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成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合集下载

教育信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教育信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 被 发 展 "的教 师
教 师 能 力 和 水 平 的提 高 是 成 就 学 生 的 基 本 保 证 ,教 师 教 育 包 括 个 人 本 位 的培 训 价 值 观 、知 识 本 位 的培训 价 值 观 、 能 力 本 位 的培 训 价 值 观 、社 会本 位 的培 训 价值 , 但 是在 现 实 的教 师 培 训 中 , 教 师教 育 的社 会 价 值 击 败 了主 体 价 值 ,指 导 着 教 师 专 业 成 长 。 目前 ,我 国促 进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的 方 式 主要 有 两 种 :教 育 行 政 部 门 的指 令 性 政 策 和 学 校 提 供 的 进 修 课 程 。这 两 种 形 式 是 基 于 硬 性
E d u c a t i o n B e l i e f : A n I n h e r e n t Mo t i o n i n T e a c h e r ’ S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D e v e l o p me n t
YU Ha i -y a n
活 和工 作的精 神支柱 ,是教 师提 高教育 生活质 量 ,摆 脱教师 专业发 展角 色矛盾 ,以内促的方式 提 高教师专 业 发展 主动性 的精神力 量 。加强 和巩 固教师 的教育信 仰 ,是改 变教师 “ 被发展 ”现象 , 促 使 内在 “ 求发展 ”
需 求产 生的法宝 。 关键词 :教 师专业 发展 ;自主性 ;教育信 仰 ;内在驱 动力
( 浙 江 师范 大学 教育 学 院 ,浙江 金华 3 2 1 0 0 4)
摘 要 :随着 教师 专业化 的逐步 深入 ,教师缺 乏专业 发展 自主性也 变得 日益 突出 。为 了克服这 种缺乏 自主性 的 “ 被 发展 ”现象 ,教师 就必须 找到促 进专业 发展 自主性 的 内在 驱动力 。教育 信仰作 为教 师教育生

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推动力

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推动力

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推动力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个人和教育事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教师专业成长不仅涉及到个人发展、职业发展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同时还关涉到学校的发展、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而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推动力则是教师自身的需求和动力,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究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推动力。

一、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是人类自身追求成长和发展的基本需求之一。

教师自身也是追求自我实现的个体之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时无刻都在寻找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机会,因此,教师专业成长是其自我实现的必要条件之一。

教师不仅需要关注目标和任务,还需要注重自身职业和生命的发展,同时要建立个人的理想、价值和人生目标,并努力实现。

二、专业成长的自我认知需求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需要逐渐认知自己的职业定位、目标和发展方向,形成对教育事业和教学实践的全面认知。

这种认知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还包括对教学活动中个人行为、态度的认知和分析,对工作效果的判断和评价等。

这种专业成长的自我认知需求,是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推动力之一。

需要教师积极把握这个机会,通过参加教育培训活动、与同行交流等多种方式来推动自己的专业成长。

三、社会需求的驱动力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通过教育来提升民族素质和整个社会的竞争力。

专业成长是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事业的重要方式之一。

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能够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要求,教师需要建立正确的教育观、教育理念和职业理念,积极参与职业培训和认证,推动教师的个人与社会协同发展,让教育事业不断探索、创新,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和完善。

总之,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推动力是多方面的。

其核心在于教师自身的需求和动力。

教师需要追求自我实现、识别自己的职业成长方向和需求,注重自己的专业成长和自我认知。

这种推动力不仅可以促进教师个人的发展,还能够影响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全面发展的目标。

教师个人成长与专业发展自我驱动计划

教师个人成长与专业发展自我驱动计划

教师个人成长与专业发展自我驱动计划自我驱动计划,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教师而言,这更是重中之重。

教师的工作并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是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因此,制定一份教师个人成长与专业发展自我驱动计划,是每位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和行动的事情。

一、自我认知首先,我们需要对自己进行深入的自我认知。

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如SWOT分析等,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二、专业发展目标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制定明确的专业发展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可达成,同时也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以及学校和学生的需求。

三、行动计划有了目标之后,我们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行动计划。

这份计划应该包括具体的行动步骤、时间安排和资源需求等。

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可用资源,以及目标的实现难度和优先级。

四、持续学习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在学习方面,我们可以参加各种培训、研讨会等活动,也可以通过阅读、研究等方式自主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尝试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反思和总结,不断地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式。

五、团队合作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团队的事情。

我们需要与同事们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互相学习和交流,共同进步和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倾听和理解别人的观点和经验,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我们也需要积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成果,为团队的发展做出贡献。

六、评估与调整最后,我们需要定期评估自己的计划和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评估的标准可以是我们之前制定的目标,也可以是学校和学生反馈的效果。

在评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客观和公正的态度,认真分析和总结自己的表现和成绩。

论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和助推力

论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和助推力

新课 改 越 来 越 强 烈 地 呼 唤 教 师 的 专 业 成 长 只有 教 师 的 发 展 , 有 学 校 的 发展 , 才有 学 生 的成 长 那 么 , 师 专业 成 才 也 教 长 究 竟需 要 怎 样 的 内驱 力 和助 推 力 呢 ?


