑥⑦②D.①②③④⑥⑦9.血液对机体的防御和保护功能是通过以下哪一项实现的?( )①血浆运输药物到全身各处起治疗作用②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作用③血浆抗体的生理作用④伤口处的凝血反应⑤血清中凝集素对异型血的凝集反应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④D.②③10.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在研究牲口炭疽病时,进行了科学实验,实验于1881年5月15日开始。
高中生物 2.4 免疫调节(Ⅰ)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
2.4 免疫调节(Ⅰ)【目标导航】1.说出免疫系统的组成。
2.比较说明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3.描述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过程。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含义: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举例: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 含义: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举例:主要有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其中前 者又分为B 细胞和T 细胞3.免疫活性物质⎩⎪⎨⎪⎧ 含义: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 免疫作用的物质举例: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1.非特异性免疫(1)组成:①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②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2)特点: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
2.抗原是指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3.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1)组成: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
(2)作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
(3)方式: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 细胞和B 细胞。
其中B 细胞可以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参与细胞免疫的有吞噬细胞和T 细胞,T 细胞可以分化为效应T 细胞和记忆细胞。
(4)抗体与抗原结合后的效应: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知识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B .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C .免疫细胞包括T 细胞和B 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D .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答案 B解析免疫系统包括三部分,即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所以A错;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而T细胞和B细胞仅指淋巴细胞,所以C错;产生免疫活性物质的细胞并非只有免疫细胞,其他细胞也可产生免疫活性物质。
《第2章 第4节 免疫调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免疫调节》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免疫调节的基础知识,理解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阅读理解:学生需仔细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理解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免疫调节的过程。
2. 知识总结:学生以小组形式,总结免疫调节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列出关键知识点,形成知识框架。
3. 实验设计:根据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设计一个模拟人体免疫过程的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和设备、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
4. 免疫问题解答:针对课后练习题和补充资料中的免疫相关问题,学生进行解答,加深对免疫调节的理解。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内容需学生独立完成,不得照抄他人答案。
2. 小组合作:第二项作业需要以小组形式进行,每组5-6人,共同总结免疫调节知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作业需充分考虑安全因素,遵守实验室规则,确保实验安全进行。
4. 提交时间:请学生在课后一周内提交所有作业,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纸质形式提交。
四、作业评价1.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是否按照要求完成了所有作业,是否独立思考,是否积极寻求答案。
2. 知识总结:评价学生对免疫调节基本知识的总结是否准确、全面,能否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
3. 实验设计:评价学生的实验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能否确保实验安全进行。
4. 问题解答:评价学生对于免疫相关问题的解答是否正确,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五、作业反馈对于学生的作业反馈,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 直接反馈:在提交作业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给予直接反馈,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2. 小组反馈:对于小组完成的第二项作业,教师将抽取部分小组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优秀作品,提出改进建议。
3. 个别交流:对于在作业中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将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其解决问题。
4. 集体讨论:教师将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就免疫调节的相关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助。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17:2.4 免疫调节(Ⅰ)
