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3节 第1课时 速度的认识—2020年秋季八年级物理上册·作业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3节 运动的快慢(共15张PPT)

•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它的物理意义是: 飞机在1秒内通过的距离 是500米。
将下列单位换算:
10m/s = km/h
54km/h =
m/s
学习指导三:
用你学过的知识完成下面的练习,思考: (1)你完成练习过程中用到了哪些知识和方 法, (2)怎样做简单明了? (3)解题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例1:右图描述了一辆汽车在沪宁高速公路
上的情形,如果汽车速度保持不变,需要多少
时间到达上海?
从图中你能得
已知:s=180km, v=100km/h
出哪些信息?
求:t
解:由v=s/t得 t= s = 180km =1.8h
v 100km/h
答:汽车需要1.8h可到 达上海
例2:汽车经过某一车站时,旅客手表的指针
恰好指09:30:00整,经过下一站时,已是09: 32:18。已知两站之间的路程为2.07km,求汽车 的速度。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 21/8/ 11202 1/8/1 12021 /8/11 Aug-2 111-Aug-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 1/8/1 12021 /8/11 2021/ 8/11W ednes day, August 11, 2021
秋季人教八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速度计算的应用专题学习课件张pptppt文档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m?
已知:s=900km,h=16:30---7:30=9h,v2=144km/h=40m/s,t2=25s,s桥=400m 求:(1)v平均(2)s火车 解:(1)v平均=s/t=900km/9h=100km/h (2)s2=v2xt2=40m/sx25s=1000m s火车=s2-s桥=1000m-400m=600m. 答:(1)火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100km/h.(2)火车的长度是600m.
五、速度计算有关的图像题
例题1、右图, 哪个是匀速直线 运动,哪个是变 速直线运动?
练习5:左图哪个是匀 速直线运动?
五、速度计算有关的图像题
例题 2、下列图像的运动情况分别是什么?
匀速运动
静止不动
匀速运动
加速运动
五、速度计算有关的图像题
练习6:练习册第9页,5题,6题
五、速度计算有关的图像
三、求平均速度
练习4--教材第3节课后练习第2题。小明在百米短跑前50m用时6s, 后50m用时7s,小明前、后50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
三、求平均速度
练习5--练习册第10页第9题。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从A地开往B 地,然后立即返回,速度是20m/s,则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
练习2--练习册9页第2题
二、速度基本计算的一般格式
例题3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行速度约为104 km/h,两 地之间的铁路线长1456 km,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要用多长时间?
已知:s=1456km v=104km/h 求:v 解:t=s/v=1456km/104km/h=14h 答: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需要14h.
四、交通中的速度计算
练习4--练习册18页14题
已知:s=900km,h=16:30---7:30=9h,v2=144km/h=40m/s,t2=25s,s桥=400m 求:(1)v平均(2)s火车 解:(1)v平均=s/t=900km/9h=100km/h (2)s2=v2xt2=40m/sx25s=1000m s火车=s2-s桥=1000m-400m=600m. 答:(1)火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100km/h.(2)火车的长度是600m.
五、速度计算有关的图像题
例题1、右图, 哪个是匀速直线 运动,哪个是变 速直线运动?
练习5:左图哪个是匀 速直线运动?
五、速度计算有关的图像题
例题 2、下列图像的运动情况分别是什么?
匀速运动
静止不动
匀速运动
加速运动
五、速度计算有关的图像题
练习6:练习册第9页,5题,6题
五、速度计算有关的图像
三、求平均速度
练习4--教材第3节课后练习第2题。小明在百米短跑前50m用时6s, 后50m用时7s,小明前、后50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
三、求平均速度
练习5--练习册第10页第9题。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从A地开往B 地,然后立即返回,速度是20m/s,则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
练习2--练习册9页第2题
二、速度基本计算的一般格式
例题3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行速度约为104 km/h,两 地之间的铁路线长1456 km,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要用多长时间?
已知:s=1456km v=104km/h 求:v 解:t=s/v=1456km/104km/h=14h 答: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需要14h.
四、交通中的速度计算
练习4--练习册18页14题
第一章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2020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课件(共21张PPT)

4.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物 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是一个定值,与路程和时间的 长短无关.
