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与生态思考题

合集下载

生态学思考题

生态学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生态学、环境生态学,其各自内涵是什么?答:生态学:研究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环境生态学:①定义: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②目的:运用生态学理论,阐述人与环境的关系,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1、你认为引种、外来物种入侵对人类、生态环境会带来什么影响?答:破坏生态平衡,作为新型病毒的传播媒介,经济影响,对人类的健康影响, 具体的如破坏农作物,排挤本地生物,成为优势种,传播或直接致病。

入侵的生物可能会成为优势物种而迅速繁殖,进而侵占当地物种的生态位,造成本地物种的灭绝,导致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2、光强与植物光合作用率的关系如何?什么是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答:植物对光强的适应性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的效率与光强成正比,但是达到一定强度后光和效率不会再增加,倘若继续增加光强,光和效率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下降。

此点称之为光饱和点。

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数量相等时的光强,此点称为光补偿点。

3、阐述水、土壤的生态作用。

答:(1)水因子的生态作用:○1水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成分;○2水是良好溶剂,生物体所有代谢活动的介质;○3水有较大的比容,为生物创造稳定的体温和环温。

(2)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1为陆生植物提供基底,为土壤生物提供栖息场所;○2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热、肥、矿物质、气-土壤肥力;○3构成土壤生物作用,土壤中生物包括各种菌类、蚯蚓、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对土壤有机物分解转化、元素循环有重要作用,改变土壤物化性质,影响生物生长;○4生态系统的许多很重要的生态过程都是在土壤中进行。

4、有效积温法则的内容、意义?答: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发育阶段的发育过程,而且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称总积温或有效积温,因此可用公式表示: K = N•(T-T0)。

生态学课后思考题

生态学课后思考题

生态学课后思考题生态学思考题第一章1、如何理解生物与地球环境的协同进化?2、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

3、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及特点是什么?第二章1.什么是环境分地球环境由哪几部分组成?2.种的生态幅及其制约因子有哪些主要规律?3.你熟悉的生物节律与周期现象有哪些?其机制是什么?4.你如何理解指示生物?5.简述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性。

6.温度对生物作用的“三基点”和积温,在农业生产上和虫害预报上有何意义?7.水分对生物有何影响?生物如何适应?8.土壤的生态作用,三种耐盐碱植物类型各有哪些特征?第三章1、什么是种群?与个体特征相比较,种群有哪此重要的群体特征”?2、以假定的年龄(x)和存活数(n x)的简单数据,编制一个生命表上并计算出各个重要命参数,说明生命表在分析种群动态中的意义。

3、比较种群指数增长模型和逻辑斯谛增长模型,举例说明指数增长模型在人口顶测的应用价值。

4、什么是种群空间格局,主要有哪几和类型?5、比较主要种群调节假说的优缺点。

第四章1.为什么生物体的生长一般都呈“S”型曲线形式?2.繁殖有几种基本方式?怎样理解各自的生态学意义?3.什么叫繁殖价值?怎样估计繁殖价值?4.试比较r-选择和K-选择的主要特征。

r-K选择理论在生产实践中具有什么指导意义?5.为什么性选择的结果经常导致雌雄二形现象?第五章1.何谓种内与种间关系?种间关系有哪些基本类型?2.生物密度效应的基本规律有哪两个?其主要特征是什么?3.什么是他感作用?研究他感作用有什么重要意义?4.什么是高斯假说与竞争排斥原理?5.什么是生态位?试举例说明。

6.试举例说明你对生物领域性和捕食作用的认识。

7.你是如何理解共生这一概念的?共生有何生物学意义?第六章1.什么是生物群落?它的主要特征有哪些?2.群落种类组成及其研究意义。

3.群落结构的时空格局及其生态意义:4.简述群落交错区的生态意义。

5.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有哪些?第七章1.简述研究群落波动的意义。

进化生物学---课后答案

进化生物学---课后答案

一、名词解释1、生物进化论: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界进化发展的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

主要研究对象是生物界的系统发展,也包括某一物种2、进化生物学: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科学,不仅研究进化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研究进化的原因、机制、速率和方向。

(研究生物进化的科学,包括进化的过程、证据、原因、规律、演说以及生物工程进化与地球的关系等。

)3、灾变论:认为地球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发生了巨大的“灾难”,毁灭了当时的动植物,以后由其他地方迁来的新的类型,所以不同地层有不同化石的类型。

(多次创造,每次均不同。

认为生物的改变是突然发生的,是整体地消灭和整体地重新被创造的。

反对一个物种从另一个物种演变而来的思想。

)4、中性突变:中性突变是指不影响蛋白质功能的突变,也即既无利也无害的突变,如同工突变和同义突变。

5、进化: 进化指事物由低级的、简单的形式向高级的、复杂的形式转变过程。

广义进化是指事物的变化与发展。

涵盖了天体的消长,生物的进化,以及人类的出现和社会的发展。

6、生物进化:生物进化就是生物在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遗传系统随时间而发生一系列不可逆的改变,并导致相应的表型改变,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改变导致生物总体对其生存环境的相对适应。

7、神创论: (物种不变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上帝按照一定计划和一定目的,一下子创造出来的。

并且当初创造后物种没有实质性的变化,物种数也无增减,各种之间也无亲缘关系。

在18世纪的欧洲占统治地位二、进化生物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进化生物学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科学,不仅研究进化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研究进化的原因、机制、速率和方向,也就是说进化生物学是回答:“为什么”的科学,是追究实物或过程的因果关系的科学。

