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教学常见模式实践和
教学模式名词解释
教学模式名词解释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中采用的组织和实施方式,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结构和活动方式的总称。
不同的教学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1. 讲授模式:讲授模式是指教师通过一方面传授知识,另一方面与学生进行互动,以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这种模式适用于传授知识和基本概念,帮助学生了解和记忆重要的信息和概念。
2. 讨论模式:讨论模式是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来构建知识和思维。
这种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批判思维能力,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3. 合作模式:合作模式是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共同学习和解决问题。
这种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并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学习和支持。
4. 指导模式:指导模式是指教师通过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克服困难,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这种模式适用于学生个别差异较大的情况下,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5. 探究模式:探究模式是指教师提供问题和材料,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构建知识和技能。
这种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游戏模式:游戏模式是指教师通过游戏和竞赛等活动,创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动力。
这种模式适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实践能力,让学习变得有趣和有效。
7. 翻转课堂模式:翻转课堂模式是指教师将课堂上的讲授和基本知识点的学习交给学生在课外完成,而课堂上重点进行讨论、实践和解决问题。
这种模式适用于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提高课堂效率和学习深度。
8. 实践模式:实践模式是指教师通过实践活动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常见的教学模式的解释,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概念模式
小学数学概念模式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概念是基石,是构建数学知识大厦的重要材料。
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对于小学生学好数学至关重要。
那么,小学数学概念究竟有哪些模式呢?首先,直观形象模式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常用的一种。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因此,在引入一些概念时,通过直观的实物、图像或演示,能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概念的本质。
比如,在学习“长方体”这个概念时,老师会拿出一个长方体的盒子,让学生观察它的面、棱、顶点,感受长方体的特征。
这种直观的展示,能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表象,从而更好地理解“长方体”这个抽象的概念。
其次,对比归纳模式也十分有效。
数学中有许多概念具有相似性,通过对比,可以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概念的内涵。
例如,在学习“质数”和“合数”时,老师会将它们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质数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而合数除了 1 和它本身还有其他因数。
通过对比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和例子,学生能够清晰地区分质数和合数。
再者,操作体验模式也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感受概念的形成过程。
比如,在学习“面积”这个概念时,让学生用不同的小正方形去铺满一个图形,通过数一数小正方形的个数,来理解图形面积的大小。
这样的操作体验,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面积”的概念,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定义。
此外,情境引入模式也是常见的方式之一。
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将数学概念融入其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比如,在学习“平均数”的概念时,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班级组织投篮比赛,甲同学投了 5 个,乙同学投了 8 个,丙同学投了 3 个,那么平均每个同学投了多少个呢?通过这样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求出平均投篮个数,从而引出“平均数”的概念。
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一是要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
不能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概念的定义,而要让他们经历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概念的本质。
教学模式的定义
教学模式的定义1.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又称教学结构,简单地说就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或阶段。
它是人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良教学而逐步形成的,它源于教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
因此,了解教学模式的发展及其规律,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关于教学模式定义的国外研究美国教学研究者乔以斯和韦尔于1972 年出版《教学模式》一书,专门系统地研究了流行的各种教学模式。
在我国近些年也有人专门撰文介绍和研究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成为当前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但是,对于教学模式的定义,国内外研究者们看法并不一致。
在国外较有影响的教学模式定义是乔以斯和韦尔的定义。
他们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或计划。
他们把教学模式定义为一种教学范型或计划。
实质上,教学模式并不是一种计划,计划只是它的外在表现,教学模式蕴含着某种教学思想或理论,用“范型”或“计划”来定义教学模式显然将教学模式简单化了。
美国两位著名的比较政治学者比尔和哈德格雷夫在研究了一般模式后下的定义是: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
