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综述
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综述
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综述作者:黄鹏程来源:《华中电力》2013年第08期[内容摘要] 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我国电力系统不断前进,其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
其中,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主要可以分为电网调度自动化和电厂自动化两部分,而电厂自动化包括有火电站、水电站以及变电站综合等。
本文主要从以上几个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着手,针对其发展过程、现状、相关问题和措施以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综述,进而对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有所展望。
[关键字] 电力系统;自动化;综述1.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相关概述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主要可以分为电网调度自动化和电厂自动化两部分。
其中,电厂自动化包括有火电站自动化、水电站自动化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等。
由于电力系统在我国的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在我国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人民群众而言不可缺离,故其自动化发展在一定程度而言也是相当重要的。
下文将主要从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过程、现状、相关问题和措施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展开相关阐述。
2.电网调度自动化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是指将数据收集和相关监控系统作为基础,包含有自动发电控制、经济调度运行、电网静态安全分析、调度员培训仿真和配电网自动化等多个部分在内的能源管理系统。
通过对电网运行的一些信息进行实时地收集和处理,从而及时准确地了解电网的运行状况,从而进行相关监控、经济调度以及相关安全分析。
就一定程度而言,电网调度自动化有利于对电力系统进行及时准确的安全监控,从而提高其运行能力和水平,降低其出现问题的可能性。
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组成结构图大体如下图所示:就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过程而言,其主要经过有50年代萌芽阶段、60年代试点阶段、70年代起步阶段、80年代大发展阶段以及90年代的成熟阶段等等。
目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经毋庸置疑地成为当代电网平稳安全运行的重要支柱之一,其总体应用水平已靠近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关于电力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综述
关于电力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综述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重视电力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对于现实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电力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发展趋势;现状;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现今,创新的自动化系统控制着复杂的工艺流程,并确保过程运行的可靠及安全,为先进的维护策略打造了相应的基础。
电力过程自动化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搜企网版权所有,为电力工业解决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的矛盾创造了条件。
随着社会及电力工业的发展,电力自动化的重要性与日剧增。
传统的信息、通信和自动化技术之间的障碍正在逐渐消失。
最新的技术,包括无线网络、现场总线、变频器及人机界面、控制软件等,大大提升了过程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能。
一、电力自动化的进程与现状我国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到70年代初,便先后研制出电气集中控制装置和集保护、控制、信号为一体的装置。
在80年代中期,由清华大学研制的35kv变电站微机保护、监测自动化系统在威海望岛变电站投入运行。
与此同时南京自动化研究院也开发出了220kv梅河口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此外,国内许多高等校及科研单位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推出一些不同类型、功能各异的自动化系统。
为国内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卓有成效的推动作用。
1998年全国装机容量超过277gw,跃居世界第2位,自此以后,我国电力仍以较高的速度和更大的规模迅猛发展,预计我国电力装机总容量将在今年底至明年初突破800gw。
二、电力自动化的实现技术现场总线(fieldbus)被誉为自动化领域的计算机局域网。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自动化系统结构的变革,随着工业电网的日益复杂工业自动化网版权所有,人们对电网的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场总线控制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控制技术必将取代过去的控制方式而应用在电力自动化中。
三、电力自动化的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功率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日新月异,而且这些新技术逐渐由理论和实验阶段进入应用领域,这些都对电力自动化技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现状1. 设备自动化水平提升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力系统中各类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
例如,智能变电站、智能输电线路、智能开关设备等,这些设备的应用大大降低了人工操作的风险,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控制系统优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控制系统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设备,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和自动调节,使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高效、稳定。
3. 信息化建设成果显著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建设的支持。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信息系统,实现了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和分析的自动化,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4. 安全防护体系日益完善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也日益完善。
通过采用加密技术、防火墙、入侵检测等手段,有效保障了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升级2. 大数据应用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将更加注重数据的挖掘和应用。
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精准预测和智能调度,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
3. 绿色环保在能源结构调整和环保要求的背景下,电力系统自动化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
通过推广清洁能源、优化电力系统结构,实现电力系统的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
