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比较教学方法初探
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动量守恒定律的比较及应用
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动量守恒定律的比较及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狭义的力学系统中,当质量不变的物体经历任意形式的作用后,其机械能(动能加势能)不改变。
而动量守恒定律则指出,一个拥有质量的物体,当受到一个力时,它的动量(质量乘以速度)会改变,但整个系统的动量不会改变。
这两个守恒定律在物理学中应用广泛,尤其在工程设计中非常重要。
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异同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它们的基础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即能量和动量。
然而,它们用于描述的是两个不同的物理现象:机械能守恒定律主要用于描述能量的转化,而动量守恒定律则主要用于描述物体的运动。
其次,两个定律的应用场景也不同。
机械能守恒定律适用于质量不变的运动物体,而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任意运动状态的物体。
此外,两个定律的表述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不同。
机械能守恒定律表述起来较为简单,它直接说明了机械能在运动过程中不会改变,即在一个封闭的力学系统中,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动量守恒定律则需要使用向量的概念进行表述,同时要考虑到由于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动量传递问题。
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在工程设计中,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机械设计中,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用于确定机械系统的传动效率。
例如,在锯木机的设计中,比较容易通过测量前后锯木机的能量差来确定它的传动效率。
此外,在工程材料的研究中,机械能守恒定律也非常有用。
在碰撞问题中,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物体碰撞后的速度或最大变形量等。
动量守恒定律在工程设计中也被广泛应用。
例如,在交通工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动量守恒定律来设计交通灯的定时方案,以便使得交通流动更为流畅。
此外,在动力学设计中,我们也可以利用动量守恒定律来设计轨道车的制动系统,以确保运动的稳定和平稳。
总结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非常基础的两个定律。
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的比较及应用
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的比较及应用作者:许海俊来源:《中学生理科应试》2016年第03期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都是高中物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它们的综合应用是近年高考压轴题所考查的重要知识点.认清两守恒定律的相似之处和不同点,才能更好地掌握两定律,以便在解题时能灵活运用.一、两守恒定律的比较1.相似之处(1)两个定律都是用“守恒量”表示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研究对象均为物体系.应用“守恒量”表示物体系运动状态变化规律是物理研究中的重要方面.我们学习物理,就要学会用守恒定律处理问题.(2)两个守恒定律均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成立,它们都是用运动前、后两个状态的守恒量的相等来表示物体系的规律特征的,因此,它们的表达式是相似的,且它们的表达式均有多种形式.(3)运用守恒定律解题都要注意其系统性(不是其中一个物体)、相对性(表达式的速度和其他有关物理量必须对同一参考系)、同时性(物体系内各物体的动量和机械能都是同一时刻的)、阶段性(满足条件后,各过程的始末守恒).求解问题时,都只需考虑运动的初状态和末状态,而不必考虑两个状态之间的过程细节.(4)两个定律都可用实验加以验证,都可用理论进行论证.动量守恒定律是将动量定理用于相互作用的物体,在物体系不受外力的条件下推导出来的;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将动能定理用于物体系(物体和地球组成的系统),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条件下推导而成的.2.不同之处(1)守恒量不同.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量是动量,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守恒量是机械能,因此,它们所表征的守恒规律是有本质区别的,动量守恒时,机械能可能守恒,也可能不守恒;反之亦然.(2)守恒条件不同.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是系统不受外力(或某一方向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的合外力等于零,或者系统所受的合外力远小于系统之间的内力.机械能守恒定律适用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或者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3)表达式不同.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矢量式,不论是m1v1+m2v2=m1v1′+m2v2′,还是p1+p2=p1′+p2′,或者Δp1=-Δp2均是矢量式,对于在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系,只要规定正方向,动量守恒定律可表示为代数式.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标量式,一般它表示为Ek1+EP1=Ek2+EP2,或ΔEP=-ΔEK;或者ΔEa=-ΔEb(将系统分成a、b两部分来研究).二、两守恒定律的应用要正确解答物理问题,就须先对题目所提供的物理情景、物理过程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只要过程分析正确了,解题就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应用有关的公式、定理、定律等进行运算.因此在解答习题中应将“重心”放在分析物理过程上.下面通过分析三个例子来说明两守恒定律的应用.例1如图1所示,用长为l的轻细绳拴住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后,另一端固定在O点,将绳拉直后,将小球分别从位置Ⅰ、Ⅱ、Ⅲ由静止开始释放,求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及绳对小球的拉力.图1讲析在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时,关键是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根本依据是过程中物体受力情况及各力做功情况.本题中,当小球分别从Ⅰ、Ⅱ释放后,绳就对小球有拉力作用,运动过程中小球只受重力和绳的拉力作用,但绳的拉力对小球不做功,只有重力做功,故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先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小球经过最低点的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出绳在最低点的拉力.如果认为小球从位置Ⅲ开始运动,机械能还守恒就大错特错了.