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完整版)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完整版)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87c4b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c1.png)
(完整版)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摘要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份完整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预案包括灾害事前准备、事中应对和事后恢复等全方位的应急措施,并提供了相关的应急组织架构和应急流程。
1. 灾害事前准备1.1 灾害风险评估- 对本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等。
- 评估影响范围、可能带来的损失和应对能力,确保科学准确地了解灾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1.2 预警系统建设- 建设健全的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包括地震预警、气象预警等。
- 确保预警信息的及时、准确传达给相关部门和民众。
1.3 应急物资储备- 根据灾害类型和规模合理储备应急物资,包括食品、饮水、医疗器械、救援装备等。
- 定期检查和更新应急物资,确保其可用性和有效性。
2. 事中应对2.1 紧急救援组织- 成立应急指挥部,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业救援队伍组成。
- 分工明确,协调各部门和救援队伍的救援工作。
2.2 应急响应措施- 根据灾害情况,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 迅速组织疏散、救援、医疗救治等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3 灾后信息报告- 及时收集和统计灾害发生后的情况,编制灾情报告。
- 向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报告灾害情况,提出灾害救援和恢复工作的需求。
3. 事后恢复3.1 损失评估和补救措施- 迅速进行损失评估,估算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 制定具体的恢复措施,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和基础设施。
3.2 心理疏导和社会援助- 组织心理疏导和社会援助工作,帮助受灾群众尽快走出心理阴影。
- 提供必要的生活救助和紧急资金支持,帮助受灾群众恢复正常生活。
应急组织架构- 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决策和统筹协调各项应急工作。
- 相关政府部门:负责组织资源调配、应急救援和灾后恢复等工作。
- 社会救援力量:包括专业救援队伍、志愿者等,提供应急救援和援助。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82146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d1.png)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前提说明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大规模、毁灭力强的自然现象。
包括地震、洪水、台风、暴雨、泥石流、森林火灾等各种形式的灾害。
突发事件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突然发生的紧急情况,往往给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带来直接威胁。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为了在发生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行动、做出正确决策,保护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并将灾害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而制定的一套行动指南和应急措施。
二、地震应急预案1.预案名称:地震应急预案2.适用范围:对于地震突发事件引发的紧急情况,包括建筑物倒塌、人员被困、通信中断等情况。
3.预案目标:保护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快速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4.应急程序:4.1接到地震预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做好应急准备。
4.2在地震发生后,立即组织疏散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4.3对于建筑物倒塌的地区,立即组织搜救行动,尽快找到被困人员。
4.4对于通信中断的情况,立即启动备用通信系统,确保信息流畅。
4.5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灾情抢险工作,清理灾害地区,修复受损设施。
5.应急措施:5.1建立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5.2开展地震防灾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地震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5.3配备应急物资和设备,包括避难所、救护车、通信设备等。
5.4建立灾害监测系统,提前获得地震预警信息,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三、洪水应急预案1.预案名称:洪水应急预案2.适用范围:对于洪水突发事件引发的紧急情况,包括河水泛滥、城市内涝等情况。
3.预案目标:保护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快速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4.应急程序:4.1接到洪水预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做好应急准备。
4.2在洪水发生后,立即组织疏散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4.3对于河水泛滥的地区,立即组织抢险行动,加固堤坝,及时进行疏散工作。
4.4对于城市内涝的情况,组织排水工作,防止水灾扩大。
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130922b0717fd5370cdc75.png)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二〇〇八年十二月目录1 总则 (1)1.1适用范围 (1)1.2工作原则 (1)1.3分类和分级 (1)2 组织体系与职责 (2)2.1组织体系 (2)2.2职责 (3)3 预防和预警 (5)3.1预防和应急准备 (5)3.2预警信息监测网络建设 (5)3.3预警信息收集及传递 (5)3.4预警行动 (6)4 应急响应 (7)4.1信息报送 (7)4.2响应程序 (8)4.3次生灾害防范和处置 (10)4.4应急状态解除 (10)4.5恢复与重建 (11)4.6总结、评估和改进 (11)5 应急保障 (11)5.1应急队伍 (11)5.2物资与装备 (11)5.3通讯与信息 (12)5.4医疗卫生 (12)5.5受灾员工的安置 (12)5.6应急办公地点和设施 (12)6 附则 (13)6.1制订与解释 (13)6.2预案的实施 (13)1 总则1.1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应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
本预案所指的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是指由于突然发生洪汛、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造成或可能造成集团公司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或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紧急事件。
1.2 工作原则(1)属地管理原则。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应对以属地管理为主,集团公司及所属各企业开展自然灾害的应急工作要在国家或当地政府领导下开展,应落实国家或当地政府整体应急工作部署。
(2)统一协调原则。
整合集团公司区域内资源,统筹协调区域内集团公司有关单位,实现资源共享。
(3)抢险保供原则。
自然灾害应对工作以抢险救援、应急资源保障、油气保供为重点。
1.3 分类和分级1.3.1 灾害分类本预案将重大自然灾害分为六类:(1)突发性洪汛灾害:包括江河洪水、渍涝灾害、山洪灾害、水库垮坝、堤防决口、水闸倒塌及供水水质被侵害等。
(2)突发性气象灾害:包括台风、冰雹、暴雨、暴雪、寒潮、冰冻、低温、大雾、龙卷风、大风、灰霾、高温、雷电、沙尘暴、雪崩等。
2024年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范文
![2024年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88075b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9e.png)
