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3 式与方程》10-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3 式与方程》10-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2.能够准确地理解并应用等式的概念;3.学会使用递归的方式解决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4.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式与方程的解法。
二、教学重点1.理解式与方程的基本概念;2.熟练使用递归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1.式的概念和性质;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授课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入式与方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式与方程的区别和联系。
2. 理解式的概念•定义式的概念:由数、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的符号集合;•式的性质:相等的式可以互相替代。
3. 一元一次方程•引入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释未知数的含义;•学习使用递归的方法解决一元一次方程;•练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方法。
4.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将其转化为方程并求解;•练习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总结实际问题应用式与方程的步骤。
五、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概念;2.举一反三法: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其他问题中;3.练习训练法:通过反复练习来掌握解题方法。
六、教学反馈1.课堂练习:对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检查其理解情况;2.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3.分组讨论: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深对式与方程的理解。
七、教学延伸1.拓展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其他领域中,如几何、代数等;2.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深入了解式与方程的更多性质和应用。
八、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当能够理解式与方程的基本概念,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熟练应用所学知识。
希望学生能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勇敢面对挑战。
以上是本次教学计划的大致内容,希望学生们认真学习,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共同进步。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6.1.3 式与方程-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6.1.3 式与方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式与方程的概念,并能正确区分式与方程。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式与方程的概念。
2. 方程的解法。
3.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式与方程的概念,方程的解法。
2. 教学难点: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在上课之初,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式与方程的概念,例如:“小明有10元钱,他买了一本书花了3元,他还剩下多少钱?”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理解式与方程的概念。
2. 基本概念讲解在导入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式与方程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式与方程的概念。
式是由数字、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的表达式,而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3. 方程的解法在学生理解了式与方程的概念后,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讲解方程的解法。
例如,教师可以给出一个简单的方程:“2x 3 = 7”,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移项和化简来求解这个方程。
4. 实际应用在学生掌握了方程的解法后,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给出一个问题:“小明有10元钱,他买了一本书花了3元,他还剩下多少钱?”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建立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
5. 总结与作业布置在课程的最后,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以巩固学生对式与方程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
2. 在讲解方程的解法时,教师应注重方法的引导,让学生理解解题的思路。
3. 在实际应用环节,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式与方程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式与方程,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3 式与方程》-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3 式与方程》-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求解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提出假设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建立方程,进行求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耐心和细心。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
•难点:能够通过实际问题建立方程。
三、教学准备•教材:《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
•学生:提前复习相关知识,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举例子引入方程的概念,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例,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2.理解方程(15分钟)•老师讲解方程的定义及基本形式。
•学生通过课本所给例题,掌握方程的概念。
3.实际问题建立方程(20分钟)•老师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建立方程。
•学生分组合作,尝试解决老师布置的问题,并建立方程。
4.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5分钟)•老师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形式和解题方法。
•学生通过课本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练习(20分钟)•学生个人或小组完成课后练习题。
•老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
五、课堂小结老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方程的重要性及解题思路,激励学生继续学习。
六、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学生所学内容,鼓励学生认真完成。
七、教学反思老师及时总结本节课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对一元一次方程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学设计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学设计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学设计第【1】篇〗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谈话揭题1.谈话导入。
我们学过了关于方程的哪些知识?(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预设生1:方程的意义。
生2: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生3:解方程的方法。
