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陈列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物馆陈列内容设计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是一种融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能够对人们的知识结构或思想情感产生影响的特殊空间。
一、从陈列大纲看问题
陈列内容设计似乎有自己的一套固定的工作模式,即在了解馆藏的基础上确定陈列的大主题(有的就是展览会标内容),然后根据大主题的要求对展品做出选择和分类,并从每组展品中归纳出若干小主题,进而从若干小主题中抽择出若干中主题,若干中主题则从不同角度说明大主题。这是一项强调科学逻辑性的工作,其展开过程如同一棵树,由主杆分出若干支杆,每根支杆上又分出若干树枝,树枝上则长有若干树叶。我们称其为“主题结构”
编写陈列主题结构的工作方法,与撰写一部书时先拟定章节框架结构的做法一样。在实践中,陈列内容设计的成品就是“陈列大纲”,其思维形式主要是逻辑的,其表达形式是文字或表格化的,其内容则要具体到每件展品的描述。内容设计的成品不能光有标题和展品名录,还应有各种尺寸数据,器物形态描述(图或照片)以及展品组合的工作性说明等等。这才便于形式设计的构思。至于怎样做,在实践中并没有统一的模式。有的是同时提交两份材料。一份是大纲,另一份是包含了数据和形象材料的分柜(组合)计划;也有的是由两内容设计人员向形式设计人员详细解释大纲。实践表明,最好还是编成一份综合了大纲内容和工作性说明的陈列脚本,这对形式设计的构思最为方便。
内容设计更多地还是作为一名先行解释者所遇到的具体传播方式和技巧问题,亦即,对什么人?说什么?亦即怎样说的问题?
对什么人,根据经验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带着研究目的来利用馆藏的人们,人数不多;第二种是怀着接受教育和学习目的来利用馆藏的人们,潜在人数较多;第三种是抱着闲暇时间文化娱乐的态度来利用馆藏的人们,潜在人数最多。
对于“说什么”,亦即如何选择确定陈列主题和内容的问题。选择主题和内容时有一项原则,即不脱离本馆的性质和任务,不脱离馆藏基础。而且在内容设计思想观念中,除了遵循“双不脱离”原则外,还应该强调针对目标观众需求的原则。潜在观众需求的多样化,需要我们通过陈列展览主题和内容的多元化来对应,亦即按目标观众概念处理的陈列展览类型多元化。同样的可分为三类:第一是研究参考型陈列展览;第二类是教育型展览;第三类是通俗型陈列展览。
关于怎么说,也就是如何编排和解释陈列内容的问题。同时也部分地关联到展品表现形式的构思方向。上述三类陈列展览在一定展示空间中所投入的展品量和辅助材料种类有着明显区别。从陈列品系数(展品数与展出面积的比例)来看,越接近第一类研究参考型陈列,则实物展品密度越高;越接近第三类通俗型陈列,则实物展品密度越低。从附加解释的材料来看,越接近第一类研究参考型陈列,则越偏重逻辑性解释,宜采用制作陈本较低的指示符号——文字和图表、媒体相对单一,且空间占有量小;越接近第三类通俗型陈列,则越偏重情感性解释,宜采用制作陈本较高的图像符号——艺术语言、媒体种类多样,空间占有量大。从展出方式上看,第一二类陈列可归纳为按学科系统分类性手法,第三类陈列可归纳为综合性手法。
举办第一类陈列展览的展品密度可以提高,其形态可接近于分类排架的收藏库,只是观众与展品之间多了一道玻璃阻隔,并且每件器物旁附置了简单的说明标签。这种陈列以充分显露馆藏的特点增强了对研究者的吸引力。
关于第二类教育学习型陈列,系指以中小学生为目标观众的,内容上配合学校教育,形式上接近于教科单元式的陈列。历史艺术类博物馆最有条件用反映社会发展史等系统性陈列来满足这类观众的需求。总之,地方性博物馆有义务承当起配合当地学校教育的工作,诚能通过针对性更强的陈列内容和形式吸引并稳定地拥有学生观众,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人