2024年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范文____年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第一章总则一、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自然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应对此类风险,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次预案的编制旨在科学、有效地组织、指导和实施针对____年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____年全国范围内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灾害事件。
三、预案原则1. 生命安全第一。
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坚持以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最高目标,采取一切措施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 预防为主,综合防灾。
坚持灾害防治的基本方略,加强灾害风险评估与管控,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努力减轻灾害损失。
3.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分工,建立健全应急指挥体系,形成全民参与、部门协调、层级负责的工作机制。
4. 救灾与恢复并举。
在抗灾救灾的同时,注重对受灾地区的灾后恢复和重建工作,促进受灾地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5. 科学救援,勇敢担当。
按照科学、规范、专业的原则,组织有力量、有能力的救援队伍,积极开展救援工作,勇敢担当社会责任。
第二章预警与监测一、预警体系1. 建立健全灾害预警系统,包括台风、地震、洪水、干旱等多种自然灾害。
2. 加强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渠道的建设和维护,确保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众发布灾害预警信息。
二、监测体系1. 建立健全地震、气象、水文、地质等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自然灾害的发生和演化趋势。
2. 加强与国际监测机构的合作,共享灾害监测信息,提高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信息共享与发布1. 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将监测到的灾害信息共享给各级政府和救援部门。
2. 加强社会媒体的监测和管理,减少谣言的传播,确保灾害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对外发布的灾害信息必须及时、准确、透明,提高公众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感知度。
第三章应急救援一、组织体系1. 成立____年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各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积极配合。
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6篇
![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43019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da.png)
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6篇1. 地震应急预案地震是一种常见的重大突发事件,它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制定地震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首先,建立一个地震热线,供人们报告灾情和求助。
其次,组织演练,培训员工及公众如何在地震发生时采取正确的行动,比如寻找掩蔽物或撤离建筑物。
此外,应建立紧急救援队伍,以便迅速进行搜救和救援工作。
2. 火灾应急预案火灾是一种常见的重大突发事件,它有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建立火灾应急预案非常重要。
首先,制定灭火计划,包括定期检查和维修防火设施,培训员工和公众如何使用灭火器和逃生器材。
其次,建立火警报警系统,及时报警,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此外,建立灭火救援队伍,能够迅速扑灭火灾并救援被困人员。
3. 交通事故应急预案交通事故常常发生,特别是在繁忙的交通节点和高速公路上。
因此,制定交通事故应急预案非常重要。
首先,建立紧急救援队伍,包括救护车和消防车,以迅速处理伤者和防止进一步事故发生。
其次,设立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方便人们报告事故并及时采取措施。
此外,应加强交通管理,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4. 恐怖袭击应急预案恐怖袭击是一种严重的重大突发事件,可能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社会混乱。
因此,建立恐怖袭击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首先,建立紧急救援队伍,包括武装警察和特种部队,以及消防车辆和救护车,以迅速应对恐怖袭击事件。
其次,加强安全检查和监控,及时发现可疑物品或人员。
此外,组织演练,提高员工和公众应对恐怖袭击的能力。
5.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自然灾害包括台风、洪水、暴雨等,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制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首先,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及早发布灾情和采取措施。
其次,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包括救援人员、物资和设备,以迅速救援被困人员和恢复生产。
此外,加强自然灾害防范和减灾宣传,提高公众的自救能力。
6. 突发疫情应急预案突发疫情,如传染病的爆发,可能导致大规模的感染和传播,给社会稳定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自然灾害(极端天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极端天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b7243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40.png)
自然灾害(极端天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进一步增强应对和抵御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人员和相关方的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确保应急救灾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保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1.2 适用范围1.2.1 本预案所指的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是指由于突发或预知的洪汛、气象、地震和地质等自然灾害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或造成及可能造成公司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紧急事件。
1.2.2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
1.3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总部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4 工作原则1.4.1 及时预警,科学应对坚持灾前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对极端气象、自然灾害预警信息的采集分析,依法规范信息来源及可靠性,增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科学应对突发应急事件。
1.4.2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采取一切措施保障员工人身安全;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1.4.3 统一组织,协同救灾公司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指挥突发事件应急救灾工作。
各单位按照职责和权限,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
应急期间,一般性工作服从应急救灾工作。
1.5 灾害分级1.5.1 各类自然灾害按其性质、严重程度和影响大小等因素分为四级,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响应。
1.5.2 I级自然灾害类事件指由于洪汛、气象、地震、地质等自然现象突然发生且事态严重,对生产场所员工安全、设备财产、生产经营和工作秩序带来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特大人员伤亡、特大财产损失或较大生态环境破坏,造成较大社会影响。