生4:用方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揭示课题。
同学们说得很全面,这节课我们就来系统地复习有关方程的知识。
(板书课题:方程)⊙回顾与整理1.方程。
(1)什么是方程?它与算术式有什么不同?明确:①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
②算术式是一个式子,由运算符号和已知数组成。
方程是一个等式,在方程里的未知数可以参与运算,并且只有当未知数为特定的数值时,方程才成立。
(2)什么是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
(3)什么是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4)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①等式的性质。
②加减法和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互逆关系。
(5)课件出示教材80页“回顾与交流”3题。
①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解方程的步骤和方法,以及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②指名到黑板前进行板演。
③全班交流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解的。
2.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学生小组交流并集体汇报,然后教师明确:①弄清题意,确定未知数并用x表示;②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③列方程,解方程;④检验并写出答语。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及找等量关系的方法。
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②你知道哪些找等量关系的方法?预设生1:根据关键性词语找等量关系。
生2:根据常见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找等量关系。
生3:根据常见的数量关系找等量关系。
生4:根据计算公式找等量关系。
(3)课件出示教材80页“回顾与交流”4题。
教师引导学生先找出各题的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自主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学设计第【2】篇〗复习内容:第12册P92—93“练习与实践”7—9题。
【精】《式与方程》精品教案
《式与方程》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及其作用,能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等。
(2)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及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能根据题意正确地列出方程,解答两、三步计算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回顾和整理知识的全过程,利用整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式与方程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熟练找出等量关系,能根据题意正确地列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整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讨论法、讲解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整理用字母表示数。
(1)梳理知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师:用字母可以表示什么?生: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计算方法师:你能举例说明吗?生: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s=vt总价=单价×数量 c=an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c=at(2)字母表示计算方法:a b +a c =ac b + (3)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师:用字母可以表示哪些平面图形的计算公式生:长方形 周长 c=(a+b) ×2 面积:s=ab正方形 周长 c=4a 面积:s=a 2平行四边形 面积 s =ah三角形 面积 s=ah ÷2梯形 面积 s=(a+b)·h ÷2圆 周长c=πd=2πr 面积 s=πr 2(4)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 a+b=b+a加法结合律 (a+b)+c=a+(b+c)乘法交换律 a×b=b×a乘法结合律 (a×b)×c=a×(b×c)乘法分配律 (a+b)×c=a×c+b×c2. 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数与代数——式与方程教案
第7课时式与方程(1)教学内容教科书P80第1题,完成教科书P81“练习十六”中第1、2、4、5、6、7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及作用,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及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及计算公式等。
2.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会熟练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3.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及方法,进一步建立符号意识,体会代数思想。
教学重点比较系统地掌握式与方程的知识。
教学难点用字母的表达式表示数量的方法以及简写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揭示课题课件出示教科书P80第1题的表格。
师:看到这些信息,你想到了什么?【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a+b)表示男生、女生一共有多少人;路程=速度×时间;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师:这些信息中有数量、数量关系、计算公式、运算定律和计算法则,它们都是用什么来表示的呢?(字母)用字母表示数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它是代数的开始,从算术到代数是数学发展的重教学笔记【教学提示】通过学生自由发言,及时了解学生掌握式与方程的程度,以此作为调整课堂教学思路的主要依据。
要转变。
今天我们就来复习有关式与方程的知识。
[板书课题:式与方程(1)]二、复习回顾,构建知识体系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师:我们知道,用字母表示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带来很多方便。
你会用字母表示什么?请在教科书P80的表格中写出来。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回答可以表示数量、数量关系、计算公式和运算定律等。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学生独立填表,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课件。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时,可以借助整理帮助学生复习基本的数教学笔记【教学提示】学生汇报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完整汇报用字母表示的四种数量(加、减、乘、除)和五个定律。
其他部分只需要体会用字母表示比用文字表述更简明易记就可以了。
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用字母表示为s =vt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用字母表示为c =at ; 总价=单价×数量,用字母表示为c =ax 。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3 式与方程》4-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3 式与方程》4-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式”的概念,能够正确运用“式”的概念进行计算;2.能够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的概念;3.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4.能够独立解决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问题。
二、教学重点1.“式”的概念及应用;2.“等式”与“方程”的区分;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三、教学难点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解决。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学生练习册;3.黑板、彩笔;4.一元一次方程解法总结表。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识1.回顾“式”的概念,让学生回忆并举例说明“式”的运用;2.引导学生思考“等式”和“方程”有什么不同之处。
