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植物病害识别与诊断(完全)
植物病害诊断
植物病害诊断
第9页
全部侵染性病害诊疗与病原物签定都必须按照 柯赫法则来验证。每个医学家和植物病理学家 都应该切记并熟练地利用。
柯赫氏法则一样也适用来对非侵染性病害诊疗。 只是以某种怀疑原因来代替病原物作用,比如 当判断是缺乏某种元素引发病害时,能够补施 某种元素来缓解或消除其症状,即可确认是某 元素作用。
植物病害诊断
第18页
(二)非侵染性病害
从病植物上看不到任何病征,也分离不到病原物。往往 大面积同时发生同一症状病害;没有逐步传染扩散现象 等,大致上可考虑是非浸染性病害。除了植物遗传性疾 病之外,主要是不良环境原因所致。不良环境原因种类 繁多,但大致上可从发病范围、病害特点和病史几方面 来分析。
植物病害诊断
第17页
7、复合侵染诊疗:当一株植物上有两种或两种以 上病原物侵染时可能产生两种完全不一样症状, 如花叶和斑点、肿瘤和坏死.首先要确认或排除 一个病原物,然后对第二种作判定。两种病毒或 两种真菌复合侵染是常见,能够采取不一样介体 或不一样判别寄主过筛方法将其分开。柯赫氏法 则在判定侵染性病原物时是一直要恪守一条准则。
植物病害诊断
第4页
二、诊疗程序
应该是从症状入手,全方面检验,仔细分析,下结论要留 有余地。
首先是仔细观察病植物全部症状,寻找对诊疗有关键性作 用症状特点,如有没有病征?是否大面积同时发生?等等。
其次是问询和查对资料,仔细分析,要掌握尽可能多病例 特点,结合镜检、剖检等全方面检验,自然界里改变万千, 任何经典症状都有可能有例外。
如发觉一个不熟悉或新病害时,就应用柯赫氏法 则四步来完成诊疗与判定。
植物病害的识别与诊断
植物病害的识别与诊断作者:杨静来源:《科学与财富》2011年第10期[摘要] 植物病害是威胁植物正常生长的主要危害之一。
植物病害的防治工作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活的和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植物病害的防治是维护植物正常生长,减少植物病害的损失的主要途径。
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植物病害识别与诊断工作。
本文对植物病害的识别与诊断进行了简述。
[关键词] 植物病害病原识别诊断防治方法一、植物病害的特点(一)侵染性病害的特点一是寄生植物病害特点:其寄生物一般可以在患病植物体上或根际发现,如寄生藻、独脚金、菟丝子等;二是线虫病害特点:线虫一般寄生在植物根部的表面、根内、茎或籽粒中。
线虫病的病状有:茎(芽、叶)坏死、虫瘿、胞囊、根结、植株矮化、枯黄、缺肥状;三是真菌病害的特点:病部是大多数真菌病害产生病征的地方,或稍微进行保湿培养,就可以生出子实体来;四是细菌病害:初期半透明,有油渍状或水渍状边缘,在病斑上可以发现有菌脓外溢,斑点、萎蔫、肿瘤、腐烂大多数是细菌病害的特征;五是菌原体病害特点:植株矮缩、枝叶枯黄、叶片普遍较小、丛枝或扁枝、少数出现花变绿现象。
在电镜下才能看到菌原体,注射四环素后,可以有效消除病症。
(二)非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一般看不到任何病征。
病发时,若发现往往是面积同一品种同时发生相同症状,且没有传染扩散的现象,一般可认为是非浸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有三个要点:一是病害一般为大面积同时发生,具有突发性,发病时间很短,只有几天,大多是由于三废污染、或空气污染、气象因素等造成的;二是病害一般只发生在同一只品种,因为遗传性障碍而导致生长不宜或系统性病症;三是有明显的灼伤、枯斑,且大多集中在植物的某一部位,主要是因为农药化肥使用不当造成的。
二、植物病害的病原分析在植物病害中,大部分的病害是因为真菌引起的。
真菌引发的病害具有种类多、危害性大的特点。
真菌病害的主要症状是腐烂、坏死、萎蔫、畸形。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病斑上常见有粉状、颗粒状物、霉状物等病征,这是识别是否属于真菌病害的重要标志。
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常见病害鉴定和诊断方法
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常见病害鉴定和诊断方法植物生长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病害问题,这些病害对植物的健康生长和产量产生着严重的影响。
因此,及时鉴定和诊断植物病害的类型和原因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植物生长过程中常见病害的鉴定和诊断方法,以帮助您更好地保护植物健康。
一、外观识别法通过观察植物叶片、茎干、根系等器官的外观,可以初步判断植物是否受到病害的影响。
不同的病害会导致植物器官出现不同的异常症状,比如叶片出现斑点、枯黄、畸形等。
通过比对已知的病害症状图片或参考相关植物病害手册,可以初步确定病害类型。
二、病原鉴定法在使用外观识别法初步判断病害类型之后,可以进一步进行病原鉴定以确定具体的病原菌或病原体。