它不仅要从生物组织不同层次揭示进化的原因,也要从时间上追溯进化的过程。

三、比较拉马克学说和达尔文学说的异同。

相同点:不同点:溯源于共同的祖先。

共同起源是生物进化一元论的观点,而拉马克则是认为最原始的生物源于自然发生,各系统或群体生物并不起源于共同祖先,是典型的生物进化多元论的观点。

进化生态学思考题

进化生态学思考题

一、为什么通常是雄性竞争雌性,而非雌性竞争雄性?答:性冲突:雌雄动物在求偶和交配上存在利益的冲突和矛盾;两性结合是一种不稳定的联姻,其中每一性别都试图最大限度地传递自己的基因;合作是为了借助共同的后代传递自身的基因;但在配偶选择、合子的制备以及卵和幼体的哺育等需要双方投入能量的方面,两性的利益往往不是一致的;这种关系似乎是一性对另一性的利用,而不是和谐与合作。

雌性与雄性的基本差异:1、两性特征有明显的差异:第一性征,第二性征;基本的差别是配子大小的不同:雌配子大而不动,含有丰富的营养;雄配子小而积极活动,只有极少量的遗传物质构成。

由此导致的后代投资大小的不同,对动物的性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

2、雌性动物通常要比雄性投入更多的资源,只能靠用较快的速度把营养物质转化为卵子或幼体来提高自己的生殖成功率;雄性动物具有使极多受精的潜力,靠为很多动物受精来提高自己的生殖成功率。

雌性动物常被看成雄性动物为之竞争的稀缺资源。

性选择:由于在大多数的种类中,雌性在对后代的投入要比雄性高,她们在选择配偶时常常是选择者;雌性通常选择雄性的标准有非遗传的利益和遗传的利益。

雌性选择有优质领地的雄性个体做配偶;选择占有食物资源的雄性个体做配偶;选择具有优质基因(指能增加后代的生存、竞争、繁殖能力的基因)的雄性个体做配偶。

1、性选择的强度依赖于配偶竞争的强度,而配偶竞争的强度又依赖于两个因素:双亲在生殖投入上的差异在任一时间可得到交配的性比2、性选择的强度:当双亲对子代的投入是大体相等的,比如在一雌一雄的鸟类中,雌雄亲代共同哺育他们的幼子,性选择相对的强度较低。

3、如果雌性进入繁育的状态不是同步的,这样就为少量的雄性一个个控制雌性提供的机会,在这种具有高的潜在回报的情况下,性选择可能是强烈的。

4、Bateman在1948预测,性选择通常在雄性演化中更具有压力。

对于雄性来说,配偶获得是有限的资源,而对于雌性则不是。

雄性性选择强度要大于雌性,性比失衡,往往雄性比雌性多,雄性的交配机会有限,这样雌性就变成了被选择的对象。

进化与生态思考题

进化与生态思考题

1.进化论与创造论,各有什么道理?达尔文进化论主要包括四个子学说:一,一般进化论:物种是可变的,现有的物种是从别的物种变来的,一个物种可以变成新的物种。

这一点,早已被生物地理学、比较解剖学、比较胚胎学、古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观察、实验所证实,甚至在实验室、野外都可以直接观察到新物种的产生。

所以,这是一个科学事实。

二,共同祖先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来自共同的祖先。

分子生物学发现了所有的生物都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生物化学揭示了所有生物在分子水平上有高度的一致性,最终证实了达尔文这一远见卓识。

所以,这也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科学事实。

三,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机制。

自然选择的存在,是已被无数观察和实验所证实的,所以,这也是一个科学事实。

四,渐变论:但是近二、三十年来,古生物学和进化发育生物学的研究表明,生物进化过程很可能是渐变和跃变两种模式都存在的,跃变论又有抬头的趋势。

不过,进化论所说的跃变,除了某些非常特殊的情形(例如植物经杂交出现新种),并非是指在一代或数代之间发生的进化,而可能经历了数千年、数万年乃至数百万年,只不过以地质年代来衡量显得很短暂而已。

创造论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2.生物学中哪些实例支持生命的共同祖先假说?一、生物分类学的证据为了直观显示各生物在分类上的关系,分类学家一直在尝试画出关系图表。

林奈最初是用地图一样的图表,但发现根本无法画好。

以后的分类学家开始用直线来画,把生物界画成从最低等生物一直到人的一条长链。

比如,他们认为两栖类比鱼类高等,爬行类比两栖类高等,哺乳类又比爬行类高等,所以其关系图可以画成: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哺乳类,但是鸟类怎么办?它们显然要比爬行类高等,但也不见得就比哺乳类低等。

没办法,只好在爬行类上面分支,画出鸟类一脉。

把这样的关系图画得越多、越细,分支也就越多,最后就成为一棵树。

我们看到一棵树,就知道它是由树根长出,不断生长、分支的;我们看到一株分类树,很自然就应该想到生物都是从同一祖先传下来,不断地进化,形成各个物种的。

生态学思考题

生态学思考题

生态学思考题1、前几年,南京市陆续从湖南省和邻近的浙江省引进一批香樟树充当行道树,但最近这些香樟树大部分都趋于死亡,请你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的启发又是什么?“黄化病是因为土壤显碱性,这已经是公认的原因,但造成土壤呈碱性却是人为因素所致。

”白下区绿化所沈所长说,其实香樟树本身是很好的树种,四季常绿、树冠开展,在很多城市都被选作行道树,虽然南京的气候冬季偏冷,土壤略显碱性,但基本还是适合香樟生长的,例如玄武湖、栖霞山的香樟长得都很好,但进了城用作行道树,情况就不同了,多次的路面修整出新、管线入地施工,将大量的石灰、水泥以及二灰结石留在土层中,加重了土壤的碱性。

而且施工单位大多并不注意避让已经种下的行道树,随意开挖,树根周围的管线越来越多,树木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即使是新建道路,给行道树留下的空间也不大。

