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问题与答案二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调适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与自我调适大全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调适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与自我调适大全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调适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与自我调适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自信与自卑感、压力与困惑感等这些心理感受会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经受与学历、不同的性格特质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因素,给予自身相应的情结、情感、动机、目标、看法、行为和结果。
好的结果自然会给人一种胜利而愉悦的心理体验,使人更加自信;反之,不好的结果便会给人一种不良的、甚至很糟糕的心理体验,使人感到自尊心受损而失去自信,压力与困惑接踵而来。
不仅工作的主动性和兴趣受到压,其身心健康和工作率也会直接受到威胁。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当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
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始终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教师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呢?下面针对老师的心理健康维护方面提出几点建议,期望能够对老师们有所帮助,并借此祝老师们教师欢乐!(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1 能主动地悦纳自我,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爱自己。
承认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允许自己不如别人。
2 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能面对现实并主动地去适应环境与教育工作要求。
例如,具有敏锐的观看力及客观了解学生的能力具有获取信息、适合地传递信息和有效运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3 喜爱教师职业,主动地爱学生能从爱的教育中获得自我劝慰与自我实现,从有成效的教育教学中得到成就感。
4 具有稳定而主动的教育心境教的教育心理环境是否稳定、乐观、主动,将影响教师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
5 能自我掌握各种心情与情感艰难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良好的,顽强的意志品质,即教学工作中明确目的性和坚决性,处理问题时决策的果断性和坚持性:面对矛盾镇静冷静的自制力,以及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
中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与自我调适
中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与自我调适摘要:中职教师是遭遇心理问题的高危群体之一。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
本文分别从认知、情绪、行为三个方面阐述了中职教师心理问题所在及调适方法。
关键词:中职教师心理健康自我调适中职教师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危人群之一。
教师的心理问题在身心疾病、人际关系、职业行为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首先是身心疾病躯体化明显,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等症状,如过分担心和忧虑教学考核结果,封闭自己等。
在抑郁和焦虑心态中,常常伴有失眠、无食欲、头疼、眩晕等身体上的症状。
其次是人际关系症状,如易激惹,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冲家人发火、体罚学生等。
再次职业倦怠症状,是在工作重压下引发心理疲乏导致的身心俱疲、能量耗尽的现象。
对工作失去热情;与学生及其他教工刻意保持距离,教学缺乏新意,讲课呆板乏味;缺乏责任感,对学生放任自流。
教师的心理问题不仅关乎自身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更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问题要引起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学校领导要关注教师的状况,通过不断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切实减轻教师的过重负担,为教师提供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和心理环境,使教师的身心得到良好的调适。
但社会、学校等只是教师心理健康的外在条件,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
一、端正认识,树立正确观念1.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在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诸多原因中,不恰当的自我认知是最根本的原因。
有了对自己深刻、充分的自我认识,才能把握自我定位,合理地要求自己,既不妄自菲薄,也不骄傲自满。
同时,因为对自己的了解,由己及人,也就能客观评价别人,更好地接纳并理解别人,对生活工作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处泰然处之。
正确的自我观念的形成与知识的积累是分不开的。
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比如可以坚持做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反思,使教师深入了解自己教学方面的利弊,从而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了解得越深,对自己的评价就会越客观、越全面、越积极,自我观念就越坚定,对自己也就更有信心。
教师个性问题的自我调适紧张
教师个性问题的自我调适-----紧张紧张的表现?心理压力对教师的直接影响短期影响:情绪亢奋或躁动、活动力增加、身心能量损耗较快。
长期影响:忧郁或烦闷情绪、身心能量耗竭、免疫力下降、思考与记忆力减退。
长期的职业压力可造成职业倦怠,影响情绪,严重的可导致焦虑症、抑郁症甚至自杀等恶性事件。
虽然面临压力时每个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但是在心理方面也会表现出某些共同点,例如:①焦虑:焦虑是指人内心的不安、恐惧、困扰和紧张的感受,有时还伴有生理上的不适,如心跳加速、肌肉紧张、呼吸急促、胸闷、淌汗、恶心、不思饮食、注意力涣散、尿频、失眠等现象。
这是最常见情绪反映,其主要特征是恐惧、紧张、忧虑、担惊受怕;或面临具有威胁性的事件,感到迷惑和无助,犹豫彷徨,无所适从;或者焦躁不安,性情急躁,仓促决断,贸然行事,从而贻误良机或酿成大错。
它会妨碍人的智力的发挥,降低人的适应能力。
②退缩和抑郁:抑郁是由多方面的不良感受组成的一种心理压力的情绪。
如自卑感、认同危机感、失落感、孤独感、负罪、自责感、失望感等。
这些方面的不良感受往往会使人表现出抑郁寡欢、疾首蹙额等神情,以及产生忧心忡忡、伤感、烦闷和愁苦的心态。
面对强大的压力事件,个体感到自己无力应对,由于频频受挫而产生挫败感,丧失勇气,变得被动、退缩。
对很多事情缺乏兴趣,对自身、他人和社会事件及以往感兴趣的事情不再留意;自我评价降低,倾向于自我责备和贬低;精力溃散,记忆力衰退,迟疑不决,感到愁苦、内疚、疲惫不堪、冷漠无助、无能、自卑及无价值感等。
③情绪暴躁、易激惹:一旦遇到重大挫折或稍不顺心的事情,一律表现为情绪失控,例如暴躁、过分激动、容易发怒、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别人,遇到冲突,反应过于激动和好斗,对情绪和行为缺乏必要的控制力。
④习得性无助:面对压力,由于自己频频遭受挫折,或者观察到他人反复受挫,而丧失勇气和斗志,失去自信心,动机缺乏,表现为软弱、消极、被动、无可奈何和态度冷漠,诸事听天由命,不思进取。
