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亨利 马蒂斯《红色的和谐》
幼儿园教案:《红色中的和谐》
![幼儿园教案:《红色中的和谐》](https://img.taocdn.com/s3/m/cb2b4ace26fff705cc170a2d.png)
P037 活动区小班《红色中的和谐》教案设计意图《红色中的和谐》是马蒂斯成熟期的代表作。
画中描绘了一个室内的场景,其中有精心布置的桌子、衣着整洁的女人、鲜艳的桌布和墙纸、两把椅子和一扇窗户;通过窗户,画家还描绘了一片室外的自然景色——绿色的草地、黄色的花朵、几棵树和一所房子。
画家以一块高纯度的红色平面,限定了整个房间内的空间。
他把室内三度空间的物象,全都描绘在这块二度空间的红色平面上。
他把蓝色的纹样分布在桌布和墙面上,从而在这红色平面上清楚地将那水平的面和垂直的面区分开来。
《红色中的和谐》是以母性为题材的画作,画中的女人温婉贤淑的摆放桌上的水果,旁边黄色、橙色、红色的花朵更是衬托出整幅画温馨的基调。
小班幼儿对家的依恋度远远高于中大班孩子,所以当我们将这幅画呈现给小班孩子欣赏时,她们认为画面中的女人是妈妈,正在为家人准备晚餐。
整幅画采用了大量的红色,墙壁和桌面上又画上了许多的蓝色藤蔓,再用星星点点的绿色和橙色将画面提亮。
小班幼儿非常喜欢画面的色彩,因为其中用了很多的他们最敏感的三原色。
基于以上两点,我们开展了《红色中的和谐》名画欣赏区。
小班幼儿思维具体形象,喜欢情境化,所以我们在欣赏区中力求将画中的场景再现(红色的房间、蓝色的藤蔓、桌子、椅子等),增强真实的情境体验和感受。
孩子在玩色、点画、泥塑等大量的操作中增强了与画面精妙之处的对话。
内容概要画面内容初步感知区域环境娃娃家内再现《红色中的和谐》画中的场景:红色的墙面红色的桌子窗外的景色墙面上贴有马蒂斯的画作《红色中的和谐》幼儿行为分析早早来园的孩子发现了今天娃娃家不一样了。
红彤彤的色彩一下子就把孩子给吸引住了。
从孩子们的讨论中,我们发现他们对画面的敏感点有三方面:最熟悉的妈妈小班孩子强烈而温暖的红色作者用了大量笔墨所描绘的蓝色藤蔓活动一材料提供各种形状的红色手工纸(装于盒子内)蓝色颜料(蘸于海绵上)滚珠(置于海绵上)幼儿游戏及分析孩子们能很快地感受到红蓝两色所带来的视觉冲击,那么他们是否能感觉到这两种颜色在一起的美呢?教师选择了小班孩子最喜闻乐见的颜料和手工纸着手。
红色的和谐
![红色的和谐](https://img.taocdn.com/s3/m/5bae1a100b1c59eef8c7b4f2.png)
心园·米罗国际美术教育星期~(大班10~12岁)编号:主编:心园·米罗教学研发中心一、命题及说明:课件名称:《红色的和谐》课程说明:以野兽派大师马蒂斯的绘画作品为主题,用水粉拼贴的方式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要学会举一反三,不能照抄本课件内容,课件仅供参考。
本次课程专注儿童的个性发展,不使用刻意标准限制儿童的创作,以创新的思维刺激儿童去感知、探索和发现,使用趣味性的引导,启发儿童的想象力。
教学方法:讲解、分析、示范、引导、启发式教学二、媒介与材料1、媒介三、导入与热身四、绘画与过程五、评价与展示六、科普与交流科普1、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编辑词条添加义项名所属类别:其他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与巴黎的卢浮宫、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齐名。
该馆最早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
1764年,叶卡捷琳娜二世从柏林购进伦勃朗、鲁本斯等人的250幅绘画存放在冬宫的艾尔米塔日(法语,意为"隐宫"),该馆由此而得名。
2、简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里珍藏的历史文物与艺术品,共约270多万件,据说,要看完这么多藏品,要花费27年的时间。
艾尔米塔什原来只是冬宫的一小部分,是1764年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购置多位名家的绘画作品后,存放于艾尔米塔什内,起名为奇珍楼,经过多年的积累,艾尔米塔什的藏品日渐增多,收藏的种类也不再局限于单一。
十月革命以后,整个冬宫归于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3、马蒂斯 - 法国画家编辑词条修改义项名所属类别:文化人物马蒂斯即亨利·马蒂斯。
亨利·马蒂斯(法文:Henri Matisse;又译“马谛斯”,1869年12月31日-1954年11月3日),法国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
马蒂斯生于法国,是毕加索时代最重要的古典现代主义艺术家之一,且是野兽派的领导角色。
野兽派主张印象主义的理论,并促成了二十世纪第一次的艺术运动。
【幼儿园】(幼儿园大班名画欣赏)红色中的和谐
![【幼儿园】(幼儿园大班名画欣赏)红色中的和谐](https://img.taocdn.com/s3/m/f47ecf54dd36a32d72758133.png)
红色中的和谐
活动准备:欣赏用的名画。
《红色中的和谐》是马蒂斯成熟期的代表作。
画中描绘了一个室内的场景,其中有精心布置的桌子、衣着整洁的女佣、鲜艳的桌布和墙纸、两把椅子和一扇窗户;通过窗户,画家还描绘了一片室外的自然景色——绿色的草地、黄色的花朵、几棵树和一所房子。
在这里,画家以一块高纯度的红色平面,限定了整个房间内的空间。
他把室内三度空间的物象,全都描绘在这块二度空间的红色平面上。
