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教案教案标题:数学《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a. 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和基本步骤。
b. 掌握混合运算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
c. 能够独立解决含有混合运算的练习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a. 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b. 运用多种形式的练习题,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c.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b.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正确对待数学学习中的困难。
c.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a. 混合运算的概念和基本步骤。
b. 混合运算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
2. 教学难点:a. 理解混合运算中运算符的优先级。
b. 解决含有混合运算的复杂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a. 教学用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混合运算》b. 教学课件:包含混合运算的例题和习题c. 图表:运算符的优先级表2. 学具准备:a. 学生教材:《混合运算》练习册b. 学生作业本:数学练习本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a. 通过回顾前一个单元的内容,引导学生从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过渡到综合运算。
b. 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对综合运算有个初步的了解。
2. 讲解混合运算的概念和基本步骤a. 通过图表或实物的方式,给学生展示一个混合运算的例子。
b. 解释混合运算是指在一个算式中同时出现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
c. 介绍混合运算的基本步骤:先计算乘法和除法,再计算加法和减法。
3. 解决混合运算问题的运算符优先级a. 引导学生观察混合运算中运算符的出现顺序。
b. 通过示意图或运算符的优先级表,让学生理解混合运算中乘除法的优先级高于加减法。
4. 操练混合运算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a. 通过讲解和练习,教授混合运算中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混合运算》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整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能够正确进行混合运算,并理解运算顺序对于运算结果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对于简单的混合运算也有所接触。
但是,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往往存在运算顺序混乱、运算符号混淆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清运算顺序,培养学生的运算习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进行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题,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
2.教学难点:理解运算顺序对于运算结果的影响,能够灵活运用运算顺序进行混合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和练习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实例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规则。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运算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混合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新课:讲解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规则。
3.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于混合运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总结提升:通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混合运算的概念、运算顺序和运算规则等内容。
通过板书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掌握小学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能够准确地进行混合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混合运算中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用。
三、教学内容1. 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混合运算是指在一个计算题中同时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法则,如加减乘除的结合。
2. 混合运算的方法•先乘除后加减•从左往右顺序计算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入混合运算的概念。
2.通过简单的算术题例子引出混合运算的方法。
3.讲解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和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1.继续讲解混合运算的方法,重点讲解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则。
2.给学生出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在黑板上展示解题过程。
3.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并指导他们如何正确计算。
第三课时1.给学生更多的练习题,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解答。
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运用混合运算进行解决。
3.总结本单元的内容,强化学生对混合运算的掌握。
五、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混合运算。
2.数学游戏法: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游戏来巩固学生对混合运算的理解。
3.解析讲授法:通过解题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
六、教学评价1.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观察和评价,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2.给学生出小测验,检测他们对混合运算的掌握情况。
3.在课堂上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上是本文档《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知识。
《混合运算》(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混合运算》(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对于《混合运算》这一教案有着深入的理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下面是我根据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所编写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我在这一节课中选择了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第53页至第54页的内容。
这部分主要讲述了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包括加减乘除的顺序以及如何进行混合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混合运算,并理解运算的顺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学生在学习混合运算时,常常会混淆运算的顺序,所以运算顺序的掌握是本节课的重点。
而能够正确进行混合运算则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学课件、黑板、粉笔、练习题以及学生的数学书。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比如去超市买东西,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总价,从而引出混合运算的概念。
2. 讲解知识点:我使用多媒体课件和黑板,详细讲解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3. 随堂练习:我在讲解后,立即进行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混合运算的题目,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解答。
4. 练习巩固:我给出一些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讨论。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板书,包括加减乘除的顺序,以及如何进行混合运算的步骤。
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教材第53页至第54页的练习题。
