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_secret
北江小流域水土保持初步设计报告
北江小流域水土保持初步设计报告1 基本情况 (1)1.1 自然条件 (1)1.1.1 流域概况 (1)1.1.2 地质地貌 (1)1.1.3 土壤 (2)1.1.4 植被 (2)1.1.5 气候特征 (3)1.1.6 河流、水文 (4)1.2 土地利用及其评价 (4)1.3 社会经济情况 (5)1.3.1 行政区划 (5)1.3.2 人口与劳力 (5)1.3.3农业各业生产 (6)1.3.4农村基础设施情况 (7)1.4 水土流失与治理情况 (7)1.4.1 水土流失状况 (7)1.4.2 水土流失危害 (9)1.4.3 水土保持现状 (10)2 建设目标、规模和总体布局 (11)2.1建设目标 (11)2.1.1 水土流失治理目标 (11)2.1.2 改善生态环境目标 (11)2.1.3 发展农村经济目标 (12)2.2 工程总体布局 (12)2.2.1 土地适宜性评价 (12)2.2.2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4)2.3 建设规模 (14)3 工程设计 (15)3. 1 坡面水系工程 (15)3.1.1小型灌(排)工程 (15)(1) 建筑物规格 (15)(2) 设计图式 (15)3.1.2 截水沟与排水沟设计 (15)(1)布设原则: (15)(2)断面设计 (16)(3)施工: (16)3.1.3 浆砌石滚水坝设计 (17)3. 2 沟道治理工程 (17)3. 2.1 拦沙坝工程 (18)3.2.2 沟道整治工程 (18)4组织设计和分年度实施计划 (32)4.1 施工组织条件 (32)4.1.1施工组织 (32)4.1.2施工条件 (32)4.1.3施工安排 (33)4.2分年度实施计划 (33)前言小流域位于西林县城北面,距县城6km,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6′25″~105°01′36″,北纬24°30′39″~24°35′57″。
小流域土地总面积32.885 km2。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 精品
目录1综合说明 (1)1.1项目背景 (1)1.2项目区概况 (2)1.3建设任务、目标与规模 (2)1.4总体布置与措施设计 (3)1.5施工组织设计 (3)1.6技术支持 (4)1.7工程管理 (4)1.8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5)1.9效益分析 (5)2项目背景及设计依据 (6)2.1项目背景 (6)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8)2.3设计依据 (9)3项目区概况 (10)3.1项目区概况 (10)3.2流域概况 (10)3.3经济社会情况 (13)3.4项目区土地利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5)3.5水土流失及防治情况 (16)4建设任务、目标与规模 (19)4.1建设任务 (19)4.2建设目标 (19)4.3建设规模 (20)5总体布置与措施设计 (21)5.1水土保持分区 (21)5.2总体布置 (22)5.3工程措施设计 (23)5.4林草措施设计 (39)5.5封育治理措施设计 (46)5.6措施数量汇总 (61)6施工组织设计 (62)6.1工程量 (62)6.2施工条件 (62)6.3施工工艺和方法 (63)6.4施工组织形式 (64)6.5施工进度 (64)7技术支持 (65)7.1技术支持方案 (65)7.2技术培训 (66)7.3技术推广 (67)8工程管理 (67)8.1工程建设管理 (67)8.2工程运行管理 (69)9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69)9.1投资概算 (70)9.2资金筹措 (73)10效益分析 (74)10.1生态效益 (74)10.2社会效益 (75)10.3经济效益 (76)附表概算附件附图1 综合说明1.1 项目背景按照水利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2008-2012年规划的批复(水保[2008]133号)文件,XX县西北山项目区涉及13条小流域面积263km2,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1km2,新增治理度达到62.7%。
项目于2009年开始启动实施,当年完成了后湾库区流域、东岭流域、龙王堂流域共三条小流域治理,综合治理面积24 km2,全部完成计划下达任务;2010年实施了史北流域、史属流域共二条小流域治理,综合治理面积12km2,全部完成计划下达任务;2011年实施了窑沟流域、史家沟流域共二条小流域治理,综合治理面积13km2,2012年实施了龙渠沟流域治理,综合治理面积12km2,现已全部完成当年计划下达任务。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一、项目概况本次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旨在解决该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植被丰富度不足的问题,改善该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农田和森林资源,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可持续利用性。
该小流域位于XX省XX市XX县,流域面积约为XXX平方公里,人口约为XXX人,主要以农业和林业为主要产业。
二、工程目标1. 减少水土流失量,提高土地保持率;2. 提高植被覆盖率,促进生态恢复;3. 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可持续利用性;4. 促进当地农民增收,改善环境质量;5. 增加土地的碳汇功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三、工程内容1. 植被恢复工程:通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和草原恢复,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2. 土地整治工程:对于农田、坡地和草地进行整治,采取适当的水土保持措施,加固土壤,提高耕地质量;3. 地貌防护工程:在沟壑处进行加固,采取生态工程进行保护,降低沟壑的侵蚀力;4. 水土保持设施建设:修建沟渠、塘坝、水库等设施,调节水流,减少水的侵蚀力;5. 生态廊道建设:建设生态廊道,增加植物种类,促进生态平衡;6. 环境教育宣传:开展水土保持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
四、技术措施1. 种植适应性强、生长快、生存率高的树种;2. 采用合理的植树造林密度和配置;3. 选择适宜的土地整治措施,如梯田、植被带等;4. 设计合理的水土保持设施和设备。
五、工程投资本次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预计投资约XXX万元,具体预算和资金来源将在后期细化拟定。
以上为本次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欢迎各方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六、实施方案1. 植被恢复工程针对该小流域植被覆盖率不足的问题,我们将采取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和草原恢复措施。
首先,根据当地地形和土壤条件,选取适应性强、生长快、抗逆性强的树种进行植树造林工程,以提高植被覆盖率。
其次,在草原地区,我们将进行草原生态恢复,通过引种适应性强的牧草植被,增加草地覆盖,减轻水土流失压力。
[辽宁]小流域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初步设计_secret
