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山水田园诗
描写山水田园诗的古诗
描写山水田园诗的古诗以下是一些山水田园诗的古诗:
1.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 《春日田园杂兴十二首》宋·范成大
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奇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以上是描写山水田园诗的古诗,希望您能够满意。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内容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内容孟浩然(689-740)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山水田园诗是唐宋时期诗歌创作中最为流行的一种体裁。
孟浩然以山水田园为主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创作风格,缔造出了一种符号化的田园美好。
他的诗歌极富情趣,充满生机,饱含大自然的神韵,配以清新悠扬的抒情,使一切变得宁静与美妙,其真挚的叙事和浪漫的境界为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鉴赏标准之中。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作以景物描写为主,在此类诗作中他将自然风光描绘得非常生动逼真,体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但在描写景物的同时也离不开人文的元素,他的诗作细腻且极富意蕴,其中包含着诗人的细腻情感和极强的抒情色彩。
比如《咏梅》中,孟浩然以极其细腻的言辞描述了梅花的状态,叙述梅花自苍苍山下而来,逢春便盛,一如历代称颂梅花的传说,再现了一幅梅花傲霜绽雪的美妙景象;《登乐游原》中,孟浩然则以大自然的美景激发着他的心情,抒写游原的丰美,时而仰望远山,时而凝视近水,把自然的美景具象地呈现在了读者的眼前,犹如山清水秀的田园画卷,让人耳目一新。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让人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震撼,也见证了他对自然美丽的钟爱之情。
他将大自然丰富的元素如山、水、田园等运用到自己的诗作中,运用精巧的笔调融入人文元素、诗人情感与思绪,使每一首诗都充满了灵动、情趣、生机,构造出他独特的田园风光,令人神往,如梦如画。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以其优美的语言、犹如画卷的美景、深邃的意境,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和表现方式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中最优美的景物描写之精品。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代表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抒发他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捕捉大自然的风光,映射出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他的诗作将大自然的美景与人文的情怀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使山水田园诗令人感叹万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受到了海内外读者和学者的广泛赞赏。
孟浩然《宿建德江》
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基本上都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往往即兴而发,看上去是随意点染,实际上句句都有很深的意境,可以说是自然平淡而意味无穷。
我认为,这首诗最妙的地方是第三句中的“低”,按照语法说,这是使动用法,就是说,因为旷野很开阔,满眼望去,全被天占据了,大地像被压缩成一条水平线,那些平日看起来很高的树木,这个时候仿佛被天压得很低很低,有一点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这也可能是,孟浩然想说,人和天相比,太渺小了,有那么一点无奈。
但转眼间,就使人眼前一亮。
孟浩然眺望远方,愁思越来越愈浓的时候,再收回目光,他突然发现,原来身边的水面还有一轮明月离自己那么近。
这一轮明月,好像让他的思路渐渐明朗,心里的忧愁慢慢地散开了,也许明月清风才是自己最终的归宿吧。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大多是这样情景交融、融情于景。
其实这也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一个主要特点,有人说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也就是说,诗人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诗人自己的主观情感。
情和景的关系,不仅仅是互相的衬托,更是一种自然清新的融合。
还有就是,素淡的白描手法、类似水墨一样的渲染风格,以及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等等也是山水田园诗的主要特点,这些我们在王维的诗中也可以看到很多,比如大家都熟知的《鸟鸣涧》和《山居秋暝》。
在诗人的笔下,自然山水是他们的朋友,人和自然、情和景的契合交融达到很高的境界。
可以说,中国的山水诗到了盛唐,已经走向了完美和纯熟。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苏轼说王维的。
其实孟浩然的诗,好像也有这样的意境。
大家有没有看过赵孟頫的一幅画《水村图》,是一幅水墨山水,画的是赵孟頫朋友隐居的地方,江南水乡的小景,远处是山,沙丘低峦,近处一片水边风光,疏树荒村,渔舟出没,水色苍茫,掩映着茅舍,似乎和远山遥遥相接,远山和近处的房舍、树木都在烟雨之中。
仔细看,那幅画中毛笔与纸面接触的痕迹特别疏松而轻盈,真的是从心所欲,这也正好是中国文人淡泊和优雅的内心世界的投射,真可以说是如歌如梦。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大全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孟浩然山水田园诗大全1、《途次望乡》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
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
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阳台。
可叹凄惶子,高歌谁为媒。
2、《晚泊浔阳望庐山》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
3、《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4、《登鹿门山》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
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
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
金涧饵芝术,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5、《北涧泛舟》北涧流恒满,浮舟触处通。
沿洄自有趣,何必五湖中。
6、《登鹿门山怀古》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