病原鉴定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细菌鉴定:通过采集病植物的病组织样品,将样品进行处理和培养,然后观察和比对细菌的生长习性、形态特征和生化反应等,以确定病原菌的类型。
2. 真菌鉴定:对于真菌引起的病害,可以采集病植物的病组织样品,制备玻片标本,然后使用显微镜观察和比对真菌的菌丝、分生孢子等特征,结合真菌分类学知识,确定病原菌的种属和亚属。
3. 病毒鉴定:病毒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到,因此需要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
通过提取病植物的核酸,使用特定引物进行PCR扩增,再进行凝胶电泳和测序分析,最终可以得到病原病毒的DNA序列,与数据库进行比对,从而确定病毒类型。
三、环境调查法环境因素也往往是引起植物病害的原因之一,因此在鉴定和诊断病害时,不仅需要对植物本身进行观察,还需要考虑生长环境。
进行环境调查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土壤分析:采集植物生长土壤样品,进行土壤pH、养分含量、土壤有机质等方面的分析,查看是否存在土壤盐碱化、养分缺乏等问题。
2. 水质分析:如果植物生长在水域附近,可以采集水样进行水质分析,包括水质pH、溶氧量、重金属含量等参数,观察是否存在水污染导致的植物病害。
3. 空气检测:通过采集植物生长环境的空气样品,进行气溶胶分析、微生物检测等,判断空气中是否存在有害因素,例如细菌、真菌孢子等,这些因素可能是植物病害的来源。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笔记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笔记第一章:植物病害基本知识一、植物病害的概念1. 定义:植物病害是指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生物因素(如病原微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如环境、营养等)的影响,导致植物生理功能紊乱、组织结构损伤、生长发育受阻、产量降低和品质变劣的现象。
2. 植物病害的重要性:植物病害对农业生产和自然生态系统具有重大影响。
它们可以导致农作物减产、品质下降,甚至绝收,对粮食安全、经济收入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二、植物病害的症状1. 病状:(1)变色:- 黄化:叶片或植株其他部位失去绿色,变为黄色。
- 红化:叶片或植株其他部位变为红色。
- 褐化:叶片或植株其他部位变为褐色。
- 紫化:叶片或植株其他部位变为紫色。
(2)坏死:- 病斑:植物组织局部死亡,形成明显的坏死区域。
- 枝枯:枝条或整株植物死亡。
(3)腐烂:- 软腐:植物组织软化和腐烂,常见于果实和块茎。
- 湿腐:植物组织因水分过多而腐烂。
(4)萎蔫:- 因病原生物侵害或水分供应不足导致的植物组织失去膨压,表现为叶片下垂、枯萎。
(5)畸形:- 肿瘤:植物组织异常增生,形成肿瘤状结构。
- 丛生:植物生长点异常分裂,导致植株矮小、分枝增多。
- 矮化:植物生长受阻,植株矮小。
2. 病征:(1)霉状物:- 菌丝体:病原真菌在病部表面形成的细丝状结构。
- 孢子:病原真菌产生的繁殖体,形态多样。
(2)粉状物:- 孢子堆:病原真菌在病部表面形成的粉末状结构。
(3)颗粒状物:- 菌脓:病原细菌在病部表面形成的粘稠颗粒状物质。
(4)絮状物:- 菌丝体和孢子的集合体,常见于某些真菌病害。
3. 症状的变化:植物病害的症状随着植物的生长发育、环境条件、病原生物的侵染阶段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了解症状的变化有助于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三、植物病害的类型及划分方法1. 按病原生物分类:(1)真菌性病害: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如霜霉病、白粉病等。
(2)细菌性病害:由细菌引起的病害,如软腐病、青枯病等。
植物病害识别技术—认识植物病害
• 症状:是指植物感病后其外表的不正常表现。它是人们认识和诊断病害的重要依据。症状包括病状和病征两部分。 • 病状:是指植物本身表现出各种不正常状态。 • 病征:是指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表现的特征。
注意:所有病害都有病状 ;而病征只出现在:真菌、细菌、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寄生藻类所引起的病害上。 由于植物病毒、类病毒、植原体是植物细胞内寄生物,因此只有病状,外部没有病征表现。
致。萎蔫急速,枝叶初期仍为青色的叫青枯。萎蔫进展缓慢,枝叶逐渐干枯的叫枯萎。如马铃薯环腐病、茄子黄萎病、
黄瓜枯萎病、番茄青枯病、棉花枯萎病等。
• 5.畸形
•
受害植物的细胞或组织过度增生或受到抑制变为畸形。常见有矮化、缩叶、徒长、丛枝、肿瘤、变态(变形)等。
如白菜根肿病、番茄病毒病、桃缩叶病、根癌病、枣疯病等。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3.植物病害识别技术 3.1认识植物病害 3.1.1植物病害的概念及症状