《现代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问题与答案
《现代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问题与答案第一章教师心理健康概述1. 心理健康定义: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髙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以促动人们的自我心理调节,发挥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
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在于没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2. 教师心理健康的定义: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在内外环境允许的条件下所保持的最佳的心理状态,即教师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教师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关系的维持,即不但是自我安泄感和安心感的获得和确保,还要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的健康服务的水平。
3. 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答:1•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职业道徳、知识结构和教育技能的效能2.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3. 有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水平4. 心理健康的标准:答: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岀心理健康的标准:(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2)适合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5.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答:(1)愉快地接受自己的职业角色。
(2)良好地人际关系。
(3)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
(4)独创性地展开教育教学活动。
(5)积极进取。
(6)积极适合和改造教学环境。
(7)准确地理解自我、评价自我。
6. 心理健康标准与教师心理健康标准为什么不一样?7. 进一步思考健康的内涵:答: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两个方面。
一个人身体与心理都健康才称得上真正的健康。
我国著名医学家傅连同志认为健康的含义应包括如下的因素:(1)身体%部位发冇正常,功能健康,没有疾病;(2)体质坚强,对疾病有高度的抵抗力,并能刻苦耐劳,担负各种艰巨繁重的任务,经受各种自然环境的考验;(3)精力充沛,能经常保持淸醒的头脑,精神贯注,思想集中,对工作、学习都能保持有较高的效率;(4)意志坚左,情绪正常,精神愉快(这虽和思想修养相关,但身体是不是健康对它也有很大的影响)。
教师情感问题的自我调适
教师情感问题的自我调适通过学习,让我认识到了教师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由于人们对教师的期待越来越高,使教师的工作压力增加,从而也导致教师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带给教师的是心理健康方面的一些不良影响,在情绪和行为反应方面主要表现为:苦恼、焦虑、伤心、生气、对学生无可奈何等等。
那么怎么才能自我调适呢?我认为有了健康的身体,个人在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会适应等各个方面才能运作正常,才有充沛的体力和精力应付日益繁重的工作。
当压力大的时候,适度地学会放松,能让你把注意力放到压力以外的事情上去,从而稳定情绪,恢复清晰的思维。
教师要正确地了解自己,确认自我价值,并接受自己。
很多教师由于自我认知偏差,不能正确把握自己,带来诸多心理问题,甚至形成心理疾病。
因此,如果一个教师能正确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扬长避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就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成熟度,并体现自身的价值。
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
积极的情绪对健康有增力作用,而消极的情绪不仅对健康有减力作用,而且导致人的心理障碍。
而教师面对繁重的工作,复杂多变的教育对象,迅速变化的世界,难免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消极情绪反应,如不及时疏导。
不仅影响自身,更会投射到学生身上。
当教师心怀不良情绪时,可试一试情绪调节法,以保持心理平衡,要学会与人交往,善于与人交往,将自己和谐地融入社会之中,保证健康的心理。
此外积极进取,努力工作。
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个体,其重要特点是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
他们在工作中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
也只有热爱自己的教育工作,把工作当作乐事而不是负担的教师,才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
换位思考问题,从积极的角度出发,多看主流的和正面的事物,避免以偏概全。
人生中的自我由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构成;面对完美的渴求,我们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以平常人的心态,告别心理困境。
积极的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也是教师自身心理按摩的一项重要措施。
学习《教师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后的反思
学习《教师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后的反思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我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深知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而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而不是纯粹的机器,我们或许有理由要求他们有超常的业务与道德素质,的确,面对家长的望子成龙、学校的以升学率论英雄以及社会的沉重期望,作为教师我经常感觉“载不动许多愁”,时间长了势必会使心理不堪重负。
过重的工作压力扭曲了教师的心理。
自从担任毕业班以来,生怕在教学中出了差错而影响学生升学和学校名声,为备好一节课常常紧张得睡不着觉。
“带好班的时候觉得还轻松点,去年带了一个差班,费了很大劲学生成绩提高不多,学校还因此找我谈话。
这学期还要带那个班,我都不知道怎样上课。
我觉得我似乎不适合当老师了。
“我一向不服输,过去工作再苦再累我都能忍受,可近来不知何故我开始变得脆弱,多虑,常常是事情还没开始做,便事先设想出多种后果,老是担心教不好课程,担心教学质量上不去,担心最后考不过人家。
总之,考不完的试,做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压得我透不过气来,整日惶恐不安,心绪不宁,几乎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教师比其他人都面临着更多的心理压力。
第一、升学、评比压力重。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各方只能以学习成绩的好坏、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估学校和教师,并且教师的职称评定、年终考核评优、住房分配等直接受到学生学习成绩和升学率的制约,因此,加重了班级之间、教师之间的竞争性,本来应该是互帮互助、和谐友好的同事关系被竞争关系所取代了。
第二、教师的工作项目繁多。
