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第九册小学美术教案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九册《杯子的设计》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九册
《杯子的设计》教学设计
綦江县永乐中心小学倪云全课业类型:设计·应用
授课年级:小学五年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设计与应用之间的关系,能对生活中常见的杯子进行功能、造型、材质等方面的分析,并使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很多物品在设计时要与使用相联系的,启发学生从实用与艺术的角度出发进行杯子的设计。
教学对象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美术知识、美术技能,并积累了一定的生活体验。
针对该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从学生兴趣出发,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会探索及应用,提高欣赏能力。
学生在活动中,引发兴趣、体验感受生活中的设计。
在对生活中最熟悉物品的欣赏、选择中,学生进行感知体验,展开探究性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杯子的结构、功能、造型等方面的知识,设计出实用、美观的杯子。
2、能力目标:运用了解的知识,设计出既有个性、功能性又美观的杯子。
3、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设计要素,渗透设计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观察、分析杯子的结构、材料、功能与造型特点,掌握杯子的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
用设计意识,设计出既有实用性又有观赏性的杯子。
教师:教学课件。
学生:水彩笔或油画棒,绘画纸,课前搜集各种杯子、了解杯子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人美版九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九册美术教案》一、引言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而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和艺术素养培养的关键时期。
人美版九册美术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和富有创意的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和绘画技巧。
二、课程概述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人美版九册美术教案》,学生应:- 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艺术知识。
- 培养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人美版九册美术教案》包含以下内容:- 素描基础技法训练。
- 水彩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 中国传统画法的学习和实践。
- 西方绘画风格和艺术流派的介绍。
- 名家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 图像设计和创意表达的实践。
- 实践性项目和班级合作创作。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师能够向学生展示各种绘画技法、艺术作品和创作过程。
通过图像、视频和音频的辅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概念和学习方法。
2. 示范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绘画过程的示范,向学生展示正确的绘画技巧和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逐步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3. 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的重要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小组项目,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创作,促进他们的艺术表达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4. 实践项目实践项目是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际的绘画活动和创作任务,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这样的实践经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
四、教学安排1. 整体规划《人美版九册美术教案》按照不同主题和技法进行分册,每册包含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多个课时。
教学安排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调整。
2. 单元设计每个单元包含以下内容:- 单元主题和目标。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
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案书电子版