1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一、植物病害的概念 (一)植物病害的概念 植物由于受到致病因子(生物或非生物因子)的持续作用,其强度超过了植物能够忍耐的程度,使植物正常的生理功能 受到干扰,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在生理、组织结构和外部形态上表现出异常状态,甚至死亡的现象称植物病害。 (二)植物病害的特点 有致病因素的影响;有持续的病理变化过程;对人类的经济活动造成损失。 (三)植物病害与伤害的区别 植物病害都有一定的病理变化过程,是由内部生理产生一系列持续性的顺序变化,最终反映到外部形态的不正常表现, 这一变化过程称为“病理程序”。由雹伤、风伤、机械损伤和虫伤等,因缺乏病理变化过程,不能称为病害。
现象。
• 2.坏死
•
植物感病后,引起细胞或组织的死亡,多发生在茎、叶、果、种子上。主要包括:①叶斑:如轮斑、角斑、圆斑、
第一章 植物病害识别与诊断(完全)
第一章 植物病害识别与诊断植物健康生长并正常发育,才能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各种农产品。
植物因受到不良条件或有害微生物的影响超过其忍耐限度时,都可能导致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出现异常状态——病害,给人类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带来灾害性后果。
虽然根据植物表现的异常状态可以对病害进行初步诊断,但必须进一步分析发病原因或鉴定有害微生物,才能作出正确诊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宜的防治措施,以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
(建议:先入为主——引出“植物病害”的概念,既可承前启后,而51页的“概念”也不显突然和滞后)第一节 植物病害症状识别植物发生病害后,在其体内外出现的可以观察到的异常现象称为植物病害的知识目标: ●描述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及特点,知道植物病害的危害性。
●列举生物性与非生物性病原的种类,比较形态特征及所致病害特点。
●分析植物病害发生原因,设计诊断植物病害的方法。
●指出病原物分离培养与人工接种在植物病害诊断与防治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区别植物病害的病状与病征,判断植物病害的病原类型。
●初步鉴定植物病害的病原物,识别常见园艺植物病害。
●根据病原物类型正确选择、制作培养基,按技术规范灭菌。
●熟练运用病原物分离、培养与接种技术,诊断植物病害。
症状。
人类对植物病害的认识,主要是从症状观察开始,许多病害的名称与其典型症状特点、受害部位或危害性相联系,因此而言症状是描述、命名和识别病害的主要依据。
植物病害的症状由两类不同性质的特征——病状和病征组成。
根据病状和病征的特征,可以比较准确地识别植物病害,达到初步诊断病害的目的。
一、病状识别病状是发病植物在病变过程中的不正常表现,其特征比较稳定且具有特异性。
常见病状可归纳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型(表1.1.1)。
表1.1.1 植物病害常见病状类型兰大流行,行,导致重大经济损失;目前美国栗树所剩无几。
二、病征识别病征是由生长在植物病部的病原微生物群体或器官构成。
植物病害的识别与诊断
悬 剂 )等 , 兑 水
植 物 病害 防治途 径和 方法
主要 流 行学效 应
5 菌 原 体 病 害 : 菌 原 体 病 害 的 特 点 是 植 、 株 矮 缩 、 丛 枝 或 扁 枝 , 小 叶 与 黄 化 ,少 数 出
配 成 规 定 浓 度 的 A. 凹 透 ( 物 小 与 猜 蟓 物 後 触 ) 植 1 .选 择不 接 触或 少接 触 病原 物 的 栽培 地 碱少 柳 使雨 量,降低 流 行 药 液 喷 雾 。 常 量 区 、 田块和 时期 速度 () 1 喷 雾 所 用 药 液 浓 2 .选 择无 病植 物繁殖 材 料 减少 初 使菌 量( ) .采 用 防病栽 培技术 降低 流 行速度 ( ) 1 度 较 低 , 用 液 量 3 绝 ’饼 治 病 原 物 传 入 _ 发 生 地 区 ) …… … …一… _ ( _ 耒 Ⅲ 一 ~ … 较 多 ; 低 容 量 喷 1 .种 子和 无性 繁殖材 料 的除 害处理 少初 使菌 量f 1 雾 所 用 药 液 浓 度 2 培 育无病 种苗 , . 实行 种 子健康 检验 和种 减少 初 使菌 量 ) 子证 书制度 碱少 初 使菌 量( 』 较 高 , 用 量 较 少 ( 常 量 喷 雾 的 为
2 植 物 病 害 防 治 途 径 及 其 流 行 学 效 应 、
( 表 )。 见
菌 剂 的颗粒 剂或毒 土直 接撤布 在植株 根部 周 围。毒 土是将 乳剂 、可湿 性粉 剂、水 剂或 粉 剂 与 具 有 一 定湿 度 的 细 土 按 一 定 比例 混 匀 制 成 的 。撤 施 法 施 药 后 应 灌 水 , 以 便 药 剂 渗 滤 到 土 壤 中 。 泼 浇 法 是 将 杀 菌 剂 加 水 稀 释 后 泼 浇于植株基部 。 5 熏 蒸 法 、 用 熏 蒸 剂 的 有 毒 气 体 在 密 闭 或 半 密 闭 设
如何识别和防治常见的植物病害
如何识别和防治常见的植物病害?
