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问答题
病理学
一、选择题1.疾病的概念是指( )A.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躯体上、精神上及社会上的不良状态B.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C.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D.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的异常生命活动E.生命活动中的表现形式,体内各种功能活动进行性下降的过程2.关于疾病原因的概念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因素B.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因素C.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外因素D.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E.引起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特定因素3.下列对疾病条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条件是左右疾病对机体的影响因素B.条件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C.条件是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体内外因素D.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E.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4.死亡的概念是指( )A.心跳停止B.呼吸停止C.各种反射消失D.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E.体内所有细胞解体死亡5.下列哪项是诊断脑死亡的首要指标( )A.瞳孔散大或固定B.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C.自主呼吸停止D.脑干神经反射消失E.不可逆性深昏迷6.疾病发生中体液机制主要指( )A.病因引起的体液性因子活化造成的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B.病因引起的体液质和量的变化所致调节紊乱造成的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C.病因引起细胞因子活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D.TNFα数量变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E.IL质量变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二、问答题1.生物性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时具有哪些特点?2.举例说明疾病中损伤和抗损伤相应的表现和在疾病发展中的意义?3.试述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神经体液机制?4.简述脑死亡的诊断标准?一、名词1. 萎缩(atrophy)2. 化生(metaplasia)3. 虎斑心(tigroid)4. 心肌脂肪浸润(myocardial fatty infiration)5. 透明变性(hyaltline degeneration)6. 心衰细胞(heart failure cell)7. 迁徙性钙化(metastatic calcification)8. 坏死(necrosis)9. 坏疽(gangrene)10. 机化(organization)11. 凋亡(apoptosis)二、判断题1. 脑的萎缩都是病理性原因引起的。
病理学问答题
1.何谓化生?较常见的化生有哪些?一种已分化细胞为适应改变了的环境需要转化为另一种相似的分化组织的过程。
较常见的化生有以下三种:(1)鳞状上皮化生:常见于气管和支气管黏膜,也可见于胆囊黏膜、宫颈黏膜等(2)肠上皮化生:仅见于胃(3)结缔组织化生:许多间叶性细胞常无严格固定的分化方向,故常可由一间叶组织分化出另一种间叶组织。
2.简述肉芽组织的概念、组成、功能及其转归。
(1)概念:肉芽组织是再生的幼稚结缔组织,因其在体表时呈现为鲜红色、颗粒状,质地柔软,富于血管,形似鲜嫩的肉芽,故得名(2)组成:肉芽组织由成纤维细胞、新生毛细血管和各种炎症细胞组成(3)功能:a.抗感染和保护创面:肉芽组织内的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可吞噬细菌和小的异物,同时释放多种酶将坏死的物质和异化消化溶解。
b.填补组织缺损:如组织缺损较大,实质细胞的再生不能进行完全修复时,可由肉芽组织增生填补。
c.机化,包裹异物和坏死组织:肉芽组织可长入机体内的异物和坏死组织中,并将之取代,即发生机化;亦可在较大的异物或坏死组织周围形成纤维包膜,使之与正常组织分离,即发生包裹。
d.转归:肉芽组织形成后,细胞间液体成分逐渐减少,网状纤维发生胶原化,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纤维,渐转变为纤维细胞,最后胶原纤维等发生玻璃变性。
毛细血管大部分闭合、退化、消失,少数形成小动脉和小静脉。
炎症细胞逐渐减少、消失。
总之,肉芽组织逐渐发生纤维化,最后形成为瘢痕组织,常伴有明显的收缩。
3.血栓形成对机体的影响是什么?分为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有利方面(1)止血作用:小的血管断裂后,在损伤处发生血栓可迅速止血。
(2)防止病原扩散:验证病灶周围的小血管,由于病菌或毒素的作用,往往发生血栓形成,可防止局部病原延血道向远处的扩散。
不利方面(1)阻断血流:发生于动脉的阻塞性血栓,在有效的侧枝循环不能建立时,可导致器官、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梗死)。
发生于静脉的阻塞性血栓,可引起局部淤血、水肿或出血。
病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病理学考试题及答案1. 以下哪项不是病理学的定义:a. 研究人体疾病形态学和功能变化的学科。
b. 通过病理检查来做出初步诊断的学科。
c. 探究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学科。
d. 分析人体组织和器官的生理功能的学科。
答案:d. 分析人体组织和器官的生理功能的学科。