沙禽近初识,浦树遥莫辨。
渐到鹿门山,山明翠微浅。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
金涧养芝术,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缆事攀践。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7、《洞庭湖寄阎九》洞庭秋正阔,余欲泛归船。
莫辨荆吴地,唯馀水共天。
渺弥江树没,合沓海潮连。
迟尔为舟楫,相将济巨川。
8、《湖中旅泊,寄阎九司户防》桂水通百越,扁舟期晓发。
荆云蔽三巴,夕望不见家。
襄王梦行雨,才子谪长沙。
长沙饶瘴疠,胡为苦留滞。
久别思款颜,承欢怀接袂。
接袂杳无由,徒增旅泊愁。
清猿不可听,沿月下湘流。
9、《江上别流人》以我越乡客,逢君谪居者。
分飞黄鹤楼,流落苍梧野。
驿使乘云去,征帆沿溜下。
不知从此分,还袂何时把。
10、《梅道士水亭》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11、《采樵作》采樵人深山,山深树重叠。
桥崩卧槎拥,路险垂藤接。
日落伴将稀,山风拂萝衣。
长歌负轻策,平野望烟归。
12、《夜归鹿门歌》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山水田园诗四首之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一生大 部分时间在家乡鹿门山隐居,四十多岁时曾往长安、洛阳谋 取功名,并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晚年张九龄为荆州 长史,聘他为幕僚。有《孟浩然集》,存诗二百余首。此诗 作于开元十八年(730)漫游吴越之时。
孟浩然是与王维齐名的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是唐 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他的山水诗或写游历 所见各地山水景色,或写家乡自然风光。其中往往在抒写孤 高的情怀中夹杂着失意的情绪,在以景自娱中融入了旅愁乡 思的情怀。如《宿建德江》《江上思归》等.他的田园诗主 要是写隐居生活的高雅情怀和闲情逸致。如《过故人庄》。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这两句哪些字用得好? 为什么?
从船上望去,空旷的原野茫茫 苍苍,远处的天空比树木还要 低.明月中天,倒映水中,与游 子是这样的接近。一个”低” 字寄寓着诗人沉闷、抑郁的 愁思,一个“近”字写出诗 人孤独寂寞的心境。
移舟泊烟渚
• • • • • “移舟”即移动小船 “泊”指停泊夜宿; “烟渚”指烟雾朦胧的小洲。 第一句点题,介绍了诗人观赏景物的立足点。 起句“移舟泊烟渚”,泊,停船过夜。诗 人停船在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
“日暮客愁新” 客,诗人自指。日暮,诗人又有了新的 愁思。 该句写了诗人欣赏景物的心情--淡淡 的忧愁。
山水田园诗鉴赏
诗歌鉴赏山水田园诗鉴赏一、例析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归园田居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山居秋瞑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辛夷坞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小结:山水——风光优美(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情怀田园——生活恬然二、思想内容A、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
B、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
C、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D、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
E、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
三、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四、写景的方法①描写角度——如近景与远景、俯视与仰望等;②描写顺序——如从外到内、从近到远等;③描写方法——如正面与侧面、实景与虚景(现实与想象、神话,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粗笔勾勒(白描)、远近结合、点面结合、五觉(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结合、声色结合等。
五、课堂练习: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6分)待储光羲不至[唐]王维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要欲:好像。
了自:已经明了。
空复情:自多情。
(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2分)答:(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4分) 答: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山水田园诗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以下是其主要的表现:风格平易自然: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风格平易自然,他的诗歌语言朴素、自然流畅,表达出对自然美的真挚感情。
他善于用朴实的语言、真实的情感和自然意象,来表达自己对山水田园的感受和情感。
描写细致入微: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在描写自然景色时非常细致入微,他善于用精致的笔触、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形象,展现出自然景色的美丽和神韵。
他的诗歌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妙与神奇。
情感含蓄深邃: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在表达情感时含蓄深邃,他很少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暗示出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他的诗歌情感深沉、意味深长,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融合历史、文化元素: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不仅表现自然美,还融合了历史、文化元素,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遗产的描述,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内涵,使诗歌更具有历史感和文化价值。
意境深远: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在塑造意境上非常成功,他的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事件,创造出一种深远、清新的意境,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受到一种静谧、优美的氛围。
