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安全性评价
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范本(2篇)
![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1c203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e.png)
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范本一、介绍本文将对供电企业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安全是供电企业的核心要素之一,对于保障供电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员工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评价供电企业的安全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设备安全性、工作流程安全性、员工安全培训和意识以及应急预案等。
二、设备安全性评估1.设备现状评估评估供电企业的设备现状是评价其安全性的重要一环。
要对设备的质量、功能和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并查明存在的安全隐患。
2.设备维护保养评估评估供电企业的设备维护保养情况可以直接反映企业对设备安全性的重视程度。
要评估企业的设备维护计划和适时的维护措施,查看设备维护记录和维修情况,确保设备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3.设备更新改造评估评估供电企业的设备更新改造情况能够了解企业的设备更新进度和改造效果。
要评估企业的设备更新计划、改造方案和改造实施情况,确保设备更新改造能够使企业的设备更加安全、高效。
三、工作流程安全性评估1.工作流程评估评估供电企业的工作流程是评价其安全性的重要一环。
要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是否规范、合理,并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评估。
例如,供电企业的用电检查流程、设备维护流程、应急事件处理流程等。
2.应急演练评估供电企业应急演练是提高企业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要评估企业的应急演练频率、演练内容的合理性以及演练效果。
并针对演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
四、员工安全培训和意识评估1.员工培训评估评估供电企业的员工培训情况能够了解员工对于安全工作的认识和培训效果。
要评估企业提供的安全培训内容、培训频率和培训方式,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员工安全意识评估评估供电企业的员工安全意识可以了解员工对于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和自我保护意识。
要通过问卷调查或实地观察等方式评估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行为和安全防范意识。
五、应急预案评估评估供电企业的应急预案是评价其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要评估企业的应急预案编制情况、预案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员工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
电力设备安全性评价(三篇)
![电力设备安全性评价(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b2a284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9.png)
电力设备安全性评价在电力生产过程的作业活动和服务工作中,客观存在着现实的和潜在的各种危害因素,如高处作业中存在着高空坠落造成人员伤亡的实际危险;土方开挖存在着塌方压死人的潜在危险;长期运行的220kV 主变压器,如果一直没有进行吊心检查维修,则存在着突然爆炸毁坏设备的潜在危险等等。
因此,在作业开始前,一定要对设备、设施、现场环境、作业方案和作业人员进行状况分析,找出危害因素,做好危害因素的识别工作,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避免事故的发生。
尤其在设备大、小修的检修工作中,拆下待修的各种设备会占用相邻的场地。
上有行车,中间可能有人在施焊,地上各专业同时作业,相邻机组设备还在运行,检修环境很复杂,稍不留意就可能发生人身伤害、火灾、设备等事故。
为确保检修工作中的人身、设备和环境安全,许多电力企业采用了检修作业指导书、危险点控制卡等办法在检修工作中应做好下列安全工作:1识别危害评价风险由于完成检修作业过程中要发生人、设备(设施、工器具)、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首先要识别可能存在于三者自身和相互关系中的各种危害因素,并评价每一种危害因素可能带来的风险,然后采取针对性很强的控制风险的措施来控制事故的发生。
1.1危害识别范围的基本规定识别危害因素的范围有以下基本规定:①针对常规的、非常规的作业活动。
无论是计划检修还是临时检修,都要进行危害识别,做好识别危害因素的安全工作;②针对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包括班组人员、临时到访人员、来现场检查工作的领导等,都要注意是否存在危害因素;③针对作业场所内的所有设备、设施。
包括正在检修、周围正在运行的设备,承包方的设备、工器具等都要识别;④针对周围环境状况。
包括作业场所周围的大环境和每一个小作业场所的人、物和环境,都要纳入到每项的具体作业识别中。
1.2识别危害因素要考虑的问题在作业活动中识别危害因素有3个问题要考虑:①考虑有何异常。
分析判断人、设备、现场环境状态,看存在什么危险源(伤害源),即存在什么不利条件和异常状态。
电力企业安全性评价
![电力企业安全性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9c966cd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e.png)
电力企业安全性评价电力企业的安全性评价是指对电力企业所涉及的各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保企业能够健康稳定地运营,并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下面将对电力企业安全性评价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电力企业的基本安全要素1. 人员安全:包括员工的安全和劳动条件,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电力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和责任制度,并组织相关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
此外,还应对特殊岗位的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认证,确保员工能够熟练操作设备,提高工作的安全性。
2. 设备安全:包括发电设备、输电设备和配电设备等的安全状况。
电力企业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同时,应建立设备故障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供电安全:指电力企业对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控制和管理。
电力企业应保障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转,并建立供电质量监控和管理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供电故障,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电力企业还应对重要用户和关键设施进行供电保障,确保其正常运行。
4. 环境安全:电力企业应对其周边环境进行保护和管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在发电、输电和配电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防止污水和废弃物的泄漏等,确保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二、电力企业安全评价的方法和指标1. 安全评价方法(1)定性评价:通过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审核和评审,评估其安全管理的完善程度和可行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关键岗位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进行考核,评估其对安全生产的贡献和作用。
(2)定量评价:通过搜集和分析电力企业的安全数据和统计信息,如事故发生率、事故损失和故障率等,评估企业的安全状况和运营效果。
此外,还可以采用风险评估和安全性指数等方法,对电力企业的各项安全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和排名。