1.5.3 Ⅱ级自然灾害类事件指由于发生洪汛、气象、地震、地质等自然现象突发事件,对生产现场员工安全、设备财产、生产经营和工作秩序带来较大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一般生态环境破坏,造成一定社会影响。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优秀8篇)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e1dc4d5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63.png)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优秀8篇)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篇一在我们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有时会有一些突发事件出现,为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时常需要预先编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要怎么编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精选10篇),欢迎大家分享。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篇二一、编制目的为做好今年的抗旱工作,确保遇重大旱情灾情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抗旱抢险救灾,保证我村村民正常饮水,改善村民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切实保障我村全体村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维护社会稳定。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省、市、镇《抗旱应急预案》和镇党委、政府相关工作精神,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基本情况本村位于××路南,距离镇政府××公里,全村总人口××人,总户数××户,××个生产小组,全村耕地面积××亩。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1、落实责任制。
认真落实以主要领导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各项抗旱责任制,完善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责任落实到人。
2、制定抗旱应急预案。
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问题,科学合理地制定抗旱应急预案。
3、立足预防,主动防范。
把干旱灾害的预防放在防灾减灾工作的中心环节,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旱情、灾情、险情,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4、实行24小时值班制。
做到24小时有人值班,并有领导带班。
确保信息畅通、妥善应对。
5、果断处置,全力抢险。
一旦发生重大干旱灾害,应迅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全力抢险救灾,尽最大努力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四、领导指挥及抢险救灾机构1、××村抗旱指挥机构由村支书××任指挥,村委主任××任副指挥,村委员任成员(见附表1),并明确职责分工。
各成员分片包干,做好村相关安全重点区域的监督巡查工作,并按职责分工配合组织指挥好本村旱情、灾情监测预警、抢险救灾和灾后处置等工作。
最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8篇
![最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df49d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4.png)
最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8篇狭义上的突发事件就是意外地突然发生的重大或敏感事件,简言之,就是天灾人祸。
前者即自然灾害,以下是准备的最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欢迎借鉴参考。
最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篇1为了进一步有效提高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反映能力和救灾工作的整体水平,建立和完善灾害救助应急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公司员工的安全,维护公司安全生产的稳定发展,特制订本预案。
一、总则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是灾害发生后,对人民群众和财产受灾进行救助的紧急行动方案。
本预案适用于洪灾、旱灾、地震、火灾、冰雹、雷击及暴雪等因造成社会和公司建筑倒塌、淹没、群众伤害、道路阻塞等应急救助反应。
二、组织机构,主要职责1、成立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救灾工作。
组长:何宝元副组长:植建群办公室主任:刘鸿成员:候晓红、张佳、何洪、姜新国、郑燕平、张勇、周伟2、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自然灾害及预防减灾工作的分析和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及各项措施的落实。
3、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自然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公司专、兼职安全员以及从业人员的防灾、抗灾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自然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从业人员防灾、抗灾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4、认真做好各项物资保障工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备、落实饮食饮水、防冻防雨、抢险设备等物资的应急储备,强化管理,要始终保持良好的战备状态。
5、破坏性自然灾害发生后,采取一切必须的手段,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全面进行抗灾减灾工作,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6、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灾后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安全稳定。
7、领导小组下设通讯联络组、警戒保卫组、后勤保障组、抢险救援组。
①通讯联络组:负责事故的报警、报告及各方面的联络沟通。
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受灾情况。
②警戒组:负责组织应急安全队员有序疏散人员,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交通。
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案例5篇
![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案例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32a2ad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f9.png)
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案例5篇除了地震、洪水等常见自然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难。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案例范文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案例范文篇1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遵循“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方针,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早部署、争主动”,以保障师生安全和减轻财产损失为目标,按照统一指挥、高效应对的原则,组织开展防汛救灾工作,确保学校安全度汛。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一)领导小组组长:___x。
副组长:___x。
成员:___x。
(二)领导小组职责1、全面负责防汛抗洪的组织、筹划工作。
加强对防汛抗洪工作的研究与部署,制定完善应急预案,落实各项措施。
2、指导健全防汛抗洪组织机构,分层级建立防汛抗洪管理体系。
督促并监督预案贯彻执行。
3、负责汛前检查,组织学校做好预防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4、全面掌握汛情、灾情和学校防汛抗洪工作基本情况,重要信息要在第一时间上传下达,保证信息渠道畅通。
5、积极筹集防汛抗洪物资,强化管理,始终保持良好备战状态。
6、部署和指挥实施防汛救灾行动。
7、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学校的防汛和抢险工作。
8、检查督促学校做好信息上报、后勤保障以及灾后恢复教育教学秩序等工作,严防灾后发生疫情。
三、防汛措施(一)准备期间1、修订完善本校防洪防汛应急预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备足物资,密切注意汛情通告。
并广泛开展防汛抗洪中的自救和互救演练,切实提高广大师生防汛逃生的基本技能。