2. “病理改变”的概念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细胞的异常形态学改变。
b. 细胞的功能损害。
c. 组织结构的异常改变。
d. 肿瘤的形成。
答案:a. 细胞的异常形态学改变;b. 细胞的功能损害;c. 组织结构的异常改变。
3. 病理学分类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a. 形态学分类。
b. 病理生理学分类。
c. 病因学分类。
d. 临床病理学分类。
答案:a. 形态学分类;c. 病因学分类;d. 临床病理学分类。
4. “病因”指的是以下哪些因素?a. 先天性因素。
b. 营养不良。
c. 感染。
d. 环境污染。
e. 遗传因素。
答案:a. 先天性因素;b. 营养不良;c. 感染;d. 环境污染;e. 遗传因素。
5. 以下哪个是细胞的基本结构单位?a. 组织。
b. 细胞器。
c. 细胞膜。
d. 细胞核。
答案:c. 细胞膜。
6. 细胞的功能受到以下哪些因素的调控?a. 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
b. 细胞外环境因素。
c. 细胞分裂的调控。
d. 细胞生长因素。
答案:a. 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b. 细胞外环境因素;c. 细胞分裂的调控;d. 细胞生长因素。
7. 细胞凋亡和坏死是常见的细胞死亡方式,它们有以下哪些区别?a. 细胞凋亡是正常的生理过程,而坏死是病理过程。
b. 细胞凋亡通常发生在单个细胞,而坏死通常涉及一大片细胞。
c. 细胞凋亡伴有细胞内的特殊信号转导路径,而坏死没有。
d. 细胞凋亡是有程序性的,而坏死是随机发生的。
答案:b. 细胞凋亡通常发生在单个细胞,而坏死通常涉及一大片细胞;c. 细胞凋亡伴有细胞内的特殊信号转导路径,而坏死没有;d. 细胞凋亡是有程序性的,而坏死是随机发生的。
病理学问答题word版
病理学问答题word版病理学问答题1、萎缩的常见类型?答:萎缩:是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也可以伴有实质细胞数量的减少。
①营养不良性萎缩:可因蛋白质摄入不足、消耗过多和血液供应不足引起,如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全身肌肉萎缩和那动脉粥样硬化后血管腔变窄引起的脑萎缩。
②压迫性萎缩:因组织与器官长期受压产生,如尿路梗阻时肾盂积水引起的肾萎缩。
③失用性萎缩:可因器官组织长期功能和代谢低下所致,如久卧不动后的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
④去神经性萎缩:因运动神经元或轴突损伤引起的效应器萎缩,如脑或脊髓神经损伤所致的肌肉萎缩,脊髓灰质炎、麻风。
⑤内分泌性萎缩:由于内分泌腺功能下降引起靶器官细胞萎缩,如因腺垂体肿瘤或缺血坏死等引起促肾上腺素释放减少所致的肾上腺萎缩。
2、何为肉芽组织?有何特点、功能、结局?答: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的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
特点:成分及形态“四多一少一无”:①成纤维细胞多、②新生毛细血管多(垂直创面)、③炎症细胞多、④水肿液多、⑤胶原纤维少、⑥无神经纤维(肌成纤维细胞);作用:①抗感染保护创面;②填补伤口及其他组织缺损;③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渗出物、异物。
结局瘢痕组织“四少一多一有”:①成纤维细胞少、②新生毛细血管少、③炎症细胞少、④水肿液少、⑤胶原纤维多(平行创面)、⑥出现神经纤维。
3、何谓化生?常见类型有哪些?它的发生有何意义?答: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称为化生。
类型:①鳞状上皮化生、②肠上皮化生、③幽门腺化生、④骨或软骨化生。
化生的意义:化生是机体对不利环境和有害因素损伤的一种适应性改变,具有保护作用,但往往丧失了原有功能,少数化生的上皮可恶变。
例如呼吸道黏膜柱状上皮鳞状上皮化生后,可强化局部抵御外界刺激的能力.但因鳞状上皮表面不具有柱状上皮的纤毛结构.故而减弱了黏膜自净能力。
病理学 问答题
1、简述坏死的基本病理变化,坏死有哪些结局?坏死是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坏死分为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纤维素性坏死、坏疽等。
1.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失水变干、蛋白质凝固而变成灰白或黄白色比较坚实的凝固体,多见于心、肝、肾、脾等。
肉眼观:坏死区与周围分界明显,坏死灶周围有一暗红色充血出血带。
镜下:细胞微细结构消失,组织结构轮廓仍可保存。
2.液化性坏死——主要发生在含可凝固的蛋白质少或产生蛋白酶多的组织,坏死组织分解液化并可形成坏死腔。
3.纤维素样坏死——指病变部位的组织结构消失,变为一堆境界不清的颗粒状、小块状无结构物质,呈强嗜酸性红染状似纤维素。
4.坏疽——是指局部组织大块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
分为干性、湿性和气性等类型,前两者多为继发于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缺血坏死;坏死的结局:1溶解吸收;2分离排出;3机化与包裹;4钙化;5坏死细胞溶解引起局部急性炎症反应。
2、坏死和凋亡在形态学上有何区别?坏死是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发生坏死的多为集聚的大片细胞,细胞肿胀,核染色质絮状或边集,细胞膜及细胞器膜溶解破裂,溶酶体酶释放,细胞自溶,引起周围组织炎症反应和修复再生。
凋亡也称程序性细胞死亡,系细胞衰老过程中各种细胞功能逐渐衰灭的结果,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多为散在的单个细胞发生凋亡,细胞固缩,核染色质边集,细胞膜及细胞器膜完整,膜可发泡成芽,形成凋亡小体,不引起周围组织炎症反应和修复再生,但凋亡小体可被邻近细胞吞噬。
3、简述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和影响愈合的因素过程:1. 血肿形成。
2.纤维性骨痂形成:3.骨性骨痂形成。
4.骨痂改建或再塑影响:全身性影响:年龄、健康状况。
局部性影响:骨折端的血供情况、骨折类型、骨外膜完整性软组织情况、感染。
治疗影响:复位及手术时注意保护软组织及骨膜、血管、神经、正确固定及适时功能锻炼均有助于骨折愈合。
4、试述肺、肝瘀血的病变特点。
病理学问答题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问答题1.简述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