总的来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以其平易自然、细致入微、情感含蓄深邃、融合历史文化元素和意境深远的艺术特色,成为了唐代山水田园诗的重要代表之一。
除了上述的艺术特色,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对时令和季节的描写: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注重对时令和季节的描写,他善于捕捉自然景色的变化和特点,用诗歌表达出不同季节和时令的自然之美。
他的诗歌让人感受到四季的交替和自然的变化,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律动。
对自然生命的关注: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注重对自然生命的关注,他常常描绘自然生物的活动和生活,如鸟、兽、鱼、虫等。
他的诗歌通过这些自然生命的描绘,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生命的敬畏和热爱。
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还注重对田园生活的描绘,他通过对农民、渔夫、山民等普通人民的生活劳动的描述,展现出田园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人民大众的勤劳朴实。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研究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研究一、本文概述孟浩然,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著称。
他的诗作不仅描绘了山水田园的美丽景色,更寄寓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哲学思考。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探索其诗歌的艺术特色、主题思想及其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通过对孟浩然诗歌的细致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创作风格、情感表达以及他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
本文还将对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进行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分析,以期更全面地揭示其诗歌的魅力与价值。
二、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主题与风格孟浩然,作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其诗作在主题与风格上均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他的诗歌主题广泛,涵盖了山水之美、田园生活、隐逸情怀等多个方面,且常常融入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在风格上,孟浩然则以其清新自然、平淡真挚的艺术特色而著称。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首先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题。
他善于捕捉山水间的细微变化,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例如,《春晓》一诗中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便通过对春天清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同时,他也常常借景抒情,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使诗歌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除了自然景色外,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还以田园生活为重要主题。
他通过对农家生活的描绘,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如《过故人庄》一诗中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便生动地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场景,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在风格上,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以清新自然、平淡真挚为主要特色。
他的诗歌语言质朴无华,却又不失韵味。
他善于运用白描手法,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现自然景物的神韵。
他的诗歌情感真挚而深沉,往往能够触动人的内心。
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孟浩然的人生态度和审美观念密切相关。
他追求自然与真实,崇尚隐逸与超脱,这些思想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在主题与风格上均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孟浩然的代表作
孟浩然的代表作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代表作如下:
《过故人庄》《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早寒江上有怀》《田家元日》《凉州词》《夏日南亭怀辛大》《秋宵月下有怀》《与诸子登岘山》《秋登兰山寄张五》《春中喜王九相寻》《西山寻辛谔》《夜渡湘水一作崔国辅诗》《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来闍黎新亭作》《梅道士水亭》《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和宋太史北楼新亭》《白云先生王迥见访》《南还舟中寄袁太祝》《临涣裴明府席遇张十一、房六》《寒夜》《书怀贻京邑同好》《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宴张别驾新斋》等等。
孟浩然(689年至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阳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
曾隐居鹿门山。
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
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龄遭贬官途过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
孟浩然背上长了毒疮,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
孟浩然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古诗赏析及翻译
孟浩然《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古诗赏析及翻译《宿建德江》是一首不以行人动身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抒发旅途愁思的诗。