专职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项目是备课、讲课、课外、批改作业,如果是班主任还包括负责早晚自习、课间操、打扫卫生、组织班团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班干部、与家长交流联系(家访、家长会等)、写评语、填写成绩单以及各种收费等,可谓名目繁多,而且任何一项工作都不能出错,这无疑会给教师带来心理上的紧张感和压力感。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供老师们考试用)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供老师们考试用)《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供老师们考试用)专题一一健康、心理健康的含义?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身体无疾病不虚弱,心理无障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只有这三个方面的状态都达到良好时,才是完全意义上的健康。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关系的维持,即不仅是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的获得和确保,还要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的健康服务的能力。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内容?(一)对教师角色的认同热爱教育工作,勤于教育工作,能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将自身的才能在教育工作中表现出来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以免除不必要的忧虑。
(二)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做到:1.了解交往双方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将相互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个人的思想、目标、行为能与社会要求相互协调。
2.能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别人,不以貌取人,不以偏概全。
3.与人相处时,尊重、信任、赞美、喜悦等正面态度多于仇恨、疑惧、妒忌、厌恶等反面态度。
4.积极与他人进行真诚沟通。
教师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互动中表现为师生关系融洽,教师能善于领导学生,能够理解并乐于帮助学生,不满、惩戒、犹豫行为较少。
(三)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对现实环境有正确的感知,能平衡自我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在教育活动中能做到:1.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工作目标和个人抱负。
2.具有较高的个人教育效能感。
3.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自我监控,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作出更适当的教学行为。
4.能通过他人认识自己,学生及同事的评价与自我评价较为一致。
5.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适的能力。
(四)具有教育独创性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造。
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特点富有创造性地理解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使用教学语言,布置作业等。
教师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教师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教师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简答题:1 、简述教师对挫折的不良认知表现在哪三个方面?答:主要表现在:以往的挫折经历,现实的挫折,缺乏应有的社会评价和期待等三方面。
2 、简述自卑的危害答:教师职业自卑心理对于教师自身,乃至教育事业有较大的影响甚至危害性。
首先,对自己的影响。
自卑感作为一种情感,必然影响主体的其它心工里活动和行为。
由于自卑感是心理上的一种苦恼状态,所以主体就要力求减轻它,采取的首选手段就是补偿行动。
除了补偿行动外,自卑的教师也进行主观上的调整,主要是调整自己的价值观,改变对教师职业的价值判断,可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补偿行为。
这样一想,心理就平衡了,苦恼就减轻乃至烟消云散了。
有的人从自身的特点出发,认为虽然当官经商好,但自己的才能、性格以及社会条件最适合当教师,从而减轻自卑感,交于教师工作。
其次,对工作的影响。
有一些怀有自卑感的教师,由于补偿的失利或缺少补偿的条件,又不能把价值观调整过来所以持久地陷于自卑不能自拔进而导致性格的变态和教育行为的异常,对学生产生种种消极影响。
有时甚至可以说,教师的自卑心理与其是自我表现过程,还不如说对学生的表现过程。
3 、简述自负的形成原因答:第一,工作生活中的一帆风顺。
人的认识来源于经验,生活中遭受过许多挫折和打击的人,很少有自负的心理,而生活中的一帆风顺,则很容易养成自负的性格。
第二,片面的自我认识。
自负者缩小自己的短处,夸大自己的长处。
自负者也同样缺乏自知之明,同时又把自己的长处看得十分突出,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高,对别人的能力评价过低,自然产生自负心理。
第三,情感上的原因。
一些教师的自尊心特别强烈,为了保护自尊心,在交往挫折面前,常常会产生两种既相反又相通的自我保护心理。
一种是自卑心理,通过自我隔绝,避免自尊心的进一步受损;另一种就是自负心理,通过自我放大,获得自卑不足的补偿。
思考题:1 、自卑与自负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如何协调好这种关系?答:教师对自我的不良认知,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的两极上。
教师心理问题自我调适方案
一、教师认知问题的自我调适教师对自我的不良认知:高估自我(自负)低估自我(自卑)(二)自卑指教师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轻视自己或看不起自己,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
其实质是自我评价过低.自卑的表现:总感到各方面低人一等,缺乏自信,悲观失望,心境恶劣.思想消沉,情绪压抑,心理不稳定,性格内向,孤独不合群,敏感脆弱。
自卑的自我调适:1、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卑,建立积极的合理的自我评价观念。
2、认清自我,悦纳自我.3、修正理想中的我,改变不合理信念,降低自己的期望水平.4、通过补偿与升华克服自卑心理。
5、加强人际交往也是消除自卑心理的有效途径.(二)自负指那些自我中心强烈,优越感极强,藐视和不主动同他人交际的心理现象。
自负的表现?1、自视过高,认为自己非常了不起,别人都不行。
2、看不起别人,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唯我独尊.3、过度防卫,有明显的嫉妒心。
自负的自我调适:1、接受批评是根治自负的最佳办法。
2、与人平等相处。
3、提高自我认识。
4、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我。
二、教师情感问题的自我调适教师常见的情绪情感问题:焦虑抑郁(一)焦虑一般称焦虑状态或焦虑反应,是面临威胁是表现出的一种情绪反应。
焦虑的表现?1、心理方面的症状:(1)心烦意乱,坐卧不宁,看书及备课时无法专注,效率很低;(2)丢三拉四,记忆减退;(3)思维迟滞,大脑麻木;(4)容易激怒,爱发无名火.(5)情绪方面,包含紧张、不安、压力感等主观的不适感受。
2、生理方面的症状:(1)入眠困难,醒得很早,恶梦连连,醒后觉得身体疲倦,四肢沉重;(2)头晕、头疼、耳鸣,在不熬夜的情况下,眼睛有酸痛肿胀的感觉;(3)缺少食欲;(4)心慌气短,血压升高,尿频尿急,总有便感.焦虑的自我调适:1、充分认识自我,了解并接纳自我;2、能很好的面对现实;3、学会自我放松,可以采用深呼吸、肌肉放松法、意念法等;4、为自己分散压力,工作尽量有计划性。
5、在有效率的教学中,得到成就感.(二)抑郁是一种悲哀、沮丧、郁闷的情绪体验,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表情苦闷、行动迟缓,常感到力不从心、思维迟钝、联想缓慢,因而语言减少、语速缓慢、语音低沉或是整日沉默不语。
心理调适与辅导作业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 心理卫生:心理卫生包括一切旨在改进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
