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专业课程
《房屋建筑学》课程标准
《房屋建筑学》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房屋建筑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房屋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为今后从事房屋建筑领域的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课程目标1.掌握房屋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等方面。
2.了解房屋建筑施工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包括施工组织、材料选用、施工方法等方面。
3.熟悉房屋建筑施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具备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房屋建筑设计教学内容:包括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建筑节能等方面。
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建筑设计方案,合理安排各功能空间,注重建筑造型和色彩搭配,掌握建筑节能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房屋建筑施工教学内容: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材料选用、施工方法、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
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合理选用建筑材料,掌握各种施工方法和技术,能够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3.房屋建筑施工管理教学内容:包括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安全管理和成本控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组织实地考察和实习,让学生亲身体验房屋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
3.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展示房屋建筑的构造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占总评成绩的30%。
2.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房屋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占总评成绩的50%。
建筑学专业开设主要课程有
建筑学专业开设主要课程有:建筑设计基础、建筑图法、美术、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力学、建筑设备、建筑设计与结构、中外建筑史、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原理及规划设计、室内设计、建筑经济与法规、园林设计、名建筑师和名作等。
成人专升本课程与上述课程基本相同,普通本科除了专业课之外还要学习大量的公共课程,专升本公共课程很少,大多是专业课程。
普通本科与成人教育本科以及专升本三者之间存在差别:1、毕业证书不一样。
成人教育系列发放成人教育毕业证,颜色、内容都有区别。
专升本发放专科接本科毕业证,说明分两个阶段,即专科和本科阶段。
普通本科发放国家统一的本科毕业证。
2、尽管三者国家都承认学历,但是用人单位对于毕业证书的含金量会有不同认可度,最好普通本科,其次专接本,最后成人教育毕业证。
普通本科和专升本学习比较正规,按照教学计划开满开足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
成人教育比较松散,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一般都不能达到标准,考试也流于形式。
土木工程专业1.工程数学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类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主要学习矩阵、线性方程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有关知识。
2.土木工程力学(2)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类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的主要内容:静力分析--空间任意力系,重心稳定计算--压杆稳定,结构稳定计算运动分析--点的运动,刚体的基本运动,点的合成运动,刚体的平面运动动力分析--质点运动微分方程,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达郎伯定理,单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结构动力特性与动力反应。
3.流体力学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流体力学是一门土木工程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水流宏观运动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理解不同水流的特点,学会常见土木工程中的水力计算方法,并具备初步的试验量测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清华大学的建筑学课程表
3 3
选修课
25
24
夏季学期
性质
名称
学分
周学时
考试/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必修
水彩实习
2 2
周
教师辅导2周,自己画1周,交暑假作业
必修
测量实习
1 1
周
新开课
3 3
第二学年学分总计:27+23+5=55
三年级
秋季学期
性质 名称 学分 周学时 考试/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限选体育专项(1)1
必修
建筑师工程经济分析2
26 25
夏季学期
性质名称学分周学时考试/考查 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必修渲染实习1 + 1*2周*为课外环节
必修素描实习1 1
2 3
第一学年学分总计:29+26+2=57
二年级 秋季学期
必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32+1*考试*为课外环节
必修
体育(3)1
1 + 1*
考查*
为课外环节
必修
英语(3)4
4
考试参加学校水平考试
必修
邓小平理论概论
32+1*考试*为课外环节
必修
体育(4)1
1 + 1*
考查*