他把蓝色的纹样分布在桌布和墙面上,从而在这红色平面上清楚地将那水平的面和垂直的面区分开来。
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形态的表现上采取一种图形类比的方法。
我们在画上看见,窗外的屋顶,与那把椅子形状相类似;花园里树木弯曲的枝丫,与桌面和墙壁上鹿角形花纹相呼应;而桌布上的花梗与女佣的头发,则用的是同一种简略的线条。
活动过程:一、感知与讲述出示名画——《红色中的和谐》并提问。
1.这张纸上画了些什么?(有人站在桌边,桌上有花瓶,桌旁有椅子,很好看的墙纸……)
2.这张画画的是什么地方?(家,从打开的窗户还可以看到外面的风景……)3、这张画画了室内和室外两个地方,室内有那些东西?室外有哪些东西?(室内:人、桌、桌上有花瓶和水果,桌旁有椅子,很好看的墙纸。
室外:粉红色的房子、树和草地、天空、花朵。
)
1。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红色中的和谐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红色中的和谐](https://img.taocdn.com/s3/m/920aa0974431b90d6c85c793.png)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红色中的和谐
作者:侯敏洁
来源:《早期教育(美术版)》2009年第01期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在同—平面上形成的三维空间。
2发现作品中冷暖对比色、
3能仔细观察、专心倾听,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1马蒂斯的作品《红色中的和谐》及各种颜色的彩纸。
2多媒体:马蒂斯的画像及作品,音乐《单簧管波尔卡》、《婚礼进行曲》。
活动过程:
1简单说说对冷暖色的不同感觉。
(1)出示蓝色的纸。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蓝色给你什么感觉?
小结:蓝色给人的感觉是冷冷的感觉,我们把它叫做冷色。
(2)出示红色的纸。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红色给你什么感觉?
小结:在画中红色给人的感觉是暖暖的感觉,我们把它叫做暖色。
因为红色是暖色,蓝色是冷色,它们给人不同的感觉,他们放在一起就叫冷暖对比色。
2师幼共同欣赏作品(《红色中的和谐》。
(1)出示作品,了解作品中冷暖对比色的运用。
3介绍作品名称及作者,总体说说作品的主要特点。
(1)介绍作品名称及作者。
(2)总体说说作品的主要特点。
提问:除了线条看上去很和谐,还有什么看上去也很和谐?
小结:这幅画中,画家在色彩上运用了冷暖对比色,在构图时把直线与弧线相结合,让人有动静结合的感觉,和谐—致的构图,形成了一副简洁、清晰的画面。
4欣赏马蒂斯的有关作品,尝试欣赏的经验迁移。
活动延伸:
1在生活中寻找对比色和直线、弧线的运用。
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e16b454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39.png)
教案标题: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探索20世纪艺术大师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的艺术作品,使学生了解和欣赏现代艺术的美。
通过分析马蒂斯的作品,学生将学习到色彩的运用、形状的创造和艺术表达的重要性。
本教案适用于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1. 了解亨利·马蒂斯的艺术背景和作品风格。
2. 掌握色彩的运用和形状的创造。
3.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亨利·马蒂斯的生平和艺术背景。
2. 马蒂斯的主要作品和风格特点。
3. 马蒂斯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美术作品,询问他们对艺术的看法和喜好。
2. 向学生介绍亨利·马蒂斯,展示他的照片和作品。
二、亨利·马蒂斯的生平和艺术背景(15分钟)1. 讲述亨利·马蒂斯的生平,包括他的出生地、家庭背景和艺术学习经历。
2. 介绍马蒂斯的艺术风格,包括野兽派、表现主义和抽象艺术等。
三、马蒂斯的主要作品和风格特点(30分钟)1. 展示马蒂斯的主要作品,如《舞蹈》、《蓝色裸体》和《红色工作室》等。
2. 分析作品中的色彩运用和形状创造,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作品的特点。
3. 引导学生讨论马蒂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艺术创新。
四、马蒂斯对现代艺术的影响(15分钟)1. 讲述马蒂斯对现代艺术的影响,包括他的艺术观念和创作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马蒂斯作品对当代艺术的启示和影响。
五、实践活动(30分钟)1. 分发画纸和颜料,让学生尝试模仿马蒂斯的风格进行创作。
2. 引导学生注意色彩的运用和形状的创造,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六、总结和反思(10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总结马蒂斯的艺术特点和影响。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创作感受。