2、做好思想准备工作,接到上级指示或通知后,领导小组要立即进入临战状态,启动防洪防汛应急预案,随时准备部署、执行防汛抗洪任务。
3、加强检查和防范工作,对校舍墙体、屋面、门窗、电气,以及围墙等进行定期安全检查,保持校园道路、排水设施畅通,发现问题和隐患,要及时整改,坚决封闭学校危房,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2024年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范文(2篇)
![2024年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范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696f43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9.png)
2024年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范文一、前言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灾害的频发和影响范围逐渐扩大。
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应急预案和措施。
本文就是针对2024年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所制定的应急预案,旨在及时响应、迅速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二、背景分析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灾害性事件,如地震、台风、洪水、风暴等。
2024年是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一年,特别是在西南地区地震活跃带,地震频发,致使大面积房屋倒塌、人员伤亡。
此外,东南沿海地区常年受台风威胁,2024年受到台风的影响导致了沿海地区的海啸和洪水。
要做好应对工作,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就必须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
三、应急预案1. 安全防范措施(1)加强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建设,提升地震、滑坡等灾害的预警能力。
增加地质监测点,定期巡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加强建筑结构抗灾能力,特别是在地震活跃带的房屋建设。
要求建筑结构符合高强度、抗震、防风的要求,能够有效抵御自然灾害的袭击。
(3)加强沿海地区的防御体系建设,特别是防护堤、堤坝、防洪闸等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4)加强水库、河道的管理和维护,确保水库密封性,及时排水,防止因堤坝决口而引发洪水。
2. 突发事件指挥体系(1)建立由中央政府牵头的指挥体系,省级、市级、县级政府协同配合,做好灾害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
(2)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和任务,形成层级分明、各司其职的指挥体系。
(3)对各级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培训,提高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
3. 危险区域撤离和避难措施(1)建立完善的危险区域撤离预案,对危险区域的居民进行撤离安置工作,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
(2)建立多层次、多种形式的避难所,提供给灾民临时居住和生活的场所。
(3)危险区域撤离和避难措施要与当地居民进行充分的宣传,提高居民的防灾意识和避难能力。
4. 紧急救援措施(1)及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救援队伍、物资和设备的快速调配。
【应急预案】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89c78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67.png)
【应急预案】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应急预案。
一、背景。
自然灾害是指地质、气象、水文等自然原因引起的突发事件,如地震、洪水、山体滑坡等。
这些灾害往往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威胁,因此需要及时有效地处置。
二、目标。
本应急预案的目标是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组织人员和物资,有效应对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责任部门和人员。
1. 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各相关部门,组织应急救援工作;2. 公安部门,负责疏散人员、维护治安和交通秩序;3. 消防部门,负责灭火和救援工作;4. 医疗部门,负责救治伤员;5. 通信部门,负责保障通讯畅通;6. 其他相关部门,根据需要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四、应急预案流程。
1. 接到灾害警报后,应急管理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迅速到达现场;2. 公安部门负责疏散人员,维护治安和交通秩序;3. 消防部门负责灭火和救援工作;4. 医疗部门负责救治伤员;5. 通信部门保障通讯畅通,协助指挥调度救援工作;6. 各相关部门根据需要协同合作,共同应对灾害。
五、物资储备。
1. 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储备应急物资,包括食品、饮用水、帐篷、医疗器械等;2. 各相关部门负责储备应急装备,如消防器材、救援工具等。
六、人员培训。
1. 应急管理部门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2. 各相关部门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提高应对灾害的专业水平。
七、评估和总结。
1. 灾害发生后,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灾后评估工作,总结经验教训;2. 根据评估结果,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以上为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希望能够在灾害发生时有效地指导应急救援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51393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05.png)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篇1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
我们这个地区面临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地震、龙卷风、水灾、雪灾、冰雹、雷击等。
为确保破坏性自然灾害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灾行动,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后造成的损失,本着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把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机构及其应急行动(一)学校救灾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副组长:副校长成员:各科科长(二)救灾领导小组的应急行动1、掌握灾情,制定救灾对策。
2、向上级汇报灾情。
3、组织全校教职工参加抢险救灾行动。
4、根据灾情的发展,请求有关部门进行支援。
二、发布灾害预报时的应急反应当发布自然灾害预报时,临时应急行动如下:1、召开救灾指挥部会议。
加强监视,随时报告异常现象,做好临时预报。
2、根据灾情发展情况,组织学生疏散。
3、加强对实验室、图书馆、主控室等重要部门、场所的安全保卫工作。
4、加强自然灾害知识的宣传,及时平息各种谣言和误传。
5、对易燃、易爆、毒气、疫病等自然灾害源进行检查,进行必要的处理。
6、做好灾后应急的准备和必要的物资、资金储备工作。
7、采取强制措施,保持学校秩序稳定。
三、发生严重破坏性灾害应急反应(一)由救灾领导小组迅速组建救灾行动小组并指挥开展工作。
救灾行动小组分成五个小组。
①抢险救灾组:全校青壮年教职工;②医疗救护组:学生科、教务科、校医;③治安保卫组:校园管理组成员、保安;④生活安置组:总务科、工会;⑤通信联络组:办公室。
(二)救灾行动小组职责1、抢险救灾组:抢救被压人员,排除险情。
迅速组织力量对重要设施进行排险、抢修,尽量避免自然灾害的扩大,防止水灾、火灾、毒气泄漏事件的发生蔓延。
2、医疗救护组:开展救护、防疫工作。
3、治安保卫组:加强学校治安管理,保卫要害部门。
4、生活安置组:安置师生,提供食品、饮用水、帐篷、防寒衣物以及其它生活必需品。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安全处置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安全处置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38226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0e.png)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安全处置应急预案一、引言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是不可避免的,对于这些事件的安全处置,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本预案旨在指导相关部门和人员,在面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应急处置原则1. 快速响应:在接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报告后,相关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救援力量赶赴现场。