2. 安全评价指标(1)事故发生率:指电力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发生事故的频率,通过统计事故数量和工作人员数量,计算出单位时间内的事故发生率。
发供电企业的安全性评价范本(2篇)
![发供电企业的安全性评价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7b27d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7.png)
发供电企业的安全性评价范本提供给您的是一份发供电企业的安全性评价范本:一、整体评价本评价针对供电企业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估,共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 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供电企业的组织架构是否合理且健全,管理体系是否科学完善。
2. 人员素质和培训情况供电企业的员工素质和培训情况,包括技术水平、安全意识以及应急能力。
3. 设备设施的安全性供电企业的设备设施的设计和运行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4. 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是否健全,是否能够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5. 安全监测和检测供电企业是否进行定期安全监测和检测,以及处理检测结果的能力。
二、具体评价1. 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供电企业应具备合理的组织架构和科学的管理体系,确保安全工作的全面推进。
评价供电企业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上级管理机构和下属单位之间的协同配合是否良好;- 领导班子是否具备安全管理的经验和能力;- 是否设立了安全管理的职责部门,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权责;- 是否建立了安全监督机制,保障安全工作落实。
2. 人员素质和培训情况供电企业的员工是保障安全性的关键,他们的素质和培训情况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的安全性。
评价供电企业的人员素质和培训情况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员工的资质和证书是否齐全,是否符合从业要求;- 是否有系统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是否能够全面覆盖安全管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是否有培训记录的跟踪和整改机制,确保培训效果。
3. 设备设施的安全性供电企业需要具备安全可靠的设备设施,确保供电运行的稳定和安全。
评价供电企业的设备设施的安全性时,需要重点考察以下几个方面:- 设备设施的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 设备设施的运行是否规范,是否存在故障和隐患;- 是否进行定期的设备设施检查和维护,以及记录和处理发现的问题。
4. 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供电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安全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电力安全性评价
![电力安全性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41b8e65d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43.png)
电力安全性评价
电力安全性评价是指对电力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判断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能和风险水平。
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力设备安全性评价:对发电机、变电站、输电线路、
配电设备等关键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包括设
备的质量、运行可靠性、故障率、过载容量等方面。
2. 电力系统稳定性评价:评价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包括电
力系统的动态稳定性和稳态稳定性。
动态稳定性评价主要
关注系统的暂态过程,如短路故障后系统的恢复能力;稳
态稳定性评价则关注系统在正常运行时的稳定性,如负荷
波动对系统的影响。
3. 电网安全性评价:评价电网的安全性能,包括电网结构、电网规模、电网可靠性和电网承载能力等方面。
评估电网
的安全性能可以帮助制定电网规划和优化电网结构,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供电能力。
4. 电力系统灾害风险评价:评估电力系统面临的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风险。
自然灾害包括地震、台风、洪水等,人为灾害包括恶意破坏、恶劣天气等。
评估灾害风险可以帮助制定应急预案和加强系统保护,减少灾害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综合以上评价内容,可以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能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电力安全性评价工作范文
![电力安全性评价工作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acf8526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14.png)
电力安全性评价工作范文一、引言电力安全性评价是指对电力系统及其相关设备和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确定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状况和潜在风险,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依据和指导。
电力安全性评价工作对于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电力安全性评价的相关工作,并针对评价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关键点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电力安全性评价过程1. 收集数据电力安全性评价的第一步是收集系统的运行数据、设备资料和相关信息。
根据评价的目标和范围,收集各级电网的实时运行数据,包括电源负荷、频率、电压、电流等参数。
同时,还需要收集电网设备的技术资料和运行记录,了解其技术性能和运行情况。
2. 建立模型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建立电力系统的模型。
模型可以采用静态或动态模型,分析电力系统的稳态和暂态特性。
在建立模型时,需要考虑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设备的技术特性和运行约束等因素,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3. 分析评价指标在电力安全性评价过程中,需要定义和选择一系列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可以分为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静态指标主要反映系统的稳态安全性,动态指标主要反映系统的暂态安全性。
常见的评价指标包括电压稳定度、动态稳定度、可靠性等。
4. 评价计算和仿真根据建立的模型和选择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计算和仿真。
评价计算可以采用离散事件模拟、蒙特卡罗方法等数学和计算机技术。
通过评价计算和仿真,可以分析系统的安全性状况和存在的潜在风险,为后续的安全控制和运行决策提供参考。
5. 风险评估和预警根据评价结果,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
风险评估是对系统的安全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判断系统的安全性状况和潜在风险的程度。
预警是根据评估结果,提前发现和预判系统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控制策略,避免事故的发生。
6. 安全控制和运行决策根据评价结果、风险评估和预警,制定相应的安全控制和运行决策。
安全控制包括系统的机电保护和安全调度等措施,通过对设备和系统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发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工作(三篇)