大班名画欣赏教案:红色中的和谐
![大班名画欣赏教案:红色中的和谐](https://img.taocdn.com/s3/m/fb8cfdc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0.png)
大班名画欣赏教案:红色中的和谐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了解中国画艺术的历史和特点;2.了解红色中的和谐这幅名画的创作背景、作者、风格、意境等相关知识;3.学会欣赏和品味红色中的和谐这幅名画。
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欣赏大型名画获取美的情感体验;2.能够对中国画艺术进行初步的了解和认知;3.能够进行简单的美术创作实践。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于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3.通过欣赏名画,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和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红色中的和谐这幅名画的相关知识;2.感受和欣赏红色中的和谐这幅名画的意境。
教学难点1.理解红色中的和谐这幅名画所表达的意蕴和深意;2.运用美学知识对于中国画艺术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出示红色中的和谐这幅名画的实物图,让学生对于这幅名画做出简单的描述,引发学生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5分钟)2.1 中国画的历史和特点教师简要介绍中国画的历史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风格和特点,为后续欣赏名画做好准备。
2.2 红色中的和谐的相关知识教师详细讲解红色中的和谐这幅名画的创作背景、作者、风格、意境等相关知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幅名画。
3. 名画欣赏(30分钟)教师播放红色中的和谐这幅名画的图片,让学生倾听和感受红色中的和谐这幅名画所表现的意境和主题,并鼓励学生对于这幅画作出个人的评价和分析。
4. 美术创作实践(30分钟)教师给出自由的画纸和颜料,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进行创作实践,同时老师给予指导和促进。
5. 总结评价环节(10分钟)教师就本次授课给学生进行总结评价,并简要介绍一下下一节课的内容。
四、教学评估对于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实际表现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对于知识的掌握、创作实践的完成情况和个人理解能力的表现。
五、教学反思美术教育是一种具有文化渊源性的艺术教育,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只着眼于知识传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体验和综合素养。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红色中的和谐》说课稿(二篇)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红色中的和谐》说课稿(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a9ad1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f.png)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红色中的和谐》说课稿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上的是一节大班的美术欣赏活动《红色中的和谐》从本学期开始,新教材里有了多了名画欣赏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接触经典绘画作品,直接与大师作品对话,更好的促进幼儿欣赏能力的发展,孩子们对活动也很感兴趣。
于是在感受名画构图、色彩、线条的同时,我又为孩子们选择了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的画,本次活动我们以“红色中的和谐”作为欣赏内容,《红色中的和谐》是马蒂斯成熟期的代表作。
画中描绘了一个室内的场景,其中有精心布置的桌子、衣着整洁的女佣、鲜艳的桌布和墙纸、两把椅子和一扇窗户;通过窗户,画家还描绘了一片室外的自然景色——绿色的草地、黄色的花朵、几棵树和一所房子。
作品非常符合大班幼儿思维和认知的特点,活动中试图打破幼儿的视觉习惯,让他们感受冷暖色的对比,从而通过欣赏活动丰富幼儿的创作经验和创作水平。
但对于大班第一学期的幼儿来说冷暖色的对比稍有困难,因此,我把此活动的目标制定为1、通过欣赏名画,感受作品中冷暖对比色和直线、曲线的动静对比,幷能尝试把冷暖对比色运用到幼儿绘画中去。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艺术表现力。
准备的材料有“课件马蒂斯的作品”、“空白的画——《家》”。