全诗淡而有趣,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很有特色。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zhǔ),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释]建德江:新安江流经建德县(今属浙江)的一段江面称建德江。
移舟:将船靠近岸边的意思。
泊:停船靠岸。
烟渚:雾气迷漫的江岸。
渚:水中小块陆地。
《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日暮:黄昏。
客:指诗人自己。
新:增添。
野旷:原野空旷辽阔。
旷,空阔的意思。
天低树:远处的天空显得比树还低。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两句是说,原野广漠,放眼望去,远处天地相连,天似乎比树低;江水清澈,人在船上,月映水中,月光返照,似乎月离人很近。
诗句借对景色的清淡描述,衬托出孤寂的情怀,极为委婉动人。
天地寥廓,诗人却孑然一身,只有一轮孤月和他相近,孤单的境况不问可知。
写景寓情,客愁自见。
而所刻画之景色,如一幅秀丽的写生画。
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称之为“神品”。
清人张谦宜以为:“‘低’字、‘近’字,宋人所谓诗眼,却无造作痕,此唐诗之妙也。
”译文: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
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译诗、诗意]把小船停泊在雾气弥漫小洲边,夕阳西下漂泊的旅客更添惆怅。
原野空旷天幕低垂在树林后边,江水清澈倒映出明月伴我身旁。
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是唐朝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田园诗的人,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
孟浩然的山水诗多是写他故乡襄阳的名胜,象《秋登兰山寄张五》、《夜归鹿门歌》、《江山思归》等,将襄阳的山水、烟树、新月、小舟刻画得平常而亲切。
他的田园诗数量不多,但生活力息浓厚,如《过故人庄》、《游精思观回珀云在后》等,农家生活的简朴,故人情谊的深厚,乡村气氛的和谐,都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唐诗三百首 孟浩然《春晓》全文赏析
春晓孟浩然(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春日,不知不觉,一觉睡到天明,醒后听见周围传来鸟儿欢快的啼叫声。
回想昨夜风雨交加的声音,不知有多少花儿被夜雨打落。
【作者】孟浩然,字浩然,号孟山人(因他未曾入仕),世称“孟襄阳”(唐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
初唐诗人,山水田园派,与王维并称"王孟",为山水派谢灵、谢药运,田园派陶渊明的后继者。
这一诗派的诗人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多为五言、七言格律,其中尤以五言见长。
他的诗中有壮阔山川景色的描绘,有山林隐逸者幽居情景的描写,有旅途情景的叙述,也有田园农家的生活的反映,摆脱了禄唐应制咏物的狭隘境界,更多地抒发了个人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气息,在当时极富盛名。
【赏析】《春晓》是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
诗中描绘了一幅春日清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首句破题点明季节,写春睡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
在这温暖的春夜中,作者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此句流露出作者爱春的喜悦心情,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
“处处”是四面八方的意思。
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闻啼鸟”即“闻鸟啼”,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
三句作者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末句回到眼前,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由喜春转为惜春。
作者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
惜春也是爱春,喜悦是全诗的基调。
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不是写所见而是写所闻及所想。
把自己的听觉感受写出来,然后由读者体味、再现作者描绘的意境。
孟浩然《宿建德江》的意思及赏析
孟浩然《宿建德江》的意思及赏析孟浩然《宿建德一江一》的意思及赏析宿建德一江一①孟浩然移舟泊烟渚②,日暮客③愁新。
野旷天低树④,一江一清月近人。
①建德一江一:指新安一江一流经建德县的一段,在今浙一江一省境内。
②烟渚:指笼罩在烟雾下的一江一中陆地。
③客:指诗人自己。
④野旷:原野空旷。
天低树:天比树还低。
黄昏时将船停靠在烟雾缭绕的沙洲上,日落黄昏时,羁旅之愁涌上了心头。
远处的旷野使天空显得比身边的树还低矮,一江一上倒映着月亮,似乎就在舟中人的身旁。
【清冷之美】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有一种清冷宁静的感觉。
《宿建德一江一》中的船夫,不仅思乡情切,更是倍感孤独和凄清。
在烟雾弥漫的一江一心小岛上停泊,四面环水,远离尘嚣;在这样的环境中,平添一段乡愁,而且是新愁压旧愁。
野旷天低树,一江一清月近人。
遥远的天空似乎也低垂了,更远的月亮似乎离人更近了。
远与近,高与矮,在这薄雾冥冥中变得不确定起来,这是孟浩然式的清冷之美。
【赏析】“天低树”、“月近人”,这些都是并不存在的事情,虽然有违自然规律,但在作者的笔下却显得很正常,这是因为他此时的心境,并不是像地质学家研究天文地理一样是客观科学的。
他内心忧郁,看任何事物都蒙上了自己的感一情一色彩。
因此当我们读到他所写的景色时,也就能感受到作者内心是何种颜色了。
将感情隐藏在写景中,这样的景色更有个一性一。
【启示】一个国家只有安定和谐,才能得到艺术上的复兴。
孟浩然所在的唐朝,是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
那时候知识分子只要有能力,就能谋得一官半职,他们没有亡国之忧,也受到社会的尊重。
所以在这一时期的文人内心中是很轻松而又任一性一的,相比于那些晚唐的诗人,他们是幸福的。
在这样的环境中,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诗人、画家、书法家。
一江一》的意思及赏析" alt="孟浩然《宿建德一江一》的意思及赏析"/>。
唐代田园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最新)
【篇一】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的诗句【1】: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2】: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3】: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孟浩然【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5】: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6】: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7】:喜逢金马客,同饮玉人杯。