![发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工作(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b83b10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63.png)
发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工作电力供应是现代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因此对供电企业的安全性评价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电力设备安全、电力运行安全和应急管理四个方面对供电企业的安全性进行评价。
首先,供电企业的安全性评价需要从其安全管理体系入手。
一个安全管理体系完善的供电企业能够规范管理电力设备,确保供电过程中安全事故的最小化。
一个好的安全管理体系应具备以下特点:明确的安全责任分工和管理层级,制定了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演练,建立了健全的安全信息反馈机制和事故调查制度等。
对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评价,可以从其制度和流程的完善程度、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的落实情况、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和处理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
其次,电力设备的安全评价是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
电力设备是供电企业的核心资源,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对电力设备的安全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备的选型和质量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管理;设备的安全防护和监测控制等。
评价供电企业的电力设备安全需要考察其设备的健全性和完整性、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可靠性、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工作、设备的远程监测和控制水平等指标。
第三,评价供电企业的电力运行安全需要考察其电力输送、配电和供电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控制和应急处理能力。
电力输送过程中,需要评价供电企业的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的安全性、输电过程中的电压和电流稳定性、供电过程中的额定负荷和瞬态负荷的能力等。
配电过程中,需要评价供电企业的配电设备的安全性、配电过程中的短路和过载能力、电力质量的稳定性等。
供电过程中,需要评价供电企业的过程控制和调度管理能力、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持续性等指标。
最后,评价供电企业的应急管理水平是评价其安全性的重要内容。
应急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在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效果和恢复能力。
评价供电企业的应急管理水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应急物资的储备和配备,应急机构和人员的组织和培训,应急指挥和协调能力等。
国电公司安全性评价实施细则
![国电公司安全性评价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cacf364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f.png)
国电公司安全性评价实施细则引言概述:国电公司作为国家重点能源企业,安全性评价是保障其生产运营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国电公司安全性评价的实施细则方面展开讨论,详细阐述其具体内容和要求。
一、评价范围1.1 系统安全性评价:对国电公司各生产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电力生产系统、输电系统、配电系统等。
1.2 设备安全性评价:对国电公司各类生产设备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包括发电机组、变压器、开关设备等。
1.3 人员安全性评价:对国电公司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进行评估,包括安全培训、操作规范等。
二、评价标准2.1 法律法规标准:评价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国电公司安全性评价工作合规。
2.2 行业标准:参考电力行业安全性评价标准,确保评价工作符合行业最佳实践。
2.3 公司内部标准:结合国电公司实际情况,建立公司内部安全性评价标准,保障评价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评价方法3.1 定性评价:通过文件资料梳理、现场观察等方式,对国电公司安全性进行定性评价,发现潜在安全隐患。
3.2 定量评价:采用统计数据分析、风险评估模型等方法,对国电公司安全性进行定量评价,量化安全风险。
3.3 综合评价: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综合评价国电公司安全性水平,提出改进建议。
四、评价周期4.1 定期评价:国电公司应定期进行安全性评价,一般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评价,确保安全性评价工作持续进行。
4.2 事件评价:发生重大安全事件后,国电公司应及时进行安全性评价,找出事故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4.3 风险评价:在国电公司新建、改造、扩建项目前,应进行安全性风险评价,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安全性可控。
五、评价结果应用5.1 决策支持:国电公司应将安全性评价结果作为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指导公司安全管理工作。
5.2 整改改进: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国电公司应及时开展整改工作,不断提升安全性水平。
5.3 绩效考核:国电公司可将安全性评价结果作为员工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作。
电力安全性评价工作(四篇)
![电力安全性评价工作(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41bc6ea8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4.png)
电力安全性评价工作安全性评价也称危险性评价,西方国家也叫风险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的定义是:综合运用安全性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度量和预测,通过对系统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认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必要的措施,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小的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安全性评价是安全管理工作以“预防为主”的具体表现,也是安全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开展发、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电力系统一贯坚持的正确方针,时至今日从总体上看,我们发、供电企业预见事故的水平和超前控制事故的能力仍不尽人意。
主要表现在:不少单位事故发生前,似乎“平安无事”,事故发生后却暴露了很多存在已久并且完全有可能提前发现和消除的隐患。
有些单位虽然事故前,感到安全生产如履薄冰,但究竟哪些地方最易爆发事故,爆发什么事故,却心中无数。
开展发、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就是从这个客观实际出发提出的课题,目的就是想通过安全性评价,提高企业对事故的预见性和超前控制事故的能力,是反事故工作的客观需要。
(一)电业生产事故的认定、调查、分析和统计同安全性评价的区别发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的着眼点是安全基础,反过来说就是危险因素。
它不是围绕已经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和评价,而是对“系统”现存的有可能导致特大、重大事故和恶性频发事故的危险因素及其严重程度进行辨识和评价,因此它可以具体、全面地反映基层企业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从而提高企业对事故的预见性和超前控制事故的能力。
