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矿规律

合集下载

矿床学14-成矿规律

矿床学14-成矿规律
第十四章
控矿条件 和成矿规律
Ø 就空间而言,可以表现为在各种地质构造 单元中的分布规律——成矿区域; Ø 就时间而言,可以表现为在地史上的分布 规律——成矿时代; Ø 从成矿物质的聚集看,可以表现为各种矿 床类型的形成以及有关矿床和矿种的共生规 律——成矿系列。
第一节
控矿条件
控矿条件有两层含意: Ø 控制矿床组合和矿床群体产出的区域地质背 景和地球化学背景; Ø 在有利于成矿区域中使矿床定位的条件。
翟裕生(1996)划分了如下几类构造环境: ①稳定克拉通环境; ②大陆内部热点环境; ③大陆线性构造环境; ④大陆裂谷环境;
我国的中、新生代成矿作用与世界相比,有 相似之处,但又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东、 西部成矿的差异上。 西部地区印支期成矿作用比较发育,内生矿 床主要有铁、铜、钴、镍、钨、锡、金、稀有金 属、石棉、云母等,外生矿床有石膏、盐类、铜、 锰,石油和油页岩等。
东部地区燕山期成矿作用更为强烈,构成我 国东部最重要的内生矿床成矿期。重要的外生矿 床有第三纪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第三纪的盐类 矿床和现代盐湖等。
⑥ 我国东部重要的沉积矿床,如昆阳、襄阳式磷矿 以及湘鄂西黑色页岩中的铀、钒、镍、钼矿床。在 我国西部,形成大量内生矿床,如白银厂块状硫化 物矿床(黄铁矿型铜矿)以及镜铁山式火山—沉积变 质铁矿床。
(4) 古生代:主要形成的矿床:
①钾盐矿床(泥盆系、二叠系); ②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美国、东欧) ③块状硫化物矿床(西班牙、葡萄牙、俄罗斯的乌拉尔)
(一)
成矿区域
1.金属成矿省
在地壳特定的区域内产出异常多特定类型的矿床。 发展趋势中加入了动态因素。——成矿省的演化是热 点。 2.成矿区域的划分 金属成矿省是矿床区域分布比较笼统的叫法。而 成矿区域的范围大小不—,往往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级 别。目前,人们一般按空间规模,把成矿区域划分为 全球性成矿域、成矿区(带)、矿带和矿田4个级别。

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我国幅员广大,领土辽阔,地质情况复杂,地壳活动交错出现,海进、海退频繁,各个地质时代都有干旱气候带分布,作为成盐盆地封闭要素的屏障广泛存在,成盐的地质条件良好,因此盐矿资源丰富,分布面广。

(一) 矿床在时间上的分布我国盐矿床的主要成盐时代为震旦纪、三叠纪、白垩纪和第三纪,其次是中奥陶世、早二叠世、侏罗纪和第四纪。

(1)震旦纪海水侵入上扬子盆地,形成广阔的浅海区,局部呈半封闭状态,加之气候干旱,故在四川盆地西南部次一级构造——长宁凹陷灯影组中沉积了规模巨大的海相岩盐矿床。

这是世界目前已知盐矿床形成最早的时代。

(2)奥陶纪海侵广泛,气候干旱,在华北“准地台”上形成若干次一级凹陷,其中在临汾凹陷内的山西临汾县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和陕西延长县中奥陶统峰峰组中沉积了海相薄层岩盐矿。

(3)石炭纪在宁夏自治区中卫县云台山下石炭统赋存有一定层位的石盐及次生石盐;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和西北缘分布有岩盐矿床和地下卤水。

(4)二叠纪仅在新疆皮山赋存有早二叠世的地下卤水。

(5)三叠纪早、中三叠世是我国主要成盐时期之一。

由于气候干旱,在上扬子盆地内许多封闭条件较好的次一级凹陷中,沉积了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规模巨大的海相岩盐矿床;并且在多数凹陷内赋存有矿化度高,富含钾、溴、碘、硼、锂等元素的地下卤水矿床。

西藏芒康县、盐井县一带的三叠纪甲丕拉组含盐段广泛出露盐泉(当地用于熬盐)。

(6)侏罗纪在滇西、滇南和西藏见有零星分布的早、中侏罗世盐泉。

在云南安宁、富民、禄劝等县发现中、上侏罗世的钙芒硝-岩盐矿床。

(7)白垩纪至第三纪气候以干燥为主,是我国主要成盐时期之一。

经过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在我国形成了许多断陷盆地,沉积了大量岩盐矿床,以陆相为主,海相和海陆交替相占少数。

(8)第四纪为我国主要成盐时期之一。

在我国青海、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山西等省(区)形成为数众多的现代湖盐矿床;也有次生、变形岩盐矿床和滨海地下卤水矿床形成。