2. 科学施救:根据灾害类型和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救援方案,合理调配资源,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生命至上:在救援过程中,应始终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力搜救被困人员。
4. 协同配合:各级政府、各部门应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
三、应急处置流程1. 接报与启动:接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报告后,相关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赶赴现场。
2. 现场勘查:到达现场后,应对灾害情况进行初步勘查,了解灾害类型、范围、影响程度等信息。
3. 制定救援方案:根据现场勘查结果,科学制定救援方案,明确救援目标、任务、措施等。
4. 组织实施:按照救援方案,组织救援力量开展救援工作。
同时,应加强与受灾地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5. 现场指挥:设立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救援工作。
现场指挥应具备丰富的救援经验和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
6. 搜救与疏散:在灾害现场开展搜救工作,寻找被困人员并采取必要的疏散措施。
同时,应加强对周边地区的疏散指导,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7. 医疗救治与心理干预:组织医疗队伍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同时开展心理干预工作,帮助受灾群众度过难关。
8. 物资保障与调配:根据灾害情况和救援需要,及时调配各类物资和资源,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9. 信息报告与发布:及时向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报告灾害情况和救援进展情况。
同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众发布相关信息,加强社会舆论引导。
10. 结束与总结:在救援工作结束后,应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措施。
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84365d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44.png)
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重大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发的、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突发性事件,如地震、洪水、台风、暴雨等。
这些突发事件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各地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以应对重大自然灾害。
一、综合组织在灾害发生后,应立即成立应急指挥部,由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和专业机构组成,从政府层面上统筹组织灾害应对工作。
应急指挥部应具备快速响应、统筹协调、信息共享和决策指导的能力。
同时,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责任部门、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并根据不同灾害类型进行分类管理。
二、救援行动在灾害发生后,应尽快启动救援行动,确保救援组织能够迅速到达灾区,为灾民提供紧急救助。
在救援行动中,应采取科学、高效的救援方法,确保救援行动的有序进行。
同时,应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遥感技术等,进行灾害信息及时、准确的收集和分析,以便制定更好的救援方案。
三、灾后重建在灾害发生后,应立即展开灾后重建工作。
该工作应根据灾害情况,科学规划重建区域,并统一指导重建工作的进行。
同时,应注重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护,加强对重建工程的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四、预警系统为了更好地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应建立健全的灾害预警系统。
该系统应包括地震预警、洪水预警、台风预警等多个子系统,能够提前预测和预警灾害的发生,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同时,应加强对预警系统的维护和更新,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社会救助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应当及时组织社会救助工作,为灾民提供基本生活物资和医疗救助。
同时,应依法启动救助基金和救助机构,保障灾区人民的基本生活和安全。
在救助工作中,要做到公平、公正,严禁出现利用救助资源谋取私利的行为。
六、宣传教育为了增强公众的灾害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应加强灾害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各种传媒渠道,向社会发布灾害预警和防范措施,提高公众对灾害的了解和应对能力。
同时,应开展灾害应急演练,提高社会各界对灾害应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执行能力。
十三_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十三_自然灾害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24733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3f.png)
一、编制目的为了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应急救助行为,提高应急救助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地区发生的洪涝、台风、暴雨、干旱、冰雹、雪、地震、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
三、工作原则1. 以人为本,确保受灾人员生命安全。
2. 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3. 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4. 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会团体的作用。
5. 前置预防,注重灾前预防,提高灾害抵御能力。
四、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和调度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2. 常务副指挥长:负责全面协调、监督、检查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3. 副指挥长:负责协助常务副指挥长开展相关工作,负责分管领域内的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4. 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领域内的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五、应急响应与处置1. 预警:根据气象、水文、地质等部门的预测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2. 应急响应:根据灾情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 救援: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搜救、转移、救治等工作。
4. 恢复重建:指导受灾地区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5. 信息公开:及时、准确、全面地发布灾害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六、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组建应急救援队伍,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2.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需求。
3. 资金保障:确保应急救援资金及时到位,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4. 通信保障:保障应急救援通信畅通,确保信息传递及时、准确。