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案书电子版教案标题:创意探索——以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为基础的教案书电子版教案概述:本教案书电子版旨在为小学生提供艺术学习的指导,结合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通过创意探索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案书电子版将根据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提供专业的教案建议和指导,旨在帮助教师设计出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美术课程。
教案书电子版结构:一、教学背景分析1.1 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背景1.2 学生认知特点与美术教学目标1.3 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的特点和使用指南二、教学目标设定2.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教材内容,使学生掌握美术基本知识、技能和理解美术的历史、文化背景。
2.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2.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价值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安排3.1 教学单元划分:按照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的单元划分,设计与教材内容对应的课程。
3.2 每个单元的教学要点和重点难点3.3 课程内容扩展和拓展:为每个单元提供相关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相关艺术家的介绍,以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4.1 针对小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4.2 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合作学习和表达创意的能力。
4.3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为学生呈现更丰富的艺术作品和相关信息。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5.1 设计合适的学生评价方式,以评价学生的艺术作品和学习效果。
5.2 提供具体的评价标准和反馈建议,以帮助学生改进和进一步提升。
六、教案实施和总结6.1 教案的实施安排和时间规划6.2 教师在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教学策略6.3 教学总结与反思,根据教学实践和学生反馈对教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通过以上的教案书电子版撰写,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规律,按照学生认知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提供丰富的教案建议和指导。
人美版 第九册教案
一、教材分析(一)编辑指导思想本课是一节集中欣赏人物肖像的“欣赏·评述”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肖像艺术的特征,认识肖像艺术形神统一的艺术表现力;通过欣赏不同表现方法的艺术作品,感受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以及与作品的和谐统一,认识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从而了解美术语言与作品表现力的关系。
(二)教材版面分析本课两个页面,共展现艺术家作品5幅,学生作品3幅。
艺术家作品中涉及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速写,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欣赏的方法,了解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
曾鲸的《张卿子像图轴》是一幅立轴绢本设色人像,书中选用了局部。
此画高111.4厘米,宽36.2厘米。
张卿子是一位诗人兼名医,他编辑的《伤寒论》称之为“张卿子伤寒论”。
图中张卿子身着浅青色长袍,头戴乌巾,指甲修长,悠然捻须。
画家曾鲸将人物刻画得仪表端雅,仪态安详。
此画先用淡墨多层烘染,再加以染彩,色调柔美,在加轮廓色时,画家不仅注重不同质感的表现,还特别注意在耳朵等部位用较浓的赭石色勾提,达到墨色浑然一体的效果。
这幅画是曾鲸59岁精心绘制的佳作,人物刻画形神兼备,呼之欲出,是中国人物画的珍品。
《藏族女孩》是版画家李焕民的套色水印版画代表之作,高43厘米,宽23 3厘米。
它以其精美细腻的娴熟技法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好评,现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套色水印木刻特别讲究刀味、水味和版味的各种表现技法。
在版画中,刀味即用各种不同刀口的刻刀(半圆形、三角形、平口形)在木板上刻制出来的刀痕的味道。
水味就是利用印制版画过程中,颜色水分干湿的不同变化产生的自然过渡衔接的浸润色彩,水多时颜色浅而朦胧,水少时颜色深而浓厚。
版味就是利用板材的自然肌理、纹路产生的独特效果。
《藏族女孩》画面的构图为近距离肖像特写,从视觉上非常抓人。
从刀法上看,女孩脸部没有一点刀痕,为的是表现女孩较细腻的皮肤,在长长的眉毛、充满渴望的眼睛及小巧的鼻翼处也只恰到好处地留下了点点刀痕。
人美版第九册美术教案(shang)
人美版第九册美术教案(shang)人美版第九册美术教案(shang)1、肖像艺术课题总第(1)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内容:1、显性内容能准确地描述和评价作品,会区分不同的艺术表现方法。
2、隐性内容认识艺术的多样化,培养欣赏多元文化的能力。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学习人物精神,适时渗透国际主义教育。
教学目标:1、欣赏用各种绘画工具画出的肖像作品,感受它们的不同。
2、在欣赏的过程中注意把“形”和“神”结合起来。
3、结合人物的外表和神态向同学描述自己喜欢的肖像作品。