--孟浩然【8】: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9】: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10】:知音世所稀。
--孟浩然【11】: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12】: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13】:欲取鸣琴弹,恨不知音赏。
--孟浩然【14】: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孟浩然【15】: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16】:对于这首诗我情愿一读再读,它勾起了我对儿时无限的思念。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天酣睡,醒来时不觉已经天亮了,处处都可以听到悦耳动听的鸟的鸣叫声。
夜里沙沙的风声雨声,不知花儿吹落了多少这首诗看似平淡无奇,却韵味无穷,全诗行文如流水,自然平易,内蕴深厚。
--孟浩然《春晓》【17】:绿树村边舍,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18】: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诗丁大不至》【19】: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孟浩然《早寒有怀》【20】: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孟浩然【篇二】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的诗句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2、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唐诗之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诗之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诗歌背景《秋登兰山寄张五》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一首山水田园诗。
孟浩然以弱冠之年离开家乡河南唐县,前往长安求学。
他爱好诗词,也广交文友,与李白、王之涣等人交往甚密。
孟浩然精于山水田园之景,诗歌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秋登兰山寄张五》是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
诗歌解析上半部分秋日的白天离错落的山林石石壁壁,孟浩然领略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并感慨生命如此短暂,我们应该珍惜时间、把握人生。
诗中写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表明了作者对人生的理解和认识。
“衣带渐宽”的意义是,人生的路途越走越宽,积累越来越多的经验和技能,最终达到人生的高峰。
“终不悔”则是表示,一生中,纵然经历了无数委屈与挫折,积累了无数的磨难和经验,却从未后悔过。
下半部分孟浩然在山顶上写下了这首《秋登兰山寄张五》。
他借助笔端,将自己的情感和心情融入诗中。
诗中写道:“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 孟浩然看到孤云追逐野鹤,在自己的眼中,心中非常羡慕。
这时,他写下了“岂向人间住”,表明了自己对此事的惋惜。
接着,孟浩然继续叹惋:“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 在孟浩然的眼中,沃洲山无疑是保留了自然风光最为完整的地方。
他在此处感受到了宁静、自然和美好。
“时人已知处”则是表示,这个地方并非隐秘,很多人都知道这里。
在此处停留,是对美好自然风光最好的享受。
整体感受整首诗歌构思独特,用情景的描绘、情感的表达来烘托孟浩然的人生观。
诗句优美多姿,那种写意、畅快、洒脱、大度的境界触人心弦,让读者对生命和世界产生了深刻的感受。
作者以扑朔迷离的场景手法,描绘出秋天的自然美景,而将自己身处其中,通过艺术的创作,体现出对自然世界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整篇诗歌的结构、主题和语言都相当完美,展现出了孟浩然的高超艺术功力和深厚的文学素养。
诗歌赏析语言才情孟浩然诗歌语言工整而不拗口,抒情深沉而不矫揉造作,表情露骨而不骄人。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具有以下几个艺术特点:
1. 主题多样:孟浩然的田园诗涵盖了多个主题,包括自然美景、农村生活、友情、离别等,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2. 风格自然:孟浩然的田园诗往往以自然为背景,语言质朴,风格清新自然,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3. 情感真挚:孟浩然的田园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感慨,以及对友情和离别的深深感慨。
4. 语言简练:孟浩然的田园诗语言简练明快,不事雕琢,用简单的语言描绘出丰富多彩的自然和人生。
5. 意蕴深远:孟浩然的田园诗不仅描绘了自然和人生,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思想内涵,让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
以上是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一些艺术特点,供您参考。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诗人研究专家。
山水田园诗100首
山水田园诗100首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一):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唐·孟浩然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
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
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
3、《归园田居·其一》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4、《归园田居·其二》晋·陶渊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5、《归园田居·其三》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6、《归园田居·其四》晋·陶渊明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圬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7、《归园田居·其五》晋·陶渊明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能够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8、《春中田园作》唐·王维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9、《新晴野望》唐·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孟浩然《春晓》古诗讲解和赏析小学生必学古诗词
