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虞美人》《锦瑟》理解性默写
《锦瑟》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锦瑟》理解性默写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2.《锦瑟》一诗中“,。
”表现的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作者用此联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3.《锦瑟》用典的四句诗分别是:,。
,。
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5.《锦瑟》一诗由锦瑟起兴,象征着自己的悲凉的一生,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诗句6.《锦瑟》一诗运用鲛人泪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抒发作者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而又7.8.《锦瑟》一诗运用梦化为蝶和魂化杜鹃的典故,宣泄诗人一生政治生活和恋爱失意的忧愤和痛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锦瑟》表达“聆听锦瑟之繁弦,勾起对华年往事之追思,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
,。
尽怅惘,别说现在追忆,就是当时就已经无尽的怅然若失了。
12.《琵琶行》中有这样两句“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锦瑟》也有一《锦瑟》默写答案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作者用此联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3.《锦瑟》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锦瑟》一诗由锦瑟起兴,象征着自己的悲凉的一生,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诗句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6.《锦瑟》一诗运用鲛人泪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抒发作者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而又7.《锦瑟》一诗中自问自答,追忆往昔,表现怅惘痛苦心情的诗句是:此情可待成追忆,8.《锦瑟》一诗运用梦化为蝶和魂化杜鹃的典故,宣泄诗人一生政治生活和恋爱失意的忧愤和痛苦的诗句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锦瑟》理解性默写

《锦瑟》【2 】懂得性默写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旧事的追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锦瑟》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幻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体的情绪.3.《锦瑟》中感慨“才华被弃如沧海遗珠,寻求神往终归飘渺虚幻”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锦瑟》一诗中回环弯曲地表达了本身的惆怅苦痛,让工资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锦瑟》表达“凝听锦瑟之繁弦,勾起对华年旧事之追思,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锦瑟》中表达“华年旧事”如梦般凄迷.如杜鹃啼春般伤感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锦瑟》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此情”的无尽怅惘,别说如今追忆,就是当时就已经无尽的怅然若掉了.8.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因其叫声甚哀,往往用来传达一种悲凉之情或怀念之意.《琵琶行》中有如许两句“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锦瑟》也有一联提到杜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锦瑟》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幻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体的情绪.作者用此联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示了高洁的情绪.执著的厌恶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10.李商隐在《锦瑟》中化用典故“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锦瑟》中诗人化用庄周.望帝两个典故来营造昏黄迷离.悲戚哀怨意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用典故,描写了美妙的情境.虚渺的梦乡,把人生的恍惚以及苦苦追寻的执着表现了出来.答案:1、锦瑟无故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怅惘.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怅惘.5.锦瑟无故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6.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7.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怅惘.8.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9.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怅惘.10.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1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1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曹刿论战》《虞美人》《锦瑟》理解性默写