教学重点:在欣赏的过程中注重“形”“神”互相结合。
教学难点:在绘画过程中注重“形”“神”互相结合。
教学准备:图片、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补充意见一、欣赏1、出示肖像作品(国画、雕塑、油画、版画、线描),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不同的工具和画法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2、出示图片《〈蒙娜丽莎的微笑〉》,这是一幅世界上最伟大,最著名的肖像画。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的作品。
画家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特别注重刻画,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含义无穷,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
很多人都说这是一种神秘的微笑。
3、小结:肖像艺术重在传神,“以形写神”是我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一个重要经验。
“形”我们都知道是指的人的外表;“神”指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
在优秀的肖像作品中,形神是皆备的,两者缺一不可。
二、学生讨论如何才能把人物的形象和神态很好的结合起来呢?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人物外貌的基础上再去想象人物的思想感情。
去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猜一猜拿出自己的照片,让你的同桌根据你的神态猜一猜你当时的心情。
并想一想如何进行创造性的表达。
四、画一画选择自己喜欢的肖像图片,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改画。
并可按照自己的理解加上背景。
五、课后拓展从课外书上,网上,杂志上去观察更多的人物肖像,并向同学描述人物的外表和神态。
学校美术课教学必备的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学校美术课教学必备的人美版第九册教案(下)作为一门艺术课程,美术的教学需要特定的教材来辅助教师讲授,同时需要科学的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人美版第九册是一本课程教材,它将美术知识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并且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掌握知识点。
下面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阐述人美版第九册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教材进行教学。
人美版第九册是一本适用于初中二年级学生的教材。
该教材包含了近现代美术作品、中国民间艺术、油画、版画、书法、雕塑等艺术形式的介绍。
相对于其他美术书籍,人美版第九册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将艺术形式进行了系统性的介绍,让学生对不同的艺术形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这对于美术教学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美术作品的艺术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为了在教学中更加全面的帮助学生学习,我们需要有一个包含各种艺术形式的教材。
人美版第九册可以很好地胜任这个任务。
人美版第九册的图片和图解非常清晰,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和形式特点。
对于学生来说,美术知识往往比较抽象。
而这本教材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理解美术作品的特点和形式。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几张比较有代表性的图片,让学生在了解作品的同时,观察细节,了解作者的构图、色彩等手段。
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在创作中吸收各种美术元素。
人美版第九册对于艺术教育的价值观有一定的引导和提示作用。
书中介绍的美术作品大多都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包括其传播价值、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等等。
通过分析作品,让学生认识到美术作品所代表的意义和影响,培养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情趣。
在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在教材基础上开展讨论,引导学生思考。
人美版第九册的教学内容严谨,具有针对性。
针对不同的学习层次和需求,教材在细节上做了很多精细的设计,包括细节突出、知识点重点突出、学生思考及创作的引导等。