安全性评价是安全生产上改善微观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安全大检查和安全性评价的区别安全大检查也是一项反事故例行工作,不可否认它对于提前发现缺陷和隐患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一般来说它是一项群众性的活动,涉及专业深度是有限的。
它的检查项目机动性较大,根据事故形势、季节特点、领导意图、时间安排等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这种变化虽然是客观实际需要,但是检查项目的系统性、完整性同安全性评价项目相比,差距很大。
电力企业生产的安全性能评价范文
![电力企业生产的安全性能评价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39d32a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d.png)
电力企业生产的安全性能评价范文在现代社会中,电力企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障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营和确保公众的生活安全,评估电力企业的安全性能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对电力企业生产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价,并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安全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
电力企业生产的安全性能评价,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要评估企业的设备安全性能。
电力企业的电网设备需要稳定可靠,能够正常运行,确保供电系统的持续运行稳定。
其次,要评估企业的生产过程安全性能。
电力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电力的输送、变换、分配等环节,这些环节的安全稳定对于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最后,要评估企业的安全管理措施。
电力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规程得到有效执行,从而为生产活动提供保障。
其次,在电力企业生产的安全性能评价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
电力企业的生产活动涉及到大量的能源消耗和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较大。
因此,在评价电力企业的安全性能时,需要考察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保设施的建设情况。
例如,企业是否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是否具备处理废水和废气的设施,以及是否采取了相应的环保措施等。
此外,电力企业生产的安全性能评价还需要考虑社会责任的因素。
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事业企业,电力企业不仅要承担供电任务,还需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心员工和公众的生活安全。
在评价安全性能时,需要考察企业是否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危险源监测机制,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灾害和事故。
同时,电力企业还应该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生产的安全性能评价需要综合考虑设备安全性能、生产过程安全性能、安全管理措施、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通过全面细致的评价,才能对电力企业的安全性能有一个客观准确的认识,为企业的改进和提升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电力安全性评价工作范文
![电力安全性评价工作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ea7f485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e3.png)
电力安全性评价工作范文,____字一、绪论电力安全性评价是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的工作,是电力系统规划、设备运营和供电服务的重要依据。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扩大,电力安全性评价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电力系统安全性评价的意义、目标、方法和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二、电力安全性评价的意义电力安全性评价是指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客观、定量和全面的评估,旨在发现电力系统的潜在安全风险,为规划和运营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促进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和安全供电。
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营电力安全性评价是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营的基础工作之一,可以通过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评估,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运营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合理规划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设备配置和运行方式,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供电。
2.提高电力系统的抗灾能力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评价可以发现电力系统在自然灾害、设备故障、人为破坏等突发事件下的脆弱环节,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估,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抗灾能力,减少突发事件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
3.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电力系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其安全稳定运行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电力安全性评价可以发现电力系统存在的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效保障供电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
三、电力安全性评价的目标1.确定电力系统的脆弱环节电力系统由各个部分组成,其中存在着一些脆弱环节,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故障。
通过电力安全性评价,可以确定电力系统存在的脆弱环节,为规划和运营提供改进的方向。
2.评估电力系统的安全风险安全风险是指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事故的可能性和可能造成的损失。
电力安全性评价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评估电力系统的安全风险,确定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安全性水平,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运营提供科学依据。
3.制定电力系统的安全措施通过电力安全性评价,可以发现电力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2024供电公司输电网安全性评价实施方案
![2024供电公司输电网安全性评价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81977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8d.png)