2. 设计自己的混合运算题目,并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进一步的巩固。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更多的混合运算练习,以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我认为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教学内容的选取是关键。
我选择了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第53页至第54页的内容,这部分是学生首次接触混合运算,因此,内容的深入性和系统性至关重要。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9—40页。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正确地计算。
例题安排了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
第一层次,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独立解答,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过程。
第二层次,告诉学生要先算出美术组的人数,列综合算式时,就要用到中括号,引导学生列出正确的综合算式,并按顺序完成计算。
第三层次,引导概括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上升为数学结论。
教学目标:1、让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中括号,以及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让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获得发现数学结论的成功体验。
3、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中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观察算式,说说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
小黑板出示:120÷6+4×2120÷(6+4)×2指名回答,并说出理由,集体口头解答。
2、小结计算顺序。
(小黑板出示)回忆: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提问:比较这两题,你还发现了什么?总结:括号能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
二年级数学下《混合运算》教案及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混合运算》教案及反思一、教案部分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混合运算,理解运算的顺序。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混合运算的定义和顺序。
2.常见混合运算的例题解析。
3.实际应用题目的计算。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则。
•难点:理解运算中的括号含义,知道括号内优先计算。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黑板2.投影仪与PPT3.教学卡片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之前学过的加减乘除知识。
2.教学策略: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实例练习。
3.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进行练习,互相检查。
教学过程:1.导入:故事导入,分享一个生活中的购物小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2.讲授新课:讲解混合运算的定义,通过例题演示运算顺序。
3.巩固练习:分组练习,每组出题并交换解答。
4.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强调混合运算的顺序和重要性。
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小组报告、口头测试、观察学生的练习过程。
2.提供反馈:针对学生的答案,给予指导性的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作业布置:1.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出10道混合运算题目,要求有加、减、乘、除和括号。
3.请在生活中找出5个混合运算的实际例子。
二、教学反思本次《混合运算》的教学整体进行得较为顺利,学生对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顺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以下是我的几点反思:1.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我在教学中发现,虽然学生能够记住混合运算的顺序,但在实际计算时很容易出错。
未来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应加强实例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2.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小组讨论等。
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局限性。
未来应尝试更多元的教学方法,如游戏化教学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混合运算(3)》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混合运算(3)》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掌握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律。
2.能力目标:能够灵活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混合运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耐心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的基本技能。
2.教学难点:解决复杂混合运算问题时的思维能力和运算技巧。
三、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包含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的题目展示。
2.学生用具:纸笔、计算器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1.讲述生活中的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第二阶段:讲解与练习1.讲解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律,如先乘除后加减。
2.展示示例题目,让学生跟随计算。
3.继续练习更多的混合运算题目,让学生巩固理解。
第三阶段:拓展和应用1.提出有挑战性的混合运算问题,让学生动脑思考。
2.学生相互讨论解题方法,分享答案并进行讨论。
第四阶段:总结与反思1.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技能,强调提高混合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2.学生回顾课堂内容,反思学习中的困难和进步。
五、课堂作业1.布置混合运算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练习混合运算题目,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六、教学反馈1.定期检查作业,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和提升能力。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习动力和合作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
希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够勤加练习,不断进步!。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通用10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2、培养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含有两级运算(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和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一、直接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5.混合运算)二、复习旧知。
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看大屏幕(课件),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
(学生回答)哪位同学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它们的运算顺序?(学生回答)谁能用自己的理解形象的说一说它们的运算顺序?(学生回答)看来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的很扎实,理解的很透彻。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其实,数学之间是有联系的,只要你们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就能从旧知识中发现并学到许多新知识,不信,你们看这道题(板书:7+4×3),观察一下,与上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1)做一做那么,当他们遇到一起的时候,你们应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拿出本子试着做一做。
2)读一读同学们想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吗?(想)请打开书48页,对照48页的脱式计算,看一看自己做的对不对。
做对的同学就在旁边为自己画上一个大大的笑脸,以示鼓励。
做错的同学,认真观察,找到自己错误的原因,并在旁边改正过来。