《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b2825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ec.png)
《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前言为了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置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特别是火灾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灾害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为确保火灾等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应对,成立以下组织机构,明确各组工作职责:1、灭火行动组(1)组成: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专职或兼职消防员、具有一定消防技能的员工组成。
(2)职责:负责扑救初期火灾,控制火势蔓延;严格按照消防设备操作规程进行灭火救援工作;及时报告火情及救援进展情况。
2、通信联络组(1)组成:由单位通信部门或相关人员组成。
(2)职责:确保火灾现场与上级部门、相关救援单位之间的通信联络畅通;收集、整理、上报火情信息;及时传达上级指示。
3、疏散引导组(1)组成:由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组成。
(2)职责:负责组织、指挥、协调火灾现场的人员疏散工作;确保疏散通道畅通;协助灭火行动组进行人员搜救。
4、安全抢救组(1)组成:由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具有一定救援技能的员工组成。
(2)职责:负责抢救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协助疏散引导组进行人员疏散;负责现场安全警戒。
5、现场警戒组(1)组成:由单位保卫部门、保安人员及相关人员组成。
(2)职责:负责火灾现场警戒,维护现场秩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协助灭火行动组、安全抢救组进行救援工作;保护火灾现场,协助火灾调查。
三、报警和接警程序1、报警(1)发现火情的任何员工应立即按下最近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或拨打内部报警电话,向单位消防控制室报告火情。
(2)报警时应保持冷静,清晰、迅速地报告以下信息:a. 报警人姓名、部门及岗位;b. 火灾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火势情况;c. 是否有人员被困或受伤;d. 火灾可能的类型和原因;e. 报警人电话号码或其他联系方式。
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f19f6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e.png)
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6篇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安全的应急预案1一、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等级确认与划分根据原生性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问和空间,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引发、诱发的经济损失,以及对学校教育教学产生的影响程度从高到低分为三级(I级-III级)。
1、特别重大自然灾害(I级):是指学校所在区域(地域)内的人员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害,对本地区工作、秩序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自然灾害。
2、重大自然灾害(II级):是指学校内或相邻区域的人员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害,并对本校和相邻区域的教育教学秩序产生严重影响的自然灾害。
3、一般自然灾害(III级):是指对学生、教师个体或局部造成的损害,对教育教学工作、生活秩序构成一定影响的自然灾害。
二、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程序1、灾情信息采集和分析(1)上级政府防灾、减灾主管部门发布自然灾害信息或学院掌握灾害事故信息后,进行分析,启动本应急预案。
(2)出现无预见的突发性灾情,学院教职工有义务迅速通过电话、互联网或其他通讯手段向“110”报警和向上级单位报告,反映灾害事故信息。
2、自然灾害预报后的先期处置有关部门发布自然灾害预报后,根据上级单位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的决定,进入预备应急状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监测、收集和分析灾情信息;根据自然灾害发展的趋势,结合学院实际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行抢险救灾的各项准备工作。
3、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处置(1)学院根据上级单位的指令,迅速启动本应急处置预案,做到责任人到位,工作队伍到位,后勤保障和抢险队伍到位;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情况,迅速组织人员开展自救、互救等抢险救灾工作;一旦发生人员伤亡,应立即组织救治;及时调请属地民防、公安、医疗、防疫部门的支持;及时向上级单位报告学院灾情发展情况、险情和伤情;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受灾人员的安置工作。
(2)学院要做好师生的思想工作,稳定情绪、维护秩序。
(3)当学院遭受I级自然灾害,可能造成人员和财产重大危害时,根据事态的变化与发展,必要时在适当范围实施学生停课、停学的措施;根据上级单位的指令,提供必要的人力、技术、场所,以备抢险救灾的急需。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方案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606f6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1.png)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方案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有效预防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快速、有序、高效地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结合实际情况,参照相关应急预案制定。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范围内发生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和抢险救灾工作。
1.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预防为主,防救结合。
提前做好自然灾害的预警预防工作,一旦发生灾害,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建立健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抢险救灾领导体制,明确各级职责,落实责任。
(4)快速反应,协同配合。
一旦发生灾害,各级各部门要迅速行动,协同配合,形成合力,确保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二、组织体系与职责2.1 应急抢险救灾指挥机构设立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抢险救灾工作。
指挥部由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军队、武警、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组成。
2.2 各级应急抢险救灾指挥机构职责(1)指挥部:负责制定抢险救灾策略,指导、协调和监督各级各部门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及时报告灾情信息,组织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
(2)各级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抢险救灾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及时报告灾情信息。
(3)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抢险救灾工作中的相关事务,如交通、通信、供电、供水、医疗救护等。
(4)军队、武警:负责参与抢险救灾工作,协助地方政府维护社会秩序,保障救援通道畅通。
(5)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抢险救灾工作,协助政府做好灾害救援和恢复重建工作。
三、预防预警与信息报告3.1 预防预警(1)加强自然灾害预警预防体系建设,提高预警预报准确性。
专项应急预案_包括
![专项应急预案_包括](https://img.taocdn.com/s3/m/6fd0d83f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05.png)
一、预案背景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专项应急预案。
二、预案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以下突发事件:1. 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泥石流、山体滑坡等。