1.全身因素有年龄和营养、激素和药物;局部因素有感染和异物、局部血液循环和神经支配。
2.何为坏死简述坏死组织镜下所见的细胞核变化。
2.活体的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为坏死;镜下观细胞核的变化有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消失)。
3.简述玻璃样变性的病变特点、常见类型。
3.病变特点:细胞或间质内或细动脉壁等处出现均质、红染、毛玻璃样半透明的蛋白性物质;常见类型:结缔组织玻璃样变、血管壁玻璃样变、细胞内玻璃样变。
4.简述坏死的类型和结局。
4.坏死的类型有:液化性坏死、凝固性坏死、特殊类型坏死(包括干酪样坏死、坏疽、脂肪坏死、纤维素样坏死);坏死的结局有:溶解吸收,分离排除,包裹、钙化,机化。
5.简述病理性钙化的常见类型及特点。
5.营养不良性钙化特点:无全身钙磷代谢障碍,血钙不升高,常见于变性、坏死组织发生钙盐沉积;转移性钙化特点:由于全身钙、磷代谢障碍,使血钙或血磷升高,使钙盐在正常肾小管、肺泡壁、胃粘膜等处沉积。
6.试比较干性、湿性和气性坏疽的异同。
6.干性、湿性和气性坏疽的比较见表1—1:表1—1 干性、湿性和气性坏疽的区别好发部位发病条件病变特点后果干性坏疽四肢末端动脉阻塞干枯皱缩,黑褐色,腐败轻,发展慢,静脉回流通畅与健康组织边界清楚全身症状轻湿性坏疽内脏器官动脉阻塞明显肿胀,污黑色,恶臭,腐败严重,全身淤血的四肢静脉回流受阻与健康组织边界不清严重中毒气性坏疽合并产气荚深部肌肉的坏死组织含气,呈蜂窝腐败严重,全身膜杆菌感染开放性创伤状,有奇臭中毒症状重7.简述肉芽组织的结构特点、功能和转归。
7.结构特点:主要由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构成,并有一定量的炎细胞;功能:填补缺损、保护创面与抗感染、机化;转归:肉芽组织形成后,细胞间液逐渐减少,成纤维细胞产生大量胶原纤维,逐渐转变为纤维细胞,最后胶原纤维可发生玻璃样变性,毛细血管逐渐闭合,炎细胞逐渐减少,肉芽组织转变成瘢痕组织。
《病理学》问答题大全-病理学总论
绪论1.举例说明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①桥梁作用;②以其他基础学科如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寄生虫学、微生物学等为基础;③为临床医学提供学习疾病的必要理论。
2.简述病理学常用研究方法的应用及其目的①尸体解剖:查明病因,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减少同种疾病的漏诊与误诊率;通过尸体解剖,积累教学、科研素材;帮助解决法律纠纷等;②活检:及时准确诊断疾病,判断疗效,并能利用活检组织进行特染、超微结构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组织细胞培养等对疾病进行深入研究;③动物实验:复制疾病的模型,了解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变过程的动态变化及外来因素如药物对疾病的影响等;④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可以观察细胞和组织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了解外来因子对组织细胞的影响等。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和损伤1.试述萎缩的基本病理变化。
⑴肉眼1)体积或实质缩小;2)外形变化可以不明显;3)重量减轻;4)颜色变深;5)质地变硬。
⑵光镜1)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数量减少;2)间质增生。
⑶电镜1)细胞器退化、减少;2)自噬小体增多;3)脂褐素。
2.试以肾盂积水为例,说明萎缩的发生常是综合性因素所致,并简述肾盂积水的病理变化。
⑴综合性因素肾功能不能有效发挥→失用↑↓肾盂积水→肾实质受压→萎缩↓↑血管受累→营养不良⑵病理变化1)肉眼①体积大;②实质薄;③肾盂、肾盏扩张。
2)光镜①肾实质变薄;②肾小球、肾小管数量减少;③间质纤维组织增生。
3.缺氧从哪些方面导致细胞损伤?细胞缺氧→线粒体受损→氧化磷酸化障碍→细胞内ATP生成减少,可导致:⑴细胞膜钠?钾泵功能下降→细胞内钠、水增加→细胞水肿;⑵核糖体脱落→蛋白质合成减少→胞质内三酰甘油蓄积→脂肪变性;⑶糖酵解增加→细胞内酸中毒→胞质内溶酶体酶释放、活化→细胞坏死;⑷细胞膜钙泵功能下降→胞质内游离钙升高→多种酶活化→膜结构损伤→溶酶体酶释放、活化→细胞坏死;⑸细胞缺氧还可使活性氧类物质增加→膜结构损伤→溶酶体酶释放、活化→细胞坏死。
病理学-问答题
1.举例说明病因在疾病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病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是:1.引起疾病:没有致病因素就不会发生疾病。
例如,没有白喉杆菌就不可能引起白喉;2.决定疾病的特异性:疾病的特异性取决于病因。
例如,白喉杆菌决定所患疾病是白喉,而不是结核病或者乙型脑炎。
病因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因病因种类而有区别。
有的继续推动疾病的发展,有的对疾病的进展不再产生影响。
例如,致病细菌在体内的生长繁殖不但引起特定的感染性疾病,而且还推动疾病的发展恶化;而机械暴力造成的创伤后不再作用于机体,疾病按照创伤或大失血的发展规律而进行。
2.举例说明什么是因果交替规律?原始病因作用于机体引起某些变化,前者为因,后者为果;而这些变化又作为发病学原因,引起新的变化,如此因果不断交替转化,推动疾病的发展。
例如车祸时,机械暴力作为原始病因引起机体创伤,机械力是因,创伤是果,创伤又引起疼痛,失血等变化,进而造成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动脉血压下降等一系列后果。
如此因果不断交替,成为疾病发展的推动力量。
3.简述玻璃样变性的病变特点,常见类型及对机体的影响?特点:细胞或细胞间质中出现均质性红染的玻璃样物质。
常见类型有:1.结缔组织玻璃样变。
2血管壁玻璃样变。
3细胞内玻璃样变。
不同的类型的玻璃样变,对机体的影响不同。
结缔组织玻璃样变,对使纤维组织变硬,失去弹性。
血管壁玻璃样变,可使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甚至闭塞。
细胞内玻璃样变,影响细胞的功能。
4.纤维素样变性的病变有和特点?常见于何种疾病?特点:1.发生在结缔组织或血管的一种病变。
2.病变部位的组织结构消失,变为均质状或颗粒状无结构物资,似纤维素。
常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急性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5.简述病理性钙化的常见类型及特点?1.营养不良性钙化。