4. 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技术随着分布式发电和微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将逐步实现电力供应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通过分布式发电和微电网的接入,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5. 网络安全防护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网络安全防护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通过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确保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现状的基础上,将继续朝着智能化、大数据、绿色环保、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等方向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电力系统自动化将为我国电力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技术
浅析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技术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对新一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未来需求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电网调度系统应用现状 ems新技术前言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internet技术的发展,电网调度系统涌现了大量应用新技术,其中包括国际流行的corba中间件平台技术、公用信息模块(cim)技术、可视化技术、电力市场交易与安全分析一体化的技术、internet信息服务技术等。
新一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应满足国际标准,兼具开发性与扩展性,并符合未来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生产和经济调度的需求。
1技术背景能量管理系统(ems)是一套为电力系统控制中心提供数据采集、监视、控制和优化,以及为电力市场提供交易计划安全分析服务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总称,它包括为上层电力应用提供服务的支撑软件平台和为发电和输电设备安全监视和控制、经济运行提供支持的电力应用软件,其目的是用最小成本保证电网的供电安全性。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面向对象技术、internet技术以及软件标准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作为电力生产、输送、分配、消费一体化监视、控制的系统,其更高的开放性、可移植性、可扩展性以及可靠性要求有了技术上的保证。
此外,在电力系统内部,随着电力系统新技术的发展和以安全为主的一体化经营的电力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过程,逐步走向以安全和经济为同等目标的开放电力市场的要求,第四代基于internet技术、面向对象技术、通信中间件和数据库中间件技术、internet技术的考虑能量管理系统、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电能量计量系统需求的ems/tmr/tms一体化平台建设的基础条件已经成熟。
2 电力企业应用系统互连现状电力企业应用系统互连、数据共享、软件互操作是开放性系统发展和建设的趋势。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力企业自动化需求的不断提高,电力企业自动化系统产品的不断更新和换代,目前的电力企业自动化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大多数电力企业或多或少的配备或正在建设以下实时或非实时系统(r/nr),如ems 系统(r/nr)、tmr系统(r/nr)、tms系统(r/nr)、dms系统(r/nr)、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nr)、am/fm/gis系统(nr)、mis系统(nr)等,这些系统分别承担着电力企业的输配电网运行和控制、维护、管理、规划、用户服务、计划编制等任务,根据建设的时间和服务的领域不同,目前这些系统具有以下共同的异构特征:图1 电力企业自动化应用系统互连现状1)多种计算机硬件平台,包括sun、compaq、ibm、hp等公司的unix服务器、unix工作站和一系列的pc机等;2)多种操作系统平台,包括solaris unix、tru64 unix、aix unix、nt、linux等;3)多种商用数据库平台,包括oracle、sybase、db2、informix、sql server等;4)多种构件技术,包括公用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orba)技术、分布式公用对象管理(dcom)技术、企业javabean(ejb)技术;5)大型主机模式、客户/服务器(c/s)模式、web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6)多种开发语言,如c、c++、java、powerbuilder等。
厂站自动化及调度自动化的现状与技术发展
厂站自动化及调度自动化的现状与技术发展摘要:随着市场观念的转变以及电力的大力发展,电网调度自动化以及厂站自动化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
但是由于我国自动化建设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要首先认识我国厂站自动化及调度自动化的发展现状,然后在现有基础上脚踏实地的谋求进一步发展。
文章主要针对当前厂站自动化、电网调度自动化建设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希望可以为当前的自动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厂站;调度;自动化;现状;技术发展调度自动化是通过通信、远动以及计算机等技术实现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综合系统。
随着电力行业的迅猛发展,近年来我国在很多地方都建立了自动化的变电站,实现了电网调度及配电的自动化,以满足运行方式复杂化、多样化及用户的更高要求。
为此就需要通过运用先进的电网调度及厂站自动化系统来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以及时准确的采集数据信息,便于对电网进行科学规范管理。
厂站自动化在城网建设中,变电站不仅是电力配送的重要环节,更是电网建设的关键环节。
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系统进行设计,其目的就是使传统的无人值班变电站向“三无”,即无人值班、无电缆沟道、无房屋建筑,这也是城网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1.1火电厂自动化我国大型火电厂的控制及监视系统经过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模拟控制与功能设备分散方式;分层分散方式;数字控制。
目前火电厂一般使用开放式工业自动化系统,并逐渐朝着数字控制迈进。
在第三代控制系统中,全场级不仅可以提供全厂在线实时信息,同时也可以接受命令,经过经济负荷分配后的命令下达至机组级,达到控制机组输出功率及机组启停。
这一系统应用了先进的控制技术、大屏幕监视器、开放式工业计算机系统以及现场总线与智能变送器技术。
目前现场总线的国际标准还处于开发阶段,但是World FIP以及ISP两大机构各自研发了自己的现场总线标准,从而有效的实现了将微机处理机、传感器以及A/D转换器即成为智能传送器,从而具备数字通信、自补偿、故障诊断、信号处理的能力。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对调度自动化的认识及其基本框架的设计一、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作用: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综合自动化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近几年来,综合自动化已成为热门话题,引起了电力工业各部门的注意和重视,并成为当前我国电力工业推行技术进步的重点之一;之所以如此,是因为:1、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和电力系统的发展,对变电站的安全、经济运行要求越来越高,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可提高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减少基建投资,并为推广变电站无人值班提供了手段;2、随着电网复杂程度的增加,各级调度中心要求更多的信息,以便及时掌握电网及变电站的运行情况;3、为提高变电站的可控性,要求采用更多的远方集中控制、集中操作和反事故措施等;4、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可改变传统的二次设备模式,实现信息共享,简化系统,减少电缆,减少占地面积;5、对变电站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完全可以满足以上要求,因此,近几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那么,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与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关系是什么呢综合自动化是相对于整个变电站的二次设备来说的,包括各种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自动重合闸装置、低频自动减负荷装置、备用电源自投装置、以及远动装置等,它们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微机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它集保护、测量、控制、调节、通信、调度于一体;相对而言,电网调度自动化是综合自动化的一部分,它只包括远动装置和调度主站系统,是用来监控整个电网运行状态的;为使调度人员统观全局,运筹全网,有效地指挥电网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