识别和防治常见的植物病害是园艺爱好者必备的技能之一。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植物病害识别方法和防治技巧,帮助你更好地照顾你的植物。
首先,要学会观察。
植物病害通常表现为叶片变黄、枯萎、脱落或者果实腐烂等症状。
一旦发现这些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
其次,要了解常见植物病害的特点。
例如,炭疽病和灰霉病是两种常见的植物病害,它们的症状和防治方法都有所不同。
炭疽病通常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发生,叶片上会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而灰霉病则会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下发生,叶片上会出现灰色霉层。
对于炭疽病,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方法:首先,加强通风,降低环境湿度;其次,使用杀菌剂,如多菌灵、百菌清等,对患病植物进行喷洒;最后,及时清理患病部位,防止病害扩散。
对于灰霉病,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方法:首先,加强通风,降低环境湿度;其次,使用烟熏剂或喷洒杀菌剂;最后,增加光照,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植物病害,如白粉病、锈病等。
对于这些病害,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法。
例如,白粉病可以喷洒石硫合剂等杀菌剂;锈病可以喷洒三唑酮等杀菌剂。
总之,识别和防治植物病害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
通过观察、了解病害特点和使用适当的防治方法,你可以更好地照顾你的植物,让它们健康地成长。
植物保护通论:第一章 植物病害的概述
6、1943年,水稻受胡麻叶斑病的为害,导 致孟加拉大饥荒,200多万人饿死。
爱尔兰饥馑:马铃薯晚疫病导致1845-1846爱尔兰饥荒 (几十万人饿死,150万人移民美洲)
No potato
We’re so hungry
Starve to death
植保通论 (病害部分)
总论主要章节
第一章 植物病害和植物病理学 第二章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 第三章 植物非侵染性病害 第四章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第五章 植物病害的诊断与治理
第一章 植物病害概述 (2个学时)
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概念和含义
1)定义: 植物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条 件的持续干扰,其干扰强度超过了能够忍耐的 程度,使植物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在生理上或外观上表现出异常,这种状态就称 为病害。
砀山县50万亩梨园,90%减产60%以上,大约50%梨园绝收,砀山农民直接经济
损失9.33亿元。
病害
水稻纹枯病 (湖北咸丰,2009)
发生面积2.48亿,损失:109万吨(7.6%)
病原生物产生的、导致人畜中毒的毒素
麦角菌产生的生物碱:血管、神经、流产 黄曲霉毒素:致癌 小麦赤霉菌毒素:恶心、呕吐、抽搐甚至死亡 甘薯黒疤病毒素:诱发气喘甚至死亡
Actua l Yield
Estimat -ed Total loss
Potential Esti.
Yield
loss to
dis.
Total % lost lost(%) to dis.
Cereals
1,894 906
Potatoes 288 137
《植物病理学》章节笔记
《植物病理学》章节笔记第一章:绪论一、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1. 定义:植物病理学是研究植物病害的识别、发生、发展、流行规律、防治方法以及病害管理的一门科学。
它涉及植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2. 研究对象:植物病原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等)和寄主植物。
3. 研究内容:- 植物病原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病原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性、生活史、繁殖方式等。
- 植物病害的症状与诊断:研究植物病害在寄主上的外部表现(如斑点、腐烂、萎蔫等)和内部病理变化。
- 植物病害的发生与流行规律:探讨病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传播和流行机制。
- 植物与病原生物的互作关系:研究植物与病原生物之间的识别、侵入、防御等相互作用。
- 植物病害的防治策略: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
二、植物病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 植物病原生物的分类与系统发育:通过对病原生物的形态、遗传特性等进行分类,探讨其系统发育关系。
- 植物病害的病理学:研究病害在植物体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机制。
- 植物抗病性及其遗传改良:研究植物对病原生物的抗性机制,并通过遗传育种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 植物病害的流行学:研究病害在田间种群中的传播、流行规律和控制策略。
- 植物病害综合治理:综合应用多种防治方法,实现病害的有效控制。
2. 研究方法:- 观察法:使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观察病原生物和植物病害的症状。
- 实验法:包括病原生物的分离、培养、接种实验,以及植物抗病性鉴定等。
- 调查法:通过田间调查、采样、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病害的分布和流行情况。
- 分子生物学方法:利用PCR、DNA测序、基因表达分析等技术,研究病原生物的遗传特性和植物与病原生物的互作。
- 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病原生物的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等大数据,揭示其生物学特性。
- 生态学方法:研究植物病害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以及病害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植物病害诊断(1章)
三、新病害的诊断和病原鉴定---柯 赫氏法则(Koch‘S Rule)
– B. 土壤质地 : 沙 – C. 土壤反应 :酸性/碱性 pH=? – D. 前作土壤养分状况:过剩 / 缺乏
• 5. 灌溉
– – – – A. 水源 :降雨/地下水 B. 方法 :自然/人工 C. 次数 : ? D. 排水情况 : ?