沈所长说,当年种植香樟的时候,每棵树的坑只能挖出60×80厘米大小,根本就不能满足要求。

而且城市里的汽车尾气、灰尘等都对香樟等树木产生危害。

1、为什么我国要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生物的种群数量增长,是基本遵守S形曲线的初期较缓,有一个适应环境的过程,接下来高速上升,当达到环境最大容纳量的一半时,这个上升的趋势减缓,并最终趋向水平,也就是达到一定的上限。

这个上限就是环境最大容纳量,由环境中的资源,个体所需空间等决定如果种群数量突破了这个上限,就会引起资源紧张等问题,死亡率会增加,直到恢复到这个最大容纳量以下。

种群数量过低,则会引起种群衰退等问题根据某一种群从幼龄到老龄的个体数目顺序所作的图示,可以绘出三种种群类型:增长型:种群有大量幼体,老龄个体少,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衰退型:种群中幼体减少,老体比例增大,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稳定型: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平衡,种群稳定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的特点:面临建国以来的第三次出生高峰;人口老化趋势出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

我国人口的调节:总方针——控制人口的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目标——2000前力争把中国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5‰内,期望本世纪中叶稳定在15~16亿;措施——坚持优生优育,计划生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高级生态学复习思考题

高级生态学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1.何谓生态因子?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有哪些?生物如何适应多变的生态环境?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 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是环境因子的一部分。

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态环境。

特定的生物——特定的生态因子组合1)综合作用。

生态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都是在其他因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发挥作用,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及其反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

在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中,其中必有一个或两个是对生物起决定性作用的生态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主导因子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因子也发生变化。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环境中的一些生态因子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如地形因子;另外一些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状况则对生物起直接的作用。

4)阶段性作用。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具有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是由生态环境的规律性变化所造成的。

5)生态因子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各具有重要性,不可缺少;但是某一个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靠另外一个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和补偿。

6)生态因子限制性作用。

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内稳态:生物控制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它能减少生物对外界条件的依赖性,从而大大提高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内稳态通过生理或行为的调整来实现的。

耐性限度的驯化:内稳态机制外另一种调整生物耐性限度的方法。

驯化过程是通过酶系统的调整来实现的,因为酶系统只能在特定的环境范围内起作用,并决定着生物的代谢速率与耐性限度,驯化即体内酶系统的改变过程。

2.简述植被对水环境状况的影响机制,植树造林对于改善区域水文条件有何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由于环境的复杂多变,生物似乎总是处于从属、被支配的地位,只能被动地去适应、逃避。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内容一、进化与退化的内涵、辩证关系以及进化产生的根据和条件①什么是进化与退化?进化一般指的是物质系统演化中由无序到有序、由低序到高序的过程,或者说是时间推演引发的对称性破缺的结果。

退化则指的是相反的过程。

在热力学、协同学、控制论和信息论中,分别用熵、序参量和信息量来表示,序参量、信息量增加的一般可以表示进化,而熵增加的则表示退化。

②进化与退化的辨证关系(1)进化与退化相互包含。

在自然界的演化中,以进化为主的的过程往往内在地包含着退化,反之亦然。

例如,从猿到人,无疑是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件最伟大的事情。

但从局部功能来看,像攀越能力、消化能力、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都有一些退化的趋势。

因为,很难看到纯粹的进化和退化现象。

(2)进化和退化共存共生。

进化和退化常常是同时存在和同步发生的。

它们往往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例如,工业化推进了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

但是,工业化消耗了地球的几十年来的大量资源储备,向自然界排放了难以计数的废气、废物和废水,带来了生态环境恶化。

(3)进化与退化相互交替。

进化和退化往往是交替进行、相互转化的。

在一定条件下,进化过程会转入退化;退化过程也可以转入进化。

按自组织理论观点,一个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通过引进负熵和正反馈循环,经涨落和起伏,会从无序趋向有序,从而形成耗散结构。

然而,时空有序结构会在一定的外部控制参量条件下进入混沌状态。

总之,进化和退化是自然界中两种相反趋势,二者密切结合,不可分割,每一方是对方发生的条件,二者的结合,形成了自然界演化的循环螺旋式推进方式,使自然界演化过程呈现出周期性。

③进化的根据和条件A、远离平衡态B、系统必须是开放的C、系统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并经此相干性而协调动作,促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D、正反馈推动系统走向有序E、涨落和突变是产生有序的条件二、渐变和突变的基本内涵及其产生的原因和根据1 “突变”一词,法文原意是“灾变”,是强调变化过程的间断或突然转换的意思。

进化生物学课后思考题

进化生物学课后思考题

进化生物学试述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答:自然选择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有选择引起的种群遗传构成的改变,都能提高种群的平均适合度。

在自然条件下,选择对隐性基因和显性基因均起作用。

淘汰不适应环境的个体,适应环境的个体生存并繁殖后代,使某一基因频率增加,另一基因频率减小(1)选择对隐形基因不利显性完全的显性纯合体与杂合体具有相同的适合度1,则其隐性纯合体的适合度小于1,此时选择对隐形基因不利,隐性基因频率会下降,但不会消失(2)选择对显性基因不利具有显性基因的个体数量更多,因此在选择作用下基因频率的改变更明显,显性基因频率会下降,直至消失。

(3)选择系数相同时,对不利生存的显性性状的选择更有效自然选择无处不在,基因频率不会保持不变概述人类进化的主要阶段及其每阶段的主要特征,并畅想人类进化的未来。

答:人类进化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4个发展阶段(1)南方古猿阶段的主要特征:能用两脚直立行走,还带有一些似猿的特征,如弯曲的指骨、稍微突出的犬齿和脑颅较小等(2)能人阶段:颊齿,特别是前臼齿比非洲南猿的窄,肢骨明显具直立行走特征,手骨表明其拇指与其他四指能对握;能造石器(3)直立人阶段:头骨似猿,但大腿骨很像直立行走的人,牙齿粗大,大脑两半球已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已有一定的语言能力,能制造更复杂的石器工具(4)智人阶段:早期智人脑量达到现代人水平,已会打制石器的新技术,会取火,能适应各种气候;晚期智人形态上已与现代人几乎没什么差别,明显具有现代人种族分异的特征人类未来将会进化的越来越完美,未来人类的大脑可能更发达,又会获得各种新的能力,但由于科技的进步,各种代步工具与信息网络的发展,人类可能在行走方面的能力等可能会退化通过生物的宏观进化章节的学习,请谈一谈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必要性。