《曹刿论战》理解性默写姓名: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1.春秋时期,鲁与齐交战,起初鲁庄公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被曹刿阻止了,曹刿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战胜了齐军,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
这“敌疲我打”的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能体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战过程中利于反攻的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之时,利于追击的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时。
3.《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
4.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体现曹刿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体现齐鲁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体现曹刿注意细节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虞美人》理解性默写1.用比喻手法将“离愁”写得真切、深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锦瑟》理解性默写[汇编]
![《锦瑟》理解性默写[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0b3119d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dd.png)
《锦瑟》理解性默写[汇编]
锦瑟是一首优美的古诗,让人勾起无尽的思绪,感受生命的短暂和苍凉。
古人将时间比喻成锦瑟,象征着道德与人性品质。
历史长河,荷花放着无尽芬芳,仿
佛一首锦瑟。
生命如同锦瑟,无可论断,且行且珍惜。
每一首锦瑟都在召唤,生活也在流逝,时光
沙沙作响,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不断思考自己的人生,此曲成就自己的价值。
时间如锦瑟,绵延千古,溢满无尽的情怀与深情,带给人们一种无穷的温暖。
一首锦瑟,一壶酒,一世人,一段旅程,此壶不空,共度今世;宝瑟弦索,凝结岁月,与深渊相见,与天程同行,不寻人间佳肴,但不舍盛宴容颜。
旋律里面,藏着穿越岁月的力量,唱出了痛苦,唱出了悲伤,但也有温馨的微笑,一
首锦瑟,为给你我拨出短暂的甜蜜,让重逢梦不再遥远。
锦瑟,一曲音乐,一声呼唤,让我回到历史的尽头,让我看见这古老的故事。
一首锦瑟,抚慰我所经历过的一切,犹如一包暖暖的阳光,抚慰我苦苦思念多年的人。
一首锦瑟,熟悉而又陌生,唱出梦想,唱出渴望,任凭岁月流逝,锦瑟依旧时而破碎,时而成型,让梦想之舟,驶向遥远的彼岸。
《曹刿论战》理解性默写(学生版+教师版8)

《曹刿论战》理解性默写1、《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鲁庄公虔诚祭祀而得不到神灵保佑的原因是“小信未孚”,但曹刿赞赏鲁庄公能据实情断案,认为这种行为是“忠之属也”。
2、《曹刿论战》中,“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句子是鲁庄公又说到神灵的祭祀,是例行的宗教性礼节,并非对民众的真诚许诺。
3、《曹刿论战》中,“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句子是写到当国家面临危难时,曹刿以来反驳同乡“不在其位则不谋其政”的观点。
4、《曹刿论战》中,“小惠未徧”“小信未孚”句子是曹刿认为将衣食分与他人,用诚信对待祭祀并不能带来百姓的顺从和神灵的庇佑原因。
5、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凝聚各方力量,是取胜的重要保障。
曹刿在与鲁庄公的对话中表达过类似的看法。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6、《曹刿论战》中,“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句子是当鲁庄公说到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但一定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时,曹刿认为。
7、在《曹刿论战》中,“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句子是曹刿十分注重细节。
他立即劝阻庄公追逐齐军后,然后确定了追逐的最佳时机。
8、《曹刿论战》中,“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句子是曹刿认为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曹刿论战》理解性默写1、《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鲁庄公虔诚祭祀而得不到神灵保佑的原因是“”,但曹刿赞赏鲁庄公能据实情断案,认为这种行为是“”。
2、《曹刿论战》中,“,,”句子是鲁庄公又说到神灵的祭祀,是例行的宗教性礼节,并非对民众的真诚许诺。
3、《曹刿论战》中,“,”句子是写到当国家面临危难时,曹刿以来反驳同乡“不在其位则不谋其政”的观点。
4、《曹刿论战》中,“,”句子是曹刿认为将衣食分与他人,用诚信对待祭祀并不能带来百姓的顺从和神灵的庇佑原因。
5、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凝聚各方力量,是取胜的重要保障。
曹刿在与鲁庄公的对话中表达过类似的看法。
公曰:“小大之狱,,必以情。
”对曰:“ 。
《曹刿论战》理解性默写(学生版+教师版2)

1、《曹刿论战》中,“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两句曹刿说明了一个道理:权势地位和智慧并不成正比。
2、《曹刿论战》中,“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句子是曹刿认为国君并没有真正地与百姓共享生曹刿论战》中,“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句子是针对鲁庄公认为对神祭祀恭敬可作为应战的理由,是曹刿的回答。
8、《左转·曹刿论战》中,“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句子是论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之时。
《曹刿论战》理解性默写
1、《曹刿论战》中,“,”两句曹刿说明了一个道理:权势地位和智慧并不成正比。
2、《曹刿论战》中,“,”句子是曹刿认为国君并没有真正地与百姓共享生活物质,并针锋相对地提出了看法。
3、《曹刿论战》中,“,”句子是针对鲁庄公认为对神祭祀恭敬可作为应战的理由,是曹刿的回答。