第二步:学习新知识1.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特点;2.演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3.练习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计算。
第三步:拓展练习1.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尝试用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解决;2.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3.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答案。
第四步: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2.强调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3.激励学生勇于尝试解决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与一元一次方程相关的习题;2.思考并解决下列问题:如果一个数的三倍再加上5等于17,这个数是多少?3.复习今天学习的内容,做好知识的巩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初步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解决。
希望学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式与方程(2)》教案(5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式与方程(2)》教案(5篇)第一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式与方程(2)》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式与方程(2)》教案式与方程(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及其作用,能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等。
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及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能根据题意正确地列出方程,解答两、三步计算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解答,进一步培养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发展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整体认识知识的能力,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熟练找出等量关系,能根据题意正确地列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整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学生:与式与方程有关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知识出示:学校组织远足活动。
原计划每小时走3.8km,3小时到达目的地。
实际2.5小时走完了原定路程,平均每小时走了多少千米?(列方程解应用题)解题过程解:设现在平均每小时走了x千米。
2.5x=3.83 2.5x2.5=11.42.5 x=4.56答:平均每小时走了4.56千米?二、提出问题1、这是我们熟悉的列方程解决问题,用方程解决问题是我们解题的一种方法。
请你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自主梳理有关代数的知识。
2、小组进行讨论(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出发,将这道具体的例题作为一个点,四散出各个基础知识,边回顾边整理,成为一个具体的体系,使学生明白基础的重要。
)三、分析知识建立联系(一)学生汇报各类知识小组汇报知识,要求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汇报,边汇报教师边完善,同时进行板书。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后需要集体进行知识的再加工与再整理,使知识更加完善。
)(二)解方程与方程的解1、具体知识4.56是方程的解,而求这个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方程是含有字母的等式补充提问:能举几个是方程的式子吗?第二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式与方程(1)》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式与方程(1)》教案式与方程(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式与方程-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式与方程-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算术式的概念;2.能够根据问题的要求,列出算术式;3.能够初步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教学重点1.算术式的概念及其用法;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些简单的口算练习以及小学生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式”与“方程”的概念。
2. 讲解2.1 算术式的概念及其用法询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算术式吗?”让学生自己尝试回答。
然后通过更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算术式是由数字和算符组成的表达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算术式,老师可以列一些例子,例如:5+3、8×2、4-2等等,然后通过一些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2.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实际出发,提出一些常见的方程问题,例如:“班里有一部分同学去游泳,还有5个人没有去,请问这个班有多少人?”,然后通过引导学生列出方程的形式,并通过解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3. 练习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可以适当组织学生的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算术式和方程的相关知识,并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在上课的过程中,尽量让学生进行亲自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教学反思由于六年级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好,因此本节课的难度相对较低。
在讲解算术式和方程的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拓展知识,例如多项式、二次方程等等。
此外,在练习环节中可以设计一些类型不同、难度适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练习能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优秀教案【第1篇】整理与复习之式与方程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之《式与方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cctv、sos、ufo、nba、cm(2)师:你们觉得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优点?(用字母表示数,比较简洁明了。
)师: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表示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带来很多方便。
二、复习(一)用字母表示数1、用字母表示平面图形计算公式师:通过上面的习题,用字母可以表示那些数量和关系式啊?(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数量关系、运算定律,计算公式等)想一想,在一个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里,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时,怎样正确规范地书写呢?(二)方程2、师:什么叫做“方程的解”?它与“解方程”有什么不同(解方程是一步一步的解答过程)你会解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吗?根据什么解方程?3、出示:下列式子中,哪些是方程 1① 4+0.7x=102 ② x-0.25=③ 30a+5b ④ 7x-6<36 4 x21⑤ 55x=y ⑥=30% ⑦ 1÷8=0.125 ⑧+=42 4324、上面哪些是方程?你是怎么判断的?(学生可能回答:①②⑤⑥⑧是方程。