5.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因速度是变化的,所以用平均速度来 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等于某段总路程除
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总时间,即v=s/t.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乌龟真的比兔 子跑得快吗?
【学生活动】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 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
(一)速度
【提问】小亮和小军正在 进行百米赛跑比赛,怎么 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
【讨论结果】运动员运动的路程相同,比较哪个运动员先 到达终点就是哪个运动快.
约250m/s
典例 解读
【例1】甲、乙、丙、丁四个物体的速度分别是 10 m/s、18 km/h,450 cm/s、1200 cm/min,则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 ) A.v丁>v丙>v乙>v甲 B.v甲>v乙>v丙>v丁 C.v甲>v乙>v丁>v丙 D.v乙>v甲>v丙>v丁
【解析】要比较速度的大小,应先统一单位,可把单位都 换算成m/s。
提问 自行车运动员在比赛的时候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吗?
(1)变速运动
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在任意相 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 直线运动。
对变速运动做粗略研究时,也可以根据 v 来s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中或t某
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2)平均速度
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在任意相 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 直线运动。
板书
运动 的快 慢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精品课件(共30张PPT)

课堂合作探究
例3、关于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 正确的说法是( D ) A.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而与时间成反比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少,速度越大 C.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D.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 例4、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2:3 ,通过的路 程之比是1:1 ,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D ) A、2:1 B、3:1 C、2:3 D、3:2
课后作业
20.小明坐在一列从扬州开往启东的动车上,看 到窗外的树向后退,他是以自己(或动车)为参照 物的.小明想测动车的速度.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 大桥,已知大桥长1000m,小明从上桥到离开桥, 小明通过大桥的时间是20s,则动车速度是
50 m/s,已知车长150m,则动车全部通过大桥 所行驶的路程是 1150 m,所需要的时间是 23 s.
t=9h2min-7h12min-2min-2min=1h46min=1.77h;列车从福
州到厦门的平均速度V= =276km/1.77h=156.2km/h;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恩施州)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 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 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km/h的速度前进,小王 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 通过的路程是0.6km.则( D ) A.小张速度最大 B.小王速度最大 C.小李速度最大 D.三人速度一样大
课后作业 19.(2014秋•新洲区校级期中)甲、乙两同学从 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 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不正 确( A )
A.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 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 C.在10s~20s内,乙同学静止不动 D.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
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3节 运动的快慢 课件(共41张PPT)

v=
s t
= 5400m / 1080s = 5 m/s
❖ 例2. 某物体在前一半路 程 的平均速度是 4m/s,后一半路 程 的平均速度是5m/s. 则全 程 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解析:全则设后程前总一一的路半半平路程路均程速为程度2所所S 用用,时时v=间间为2ts1=tsv2=1=
,
s
v2
,
(t1+t2)
❖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 ❖ 2.速度是表示什么的物理量?它的定义是什么? ❖ 3.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每个字母意义和单位是什么 ❖ 4.速度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什么? ❖ 5.人步行的速度是1.1m/s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 6.什么叫匀速直线运动?它的特点是什么? ❖ 7.怎样粗略描述变速运动? ❖ 7分钟后比谁能背会速度的相关概念,并能运用速度公
即学即练
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他们的运动时间
之比为2:3,运动路程之比为3:1,则甲乙两物体运动速
度之比为( C )
A.1:2 B.2:1 C.9:2
D.2:9
2.某同学测自己的步行速度,从8点10分5秒开始 计时,当他走完40m时,正好是8点10分55秒.该同学 的步行速度为多少? ( 0.8m/s)
自行车运动员做变速运动
常见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变速运动比较复杂, 如果只是做粗略研究,也可以用公式v=S/t来 计算它的速度,这样计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
度
分类
曲线运动
机械运动 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对 v s 的讨论 t
①.v与s不成正比、v与t不成反比.即v与s、t无关 ②. ∵v不变 ∴s与t成正比 ③.v只与 s / t 比值大小有关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课件图文

对照较简单,本题还告知我们一定不能酒后驾车,因为酒后的反应
时间要加长,容易产生危险。
P22动手动脑学物理
1.也可以用这个方法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如果按照这个规定,
物体通过单位时间所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得越快;而通过单位
路程所用的时间越长,则物体运动得越慢。但采用这种方法比较起
来很不方便,所以我们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物体运动的
40 s内通过的路程是510 m,问汽车在前30 s、后40 s以及全程的平
均速度各是多少?