免疫调节(Ⅰ)1.下列生物或结构中,既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又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是()①细菌②病毒③花粉④癌细胞A.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2.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的前两道防线不具有特异性B.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所以人体被病菌侵染后只要注射血清就可以治疗疾病C.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B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D.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没有特异性,因此只在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起作用3.T细胞具有短期保护(效应T细胞)和长期保护(记忆T细胞)的分工:短期保护的T细胞带有“战士”的蛋白分子标记;长期保护的T细胞则有“记忆细胞”的蛋白分子标记。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受抗原刺激后可以产生效应T细胞B.T细胞分化产生的效应T细胞能与侵入细胞内的抗原结合,将其杀死C.记忆T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D.记忆T细胞能够呈递抗原并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4.腺鼠疫病原体是鼠疫杆菌,鼠疫杆菌释放外毒素,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腺鼠疫患者有显著疗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毒素是一种抗体B.抗毒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外毒素是一种小分子物质D.抗毒素由效应T细胞产生5.免疫工作者在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破坏骨髓和胸腺进行免疫研究后,分别向其体内注入足量的造血干细胞,小鼠出现的变化是()A.甲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能力,乙组小鼠免疫能力无变化B.甲组小鼠恢复特异性免疫,乙组小鼠仅恢复体液免疫C.甲组小鼠免疫能力无变化,乙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能力D.甲组小鼠仅恢复体液免疫能力,乙组小鼠恢复特异性免疫6.下图表示免疫反应过程,其中①~⑦表示相关物质或细胞,不正确的叙述是()A.①和⑤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至少有3种细胞有增殖分化能力C.二次免疫时,③只能由②增殖分化而来D.⑤有可能与机体自身物质结合,引起免疫失调7.下列五种反应依次属于()(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3)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4)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5)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①正常免疫②自身免疫病③免疫缺陷④过敏反应A.②③①④③B.④③②②①C.②①④①③D.④③②①①8.环孢霉素A是一种能抑制T细胞增殖的药物,它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因此环孢霉素A可用于()A.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B.清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杆菌C.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D.治疗艾滋病9.如图表示A、B两妇女在1到5月份血浆中人乳头瘤状病毒抗体的相对含量(其中妇女A 在1月份接种了相应的疫苗,两人均在4月份感染了人乳头瘤状病毒)。
《第2章 第4节 免疫调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免疫调节》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课程的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1. 深入理解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和调节机制;2. 掌握免疫系统的组成和运作过程;3. 了解免疫系统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二、作业内容:1. 阅读理解:学生需完成一份与课程相关的文献阅读,内容涉及免疫系统的基本知识,如免疫细胞的组成、功能,免疫反应的过程,以及免疫系统的调节机制。
阅读文献后,学生需回答关于文章中的关键概念和理论的至少五个问题。
2. 案例分析:学生需要寻找一个与免疫系统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某种疾病的免疫治疗或疫苗研发等,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分析过程需包含对问题背景、解决方案及其优缺点的讨论。
3. 实验设计:小组合作设计一个简单的免疫实验,例如白细胞计数或抗体反应实验,并讨论实验的设计、步骤和可能的误差。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需由学生独立完成,不可抄袭或依赖他人;2. 回答问题:对于阅读理解部分的作业,答案需清晰、准确,且能充分回答问题;3. 分析讨论:案例分析和实验设计部分,需在作业中包含自己的分析、讨论和观点;4. 小组合作:实验部分需体现小组的合作,每个成员需对实验的设计、操作和结果负责;5. 按时提交:请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以便我们及时评价和反馈。
四、作业评价:1. 回答问题的质量(50%):作业中的问题回答将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要求准确理解并回答相关问题;2. 案例分析的质量(30%):分析的全面性、逻辑性以及提出的观点和建议将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3. 实验设计的创新性和可行性(20%):实验设计的创新性、是否考虑了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以及实施的可行性将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业后,我们将尽快进行批改并给出反馈。
对于回答问题、案例分析和实验设计等部分,我们将提供详细的批改和评分,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2. 对于在作业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小组,我们将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3. 对于在作业中遇到困难的学生,我们将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免疫调节》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了解免疫调节的基本原理。
2. 技能提升:能够分析人体对外部入侵的防御机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免疫系统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树立健康生活理念。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围绕《免疫调节》这一课的主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预习导读:学生需预先阅读课本中关于免疫系统的介绍,了解其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2. 视频学习:观看关于免疫系统工作原理的科普视频,理解免疫调节的动态过程。
3. 案例分析:选择几个典型的免疫系统疾病案例,分析其发病原因及免疫系统的应对策略。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不同类型免疫反应的异同,以及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5. 作业报告:每组学生需撰写一份简短的报告,总结讨论内容,并针对免疫系统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认真完成预习导读和视频学习,确保对免疫系统有基本的了解。
2. 案例分析需深入挖掘,不仅要了解疾病的表象,还要探究其背后的免疫机制。
3. 小组讨论要积极,每位学生都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4. 作业报告要求条理清晰,观点明确,能够体现出对免疫调节的理解和思考。
5. 作业提交前需自行检查,确保无错别字、语法错误等基本问题。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视频学习记录、小组讨论的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2. 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也是评价的重要依据,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分析案例。
3. 作业报告的评价重点在于内容的逻辑性、观点的明确性以及学生的思考深度。