诸如精神疾病的康复及预防;减轻由充满冲突的世界带来的精神压力,以及使处于能按其身心潜能进行活动的健康水平。
2. 适应性辅导:适应性辅导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各个年龄阶段以及相应阶段的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和行为特征,给他们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处理好人际关系,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更好地处理因环境变化带来的各类问题,增强对环境和自我的适应能力,从而能够很好地解决面临的现实生活问题,很好地完成各个时期的学习任务。
3. 阻抗:阻抗又称“抗拒作用”,指来访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回避某些敏感话题,有意无意地使辅导中心偏移。
4. 心理冲突:心理冲突是相反的或相互排斥的冲动、欲望或趋向同时出现时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
5. 厌恶法:厌恶法是将某些不愉快的刺激,通过直接作用或间接想像,与来访者须改变的行为症状联系起来,使其最终因感到厌恶而放弃这种行为。
6. 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代替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二、填空题1. 动机2. 自我意识良好人际关系良好3. 强化适应性行为4. 偏离正常5. 家庭环境和早期教育生活事件与心理应激6. 追踪调查7. 本我8. 认知过程9. 强化不相容反应10. 6011. 抉择12. 个案法13. 1908 《心理健康与世界公民》14. 自身环境社会15. 选择辅导方案实施指导帮助16. 心理评估评估资料17. 心理分析法弗洛伊德18. 联系可操作性19. 客观事物实际问题20. 引发情绪间接途径21. 内分泌系统神经22. 自主训练呼吸调节合理宣泄23. 心理特征精神面貌24. 协调分化25. 顺从他人独立见解独立性26. 如何学习掌握学习策略27. 要点笔记提纲笔记图表笔记28. 心理状态心理过程个性心理29. 紧张刺激手段30. 中介面对面31. 心理内部过程行为主义观点32. 获得性操作性条件反射33. 认知方面情绪情感方面交往方面34. 过分概括绝对化要求极端化35. 自我控制能力丰富而强烈36. 自己与他人社会道德生活37. 稳固态度行为方式38. 学习兴趣学习习惯39. 做在书上做在笔记本上40. 自我中心不遵守集体现则41. 认知情感行为三、单项选择题1. A2. B3. B4. B5. D6. B7. B8. D9. C10. C11. B12. C13. B14. B15. C五、简答题1. 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程的具体目标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答: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程的具体目标体现在:(1)自我意识方面 (2)认知方面 (3)情绪情感方面 (4)意志方面(5)个性方面 (6)学习方面 (7)交往方面2. 对中小学生主要进行哪些适应性交往卫生问题的辅导答:对中小学生主要的适应性交往卫生问题的辅导有:(1)异性交往紧张 (2)师生交往困难 (3)亲子交往困难 (4)孤独(5)羞怯 (6)自我中心 (7)自私 (8)从众3. 请简要说明行为转变法的待点答:行为转变法的待点为:(1)行为转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行为学习论;(2)辅导目标:行为转变法的目标是消除不良行为,并代之以更有效能的行为;(3)辅导关系:辅导员担任主动和指导的角色;(4)辅导过程:注重对来访者的进步过于强化;(5)具体方法:行为转变法常用的一些方法有系统脱敏、代币、行为契约等。
教师心理练习题
教师心理练习题教师是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使命的工作职业,但在教学的过程中,个体教师的心理状态会对教学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己的心理状态,以及处理与学生、家长和同事的关系,本文将提供一些教师心理练习题,帮助教师进行自我认知和调适。
练习题一:自我认知1. 你如何评价自己的教学能力?2. 你是否经常感到疲倦或情绪低落?如果是,你认为是什么原因?3. 你有什么特别的工作压力?如何应对这些压力?练习题二:与学生的关系1. 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否融洽?如何改善和加强师生关系?2. 你是否容易被学生的不良行为或不尊重的态度所影响?如何处理这种情况?3. 你对于学生背后的家庭背景是否有一定了解?是否会影响你对学生的评价和对待方式?练习题三:与家长的关系1. 你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是否顺畅?如何改善和加强与家长的沟通?2. 你在面对家长的意见或抱怨时,是否会感到压力或不安?如何处理这种情况?3. 你如何在与家长交流中平衡教育观念的差异和意见的冲突?练习题四:与同事的关系1. 你与同事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是否良好?如何加强团队协作?2. 你是否容易受到同事的评价或看法所影响?如何处理这种情况?3. 你如何处理与同事之间的意见不合和冲突?练习题五:个人发展与平衡1. 你是否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进行个人发展和学习?如何平衡工作和个人生活?2. 你是否容易陷入工作疲劳或情绪波动的状态?如何提升自己的心理抵抗力?3. 你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以上是一些教师心理练习题,通过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教师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和需求,寻找合适的方法和策略来管理自己的情绪和与他人的关系。
同时,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辅导的帮助,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履行教师的职责。
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对个人的发展和幸福至关重要,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所以,让我们一起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共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与自我调适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与自我调适作者:方良平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3年第02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劳动,而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以及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作为一位称职的教师,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突出表现目前,教师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紧张焦虑的心理虽然我国已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但对学校和教师的考核仍然停留在升学率和分数上。
由于教师日常工作繁重,再加上课外辅导、夜间备课和批改作业占据了教师大部分的时间,所以教师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之中,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的心理,以至于有时会做出非理性行为。
2.疲惫倦怠的心理这是教师极为普遍的一种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身体劳累,处于亚健康状态;二是工作兴趣减退;三是诱发心理和身体疾病。
据统计,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日劳动时间为9.67小时,比其他岗位的日劳动时间多1.67小时,而班主任的日劳动时间甚至超过了13小时。
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导致教师疲于奔波,身心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放松和休息,长期下来,就会出现心理倦怠和精神萎靡不振等情况。