为课外环节
必修
水彩(2)4
4
考查
必修
建筑力学4 4
■考试
必修
外国建筑史3
3
考试
必修
建筑设计基本原理(2)
66+2*
考查
必修其一*属课外环节
必修
建筑设计()
66+2*
考查
必修
建筑学课程设置.doc
建筑学课程设置
建筑学课程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不同的学校会有不一样的安排,根据学校情况会制定比较合适的课程安排。
下面就建筑学课程设置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1.专业基础(根据上课时间顺序)
建筑概论、建筑美术(一.素描)、建筑阴影与透视、建筑构成、建筑制图与表达、建筑美术(二.建筑风景速写)、风景园林建筑、建筑材料、建筑力学(一)、建筑美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一)、专业外语阅读、建筑构造(一)、建筑美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二)、建筑物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力学(二)、建筑结构、城市规划原理(一)、室内设计、建筑设备、计算机辅助设计(三)、建筑
项目管理、环境心理学、地基基础
2.专业课
(一)建筑设计、建筑设计(二)、建筑史(外建史部分)、建筑设计(三)、建筑设计(四)、建筑史(中建史部分)、建筑设计(五)、建筑设计(六)、建筑设计(七)、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八)、建筑设计(九)、建筑设计(十)
3.专业选修
工业建筑设计、智能建筑概论、生态建筑概论、水工建筑物景观设计、建筑防灾、古建筑保护、建筑与城市摄影、建筑法规、建筑师业务基础、中外城市建设史、可持续建筑、建筑构造(二)
实践环节
建筑认识实习、建筑测绘实习、建筑业务实习、建筑设计课程周(一)、建筑设计课程周(二)、建筑设计课程周(三)、建筑设计课程周(四)、教学实习、工地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快题实习、建材实验、土力学试验、结构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一般安
排40周左右。
专业方向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科学与技术。
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
(一) 外国古代建筑历史 1、 绪论 世界建筑历史发展体系概述 学习目的、内容与方法 2、 原始社会的建筑 3、 古代奴隶制国家的建筑 古代埃及的建筑 古代西亚洲的建筑 古代爱琴海地区的建筑 古代希腊的建筑 古代罗马的建筑 4、 中古封建时期的建筑 拜占庭与中古俄罗斯建筑 西欧早期基督教、罗马风与哥特建筑 西欧文艺复兴、巴洛克与古典主义建筑 5、 其他 中古伊斯兰建筑 古代印度及东南亚建筑 古代美洲的建筑 (二)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1、 18 世纪下半叶至 19 世纪下半叶欧美的建筑 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 19 世纪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类型 2、 19 世纪下半叶至 20 世纪初探求现代建筑的运动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欧洲新艺术运动 奥地利、荷兰与瑞典的探索 钢精混凝土在法国的推广与运用 德意志制造联盟 3、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现代派建筑 社会历史背景与建筑活动概况 一次大战后初期的建筑流派 表现主义、未来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装饰艺术派 现代派建筑的四位大师 格罗皮乌斯与包豪斯 勒-柯布西耶 赖特与有机建筑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建筑活动与建筑思潮 社会历史背景与建筑活动概况 二次大战后的主要建筑思潮 "理性主义"的充实与提高 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 "典雅主义"的倾向
研究生--建筑学课程
研究生(硕士、博士)课程设置设计系列课课程代号课程名称学分教师80000484 文物保护规划及复原设计4学分(建筑历史必修) (王贵祥)70000044 建筑与城市设计4学分(建筑设计必修)(导师)70000224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4学分(城市规划必修) (导师)70000474 景观规划设计4学分(景观设计必修) (杨锐)70000104 建筑物理环境工程设计4学分(建筑技术必修) (秦佑国)70000454 设计专题(一)4学分(专业学位必修) (朱文一)70000464 设计专题(二)4学分(专业学位必修) (朱文一)70000444 最终设计专题4学分(专业学位必修) (朱文一)建筑历史理论系列课课程代号课程名称学分教师70000072 中国古典建筑与法式制度2学分(王贵祥)70000512 西方建筑理论史2学分(王贵祥)80000731 西方当代建筑思想纲要1学分(张利)80000421 中国古代建筑典籍文化1学分(贾珺)80000332 中西建筑文化比较概论2学分(王贵祥)80000502 文化遗产保护2学分(吕舟)80000511 文物建筑保护技术1学分(刘畅)80000722 专业文献阅读(建筑历史理论方向)2学分(王贵祥)建筑设计理论系列课课程代号课程名称学分教师70000012 现代建筑引论2学分(朱文一)70000022 环境行为概论2学分(庄惟敏)70000032 建筑评论2学分(关肇邺)80000021 建筑与城市理念1学分(朱文一)80000411 体验建筑1学分(吴耀东)80000271 室内设计1学分(尹思谨)80000302 建筑策划导论2学分(庄惟敏)80000432 建筑艺术专题2学分(王丽方)80000561 前卫建筑1学分(吕富珣)80000591 印度建筑1学分(单军)80000671 建筑理论与原创性思维1学分(李晓东)80000822 住宅精细化设计2学分(周燕珉)80000722 专业文献阅读(建筑设计理论方向)2学分(朱文一)城市规划理论系列课课程代号课程名称学分教师70000212 人居环境科学概论2学分(吴良镛)70000142 城市历史与理论2学分(吴唯佳)70000152 近现代住宅2学分(张杰)70000261 城市改造理论与实践1学分(张杰)70000502 城市经济学2学分(邓卫)70000251 城乡土地利用规划1学分(尹稚)70000521 规划研究方法1学分(顾朝林)70000491 城市基础设施与规划1学分(毛其智)80000061 城市规划方法论与技术应用1学分(尹稚)80000261 城市土地使用规划与控制1学分(谭纵波)80000201 近现代城市规划引论1学分(毛其智)80000131 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价1学分(杜鹏飞)80000221 城市政策与法规1学分(吴唯佳)80000351 城市生态理论与应用1学分(林文祺)80000371 数字城市概论1学分(毛锋)80000491 城市社会学研究专题1学分(张杰)80000471 区域规划概论1学分(武廷海)80000461 