内 驱 力
优则 仕 ” 的跳 板 。选 择 了 . 应 该 让 教 师 职 业 成 为 自己毕 生 的 就 追 求 : 择 了 , 要 成 为 教 师 队伍 中优 秀 的 一 分 子 。对 课 堂 的 选 就 敬 畏 和对 学 生 的 关 爱 也 应该 成 为 教 师 良心 的 核 心 内涵 。认 真 上 好 每一 节 课 是 一 个 教 师最 起 码 的职 业 良心 ,保 持一 颗 对 课 堂 的 敬畏 之 心 则是 为人 之 师 的 根本 。 现在 的学 生是 富有 感情 , 富有 丰富 知 识 , 且 多 是 独 生 子 女 , 极 难 教 育 的极 有 个 性 的 而 是 代 。 放 的管 理 , 有 人 性 的管 理 , 一 的 、 平 等 的教 育 措 粗 没 统 不 施 . 会 有 不 理想 的教 育 效果 。这更 需 要 教 师有 对 学 生 一颗 真 都 诚 的 爱心 和 强 烈 的 责任 感 2善 学 习 .
■匮
_ .
胡 本 迎
( 阳 县城 关 镇 中 心校 , 旬 陕西 旬 阳 750 ) 2 7 0

论 教 师 专 业 成 长 的 内 驱 力 和 助 推 力
摘 要 : 师 的专 业 成 长 需要 一 定 的 内驱 力和 助 推 力 。 教 在 工作 中, 师 必须 通过 强责 任 、 学 习、 实践 、 教 善 勇 常反 思 、 动笔 勤 增 强 其 内驱 力 ; 同时 , 推 力 不 可缺 少 , 校 可 通 过 科 学 管 理 、 助 学 专 家 引领 、 助 共进 等 方法 促 进 教 师 专 业成 长 。 互 关键 词 :教 师 专 业 成 长 内驱 力 助推 力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外驱动力分析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外驱动力分析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外驱动力分析教师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承担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责大任。

然而,随着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教师的角色也在不断演变。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事业的核心,它需要内外驱动力的推动。

本文将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外驱动力。

一、外部驱动力:政策引导和社会要求政策引导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外部驱动力。

政府制定的教育政策和改革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比如,实施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推行终身学习观念,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政策的指引和约束,使得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了明确的指向和目标。

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外部驱动力的一部分。

教师是社会的灵魂工程师,他们的工作关系到社会的未来。

随着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要面对更高的教育质量标准和全面发展要求。

社会的需求推动教师积极探索创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促进专业发展。

二、内部驱动力:自我追求和内心使命感教师的自我追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部驱动力。

教师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他们内心深处有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追求。

他们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的品格和才能。

教师渴望提供更好的教学质量,不断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通过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内心使命感也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力量。

教师深知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他们知道自己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成长成才和社会的未来。

内心使命感让教师时刻保持着对自身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反思和调整,对自身的要求更高,促使教师不断追求专业发展。

三、应对内外驱动力的策略面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外驱动力,教师们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来应对。

首先,教师应树立学习观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他们可以通过参加教育培训、阅读专业书籍、与同行交流等方式,来拓展自己的教育视野,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其次,教师应保持对教育改革和政策的关注。

了解国家和本地区教育政策的最新动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

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疏导体系,注重教师心理健康的疏导,使教师应对心理压力 的技巧得到明 显 的 提 高,使 教 师 的 心 理 状 态 得 到 较 好 的 改 善。(2)学校的管理要以教师为中心,学校管理决策制定的 时候,教师一定要参与其中,让教师真正地感觉到自己是学 校的主人;学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和评价体系,加 强评价模式的转变,使教学过程和团队精神得到普遍关注。 (3)学校要掌握教师的需求,并竭尽全力地满足教师的合理 要求,比如学校要给教师提供均衡的培训进修机会,这样教 师在面对教学 改 革 的 时 候 就 会 比 较 自 然。 (4)注 重 开 展 形 式多样的校园文化,让教师参与多种形式的活动,使教师的 业余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学校组织各种主题演讲比赛, 使教师可以更加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教师可以不断地感受 到自己职业的快乐,使教师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能够实现。 (5)做好家访 工 作,使 学 校 和 家 庭 可 以 联 系 在 一 起,使 教 师 的形象变得更加光荣伟大。就教师的自身发展而言,教师要 想不断提升应对压力的能力、提升职业幸福感和调整心境就 要注重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教师内驱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就 是责任心和爱心。学校要聘请著名的专家学者和心理咨询 师给教师进行心理疏导和专题讲座,使教师可以较好地掌握 释放压力的方式方法,使教师的责任心和爱心被唤醒,让他 们感受到作为教师是多么的光荣。注重个人素质的不断提 高,可以使教师的心态得到较好的调整,当遇到挫折和困难 的时候,教师可以临危不惧、坦然面对。教师的责任心和爱 心被驱动起来以后,他们内心深处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会被 唤醒,将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毕生追求,从而使教师更加乐 于奉献,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摘 要: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和提升教师素质已经成为核心内容,人们普遍关注的 焦点问题就是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强调教育教学工作,教育教学已经成为一门职 业,教师是专业的执行者,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行为准则。教师是从事教育 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他们的成长都要经历不成熟到成熟、新手到专家的过程。对于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许多因素 都要正确地看待,注重教师专业技术发展,才能确保教师不断成长,学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教师个人成长与专业发展自我驱动计划