(学生独立看书并更正)3)说一说(请做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并更正:请做对的同学说说正确的计算顺序)4)做一做我们知道了当加和乘遇到一起时,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那么,当减法和除法遇到一起的时候呢?请同学们再试着做一做这道题。
混合运算(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混合运算(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混合运算,包括整数加减乘除法的运算顺序,以及如何正确地应用这些运算顺序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并能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解决。
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整数加减乘除法的运算顺序。
2. 学会正确地应用运算顺序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和掌握整数加减乘除法的运算顺序。
2. 学会正确地应用运算顺序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视频,练习题。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混合运算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规律。
2. 讲解:讲解整数加减乘除法的运算顺序,并通过教学视频进行演示。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应用: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混合运算知识进行解决。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
1. 混合运算2. 教学内容:整数加减乘除法的运算顺序3. 教学目标:理解和掌握整数加减乘除法的运算顺序,学会正确地应用运算顺序解决实际问题。
4.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整数加减乘除法的运算顺序,学会正确地应用运算顺序解决实际问题。
5. 教学过程:导入,讲解,练习,应用,总结。
作业设计1. 练习题:完成练习册上的混合运算题目。
2. 实践题: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应用所学的混合运算知识进行解决。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PPT课件,教学视频,练习题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也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在课后,教师应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并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对于掌握不好的学生,教师应给予额外的辅导和帮助。
同时,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混合运算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混合运算(人教版)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了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中混合运算的相关内容。
混合运算指的是在同一数学表达式中,包含有加减乘除等不同类型的运算符号。
学生将学习如何正确识别和解决包含多种运算的数学问题,包括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则,以及括号在运算中的优先级。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包括运算的顺序和括号的使用。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独立解决包含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并正确书写解题步骤。
3. 情感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运算顺序:学生容易在混合运算中混淆运算的顺序,特别是在包含括号的情况下。
2. 括号使用:正确使用括号来改变运算顺序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混合运算的概念,如购物找零等。
2. 新授:讲解混合运算的规则,特别是运算的顺序和括号的作用。
3. 练习:让学生通过例题和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解决一些复杂的混合运算问题。
5. 总结:总结混合运算的规则,强调易错点。
板书设计板书将按照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逐步展示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步骤。
将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来突出重点和难点。
作业设计设计一系列混合运算的练习题,包括基本的运算顺序和包含括号的复杂运算。
要求学生在作业中展示解题过程,以检查其理解和掌握程度。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接受情况,特别是对运算顺序和括号使用的理解程度。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混合运算的技能。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和实践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技巧,培养其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后反思和作业反馈,教师能够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质量,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合集10篇)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1教学内容教科书P48例2及“做一做”,完成P50~51“练习十一”第5、6题。
教学目标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德育教育:爱是什么?(爱可以是一个拥抱;可以是一次感动;爱也可以是一件礼物;一声问候;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最真真实实的爱,最看得见,摸得着的爱,爱还可以事一个动作,一句话语。
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练习题指名学生回答。
师: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呢?【学情预设】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师:刚才这几道题,我们都采用了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内容。
(板书课题: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二、探究新知,掌握算法1.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48例2主题图。
【学情预设】跷跷板乐园场地内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人,场地内还有7个人。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能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吗?谁来说一说?【学情预设】预设1: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预设2:坐跷跷板的比没坐跷跷板的多多少人?预设3:没坐跷跷板的比坐跷跷板的少多少人?2.解决问题。
师:我们一起来解决下面这个问题。
(出示课件)师:想一想,要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学情预设】先求坐跷跷板的有多少人,再把坐跷跷板的人数和没坐跷跷板的人数加起来。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混合运算》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
2.能够正确应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进行混合运算。
3.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和除法进行混合运算。
三、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教学工具:小黑板、彩色粉笔、教具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混合运算场景,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2. 新知讲解
1.介绍混合运算的定义和意义。
2.通过例题讲解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步骤和技巧。
3. 案例练习
1.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解决混合运算的案例。
2.随堂辅导学生解答疑惑。
4. 拓展延伸
1.提出一些挑战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深入。
2.开展一些实际应用的混合运算问题,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5. 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解题方法和技巧。
五、课堂作业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混合运算的理解和运用。
六、教学反思
•思考本节课教学中值得肯定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节课教学做准备。
七、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
•加减乘除
•步骤和技巧
以上是本次课程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 混合运算(2)》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混合运算