3.现代成矿理论-成矿规律及控矿条件

3.现代成矿理论-成矿规律及控矿条件

二、 控矿构造条件
(一)构造背景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第 一 节 控 矿 条 件 – 热源指构造运动的摩擦生热、地幔流体对地壳加 温、软流层上涌或热点、地壳变厚增温等。物理 化学条件包括岩层静压力与地温梯度、构造运动 对应力场与地温的改变、流体与挥发分的分压等。 动力学条件包括板块离散与俯冲速率、构造应力 的拉张、挤压及其速率,以及俯冲、底辟和垫托 作用等造成的动力学因素。而这些因素又或直接 或间接地影响区域成岩、成矿的环境、因素和作 用过程。因此,区域构造背景尤其是深部构造背 景的研究对认识区域成矿规律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 控矿构造条件
(二)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 中、小型控矿构造是区域性大型控矿构造的次级控矿构 造,其形成和演化受控于区域性大型控矿构造。 – 中、小型控矿构造包括矿田构造、矿床构造等。矿田构 造是指在矿田范围内,控制矿床的形成和分布的地质构 造总和。矿床构造是指控制矿体的形态、产状和分布的 地质构造因素总和。研究矿田、矿床构造对找矿、勘探 和采矿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控制矿床和矿体的构造类型是复杂多样的,主要包括① 褶皱构造;②断裂构造;③侵入体内部构造(流动构造、 原生破裂构造及隐爆角砾岩筒);④ 侵入体与围岩的接 触带构造;⑤火山构造(环状及放射状构造、爆发角砾 岩筒);⑥成层构造;⑦复合构造。
第 一 节 控 矿 条 件
一、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张本仁(1991)通过对秦岭地区深源岩石(包括基性火山 岩、侵入岩、深源包体等)地球化学丰度的对比研究也发 现,区域矿床类型与下地壳-上地幔元素丰度间存在一定的 对应关系。近年来人们又注意到加拿大科迪勒拉成矿带内 不同构造单元中均有铜矿床产出,包括斑岩铜矿、块状硫 化物铜矿和层状铜矿。不同成因类型铜矿床在同一成矿带 内产出表明铜矿的形成并不只是受地壳表层地质构造因素 控制,其富铜的原因可能要归结于该带内高铜丰度值的上 地幔。 上述几个典型地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虽然还是初步的,但 已较明确地显示地壳中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主要是由于上 地幔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所引起。将地壳作用和上地幔作 用联系起来研究成矿物质来源,可以合理地解释不同区域 内成矿专属性问题。这类研究也是目前国际地学方面重要 前沿深题;其成果可为区域矿产预测提供重要信息。

成矿规律知识点总结高中

成矿规律知识点总结高中

成矿规律知识点总结高中成矿规律是指地质学家根据对矿床成因及其空间分布、矿床产状、发育规律的研究,总结出的矿产富集的规律性和客观规律,是指矿床产状、地质构造、成岩作用、流体作用、构造热量等复杂地质作用系统的相互关系,以及与岩石地球化学、矿床地球化学、物理地球化学和地质工程学等学科密切相关的矿床成矿规律。

矿床成矿规律是矿床形成、发展和演化的规律,主要包括形成规律、空间分布规律、产状规律、电子颈规律、成矿规模和矿化度规律、成矿周期规律等。

一、地质条件与成矿规律成矿作用是一个系统性的地球化学过程,对于成矿规律,地质构造、地层产状、岩浆活动、热液活动、地球化学环境等因素都有重要影响。

(一)地质构造与成矿规律1.构造对成矿的影响构造作用是成矿作用的重要因素,构造的复杂程度对成矿规律有重要影响。

构造发育差异对成矿规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差异构造是矿床产状差距及产状变形的重要原因。

②差异构造的存在使矿床的形态和长度具有规律性。

③构造对热液作用的空间分布、时间发展和深度条件等都有重要影响。

2.构造与蚀变作用构造对产状变形和岩石兼容性产状变化起主要作用,其中蚀变对矿质和矿床成矿有密切关系。

3.构造对岩浆热液活动的影响热液作用构造和其发育规律关系密切,构造与岩浆活动和热液活动密切相关,构造对热液作用的空间分布、时间发展和深度条件等都有重要影响。

(二)地层产状与成矿规律1.产状对成矿的影响产状因素是矿床形成、分布和富集的主要外部条件,与构造及岩浆活动的关系密切,对于热液流体的传递和热液的生成均有重要影响。

2.矿床构造对地层产状的影响地质构造对地层产状的作用及其不均匀性,决定了矿床的形状与长度都具有规律性。

3.陆相暴露和海相沉积产状的影响地面降水和海相盐度的不同,以及不同深度产状对热液作用和成矿作用都有所不同,因而对矿化物质的生成和富集有影响。

海相沉积带矿床常具有水平的产状,陆相暴露矿床产状多呈近直的产状。

(三)岩浆活动与成矿规律岩浆作用是自上而下的矿床形成。

中国矿床主要成矿规律概述

中国矿床主要成矿规律概述

中国矿床主要成矿规律概述摘要:经过我国广大学长多年来地质勘探的汇总最终概述出了我国矿床的成矿规律。

本文通过对我国自地球地壳形成开始所有矿床的成矿规律做出来细致的阐述,其中包括时间与空间的分布规律,并总结了矿床成矿的物质来源和矿床共生规律。

关键词:时空分布;物质来源;矿床共生;一、简述成矿规律成矿规律是指矿床(矿体)形成和分布在时、空上的不均匀分布与集中分布规律,及其物质共生组合关系和内在的成因联系等[1]。

成矿规律是我国地质工作者找矿的基础。

经过我国广大地质工作者在成矿规律方面的不懈努力,最终总结出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

二、矿床时间分布规律在我国,从古生代的前寒武纪到新生代都有矿床的形成,可以说我国矿床的时间分布是广泛且不均匀的。

我国主要有六大成矿区,这六大成矿区主要由时间顺序来划分。

下面以这六个成矿期阶段为例,做简要介绍。

1.前寒武纪成矿期该成矿期又划分为三个成矿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地壳随着地球的形成,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演化,从开始形成到趋于稳定的过程。

在整个地壳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以及与火山喷发有关的岩浆活动。

2.加里东成矿期这个时期的地壳演化进一步稳定,浅海地带矿床较为发育,著名的宣龙式铁矿和瓦房子锰矿便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3.海西成矿期、印支成矿期、燕山成矿期在这三个成矿期内,仍然发生着剧烈地由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向酸性、中酸性火山活动转化的一些构造运动。

这三大成矿期都进入了地槽演化的阶段,从加里东成矿期末期开始一直到燕山期地槽阶段结束,而内生成矿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并繁盛。

4.喜马拉雅成矿期该成矿期正好与前寒武纪成矿期相反。

喜马拉雅成矿期间,除了喜马拉雅山地区还存在着比较活跃的构造运动,并伴随着一些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其余地区的大多数构造活动都慢慢变弱了。