答: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生物圈与环境的适应性的平衡,各种生物种群、群落之间也形成了相互依存并相互制约的关系。

进化与生态思考题

进化与生态思考题

进化与生态思考题综合第一讲:一、进化论与创造论,各有什么道理?创造的模式认为从原始到高级的各种生物都是由大能的神各按其类造出来的;生命只能源於生命,各种生命皆来自永生的神。

但进化模式却认为生命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由无机物变成有机物,由有机物演化出氨基酸、蛋白质,最後演化为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产生了生命。

【米勒实验、寒武纪大爆炸】二、生物学中哪些实例支持生命的共同祖先假说?都遵循中心法则,复制都遵从碱基互补配对,都是三联体密码子。

等等。

1.生物分类学的证据为了直观显示各生物在分类上的关系,分类学家一直在尝试画出关系图表。

关系图画得越多、越细,分支也就越多,最后就成为一棵树。

我们看到一棵树,就知道它是由树根长出,不断生长、分支的;我们看到一株分类树,很自然就应该想到生物都是从同一祖先传下来,不断地进化,形成各个物种的。

2.比较解剖学的证据贝伦发现人和鸟尽管在外形上极不相同,但骨骼组成却非常相似。

这说明人和鸟是亲戚,都是一个祖先的后代。

此外,脊椎动物的前肢,比如人的手、马蹄、鲸鱼的鳍等,它们的外形相差很大,功能也不相同,但它们的骨架却是如此的相似。

对此最好的解释就是:他们来自同一祖先,由于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了外形和功能,但实际的骨架却没有改变。

3.比较胚胎学的证据如果把鱼、青蛙、鸡、猪、兔和人的各个时期的胚胎放在一起,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似性。

而且关系越密切,相似的程度越高。

这说明这些生物来自共同的祖先,它们祖先的特征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重演了。

4.比较免疫学的证据每种动物的血清中都有一系类独特的蛋白质,若两种动物的亲缘关系越接近,则抗原——抗体反应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利用这种方法与古生物化石或形态比较绘出的亲缘关系树符合得很好,这也更加证明了生物来自共同的祖先。

5.分子生物学的证据①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病毒除外);②组成生物的大分子有核酸、蛋白质、多糖、和脂类四种,这些生物大分子的成分在所有生物中都是一致的:核酸都是由嘌呤和嘧啶组成,蛋白质都是由氨基酸组成,多糖都由单糖组成,脂类则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③所有的生物都只用20种氨基酸,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共享一套遗传密码。

生态学思考题答案

生态学思考题答案

生态学思考题答案第二章思考题1、什么是环境?地球环境由哪几部分组成?环境:指生物有机体赖以生存的所有因素和条件的综合。

1、生物的能量环境太阳辐射有两种功能:热能和光能。

热能:给地球送来了温暖,使地球表面土壤、水体变热,引起空气和水的流动;光能:在光合作用中被绿色植物吸收,转化为化学能形成有机物,沿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停地流动。

2、生物的物质环境生物的物质环境生物圈:1)、岩石圈和土壤圈(岩石—母质—土壤)2)、水圈(海洋、内陆水、地下水。

水体中溶解有各种无机和有机营养物质,它们为植物生长和水生生物的分布提供了物质基础。

)3)、大气圈(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电离层)2、生态因子的概念及其分类。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分类:1、气候因子(如光、温度、水、空气、雷电等);2、土壤因子(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肥力、土壤结构和土壤生物等因子);3、生物因子(指与对象生物发生相互关系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因子,形成捕食、寄生、竞争和互惠共生等关系);4、地形因子(海拔高度、坡度、坡向(阴坡和阳坡)、地面起伏等,通过影响气候和土壤,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5、人为因子(指对动植物产生影响的人类活动)。

3、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

(1)综和性(因子间相互制约)。

每一个生态因子都是在与其它因子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中起作用的,任何因子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它因子的变化。

因此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

(2)非等价性(主导因子作用)。

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是非等价的,其中有1-2个是起主要作用的主导因子。

主导因子的改变常会引起其它生态因子发生明显的变化。

(3)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

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代替。

但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由其他因子来补偿。

(4)限定性(时段性)。

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往往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