比尔和哈德格雷夫的模式定义有三个要点:第一,模式是现实的再现,也就是说,模式是现实的抽象概括,来源于现实;第二,模式是理论性的形式,也就是说,模式是一种理论,而非工艺性方法、方案或计划;第三,模式是简化的形式,也就是说,模式这种理论性形式是精心简化了的,以经济明了的形式表达,例如爱因斯坦用E=mg2 来表明能量与质量的互换原理,是一个典型的简化形式。
比尔和哈德格雷夫的模式定义较为科学地揭示了模式的本质,是可取的。
3.关于教学模式定义的国内研究在国内关于教学模式的定义,大致有三种看法:第一种是认为模式属于方法范畴,其中有的认为模式就是方法,有的认为模式是多种方法的综合;第二种是认为模式与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各种方法在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表现为不同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从而形成不同的模式;第三种是认为模式与“教学结构——功能”这对范畴紧密相关,教学模式是人们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对教学客观结构做出的主观选择。
概念教学的课程体系和课堂实践
概念教学的课程体系和课堂实践概念教学是当今教育界重要的教学方式,它由大量学习者同时参与,解决实际问题,拓展思维,增强概念认知,培养创新思想和能力,增强学习理解能力。
概念教学的课程体系和课堂实践决定了教学中的各个方面,也决定了一门课程的整体水平。
本文介绍了概念教学的课程体系和课堂实践的相关内容,以及它们的作用和实施过程。
一、概念教学的课程体系概念教学的课程体系是一种组织和实施概念教学的课程模式,它的宗旨在于让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并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概念教学的课程体系以概念角度出发,以学生活动为基础,以学习为中心,以能力培养驱动,以学科整合为支撑。
它把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师教学表现等各个组成部分组织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全过程教学体系。
二、概念教学的课堂实践概念教学的课堂实践是指为实现概念教学的目标,学生在经过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能力和实际情况,以实际抓取、主题分析和概念综合应用为主要特征,在课堂上积极实施各种策略,大胆尝试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过程。
概念教学的课堂实践涉及很多方面,需要教师采取各种措施来激发学生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也要正确使用不同的教学技术,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效。
三、概念教学的课程体系和课堂实践的作用概念教学的课程体系和课堂实践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更深入地认识概念,并能够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它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彼此间的协作学习,让学生们彼此交流,给予彼此有效的反馈,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它可以让学生探索和发现新知识,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能力水平。
四、实施概念教学的课程体系和课堂实践实施概念教学的课程体系和课堂实践的过程包括三个关键环节:设计课程、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能力水平和特殊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其次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一套概念教学课程体系,安排出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概念教学中去,最后在活动结束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以检验学习效果。
常见教学模式
常见教学模式一、讲授式教学模式讲授式教学模式是最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传统的教学方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扮演着主导角色,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知识。
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和灌输。
在讲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会使用课件、教科书等教学辅助工具,以便更好地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
教师会通过讲解、示范、解答问题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知识。
这种模式适用于知识性较强的学科,如数学、物理等。
二、讨论式教学模式讨论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方法。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会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学生可以通过互相交流和分享,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讨论式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会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等方式来交流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这种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案例式教学模式案例式教学模式是一种通过实例来教授知识的教学方法。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会选取具体的案例,通过分析和讨论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在案例式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会提供一个具体的情境或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
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分析案例、归纳总结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这种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实践式教学模式实践式教学模式是一种通过实际操作来教授知识的教学方法。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会安排学生进行实际的实验、实训或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所学知识。
在实践式教学模式中,教师会提供必要的实践环境和工具,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学生需要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这种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个性化教学模式个性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教学方法。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形式和手段
教学形式和手段教学形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组织方式和课堂活动安排。
常见的教学形式包括讲授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实践操作教学、案例教学等。