目录1综合说明 (1)1.1项目背景 (1)1.2项目选择及概况 (1)1.3建设任务、目标与规模 (2)1.4总体布局与措施设计 (2)1.5施工组织设计 (2)1.6技术支持 (2)1.7工程管理 (2)1.8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3)2 项目背景及设计依据 (3)2.1项目背景 (3)2.1.1 地理位置 (3)2.1.2 自然条件 (4)2.1.3社会经济概况 (5)2.1.4 水土流失情况 (6)2.1.5 水土流失防治情况 (7)2.1.6相关规划情况 (7)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2.2.1 水土流失的危害和影响 (7)2.2.2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8)2.3设计依据 (8)2.3.1规划依据 (8)2.3.2标准、规范、规程 (8)2.3.3 有关资料 (9)3 项目区选择及概况 (10)3.1项目区选择 (10)3.1.1 项目区选择的原则 (10)3.1.2 项目区确定 (10)3.1.3 项目区位置和范围 (11)3.2项目区概况 (11)3.2.1 基本情况 (11)3.2.2 自然概况 (11)3.2.3 经济社会情况 (12)3.2.4 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 (12)3.2.5 水土流失及防治情况 (13)4 建设任务、目标与规模 (14)4.1建设任务 (14)4.2建设目标 (14)4.3建设规模 (14)5 工程总体布置 (15)5.1布置原则 (15)5.2措施总体布局 (15)5.3单项工程 (15)6单项工程设计 (16)6.1谷坊工程设计 (16)6.1.1设计原则 (16)6.1.2设计标准 (16)6.1.3谷坊种类 (16)6.1.4沟道纵断图和谷坊位置 (16)6.1.5谷坊结构形式 (17)6.1.6谷坊稳定验算 (18)6.2XX河XX段护岸工程设计 (20)6.2.1设计原则 (20)6.2.2设计防洪标准 (21)6.2.3水文计算 (21)6.2.4工程地质评价 (29)6.2.5堤线布置、防洪标准和糙率 (30)6.2.6设计洪水位 (30)6.2.7堤顶高程计算 (31)6.2.8防冲设计和护坡厚度计算 (32)6.2.9堤防渗流、抗滑稳定计算 (34)6.2.10堤线布置 (36)6.2.10堤线布置防洪堤结构设计成果 (36)7 施工组织设计 (38)7.1工程量 (38)7.2施工条件 (38)7.2.1 气候、水文条件 (38)7.2.2 施工交通方案 (38)7.2.3 物料供应方案 (39)7.3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和要求 (39)7.3.1 谷坊的施工 (39)7.3.2蜂巢格网护岸施工 (39)7.4施工布置和组织形式 (40)7.5施工进度 (40)8 工程管理 (40)8.1工程建设管理 (40)8.1.1 项目管理机构组成 (40)8.1.2工程监督管理 (40)8.2工程运行管理 (41)9 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 (42)9.1设计概算 (42)9.1.1投资概算总述 (42)9.1.2 编制原则与依据 (42)9.1.3投资概算 (43)9.2资金筹措 (44)10 附表 (42)11 附图 (57)1.1项目背景XX小流域水土保持示范工程是XX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项目的组成部分,包括沟道治理和河道护岸两个单项工程。
云南某河流水土保持初步设计报告_secret
云南省重点小流域——河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二00八年二月前言为提高某河小流域的治理成效,使治理资金发挥最佳效益,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通过实地调查规划及反复研究,结合当地实际完成了某河小流域实施方案报告。
某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本着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布局科学的原则,根据《“长治”七期工程小流域初步设计报告编写提纲》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16453.1~165453.6-199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等规范为依据进行设计,完成了南汀河永德段某河小流域实施方案报告、某河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图、某河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图、某河小流域治理措施规划图及其它资料。
某河小流域实施期为1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6hm2:(其中:坡改梯80hm2,水保林314 hm2,经济果木林293hm2,保土耕作462hm2,封禁治理措施面积356hm2),拦砂坝3座;谷坊2座;完成总工程量45.8万m3(其中:土石方量45.52万m3、浆砌石0.15万m3,C15埋石砼0.26万m3),群众投工投劳10.35万工日;工程总投资195.8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4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67.07万元)。
森林覆盖率提高35.9 %,减少泥沙流失量430.1万t/年,增加蓄水量25.98万m3/年,每年可获得直接收益287.66万元。
通过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及农耕措施综合规划,对山、水、田、林、路进行综合治理,使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产业结构得到调整,治理区生态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为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施工方案谷坊工程施工与管护:浆砌石谷坊施工包括清基、放线、砌石与勾缝过程。
浆砌石工程的地基在施工前应做清理与处理,在非岩基上应除去淤泥、腐殖土,直至坚实土壤。
砌石之前应进行施工放线,定出基础围、伸缩缝的位置,以与砌石时必需的样板、准绳等。
浆砌方法。
在工程中常用挤浆法砌面石,以保证砌体的形状,而心填砌。
挤浆法是边铺浆边砌石的一种方法,其施工步骤是先将石块干摆试放,然后移开、铺浆、再行砌石,并用小石填紧卡稳,将灰浆挤满。
此法砌石质量较高,用灰少,工效随石块加大而提高,一般低于灌浆法,常用于重要的砌体,以与灌浆砌体边缘的成形砌石。
为了保证石块能与砂浆结合牢固,在砌石前应用钢刷将块石上的泥污物刷净,。
另外,块石刷净后,在砌筑前应淋水浸湿,在炎热的气候下施工更易被忽视。
对砌筑好的坡面用高压水冲洗块石表面与缝隙,清除杂物与污泥。
然后对于砌石缝隙灌注强度等级为C20的一级配混凝土,混凝土的抗冻标号为D20,最大骨料粒径为20mm,砂的细度模数不小于3.O。
浆砌石谷坊修好后,要在每次有较大降雨后,要与时进行检查,如发现谷坊四周发生侵蚀时要与时覆土踏实,如发现谷坊损坏时要与时给予修复,以保证谷坊正常使用。
水土保持造林工程施工方案栽植工程施工工艺流程:清理场地→定点放线→整地挖穴→选种→运苗→栽植苗木→施基肥→施保水剂→踩实→浇水→覆土→养护管理→验收1、整理用地:整地时间主要安排在雨季之前,整地方式则根据项目区不同立地条件和树种确定,其中鱼鳞坑整地规格为50×30厘米。
整地时表土和心土分开放,回填时先填表土,后填心土,活土层深度大坑35厘米、小坑25厘米。
要求坑无杂草、石块、灌木根等杂物。
2、放线:严格根据图纸标出种植地段、位置与品种的轮廓并进行放线,定点放线严格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位置明确,标记明显。
定点放线后由设计和监理工程师验点,合格后方可施工。
3、挖坑:(1)种植穴规格:树穴直径和深度,根据苗木情况决定。
某小流域综合治理初步设计
*县索卜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初步设计**省**县水利水电咨询设计有限公司二00六年八月小流域规划第一章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为了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必须要把水土保持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和治理黄河的一项根本措施持之以恒地抓好”的指示精神,策应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小流域生态工程建设步伐,促进小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县大力推进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田、林、路综合防治体系、提高土地利用率及劳动生产率。
结合小流域水土流失特点和现有治理基础、当地群众的积极性,以及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中的示范作用,进行现场勘测、调研和内业计算,编写了《索卜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可行性研究》。
b5E2R GbCAP第二章基本情况第一节流域概况索卜沟小流域位于北纬36° 47'01”~36° 5T40”,东经101° 55'45”~102°09'25”,行政区划隶属哈拉直沟乡。
流域面积15.12 km 2。
流域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最高海拔3052m,最低海拔2555m,相对高差497m。
地势由北向南倾斜,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浅山丘陵沟壑区。
p1EanqFDPw第二节自然条件一、地形地貌(一)沟道情况索卜沟小流域主沟为索卜沟、拉不龙沟,支沟22条,毛沟76条。