生态学复习习要点

生态学复习习要点

《生态学》学习指导与复习思考题绪论知识框架.. 生态学是什么?——研究对象,概念,分枝学科,交叉学科.. 形成和发展;——主要的历史阶段,代表性任务,重要学术著作.. 现状如何?——对象变化;手段变化;范围扩大.. 如何学习?—方法论,研究手段名词概念(注意对应的英文术语,下同):生态学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副生物圈进化生态学化学生态学GAIA学说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生态学?你认为生态学的本质是研究什么?2、生态学的研究层次有哪些?这些层次在生态学不同的发展时期各有哪些偏重?3、生态学的发展分为那几个时期?各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哪些?各时期的研究对象有什么特点?4、现代生态学的发展有哪些特点?如何认识“生态学的社会化、生态学必须科学化”?个体生态学(生物与环境)知识框架:.. 生态因子的特点及其对生物的影响方式;.. 生物对生态因子的适应重点问题提示:.. 生态因子作用特点:综合性、主导性、限制性、直接/间接性、阶段性、不可替代和相互补偿、.. 光、温、水、土----对生物有什么用?生物如何获得取这些资源?.. 正常条件下生物如何适应(时间、空间变化)?太多、太少将产生什么影响?生物如何适应?适应在形态结构、生理生化、行为等方面有何表现?名词概念(注意对应的英文术语)物种(种)种群环境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主导因子最小因子法则耐受性法则限制因子生态幅适合度指示生物驯化休眠滞育内稳态阳性植物叶面积指数光饱和点昼行性动物光周期现象短日照植物Bergman规律Allen规律三基点活动积温物侯少浆液植物恒渗植物团粒结构复习思考题:1、生态因子一般被分为哪五大类型?哪些是直接作用?哪些是间接作用?生态因子作用有什么特点?2、Liebig的最小因子法则和Shelford 的耐受性法则分别是说明生态因子作用的什么特点?生物的耐受曲线在生态幅宽狭不同的生物中,其图形上有什么特点?3、多个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对生物的适合度有何影响?请举例说明。

了解生物的进化与生态关系

了解生物的进化与生态关系

了解生物的进化与生态关系在自然界中,生物的进化与生态关系密不可分。

进化是生物种群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而生态关系则反映了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依存关系。

通过深入了解生物的进化与生态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种的起源、演化以及生态系统的构建和维持。

1. 进化的基本原理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石,也是生命的基本规律。

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了天然选择、物种起源和适者生存等重要观点,为进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生物的进化是由遗传变异、突变和基因重组等因素驱动的,而环境压力则是自然选择的推动力。

只有适应环境的特征才能够在进化过程中得以传递,从而改变整个物种。

2. 生物的适应和多样性进化导致了生物的适应和多样性。

在不同的环境中,生物通过进化来适应各种压力和变化。

例如,鸟类的嘴形状和食性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不同的鸟类根据不同的食物来源,形成了不同的嘴形。

这种适应性进化使得生物能够更好地利用环境中的资源,并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3. 物种的起源与演化物种的起源和演化是进化生物学的核心问题。

通过对化石记录和基因组数据的研究,科学家们揭示了物种起源和演化的进程。

例如,人类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共同祖先,以及不同人种之间的遗传差异,为人类的进化历程提供了重要证据。

同时,物种的演化也是多样性的基础,它使得地球上出现了无数独特的物种和生态系统。

4. 生物的生态关系和相互作用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依存关系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基础。

生物之间可以通过竞争、合作、捕食和共生等方式进行交互。

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和能量传递的路径。

例如,草食动物通过摄食植物获取能量,同时被肉食动物捕食,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此外,共生关系和相互合作也是生物多样性维持和进化的重要因素。

5. 生态位和物种适应生态位是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职位和功能,反映了物种与环境的适应关系。

各个物种通过适应不同的生态位,实现资源的分配和利用。

例如,同一生态位上的竞争者之间将会产生竞争压力,各种物种会通过适应和分化来减少竞争。

生物进化与生态试题

生物进化与生态试题

生物进化与生态试题
1. 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1 生物进化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什么?请分别进行解释。

1.2 请简要说明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综合题(每题30分,共60分)
2.1 进化形成了生物多样性,但同时也会导致灭绝。

请解释这一现象,并举例说明。

2.2 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之间通过相互作用促进进化的现象,请阐述共同进化的原理,并给出一个实例。

3. 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3.1 某种昆虫的一群体中,黑色翅膀的个体占比为70%,而白色翅膀的个体占比为30%。

若黑色翅膀的个体有更高的适应度,使得其后代存活率和繁殖率都更高,而白色翅膀的个体则适应度较低,使得其后代存活率和繁殖率都较低。

请计算在下一代中,黑色翅膀和白色翅膀的个体占比分别为多少?
4. 实践题(每题20分,共20分)
4.1 在某个生态环境中,植物A和植物B是两个竞争对手。

观察发现,当光照较强时,植物A的生长速度更快,而光照较弱时,植物B 的生长速度更快。

请解释植物A和植物B之间的竞争关系,并讨论两者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5. 分析题(每题30分,共30分)
5.1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为什么一些病菌逐渐对抗抗生素产生抗药性,并提出应对抗药性的策略。

5.2 通过分析,全球变暖可能会对生物进化和生态系统产生哪些影响?请从适应性进化、物种分布和生态关系等方面进行论述。

以上为生物进化与生态试题,共计1500字。

请根据题目要求编排答案,确保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谨。

高三生物进化与生态系统知识点梳理

高三生物进化与生态系统知识点梳理

高三生物进化与生态系统知识点梳理一、生物进化1.1 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生物进化是指生物种类、结构和功能在长时间内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

这一过程主要表现为物种的逐渐改变、物种的分化和物种的灭绝。

1.2 生物进化的证据1.化石证据: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不同地层中的化石结构与现代生物的结构相比,可以揭示生物进化的历程。

2.比较解剖学证据: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

生物进化在比较解剖学上最重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

3.胚胎学证据: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

生物进化在胚胎学上最重要的证据是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早期都有鳃裂和尾。

1.3 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1.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生物进化从原核生物开始,逐渐发展成具有细胞核的真核生物。

2.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生物进化过程中,无性生殖逐渐演变为有性生殖,增加了生物的遗传多样性。

3.从水生到陆生:生物进化从水生生物逐渐过渡到陆生生物,适应了不同的环境。

4.从简单到复杂: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的结构和功能逐渐变得复杂。

1.4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驱动力。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基本条件。

二、生态系统2.1 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2.2 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2.3 生态系统的功能1.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循环。