4、《曹刿论战》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关于人民为什么拥护战争的论断。
5、《曹刿论战》中,“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句子是写出了曹刿在追击之前的两个特殊行为,为下文的解释提供了基础。
6、《曹刿论战》中,“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句子是曹刿对战士的士气看法。
7、《曹刿论战》中曹刿分析了敌我之间“彼竭我盈”的形势之后建议转入反攻,而他认为大国难测,“惧有伏焉”,所以建议应当谨慎追击。
8、《左转·曹刿论战》中,“,”句子是论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之时。
4、《曹刿论战》中,“,,”关于人民为什么拥护战争的论断。
5、《曹刿论战》中,“,”句子是写出了曹刿在追击之前的两个特殊行为,为下文的解释提供了基础。
6、《曹刿论战》中,“,。,,
,,”句子是曹刿对战士的士气看法。
7、《曹刿论战》中曹刿分析了敌我之间“”的形势之后建议转入反攻,而他认为大国难测,“”,所以建议应当谨慎追击。
《曹刿论战》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曹刿论战》理解性默写1、体现曹刿注意细节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秋时期,鲁与齐交战,起初鲁庄公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被曹刿阻止了,曹刿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战胜了齐军,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
这“敌疲我打”的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体现曹刿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曹刿阐述勇气在战争中的作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体现齐鲁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虞美人》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虞美人》理解性默写1、《虞美人》中,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自己满腔愁绪的句子是“?。
”2、《虞美人》中“?。
”两句,包含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也含蓄地表现出作者对人生的绝望。
3、《虞美人》一词中,作者面对永不消逝的自然万物,直接抒发亡国之痛的两句是:“,。
”4、《虞美人》中,李煜回首故国,回想旧时宫廷犹在,物是人非之感涌上心头,唱出了“,。
”5、“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李煜《虞美人》一词用了这两个意象的句子是:“,。
”6、《虞美人》中,“,。
”李煜以水喻愁,抒发国破家亡之恨。
7、《虞美人》中“,。
”两句,抒发了词人怀念故国、感慨今昔巨变之情。
8、《虞美人》中“,。
”两句,以春水来比喻愁绪,化抽象为形象,既写出了愁绪的汹涌浩荡,又写出了愁绪的连绵不绝、无尽无休。
9、《虞美人》一词中,“,。
”两句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深深感慨。
10、《虞美人》词中“?。
”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
《虞美人》理解性默写(附答案)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4、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5、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7、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9、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1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锦瑟》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锦瑟》理解性默写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2.《锦瑟》一诗中“,。
”表现的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作者用此联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3.《锦瑟》用典的四句诗分别是:,。
,。
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5.《锦瑟》一诗由锦瑟起兴,象征着自己的悲凉的一生,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诗句6.《锦瑟》一诗运用鲛人泪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抒发作者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而又7.8.《锦瑟》一诗运用梦化为蝶和魂化杜鹃的典故,宣泄诗人一生政治生活和恋爱失意的忧愤和痛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锦瑟》表达“聆听锦瑟之繁弦,勾起对华年往事之追思,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
,。
尽怅惘,别说现在追忆,就是当时就已经无尽的怅然若失了。
12.《琵琶行》中有这样两句“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锦瑟》也有一《锦瑟》默写答案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作者用此联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3.《锦瑟》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锦瑟》一诗由锦瑟起兴,象征着自己的悲凉的一生,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诗句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6.《锦瑟》一诗运用鲛人泪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抒发作者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而又7.《锦瑟》一诗中自问自答,追忆往昔,表现怅惘痛苦心情的诗句是:此情可待成追忆,8.《锦瑟》一诗运用梦化为蝶和魂化杜鹃的典故,宣泄诗人一生政治生活和恋爱失意的忧愤和痛苦的诗句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锦瑟》《虞美人》理解性默写