每种教学形式都有其特定的适用场景和优缺点,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形式。
讲授式教学是最传统的教学形式,教师主要通过口头讲解和演示来传授知识。
这种形式适合于知识点较为明确、内容系统化的学科,如理论课和基础课程。
讲授式教学能够系统地传递知识,但其单向性和较少的互动性可能导致学生的参与感和主动性不足。
在实际应用中,教师需要通过适时提问、课堂讨论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感。
讨论式教学则侧重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思维碰撞。
教师通过组织小组讨论、班级辩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这种形式适用于需要深入理解和探讨的问题,如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
讨论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但对教师的组织和引导能力要求较高。
实践操作教学强调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学习知识和技能。
这种形式在实验课程、技能训练以及艺术类课程中尤为重要。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操作教学的挑战在于需要充足的资源和设备支持,同时教师需要对实践活动进行细致的指导和评价。
案例教学则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理论和概念。
这种形式特别适合于需要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情况的学科,如管理学、法律学等。
案例教学能够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增强学生的实际感知,但成功的案例教学需要精心选择和设计案例,并确保案例的代表性和教学价值。
除了上述几种教学形式,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新的教学形式不断涌现。
在线教学、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新兴形式正在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线教学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远程授课,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适合于需要灵活学习时间和地点的课程。
混合式学习则结合了传统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的优点,通过面授和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提供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初中数学五类课型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五类课型教学模式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五类课型教学模式。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这五类课型教学模式,包括讲授式、探究式、合作式、研究式和实验式。
一、讲授式讲授式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主导课堂,通过讲解和演示等方式传授知识。
这种模式适合于理论性较强的数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基础概念和知识点。
但是,讲授式教学容易陷入教师单向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困境,缺乏互动和探究的机会。
二、探究式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问题引导和实践探索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来掌握知识。
这种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但是,探究式教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某些抽象概念和难点知识的教学效果可能相对较差。
三、合作式合作式教学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共同合作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与协作,共同完成任务,促进彼此的学习和进步。
合作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交际技巧。
但是,合作式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小组中出现个别学生依赖他人和懒散敷衍的情况,需要教师及时进行引导和管理。
四、研究式研究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和深入思考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提出复杂问题或者挑战性任务,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来解决问题。
研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但是,研究式教学对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实验式实验式教学是指通过实验和观察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校企合作、德技融合、虚实融合、知行耦合四合教学模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校企合作、德技融合、虚实融合、知行耦合四合教学模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校企合作、德技融合、虚实融合、知行耦合四合教学模式是当前教育领域中广泛探讨和实践的教学模式。
这些教学模式的出现与发展,旨在打破传统教育的局限性,促进学生的多维度发展和全面成长。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四种教学模式的背景、意义和实践案例,并分析其在教育中的优势和挑战。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旨在通过合作项目、实习实训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实际的学习经验和就业机会。
德技融合则强调将德育与技术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职业能力。
虚实融合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将虚拟现实技术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供更丰富、创新的学习体验。
而知行耦合模式则强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校企合作、德技融合、虚实融合、知行耦合四个教学模式的概念、重要性和实施策略,并通过实践案例和效果评估进行分析和探讨。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这些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对这四个教学模式的深入研究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变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这些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更能够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因此,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对这四种教学模式的全面了解,并为未来教育发展提供展望和建议。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和探讨校企合作、德技融合、虚实融合、知行耦合四合教学模式的概念、实施策略以及在教育中的应用和意义,旨在为教育界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本文按照如下结构展开: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介绍本文要探讨的四合教学模式的背景和意义,以及本文的目的。