已成为调度现代电网的重要手段,其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对电网安全运行状态实现监控电网正常运行时,通过调度人员监视和控制电网的周波、电压、潮流、负荷与出力;主设备的位置状况及水、热能等方面的工况指标,使之符合规定,保证电能质量和用户计划用电、用水和用汽的要求;2、对电网运行实现经济调度在对电网实现安全监控的基础上,通过调度自动化的手段实现电网的经济调度,以达到降低损耗、节省能源,多发电、多供电的目的;3、对电网运行实现安全分析和事故处理导致电网发生故障或异常运行的因素非常复杂,且过程十分迅速,如不能及时预测、判断或处理不当,不但可能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甚至会使电网瓦解崩溃,造成大面积停电,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损失;为此,必须增强调度自动化手段,实现电网运行的安全分析,提供事故处理对策和相应的监控手段,防止事故发生以便及时处理事故,避免或减少事故造成的重大损失;二、调度自动化的基本内容:现代电网调度自动化所设计的内容范围很广,其基本内容如下:1、运行监视调度中心为了掌握电网正常运行工况、异常及事故状态,为了安全、经济调度和控制提供依据,必须对电网实现以保证安全运行为中心的运行监视,所以称为安全监视;按部颁有关法规、规程的要求和调度的需求,主要内容为:网调、省调要监视电网的频率、电压、潮流、发电与负荷容量、电量、水情河水位等参数;监视断路器、隔离开关、带负荷调压变压器调压分接头以及发电机组等设备的自动调节装置的工作位置状态,主要保护河岸全自动装置的动作状态等信息;地、县调和集控站运行监视的内容相对少一些,但对于大型的地调,所需的信息量仍然较多;运行监视的内容通过屏幕显示、动态调度模拟屏、打印、拷贝、记录及绘图等多种手段完成;2、经济调度电网经济调度的任务是在满足运行安全和供电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合理地利用现有能源和设备,以最少的燃料消耗或费用、成本,保证安全发供电;因此,网调和省调要在按规定保证电网的频率和电压质量的前提下,使发电煤耗、水耗及网损最小,即发电成本最低,同时又能保证一定的备用容量,因而网调和省调要进行负荷预测,实现经济负荷与最佳负荷分配,制定发电机华语负荷曲线提供依据;实现水库经济调度与最优潮流分配,为在最佳水能水量综合利用的条件下,使水耗与网损最小;对于地调,则以实现负荷管理及其经济分配为基本内容,还要定时进行电压水平和无功功率分配的优化运算,用以提高电压质量、降低网损,在尖峰负荷时要平衡馈线负荷以降低线损,在有条件的地区电网内,还要实现降压变压器的经济运行,以实现小型梯级水电厂的经济运行等内容;经济调度的各种内容,需要同运行监视、自动控制、安全分析密切结合才能付诸实施;3、安全分析进行安全分析是对电网在正常和异常运行的状态进行分析及对事故发生前的状态预测和事故发生后的状态分析,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内容;当电网发生事故后,在实现事故顺序记录、事故追忆等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跟踪事故的发展、参数的变化,保护和自动装置及断路器的动作情况,从而提出事故处理的对策,以达到缩短事故处理时间,防止事故扩大的目的;在地区电网发生事故时,还可以通过对配电网的故障分析和实现在线预操作,及时处理事故,改善地区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此外,通过调度员的培训模拟,进行事故预想与事故演习,有效地提高调度人员运用调度自动化系统处理事故的临战能力;4、自动控制电网调度自动控制是在运行监视的基础上,对电网的安全与经济运行实施调节或控制;控制信号自上而下发送给厂、所或下级调度;这类控制范围很广,但主要是对断路器及其它发送发变电设备,例如,发电机、调相机、带负荷调压变压器、电力补偿设备等,通过调度人员实现遥控、遥调或自动实现相应的闭环控制或调节;上述电网调度自动化基本内容是紧密相关的,不论哪一级调度中心都必须以实现电网的全面运行监视为前提,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积极充实完善,以达到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的目的;三、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基本功能:1、数据采集与安全监控SCADA它主要包括:通过远动系统实现数据采集;通过计算机系统实现数据处理与存储;通过人机联系系统中的屏幕显示CRT与动态调度模拟屏,对电网的运行工况实现在线监视,并具有打印制表、越限报警、模拟量记录、事件顺序记录、事故追忆、画面拷贝、系统自检及远动通道质量监测功能;在实现监视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远动与人机联系系统,对断路器、发电机组与调相机组、带负荷调压变压器、补偿设施等实现遥控与遥调,以及发送时钟等指令;2、自动发电控制AGC和经济调度控制EDC它们是对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实现闭环控制的重要功能;在对电网频率调整的同时,实现经济调度控制,直接控制到各调频电厂,并计入线损修正,实现对互联电网联络线净功率频率偏移控制;对于非调频厂,则按日负荷曲线运行;对于有条件的电厂还应实现自动电压和无功功率控制AVC;3、安全分析与对策SA在实现网络结构分析和状态估计的条件下进行的实时潮流计算和安全状态分析;四、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组成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由调度主站调度中心、厂站端、通信三大部分组成,但按其功能可分为:1、数据与信息的采集系统:前置机、远动终端、调制解调器、变送器;2、数据与信息的处理系统:主控计算机、外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信道接口;3、数据与信息的传输系统:主站与厂站通信:有线、载波、光纤、短波、微波及卫星地面站;主站与主站通信:有线、光纤、微波及卫星地面站;4、人机联系系统:彩色屏幕显示器、打印机、拷贝机、记录仪表、绘图机、调度模拟屏、调度台;5、监控对象的相关系统:发电机组的成组自动操作与功率自动调节装置、机炉协调控制器、带负荷调压变压器分接头、电压与电流互感器、断路器的控制与信号回路、继电保护与按全自动装置的出口信号回路;6、不停电电源系统:交—直流整流器、直—交流逆变器、配套的直流蓄电池组;7、安全环保系统:防雷与接地、防火与灭火、防电磁干扰与防静电干扰、防噪声与防震、空调与净化、防盗与防鼠;五、调度自动化系统结构及组成:1. 主/备前置通讯机通讯前置机负责数据采集、规约解释、数据处理以及接收并处理系统的控制命令;2. 主/备服务器服务器存放整个系统的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及应用数据,为主/备前置通讯机、调度员工作站、后台工作站提供数据库服务,充当应用服务器;服务器另外对各工作站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管理计算机网络设备和SCADA系统终端设备如打印机、显示器、投影仪等,监控系统的任务进程,提供事件/事故报警,监视网络通讯等;3. WEB浏览服务器本系统中配置WEB服务器提供WEB主页实时画面公布;这种方式使得网上的工作站无需任何专用程序支持,使用Windows内置的IE浏览器即可浏览实时数据;4. 系统时钟同步GPS接收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时间作为系统的标准时间和系统频率,完成系统的时钟统一;网络系统内时钟同步:GPS时钟通过主备数采机接入SCADA系统;系统以数采机时钟为标准时钟,采用系统提供的校时功能完成网络各节点间的时钟同步;数采机支持识别GPS 时钟故障,防止误接收,并能产生报警;与RTU时钟同步:通过数采机与RTU通讯的方式校时,完成主站系统与RTU时钟同步;5. Nport通讯服务器Nport Server又称多串口网络通讯服务器,支持TCP/IP协议,可直接挂接在网络上,相当于网络组中的一员,便于主/备前置机的切换;它完全替代了以往的通道控制板和串行通道板;并且,该设备支持多种编程语言,操作及其简便;基本框架(1)网络形式多种多样,如EtherNet、FDDI 或ATM 等都可使用; 2单网、双网、低速网、高速网可以任意方式进行组合;系统支持灵活的网络配置,可以是单低速网、单高速网,可以是低速和高速双网混用,也可以是双高速网; 3采取网络冗余热备份;系统正常运行时,两个网络上都传输有用数据,并且两个网络上的数据流量保持动态平衡;当一个网络工作不正常时,系统将自动地通过另一网络传输所有数据;当故障网络恢复正常时,双网络将自动恢复到流量的动态平衡状态;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此系统的网络切换实际上是网络传输功能的弹性伸缩,网络本身对系统是透明的,双网络并无主、备之分; 4支持标准的网络接口,可以方便地与其它系统如MIS 等进行互联; 5易于与上级或下级调度组成广域网,进行网络数据交换,支持远程调试;在数据库连接技术方面,SCADA 系统也采取相关措施,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支持组态地将系统实时数据库按用户指定的周期或事件产生触发刷新用户指定的外部实时数据库; 2支持直接读写指定数据库记录的字段数据,并具备将该数据与该系统组态定义的变量对应连接的能力,这使得该系统可以通过数据库与其它任何支持数据访问的应用程序实时交换信息; 3通过标准SQL 语句完成外部数据库的一般维护操作,如建表、删除表、插入、修改和删除记录; 4通过后台 API 的方式,将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常用的数据库查询工作打包,用户无需编写有关SQL 语句,只要简单地提供符合常规应用习惯的参数即可完成复杂的历史数据库查询和浏览工作;4. 