5、在解方程时要注意一些什么?6、师:等式性质是怎样的?练习解方程:(1)x-0.25 = 4(3)4+0.7x=102 x(2)=30% 421(4)x+ x=42 32(将学生的解题过程通过实物展台进行展示)(三)作业布置一课三练第42页知识伴我行中第1、2题附:板书设计篇3:《式与方程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式与方程的整理和复习》备课教师:梁俊兵教学目标: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2、师说: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内知识你们有信心学好吗?(有)4、师板书课题:式与方程的整理和复习二、沟通联系建构网络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6)师再问:还可以表示什么呢?生答:还可以表示计算公式。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 整理与复习 第9课时式与方程(练习课)》》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 整理与复习第9课时式与方程(练习课)》一、教学目标1.复习整合前几课所学的知识,掌握式与方程的解法方法;2.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式与方程的解法方法。
难点: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试卷。
3.学生:学生课前完成的习题册。
四、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复习提醒1.回顾知识点:请学生主动回答前几课所学的内容,包括式与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
第二部分:教学授课1.引入新知识:通过教学PPT介绍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重点难点:详细解释式与方程的解法方法,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师生互动: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第三部分:练习巩固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课前准备的练习册上的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
2.解答与讨论:学生完成后,教师展示答案和解题思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第四部分:课堂总结1.知识梳理:通过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2.反馈评价:学生针对本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五、教学延伸1.拓展练习: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更多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习的实用性。
六、作业布置1.完成习题册上指定的练习;2.思考并解决一道与生活相关的式与方程问题。
七、教学反思本课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通过师生互动和练习巩固,学生对式与方程的解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未来教学中,需要更加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希望学生能够在这节课中收获满满的知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式与方程(二)》精品教案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一、数与代数第8课时式与方程(二)【学习目标】1.能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
2.会列方程解稍复杂的应用题。
【学习过程】一、知识梳理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1)弄清题意,确定未知数并用x表示;(2)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3)列方程,解方程;(4)检查,并写出答语。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及找等量关系的方法。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2)你知道哪些找等量关系的方法?二、专项训练1.2.一台电视机打八五折后售价为2975元,这台电视机原价是多少元?3.找出下面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1)某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7人。
(2)篮球的个数是足球个数的4倍。
(3)梨树比苹果树的3倍多15棵。
(4)买3支钢笔比买5支圆珠笔多花1.5元。
三、课堂达标1.阳阳正在读一本科普书,第一周读了90页,还剩下13没有读。
这本科普书一共多少页?2.两地相距120千米,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甲车每小时行14千米,经过4小时后与乙车相遇,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列方程解)四、课外拓展有两桶油,甲桶油的重量是乙桶油的1.2倍,如果再往乙桶里倒入5千克油,两桶油就一样重了。
原来两桶油各有多少千克?学习小提示:“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同学们,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每一个学习阶段都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
每一位同学都应该相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
亲爱的同学们,现在启航,展开你自信和智慧的双翼,乘风踏浪,在知识的海洋里去收获无限风光吧!。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1.数与代数 第7课时 式与方程(1) 》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1.数与代数第7课时式与方程(1)》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什么是代数式和方程式。
2.能够应用代数式和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灵活运用代数式和方程式来描述数学关系。
二、教学重点1.代数式的概念及应用。
2.方程式的概念及应用。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小黑板和粉笔。
3.教具:代数式和方程式示意图。
四、教学内容本节课将重点讲解代数式和方程式的概念,以及如何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1. 代数式代数式是由数字、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的符号组合,代表数之间的关系。
例如,2x+3y=10就是一个代数式,其中x和y是未知数。
2. 方程式方程式是由代数式构成的等式,表示两个代数式相等的关系。
例如,2x+3y=10就是一个方程式,它表示左边的代数式等于右边的代数式。
五、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入代数式和方程式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它们的作用和意义。
2.概念讲解:逐步讲解代数式和方程式的定义和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它们的含义。
3.练习:让学生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巩固对代数式和方程式的理解,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际应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代数式和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5.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六、教学反馈通过课堂练习和讨论,检查学生对代数式和方程式的理解情况,及时纠正错误,巩固学习成果。
七、课堂延伸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引入更复杂的代数式和方程式,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练习。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代数式和方程式的概念,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式与方程》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式与方程》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编写意图(1)通过复习式与方程的内容,使学生掌握用字母列出表达式,进而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代数思维。
(2)例1,以“会用字母表示什么”为题,借助表格梳理,帮助学生从数量、数量关系、计算公式、运算定律等方面回顾所学知识,将已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提升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的能力。
(3)例2,让学生回顾代数表达式的正确写法,巩固用含字母的表达式表示某个数量的方法,这是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的基础。