接着,正文部分将分为四个章节分别介绍校企合作、德技融合、虚实融合、知行耦合四合教学模式。
在每个章节中,我们将详细讨论各个教学模式的概念、重要性、实施策略、案例分析以及在教育中的应用和意义。
概念教学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更新。
其中,概念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开展概念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以某中学为例,探讨概念教学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二、概念教学实践活动的设计1. 活动主题:以“物质与能量”为主题,开展概念教学实践活动。
2. 活动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物质”和“能量”的概念,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2)培养学生运用概念分析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活动内容:(1)课堂讲解:教师通过PPT、实物演示等方式,讲解“物质”和“能量”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物质与能量”这一主题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3)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4)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实验成果,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4. 活动流程:(1)课前准备:教师收集相关资料,制作PPT,准备实验器材;(2)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物质”和“能量”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3)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物质与能量”这一主题进行讨论;(4)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5)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实验成果,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6)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学生进行反思。
三、概念教学实践活动的实施1. 课堂讲解环节:(1)教师通过PPT、实物演示等方式,讲解“物质”和“能量”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3)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
2. 小组讨论环节:(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2)组长组织组员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15个典型的教学模式
15个典型的教学模式
1. 讲授模式,教师通过讲解知识点、概念和原理来进行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2. 互动模式,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互动,提问、回答和讨论是其特点。
3. 合作学习模式,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促进学习。
4. 课题探究模式,以课题为中心,学生围绕特定课题进行探究和学习。
5. 问题解决模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分析、推理和实践来解决问题。
6. 体验式学习模式,通过实地考察、实验、实习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知识。
7. 情境教学模式,将学习置于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在实际情
境中学习。
8. 个性化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9. 多媒体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图像、声音、视频等形式进行教学。
10. 反转课堂模式,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预习,课堂时间用于讨论、实践和深化学习。
11. 项目制学习模式,学生通过参与项目,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和技能。
12. 游戏化学习模式,将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中,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13. 教学游戏模式,通过教学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4. 自主学习模式,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15. 信息技术支持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学效果。
常用的教学模式
常用的教学模式常用的教学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来选择,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教学模式。
一、讲授模式讲授模式是最常见的教学模式之一。
在讲授模式下,教师通过口头讲解和演示来传授知识和技能。
这种模式适用于基础知识的传授和概念的解释。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比喻和实例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二、讨论模式讨论模式是一种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模式。
在讨论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问题的提出和解答,进行观点的交流和辩论。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实践模式实践模式是一种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的教学模式。
在实践模式下,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和掌握知识和技能。
教师可以设计实验、实训和实地考察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和实践,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四、合作模式合作模式是一种注重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的教学模式。
在合作模式下,学生可以分组进行项目研究、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等活动。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培养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五、探究模式探究模式是一种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的教学模式。