课件制作巧妙、颜色鲜艳,冷暖对比强烈,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使孩子在欣赏的过程中体验了美感,提高了观察兴趣。
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教学法、提问法并按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先让幼儿看名画,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画面中所运用的冷暖对比色以及动静对比等内容。
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整个过程中我始终本着“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理念通过让幼儿自由欣赏、集体交流、教师小结,让幼儿理解作品的特点。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幼儿进一步理解作品冷暖色的运用,并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创作。
在本次活动中,我依据大班幼儿的特点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一、感知与讲述。
二、分析与解释。
三、幼儿作画。
四、结束活动。
红色的和谐
![红色的和谐](https://img.taocdn.com/s3/m/10d6be9ca0116c175f0e4818.png)
红色的和谐【名称】红色的和谐【类别】油画、名画【年代】作于1908年【作者】马蒂斯【规格】177×200厘米【属地】现藏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尔米塔日博物馆【简介】20世纪初法国的野兽派运动是西方绘画史上的一次大变革。
其意义和后来的立体派、抽象派和超现实派有本质的区别。
这一运动的精神领袖是亨利·马蒂斯。
说他是"精神领袖",因为野兽派始终未曾组成实在的社团,他们没有自己的"宣言",他们在一起的艺术活动只有三年,但艺术影响却延续至今。
亨利·马蒂斯(1869.12~1954. 11)出生在法国北部的勒·卡图镇。
最初在巴黎学法律。
1889年入圣昆丹律师事务所。
21岁时因病住院,偶读了一本达庇《绘画论》,使他大感兴趣,遂立志终身从事艺术。
为了要考入巴黎著名的美术学校,他于1891年先入巴黎朱理安学院求学。
翌年,却进了一所装饰美术学校的夜校部。
直到1895年,才获准免考进入美术学校的莫罗画室。
马蒂斯的艺术植根于后期印象派。
后来他经过几个复杂的演变阶段彻底背叛了这一派。
他是个勤奋好学的人,早年在卢浮宫认真临摹过普桑、华托和弗拉戈纳尔,探索这些色彩大师在艺术表现上的奥秘。
在1895年一次塞尚个人画展上,马蒂斯突然发现他的色彩个性,这使他深感迷惑;1896年,毕沙罗的艺术给他以很大启发,他开始对印象主义作了长期的观察。
1898年结婚后,马蒂斯初次出游英格兰、科西嘉等地。
1899年回到巴黎后继续入卡利埃学院深造。
由于经济拮据,他妻子开了一家缝纫店以资贴补。
这时马蒂斯和他的同道主动为戏院、展览馆和画店作装饰壁画或架上画。
在1901年到1904年期间,马蒂斯的画风是不稳定的。
时而使色彩具有独立的娱情意义,与自然失去。
幼儿园大班名画欣赏:红色中的和谐(四篇)
![幼儿园大班名画欣赏:红色中的和谐(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47f3444b35eefdc8d333f2.png)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名画欣赏:红色中的和谐(四篇)
目录
幼儿园大班名画欣赏:红色中的和谐一
幼儿园大班想象画教案:我心中的太阳二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变形的脸三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变形的脸0四
- 1 -
幼儿园大班名画欣赏:红色中的和
谐一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名画,感受作品中冷暖对比色的运用和直线、曲线的动静对比。
2、通过欣赏画家的画,了解画家的个性和特色。
活动准备:欣赏用的名画。
《红色中的和谐》是马蒂斯成熟期的代表作。
画中描绘了一个室内的场景,其中有精心布置的桌子、衣着整洁的女佣、鲜艳的桌布和墙纸、两把椅子和一扇窗户;通过窗户,画家还描绘了一片室外的自然景色——绿色的草地、黄色的花朵、几棵树和一所房子。
在这里,画家以一块高纯度的红色平面,限定了整个房间内的空间。
他把室内三度空间的物象,全都描绘在这块二度空间的红色平面上。
他把蓝色的纹样分布在桌布和墙面上,从而在这红色平面上清楚地将那水平的面和垂直的面区分开来。
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形态的表现上采取一种图形类比的方法。
我们在画上看见,窗外的屋顶,与那把椅子形状相类似;花园里树木弯曲的枝丫,与桌面和墙壁上鹿角形花纹相呼应;而桌布上的花梗与女佣的头发,则用的是同一种简略的线条。
活动过程:
一、感知与讲述
出示名画——《红色中的和谐》并提问。
1.这张纸上画了些什么?(有人站在桌边,桌上有花瓶,桌旁有椅子,很好看的墙纸……)
2.这张画画的是什么地方?(家,从打开的窗户还可以看到外面的风景……)
3 / 3。
小班《红色的和谐》内容概要
![小班《红色的和谐》内容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11c2bc01c281e53a5802ffb5.png)
