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教育考察报告

合集下载

南通教育学习考察报告

南通教育学习考察报告

南通教育学习考察报告南通教育学习考察报告近期,淄川区教育考察团在区教体局赵永局长带领下,一行40余人赴江苏省南通市进行考察学习,期间重点参观了江苏省南通中学和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走进南通,所到学校无不如沐春风,扑面而来的是江苏南通教育的厚重、严谨与活力。

我们通过看校园、听报告、座谈会等形式获得了南通学校管理大量的鲜活而厚重的第一手资料,解读“南通教育现象”,也解析了南通教育之所以连年在江苏省名列前茅的原因所在。

南通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实为要”的教学态度,“以研为先”的教学策略,“以导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活为长”的教学风格,构成了南通教育教学管理的鲜明特色,给每一位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南通教育概况南通市是江苏省的一个省辖市,位于江苏东南部,南临长江,东濒黄海,面向上海,背依广袤的苏北平原,素有“江海门户”之称,下辖10个县市区,辖区面积8001平方公里,总人口787万人,在江苏并不算经济发达地区。

南通城是由近代实业家张謇设计建成的,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紫琅书院”更是开近代教育的先河,孕育了南通教育的百年辉煌,仅南通中学就培养出了19位两院院士。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苏南经济的迅速崛起,南通市的教育事业也获得了飞速发展,教育教学质量连年在江苏省独占鳌头,基础教育以其优质、高效、低耗,树立了自己在教育界的品牌形象。

“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

“南通教育现象”在江苏、在长江三角洲乃至在全国教育界已名闻遐迩。

“南通教育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考成绩遥遥领先。

江苏省高考历年在全国领先,而南通市高考则连续十年为江苏省第一,往往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同时十几甚至于二十几人考上清华、北大。

高考总平均分、优生率、普通类各科总平均分、本科上线率均居全省各大市之首。

二是学科竞赛独树一帜。

在国际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南通学生先后夺得12金2银;在国际中学生体育比赛中,南通学生获得42块金牌,4块银牌,4次打破世界纪录,这在全国地级市中绝无仅有。

赴南京、南通四学校考察报告

赴南京、南通四学校考察报告

赴南京、南通四学校考察报告报告主要内容:1. 考察目的:赴南京、南通进行学校考察,主要目的是了解两地学校的教学质量、教育资源和发展情况,以便于比较和分析。

2. 考察时间和学校选择:考察时间为某年某月某日至某年某月某日,共计多少天。

选择南京、南通各两所学校进行考察,分别是学校A、学校B(南京)和学校C、学校D (南通)。

3. 学校概况:- 学校A:位于南京市中心,是一所重点中学,教学质量一直位于南京市前列,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资源丰富。

- 学校B:也位于南京市中心,是一所示范高中,教学特色鲜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 学校C:位于南通市郊区,是一所普通中学,学校的教学质量逐年提升,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

- 学校D:位于南通市中心,是一所国际学校,开设国际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4. 考察内容:- 教学质量:考察了学校的教学水平、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相比较。

- 教育资源:考察了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体育设施等教育资源情况,了解学校的教育条件和配套设施。

- 学生发展:考察了学校的学生活动、社团组织和课外培训等方面,了解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关注程度。

5. 考察结果和结论:- 教学质量:学校A和学校B的教学质量较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较优秀;学校C和学校D的教学质量也有一定提升,但仍有改进空间。

- 教育资源:学校A和学校D的教育资源较为丰富,有较好的图书、实验设备等;学校B和学校C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补充。

- 学生发展:学校A和学校B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和培训;学校C和学校D的学生发展情况相对较弱,需要加强学生活动和社团组织的建设。

6. 建议和改进方向:- 对于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A和学校B,可以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机会。

- 对于教育资源相对较少的学校B和学校C,可以加大投入力度,提升教育设施和资源,以提高教学质量。

江苏南通普通教育考察报告

江苏南通普通教育考察报告

江苏南通普通教育考察报告江苏南通普通教育考察报告江苏南通普通教育考察报告2023年12月13至19日,由市教研室苏明光主任带队,局部区县教研室主任、普通高中教学副校长,市教研室高中教研员一行33人,赴江苏南通进展了为期6天的教育考察。

本次考察的目的是:理解江苏教育先进地区普通高中的办学情况,学习借鉴优质高中的教学管理、教学组织施行的经历,解读先进地区普通高中教学质量高效率、高程度成功的原因与操作过程。

通过听取教研室领导、学校校长介绍,实地考察理解、深化课堂听课,深化教研组座谈、参与集体备课活动等形式,获得第一手资料。

在反思的根底上进一步理清我市普通高中教学指导工作的根本思路与策略,全面提升我市普通高中办学效益,进步我市普通高中教育质量。

上篇概况与经历〔南通市教研室〕一、重视教科研工作体系建立南通市教研室的教研、科研工作,组织体系完好,工作制度健全,常规工作开展有序。

科研工作不搞纯理论研究,侧重于应用性研究。

教科研课题坚持来于教育教学理论,并做到了教科类研究课题与教研类研究课题并举。

教研室每年都根据老师的实际分不同的层次对老师进展短期培训。

二、扎实搞好市级学科基地建立南通设有市级高中学科基地9处。

学科基地的主要任务为组织、承办全市的学科会议,组织试题的拟定与审定等活动,在全市学科建立中起带动与辐射作用。

市教育局每年给学科基地拨付一定的活动经费,并根据高考成绩给与一定的奖励。

学科基地的设置、组织管理由市教育局负责,学科基地的业务指导由市教研室负责。

三、加强高考备考的研究1、坚持学法指导,注重优秀生示范、典范的引领。

每年南通市教研室都将局部学习品质好、成绩突出、中等生转化成优等生的学生请列市里来,让他们谈学习的思路、学习的方法、学习进步的捷径等,录像后,组织新高一、新高三学生观看学习,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目的,学习先进的学习方法。