2024供电公司输电网安全性评价实施方案实施方案:2024供电公司输电网安全性评价一、引言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输电网已经成为保障电力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输电网的复杂性和巨大规模,使得其安全性评价成为一项重大挑战。
本方案旨在针对2024年供电公司输电网的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价,提出科学合理的措施,确保输电网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
二、评价范围和目标1.评价范围:本次安全性评价的范围包括供电公司管辖范围内的全部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网以及相关设备和系统。
2.评价目标:(1)评估输电网的整体安全水平,包括稳定性、可靠性和连续性,识别潜在的风险和威胁;(2)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加强输电网的安全防护和管理;(3)制定应急响应和处理措施,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事故。
三、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1.评价方法:本方案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和专家评审等多种手段,全面评估输电网的安全性。
2.指标体系:(1)稳定性指标:包括各级电压稳定性、变压器的短路能力、系统频率稳定性等;(2)可靠性指标:包括设备完好率、设备故障率、设备维修时间等;(3)连续性指标:包括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用电服务水平等;(4)风险评估指标:包括输电线路跨越风险、设备老化风险、天气灾害风险等。
四、评价步骤和工作内容1.评价前期准备:(1)明确评价目标和范围;(2)组建评价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和任务。
2.数据收集和整理:(1)收集并整理输电网相关数据,包括线路电流、负载情况、设备运行数据等;(2)获取输电网的技术方案、施工记录和运行管理文件等。
3.实地调研和检查:(1)对输电线路、变电站和配电网进行实地检查,了解设备状况、运行情况和维护管理情况;(2)对输电系统的保护措施、监控设备和安全管理措施进行检查和评估。
4.数据分析和评估:(1)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确定评价指标;(2)根据评价指标进行评估,综合评价输电网的安全性能和风险状况。
国电公司安全性评价实施细则
![国电公司安全性评价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915a77a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9.png)
国电公司安全性评价实施细则引言概述:国电公司作为国内一家重要的电力企业,对于安全性评价的实施细则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准备工作、评价范围、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国电公司安全性评价的实施细则。
一、准备工作:1.1 确定评价目标:在实施安全性评价之前,国电公司需要明确评价的目标,例如评估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或评估设备的安全性能。
1.2 收集相关资料:国电公司需要收集与评价相关的资料,包括电力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设备的技术参数、安全管理制度等。
1.3 组织评价团队:国电公司需要组织一支专业的评价团队,包括技术专家、安全管理人员等,以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二、评价范围:2.1 电力生产过程:评价范围应包括国电公司的电力生产过程,包括发电、输电和配电等环节,以全面评估安全性。
2.2 设备和设施:评价范围还应包括国电公司所使用的设备和设施,例如发电机组、变电站等,以评估其安全性能。
2.3 安全管理制度:评价范围还应包括国电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培训、事故处理等,以评估其安全管理水平。
三、评价方法:3.1 定性评价:国电公司可以采用定性评价方法,通过对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描述和分析,评估其安全性。
3.2 定量评价:国电公司还可以采用定量评价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评估设备的安全性能,例如故障率、可靠性等指标。
3.3 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方法可以综合考虑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结果,以得出更全面和准确的评价结论。
四、评价结果:4.1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国电公司应根据评价结果编制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详细描述评价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4.2 设备安全性能报告:国电公司还应根据评价结果编制设备安全性能报告,评估设备的安全性能,并提出改进建议。
4.3 安全管理水平评估报告:国电公司还应根据评价结果编制安全管理水平评估报告,评估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结论:国电公司安全性评价的实施细则包括准备工作、评价范围、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四个方面。
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
![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6b95b6c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2c.png)
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供电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人民群众提供电力供应的重要职责。
然而,供电企业的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供电企业的安全性评价不仅是对企业自身的评估,也是对整个电力行业发展的一种监督和促进。
本文将从供电企业的基础设施安全、电力供应可靠性、安全管理制度和特殊情况应对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首先,供电企业的基础设施安全是评价其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供电企业必须确保电网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避免设备故障和事故发生。
企业应定期进行设备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设备老化和损坏。
此外,供电企业还需要建立健全的设备故障预警和应急救援机制,提高对设备故障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只有保障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才能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
第二,供电企业的电力供应可靠性对于评价其安全性至关重要。
用户对电力的需求是日益增长的,供电企业必须确保供应足够稳定的电力。
企业应根据用户需求和预测,在供电网络规划和建设时合理配置电力输送能力,避免电力不足的现象发生。
同时,供电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电力调度和运行管理体系,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此外,供电企业还应加强对电力设备的巡检和维护,提高供电网络的抗干扰能力和抗灾能力,确保在特殊情况下的紧急应对能力。
第三,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对于评价其安全性也具有重要作用。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指导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管理制度应覆盖企业的各个环节,包括设备维护、操作流程、应急预案等。
企业应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同时,企业还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监测和报告机制,确保安全事件的及时发现和处理,并进行事故的原因分析和反馈,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最后,供电企业的特殊情况应对能力也是评价其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特殊情况包括自然灾害、大规模停电等突发事件。