系统性能指标提升措施 1系统采取冗余容错结构:双网络、双服务器、双前置机及双通道的冗余容错模型系统实现双网络容错是真正的热备用,双网络正常运行时,主、备网络同时都传送有用系统数据,双网络上的数据流量保持动态的平衡; 系统采取双服务器方式,当系统配置了主备服务器后,每个客户端同时与两个服务器连接,并向两个服务器发送信息,服务器控制程序自动检测客户端与服务器的连接模式,以确保唯一的数据转发,或将有关信息转发到感兴趣的客户端;同时客户端也自动检测服务器的状态; 系统采取双前置机方式:①基于485 总线方式的双机切换;②基于NportServer 的双机切换;③用户自定义方式的双机切换; 系统采取双通道方式:①系统采取以通道的方式与RTU 等采集设备进行连接;②系统支持自动主备通道切换,不支持手动切换,并且是采用冷备用原理;当主通道在传输数据时,备用通道不采集数据;当系统检测到主通道连接出现故障或者误码率过高,则自动启动备用通道采集数据,并将停止主通道的采集,此时主通道的地位转变为备用通道,原备用通道变为主通道不能重新接管数据的采集工作,除非当前的主通道出现故障; 2系统采取的网络通讯结构①采用点对点通讯模型主动传输系统改变的实时数据;网络环境下,实时数据库数据项的改变有以下三种可能:从通道采集数据改变实时数据库;运行后台语言实时数据库;从网络其它节点传递来改变实时数据库; ②采用客户/服务器查询方式,在网络中传递历史数据和进行实时数据库状态恢复; 系统对历史数据采用客户/服务器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如对SOE 的查询、对历史曲线的查询等操作中,一般是用户提交查询条件,由系统将有关查询条件变为连接的历史数据库能够接受的标准或非标准SQL 语句,提交给数据库服务器,从历史数据库中查询得到满足有关条件的查询结果集,数据库服务器将该结果集通过网络传递给查询的计算机,计算机运行系统根据接收到的查询结果,将它转变为用户容易理解的方式,如曲线、报表等显示出来; 系统利用网络协议实现方便的容错系统模型,在该模型中,运行系统采用总线方式或通过专门的切换装置与连接的RTU 或其它智能数据采集设备连接,当主系统出现故障或通道出现故障时,备用系统将自动或手动获得控制权,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如下图所示: 3实现网络构架的有效扩充①架设远程工作站正常情况下所有计算机都是通过各自所配置的10—100M 网卡连至集线器上,传输媒质选择的是8 芯双绞线,这样的组网如果在两座比较分散的建筑物之间线距 1.5km 以上,则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准确度、保密能力都会大为下降,对准确度、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工作站来讲,也就是说必须架设能满足的远程工作站,以解决距离服务器较远部门和系统的连网问题; ②架设移动工作站移动工作站的性质和远程工作有相似之处,而且有可移动性,其架设更有必要性;系统的原始数据、通道及远端接口都进行定期测试,传统的测试方法是部分人员在现场测量数据、计算结果,后台人员电话核对显示值和测试值,这样在准确性、及时性方面会受到很大影响,如果携带移动工作站至现场,在测试时由移动站向后台服务器请求数据与所测数据核对,准确度可得到较好的保障,其灵活性、实时性也非人眼可比;从移动站直接观测后台数据的同时,可以通过RTU 的RS—232 接口观察输出数据,并能直接进行遥控、遥测实验; 管理人员外出时,如果携带移动工作站,只要拨号和中心站连接,就可以方便的查看电网信息,了解系统情况; ③实现远程维护在传统情况下,当客户的软硬件系统出现故障时,通常需要厂家技术人员到现场维护,这种维护方式实时性差、效率低,还会造成用户停机过长,可能造成很大损失;计算机远程维护系统通过传输媒质和中心站连接,技术人员从自己的维护工作站对自动化系统的故障点进行分析判断,实现异地在线调试、修改和升级;同时还能进行目录查看、文件图像传输、实时语言对话;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大作业电子信息学院电气01班马芳芳。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实践研究论述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实践研究论述随着电子系统发展和电力体制实施改革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实施电网安全、优质和经济等工作,电力调度管理中心可能实施多样化的应用系统,例如能量管理系统、电能量计量系统等保护系统。
每个系统中都包含了多个应用,如网络分析等多个应用。
以此出现资源信息共享化、数据统一处理等问题,这就需要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解决方案,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未来应用提供完善的依据。
标签: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实践研究电力调度自动化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电网企业的整体信息进行有效的信息处理,以此对相关的内容进行完善的监管,并为相关的工作者提供完善的依据,这对于电网企业的发展和安全建设有一定的影响意义。
本文主要是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实践案例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分析,以此依据相关的案例经验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获取有效的依据,并且制定完善的应用方案,为之后的发展提供完善的信息资源。
一、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概念電力调度自动化的系统主要是指,在电网合理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提供有效的数据收集、监控管理,相关的工作主要是指数据库实施的有效管理、数据收集、信息处理以及安全处理、系统管理等多样化的管理能力。
因此,电力调度自动化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对系统电力进行有效的展示,以此为电力企业未来的发展、工作人员的分析、控制工作提供完善的依据和信息资源。
二、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现状(一)SD-6000系统的应用SD-6000系统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属于电力部门发展的重要方向。
SD-6000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结合了气象卫星、调度电话以及投射荧屏等高新科技技术,其相应的系统发展具有一定的分布方式、开放化等,还需要有效的结合人类和机械的有效发展。
同时,电网拓展的结构、场站、数据库等相应的技术应用、数据模式等在相应的应用中发挥着一定的影响意义。
除此之外,系统商务数据库和应用软件可以依据SQL标准节U为软件的第三方开发和应用者提供有效的依据,并且提供了一定的完善性和合理性,在设计之前设置完善的应用软件。
2024年电力公司调度自动化工作总结(二篇)
2024年电力公司调度自动化工作总结____年电力公司调度自动化工作总结____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电力行业的不断进步,我们电力公司在电力调度自动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本文将总结____年电力公司调度自动化工作的情况,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技术应用情况____年,我们电力公司大力推进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通过引进先进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和设备,实现了电力调度的精细化和智能化。
具体应用情况如下:1.调度自动化系统:我们引进了一套功能完善的调度自动化系统,系统具备数据采集、分析和决策支持等功能,能够实时监测和控制电力网的运行情况,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为调度员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2.远程控制设备:我们投资购买了大量的远程控制设备,包括遥控终端设备和遥测终端设备,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了对电力设备的远程控制。
通过远程控制设备,调度员可以灵活地对电力设备进行操作,提高了电力调度的效率和准确性。
3.智能化工具: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调度自动化水平,我们还引进了一些智能化工具,如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等。
这些工具可以自动分析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用电需求,提供精确的预测和决策支持,减少了调度员的工作负担。
二、工作成效评估____年,电力公司调度自动化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仅提高了电力调度的效率和准确性,还保障了电力供应的安全和可靠。
以下是工作成效的主要评估指标:1.调度效率提高: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使得我们的电力调度效率大大提高。
调度员可以通过系统实时地了解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能够快速做出决策和调度操作。
与此同时,远程控制设备的使用也减少了人工操作所需的时间和资源,提高了调度效率。
2.运行安全保障: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够全天候监测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并进行报警和处理。
通过系统的实时监控,我们可以提前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了电力供应的安全和可靠。
3.智能化决策支持:引入智能化工具后,电力调度的决策支持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电力公司调度自动化工作总结8篇
电力公司调度自动化工作总结8篇篇1一、引言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调度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电力公司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它能够实时监测、控制和管理电力系统,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报告将就电力公司调度自动化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工作成效,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二、工作概述1.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与维护:包括系统的硬件、软件配置,网络通讯的稳定性,系统的安全防护等。