2、与考试中心同步思维,加强试题的研究。

高考试题的命制是有一定之规的,应尽量做到与其同步思维。

南通教育考察报告

南通教育考察报告

南通教育考察报告南通市是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中心地带。

南通市教育事业一直备受关注,各级政府也在大力推进教育改革。

为更好地了解南通市教育事业现状和改革成效,我们展开了一次教育考察,以下是本次考察报告。

一、教育设施我们首先考察了南通市的教育设施。

南通市的教育设施整体水平较高,各级学校规模较大,配套设施比较齐全。

特别是中小学,基本都是新建或者扩建的现代化建筑,设有教学、运动、艺术、科技等多个功能区,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同时,南通市政府也在加强教育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保证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更为优良。

二、教师队伍南通市的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较高,教师素质较好。

特别是中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较高,教学经验丰富,业务水平较高。

同时,南通市政府也在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福利待遇,形成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激励机制。

我们也看到了南通市加强教师培训的努力,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观念。

三、教育质量我们对南通市的教育质量进行了考察,发现南通市的教育质量比较高。

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南通市的教育质量在全省排名靠前。

我们看到了南通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努力和指导,特别是加强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的改进和优化,形成了南通市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教育体系。

四、家长和学生满意度我们在考察过程中,也对南通市家长和学生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

结果发现,南通市的家长和学生普遍对南通市的教育满意度较高。

特别是在教育设施、教师质量和教育质量方面,南通市的家长和学生表现出了较高的满意度。

同时,在家校沟通、学生管理等方面,南通市的学校也在加强家长和学生满意度的提高。

这表明南通市的教育质量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和支持。

结语本次考察显示,南通市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整体水平较高。

但是,我们也发现南通市的教育领域仍面临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教育公平方面存在差距。

我们建议南通市政府进一步加强教育改革,落实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分布,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

南通市如东县教育质量考察学习报告

南通市如东县教育质量考察学习报告

赴南通市如东县教育质量考察学习报告整理人:朱兵2011年10月17日—-18日,在县教育局刘局长的带领下,县教研室主任、各学科教研员、各高中高三年级分管干部赴南通市如东县考察学习。

本次考察,重点走访了如东高级中学、栟茶高级中学等两校,通过听课、走访、交流等形式对如东县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特色做法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参与考察学习的同志受益很深,深受震撼。

现将学习了解的情况简要整理如下:一、听课情况:10月18日上午8:35—9:20在如东中学听取了一节语文课,课题为《桂枝香·金陵怀古》,课型为赏析兼试题讲评。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特点可概括以下几个方面:1、紧扣高考。

一是问题设计具体且切合高考命题形式;二是紧扣高考命题趋向,有江苏历年高考诗歌鉴赏命题的选材特点汇总与分析;三是强化答题规范的指导与要求.2、注重知识拓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分析用典的出处和名句时能引导学生回顾相关诗篇或诗句,增加课堂的教学容量,体现了教师良好的业务素养,也反映了学生丰富的知识储备。

3、突出知识建构。

一是突出基础知识建构,如与诗人有关的文学常识的积累、怀古诗的特点总结等都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网络与系统;二是突出解题方法与思路的建构,如“写景角度"的六个方面的总结与归纳,从学生课堂表现来看,分析“写景角度”类试题的方法已经烂熟于胸,且在解题时充分实践,是通性通法指导与运用的典例。

4、强化知识迁移.以“触类旁通”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迁移巩固训练,综合性和针对性强。

二、如东中学交流情况摘要:(一)如东中学:马校长1、生源情况介绍;2、高考情况:2011年:本一,820人;本二,1200人(今年出了理科状元刘诗雨;今年400分以上11人,排南通市第二,南通市共82人)3、两类生源的培养:(1)中等生:放在核心位置,特别重视在本二层次的达线;鼓舞学生的信心,引导学生主动听、主动学;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如控制试卷难度,课上的选题与检测题的选题有一定的关联度,保证学生拿到开心的分数;强化个别辅导;(2)尖子生:落实在实验班,教学重高起点,增加难度,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今年的全省理科状元刘诗雨曾参加数、理、化、生、信息技术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四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该同学素质全面,有多方面的艺术特常规,是学校艺术节的主持人)。