特点:无全身性钙、磷代谢障碍,血钙不升高。
常见于变性,坏死组织或异物中发生钙盐沉淀积。
2.转移性钙化。
特定:由于全身性钙、磷代谢障碍,使血钙和/或血磷升高,使钙盐在未受损的组织上沉积。
病理学主要问答题
病理学问答题1、简述坏死的类型及结局。
答:(1)类型:1)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由于失水变干,蛋白质凝固而变成灰白或黄白色比较坚实的凝固体,故称为凝固性坏死。
常见于心、肾、脾的贫血性梗死,镜下特点为坏死组织的细胞结构消失,但组织结构的轮廓依然保存。
2)液化性坏死:组织起初肿胀.随即发生酶性溶解,形成软化灶多发生于蛋白质少,脂质多的组织或溶解酶多的组织。
3)特殊类型的坏死:①干酪样坏死:由于结核杆菌引起的坏死,坏死组织彻底崩解,镜下不见组织轮廓,只见一些无定形的颗粒状物质略带黄色,形成状如干酪样的物质,称为干酪样坏死。
②脂肪坏死:液化性坏死的特殊类型,主要分为创伤性脂肪坏死和酶解性脂肪坏死。
③纤维素样坏死:发生在结缔组织和小血管壁的一种坏死,坏死组织呈细丝、细颗粒状或片块状红染似纤维蛋白,常见于结缔组织病和急进性高血压病。
④坏疽:是与外界大气相通部位的较大范围组织坏死,继发腐败菌感染后,导致坏死组织呈黑色、污绿色等特殊形态学改变。
坏疽又分为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三个类型。
(2)结局:1)溶解吸收2)分离排出3)机化4)包裹、钙化2、简述坏死和凋亡有何区别。
答:3、简述细胞周期不同类型的细胞各自的特点。
答:(1)不稳定细胞:在细胞周期中连续分裂的细胞,它们对机体的建立和组织的更新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胚胎早期的细胞、造血干细胞、上皮基底细胞等。
(2)稳定细胞:一般情况下不增殖,受到一定刺激后,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恢复增殖能力。
如:肝、肾的实质细胞、血液中的淋巴细胞等。
(3)永久性细胞:某些细胞分化程度很高,完全失去增殖能力,破坏后则成为永久性缺损。
如:人的红细胞、神经元细胞和骨骼肌细胞等。
4、简述肉芽组织的肉眼与镜下特点、功能及转归和肉芽组织各成分与功能的关系。
答:(1)形态1)肉眼观:颗粒状、鲜红色、柔软湿润、触之易出血而无痛觉。
2)镜下观:①大量新生毛细血管平行排列,与表面垂直,并在近表面处相互吻合形成弓装突起,肉眼观呈鲜红色细颗粒状。
病理学-问答题
病理♦定义: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缩小,可伴有细胞数量减少♦类型:生理性(与年龄有关:青春期胸腺萎缩)病理性1.营养不良性萎缩:全身:消化道梗阻慢性消耗性疾病(脂肪组织→肌肉、脾、肝、肾→心、脑)局部:动脉粥样硬化(局部缺血)2.压迫性萎缩:输尿管阻塞(尿潴留)3.废用性萎缩:长期不活动4.去神经性萎缩:小儿麻痹症(脊髓前角灰质炎)5.内分泌性萎缩:席蒙病(脑垂体受损)♦病理变化:1.肉眼观:萎缩细胞组织器官体积变小重量减轻颜色变深常呈褐色(心肌萎缩:冠状动脉蛇样弯曲;脑萎缩:脑回变窄脑沟深宽)2.镜下观:萎缩实质细胞体积变小/数目减少或者二者兼有胞浆常深染核浓缩(心肌萎缩:脂褐素肌间距变宽心肌纤维变细窄)1.鳞状上皮化生:慢性支气管炎或长期吸烟,气管支气管黏膜的纤毛上皮→鳞状上皮2.肠上皮化生:慢性胃炎时,部分胃黏膜上皮→含有杯状细胞、潘氏细胞及具有纹状缘的吸收上皮,与小肠粘膜上皮相似;或在柱状上皮中间有杯状细胞,与大肠粘膜上皮相似3.结缔组织和支持组织化生:纤维组织——脂肪组织、肌细胞成纤维细胞--(软)骨母细胞--(软)骨♦肉眼观:轻度无变化;脂变广泛时,肝脏均匀性肿大,薄膜紧张,边缘钝,色淡黄,切面油腻感♦镜下观:早期核周围出现小脂肪空泡,增大变大空泡挤核至包膜下,似脂E.g.肝淤血:小叶中央区淤血缺氧先脂变,长期周边缺氧脂变中央萎缩坏死磷中毒,小叶周边先脂变,因为代谢活跃更敏感,接触毒物浓度高♦机制:脂蛋白合成障碍,脂肪堆积干细胞内不能运转出去脂肪酸氧化障碍进入干细胞脂肪酸过多1.溶解吸收:坏死组织分解液化经淋巴管小血管吸收或由吞噬细胞吞噬清除(基本方式)2.分离排出:形成缺损皮肤粘膜浅表坏死为糜烂较深的坏死性缺损为溃疡一端开口于体表面的盲管为窦道两端开口通透性缺损为瘘管较大坏死组织溶解经管道排出残留的空腔为空洞3.机化与纤维包裹:机化: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或其他异物纤维包裹:坏死灶较大肉芽组织增生包裹形成纤维组织最终形成瘢痕4.钙化:营养不良性钙化 (未及时清除发生钙盐及其他矿物沉积)♦概念: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及多少不等的炎细胞组成,在创伤表面常呈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似新鲜肉芽▲功能:1.抗感染及保护创面2.机化血凝块、坏死组织及其他异物3.填补伤口或其他组织缺损♦一期:1.创口小,创缘整齐,创面对合好,创伤组织缺损小,无感染,炎症反应轻2.表皮再生连接,少量肉芽组织长入创口内3.愈合后瘢痕小4.需时短♦二期:1.创口大,创缘不整齐, 创伤组织缺损大,伴有感染,炎症反应重2.伤口收缩,表皮再生,大量肉芽组织长入创口并将其填平3.愈合后瘢痕大4.需时长♦原因:静脉受压静脉腔阻塞心力衰竭♦病变:肉眼观:器官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质地变实暗紫红色镜下观:局部细静脉毛细血管明显扩张充满血液淤血的后果取决于静脉阻塞发生的速度、部位、淤血持续时间以及侧支循环监理的情况等因素。
病理学试题库及答案(共10套试卷及答案)
病理学试题库及答案(共10套试卷及答案)试卷(一)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化生2.原位癌3.绒毛心4.淤血5.假小叶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实质器官中最易发生脂肪变性的器官是()A.心脏B.脾脏C.肺脏D.肝脏E.肾脏2.下列梗死中,哪项属于液化性坏死( )A.脑梗死B.肺梗死C.肠梗死D.肾梗死E.心肌梗死3.下列哪些种组织发生的肿瘤不能称为癌()A.肠上皮B.肝细胞C.血管内皮D.甲状腺腺上皮E.皮肤鳞状上皮4.引发大叶性肺炎的最常见致病菌是()A.肺炎杆菌B.溶血性链球菌C.肺炎链球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化脓菌5.以下哪种细胞属于永久性细胞()A.淋巴造血细胞B.鳞状上皮细胞C.软骨细胞D.心肌细胞E.红细胞6.良性高血压病晚期会引起( )A.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B.肾水变性C.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D.肾凹陷性瘢痕E.肾代偿性肥大7.