3.失衡偏激的心理许多教师的待遇与他们的辛勤劳动不成正比。
尤其是在一些比较贫困的地区,由于地方财政资金不足,导致教师的工资难以准时发放。
失衡的心理容易造成教师情绪不稳定,在工作和人际交往中,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而情绪波动,或暴躁、或大怒,甚至产生过激行为,如体罚学生正是教师偏激心理导致的行为。
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1.工作压力大有些学校进行改革,实行聘任制,竞争上岗和职称晋级的竞争激烈,再加上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知识储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教师的压力不断增大。
2.家庭压力大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教师忽略了家庭,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管教自己的孩子。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调适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与自我调适 教师心理健康论文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调适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与自我调适教师心理健康论文精品文档,仅供参考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调适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与自我调适教师心理健康论文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
以下是本站分享的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调适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与自我调适,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调适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与自我调适一、认识教师的心理问题在我国目前中小学就学人数进入高峰期、升学教育压力大的情况下,中小学教师负担已十分繁重,职业压力在不断增大,心理疾患已远远高出社会一般人群。
教师是一个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职业,其心理健康状况实在令人担忧,它实际上已经成为污染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源头。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教师是教育影响的主导者、支配者。
教师的心理健康更是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
因此,教师心理健康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维护教师心理健康对于培养合格人才促进教育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营造高品位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潜能的最大发挥,已成为家长和社会的强烈需求,那么,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教师心理问题的表现根据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定义,按照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教师心理问题的类型划分为三类:发展性心理问题、适应性心理问题与障碍性心理问题。
1. 发展性心理问题。
主要是指教师自身不能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特别是对自我能力,自我素质方面的认知,其心理素质及心理潜能没有得到有效、全面的发展。
发展性心理问题的解决重在帮助教师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塑造健康,完整的人格,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合格教师。
2、适应性心理健康问题。
适应是个体通过不断做出身心调整,在现实生活环境中维持一种良好、有效地生存状态的过程。
教师的职业心理问题与自我调适探析
教师的职业心理问题与自我调适探析发表时间:2018-03-16T15:14:51.74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4期作者:徐月芳[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立德树人”的目标之后。
(江苏省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江苏常熟 215500)【摘要】教师是从事教学工作的主体,教师职业素质如何,对教学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而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而强化职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则更为重要,但当前一些教师在这方面还存在不足。
本文对教师的职业心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重点从当前一些教师的职业心理问题入手,分析了一些教师自身存在的不健康、不科学的职业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自我调适措施,努力解决教师职业心理问题。
【关键词】教师;职业心理;职业健康;自我调适【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4-0319-02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立德树人”的目标之后,对教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师必须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切实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尽管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绝大多数教师的职业素质较高,职业心理也比较健康,但仍然有一些教师由于种种原因,自身的职业心理出现了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发挥积极作用,甚至出现了一些不应该出现的问题,需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教师应当确立健康的职业心理,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破解教师职业心理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强化教师自身的自我调适能力,努力通过健康的、科学的、向上的职业心理开展教学工作,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1.教师的职业心理问题分析职业心理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或个性特征。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够树立健康向上的职业心理,对教育事业的认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也相对较强,职业适应性相对较高,有力的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师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研修日志
教师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研修日志通过自己几十年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是在自身心理素质和外界压力的互动下形成的。
针对以上的原因,要维护与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一方面要在教师自身的心理因素上下工夫,从内部提高教师抗压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也要从外部减轻、转移直至消解可能给教师带来心理压力的因素。