小球从位置Ⅲ开始下落后,在一段时间内,绳对小球没有作用力(这时绳没有被拉直),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需要注意临界条件,从Ⅱ位置以下的各位置开始运动,机械能均守恒,从Ⅱ位置以上的各位置开始运动,出现了新情况,这时要认真研究因量变而发生质变的新情况)待小球下落了一个l长后,即小球到达位置Ⅰ时,绳开始对小球有作用力.所以,要注意临界条件往往会因量变而引起质变.在小球刚落至位置Ⅰ时,速度方向为竖直向下,大小为2gl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v2t=2gl可得).由于绳的拉力作用,同时绳不可伸长,小球其后的运动,只能是圆周运动.这意味着其后不可能保留沿绳方向的速度,但这一速度在刚到达Ⅰ是存在的.这一项分速度的大小为122gl(根据速度分解如图1中所示,沿绳方向的分速度为vtcos60°=122gl),这一速度在绳拉力作用下迅速减为零.因此小球开始做圆周运动时的速度不是2gl,而是322gl(垂直于绳方向的分速度为vtsin60°=322gl).换言之,小球在这一极短时间内,机械能有了损失.当小球从Ⅰ再运动至最低点时,机械能重新守恒.同样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出小球运动至最低点的速度及受到的拉力.(附答案:v1=gl,v2=2gl,v3=52gl,F1=2mg,F2=3mg,F3=3.5mg)图2例2质量为M的斜劈A放在水平地面上,斜劈的斜面顶端放上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B,如图2所示,当滑块从顶端滑向底端的过程中,如果不计一切摩擦,斜劈与滑块组成的系统动量是否守恒?讲析本题研究对象是A和B组成的系统.在B沿A的斜面下滑时,系统所受的外力为A与B的重力及地面对A的支持力.有的学生在分析这个过程时,认为A与B的重力及地面对A的支持力相互平衡,因而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进而合外力的冲量为零,所以系统的动量守恒,这种判断是缺乏根据的.当滑块B沿斜面下滑时是加速下滑,这时将发生失重现象.因此,水平地面对A的支持力将小于A与B的重力,系统所受合外力并不为零,系统的动量并不守恒!应该看到,动量守恒定律反映的是矢量间的关系.当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系统的动量不守恒,但这时并不防碍在垂直于合外力的方向上的冲量为零,在这一特定的方向上动量是守恒的.在本题中,重力也好,支持力也罢,均为竖直方向上的外力.在水平方向上,系统是不受外力的,因此,系统在水平方向上的动量是守恒的.当B沿斜面下滑时,因A、B之间的弹力作用(此为内力),A将沿水平方向运动,A、B在水平方向的动量始终守恒.B在竖直方向的动量一直增加,系统在竖直方向的动量一直增加,并不守恒.所以,从总体上说,动量并不守恒,但在水平方向上动量是守恒的.可见,今后在处理问题时,应该注意区分系统的动量守恒及系统在某个方向的动量守恒.图3例3如图3所示,质量为M的摆被两根长为l的轻细绳悬挂起来.一颗质量为m的子弹,以一定的速度水平射人摆内,并留在摆中,摆与子弹摆过的最大角为θ,求子弹的速度.讲析在子弹射人摆的过程中,子弹与摆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种作用既改变了子弹的动量也改变了摆的动量.实际上,这一作用时间是很短的,对于在这一极短时间内摆的运动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子弹与摆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所受外力的冲量忽略不计,系统在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这一过程的最终结果是子弹与摆具有相同速度.但在这一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因为此过程中子弹克服巨大阻力做功,大量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子弹与摆以相同速度摆动过程中,系统所受外力为重力及绳拉力,但只有重力做功,拉力不做功,系统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守恒.在这个过程中,因绳拉力的冲量作用,系统总动量减少,系统的动量不守恒.前一阶段(子弹打入摆的过程),系统动量守恒而机械能不守恒;后一阶段(摆与子弹摆动过程)又发生了相反的情况,系统的机械能守恒而动量不再守恒.这种结果并不奇怪,是由于这两个守恒定律有着不同的守恒条件.清楚了系统中物体的运动过程及其所遵循的规律,运用相应的定律就可解出.答案:v0=m+Mm2gl(1-cosθ)。
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方法
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方法摘要: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属于高中物理学习中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学生学好力学的关键所在。
但是,由于这两部分内容较为复杂,使得多数学生望而却步,如果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将会化繁为简,进行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
因此,文章对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定律;学习方法引言: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不仅是高中物理知识体系中的重、难点内容,还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如果学生掌握了二者的学习方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做题中遇到的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因此,教师进行课堂授课时,除了要详细讲解基础理论知识和重点公式法则外,还要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攻克难关,促进物理成绩和物理思维的提升。
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学习方法解读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概念了解到,它综合了力学的内容和能量定理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学生学习有关内容时,缺少理解,死记硬背涉及的定律和公式,导致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学习信心。
这时,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学生共同探究学习方法。
1.1从能量守恒角度进行分析学习机械能守恒相关知识,探究有关问题时,可从节能的角度进行分析。
综合考虑系统中固定的势能和动能,掌握变化趋势和发展状态,从势能与动能相互之间的能量转化分析相关问题。
例题1:如图1-1所示,光滑的水平轨道与光滑半圆弧轨道相切,圆轨道半径R=0.4m,一小球停放在光滑水平轨道上,现给小球一个V=5m/s的初速度,求:小球从C点抛出时的速度(g取10m/s2)。
解析:由于轨道光滑,只有重力做功,小球运动时机械能守恒。
即1/2mv02=mgh2R+1/2mvc2解得vc=3m/s图1-11.2能的转化法多物体构成的力学系统中,相互之间的内力容易发生做功,如果学生无法判断其中的做功情况,可根据题目所给出的已知量,尝试使用“能的转化法”进行计算。
物理实验设计机械能与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物理实验设计机械能与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物理实验设计:机械能与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目的:验证机械能定律与动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实验中的有效性,并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科学观察的能力。
实验器材和材料:1. 小球架2. 滑轨3. 弹簧及连接杆4. 磁性金属球5. 直尺6. 钢尺7. 计时器8. 数据记录表及笔实验原理:机械能定律:当只有重力做功时,机械能守恒。
机械能等于物体的动能与势能之和。