“做一做”采用连线搭配的方式,引导学生建立起文字表达与数学表达式之间的联系。
(4)教材用通俗的语言指出了方程表示一种等量关系的实质。
接着,安排例3、例4,启发学生回顾方程与等式的区别和联系,并对解方程的依据(即等式的性质)进行回顾与复习。
通过小精灵的问题和“做一做”重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特点:用字母表示未知数,未知数参与列式,解方程。
教学建议(1)提升学生自主归纳的能力。
教师可先让学生回顾关于“式与方程”学过哪些内容,接着让学生阅读教材第81页,体会整理和复习的方法。
例1,通过教材提供的示例,启发学生想到更多的例子。
例2~例4及“做一做”都可先让学生自主独立思考,完成后再交流、评价。
其中,“做一做”要注意形如a³、3a、a3的式子用文字表达的含义及书写方法。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适时总结,让学生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提高用字母表达数量的能力。
另外,在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结合“做一做”的练习,让学生经历用方程解答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尤其是如何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如何回顾与反思。
(2)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方程的意义,逐步建立代数思维。
复习时,要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实质是用一个等式把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
在建立这种等量关系时,未知数与已知数的地位同等。
因此,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使用顺向的思维理解数量关系。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 式与方程教学设计
《式与方程》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材,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数与代数》第六课时的内容式与方程,本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化、梳理和提炼,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理解如何用字母表示量,以及含有字母的数字的使用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是理解什么是方程,培养学生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小六学生已有对未知数认识的感性经验,思维活跃,老师要结合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加以归纳提升,使学生形成对方程概念的认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但是学生之间的差异比较大,老师要注意营造交流学习的氛围。
四、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字母的数学用法,理解带字母的式子所表示的含义。
(2)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方程,如何建立方程。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教师提供相关的资料、实例和辅助性的讲解,学生在查阅、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了解未知数;(2)、根据教师讲解与练习,学会使用方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五、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进一步学习未知数的用法,理解未知数在式子中的含义。
(2)教学难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六、教学策略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性认识未知数,掌握方程的使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利用方程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优秀教案【第1篇】式与方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整理与反思之《式与方程》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等公式。
2、明确方程、解方程和方程解的概念,弄清楚方程与等式的区别。
3、正确理解方程的含义,能熟练地解简易方程。
教学重点:明确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理解方程的相关概念;熟练地解建简易方程。
教学难点:明确等式与方程的区别,能熟练解简易方程。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导学设疑,揭示课题1、出示:CCTV、SOS、UFO、NBA、CS、ATM、VIP 师:看到这些字母你立刻想到了什么?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内知识相信大家也一定能学会。
2、今天我们就围绕字母所涉及到的式与方程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反思。
(板书课题)二、自学质疑,沟通联系1、同学们先想一想,在我们小学六年的数学学习中,用字母都表示过什么呢?出示问题后,汇报交流大家都想好了吗?谁来说说?(1)根据回答板书: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接着让学生举例来说明,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s=vt 还可以表示什么呢?(2)板书:表示计算公式。
你能举个例子吗?根据回答板书:s=ah c=4a 用字母表示平面图形计算公式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的相关计算公式。
用字母表示立体图形体积计算公式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公式。
在简写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点名回答)师鼓励:他说得太精彩了,大家不要吝啬自己的掌声哦!想一想:在一个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里,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时,怎样正确规范地书写呢?(出示温馨提示)刚才我们用字母表示了数量关系、计算公式,字母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还可以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3)请同学们说出所学过的用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6.1.3 式与方程 -人教新课标 (9)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6.1.3 式与方程 -人教新课标 (9)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方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概念2. 解方程的方法3. 方程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解方程的方法和方程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
2. 运用实例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3.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2. 探索方程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总结出方程的定义。
3. 学习解方程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通过逆向思维,找出解方程的方法。
4.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5.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对方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收集生活中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实例,下节课分享。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方程的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解方程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对方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式与方程》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式与方程》教案《式与方程》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用字母表示数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的过程,使学生能正确解方程,解题能力得到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识和兴趣,使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程的意义,会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用字母表示数表示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老师随机叫一个学生回答)意义和作用:数量关系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简明概括的表达出来。