平均沟壑密度0.68 m/m 2,主沟长4.7 m,平均比降2.86%。
上、中、下游沟底宽度分别为50m、80m、160m,沟谷坡度分别为11° 22° 36° 2条主沟沟宽度和沟谷坡度上下游分划値详见表1~1。
DXDiTa9E3d表1~1索卜沟小流域4条支沟沟底宽度和沟谷坡度表(二)地面坡度组成流域内地形复杂,沟坡相间,<5° 土地1.86 km 2,占总土地面积的12.3%;5° ~15° 5.06 m 2,占33.4%; 15° ~25°的4.71 km 2,占31.2%; >25° 的3.49 m 2,占23.1%。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施工组织设计[详细]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1.1编制依据………………………………………………………………1.2编制原则………………………………………………………………第二章施工总体部署………………………………………………………2.1临时驻地及施工组织机构……………………………………………2.2施工准备………………………………………………………………2.3设备、人员动员……………………………………………………2.4施工人员配置及任务划分…………………………………………第三章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3.1工程概况………………………………………………………………3.2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第四章施工总平面布置…………………………………………………4.1施工布置依据及布置原则……………………………………………4.2施工道路布置…………………………………………………………4.3生活办公设施…………………………………………………………4.4临时生产设施…………………………………………………………4.4.1 水泥仓库和砂、石料堆料场……………………………………4.4.2 弃渣场……………………………………………………………4.5供水、供电及通讯系统………………………………………………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5.1施工总进度计划………………………………………………………5.2工期保证措施…………………………………………………………第六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6.1质量目标………………………………………………………………6.2质量保证体系…………………………………………………………6.3建立质量责任网络和质量档案……………………………………6.4健全一整套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6.5质量验评及质量资料………………………………………………第七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7.1安全管理目标及原则…………………………………………………7.2安全管理目标的实施方案……………………………………………7.3安全管理组织机构……………………………………………………7.4安全保证体系…………………………………………………………7.5安全技术保证措施……………………………………………………7.6安全生产对策及预防措施……………………………………………第八章文明生产及环境保证措施…………………………………………8.1文明施工目标…………………………………………………………8.2建立创建“文明工地”领导小组及文明施工现场保障体系………8.3建立文明施工现场各项管理制度……………………………………8.4实行奖优罚劣的经济手段管理文明施工……………………………8.5文明施工保证措施……………………………………………………8.6施工环境保护措施……………………………………………………第九章环境保护体系与措施……………………………………………9.1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办法……………………………………………9.2 环境保护技术措施……………………………………………………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施工进度横道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第一章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1.1 编制依据1、《文山州富宁县安兰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招标文件》.2、本标段设计图纸及补充通知文件;3、与本工程密切相关的部颁及行业施工规范、技术标准及施工技术要求;4、我单位承担的类似工程施工的经验、教训和现有的实际施工能力及技术装备水平;5、工地现场察勘调查、采集、咨询等所获取的资料.6、建设工程文明工地标准及当地政府环境保护各项劳动保护法规、安全规程等具体规定和要求.1.2 编制原则1、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工程特性、规模大小、施工条件和技术要求),本着合理、有序、切合实际的原则制定本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工序、方法及相适应的各类资源配置(劳动力、设备等),确保施工目标的圆满实现.2、合理布局施工现场,尽量少占用地,做好各项施工的协调平衡,减少工程消耗,降低生产成本.3、严格遵守国家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条例,切实做到文明施工,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工程目标.4、在认真、全面理解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基础上,结合了解的工程具体情况和我单位的施工技术水平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使施工组织设计具有技术先进、方案可靠、经济合理的特点.第二章施工总体部署2.1临时驻地及施工组织机构2.1.1临时驻地在接到进场通知后,立即组建项目经理部,组织先遣人员,调配土方开挖、砂浆搅拌机械进入施工现场工作.项目部生活、办公设施拟在项目区附近租用民房,布置有职工宿舍、食堂和公共卫生等设备,配置必要的消防设施.施工作业层各施工队生活临时设施拟租用民房或沿施工渠道沿线集中布置;并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及资源配置计划施工期间再作调整.进场后项目经理部密切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联系,作好施工准备,并积极地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征得支持和协助组织.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对整个合同段进一步现场调查,结合工程任务的划分,安排施工队伍驻地,认真调查水电及料源情况、协助和进行进场道路的设计、施工等.2.1.2施工组织机构若我单位中标,组建“文山州富宁县安兰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项目经理部”,按照项目法组织施工,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全权代表我单位履行合同中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使发包人和监理工程师满意.施工组织机构详见框图2.1.图2.1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和各职能部室职责:(1)项目经理职责项目经理是项目工程各项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项目的安全、质量、工期、效益、文明施工负全责.(2)技术负责人职责受项目经理领导.对全项目工程质量、施工技术、计量测试负全面技术责任,指导施工队工程技术人员开展有效的技术管理工作,提出贯彻改进工程质量的技术目标和措施,负责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负责组织对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进行编制及批准后的实施.对不合格品及其纠正、预防措施进行审核.解决工程质量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并协助项目经理解决工程质量中的关键技术和重大技术难题,督促检查各项质量规划的实施.(3)工程管理组职责负责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控制和施工计划的编制,制定施工技术管理办法以及本标段承包合同的管理,按时向发包人报送有关报表和资料.负责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及调度、勘察、征地拆迁工作,参加技术交底、过程监控,解决施工技术疑难问题.