• 6. 观察到的现象
– A. 症状类型 : 腐烂 、根腐、茎腐、 软腐、 褪绿、枯死、萎焉、畸形、斑点、其他类型 症状 – B. 症状表现程度:整株、仅在根部 、仅在叶 部、其他部位 – C. 表现症状植株的田间分布 : 个别 / 成片 – D. 表现症状植株的百分率 :
• 7. 使用农药情况 – A. 农药名称 – B. 使用剂量 : – C. 使用时间 – D. 使用目的 : • 8. 其他单位或个人是否做过诊断 – 地点 : – 时间 : – 结果 : • 9. 观察到的环境状况 – 温度 : – 降雨 : – 其他异常现象 : • 10. 其他情况 • 记载人 :
– – – – A.来源 : B.品种: C.播种时期 : D.植株和生长阶段:
年 月
日
• 3. 肥料
– A. 种类 : – B. 使用量 : – C. 使用方法 :基肥, 追肥、叶面喷施、其他
• 4. 土壤
– A. 是否分析过土壤 :
• • • • 如果分析过 分析时间 : 比如;1995年3月5日 分析单位 : 河北农业大学 分析结果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1-4章
整理课件
一、生物性病原
(五)寄生性植物
1.寄生性植物的一般性状 (1)寄生性植物的寄生性
全寄生植物:指寄生性植物从寄主植物上获取它自 身生活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包括水分、无机盐和有机 物质。
半寄生植物:植物本身具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 作用来合成有机物质,但由于缺乏根系而需要从寄主植 物中吸取水分和无机盐,其导管与寄主植物的导管相连。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
第一章 园艺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第一节 园艺植物病害的概念
整理课件
一、植物病害的定义
园艺植物在生长发育和贮藏运输过程中,由于有害生 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超过了园艺植物的适应能力,使 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代谢发生改变,导致产量降 低、品质变劣,甚至死亡的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整理课件
环境条件
病原
寄主植物
整理课件
三、植物病害的症状
1.病状 病状是指发病植物本身的不正常表现。常见病状可归
纳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型。
整理课件
三、植物病害的症状
轮纹斑
角斑
整理课件
三、植物病害的症状
疮痂
叶枯
整理课件
三、植物病害的症状
腐烂
萎蔫
整理课件
三、植物病害的症状
黄萎
肿瘤
整理课件
环境污染物、农药、激素使用不当
整理课件
二、非生物性病原
(五)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与防治
现场调查和观察时,不仅要观察病害的症状特点,还 要了解病害发生的时间、范围、有无病史、气候条件以及 土壤、地形、施肥、施药、灌水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找出病害发生的原因。
植物病害诊断技术
二、水分失调
水多:根部窒息,引起根部腐烂,地上部分发 黄,花色浅 水少:地上萎蔫。
三、温度
高温--灼伤;土表温度高,日灼—茎腐 低温—冻害,组织结冰而死
冬春之交,高低温交替,尽夜温差大,也可使 树干阳面发生灼伤和冻裂,如毛白杨破腹病
白涂剂是保护树木免受日灼和冻害的有效措施
四、有毒物质
SO2、SO3、HCl、粉尘等引起叶缘,叶尖 枯死,叶脉间变褐—落叶,此外农药、 化肥使用不当,花木叶片常产生斑点和 枯焦脱落。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城镇注意选择抗 烟性较强的花木和树木进行绿化,改善 环境。
吸器:专性寄生 菌吸收营养的特 殊器官 假根:假根使真 菌的营养体固着 在基物上,并吸 取营养
菌丝变态类型:
①菌核 ,休眠、抵抗可萌 发成菌丝,也可是繁殖器官 ②菌索,平行或互相缠绕结 成绳索状。
③菌膜:片状,腐朽木中常 见 ④子座:菌丝体与部分寄生 组织结合的一种垫状物。
(二)真菌繁殖体
1、无性繁殖
㈠症状:园林植物感病后,在外部形态上所表 现出来的不正常变化
病状:受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
病症:病原物在受病植物上表现出来的特征
所有病害都有病状
病症出现:真、细、寄生性种子植物,寄 生藻类
㈡ 植物病害症状主要类型:
病
状