教师个人成长与专业发展自我驱动计划

教师个人成长与专业发展自我驱动计划在这个信息爆炸、知识更新的时代,教师的角色已经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和心灵的塑造者。

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我深知自我成长与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因此,我制定了这份个人成长与专业发展自我驱动计划,旨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一、自我认知与定位首先,我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定位。

作为一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我拥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

因此,我将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定位为“研究型教师”,注重教育教学研究,努力成为教育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和实践者。

二、学习与研究为了实现自我成长与专业发展,我将坚持学习与研究相结合。

我将定期参加各类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同时,我将积极参与课题研究,通过实践探索,总结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此外,我还将利用业余时间阅读教育专著和教育教学期刊,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三、实践与反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将把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同时,我将注重教学反思,及时总结教学中的得失,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还将积极参与学校的公开课和示范课活动,通过观摩和交流,学习他人的优点和经验,促进自己的成长。

四、团队合作与交流教育是一项集体的事业,团队合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将积极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与同事们共同研讨教学问题,分享教学经验。

同时,我将主动与其他教师建立联系,拓展交流渠道,共同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和方法。

通过团队合作与交流,我相信自己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五、个人成长规划为了实现长期的个人成长与专业发展,我将制定详细的个人成长规划。

生命成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生命成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生命成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作者:徐财科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09年第03期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了一种共识,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是教师专业化的动力,即怎样使专业化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当前的主要做法是通过一系列的外部措施,比如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提高教师经济待遇等,来推动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另外,我们注意到有些教师确立的专业化目标,是受到某种外部需要的推动的,如教师参与进修学习要考虑是否能够与职称晋升直接相关、是否能够得到学位等。

如果教师的专业化是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其动力是不会持久的,一旦教师达到了某种目的,要进一步改善自身素质的动力就会消失。

因而就要考虑怎样使教师专业化的动力来自教师自身的内在需要,变成教师自觉行为,同时又能保证教师专业化目的的正当性、合理性。

教育源于生命发展的需要,生命发展的历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教育与人的生命活动和生命历程密不可分。

为此,教育必须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人的生命存在的价值。

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两个互相依存又各自独立的矛盾统一体,他们都生活在教育的“生命场”中,但由于科技文化的异化,教育异化为知识、技能的简单传递,学校变成现代化生产的“流水线”。

教育背离了“为了人”的初衷,“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心智和发展健全人格的教育反过来成为对人性的压迫和摧残”。

[1]教育就是解放,就是清除杂草、瓦砾以及那些企图消解生命活力的要素,让生命重新释放光和热。

教育的任务就是要让人的整个生命系统充满生机与活力,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渐释放出来,但教师的生命价值往往被挤在学生的生命、国家的行政指令和教师职业角色的夹缝中,导致了教师生命意识的缺失和屏蔽。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必须关注教师的生命意识。

一、自我——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原因有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其中内因是主要的方面。

那么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因是什么呢?那就是教师的主体性,教师对自身价值的认同。

浅谈教师内驱力激发

浅谈教师内驱力激发

浅谈教师内驱力激发
教师内驱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自我动力和内在动力。

教师内驱力的激发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教师内驱力的定义、教师内驱力的重要性和激发教师内驱力的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教师内驱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自我动力和内在动力。

教师内驱力是教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兴趣和渴望,是教师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教学中去。

教师内驱力包括教师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和对自身的追求等方面。

教师内驱力的激发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内驱力的激发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内驱力的激发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师内驱力的激发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不断追求教育教学的卓越。

教师内驱力的激发还可以增强教师的耐心和毅力,帮助教师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如何激发教师内驱力呢?学校应该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为教师发挥自身潜能提供支持和保障。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学习机会。

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为教师提供展示自身才华的平台。

学校应该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关注教师的需求和情感,给予他们适当的关心和支持。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激发其内驱力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激发其内驱力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激发其内驱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于自己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水平,并使之成为一种思索活动。

我们中国也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说法。

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应该围绕这个教学目标实行展开。

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教师应该积极的思考和参予教师的专业发展。

不过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从我身边以及听到的一些相关事例,让我对教师专业发展前景堪忧。

那就是普遍存有的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作用,而一味的采取高压政策,教师专业发展变成“政绩工程”,那就得不偿失了,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会产生恶性循环的效果。

上级要求做的,勉强去做,达标就好;上级没有要求的,即使对教学有利,绝对不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是教师职业倦怠的普遍观点。

教师的职业倦怠通常表现为:精神疲惫,对工作失去兴趣,缺乏工作热情和创新力,无成就感;在工作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在情绪上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效能感降低,猜疑、自责,甚至以一种冷漠疏远的感情对待学生,等等。