们对博物馆社会价值和存在意义的怀疑。
第三类通俗型陈列展览所针对的潜在观众面广,量大。成为主要服务对象,为此投入的展出面积和人力物力最多,工作量最大。有参考价值的经验:如观众量往往与自身宣传的广度和深度有关,因而要增强产品推销意识,轻视这项工作是不明智的。积极接纳来自外域的巡回展览,无疑是提高观众量的有效手段,因而在陈列工作的年度规划中不应空白,通过田野工作或捐赠途径一次性获得数量较多或质量较高的新藏品时,本身就含有一种容易引人关注的新闻价值,但它具有时效性,应抓住机遇举办专题展览,在不脱离本馆性质任务和馆藏基础前提下,结合社会关心焦点选题举办展览,也是吸引普通观众的有效办法。类似的经验还可以举出一些,诸如增加观众服务设施和改善服务态度等,都是博物馆举办经常谈论到的话题。
我们的陈列设计(尤其是内容设计)观念比较陈旧,其中所包含的许多问题尚有重新认识的必要,理想的陈列更新只有在正确的设计观念指导下才能生产出来。
所谓设计观念,主要指设计者怎样看待陈列展览中各种传播要素(包括观众、选题、展品、解说方式等)的问题。
1、普通观众的特点。
2、主题选择方式。主题是内容的眼睛,也是激发参观动机的重要因素,一个陈列能否满足和是否对准普通观众的需求,往往从主体上就能看出来。在历史艺术类博物馆至今普见器物性的陈列主题,它源于藏品决定论的选题方式,即选什么题要看有什么种类的藏品,亦即该类藏品量能否撑起一个相关面积的展出空间。这从馆内业务连续性角度看,显得相当自然。但从普通观众角度看就会觉得欠妥。因为器物性主题仅指出了信息载体类别,而不是被理解的信息,它意味着要普通人对不属于自己时代和文化的物品本身直接感兴趣,这不现实;并且各地同类博物馆藏品大同小异,二体现在藏品形态上的区域特色不是内行人的眼睛便难以识别。所以,器物性主题在普通人看来是缺乏个性特点的,也是于已无关的专业问题,不易引发兴趣。
我们认为,与其用器物性主题,不如用叙事性或景观性主题更能对应普通观众。区别在于,前者仅限于展品类别描述,解释度低,后者则是对展品意义的概括揭示,解释度高;前者往往与专业志趣相关联,后者荣誉与普通人的兴趣相联结。叙事就是叙述当地曾今发生过的某个历史事件,景观就是再现某种文化现象。这样的主题不仅具有人情味,还包含悬念性和情节性等兴趣激发因素,并且能突破器物类别的共性框架,显示出陈列的鲜明个性。事或景的选择当然应该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由此使博物馆成为人们经常想到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窗口。
3、藏品观念。选题方式的变化不是孤立的,是与设计者的展品观念更新密切相关。选择叙事性或景观性主题会引起两个有关展品的忧虑,首先,这种主题意味着内容集中,势必排斥很多不符合主题要求的藏品,有藏品利用率低之嫌。这样的话可以用其他主题或类型(尤其是展品密度极高的研究参考型)的陈列来避免丰富的藏品陷于“死藏”。我们主张用多元类型陈列并存。其次,这种主题会使设计者感到主题要求的现有藏品量少得不足以撑起一个相当面积的展出空间。这正反映出我们的展品观念还比较陈旧。按照为观众照想的观念设计陈列,就不在乎室内真品件数有多少,也不指望尽有真品充填展出空间,亦即不在乎媒体的数量,而是要尽量为观众增加与主题相关的背景材料,这好似普通观众理解的阶梯,亦即追求媒体的质量。展品观念反映在陈列构成上的发展趋势是陈列媒体中由藏品转化来的“实物真品”与根据陈列设计要求制作的“现时人工媒体”两者比重发生变化。“实物真品”比例较高,本身并不意味着陈列有相应的传播质量。与“现时人工媒体”相比,两者在传播功能上是有区别的:实物真品偏重于告诉观众有什么,起着使人确信真实的物证作用,而现实人工媒体偏重于告诉人们某事物怎么样,起着使人理解对象的解释作用。现实人工媒体在说明主题的时候显示出比实物真品更多的优越性(可外露、可剖视、可触摸、可操作、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