在探究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观察分析等方式来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
教师可以提供指导和支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思考。
不同的教学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场景和学习目标。
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
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中实现全面发展。
浅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过程模式
浅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过程模式小学数学概念虽然是数学概念的一部分,但与纯粹的数学概念并不完全相同,它以建构一级概念为主,除了具有数学概念的特征外,还往往具有某些自然的、原生态的概念痕迹,常常以实例或以描述的方式予以呈现,如自然数、计数单位、加法、分数、圆等,所以我们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应重视其发生、发展过程。
现从数学概念学习过程的时序推进角度观查,结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过程提出一种线性渐进的模式:有效操作-建立表象-抽象定义-再现运用-概念体系。
这个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它既是一个知识的再创造、概念的逐步理解过程,又是一个改善学生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数感品质的过程。
一实施有效操作,感知概念还原数学操作的过程实际上也可看成是概念的还原过程,将概念还原到它的最初状态、本质状态,让学生亲历发现并彻底感知概念内涵和外延。
因此,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必须精心设计促进学生自觉进行操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各种有效活动,达到内外合一,最终获得概念的内化。
例如,“角的大小”这一概念的教学,课前让学生准备不同边长的硬纸条做成的可以活动的角,组织教学,具体过程如下:通过操作初步感知角有大小:请大家展示一个直角,再展示一个比直角小的角,再展示一个比直角大的角。
通过操作感知角的大小本质特征:四人小组大家展示一个同样大小的角。
再分别展示一个角,要求边短的展示的角反而大,行吗?通过刚才操作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得出结论。
生:角的两条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生:角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进一步内化概念:根据角的定义你能解释为什么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吗?生:角的两边是两条射线,可以无限延长的。
……数学操作在概念学习中不存在单独的外部操作或单独的内部操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杜绝各种脱离学生内部操作的虚假操作现象:学生表面上动口,动手,热热闹闹参与活动,实质上这些外部操作根本没有为新的内化作准备。
列举几种常见的概念教学模式.docx
列举几种常见的概念教学模式概念教学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概念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有许多种常见的概念教学模式,它们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本文将列举几种常见的概念教学模式,并探讨其优缺点及适用性。
1. 课堂讲授模式课堂讲授是最常见的概念教学模式之一。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这种模式适用于基础知识的传授,可以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和掌握概念。
然而,这种模式存在教师主导性强、学生参与度低的问题,容易导致学生的passiveness。
2. 探究学习模式探究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概念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提供问题、情境等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发现和建构概念。
这种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而,探究学习模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问题设计和引导能力。
3. 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概念教学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合作,共同探索和理解概念。
合作学习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这种模式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合作学习模式需要管理好小组内的互动和分工,避免出现不平衡的情况。
4. 实践操作模式实践操作是一种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应用概念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实验等方式亲自尝试,并通过实践来深入理解概念。
实践操作能够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然而,实践操作模式需要充分准备实验器材和安全措施,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实践操作所涉及的时间和资源的限制。
5. 故事情境模式故事情境是一种将概念置于故事或情境中进行教学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通过讲述故事、设置情境等方式,将概念融入其中,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概念。
故事情境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帮助学生将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常用五种教学策略
常用五种教学策略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它包括广泛的计划、安排和实施各种活动,以帮助学习者掌握所需要学的内容。
教师实施的教学策略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的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从而帮助他们掌握所需知识和技能的最有效的方法。
在日常教学中,众多的教学策略中,有五种策略比较常见,它们分别是:见证式教学策略、混合学习策略、建议式教学策略、直接指示教学策略和问答教学策略。
下面,就让我们一一介绍下它们的特点及应用。
首先,见证式教学策略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的关键是,教师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看做是一种见证或证明,从而帮助学生探究并更深层次的理解知识。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情景模拟、游戏和实践活动将概念和原则直观呈现,然后带领学生指导和讨论,让学生发现正确的答案,而不是告诉他们正确答案。
其次,混合学习策略是一种有效的同步教学模式,它将学习者的同步在线和离线活动及其交互功能纳入到教学计划中,从而改善学习的效果。
混合学习策略将学习和教学者的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支持学习者以混合方式来完成他们的学习,从而改善学习效果。