2019年南通教育学习考察报告

2019年南通教育学习考察报告

南通教育学习考察报告南通教育学习考察报告近期淄川区教育考察团在区教体局赵永局长带领下一行40余人赴江苏省南通市进行考察学习期间重点参观了江苏省南通中学和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走进南通所到学校无不如沐春风扑面而来的是江苏南通教育的厚重、严谨与活力我们通过看校园、听报告、座谈会等形式获得了南通学校管理大量的鲜活而厚重的第一手资料解读“南通教育现象”也解析了南通教育之所以连年在江苏省名列前茅的原因所在南通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实为要”的教学态度“以研为先”的教学策略“以导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活为长”的教学风格构成了南通教育教学管理的鲜明特色给每一位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南通教育概况南通市是江苏省的一个省辖市位于江苏东南部南临长江东濒黄海面向上海背依广袤的苏北平原素有“江海门户”之称下辖10个县市区辖区面积8001平方公里总人口787万人在江苏并不算经济发达地区南通城是由近代实业家张謇设计建成的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紫琅书院”更是开近代教育的先河孕育了南通教育的百年辉煌仅南通中学就培养出了19位两院院士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苏南经济的迅速崛起南通市的教育事业也获得了飞速发展教育教学质量连年在江苏省独占鳌头基础教育以其优质、高效、低耗树立了自己在教育界的品牌形象“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现象”在江苏、在长江三角洲乃至在全国教育界已名闻遐迩“南通教育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考成绩遥遥领先江苏省高考历年在全国领先而南通市高考则连续十年为江苏省第一往往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同时十几甚至于二十几人考上清华、北大高考总平均分、优生率、普通类各科总平均分、本科上线率均居全省各大市之首二是学科竞赛独树一帜在国际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南通学生先后夺得12金2银;在国际中学生体育比赛中南通学生获得42块金牌4块银牌4次打破世界纪录这在全国地级市中绝无仅有三是教育科研特色鲜明南通市立项课题数量多、质量高被称为“课题大户”南通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加特长的培养特色人才不断涌现四是校园文化氛围浓郁组织管理创新进一步确立了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坚持在课堂教学中求落实建立了以学科教学为主体与环境课程和活动课程相互配合、共同推进的育人模式从1993年开始南通市即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素质教育每年确立一个主题稳步推进基本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二、主要收获1、教育理念超前“南通教育”品牌的真正魅力不仅仅表现在高考成绩的炫目其魅力源头还在于正确的理念、科学的机制和过硬的队伍南通教育人教育理念超前可以从学校校长身上体现出来江苏省南通中学校长缪建新认为学校特色是办学者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办学理念的生动反映在某种程度上学校特色主要就是学校教育活动特色的体现它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可以表现在教学方式上也可以表现在某些学科教学上更可以表现在课程开发上然而不管是何种内容或形式的教育特色其背后必然蕴涵着一定的教育思想这种思想即是教育特色的核心是教育特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一些学校的特色是外显的、物质的如古朴的校园建筑、园林式的校园布局等但这些外显的东西也同样折射出学校发展过程中多年积淀下来的教育思想学校要实现特色发展首先要有自己的办学理想和教育思想如果一个学校唯上是从(有关部门有时可能要升学率、要合格率)、唯分是逐(一味追求考分)那么这个学校就只能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运行根本不可能谈什么特色发展只有当这个学校有自己的办学理想和教育思想它才会思考怎样把学校办出特色怎样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校长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不仅对学校的教育工作起着导向作用而且对学校整体工作起统领作用办学思想成熟的校长能切实认识办学规律探索办学艺术教育有主见管理有新招并善于围绕自己的办学理念发掘和利用学校的优势执著地开展办学实践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校长单俊男认为南通一中成功办学的理念和特色可浓缩在“整体优化”四个字上整体优化的本质是充分而全面地发展从学校的组成要素看学生素养需要整体优化倡导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发展更有特长;教师素养和专长化水平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整体优化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学校的办学哲学与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学校管理和课程体系等方面也需要整体优化强调要树立整体优化的办学理念建设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倡导整体优化的教学模式完善校本师训的整体优化保障机制建立整体优化的校本管理系统每项制度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兼顾共性与个性充分发挥制度内涵的竞争、激励、参与、发展的功能2、学校管理精细管理是学校的生命线管理是学校的晴雨表在南通的每一处学校给我们的普遍印象就是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实效化一是学校管理突出以人为本考察学习中处处感受到各个学校的管理都是在严格有序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如何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潜力上作文章充分体现了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以人为本”二是环境建设突出园林特色注重体现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如南通一中将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等建筑以“俯仰楼”、“志善楼”、“博雅楼”、“弘毅馆”等命名;学校办学理念、发展思路及大量的格言警句充满校园各个角落把学校建成学生学习的学园生活的乐园学校建筑风格各异外观气派;假山碧水、花草树木相映成趣错落有致真正做到“面面墙壁会说话一草一木皆育人”三是制度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南通一中编印的《学校章程》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大到学校总章程小到驾驶员岗位职责做到了涉及方方面面、每个部门处室、每个人职责分明同时严格按照规章抓好落实确保制度的权威3、教师队伍优化在南通的每一处学校无一例外地提到了“青蓝工程”这是一项旨在培养青年教师的人才工程是“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的长远规划从中我们看到了南通教育的远见卓识南通名校长和名教师多现有特级教师103人其中6人被评为江苏省首批名校长、名教师以创造情景教学闻名的李吉林被评为江苏省唯一的全国20位当代教育家之一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南通有一条硬性规定“一把手”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40节分管校长不但要听课还必须亲自执鞭上课全市80%以上的中学校长都要兼课南通人的精明和独到之处就在于他们没有让这个智力资源闲置而是卓有成效地使这些特级教师(包括名教师、名校长)在整个教师队伍建设中产生应有的“特级效应”、“名师效应”变“树木”为“森林”各学校都成立了活动组织委员会通过活动使青年教师尽快成手、成材青蓝结对不拘一格他们打破原来“一对一”、“一帮一”的格局逐渐变为“一师多徒”、“多师一徒”有的教师既“上拜师傅”又“下带徒弟”形成多层次的师徒结对许多青年教师在名教师的“传、帮、带”下走上了教育科研之路拿到了解读教育教学科学规律的“金钥匙”使自己登堂入室同时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做到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定期进行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和评选初步建立了教师成长成材的合理梯队和人才脱颖而出的活力机制促进广大教师积极进取、奋勇争先正是多年以来持之不懈的努力才打造出这样一支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4、办学特色鲜明南通一中遵循“敬诚勤朴”的校训依据“以人为本以法为据以管为实以进为务”的治校理念强化“整体优化”的办学特色激发人的智慧发掘人的潜能尊重人的个性实现人的价值为学生的终身进步奠基为社会的文明进步育人南通中学秉承“诚于做人恒于学问”的校训开展“难忘教育”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情况其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做法和感人肺腑的故事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十分感慨:“南通中学的德育教育经验很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作了报道南通中学德育教育经验有三个特点:一是这所百年老校、中华名校的校长和老师们身先士卒身体力行;二是道德建设从细微处入手从点滴做起;三是秉承了张謇先生“诚恒”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在“恒”字上下功夫贵在积累久久为功持之以恒5、教育科研求真一个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学科研教科研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