城市地理学1学分(武廷海)80000771 交通规划方法论1学分(段进宇)80000832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评析2学分(马强)80000581 20世纪巴黎城市规划实践评介1学分(刘健)80000791 城市规划实践1学分(邹德慈)80000802 规划理论与实践2学分(顾朝林)80000031 房地产开发与策划1学分(庄宁)80000382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应用2学分(周文生)80000342 遥感数字图象处理与地图制图2学分(周文生)80000111 遥感技术原理及其规划应用1学分(党安荣)80000601 GIS空间分析及其规划应用1学分(党安荣)80000722 专业文献阅读(城市规划理论方向)2学分(吴唯佳)景观设计理论系列课课程代号课程名称学分教师80000622 景观学史纲(亚洲部分)2学分(贾珺)80000662 景观学史纲Ⅱ(欧美部分)2学分(朱育帆)80000632 景观生态学2学分(刘海龙)70000492 景观地学基础Ⅰ:地质、地貌、土壤2学分(党安荣)80000652 景观技术一:竖向和道路2学分(胡洁)80000741 景观水文1学分(刘海龙)80000781 植物与植物景观规划设计1学分(李树华)80000882 景观设计理论2学分(罗纳德亨德森)80000571 风景名胜区规划与设计1学分(杨锐)80000012 建筑与风景绘画2学分(孙凤岐)80000722 专业文献阅读(景观设计理论方向)2学分(杨锐)建筑技术系列课课程代号课程名称学分教师70000303 建筑物理环境3学分(秦佑国)80000762 建筑环境模拟与辅助设计2学分(林波荣)80000722 专业文献阅读(建筑技术方向)2学分(宋晔皓)。
同济大学建筑学课程
同济大学建筑学课程
专业课
设计概论
建筑概论
建筑设计概论
设计基础Ⅰ/II/III
建筑设计
专题设计(环境与建筑设计,城市与住区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竞赛
建筑史
建筑构造
建筑物理(声光热)
建筑设备(水电暖)
建筑力学
建筑结构
建筑法规与职业教育
建筑理论与历史
建筑评论
建筑防灾
选修课
艺术史
虚拟现实系统及应用
建筑策划
人体工程学
当代艺术评论
旧建筑再生设计策略
计算机图形学
建筑结构造型
日光与建筑
室内环境与表现
照明设计
中国传统家具与文化
中国当代城市规划与设计专题研讨
建筑材料与部品
材料病理学
中外建筑交流
家具与陈设
环境控制学
城市阅读(英)
数字化设计前沿(英)
气候适应性设计概论
建筑专业英语
文献阅读与写作
建筑遗产保护法规与管理
当代大型公共建筑综述
图解城市
中国当代城市规划与设计专题研讨
密度与居住-高密度居住社区问题专题研讨
城市概论
场地规划设计
测量学
园林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文化与空间
景观空间认知与表达
数字景观模拟技术
景观游憩学
现代生命科学与人居环境(英)
风景园林专业英语(英)
城乡规划导论
城市分析方法
城市社会学
城市建设史
城市历史遗产保护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学
城市道路与交通(1)
城市设计概论
城市政策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
城市规划思想史
城市开发与房地产金融
空间规划方法概论(英)。
《房屋建筑学》教学大纲
《房屋建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房屋建筑学》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房屋建筑的基本原理、设计和构造方法,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设计和评估房屋建筑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掌握房屋建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2、了解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技术环境。
3、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包括地基、基础、墙体、楼板、屋顶等。
4、掌握建筑材料的性质、用途和施工方法。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1、房屋建筑基本概念和原理(20%)建筑的基本要素:空间、功能、美学建筑分类与设计原则建筑与环境的关系2、建筑设计与构造(30%)建筑方案设计:功能分析、流线组织、空间设计等建筑构造基本知识:地基、基础、墙体、楼板、屋顶等建筑材料的性质、用途和施工方法3、建筑环境与技术(30%)建筑与自然环境:气候、地形、植被等建筑与人文环境:文化、历史、社会等建筑与技术环境:结构、设备、节能等4、房屋建筑实例分析(20%)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比较分析著名建筑案例分析:功能、形式、材料等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2、实践操作:进行建筑设计实践,包括方案设计、施工图绘制等。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房屋建筑的设计与构造。
5、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意见,促进课堂互动。
五、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期中考试:进行阶段性测试,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期末考试:进行综合性测试,检查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房屋建筑学》自学考试大纲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基本法律法规》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证券经纪业务的禁止行为?A.未经客户委托,擅自为客户买卖证券B.假借客户名义,从事证券买卖C.传播虚假信息D.帮助客户进行欺诈活动正确答案:C.传播虚假信息。
建筑设计专业课程