《锦瑟》《虞美人》理解性默写1. 简介《锦瑟》《虞美人》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两首诗。
这两首诗在《全唐诗》中位列第29卷。
诗人以锦瑟和虞美人这两个形象,寄托了自己的感情和思考。
两首诗都有着深刻的哲理,值得我们深入品读、理解和感悟。
2. 《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此诗描写作者在怀旧之情下,对过去岁月往事的回忆,音乐所带来的情感共鸣。
全诗像一首绝妙的乐曲,将锦瑟与人生的情感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事物的追忆和思考。
第一句以锦瑟为开头,表现锦瑟婉转悠扬,如百川入海,情感丰富。
从“一弦一柱思华年”这一句可以看到作者的感情,发人深省。
庄生晓梦、望帝春心,表现出作者对过往事物的怀念之情。
沧海月明、蓝田日暖这两句以自然的景物来写情感,表示作者对生命的诉说,以及深深的思考。
最后,作者给人一种想回去找回过去的感觉,但成就了追忆,却也令人感到茫然。
3. 《虞美人》虞美人,昔时宴,今典坟。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庐山谷中尺五,松下明月長相思。
《虞美人》描写了一位美人的爱情故事。
诗人从虞美人昔日的风华和今天的凋零,引出对整个人生的感叹。
在诗中,诗人还表现出了对生命的追求和热爱。
全诗中使用了许多富有感染力的形象和意象,让读者能在文字中感到诗人情绪的变化。
此诗中,诗人用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来表达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也使用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表达诗人个人的追求和理想。
而诗末的“松下明月长相思”,则表达出了诗人对思念之情的表达。
4.《锦瑟》和《虞美人》作为李商隐的代表作,表现出了他深刻的思考和才华横溢的文学才能。
两首诗均以寓意深长的东西为引子,通过自然的意象,深刻的描绘出人生、爱情、时光等主题,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读者要通过细节、意象来入手,深入品味诗的字里行间。
《锦瑟》《虞美人》理解性默写

《锦瑟》理解性默写1、古代文人擅长借典故寄托情思,李商隐《锦瑟》中借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抒写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至的两句是“,”。
2、往事不堪回首,纵回首已是惘然,这是人类共同的情感。
李商隐在《锦瑟》表达这种感受的两句是“,”。
3、“梦境虚渺,理想难托”,李商隐在《锦瑟》的“,”两句中用凄迷哀婉的笔触委婉地写出了人生的理想与幻灭、相聚与分离的悲戚难言之情。
4、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借物发端,以埋怨的口吻引发华年之思的两句是:“,。
”《虞美人》理解性默写1、《虞美人》作者面对江山易主,人事皆非的现实却不敢明言,勾起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的句子是:,。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的名句,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
《锦瑟》理解性默写1、古代文人擅长借典故寄托情思,李商隐《锦瑟》中借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抒写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至的两句是“,”。
2、往事不堪回首,纵回首已是惘然,这是人类共同的情感。
李商隐在《锦瑟》表达这种感受的两句是“,”。
3、“梦境虚渺,理想难托”,李商隐在《锦瑟》的“,”两句中用凄迷哀婉的笔触委婉地写出了人生的理想与幻灭、相聚与分离的悲戚难言之情。
5、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借物发端,以埋怨的口吻引发华年之思的两句是:“,。
”《虞美人》理解性默写1、《虞美人》作者面对江山易主,人事皆非的现实却不敢明言,勾起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的句子是:,。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的名句,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
《锦瑟》理解性默写答案1、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玉暖日升烟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4、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虞美人》理解性默写答案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部编最新语文九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全)附答案

部编最新语⽂九年级下册古诗⽂理解性默写(全)附答案部编最新语⽂九年级下册古诗⽂理解性默写(全)附答案古诗词理解性默写⼀、《渔家傲·秋思》1、唐代诗⼈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夜征⼈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3、《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4、王维以“⼤漠孤烟直,长河落⽇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5、《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江城⼦·密州出猎》1、《江城⼦·密州出猎》⼀词中借⽤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愿驰骋疆2、《江城⼦·密州出猎》中抒发主⼈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3、苏轼在《江城⼦?密州出猎》中以孙权⾃喻,表明建功⽴业⼼志的诗句4、苏轼的《江城⼦?密州出猎》中抒写⼈到中年的主⼈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三、《破阵⼦·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破阵⼦·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声两⽅⾯写军营⽣活及战前准2、《破阵⼦·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描写渴望驰骋沙场、3直抒胸臆,表达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壮志。