变色:黄化、花叶、褪绿、斑驳、明脉等 坏死:斑点、梢枯、疮痂、焦枯、穿孔、猝倒等 腐烂:干腐、湿腐 萎蔫:生理性萎蔫和病理性萎蔫 畸形:矮化、丛枝、皱缩、肿瘤、畸形等
引起园林植物发生病害的原因称病原;受侵害的植物 称寄主。植物病原分两类
㈠侵染性病原:
(指有害生物)
主要:真菌、细菌、病毒、 类病毒、植原体、寄生性 种子植物、寄生藻类、线 虫、螨类等。 温度过高或过低、水分不 调、营养不良、有毒物质 存在等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案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案第一章: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1.1 植物病害的定义1.2 植物病害的类型1.3 植物病害的病因1.4 植物病害的诊断与评估第二章:植物病原生物2.1 病原生物的分类2.2 病原真菌2.3 病原细菌2.4 病原病毒2.5 病原线虫第三章:非生物因素与植物病害3.1 温度对植物病害的影响3.2 湿度对植物病害的影响3.3 光照对植物病害的影响3.4 土壤对植物病害的影响3.5 农药使用对植物病害的影响第四章:植物病害的传播与流行4.1 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4.2 植物病害的传播介质4.3 植物病害的流行规律4.4 植物病害的预测与预警4.5 植物病害的控制与治理第五章: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5.1 农业防治5.2 化学防治5.3 生物防治5.4 物理防治5.5 综合防治第六章:常见植物病害的识别与防治6.1 真菌性病害6.2 细菌性病害6.3 病毒性病害6.4 线虫性病害6.5 其他病害第七章:植物病害的田间监测与诊断技术7.1 病害监测方法7.2 病害诊断技术7.3 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7.4 病情指数的计算与应用7.5 现代化诊断工具的应用第八章:植物病害的抗病育种与植物免疫8.1 抗病育种原理与方法8.2 抗病品种的选育与应用8.3 植物免疫学基础8.4 植物免疫增强技术的应用8.5 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策略第九章:植物病害的控制与农业可持续发展9.1 病害控制的目标与原则9.2 化学农药的使用与管理9.3 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应用9.4 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管理9.5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植物病害管理第十章:案例分析与实验技能10.1 病害案例分析10.2 病原菌的显微观察10.3 病害诊断实验10.4 抗病性鉴定实验10.5 植物病害控制实验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理解植物病害的定义、类型、病因以及诊断与评估的方法是学习植物病理学的基础。
重点关注病害的识别特征和病因分析。
二、植物病原生物:掌握不同类型病原生物的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包括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植物病害识别与诊断植物健康生长并正常发育,才能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各种农产品。
植物因受到不良条件或有害微生物的影响超过其忍耐限度时,都可能导致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出现异常状态——病害,给人类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带来灾害性后果。
虽然根据植物表现的异常状态可以对病害进行初步诊断,但必须进一步分析发病原因或鉴定有害微生物,才能作出正确诊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宜的防治措施,以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
(建议:先入为主——引出“植物病害”的概念,既可承前启后,而51页的“概念”也不显突然和滞后)第一节 植物病害症状识别植物发生病害后,在其体内外出现的可以观察到的异常现象称为植物病害的 知识目标: ●描述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及特点,知道植物病害的危害性。
●列举生物性与非生物性病原的种类,比较形态特征及所致病害特点。
●分析植物病害发生原因,设计诊断植物病害的方法。