2.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包括实时监测、故障诊断、预测分析、优化调度等,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3. 调度自动化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提高调度自动化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工作成效1. 系统建设成效: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经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了对电力系统实时监测、控制和管理的目标。
系统硬件、软件配置合理,运行稳定,安全防护措施得当。
2. 应用成效: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实时监测、故障诊断、预测分析、优化调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系统应用数据准确,分析结果可靠,为电力公司的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3. 人员培训成效:通过培训,调度自动化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得到了提高,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调度自动化系统。
同时,也加强了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
四、经验教训1. 系统建设经验:在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加强软硬件配置,确保系统运行稳定。
同时,也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以便于未来的升级和扩展。
2. 系统应用经验:在系统应用过程中,需要加强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确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同时,也需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协作,以便于更好地发挥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效用。
3. 人员管理经验:在人员管理方面,需要加强培训和考核,提高调度自动化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同时,也需要加强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及其发展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及其发展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的提高,同时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也大大的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电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更好地实现了对信息的查询服务,并且其安全性以及稳定性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目前我国电力调度系统已经很好地实现了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这便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电力供配电的相关需求。
鉴于此,本文分析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现状,并进一步论述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现状;展望1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现状1.1CC-2000这种系统属于一种比较开放的结构系统,其主要应用于一些先进的技术对象选择当中。
在应用的时候主要是利用了封装的原理和理念,从而更好地实现了系统接口的提供,进一步更好地满足了电力系统的相关需求。
该技术在研发的过程当中,完全是严格按照相关的软件开发标准来实施的,所以其质量上也有着很好的保障。
画面显示与编辑、调度员培训模拟、报表自动生成与打印、Web浏览、历史信息趋势、事件顺序记录、信息处理、高效管理数据库、合理采集数据、故障报警处理、多媒体语言报警以及信息统计计算等。
1.2SD-6000SD-6000同样也属于一种开放式的结构系统,该系统主要是由我国山东省淄博市电业局和科学院共同努力研发出来的一套自动化系统,该系统的运行平台相对比较统一。
和传统的电力调度系统相比较而言,其有着非常明显的应用优势,此外,电力系统运行具有系统涉及范围广且复杂性特点,这就意味着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人员要将众多不同等级电压的电力线路连接在一起,从而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
而电能的生产以及输送过程具有高速性,要想使系统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需要保证各个用户及用电量的平衡。
1.3OPEN-3000OPEN-3000系统的知识产权是相对比较独立的,该系统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首先其所运用的技术非常先进;其次其安全性以及稳定性都特别好;再次该系统的应用过程非常方便。
探究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探究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网络覆盖不断扩大,用电量的持续增加,给电力调度带来了新的挑战。
电力调度系统的出现和应用大幅度提高了电力应用的效率和电力网络运行的高效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必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发展趋势1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现状1.1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国家电网注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在绿色发展方面推动新型电力的构建和转型;在强化安全保障上,构建能源互联网安全防御体系,提升信息安全态势感知能力和智能化、动态化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在统筹调度上,全面提升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应用等能力,推动传统电网基础设施和新型数字化基础设施融合,促进电网调度运行智能化和运营管理智慧化,实现以数字化转型为主线的智慧赋能。
由于国家电网等大型电力传输企业牵头应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其应用范围在进一步扩大,通过几次电力改革,已经从城市延伸到了广阔的农村区域,智能电表的缴费、断电、查询等功能已经实现了自动化,为电力企业和用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促进了电力自动化系统和设备的完善。
1.2核心技术进一步成熟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主要在于其中的几项关键技术的成熟和发展。
一是电力数据的记录与提取。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无论是对区域内用电情况还是个体的用电情况数据都可以实现实时的监测和数据的提取。
例如在电力生产紧张时期,通过对不同区域内用电数据的对比,可以合理分配居民用电、农业用电和工业用电,优先保障居民正常生活用电。
在数据监测上还有一个应用就是提取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决定区域内是否需要进行电力设施的更新换代,而非人工检测线路和变压器等设施的方式。
数据记录提供了准确而有效的第一手数据资料。
二是电力故障分析与修复。
传统的电力故障需要采取人工的方式,通过仪器手动监测,效率和安全性都极低。
电网调度自动化的系统基础介绍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基础介绍高纪湘1我国电网调度分层结构 (3)1.1电力系统组织和结构分层 (3)1.2电力系统调度的分层控制 (4)2电网调度信息 (4)2.1分类 (5)2.2特点 (6)3电力系统远动及调度自动化系统 (6)3.1电力系统远动 (6)3.1.1电力系统远动功能 (6)3.1.2电力系统远动信息及传输模式 (6)3.1.3远动信息编码 (6)3.1.4检错纠错编码的基本概念: (7)3.1.5远动通道: (9)3.1.6远动终端 (10)3.1.7远动系统 (11)3.2调度自动化系统 (12)3.2.1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过程 (13)3.2.2调度自动化系统组成 (13)3.2.3调度自动化系统功能 (14)3.2.4调度自动化系统分层 (15)3.2.5分层实例 (16)3.2.6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结构 (18)3.2.7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功能 (21)3.2.8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性能指标 (30)4 配电自动化 (32)4.1配网自动化系统与地/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异同 (34)4.2配电自动化的意义及难点 (36)4.3配电自动化功能 (36)4.4配电自动化的实施方式 (40)5 展望 (40)1我国电网调度分层结构电能的特点之一是不能储存。