解析:由 v= 得,
前 30 s 的速度 v 1 = 1 =
1
2
后 40 s 的速度 v 2 = =
2
330m
=11 m/s;
30 s
510m
=12.75 m/s;
40 s
全程的平均速度
v= =
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所用的时间为20 s,求隧道长为多少?
解析:已知v=36 km/h=10 m/s,整个大货车车身在隧道的时间为20
s,
由 v= 可得,大货车在这段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s=vt=10 m/s×20 s=200 m;
因为大货车在这段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s=l隧道+l车,
所以l隧道=s-l车=200 m-10 m=190 m。
全程的平均速度 v 3 = 3 = 6s+7s≈7.69 m/s。
3
3.前 50 m 平均速度 v 1 = 1 =
4.(1)由表可知 s=1 318 km
59
t=4 h 55 min=12 h
全程的平均速度
1 318km
v= = 59 ≈268.07 km/h。
时间要加长,容易产生危险。
P22动手动脑学物理
1.也可以用这个方法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如果按照这个规定,
物体通过单位时间所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得越快;而通过单位
路程所用的时间越长,则物体运动得越慢。但采用这种方法比较起
来很不方便,所以我们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物体运动的
40 s内通过的路程是510 m,问汽车在前30 s、后40 s以及全程的平
均速度各是多少?
解析:由 v= 得,
前 30 s 的速度 v 1 = 1 =
1
2
后 40 s 的速度 v 2 = =
2
330m
=11 m/s;
30 s
510m
=12.75 m/s;
40 s
全程的平均速度
v= =
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所用的时间为20 s,求隧道长为多少?
解析:已知v=36 km/h=10 m/s,整个大货车车身在隧道的时间为20
s,
由 v= 可得,大货车在这段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s=vt=10 m/s×20 s=200 m;
因为大货车在这段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s=l隧道+l车,
所以l隧道=s-l车=200 m-10 m=190 m。
全程的平均速度 v 3 = 3 = 6s+7s≈7.69 m/s。
3
3.前 50 m 平均速度 v 1 = 1 =
4.(1)由表可知 s=1 318 km
59
t=4 h 55 min=12 h
全程的平均速度
1 318km
v= = 59 ≈268.07 km/h。
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3运动的快慢 课件23张PPT

汽车行驶在盘山公路上
直线运动
坐自动扶梯
航天飞机降落时慢慢停下来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改变可以分 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活动
我们测出小球沿直线运动的路程和对 应的时间如下表:
5 25 2015105
路程s (m)
5
时间t(s)
1
速度v (m/s) 5
S(m)
·····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速度计算公式:v=
s t
★速度单位:m/s或km/h
★机械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又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祝你成功!
还可以变形为什么形式?
t
S
t=
S=vt
v
计算:到达 上海还需要 多长时间?
上海 180km
比一比
新型拖拉机2个半小时运动100km,千里 马日行千里(时间计12小时) ,请比较哪个更快?
三、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
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曲线运动
过山车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世界是运动的,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 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不同,如何比较?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图中哪辆车运动的快?
(1)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
图中哪辆车运动的快? (2)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
小结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 (2)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
练习
v= st 公式: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为米/秒(m/s)。 其它单位:km/h km/s等
直线运动
坐自动扶梯
航天飞机降落时慢慢停下来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改变可以分 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活动
我们测出小球沿直线运动的路程和对 应的时间如下表:
5 25 2015105
路程s (m)
5
时间t(s)
1
速度v (m/s) 5
S(m)
·····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速度计算公式:v=
s t
★速度单位:m/s或km/h
★机械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又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祝你成功!
还可以变形为什么形式?
t
S
t=
S=vt
v
计算:到达 上海还需要 多长时间?
上海 180km
比一比
新型拖拉机2个半小时运动100km,千里 马日行千里(时间计12小时) ,请比较哪个更快?