这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操作手段,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辅导。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九册教案教材分析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九册教案主备人:曾水秀一、教材分析1、从整体结构上看,注重知识的延续性. 本册教材的各课内容彼此没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和以往一样采用并列式散点式而非单元式,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时,课序可以根据季节,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一定的调整.同时本册教材进一步延续整套教材的知识体系,如:线条系列的《画人像》;国画系列的《动物的脸》;色彩系列的《色彩的色相》,《色彩的明度》;泥塑系列的《杯子的设计》;版画系列的漏印版画《唱起来跳起来》.欣赏系列的《肖像艺术》,《飞天》,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2、从学习领域上看,强调综合性. 全册共有19课,其中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有专题欣赏,但大多随堂教学相对比较薄弱,"综合•探索" 领域有两课,但其他课中也渗透了综合,如:《美术中的比例知识》中剪贴画相结合,体现了学科内的综合.再如:《有趣的汉字》是语文与书法的结合;《美术中的比例知识》是美术与数学的结合,在教学中不讲比例的定义,讲与美术学科相关的知识,体现了跨学科的总和.3、从主题选择上看,突出多元化与趣味性. "美术与自我"主题,为0课,"美术与社会" 主题有5课占总数29.4% ,"美术与自然"主题有2课占总数的11.8%,"纯学科表现"主题有5课《肖像艺术》,《画人像》,《绘画中的透视现象》,《美术中的比例知识》,《色彩的色相》,《色彩的明度》,体占总数的29.4%,在其他主题方面(包括生活用品,机械等)共有6课,占总数的35.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册教科书淡化了"美术与自我"主题, 而"纯学科表现"主题比前几册有了强化, 体现了知识的基础性.同时注重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编排了《飞天》,《有趣的汉字》,《偶戏》;内页大开本介绍了《雅典娜神庙》,《美术中的比例知识》一课中重点欣赏了哥特式建筑代表《巴黎圣母院》的比例之美,体现了教材的多元化.《提线纸偶》《有人脸的器物》《光盘架的设计》《杯子的设计》等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体现了教材的趣味性.二、全册重难点(一)重点:1、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艺术概括力,分析色彩的对比,能写生简单的生活物体透视现象。
人美版第九册小学美术教案.doc
人美版第九册小学美术教案人美版第九册小学美术教案认识中国画教学目的1、欣赏中国画的作品范例,初步了解中国画的特点。
2、了解学习中国画的笔墨表现技法。
3、掌握正确运用点、线、面进行笔墨练习。
教学重点掌握中国画笔、墨、水分的特性。
教学难点水分的运用和把握。
教具准备毛笔、墨、国画颜料、水罐、调色盘、生纸宣、抹布、报纸等。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
2、欣赏中国画的优秀范例,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魅力。
构图,线条,色彩,书法等方面。
3、介绍中国画使用的材料笔常用的有羊毫、狼毫和兼毫三种。
羊毫的毛质较软,吸水量较大,适宜染色,狼毫毛质较硬,弹性好,适宜勾线,兼毫是狼毫和羊毫的合制,有两着的特性。
墨有油烟和松烟两类,我们常用的有“一得阁”墨汁。
纸生宣纸或吸水性强的毛边纸。
砚塑料调色盘或普通的白瓷平底盘子。
水和盛器调墨洗笔用的杯子一个。
颜料软管国画颜料(水彩颜料也可代替)。
报纸铺垫在桌上,防止弄脏桌子。
抹布用于吸笔上多余的水,课后清理桌面等。
4、讲授笔墨的基本技法;执笔方法中锋运笔时笔杆垂直,笔尖在所画线的中间。
侧峰偏锋运笔。
运笔方法提、按、顿、挫、揉、拖、顺、逆、勾勒、皴、擦等。
用墨焦墨、重墨、浓墨、淡墨、轻墨一次用墨、二次用墨。
5、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6、教师点评。
二、南瓜和辣椒(中国画)教学目的1、了解国画传统写意瓜果技法。
2、学习写意南瓜和辣椒的简单画法,掌握基本的笔墨技能。
教学重点理解瓜果的形态特征及笔墨的掌握运用。
教学难点如何较好地运用笔墨生动地表现南瓜和辣椒。
教具准备毛笔、墨、国画颜料、水罐、调色盘、生宣纸等。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
2、指导学生欣赏著名画家齐白石的南瓜,引导学生了解南瓜的特点。
3、欣赏简笔画的南瓜和辣椒,加深学生对它们外形的理解,直观辨别南瓜和辣椒外形的差异。
4、教师示范作画过程,进行具体的技法指导⑴南瓜用色朱砂、藤黄师先把笔润湿,朱砂调些藤黄,笔尖再蘸点颜色,从上而下,自左向右,侧锋用笔,注意浓淡变化,约画五、六笔,每一笔高低变化应有变化。
小学美术教案人美版精选5篇
小学美术教案人美版精选5篇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案篇一教学课题:《面具》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
面具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种族的信仰、社会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
它最早体现在原始乐舞、武术、图腾崇拜上。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以及地域种族差异形成了各自的体系,风格迥异争奇斗艳。
面具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从小学生就带着猪八戒、孙悟空等一些面具嬉戏玩耍,因此本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想象、创造能力的提高。
同时剪纸是崇安中小的校本课程,本课校本课程与美术教学课紧密的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复习巩固民族的面具艺术就、进一步感受其艺术特点。
2、能力目标:对称剪剪纸的形式设计制作面具,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动脑,动手,动眼的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从制作中体会剪纸活动的乐趣,体验制作成功的喜悦之情,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并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
教学重点:面具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难点:细节部分的剪刻。