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即外减压力,内强素质。
具体地说,应从教师个人和学校两个层面切实有效地维护和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一)从教师个人层面看1.调整认知方式,增强耐压性人的情绪通过认知的折射而产生。
正确的认知产生积极的情绪,不良的认知产生消极的情绪。
由于人们对压力的理解和解释不同,在同一环境里,人们经常体验到的压力的程度也往往不一样。
任何事情都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若能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易使人增强信心、振奋斗志,产生乐观等积极的情绪体验;若仅从消极角度看问题,就会产生诸多的不良情绪,造成苦闷。
因此,教师积极调整、修正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模糊的认识或不切实际的观念将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耐压性,变心理压力为心理动力,变逆境困境为发展机遇。
一方面,面对激烈的竞争,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教育改革进程中暂时出现的矛盾和困难以及工作、生活、家庭角色的冲突等外部刺激,应该以比较理智和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坦然地去面对,以积极主动的行为去适应。
另一方面,正确地认识自己,既能欣赏自己的优点,也能欣然地悦纳自己的不足,恰当地为自己定位,避免用非理性的完美主义衡量自己、苛求自己。
2.掌握科学方法,提高情绪自我调节能力不良情绪是心理上的垃圾,是产生心理障碍的直接诱因。
然而生活中不良情绪的产生却总是难免的,强行压抑不良情绪,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还会陷入更深的心理困境,带来更大的心理危害。
为此,教师应该学会一些积极调节情绪的技术和方法,如合理宣泄法、理智法、转移法、幽默法、适度让步法、升华法、音乐法等等,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恢复身心平衡状态。
教师心理2——教师的心理健康及自我调适
第三节教师的心理健康及自我调适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浇灌心灵的崇高的职业,教师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誉。
正是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我们的现实呼唤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自身发展需要心理健康,学生的健康成长更需要教师的心理健康。
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影响着个人的事业心、成就感和幸福感,而且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教育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教师心理的问题主要有哪些原因和表现?教师又如何调适自己的心理呢?本节将对这些问题一一做出解答。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一)“我心理健康吗?”——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由来已久,众说纷纭,各持己见,至今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心理健康的四条标准是:○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高效率的生活。
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标准:○1具有健康心理的人,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而且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平衡,做到自尊、自爱、自信,有自知之明;○2一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并受到他人的欢迎和信任;○3心理健康的人,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地不断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
目前我国大部分学者认同的心理健康标准包括:○1认知能力正常;○2情绪反应适度;○3意志品质健全;○4自我意识客观;○5个性结构完善;○6人际关系协调;○7社会适应良好;○8人生态度积极;○9行为表现规范;○10活动效能吻合年龄。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不是静止不变的,它随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和个人的成长而不断发生变化。
(二)“您觉得自己心理健康吗?”——教师心理健康标准教师的职业有其特殊的地方,因而,教师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与其它职业相比,有很多的不同之处。
教师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教师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1:教师应如何学会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教师的职业是特殊的,其职责是教书育人,是“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浇灌心灵”的职业,面对处在心理发展、灵魂成长的纯洁无邪的学生,如果教师本身的性格怪癖、情绪急躁、或者心态不良来面对学生,他又如何要求学生的心态平衡、情绪正常?又怎能帮助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形成健康良好的人格情操?因此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健康教育的前提。
关注教师的心里健康从教育的角度看,甚至比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更为重要。
一:教师遇到挫折,应勇于面对,并将挫折作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二:要正视自己的自身不足之处,扬长避短,找出自己工作中的优点,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
多与同事交往,交流思想,广交朋友,当遇到烦心事,有机会向朋友倾诉。
工作中与同事通力协作,共同成长,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成长过程。
三:多做自己喜欢的事、对工作有益的事,如阅读、写作、书法及文体活动来放松自己,自得其乐。
工作之余,要多亲近学生,和学生交朋友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学生欢喜老师自然开心。
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有必要也有义务调整自己的心态,时刻保持健康的、良好的心态,旺盛的精力,用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以适应日益复杂的教育教学工作,为国家的科教兴国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2 、教师的问题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着怎样的影响?教师在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如自闭倾向,一定会使他对学生的需要了解不够,使他投入的关心不够,影响他与学生的关系。
我们换个角度,对比行为习惯较好的老师与不太好的老师。
有些老师心理比较阳光,他们反省自己是对事不对人,批评别人也同样是对事不对人,所以他们即使很严厉,也依然能得到学生们的信任,认为老师这样做是为自己好。
但是另一些老师,经常把问题上升到人格程度,比如,他自己在教学中遇到一些问题,会认为自己不是教书这块料。
到了学生学习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会很自然的批评学生不是学习的料。
《教师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问题与答案1 (1)