孟浩然《春晓》古诗讲解和赏析小学生必学古诗词孟浩然是唐代文学家中以山水田园诗最为出色的代表之一。
他的诗作以情趣婉约而脱俗,与自然融为一体。
其中,他的《春晓》被视为小学生必学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为大家讲解和赏析孟浩然的《春晓》。
《春晓》原文如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以描绘春天的清晨为主题,通过描述春日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的生活场景,表现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先,诗的开头两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早晨景象。
春天的清晨,阳光暖暖地洒在大地上,温暖的空气中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气息。
而人们在这个美好的时刻,还在沉睡中,却已能够听到到处响起的鸟儿鸣唱声。
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活力和美好。
接着,诗的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通过对夜晚风雨声和花落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对春天的表达。
夜晚的风雨声和花朵的凋落,表明春天已经来临,轻柔的春风和雨水带走了冬天的寒冷,万物复苏。
花的凋落也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对比之下,更突显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诗歌情感鲜明且意境深远,表达了孟浩然对春天的深深眷恋和感悟。
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使诗作更富有感染力。
其中,“春眠”与“晓”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春天的醒目和活力。
同时,“闻啼鸟”与“夜来风雨声”构成明显反差,通过对声音的描绘,以感官的方式向我们传达出春天的到来。
孟浩然的《春晓》适合小学生学习,无论是从诗歌的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能够帮助他们培养对于诗歌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学习这首诗,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增加对自然的感悟力,还能够培养学生对于文字的敏感性和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孟浩然的《春晓》,小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的美妙和魅力,培养对于文学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同时,通过分析和赏析这首诗,小学生能够学习到如何运用对比等修辞手法,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总之,孟浩然的《春晓》是一首简短而具有深意的古诗,其浓郁的春意和巧妙的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成为小学生必学的经典之作。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赏析: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赏析: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孟浩然的《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深入赏析:一、作品原文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唐代〕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山色昏暗听到猿声使人生愁,桐江苍茫夜以继日向东奔流。
两岸风吹树动枝叶沙沙作响,月光如水映照江畔一叶孤舟。
建德风光虽好却非我的故土,我仍然怀念扬州的故交老友。
相忆相思我抑不住涕泪两行,遥望海西头把愁思寄去扬州。
2、注释桐庐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境。
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
旧游:指故交。
暝(míng):指黄昏。
听:一作“闻”。
沧江:指桐庐江。
沧:同“苍”,因江色苍青,故称。
建德:唐时郡名,今浙江省建德市一带。
汉代,建德桐庐同属富春县。
此外以建德代指桐庐。
非吾土:不是我的故乡。
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维扬:即扬州。
《洞书·禹贡》:“淮海维扬州。
”遥寄:远寄。
海西头:指扬州。
隋炀帝《泛龙舟歌》:“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
”因古扬州幅员辽阔,东临大海,故称。
三、创作背景诗人应举不第,离开长安后,为了排解苦闷,曾一度漫游江淮。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是诗人夜宿桐庐江上时,怀念扬州旧友而作。
四、文学赏析这首诗在意境上显得清寂或清峭,情绪上则带着比较重的孤独感。
诗题点明是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广陵友人之作。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首句写日暮、山深、猿啼。
诗人伫立而听,感觉猿啼似乎声声都带着愁情。
环境的清寥,情绪的黯淡,于一开始就显露了出来。
次句沧江夜流,本来已给舟宿之人一种不平静的感受,再加上一个“急”字,这种不平静的感情,便简直要激荡起来了,它似乎无法控制,而像江水一样急于寻找它的归宿。
山水田园诗四首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早寒江上有怀》木落雁南渡。
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
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简介: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皆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
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
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欢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
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
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愧者,浩然也。
集三卷。
泊:《韵会》{止也。
舟附岸曰泊}。
渚:《尔雅释水》{水中可居曰洲,小洲曰渚}。
暮:《说文》{日且冥也}。
傍晚。
野:《说文》{郊外也}。
邑外曰郊,郊外曰野。
又距王城二百里以外至三百里曰野。
旷:《博雅》{远也。
大也}。
《说文》{明也}。
师古曰{旷,空也}。
参考翻译:我把小船停靠在烟雾缭绕的小沙洲边,夜晚来临的时候我心中又多了一些哀愁。
大地一望无际,远处的天空看来比树还低。
江水澄澈见底,月亮好像也体会到我的孤独寂寞,悄悄的来到了我的身边。