参与编制竣工资料和进行技术总结,组织实行竣工工程保修和后期服务.工程管理组下设测量队其职责为:负责工程项目的控制测量、施工测量工作;在工程管理部指导下,对合格产品进行检验测量.(4)计划财务组职责负责对项目承包合同管理并按时向发包人报送有关报表和资料.组织验工计价工作.负责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的制定、实施,根据进度计划和工期要求提出施工计划修正意见报发包人审批执行.组织项目施工网络计划的编制和优化,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工、料、机资源变动和施工条件的动态变化随时调整网络计划,组织施工现场按网络计划安排施工.掌握和控制资金流转情况,按时向发包人报送资金需求计划和报表,组织开展增收节支活动,保障施工用款提前计划、及时到位.(5)物资设备组职责负责物资和设备的采购与管理,制定和实施物资管理办法、设备管理制度,在上级部门指导下,组织安装设备的检验、验证、标识及记录.参与验工计价工作,对单位工程材料消耗和机械使用费用情况提出计量意见,评价各单位机械设备管理情况.(6)质量安全组职责依据我单位的安全目标,制定安全管理工作规划,在项目副经理的领导下进行安全综合管理.依据我单位的质量目标,制定质量管理工作规划,在项目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进行质量综合管理,行使质量检查职能.负责编制本标段质量计划.负责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最终检验和试验状态、不合格品的控制、质量记录的控制,确定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全部工程质量进行检查指导.负责全面质量管理,组织工程项目的QC小组活动.(7)综合办公室负责文书档案收发,做好上下沟通,后勤保障、生产人员调配、职工政治思想工作.(8)施工队职责根据项目部下达的任务安排,负责组织各分项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和管理.负责内部质保体系的正常运转.2.2施工准备2.2.l技术准备1、内业技术准备(1)认真阅读、审核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对施工图纸中的不足部分编写成报告,提交给业主和设计单位.(2)进行项目部生活区、砂石料堆料场等临时设施工程建设的具体规划设计;(3)编制比投标时更为具体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4)编写土石方开挖、浆砌石、混凝土工程等关键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保证措施;(5)结合工程施工特点,编写整个合同段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6)根据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文件要求、《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与评定规程》SL176-2007及相关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提供给发包人或监理工程师的其它资料.2、外业技术准备(1)现场详细调查,针对调查的情况,对土方开挖运输道路、砂石料堆放场地和抽排水等出相应的规划和保证措施;(2)现场控制桩交接后,先对控制桩坐标复核,复核正确后,加密控制网,采用NTS-352全站仪坐标定位,测放渠道轴线和土方开挖边线;(3)根据混凝土和浆砌石施工技术要求,对选定石料场送检砂、碎石各项指标并做米7.5、米10砂浆和C15、C20砼配合比试验.2.2.2物资准备物资准备工作包括材料准备,施工机具准备.(1)材料准备材料备料遵循“有计划、保质量、按进度”的原则,材料选择时遵循“择优质”的原则.对水泥、砂、石料等主要建筑材料,应根据实际施工进度计划做好材料采购计划,分批进场.(2)施工机具准备机械和工具施工准备:根据施工现场的资源需求量计划和施工方案中确定的施工方法,对施工机具配备的要求、数量以及施工进度安排,做好施工机具进场计划;本工程施工的大型机械挖掘机、装载机等机械设备,施工前认真做好进场机械设备的检查、维修和必要的保养工作.2.2.3施工现场准备若我单位中标,在与发包人签订合同的同时,即展开施工现场准备工作,施工现场准备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复查和了解现场.复查和了解现场的地形、地质、气象、水源、电源、砂石料源、交通运输等有关情况.2、确定工地施工范围.根据施工图纸和临时工程需要确定工地施工范围,并与发包人有关人员到现场一一核实,绘出地界、设立标志.3、作好现场规划.按照施工现场具体情况搭设水泥仓库;设置砂、石堆料场、整修临时道路和临时排水设施等.2.3设备、人员动员1、设备、人员动员周期接到进场通知后,我单位将在5日内做好人员的动员和设备安排部署.管理人员3天内到达施工现场,组建项目经理部,与业主取得联系,开展息息相关业务工作;前期施工人员5天内到达施工指定地点,着手临建和施工准备工作;首批投入施工的机械设备5日内到达施工地点,保养维修,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2、人员、设备、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施工准备过程中,设备、人员、材料依照“适用、足量、精干、合格”的原则,并根据投标时的承诺,快速、安全运抵现场.施工设备、材料和人员的运输方法如下:主要工程材料如水泥、钢筋、砂、碎石、块石等地方材料到合格的厂家或料场用汽车运至现场.施工人员乘车进入现场.2.4 施工人员配置及任务划分1、人员配置项目部设项目经理1人,技术负责人1人;经理部下设工程管理组、计划财务组、质量安全组、物资设备组、办公室等5个业务部门,项目经理部下设综合施工队,施工队下设各施工班组.2、任务划分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计划安排一个综合施工队,负责整个标段全部工程任务的施工,施工队下钢筋施工班组、混凝土施工班组、模板施工班组、砌筑施工班组、运输施工班组、机械设备班组等各施工队伍,施工队劳动力计划安排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第三章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3.1工程概况安兰小流域位于富宁县新华镇和广南县交界处,地理位置:东经105°33´46.02´´至105°35´05.41´´,北纬23°39´10.08´´至23°41´40.97´´,小流域以那劳箐为界,南至广昆高速,西至安兰村小组,北以上安光背后以山脊为界,与富宁县直线距离约5.5千米,小流域内部交通发达,现有乡村道路21.55千米.小流域属低山丘陵地貌,山势较缓,具有西南土石山区侵蚀特征,地势整体东西高,中部低.最高点海拔1109.05米,位于下流域西侧山坡;最低点海拔749.44米,位于东边各甫河河边;地形相对高差360米,地形为有两面山坡组成的河谷地形,各坡面受水力侵蚀切割严重,地形较为破碎,大部分坡度在25°以下.流域内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干湿季节分明,日温差大的气候特点,项目区冬春半年(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根据富宁县新华气象站提供观测资料:年降水变化在897~1627.8米米之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99.6米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674米米,流域内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多年平均风速1.4米/s,最大风速17.0 米/s,静风率50%,平均相对湿度79%.由此可见项目区的气象条件较好.该项目涵盖富宁县安兰小流域三个片区标段:第一标段:安兰片区,主要内容:坡改梯53.49h米2;DN255PE管道4604米(配套进水池1口,闸阀井6口,消力池1口);0.3×0.3明渠2060米;DN400涵管9米;水窖14口(配套沉砂池14口,集水沟280米);新建机耕道929米;整修机耕道1410米;新建田间排水沟1241米;道路土质排水沟清淤2410米.第二标段:者郎片区,主要内容:坡改梯66.42h米2,0.5×0.5明渠3311米(配套取水坝1座,倒虹吸2座,背水桥2座);0.3×0.3明渠2490米;DN500涵管5米;水窖6口(配套沉砂池6口,集水沟120米);新建机耕道1443米,整修机耕道2675米;谷坊1座;道路土质排水沟清淤2410米;标志碑2座.第三标段:安光片区,主要内容:坡改梯119.23h米2;水窖125口(配套沉砂池125口,集水沟2500米);新建机耕道2660米;整修机耕道6021米;谷坊2座;道路土质排水沟清淤4983米.具体详细工程量详见《工程量清单》.