中央型肺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A.鳞状细胞癌B.腺样囊性癌C.腺癌D.巨细胞癌E.小细胞癌8.我国门脉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是()A.慢性酒精中毒B.药物中毒C.毒物中毒D.病毒性肝炎E.肝癌9.急性肾小球肾炎肉眼变化主要呈现()A.大白肾B.蚤咬肾和大红肾C.多囊肾D.固缩肾E.肥大肾10.肿瘤性增生和其他类型的增生最根本的区别是()A.增生迅速B.增生对机体有害C.增生细胞分化不成熟D.病因尚不明了E.以上都不是11.判断肿瘤的组织来源,主要依据()A.肿瘤的良恶性B.肿瘤的生长方式C.肿瘤的实质与间质分界是否清楚D.肿瘤的实质E.肿瘤的间质12. 心肌梗死形态一般在梗死后多长时间才能被肉眼辨别()A.4小时后B.5小时后C.6小时后D.7小时后E.24小时后13. WHO对健康的定义是()A.是健康的完好状态B.是精神的完好状态C.是精神和身体的完好状态D.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E.是身体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14.下列哪项因素与炎性渗出液无关()A.血管通透性增高B.液体比重高C.液体静置时凝固D.液体内含有纤维蛋白原E.液体内含细胞数少15.下列哪项不符合炎症性增生()A.是反应性增生 B.原因消除后不再增生C.可见核分裂象D.增生组织不具有原来正常组织的结构与功能E.能分化成熟16.在慢性炎症组织中哪种细胞最多见()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肥大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17.下列哪种病变不易发生机化()A.脑软化灶B.脑血栓形成C.脑陈旧性血肿D.肾梗死灶E.肾脓肿18.引起急性肾盂肾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A.葡萄球菌B.链球菌C.淋球菌 D. 大肠埃希菌E.化脓菌19.在萎缩的器官中,体积变小或数量减少的细胞主要是()A.实质细胞B.血管内皮细胞C.纤维结缔组织 D.脂肪细胞E.神经细胞20.诊断肿瘤的最可靠的方法是()A.CT检查B.X线透视C.超声波检查D.脱落细胞学检查E.活组织病理学检查21.高血压致脑出血的最常见部位是()A.脑桥B.延髓C.丘脑D.基底节、内囊E.小脑22.急性肾盂肾炎是()A.纤维素性炎B.变态反应性炎C.变质性炎D.化脓性炎E.增生性炎23.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发生在()A.细、小动脉B.大、中动脉C.细、小静脉D.大、中静脉E.小动脉24.股静脉血栓脱落常栓塞()A.右心房 B.右心室C.肺动脉D.下腔静脉E.上腔静脉25.周围型肺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A.腺样囊性癌B.巨细胞癌C.鳞状细胞癌D.腺癌E.未分化癌26.发生肺肉质变是由于()A.慢性肺淤血、纤维增生B.肺内肉瘤细胞弥漫浸润C.肺内癌细胞实变D.肺内渗出物机化E.硅肺致肺弥漫纤维化27.易导致肺纤维化、肺动脉高压的肺部疾病不包括()A.硅肺B.石棉肺C.肺结核D.间质性肺炎E.支气管扩张症28.慢性胃炎是()A.病菌引起的胃黏膜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B.病毒引起的胃黏膜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C.支原体引起的胃黏膜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D.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胃黏膜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E.不同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29.复合性溃疡是指()A.胃癌有溃疡形成B.胃及十二指肠同时有慢性溃疡C.胃溃疡合并幽门梗阻D.胃溃疡合并慢性胃炎E.胃溃疡合并穿孔、出血30.下列哪项不是胃溃疡的并发症()A.穿孔B.出血C.反复发作D.癌变E.幽门梗阻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属于恶性肿瘤的有()A.白血病 B.脂肪瘤 C.脂肪肉瘤D.霍奇金淋巴瘤 E.乳腺癌2.引起左心室肥厚的疾病有()A.二尖瓣关闭不全B.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主动脉瓣狭窄D.良性高血压E.风湿性心肌炎3.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常见的病因有()A.血压增高B.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冠状动脉血栓形成D.冠状动脉痉挛E.冠状动脉炎性狭窄4.有关肾病综合征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高血压B.高脂血症C.高度水肿D.低蛋白血症E.大量蛋白尿5.典型的风湿小体由下列成分构成()A.阿绍夫细胞B.纤维母细胞C.纤维素样坏死D.淋巴细胞 E. 浆细胞四、问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5分)1.根据所学病理学知识,试述肉芽组织的形态及其作用。
病理学问答题
22渗出性炎分为那四种类型,其中浆液性炎和纤维素炎分别以什么物质渗出为主,其好发部位: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出血性炎。 浆液性炎以浆液渗出为特征,常发生于浆膜、粘膜和疏松结缔组织。 纤维素性炎以纤维蛋白原渗出为主。 常发生于粘膜、浆膜和肺组织。
7坏死的主要形态学的改变是什么?表现为什么?:坏死的主要形态是细胞核的改变。其表现为①核固缩②核碎裂③核溶解
8根据坏死组织的形态学特点,将坏死分为哪几种类型?:①凝固性坏死 ②液化性坏死 ③纤维素样坏死 ④坏疽
9坏疽能分为哪几种类型?:①干性坏疽 ②湿性坏疽 ③气性坏疽
10坏死的结局包括哪些?:①溶解吸收 ②分离排出 ③机化与包裹
缺氧:因组织氧供应
不足或利用氧障碍,而引起的集体功能、代谢和结构形态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二、填空
1.病理学研究方法有哪些? ①尸体解剖 ②活体组织检查 ③细胞学检查 ④动物实验
2.疾病的四个时期分别是什么 ①潜伏期 ②前驱期 ③症状明显期 ④前驱期
3什么叫适应?适应的形势包括哪几种?当机体内外环境发生改变或在致病因素的刺激下,细胞组织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功能、与结构,保持正常生理活动的过程成为适应。 形式,组织与器官的肥大、增生、萎缩和化生。