课时:2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电子展板、课件学具准备:蜡光纸、剪刀、胶棒、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录像导入:欣赏贵州傩戏面具舞蹈三、讲授新课1、复习面具的分类(世界面具: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亚洲面具;中国:藏戏、傩戏、陕西灶火、京剧面具等。
)以及面具特征。
2、第一课时面具作品点评3、请小老师演示剪纸面具的设置步骤4、欣赏剪纸面具四、学生制作,师巡回指导五、自我评价:请几个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面具,同时也让其他同学评评他的面具。
设计意图: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个性。
小学美术教案人美版篇二课业类型: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通过植物线描写生,练习写生的技法。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植物的形象特征,用线描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
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造型能力。
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小学美术教案人美版(5篇)
小学美术教案人美版(5篇)学校美术教案人美版篇1课时:1课时课业类型:设计·应用教学目标:学问目标:通过这幅创作画,表现自己喜爱的课余生活,并使同学进一步把握人物动作的画法。
力量目标: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想法,培育同学的制造性。
情感目标:培育同学喜爱生活的美妙情感。
教学重点:人体的各种动态特点。
教学难点:画面的构思和组织。
教学方法:观赏观看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沟通商量法、讲解法、问答法等。
教学手段:示范学具预备:铅笔、彩笔、油画棒教具预备:同学的优秀作品、铅笔、彩笔、油画棒德育渗透: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心情,检查用具预备状况,做好上课预备。
二、导入师启发同学谈:放学了,打铃了,小伙伴们放学后最喜爱去什么地方?最爱干什么呢?三、讲授新课1、能仿照一下你参与的活动的动作吗?(1)、老师请五位同学背好书包,上讲台表演。
(2)、其他同学观看,说一说他们在干什么?依据同学的回答,老师出示课题:放学了观赏(出示优秀作品)请同学用速写的方式,画下同学的动作。
老师可以示范,同学协作,用相互做模特的方法解决。
介绍绘画的方法,老师边讲边示范。
要留意人物的比例关系及动态的表达,线条的运用。
2、观赏课本上的照片,商量照片上的活动内容。
观赏作品:画面画了什么内容?怎样去表现的?(1)、同学观看,从人物动态、环境上进行商量沟通(2)、说说本校放学时的情景。
(启发、引导)a、你在放学的路上,遇到过哪些让你难以遗忘的事情?b、在放学时,同学们的表情和动作是怎样的?同学观看回答观赏分析人物动态、表情、等特征,为下一步作画打基础,同学以小组形式开头商量,然后选代表回答下列问题。
3、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喜爱的活动。
三、老师总结:1、人物动态:小画的动作都不是简洁的动作,可是画得很生动,这说明小基本上把握了人物动作的画法。
2、背景:有冗杂的背景,也有比较简练的。
冗杂的背静可以把环境交代清晰,像人物所处的位置在哪里;简洁的背静有利于突出主要人物。
小学美术第九册人美版第五课偶戏教材教案
小学美术第九册人美版第五课偶戏教材教案一、教材分析(一)编辑指导思想偶戏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是兼有视听之娱的表演艺术。
偶戏对表演场地要求不高,易于流动,道具相对简单,人物造型生动、有趣,因此深受广大民众特别是少年儿童的喜爱,在民间流传极广。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本课编辑的意图是通过学习,了解偶戏的发展历史、丰富多彩的表演形态和千变万化的人物造型,吸引学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
学生通过欣赏、感受、设计、制作、表演等过程,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感受民族艺术的魅力。
(二)教材版面分析偶戏的种类非常丰富,教材在版面上只提供了皮影戏、布袋偶戏、木偶戏三种,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与思考的空间。
教师可以联系本地区的偶戏,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各种偶人,或者走访艺人、观看偶戏表演等。
版面中一幅明代的《木偶戏演出图》,向我们展示了偶戏表演时的情景,反映出偶戏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受人们的喜欢。
教材第11页呈现的是用手套制作布袋偶的制作过程和用曲别针、橡皮泥等材料制作的提线木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用同样的材料或者用其他样式的手套还能做成什么形象的偶人?还可以开发运用哪些材料?(三)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欣赏不同表演形态的偶戏,了解有关偶戏的文化以及发展,了解偶人的造型特点及表演特色。
应会:能根据自己喜欢的故事,选择不同材料制作布袋偶,并合作表演。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相互交流学习资料和对传统偶戏的欣赏,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偶戏的发展历史和表演特色,以及偶人的设计特点和造型方法,从而体验民族传统艺术的魅力。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以及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了解有关偶戏的文化,加深对民族传统艺术的了解。