四、《满江红》1运⽤短句,节奏明快,格调⾼昂,豪迈雄健,将⾝不能为男⼉,⼼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2”⼀句是化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的“⼈⽐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五、《定风波》1、《定风波》中写作者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顶风冲⾬,从容前⾏的句⼦是:2、《定风波》中写归途遇⾬,同⾏狼狈,词⼈却放慢脚步,不在意风⾬,吟诗3、《定风波》中描绘了这样⼀个有趣⽽⼜充满哲理的画⾯:“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头斜照却相迎。
”⼀边是料峭春风,丝丝冷意;⼀边是⼭头斜照,些些暖意,4、《定风波》中词⼈认为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情去⾯对⼈⽣的⼀切风⾬,也六、《临江仙·夜登⼩阁,忆洛中旧游》1、《临江仙·夜登⼩阁,忆洛中旧游》中把国家兴亡和⼈⽣的感慨都托之于渔2、《临江仙·夜登⼩阁,忆洛中旧游》中作者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的3、《临江仙·夜登⼩阁,忆洛中旧游》中组成⼀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4、《临江仙·夜登⼩阁,忆洛中旧游》中⼤⼤地拓展了感慨的内涵,使之超越了⾃⾝的经历和友情的范围,⽽把⽬光转向历史和⼈⽣,去作哲理性的思考的七、《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1、《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表达作者因岁⽉流逝、功业⽆成⽽⽣2、《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作者幻想飞⼊⽉宫,砍去枝叶婆娑的桂树,洒向⼈间的⽉光更多;形象、委婉地表达作者要扫清朝廷⼀切投降势⼒,把光明带给⼈民的报国理想和坚定信念的3、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有⼒地展⽰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盾⼋、《浣溪沙》(纳兰性德)1、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词中寥廓的意境与王维的“⼤漠孤烟直,长河落⽇圆”2、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词中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幅充满萧索之⽓的战地九、《⼗五从军征》1、《⼗五从军征》中和贺之章的“少⼩离家⽼⼤回”有异曲同⼯之妙,揭露汉2、3、4、《⼗五从军征》⽼兵来到已经不成其为“家”的家中,见到这样⼀幅破败荒5、⼗、《⽩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岑参的《⽩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写冬景)的两句23、岑参的《⽩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度看,⾊彩鲜明,红⽩映衬的两4、岑参的《⽩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或起承上⼗⼀、《南乡⼦·登京⼝北固亭有怀》1、《南乡⼦·登京⼝北固亭有怀》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并战⽽胜2、历代诗⼈常常喜欢登临古迹,借以抒情⾔志。
《锦瑟》理解性默写汇编

《锦瑟》理解性默写汇编(超详细)1000字《锦瑟》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所描述的是妃子在夜里弹奏着一架精美的瑟琴,借着音乐中的表情和心情,来表露她对自己不顺遂命运的不满之情。
下面我们来进行《锦瑟》理解性默写汇编,从字面意思和格律方面深入了解这首诗。
诗歌概括和字面意思《锦瑟》全篇共有七句话,每句话都各自传达出了妃子的内心感受和情绪。
第一句话:“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通过“锦瑟”这一词表现出它的奢侈性、高贵性以及与妃子的身份高度契合;再通过那“五十弦”强调它的稀有性、珍贵性;最后又在“思华年”中将妃子与华年相对接,把妃子对青春美好的期望表达出来。
第二句话:“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表现了妃子内心深处的感伤和痛苦。
庄周的“南柯一梦”和望夫成龙中的主题曲“托起你的小鸟送到天堂”中的托起的意象、梦、迷,更多的是一种无解的彷徨。
杜鹃则反映了妃子心中的挣扎,间接传达了她的心痛和不适。
第三句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妃子在这句话中表达了对祖国的怀念之情。
在这里,李商隐通过“露”“白”两个字对祖国的变化进行了表达,更强调妃子对祖国的眷恋。
第四句话:“有弦一直觉相思,似泣前朝已多情。
”这句话中妃子对自己的情感和命运表示出了不满。
李商隐用“相思”和“前朝”来表达妃子的无奈和失落。
第五句话:“误把真情,成了虚妄。
争地惆怅,啼红颜。
”这句话描绘了妃子的心灵深处。
她觉得自己的真心被误解了,不被人所理解。
她用“虚妄”来形容自己被误解的真情,表达了她的无助和沮丧。
第六句话:“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凄美的画面通过“王谢”和“燕”,这种从高高山上到飞入百姓家的转变和缺少安稳的生活,表达出了对宁静和平和家庭温馨的向往。
第七句话:“仍能托梦于金屋,无人不挂金钟。
”最后一句话也是全诗的结尾。
妃子在这里抒发了对虚荣生活的厌恶和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她坚强的自信,她相信自己能够渡过难关,并在艰苦中挣扎寻求自由和尊严。
《曹刿论战》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曹刿论战》理解性默写
1、《曹刿论战》中,“”句子是.曹刿谒见鲁庄公,劈头就问,抓住了作好战前政治准备这一决定胜败的关键问题。
2、《曹刿论战》中“”一句道尽了庸俗官员的鄙陋和曹刿对他们的轻视。
3、《曹刿论战》中,“,”句子是从反面强调统治者要使民心归向,就必须为老百姓谋求福利。
4、《左传·曹刿论战》中,“,”句子是证明了曹刿的观点:“齐师败绩”并非使诈设伏,而是真的逃跑,因此追击齐军。
5、《曹刿论战》中,“”、“”和“”句子是战争场面描写极简省,就概括出鲁军从防御到反击再到击败齐军的全过程。
6、《曹刿论战》中,“,”句子是鲁庄公认为与齐师作战的凭借之一是祭祀神明时绝不虚夸,曹刿对此的评价。