脂肪变性:除脂肪细胞外的细胞质中出现脂滴明显增多称为脂肪变性。
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为坏死。
机化:范围较大的坏死组织不能溶解吸收或分离排除时,由周围长入肉芽组织逐渐取而代之称为机化。
肉芽组织:肉芽组织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和炎细胞构成,肉眼观察呈鲜红色,颗粒状,形似鲜嫩的肉芽,故命名为肉芽组织。
病理学问答题
病理问答题1.4.01 试述萎缩的基本病理变化。
⑴肉眼1)体积或实质缩小;2)外形变化可以不明显; 3)重量减轻;4)颜色变深;5)质地变硬。
⑵光镜1)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数量减少;2)间质增生。
2.4.01简述肉芽组织的肉眼与镜下特点,功能及转归。
①肉眼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嫩;②镜下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各种炎细胞③功能抗感染,保护创面填平创口或其它组织缺损;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炎性渗出物或其它异物④结局间质的水分逐渐吸收、减少,炎细胞减少并消失,部分毛细血管腔闭塞、消失,少数毛细血管改建为小动脉和小静脉,成纤维细胞变为纤维细胞,肉芽组织最后形成瘢痕组织3.4.01简述淤血的原因、病变及其结局。
⑴淤血的原因:①静脉受压;②静脉阻塞;③心力衰竭。
⑵病变:1)肉眼①淤血组织、器官体积增大②呈暗红色③皮肤淤血时发绀,温度下降2)镜下①毛细血管、小静脉扩张,充血;②有时伴水肿;③实质细胞变性。
⑶结局:①淤血时间短可以恢复正常;②淤血时间长则组织或器官缺氧、代谢产物堆积致淤血性水肿、体积增大、淤血性硬化。
3.4.02简述血栓形成的条件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⑴形成条件:①心血管内膜的损伤;②血流状态的改变;③血液凝固性增高。
⑵对机体的影响:1)有利的一面①防止出血;②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
2)不利的一面①血栓阻塞血管可引起组织的缺血、发生坏死;②血栓脱落形成栓子引起栓塞;③瓣膜上血栓机化引起瓣膜病;④微循环内广泛微血栓形成后可引起广泛出血等严重后果。
3.4.05简述梗死的原因、类型及其不同类型梗死的形成条件。
⑴梗死的原因:①血栓形成;②动脉栓塞;③动脉痉挛;④血管受压闭塞。
⑵类型:①贫血性梗死;②出血性梗死。
⑶条件:1)贫血性梗死①组织结构比较致密;②侧支循环不充分;③动脉分支阻塞。
2)出血性梗死①组织疏松;②双重血液供给或血管吻合支丰富;③组织原有淤血;④动脉分支阻塞;⑤侧支循环不能代偿等。
病理学问答题
9、细胞水肿(水变性):由于线粒体受损,细胞内Na+、水过多积聚。
轻度水肿,电镜下线粒体与内质网肿胀,光镜下胞浆内出现红染细颗粒。
高度水肿,胞浆疏松,染色变淡,极期为气球样变。
1、血肿形成纤维性骨痂形成骨性骨痂形成骨痂改建或再塑2、气管支气管粘膜3、肝细胞内玻璃样变性时细胞中间丝前角蛋白变性形成得圆形小体4、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与包裹钙化5、细胞水肿脂肪变玻璃样变淀粉样变粘液样变6、营养不良性压迫性失用性去神经性内分泌性7、萎缩增生肥大化生8、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纤维素样坏死坏疽9、纤结缔组织细胞内细动脉壁10、不稳性细胞稳定细胞永久性细胞12、缺氧感染中毒13、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14、肝肾心15、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16、表皮细胞造血细胞神经细胞纤维结缔组织17、细胞水肿脂肪变细胞内玻璃样变病理性色素沉着18、早期反应伤口收缩肉芽组织增生与瘢痕形成表皮再生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在形态学上有何区别?坏死凋亡受损细胞数多少不一单个或小团细胞质膜常破裂不破裂细胞核固缩裂解溶解裂解细胞质胶原肿胀、崩解、液化、基质解聚致密凋亡小体有无细胞自溶有无急性炎反应有无试述肉芽组织得形态与功能1、肉眼: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嫩2、镜下:大量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各种炎细胞3、功能:抗感染、保护创面、填平创口或其它组织缺损、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炎性渗出物或其她异物试述细胞水肿得主要原因、发生机制、好发部位与病变特点1.原因:缺氧、感染、中毒2、机制:钠-钾泵功能障碍3、好发器官:心、肝、肾4、病变特点:1、肉眼:体积增大、颜色变淡2、光镜:细胞肿胀、胞质淡染、清亮、核可稍大3、电镜:线粒体、内质网等肿胀呈囊泡状。
1、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流状态改变血液凝固性增加3、淤血性水肿淤血性出血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坏死淤血性硬化4、白色血栓红色血栓混合血栓透明血栓5、组织疏松严重淤血6、破裂性出血漏出性出血7、血栓栓塞脂肪栓塞气体栓塞羊水栓塞血栓栓塞8、脂肪栓塞肺褐色硬化:长期得心力衰竭与慢性肺淤血会引起肺泡壁网状纤维胶原化与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加之大量含铁血黄素得沉积使肺组织变硬并呈棕黄色。
病理学问答题
病理学问答题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1.简述大叶性肺炎的分期和各期的病理变化?答:大叶性肺炎主要由肺炎球菌引起的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病变通常累及肺大叶的全部或大部。
主要症状为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和咳铁锈色痰,肺实变体征及外周血白细胞增多等。
(1)充血水肿期:肉眼观:肺叶肿胀,暗红色。
镜下见肺泡内肺泡间隔内毛细血管弥漫性扩张充血,肺泡腔内有多量的浆液性渗出液。
其内混有少量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渗出液中常可检出肺炎链球菌。
(2)红色肝样变期:一般于发病后的第3—4天,肿大的肺叶充血呈暗红色,质地变实,切面灰红,似肝脏外观,故称红色肝样变期。
镜下见肺泡间隔内毛细血管仍扩张充血状态,而腔泡内则充满纤维素和大量红细胞,其间夹杂少量中性粒细胞核和巨噬细胞。