这首诗写诗人夜宿建德江,想起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四海漂泊,居无定所,孤独寂寞而产生的淡淡哀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孟浩然最著名的十首诗
孟浩然最著名的十首诗孟浩然,盛唐时期著名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他是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是王维的先行者,二人共同开创了“山水田园诗派”。
他有非常多的诗歌让人耳熟能详,其中有很多首更是脍炙人口。
1、《春晓》:这首诗堪称孟浩然诗中传播最广、知名度最高的作品,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全诗如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宿建德江》: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
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
全诗如下: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早寒江上有怀》: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
整首诗透露出作者长安碰壁之后的牢怅然和真切的思乡之情,格调深沉含蓄。
全诗如下: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4、《渡浙江问舟中人》:这是孟浩然七言诗的代表作,全诗运用口语,融合叙事、写景、抒情,用最简单的笔调勾勒出了最高远的意境。
全诗如下: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是唐代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著名的干谒诗,全诗既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伟景观,又表现了自己渴望入仕的心情。
全诗如下: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6、《过故人庄》:这是山水田园诗中的经典。
诗人描写了一个淳朴的田园风光,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全诗如下: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7、《秦中寄远上人》:全诗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作者当时困苦的境地和对仕途的失望,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惆怅和抑郁。
全诗如下: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本文转自:溧水.杨孝林的博客[内容摘要]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不惑之年赴长安应进士试落第后,在吴越一带游历多年,到过许多山水名胜之地,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
孟浩然是盛唐田园诗派的先导,在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不能实现的情况下,寄情山水,寄情田园,关注田园生活,并达到一种情景交融、物我同化的境界,他的山水田园诗,以清淡平和之心,写清新自然之物,应该说,他的创作奠定了盛唐山水诗派的基础。
他在诗中创造了“清”“淡”的意象群,形成了其独特的“清”“淡”之风。
本文试从其的“清”“淡”意象群的创造和“清”美风格等方面简单作了一点论述。
[关键诗]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意象群“清”美作为盛唐著名的诗人,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表现他与众不同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在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中,孟独爱清淡之美。
他的诗很注重清美的意境的创造。
他在诗中创造出了一系列“清”的意象群和“淡”的意象群,善于以清淡平和之心,写清新自然之物,从而形成了他的山水田园诗“清”美的风格。
一、具有鲜明个性的“清”和“淡”的意象群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尤其是古代诗论中一个常用概念,其内涵或指意和象,或指意中之象,或指一种境界,或指某种艺术形象。
构成意象的要素是物象。
袁行霈先生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一文中指出:“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
但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
这时它要受两个方面的加工:一是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和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二是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和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
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
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意象中的那个意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意象是带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载《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出版)。
因此,诗歌中的意象最具有鲜明的个性,最能表现出诗人诗歌的风格。
孟浩然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高手,统观他的诗,不难发现,诗人在作品中构建了属于他自己的意象群,这意象群的特征可用两个字概括,即“清”和“淡”。
对“清”的特点,明代诗论家胡应麟有他独特的见解:诗最可贵者清,然有格清,有调清,有思清,有才清……若格不清则凡,调不清则冗,思不清则俗。
他认为“清”是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清”是格调思才的浑融,是超凡脱俗的清远,是由“清”字而生繁出来的各种清澈明净、清幽淡远的艺术境界。
(一)“清”的意象孟浩然诗中有许多“清”字的句子,如: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夏日南亭怀辛大》)落日清川里,谁言独羡雨。
(《西山寻辛谔》)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晚春》)归途未忍去,携手恋清芬。
(《同王九题就师山房》)他诗中许多景物,多用“清”来修饰。
据有人统计,他的100多首山水诗中,共有50多处用了“清”字。
归纳一下,他所构建的“清”的意象群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关于水“清”的意象。
请看下列诗句:何时还清溪,从尔炼丹液?(《山中逢道士云公》)闲居枕清洛,左右接大野。
(《宴包二融宅》)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在孟浩然的诗中,江水是“清江”,溪水是“清溪”,除此之外还有“清川”、“清流”、“清泉”、“清露”等等。