2. 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环境污染等。
3. 事故灾难:火灾、爆炸、交通事故、化工厂泄漏等。
4. 社会安全事件:恐怖袭击、群体性事件、重大活动保障等。
三、组织体系1. 成立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决策。
2. 设立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3. 成立各专项应急小组,包括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等小组,负责具体事件的应急处置。
四、应急响应1. 紧急响应(1)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2)根据突发事件性质和影响范围,确定应急响应级别,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单位发布应急响应命令。
2. 应急处置(1)迅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和物资,开展现场救援工作。
(2)加强现场警戒,确保人员安全。
(3)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4)对受影响的群众进行安置和救助。
3. 应急恢复(1)根据事件情况,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应急恢复工作。
(2)对受损基础设施进行修复,恢复正常秩序。
(3)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抚。
五、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储备足够的应急救援物资,确保应急响应需求。
2.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通信保障:确保应急通信畅通,确保信息及时传递。
4. 资金保障:设立应急专项资金,保障应急响应需求。
六、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 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完善应急预案。
3. 加强应急演练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全民应急意识。
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4150e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ac.png)
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绊脚石之一,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更是对我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国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应急预案。
本文旨在介绍这些预案的主要内容和应用情况,以期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推动全社会的灾害应急能力提升。
一、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地震作为一种突发的自然灾害,发生时通常伴随着剧烈的摇晃、建筑物的倒塌和地质灾害的发生。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震预警系统:我国已组建了地震监测预警系统,通过监测地震震源和地震波传播速度,向受灾区域提前发出地震预警信号,以便民众提前做好避险准备。
2. 快速疏散和安全避险:灾害发生时,人们应听从政府发布的疏散指令,有序撤离危险地区,并寻找安全的避险场所,如开阔地、绿化带等。
3. 伤员救治和应急医疗救援:应急预案中设有医疗救援队伍,他们会尽快赶赴受灾区域,并展开伤员救治工作,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救助。
二、洪涝灾害应急预案洪涝灾害是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经常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针对洪涝灾害的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利设施管理:在防洪工程方面,应急预案规定了河流的管理、水库调度以及堤坝值守等措施,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及时反应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2. 疏散和安置:预案要求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要制定详细的疏散方案,并组织抢险力量进行疏散安置工作,保障被困群众的生命安全。
3. 粮食储备和物资保障:为了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应急预案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提前做好粮食储备和日常物资的储备工作。
三、台风灾害应急预案台风灾害是我国沿海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每年都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力。
针对台风灾害,我国的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警示和预警体系:台风预警体系包括台风的追踪、发展和未来趋势的预测,以及向社会发布台风警报,提醒人们做好应对准备。
2. 停工停产和人员疏散:台风来临时,预案规定政府可以根据情况发布停工停产指令,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二〇〇八年十二月目录1 总则 (1)1.1适用范围 (1)1.2工作原则 (1)1.3分类和分级 (1)2 组织体系与职责 (2)2.1组织体系 (2)2.2职责 (3)3 预防和预警 (5)3.1预防和应急准备 (5)3.2预警信息监测网络建设 (5)3.3预警信息收集及传递 (5)3.4预警行动 (6)4 应急响应 (7)4.1信息报送 (7)4.2响应程序 (8)4.3次生灾害防范和处置 (10)4.4应急状态解除 (10)4.5恢复与重建 (11)4.6总结、评估和改进 (11)5 应急保障 (11)5.1应急队伍 (11)5.2物资与装备 (11)5.3通讯与信息 (12)5.4医疗卫生 (12)5.5受灾员工的安置 (12)5.6应急办公地点和设施 (12)6 附则 (13)6.1制订与解释 (13)6.2预案的实施 (13)1 总则1.1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应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
本预案所指的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是指由于突然发生洪汛、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造成或可能造成集团公司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或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紧急事件。
1.2 工作原则(1)属地管理原则。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应对以属地管理为主,集团公司及所属各企业开展自然灾害的应急工作要在国家或当地政府领导下开展,应落实国家或当地政府整体应急工作部署。
(2)统一协调原则。
整合集团公司区域内资源,统筹协调区域内集团公司有关单位,实现资源共享。
(3)抢险保供原则。
自然灾害应对工作以抢险救援、应急资源保障、油气保供为重点。
1.3 分类和分级1.3.1 灾害分类本预案将重大自然灾害分为六类:(1)突发性洪汛灾害:包括江河洪水、渍涝灾害、山洪灾害、水库垮坝、堤防决口、水闸倒塌及供水水质被侵害等。
(2)突发性气象灾害:包括台风、冰雹、暴雨、暴雪、寒潮、冰冻、低温、大雾、龙卷风、大风、灰霾、高温、雷电、沙尘暴、雪崩等。
(3)突发性地震灾害:包括火山灾害、地震等。
(4)突发性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地裂缝、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5)突发性海洋灾害:包括风暴潮、海啸、海冰等。
(6)其他自然灾害。
1.3.2 灾害响应分级各类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按其性质、严重程度和影响大小等因素分为两级。
其中I级为集团公司响应级别,II级为所属企业响应级别。
(1)I级自然灾害事件凡符合或高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为I级自然灾害事件:a)因灾一次发生10人及以上伤亡或失踪;b)因灾需疏散、转移、安置群众1000人以上;c)因灾造成大量员工及家属难以保证基本生活条件;d)因灾一次倒塌房屋100间及以上;e)因灾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运行,导致受灾企业生产装置或设施50%以上生产线停产、停输或停运;f)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g)因灾造成省级以上公路交通中断12小时以上。
(2)II级自然灾害事件低于I级自然灾害分级标准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为II级事件。