2.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进化生态学思考题

进化生态学思考题

一、为什么通常是雄性竞争雌性,而非雌性竞争雄性?答:性冲突:雌雄动物在求偶和交配上存在利益的冲突和矛盾;两性结合是一种不稳定的联姻,其中每一性别都试图最大限度地传递自己的基因;合作是为了借助共同的后代传递自身的基因;但在配偶选择、合子的制备以及卵和幼体的哺育等需要双方投入能量的方面,两性的利益往往不是一致的;这种关系似乎是一性对另一性的利用,而不是和谐与合作。

雌性与雄性的基本差异:1、两性特征有明显的差异:第一性征,第二性征;基本的差别是配子大小的不同:雌配子大而不动,含有丰富的营养;雄配子小而积极活动,只有极少量的遗传物质构成。

由此导致的后代投资大小的不同,对动物的性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

2、雌性动物通常要比雄性投入更多的资源,只能靠用较快的速度把营养物质转化为卵子或幼体来提高自己的生殖成功率;雄性动物具有使极多受精的潜力,靠为很多动物受精来提高自己的生殖成功率。

雌性动物常被看成雄性动物为之竞争的稀缺资源。

性选择:由于在大多数的种类中,雌性在对后代的投入要比雄性高,她们在选择配偶时常常是选择者;雌性通常选择雄性的标准有非遗传的利益和遗传的利益。

雌性选择有优质领地的雄性个体做配偶;选择占有食物资源的雄性个体做配偶;选择具有优质基因(指能增加后代的生存、竞争、繁殖能力的基因)的雄性个体做配偶。

1、性选择的强度依赖于配偶竞争的强度,而配偶竞争的强度又依赖于两个因素:双亲在生殖投入上的差异在任一时间可得到交配的性比2、性选择的强度:当双亲对子代的投入是大体相等的,比如在一雌一雄的鸟类中,雌雄亲代共同哺育他们的幼子,性选择相对的强度较低。

3、如果雌性进入繁育的状态不是同步的,这样就为少量的雄性一个个控制雌性提供的机会,在这种具有高的潜在回报的情况下,性选择可能是强烈的。

4、Bateman在1948预测,性选择通常在雄性演化中更具有压力。

对于雄性来说,配偶获得是有限的资源,而对于雌性则不是。

雄性性选择强度要大于雌性,性比失衡,往往雄性比雌性多,雄性的交配机会有限,这样雌性就变成了被选择的对象。

生物进化与生态适应

生物进化与生态适应

生物进化与生态适应好的,根据您的要求,这里是20道关于“生物进化与生态适应”的选择题和填空题:1. 进化论的基本原理是由谁提出的?A. 达尔文B. 拉马克C. 孟德尔D. 卡尔·林奈2. 以下哪个过程不属于进化过程中的驱动力?A. 自然选择B. 突变C. 遗传漂变D. 温室效应3. 适应是生物进化的一个关键概念,指的是什么?答:种群适应环境变化,经过长期积累基因突变生存下来。

4.下列哪个概念可以解释在同一环境中同一物种的表现差异?A. 自然选择B. 遗传漂变C. 突变D. 拉马克进化论5. 生物的进化速度可以通过什么来衡量?答:生物进化速度可以通过化石记录和分子钟来衡量。

6. 哪种遗传变异形式是进化的基础?A. 染色体重组B. 突变C. 遗传漂变D. 交叉互补7. 在自然选择中,什么决定了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成功?答:个体的适应性特征决定了生存和繁殖成功。

8. 在生态适应中,什么是最佳化策略?答:最佳化策略是种群通过进化选择适应环境的策略。

9.鸟类的喙形状适应于其生态角色和生存环境,这是哪种进化现象的例子?A. 适应辐射B. 自然选择C. 遗传漂变D. 基因漂移10.哪个生态概念解释了同一物种在不同环境中出现的多种形态?答:生态位分化解释了同一物种在不同环境中出现的多种形态。

11. 下列哪种不是适应性进化的类型?A. 伪进化B. 平行进化C. 共同进化D. 辐射进化12. 在进化中,群体之间基因交换不太频繁会导致什么?答:这种情况下,群体间的基因流减少,可能导致遗传漂变。

13. 以下哪个不是自然选择的必要条件?A. 遗传变异B. 繁殖率C. 竞争D. 突变14.哪种进化过程通过相互作用中的相对重要性来驱动物种的多样性答:共同进化通过相互作用中的相对重要性来驱动物种的多样性。

15.某种群体在新的生态环境中逐渐发展出新的生理结构,这是哪种进化现象的例子?A. 适应辐射B. 平行进化C. 共同进化D. 逆转进化16. 生态适应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实现?答:生态适应可以通过形态适应、行为适应和生理适应等途径实现。

进化与生态位生物的生态位在进化过程中的演化

进化与生态位生物的生态位在进化过程中的演化

进化与生态位生物的生态位在进化过程中的演化进化是生物界中不断进行的一种变化过程,它涉及到物种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各种遗传机制。

而生态位则是指生物在特定环境中所占据的一种特定位置或角色。

在进化过程中,生态位在生物体适应环境、竞争和演化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生态位在进化中的演化以及相关影响因素。

1. 生态位的定义在生物学中,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特定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

这个角色包括物种的生活方式、资源利用方式以及与其他种群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生态位是物种适应特定环境的策略和机制的综合体现。

2. 生态位的演化生态位的演化是通过过程中遗传变异的积累和自然选择的作用而逐渐发生的。

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物种需要适应新的环境以求存活和繁衍后代。

那些能够适应新环境的个体会逐渐形成新的生态位,并与其他物种发生竞争。

3. 进化对生态位的影响进化过程中,物种的演化与生态位的逐渐改变是相互关联的。

物种适应新环境并发生进化时,它们的生态位可能会发生改变。

这种改变可能涉及到物种的结构、生活习性和资源利用等方面。

4. 自然选择与生态位的关系自然选择是进化过程中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

生物体适应特定环境的能力对生存和繁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当个体在特定生态位中取得显著优势时,它们将更有可能繁衍后代并传递其适应环境的基因。