4. 鼓励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批改,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2. 通过课堂讲解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解答,对个别问题则进行个别辅导。
3. 鼓励学生将作业中的疑问或困惑与教师进行沟通,以便及时解决问题。
4. 将优秀作业进行展示,供全班同学学习借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020生物人教版必修3练习:第2章第4节 免疫调节(第一课时)含答案
第4节免疫调节(第一课时)题型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免疫系统组成的完整叙述是()A.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免疫活性物质B.免疫活性物质、抗原、淋巴细胞C.淋巴细胞、抗体、抗原D.免疫器官、淋巴细胞、抗体答案A解析免疫系统由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2.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都是免疫器官B.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等C.B细胞都在胸腺中成熟,T细胞都在骨髓中成熟D.免疫活性物质都由免疫细胞产生答案A解析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A正确;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和T细胞,B错误;T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骨髄中成熟,C错误;免疫活性物质不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很多体细胞如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D错误。
3.下列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A.抗体B.编码抗体的基因C.淋巴因子D.溶菌酶答案B解析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编码抗体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题型二免疫防卫的三道防线4.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A.吞噬细胞B.皮肤C.体液中的溶菌酶D.淋巴因子答案B解析人体有三道防线,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因此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A、C不符合题意;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符合题意;淋巴因子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D不符合题意。
5.胃酸能杀死病原微生物和泪液的杀菌作用,在生物学上叫做()A.第一道防线B.第二道防线C.体液免疫D.特异性免疫答案A解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故泪液、胃液和唾液的杀菌作用,均属于第一道防线。
《免疫调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用教材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4节。
第4节免疫调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
分2课时学习,其中第1课时,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免疫的防卫功能。
生物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统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以及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都是生物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功能密切相关,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教材力求与现代生物科学的观点相一致,将免疫也作为一种调节方式,突出它在稳态维持中的作用,从而引导学生从个体水平上来思考生命系统的整体性。
免疫所涉及的内容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都有体现如艾滋病、过敏和接种疫苗,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在注意人文精神的培养,及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学情分析:艾滋病、过敏反应以及免疫学的应用的相关知识,学生已经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体有所了解。
学生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学生对免疫器官有一定认识,第一、二道防线的内容也已详细的介绍。
这些学过的知识都可以作为学习新知识的铺垫。
高二的学生在学习了2本生物必修课本后,对生物学研究的方法和思维方式也有很大的提高,在图文转换,阅读,分析问题内在联系等方面也具备一定的能力。
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在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中,与本节内容相对应的条目是:“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防控”。
本节内容多而复杂,应先让学生有感性的认知。
通过学生收集泡泡男孩、艾滋病资料等一系列问题讨论展开,建立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出对免疫调节的学习,提出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在讲述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中,第一、二道防线内容只做简单的回顾。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18:2.4 免疫调节(Ⅰ)
免疫调节(Ⅰ)[对点训练]题组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淋巴细胞起源于()A.骨髓B.脊髓C.胸腺D.脾[答案] A[解析]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
2.下列关于淋巴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B.B细胞和T细胞都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的C.B细胞和T细胞都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D.T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答案] C[解析]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
3.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既有较严格的分工,也有一定的协作、联系。
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两者紧密关系的是()A.抗体B.淋巴因子C.溶菌酶D.吞噬细胞[答案] D[解析]吞噬细胞既参与特异性免疫又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4.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A.皮肤、黏膜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C.体液免疫D.细胞免疫[答案] B[解析]A项内容为第一道防线;C、D项为第三道防线。
5.(2017·邯郸高二上期中)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未切除和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
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A.造血干细胞B.T细胞C.B细胞D.吞噬细胞[解析]由题意可知,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应为T细胞。
题组二体液免疫6.(2017·荆门高二上检测)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的示意图。