(2)》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掌握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的原理和方法。
2.能够独立完成相关题目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
1.在混合运算中正确应用加法和减法的方法。
2.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向学生出示几道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尝试解答,并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解决这些题目的。
2. 讲解
1.简要介绍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的概念及意义。
2.详细讲解混合运算题目的解题步骤和注意事项。
3. 练习
让学生进行练习,逐步加深对混合运算的理解。
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4. 拓展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混合运算的应用场景。
5. 总结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勤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
布置适量的混合运算练习题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完成。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如何提高教学效果,需要反思和改进。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混合运算》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混合运算》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进行简单的混合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 能够灵活运用四则运算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习题和教学小板书。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知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加法和减法,并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口算练习。
2.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混合运算。
告诉学生混合运算是指两个或多个不同的运算同时出现在一个算式中。
Step 2:教学重点1. 以加法和减法为例,教学如何进行混合运算。
2. 提示学生根据运算的顺序先进行乘除,再进行加减。
Step 3:练习和巩固1. 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例如:12 + 3 - 4 = ?2.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完成其中关于混合运算的练习题。
Step 4:拓展延伸1. 引入乘法和除法的混合运算,例如:8 ÷ 2 × 3 = ?2. 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例如:24 ÷ 3 × 2 = ?Step 5:归纳总结在混合运算中,学生需要先进行乘除,再进行加减。
如果有括号,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
这样可以避免混淆和错误。
Step 6: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家继续巩固和练习混合运算的知识。
Step 7: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和回顾,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混合运算的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实例和练习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运算能力。
同时,通过对混合运算的巩固和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单元教案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单元教案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进行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
•熟练运用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加减法运算的先后顺序,并能运用交换律进行运算。
2.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拆分数字、借位等方式解决混合运算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先后顺序,能够正确运用加减法进行混合运算。
2.教学难点:•能够独立解决混合运算问题,尤其是在出现多个运算符时的处理能力。
三、教学准备•课件:包含大量混合运算例题的幻灯片。
•教学辅助工具:计算器、小白板及白板笔。
•课堂练习题:设计好的练习题,供学生课后练习。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复习导入1.以熟悉的简单加减法为例,复习学生对加减法的基本认知。
2.提出混合运算的概念,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第二节:混合运算基础知识讲解1.介绍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强调加减法的先后顺序和交换律。
2.演示如何通过拆分数字或借位等方法解决混合运算问题。
3.给出一些简单例题进行讲解和操练。
第三节:混合运算的综合练习1.设计一些综合性的混合运算题目,供学生课堂上进行练习。
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第四节:课堂练习及小结1.让学生自主完成几道练习题,检验课上的学习成果。
2.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混合运算过程中注意的细节和常见错误。
五、课后作业1.布置相关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要求学生掌握课上所学的知识。
2.鼓励学生课后积极思考,探索更多的混合运算案例,提高解题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涉及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和实例演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并掌握解题方法。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生活案例,加深学生对混合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混合运算的相关概念和方法,能够熟练进行混合运算的题目;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
•熟练进行混合运算的题目。
难点
•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
1.课件:包含混合运算的实例和练习题目。
2.复印好的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引入
1.利用实例引入混合运算的概念。
2.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混合运算解决。
第二节:讲解与练习
1.通过课件展示混合运算的相关概念和方法。
2.引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加深对混合运算的理解。
3.解答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并指导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
第三节:拓展应用
1.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应用混合运算解决。
2.学生自主探究,列出解题步骤和答案。
3.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并进行讨论。
第四节:总结与作业
1.总结混合运算的重点和难点。
2.布置作业:完成课堂练习中未完成的题目,并思考如何应用混合运算
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在混合运算的理解和应用上存在困难,需要重点加强训练。
应多开展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
二年级数学下《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优秀
二年级数学下《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优秀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优秀范文3篇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优秀范文篇1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没有括号的两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2.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并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及书写规范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没有括号、含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正确进行计算.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
1.口算.24+8 32-6 3×6 18÷9 47-1037+5 28÷7 4×6 47-2 54÷92.计算.24+8-6 3×6÷947-21+5 28÷7×6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二、探究新知。