材料提供及玩法
缩小版窗外的景色(幼儿可操作),大树只画树干。
白色颜料,棉签。
幼儿用棉签蘸上白色颜料,一边观察放大的窗外景色,一边用棉签在树干上点画。
活动六材料提供ຫໍສະໝຸດ 玩法蔬果点画纸球点画
各色颜料
孩子们非常热衷用棉签点画,可见这一绘画形式是小班幼儿很感兴趣的。用来的点画的工具很多,适合小班孩子点画的形式还有蔬果点画、纸球点画。
活动三
材料提供
红色篮筐:绿色、黄色、红色的各种水果
果盆一个
红色、黄色、橙色的花朵
花瓶一个
幼儿游戏
及分析
孩子们对画面中摆放水果的妈妈也非常喜欢。小班孩子处于摆弄玩具阶段,对妈妈十分的熟悉与喜爱,所以提供与画面中颜色相同的水果和花朵,观察孩子能否将自己融入场景中扮演妈妈与这些材料互动。
幼儿戴上妈妈的围裙,拿着篮筐往果盆里有模有样的摆放各色水果。一边摆还一边说:“爸爸喜欢吃红红的苹果,奶奶喜欢吃甜甜的橙子,宝宝喜欢吃黄黄的香蕉。”“红红的、黄黄的花真好看。”
小班孩子很热衷角色扮演,特别是妈妈的角色她们再熟悉不过了。此欣赏性区域的创设打破了固有的模式,将角色扮演纳入其中,孩子们身临其境,自然而然就扮演起了妈妈摆放水果、插花,在游戏的状态下,潜移默化地感受着色彩与布局的和谐
活动四
材料提供
原画中窗外的景色的放大版再现
幼儿游戏
及分析
马蒂斯早期最擅长的是点彩画,但在这张画里却不怎么能突出他原来的手法,只是在窗外的树身上有所体现。从孩子第一次与画作的互动中我们发现孩子对点彩的画法并不敏感。这是因为孩子观察画面时往往是从整体来感知,很少会关注到局部。而认真细致的观察又是小班孩子所需要的,所以我们决定放大原作中窗外的景色,观察孩子和它的互动。
欣赏马蒂斯的《红色中的和谐》和《红色的画室》-教学教案(5篇)
![欣赏马蒂斯的《红色中的和谐》和《红色的画室》-教学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974f1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7.png)
欣赏马蒂斯的《红色中的和谐》和《红色的画室》-教学教案(5篇)第一篇:欣赏马蒂斯的《红色中的和谐》和《红色的画室》-教学教案在这里,画家以一块高纯度的红色平面,限定了整个房间内的空间。
他把室内三度空间的物象,全都描绘在这块二度空间的红色平面上。
他把蓝色的纹样分布在桌布和墙面上,从而在这红色平面上清楚地将那水平的面和垂直的面区分开来。
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形态的表现上采取一种图形类比的方法。
我们在画上看见,窗外的屋顶,与那把椅子形状相类似;花园里树木弯曲的枝丫,与桌面和墙壁上鹿角形花纹相呼应;而桌布上的花梗与女佣的头发,则用的是同一种简略的线条。
过程:《红色中的和谐》是马蒂斯成熟期的代表作。
画中描绘了一个室内的场景,其中有精心布置的桌子、衣着整洁的女佣、鲜艳的桌布和墙纸、两把椅子和一扇窗户;通过窗户,画家还描绘了一片室外的自然景色——绿色的草地、黄色的花朵、几棵树和一所房子。
在这里,画家以一块高纯度的红色平面,限定了整个房间内的空间。
他把室内三度空间的物象,全都描绘在这块二度空间的红色平面上。
他把蓝色的纹样分布在桌布和墙面上,从而在这红色平面上清楚地将那水平的面和垂直的面区分开来。
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形态的表现上采取一种图形类比的方法。
我们在画上看见,窗外的屋顶,与那把椅子形状相类似;花园里树木弯曲的枝丫,与桌面和墙壁上鹿角形花纹相呼应;而桌布上的花梗与女佣的头发,则用的是同一种简略的线条。
一、感知与讲述出示名画——《红色中的和谐》并提问。
1.这张纸上画了些什么?(有人站在桌边,桌上有花瓶,桌旁有椅子,很好看的墙纸……)2.这张画画的是什么地方?(家,从打开的窗户还可以看到外面的风景……)3、这张画画了室内和室外两个地方,室内有那些东西?室外有哪些东西?(室内:人、桌、桌上有花瓶和水果,桌旁有椅子,很好看的墙纸。
室外:粉红色的房子、树和草地、天空、花朵。
)二、分析与解释1.这张画中什么颜色最多?(红色)哪些地方是红色的?(桌布、墙布)2.用了很多红色,给你什么感觉?(很暖和、烫、热闹、喜洋洋的……)3.如果画中全用红色是否好看?(不好看)那么画画的人除了用红色还用了什么颜色?(蓝色)因为红色和蓝色给人不同的感觉,我们称它们为对比色,画中哪些地方用了对比色?(窗外——冷色,室内——暖色;人的衣服——冷色,人的身后——暖色;墙布的花纹——冷色,墙布的底色——暖色)4.画中哪些地方用直线?哪些地方用曲线?(桌、椅、窗框用直线,花纹、窗外的树、人、花瓶用曲线)看曲线和直线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直线——硬邦邦的,像树干一样,不动的……曲线——像蛇在扭,有翻跟头的感觉,像在动……)三、启发与讨论1.这张画画的是一个漂亮的家。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红色中的和谐说课稿doc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红色中的和谐说课稿doc](https://img.taocdn.com/s3/m/a3e35d93a5e9856a57126095.png)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红色中的和谐》说课稿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上的是一节大班的美术欣赏活动《红色中的和谐》从本学期开始,新教材里有了多了名画欣赏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接触经典绘画作品,直接与大师作品对话,更好的促进幼儿欣赏能力的发展,孩子们对活动也很感兴趣。