供电企业必须具备应对特殊情况的能力,保障用户的电力供应。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人和具体操作步骤。
电力安全性评价工作
![电力安全性评价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306bbc63b307e87101f69675.png)
电力安全性评价工作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电力安全性评价工作一、安全性评价概述安全性评价也称危险性评价,西方国家也叫风险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的定义是:综合运用安全性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度量和预测,通过对系统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认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必要的措施,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小的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安全性评价是安全管理工作以“预防为主”的具体表现,也是安全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开展发、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电力系统一贯坚持的正确方针,时至今日从总体上看,我们发、供电企业预见事故的水平和超前控制事故的能力仍不尽人意。
主要表现在:不少单位事故发生前,似乎“平安无事”,事故发生后却暴露了很多存在已久并且完全有可能提前发现和消除的隐患。
有些单位虽然事故前,感到安全生产如履薄冰,但究竟哪些地方最易爆发事故,爆发什么事故,却心中无数。
开展发、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就是从这个客观实际出发提出的课题,目的就是想通过安全性评价,提高企业对事故的预见性和超前控制事故的能力,是反事故工作的客观需要。
(一)电业生产事故的认定、调查、分析和统计同安全性评价的区别发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的着眼点是安全基础,反过来说就是危险因素。
它不是围绕已经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和评价,而是对“系统”现存的有可能导致特大、重大事故和恶性频发事故的危险因素及其严重程度进行辨识和评价,因此它可以具体、全面地反映基层企业安全生产的薄第 2 页共 9 页弱环节,从而提高企业对事故的预见性和超前控制事故的能力。
安全性评价是安全生产上改善微观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安全大检查和安全性评价的区别安全大检查也是一项反事故例行工作,不可否认它对于提前发现缺陷和隐患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一般来说它是一项群众性的活动,涉及专业深度是有限的。
它的检查项目机动性较大,根据事故形势、季节特点、领导意图、时间安排等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这种变化虽然是客观实际需要,但是检查项目的系统性、完整性同安全性评价项目相比,差距很大。
2024年电力企业安全性评价(三篇)
![2024年电力企业安全性评价(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490c7b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cf.png)
2024年电力企业安全性评价电力生产特点和运行特点要求建立覆盖发电、输电、配电各个环节,包括人身、电网、设备、环境、安全管理各个方面的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体系。
电力安全性评价利用相对得分率来衡量电网企业生产运行的安全基础。
电力安全性评价标准分层次、分专业、分对象列出评价内容、评价项目、标准分值、查评方法。
规定的电力企业具体的评价内容,包括:《发电厂并网运行安全性评价》;《电网调度系统安全性评价(网、省调部分)》;《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输电网安全性评价》;《直流输电系统安全性评价》;《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水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
(一)电力安全性评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1.闭环过程控制借助于危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的科学手段,实施评价、分析、评估、整改各阶段工作,从而实现对生产过程中人的问题、设备的问题、管理的问题的可控和在控。
同时这一过程又要求是循环渐进的,每一轮评价都应该是在上一轮评价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实现持续改进和推动。
2.动态发展观点评价是动态的,包括评价内容要不断完善和更新,评价标准要不断修订,评价过程要不断推进,评价质量要不断提高等。
评价是发展的,要求不断吸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吸取国际标准管理体系,融合各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使这项工作逐步引向深入。
3.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电力安全性评价应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企业应结合实际建立一整套适应安全性评价工作要求的规章制度,包括安全性评价的动态跟踪制度、对专家建议的反馈制度、自查和整改考核制度等,达到实现安全性评价长效管理的目的。
4.融合日常安全工作安全性评价不应与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对立起来,而应相互融合起来,融合的基础是风险管理的理念。
在日常工作中,要逐步提高企业职工的风险意识,自觉运用风险管理的手段,达到发现隐患、控制事故、保证安全的目的。
采用企业自评价和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自评价是基础,专家评价在自评价的基础上进行。
电力设备安全性评价范本
![电力设备安全性评价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f2e26eed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8.png)
电力设备安全性评价范本1.引言电力设备是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然而,电力设备的故障和事故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对电力设备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和监测非常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个电力设备安全性评价的范本,包括评价目的、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的报告。
2.评价目的3.评价方法3.1收集资料首先,收集相关的电力设备技术资料,包括设备的制造商、型号、技术规格和维护手册等。
同时,也需要了解电力设备所处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振动等。
3.2检查设备状态对电力设备的外观和内部电路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检查设备是否存在明显的损坏、短路、输电线松动等情况。
也需要检查设备的接地、绝缘和过载保护等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3.3进行电器测试使用合适的仪器和设备对电力设备进行电器测试,以确定设备的电流、电压、功率因素和绝缘等参数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同时,也可以进行耐压和绝缘测试,以评估设备的绝缘性能是否合格。
3.4进行安全性能测试根据电力设备的性质和用途,进行相应的安全性能测试。
例如,对于高压电缆和变压器等设备,可以进行漏电和过压测试,以评估设备对电击和过电压的防护能力。
3.5参考相关标准和规范评价过程中,应参考相关的电力设备安全标准和规范,如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和制造商的技术指南。
这些标准和规范可以提供评价的依据和参考,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评价结果报告评价结果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4.1设备评价概述:对电力设备进行整体评价,包括设备的基本情况、评价目的和评价方法等。
4.2评价结果分析:针对每个评价指标,给出评价结果和相应的分析。