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a、b、c、d四种免疫细胞中,能迅速增殖分化的是()A.a B.b C.c D.d[答案] D[解析]依据体液免疫过程可知,a为T细胞,b为B细胞,c为浆细胞,d为记忆细胞,当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可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7.(2017·承德一中高二上月考)根据现代免疫概念,下列物质属于抗原的是()A.给贫血患者输入同型红细胞悬液中的红细胞B.自身生成的白细胞C.因强烈打击体表破裂的红细胞D.为体弱者注射免疫球蛋白[答案] C[解析]自身衰老、死亡、破损的细胞都属于抗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节免疫调节(第一课时)题型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免疫系统组成的完整叙述是()A.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免疫活性物质B.免疫活性物质、抗原、淋巴细胞C.淋巴细胞、抗体、抗原D.免疫器官、淋巴细胞、抗体答案A解析免疫系统由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2.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都是免疫器官B.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等C.B细胞都在胸腺中成熟,T细胞都在骨髓中成熟D.免疫活性物质都由免疫细胞产生答案A解析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A正确;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和T细胞,B错误;T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骨髄中成熟,C错误;免疫活性物质不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很多体细胞如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D错误。
3.下列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A.抗体B.编码抗体的基因C.淋巴因子D.溶菌酶答案B解析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编码抗体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题型二免疫防卫的三道防线4.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A.吞噬细胞B.皮肤C.体液中的溶菌酶D.淋巴因子答案B解析人体有三道防线,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因此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A、C不符合题意;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符合题意;淋巴因子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D不符合题意。
5.胃酸能杀死病原微生物和泪液的杀菌作用,在生物学上叫做()A.第一道防线B.第二道防线C.体液免疫D.特异性免疫答案A解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故泪液、胃液和唾液的杀菌作用,均属于第一道防线。
6.下列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的是()A.皮肤角质层细胞屏障作用B.胃黏膜起保护作用C.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D.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答案C解析皮肤角质层细胞屏障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A不符合题意;胃黏膜起保护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不符合题意;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C符合题意;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D不符合题意。
7.下列叙述中,属于人体第三道防线的是()A.皮肤将病毒、病菌阻挡在体外B.体液中的溶菌酶杀灭细菌C.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细菌D.体液中的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答案D解析皮肤将病毒、病菌阻挡在体外,属于免疫的第一道防线,A不符合题意;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和溶菌酶等杀菌物质杀灭细菌,属于免疫的第二道防线,B、C不符合题意;体液中的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D符合题意。
题型三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比较8.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B.非特异性免疫能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C.体液中的溶菌酶杀灭病菌属于特异性免疫D.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答案C解析非特异性免疫是经过漫长的进化形成的,先天具有的,能够遗传给后代,A正确;非特异性免疫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B正确;非特异性免疫的防线如皮肤、吞噬细胞遍布全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但强度较弱,而特异性免疫针对不同抗原只能由相应的抗体杀灭,所以作用范围小、出现慢,但针对性强,D正确;体液中的溶菌酶为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
9.人体感染白喉杆菌(白喉杆菌侵入易感者上呼吸道,通常在咽部黏膜生长繁殖)后,将启动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的繁殖B.吞噬细胞通过溶菌酶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灭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D.体液中的抗体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答案D解析非特异性免疫是指由皮肤、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参与的免疫,A、B、C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由抗体或效应T细胞等参与的免疫。
题型四体液免疫的过程10.下列关于抗原和抗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抗原刺激人体产生抗体B.抗原能与抗体结合,发生特异性反应C.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D.抗原与抗体结合后会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答案C解析抗体是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浆细胞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A正确;抗原的种类很多,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也可能成为抗原,如癌细胞,C错误。