一、形成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第一,社会因素所造成的教师职业倦怠。

在我国,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称号,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它仅仅从精神上给人的一种安慰,一旦涉及到实际,绝绝绝大部分的人对教师的职业不屑一顾,认为教师职业是“没有钱途的钟点工”,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还根本没有落到实处,只不过是唱的响亮,放的空荡。

这些看法和经历一旦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便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一定的职业压力。

第二,学校组织因素所造成的教师职业倦怠。

学校管理者更多的是关心教师的工作,很少注重教师的生活。

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有时仅仅给那些自律性较强、兢兢业业工作的教师制定的,而这些教师往往是工作干的越多,缺漏也就越多。

那些善于投机拉拢关系的“清闲族”,往往是“事后诸葛亮”,评价别人的工作头头是道,自己没有具体去落实,有时反而获得嘉奖,惩罚的是实实在在干工作而成绩不佳的“奴隶族”等等,这些不合理的各项评价制度对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打击是致命的,辛辛苦苦的工作却从工作中体验不到成就感,甚至有被人戏弄、玩弄和利用的感觉。

论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和助推力

论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和助推力
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通过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让教师深刻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 和使命,从而增强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
鼓励教师参与学校决策
让教师参与学校决策和管理,使其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和价值,提 高工作积极性和投入度。
肯定教师的成绩和贡献
及时肯定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贡献,激发其内在的 工作动力和热情。
适应教育改革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 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 学方法,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势 和要求。教师的专业成长是适 应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
03
实现自我价值
04
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是提高教育 质量和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更 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经之路。通 过专业成长,教师可以不断提升 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实 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论教师专业成长的内 驱力和助推力
汇报人:XXX 2024-01-29
目录
• 引言 • 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 • 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力 • 内驱力与助推力的关系 • 激发和增强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和助推
力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报告背景与目的
背景
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成长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未来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协调,形成合力。内部因素提 供了成长的基础和可能,外部环境则为成长提供了条件和机会。
不同阶段,内驱力和助推力的动态变化
在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内驱力和助推力的作用 方式和强度也会发生变化。
输标02入题
在新手阶段,教师的内驱力可能相对较弱,更多地需 要依靠外部的助推力来引导和支持。

有效激发教师自主专业发展内驱力

有效激发教师自主专业发展内驱力

有效激发教师自主专业发展内驱力摘要:内驱力是教师主动付之有意义发展活动的内在动力。

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学校发展的前提。

营造校园文化环境,让教师在愿景规划中寻找“自我”。

创设学习团队,让教师在互动合作学习中成长“自我”。

从而促使教师自我发展内驱力有效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需要激励竞争体验发展动机是推动教师进行有意义自我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被称为内驱力。

它是激发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兴趣,以积极情感投入自我专业发展活动的动力机制。

积极情感、行动的产生与维持,其关键取决于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内驱力的有效激励。

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是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素质教育的时代呼唤。

如果离开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需求,奢谈教师专业成长,空想教育发展,其效果必然是十分低下的,因此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激励教师自主发展,使其产生一种内驱力。

一、阻碍教师自我发展内驱力形成的原因。

教育的核心力量是教师,教师必须赶快发展,不管是社会外部的和教育内部的压力也好、期望也好,均是如此。

然而教师队伍内部严重缺乏发展自己的动力,存在严重的“职业倦怠”,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内驱力不足。

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内驱力的激发必须立足于教师自尊和自我实现等心理需要,使之谋求不断地完善自己,将自的潜能发挥出来。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人有两个层次的需要:第一层次为生理、安全、归属、爱和尊重的需要。

第二层次为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都以某种方式献身于寻求于自己称之为“存在”价值的东西,其中包括功利性和非动利性的。

在我们周围,发展可带来的快乐需要以努力、自律和一定程度的痛苦为前提,需要克服诸如习惯、害怕、焦虑、文化环境等带来的心理困扰等。

如“人怕出头,猪怕壮,别强出头,好表现”的观念;官场式、行政式呼来喝去的教育管理体制;导致多而又多的强迫性检查、评估活动让老师们在没有教育价值的杂务上苦不堪言;应试教育的弊端让学生身心疲惫的同时,也让教师身心疲惫;以人际关系为依据的人事制度等都削减了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