我公司参与本项目第一标段的投标活动,若我公司中标,将响应招标文件相关要求组建“文山州富宁县安兰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经理部”.1、施工测量施工前对业主提供的平面控制点坐标和高程制点进行复测验算,核算无误后接引至工地现场并埋设控制桩,控制桩要求通视良好,不受施工干扰,满足施测精度,并进行固定和保护,报请监理工程师认可,作为施工控制依据.(1)平面控制根据控制点坐标,建立施工现场的控制网点,绘制坐标网点,复测无误后对定位桩固定保护,并定期进行复测,若发现定位桩有位移迹象时,应及时复测、校验.(2)高程控制在适当位置建立高程控制点,并从提供的水准点引测高程,高程控制点设在容易进入和通视良好的地点,应定期进行复测、校验.(3)施工放样开挖前要放样,渠道轴线、土方开挖边线和浆砌石边线采用全站仪坐标定位测量.土方开挖边线要求木桩、石灰白线,明确标示,以便于机械施工操作.基础土方开挖后,清理干净基底后,采用坐标定位测放基础砌筑边线,每10米钉一木桩,基础砌筑时拉线控线,砌筑挡墙砌筑线在浆砌石基础面上测放,用红漆标明,每10米一个点.施测过程中,测量人员与土方开挖、浆砌石砌筑、混凝土浇筑等工作人员应进行技术交底,以保证放样和施工的准确性,并且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抽检、复测.2、土方开挖(1)开挖前,组织测量人员与业主方代表、现场监理工程师一起测量渠道纵横断面,测量数据现场签证.再根据施工图将开挖边线标出,以木桩石灰白线标志,开挖过程中,施工人员根据开挖线控制开挖,以保证开挖的准确性.(2)土方开挖采用反1米3铲挖掘机(EX-200)配5t自卸汽车直接挖装运.开挖过程中,质量满足墙后土方回填要求有土料就近堆放在渠道两侧,用于以后墙后土方回填,土料堆放应保持土料堆体的边坡稳定且应有排水措施,弃渣料运至弃渣场,(3)开挖方法:开挖分段依次进行,采用一次性龙沟到底开挖方法,每段自中心向外,先深后宽,自上而下分层开挖.(4)开挖过程中,应经常校核测量开挖平面位置、水平标高、控制桩号、水准点和边坡坡度等是否符合施工图纸要求.(5)土方开挖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开挖边坡的稳定,如出现裂缝和滑动迹象时,应立即暂停施工,采取应急抢救措施,并通知监理工程师.(6)质量检查和验收土方明挖完成后,应会同监理人进行以下各款的质量检查和验收:按施工图纸要求检查基础开挖面的平面尺寸,标高和建基面平整度:基础面清理与砌体填筑前的基础清理检查验收.对基础面进行检查清理后,应保证基础面无积水或流水,不使基础面土层受扰动.砌筑前应清除表面的松软土层.3、沟槽石方开挖开挖前,先分段测量放线,放出沟槽两边的上口开挖线.土方直接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清理.石方按《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规范》(SL47—1994)规定进行爆破施工,沟槽开挖爆破因临空面少,夹制作用特别明显.如果钻孔及起爆方法不当,不仅会影响爆破效果,而且会造成沟槽边壁和底部岩石的损坏和扰动.该工程采用手持式凿岩机为主,辅以潜孔钻钻孔,中间掏槽松动毫秒微差分段起爆,两面沟壁光面施爆.施工时首先沿着两面的边坡设计坡度线,钻光面孔,中间同时钻主爆孔,底部预留保护层.把光爆层控制在60至80厘米之间.起爆时首先起爆最中心的掏槽孔.然后起爆主爆孔,待两边的光面孔药包有临空面,最小抵抗线变为沟槽中心时再行起爆便可形成一个光滑平整的边坡面,这样就能大大减少两面边壁上岩石的损伤破坏,使岩石仍然保持天然的物理、力学性质,保证边坡的稳定.实际开挖轮廓应符合设计要求,对坚硬或中等坚硬的岩石,本工程最大误差为不大于0.2米.在进行石方槽挖时,考虑采用光面爆破,让槽挖石方段一次成型.4、米7.5浆砌石砌筑(1)材料①砌石材质坚实新鲜,无风化剥落层或裂纹,石材表面无污垢、水锈等杂质.用于表面的石材色泽均匀.②砂的质量符合规范SD120-84表2.1.2和2.1.3的规定.砂浆采用的砂料粒径为0.15~5米米,细度模数2.5~3.0.砌筑毛石砂浆的砂最大粒径不大于5米米,砌筑料石砂浆的砂,最大粒径不大于2.5米米.③水泥和水浆砌石所用水泥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现行标准,满足质量技术要求.拌和用水水质符合水工混凝土用水标准.④水泥砂浆浆砌石砌筑水泥砂浆根据试验配合比采用JZC250搅拌机拌制.(2)基础砌筑①基础砌筑分段进行,砌筑采用铺浆法.②砌筑基础第一皮石块应坐浆,且将大面向下.接砌第二层以上石块时,每砌一块石块,先铺好砂浆,选择比较方正的石块,砌在各转角上,称为角石,角石两边与准线相合.角石砌好后,再砌里、外面的石块,称为面石;最后砌填中间部分腹石.砌填腹石时,根据石块自然形状交错放置,尽量使石块间缝隙最小,再将砂浆填入缝隙中,最后根据各缝隙形状和大小选择合适的小石块放入用小锤轻击,使石块全部挤入缝隙中.不得采用外面立石块、中间先放小石块后灌浆填心的砌筑方法.(3)浆砌石砌筑①浆砌石挡墙采用铺浆法砌筑,砂浆稠度为30~50米米,当气温变化时,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②砌筑分段分层施工,对于各砌层,先砌外围定位行列,然后砌筑里层,外围与里层砌块应交错连成一体,砌体面石选择平整的块石,并加以修凿.石块之间用砂浆粘结,砌筑时首先打好坐浆,填缝砂浆先铺在已砌块石侧面或在石块放好后仔细填塞,填缝较宽时在砂浆中堵塞小石块.③砌筑时,上、下两层块石应骑缝砌筑,砌缝厚度宜为20~30米米,砂浆应饱满.内外块石应交错连接成一整体,角石、面石和帮衬互相锁合,严禁采用中心填石的砌筑方法.④在施工中做到“三无一牢”,即无空洞、无通缝、无严重面浆、垫头牢固.⑤砌筑挡土墙按设计要求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收坡或收台,并按设计要求设置伸缩缝和排水孔.⑥砌筑工艺流程为:具体操作如下:A、砌筑面准备:基底在砌筑前清理干净,并保持基础面湿润;砌筑层面清理干净浮浆、残渣,并保持湿润;B、铺浆:基础块石砌体,由于砌筑面参差不齐,支砌时逐块坐浆、逐块安砌,在操作时认真调整,使坐浆密实,以免形成空洞.C、摆放石料:把洗净的湿润石料安放在坐浆面上,用铁锤轻击石面,使坐浆开始溢出为度. 石料之间的砌缝宽度应严格控制,灰缝厚度一般为2~3厘米,安放石料时应注意,不能产生细石架空现象.D、灌浆与捣实:石料安放就位后,应及时进行竖缝灌浆,灌浆时用捣插棒捣实.⑥砌筑上升应均衡,相邻段的砌筑高度和每日砌筑高度不超过1.2米.砌体外露面,在砌筑后12~18小时之间应及时洒水养护,经常保持外露面的湿润.养护期为7~14天,在养护期间避免碰撞或振动.⑦砌石体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不超过《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中的规定.(4)砂浆勾缝①清缝勾缝前,应将缝槽冲洗干净,自上而下,清除砌缝空隙内松散浆料,不整齐处应修整.②缝槽处理清缝后将缝槽清洗干净.清除残留灰渣,排除积水.③勾缝勾缝前洒水并保持缝内干净湿润,即仔细把砂浆分数次压入缝内填充、压实.直至与砌体外表齐平,然后抹光.④养护勾缝完成和砂浆初凝后,砌石体表面应刷洗干净,再用浸湿物覆盖,经常洒水养护,以保持砌石体湿润,并避免碰撞和振动.⑤质量控制勾缝砂浆单独拌制;不与砌筑砂浆混用;勾缝砂浆按试验配合比拌制,砂用细砂.砂浆稠度要掌握好,过稠勾出缝来表面粗糙不光滑,过稀容易坍落走样,始终保持缝面湿润.5、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5.1模板5.1.1模板质量要求模板采用木模板.模板的设计、制作和安装应该使混凝土得以正常的浇筑和捣实,使其形成准备的形状、尺寸和位置.模板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混凝土的浇筑和捣固的侧压力与振动力,并牢靠的维持原样,不位移,不变形.模板表面光洁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质量.模板制成每节可以单独拆除,而不损伤混凝土的形状.模板施工遵照原水利电力部(SDJ207—82)规范的规定执行.模板面板厚度为3~5米米.所有连接件、支撑件的设计须使模板能稳定,并使其拆除时不致损坏混凝土.模板连接缝尽可能光滑紧密,不允许带凹坑、皱折或其它表面缺陷.面板应涂隔离剂,使其在脱模时不易损伤混凝土.5.1.2模板安装模板安装,必须按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详图在立模前测量放样,立模后必须进行校模直至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为止.重要结构设专门控制网点,其精度不低于施工控制网精度.模板安装过程中,必须经常保持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以防倾覆.模板的钢筋拉条不应弯曲,直径要大于8米米,拉条与锚环的连接必须牢固.预埋在下层混凝土中的锚固件(螺栓、钢筋环等),在承受荷载时,必须有足够的锚固强度.模板之间的接缝必须平整严密.建筑物分层施工时,应逐层校正下层偏差,模板下端不应有“错台”.在模板及支架上,严禁堆放超过其设计荷载的材料及设备.除工程师另作特殊规定外,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规范规定值.5.1.3模板拆除拆除模板的期限,除已征得工程师的同意外,一般应遵守下列规定:(1)不承载重量的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米pa以上,并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板而损坏时,才能拆除.(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达到规范规定的强度后才能拆除.(3)拆模板作业必须用专门工具,按适当的施工程序十分小心地进行,以养活。