三、矿床空间分布规律与时间分布规律相类似,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同样是不均匀的,具体表现为有丛聚性分布、带状分布等特点而在个别地区存在分布均匀的现象,为等距性分布。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总结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总结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总结1.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概论1.成矿规律学:是应用地学理论来研究矿床的形成、时空分布及其演化规律的学科,是指导矿床勘查,进行成矿预测的基础.2.成矿预测是根据成矿规律或矿化信息,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对不同规模的矿化单元(矿带\矿田\矿体)的产出位置、矿化类型、资源量等的预测。

成矿预测通常包括(1)定性预测:概念预测:利用矿床分布的概念模式预测矿床。

(2)定量预测:矿床统计预测:根据矿床分布的统计规律预测矿床。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定量化表达。

以成矿规律为基础的成矿预测工作,是矿床勘查工作创新的基本途径。

2.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地质因素分析1.成矿地质背景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事件)、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的总和。

最基本的控矿因素(1)地层(岩性)(2)构造:褶皱:背斜和向斜断裂:压\张\扭性断裂(3)岩浆岩: (a)超基性(科马提岩/橄榄岩):Ni\Cu\Cr\PGE(b)基性岩(玄武岩/辉长岩):Fe\V\Ti(c)中性岩(安山岩/闪长岩):Fe、Cu、Pb、Zn、Au(d)酸性岩(流纹岩/花岗岩):W、Sn、Bi、Mo、Li、Be、Nb、Ta(e)碱性岩(正长岩):Au、Cu、Mo不同类型的矿床具有不同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因素组合。

2.地质异常(1)由地质异常事件形成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成因序次与围岩具有显著差别的地质体;(2)小概率事件形成的稀有地质体,服从统计规律;(3)矿床是典型的地质异常体。

3.控矿因素(1)地层(岩性)控矿(2)构造(褶皱+断裂)控矿(3)岩浆岩控矿:成矿专属性(4)地球化学(元素丰度+挥发分)3.成矿时空分布规律1.成矿期\成矿域一定的成矿物质在一定地质时期的某些地区或一定地区的某些地质时期内的富集规律。

(1)这种有利于某种矿产或多种矿产富集的地质时间区间称为成矿期。

(2)有利于成矿的区域成为成矿省(带\矿集区) .2.研究意义在研究成矿规律时,采用成矿期、成矿省、矿化分带性等概念。

4.3成矿规律

4.3成矿规律

印支成矿期( T 三叠纪)
印支运动结束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海侵状态,使之上升为 陆地,出现一系列内陆盆地,形成许多重要的外生矿床, 有铜、石膏、盐类、石油、油页岩等。 西部地区尚有三江地槽褶皱系,松潘 —甘孜地槽褶皱系、 秦岭地槽褶皱系及海南岛地槽褶皱系,其中形成众多的内 生矿床,如Fe、Cu、Cr、Ni、稀有金属、云母、石棉等。
矿产在时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通常用划分成矿期 的方式来表述:凡产生特定矿产组合的一段地质 时期(代)就称之为成矿期。
1.我国主要的成矿期
划分成矿期是研究矿床在时间上的发展、演化和 分布规律性的有效途径。地史中一定类型的矿床 及其组合的出现往往和一定的大地构造发展阶段 有关。据我国地壳发展的主要构造运动及成矿特 征,将我国的成矿期划分为如下六个:
中 国 北 方 中 生 代 大 规 模 成 矿 作 用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140Ma和120Ma左右两次成矿
小秦岭-熊耳山地区: 140Ma左右形成Mo(W)矿, 120Ma左右形成金矿
华北克拉通北缘多金属矿带: 190-160Ma, 140Ma 左右和120Ma左右三次成矿
喜山成矿期 (Q R新生代)
1)前寒武纪成矿期, 3)海西成矿期, 2)加里东成矿期, 4)印支成矿期,
5)燕山成矿期,
6)喜山成矿期
早太古成矿期(泰山期)(38—25亿年); 地壳开始形成,薄而不稳固,故有大量来自上地幔的超基性、基性岩浆 活动,形成重要的绿岩带及有关矿床。本期末发生阜平运动,有广泛的 火山和火山沉积作用、花岗岩化和混合岩化作用,并伴随一系列矿床的形 成,重要者有铁、金、铜、磷、滑石、菱镁矿、石墨、云母等。 晚太古—早元古代成矿期(中条或吕梁期)(25—18亿年) 本期地壳已经形成并相对稳定下来,火山作用、花岗岩化、混合岩化仍 较普遍和强烈,火山和火山沉积建造,各种碎屑沉积建造及化学沉积建 造大量出现,生物沉积建造开始出现。在这种地质环境中形成的矿产有 铬、镍、铂、铁—钛、金刚石、铜铅锌硫化物、稀土、硼、滑石、菱镁 矿、云母等。 晚元古或震旦亚界成矿期(18—6亿年) 本期属晋宁、澄江、扬子构造旋回成矿期。这时稳定区与活动带区别明 显,大气中CO2占优势,海水中CO2逐渐减少而变成硫酸盐型,主要矿 产有铁、铜、磷、石棉、石墨等,在北方产于长城、蓟县、青白口系地 层中,在南方则产于板溪群、会理群、昆阳群、神农架群、南沱砂岩层 及相应地层中。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学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学