三、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
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曲线运动
过山车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世界是运动的,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 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不同,如何比较?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图中哪辆车运动的快?
(1)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
图中哪辆车运动的快? (2)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
小结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 (2)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
练习
v= st 公式: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为米/秒(m/s)。 其它单位:km/h km/s等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3节运动的快慢第1课时速度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步,无以至千里。”商鞅规定:单脚迈出一次为
“跬”,双脚相继迈出为“步”。按此规定某人1 min迈
出120“跬”,则此人积
步,如果以“步/秒”为
60
步频单位,则此人行走的步频为
1
2
3
4
5
6
7
8
9
10
1
11
步/秒。
12
13
14
12. [晋中月考]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
度之比是2∶1,它们通过路程之比是2∶3,则甲、乙两
得,高铁完全通过该隧道需要的时间t2
=
=
/
1
2
3
=88 s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v=
8. 【跨学科·语文】物理学中用“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
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在下列成语中与物理学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最接近的是(
A. 姗姗来迟
B. 风驰电掣
(2)5 m/s=5× 3.6 km/h= 18 km/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1
km/h=
=
(4)54 km/h=54×
1
2
3
= m/s。
4
5
15 m/s。
m/s=
“跬”,双脚相继迈出为“步”。按此规定某人1 min迈
出120“跬”,则此人积
步,如果以“步/秒”为
60
步频单位,则此人行走的步频为
1
2
3
4
5
6
7
8
9
10
1
11
步/秒。
12
13
14
12. [晋中月考]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
度之比是2∶1,它们通过路程之比是2∶3,则甲、乙两
得,高铁完全通过该隧道需要的时间t2
=
=
/
1
2
3
=88 s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v=
8. 【跨学科·语文】物理学中用“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
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在下列成语中与物理学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最接近的是(
A. 姗姗来迟
B. 风驰电掣
(2)5 m/s=5× 3.6 km/h= 18 km/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1
km/h=
=
(4)54 km/h=54×
1
2
3
= m/s。
4
5
15 m/s。
m/s=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第1课时)课件(共25张PPT)

/
h
特新别知提探究醒
①速度公式中的v、s和t三个物理量,必须是同一个运动物体在同一运动
过程中的速度,路程和时间; ②一定要记住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m/s=3.6km/h。 ③速度的大小是由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决定的,不能说“速度与路程成正 比”,或“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 ④计算时带入的数据包含数值和单位两部分。 ⑤在应用公式进行计算时,无论是定义式还是变形式,都要注意单位的 对应搭配千米/时或米/秒。 ⑥1m/s的物理意义:某物体1s内通过的路程是1m。
如果按照这个规定,物体通过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得越快;
⑥1m/s的物理意义:某物体1s内通过的路程是1m。
②物理学中用观众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①仪表盘上的数字“6327” 是指这辆车走过的路程(单位为千米),“807.
D.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一定短
①速度公式中的v、s和t三个物理量,必须是同一个运动物体在同一运动过程中的速度,路程和时间;
特新别知提探究醒
阅读小资料在,熟利记生活用中一上些物述体的方速度法。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时,我们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即:
在利用上述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时,我们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即:让时间和路程中的其中一个量相同时,研究物体运动快慢与另一个量的关系进而得到时间一定时,路程越长
运 知动识越点快;让比较物时体运间动快和慢的路方法程中的其中一个量相同时,研究物体运动快慢与另一个量的
从该标志牌到上桥还有15km
蜗这牛样爬 ,行在的比关速较度不系约同为运动1进m物/s体而的快得慢时到,可时以保间证时间一相同定。 时,路程越长运动越快;路程一定时,时间越短
在利用上述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时,我们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即:让时间和路程中的其中一个量相同时,研究物体运动快慢与另一个量的关系进而得到时间一定时,路程越长
第一章 第3节 速度的认识—季八年级物理上册·作业PPT优秀课件(人教版)(共18张)

④物理学上用物体所用时间与通过路程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④