一、建筑设计专业课程:第1学期军事理论体育(一) 建筑概论(1) 美术(一) 建筑表达(1) 画法几何及阴影透毛泽东思想概论计算机文化大学英语(A)1 高等数学(C)上思想品德修养第1学期体育(二) 建筑概论(2) 美术(二) 素描实习建筑认识实习建筑历史建筑表达(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计算机程序设计VB 大学英语(A)2 高等数学(C)下第3学期体育(三) 建筑物理(光学) 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基础(1) 邓小平理论概论大学英语(A)3 建筑力学 (上) 美术(三)第4学期体育(四) 建筑构造(基本一) 美术(四) 建筑设计原理美术实习(色彩) 建筑物理(热学) 建筑设计基础(2) 建筑力学(下) 大学英语(A)4第5学期体育(五) 专业英语(1) 电脑应用基础(1) 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基本二) 建筑物理(声学) 建筑设计基础(3) 建筑结构(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6学期专业英语(2) 电脑应用基础(2) 建筑设计原理(四) 中国传统家具文化与设计建筑设计基础(4) 规划设计原理建筑测绘实习法律基础体育(六) 建筑结构(下) 建筑构造(特殊)第7学期室内设计原理建筑防灾建筑设备(水暖) 建筑装饰艺术建筑理论与历史建筑设计1 建筑设备(电) 建筑法创意性绘画表现建筑结构造型居住区规划设计第8学期建筑评论建筑理论与历史建筑设计(3) 园林设计原理建筑设计(2) 建筑师职业教育家具与陈设环境控制学建筑快题设计人体工程学计算机硬件技术第9学期建筑设计院实习第10学期毕业设计[推荐]清华大学建筑课程建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以教学计划为准)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研究与管理人才。
本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理、工、文、艺诸领域,具有科学与艺术、理工与人文结合的特点,要求毕业生具备广泛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
建筑学专业解读
建筑学专业解读
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涵盖了建筑设计、结构工程、建筑材料、建筑历史与理论等多个方面。
建筑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绘画和造型能力、空间感知能力、建筑设计与计算能力、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
建筑设计是建筑学专业的核心,涉及到建筑的美学、实用与功能性。
学生需要学习建筑史、美学、城市规划等相关课程,注重对建筑风格、材料、空间构造等方面的研究和理解。
学生需要掌握建筑设计的流程和方法,包括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预算控制等方面。
结构工程是建筑学专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需要学习力学、材料学等相关课程,研究建筑结构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掌握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评估技术。
建筑材料是建筑学专业的基础。
学生需要学习建筑材料的种类、性质和应用,了解建筑材料的生产、加工和使用过程,掌握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技术。
建筑历史与理论是建筑学专业的重要学科之一。
学生需要学习建筑史的演变和发展过程,研究建筑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掌握建筑理论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技术。
总之,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建筑设计、结构工程、建筑材料、建筑历史与理论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
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是以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建筑学人才为目标的,设计了一套完备的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
本文将详细介绍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计划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包括理论基础课程、实践能力培养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教学计划总体分为四个阶段:基础阶段、专业基础阶段、专业拓展阶段和实践与研究阶段。
1. 基础阶段基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基础理论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做好准备。
2. 专业基础阶段专业基础阶段的课程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等。
学生将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了解建筑学的基本理论与原则,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并且能够对建筑结构和材料进行深入的研究。
3. 专业拓展阶段专业拓展阶段的课程包括建筑设计、建筑技术与管理、建筑历史与文化等。
学生将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拓宽自己的建筑视野,了解国内外建筑发展的最新动态,并且能够进行独立的建筑设计和研究。
4. 实践与研究阶段实践与研究阶段是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的重点阶段,包括毕业设计、实习和科研等。
学生将通过实践和科研的方式,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探索建筑学的前沿领域。
二、课程教学大纲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细致全面,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课程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1. 课程编号与名称每门课程都有唯一的编号和名称,以便学生进行课程选择和管理。
2. 课程学分与学时每门课程都明确规定了学分和学时,帮助学生进行学业规划和时间安排。
3. 课程教学目标每门课程明确了教学目标,包括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目标,使学生了解课程的重点和学习方向。
4. 课程教学内容每门课程详细列出了教学内容,包括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研究方法等,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的内容和重要性。
建筑学教学大纲——建筑设计一
建筑设计(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学时数:64学时(其中:理论56 ,实践8 )学分数:4学分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开课学期:第3学期适用专业:建筑学先修课程:建筑设计基础一一、课程性质与目标指出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建筑设计的提高阶段。