寻找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

寻找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

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源于“一种工作态度“。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为人处世的态度决定人生的成败。一种态度决定一种结果,态度决定高度。有人把人们的工作状态分为五种:无心无意状态、三心二意状态、半心半意状态、一心一意状态、舍身忘我状态。教师日复一日的教学工作,对老师来说可能是一种常态工作,但对学生来说每一节课都是他们生命长河中不可逆转的40分钟。选择把教学工作当事业,孜孜不倦、毕生追求的态度就是我专业成长的动力所在。
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源于“教师的主动学习“。教师如果没有了学习,一切都将成为无源之水。如果我们说“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的话,那么“育己“的核心就是教师的主动学习自主成长过程,是教师的态度、价值、信念、知识技能等不断调整、修正、重新审视、评估、接受挑战和考验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是一种主动的发展,是“我要发展“,而不是“要我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主动学习是优秀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的必经之路与动力之源。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我们职业的需要,更是我们尊严和精神的需要,也是人生的需要。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确定一个奋斗目标,选择一种工作态度,树立一个学习榜样,有专家引领,与名师同行,去实现我们的专业发展,去追寻我堂反思和教学研究“。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战场,课堂教学,老师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要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到底要学什么?怎么学?因为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素质教育、新课改“风起云涌“,但仍有不少老师还固守着“一本教案、一张考卷、一批批学生“,循环往复走着同一个轨迹。“三维目标“失衡的课堂等这些教育的问题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学会教学““学会反思“和“学会研究“,也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源于“目标的选择和榜样引领“。一个人的人生目标就是自己的生活轨迹。任何一个人在某个生命点,一定要确立一个目标,没有目标的人就会陷入茫然、空虚;目标有了,方向对了,路再远总有抵达的一天。一位教师要想成为学生爱戴、人格魅力无穷的优秀老师,就必须要有强烈的成才意识和执着的目标追求,才能找到自己的专业发展路径。专业成长的路上我们更需要专家的引领,我们要选好自己的人生导师,选好自己的专业导师,选择一个学习的榜样。“首届河南最具影响力教师“候选人的成长经历和奋斗故事,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引领成长的动力源。

生命成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生命成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生命成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了一种共识,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是教师专业化的动力,即怎样使专业化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当前的主要做法是通过一系列的外部措施,比如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提高教师经济待遇等,来推动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另外,我们注意到有些教师确立的专业化目标,是受到某种外部需要的推动的,如教师参与进修学习要考虑是否能够与职称晋升直接相关、是否能够得到学位等。

如果教师的专业化是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其动力是不会持久的,一旦教师达到了某种目的,要进一步改善自身素质的动力就会消失。

因而就要考虑怎样使教师专业化的动力来自教师自身的内在需要,变成教师自觉行为,同时又能保证教师专业化目的的正当性、合理性。

教育源于生命发展的需要,生命发展的历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教育与人的生命活动和生命历程密不可分。

为此,教育必须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人的生命存在的价值。

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两个互相依存又各自独立的矛盾统一体,他们都生活在教育的“生命场”中,但由于科技文化的异化,教育异化为知识、技能的简单传递,学校变成现代化生产的“流水线”。

教育背离了“为了人”的初衷,“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心智和发展健全人格的教育反过来成为对人性的压迫和摧残”。

[1]教育就是解放,就是清除杂草、瓦砾以及那些企图消解生命活力的要素,让生命重新释放光和热。

教育的任务就是要让人的整个生命系统充满生机与活力,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渐释放出来,但教师的生命价值往往被挤在学生的生命、国家的行政指令和教师职业角色的夹缝中,导致了教师生命意识的缺失和屏蔽。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必须关注教师的生命意识。

一、自我――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原因有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其中内因是主要的方面。

那么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因是什么呢?那就是教师的主体性,教师对自身价值的认同。

师德师风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师德师风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师德师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师德师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在教育行业中,师德和师风一直都是被高度重视的核心价值观。

作为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外,更重要的是塑造良好的师德师风,成为学生的表率和引领者。

本文将探讨师德师风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内在驱动力。

一、引领学生的榜样力量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其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优秀的师德师风塑造了正面的教育氛围,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行为标杆,激发了学生的自我潜能。

当教师展现出诚信、守信、爱心等正面品质时,学生会受到感染,主动去学习和践行。

因此,师德师风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之一。

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师德师风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扮演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教师应坚守职业道德,认真履行职责,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教师要严守教学纪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同时,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帮助他们实现个人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促进教师团队的协作与发展师德师风对于教师团队的协作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团队合作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只有团队成员相互尊重、互帮互助,才能有效提高整个团队的教学水平。

良好的师德师风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信任和沟通,建立良好的教育合作关系。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交流、研讨等方式,共同学习和分享教学经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四、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教师作为社会公众人物,其师德师风直接反映了整个教育行业的形象。

优秀的师德师风不仅影响着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认可,也影响着社会对于教育行业的评价。

良好的师德师风有助于建立教师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社会对教育的信任和尊重。

教师的优秀师德师风也为其个人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综上所述,师德师风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其在塑造学生榜样力量、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团队发展以及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挖掘教师发展的内驱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挖掘教师发展的内驱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发腮 ” 要想 促 进 教 师 主动 发 展 、一我 发展 ,首 先要 激 发 教 请市 教研 员 来校 指 导其 体的 课 教学 通 过 共 嗣研 讨 ,有 效
帅 发 原 动 力,挖 掘教 师 发展 的 内驱 力 .让他们 充分享 受 职 地 提 高 r课 堂教 学效 益 ,基 本 }:达到 r “教研 一 节 课 .仳进
2.定涮 子
起 一 名 缺乏 渊博 知识 的教 师 ,可 以Jf】高 尚 的职业 道 德来
以 “教 师发腮 为本 .教 师彳丁效 学 习” 为琪 本理 念 .以促
弥 补 ; · 职 、 道 德 有 缺陷 的教 师 ,无法 川 渊博 的知 识 来弥 进 教 师实现 “入 门一 成 才一 成 ” 级 跳 为长 远 ¨标 .制定
为教师 々、№理想 的提 升 、 々业 发展 意 识的增 强奠 定 r基础
耕{ 动 教 师 树 “终 身 学 ” 的 理 念 ,骨 造 学 习 钒
二 、 实现 两 个 突破 :以教学 改 革 为突 破 口 。让课 堂 成 为 购 越一 系列 必 涣= n,如著 名教 育家 李 镇 阿的 《做最 女if,J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备 课 、研 究教 材 、确 定教 法 ,教学 面 貌有 r很大 的改 观 积 系列活 动 , 如渎书 演 讲 比赛 、优 秀 读 书笔 记腱评 、教 育随 笔
极 推 行集 体 备课 ,年 级学 科 教 师 2人或 2人 以 J:,必 须进 行 大 赛 ,展现学 习成 果 .激发 教 师的学 习热 情 。
补 此 ,我 f『J将 师德 建设 作 为教 师 发展 的重 巾之 重 .定期 教 帅 々业 发腱 一年规 划 力争通过 各种有 效 机制 ,激 发 教师