动量守恒定律:系统的总动量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不变。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将滑轨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调整水平度,安装小球架在滑轨一端,将弹簧及连接杆安装在小球架上。
2. 将磁性金属球固定在弹簧的一端,并将其与弹簧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
3. 对滑轨进行测量,使用直尺和钢尺测量滑轨的长度,并记录在数据记录表上。
4. 实验准备:将磁性金属球的弹簧拉伸,使其与滑轨的下端相离,然后释放它并观察其运动情况。
5. 记录下磁性金属球撞击滑轨不同位置的时间,并填写数据记录表。
6. 分析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处理,比较实验数据与理论预期结果,探讨实际情况与理论模型之间的差异。
7. 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8. 清理实验器材,整理实验记录。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保持实验器材的清洁与整洁。
2. 实验时要小心操作,防止造成意外损伤。
3. 实验数据要准确记录,并及时进行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比较磁性金属球撞击滑轨不同位置的时间,观察它们的变化规律。
如果实验结果符合机械能定律与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理论与实验之间应有相应的一致性。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机械能定律与动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实验中的有效性。
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结果相吻合,说明在物体受重力作用下,机械能守恒成立,同时系统的总动量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不变。
结语:本实验通过设计实际操作来验证机械能定律与动量守恒定律,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和科学观察的能力。
同时,实验结果的分析与结论的得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这些物理原理。
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高考题剖析
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考物理考试中经常涉及的内容。
通过剖析高考中涉及的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的相关题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应用和意义。
1. 动量守恒动量守恒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内,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如果系统内部没有外部的力的作用,系统的总动量将保持恒定。
动量守恒的公式可以表示为Σmiv_i = Σmfv_f,其中mi和mf分别表示系统内各个物体的质量,vi和vf分别表示物体的初速度和末速度。
在高考题中,经常出现一些涉及碰撞或爆炸的题目,利用动量守恒的原理可以轻松解决这些问题。
2. 机械能守恒机械能守恒是指在没有外力做功和机械能耗散的情况下,系统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机械能守恒的公式可以表示为Ei = Ef,其中Ei为系统的初始机械能,Ef为系统的末机械能。
在高考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关于重力势能、动能以及弹簧势能等的题目,利用机械能守恒的原理可以轻松解决这些问题。
3. 高考题剖析现在,让我们来剖析一些高考中涉及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的题目,以深入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应用和意义。
题目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与另一个质量为2m的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发生弹性碰撞,求反射球和原来球的速度。
解析:这是典型的动量守恒题目。
由于是弹性碰撞,动能守恒也成立。
利用动量守恒的原理,可以列出方程m1v1 + m2v2 = m1v'1 + m2v'2。
再利用动能守恒的原理,可以列出方程m1v1^2 + m2v2^2 =m1v'1^2 + m2v'2^2。
通过这两个方程可以求解出反射球和原来球的速度。
题目二:一个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撞向静止的弹簧,求小球压缩弹簧的最大距离。
解析:这是典型的机械能守恒题目。
利用机械能守恒的原理,可以列出方程mgh + 0.5mv^2 = 0.5kx^2。
通过这个方程可以求解出小球压缩弹簧的最大距离。
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动量守恒定律的比较及应用
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动量守恒定律的比较及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两个基本的守恒定律,它们在很多领域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这两个守恒定律进行比较,并探讨它们的应用。
1.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在某些情况下,一个系统的初始机械能与最终机械能之和保持不变。
它是由能量守恒定律推导出来的,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原理之一。
它可以应用于很多物理场景,如弹簧振子、自由落体等。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1)弹簧振子对于一个弹簧振子,当它达到最高点时,它的动能为0,势能最大。
当它到达最低点时,势能为0,动能最大。
由于能量守恒定律,这两个状态下的总能量之和是相同的。
(2)自由落体自由落体是指物体以自由落体的方式运动。
这个场景中机械能守恒定律同样适用。
当物体从一个高点下落时,它具有势能并且没有速度,因此它的机械能等于势能。
当物体跌落至一定高度时,它的势能变为0,动能最大。
由于机械能守恒定律,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
2.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某些情况下,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系统中的物体相互作用,它们的总动量将保持不变。
这个定律可以应用于很多物理场景,如碰撞、爆炸等。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弹性碰撞对于一个弹性碰撞的场景,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来求解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等。
当发生碰撞时,系统的总动量始终保持不变。
质量越大,速度越小,因为动量是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2)爆炸场景对于一个爆炸场景,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来求解物体在爆炸之前和之后的动量。
当发生爆炸时,物体将会被推出,并在过程中损失一些动能。
但是由于动量守恒定律,总动量不变。
3.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动量守恒定律的比较在以上两个守恒定律中,机械能守恒定律更为简单,应用范围也更为广泛。
机械能守恒定律只需要考虑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状态,并且计算总机械能即可。
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质量、形状等因素。
相比之下,动量守恒定律更为复杂,需要同时考虑物体的动量和质量。