主要了解人文与生态环境和建筑节能方面的知识,提高设计构思及方案表达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小型建筑方案设计的能力,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设计的知识与技能,熟悉各种建筑表现的技巧,培养学生有理论有技能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建筑设计。
二、课程学时分配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模块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形态和空间构成理论进行建筑空间设计和环境设计的基本功,重点使学生掌握小型建筑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侧重于构思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
经过课程的强化训练,使学生掌握建筑设计的知识与技能,熟悉各种建筑表现的技巧,循序渐进地掌握全过程建筑设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通过空间的训练,加强学生对不同空间效果的感受与认知,从而掌握空间的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场地分析知识体系。
教学难点:对场地分析矛盾的合理解决。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1.1 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专业的训练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兴趣,对低年级学生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是本学期的重点。
通过选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对设计主动的进行思考。
1.2 基本功的培养结合建筑初步所学内容强化建筑表现技法的联系和建筑工程制图的准确性联系。
1.3 建筑空间的认知了解对流线设计、功能布置、空间效果的基本认知和关系。
1.4 建筑场地和对建筑周边环境的认知对地形分析和环境分析掌握场地现场调研的方法和基本内容(场地分析、案例研究、文献调研)。
1.5 建筑功能、交通流线与形态的认知了解对流线设计、功能布置、空间效果的基本认知和关系。
对建筑设计的基本流程做到能够基本掌握。
模块(选择其中一个)1.8m*8m*8m立方体小住宅设计2.别墅设计3.艺术之家设计4.茶室咖啡厅设计四、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采用无时限实践设计方式考核,成绩采用百分制。
建筑学专业课程
建筑学专业的主要课程
1.中外建筑史:研究中外建筑的起源、发展、变革以及建筑思潮、流派、风格演变的历史。
2.建筑设计:学习建筑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以及各类公共建筑和住宅设计的实践技能。
3.建筑力学:学习建筑结构的基本理论,包括静力学、动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
4.建筑材料:研究建筑材料的性能、应用以及新材料的发展趋势。
5.建筑构造:学习建筑各部分的构造设计,包括地基、基础、墙体、门窗、屋面、楼地面等。
6.建筑结构:学习建筑结构的类型、设计以及施工方法。
7.建筑物理:学习建筑与室内环境的物理特性,如声学、光学、热学等。
8.建筑设备:学习建筑内部的给排
水、供暖、空调、电气等设备的设
计与安装。
9.建筑施工:学习建筑施工的流程、
技术以及管理。
10.建筑节能:学习建筑节能设计、
评估与实施技术。
此外,还有一些实践课程,如美术实习、工地实习、建筑测绘等,以及与建筑相关的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等。
哈工大2021年建筑学基础
哈工大2021年建筑学基础
【最新版】
目录
1.哈工大 2021 年建筑学基础课程简介
2.课程的主要内容
3.课程的目标和意义
4.哈工大建筑学专业的特点和优势
5.结语
正文
哈工大 2021 年建筑学基础课程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的一
门核心课程。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建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建筑学原理。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学基本概念、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等方面。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能够建立起对建筑学的全面认识,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建筑结构和材料的性质和特点。
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建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建筑设计实践中发挥出色。
同时,本课程也为学生今后深入学习建筑学相关课程和从事建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哈工大建筑学专业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其特点和优势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除了建筑学基础课程外,哈工大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课程和实习机会,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总之,哈工大 2021 年建筑学基础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建筑学领域的平台,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第1页共1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学专业课程吾摘 2009-05-10 15:17:35 阅读145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建筑学专业课程总纲专业公共必修课:画法几何、建筑制图、阴影透视、工程测量、建筑力学(一)专业基础平台必修课:建筑设计基础(一)、建筑设计基础(二)、建筑构成、计算机绘图与表现、建筑材料、建筑构造(一)、中外建筑史(中建史部分) 中外建筑史(外建史部分) 