内驱力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内驱力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内驱力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一个鸡蛋从外到内打破是食物,从内到外打破是生命。

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自于自身的成长需求,才能激发其内在潜力。

正如德国诗人胡腾说的“心灵觉醒了,活着便是件快乐的事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师对于学校办学品质和育人实效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以大邑县潘家街小学为个案,分析了新建学校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的校本实践。

潘家街小学建校3年,教师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办学层次的多所乡镇学校,大部分教龄十年左右,处于有一定教学经验但又离名优教师有一定差距的阶段,职业倦怠和发展瓶颈突出,职业认同感低、凝聚力不强、专业发展方向不明、教育教学方法匮乏,无论是精力体力还是能力都难以很好地应对外界要求和期待。

鉴于此,学校以激发内驱为主要指向,展开系列实践,旨在唤醒教师自主发展意识,激发教师成长自觉,变“要我成长”为“我要成长”。

培育学校精神文化,唤醒教师成长“潜意识”精神文化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灵魂,是教师凝聚力的重要体现。

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可以唤醒教师成长意识,引领教师自主发展,激励教师自发为建设好学校这个“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1.建构“愿景+价值”的参照系对于来自不同学校、不同成长背景的教师来说,就是要用美好的、积极的、快乐的校园生活来引领教职员工的专业发展和职业自信。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主张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就是倡导每个人要发现自身之美,然后是发现、欣赏他人之美,再到相互欣赏,最后达到一致和融合。

因此,我们经过多方论证,经过学校上下多次反复研讨,提出了“遇见美好,照亮一生”的办学理念,“育美槐千树,成大方之家”的办学愿景,还制定“槐香教师标准”等,这些既是学校全体教师经过多次参与达成共识的理性思考和理想追求,又是教师个体美好精神价值的永续。

与“愿景-价值”参照系相关的还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旨在以活动聚合精神力量。

根据教师年轻化的特点,开展文艺联欢、快乐抽奖、苔藓微景观制作、共享小镇之旅、三八节致最美的你、爱成都迎大运爬山寻宝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工会活动,共享欢乐,凝聚人心。

成长型思维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

成长型思维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

成长型思维: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读刊文/严富雄《福建教育》4月刊(2021年第15期)推出《改变,从思维模式开始———教师成长型思维的内涵理解和路径探寻》的话题。

其中,翁乾明老师的《教师为何要开启成长型思维》和杨延从老师的《教师成长型思维:缘起、本质与培育路径》给我很大的启发。

两篇文章主要阐述了教师成长型思维的内涵,分析了教师成长型思维的重要性并探索了教师成长型思维的培育路径,精辟的论述给笔者诸多启迪。

如何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这既是教师自身应该着力思考的问题,也是学校管理者无法回避的难题。

不管是教师还是学校管理者,都要将动力问题作为破解教师专业成长问题的首要切入点,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培育教师成长型思维,从思维模式上深化教师对职业、对成长、对个人能力的认识和理解。

那么,如何培育教师成长型思维呢?笔者谈谈个人浅见:首先,扎实做好个人研修是培育成长型思维的前提。

成长型思维是以智力的可塑性为核心理念的思维模式,而要培育教师成长型思维,首先需要落实个人研修这个环节。

文献查阅、专著阅读、网络学习、请教交流、撰写读书笔记等都是扎实做好个人研修的绝佳路径。

通过个人研修或者学习,教师可以获得新知识,可以习得新技能,可以陶冶情操,可以锤炼思维,从而强化成长型思维并增强自信心,使自己的专业提升由“自发状态”向“自觉状态”转变。

其次,获得专家引领是培育成长型思维的关键。

专家是特定领域的杰出研究人员,通过争取专家的引领,教师既可以获得特定领域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也可以获得专家丰富的成长型思维经历的熏陶和感染。

因为专家在形成自己的成长型思维的过程中有最直接、最深刻的体会和心得,教师通过与专家的交流、讨论,能获取最有价值的成长型思维的方法或途径。

再次,同伴互助是培育成长型思维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专业提升的道路上,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难以走得很远。