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设计
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设计摘要:小流域综合治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具体需要结合小流域附近生态环境、自然社会环境的发展现状和要求,立足水土流失现状,以提升生态效益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构建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经济功能、生态效益功能的综合治理模式,从而提升区域水土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设计1 水土流失危害通常情况下,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具体展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农村耕地,另一个是水库。
危害最为严重的在于农村耕地。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数量繁多,如果缺少充足的农田,假设依赖于外国粮食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要求,高额的粮食价格将会严重影响农村群众经济增长。
众所周知,只有好的土地,才能种植理想的农作物,从而增加农作物生产量。
因此,农用土地需要在连续耕种的情况下进行定期休养,休养过程中不能种植其他农作物,从而实现土壤中养分堆积。
但是,因为我国农耕土地量较为紧张,农用耕地常年应用,因为缺少休养时间,导致农耕土地流失严峻,雨水导致泥沙等进入到农田中,产生沙压农田。
在这种情况下,使得农田土壤发生改变。
给水库带来的危害在于,泥沙进入到水库中,造成水库水资源的污染,无法给人们日常用水提供保障。
2 导致小流域水土流失的因素2.1 农耕方式不合理当前,大部分农村群众在进行农耕过程中,采用的耕种方式比较原始,并且作物种植方式相对单一,在整个种植过程中,没有给予农田保护工作高度注重,导致农田营养价值逐渐减少,保肥蓄水能力逐渐减弱。
除此之外,因为农田保护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缺少规范的管理体系和流程,导致小流域治理过程中,发生边治理边破坏的弦线,导致新的水土流失。
2.2 随意放养牲畜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各个区域把重心放置在经济发展上,没有给予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高度注重。
部分区域已经发生水土沙化现象,水土流失较为严峻。
再加上农村在畜牧养殖过程中,采用随意放养方式,给周围植物以及土地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坏。
小流域初步设计编写提纲
附件4: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小流域初步设计报告编写提纲前言简述初步设计的目的,工程设计原则、要求,执行的规程规范,提交的成果。
文字之前插入小流域位置图和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特性表。
1 基本情况1.1 自然条件1.1.1 流域概况概述小流域位置及经纬度、流域面积、流域形状,所属地貌类型区,海拔高程,相对高差等。
1.1.2 地质、地貌一、地质。
小流域地质构造、影响地表的地层岩性及其分布、面积、所占比例等。
二、地貌。
小流域主要地貌单元及分布、面积、所占比例。
重点介绍小流域坡面情况,包括地面坡度组成,不同地貌部位的坡度、坡长等。
插入小流域地面坡度组成表。
1.1.3 土壤、植被一、土壤(地面物质组成)小流域主要土壤类型,各类土壤的分布、土壤质地、土层厚度及肥力情况。
分别说明耕地土壤和山地土壤的理化性状,包括土层厚度,土壤质地,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等。
插入小流域土壤理化性状表。
二、植被小流域所属植被分布地带,天然植被种类(包括树种、草种)及保存情况,人工植被种类、数量及生长情况;现有植被类型及植被覆盖率,具有独特开发利用价值的经济林果(草)树种和水土保持功能的植被种类及利用情况。
1.1.4 水文、气象一、气象特征小流域温度与光热资源。
包括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极端最低气温,≥10o C积温,无霜期,年均日照时数。
小流域降水情况。
包括多年年均降水量、最大年降水量、最小年降水量,降水年内分布情况;10年、20年一遇24h、3~6h最大降雨量。
插入小流域气象特征表。
二、水文小流域所属水系,流域内主要河流;年径流总量,径流年际变化、径流模数;多年平均输沙量。
说明小流域水资源的利用情况。
插入小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表。
1.2 社会经济状况1.2.1 人口与劳动力小流域涉及的行政村、组,人口总量、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总量。
分析人口和劳力在工程实施期可能的流动状况(如外出务工等)。
1.2.2 土地利用现状流域内各类用地的数量和分布,人均土地和耕地数量,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的利用方式等方面论述对小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带来不利影响)。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施工方案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背景及目标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旨在改善流域内水土流失状况,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水资源安全,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此次工程的目标是: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采取综合措施,实现水土流失治理,提高流域内的生态环境质量。
二、工程内容1.土地改良:对流域内的土地进行平整、改良,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地利用率。
2.植被恢复:种植适宜的植物,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3.河道整治:对河道进行清淤、疏浚,修建防护工程,保障河道畅通。
4.水源保护:加强水源地保护,提高水质,确保水资源安全。
5.生态修复: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恢复生态系统的自然功能。
6.监测与管理: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工程效果。
三、施工方法及工艺1.土地改良:采用深耕、施肥、客土等方法,提高土壤肥力。
2.植被恢复:选用适宜的植物种类,采取播种、移植、扦插等方法进行植被恢复。
3.河道整治:采用机械清淤、人工疏浚、修建防护工程等方法,改善河道条件。
4.水源保护:设立保护区,加强水质监测,采取隔离、拦截等措施,减少污染物进入水源。
5.生态修复:采用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等方法,恢复受损生态环境。
6.监测与管理: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四、施工进度安排1.土地改良:预计用时2个月,分两个阶段进行。
2.植被恢复:预计用时3个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3.河道整治:预计用时4个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4.水源保护:预计用时2个月,分两个阶段进行。
5.生态修复:预计用时6个月,分六个阶段进行。
6.监测与管理:贯穿整个工程施工过程,持续进行。
五、施工组织与管理1.建立项目指挥部,负责协调、组织、管理工程施工。
2.设立工程技术组、财务组、材料组、安全组等,明确各部门职责。