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实验报告
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实验报告实验一:动量守恒实验原理: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物体的动量守恒。
即当物体发生碰撞时,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则物体的总动量必定守恒,即初始动量等于末动量。
实验器材和仪器:空气轨道、气垫滑车、光电门、实验计算器、黑胶纸等。
实验步骤:1.将气垫滑车放置在轨道起点的轻轨上,并调节气垫滑车的气垫高度使其能顺利滑行。
2.测量气垫滑车的质量,并确定光电门的位置,并将光电门与实验计算器连接。
3.通过测量光电门的位置,求出气垫滑车的运动速度。
4.在气垫滑车与固定靶板相撞前,记录气垫滑车的运动速度。
7.根据相撞前的气垫滑车速度和质量计算出相撞前的动量。
8.比较相撞前后动量的大小,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数据:气垫滑车质量m1=60g相撞前气垫滑车速度v1=0.76m/s计算:相撞前动量p1=m1v1=45.6g·m/s相撞后气垫滑车动量p2= m1v2 =6g·m/s相撞后靶板动量p'=m2v'= 360g·m/s由动量守恒定律:p1=p2+p' [注:m2为靶板的质量,在计算中未知,下同]即: 45.6 = 6 + p'得出:p'=39.6g·m/s结论:本实验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的总动量守恒,即初始动量等于末动量。
在实验中通过测量气垫滑车与固定靶板相撞前后的速度和动量,计算后发现相撞前后动量大小相等。
因此,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目的: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在没有外力和能量转换的情况下,系统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即初始机械能等于末机械能。
2.先用测力计测出气垫滑车在起点时的位置势能。
4.记录气垫滑车经过轨道中点时的运动速度和弹簧测力,因为气垫滑车会被弹簧测力计拉住一段距离。
5.分别记录气垫滑车在终点时的位置势能和速度动能。
6.根据实验数据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计算出机械能守恒的百分比。
高中物理_《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在第一节课“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础上总结出动量守恒定律就变得水到渠成。
因此本堂课先是在前堂课的基础上由老师介绍物理前辈就是在追寻不变量的努力中,逐渐明确了动量的概念,并经过几代物理学家的探索与争论,总结出动量守恒定律。
接下来学习动量守恒的条件,练习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简单问题。
二、学情分析学生由于知道机械能守恒定律,很自然本节的学习可以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学习进行类比,通过类比建立起知识的增长点。
具体类比定律的内容、适用条件、公式表示、应用目的。
三、教法分析通过总结前节学习的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通过类比教学来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通过练习来提高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要围绕上述能力的提高来进行。
四、教学目标4.1知识与技能(1)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表达式、适用条件。
(2)能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动量守恒定律,在练习的过程中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理论的应用和理论的价值。
五、教学过程设计[复习与总结]前一节通过同学们从实验数据的处理中得出:两个物体各自的质量与自己速度的乘积之和在碰撞过程中保持不变。
今天我还要告诉大家,科学前辈在追寻“不变量”的过程,逐渐意识到这个不变量就是碰撞前后总动量守恒。
[阅读与学习]学生阅读课本掌握系统、内力和外力概念。
师:请一个同学举例说明什么系统?什么叫内力?什么叫外力?生:两个同学站在冰面上做互推游戏。
如果我们要研究互推后两个人的速度大小,可以把两人看成一个系统。
两人的相互作用力为内力。
两人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为外力。
[再判断]1.对于由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物体所受的重力为内力.( )2.某个力是内力还是外力是相对的,与系统的选取有关.( )探讨2:试用动量定理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两球碰前动量m1v1+m2v2和碰后动量m1v1′+m2v2′的关系.[阅读与学习]学生阅读课本掌握动量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问题解析
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问题解析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理解这两个概念对于解题非常关键。
本文将通过具体题目的举例,分析和说明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的考点,并提供解题技巧,帮助高中学生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机械能守恒问题解析机械能守恒是指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在解决机械能守恒问题时,我们需要考虑势能和动能的转化。
例如,一道常见的题目是: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为h处自由落下,落地后弹起到高度为h/2。
求物体弹起的最高点离地面的高度。
解题思路:首先,我们可以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将物体在自由落下和弹起过程中的机械能相加,即势能和动能之和保持不变。
在自由落下过程中,物体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在弹起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
因此,我们可以列出等式:mgh = mgh/2通过简化计算,得出最高点离地面的高度为h/4。
这道题目的考点是机械能守恒的应用。
学生需要理解机械能的定义和转化过程,并能正确列出等式进行计算。
在解题过程中,化简计算是关键步骤,学生需要注意运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二、动量守恒问题解析动量守恒是指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在解决动量守恒问题时,我们需要考虑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变化。
例如,一道常见的题目是:一个质量为m1的物体以速度v1向右运动,与一个质量为m2的物体以速度v2向左运动碰撞,碰撞后两个物体分别以v3和v4的速度运动。
求碰撞后两个物体的速度。
解题思路: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列出等式:m1v1 + m2v2 = m1v3 + m2v4通过化简计算,可以得出碰撞后两个物体的速度。
这道题目的考点是动量守恒的应用。
学生需要理解动量的定义和守恒定律,能够正确列出等式进行计算。
在解题过程中,化简计算是关键步骤,学生需要注意运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三、解题技巧和应用在解决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问题时,有一些常用的解题技巧和应用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研究
“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研究”数据处理指导