教师专业提升需要“抱团”,需要“组队”,需要依靠同伴协作的力量,需要互相之间的鼓励和促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成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了一种共识,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是教师专业化的动力,即怎样使专业化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当前的主要做法是通过一系列的外部措施,比如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提高教师经济待遇等,来推动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另外,我们注意到有些教师确立的专业化目标,是受到某种外部需要的推动的,如教师参与进修学习要考虑是否能够与职称晋升直接相关、是否能够得到学位等。

如果教师的专业化是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其动力是不会持久的,一旦教师达到了某种目的,要进一步改善自身素质的动力就会消失。

因而就要考虑怎样使教师专业化的动力来自教师自身的内在需要,变成教师自觉行为,同时又能保证教师专业化目的的正当性、合理性。

教育源于生命发展的需要,生命发展的历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教育与人的生命活动和生命历程密不可分。

为此,教育必须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人的生命存在的价值。

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两个互相依存又各自独立的矛盾统一体,他们都生活在教育的“生命场”中,但由于科技文化的异化,教育异化为知识、技能的简单传递,学校变成现代化生产的“流水线”。

教育背离了“为了人”的初衷,“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心智和发展健全人格的教育反过来成为对人性的压迫和摧残”。

[1]教育就是解放,就是清除杂草、瓦砾以及那些企图消解生命活力的要素,让生命重新释放光和热。

教育的任务就是要让人的整个生命系统充满生机与活力,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渐释放出来,但教师的生命价值往往被挤在学生的生命、国家的行政指令和教师职业角色的夹缝中,导致了教师生命意识的缺失和屏蔽。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必须关注教师的生命意识。

一、自我——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原因有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其中内因是主要的方面。

那么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因是什么呢?那就是教师的主体性,教师对自身价值的认同。

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让人超越了个体,超越了社会,从而达到人的理想的境界,即“作为人类的一员真正地体会到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局限,在社会生活中肩负并实现人的使命”。

[2] 教师在体认学生生命的成长特性的时候,其自身也在反观自我生命特性的成长。

二者是共振的,是相互作用、共同“进化”的。

教育应赋予个体生命以价值、尊严、自由和意义。

(一)实现自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生命观照无论从起源还是从性质上说,教育都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基于人的内在需要。

教师要走向专业化,其前提假设和内在动力同样是来自于教师职业的现实。

“只有当人们把自身的发展作为目的本身时,人类的真正主体才开始形成。

因为它意味着,人真正摆脱了对自然、社会必然性的束缚与限制,他的活动动机不再是由外在的生存的需要所施加于他的,而是他自身各方面充分、完美、全面的发展构成了他全部活动的目的。

” [3] 个体只有在主体性的引导下,实现自我定位、自我教育,才能扬长避短,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而更好地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如果教师没有对自我主体价值的追求,没有自我意识的觉悟与觉醒,就不会主动在教育实践中学习、研究、实践、反思,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就不会具有发展的内驱力,主动地在自己的职业生活中充实自我,实现对自我的提升与超越。

(二)实现卓越: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境界教育的根本使命在于为未来社会培养人,追求超越是教育的内在品质。

就教师而言,这种超越品质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层面:就个体自我发展而言,超越现实的自我,追求自我的存在的一种理想状态;就与课程的关系而言,教师要超越以书面文件形式存在的课程制度,从而建构一种包含自身经验与对未来构想的新课程;就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而言,教育要通过反思,引领、超越现实存在的文化,从而追求一种理想的、面向未来的社会文化。

概括地讲,教育的超越品质在于它的“未来意义” (为未来社会培养人)与建构本质(建构一种课程新文化)。

二、自在一一教师专业发展的生命诉求教师只有把教书不仅仅当作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成为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更加美好的生命存在的形式;教师只有成为自觉创造自身职业生命的主体,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自我主体,唤醒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才能成为“具有自主选择、自主反思、自主建构、可持续发展的自主成长型教师”。

[4] 因此,教师职业应被看作是教师实现生命价值的场所,是个人生命勃发与价值实现的载体。

教师专业化的动力来自教师内在需求。

无疑,要使教师专业化的动力真正变为教师完善自身素质的自觉行为,就要求教师做到不断地学习、自觉省思。

(一)好学求知“学习即成长”,求知是人发展的基础,学习的过程与生命的成长过程融为一体。

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我们成长着的生命问题。

生命是价值的载体,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对生命的体验上,还要对生命有充分的认知和审美,进而对其进行哲学的反思。

因为生命是社会的真正基础,这并不因为它统摄一切,而是因为一切都来源于它。

[5] 教师的学,源自于不断反省自身的使命。

(二)以生命为基础融合科学与人文教师专业化必须立足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完成,这就要求教师超越自我,不断地与他人对话,与周围世界、自然融合,这使教师自觉地协调人与自身、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具有爱心的品性,以克服自卑、忌妒等不健康心理,塑造健康的人格。