2020/7/24
15
1.3 发展历史
(3)建立并完善了成矿分析理论
纵观世界有关区域成矿分析的理论,在我国都 有著名学者从事有关方面的研究。如黄汲清院士 有关大地构造多旋回成矿的理论。陈国达院士对 地洼区的成矿规律研究,其成果得到世界的公认。 同时还有一批创新性的成果,即李四光院士的地 质力学分析理论和方法、构造体系的控矿规律研 究,程浴淇、陈毓川院士的成矿系列理论,赵鹏 大院士的地质异常理论和王世称教授的综合信息 成矿预测理论等,都对我国成矿规律研究起着重 要指导作用。
2020/7/24
7
1.2 分类
1.成矿规律分类
全球成矿规律:洲际成矿域:古亚洲成矿域
特提斯成矿域
环太平洋成矿域
区域成矿规律:成矿省、成矿带
局部成矿规律:矿田\矿床\矿体
2020/7/24
8
1.2 分类
2.成矿预测分类 定性预测:概念模型预测 定量预测:统计预测
2020/7/24
9
对成矿规律学或成矿学的理解,以前苏联学者为代表的Ю. А.毕力 (Ю. А. Ыилин)和B.H.斯米尔诺夫为代表认为: “结合地球及其大陆、大洋与其 间的过渡带、地槽褶皱带与地台和它们所分出的大型地质单元的地质构造与 发展历史的分析,来研究金属矿床区域分布规律与形成条件的学 (B.И.Cмирнов,1981) 。
板块不同类型边界的控矿规律:
离散型边界(大洋中脊)
会聚型边界(俯冲带):
岛弧:斑岩铜矿
弧后盆地:火山
块状硫化物矿床
2020/7/24
5
4. 研究意义
以成矿规律为基础的成矿预测工作,是矿床勘查工作创新 的基本途径。
(1)使矿床勘查工作建立在对地质规律的研究基础上, 就要深入进行成矿分析,总结成矿规律,用成矿规律去指 导找矿工作。成矿作用是地质作用的组成部分,工业矿床 是有经济意义的特殊的地质体。一切事物都存在于与周围 事物有机联系的整体之中,所以要实现找矿工作的新突破, 深人研究矿床产出的地质规律是矿产勘查的理论基础。

矿床学第十五章成矿控制和成矿规律

矿床学第十五章成矿控制和成矿规律
Ⅳ侵入体构造 19)原生流动构造中的矿体; 20)原生破裂构造中的矿体; 21)整合侵入接触带中的矿体; 22)斜切侵入接触带中的矿体; 23)复杂侵入接触带中的矿体; 24)多次侵入接触带中的矿体; 25)岩体后期破碎带中的矿体;
Ⅴ火山构造 26)火山颈中的矿体; 27)破火山口中的矿体; 28)爆发角砾岩筒中的矿体; 29)环状裂隙中的矿体; 30)放射状裂隙中的矿体;
Ⅵ成层构造(或层状构造) 31)层间及层内破碎带和角砾岩带中的矿体; 32)不透水遮盖层下的矿体; 33)在有利岩层中的矿体; 34)不整合面和假整合面中的矿体; 35)喀斯特溶洞中的矿体;
Ⅶ复合构造 36)断裂、裂隙与有利岩层交错处的矿体; 37)断裂交切背斜处的矿体; 38)岩体接触带与有利层位交切处的矿体。
Ⅱ断层构造 6)正断层中的矿体; 7)逆断层中的矿体; 8)平移断层中的矿体; 9)断层交叉处的矿体; 10)断层弯曲处的矿体;
Ⅲ裂隙构造 11)张裂隙中的矿体; 12)一组剪裂隙中的矿体; 13)二组剪裂隙中的矿体; 14)二组剪裂隙及张裂隙中的矿体; 15)羽状裂隙中的矿体; 16)裂隙交叉处的矿体; 17)裂隙带中的矿体; 18)片理带中的矿体;
4)火山(次火山)构造:它是在火山爆发、岩浆及气液喷溢以及伴随
火山爆发在超浅部位侵入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构造形式,有其独特的形成机制。其 中的破火山口、火山穹窿、火山管道以及伴生的环状断裂和放射状断裂等,常能 构成热液成矿的空间,因而对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在中生 代到新生代的陆相火山岩区,火山-次火山构造一般是保存得较好的。例如在我 国宁芜陆相火山岩(J3K1)盆地,多组深断裂(主要是北北东向和近东西向)的 交叉部位经常是火山爆发的中心,也是含矿次火山岩体侵入的构造部位。而次火 山岩体的原生及次生裂隙,尤其是钟状构造和角砾岩筒构造则是很有特色的含矿 构造。

成矿规律研究[1]

成矿规律研究[1]

PPT文档演模板
成矿规律研究[1]
• 总体上,我国各类矿床在时间上分布很不均 匀。我国铁、金矿产在地史发展的早期比较 富集,Hg,Sb,As,稀有金属在晚期相对集中。
• 我国地壳演化早期,成矿作用比较简单;随 着时间的推移,地壳加厚,岩浆活动、火山 作用、沉积变质作用的多次重演,大气中游 离氧增多,生物的出现和大量繁殖,成矿作 用愈来愈复杂,到中、新生代达到最高峰。
期阶段橄榄岩和辉长岩及与其有成因关系的岩浆型铬铁矿矿床和钛铁
矿矿床带;3—中阶段花岗岩类侵入体及与其有成因关系的岩浆期后成
矿带;4—晚阶段小侵入体及与其有成因关系的热液矿床带
PPT文档演模板
成矿规律研究[1]
2)
• 成矿的继承性:指的是区域内同一成矿元素或一组成矿元 素,在不同时代以相同或不同形式相继成矿的规律性。
PPT文档演模板
成矿规律研究[1]
(二)
• 矿床在空间上也主要表现为不均匀分 布,具体体现为丛聚性分布、带状分布 等
• 但在特殊的地质条件下,也可表现 出均匀分布特征,即在空间上的等距性 分布。
PPT文档演模板
成矿规律研究[1]
1 矿床的丛聚性分布
• 矿床的丛聚性分布是指矿床在平面的 分布上往往在一定范围内集中出现,构成 矿化集中区或特定的成矿区域的现象
PPT文档演模板
成矿规律研究[1]
3)
• 成矿的长期性已为大量的地质事实所证实,具
• (1) 许多矿种或成矿元素是在长期的地质演化过程中逐步
富集成矿的。例如山东招掖地区金矿的形成史长达十几亿年, 太古代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富金的蓬夼组含铁镁硅酸盐建造,平 均含金0.07×10-6,成为本区金成矿的初始矿源层;元古代 的区域变质作用中,胶东群遭受褶皱、变形、变质及部分混合 岩化,金进一步活化迁移;进入中生代,随着构造、岩浆活动, 混合花岗岩部分重熔,金再次活化迁移,集中至重熔花岗岩的