1、动量守恒数据处理指导(以弹性碰撞为例)
注意以下几点:
(1)三次测量是不相关的非等精度测量,不能将三次数据求平均,只能分开计算三次碰撞前后的总动量,分别比较。
(2)动量是矢量,计算时必须考虑方向。
因用m1去碰静止的m2,m1被弹回来,故反弹速度V1应该取负值
(3)比较碰撞前后动量是否在误差范围内相等,可将碰撞前的动量作为标准值,计算每次的相对误差,相对误差小,可认为在误差范围内碰撞前后总动量守恒。
(4)计算时,不必换算成国际单位,以gcm/s作为动量单位即可。
处理示例(对下表的数据作处理):
对上表的处理:
根据数据处理结果作结论:
3次碰撞前后总动量均相差在2%以内,可认为在误差范围内动量守恒。
(如果相差很大,就不能作出动量守恒的结论,不论是哪种情况,都应作出合理分析,误差小应分析是从哪些方面减小了误差,误差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2.机械能守恒数据处理指导
可参照上面的方法,计算系统动能的增量和系统重力势能的增量(负值),再比较二者绝对值的相对误差。
计算时注意单位换算,质量单位可取g,速度取cm/s,长度取cm,重力加速度取980cm/s2。
由上表可看出,三次实验中动能增量均近似等于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说明在误差范围内机械能是守恒的。
机械能守恒与动量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与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两个重要的守恒定律。
它们分别描述了系统在各种运动中相关物理量的守恒规律。
本文将从守恒定律的定义、表达式、适用范围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指的是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一个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两个部分,动能是物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而势能则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用以下数学表达式表示:E = K + U = 常数其中,E代表机械能,K代表动能,U代表势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适用于各种力学运动,例如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等。
在这些运动中,只要没有外力做功或能量损失,物体的机械能将保持不变。
二、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描述了物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动量保持不变的规律。
动量是物体运动的一种物理量,它等于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动量守恒定律可用以下数学表达式表示:m₁v₁ + m₂v₂ = m₁v₁' + m₂v₂'其中,m代表物体的质量,v代表物体的速度,v'代表相互作用后的物体速度。
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各种物体之间的碰撞、相互作用等情况。
在这些过程中,物体之间的动量之和保持不变。
三、机械能守恒与动量守恒定律的联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在某些情况下是相互联系的。
例如,在完全弹性碰撞中,碰撞前后物体的动量守恒,但机械能守恒并不成立。
这是因为在弹性碰撞中,动能的转化为势能然后再转化为动能,系统的机械能并不守恒。
然而,在完全非弹性碰撞中,碰撞前后的物体会粘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动能并不守恒,但机械能守恒仍然成立。
因此,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在不同的物理过程中有着不同的适用条件,但它们都揭示了物体运动中守恒规律的重要性。
四、机械能守恒与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意义。
在工程领域,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用于分析机械系统的能量转换和损失情况,优化系统设计。
高三物理机械能守恒与动量守恒的优秀教案范本
高三物理机械能守恒与动量守恒的优秀教案范本教学目标:1. 理解物理力学中的机械能守恒原理和动量守恒原理;2. 掌握应用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4.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机械能守恒原理的理解和应用;2. 动量守恒原理的理解和应用;3. 学生实验操作的培养。
教学内容:1. 机械能守恒原理1.1 机械能的概念1.2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述和证明1.3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实例2. 动量守恒原理2.1 动量的概念2.2 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和证明2.3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实例教学步骤:第一节:机械能守恒原理1. 导入:老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展示一个有趣的物理现象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一个摆球从一边摆动到另一边后返回原位的现象,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
2. 理论讲解:2.1 介绍机械能的概念和组成部分,包括势能和动能;2.2 解释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述和证明;2.3 给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实例,如自由落体运动、弹簧振子等。
3. 实验演示:3.1 设计一个与机械能守恒相关的实验,如小球从不同高度自由落下,观察其到达地面的速度和位置;3.2 老师进行实验演示,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3.3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4. 总结与归纳: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归纳总结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规律和应用方法。
第二节:动量守恒原理1. 导入: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个与动量守恒相关的有趣视频或实验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理论讲解:2.1 介绍动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释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和证明;2.2 给出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实例,如火箭推进原理、弹道问题等。
3. 实验演示:3.1 设计一个和动量守恒相关的实验,如在平滑水平面上碰撞的两个小车的动量变化;3.2 老师进行实验演示,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3.3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比较教学方法初探
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比较教学方法初探作者:袁槐琴来源:《教育界》2011年第04期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以下简称为“两守恒” )是自然界中的两条普遍规律,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判断“两守恒” 是否满足守恒的条件,是运用“两守恒” 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这是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