于是在感受名画构图、色彩、线条的同时,我又为孩子们选择了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的画,本次活动我们以“红色中的和谐”作为欣赏内容,《红色中的和谐》是马蒂斯成熟期的代表作。
画中描绘了一个室内的场景,其中有精心布置的桌子、衣着整洁的女佣、鲜艳的桌布和墙纸、两把椅子和一扇窗户;通过窗户,画家还描绘了一片室外的自然景色——绿色的草地、黄色的花朵、几棵树和一所房子。
作品非常符合大班幼儿思维和认知的特点,活动中试图打破幼儿的视觉习惯,让他们感受冷暖色的对比,从而通过欣赏活动丰富幼儿的创作经验和创作水平。
但对于大班第一学期的幼儿来说冷暖色的对比稍有困难,因此,我把此活动的目标制定为1、通过欣赏名画,感受作品中冷暖对比色和直线、曲线的动静对比,幷能尝试把冷暖对比色运用到幼儿绘画中去。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艺术表现力。
准备的材料有“课件马蒂斯的作品”、“空白的画——《家》”。
课件制作巧妙、颜色鲜艳,冷暖对比强烈,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使孩子在欣赏的过程中体验了美感,提高了观察兴趣。
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教学法、提问法并按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先让幼儿看名画,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画面中所运用的冷暖对比色以及动静对比等内容。
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整个过程中我始终本着“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理念通过让幼儿自由欣赏、集体交流、教师小结,让幼儿理解作品的特点。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幼儿进一步理解作品冷暖色的运用,并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创作。
在本次活动中,我依据大班幼儿的特点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一、感知与讲述。
二、分析与解释。
三、幼儿作画。
四、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名画欣赏:红色中的和谐
![幼儿园大班名画欣赏:红色中的和谐](https://img.taocdn.com/s3/m/0636c2442f60ddccda38a0ca.png)
幼儿园班绘画欣赏:红色和谐活动目标:1.欣赏著名的绘画,感受作品中对比色的使用以及直线和曲线的动态和静态对比。
2.通过欣赏画家的画作来了解画家的个性和特征。
活动准备:欣赏名画。
《红色中的和谐》是马蒂斯成熟的杰作。
这幅画描绘了一个内部场景,其中包括精心布置的桌子,穿着整齐的女仆,明亮的桌布和墙纸,两把椅子和一扇窗户;通过窗户,画家还描绘了户外自然风光-绿色的草地,黄色的花朵,几棵树和一所房屋。
在此,画家在高纯度的红色平面上定义了整个房间的空间。
他在第二个空间的红色平面上将房间的三个维度上的所有对象都绘制了出来。
他在桌布和墙壁上散布蓝色图案,清楚地区分红色平面上的水平和垂直面。
值得注意的是,他在表格的表现上采用图形类比。
我们在画作中看到,窗外的屋顶形状类似于椅子。
花园里树木弯曲的树枝呼应桌子和墙壁上的鹿角。
使用桌布上的花梗和女仆的头发。
这是同一行。
活动程序:一,感知与诉说显示著名绘画-《红色中的和谐》并提出问题。
1.您在这张纸上画了什么?(有人站在桌子旁,桌子上有花瓶,桌子上有椅子,漂亮的墙纸……)2.这幅画是什么?(在家中,您可以从打开的窗口中看到外面的风景.)3.这幅画有两个地方,室内和室外。
房间里有什么东西?什么是室外?(室内:人,桌子,带有花瓶和水果的桌子,桌上的椅子,漂亮的墙纸。
室外:粉红色的房子,树木和草地,天空,花朵。
)二,分析与解释1.这幅画中最多的是什么颜色?(红色)红色的在哪里?(桌布,墙布)2.使用大量红色,您感觉如何?(非常温暖,热,活泼,辐射……)3.如果画上充满红色,看起来不错吗?(我看起来不好)油漆的人除了红色以外还使用什么颜色?(蓝色)因为红色和蓝色给人不同的感觉,所以我们称它们为对比色。
绘画中使用的对比色在哪里?(窗外-凉色,室内-暖色;人的衣服-凉色,在人身后-暖色;墙布的图案-凉色,墙布的底色-暖色)4.绘画中使用的线条在哪里?曲线在哪里使用?(桌子,椅子,带有直线的窗框,图案,窗外的树木,人物,带有曲线的花瓶)您如何看待曲线和直线之间的区别?(线条-坚硬,像树干一样,不动.弯曲-像蛇一样扭曲,有翻身的感觉,如动.)三,灵感与讨论这幅画是美丽的家。
幼儿园大班名画欣赏:红色中的和谐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名画欣赏:红色中的和谐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49d0a4a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4.png)
幼儿园大班名画欣赏:红色中的和谐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引言幼儿园美术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帮助幼儿们开拓视野,感受美好,增强审美能力、创造力等,还可以通过名人名画的欣赏,开启幼儿参与社会文化的大门,促进其心智发展。