成矿规律主要研究内容

成矿规律主要研究内容

成矿规律主要研究内容一、引言成矿规律是研究地球上成矿作用发生的规律性规律,并对矿床的形成与演化进行预测的学科。

通过对成矿作用的深入研究,可以为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成矿规律的研究内容。

二、地质特征与矿床类型1.地质特征地质特征是成矿规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涉及地质构造、岩石成因、岩石圈演化等方面的内容。

地质特征对于矿床形成的条件以及成矿作用的机制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对地质特征的分析,可以识别出矿床的类型和成矿规律。

2.矿床类型矿床类型是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和核心之一。

根据成矿作用的性质和条件,矿床可以划分为热液矿床、沉积矿床、岩浆矿床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矿床具有不同的成矿规律和特点。

三、成矿过程与成矿因素1.成矿过程成矿过程是研究成矿规律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包括矿质组分改变、岩石圈物质转化、流体运移富集等多个环节。

成矿过程的研究可以揭示矿床形成的机制和路径。

2.成矿因素成矿因素是影响矿床形成的各种因素的总称。

它包括地质因素、地球化学因素、地球物理因素等多个方面。

成矿因素的研究是成矿规律研究的重点之一,也是为勘探找矿提供科学依据的基础。

四、成矿模拟与预测1.成矿模拟成矿模拟是通过建立合理的成矿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来模拟矿床形成的过程和规律。

通过成矿模拟,可以预测矿床的形成过程以及矿床中矿物的分布和富集。

2.成矿预测成矿预测是根据成矿规律和矿床地质特征,利用各种勘探手段和技术,对矿床的存在与分布进行预测。

成矿预测是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对于合理规划勘探区域以及提高勘探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

五、成矿规律与矿产资源开发成矿规律的研究对矿产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充分理解矿床形成的规律和机制,可以更好地指导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工作。

成矿规律的应用可以提高勘查效率,减少勘探风险,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六、结论成矿规律作为矿床形成和演化的研究领域,对于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成矿规律知识点归纳总结

成矿规律知识点归纳总结

成矿规律知识点归纳总结成矿规律是指在地球内部的构造-岩浆活动和于地表的物理-化学活动过程中,矿物和矿石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一种规律性的现象和规律性的分布规律。

成矿规律对矿床的预测、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将从成矿规律的基本概念、构造成矿规律、岩浆成矿规律、热液成矿规律以及沉积成矿规律等方面对成矿规律进行归纳总结。

一、成矿规律的基本概念1.成矿规律的含义成矿规律是指在地球内部的构造-岩浆活动和于地表的物理-化学活动过程中,矿物和矿石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一种规律性的现象和规律性的分布规律。

成矿规律是一种对成矿现象、成矿过程以及与成矿有关的地质现象和规律性分布进行总结和归纳的理论规律。

2.成矿规律的特点成矿规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规律性和局部性。

普遍性是指在地球的各个地方都能够发现一定的成矿规律;规律性是指成矿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的现象和分布规律;局部性是指某些成矿规律只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才能够发现的规律。

3.成矿规律的研究目的成矿规律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揭示成矿现象和成矿过程中存在的规律性现象,为矿床的预测、勘探和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通过对成矿规律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二、构造成矿规律1.构造成矿规律的含义构造成矿规律是在地壳构造运动的作用下,矿物和矿石在一定的构造背景和构造环境下形成的规律性现象和分布规律。

2.构造成矿规律的特点构造成矿规律具有明显的构造控制作用,矿床的产出与地质构造有密切的关系。

构造成矿规律主要包括断裂成矿、褶皱成矿和地壳运动成矿等。

3.构造成矿规律的研究意义构造成矿规律的研究可以揭示地壳构造运动对矿床成矿的控制作用,为构造地质条件下的矿床预测、勘探和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三、岩浆成矿规律1.岩浆成矿规律的含义岩浆成矿规律是指在地球内部的岩浆活动过程中,矿物和矿石在一定的岩浆条件下形成的规律性现象和分布规律。

2.岩浆成矿规律的特点岩浆成矿规律具有岩浆独特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矿机制,主要包括火山岩浆成矿和侵入岩浆成矿两种类型。

成矿规律、成矿机制、找矿方向

成矿规律、成矿机制、找矿方向

成矿规律、成矿机制、找矿方向一、成矿规律成矿规律是指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和地壳演化过程中形成矿产资源的一种规律性表现。

它是通过对矿产资源分布、矿床类型、矿化蚀变带等进行系统研究,总结归纳出来的。

成矿规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矿产资源的形成机制,指导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工作。

1. 成矿规律的分类根据地质成因的不同,成矿规律可以分为热液成矿规律、沉积成矿规律、变质成矿规律和岩浆成矿规律等。

- 热液成矿规律:热液成矿是指在岩浆活动或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由于热液作用而形成的矿床。

常见的热液成矿规律有热液相分离规律、热液活动形成规律等。

- 沉积成矿规律:沉积成矿是指在地壳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由于沉积作用而形成的矿床。

常见的沉积成矿规律有河流沉积规律、海洋沉积规律等。

- 变质成矿规律:变质成矿是指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由于岩石圈内部高温高压作用而形成的矿床。

常见的变质成矿规律有接触变质规律、区域变质规律等。

- 岩浆成矿规律:岩浆成矿是指在岩浆活动或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由于岩浆作用而形成的矿床。

常见的岩浆成矿规律有火山喷发规律、岩浆侵入规律等。

2. 成矿规律的研究方法研究成矿规律的方法主要包括地质调查、地球化学分析、物理勘探、矿床模拟实验等。

通过对矿产资源的地质调查和研究,可以获取矿床的空间分布、岩相特征、矿石特性等信息,从而总结出成矿规律。

二、成矿机制成矿机制是指矿产资源形成的物理、化学和地质过程。

了解成矿机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矿床的形成过程,从而指导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工作。