尝试用不同材料制作偶人。
难点:材料的巧用,让制作的偶人动起来。
(五)学习材料有关偶戏的录像、图片、课件和各种制作材料。
小学美术《杯子的设计》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五环节:形成性评价,表达思想,交流情感体验。
板书设计
杯子的设计:实用美观图案装饰色彩以人为本
教学反思
《杯子的设计》课堂设计以学生探究为切入点,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感受不同的杯子设计的微妙之处,从而体验设计者表达的设计思想,使学生了解杯子各部分的结构、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方便实用美观的杯子。了解设计与应用之间的关系,明确“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启发学生通过各种设计的手段,从实际出发进行杯子的设计,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逐步培养学生分析、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
教师设问内容: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来一起做个小游戏,请你在我的描述猜出一究问题设计:他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小小的杯子我们每天都在使用,但很少有人会注意它。那就请你仔细看看黑板上的这个杯子,(用手指示贴着的杯子他由那几部分组成的呢?)学生行为:杯体、杯把、有的有盖子…….教师追问:杯子各部分有什么功能呢?学生行为:杯体盛水,杯把手握,盖子可以保温也可以防止灰尘……
2、小组分析问题设计:今天我给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个各有特点的杯子,那你找一找这些杯子特点在哪里?它各部分有什么功能呢?请小组一起找一找会有什么新发现呢?(小组分析各种杯子特点和功能)问题设计:同学们讨论的真热闹,哪组愿意和大家说一说你们组的杯子特点在哪?
3、欣赏设计开拓思路(分目标:欣赏古今各类设计作品,开拓思维思路,)师:老师也带来一些这样美观的杯子我们一起来看看请看大屏幕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其实我们的古人就十分注重杯子的装饰这是新新石器时代折线纹彩陶杯、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妇好墓的象牙雕夔鋬(kuípàn)杯、玉云形杯唐朝这些杯子都有很美的图案,而且他们使用的的材料也不尽相同随着时代的发展杯子的也悄悄发生着变化,请你仔细观察他们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师:这是水果造型的、还有你们最喜欢的卡通造型,看这是什么造型的?这个造型真巧妙,电脑键盘也跑到杯子上了,我不得不为这个设计师竖起大拇指。我们看这些杯子多么与众不同啊,你看你再看这些杯子除了方便使用,造型美观它也许会有深刻的含义在里面你看看这组杯子有什么特点呢?(点击家庭的杯子)学生行为:观察得出一组杯子是家庭套杯,这样的家庭实用的杯子,爸爸大杯子,妈妈用中杯子,孩子用小杯子师:你说的真好,真的老师看到了这三个杯子就想到了自己温馨的家,看这小小的杯子给人多么美的享受啊。实用美观的杯子就能受到我们的欢迎,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设计,又有什么创新之处。
第八课 有趣的汉字 教材 教案 讲义 教学设计 教学参考 教学案例(小学美术第九册(人美版))
第八课有趣的汉字教材教案讲义教学设计教学参考教学案例(小学美术第九册(人美版))作者:李东梅[教材阅读]一、教材分析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
它书写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载负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它具有超越方言分岐的优势,长期承担着人们用书面语交流思想的任务;它生发出书法、篆刻等独特的艺术。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一)编辑指导思想汉字从形成体系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夏商之际,甲骨文已是能够完整记录汉语的文字体系,而此时的甲骨文明显带有早期汉字象形性很强的特点。
最初,先民开始用简单的图画表示一样东西或一样事物,目的是告诉别人或帮助自己记忆,这就是早期的图画文字。
我们的先人在创造文字的时候,尽可能地使一个文字的形体,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它所代表的事物的某些特征,使人们看到字形便能产生联想,从而领悟出某个字所表示的意义。
可以说汉字是想像力的产物,它的演进历史为我们运用汉字构型创作绘画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在设计与创作中,如能充分发挥汉字各种字体的特点及构型,运用巧妙,构思独到,定能设计出精美的作品来。
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
教材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历程,从而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培养他们热爱汉字的热情。
教学中,教师利用汉字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借助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如让学生运用肢体动作生动活泼地表现汉字造型等),使学生通过观察、联想、比较、思考,进而在游戏中大胆地将自己对汉字的认识和感受表现出来,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
(二)教材版面分析教材中选用了刻有文字的兽骨,古代不同时期的货币、书法、绘画作品等,其用意是向学生展示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了解汉字具有不同形式的用途,激发他们学习和了解汉字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网站,鼓励学生自己搜集有关汉字的资料,启发学生去关注身边用汉字美化、装饰生活的现象,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发探究的欲望。