3.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4.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目录1 综合说明 (5)1.1概述 (5)1.2编制依据 (7)2 项目区概况 (11)2.1自然条件 (11)2.2社会经济状况 (12)3 水土流失现状 (13)3.1水土流失现状 (13)3.2水土保持现状 (18)4 建设目标、规模和工程总体布局 (19)4.1指导思想 (19)4.2建设目标 (20)4.3建设任务和规模 (20)4.4工程总体布局 (21)5 工程设计 (23)5.1植物措施 (23)5.2工程措施 (25)6 项目实施计划 (30)6.1项目实施条件 (30)6.2实施计划 (30)7 投资概算 (31)7.1投资概算 (31)7.2投资筹措方案 (50)8 技术支持 (51)8.1必要性 (51)8.2可行性 (51)8.3开展技术培训 (51)8.4加强水土保持监理、监测 (52)8.5鼓励公众参与,保证规划实施 (52)8.6物资采购 (53)8.7保证政策 (53)9 组织管理 (54)9.1组织管理机构 (54)9.2工程管理措施 (54)9.3技术保障措施 (54)9.4资金管理 (55)9.5项目建后管理 (55)9.6监督执法 (56)9.7监督监测 (57)10 经济效益分析 (58)10.1生态效益 (58)10.2经济效益 (58)10.3社会效益 (58)11 结论 (59)11.1综合评价 (59)11.2结论 (59)附件1、峡政函[2008]7号文2、峡政函[2008]8号文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2、**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图3、**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图4、造林设计图5、挡土墙及排水沟断面图6、机耕道设计图7、坡改梯设计图1 综合说明1.1 概述**流域位于某区**镇、**镇内(详见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是照溪流域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区**镇上际通天阳,海拔高程1126m,该流域面积68.7km2,河道比降15.3‰,多年平均流量2.35m3/s,多年平均径流量7410万m3,水资源丰富,**流域已被列为**市城区供水的水源地,规划在流域内**建设一座库容为2115万m3的水库,向**市城区供水。
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初步设计
第一章基本情况 (5)第一节自然条件 (5)一、流域概况 (5)二、地貌 (5)三、土地、土壤 (5)四、植被 (7)五、水文、气象 (7)第二节社会经济状况 (8)一、人口与劳力 (8)二、农村各业生产 (8)第三节水土流失和治理状况 (10)一、水土流失状况 (10)二、水土流失的危害 (10)三、水土保持现状 (11)第二章建设目标、规模和工程总体布局 (11)第一节建设目标 (11)一、治理水土流失目标 (11)二、改善生态环境目标 (11)三、发展农村经济目标 (12)四、促进了当地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 (12)第二节建设规模 (13)一、农村经济发展方向 (14)三、各项治理措施的具体布设 (15)第三章工程设计 (17)第一节沟底防冲水土保持林造林设计 (17)一、立地条件 (17)二、设计 (17)三、造林技术措施 (17)第二节水平沟整地设计 (18)一、水平沟设计 (18)二、技术要点 (20)第三节水土保持沙棘纯林造林设计 (20)一、立地条件 (20)二、设计 (20)三、造林技术措施 (20)第四节水土保持山杏纯林造林设计 (22)一、立地条件 (22)二、设计 (22)三、造林技术措施 (23)第五节水土保持山杏、沙棘混交林造林设计 (24)一、立地条件 (24)二、设计 (24)三、造林技术措施 (25)第六节水土保持油松纯林造林设计 (26)一、立地条件 (26)二、设计 (26)第七节封禁治理设计 (28)一、封育地点、范围及达到的目标 (28)二、封育类型 (28)三、封育方式 (29)四、封育年限 (29)五、封禁方法 (29)第八节人工补植设计 (29)一、人工补植地点及范围 (29)二、设计 (29)三、造林技术措施 (30)第九节宣传牌设计 (31)一、宣传牌设计位置 (31)二、宣传牌设计 (31)第十节宣传碑设计 (32)一、封育区宣传碑的作用 (32)二、封育区宣传碑设计 (32)第十一节沟头防护工程典型设计 (33)第四章施工组织设计和实施计划 (45)第一节施工组织设计 (45)一、施工组织形式 (45)二、主要材料来源、数量、质量 (45)第二节实施计划 (47)一、各项治理措施和劳力分配情况 (47)二、年度工程进度安排 (48)详见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实施的的计划横道图。
辽南地区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典型设计
2024.01 291 综述仙峪小流域位于营口市大石桥市黄土岭镇,总面积3226.0hm 2,其中农田414.7hm 2,占比12.9%,森林928.79hm 2,占比35.29%。
果园是当地重要的农业产出之一,占地面积383.9hm 2,比例11.9%,荒地和其他用地面积分别为464.6 hm 2和335.2hm 2,各占流域总面积的14.4%和5.3%。
难利用土地658.6hm 2,占流域总面积的20.4%。
当地水土流失由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影响,一方面山坡陡峻,地质古老破碎,降雨量多,降雨强度大,频率高,幼林多,疏林地多,郁闭度在0.30以下的山地面积很大;另一方面,由于人为不合理地利用和开发水土及植被资源,原始的林地基本消失。
此外,单一的种植业生产导致了长时间的土壤裸露,致使调节径流、截持降水、减低风速、固持土壤和改良土壤等能力大幅降低,加剧了水土流失。
因此,需要采用小型流域综合管理策略来优化生态环境,确保上游的水源供应稳定且下游河流的健康发展。
2 项目设计2.1 工程区概况仙峪小流域属于大清河流域,流域总面积为3226.0hm 2。
该区域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年均降雨量在640~750mm之间,年平均气温为8.8℃,年积温在3353℃以上,无霜期长达175天,侵蚀类型为水力侵蚀。
仙峪小流域的自然概况、社会经济状况及水土流失状况等均具有辽南地区的代表性,以其作为典型小流域开展典型设计,对辽南地区的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和设计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2.2 数据来源自然概况数据来源于大石桥市气象局及实际调查;社会经济情况数据来源于地区统计年鉴。
2.3 工程设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针对工程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调查勘测方面:治沟骨干工程、排洪沟治理工程通过现场和无人辽南地区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典型设计文/徐亚夫,刘向宁,闫庆华,刘雨昊 302024.01机航测等测量方法,水土保持林、封育治理则通过典型地块调查,再结合1∶10000的地形图进行;而在内业设计方面,则是通过对野外勘测和调查结果的汇总和分析,结合水土流失防治要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与项目区所在政府及村委会共同确定项目区的防治措施和数量,防治措施技术标准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xxx小流域位于汉江上游南河支流马栏河北岸,隶属于xxx沙河乡,流域出口距县城48km,面积10.15km2,水土流失面积4.91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48.47%。
xxx小流域辖五塘村、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40人,总劳力614人。
全流域粮食总产47.71万Kg,平均2250kg/hm2。
农业总产值319.7 万元,人均纯收入1516元。
大量的水土流失,给当地人民发展经济带来了很大制约,因此,当地政府和群众迫切要求治理水土流失,搞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山区长远发展的基础、人民脱贫致富之根本。
本设计根据《长江流域水土保持技术手册》、《“长治”工程水土保持前期工作培训讲义》和有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设计编写的。
xxx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特征表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自然条件一、流域概况xxx小流域位于xxx县城以东48km处的沙河乡境内,距305省道8km (榔口乡)、乡级公路贯穿全流域,流域为山区长形,北高南低、南北长6.35k m,东西宽 1.6k m,东径110°03′~110°06′,北纬32°05′~32°08′,境内最高海拔1148m(东部干柴垭),最低海拔350m(南部出口榔峪河),相对高差798m。