1. 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物质来源主要有地幔、地壳和外部输入三个方面。

地幔来源的成矿物质主要是岩浆和热液,地壳来源的成矿物质主要是沉积物和变质岩,外部输入的成矿物质主要是降水和大气等。

2. 成矿过程成矿过程包括物理、化学和地质过程。

物理过程主要是岩浆侵入、岩浆喷发、热液活动等;化学过程主要是热液作用、溶解沉淀、离子交换等;地质过程主要是构造运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等。

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我国幅员广大,领土辽阔,地质情况复杂,地壳活动交错出现,海进、海退频繁,各个地质时代都有干旱气候带分布,作为成盐盆地封闭要素的屏障广泛存在,成盐的地质条件良好,因此盐矿资源丰富,分布面广。

(一) 矿床在时间上的分布我国盐矿床的主要成盐时代为震旦纪、三叠纪、白垩纪和第三纪,其次是中奥陶世、早二叠世、侏罗纪和第四纪。

(1)震旦纪海水侵入上扬子盆地,形成广阔的浅海区,局部呈半封闭状态,加之气候干旱,故在四川盆地西南部次一级构造——长宁凹陷灯影组中沉积了规模巨大的海相岩盐矿床。

这是世界目前已知盐矿床形成最早的时代。

(2)奥陶纪海侵广泛,气候干旱,在华北“准地台”上形成若干次一级凹陷,其中在临汾凹陷内的山西临汾县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和陕西延长县中奥陶统峰峰组中沉积了海相薄层岩盐矿。

(3)石炭纪在宁夏自治区中卫县云台山下石炭统赋存有一定层位的石盐及次生石盐;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和西北缘分布有岩盐矿床和地下卤水。

(4)二叠纪仅在新疆皮山赋存有早二叠世的地下卤水。

(5)三叠纪早、中三叠世是我国主要成盐时期之一。

由于气候干旱,在上扬子盆地内许多封闭条件较好的次一级凹陷中,沉积了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规模巨大的海相岩盐矿床;并且在多数凹陷内赋存有矿化度高,富含钾、溴、碘、硼、锂等元素的地下卤水矿床。

西藏芒康县、盐井县一带的三叠纪甲丕拉组含盐段广泛出露盐泉(当地用于熬盐)。

(6)侏罗纪在滇西、滇南和西藏见有零星分布的早、中侏罗世盐泉。

在云南安宁、富民、禄劝等县发现中、上侏罗世的钙芒硝-岩盐矿床。

(7)白垩纪至第三纪气候以干燥为主,是我国主要成盐时期之一。

经过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在我国形成了许多断陷盆地,沉积了大量岩盐矿床,以陆相为主,海相和海陆交替相占少数。

(8)第四纪为我国主要成盐时期之一。

在我国青海、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山西等省(区)形成为数众多的现代湖盐矿床;也有次生、变形岩盐矿床和滨海地下卤水矿床形成。

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

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

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
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是指地幔或地壳中的热熔物在上升过程中与周围岩石和流体发生作用,形成矿床。

这种成矿作用通常伴随着火山活动和地震等地质事件。

成矿规律是指矿床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特征和规律。

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成矿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它们多分布在构造活跃区:在构造活跃区,岩石变形和断裂产生的裂隙带可以提供热液通过的通道和空间。

2. 它们与岩浆的关系密切:火山岩体和侵入岩体以及周围的固体和液体是成矿的重要来源。

3. 它们通常与金属的运移和沉积相伴随:在热液运移过程中,金属离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形成各种沉淀物,从而形成矿床。

4. 它们的成因复杂: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如地质构造、地球化学、流体动力学、影响成矿的各种因素不断变化,会影响热液成矿的进程和结果。

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方法

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方法

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方法矿床是指地壳中含有经济价值的矿产资源的地质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在矿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矿床的成矿规律与找矿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矿床成矿规律的探讨、找矿方法的介绍等方面进行分析。

1. 矿床成矿规律的探讨矿床的形成是地球历史长期演化的结果,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矿床成矿规律是指在一定的地质环境和成矿作用条件下,特定矿种在特定地质体中形成、聚集并成矿展布的一系列规律。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矿床成矿规律:(1)构造成矿规律构造活动是地壳运动的结果,也是大多数矿床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构造成矿规律认为,构造断裂强烈发育的地区容易形成金属矿床。

例如,剪切带、岩浆侵入带等构造带通常为矿床的有利条件。

(2)岩浆成矿规律岩浆是地球内部热能向外释放的产物,岩浆成矿规律认为,岩浆活动可以促进金属元素从地壳深部向上运移,并在运移过程中与其他物质结合形成矿石。

比如,钨、锡、铁矿床通常与花岗岩岩浆有关。

(3)沉积成矿规律沉积矿床是岩层中沉积作用的结果,沉积成矿规律认为,沉积环境对矿床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例如,海陆相交替的沉积盆地中容易形成金属矿床,如铁矿、磷矿等。

(4)变质成矿规律变质是指地壳中岩石受高温、高压等外界条件作用下发生的变化,变质成矿规律认为,岩石的变质作用可以使金属元素重新分配并形成矿床。

例如,绿岩型铜矿床往往与变质作用有关。

2. 找矿方法的介绍找矿方法是指通过各种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综合勘查方法,寻找尚未发现的矿床和矿体。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找矿方法:(1)地质勘查法地质勘查法是最基本的一种找矿方法,包括野外地质观察、地质剖面测量和地质地球化学勘查等。