、中外城市建设史、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一)、建筑设计(一)、建筑设计(二)、建筑设计(三)、建筑设计(四)专业基础平台选修课:城市设计概论、建筑绘画技法、专业外语阅读、风景园林建筑、建筑项目管理专业必修课:建筑力学(二)、建筑物理、建筑结构、建筑法规与业务、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五)、建筑设计(六)、地基基础、建筑施工、室内设计、建筑设备专业选修课:工业建筑设计、建筑构造(二)、智能建筑概论、生态建筑概论、水工建筑物景观设计、建筑防灾、古建筑保护、建筑与城市摄影实践教学环节:建筑认识实习、建筑测绘实习、建筑业务实习、建筑设计课程周(一)、建筑设计课程周(二)、建筑设计课程周(三)、建筑设计课程周(四)、毕业实习(建筑)画法几何课程简介课程名称:画法几何(Descriptive Geometry)课程编号:AX006120B学分:3学时:48选课对象:建筑学专业修读要求:无内容提要:本课程是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也是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研究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为《建筑制图》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也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30%;期末闭卷考试70%使用教材:朱育万主编,《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参考书: 王桂梅主编,《土木建筑工程设计制图》,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朱福熙主编,《建筑制图》(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同济制图教研室,《建筑工程制图》(第三版), 同济大学出版社建筑制图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建筑制图Building Graphics课程编号:AX007110B学分:2.5学时:40选课对象:建筑学专业修读要求:先修《画法几何》内容提要:本课程是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也是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制图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主要包括制图基础、计算机绘图和建筑制图等内容。
考核方式:平时占50%;期末闭卷考试50%使用教材:朱育万主编《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参考书: 王桂梅主编,《土木建筑工程设计制图》,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朱福熙主编,《建筑制图》(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同济制图教研室,《建筑工程制图》(第三版), 同济大学出版社阴影透视课程简介课程名称: 阴影透视The stade perspecting课程代码:AX015120B学分:2.5学时:40选课对象:建筑学修读要求:先修画法几何、建筑制图内容提要:课程为公共必修课,培养学生掌握阴影与透视的基本理论和建筑形体阴影与透视的常用作图方法,为绘制建筑表现图奠定基础。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30%,期末闭卷考试70%使用教材:参考书:许松照,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工程测量课程简介课程名程:工程测量(engineering surveying)课程代码:AX502120B学分:3学时:48选课对象:建筑学本科专业学生修读要求:先修高等数学、工程制图内容提要: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悉常用测量仪器的性能、构造和使用方法,掌握控制测量及大比例尺地形测量的基本方法,熟悉地形图的应用,了解工业及民用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建筑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过程中,具有运用各种测量资料的基本知识。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高程、水平角、竖直角、距离的观测方法,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处理方法,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地形测量的方法,测设的方法,工业及民用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考勤、课堂纪律、实习的态度和表现等,期末闭卷考试70%。
使用教材:合肥工业大学等合编,测量学(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参考书: 1. 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合编,测量学,北京:测绘出版社,1991年2. 张慕良、叶泽荣,水利工程测量(第三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年3. 章书寿,测量学教程,北京:测绘出版社,1991年4. 徐时涛,实用测量学,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0 年5. 顾孝烈,测量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年建筑力学(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建筑力学(一)Architecture mechanics课程编码:AX207121B学分:4学时:64选课对象:建筑学修读要求:先修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内容提要:《建筑力学》课程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主要讨论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是结构受力分析的基础;第二部分: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主要研究杆件在各种基本变形时的强度和刚度以及压杆的稳定性问题;第三部分:结构的内力和变形计算。
是属于结构力学部分的知识。
主要研究平面刚架的内力和变形计算。
在这三部分内容中,第一部分是建筑力学基本知识,第二、三部分则是各种构件及结构设计的理论基础。
建筑力学(一)包含了《建筑力学》课程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内容。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30%, 期末闭卷考试70%。
