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经济地理

合集下载

物流经济地理常利平版本知识点

物流经济地理常利平版本知识点

物流经济地理常利平版本知识点物流经济地理是一门研究物流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流动和影响的学科。

在这个领域中,常利平版本被广泛使用,以帮助解释和理解物流经济地理的相关知识点。

下面是一些常利平版本中的重要知识点。

1. 物流网络: 常利平版本的物流经济地理研究主要关注物流网络的建立和运作。

物流网络包括供应链中的各个节点,如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消费者,以及连接这些节点的各种物流线路和设施。

常利平版本强调物流网络的建设对于经济地理的影响,如物流中心的选择、运输成本的优化和货物的流动。

2. 交通运输: 常利平版本着重研究交通运输在物流经济地理中的作用。

交通运输是物流网络中连接各个节点的重要环节,包括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

常利平版本关注交通运输对于物流成本、运输时间和服务水平的影响,以及交通网络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

3. 区域发展: 常利平版本的物流经济地理研究关注区域发展与物流网络之间的相互关系。

物流网络的建设和发展可以促进区域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常利平版本通过分析物流网络的空间分布、节点的重要性和运输线路的选择,来研究物流对于区域发展的影响和贡献。

4. 空间分析: 常利平版本的物流经济地理研究注重空间分析方法的应用。

空间分析可以帮助揭示物流网络的结构和运行规律,以及物流对于地理空间的塑造和影响。

常利平版本中的空间分析方法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统计和空间优化等,用于研究物流的空间布局、运输路径的优化和物流效率的提升。

总之,常利平版本在物流经济地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物流网络的建设和运作,交通运输的作用和影响,区域发展与物流之间的关系,以及空间分析方法在物流经济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流经济地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物流经济地理第5章 国内物流分区地理

物流经济地理第5章 国内物流分区地理

二、长江中游地区
3.江西省物流发展 江西将加快物流园区和物流基地建设,依
托南昌打造全国性物流枢纽,依托其他中心城 市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积极发展综合性物流 、专业性物流和特色物流,推进制造业企业物 流业务外包。推动城市公共配送中心和社区物 流网点建设。提高流通领域现代物流运行质量 和效益,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农村现代物流 、冷链物流和绿色物流。
第5章 国内物流 分区地理
第一节 东北地区
一、东北地区概况 二、东北经济区物流发展
一、东北地区概况
东北经济区位于我国东北部,包括黑 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
黑龙江省,由境内最大河流黑龙江而 得名,简称“黑”。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北接 黑龙江省,南接辽宁省,西邻内蒙古自 治区。
在2003年区域经济整合的主旋律下, 该区各省市着眼于在区域经济的框架下 发展物流,区域物流中心初步显现,区 域内跨省市物流合作在探索中推进,本 区物流在整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
一、北部沿海地区
2.天津市物流发展 天律的物流发展处于快步发展阶段。天 津已将现代物流作为五大支柱产业之一 ,并提出要把天津建设成为中国北方的 国际性物流中心城市。在国务院发展研 究中心的大京津经济圈总体规划中,天 津市被列为“制造中心和物流中心”。
二、东部沿海
江苏简称“苏”,位于我国大陆东部 沿海中心,跨长江下游两岸,东临黄海 ,有约1 000公里的海岸线,西北连安徽 、山东,有低山丘陵错落,东南与浙江 、上海毗邻。
浙江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 南冀,东北与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相邻 ,也是中国岛屿最多的一个省份。
二、东部沿海
(二)东部沿海地区物流发展 物流是上海市新兴产业之一,上海物流产业

物流经济地理第三章 物流空间布局

物流经济地理第三章 物流空间布局
一、物流基地 二、物流枢纽城市
一、物流基地
(一)物流基地的作用 (二)物流基地的分类
一、物流基地

(一)物流基地的作用

(二)物流基地的分类
(一)物流基地的作用
① 减轻了物流对城市的交通压力; ② 减少了物流对城市环境的不利影响; ③ 提高了物流经营的规模效益; ④ 满足了仓库建设大型化发展趋势的要求; ⑤ 满足了货物联运发展的要求
2.物流中心
2)物流中心的特点 ① 物流中心集中了所有的物流功能,成为具
有多种物流功能的流通形式和作业体系; ② 由人力化、机械化仓储作业发展为具有强
大信息功能的自动化、智能化物流中心; ③ 服务内容由原来的商流、物流分离发展到
商流、物流、信息流的有机结合; ④ 工商关系由临时、随机的关系发展到长期、
二、产业布局原则
1.全局原则 2.分工协作、因地制宜原则 3.效率优先、协调发展原则 4.可持续发展原则 5.政治和国防安全原则
三、产业布局模式
产业布局主要有三种模式,即增长极(结点)、 点轴(线)开发和网络(域面)开发。
增长极模式
1966 年布德维尔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的定义:增长 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 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五、产业演进与经济发展
(三)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
我国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是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 的变化,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技术水平低。其具体表 现是:第一产业中的农业尚未根本改变“靠天吃饭”的 局面,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不高;第二产业技术含量低, 缺乏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能力;第三产业受各种因素影 响,尽管传统生活服务业有了较大发展,但现代服务业 尤其是生产服务业发展缓慢。