《教师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问题与答案一、教师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教师心理问题的类型划分为三类:发展性心理问题、适应性心理问题与障碍性心理问题。
1. 发展性心理问题所谓发展性心理问题,主要是指教师自身不能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特别是对自我能力,自我素质方面的认知,其心理素质及心理潜能没有得到有效、全面的发展。
2.适应性心理健康问题适应是个体通过不断做出身心调整,在现实生活环境中维持一种良好、有效地生存状态的过程。
而适应性心理问题则是个人与环境不能取得协调一致所带来的心理困扰。
哈特曼认为:适应是个体终生维护心理平衡的持续过程,以无须付出太高的代价去处理一个具有一般性及可预期性的环境。
3.障碍性心理健康问题障碍性心理问题有时候也称为“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其特征:一是个体持久地感受到痛苦(一般以6个月为界线);二是社会功能受损,表现为人际关系糟糕,容易产生对抗甚至敌对行为;三是表现出非当地文化类型的特殊行为。
教师障碍性心理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A焦虑性障碍:焦虑和焦虑症是不同的概念。
有的人把自己的紧张或者焦虑称为神经衰弱。
焦虑是面对未来,紧张是面对现实。
广泛性的焦虑症一般指持续性时间超过六个月(短时间的一般只称为一种焦虑现象),总是有对可能性不高的无理由的担忧,明明不可能也要过份地担忧。
特征主要有:(1)思绪狭窄、紊乱;(2)长时间过分担忧;(3)情绪急切、过于激动紧张(有时候歇斯底里);(4)往往伴随失眠、反复恶梦等。
恐怖症也是一种以焦虑为基础的心理障碍。
如“创伤和应急障碍”,亲临车祸、凶杀、战争、地震等都容易产生这样类似的后遗症。
焦虑性障碍还可以包括十分典型的病态“完美主义”人格心理障碍。
主要表现如:(1)过度的自我批评、过多的体念失败、自我强加的过高标准或者过高的目标追求;(2)恐惧失败;(3)不顾后果地追求成功;(4)饱受应该得到目标的折磨;(5)一般都很难有幸福的家庭生活感受;(6)喜欢把意志强加给别人。
教师行为问题的自我调适
教师行为问题的自我调适---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主讲人:李怀艳教师的行为问题,即: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其教育对象所发生的各种有违教育要求和教育规律,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甚至对其造成严重伤害、损失的那些不适当的或过激的教育行为。
教师的问题行为日渐增多,翻开报纸,打开网站,每天都可以读到各种各样的教师的问题行为,惩罚学生脱裤子、强迫学生互打耳光、打骂学生等等。
一些教师的问题行为,进而演变成师生之间、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行为对抗,甚至引起法律纠纷,造成社会震动。
那么,什么样的行为属于教师的行为问题呢?其实,教师的一些错误行为并不是常见的,只是偶尔的表现出来,一些轻微的,学生的影响也不是很大,这样的错误行为就不属于行为问题。
教师的行为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教师的行为与教师的职业角色是不是相违背。
我国古代对教师的要求是“传道、授业、解惑”,现在对教师的职业要求的就是教书育人。
“敬业爱生、为人师表”是全社会对广大教师的殷切希望,也时作教师最基本的准则。
如果教师对于这个大方向都保证不了,对自己的事业都不热爱,对可爱的学生都不喜爱的话,那么教师也就不会称之为“教师”了。
其次,教师的行为与教师的社会责任是不是相违背。
教师在社会系统中扮演着多个角色,教师的职任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学生如何学会做人,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教师既是专业的教育者,更是“交往引导者”、“心理保健者”、“青少年的知己朋友”等。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与上面的要求相违背,教师的行为将不会对学生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
第三,教师的行为与教育、教学规律是不是相违背。
教育教学活动是学校的重要活动形式,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表现为体罚学生、侮辱学生、偏爱学生、压制学生等。
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学生的心理发展受阻,与教育教学的根本相违背。
第四,教师的行为是不是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正确的行为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问题与答案二案例评析【专题1】认识你自己”一一出思维怪圈2000年3月17 日,陕西省府谷县田家寨学校发生了一起煤气中毒”事故,同宿舍的两名女教师双双中毒”,一名送到当地医院已证实死亡;另一名一直昏迷不醒,县城医院的医生全力抢救……中毒”事件中的死者叫田朝霞,22岁,是这所九年制学校的代课教师兼某班班主任;昏迷不醒”的叫郝美奋,25岁,也是该校某班的代课教师。
两人都是去年才从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这所学校当老师的,同住在一间宿舍里,平时关系很好,同事们都说,她俩好得连上厕所都形影不离。
2000年3月19 日,事发后第三天,一条惊人的消息在府谷县城传开:因煤气中毒”一直昏迷不醒”的女教师郝美奋,被府谷县公安局刑事拘留。
因为,有证据证明,郝美奋这位看上去非常弱小的女教师,正是致使同室好友死亡的最大犯罪嫌疑人!记者在调查采访后得到的结论是:由自卑导致的嫉妒和心理变态,是这起凶杀案的真正原因。
郝美奋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也很少和他人来往,常常少言寡语,没有生气。
在热情奔放的田朝霞看来,郝美奋缺少生活情趣。
曾经开玩笑地对郝美奋说过:你这样活着,还不如上五台山当尼姑去!”天性率直的田朝霞丝毫没有意识到,她无意中说出的这句话像锋利的刀子,直接捅到了郝美奋的痛处。
她没把田的这句话当玩笑看待,她认为,这是田对自己最大的侮辱和蔑视。
在学校,田朝霞不仅人长得比郝漂亮,工作表现也要比郝美奋出色。
尤其是在教学业务方面,田朝霞常常是表扬的对象,而郝美奋却恰恰相反,常常是差的典型。
时间不长,郝美奋就被这种强烈的对比搞得近乎崩溃。
从未从工作中体会过成功的郝美奋,几乎畏惧上讲台。
据说,有一次上级教育部门的人来校听课,郝美奋为了不让人旁听自己的课,竟然害怕的得了病”。
郝美奋讲话声音很低,讲课时学生听不见,为此,不止一次受到过学校的批评。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案发前,由郝、田共同代课的那个班曾经开了一次班会(两人都在场),会上,学生们大大赞扬了一番田朝霞老师,却毫不客气地当面对郝美奋老师提了许多意见……这一次,郝美奋彻底崩溃了!评析要点:一、问题表现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郝美奋对自我的评价偏低,主要表现在:1.总感觉自己的能力、才智不如别人,什么都比别人差,做什么事情都缺乏信心,担心做不好,怕被人耻笑。
2.一旦自己在教学中受批评,则处处贬低自己,孤立自己,总感觉别人瞧不起自己,过于压抑自己,悲观、失望,在自己的天地里备受煎熬。
3.个性内向,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很少和他人来往,常常少言寡语。
二、问题诊断自卑是自我情绪体验的一种形式,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其他原因所产生的对自我认识的态度体验,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轻视自己或看不起自己,担心失去他人的尊重的心理状态。
自卑的实质就是自我评价过低。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郝美奋未能全面的认识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忽视自己的优点;未能正确地与别人比较,往往拿自己的短处与周围人的长处比较而自愧不如;未能正确对待教学中的失败,过分强调自己的无能和过失。
这种严重的自卑心理是导致其杀害自己好友的真正原因。
三、调适方法针对郝美奋的自卑,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建立对待自卑正确的态度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优势的潜力,善于发掘自己的心理特长,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这些优势和潜力,人人都会对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在这方面,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调整自己的主观需要,充分认识自己。