书中展示了“马”字的演变过程,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把自己搜集的其他汉字的演变过程讲给大家听,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美版第九册小学美术教案认识中国画教学目的:1、欣赏中国画的作品范例,初步了解中国画的特点。
2、了解学习中国画的笔墨表现技法。
3、掌握正确运用点、线、面进行笔墨练习。
教学重点:掌握中国画笔、墨、水分的特性。
教学难点:水分的运用和把握。
教具准备:毛笔、墨、国画颜料、水罐、调色盘、生纸宣、抹布、报纸等。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
2、欣赏中国画的优秀范例,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魅力。
构图,线条,色彩,书法等方面。
3、介绍中国画使用的材料:笔:常用的有羊毫、狼毫和兼毫三种。
羊毫的毛质较软,吸水量较大,适宜染色,狼毫毛质较硬,弹性好,适宜勾线,兼毫是狼毫和羊毫的合制,有两着的特性。
墨:有油烟和松烟两类,我们常用的有“一得阁”墨汁。
纸:生宣纸或吸水性强的毛边纸。
砚:塑料调色盘或普通的白瓷平底盘子。
水和盛器:调墨洗笔用的杯子一个。
颜料:软管国画颜料(水彩颜料也可代替)。
报纸:铺垫在桌上,防止弄脏桌子。
抹布:用于吸笔上多余的水,课后清理桌面等。
4、讲授笔墨的基本技法;执笔方法:中锋:运笔时笔杆垂直,笔尖在所画线的中间。
侧峰:偏锋运笔。
运笔方法:提、按、顿、挫、揉、拖、顺、逆、勾勒、皴、擦等。
用墨:焦墨、重墨、浓墨、淡墨、轻墨一次用墨、二次用墨。
5、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6、教师点评。
二、南瓜和辣椒(中国画)教学目的:1、了解国画传统写意瓜果技法。
2、学习写意南瓜和辣椒的简单画法,掌握基本的笔墨技能。
教学重点:理解瓜果的形态特征及笔墨的掌握运用。
教学难点:如何较好地运用笔墨生动地表现南瓜和辣椒。
教具准备:毛笔、墨、国画颜料、水罐、调色盘、生宣纸等。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
2、指导学生欣赏著名画家齐白石的《南瓜》,引导学生了解南瓜的特点。
3、欣赏简笔画的南瓜和辣椒,加深学生对它们外形的理解,直观辨别南瓜和辣椒外形的差异。
4、教师示范作画过程,进行具体的技法指导:⑴南瓜:用色:朱砂、藤黄师:先把笔润湿,朱砂调些藤黄,笔尖再蘸点颜色,从上而下,自左向右,侧锋用笔,注意浓淡变化,约画五、六笔,每一笔高低变化应有变化。
用墨:浓墨、焦墨。
师:等色稍干时,调浓墨用中锋勾线,线条要粗矿有利,要有曲折顿挫及明显的粗细变化。
5、学生练习南瓜的画法,教师巡视指导。
6、(生停)教师示范辣椒的作画过程:⑵辣椒:用色:洋红用墨:浓墨师:用湿笔蘸洋红,一笔形成。
再用干净的笔尖蘸浓墨,勾画辣椒的柄。
7、学生继续练习,教师提醒注意用笔的浓淡干湿,落笔之前可在吸墨纸上先试一试墨色。
8、教师板书南瓜和辣椒的用笔。
9、出示整张画的完整构图,并提上文字。
10、学生可根据熟练程度,画一张相对完整的图。
11、作业评讲。
12、教师小结:写意公鸡的画法。
三、闽南佳果(中国画)教学目的:1、进一步了解国画传统写意瓜果技法。
2、学习写意荔枝的简单画法,掌握基本的笔墨技能。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理解荔枝的形态特征及笔墨的掌握运用。
教学难点:如何较好地运用笔墨生动地表现荔枝。
教具准备:毛笔、墨、国画颜料、水罐、调色盘、生宣纸、报纸等。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
2、指导学生欣赏著名画家齐白石的《荔枝》,引导学生了解荔枝的生长特点。
3、欣赏简笔画的荔枝,加深学生对它外形的理解。
4、教师示范作画过程,进行具体的技法指1)用湿笔蘸洋红,笔尖蘸一点浓墨,点荔枝半边。
2)蘸少许水再蘸洋红点出整个荔枝。
3)把笔洗干净,蘸浓墨画果柄。
4)用花青调墨再蘸浓墨点叶子,用浓墨勾叶脉、画枝干。
5、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教师提醒注意用笔的浓淡干湿,落笔之前可在吸墨纸上先试一试墨色。
6、教师板书荔枝的用笔。
7、出示整张画的完整构图,并提上文字。
8、学生可根据熟练程度,画一张相对完整的图。
9、作业评讲。
10、教师小结:1)写意荔枝的画法。
2)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和方法。
四、伸向远方的路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理解透视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用透视规律画出街景。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表现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重点:表现近大远小的路及路边的景色。
教学难点:透视现象在路边景色中的运用。
教具准备:绘图铅笔、橡皮、纸张、勾线笔、水彩笔、油画棒等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组织教学。
2、复习透视现象知识。
3、导入课题《深向远方的路》师:我们知道如果我们站在马路中间,会看到我们脚下的路很大,很宽,越往前看会怎样?生:路越来越小。
师:好,那在路边,还能看到些什么?生:还有树、房子、汽车、电线杆等师:路边的景色有什么变化?生:近的大些,远的小些。
4、教师示范错误的例子,让学生找找其中的错误。
5、教师出示正确的范图,让学生观察上面的景物特点。
6、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1、欣赏。
2、出示范图:一是色彩对比强烈,一是色彩对比弱,让学生判断哪张好?3、教师示范上色。
⑴画主体。
⑵画局部。
⑶调整大关系。
4、布置作业。
5、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6、作业讲评。
7、教师小结。
8、教学反馈:五、六面体平行透视教学目标:画生活中的六面体物,培养观察力,认识平行透视现象。
教学重点:平行透视特点认识。
教学难点:平行透视的画法。
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