2.(株洲中考)孙杨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得自由泳200 m金牌。在某次训 练中,以每50 m为一个赛段,他在四个赛段的成绩如表所示,在此次训 练中,孙杨运动最快的赛段是( A )
赛 一二三四
段 时 24. 27. 27. 26. 间/s 47 11 25 60
•
4.黑色的墙壁上挂着各式的锁,有圆 形锁, 半圆锁 ,长方 锁,还 有八角 形白铜 雕花锁 ,谐音 就是“ 福禄” 的葫芦 锁。每 把锁都 是件工 艺品, 展示出 老人精 湛的制 锁技艺 ,看得 年轻人 目不暇 接,连 连竖起 大拇指 。
•
5.基于对“传统”的历史性和现实性 特点的 明确认 知,“ 新子学 ”强调 ,“国 学”在 漫长的 岁月中 必然存 在一个 变化发 展的过 程,可 以说一 代有一 代的“ 国学” 。从历 史上看 ,不可 否认, “六经 ”是中 国文化 学术的 最早源 头,它 深刻地 影响着 中华民 族的基 本精神 。
人教版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第1课时 速度的认识
知识点1:速度
1.在男子百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下列关于运动快慢的 A
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②终点裁判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③物理学上用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
2.自从低焊钩锁、弹子锁普及后,老锁 铺变得 越来越 冷清了 。虽然 没有客 人,老 锁匠每 天早上 还是会 准时打 开铺子 ,在门 口泡上 一壶茶 ,握着 那把祖 辈传下 的壶, 安静地 品着祖 辈传下 来的味 道。
第一章 第3节 速度的认识—季八年级物理上册·作业课件(人教版)(共18张PPT)

st =01.575ms =20 m/s。 (2)由于反应时间 t ′=4t,所以匀速运动阶段有 s′=vt′=4s=4×15 m=60 m,s 总=s′+s 减=60 m+30 m=90 m,s 总>80 m,汽车将撞上障碍物。
•
1.有学者认为,这些水是地球本身固 有的。 在地球 形成之 初,地 球水就 以蒸气 的形式 存在于 炽热的 地心中 ,或者 以结构 水、结 晶水等 形式存 于地下 岩石中 。那时 ,地表 的温度 较高, 大气层 中以气 体形式 存在的 水分也 较多。
A.一日千里
B.大步流星
C.风驰电掣 D.迅雷不及掩耳
8.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 v=st 可知,物体的( A )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
B 9.(龙岩月考)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 A.航模飞行器以11 m/s 的速度飞行 B.汽车以54 km/h 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 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 s跑完全程 D.从30 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 s
10.(株洲中考)如图所示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根据这
C
块警示牌,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
)
A.不应超过10 min
B.不应超过6 min
C.不应短于10 min
D.不应短于6 min
11.(无锡中考)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以大小相等的速 度,同时向相反方向匀速行走,1 min后两人相距120 m。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人教版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第1课时 速度的认识
知识点1:速度
1.在男子百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下列关于运动快慢的 A
•
1.有学者认为,这些水是地球本身固 有的。 在地球 形成之 初,地 球水就 以蒸气 的形式 存在于 炽热的 地心中 ,或者 以结构 水、结 晶水等 形式存 于地下 岩石中 。那时 ,地表 的温度 较高, 大气层 中以气 体形式 存在的 水分也 较多。
A.一日千里
B.大步流星
C.风驰电掣 D.迅雷不及掩耳
8.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 v=st 可知,物体的( A )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
B 9.(龙岩月考)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 A.航模飞行器以11 m/s 的速度飞行 B.汽车以54 km/h 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 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 s跑完全程 D.从30 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 s
10.(株洲中考)如图所示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根据这
C
块警示牌,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
)
A.不应超过10 min
B.不应超过6 min
C.不应短于10 min
D.不应短于6 min
11.(无锡中考)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以大小相等的速 度,同时向相反方向匀速行走,1 min后两人相距120 m。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人教版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第1课时 速度的认识
知识点1:速度
1.在男子百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下列关于运动快慢的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 v=st =01.575ms =20 m/s。 (2)由于反应时间 t ′=4t,所以匀速运动阶段有 s′=vt′=4s=4×15 m=60 m,s 总=s′+s 减=60 m+30 m=90 m,s 总>80 m,汽车将撞上障碍物。
•
1.后现代社会以大众文化的兴起为特 征,而 大众文 化要求 文化的 大众消 费性质 ,图像 以强有 力的视 觉冲击 力成为 实现大 众消费 的主要 途径。
A.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 m/s B.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 m/s C.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是静止的 D.如果说小明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