所在在南通所考察的学校里我们同样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教科研在这里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发动机而不是装潢门面的空壳和摆设或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教科研作为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的增长点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中绘制出南通教育的斑斓彩虹也打造出一位位光彩夺目的名师、专家成为南通教育的靓丽风景南通人意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先导性地位日益突出并越来越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素同时教育科研投入相对较小收益高可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的科技含量是南通教育坚持自身特色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必然抉择他们大张旗鼓地提出了“教育科研一把手工程”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学校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为推动教育科研的广泛开展提升教育科研的层次提出了“个十百”工程即培训一万教科研骨干带动十万教职工教好百万中小学生的战略任务力争通过开展教育科研的普及性培训传播教育科研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提高全市教师的科研基本素质吸引全市80%的教师参与到教育科研活动中来教育科研的深入开展丰富了育人的科技含量促进优秀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动了南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和育人质量的不断提高南通中学将他们办的《教育研究》称作“高新技术区”它不仅是教师发表作品的根据地更是他们对外传播的重要通道和窗口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名师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下一批教学骨干教研能手成长起来迈向科研型、学者型教师的行列为加强对高考的研究南通还设立了9个学科教研基地被称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高新技术开发区”高考有九门学科南通就专门成立了九个开放式、互通有无的学科基地所学校个学科最有长处就把基地建到里南通中学的语文教学全省有名就把南通各个学校中最优秀的语文教师集中到这所学校重点研究语文教学方法9个学科基地是一个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教育科研平台集中了当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并能有效地辐射到各个学校让每所学校的学生都能受益三、几点启示对照南通先进的教育理念、严谨的管理措施、一流的教育质量反思淄川区的教育工作实际我们深深地感到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紧迫与压力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必须大胆改革敢于创新严格管理精细求实发展特色打造品牌(一)走内涵发展之路应当成为学校长期发展的战略决策南通教育能够取得今天这样骄人的成绩保持这样一种“高位持续走强”的态势的确是与其苦练内功坚持内涵发展分不开的走内涵发展之路是南通人从自身实际出发作出的现实而明智的选择同时也应和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要素化、集约化、内在化的发展特点这一点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学校的发展需要一流的、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但这不能成为学校上等级、上台阶的根本标志在确立发展规划时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而要从长远利益出发实事求是地“定好位”在“特色”和“个性”上下功夫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办学理念要提升、管理模式要改革、教师队伍建设要创新、教学质量控制体系要优化、校园文化建设也要重新整合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不断思考、探索和实践的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不完全在规模上而在内涵建设、科学管理上惟有如此学校才能保持强大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创出品牌才能将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推向新的高度(二)积淀校园文化发展学校特色努力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打造学校的独特文化内涵形成学校的办学风格与理念我们以往在学校的办学质量上强调了管理、师资和生源等显性要素但却忽视一个极其重要的隐性因素——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可以分为四个层面:一是表层的物态文化物态文化首先是师生的研究成果包括研究课、论文发表等其次比如校园环境、学校建筑等等;二是浅层的行为文化包括听课评课、学术交流等等;三是中层的制度文化包括学校常规制度等等;四是深层的精神文化这是学校的核心文化主要包括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团队风貌等等一所学校最根本的是要有一种精神文化存在于师生员工的脑海和心灵之中正是这种精神文化才产生强有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的学校所缺少的正是这种学校文化的生成和培育下一步我们应当学习南通人立足学校实际充分挖掘学校内涵发展的要素如办学理念、治学风格、优质师资、优良传统等努力积淀自己的校园文化发展自己的校园特色提炼出自己的学校精神内核聚结成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激发出广大师生奋发向上的情绪与敬业勤奋的精神推动学校工作不断前进(三)将教育科研作为“一把手工程”进一步强化推进措施强化教学科研夯实课题研究让教研直接为教学一线服务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下的教育科研(包括教学研究)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动因素是大面积、加速度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不仅是一种现实的生产力而且是一种凝聚力、组织力和战斗力下一步我们也要将教育科研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校长要亲自抓科研从各自优势出发以课题为纽带组建起自己的科研集团军形成一支教育科研骨干队伍大力推广科研成果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更多的教学骨干和教科研能手成长起来迈向科研型、学者型教师的行列同时紧密结合高中教学区域化管理探索加强高中教研的新方法、新形式、新途径形成合力为提高高中教学质量服务(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全区教师尽快形成良性的梯状发展格局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兴教之本在扎实推进“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工程的基础上南通又把名教师、名校长等教育精英整合起来建立了南通教育的专家库用他们成功的经验打造出一批新的名师带动了整个师资队伍的建设“以教师为本以人才为贵”产生了巨大的核聚变能量这一点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师队伍的素质与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和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下一步我们一方面要精心打造一批名校长、名教师另一方面也要扎扎实实、持之以恒地推进自己的“青蓝工程”逐步建立起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育干部、教师队伍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本基础(五)进一步增强抓质量的意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南通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质量一流始终坚定不移抓质量正确处理好课改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既不用高考成绩代替素质教育也不把实施素质教育与争创高考佳绩对立起来他们持续走强的秘密就是走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研究的就是学生怎样才能取得好成绩学校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升学率通常让学生考出好成绩从而提高学校的升学率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揠苗助长”——通过加班加点、针对考点进行机械反复的“应试训练”促使学生出好成绩这是拼消耗;二是“顺其自然”——通过巧妙地组织、引导和必要的科学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力学生自然而然出好成绩水到渠成在南通家长们都乐意把孩子往南通中学送他们这样做不只是孩子学得好——“进了通中的门就是大学的人”更重要的是孩子在那里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有文化学习和琴棋书画球等兴趣爱好发展之乐无拖课、补课之苦和“题海战术”、机械训练之累南通中学的老师们是怎样让学生轻轻松松成为大学的人呢他们的“生根之策”便是“导学”——按认识规律为学生设计一条求知之路一条将教学内容、方法及师生活动组合起来的最好进程不仅让学生会学还让学生乐学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效益南通的这种做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