2、观察六面体,回答问题。
师:大家看,这是一个很普通的盒子,谁会画?学生上来示范。
师:他画得对不对,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想想老师的问题,找找盒子的秘密,然后就知道答案了。
(介绍一下盒子上的术语,如:面、棱边等)⑴这个盒子有几个面?六个⑵盒子上有几条棱边有何特点?与桌面平行?垂直?(四条)⑶垂直的棱边都一样长吗?不一样,前面的长一些,后面的短一些。
3、观察几张范图,找找其中的错误。
4、教师小结:六面体:长方体和立方体的统称,它们由六个朝向不同的面组成。
视平线:与画者眼睛高度一致,并与画面平行的一条水平线。
心点:画者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
消失点:又称灭点,与画面不平行且相互之间平行的直线,在画面上越远越靠拢,最后消失于一点,称为灭点。
5、引入六面体平行透视知识:六面体的一个面与画面平行的透视,六面体的平行透视由三组线组成,一组水平线,一组垂直线,另一组心点消失。
6、教师示范一水平透视六面体的画法。
1)画一六面体平行透视关系。
2)刻画细部,抓住物体的特点,表现出盒子上的外包装。
7、比较六面体不同摆放的透视感觉,引出成角透视知识。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六面体是一个面正对着我们,现在你能看到几个面?(两个)师:你能用刚才的方法分析一下现在看到的这种现象吗?(学生回答)。
8、教师小结:六面体成角透视:六面体的任何一个面都不和画面平行的透视。
它由三组线组成,一组垂直线,另外两组朝左右两个消失点消失。
9、展示成角透视和平行透视的对比图。
10、观察自己带来的六面体,从不同角度写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11、作业评奖:展示优秀的作业,评奖不足的地方。
六、铁丝造型教学目的:1、认识造型艺术新样式,使学生学会用铁丝塑造各种独特的线条造型。
2、学习使用金工工具,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独立自我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造型艺术新样式。
教学难点:学会用铁丝塑造各种独特的线条造型。
教具准备:各种颜色的铁丝,尖嘴钳、铁丝钳等工具。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
2、出示一根铁丝,导入课题《铁丝造型》。
3、教师说明制作的注意事项。
⑴缠绕铁丝要耐心、仔细。
⑵工具使用中注意不要伤了手,不要将铁丝指向别人。
4、说明制作步骤:⑴先在白纸上作“一笔画”草图进行构思。
⑵再将铁丝弯曲成型。
⑶如果制作复杂的立体的铁丝造型,先制作出几个基本的部件,再进行组合。
5、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讲评学生习作。
6、教学反馈。
七、儿童头部比例教学目的:1、掌握头部形态和五官位置比例。
2、认识儿童与成人头部比例的区别。
教学重点:儿童头部比例的认识。
教学难点:对“三停五眼”的理解和认识。
教具准备:绘图铅笔2B、4B、橡皮、纸张等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组织教学。
2、出示一张不正确的范图,让学生来找找其中的错误。
3、导入课题,学习《儿童头部比例》。
4、请一同学上前来作模特,其他人观察:师:人的脸部五官是按照一定比例长的,如果个别五官的位置不对了,人就会看起来变形了,我们先来看几张图片。
(师拿出范图,帮助学生观察)师:看看这张画怎样?生:鼻子太长了。
师:跟什么相比感觉长了?生:和嘴巴这相比,感觉长了。
师:很好,再来看这张,怎样?生:感觉眼睛太高了,头顶太短了。
师:很好,再看一张,有问题吗?生:两眼的距离太远了,而且太小了。
5、师拿出规范的图片,学生报告观察的结果:我发现眉毛到鼻子和鼻子到下巴的距离一样长,眼睛的大小要适中。
师:观察地非常仔细,这就是我们在画头像中要学的头部比例知识“三停五眼”。
所谓的“三停五眼”就是指成人的头长以眼睛的位置为中线,从发际线到眉毛线、从眉毛线到鼻底线、从鼻底线到下巴线这三个部分是一样长的,这是“三停”;“五眼”是指头部的宽度以一个眼睛的长度为单位,头宽为五个眼睛的宽度。
6、教师讲授画头像的步骤:画一个椭圆。
找到头长的中线,确定出眼睛的位置。
再确定头发线的位置,确定出“三停”。
把头宽分为五分,取第二和第四份为眼睛的位置。
确定出耳朵的大小。
刻画细部。
7、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8、作业评讲。
第二课时1、复习成人头部比例。
2、介绍儿童头部比例的特点,并出示范图。
3、比较儿童头部比例与成人头部比例的不同:儿童的头形较圆,五官的位置比较集中在头部的下方,整个头长的二分之一处为眉毛线,从眉毛到下巴的二分之一处是鼻底,眼睛比成人稍大些。
4、介绍儿童头部比例的画法:⑴画一圆为头部的外形。
⑵定出眉毛线。
⑶定出鼻子线。
⑷画出眼睛大小。
⑸细部的刻画。
5、学生作画,临摹书本范图,教师巡视指导。
6、作业评讲。
7、教学反馈:八、瓶花写生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观察习惯,训练造型能力。
2、初步学习运用线条表现物体。
教学重点:引导用线条表现整瓶花的特点。
教学难点:花朵的组合和线条的排列。
教具准备:范图、绘图铅笔2B、4B、橡皮、纸张等。
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组织教学。
2、启发学生观察了解一盆花的外形、花朵的特点。
3、欣赏范图:4、观察不同角度瓶花的不同样子。
5、教师示范,讲解写生的步骤:⑴定出整瓶花的大小,即定位。
⑵定出花瓶的大小,花朵的位置。
⑶表现花朵的特点和样子。
⑷刻画细部。
6、展示错误的例子:⑴构图太小。
⑵花的特点没表现出来。
⑶线条组织不好。
7、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8、作业展示。
9、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1、复习瓶花写生的方法。
2、出示范图,让学生再欣赏。
3、学生上色练习。
4、作业展评。
5、教师小节。
6、教学追记:九、印制花布图案教学目的:1、学生实用美术的认识,陶冶审美情趣2、雕切的本技法,认识平面构成的简单形式重复,以及重复图案的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省美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