12.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限,速他40看_k到m如/h图 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
15.(扬州中考)小明动坐车在(或一小列明从自扬己州)开往启东的动车上,看到窗外的 树向后退,他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的。小明想测动车的
速度,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 000 m,小明从上桥到离
开桥时间是20 s,则动车的速度是__5_0_m/s,已知车长150 m,则动车全部 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是____s。
•
2.传统意义上的书籍,没有图像的填 充就被 边缘化 ,纯文 学也只 有借助 图像才 能走向 市场中 心、大 众视野 ,充斥 市场的 总是图 文并茂 的大众 读物, 这就形 成了当 下对文 学的消 费由读 字到读 图的转 变。
•
3.当然,文学毕竟是图像无法取代的 ,人类 文明的 传播方 式从图 像过渡 到文学 ,就是 因为文 字的抽 象描述 、概括 能力是 超越图 像的。 文字通 过语言 唤起人 脑中的 想象, 其魅力 在于建 构一个 内视形 象,这 种内视 审美是 文学独 有的, 语言艺 术独有 的。
A.一日千里
B.大步流星
C.风驰电掣 D.迅雷不及掩耳
8.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 v=st 可知,物体的( A )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
B 9.(龙岩月考)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 A.航模飞行器以11 m/s 的速度飞行 B.汽车以54 km/h 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 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 s跑完全程 D.从30 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 s
B
4.下列物体的运动可以近似地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卫星 B.随输送带匀速运动的纸箱
C.沿跑道滑行的飞机 D.进站的火车
5.如图所示,一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4次
“频闪”照片,频闪的时间间隔为0.02 s。从频闪照片可判断,该木块做
_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2位置 的距匀离速是_________cm。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m/s。
人教版
第一章 机械运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第1课时 速度的认识
知识点1:速度
1.在男子百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下列关于运动快慢的 A
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②终点裁判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③物理学上用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___1_._5_____h。 13.小李同学在百米赛跑时,在前8 s内加速跑完了36 m,接着保持8
m/s的速度跑完全程,则他百米赛跑的成绩是____s,百米赛跑的平均速 16
度为__________m/s。
6.25
14.A、B两车分别从同一直线上的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经过6 s 两车相遇,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由此可知vA___<____(填 “>”“=”或“<”)vB,P、Q间的距离9 为____m。
1.80
0.9
6.(钦州中考)环卫工人驾驶着洒水车以9 km/h的速度在市区道路上匀 速行驶,进行路面洒水工作,通过2.25 km道路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_h, 洒0水.2车5 1 s行驶的路程是_______m。 2.5
7.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
相近的是( A )
•
4.文学独特的“味外之旨”、“韵外 之致” ,其丰 富性和 多重意 义,依 靠图像 是永远 无法接 近的。 图像的 直观性 正好切 断了这 种对文 字魅力 的省思 和想象 。
④物理学上用物体所用时间与通过路程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④
2.(株洲中考)孙杨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得自由泳200 m金牌。在某次训 练中,以每50 m为一个赛段,他在四个赛段的成绩如表所示,在此次训 练中,孙杨运动最快的赛段是( A )
赛 一二三四
段 时 24. 27. 27. 26. 间/s 47 11 25 60
23
16.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 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 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 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 15 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 m才能停下,如图所示。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 (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 否会撞上障碍物。
A.一 B.二 C.三 D.四
3.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速度单位或数字: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约是 5___k_m__/h____;骑自行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约是4.2__m__/s___;汽车2 min内
匀速行驶了3 600 m,汽车的速度是___1_0_8__km/h=__3_0____m/s。
知识点2:匀速直线运动
10.(株洲中考)如图所示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根据这
C
块警示牌,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
)
A.不应超过10 min
B.不应超过6 min
C.不应短于10 min
D.不应短于6 min
11.(无锡中考)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以大小相等的速 度,同时向相反方向匀速行走,1 min后两人相距120 m。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