7、《曹刿论战》中,“,”句子是曹刿做事沉稳,行动谨慎,当庄公欲乘胜追击时,确定时机成熟后才同意追击。
8、《曹刿论战》的结尾,曹刿担心齐国会有伏兵,认为要一直到“
,”时才可追赶齐军。
9、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应在“齐人三鼓”后才,开始反攻,是因为那时“”;应在“登轼而望”后才追击,则是因为“”。
10、《曹刿论战》中,“”一句先点明事态发生的时间,接着指出的是“”,说明战争是由齐国进攻鲁国而引起的,鲁庄公准备抵抗。
《曹刿论战》答案。
中考语文理解性默写22篇梳理

1《曹刿论战》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曹刿认为作战的重要政治条件是: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我们在需要鼓起劲,一口气把事情完成的时候,总会想起曹刿对勇气的精当评点: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曹刿做出追击敌人决定的根据: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5、《曹刿论战》中,说明有利于进攻时机的语句是:彼竭我盈。
6、《曹刿论战》中,说明有利于追击时机的语句是:辙乱旗靡7、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敌人的根据: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所以动心忍性,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陋室铭》1、《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1、《小石潭记》中描写潭周围树木的语句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3、《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小石潭记》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2、写岳阳楼重修后发生了变化(规模、盛况)的句子是: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虞美人》理解性(情境)默写汇编(超详细)

《虞美人》理解性(情境)默写汇编(超详细)【作品原文】《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白话译文】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作品简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词,堪称绝命词。
此词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
全词语言明净、凝练、优美、清新,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理解背诵】(2)《虞美人》中“▲”一句起笔,春花秋月本是人人想留之美景,但作者却在问“什么时候能了”,强烈地表达出词人悲凉的心情。
以乐景写哀情,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春花秋月何时了(3)《虞美人》中李煜用“_▲?__ ▲”两句极具想象力地以怨春花秋月之乐景无有了时来衬亡国之哀深,正得以乐景衬哀情之妙。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引领全篇感情基调,含蓄地表现出词人面对美好事物时对时光流逝、人生绝望的无限唏嘘之情的句子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这其中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含蓄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句子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将现实与过去对比来写的句子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4)《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两句写出了自然的轮回与人生的短暂,也表达了李煜的痛苦与绝望等复杂感情。
《锦瑟》理解性默写

《锦瑟》理解性默写1.李商隐《锦瑟》一诗,标题取自首句“”开头二字,并非意味着诗歌内容一定关联锦瑟,锦瑟可能只是一个由头,一种媒介,触发作者万千感慨。
解诗大可不必胶着题面死磕到底。
2.《锦瑟》这首抒情诗,有说是咏瑟之作,有说是自伤之辞,一般认为是悼亡诗。
但诗中说“”,点出这是晚年时回首一生遭遇之作。
3.《锦瑟》中,“,”两句以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点明“思华年”的主旨。
4.李商隐《锦瑟》“,”两句中的数字,引发了后世读者的多种解读。
5.在李商隐的《锦瑟》中,“,”两句以锦瑟起兴,引出对华年往事的追忆。
6.李商隐《锦瑟》中“,”两句,采用起兴手法,睹物闻声,引发对逝去年华的追忆。
7.在“青春之美”阅读分享会上,有同学说,青春是花样年华,像李商隐《锦瑟》中“,”两句,开篇就抒发对青春年华的怀想8.李商隐《锦瑟》中,表达“聆听锦瑟之繁弦,勾起对华年往事之追思,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之意的诗句是“,”。
9.贺铸《青玉案》中的“锦瑟华年谁与度”化用了李商隐《锦瑟》里的“,”两句诗。
10.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借物发端,以埋怨的口吻引发年华之思的两句是“,”。
11.《锦瑟》中“”这句诗,借庄子的典故抒发理想美好,虽追求失败让人悲伤,但对理想的追求不会改变。
12.《锦瑟》中借典故说明“物我混同”境界的诗句是“”。
13.《红楼梦》中,林黛玉把贾母送给她的原唤鹦哥的丫鬓改名为紫鹃,红学界普遍认为这暗示了黛玉的悲剧命运。
杜鹃又名子规、杜字,这个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寓意悲苦。
比如李白《蜀道难》中的“又闻子规啼夜月”,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杜鹃啼血猿哀鸣”,李商隐《锦瑟》中的“”。
14.用典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手法。
李商隐《锦瑟》中“,”,借庄子和望帝的典故表达了惆怅和哀怨。
15.《锦瑟》中诗人化用典故来营造朦胧迷离、悲戚哀怨意境的句子是“,”。
16.“梦境虚渺,理想难托”,李商隐在《锦瑟》中的“,”,两句用凄迷哀婉的笔触委婉地写出了人生的理想与幻灭、相聚与分离的悲戚难言之情。
《曹刿论战》高考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之时,利于追击的时机是:,之时。