最新-某某南通普通教育考察报告 精品

最新-某某南通普通教育考察报告 精品

XX南通普通教育考察报告XX南通普通教育考察报告20**年月13至19日,由市教研室苏明光主任带队,部分区县教研室主任、普通高中教学副校长,市教研室高中教研员一行33人,赴XX南通进行了为期6天的教育考察。

本次考察的目的是:了解XX教育先进地区普通高中的办学情况,学习借鉴优质高中的教学管理、教学组织实施的经验,解读先进地区普通高中教学质量高效率、高水平成功的原因与操作过程。

通过听取教研室领导、学校校长介绍,实地考察了解、深入课堂听课,深入教研组座谈、参与集体备课活动等形式,获得第一手资料。

在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我市普通高中教学指导工作的基本思路与策略,全面提升我市普通高中办学效益,提高我市普通高中教育质量。

上篇概况与经验〔XX市教研室〕一、重视教科研工作体系建设XX市教研室的教研、科研工作,组织体系完整,工作制度健全,常规工作开展有序。

科研工作不搞纯理论研究,侧重于应用性研究。

教科研课题坚持于教育教学实践,并做到了教科类研究课题与教研类研究课题并举。

教研室每年都根据教师的实际分不同的层次对教师进行短期培训。

二、扎实搞好市级学科基地建设南通设有市级高中学科基地9处。

学科基地的主要任务为组织、承办全市的学科会议,组织试题的拟定与审定等活动,在全市学科建设中起带动与辐射作用。

市教育局每年给学科基地拨付一定的活动经费,并依据高考成绩给与一定的奖励。

学科基地的设置、组织管理由市教育局负责,学科基地的业务指导由市教研室负责。

三、加强高考备考的研究1、坚持学法指导,注重优秀生示范、榜样的引领。

每年XX市教研室都将部分学习品质好、成绩突出、中等生转化成优等生的学生请列市里来,让他们谈学习的思路、学习的方法、学习提高的捷径等,录像后,组织新高一、新高三学生观看学习,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学习先进的学习方法。

2、与考试中心同步思维,加强试题的研究。

高考试题的命制是有一定之规的,应尽量做到与其同步思维。

XX市教研室每年都设法参加国家考试命题中心组织的试题评价会,每年在春节前都要与考试中心的各科秘书见面,了解信息,增进友谊与感情。

【精品文档】南通教育学习考察报告word版本 (1页)

【精品文档】南通教育学习考察报告word版本 (1页)

【精品文档】南通教育学习考察报告word版本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南通教育学习考察报告
也许您还喜欢: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考察报告
∙博湖县人大随团赴内地省市考察报告
∙医疗卫生赴河北保定市、北京市朝阳区学习考察报告
∙关于安溪县茶叶生产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
∙关于瑞典、芬兰企业债务重组情况的考察报告
∙湖南泰格林纸集团洪江纸业公司的环境考察报告
∙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考察报告
∙桂林工学院政工干部赴武汉高校考察报告
∙某同志职务晋升考察报告
∙华东五市旅游考察报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爱国教育考察报告
∙中学班级管理工作考察后的情况汇报及几点感想。

南通教育学习考察报告文档

南通教育学习考察报告文档

南通教育学习考察报告文档Nantong education study investigation report南通教育学习考察报告文档小泰温馨提示:考察报告是指为了了解某地区的基本情况,或者为了获取某项科研任务的科学数据或证据,根据一定的科学标准,亲自进行考察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写成文章,如考察散记、考察札记、考察日记,以及一些学术性的报告等。

本文档根据考察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南通教育学习考察报告近期,淄川区教育考察团在区教体局赵永局长带领下,一行40余人赴江苏省南通市进行考察学习,期间重点参观了xxx中学和xxx中学。

走进南通,所到学校无不如沐春风,扑面而来的是江苏南通教育的厚重、严谨与活力。

我们通过看校园、听报告、座谈会等形式获得了南通学校管理大量的鲜活而厚重的第一手资料,解读“南通教育现象”,也解析了南通教育之所以连年在江苏省名列前茅的原因所在。

南通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实为要”的教学态度,“以研为先”的教学策略,“以导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活为长”的教学风格,构成了南通教育教学管理的鲜明特色,给每一位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南通市是江苏省的一个省辖市,位于江苏东南部,南临长江,东濒黄海,面向上海,背依广袤的苏北平原,素有“江海门户”之称,下辖10个县市区,辖区面积8001平方公里,总人口787万人,在江苏并不算经济发达地区。

南通城是由近代实业家张謇设计建成的,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紫琅书院”更是开近代教育的先河,孕育了南通教育的百年辉煌,仅南通中学就培养出了19位两院院士。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苏南经济的迅速崛起,南通市的教育事业也获得了飞速发展,教育教学质量连年在江苏省独占鳌头,基础教育以其优质、高效、低耗,树立了自己在教育界的品牌形象。

“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

“南通教育现象”在江苏、在长江三角洲乃至在全国教育界已名闻遐迩。

江苏南通普通教育考察报告

江苏南通普通教育考察报告

江苏南通普通教育考察报告报告内容:一、南通市教育概况南通市位于江苏省中部,是江苏省的副省级市。

该市人口众多,教育资源丰富。

南通市教育部门积极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倡导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各级学校办学水平较高,教育质量得到普遍认可。

二、南通市普通教育考察发现1. 教育资源充足:南通市有多所优质的小学、中学和高中,各级学校分布均匀。

学校内部设施完善,教学设备更新及时,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 教育教学水平高:南通市教育部门重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引进优秀教师。

学校教师队伍素质较高,教育教学水平普遍较高。

学生学习成绩优良,高考成绩稳定。

3. 教育管理规范:南通市教育部门对学校的管理规范严密,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政策和法规,确保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学校教学秩序井然,学生纪律严明。

教育资源的分配公平合理。

4. 教育科技应用广泛:南通市教育部门鼓励学校利用现代教育科技手段开展教学。

学校普遍配备了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南通市普通教育存在的问题1. 学校资源不均衡:南通市普通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存在差异。

一些农村地区的学校基础条件较差,师资力量不足。

2. 教育教学质量需要提高:部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稳定,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

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师生互动不够活跃。

3. 教育科技应用仍有待改进:虽然南通市教育部门鼓励学校利用现代教育科技手段开展教学,但是部分学校在教育科技的应用方面还相对滞后,教学手段单一,需要进一步推广现代教育科技。

四、改进措施建议1. 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改善农村学校的基础条件,提高师资力量。

2.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

3. 大力推进现代教育科技的应用,加强学校对教育科技设备的配置和维护,提升教学质量。

4. 完善教育管理机制,加强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落实,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南通教育调研报告

南通教育调研报告

南通教育调研报告南通教育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南通市位于江苏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教育事业也在南通市取得了长足发展。