其中,以大班为研究对象,开展名画欣赏教学尤为重要。
本文就以《红色中的和谐》作为教学案例,探讨大班幼儿园名画欣赏教学设计的方法和实践效果,并结合实际教学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存在问题,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
二、活动设计2.1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国画和水墨画的特点;2.通过欣赏名画,拓展幼儿视野,开阔心灵,提高审美能力;3.帮助幼儿领会“红色中的和谐”主题,培养其团队意识。
2.2 活动流程:第一步:准备•教师将《红色中的和谐》的画作放在幼儿眼前,引导幼儿发表看法。
•小组分组,每组四名幼儿,教师安排小组,并提供画纸、颜料、画笔、毛巾等。
第二步:欣赏•先由教师简单介绍与画作有关的内容,然后和幼儿一起观察这幅画,详细讲解画中的内容、构图、线条、颜色等特点。
同时,提醒幼儿们仔细观察,思考这幅画背后有什么故事。
•幼儿分小组依次交流并展示自己画的画,并进行互动交流。
第三步:绘画•建议活动时间约一个小时左右,幼儿根据自己观察所得,进行绘画,表达对这幅画的理解和看法,也可以进行个人创作,教师在一旁指导,及时关注幼儿表达的想法。
•绘画结束后,各组依次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创意。
第四步:•教师综合各组作品及分组交流进行,帮助幼儿进行收尾,把欣赏和创作过程具体化,巩固所学知识和心得。
三、教学反思通过《红色中的和谐》的幼儿园名画欣赏教学设计和实践,我反思到了自己教育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寻找改进的方法:3.1 针对性不够强:我在活动中发现,部分幼儿在画画时不够主动,没有展现出创意,表达意思的能力。
可能是我缺乏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没有让幼儿们真正意识到参与名画欣赏的重要性。
大班名画欣赏教案:红色中的和谐
![大班名画欣赏教案:红色中的和谐](https://img.taocdn.com/s3/m/b3f7d32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6f.png)
大班名画欣赏教案:红色中的和谐我设计的这节大班名画欣赏教案《红色中的和谐》,旨在通过欣赏和分析名画《红色中的和谐》,让幼儿了解和感受名画的色彩、构图和主题,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名画《红色中的和谐》的色彩、构图和主题。
2.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艺术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感受名画的色彩和构图。
2. 教学重点:让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名画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名画《红色中的和谐》的复印件、彩色笔、画纸。
2. 学具:幼儿的画笔、颜料。
四、活动过程:1. 引入:让幼儿观察和描述教室里的红色物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红色。
2. 展示名画:向幼儿展示名画《红色中的和谐》,让幼儿自由发表对名画的看法。
3. 分析名画:引导幼儿观察名画的色彩和构图,让幼儿用语言表达对名画的理解和感受。
4. 创作练习:让幼儿用画笔和颜料模仿名画的色彩和构图,创作自己的画作。
5. 分享作品: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感受名画的色彩和构图。
2. 活动重点:让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名画的理解和感受。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幼儿对红色的认知和理解有了提高,他们能够用语言表达对名画的理解和感受,同时在创作练习中,他们也能够模仿名画的色彩和构图。
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幼儿对名画的理解还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欣赏更多的红色主题的名画,让他们在欣赏中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对艺术的热爱。
同时,也可以让幼儿尝试自己创作红色主题的画作,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通过本次活动的设计和实践,我希望能够培养幼儿对艺术的热爱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红色物品二、展示名画《红色中的和谐》在展示名画的环节,我向幼儿们展示了名画《红色中的和谐》,并让他们自由发表对名画的看法。
欣赏马蒂斯的《红色中的和谐》和《红色的画室》教学设计
![欣赏马蒂斯的《红色中的和谐》和《红色的画室》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b8f865ef78a6529647d53cf.png)