11.当某抗原初次侵入机体时,体内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T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B.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C.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D.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答案D解析当某抗原初次侵入机体时,吞噬细胞可对其吞噬处理并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B细胞受到刺激后,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可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初次免疫过程中体内还没有记忆细胞,综上分析,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12.如图是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机体免疫应答某个过程。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a代表浆细胞,可增殖并分泌抗体B.b代表抗体,可与相应抗原结合C.c代表抗原,也就是H7N9禽流感病毒D.图示是体液免疫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答案A解析依题意并分析图示可知,a代表浆细胞,可分泌抗体,但没有增殖能力,A错误;b代表抗体,可与相应抗原进行特异性结合,B正确;c代表抗原,也就是H7N9禽流感病毒,C正确;图示过程有抗体参与,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过程,D正确。
13.下图是人体免疫调节的部分模式图。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甲、乙、丙都具有增殖分化的能力B.细胞甲只能接受一种特异性抗原的刺激C.细胞甲、乙、丙含有基因种类相同,表达基因相同但功能有差异D.细胞乙产生的抗体可直接促进抗原A降解消除答案B解析细胞甲、乙、丙依次为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其中B细胞、记忆细胞具有增殖分化的能力,浆细胞没有增殖分化的能力,A错误;细胞甲接受了抗原A的刺激,就不能再接受抗原B的刺激,即细胞甲只能接受一种抗原的刺激,B正确;细胞甲与细胞丙表达的基因不同,功能存在差异,C错误;细胞乙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错误。
题型五二次免疫过程14.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
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答案A解析在初次注射抗原后机体已经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时,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为大量的浆细胞,进而由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所以与初次免疫反应相比,再次免疫反应快而强,产生抗体的浓度高,A 正确。
15.二次免疫中能直接产生大量抗体的细胞是()A.吞噬细胞B.记忆细胞C.效应T细胞D.浆细胞答案D解析二次免疫是指同种抗原侵入机体后刺激原有的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浆细胞,从而合成分泌大量抗体,所以能直接产生大量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
16.当细菌的外毒素再次侵入人体后,主要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其免疫过程是()A.浆细胞→产生抗体→特异性抗体与外毒素结合B.B细胞→浆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毒素C.记忆细胞→浆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毒素D.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与外毒素结合答案D解析当细菌的外毒素再次侵入人体后,发生二次免疫,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与外毒素结合,D正确。
17.(2015·天津高考)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
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
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
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B.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了抗性变异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答案C解析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原,A错误;在第一次注射后,引发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变异是不定向的,鸡霍乱病原菌不能诱导存活鸡产生定向的抗性变异,B错误;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的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从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C 正确;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也会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D错误。
18.汶川大地震后,灾区居民因饥饿、寒冷等原因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易受病原体感染。
如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
请回答:(1)图中所示的是________免疫过程。
(2)图中c是________细胞,③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称为________。
(3)与e细胞发挥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三种)。
(4)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_______(填图中字母)。
(5)预防接种后,当病原体侵入时,免疫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可迅速消灭病原体,有效预防某些疾病。
答案(1)体液(2)B淋巴因子(3)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4)bcd(5)⑥⑧⑨反应迅速,产生抗体多解析据图可知,a是吞噬细胞,b是T细胞,c是B细胞,d是记忆B细胞,e是浆细胞,此过程为体液免疫过程。
(1)因为图中有抗体产生,所以图示过程为体液免疫过程。
(2)据图分析可知,图中c是B细胞,③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为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
(3)浆细胞产生的物质为抗体,抗体为分泌蛋白,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相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4)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能特异性的识别抗原,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因此,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T细胞、B细胞和记忆B细胞,即b、c、d。
(5)预防接种后,当相同抗原第二次入侵时,能更快的做出反应,很快分裂、分化产生新的浆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浆细胞再次产生抗体消灭抗原,即图中⑥⑧⑨。
二次免疫跟初次免疫相比,反应迅速,产生抗体多,因此可以迅速消灭病原体,有效预防某些疾病。
易错题型区分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19.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A.接种牛痘预防天花B.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预防小儿麻痹症C.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D.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皮肤的屏障作用答案D解析接种牛痘预防天花,属于特异性免疫,A不符合题意;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预防小儿麻痹症,属于特异性免疫,B不符合题意;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C不符合题意;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皮肤的屏障作用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