通过观察地质构造、岩石类型、矿化蚀变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矿化物质的存在。

(2)地球物理勘查法地球物理勘查法利用地球物理现象的变化来识别地下物质的存在。

包括地震勘查、重力勘查、电磁法勘查等。

通过测定地下介质的密度、电导率、磁性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矿体的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矿规律
成矿规律
规律被认为是现象内部本质的联系, 这种联系决定了现象必然的合乎逻辑的发 展。 成矿规律的研究,最早在由 L. 德洛内 (1892)提出。之后,B.H.斯米尔诺夫、 P.鲁蒂埃等从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
目前形成了 全球成矿规律,区域成矿 规律、矿区成矿规律以及单矿种为主的专 门成矿规律等不同分支。
海 期(2000~1800Ma) 南罗得西亚期 (1700~2500Ma)
表4-2 全球主要成矿期及有关矿床(据Г·А·特瓦尔奇列利哲,19பைடு நூலகம்0)
最主要的 成矿期 中一新生代 成矿期 (<150Ma) 主要的褶皱作 用的地台 形成期 阿尔卑斯 期(50Ma) 出现金属矿 化作用的强 度 最主要 地 槽型 的 矿石建造 地 台 型
(2)加里东成矿期 ;
(3)海西成矿期 ;
(4)燕山成矿期 ;
(5)喜马拉雅期 。
表4-1 我国成矿期成矿特征简表
成 矿 时 期 代 纪 中-晚元古代
6-18 亿年 早元古代-晚 大古代 19~25 亿年 早太古代 15~ 38 亿年
地槽期及褶皱带期 内生和变质矿床 外 生 矿 床 Cu、 Fe、 U、 Au、 稀有等. (康 Fe、Cu、 P、(伊陕
成矿规律
R.W. Boyle (1979) 在讨论金矿床的成矿规律 时强调,研究成矿规律必须考虑三个基本问题:
矿床中成矿元素的来源;
矿床中成矿元素赖以达到其沉积场所的通道,
包括输导构造和渗透性岩石;
沉积场所或包含矿床的圈闭,包括有利于交代
和浸染作用的构造和容矿岩石。
此外,还应该包括成矿作用随着时间的进程而发生 的变化,以及成矿过程中介质的来源和热源等。
表4-1 我国成矿期成矿特征简表
成 矿 时 期 代 新 生 代 R 期 纪 Q 构造期 喜 山 早 晚 地槽期及褶皱带期 内生和变质矿床 S Cr、 Au、 Cu、 Fc、 Ag、 Pb、 Zn、Hg、S 等 (喜山、台湾) Cr、Ni、Pt、Cu、Fe、S、 K 中 生 代 T 印支期 J 燕 山 期 早 晚 U、Sn、Pb、Zn、Sb、稀有 (喜山) Fe、Cu、Pb、Zn、 Li、 Bc、Mo、As 等 (乌苏里、 青海南山、 三江) Cu,U、石油 Fe、U,煤、石油, 油页岩等(东南、 云 贵、华中、东北、 华北、 南北地洼区) 外 生 矿 床 Fe、泥岩,盐类、 油页岩、U、煤、石 膏、 硅藻土等(准噶 尔、天山、南江、 青甘、 藏北、 滇西、 南喜山地洼区) Co,Fe Cu、Pb、Zn、Au、Ba (准噶尔、天山、南江、青甘,藏北、 滇西、南喜山地洼区) W、Sn、 Mo、Be、 Cu、Fe、Pb、 Zn、 Sb、Hg、Au、S、Cr、 Ni、Pt、V、 Ti、As、Nb、Ta、稀有,金刚石,石棉 等 (东南、云贵、华中、东北、华北、南 北地洼区) Nb、 Ta、 Be、 Pb、 Zn、Au、 Fe、 Cu、 Cr、 Ni、Pt、云母、石棉 地台期及地台活化期 内生和变质矿床
一、我国主要的成矿期
由上可见,我国各类矿床在成矿时期上是 很不均匀的,其中 Cr 、Ni、Fe 、Mn、Au 等矿床 在地史早期较为丰富, W 、 Sn 、 Mo 、 Cu 、 Hg 、 Sb 、 As、稀散元素等在地史晚期相对集中。
前寒武纪、加里东、海西成矿期是我国最重 要的铁、锰成矿期;磷矿以前寒武纪和加里东期 最为重要; Cr 、 Ni 、 V 、 Ti 集中在加里东和海西 期;铝土矿以海西期的石炭一二叠系为主; W 、 Sn、Mo、Cu、稀有金属则以燕Lh期为主,海西期 次之;Pb、Zn、Hg、Sb以燕山期为主。
(3)海西成矿期:
与加里东期相似,东部仍处于地台阶段, 以稳定的浅海相、海陆交互相,泻湖相及陆相 沉积为主,相应形成一系列外生矿床。 如宁乡 式铁矿,遵义式锰矿,石炭二叠系的煤、铝土 矿、粘土矿等; 我国西北部地区仍处于地槽发展阶段,以 内生矿为主。 有秦岭和内蒙的铬、镍矿床,内 蒙白云鄂博式稀土一铁矿床,阿尔泰、天山地 区的稀有金属伟晶岩,与花岗岩有关的 W、 Sn 、 Pb 、 Zn ,南祁连的有色金属,川滇等地的 Cu 、 Pb、Zn以及力马河Cu-Ni硫化物矿床。
二、全球最主要的成矿期
根据构造活动、岩期活动、沉积作用和成矿作用的一 系列特征, Г. А .特瓦尔奇列利哲将全球分为七个最主 要的成矿期(表4-2): 阿尔卑斯期(50Ma)