欣赏马蒂斯的《红色中的和谐》和《红色的画室》教学设计Appreciation of Matisse's "harmony in red" a nd "red studio" teaching design欣赏马蒂斯的《红色中的和谐》和《红色的画室》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美术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
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
本教案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幼儿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艺术审美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名画,感受作品中冷暖对比色的运用和直线、曲线的动静对比。
2、通过欣赏画家的画,了解画家的个性和特色。
准备:欣赏用的名画。
《红色中的和谐》是马蒂斯成熟期的代表作。
画中描绘了一个室内的场景,其中有精心布置的桌子、衣着整洁的女佣、鲜艳的桌布和墙纸、两把椅子和一扇窗户;通过窗户,画家还描绘了一片室外的自然景色——绿色的草地、黄色的花朵、几棵树和一所房子。
在这里,画家以一块高纯度的红色平面,限定了整个房间内的空间。
他把室内三度空间的物象,全都描绘在这块二度空间的红色平面上。
他把蓝色的纹样分布在桌布和墙面上,从而在这红色平面上清楚地将那水平的面和垂直的面区分开来。
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形态的表现上采取一种图形类比的方法。
我们在画上看见,窗外的屋顶,与那把椅子形状相类似;花园里树木弯曲的枝丫,与桌面和墙壁上鹿角形花纹相呼应;而桌布上的花梗与女佣的头发,则用的是同一种简略的线条。
过程:《红色中的和谐》是马蒂斯成熟期的代表作。
画中描绘了一个室内的场景,其中有精心布置的桌子、衣着整洁的女佣、鲜艳的桌布和墙纸、两把椅子和一扇窗户;通过窗户,画家还描绘了一片室外的自然景色——绿色的草地、黄色的花朵、几棵树和一所房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亨利马蒂斯《红色的和谐》
亨利·马蒂斯《红色的和谐》知识目标:了解“野兽派”的绘画风格及马蒂斯的生平事迹。
情感目标:学习什么是装饰画,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喜爱之情。
技能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活进行美化。
教学重点:什么是绘画中的“野兽派”。
教学难点:“野兽派”的绘画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以前我们学过西方绘画中的“抽象派”绘画,也了解了一些画家的画法,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野兽派”的绘画技法。
二、新授马蒂斯是野兽派的代表人物,青年时代曾在巴黎装饰美术学校学习,1895年进巴黎美术学院,从象征派画家莫罗学习,后受后期印象派的影响,
并吸取东方艺术及非洲艺术的表现方法,形成“综合的单纯化”画风,提出“纯粹绘画”的主张,野兽派喜欢把人或景物的形状,用简略的方式加以表现,并改变对象原有的色彩面貌,涂上自己喜爱的色彩。
《红色的和谐》就是把眼前的景象改变为装饰性图案,透视法被彻底抽掉了,人物和透过窗户看到的风景都成了图案的一部分。
深色线条勾出简单的形状,然后不分墙壁、地板、桌子涂上一大片红色,以饱满的色彩来展现一个充满对比色的世界。
《红色的和谐》比印象主义者,甚至比高更所想象的东西更奇特、更神秘。
他只用一块没加调和的红色块,限定了房间内部的空间。
藤蔓植物花纹均匀地分布在墙面和桌面上,它们增强了红色块对于画面的依附。
抽象的树和植物,映衬着绿地蓝天,限定了户外的景色。
最上面顶头的那座红色建筑物,重复了房间的色彩,在某种程度上,它建立起
这幅风景画的深度幻觉。
马蒂斯抛弃了正规的透视,然而还是加了几笔透视的点缀,例如窗框、左前景的椅子、桌上摆的东西和桌子上的藤蔓花纹环绕着桌子边缘的方式。
从本质上看,通过色彩和线条的运用,创造了清新的、可触知的绘画空间世界。
亨利·马蒂斯是20世纪初法国野兽派的代表画家与“精神领袖”。
这幅题为《红色的和谐》的作品是马蒂斯的代表作之一。
马蒂斯在这幅画中进行一种新的艺术探索。
他把透视法彻底抽掉,采用日本版画的平涂技法与阿拉伯装饰图案,以饱满的色彩展现了一个充满对比色的图案世界。
画面体现的是单纯与平衡。
橙与蓝、黄与紫、红与黑这些强烈的色彩在东方挂毯般的图案中达到了高度和谐。
亨利·马蒂斯出生在法国北部的勒·卡图镇。
他的画以强烈的原色对比、粗犷随意的线条,加上有秩序的均衡构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马蒂斯说:“我所梦寐以求的是一种均衡、纯洁而宁静的艺术。
……这种艺
术对每个人的心灵,无论他是事务员或作家,均给以安息或抚慰,犹如一张舒适的安乐椅,在身体疲乏时坐下来休息。
”这段话就是他的艺术纲领。
马蒂斯一生追求单纯更单纯,简练再简练,最后他找到了剪纸这种艺术形式来体现他的艺术主张。
晚年的他,一度迷恋于剪纸艺术。
马蒂斯艺术的单纯性和愉悦性符合当时人们对艺术直觉的心理需求。
他的画风一直影响至今。
这位大师的代表作还有:《蓝色的裸体》、《舞蹈》、《举腕的土耳其宫女》等。
三、小结我们学习了这张《红色的和谐》,同学们回去后可以把我们以前学过的各派画家的绘画风格进行比较,找出他们之间的差别,巩固我们学过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