运用“两守恒” 解决问题,可以不必研究分析相互作用的中间过程,就能解出正确结果,所以处理复杂问题时显得简捷方便。
因而学会运用“两守恒” 是我们解决力学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在平时的教学中,碰到较为简单的问题时,学生一般都能作出正确判断和解答。
根据平时的教学经验,我觉得比较教学的方法很有效,有助于指导学生揭开复杂的表象,理清思路,掌握知识要点。
下面从四个方面就此做一些探讨。
一、注意比较“两守恒” 条件的区别根据动量定理可知,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的内力不会改变它们的总动量。
因为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时间相同,决定了这一对力的总冲量必为零。
只有外力的冲量,才能改变系统的总动量。
如果没有外力或合外力为零时,系统的总动量便不会改变,这是动量守恒的条件。
大家知道,系统的内力所做的总功不一定为零。
所以不能把“只有内力作用” 作为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必须对内力加以甄别,当内力是滑动摩擦力时,由于总功为负,造成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当内力又是爆炸力时,一部分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
总之,只要内力是耗散力一类时,就会造成系统的机械能变化。
只有当内力是重力(或弹性力)做功时,才会使系统内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
这是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从上述可知,机械能守恒对内力的要求是“只有重力(或弹性力)”,而动量守恒对内力没有要求,这说明机械能守恒对内力要求严于动量守恒。
再看它们对外力的要求,由于有力必有冲量,有力不一定做功,所以动量守恒的条件是不能有外力作用(或合外力为零),机械能守恒却只要求外力不做功(或外力的净功为零),这说明机械能守恒对外力要求宽于动量守恒。
动量和机械能两章的对比教学初探
动量和机械能两章的对比教学初探发表时间:2013-10-18T09:01:12.730Z 来源:《赤子》2013年8月下总第288期供稿作者:隆华[导读] 这两个公式只适用于恒力的冲量和恒力做功的计算,求变力的冲量和变力做功要用到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来解决。
隆华(新疆库车县第三中学,新疆库车县 842000)摘要:动量和机械能两章中的概念和规律,是力学知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们即是牛顿力学的延伸,也为解决力学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
本文是针对动量和机械能两章的对比教学探讨。
关键词:动量;机械能;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8-0000-01动量和机械能两章中的概念和规律,是力学知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们即是牛顿力学的延伸,也为解决力学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
通过对两章的知识进行比较,笔者发现两章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在动量一章的复习教学中,通过联系机械能一章的相似知识,将新旧知识作比较、找联系,分析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消除模糊的错误认识,逐步形成概念,掌握规律。
一、概念的对比1.冲量与功的概念对比。
由于都是与力有关的物理量,因此学生容易将冲量和功搞混。
教学时,须让学生明确,冲量和功都是过程量,都依附于某一过程而存在。
提到冲量时,应指明是“哪个力”在“哪段时间内”的冲量;提到功时,应指明是“哪个力”在“哪段位移上”的功,故冲量是力对时间的累积效应,功是力对空间的累积效应。
不同点是冲量是矢量,功是标量。
2.动量与动能的概念对比。
动量与动能都是与物体的质量、速度有关的物理量,都是状态量,都依附于物体的“某一状态”而存在。
不同点是动量是矢量,动能是标量,因此,对于某一物体而言,动量改变时,动能不一定变;而动能改变时,动量一定改变。
例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质点在某一过程中,外力做功为零,其动能必不变,动量也不变。
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比较教学方法初探
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比较教学方法初探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下简称为“两守恒”)是自然界中的两条普遍规律,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判断“两守恒”是否满足条件,是运用“两守恒”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这是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
运用“两守恒”解决问题,可以不必研究分析相互作用的中间过程,就能解出正确结果,所以处理复杂问题时显得简捷方便。
因而学会运用“两守恒”是解决力学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在平时的教学中,碰到较为简单的问题时,学生一般能作出正确判断和解答,避免造成失误。
根据平时的教学经验体会,我觉得通过比较教学的方法很有效,有助于指导学生解开复杂的表象,理清思路,掌握知识要点。
下面从四个方面就此作一些初步探索。
1 注意比较“两守恒”条件的区别根据动量定律可知,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的内力不会改变它们的总动量。
因为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时间相同,决定了这一对力的总冲量必为零。
只有外力的冲量,才能改变系统的总动量。
如果没有外力或合外力为零时,系统的总动量便不会改变,这是动量守恒的条件。
从上述可知,机械能守恒对内力的要求是“只有重力(或弹性力)”,而动量守恒对内力没有要求,这说明机械能守恒对内力要求严于动量守恒。
再看它们对外力的要求,由于有力必有冲量,有力不一定做功,所以动量守恒的条件是不能有外力作用(或合外力为零),机械能守恒却只要求外力不做功(或外力的净功为零),这说明机械能守恒对外力要求宽于动量守恒。
2 注意比较“两守恒”判定方法的不同动量守恒在以下三种情况下适用:①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
如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碰撞时,它们均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但动量守恒。
②如果系统所受合力不为零,但外力远远小于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③物体受外力作用,但在某一方向上,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那么,在这个方向上系统的动量守恒。
机械能守恒呢?2.1 对某一系统,若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其它(耗散)力不做功,物体间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浅谈“对称”法巧解动量与机械能双守恒问题
浅谈“对称”法巧解动量与机械能双守恒问题物理科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物理实验也多是从日常生活中常见活动入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
动量与能量结合的问题是中学生考题中比较常见的,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掌握知识的学习能力,是物理教师的教学目标。
对称这个名词我们并不陌生,而如何采用对称法巧解能力与机械双守恒问题,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本文通过对动量与机械双守恒的方程式入手,运用方程式解决动量与机械能双守恒问题,具体研究过程如下文。