例如,评估设备的绝缘性能时,可以给出实际测量值和标准要求的比较。
4.3安全隐患和风险分析:针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
对于高风险的问题,应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4.4改进建议:针对评价结果和问题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措施。
这些建议应具体、可行,以便管理部门或设备维护人员能够采纳和实施。
电力设备安全性评价
![电力设备安全性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d7a194e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1.png)
电力设备安全性评价引言:随着电力设备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
电力设备的安全性评价是指对电力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环境和操作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和分析,以确定设备是否满足相关的安全要求,并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
本文将对电力设备的安全性评价进行详细介绍。
一、电力设备的安全性评价意义电力设备的安全性评价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供电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性评价能够从技术、经济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对电力设备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估,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性评价,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故障率,避免事故发生,保障供电可靠性,为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二、电力设备安全性评价的内容电力设备安全性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安全性评价:对电力设备的结构稳定性、强度、抗震能力等进行评价,确保设备在各种工况下能够正常、安全地运行。
2. 性能安全性评价:对电力设备的性能指标进行评价,如电气性能、动态稳定性、过电流能力等,确保设备在各种工况下能够满足安全要求。
3. 工作环境安全性评价:对电力设备的工作环境进行评价,考虑环境温度、湿度、腐蚀性、爆炸性等因素对设备的影响,确保设备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能够正常工作。
4. 操作安全性评价:对电力设备的操作安全进行评价,包括设备的操作界面、操作程序、安全防护措施等,确保设备能够安全、可靠地操作。
三、电力设备安全性评价的方法电力设备安全性评价可以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1. 定性评价方法:通过对电力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环境和操作安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评估设备是否满足相关的安全要求。
2. 定量评价方法:通过对电力设备的相关参数进行测试和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值化分析,得出设备的安全评价指标。
四、电力设备安全性评价的措施为了提高电力设备的安全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1. 加强设计优化:在电力设备的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结构的合理性、性能的优化,确保设备能够满足安全要求。
电力设备安全性评价范文
![电力设备安全性评价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6251d0d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d.png)
电力设备安全性评价范文一、引言电力设备是电网运行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对于电网的稳定运行和电力供应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为了评价电力设备的安全性,提高电力设备的质量管理水平,避免设备故障对电网和人员造成的损害,本文将以某电力公司的变电站为例,对其电力设备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评价内容本次评价的范围包括变电站所涉及的各类电力设备,如变压器、断路器、组合电器柜等,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设备的制造工艺和技术参数、设备的运行状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情况等。
1. 设备的制造工艺和技术参数首先,我们需要对电力设备的制造工艺和技术参数进行评价。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规范资料,我们了解到电力设备的安全性评价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的制造工艺:包括设备的生产线和工艺流程、设备的材料和组装工艺等。
通过考察设备制造商的工艺流程、对设备的抽检情况等,评价设备的制造质量。
(2)设备的技术参数:包括设备的额定电流、额定电压、温升限值等。
通过对设备的技术参数进行检测和比较,评价设备的性能。
2. 设备的运行状况除了考察设备的制造工艺和技术参数外,我们还需要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评价。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的运行记录:包括设备的运行时间、运行功率、运行温度等。
通过考察设备的运行记录,评价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2)设备的故障率:包括设备的故障次数和故障原因等。
通过对设备的故障率进行分析,评价设备的可靠性。
3. 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情况最后,我们需要评价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情况。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的维护计划:包括设备的定期检查、定期维护和定期测试等。
通过考察设备的维护计划和执行情况,评价设备的维护质量。
(2)设备的操作规程:包括设备的操作流程、设备的使用规范等。
通过考察设备的操作规程的完善程度和执行情况,评价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三、评价结果根据对某变电站电力设备的评价,我们得出以下评价结果:1. 设备的制造工艺和技术参数我们对该变电站所使用的电力设备进行了制造工艺和技术参数的评价,发现设备制造工艺比较先进,生产线配置合理,工艺流程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设备安全性评价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电力设备安全性评价在电力生产过程的作业活动和服务工作中,客观存在着现实的和潜在的各种危害因素,如高处作业中存在着高空坠落造成人员伤亡的实际危险;土方开挖存在着塌方压死人的潜在危险;长期运行的220kV主变压器,如果一直没有进行吊心检查维修,则存在着突然爆炸毁坏设备的潜在危险等等。
因此,在作业开始前,一定要对设备、设施、现场环境、作业方案和作业人员进行状况分析,找出危害因素,做好危害因素的识别工作,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避免事故的发生。
尤其在设备大、小修的检修工作中,拆下待修的各种设备会占用相邻的场地。
上有行车,中间可能有人在施焊,地上各专业同时作业,相邻机组设备还在运行,检修环境很复杂,稍不留意就可能发生人身伤害、火灾、设备等事故。
为确保检修工作中的人身、设备和环境安全,许多电力企业采用了检修作业指导书、危险点控制卡等办法在检修工作中应做好下列安全工作:1 识别危害评价风险由于完成检修作业过程中要发生人、设备(设施、工器具)、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首先要识别可能存在于三者自身和相互关系中的各种危害因素,并评价每一种危害因素可能带来的风险,然后采取针对性很强的控制风险的措施来控制事故的发生。
1.1 危害识别范围的基本规定识别危害因素的范围有以下基本规定:①针对常规的、非常规的作业活动。
无论是计划检修还是临时检修,都要进行危害识别,做好识别危害因素的安全工作;②针对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包括班组人员、临时到访人员、来现场检查工作的领导等,都要注意是否存在危害因素;③针对作业场所内的所有设备、设施。
包括正在检修、周围正在运行的设备,承包方的设备、工器具等都要识别;④针对周围环境状况。