第三,建议式教学策略是一种建议学生参与的学习方法,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实施这种策略时,教师给出指导意见来提高课堂上学生动脑思维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和讲解内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单纯地把知识传给学生。
第四,直接指示教学策略是经典的教学模式,它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直接给学生指出学习过程中可以用到的方法和知识,以达到学习的目的。
在实施这种方法时,教师会将知识按照一定的教学步骤进行传授,然后反复强调具体的技能和操作,最终让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
最后,问答教学策略是最近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它以提问、讨论和回答为主,通过课堂上提出思考问题、学生的讨论和回答来进行教学,从而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
在实施这种策略时,老师应该保持开放的态度,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和回答,同时帮助学生连接概念,形成一个紧密的学习体系,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学模式的概念及其分类
教学模式的概念及其分类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方式,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手段和途径。
教学模式的选择对于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动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下面将对教学模式的概念及其分类进行详细介绍。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采用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它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手段和途径,是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教学活动的方式和方法。
不同的教学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进行选择和运用。
二、教学模式的分类根据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方式,可以将教学模式分为多种类型。
下面将对几种常见的教学模式进行分类介绍。
1. 讲授型教学模式讲授型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以讲授为主要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学模式通常采用一对多的方式,教师站在讲台上,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知识性较强的课程,如数学、物理等。
它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但也容易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性。
2. 合作型教学模式合作型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以合作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但也需要教师在组织和引导方面下一番功夫。
3. 体验型教学模式体验型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以体验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和体验式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践活动中,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但也需要注重安全和实效性。
4. 问题型教学模式问题型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以问题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教学是一种传递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则是实现这一过程的手段和方法。
在教育领域,我们常常提到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它们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进行探讨,以期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参考。
一、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交流知识和信息而采用的模式。
在现代教育中,常见的教学模式包括传统讲授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等。
不同的教学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1. 传统讲授模式传统讲授模式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也是我们传统教育中最为常见的方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主导课堂,通过讲授知识点、解释概念和示范操作等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这种模式通常注重教师的角色,学生被动接受,教学内容的传达效率较高,但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能力提升较低。
2. 互动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注重师生互动、学生参与度高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充当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互动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3. 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通过问题解决和实践探索来引导学生学习的模式。
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提出问题、查阅资料、设计实验等方式,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这种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式决定了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兴趣。
1. 讲解方式讲解方式是最为直接和常见的教学方式。
教师通过口头讲解,结合文字、图表等辅助工具,将知识点和概念传达给学生。
这种方式适用于知识讲解和概念解释,并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2. 示范方式示范方式主要适用于技能和操作类知识的教学。
概念为本课程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概念为本课程教学理念逐渐受到关注。
概念为本课程教学强调以概念为核心,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概念为本课程教学的特点、实践策略以及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概念为本课程教学的特点1. 以概念为核心概念为本课程教学以概念为核心,强调对概念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手段,从具体的实例中提炼出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深化。