哥 白
西
期(200Ma)
(700~500Ma) 期 (1000~900Ma)
贝加尔期 达
赫德森期 (1700~1650Ma)
喜马拉雅山地区及台湾仍处于地槽发展时期,有超 基性和基性岩浆活动及有关的Cr、Ni、Cu、Pb、Ag等矿 床。在小型内陆盆地还有Fe、Cu、u、煤、盐、油页岩 等外生矿床产出。
(5)喜马拉雅期
进入喜山运动期, 东部各个地洼区的发展,均经历 了剧烈的构造变动及岩浆活动,进人余动期; 西部地区,除了阿尔泰、南疆、青甘地区、藏北、滇 西等处,于中生代已存在的地洼区继续发展外,又有天山, 准噶尔以及南喜马拉雅地洼区的出现。中生代开始发展的 喜马拉雅地槽和台湾地槽成为仍在强烈活动的地槽褶皱区, 产出有伴随基性一超基性岩浆活动的Cr—Pt矿床(西藏), Cu--Ni 矿床,火山岩中的 Cu 、 Au 矿床(台湾 )及 Pb、 Zn 、S 矿床(新疆)等。 在外生矿床方面,以沉积和风化淋滤矿床为主,主要 有含铜砂岩,风化淋滤型镍矿,风化壳型铝土矿,各类砂 矿、盐类、高岭土等,还有钾盐(云南)、煤炭和石油等。
一、我国主要的成矿期
(1)花岗岩类岩石虽然与许多内生金 属矿床关系密切,但不同时代的花岗岩 的成矿专属性很不相同,是成矿时代对 成矿控制的一种表现; (2) 不同矿种的主要成矿时期也不 一样。 例如金矿往往与地槽褶皱回返的 前期旋回或主旋回所形成的花岗岩关系 密切,而后旋回所形成的花岗岩类则以 W、Sn、B、Nb、Ta等为主。
(伊陕地台、华北等地)
构造期 晋宁或
杨子期
中条或 吕梁期
阜平或 泰山期
表4-1 我国成矿期成矿特征简表
成 矿 时 期 代 纪 构造期 地槽期及褶皱带期 内生和变质矿床
Sn、U、Be、金刚石等 (祁连、川滇) 稀土--铁,稀有 中 西 D 期 加 里 东 Ç 期 早 (阿尔泰、内蒙、兴安岭、 天山、昆仑、秦岭等) Cu,Pb,Zn、Cr、石棉、 蛇纹石 (阿尔泰、内蒙、 生 早 大兴安岭、 天山、 祁连山、 昆仑、秦岭) Cr、Ni、Fe、Cu、石棉、 S 代 晚 蛇纹石(祁连山、龙门山、 南岭等) Cu、Au、S 等 (秦一祁、 内蒙) P、Fe、U(东部) P、 Fe、 石膏、 灰岩、 白云岩、Fe(华北、 西南) Au、Pb、Zn、 Cu、 Fc、W、Sn、Ni、 Mo、V、U (扬子准地台等) Cr、Ni、Pt、Fe、Cu、石棉等 (四川地台) Fe,Mn(南方) Cr、Ni Cu、 Au、Pb、Zn、S、Ag (南岭及杨子准地台等)
成矿规律
成矿规律,是对矿床形成和分布 的时间、空间、成因及共生关系的高 度概括。换句话说: 成矿规律就是指 成矿作用在时间、空间、物质成分共 生与组合上的分布规律。 根据卢作样等 (1988) 归纳,成矿 规律包括: 矿床时间分布规律、空间 分布规律,矿质来源规律和矿床共生 规律等四个方面。
成矿规律
Cr、 Ni、 Fe、 Cu、 S、 云母、 Cu、Mn、膏盐、石 石棉、稀有(三江—松甘、 油, 油页岩等(松辽 秦岭、海南岛) 盆地)
(1)前寒武纪成矿期
这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成矿期,其地质历史延续很长, 但地壳发展情况复杂。 就现有资料,太古代存在一些前地槽阶段的古老硅铝 层构造单元;太古代末到早元古代,华北、华南及西北塔 里木等地进入地槽阶段,构造、岩浆活动及区域变质作用 较为普遍和强烈;晚元古代,华北、伊陕等地转为地台。 该成矿期形成的重要的矿产有:北方诸省的变质铁矿 (鞍山式含铁石英岩)、绿岩带金矿、变质磷矿、滑石菱镁 矿床(辽宁),石墨矿床(山东)和刚玉矿床等,此外,还有 裂谷火山岩型铜矿 ( 云南、山西 ) 、岩浆型钒钛磁铁矿 ( 河 北),以及内蒙和新疆等地的稀有金属伟晶岩矿床等。


含铜黄铁矿、黄铁矿—多金 碳酸盐岩中的铅、锌,含 属, 铬铁矿, 矽卡岩—磁铁矿, 铜砂岩,五元素(Au、Ag、 硫化物锡石, 石英—锡石—黑 Co、Se、Te)碳酸岩,金 钨矿,Cu-Mo,脉状金—碲, 伯利岩,Cu-Ni 青磐岩 Au-Ag,Hg-Sb 含铜黄铁矿、黄铁矿—多金 属、 铬铁矿、 钛—磁铁矿、 铂, 碳酸盐岩中的 Pb-Zn,含 铜砂岩,五元素 矽卡岩—磁铁矿,云英岩, Sn-W、矽卡岩 Pb—Zn、Sb-Hg 碳酸盐岩中的 Pb-Zn,含 含铜黄铁矿,磁铁矿—钛铁 铜砂岩和页岩(伴生钴和 矿,铬铁矿、脉状石英金矿, 铀),伴生铀的伟晶岩, 伟晶岩 云英岩的 Sn-W、 金伯利岩 碧玉铁质岩, 伴生铀的铁—硫 化物,脉状石英—稀有金属 Cu-Ni.Cu-Ni-Ag-Co(肖 (W、Sn,Au。n-Nb),伟品 穗贝里—德卢思型) 岩.Fe-Mn,Fo-Ti
本章主要介绍四个规律: 矿床时间分布规律 空间分布规律 矿质来源规律
矿床共生规律
第一节 矿床时间分布规律
成矿作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都是很不 均匀的。 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在不同的地质 时期,在不同的地区,只要成矿控制条件适宜, 都有形成矿床的可能性。
同时必须承认, 在某一地质时代的某一地 区,或某一地区的某一时代,对于某些矿种和 矿床来说,可能表现出特殊的的重要性和集中 性。 这种重要性和集中性具体就表现为地史上 的分布规律 ( 成矿时代 ) 以及地理上的分布规 律 (成矿区域) 。
地台期及地台活化期 外 生 矿 床
油页岩等 (北方及南方) Al、Mn、P、煤 (北方)
内生和变质矿床
Pb、Zn、Cr、Cu、Ni、V、Ti、云母、 石棉 Cr、Ni、Co、V、U、Ti、Fe、Cu、Pb、 Zn、菱镁矿、云母、水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