一、动能和机械能双守恒问题的概述对于动能和机械能双守恒问题的分析研究,首先要对动能和机械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真正理解其方程式的守恒定律,才能真正的达到解决动能与机械能双守恒问题的能力。
具体分析结果如下:动能的定义是物体由于运动而产生的能力,称为物体的动能。
它的大小定义为物体质量与速度平方乘积的二分之一。
动能的大小由相同质量的两个物体,运动速度越大的那个动能也就越大;相同运动速度的两个物体,质量越大的那个动能越大。
动能在不同的物质质量和运行速度下,所产生的动能也会随着变化,动能是一种状态能,动能的变化可以理解为力在一个运动的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
物理教学的过程也是对方程式的解析过程,动能守恒方程式解析为等号两边的受力均匀。
机械能守恒的定义是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成为物体的机械能,机械能可以是引力势能、弹性势能等。
机械能守恒要保证在重力或者弹力做工的形势下,物体的重力势能或者弹性势能和动能之间发生能量转化,但是这种转化过程中适中保持这机械能不变。
能量守恒定律是能量均衡的一种体现方式,物体作用力下的动能、势能能够始终保持平衡,从而得到机械能守恒。
动能与机械能双守恒问题的研究是物理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知识点,动能的运动定律和机械能的守恒定律相互作用之下,产生的能量变化是问题研究要点。
物理解方程式的过程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动能与机械能双守恒方程组的解析过程难度系数明显提高,造成了学生的沉重的心理压力。
高中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教学思考
高中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教学思考
王勤波
【期刊名称】《新课程(教师版)》
【年(卷),期】2017(000)004
【摘要】在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能守恒定律一直都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以及学生学习的难点,那么面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才能帮助学生对其进行更好地掌握,达到知识和能力的获取呢?围绕高中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能守恒定律为内容展开阐述.【总页数】1页(P124)
【作者】王勤波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沂源一中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聚焦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 [J], 肖怀勇
2.高中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教学思考 [J], 王宣龙;
3.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动量守恒定律演示仪器的制作 [J], 王宁;李铖;祝凤金;李庚伟
4.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复合分析 [J], 叶荣;杨果仁;吴显云
5.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动量守恒定律的比较及应用 [J], 石晓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条件的比较
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条件的比较霸州市第一中学王润增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是物理学的重要规律,熟练应用它们解决问题是力学的重点,而要很好的使用它们,首先要明确它们成立的条件,现对两个守恒的条件作一下比较。
动量守恒的条件可归纳为三条:1、相互作用的系统不受外力或合外力为零。
2、如果内力远远大于外力,外力可以乎略,可认为动量守恒。
(适合处理碰撞问题)3、如果某一方向上不受外力或合外力为零,则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总之,动量守恒的条件是从力的角度....进行分析的,从课本动量守恒的推导过程不难看出,冲量是动量改变的原因,只要系统所受的外力的合冲量为零,系统的总动量就保持不变。
而合冲量为零等效为合外力为零,所以动量守恒的条件从大家熟悉的力分析更为方便。
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可归纳为两个:1、如果没有摩擦和介质阻力,只存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系统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2、只有重力(或系统内弹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注意,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做功而不是只受重力,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从功的角度....而不是力的角度入手的,因为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只有功才能使能量发生转化,若转化出了机械能的范围就会造成机械能不守恒。
而有力并不一定做功,有力不一定引起能量变化。
例题:如图1所示的装置中,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0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并留在其中,一起将弹簧压缩到最短。
现将子弹、木块和弹簧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则此系统从子弹开始射入木块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B.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C.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图1图 2 图 3解析:该题目很好的考察了机械能和动量守恒的条件。
可把整个过程分为2个子过程(如图2、3所示):1、子弹和木块相互作用的过程(该过程时间极短,可认为弹簧长度不变)整个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故动量守恒:mv 0=(m+M)v子弹和木块间的摩擦力做功,系统机械能不守恒,机械能损失:ΔE=220M)v (m 21-mv 21+=M)2(m mMv 20+ 2、子弹和木块共同压缩弹簧直至停止的过程只有弹簧弹力作功,系统机械能守恒:ΔE P =2M)v (m 21+ 因为墙对弹簧有力的所用,合外力不为零,系统动量不守恒,动量减少量: Δp =(m+M)v从整个过程看,动量不守恒,系统动量减少量 Δp= mv 0机械能不守恒,系统机械能减少量 ΔE=M)2(m mMv 20+ 故本题选B。
动量机械能守恒 相似相异须弄清
动量机械能守恒相似相异须弄清
华兴恒
【期刊名称】《广东教育:高中版》
【年(卷),期】2023()1
【摘要】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是高中力学知识中的两个重要规律,它们表示的是机械运动不同本质的规律,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很大区别,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务必要弄清楚,正确地运用这两个定律,以防错误的发生.一、相似之处1.两个定律均是用“守恒”来表示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研究对象均为物体系,运用“守恒量”来表示物体系运动状态的变化规律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2.两个守恒定律都必须满足一定条件才能成立,都是用运动的初、末两个状态的守恒量相等来表示物体系的规律特征,因此它们的表达式是相似的,并且均有多种形式.