这样,适应环境的个体将在物种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5. 生态位分化生态位分化是物种适应环境和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结果。

在物种进化过程中,当物种面临过量竞争时,它们将寻找适应新的生态位以减少竞争压力。

这种适应可能导致新种群的形成,从而促进物种多样性的产生。

6. 生态位在物种多样性中的作用物种多样性的维持依赖于不同物种的生态位的存在。

当物种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时,它们可以在资源利用和生活方式上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促进了物种之间的互补和相对稳定的共存。

综上所述,生态位在进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态位的演化涉及到物种适应环境和资源利用方式的改变,而自然选择是推动生态位演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化与生态思考题综合第一讲:一、进化论与创造论,各有什么道理?创造的模式认为从原始到高级的各种生物都是由大能的神各按其类造出来的;生命只能源於生命,各种生命皆来自永生的神。

但进化模式却认为生命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由无机物变成有机物,由有机物演化出氨基酸、蛋白质,最後演化为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产生了生命。

【米勒实验、寒武纪大爆炸】二、生物学中哪些实例支持生命的共同祖先假说?都遵循中心法则,复制都遵从碱基互补配对,都是三联体密码子。

等等。

1.生物分类学的证据为了直观显示各生物在分类上的关系,分类学家一直在尝试画出关系图表。

关系图画得越多、越细,分支也就越多,最后就成为一棵树。

我们看到一棵树,就知道它是由树根长出,不断生长、分支的;我们看到一株分类树,很自然就应该想到生物都是从同一祖先传下来,不断地进化,形成各个物种的。

2.比较解剖学的证据贝伦发现人和鸟尽管在外形上极不相同,但骨骼组成却非常相似。

这说明人和鸟是亲戚,都是一个祖先的后代。

此外,脊椎动物的前肢,比如人的手、马蹄、鲸鱼的鳍等,它们的外形相差很大,功能也不相同,但它们的骨架却是如此的相似。

对此最好的解释就是:他们来自同一祖先,由于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了外形和功能,但实际的骨架却没有改变。

3.比较胚胎学的证据如果把鱼、青蛙、鸡、猪、兔和人的各个时期的胚胎放在一起,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似性。

而且关系越密切,相似的程度越高。

这说明这些生物来自共同的祖先,它们祖先的特征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重演了。

4.比较免疫学的证据每种动物的血清中都有一系类独特的蛋白质,若两种动物的亲缘关系越接近,则抗原——抗体反应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利用这种方法与古生物化石或形态比较绘出的亲缘关系树符合得很好,这也更加证明了生物来自共同的祖先。

5.分子生物学的证据①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病毒除外);②组成生物的大分子有核酸、蛋白质、多糖、和脂类四种,这些生物大分子的成分在所有生物中都是一致的:核酸都是由嘌呤和嘧啶组成,蛋白质都是由氨基酸组成,多糖都由单糖组成,脂类则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③所有的生物都只用20种氨基酸,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共享一套遗传密码。

三、中性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进化论矛盾吗?否。

因为达尔文注意到了变异的有害性和有利性,而中性突变进化学说注意到的是既无利也无害的所谓中性突变,应该说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看问题的结果,使达尔文学说得到了补充和发展。

且中性说是始终以分子水平的结构来提问题的,而达尔文学说是从表型水平来说的,二者并不相矛盾。

四、谈谈你对进化生物学新发展方向的见解。

1、分子古生物学答:化石DNA可直接了解其进化历程,为DNA重复序列、基因结构的起源进化,生物大分子的突变重排及遗传信息在发展过程中的传递提供线索。

使了解承重作用的分子机制,沟通了古生物形态特征与DNA分子特异性之间的关系。

2、分子进化工程答:即实验室进化。

在试管里对以核酸为主的多分子体系施以选择压力,模拟进化历程,以达到创新基因、蛋白质、新物种的目的。

其包含三个往复化学过程,扩增、突变、选择,可获得新型的催化剂、酶和新药3、发育机制答:发育是高度程序化的过程,不同时空有特定的基因表达,控制着特定器官与个体的发育。

主要分为两大同源框基因家族HOX SOX两大类。

为创造生命提供可能,进化——发育生物学比较基因组学五、全球气候异常现象存在吗?你认为都跟哪些因素有关?存在。

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异常现象,诸如全球变暖、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增加等众多异常天气现象的总和,就是全球气候异常。

原因是:大气层遭到破坏,严重的污染以及温室效应。

人口膨胀,超载超量,过度开垦,乱砍滥伐,滥采地下水。

第二讲:一、生命复杂性的产生与熵增定律是否矛盾?貌似矛盾但存在争议。

熵是无序度的度量。

熵增定律是说一个封闭系统的演化过程中,无论其结构如何,一定是按照熵增的方向演化。

生物的发育和进化都是有序度增加的过程。

生物是开放系统,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交换带来熵变。

熵变= 熵产生+ 熵流。

熵产生恒为正,熵流可为负。

生物体是耗散结构(dissipative structure,即开放系统远离平衡态出现的有序结构),负熵对生物是必需的(我们一日三餐吃负熵)。

二、如果地球生命再起源一次,所用的氨基酸是否与现在的生命相同?倘若再一次起源,如果原始地球的自然环境是一致的,那么,很有可能生命的氨基酸和现在的一样,倘若自然环境不同,则有可能不同。

米勒在1953年进行了一个模拟实验——一种模拟在原始地球还原性大气中进行雷鸣闪电能产生有机物(特别是氨基酸),以论证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实验。