电能从分散在广域上的发电厂发出,经高压变电站升压,经高压输电线、降压变电站、配电网直到用户。
图1 EMS和DMS在电力系统中的关系1.1电力系统组织和结构分层调度中心是对发电厂、变电所、线路等进行调度控制的中心,由于电力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跨地区系统,必须实行分层管理。
我国电网实行的统一调度分层管理:设有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国调)、网调、省调、地调、配调/县调。
随着西电东送、全国联网的推进,国调的作用将发生改变。
调度管理的主要任务是:①充分利用发供电设备和调节手段向用户提供合格的电能;②在不发生超过设计规定的条件下,使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对用户不间断供电;③合理使用燃料、水力等资源使电力系统在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达到最大的经济性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配电自动化技术综述
配电自动化技术综述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社会对电能的质量和供电可靠性要求愈来愈高,提高配电网环节的管理效率和能源的优化配置是提供可靠优质的电能服务的有效措施。
因此,需要对传统电网进行改造,提高配电网的管理水平,改善整个配网系统的电能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以期实现配电自动化,这为整个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相当显著的。
关键词:配电技术;自动化技术;引言配电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及通信技术、现代化设备与管理控制技术,对配电网进行自动化、信息化运行监控与管理,实现提高电能质量,保证配网供电可靠性及安全经济运行,降低配网运行费用,提高生产管理效率。
配电自动化包含的主要关键技术内容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馈线自动化、需求侧管理、用户抄表自动化。
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是负责电能转换的重要电力设备,在电力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大容量新能源发电的投入建设、超高压远距离输电以及智能电网出现的环境背景下,对电力系统的控制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传统变电站存在其固有的缺陷和局限性,如继电保护装置、远动装置等设备可靠性较低,无故障自诊断能力,维护工作量大,降低了变电站运行效率。
另一方面,由于变电站缺乏自动控制和调控手段,不能对系统实时控制,不利于配电网安全、经济、高效运行,如果不对传统变电站的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无法满足现代电力系统对电能转换和分配的需求。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取代或者更新传统的变电站二次系统已成为电力系统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其中自动监控系统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核心,而局域通信网络是将微机保护、自动装置、远动功能集合在一个具有远方数据功能的自动监控系统的纽带。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通过各个设备信息的交换、数据资源的共享,各项功能的优化组合设计,能够测量、监视、保护和控制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并与调度部门通信,共同完成变电站的运行监视和控制任务,实现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功能。
电力系统厂站及调度自动化综述
电力系统厂站及调度自动化综述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厂站及调度自动化已成为电力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
本文将对电力系统厂站及调度自动化的定义、特点、应用场景、优缺点进行详细介绍,并总结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改进建议。
电力系统厂站及调度自动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对电力系统中的各个厂站和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数据采集、监测、控制和优化管理。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实时性:电力系统厂站及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采集各个厂站的运行数据,并根据系统设定的算法和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安全性:电力系统厂站及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安全控制和稳定运行,有效避免电力系统中的事故和故障,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可靠性:电力系统厂站及调度自动化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高效性:电力系统厂站及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效率,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电力系统厂站及调度自动化系统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各个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发电厂:电力系统厂站自动化系统能够对发电厂的各个设备和系统进行监测和控制,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提高发电效率。
变电站:电力系统厂站自动化系统能够对变电站的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提高变电效率。
调度中心: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够对电力系统的各个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合理分配电力资源,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电力市场:电力系统厂站自动化系统和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够对电力市场进行监测和控制,为电力市场的运营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电力系统厂站及调度自动化系统具有以下优点: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效率,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增强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效避免电力系统中的事故和故障。
提高电力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灵活性,满足不断变化的电力需求。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为了保证我国电力系统能够满足我国的社会需求首先就需要深刻认识到我国电力调度系统运行方面的相关内容。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目前我国电力调度工作中的重心,不断提高自动化调度水平的科技含量,才能实现对电力系统平稳运行的有效保障,保证我国电力调度工作的高校与安全。
接下来,本文将从我国目前电力系统中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工作的现状以及这一系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的相关内容来进行具体的行文阐述。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与发展一、电力调度工作内容概述电力调度工作就是指在电力系统中,为了保证整体电网工作、生产、维护等工作的安全、稳定、高效而进行的一种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的管理方法。
在实际情况中,电力调度的具体工作就是根据提前布置的电力监测元件所采集到的信息或现场工作人员的实时记录,同时结合电网系统运行中的具体参数,包括实时电压、电流、频率、负荷之类的具体数据,根据该电网系统在实际中的生产经营情况,来对电网运行工作状态来进行判断,最终根据多方数据来进行决策,再将具体的操作命令通过现代通讯手段传达至第一线,来指导工作人员进行具体的工作任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调度工作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技术支持与先进管理理念的支持。