【总页数】3页(P63-65)
【作者】华兴恒
【作者单位】安徽省灵璧县黄湾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高中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教学思考
2.高中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教学思考
3.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动量守恒定律演示仪器的制作
4.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复合分析
5.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比较教学方法初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比较教学方法初探
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下简称为“两守恒”)是自然界中的两条普遍规律,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判断“两守恒”是否满足条件,是运用“两守恒”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这是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
运用“两守恒”解决问题,可以不必研究分析相互作用的中间过程,就能解出正确结果,所以处理复杂问题时显得简捷方便。
因而学会运用“两守恒”是解决力学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在平时的教学中,碰到较为简单的问题时,学生一般能作出正确判断和解答,避免造成失误。
根据平时的教学经验体会,我觉得通过比较教学的方法很有效,有助于指导学生解开复杂的表象,理清思路,掌握知识要点。
下面从四个方面就此作一些初步探索。
1 注意比较“两守恒”条件的区别
根据动量定律可知,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的内力不会改变它们的总动量。
因为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时间相同,决定了这一对力的总冲量必为零。
只有外力的冲量,才能改变系统的总动量。
如果没有外力或合外力为零时,系统的总动量便不会改变,这是动量守恒的条件。
从上述可知,机械能守恒对内力的要求是“只有重力(或弹性力)”,而动量守恒对内力没有要求,这说明机械能守恒对内力要求严于动量守恒。
再看它们对外力的要求,由于有力必有冲量,有力不一定做功,所以动量守恒的条件是不能有外力作用(或合外力为零),机械能守恒却只要求外力不做功(或外力的净功为零),这说明机械能守恒对外力要求宽于动量守恒。
2 注意比较“两守恒”判定方法的不同
动量守恒在以下三种情况下适用:①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
如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碰撞时,它们均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但动量守恒。
②如果系统所受合力不为零,但外力远远小于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③物体受外力作用,但在某一方向上,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那么,在这个方向上系统的动量守恒。
机械能守恒呢?
2.1 对某一系统,若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其它(耗散)力不做功,物体间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例如,物体作平抛运动时,物体与地球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
2.2 注意比较物体系统选取的不同。
“两守恒”的使用对象是对物体系而言的,对于单个物体无所谓“守恒”。
能否运用“两守恒”与物体系的选取有关,选取的物体系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即在某一问题中,对某一物体系则满足一个守恒,不满足另一个守恒,而对另一物体系可能同时满足“两守恒”或均不满足。
例如:质量为mA的小车A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侧固定一长为L的不可伸长的细绳悬挂一质量为mB的木块B,现有一质量为mO的子弹C以速度
VO水平射穿B后速度变成V,试求B向上摆动的最大高度。
分析:若选B、C 为物体系,子弹C射穿B经历时间很短,小车来不及动,细绳仍处于竖直状态,则B、C物体系的动量守恒(即mcVO= mcV+mBVB),而机械能却不守恒了(因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系统的内能)。
当B获得速度VB后将向左减速上升,小车A加速向左,当它们具有相同速度时,B能摆到最大高度。
此时若选A、B与地球为物体系,由系统的动量守恒【mBVB=(mA+mB)V’。
V’为B到达最大高度时A、B的共同速度】。
而物体B向左上升的过程中,绳的弹力除对B做负功外,还对A做正功,且对系统的净功为零,所以系统的机械能也是守恒的。
3 注意比较惯性参照系选取的不同
“两守恒”只有在惯性参照系中才成立。
但在惯性参照系的选取中它们又有所区别。
动量守恒与惯性参照系的选取无关,选择不同的惯性参照系的唯一区别只是系统的总功量值不同,总动量值还是守恒的。
例如被压缩弹簧正在推开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的木块m1和m2,桌子却固定在匀速直线运动的车厢中。
若以车为参照系,则动量是守恒的【即m1V1-m2V2=0(V1和V2分别为m1和m2相对于车子的速度】。
若以地面为参照系,则动量也是守恒的【即:m1(V1+V0)-m2(V2-V0)=(m1+m2)V0其中V0为车厢的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系统内各个物体相互作用前后的动量应相对于同一惯性参照系的动量,不能将相对于不同惯性参照系的动量合成。
而机械能守恒呢?与惯性参照系选取有关。
同一物体在某个惯性参照系中机械能守恒,在另一个惯性参照系中机械能不一定守恒(外力在此惯性参照系中却可能做功)。
从以上分析可知,机械能守恒定律对某一惯性参照系成立时,对另一惯性参照系却不一定成立。
解题时如何选取惯性参照系,应作具体分析,看它是否满足能力守恒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