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

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故在原始的地球环境下,氨基酸的起源是必然的。

三、你认为其它天体上存在生命吗?如果存在,其物质组成和地球上可以不一样吗?为什么?月球大气稀薄,没有氧,没有水,不太适合我们所知的生命生存。

火星:大气成分也是CO2为主,氮气小于1%,氧小于0.1%,还有CO和水,有四季更迭,两级覆盖冰雪极冠,夏季火星赤道附近,午间温度27~28度,子夜时分-50度左右,自转一天为24h37min,与地球较为接近,因此,被认为最有可能存在(类地)生命。

木,土星,金星:条件也很恶劣,被认为不太适宜生命存在。

太阳系外生命:银河系108~109个类太阳系,整个宇宙空间有1020个。

射电天外望远镜被用来寻找地外生命。

目前已知的宇宙中有一千多亿个星系,平均每个星系中有超过一千亿颗恒星,许多恒星周围都有行星的存在,从概率论的角度而言,适合生命存在的天体是一定存在的。

但是由于宇宙的尺度太大,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外星生命存在的证据。

四、设计一种方法检测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方法要尽量简单实用。

通过在火星上提取的一些样本的化学分析来推测例如发现了液态水则增大生命存在的可能性还有通过探测是否存在甲烷还有氨基酸的来推测是否存在或存在过生命第三讲:细胞进化一、为什么说细胞生命的出现标志着真正的生命进化的开始?1、细胞是地球上一切生命最基本的结构形式,是现在生物的共同的始祖。

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3、最简单的细胞生命与最复杂的化学分子之间的差异是巨大的,多数学者把细胞生命看作是真正的生命,细胞生命出现之前的进化是化学进化,细胞生命出现之后的进化史生物进化。

前者是受化学规律支配的化学过程,后者是受生物学规律支配的生物学过程,即转变为由变异、遗传、选择等因素,驱动的所谓“达尔文式进化”二、你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可以解释生命的化学进化吗?不能达尔文进化论:生物之间存在着生存争斗,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者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的选择。

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进化发展。

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只能解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和进化的原因,不能解释分子内化学的物质。

三、如何看待线粒体内共生学说?举出正反两方面的例子。

内共生:认为线粒体来源于细菌,即细菌被真核生物吞噬后,为真核生物提供能量,并且在真核细胞内稳定存在并遗传,在长期的共生过程中,通过演变,形成了线粒体。

正:1.细胞膜的和线粒体膜形态结构,成分内外不一。

2.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复制是半自主性,并且是环状DNA,不完全受核DNA 的影响。

3.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有自己特殊的蛋白质合成系统,不受核的合成系统的控制4.共生现象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反:1.叶绿体基因与线粒体基因中发现内含子是惊人的,因为细菌基因中没有发现内含子。

2.线粒体含有肌动蛋白—肌球蛋白系统,但细菌和蓝藻中没有这种系统,也没有相应的运动能力。

3.内共生假说没有很好解释细胞核的进化。

第五讲生命之树:系统发生学一、如何利用放射性现象测定岩石的年龄?包括有三种测定方法:1、利用碳-14测定年代法;2、利用放射性衰变的母子体关系测定年代法;3、热释光测定年代法利用碳-14测定年代宇宙射线中的中子与大气中的大量存在的稳定核素氮-14发生N(n,p)C反应能够产生碳-14,而碳-14又会发生半衰期T=5730年的β衰变变成氮-14,由此构建一个核素平衡。

碳-14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被生物圈接收,活体生物体内的碳-14与碳-12浓度比例是一定【经测定,碳-14的同位素丰度为1.2×10^(-12)】的,只有当生物死亡后,碳循环中断,碳-14逐渐衰变至没有。

在化石标本中采样测量碳-14的丰度,与1.2×10^(-12)比较,即可计算出生物生活的年代。

比如:一个化石样品含有碳-14的丰度是4.3×10^(-13),则可计算出该化石活体生活的年代距今t=ln(No/N)T/ln2=ln[1.2×10^(-12)÷4.3×10^(-13)]×5730÷ln2≈8483.9861年。

二、怎样理解生物界系统发展的规律?生物界系统发展的规律进步性: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生物结构越复杂,出现时间越晚阶段性:连续又有阶段,如植物五个阶段,动物古生代两栖类繁盛,中生代爬行类繁盛,新生代哺乳类繁盛。

多样性:多样性不断增加,特别是每次重大灭绝后,多样性增加都很快。

总之,生物进化趋势复杂,适应环境决定发展方三、化石记录不全的进化历程可信性如何?按照间断平衡理论,新种可以突然形成,迅速的突变是不易在底层中留下记录的,同时,大种群中的突变常因基因交流而消失,往往只有在小范围分布的种群中突变才能成功,所以许多中间类型的化石记录很难找到。

不可信,但不可不信,可以根据分子生物学,通过研究生物的分子进化确认其历程是否可行。

总之:保留怀疑态度。

第六讲生物的表型进化一、谈谈你对悟性学习的认识。

所谓悟性,无非就是对新事物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古语云“温故知新”说的就是这个。

方法就是多温习“旧”的知识,多发挥天马行空的大胆想像,久而久之,对新事物的反应就会变得敏感,便成了人们口中说的“高悟性”。

我觉得多思考勤复习自然就能培养出高悟性。

悟性学习:对新事物新知识的接受、理解、运用、变通的能力二、利他行为的生物学意义及进化机制。

利他行为是指对其他个体有利而对自身不利,甚至有害的行为。

利他行为对行为表达者和行为接受者都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

利他行为在给行为表达者带来眼前不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亲缘选择的好处,即帮助传递自身基因的好处,从而提高了自身的内在适合度。

利他行为给行为接受者所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帮助其提高了适合度(存活能力和繁殖后代的能力)。

进化机制:亲缘选择和互惠性利他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