●指出病原物分离培养与人工接种在植物病害诊断与防治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区别植物病害的病状与病征,判断植物病害的病原类型。
●初步鉴定植物病害的病原物,识别常见园艺植物病害。
●根据病原物类型正确选择、制作培养基,按技术规范灭菌。
●熟练运用病原物分离、培养与接种技术,诊断植物病害。
症状。
人类对植物病害的认识,主要是从症状观察开始,许多病害的名称与其典型症状特点、受害部位或危害性相联系,因此而言症状是描述、命名和识别病害的主要依据。
植物病害的症状由两类不同性质的特征——病状和病征组成。
根据病状和病征的特征,可以比较准确地识别植物病害,达到初步诊断病害的目的。
一、病状识别病状是发病植物在病变过程中的不正常表现,其特征比较稳定且具有特异性。
常见病状可归纳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型(表1.1.1)。
表1.1.1 植物病害常见病状类型兰大流行,行,导致重大经济损失;目前美国栗树所剩无几。
二、病征识别病征是由生长在植物病部的病原微生物群体或器官构成。
病征出现与否和明显程度受环境条件影响很大,但一经表现即相当稳定。
常见病征可分为6种类型(表1.1.2)。
表1.1.2 园艺植物病害常见病征类型三、症状在病害诊断中的作用多数情况下,一种植物发生一种病害后,通常表现一种常见的症状,称为典型症状。
多数病害的症状表现相对稳定,可以根据典型症状特点识别病害,初步确定病害类型和病因。
但有时不同植物病害可以表现相同的症状;有时同一病害会在植物发育不同阶段、不同部位、不同抗性品种或不同环境条件下出现不同类型的症状,此外,症状表现还可以发生多种变化。
有害微生物侵染植物后由于环境条件不适,不表现症状,环境适宜时表现症状,一旦表现症状后不再消失的现象称为潜伏侵染;病害出现症状后,由于环境条件改变或使用农药治疗后,症状逐渐减退直至消失,一旦环境条件恢复或农药作用消失后,症状又会重新出现的现象称为隐症现象;病害在一种植物上可以同时或先后表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症状,即同一种病原在植物的不同的发育期可引起不同症状类型的现象称为综合症;两种或多种病害在同一株植物上发生时,可以出现多种不同类型症状的现象称为并发症,可能发生彼此干扰只出现一种症状或很轻的症状的颉颃现象,或出现互相促进加重症状的协生现象,甚至出现完全不同于原有两种各自症状的第三种类型的症状。
因此,仅凭症状识别病害,有时并不完全可靠,必须进一步分析发病原因或鉴定病原物,才能对具体病害做出比较准确地诊断。
实训1-1 植物病害症状识别一、目的要求区别并描述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及特点,认识植物病害症状的复杂性、多样性及其在病害识别中的作用,了解植物病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性。
二、材料及器具植物病害病状类型、病征类型及其表现形式的田间发病植物、新鲜标本、液浸标本、盒装标本、照片、光盘、多媒体课件等。
解剖显微镜、多媒体教学设备、放大镜、镊子、挑针等。
三、内容与方法田间观察发病现场、实训室内观察各类标本、图片或幻灯片,区分植物病害病状及病征类型,注意相关特征。
1.病状类型(1)变色类型、部位及分布形式,变色细胞和组织的成活及畸形状况。
(2)坏死发生部位,病部位细胞和组织的成活状况,病部的大小、颜色、形状和表面有无轮纹等特点。
(3)腐烂发生的部位、颜色、程度及危害。
(4)萎蔫发生的类型、部位,茎部维管束组织褐变情况。
(5)畸形发生的组织、器官及表现形式。
2.病征类型(1)霉状物观察植物疫病、霜霉病、青霉病和灰霉病等霉层的颜色和状态。
(2)粉状物观察植物锈病、白锈病、白粉病和黑粉病等粉状物的颜色、质地和着生状况。
(3)点状物观察苹果树腐烂病、瓜类炭疽病、芹菜斑枯病和茄子褐纹病等病部点状物的大小、颜色、着生情况(埋生、半埋生或表生)及排列状况等。
(4)线状物和核状物植物菌核病、紫纹羽病等菌核或菌索的大小、形状、质地和颜色,菌核萌发状况。
(5)溢脓观察白菜软腐病、桃李细菌性穿孔病等溢脓的颜色、出现位置。
四、作业记载并扼要描述10种植物病害症状观察结果,填入下表。
植物病害症状观察记录表受害植物病害名称危害部位病状描述病状类型病症描述五、思考题1.植物病害是否都能观察到病状和病征?为什么?2.植物病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实训1-2 植物病害标本采集制作与保存一、目的要求了解植物病害标本采集的基本要求,能正确选取、采集、记载、整理具有典型症状的病害材料, 制作并保存干燥、浸渍植物病害标本,熟悉当地常见病害种类的症状特点和发生危害情况。
二、材料、器具及药品采集标本器具:采集箱、塑料包(袋)、标本夹、吸水纸、捆夹绳、枝剪、手锯、小刀、手铲、镊子、放大镜、塑料袋、小纸袋、标本签、铅笔、采集记录本和数码相机等。