2. 重视学生的主动建构概念为本课程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建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实践活动等。
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3. 强调实践能力培养概念为本课程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注重跨学科融合概念为本课程教学强调跨学科融合,打破学科界限,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使学生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
三、概念为本课程教学实践策略1. 教学设计(1)明确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围绕目标展开。
(2)设计教学情境:创设真实、生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2. 教学实施(1)引导学生主动建构: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注重实践活动: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3)加强师生互动: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学生进行充分互动,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 教学评价(1)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2)总结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E+S”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思路分析
“5E+S”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思路分析摘要:近年来,教育界对于教学模式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在高中化学概念教学方面。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度思考的需求。
因此,一种新的教学模式——“5E+S”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5E+S”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5E+S教学模式;高中化学;概念教学高中化学作为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局限于知识的灌输和机械的应用,学生容易出现记忆负担重、兴趣缺失和思维方式单一的问题。
然而,“5E+S”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发现和实践,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一、概念界定5E+S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它包含了五个阶段和一个扩展阶段,分别是激发兴趣、引导探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巩固知识和拓展学习。
第一,激发兴趣是这个教学模式的第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教师通过一些生动的实例或者引入一些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主动投入学习,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第二,引导探究阶段。
在这个阶段,教师会给学生提供一系列的探究任务。
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索,学生可以自主地发现问题,并尝试找到解决方法。
教师不再扮演传统的教师角色,而是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探究[1]。
第三,提出问题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将这些问题提出来并与整个班级分享。
这样的做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四,解决问题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会分组合作,共同解决之前提出的问题。
他们需要进行讨论、思考和实践,以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和帮助,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巩固知识阶段。
在这个阶段,教师会对之前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理解并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教学常见模式的实践和探讨
科学概念是反映科学现象和过程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是科学事实的抽象。
它不仅是科学基础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构成科学规律和公式的理论基础,更是学生能力培养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如果概念不清,就不可能真正掌握科学基础知识。
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就是要不断地建立科学概念、运用科学概念。
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概念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为了凸显重点,突破难点,许多教师在实践中采取了各种方法和手段。
笔者将以“重力的方向”这一概念的教学过程为例,谈谈教学中的有关感悟。
一、概念的引入——激疑
初中生尤其是初一的学生好奇心浓、求知的欲望强烈,但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容易不求甚解,不能深层次的把握问题的关键,所以在概念引入的过程中就激发他们产生疑问,带着疑问进入概念学习能很好培养学生关注问题实质的习惯,培养他们深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
为此,我曾经尝试以下方法:
1.通过常见科学现象激疑引入
让学生观察或回顾生活中一些科学现象,如:乒乓球离开手的下落;乒乓球在滚离桌面时会落地;手中的粉笔头释放后将会竖直下落;抛出去的物体总是落回地面上;水会往低处流。
为什么这些物体最后都会下落呢?引导根据这些现象的共同特点,开始质疑,进入概念学习过程。
2.通过科学故事激疑引入
“一个炎热的中午,小牛顿在母亲的农场休息,突然,一个熟透的苹果掉了下来,不偏不倚,正好砸在牛顿头上,牛顿想,苹果为什么不向上跑而是向下落呢?同学们,你们能回答这个问题吗?”教师以讲故事的方法,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疑问,将学生引入概念教学。
两种方法尝试之后,感觉效果并不好,课后反思:对于重力方向,学生并非一无所知,学生早已经从生活经验和小学的学习中初步明确重力方向是向下的,教师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在原有的知识层次进行激疑,肯定是不能成功的。
问题的关键是学生不清楚,也没有具体考虑过重力方向是如何向下,是垂直水平面向下还是斜向下,要想真正激发学生的疑问,只有抓住这一关键,才有可能会成功,所以,我做了如下修改。
3.通过课堂小实验激疑引入
22集超人气日本动画连续剧《超速yoyo球》正在热播中,班里有许多堂瞬一的粉丝,男孩子基本人手一个yoyo球,我问同学借了一个,上课之后,突然拿出yoyo球,学生都好奇的瞪大眼睛,老师想做什么?我请一个yoyo球高手上台演示,上下左右,无论往任何方向丢出yoyo球,只要有绳子牵着,最后yoyo球都会回到手中。
师:为什么yoyo球都会回到手中?