这样说,并不否定西方教育重知识传统的优越性,而是说,教师的成长不能仅依赖于掌握某些实证科学知识,更需要以成人成才为宗旨,以养成“正人”为目的。

所以从生命底线来思考教师专业化,应以生命为基础融合科学与人文两大文化。

(三)知行一致不仅要“知”,更要“行”,把理想化为具体的生命活动。

重视言行一致,重视身教,这对教师专业化的实现是有帮助的。

教师专业化是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是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这就是说,学习科学理论,提高学历水平,只能说具备了一名合格教师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因而更需要掌握人文知识,求索人类活动的价值目标,谋求知识与生命热情的完满结合。

(四)自觉省思教师专业化的这种动力价值特征是批判性的,这使教师的行为与既定的社会经济利益、政治权力保持一种距离,但这不是要求教师“出世”,而是负上历史责任感,因而就要求既要通过不断的知识更新,获得自身知识能力的增长,又要坚持知识分子批判的立场去服务社会,推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对客观真理的尊重不够,比较主张教师个体的道德自觉,关心的是人的价值、意义等人文性目标,而缺乏类似西方的理性精神与求实态度,因而容易使教师向主观的权威屈服,丧失了寻求真理的客观立场。

这种反省,实质上是提倡人不为物役,争取内心的自由,希望自己不要去看重身外之物,把求索真理当作是教师必须不断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理由,完成心与性的修养。

三、自为---- 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境界教师专业化应具有双重性,即专业化的事实特性与价值特性。

事实特性是指教师寻求知识更新、提高教育技能,把自己培养成喜欢教职、又会传授知识的教师,这是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的事实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就价值特性来说,是指在此基础上,教师把教育活动作为一种境界加以追求。

而在这样的价值导引下,使教师自觉地关注生命,关注现实的社会,使教师的专业化能够超越世俗功利,导向个体生命的完满。

这理所当然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境界。

(一)道德生命——教师专业化应追求的人格境界教师专业化的关键是教师要确立追求的人格境界,这是在终极关怀的意义上理解教师、理解教育活动,不是把专业化的目标仅仅定位在知识更新、知识结构的完善,因此就不会把教师职业活动看作一种技能性的工作,变成教师实现谋生目的的一种手段。

对理想人格的设定与追求,自然就贯彻在教育中,教育是要关注如何使人成为有德性的人(道德生命)。

关注生命、关注现实的传统,促使教师注重自我修养,使知识、情感、意志取得和谐发展,健全教师的人格,建立起对社会、人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师专业化最终是实现完整、统一的教师人格,即教师知识、情感、态度、意志等方面获得统一。

教师不仅是经师,更是人师,真正做到爱教育、爱学生,方能尽其职、尽其能。

因此,务必把教师专业化理解为人格塑造的持续的整体过程。

这一整体过程就表现为“通过真诚地培养‘大体'而实现自我这一任务的存在的信守。

为了获得自我的体知,这种信守包含一种不息的为己之学的过程。

作为日常功课的组成部分,自我的反省和自讼是一种经常性的行为”。

[6](二)自在与自为的统一——教师专业发展生命价值的实现“我们应当从两重性的观点去理解人的本性,也必须以同样的观点去理解人的生命,即把人看作是有着双重生命的存在:他既有被给予的自然生命,又有自我创生的自为生命。

我们可以称前者为‘种生命',称后者为‘类生命'”。

[7] 这样,人要成为人就必须经历两次生成。

种属性源于个体化的生物性,它来自动物的生物进化和个体生命的父母赋予,其有生长、生存的本能;类属性由人类实践活动积淀而成的超个体性的类化本性,它蕴涵于历史文化传统之中。

人的种属性只是具备了做人的基础,必须通过教育、学习,从社会文化系统吸纳人类已经形成的成果,内化、生成为个体的自为属性。

这起码表明人不是生来就有人性,人性是要由人自己去争取、去创造的。

在这点上,应当说人性是生成的,教育活动的存在从根本上讲就是为促进人的生成。

教育不仅促进学生人性的生成,也同时促进教师的人性生成。

教育始于生命,达于精神。

教育活动的开展既需要现实的基础一一自然生命(生命个体),又要把提升人的生命境界、完善人的精神、追求高尚的人格作为永恒的追求,努力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类生命)。

(三)忧患意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强劲动力尊德性、道学问,要求培养个人关心他人和社会的整体意识。

中国的先哲们都把社会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要求社会成员能够关心他人,视天下兴亡为匹夫之责。

这种注重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群体意识,是教师专业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也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化有效的方法选择。

换言之,专业化不仅完善个人的素质,不仅仅是个人行为,必须要渗透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把个体的完善与社会、群体的进步结合起来。

因而按此思维方式理解教师专业化,是基于能否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忧虑与危机感,这种对生命的忧虑成了不断进取的动力源泉。

相反,没有这种危机感,人就会丧失进取心,正如古人所说,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忧患意识,实质上是人类的一种精神自觉。

它已经意识到人的力量,人在自然面前感到自身的信心与能力,实际是蕴含着一种坚强的意志和奋发的精神。

忧患是由责任感而来的、要以己力突破困难而尚未突破时的心理状态。

所以忧患意识,乃人类精神开始直接对事物发生责任感的表现。

[8] 正是这种忧患意识所表现出的一种素朴的人文精神,构成了中国人文创造的基本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