使用教材:周国瑾等编,《建筑力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年参考书:刘鸿文等编,《材料力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范钦珊等编,《工程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S.铁摩辛柯,J.盖尔《材料力学》建筑设计基础(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基础(一)(Architecture design basis 1)课程编号:AX604121A学分:5学时:80选课对象:建筑学修读要求:先修素描、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内容提要:本课程是建筑设计的预修课程,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较为熟练地系统地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使用各种绘图工具,具有一定水准的表现技能,通过专业教育理论课的入门性简介,使学生掌握初步的设计要领及思想方法。
(一)专业教育理论课1、建筑概论2、建筑的基本知识(二)表现技法讲授(三)教学实践:组织学生参观、调研本市近现代建筑和古迹考核方式:平时成绩30%,期末考核70%使用教材:田学哲著,《建筑初步》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参考书:钟训正著;《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建筑设计基础(二)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基础(二)(Architecture design basis 2)课程编号:AX604122A学分:5学时:80选课对象:建筑学修读要求:先修素描和色彩、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内容提要:本课程是建筑设计的预修课程,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较为熟练地系统地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使用各种绘图工具,具有一定水准的表现技能,通过专业教育理论课的入门性简介,使学生掌握初步的设计要领及思想方法。
1、表现技法讲授2、建筑形态与色彩构成3、小型建筑设计练习及模型制作4、建筑抄、测绘练习;5、教学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城市调研、建筑调研。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30%,期末考核70%使用教材:田学哲著,《建筑初步》第二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年参考书:《建筑设计资料集》(1—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黎志涛著,《建筑设计方法入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彭一刚著,《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建筑构成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建筑构成(The building forming)课程编码:AX605120B学分:2.5学时:40选课对象:建筑学修读要求:先修建筑设计基础内容提要:建筑构成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基础课,专业必修课。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为以后的建筑设计培养艺术审美观。
构成艺术,是现代应用设计的基础。
建筑构成的学习在于拓展艺术视野,启迪设计灵感,培育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是训练学生对形式美法则的掌握与创造性的应用。
建筑构成由: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组成。
平面构成是一门视觉艺术,由点、线、面、体及形式法则与肌理部分组成,研究如何创造新的视觉形象、视觉形式,用形式来表达设计思想。
立体构成揭示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立体造型的构成方法,认识立体设计中形式美的规律,提高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
色彩构成是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根据不同的目的性,按照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搭配,构成新的美的色彩关系。
通过学习提高对色彩的认识能力,表现能力,欣赏能力。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30%,期末考核70%使用教材:满懿编著,《平面构成》,辽宁美术出版社,1998年赵殿泽著,《立体构成》,辽宁美术出版社,1991年赵国志著,《色彩构成》,辽宁美术出版社,1989年参考书:赵殿泽著,《构成艺术》,辽宁美术出版社,1987年计算机绘图与表现课程简介课程名称:计算机绘图与表现CAD课程编码:AX605120B学分:2.5学时:40选课对象:建筑学修读要求:计算机基础、建筑制图内容提要:本课程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的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计算机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培养学生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素质,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为今后独立完成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现状,及其当前在设计中的应用情况。
理解AUTOCAD,TARCH,GPCAD基本操作和它们与其他相关软件的数据交换方法。
掌握利用AUTOCAD,TARCH,GPCAD辅助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的方法和技能。
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
成绩考核综合计算机绘图水平及上课期间的表现,评定标准为四级:优,良,及格,不及格,或以百分制评价。
使用教材:AUTOCAD,TARCH,GPCAD软件的最新应用手册参考书:各软件最新参考书建筑材料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建筑材料Construction material课程编号:AX301120B学分:2学时:32选课对象:建筑学专业修读要求:先修普通物理学、建筑力学内容提要:该课程是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在建筑设计中具有合理选择与使用建筑材料的能力,并为学习有关专业课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