二是关于时间“清”的意象。
如《登鹿门山诗》中写道:“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中,诗人称早晨为“清晓”。
又如《送谢录事之越》中写道:“清旦江天远,凉风西北吹。
”其中又有了“清旦”的意象。
除此之外,关于白天和黑夜这两个时间,孟浩然诗中还创造了“清昼”和“清夜”的意象,这两个意象不仅是白天和黑夜都有了“清”的气色,也使全诗的境界都有了“清”的气象。
三是关于音响“清”的意象。
如上文引用诗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中的“清响”,还有“清音”、“清听”等,除此之外,还有“清弦”、“清风”等与声音有关的意象。
四是关于光辉“清”的意象。
这些意象像过滤镜,能起到过滤色彩、化淡艳光的作用,从而使诗歌的整个境界呈现出“清”的气象。
如《耶溪泛舟》中写道:“落景余清辉,轻桡弄溪渚。
”此时应是傍晚时分,应该是霞光满天,诗人却用“清辉”一词,淡化了霞光的色彩,使整首诗就有了“清”的色调。
此外还有“清光”等意象。
另外,孟浩然诗中还有许多关于人物的容颜、谈吐、思想,以及动物等各个方面“清”的意象,如:“清颜”、“清谈”、“清思”“清兴”“清猿”等。
这些清的意象都具有构成孟诗清的风格的作用。
(二)“淡”的意象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中的景物大都是淡色的,不事粉饰,主要有青、翠、绿等颜色,很多意象都用“青”、“绿”、“翠”来修饰,极少有华丽耀眼的色彩,此外还有不少意象是以淡色景物的名称出现的,主要是“泉”“溪”“河”“川”“潭”“水”等水的意象和“藤”“萝”“竹”“兰”“松”“柏”“杨”“柳”“苔”“蔓”等植物意象,据统计这类意象有近80个,这些意象构成的淡色景物占据了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绝大部分诗作。
这些“淡”的意象群,根据其表现力,也可大致分成下列几类:一类是表现宏大场景的意象。
孟浩然不是浪漫主义诗人,他的山水田园诗境界和气势大都“秀气”,但他也常以宏观的淡美的意象来表现大景域的山水淡美,如“朝游访名山,山远在空翠”,此是远景描写;如“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这是近景特写,还有的是从上往下以鸟瞰的方式表现的,但无论哪种方式,视角都很大,高山流水的宏大场面尽入笔下。
二是表现中等场景的意象。
此时诗人观察景物距不远也不近,是中距离描写景物。
如《过故人庄》中写道“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此句是中景写法,因为诗人只有立身村外,站在中等距离的位置,才能看清村子及村外的景色,才能写出了全景式的村景。
三是表现微观场景的意象。
诗人观察的范围很小,笔下的意象只能反映一个小场景的景象,就像一个个细节描写,但诗人常能抓住一点而不及其余,着力放大这一意象,使这种意象具有清新奇特、赏心悦目的特征,这正是他意象创设的高明之处。
如“灨石三百里,沿洄千嶂间。
沸声常活活,存势亦潺潺。
跳沫鱼龙沸,垂藤猿攀缘。
”(《下灨石》)灨石这一段水路很长,沿路的景物也很多,诗人从细微处入手把笔触聚集“垂藤”这个意象上,表现赣石两岸的的层峦迭嶂。
上述“清”和“淡”的意象,在构成孟诗“清”和“淡”的风格方面具有极活的表现力和渲然力。
二、不同凡响的“清”美孟浩然在他的诗中创造了“清”的意象群和“淡”的意象群,表现了山水田园清淡的自然美及诗人醉心于“清”“淡”的审美情趣,从而形成了独具的“清淡”的诗歌风格。
对孟诗“清”的领悟,明代诗论家胡应麟自有他的看法,他认为“清”是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清”应是超凡绝俗的清远,是由“清”而衍生出来的清澈明净、清幽淡远的艺术境界。
(一)“清幽”之美孟浩然落第后在吴越一带游历多年,后一直隐盾乡野、娱情山水。
他的不少山水田园诗自然流露出他的悟淡隐遁情怀,呈现出一种清幽的美。
如脍炙人口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初读,似觉平平淡淡。
仔细品味,便觉其魅力无穷。
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语言,也没有奇绝的艺术手法,通俗的如白话,但整首诗的韵味却清幽悠远。
诗人写春天,只选一个侧面,既没有写五彩斑斓迷人的色彩,也没有写醉人飘香的春花。
他只是从听觉角度,他写春天的声音:处处有鸟儿欢快的啼叫,昨夜风雨潇潇,诗人就是用春声来渲染无边的春色,用春声来表现春天美好景象,诗人创造了清幽的意境,真切地表现了他内心的感受,言浅意浓,给人以无穷的兴味。
又如《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响。
诗的内容写夏夜水亭纳凉的闲适,同时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诗中写道:太阳西沉,月亮从水塘那一边升起。
在无边美好的月色里,诗人打开窗户,散开头发乘凉,心里无比的闲适,此时晚风送来了荷的花脉脉的香气,诗人甚至真切地听见竹叶上的露水滴落发出的清响。
多么清幽的心情,多么清幽的境界。
因此,诗人想到了音乐,古琴,只宜在恬淡闲适的心境中弹奏。
孟浩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感受,此诗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并没有厚重的思想,但诗人的感觉是细腻入微的,诗的音乐味是清幽的。
(二)“清空”之美“清幽”是孟诗的突出特色,清空也是孟诗的一个风格。
李白诗有惊人的夸张和瑰丽的想象,王维诗富有艳丽的色彩。
孟浩然描绘景物、抒情言志自有一招:他善于用素淡的语言,平淡写出自己的感受,但给人却是自有妙趣,清空寥廊的感受。
如《宿桐庐江寄广陵川游》: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诗人写了猿声、涛声、风声,声声敲打着人的心弦。
又写了瞑山、冷月、孤舟,色调凄情惨淡。
诗人就这样用声和色构建了一种空旷寂廖的氛围,创设了一个深远清峭的意境,把念友不得,羁旅不归之情写得婉约而动人。
(三)“清远”之美孟浩然的诗在清淡清幽之中,有时多呈出清远之美,就是说他能在诗中创造出具有广阔空间美和深远韵味美的意境。
又如:《晚泊浔阳望访山庐山》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村精舍近,日暮但闻钟。
诗在广阔宏大的背景上描写韵味的清幽,使诗歌更具有引人的魅力。
一二联极有气势,诗人用淡笔随意一挥,便把江山胜处的风貌勾勒出来了。
从诗人悠然遥望庐山的神奇中,隐隐透出一种悠远的情思。
最后两句写诗人在夕阳斜照里,忽隐约听到阵阵钟声,心中涌起惆怅之情。
以“闻钟”结尾,加深了全诗清远的意境。
在孟诗中,还有不少清远与静穆浑然一体的诗作。
如《秦中感秋寄远上人》最后两句写道:“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写凉风、蝉鸣,表现出秋天的景象,清远中包含着静穆,表现了诗人落第后失意与追求归隐的情绪。
四“清旷”之美孟浩然还善于用清晰的笔墨写出一种宏大空旷的境界。
如:《宿建德江》:移舟泊烟诸,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思的诗。
诗人乘着小舟,停泊在江中一个烟雾茫茫的小洲上。
第三句景物描写,写日暮时刻,苍苍茫茫,旷野无垠,抬头望云,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最后一句写夜幕降临,高挂在天空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很近。
诗人把自己和小舟放置在广袤宁静的宇宙之中,构成了一幅清旷而有韵致的“清江夜泊图”,此时诗人更感到故乡的遥远、内心的孤寂和思念之情的幽远。
孟浩然也能以宏丽的文笔表现壮伟的江山,前文在谈淡的意象时已经提到,他善于用宏大的场景意象创设一种空旷宏大的意境。
如《彭蠡湖中望庐山》写道:“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友,渺漫平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