2 组织体系与职责2.1 组织体系集团公司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组织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集团公司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组织体系图2.2 职责2.2.1 集团公司应急领导小组负责I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应急领导和决策指挥工作,下达应急决策指令;必要时,派出现场工作组指导重大自然灾害应对工作。
2.2.2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集团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工作。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联席工作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和协调解决确定的具体事项,以会议纪要形式记录议定事项,各成员单位落实部门责任和临时安排的工作。
主要工作职责见集团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2.3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机构(1)总值班室(应急协调办公室)是集团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办事机构,侧重对外应急时期值班值守、综合信息、应急协调和督办工作。
(2)安全环保部应急管理处是集团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的工作机构,侧重于集团公司内部经常性应急管理和准备工作。
2.2.4 机关职能部门及专业公司主要工作职责见集团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其中安全环保部还应做好安保基金的灾害理赔工作;规划计划部还应做好灾害重建规划与国家及地方政府的统一协调工作;预算管理办公室还应做好有关应急专项资金的安排;各专业公司负责组织所属受灾企业的正常生产、生产恢复以及损毁重建工作。
2.2.5 现场工作组重大自然灾害现场工作组成员由应急领导小组会议确定,由集团公司相关部门、相关专业公司及专家组成。
在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直接领导下,开展现场应急指导和协调工作;收集现场信息,核实情况,保证现场与总部之间信息传递的及时、畅通;协助受灾企业调配指挥外部支援的应急资源;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应急处置情况。
2.2.6 区域协调机构负责受灾区域内各企业间的应急协调,并统一与地方政府进行协调沟通。
现场工作组到达现场开展工作后,同现场工作组一起完成应急协调工作。
2.2.7 企业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本企业应对灾害的指挥,落实相关应对自然灾害的指令;在集团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指示下负责现场新闻发布工作;根据现场情况下达应急状态解除指令;完成应急工作后,负责完成应急工作总结;完成交办的其他任务。
3 预防和预警3.1 预防和应急准备(1)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应对所属区域内易受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影响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对发现的隐患投入资金进行治理。
(2)各企业新建项目从本质安全设计入手,满足合规的设防标准,从预防的角度,减少或避免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产生的不利影响。
(3)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根据各自的职责,建立并完善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体系,建立健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规章制度。
(4)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组织涵盖重大自然灾害内容的应急平台建设。
(5)各相关部门组织开展自然灾害应对、避险和逃生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宣传培训,提高员工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各相关部门和专业公司统筹组织自然灾害应急演练工作;所属企业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开展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
3.2 预警信息监测网络建设集团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建信息监测网络体系,与国家防汛监测网络、气象监测网络、地震监测网络、地质灾害监测网络、海洋灾害监测网络互联,连接国务院有关部门、省(区、市)的自然灾害信息系统,及时收集灾害险情信息。
3.3 预警信息收集及传递(1)总值班室(应急协调办公室)接收到政府相关部门正式发布的洪汛、气象、海洋、地震、地质等灾害预警信息后,立即转告安全环保部发布。
(2)安全环保部收到政府相关部门或总值班室(应急协调办公室)通知的灾害预警信息后,分析灾害可能对企业安全和生产经营造成的危害,预测自然灾害的可能发展趋势,通知相关专业公司,由相关专业公司通知可能涉及的所属企业。
(3)集团公司所属企业接收到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灾害预警信息后,在做好相应应急准备工作外,应立即上报总值班室(应急协调办公室)。
3.4 预警行动集团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收到自然灾害的预测、警报信息,对可能发生在企业所在区域的重大自然灾害,进行预警和相关工作部署。
所属企业启动Ⅱ级应急响应时,应立即将信息上报总值班室(应急协调办公室),集团公司进入应急准备状态。
3.4.1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预警行动(1)接到自然灾害预警后,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情况,进入应急响应准备状态。
(2)通知各相关部门、专业公司、专家、应急抢险机构和相关所属企业,做好应急响应准备。
(3)分析灾情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视灾情需要派遣有关人员和专家组成现场工作组赶赴灾害现场,协调应急救灾。
(4)安全环保部做好应急物资装备、应急队伍的调运和调动准备工作;办公厅协调相关政府部门做好应急物资运输的准备工作;规划计划部保持同国家综合协调部门的联系,随时掌握国家对油气保供的要求。
(5)根据舆情,及时联系主流媒体采取正面宣传,平息灾情谣传,保持社会安定。
3.4.2 所属企业应急预警行动(1)接到预警后,立即报总值班室(应急协调办公室),并进入应急响应准备状态。
(2)根据政府的灾害预报,及时向可能受灾害影响的企业员工和家属发布避灾通知。
(3)企业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应迅速到位,部署应急救灾工作,同时,向区域协调机构和总协调人汇报有关情况。
(4)医疗、物资等应急保障系统工作准备就序。
(5)抢险救灾装备到位,人员集结待命。
(6)组织检查和监控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区域或者部位、生命线工程、重要生产设施中的薄弱部位,落实制定的应急防灾对策。
(7)加强对危房、在建工地、仓库、交通道路、电信电缆、电力电线、生产设施、油气保供设备等公用设施的保护措施。
(8)保持与当地救灾部门和集团公司的信息联系畅通。
(9)利用广播、闭路电视等各种宣传手段稳定职工情绪、平息谣传、宣传自救知识。
4 应急响应4.1 信息报送自然灾害发生后,所属企业应立即向总值班室(应急协调办公室)和当地政府报告,并组织力量调查核实灾情。
总值班室(应急协调办公室)根据应急领导小组的指示,及时将灾害信息报告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同时,根据情况通知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公司。
4.2 响应程序4.2.1 应急领导小组响应程序(1)召开紧急会议,分析灾情,全面部署应急救灾工作,并按规定由总值班室(应急协调办公室)报告国务院及有关部委。
(2)视灾情严重程度,委派有关职能部门、专业公司人员和专家组成现场工作组,赶赴现场协助受灾企业开展救灾工作。
(3)下达启动应急响应和解除应急状态的指令。
4.2.2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响应程序(1)根据应急领导小组的指示,落实国家对自然灾害工作的总体部署,配合做好自然灾害应对工作。
(2)通知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在指定时间内迅速到达岗位。
(3)安全环保部落实应急物资储备、应急队伍所在地点,提出调配工作方案;办公厅协调相关政府部门做好应急物资运输;规划计划部会同有关专业公司组织落实油气保障计划。
(4)当灾情超出集团公司应急能力时,根据应急领导小组的决定,由总值班室(应急协调办公室)联系国务院、有关部委或地方政府等,请求相应的支援。
(5)通知新闻媒体和其他所涉及的专项预案职能部门、单位,进入应急准备,根据情况启动相关专项预案。
4.2.3 所属企业响应程序(1)灾害发生后,应在第一时间进入应急响应状态,并将灾情报告总值班室(应急协调办公室)。
(2)灾害发生后,同时向当地政府报告,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开展救灾行动。
(3)指挥本企业抢险救灾和区域性救灾协作;做好现场人员疏散工作;组织对因灾失踪人员的搜救;安排生产设施的紧急处置措施;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保障职工和家属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