为了了解南通市的教育情况,特进行此次调研。

二、调研目的1. 了解南通市现阶段的教育发展情况;2. 探索南通市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挑战;3. 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推动南通市教育的发展。

三、调研方法1. 网上调查:通过网络问卷,针对南通市的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家长进行调查;2. 实地走访:参观南通市的教育机构,与教育工作者进行交流。

四、调研结果1. 教育发展情况根据网上调查的结果,南通市的教育发展相对较好,学校数量和师资力量都相当充足。

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南通市的教育资源较为均衡,各区域都有良好的学校。

2.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尽管教育资源相对均衡,但南通市的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与其他地区相比,南通市的教育投入较少,学校设施和教育设备的更新较慢;其次,教师队伍的结构和素质不够理想,一些学科教师缺乏专业技能和深造的机会;此外,教育教学的方法还比较传统,缺乏创新和多样性。

3. 对策与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首先,增加教育投入,加大对学校设施和教育设备的更新和维护力度;其次,加强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提高他们的素质和专业能力;同时,鼓励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的多样性与适应性。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南通市的教育发展情况相对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希望南通市政府能够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学校设施和教育设备,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不断完善教育体系,促进南通市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六、参考文献无该报告共计399字。

南通教育考察报告考察报告

南通教育考察报告考察报告

南通教育考察报告考察报告南通教育考察报告1. 简介南通是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教育事业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本次考察旨在了解南通的教育发展情况,包括教育资源分配、教育政策和教育改革等方面的情况。

2. 教育资源分配南通市积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不仅在城市的核心区域建设了一批优质教育资源,还在农村地区推动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各级政府对学校的建设和配套资源的投入力度逐年增加,使得南通的教育资源分配相对均衡。

3. 教育政策南通市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政策,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政府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教育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

此外,南通还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扶贫工作,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4. 教育改革南通市积极推动教育改革,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

例如,南通市开展了学校课程改革,推动学校教育从传统的知识灌输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

此外,南通还鼓励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5. 学校发展情况南通市的学校发展迅速,不仅有一流的大学和职业学校,还有一批优质的中小学。

这些学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和教育设施等方面都具备较高的水平。

南通的学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南通市的教育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南通的教育资源分配相对均衡,教育政策积极推动教育公平和质量的提升,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学校发展迅速。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城乡教育差距和教育资源不均等。

因此,南通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推动教育发展的均衡和质量的提升。

赴南京南通四学校的考察报告

赴南京南通四学校的考察报告

赴南京南通四学校的考察报告学校坚持走“科研兴校,内涵发展”之路,主持8项省级课题,参与2项国家级课题的研究,课题有较强的实践性,其中有多项已成功结题。

学校不断加大课程建设和改革力度,主要包括基础教育的学科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课程三个方面。

在活动课程开发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这依赖于学校狠抓了课堂教学,认真研究了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教学管理强化了过程的监控。

通过校领导听课等方式,促进整个年级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

学校的教学有两大特点,一是“稳”——有稳定的学习环境,稳定的班级管理,才有稳步提高的成绩。

二是“钻”——教师的钻研精神。

在高考复习中,加强信息的采集,努力从任何可能触及到的渠道搜集任何可能搜集到的高考信息,用以指导高三教学。

学生进入高三前,教师要认真研究近三年的高考试卷,明确哪些知识点是已考过的,哪些是未考的,考点的命题角度变化等等。

一轮复习面向全体,夯实基础;二轮复习提高学生应对题目的能力,结合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如进行专项训练等。

在教学评价方面,采取“捆绑式”,目的是杜绝出现弱班、弱科现象,实现整体攀升。

对高三实施“三大工程”,即对尖子生实施“亮点工程”,面向大多数学生实施“支柱工程”,面向学困生实施“振兴工程”,以实现面向全体的教育观。

在尖子生培养方面,采取的措施是:不单独组班,向他们推荐优秀的参考书目自学,作业可以不做,教师课堂上所讲内容若已掌握,可离开教师进阅览室,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空间和时间。

赴南京南通四学校的考察报告210月15日考察了启东中学,由启东中学钱宏达副校长介绍了学校的情况。

1998年学校通过了“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评估验收。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博士生1人,硕士生2人,省中青年专家2人,特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69人。

学校有一流的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艺术馆和多媒体教学网络,能满足学生阅读、训练、个性发展的需要。

学校把“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南通市教育考察报告

南通市教育考察报告

南通市教育工作考察情况汇报近期,市教育综合改革调研组一行赴南通市考察学习,目的是了解南通市教育发展及教育综合改革情况。

考察期间,南通市教育局有关领导及师资处、基教处、职社处、体艺卫处、教育工会等科室负责人向调研组介绍了近几年来南通教育的发展情况,并就调研组感兴趣的问题作了详细说明。

现将考察学习情况作一个简单汇总,结合个人思考,报告如下:一、南通教育的基本情况南通是全国著名的“教育之乡”,素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是全省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

南通现有10个县(市、区),常住人口730万人。

辖区内共有幼儿园388所,在园幼儿数14.98万人。

中小学568所,其中小学321所,在校学生数31.82万人;初级中学169所,在校学生数16.00万人;普通高中53所,在校学生数10.00万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16所,在校学生数5.16万人;特殊教育学校9所,在校学生数0.094万人。

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5.24万人,其中幼儿园0.44万人;小学1.96万人;初中1.54人,普通高中0.90万人,职业中专0.29万人;特殊教育学校0.03万人。

教育界素有“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的说法,南通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以特有的品质,在国内教育界树立了良好形象,成为近20年来全国各地争相学习、考察的地区。

2014年,全省高考文、理科前100名,南通市共有42人,其中文科19人,理科23人。

绝对值与占比均为全省第一。

文科总均分、理科总均分、文科和理科语文、数学、外语单科均分等八项指标,除理科数学为第二外,其余均为第一。

本一本二上线率达60.5%(本三以上达80.89%),居全省第一。

海安中学吉淳获全省文科总分第一。

二、南通教育的发展原因南通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我市非常相似,基础教育硬件发展水平和我市差距不大。