用字母还可以表示运算定律和常见的计算公式。
二、新课引入1、你会用字母表示什么?(老师用课件导出)数量:一班男生有a人,女生有b人,一共有(a+b)人。
数量关系:s=vt计算公式:V=Sh运算规律:a+b=b+a其它:想一想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字母与数字之间或字母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记作“·”或省略不写,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字母的先后顺序要尽可能按字母表的先后顺序,如3×a×b=3ab。
2、什么叫做方程?连线(多媒体课件导出)比a多3的数:a+3比a少3的数:a-33个a相加的和:3a3个a相乘的积:a2为了求未知数,利用某种数量关系在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建立的等式关系就叫做方程。
想一想(1)方程与等式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方程是等式的一种;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2)你能举例说明等式的性质吗?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若a=b,那么a+c=b+c。
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若a=b那么有ab=ba或。
性质3等式具有传递性。
若a1=a2,a2=a3,a3=a4……a n-1=a n那么a1=a2=a=a4……=a n。
《式与方程》教学设计
《式与方程》教学设计作者:杨昊书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8年第03期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81-83页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及优越性,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等。
2.正确理解方程的含义,会熟练地解简易方程,弄清方程與等式的区别。
3.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自主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明确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理解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弄清方程与等式的区别,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1.格林镇中心小学奥数社团男生有a人,女生有b人,一共有多少人?如果每人发一本售价5元的笔记本,一共花多少钱?2.说出下列字母与式子的含义。
(教师口述)1.5+x表示() 4x表示()kg表示() ml表示()S=ah表示() v=sh表示()a+b=b+a表示() axc+bxc表示()3.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本节课复习内容1.用字母表示数。
(1)1,2,3,4,5,6…… 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x(2)5,10,15,20,25…… 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5x师:5x与x有什么关系呢?5x表示x的5倍“2x+4”呢?“x÷2-4”呢?2.你会用字母表示什么?请在下表中写出来。
3.想一想,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书写时注意些什么?数字与字母相乘:字母与字母相乘:4.复习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小明和小刚两家相距425米。
两人同时从家出发,经过2.5分钟后能在途中相遇。
小明每分钟走75米,小刚每分钟走多少米?(用方程解答)(1)学生独立解答,指明板演,集体校对。
(2)用方程解决问题时要做到哪几步?一般步骤:①读懂题意;②设未知数;③找出等量关系;④列出方程;⑤解方程:⑥检验得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
1.数与代数
第7课时式与方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及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知道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能根据题意正确的列出方程解答两、三步计算的问题。
2.使学生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解答。
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检查、验算的习惯。
4.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能根据题意正确的列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本大节第一部分内容:字母表示数,今天继续学习剩下的内容。
二、复习讲授
1.复习方程:课件出示:
(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为什么?
同学们准确的进行了判断,那什么是方程呢?用方程解应用题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
(2)回忆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提问:根据上面的练习,说一说什么是方程,方程与等式有什么关系?
教师小结: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必须含有未知数;②必须是一个等式。
两者缺一就不是方程。
教师:你知道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吗?并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区别?
学生讨论后回答,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它是一个数。
求解方程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教师:说一说,你怎样解方程?解方程时应用什么知识?
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后在全班交流。
2.复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案例:学校组织远足活动。
原计划每小时走3.8km,3小时到达目的地。
实际2.5小时走完了原定的路程,平均每小时走了多少千米?
(2)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下列问题。
①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
②用方程解答的解题步骤是什么?
③在做题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需要大家帮助解决的?
(3)订正,汇报。
指名说思路。
算术法:3.8×3÷2.5=4.56(km)
方程法:
解:设平均每小时走x千米。
实际的速度×实际的时间=计划的速度×计划的时间
2.5x=
3.8×3
x=11.4÷2.5
x=4.56
答:平均每小时走了4.56km。
(4)提问:根据上题的解答,谁能说一说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是:
①审题,用x表示未知数;
②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③解方程;
④检验,写答案。
提问:你认为其中最关键的是哪一步?为什么?
指出:列方程解决问题要按照解题步骤进行,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因为方程是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来的,只有等量关系找正确,对照等量关系列出的方程才正确(板书:关键是找等量关系),计算结果不写单位名称。
三、课堂作业
1.教材第81页第二个“做一做”。
解答后说一说数量之间的关系。
2.教材第82-83页第8~10题。
学生独立列方程解答,解答完成后,全班交流。
交流各自采用的等量关系。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教师把重点放在“方程”上,在复习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后,接着出示案例题,引导学生读题,弄清题意,让学生自主参与列方程解题的过程,提高学生应用代数的初步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初步符号感。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好的问题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本节课教师设计的问题较多,但每一个问题都包含许多知识。
如:说一说,你是怎样解方程的?解方程时应用的是什么知识?这样把学生带入了积极思考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