X线检查可见大片致密阴影,痰液呈铁锈色。
(3)灰色肝样变期:发病后的第5—6天,病变肺叶仍肿大,但充血消退,由红色逐渐转变为灰白色,质实如肝,故称为灰色肝样变期。
镜下见肺泡腔内渗出的纤维素增多,纤维素网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肺泡腔内几乎很少见到红细胞,咳出的铁锈色痰逐渐转为黏液脓痰。
(4)溶解消散期:肺泡腔内中性粒细胞变性坏死,并释放出大量蛋白水解酶将渗出物中的纤维素溶解,肺内实变病灶消失,病变肺组织质地变软。
2.比较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的病因,发病,病理变化,病变转归等方面的异同?答:(1)在病因上:大叶性肺炎常由毒力较强的肺炎双球菌引起的,是急性纤维素性炎。
而小叶性肺炎则是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并且由毒力相对较弱的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嗜血流感杆菌等的混合性感染。
(2)在发病发面:大叶性肺炎多见于青壮年人,当受寒,醉酒,疲劳和麻醉时引起。
小叶性肺炎主要发生在小儿,体弱病人和久病卧床者,当患传染病或营养不良,恶病质,昏迷,迷醉和手术后等状况下。
(3)在病理变化方面:大叶性肺炎累及一个肺段以上,是急性纤维素性炎。
小叶性肺炎呈品字形散在分布,是急性化脓性炎症。
病理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大全(附答案)
病理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大全(带答案)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病理学(pathology)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
*适应(adaptation) 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对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和刺激作用而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形态学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化生*Atrophy(萎缩)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缩小,包括实质细胞的体积缩小和数量减少*Hypertrophy(肥大)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包括实质细胞体积增大、常伴数量增加*pseudo hypertrophy (假性肥大) 实质细胞萎缩的同时,间质细胞增生,以维持器官的体积,甚至造成器官组织的体积增大*hyperplasia (增生) 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目增多,常导致体积增大*metaplasia (化生) 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所取代的过程;不可能发生于神经纤维组织*squamous metaplasia (鳞状上皮化生) 慢支时,支气管纤毛柱状上皮被鳞状上皮取代的过程*intestinal metaplasia (肠上皮化生) 慢性胃炎时,胃粘膜上皮转化为含有潘氏细胞或杯状细胞的小肠或大肠上皮组织*degeneration (变性) 又称可逆性损伤,是指细胞或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导致细胞内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常伴细胞功能低下。
*cellular swelling (细胞水肿) 又称水变性,是细胞损伤时最早出现的改变。
系因线粒体受损,ATP生成减少,Na-K泵功能障碍,导致细胞内Na-K过多。
无机盐、乳酸等蓄积,导致渗透压升高,加重水肿*fatty degeneration or fatty change (脂肪变性) 中性脂肪特别是甘油三脂蓄积于非脂肪细胞中*tigroid heart (虎斑心)心肌脂肪变性时,脂肪心肌呈黄色,与正常心肌的暗红色相间,形成黄红色斑纹*myocardial fatty infiltration(心肌脂肪浸润) 心外膜增生的脂肪组织沿间质深入心肌细胞间*hyaline degeneration (透明变性) 又称玻璃样变hyalinization,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半透明状蛋白质蓄积,HE染色呈嗜依红均质状;Rusell小体由于粗面内质网中免疫球蛋白蓄积而形成。
病理学本科试题及答案
病理学本科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描述病理学特点的最准确的说法?A. 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变化。
B. 研究疾病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C. 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症状。
D. 研究疾病的传染途径和流行病学。
答案:A. 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变化。
2. 以下哪个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对象?A. 细菌和病毒。
B. 人体组织和细胞。
C. 药物和治疗方法。
D. 临床医生和护士。
答案:B. 人体组织和细胞。
3. 病理学根据研究对象可以分为哪两个主要分支?A. 动物病理学和人体病理学。
B. 临床病理学和实验病理学。
C. 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
D. 病原生物学和病理医学。
答案:B. 临床病理学和实验病理学。
4. 以下哪个不是病理学的研究方法?A. 病理病原学。
B. 病理解剖学。
C. 组织学。
D. 生化学。
答案:A. 病理病原学。
5. 关于病理学的难题,以下哪个描述最准确?A. 确定病因和发病机制。
B. 诊断疾病和确定治疗方案。
C. 预防疾病和控制疫情。
D. 牢记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症。