探究南通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的奥秘,我们觉得有以下一些因素:1.领导有力南通市各级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得到持续巩固,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教育强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和教育改革创新,持续加大教育投入。

南通基础教育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南通基础教育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南通基础教育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

一听到写报告立刻头昏脑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南通基础教育进展状况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与保藏。

为了讨论网络环境对中同学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厦门市教育局特地成立了“网络德育专题调研组”。

调研组采纳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以无记名方式对399名中同学(学校占34.1%,高中占65.9%)、222名中同学家长(文化程度为识字不多、学校学校、高中以上的分别占4.1%、40.3%、55.2%)、257名中学老师进行了抽样调查。

同时,还通过社区走访、个案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分别召开了中同学、家长、老师和社会各界4次座谈会。

(一)中同学及其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和相关行为的状况1.中同学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多数家长却从未上过网,大部分老师上网阅历不够丰富互联网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阔中同学。

调查显示,93.5%的中同学表示对网络感爱好,并有11.4%的中同学认为“很长时间不上网是令人难以忍受的”。

我市中同学的上网率高达92.1%,其中有24.5%的中同学是互联网上的常客。

75.8%的中同学每月上网的总时间在10小时之内,而6.8%的“网虫”则超过了30小时。

周末和节假日是中同学们上网的高峰时段;9%的中同学表示平常每天的课余时间都能够上网,21.3%的中同学上网时间并不固定;35.5%的中同学能自我约束在每次1小时内,24%的中同学每次要在网上滞留3小时以上,24.5%的中同学则不固定。

与孩子们相比,家长和老师们则大为逊色。

45.2%的家长表示不了解网络为何物,没上过网的高达69.2%,只有7.7%的家长常常上网。

大部分老师的上网时间少、上网阅历明显不足。

26.7%的老师具有3年以上的上网经受,64.4%的老师则是近一两年内才融入网络的大潮;在上网的老师中,30%表示常常上网,9.1%每天上网;51.9%每次上网时间不超过一小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通教育考察报告南通教育考察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对南通教育成功因素的分析,揭示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一些现状,同时反映了基层对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的两种看法,最后提出了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教育改革正文:在基础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全国教育看江苏, 江苏教育看南通”。

南通的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究竟如何呢?带着这一疑惑,我们一行十二人来到了江苏省南通市,进行了为期七天的南通教育暑期实践活动。

南通市通江达海,总人口780 万,是最早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被誉为教育之乡。

现有678 所小学,250所初中,95 所高中(其中普高76所,职高19 所),10 所特殊教育学校。

学生总数96.6 万名,专业教师 2 万余名。

在此次活动中,我们主要走访了南通市下辖的海门市和南通市区的几所高中,向那里的老师与学生了解了一些情况,拜访了几位著名的特级教师并采访了市教育局的一些领导。

通过实际采访与街头发放调查问卷,我们获得了一些比较真实、可靠的信息,对南通的教育现象也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一、应试教育南通的高中教育之所以全国闻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其奥赛成绩与高考成绩相当突出。

今年高考结束后,南通市再创佳绩:全省理科前十名中,南通有四名;600 分以上高分者,南通占四分之一;在全省十三个市的各项指标综合排名中,南通名列第一。

一个普普通通的市,为何有如此骄人的成绩?是占据天时的偶然还是内在因素的使然?经过一周的了解,我们发现南通教育现象并非偶然现象,而是有着内在的必然因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㈠•积淀深厚的教育传统。

早在北宋初期,天下道德君子之首的胡瑗就倡导“苏湖教法”。

20 世纪初,清末状元张謇目睹民生凋弊,回家乡进行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提出了“父实业母教育”的救国方略,主持兴办了许多所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学校,在全国创下了41个第一,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

因此,南通的许多学校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在这一传统的影响下,南通形成了浓厚的执教氛围和尊师重教的风俗,而这些直接影响到了南通的基础教育。

㈡•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高考成绩与经济水平的关系大致成抛物线型,即经济过差与过好的市区,其高考成绩都不是很好。

究其原因,可能是经济太差,则发展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硬件、软件都受制约;经济太好,则对应试教育不是很重视,高考成绩自然较差。

南通gdp 居全省第四,实力差于苏南,而它又濒临长江,经济状况足以满足当地教育的需求,所以其应试教育稳居全省之首。

㈢•相当完备的教研体系。

南通教育坚持以研为先的教学策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课题研究,二是群体教研,三是高考研究。

同时南通教育坚持以联见长的教学机制。

高中有学科教育基地和教师培训制度。

值得推崇的是学科基地,这是指市内的九所重点高中各担任一科的教学基地任务,基地负责相关科目的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

由于全市的重点高中不进行排名,所以这些学校市内竞争的压力很小,可以很好地做到资源共享。

这些教学与研究体制对于平时的教育、教学有很大的帮助,自然促进了全市的教育发展。

㈣.十分优秀的教师队伍。

南通有一大批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

通过对242份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发现,中级教师占35.68%,高级教师占34.36%(见附图1),一般而言,这两类教师拥有5〜20年的教学经验。

其中“二李”,即小学的语文教师李吉林与启秀中学的数学教师李庚南,由于勇于改革、锐意创新而闻名于全国基础教育界。

李吉林老师首创“情境教育法”,使孩子们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亲身体验到了语文的乐趣,为小学语文教学做出了贡献;李庚南老师于1978 年正式起步,开创了“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着力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系统整理知识和创造性应用知识的能力,此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不光是这些名师,南通还有许许多多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教师。

在调查中,50.83%的教师认为自己工作量大,但乐于承担教学任务(见附图2)。

南通的经济不如苏南的市区,但南通教师外流现象并不严重,尽管他们干的是普普通通的事,但他们留下的是薪火相传的知识,凸现的是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众多的教师为南通的教育立下了汗马功劳。

附图1:附图2:㈤•能够吃苦的学生群体。

学生只有主动自觉地刻苦学习,才可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在应试教育中,这往往是关键。

在采访中,人们普遍认为南通的学生较之其他地市的学生更能吃苦,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天性淳朴,没有杂念,读书升学是他们走出去的最佳信息途径。