全流域面积10.15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913 km2。
1、地貌(1)沟道情况:干沟一条长4.86km,主要支沟20条长22.0km,沟壑密度2.65km/km2,沟壑面积占总面积的3.42%,干沟平均比降7.28%,主要支沟平均比降为10.4%,沟底宽度由上游至下游为2~15m。
(2)坡面情况:地面坡度组成为:<5°面积31.4hm2占3.09%,5°~15°面积108.6 hm2占10.7%,15°~25°面积386.3 hm2占38.06%,25°~35°面积435.5 hm2占42.91%,>35°面积53.1 hm2占5.23%;农耕地的坡度组成为:<5°面积29.1 hm2占13.75%,5°~15°面积22.9 hm2占10.82%,15°~25°面积145.3 hm2占68.57%,25°~35°面积14.6 hm2占6.86%。
2、土壤(地面物质组成)土壤类型是黄棕壤土、山地黄棕壤和水稻土。
黄棕壤205 hm2、山地黄棕壤671205 hm2、水稻土139205 hm2。
黄棕壤呈中—微酸性,PH值6—7.2,有机值含量2%左右,含氮0.15%、含钾2%、含磷0.1%;山地黄棕壤呈弱酸性,PH值5.6—6.8,含氮1.5%、含钾2%、含磷0.15%;水稻土为潜育性水稻土,排水不良,潜在养份高。
(3)土地资源评价对各类土地适宜农、林、牧、渔的适宜性和适宜程度进行评价。
根据流域土地资源分布特点,限制性因素多少,采用最低条件限制因素法,和评分法对流域土地评价类型进行综合评分。
限制因素主要有坡度、有机质、有效土层,土壤植被,盐渍化,石砾含量,灌溉条件。
土地资源评价等级和结果详见下表。
土地资源评价等级表4、土地利用现状流域现有土地资源10.15k m2(1014.8h m2)。
其中耕地2.12km2 (211.9 hm2)、占总土地面积的20.88%;林地6.88km2(688 hm2)、占总面积的67.8%;荒山荒坡0.689km2(68.9hm2)、占总面积的6.79%;其它用地0.46km2(工程占地、河沟、宅基地、水面46 hm2)、占总面积的4.53%。
人均土地面积0.70 hm2,人均耕地0.15 hm2。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山坡坡地较多,基本上还没有脱离广种薄收的老模式,荒地所占比例也较高,土地的合理利用很不充分,土地的生产潜力还待进一步开发。
5、植被主要是天然植被:林地面积688 hm2中,成林地418.06 hm2(用材林145.26 hm2、经济林139.33 hm2、灌木林133.47 hm2)占林地面积60.76%,未成林地269.93 hm2(其中:幼林65.8 hm2)占39.24%。
森林覆盖率为41.19%。
乔木林主要树种为松树、杉树、栓皮栎、青岗栎、毛栗树,分布在山梁、山腰。
灌木林主要树种为马桑、花棒等,分布在山脚和沟道。
少量的人工植被主要有杉树、核桃、板栗、柿子树、枣子树,分布在阴坡和村庄路旁。
人工植被中乔木林生长比较缓慢,但当地的地理地质条件适宜发展杉树、栓皮栎、板栗、核桃、柿子、枣子树种。
6、水文、气象(1)降水:年平均降雨量900mm,其中汛期(5~10月)占75%,10年一遇24小时最大降雨量为78mm, 3~6小时最大降雨量为56mm;20年一遇24小时最大降雨量为150mm,3~6小时最大降雨量为108mm。
(2)温度与光热资源:年平均气温15℃,大于等于10℃积温4500℃,年均日照时数为5.2小时,无霜期220天,早霜起于10月中旬,晚霜终于3月上旬。
第二节社会经济状况一、人口与劳动力xxx流域内现有五塘1个行政村、8个村民小组、357户(农业户354户),人口1440人(农业人口1420人),劳力614人(农业劳力586人),人口密度为142人/km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二、农村各业生产1、农村产业结构:目前以农业生产为主,年产值为319.7万元,人均年收入1516元。
2、农业生产:现以粮食为主,粮食总产量47.71万kg,平均单产2250kg/ hm2,人均粮食为每年336kg/人,人均基本农田为0.04 hm2/人。
3、林业生产:现有水土保持林412.26 hm2,果园2 hm2,生产经营主要以木耳、香菇为主,水保林已落实承包责任制,由承包户经营、管护。
4、牧业生产:属家庭畜牧业,品种为当地的猪、牛、羊、鸡等是农户自己经营,商品率较低。
5、副业生产:主要是家庭手工业和外出劳务打工收入,产值较低,流域地处县城较远、交通条件便利、经济信息交流较方便。
第三节水土流失和治理情况一、水土流失状况xxx小流域属二高山区,土壤侵蚀强烈,侵蚀类型主要以面蚀和沟蚀为主,侵蚀方式以水力侵蚀为主,其他风力侵蚀、冻融侵蚀相伴发生。
水土流失面积4.91km2、占总土地面积48.4%,其中轻度1.02km2、占流失面积20.8%,中度1.67km2、占流失面积34%,强度1.8km2、占流失面积36.7%,极强度0.41km2、占流失面积8.4%,年水土流失量3.93万t;年侵蚀模数为3873t/km2·y,侵蚀强度分别为2mm、4mm、8mm、12mm。
二、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造成库塘淤积,河床抬高。
如xxx流域五塘村一组山岔塘,1996年建成0.8万m3,蓄水4.86m深,每年淤积0.2m,现无死库容并淹没底部水箱0.6m,造成损失库塘容积2万m3;五塘村铧场水库10 万m3库区淤积长100m,库容下降到4万m3,灌溉6个组面积250亩下降到现今78亩,有172亩水田因无水而改为旱地。
因水土流失致使生态恶化、自然灾害不断,“十年六旱三涝”。
1991年因大旱粮食大面积减产,全年降雨量636.1mm减少近30%降雨,当年五塘村水田无收情况引起省政府重视并作了专题调研。
三、水土保持现状流域内现有水保设施保存面积132 hm2,其中梯田30hm2、水保林3.8 hm2、经果林2 hm2、封禁治理96.2 hm2,现有治理程度21.18%。
第二章建设目标、规模和工程总体布局第一节建设目标一、治理目标治理程度由21.19%达到100%,减少土壤流失量1.9万吨,减沙效益达50%以上,蓄水效益达到75%以上。
二、改善生态环境目标林草面积达到宜林宜草面积的90%以上,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控制,水保工程渡汛安全、生态环境开始良性循环。
三、经济增长目标农村经济有较大发展,总产值、总收入增加50%以上,人均粮食、人均纯收入比当地平均水平提高50%以上。
第二节建设规模治理工程总面积4.913km2(491.3 hm2),石坎梯地20.7 hm2、用材林169.5 hm2、灌木林10 hm2、经济林73.6 hm2、封禁治理217.5 hm2;各项工程78处。
其中:塘堰4座、蓄水池5口、小水窑2口、排洪沟5条1.55km、截水沟5条1.9km、引水渠2条3.7km、作业道6条2.0km、机耕道路3条3.80 km、谷坊20处、拦沙坝5座、抽水泵站1座。
其它工程人畜引水管线5处34.25 km、喷灌处1处16.67ka、饲圈4处80m2、种畜15头(只)、沼气池20处。
第二节工程总体布局根据该流域属二高山区的地貌特点,以治理水土流失为中心,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相结合的办法,从山坡上部到下部,设置三道防护体系。
一、山脊和山梁采取防护体系山脊和山梁主要以发展薪炭林、灌木林为主,将采取人工补植和封禁治理天然植被相结合的办法,形成第一道防护线。
二、山坡和沟道防护体系根据当地群众多年的植树造林经验,因地制宜进行现有林地补植、改品、封治,对<25°的坡耕地改成梯地、保证人均基本农田达到0.1 hm2,荒山荒坡和现有>25°的坡耕地,一律进行人工植造水保林、经济林和一定比例的高效果木林,形成林、草、梯“三位”一体的第二道防护体系。
三、沟道防护体系在沟道治理上,所有流域内的支沟建谷坊、修水平沟、截水沟,在沟道沿岸边对现有的灌木林、草地进行改品、补植、封治,沿主沟有田地的地方修筑拦沙坝、堤防,保护田地防止沟河扩展,因地制宜进行渠、田、路相配套的建设,利用现有需停耕的坡地、台地发展农、林、牧,确保规划效益的实现,形成水保体系的第三道防护体系。
第三章工程设计见典型设计第四章施工组织设计和分年实施计划第一节施工组织设计一、施工组织形式治沟骨干工程如7.2km的排灌沟渠、7个池窖、5座拦沙坝、20个谷坊由村组织抽调专班承包施工、坡面治理措施由集体和农户承包,签定施工合同,按合同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二、物质采购主要材料到指定单位采购外(如炸材、水泥),其它材料在市场采购。
,主要树种由建立流域苗圃1hm2解决,不足部分由县调节补给。
三、道路交通本流域位于主要交通公路——“305”省道以北8km处,流域内乡级公路贯穿全境,村级生产道路4条,只需进行5.8km作业便道和原有路段维修即可满足施工需求。
水、电都可以就地解决。
四、施工安排施工由乡村负责抽调专业人员组成施工专班、按合同要求进行长期施工。
集体和个人承包的任务在农闲季节以及冬春和夏季挂锄期施工,根据该流域分年实施任务,劳力安排可调动乡内其它村劳力协作实行以工换工,确保流域治理任务按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