制作标本用具及药品:剪刀、标签、标本瓶、玻璃瓶、玻璃板、塑料绳、水浴锅(或简单的加热装置)、水、大烧杯、量杯或量筒、醋酸铜、硫酸酮、明胶和石蜡等。
三、内容与方法(一)标本采集1.采集要求(1)病状典型每种标本上的病害种类要单一;不仅要采集某一发病部位的典型病状,还应采集不同时期、不同部位和各种变异的病状。
(2)病征完整尽量采集带有病征的标本,一些病害可在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或枯枝落叶上分别采集,以便对病害做进一步鉴定。
(3)标本完整标本完整可以保证鉴定的准确性和标本制作的质量。
采集时应注意标本完整,避免损坏;对不认识的植物,应注意采集枝、叶、花、果等部分;每种标本采集的数量不能太少,一般叶斑病类标本应在10份以上;用数码相机真实记载和准确反映病害的症状特点和现场环境。
2.采集记载每份标本都要附有完整的采集记录,其主要内容是:寄主名称、品种及生育期,病害名称、受害部位、症状与危害,采集地点、栽培环境、采集日期、采集人姓名和标本编号等项目(记载项目可参考表1.1.3)。
标本应挂有标签,标签上的编号与同一份标本在记录本上的编号必须相符。
填写采集记录本和标签必须用铅笔,以避免日久或遇水时褪色。
表1.1.3 植物病害标本采集记录表寄主名称:品种:生育期:病害名称:受害部位:根□茎□叶□花□果实□其他□发生情况:普遍□不普遍□轻□中□重□症状与危害:生态环境:坡地□平地□砂土□壤土□粘土□备注:采集地点:采集日期:年月日采集人:标本编号:3.携带整理(1)临时保存田间采集茎或叶片类标本先将每一种标本装入一个小采集袋内,再分别放入大采集袋内;不易损坏的标本如木质化的枝条、枝干等,可以暂时放在标本箱中。
(2)防止混杂病症是霉状物和粉状物等容易混淆污染的标本要分别用纸夹(包)好,以免相互混杂影响对病原的鉴定和病害的诊断。
(3)避免变形叶片较薄,容易迅速失水、干燥卷缩的标本,应随采随压,或用湿布包好,以免叶片干缩卷曲;腐烂类或多汁的病果,可先用标本纸分别包好,然后放在采集箱中,避免因相互挤压变形或玷污。
(4)及时整理田间采集的标本需每天及时进行整理、取舍,选择叶片或果实完整、带有典型症状和病征的标本,尽量使标本形状舒展自然。
整理比较柔嫩的植物标本时应多加注意,以免破损。
对于采集到的症状不典型或暂时观察不到症状稀有标本,不要舍弃,以备日后采取措施进行鉴定。
(二)干制标本制作与保存干制法适用于一般植物的茎、叶、花及去掉果肉的果皮,制成的标本通常称为蜡叶标本,可以长期保存。
1.压制适于压制的标本应随采随压或需经过整理后立即压制,以保持标本原形;对含水量大、叶片较厚、不易失水的甘蓝、白菜、马铃薯等叶片标本,应经过1~2d 自然散失一些水分,叶片将要卷曲但还未卷曲时再进行压制;茎或枝条过粗或叶片过多的标本,应先将枝条劈去一半或去掉部分叶片再压制,以免标本因受压不匀或叶片重叠过多而变形;有些需全株采集的标本过长,可将其折成“N”或“V”字形后压制。
将需要压制的标本分层放在标本夹中,一层标本,一层吸水纸,一般每层3~4张,多汁或较厚的标本可多加几张,以利吸收标本中的水分。
每个标本夹的总厚度以10cm左右为宜,夹好用绳扎紧。
压制标本时应附有用铅笔记录的记载寄主和编号的临时标签。
2.干燥干制标本干燥愈快,标本保持原色的效果愈好。
为使其尽快干燥,避免发霉变质,标本夹应放在阳光充足,通风干燥处自然干燥,同时要勤换标本纸,一般是前3~4d每天至少换干燥的标本纸1次,以后视干燥情况每2~3d换1次,直到标本彻底干燥为止。
在换纸时,要特别注意不要混用已经污染了的纸张,同时要注意保留临时标签。
在第一次换纸时,趁标本变软,应加以整理,使其保持一定的“姿势”-“状态”?。
对于完全干燥的标本,要小心移动,以防破碎。
除了自然干燥外,必要时也可进行人工加温快速干燥,将标本放在烘箱或土炕上,温度可提高到35~50℃,但换纸要更勤,至少2h换一次纸,对某些容易变黑的叶片标本(如梨叶)可平放在有阳光照射的热沙中,使其迅速干燥,以达到保持原色的目的。
此外,多汁或大型不好压制的标本,还可装挂在通风良好处风干或晒干。
3.保存(1)纸套保存用胶版印刷纸(或牛皮纸、报纸) 叠成15×33cm的纸套,将标本装入纸套内,并在纸套上贴好标签(图1.1.1)。
图1.1.1 植物病害标本纸袋折叠方法(2)玻面标本盒保存教学及示范用病害标本,用玻面标本盒保存比较方便。
玻面标本盒的规格不一,一般适宜大小为28cm×20cm×3cm。
标本和标签粘标本盒底部,在标本盒侧面注明病害的种类和编号,以便于存放和查找。
通常一个标本室内的标本盒应统一规格,整齐美观且便于整理。
干制标本装入标本纸套和玻面标本盒后,可按寄主种类或病原类别分类在标本室和标本柜中长期保存。
标本室和标本柜应保持干燥以防生霉,同时可将樟脑放于标本袋和盒中并定期更换,以防虫蛀。
(二)浸渍法与浸渍标本保存1. 浸渍法浸渍法适用于保存多汁的病害标本,如果实、块根或担子菌的子实体等,易保持原来的形态和色泽,但保存的时间有限,且需占用比较大的空间,一般用于制作教学和示范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