通过对天星湖中学、海门中学和南通中学的学生的了解,我们发现他们的作息时间都很紧,除自习外,每天有八至十节课。

进入教室,最大的感觉就是书多,有的甚至连地上也放着书。

在假期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参加家教班。

“书海泛舟”是升学的唯一途径,这在应试教育中是无庸讳言也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而如果没有坚毅的吃苦精神,学生很难坚持下去,更不用说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了。

以上五方面基本上是南通市在应试教育方面出色的原因所在。

尽管素质教育已提出多年,但全国上下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这是无奈的事实。

南通教育自然也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而且在这方面成绩斐然。

但是,我们并不能据此就否定南通的教育,毕竟,这里也有素质教育生存的空间。

二、素质教育在南通市因从事素质教育而出名的当属东洲小学校长许新海。

许校长从1992 年白手起家,现已将当初破旧不堪的小学校建成了花园式的美丽校园。

在交谈中,许校长告诉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一辈子养成四个爱好:读书、艺术、运动和动手实践。

为此,学校积极倡导学生每日读书,并提倡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

学校还定期举办运动会,并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运动员。

此外,学校还建立了少年宫,使孩子们能培养更多的能力。

在采访中,我确实感受到了素质教育的魅力,也看到了素质教育的希望。

然而,这毕竟是小学的素质教育。

众所周知,小学由于离高考的升学压力较远,因而兴办素质教育较容易。

那么,南通高中的素质教育状况又如何呢?在实地采访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并不惊人的事实,条件越好的高中,素质教育的程度越高。

海门中学与南通中学即是其中典范。

这两校均为当地的重点中学,办学条件不错,尽管学校仍以应试教育为主,但我们还是能发现一些素质教育的现象。

比如,两校都有科技节、艺术节和运动节,三年一轮回,尽管并非人人都参与其中,但毕竟让部分同学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同时也调剂了紧张的学习生活。

此外,两校均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能较早地接触社会,这一活动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素质教育在中学尤其是在高中的规模与成效并不大,连专搞素质教育的许校长也认为:素质教育正处于两难地步。

这一点恐怕举国上下无人置疑。

那么,素质教育究竟难在何处?答案显而易见:高考,亦即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使然。

尽管高校年年扩招、扩建,大多数高中生可以上大学,但大家又将竞争的目光投向重点高校。

升学的目的是接受教育,而受教育的目的是为将来的就业积累人力资本。

所以,说到底,就业压力、生存压力是问题的关键。

正如南通中学教导主任所言:“人多、就业岗位少的国情决定了家长将孩子未来的就业竞争转为了现在的升学竞争”。

素质教育如此艰难,但难道教育改革就此偃旗息鼓了吗?当然不能!于是,作为一种深化素质教育的尝试——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

三、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2001 年启动,今年在10个省市推广,江苏省也在其中。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南通市教育局已就新课程改革等事宜向下属的各县、市发了通知。

同时,个别学校已开始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

于是,在采访中,我们就此项改革向一些领导与教师作了专访。

从中我们大致听到了两种声音:一种声音对此表示乐观。

南通中学教导主任认为,新课程改革与该校的教育理念完全吻合,因而该校将继续沿着课改之路走下去。

但是,另一种声音也不容忽视。

在采访中,南通市教育局的一些领导认为,新课程改革缺乏实践基础。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改可以轰轰烈烈,但高中的课改应当更加理性,更加慎重。

因为只改革课程,不解决评价标准这一根本问题,课改将难以深入下去。

同时,有人建议,理论家们应多关注基层,了解一下基层教师的素质。

这些忧虑不无道理。

看来,新课程改革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议。

作为深化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新课程改革备受教育界关注。

无疑,它肩负着重担,满载着人们的希望。

究竟课改的试点效果如何,它能否成为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这仍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次改革如同其它改革一样,不会一帆风顺。

四、路在何方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一件关系着民族兴衰,联系着千家万户的大事。

现行的教育体制主要是沿用前苏联的模式。

时代发展至今,许多弊端凸显了出来。

尽管我国曾对此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但似乎离人们的期望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那么,教育的症结在哪里?教育改革的出路在何方?我认为,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两个字:人、钱。

具体而言,人口众多、经济不发达。

教育问题自然也涉及到这两个因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育理所当然地受着不发达地区的经济的制约。

人多就意味着工作岗位少,使得人们的就业乃至生存压力增大。

这些竞争最终反映在了教育上。

在人口总量继续攀升的现状下,要想使教育变得更加理想,根本的一条出路是发展经济,只有经济水平大幅提高后,兴办教育的软、硬件才会有较大的改观,人们对教育的理念才会有所转变,教育的质量也才能得以提升。

但是,发展经济是慢功夫,我们不能光指望着经济的好转而对现行教育制度无所作为。

而且,良好的教育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为人力资源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所以,教育与经济互相促进。

而在经济还欠发达的国情下,对于眼下的教育改革,我们必须另谋出路。

教育的两个主要环节是教学与评价,而评价是教学的指挥棒。

因而,教育改革应当在评价体制上下功夫。

评价体制大致可分为两类:学校考核与社会检验。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方面最成熟的学校考核当属高考。

高考制度在我国已持续了数十年。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高考制度也不例外。

一方面,高考作为升入普通高校的选拔性考试,承担着选拔人才的重任。

客观地讲,它为选拔人才、输送人才和培养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十多年前通过高考检验的学生,如今正活跃在国家建设的各个岗位上。

若没有他们的努力,经济发展很可能不会如此迅速。

而且,今天的高考选拔出的人才并非完全高分低能。

相反,许多人高分高能。

实际上,分数与能力并非简单的正比或反比关系,甚至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不可否认,高分低能的现象确实存在,但低分低能者可能更多。

更进一步,在教育方面,对于大多数民众尤其是贫苦百姓而言,高考是唯一公平的制度。

读书是穷人的最佳出路,统一的高考制度则是他们的龙门,给了他们脱离贫穷的希望。

所以,高考制度于国于民皆有利,在数十年的社会发展中,它功不可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