二、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现状在实际情况中,为了保证电力系统供电的安全平稳运行往往需要做好电力调度工作。
但是由于电力系统的供电工作是不间断运行的,电力调度工作也是一个持续性的工作。
这就对电力公司相关工作人员的安排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同时电力调度也是一项对于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技能要求较高的工作,这也对电力工作在工作人员选聘上提出了要求。
但是当电力工作建立起完善先进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时,就能够有效帮助电力工作解决上述问题。
首先,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具有很强的自动化工作能力,这就大大减轻了电力工作在进行电力调度工作时的人员安排工作压力,减轻了人力成本。
电力系统运行调度的智能化发展趋势如何
电力系统运行调度的智能化发展趋势如何在当今社会,电力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家庭照明、电器使用,到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电力的稳定供应对于社会的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电力系统的运行调度,则是确保电力能够安全、可靠、高效地输送到每一个用户的关键环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力系统运行调度正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过去,电力系统运行调度主要依赖人工经验和相对简单的自动化技术。
调度人员需要时刻关注电网的运行状态,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收集各种信息,然后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一些固定的规则来做出决策。
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人为失误,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电力系统运行环境。
然而,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运行调度逐渐实现了智能化。
智能化的电力系统运行调度能够实时收集和处理大量的电力数据,包括发电量、用电量、电压、电流等,通过先进的算法和模型进行分析和预测,从而为调度决策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依据。
智能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智能监测与感知技术的应用。
通过在电力系统中广泛部署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可以实时获取电网各个环节的运行数据。
这些数据不仅包括传统的电气量,还包括环境温度、湿度、设备的运行状态等多维度信息。
借助物联网技术,这些数据能够快速传输到调度中心,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全方位、实时监测。
例如,通过对变压器油温的监测,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修,避免设备故障导致的停电事故。
大数据分析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调度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电力系统运行产生的数据量极为庞大,这些数据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和规律。
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发现电网运行的潜在模式和趋势。
比如,通过对历史用电量数据的分析,可以准确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电力需求,为电力的合理调配提供依据。
同时,大数据分析还能够帮助发现电网中的薄弱环节,为电网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谈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及其发展方向-精选文档
谈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及其发展方向电力系统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更加的重视对控制系统的升级。
在现有的调度控制系统中,主要以智能监控为主要模式。
在对电力整体系统的数据采集过程中,结合电网即时的运行情况对整体线路进行分析,以便在后期对线路实行优化方案。
在保证电网的安全情况下,将电网改造升级的方案在科学优化的前提下进行。
在未来的电网发展中,会更多对该方案进行探讨,在研究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发展方向之前,对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进行详细的介绍。
1 调度自动化主要内容在整套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当中,很好的利用电力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相互结合,在保证了电力输送的基础上还加强了通讯的畅通。
在调度自动化的使用功能上,主要有对电网即时数据的收集、信息的后期处理和数据的分析。
在非人工操作的情况下实现电网的智能控制,大多是通过远程操控系统进行控制。
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系统故障,远程监控系统会根据即时数据的变化结合数据库中的运行数据资料进行比对,从而提示系统运行出现异常。
在具体的操作中,系统会根据错误提示将指示在页面中显示出来,并在生产报表上进行答应,同时人机交换屏幕中也会做出故障报警。
为了保证调度自动化在使用中的稳定性,在服务器当中利用双电压控制输送设备,并配置有较为完善的权限管理,在故障发生过程中,调度根据指令实施故障切除,保证其他线路不会受到干扰。
在监控系统中,中心的调度系统是整套系统的核心部分,调度起到了整体控制的效果,对既有电路进行电力监控和电压控制。
在分析监控数据中,分析结构在变电系统中对转换中进行RTU协调以保证电力网络的平稳运行。
2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使用模式大型电力网络中电压的变化主要通过变电装置,但是电压的大小控制往往很难通过认为进行操作,在这个环节当中选用计算机智能系统进行控制,在网络链接下对设备进行统筹管理,并根据现有的网络管理模式来看,计算机智能系统可以将电力系统、通讯系统和信息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彻底改变了以往线路完全依赖继电装置对线路进行保护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检索与应用实习报告题目: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发展班级:学号:XX:成绩: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发展摘要:介绍和分析了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从数据采集和监控(SCADA)到能量管理系统(EMS)的发展历程,对电力部门几次技术决策带来的成果进行了描述。
最后,对自动化走向信息化进行了论述,并对将自动化的实时信息组入电力企业资源规划(ERP)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能量管理系统;信息技术;公用信息模型;企业资源规划1 引言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SCADA)以及能量管理系统(EMS),在电网调度自动化领域已众所周知。
其中,SCADA除应用于电力部门外还广泛应用于石油、煤气、轨道交通等非电力部门;EMS随着电力经营体制的变革,传统上的在线运行监控和离线营销管理分离的局面,已不适应当代电力市场的需要,因此EMS正在走向信息化的能量信息系统(EIS),并逐步组入当代电力企业资源规划(ERP)。
我国电力部门是较先进入数字化和自动化,并为信息化奠定良好基础的工业部门之一。
本文将就其发展过程、技术特点及今后展望进行分析和探讨,试图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2 概述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全国联网进程的加快,调度机构达标创一流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全国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工作的开展,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专业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通道数量、质量以及厂站信息的质量和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不断提高,调度自动化主站相关系统的建设、运行和应用水平普遍提高,标准化、规X化及其应用工作不断深入,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3 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发展历程3.1 改革开放前的“自力更生”我国的电网调度自动化起步较早,大体经历了远动化、数字化和自动化3个阶段。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开始研制有接点遥信和频率式遥测远动装置,在东北、等地区进行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试点,并在计算技术的影响下,由布线逻辑向数字化、软件化的方向发展。