2.改变不合理信念美国心理学家艾丽斯的ABC理论认为:人的情绪并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其评价引起的。
也就是人们头脑中的信念是产生某种情绪的根本原因。
自卑的人往往对事件的解释存在不合理信念,改变了这种不合理信念有助于自卑的消除。
3.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自卑的人往往缺乏人际交往、缺乏情感交流、缺乏社会支持。
人际交往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使得他们在面临困难或挫折的时候,能够得到帮助,从而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4.补偿与升华有助于克服自卑阿德勒认为,一个人如果在某些方面自觉不足,他可以通过有条理的努力来进行补偿,也就是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补偿作用。
教师不是十全十美的人,也应通过相应的补偿,提高自己的进取心与工作积极性,从而使事业有成。
一个人的自卑还可以通过升华来得到矫正。
升华的作用一方面转移目标,实现了原有的情感,达到了内心平衡,同时又创造了积极的价值。
教师的心理升华主要指,当教师的需要没能满足或目标没达到时,不是消沉、退缩,而是不断努力或调整目标,最终获得成功。
四、预防策略1•正确对待失败每一个人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遭遇一时的挫折乃至失败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在人的一生中,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对此,既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利再战”又要持平常之心,不被失败击倒。
2•增强自信凡事都有应有必胜的信心,对自己的充分自信是削除自卑的最好方法,因为自信会使你获得更多的成功。
但在自信心的基础上,要有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报负水平”。
过低不利激发斗志,过高易遭受失败。
3.扬长避短每个人都各有自己的优点和弱势,要全面正确地评价自己,既不对自己的长处沾沾自喜,也不要盯住自己的短处而顾影自怜。
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自己的优势,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4.自我鼓励时常对自己进行鼓励与暗示,如我能做对”、我能教好”、我一定行”等。
5.培养坚强的意志,不怕困难,不怕失败。
6.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7.调整理想的自我。
理想自我的目标定得太高或根本不适合自己,就会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一次又一次地失败,理想的自我永远不能实现,自然就建立不了自信。
理想自我的目标定得过低,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安于现状,不求进取,也建立不了自信。
案例评析【专题2】感时花溅泪”小王的父母都是教师。
从小学到初中,小王的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
高考时由于紧张,只考取了本省的一所师范专科学校。
从此,觉得不好意思见高中同学,大学三年很少外出,经常一个人在化学实验室里。
大学期间,同学和老师很少见过他笑。
工作后,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上课很认真,但由于不苟言笑,师生感情不融洽,除了上课、做实验,平时大部分时间待在宿舍,很少与人交往。
同年,学校来了一位女英语教师,人长得很漂亮,与他还是高中同学。
加上一块儿在食堂吃饭的缘故,二人接触较多,发展成了恋人,他的精神状态大为改观,工作表现积极,与人交往增多,渐见笑容。
但好景不长,学校调整人事,女教师调入县城另一所中学,同时,在一次体检中,查出他患有乙肝。
女朋友虽然没有表示什么,但她父母与兄弟希望他们分手。
在这期间,他们除了电话联系外,很少见面。
由于师生关系不太好,他的教学成绩不很理想,再加上学校公布将实行聘任制,未聘上的可能离岗或下岗,小王开始表现出明显的抑郁症症状。
在躯体方面,他出现了严重的失眠,睡眠质量极差,晚上难以入睡,一个晚上感觉只睡了二到三个小时,睡着了也难以进入深度睡眠,一有动静,就会醒来,醒来后很困,但又睡不着。
白天无精打采。
身体抵抗力也差,感冒持续两个星期了。
在情绪方面,非常低沉,觉得整个世界是灰暗的,一天到晚唉声叹气,觉得什么人都与他过不去,什么事都不顺心,觉得自己的前程与爱情都完了。
对家人、朋友态度冷漠,小王父母来学校看他,他打了一声招呼,就不理不睬,呆呆地坐着。
甚至表现了退化行为,在实验室做实验的时候,他突然躺在地上,放声大哭。
评析要点:一、问题表现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小王出现了抑郁症的症状,主要表现在:1.在躯体方面,他出现了严重的失眠,即使睡着了,睡眠质量极差,难以进入深度睡眠。
身体抵抗力差,感冒持续两个星期。
2.在情绪方面,小王非常低沉,觉得整个世界都是灰暗的,觉得什么人都与他过不去,无精打采。
3.在社会功能方面,小王已经体现出了社会功能受损,对家人、朋友态度冷漠,不理不睬。
二、问题诊断抑郁是以情感低落、哭泣、悲伤、失望、活动能力减退,以及思维、认知功能迟缓等为主要特征。
少言寡语、孤独沉默,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失去兴趣,总是过分的自责,遇事常常往坏处想,一点细小的过失都会带来无穷的烦恼。
长期处于抑郁状态的教师,会给其学习、工作与生活带来极大地影响,通常表现为失去热情和动力,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这种人看上去精神萎靡,表情冷漠,自己也常诉说倦怠无力、食欲不振和睡眠不佳,严重者会萌发轻生的念头。
三、调适方法针对抑郁,我们也有很多方法:1.主动寻求他人帮助如果一直感到闷闷不乐、心情压抑、悲观失望,那么,勇敢主动地把自己的感觉、想法告诉家人和朋友,这样,家人和朋友才能密切配合,为你创造一个愉快的生活环境。
他人的开导与关怀是很重要的,从他人的口中可以知道真实的自己,从而增加自信。
2•学会达观所谓达观,就是要懂得社会与人生的辩证关系,即万事如意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有如意之事,必会有不如意之事,不如意之事未必就是坏事。
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要泄气,束手无策,再大的困难总有解决的办法,顺其自然不强求。
不必把一时的困难看成永久的困难,把局部困难看成整体的困难。
许多事情,只要能用乐观的精神,用发展的观点来想一想,抑郁就会烟消云散了。
3.淡泊名利名利是过眼云烟,但追求名利的过程却让自己疲惫不堪,人生的目的并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使整个过程都充实而轻松,并给他人带来幸福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
4.助人为乐一味的自怨自艾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假使真的做错了事情,可以用帮助错误的受害者来解除自己的心理负担。
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会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充满对未来的信心。
5.建立心理防御机制常用的自我防御机制有否认、投射、转移、转化、升华、补偿、隔离、文饰和幽默等。
利用自我心理防御手段,常可起到缓和心理紧张和不安、减轻精神痛苦的作用暗示。
通过言语或想象,用含蓄或间接地方式对心理活动施加影响,可以使人在短时间内高兴起来,从而达到消除不良情绪的目的。
四、预防策略1•加强体育锻炼,多参加户外活动中学教师一般都实行坐班制,整天在办公室备课、改作业,如果平常也很少参加户外活动,常会导致肩周炎、颈椎病、肥胖症等疾病,进而引发更多的压力与焦虑,从而导致情绪低沉,发展到抑郁。
多参加体育锻炼及户外活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身体抵抗力。
由于锻炼是个人的亲身体验,而不是坐着不懂,所以,锻炼后可以给人一种轻松和自主的感觉,有益于预防抑郁的发生。
2.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支持是身心健康与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生活中,每个教师都不是孤立的,遇到困难时,要想自己还有家人、朋友的支持,没有过不去的难关。
同时,把与学生相处当成一件愉快的事情,从而体会师生互相理解、学生成绩提高带来的幸福感。
有些事情处理不好或由于工作心情烦闷时,可以找知心的同事聊一聊,倾诉心中的不快,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