答案:A. 确定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原因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2. 病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细胞和组织。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3. 临床病理学是通过病理解剖学对患者的病理改变进行研究。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4. 组织学是病理学的基础学科。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5. 病理病原学是病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病理学研究的意义及其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答案:病理学的研究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变化非常重要,它可以揭示疾病的病理学特点,帮助医生确定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通过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组织和细胞的变化等,病理学可以提供临床医生所需的重要信息,为疾病的预后和治疗结果提供依据。
在医学实践中,病理学的应用非常广泛。
临床医生可以通过组织学和病理解剖学的研究来诊断疾病,了解疾病的性质、范围和严重程度。
病理学、名词解释问答题
心血管系统疾病◆名词解释1、风湿小体:是一种特殊的肉芽肿性病变,对风湿病有病理诊断意义。
它的中心为纤维蛋白变性的纤维结缔组织,周围有风湿细胞、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少量淋巴细胞2、动脉瘤:病变较严重的动脉壁,由于中膜平滑肌萎缩而变薄,在血管内血压的作用下局部扩张膨出,形成动脉瘤3、室壁瘤:梗死区坏死组织或瘢痕组织在心室内血液压力作用下,局部向外膨出而形成。
可发生于心肌梗死的急性期,更常见于愈合期。
◆问答题1、简述动脉周样硬化的基本病变和继发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分为3期1. 脂纹期(1) 肉眼:淡黄色条纹,位于主A分枝开口处,呈帽针头大小,稍隆起(2) 镜下①泡沫细胞(foamy cells) 多为巨噬C源性, 少量肌源性②SMC及较多细胞外基质③少量TC、WBC2. 纤维斑块期(1) 肉眼:灰黄色,蜡滴样,隆起斑块(2) 镜下:①表面:纤维帽(SMC+细胞外基质+胶原纤维)②深层: 脂质+增生SMC、Mφ、泡沫C+基质3. 粥样斑块期(1) 肉眼:大小不等,黄白色斑块(2) 镜下①表面:纤维帽(胶原纤维玻璃样变性)②深层:大量无定形坏死物(脂质、胆固醇结晶)底部及边源:肉芽组织外周:淋巴细胞+ 泡沫细胞③中膜:不同程度萎缩→变薄4. 复合性改变及后果(1)斑块内出血:大量→动脉急性完全闭塞(如冠状A→心肌梗塞)(2)斑块破裂:常见于腹主A下段、髂A、股A 后果:血栓形成、梗死(3)血栓形成:动脉腔阻塞→相应器官梗死(4)钙化:动脉壁变硬、脆(5)动脉瘤形成:破裂→大出血(6)血管管腔狭窄缺血性病变继发病变1. 主动脉粥样硬化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3. 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萎缩脑软化脑出血(小动脉瘤)4动脉粥样硬化性固缩肾2、何谓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的常见部位、病变特点及其并发症有哪些?概念:心肌梗死指由于冠状动脉供血区的持续性缺血而导致的心肌较大范围的心肌坏死常见部位:左心室前壁、心尖、室间隔前2/3(左前降支)病变特点:肉眼观:苍白色土黄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问答题
1.简述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
1.全身因素有年龄和营养、激素和药物;局部因素有感染和异物、局部血液循环和神经支配。
2.何为坏死简述坏死组织镜下所见的细胞核变化。
2.活体的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为坏死;镜下观细胞核的变化有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消失)。
3.简述玻璃样变性的病变特点、常见类型。
3.病变特点:细胞或间质内或细动脉壁等处出现均质、红染、毛玻璃样半透明的蛋白性物质;常见类型:结缔组织玻璃样变、血管壁玻璃样变、细胞内玻璃样变。
4.简述坏死的类型和结局。
4.坏死的类型有:液化性坏死、凝固性坏死、特殊类型坏死(包括干酪样坏死、坏疽、脂肪坏死、纤维素样坏死);坏死的结局有:溶解吸收,分离排除,包裹、钙化,机化。
5.简述病理性钙化的常见类型及特点。
5.营养不良性钙化特点:无全身钙磷代谢障碍,血钙不升高,常见于变性、坏死组织发生钙盐沉积;转移性钙化特点:由于全身钙、磷代谢障碍,使血钙或血磷升高,使钙盐在正常肾小管、肺泡壁、胃粘膜等处沉积。
6.试比较干性、湿性和气性坏疽的异同。
6.干性、湿性和气性坏疽的比较见表1—1:
表1—1 干性、湿性和气性坏疽的区别
好发部位发病条件病变特点后果干性坏疽四肢末端动脉阻塞干枯皱缩,黑褐色,腐败轻,发展慢,
静脉回流通畅与健康组织边界清楚全身症状
轻
湿性坏疽内脏器官动脉阻塞明显肿胀,污黑色,恶臭,腐败严重,全身
淤血的四肢静脉回流受阻与健康组织边界不清严重中毒
气性坏疽合并产气荚深部肌肉的坏死组织含气,呈蜂窝腐败严重,全身
膜杆菌感染开放性创伤状,有奇臭中毒症状重7.简述肉芽组织的结构特点、功能和转归。
7.结构特点:主要由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构成,并有一定量的炎细胞;
功能:填补缺损、保护创面与抗感染、机化;
转归:肉芽组织形成后,细胞间液逐渐减少,成纤维细胞产生大量胶原纤维,逐渐转变为纤维细胞,最后胶原纤维可发生玻璃样变性,毛细血管逐渐闭合,炎细胞逐渐减少,肉芽组织转变成瘢痕组织。
8.简述常见的变性有哪些
8.常见的变性有: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病理性钙化、粘液样变性。
9.简述干酪样坏死的肉眼和镜下病变特点
9.干酪样坏死的肉眼观:质地松软,淡黄色,似干酪;
镜下观:组织结构消失,呈一片红染的颗粒状物。
10.简述肝脂肪变性的发生机制及病理变化。
10.发生机制可归纳为:脂蛋白合成障碍、脂肪酸的氧化障碍、大量的中性脂肪运送到肝细胞中堆积;
病理变化:肝体积增大,边缘钝,淡黄色,质软,切面油腻感,镜下见肝细胞内有许多圆形小空泡,并可融合成大空泡,于冰冻切片中,被苏丹Ⅲ染成橘红色。
11.试比较凋亡与坏死的异同.
11.凋亡与坏死的比较见表1—2
表1—2 凋亡与坏死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