1958年电力部主管部门作出了一次关于研发计算机的重要技术决策:支持当时的华北电力XX派人参加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制的我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104机)的调试和投运工作。
此工作导致了电力部门161电子管计算机和167晶体管计算机两代计算机的研制和应用开发工作。
随后骨干力量分流到电力部南北两个主要研究单位——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电自院和电科院),促进电力部门较早地进入数字技术领域。
两代计算机的先后投运和推广应用,在设计、研制、科研和运行领域培养了大批计算技术应用人才,推动计算机和远动技术相结合,向自动化方向发展。
1972年,XX省中调所和华北电力XX合作,使XX省自制的108乙机与SF58有接点遥信和频率式遥测远动装置(零/满刻度为3/5周期)互连成功。
这是我国最早实现计算机与远动结合的一个实例。
3.2 我国第一套SCADA系统的引进改革开放前,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领域内的远动化和数字化是按远动和计算机两个专业各自发展的。
二者结合组成一体化的SCADA系统,并取得“引进—消化—开发—创新”的快速发展,则是改革开放后的事。
1978年电力部主管部门力排众议,作出了第二次技术决策:随1979年我国第一条500kV平武线输电工程引进我国第一套计算机与远动终端(RTU)一体化的SCADA系统。
随平武工程从瑞典ASEA公司引进的SINDAC-3 SCADA系统,通过DS-801 RTU对平武线一线三站实现了安全监控。
经消化、开发、汉化并接入其他远动终端后,该系统扩充为整个XX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稳定运行达15年以上。
SINDAC-3的引进,确立了计算机与远动相结合的SCADA理念。
差不多与此同时,电力部通信调度局还从日本日立公司引进了用于通信调度的仅含主站的H80E系统。
电科院和电自院分别参与了上述两项工程的引进和开发工作。
在“引进—消化—开发—创新”方针的指引下,部属南北两院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先后开发了PDP-11/24、MicroVAXII、VAX-11/750、VAX4000等计算机与远动终端相结合的SCADA系统[1]。
调度运行单位在管理体制上也逐渐将计算机和远动两个专业合并为自动化专业。
3.3自主的EMS由SCADA发展到EMS,其广度和深度要求是不同的。
广度方面,单纯的SCADA 系统对远动终端(RTU)的数量并无要求,可多可少;但支持EMS的RTU的数量必须满足构建全网实时数据库的需要。
深度方面,EMS除需实时数据库和SCADA功能的支持外,还必须装备各种智能型高级应用软件。
这就带来了基于网络接线及元件参数的网络数据库和接入不同应用软件的应用编程接口问题。
计算技术起步较早的电力部门,20世纪60年代就开发了电力系统潮流、短路、稳定等基本应用软件,并广泛投入离线使用。
但如何与SCADA结合接入实时系统并直接控制发电过程,却是个新问题,这就导致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四大网EMS的引进工作。
和第一次SCADA的引进不同,这次EMS的引进是有选择地引进的。
重点放在EMS的支撑平台和自动发电控制(AGC)上,EMS高级应用软件完全由国内开发。
从英国西屋公司引进的WESDAC-32系统,使用了美国ESCA公司的HABITAT支撑平台和AGC软件。
电力部两院参与引进,并各自分担两网的现场验收、系统汉化和RTU接入等任务。
四大网EMS投入运行不久,电力部通信调度局的H80E系统也随着通调局升为国家电力调度中心而由西门子的SPECTRUM分布式系统所取代。
第二次引进,在较高层面上实现了又一次“引进—消化—开发—创新”,导致20世纪90年代自主EMS支撑平台和应用软件的先后问世。
电自院的SD-6000、OPEN-2000,电科院和东北电管局合作的CC-2000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1]。
其中,CC-2000尤其值得一提[2]。
四大网EMS投入运行后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放式分布式系统和面向对象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
和开放式分布式对立的是封闭的集中式系统。
这种系统的好处是一机多用、节约资源投资,但存在第三方产品难于接入、不易扩展更新等缺点。
四大网引进的WESDAC-32就有这样的弊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性价比日益提高,资源投资已不成问题,但要实现开放式和分布式,必须解决各种接口和通信协议的标准化问题。
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开放式系统结构(OSA)的兴起,POSIX、SQL、OSF/Motif、TCP/IP等涉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用户界面和通信等有关的标准先后建立,为开放式分布式系统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4 从自动化走向信息化当回顾20世纪后半叶从SCADA到EMS的发展历程时,新世纪所迎来的却是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技术的进步¾电力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力体制的改革¾电力市场的开放。
实际上,涉及SCADA、EMS和电力市场的公用信息模型(CIM)正紧紧跟踪电力信息技术的发展,并通过电力市场进入财务、资产等管理信息领域。
4.1 电力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力信息技术长期与电网运行实时信息和电力营销管理信息平行发展。
电网运行实时信息以自动化形式,从远动、SCADA发展到EMS。
电力营销管理信息以离线管理形式,正从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向企业资源规划(ERP)发展。
电网运行实时信息现已从自动化走向标准化。
如涉及SCADA、EMS和电力市场的IEC61970,横向将和支持配电管理系统(DM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的IEC 61968接轨,纵向将和支持变电站(含光电VT/CT)的IEC 61850互补接轨,构成完整的标准化系列。
离线方面基于ponent的ERP虽然发展很快,但尚未达到行业级的标准化高度。
当前电力ERP 的处境与当年CCAPI的API相似,时代正呼唤标准化的电力ERP早日出台。
4.2 电力市场的开放我国国务院[2002]5号文发布的我国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现已进入实施和操作阶段:电力体制改革的方针大计已定,具体实施方案已定,各公司组织班子已定。
市场环境下,传统的电力调度中心将由调度交易中心所取代。
技术装备上,除需研发新的电力市场支持系统外,传统的SCADA/EMS也将面临不可逾越的改造。
我国前期6省市“厂网分开”的电力市场模拟试点,积累了丰富经验,明确了电力市场运营系统电能计量、能量管理、报价管理、交易管理、合同管理、结算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框架结构,以及对传统SCADA/EMS功能的改造内容。
各地正在建设为电力市场服务的电能计量遥测系统和开放交换即时信息系统(OASIS)。
问题是当前的电力市场运营系统、计量系统和信息系统的建设,仅按“厂网分开”考虑还是连同“输配电分开”一并规划分步实施。
笔者的意见是后者较妥。
如将输配关口纳入计量系统建设,地区实施网供内部考核和地方小电厂竞价上网市场运作两部机制,以及供需基本平衡、地区大用户直接向地区小电厂买电的计划协调(Scheduling Coordinator,SC)等,这样可为今后实现“输配电分开”平滑过渡。
对电力市场开放伊始的电力行业来说,集实时运行和离线管理于一体的信息化,不仅利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决策,而且为当前和今后适应市场环境多变特点所必需。
自动化经标准化走向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1]周冬青; X宿新电网与用户信息互联的研究与应用华东电力2009/09-12【摘要】由于电网信息和用户信息分别存储在生产管理和营销管理系统,相互不关联,对供电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形成制约,为此,马XX供电公司从2008年开始,开展了一体化电网平台的建设,进行了电网用户互联的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孙欣; 吕跃春; 高军; 夏清电网经济性与安全性的精益化协调方法电网技术2009/11-15【摘要】精益化的电网运行日益追求安全与经济并重,而安全与经济运行往往是一对矛盾。
文章提出以电网运行均衡度的作为电网安全运行指标,通过求解系统经济、安全的双目标优化问题得到了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协调曲线。
该曲线不仅能直观地量化描述电网各运行方式的经济指标和安全指标,而且能够量化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协调成本,这对推进电网调度精益化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3]乌云娜; X佳蕊; 王维兵电网输变电项目风险因素分析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02-07【摘要】随着我国电网工程建设速度的加快,我国电网企业大量电力输变电工程项目纷纷上马,电网输变电工程投资逐步加大。
如何加强电力输变电项目管理水平,特别是项目风险管理水平,有效降低项目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4]董军; 陈小良; X婧计及分布式电源的电网调度模型研究华东电力2009/05-08【摘要】研究了分布式电源加入电力系统后对电网调度的影响,构建了包含分布式电源的电网调度模型,并开发了相应的求解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