我们计算的两步式题,都是直接写出得数.为了看清楚运算的步骤,便于检查运算过程,可以写出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计算的结果,用一种新的格式来表示,即脱式.1.教学例1.(1)板书:47-12+5教师提问:观察算式发现什么?引导学生明确:算式中只有减法和加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教师讲述:用脱式计算两步式题时,要先在原题下面的左边写“=”,再在“=”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还设计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接着对齐上面的“=”,在下一行写“=”,在“=”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边说边板演)教师板书:47-12+5=35+5=40(2)学生试算:48+16-37 54÷9×7指定两名学生板演.订正时再强调书写格式.2.教学例2.(1)板书:6×3+50 50-6×3教师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教师说明: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观察左边的算式,引导学生说明先进行什么运算,教师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笔画上横线.表示要先做乘法运算.然后明确再算什么.观察右边的算式.引导学生说明在这个算式里先算哪一步,教师也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笔画上横线,表示要先做乘法运算.强调:没有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让学生试着计算,指定两名学生板演.(2)指导学生看教科书第9页下面的法则.勾画出法则并齐读,然后指名复述.(3)反馈练习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19+5×3 7×8-29提问:在有乘法和加、减法的算式里,先算什么?学生计算,指定两名学生写在投影片上.订正时要注意书写格式.3.教学例3.(1)板书54÷6-7 7+54÷6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教师说明: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都要先算除法.引导学生明确:左边的算式,先算除法运算,再算减法运算.右边的算式,也是先算除法运算,再算加法运算.启发学生试算,指定两名学生板演.(2)指导学生看课本例3上面的'法则.(3)反馈练习:45÷5-8 36+49÷7先让学生说一说:有除法和加、减法,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计算.4.师生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有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除法.三、全课小结。
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5篇
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5篇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1.能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计算;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体验运算律的作用。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以及运算定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谈话:元旦节快要到了,我们班的同学打算做一些小饰品来装饰教室,请看老师带来的数学信息。
出示信息:同学们做了24朵红花,做的黄花比红花朵数的1/3多2朵。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一)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1)结合情景理解算理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问题。
师:我们首先解决做黄花多少朵?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请你根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独立列式解答。
生汇报:241/3+2师:你是怎么想的?说说你的解题思路?该如何计算呢?师板书过程。
为什么先算241/3?师:观察这个算式,有乘有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深化运算顺序3/8(3/4-1/6)5/6-4/92/3 7/123/14+7/8师:运算顺序都能掌握,选择其中的两个快速得算出结果来。
做完后集体订正。
师:做这类计算题时,我们注意什么呢?教师总结看想算查(3)抽象运算顺序师:观察这几个算式,他们都是有关分数的计算,里面包含了加减乘除还有小括号,想一想,它们的运算顺序是这样的?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师生小结:由此得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4)体验应用,内化知识看一看算式中有哪些运算?想一想运算顺序是怎样的?1/2+2/35/63/5 (1/2+2/3)5/63/5(1/2+2/3)(5/63/5) (1/2+2/35/6)3/5思考:算式中的运算都是一样的。
为什么运算顺序不同?(二)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1)情景引出问题师:同学们不仅做了红花、黄花装饰教室,还做了漂亮的中国结,请看老师带来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
2.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目标解析:
通过复习旧知,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交流、计算中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同时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课件出示下面题目: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第47页例1。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信息?
3.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4.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
(二)交流中探究新知
1.反馈解法,初步感知
(1)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方法一:分步算式方法二:综合算式
53-24=29(人) 53-24+38=67(人)
29+38=67(人)
(2)汇报交流: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
2.明确概念,揭示课题
(1)什么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它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呢?
(2)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3)揭示课题。
3.运用规定,脱式计算
(1)课件出示:53-24+38,
(2)讲解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示范板书:
教师边讲解边说明:先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
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
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
(3)梳理提问: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啊?4.体会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1)课件出示:48-8+17,15÷3×5,指定学生说说每道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2)教师指出:加与减、乘与除分别是同一级运算。
(3)学生尝试计算,同时指定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4)归纳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三)反思中加深理解
1.比一比:今天的计算方法和以前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处?
2.练一练: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
(1)课件出示例1的条件,同时提出问题:这天阅览室共来了多少人?
(2)尝试练习后全班交流,重点使学生明确:“中午走了24人”是多余的条件。
3.探究例1的另一种解法。
(1)现在我们知道“这天阅览室共来了91人”和“中午走了24人”,还可以怎样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列综合算式:53+38-24。
(2)学生独立计算。
(3)体会加减法混合运算,交换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一)计算(教材第47页“做一做”)
23+6-11 2×8÷4 72÷8÷3
= □○□ = □○□ = □○□
= □ = □ = □
1.指定学生说一说每道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2.学生计算每道算式,教师巡视,巡视时关注学生书写的规范性。
3.全班交流,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二)改错(教材第50页第3题)
34-17+3 3×8÷4 18÷3×3
=34-20 =24÷4 =18÷9
=14 =6 =2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定学生说明错误的理由。
2.口答:这些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教材第50页的第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