生:因为yoyo球受到绳子拉力,拉力的方向从球到手,沿着绳
子。
(把无形的力用有形的绳子展示出来,学生归纳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为后续分析做好铺垫。
)
换了一个乒乓球后,教师松开手,球自由下落;将球在桌面上滚动,滚离桌面时又自由下落;将球抛出,球最后落向地面。
师: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生:乒乓球最后都落向地面。
师:不同运动状态的乒乓球为什么最后都落向地面?
生:乒乓球受到了向下的重力。
师:同学们都观察得很仔细,也分析得很正确,你们知道重力方向是怎样的吗?向下?斜向下?竖直向下?(当前实验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已有的经验也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们不禁面面相觑,激疑的效果显而易见。
)
引入新概念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还可以通过类比法、提问法引入,从旧概念、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入,通过逻辑推理引入等等,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最适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引入过程中就产生疑问,带着疑问,全神贯注的投入探索之旅。
二、概念的建立——实验
学生产生疑问之后,要想真正让学生明确重力方向,建立重力方向的概念,实验能很好地帮助分散难点,突破重点。
书本实验:如图所示,铁架台放在水平桌面上,在铁架台下垫一物体使铁架台倾斜,重锤静止时观察两组悬线所处的状态。
要求学
生通过观察发现,无论铁架台是否倾斜,重锤静止时悬线总是处于竖直状态,关注点“总是”“竖直”。
该实验的缺陷:(1)没有一个直观的水平面,学生易把铁架台底部当成是水平面,或者受铁架台铁杆干扰,认为重力方向和铁杆平行。
(2)学生不能理解竖直——与水平面垂直,没有真正突破重力方向是如何向下。
(3)作为演示实验,可视性不高。
改进方案1: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每组同学发一个和乒乓球系在一起的小石块,装有定量水的烧杯,内装能把乒乓球浮起的水量,然后把烧杯往各个方向倾斜,观察现象。
该改进方案以一个简单的学生分组实验代替演示实验,可见度高,现象清楚,面向全体学生,解决了书本实验的第三个缺陷。
但是方向问题没有根本突破。
改进方案2:如图,将烧杯垫高,绳子换成红色的粗线,在重锤线的下方放一杯染色后的水,用三角板感受绳和水面的角度。
该实验通过垫高、换红色粗绳、染色等方法创设了良好的观察环境,使演示实验更直观、鲜明、清晰。
通过三角板量一量,学生把抽象的竖直向下转化成了具体的垂直水平面向下,重力方向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真正建立起来。
科学概念教学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科学事实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是建立科学概念的必要基础。
但是由于实验室中现行实验仪器难以和教材完全配套齐全,或者是药品仪器实验效果不佳等各种原因,这就需要我们授课教师多动脑筋
寻找替代品改进实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观察环境,为突破难点做好铺垫,让新概念更顺利地建立。
三、概念的深化——练习和讨论
仅从实验现象、客观规律概括得出的概念是感性的、肤浅的,改变具体情境时有可能被前概念所颠覆,建立概念后必须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通过练习、讨论等各种方式从简单到复杂,从肤浅到深入、从感性到理性,逐步理解、逐步深化。
1.画出左下图中物体受到重力的示意图,右下图中绳子所在的位置。
2.阿根廷人生活在地球的另一边,看起来是头朝下的,他们为什么不会掉下去?
通过画一画、做一做、议一议等各种形式,通过生生、师生间的交流讨论等手段,让学生真正动手动脑,进一步取长补短,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注意材料的选择:
(1)材料选择具有针对性,和学生建立在原有生活经验上的前概念要尽可能吻合,让学生在练习、讨论时发现前概念和新概念之间的矛盾。
在讨论中明确前概念的错误之处,让新概念在头脑中进一步深化理解。
如:题1学生已经建立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概念,但是一到具体图中,就会被图中斜面和铁架台杆子所困扰,往往画出的重力是和斜面垂直,绳子是和铁架台的杆子平行,通过同学间的互相纠错,能让做错的学生恍然大悟,深刻理解竖直向下的意义。
(2)材料选择要有典型性和趣味性,如题2这个材料是生活中的现实,但是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感觉特别出乎意外,图像给学生的冲击很强,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兴趣盎然的参与其中,在讨论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将概念充分强化。
四、概念的运用——活动
概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概念来解决具体问题。
因此,概念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科学概念分析、解决相关的科学问题,活动是概念运用的主要形式。
在活动中,概念不仅得到运用,在概念运用过程中,又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形成自然记忆,并借此可促进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及时暴露概念学习中的问题,有利于对概念进一步理解。
活动1:为什么重垂线可以用来检查画是否贴正?请用重垂线将班级获得的奖状贴好。
方法一:将重垂线自由下垂,将奖状的竖直边逐渐贴近重垂线,直到和线平行。
方法二:将重垂线自由下垂,用一个直角三角板靠近重垂线,将奖状的水平边贴近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
活动2:你能用重垂线来制作一个水平仪吗?(出示重垂线、t 字架、三角尺等,小组讨论后完成。
)
活动选择尽可能要做到形式多样,不但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还具有可操作性,如:活动1有些活动可在课外甚至是假期里完成,如:活动2教师要将学生进行恰当的分组,灵活安排活动时间、地
点和形式,及时给予具体的指导,及时让学生反馈并不断调整活动进度和方向。
“教学有法”,教学有着一定的原则、规律和模式,概念教学也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以“激疑——实验——讨论——活动”的模式展开学习。
但是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艺术,“教无定法”,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由于教学对象的不同,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和多样性特点决定了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不同的手段、方法、措施,引入概念、建立概念,深化和运用概念。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思考与研究,总结出科学教学的一般规律,在掌握一定原则和规律,建立一定教学模式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让我们地学生学地更轻松、更有趣、更高效,这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终生事业。
参考文献:
[1]张庆木,杨东.高效率学习.2002.
[2]叶卫华.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初探.2007.
[3]谭林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新解——教育教学研
究.2010.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学校)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