包括作业场所周围的大环境和每一个小作业场所的人、物和环境,都要纳入到每项的具体作业识别中。
1.2 识别危害因素要考虑的问题在作业活动中识别危害因素有3个问题要考虑:①考虑有何异常。
分析判断人、设备、现场环境状态,看存在什么危险源(伤害源),即存在什么不利条件和异常状态。
②考虑会伤害谁或伤害什么。
按作业程序一步一步分析、判断异常状态转化时谁(或什么)会受到伤害。
③找出触发条件。
分析、判断伤害可能怎样发生,即发生伤害的触发条件可能是什么(材料老化可能发生崩折伤人;工器具、设备、设施有异常,受力后会发生严重后果;厂房、构架老旧,暴雨后现场有坍塌可能;操作程序颠倒、人的行为异常可能因违章带来危害;起吊前物件绑扎不牢会发生掉物伤人或砸毁设备等等)。
要从这些问题中去识别出各种危害因素,这是一项细致工作,要求检修班组的员工及其上一级领导、专工指导班组员工把知识、经验和耐心结合起来,在作业前做好这项工作,千万不能急躁;每周一次的安全日活动就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好机会,同时也提高了安全日活动的质量。
1.3 怎样去充分识别危害(1)作业前首先要检查准备工作和作业方案是否符合相关法规、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规定。
如果在作业程序中要求注明的规章未注明,作业时就可能存在因作业人员不熟悉、不记得有关规程而违规的危害因素;如果不是经过审批的标准化程序安全作业方案,而是临时拟定的工作程序(即工作步骤),则作业前班长要对程序再审核一次,防止存在程序颠倒或漏项的危害。
(2)对照《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从中发现这二十五项有关措施是否被疏漏,如果疏漏,可能会因措施不力而成为引发事故的根源。
(3)重视企业内外同类作业发生过的事故原因。
从中判断本次作业的准备工作是否存在同类的危害因素,这一点说明平时学习“事故通报”,联系本企业、本车间(工地、工区)、本班组的实际多么重要,必须防止同类事故重演。
(4)对照作业指导书、危险点控制卡中已有的安全注意事项,看是否有遗漏。
要用这4把尺子来衡量危害识别的充分性,一个都不得遗漏,不能搞形式主义走过场。
1.4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风险评价,即评价识别出的危害因素可能转化成什么性质、什么程度的危险,并确定一旦转化成了事故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全过程。
对不可承受的风险必须优先加以控制;风险控制,即对生产活动中的危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价风险性质和严重程度后,优化组合各种风险控制技术,实施有效控制、管理和监督,及时有效地控制风险,达到最小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目标。
下面是一个未做好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的例子:2002年初,某单位在一次500kV线路架线的准备工作中提前放2根千米长的牵引绳时,技术要求2根牵引绳靠近的两头不能连接,因为其上方有110kV带电线路在运行,存在触电的危害因素和风险,要等到运行线路安排停电放到地面后再连接,以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虽然在现场有监督人员,但是,2根牵引绳靠近的两头在放牵引绳的过程还是被连接了,连接就是危害因素转化成事故的触发条件,结果,2根变1根后的牵引绳在提拉上升准备放到杆塔上的过程中碰到了正在运行的线路(110kV线路比500kV杆塔矮),造成了在一端拉牵引绳的临时工死亡5人、伤3人的重大事故。
这就是作业前没有做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的典型例子。
在该案例中,由于技术要求未被作业人员特别是临时工理解(班前会未开好)因此现场监督未起到好作用。
可见,识别危害、评价风险并对各种危害因素和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控制程序,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安全工作。
2 做好风险控制工作作业前认真识别全危害因素,准确评价风险性质和严重程度之后,对风险必须采取对应的、有力的控制技术和有效的管理、监督,及时控制异常等危害因素和风险,不使其转化成伤害事故,即全面做好风险控制工作。
(1)风险控制的决策工作。
通过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方法略)以后,可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确定风险控制对策:①对不可承受的风险,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为降低此风险不限成本,只有风险已降低时,才可开始作业。
若花费很多、投入的资源已成了企业重负时仍不能降低风险,则必须禁止此项作业。
②对严重风险,要采取紧急行动,用强有力的措施降低风险。
③对轻度风险,要采取措施,努力降低风险。
④对轻微的可接受的风险,加强监督,要确保原有措施的有效性得以维持。
(2)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应考虑的因素。
为控制不同级别的风险,从不可接受的风险到轻微的风险,可按下列顺序选择、采用预防控制措施:①如果可能,用安全产品取代危害品,完全消除危害或危害源;如果不可能,应改用危害性低的物品或产品,努力降低风险。
②考虑将危险源与工作人员隔离。
③采用安全技术,包括各种安全防护装置、保护装置,确保投入率和功能完好率,改善控制力度。
④将技术措施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提高预防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⑤使用好个人防护用品,作为作业人员,必须有保护自己的意识。
⑥编制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计划,包括疏散计划。
(3)要制定标准化程序安全作业方案。
只采取了预防控制措施是不够的。
大到一个工程,小到一个作业项目,不仅要在作业开始前做好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和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并且必须制订程序化的安全作业方案;有的电力企业称为标准化程序安全作业方案,或称作业程序安全控制法,其主要内容和程序如下:①作业项目。
即作业名称,例如:密闭容器内焊接作业。
②明确范围。
即界定本作业区域,作业人员不得逾越范围干别的工作。
③明确目标和指标。
即本次作业必须达到的安全目标和为此要在作业全过程执行的、必须达到的各项指标。
④职责与分工。
界定本次作业有关人员,包括:工作负责人、焊工、监督人员,准备工作有关的专工、工作票许可人、签发人。
有关本次作业的人、财、物、技术等必须落实安全责任要明确。
⑤识别全危害因素。
包括人员、设备、环境三个方面,过去、现在和未来已发生和将可能发生的危害。
⑥准确评价风险的性质及转化时可能达到的严重程度,并找出转化的条件,即触发因素。
⑦把预防措施程序化。
按作业步骤,把预防控制措施按作业步骤的顺序编成控制程序,并对作业人员由专工进行预防措施和控制程序的培训,到了现场,工作负责人还要结合现场新情况,开好班前会。
⑧实施作业程序控制。
按作业程序写明的步骤和注明的有关法规、制度等要求实施安全控制-管理跟综-现场有效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不符合”(即存在的偏离标准的问题)-跟踪“不符合”的纠正和验收纠正效果-直至实现目标完成任务。
⑨分部验收和整体验收。
以实现目标作为验收检修任务完成的唯一标准。
(4)检修中确保人身安全必须做到的“五个一定”。
①作业前一定要开好班前会。
询问每一个作业人员,做好相应的工作安排,工作负责人要说清楚本次作业任务、作业范围和要实现的目标。
②班前会上一定要结合现场新情况,特别是环境的新情况,详细说明技术要求,当作业人员中有临时工时尤其要结合现场讲清楚,直到临时工都理解、明白。
③工作负责人一定要作本次作业风险控制工作的详细说明。
指明危害因素和触发条件,强调可能发生的危害性质和严重程度,强调相关规程、规定,明确宣布作业人员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把控制措施和程序落实到人,并签字。
④作业人员一定要认真执行程序。
谁违反了程序,同班作业人员要象制止违章一样制止违反程序,因为标准化程序安全作业方案是经过审核批准的,程序就是生命。
⑤作业全过程,一定要有现场监督(或安全员、或监理单位的监督人员),监督人员必须尽职、尽责,起到监督及时、正确、有效地好作用。
3 提高生产人员的素质员工素质高的重要标准是:①施工、运行、检修,管理、监督各岗位员工懂得并如实执行具体业务的相关标准,达到施工、运行、检修相关标准的要求;②一切生产活动中,包括操作、作业人员,支持和服务的管理、监督人员懂得并坚决履行依法管理、遵章指挥、遵章操作、依规监督的安全职责,并做到一丝不苟、做严、做细、做实;③异常等危害因素会预先识别,危害因素的风险性质及严重程度会评价,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风险控制工作的预防措施和控制程序;④懂得安全生产中的控制、管理、监督工作都要程序化,并且执行十分到位;⑤善于总结,求真务实,持续改进控制、管理和监督工作,不断提高安全工作的实际水平,因而收到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的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