《曹刿论战》高考理解性默写(答案)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3、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4、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
。
5、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6、《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
7、体现曹刿注意细节的语句是:,。
8、体现曹刿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语句是:,。
9、体现齐鲁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的语句是:,。
10、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6、忠之属也。
7、下视其辄,登轼而望之.
8、公将战,曹刿请见.
9、十年春,齐师伐我。
10、吾视其辄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彼竭我盈,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曹刿论战》高考理解性默写
1、《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
2、春秋时期,鲁与齐交战,起初鲁庄公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被曹刿阻止了,曹刿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战胜了齐军,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这“敌疲我打”的方针是:,
,,。
3、曹刿阐述勇气在战争中的作用的语句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刿论战》理解性默写
姓名: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
1.春秋时期,鲁与齐交战,起初鲁庄公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被曹刿阻止了,曹刿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战胜了齐军,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
这“敌疲我打”的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能体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战过程中利于反攻的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之时,利于追击的时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时。
3.《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
4.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体现曹刿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体现齐鲁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体现曹刿注意细节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虞美人》理解性默写
1.用比喻手法将“离愁”写得真切、深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诗词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李商隐的《五绝·登乐游原》中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表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而在李煜的《虞美人》中那美好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怨问苍天的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用“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
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勾起作者的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锦瑟》理解性默写
1.古代文人擅长借典故寄托情思,李商隐《锦瑟》中借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抒写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
而不可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往事不堪回首,纵回首已是惘然,这是人类共同的情感。
李商隐在《锦瑟》表达这种感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梦境虚渺,理想难托”,李商隐在《锦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用凄迷哀婉的笔触委婉地写出了人生的理想与幻灭、相聚与分离的悲戚难言之情。
4.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借物发端,以埋怨的口吻引发华年之思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曹刿论战》理解性默写答案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彼竭我盈,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3.忠之属也。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5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6.公将战,曹刿请见.
7.十年春,齐师伐我。
8. 下视其辄,登轼而望之.
《锦瑟》理解性默写答案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3.春花秋月何时了
4.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锦瑟》理解性默写答案
1.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玉暖日生烟
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4.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