物流经济地理课件PPT课件

物流经济地理课件PPT课件
自然灾害
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对仓储设施 安全的威胁。
仓储设施规划与建设
设施布局
根据物品特性、运输需求等因素 合理规划设施布局。
设备配置
选用适当的存储设备、搬运设备 等,提高仓储效率。
信息技术应用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仓 储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
05 配送中心与地理环境
配送中心选址及影响因素
特点
综合性、地域性、动态性、社会 性。
物流经济地理研究内容
物流布局研究
包括物流网络布局、物流节点 布局、物流通道布局等。
物流条件评价
包括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技 术条件、社会条件等对物流活 动的影响评价。
物流与经济关系研究
包括物流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 用、物流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等 。
物流区域规划研究
包括物流区域划分、物流区域 发展战略制定等。
02 物流布局与地理环境
物流布局原则及影响因素
物流布局原则
合理性、经济性、可持续发展性
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分布、生产力布局、人口分布、消费水平和结构、交通运输条件、物 流技术
地理环境对物流布局影响
01
02
03
自然地理环境
地形、气候、水文、土壤、 植被等
经济地理环境
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 生产力布局、市场供需等
政治法律环境
包括政治制度、法律法规、国际关系等,对国际物流的政策环境、风 险防控等产生影响。
国际物流网络优化策略
节点优化
合理规划物流节点布局,提高节点间的连接性和 通达性,降低运输成本。
运输方式优化
根据不同货物特性和运输需求,选择合适的运输 方式组合,实现多式联运和无缝衔接。
ABCD

物流经济地理

物流经济地理

1. 物流经济地理物流经济地理是物流学和经济地理学相综合的一门学科,同许多相邻的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包括物流学、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是介于社会经济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2. 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表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学科。

3.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研究各国、各地区生产力布局形成,发展条件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4. 生产力布局生产力布局亦成生产力配置,指生产力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和配置即在一定范围内(国家、地区、城市)生产力系统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生产力布局是一个由点、线、面、网组成的多层次、多侧面、纵横交织的网络系统。

生产力布局包括工业生产布局、农业布局和交通布局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工业5.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生产力布局的条件包括影响生产力布局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技术条件、人力资源条件等。

自然条件和人力资源的条件是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

6.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a) 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少b) 类型多,区域差异显著c) 难以开发利用和质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较大7. 我国人力资源的条件1)人口数量2)人口素质3)人口结构4)人口分布8. 我国物流布局的概述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特别是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四大区域性物流圈格局已基本形成,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和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物流圈,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圈,以厦门和福州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以中国内陆腹地的物流布局,以大城市为中心,以铁路为纽带形成的物流结,但我国的物流业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较低,物流的布局不合理,物流技术含量不高,物流横向联合薄弱。

9. 物流布局的基本原则和要求a) 计划化原则b) 直达化原则c) 短距化原则d) 钟摆化原则e) 集中化原则f) 社会化原则g) 服务化原则h) 标准化原则10.交通运输业的特点1)交通运输业不能产生新的产品2)交通运输业的产品具有同一性3)交通运输业的资产构成的特殊性4)交通运输业产品不能储存5)运输生产的安全性11.铁路运输的特点1)运输能力较大2)运输速度较快3)受气候影响小4) 运输成本低12.。

物流经济地理——第九章 中部地区物流

物流经济地理——第九章 中部地区物流

(二)湖南省
近两年,湖南省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其地理区 位优势日渐凸现,从而带动了流通领域连锁经营的 迅猛发展,到目前已涉及汽车、医药、成品油、房 地产、副食、生鲜食品、粮油、餐饮、酒店和图书 等十多个行业,拥有连锁超市门店1000多家,销售 额约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去年,该省销售 额在500万元以上的连锁商业企业就有30家,零售额 达20亿元,比上年增长2.4倍。
四、贸易
河南与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家客户建立了较 稳定的经贸关系,已经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来河南投资。 2001年,湖南省受世界经济增长放慢的影响,对外贸易增 速有所下降。 受国际经济增长放缓的不利因素影响,2001年湖北省外贸 出口有所下降。 2001年,安徽省全年进出口总额3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8.2%。 江西出口商品有58个大类1193个品种,出口国家和地区扩 展到153个。
二、人口
本区人口约占全国的1/4,在7个区域中位居第一, 河南、湖南、安徽和湖北都是中国位于前10名之列 的人口大省。区内人口以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平 原、南阳-襄阳盆地、江南丘陵的河谷盆地最为稠密, 而南部和西部山区人口密度较小。
三、资源情况
(一)水资源 (二)矿产资源
第二节 产业
一、农业 二、工业 三、交通运输业 四、贸易
物经济地理
章中部地区物流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产业 第三节 中部地区物流发展
第一节 概况
一、地理位置
本区位于中国内地偏东南,与沿海地区相邻,属“浅内陆地区”。气 候总体上温暖湿润,光热水条件好,四季分明,属典型的季风气候。 本区气候具有南北过渡的特点,秦岭淮河线既是本区,同时也是全国 的南北气候重要分界线。此线以北基本上可称为“北方”,此线以南 大体上可称为“南方”。本区大部分位于秦淮线以南,属亚热带湿润 季风气候,夏季酷热,盛行水田农业;另有小部分位于秦淮线以北, 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盛行旱地农业。本区降水年际变率较大, 常导致旱涝灾害发生,秦淮线以北和江南丘陵地区旱灾较频繁,长江 中下游平原及淮河流域则是中国水患较重的地区。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标准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标准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情况二、课程性质、地位、设计思路1. 课程性质、地位《物流经济地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它是随着物流业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是物流学和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讲授物流地理中各种运输方式的布局及经济效用;物流地理在公路、水路、铁路和农业、工业的区域布局;物流地理在各个经济区域的经济效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具备一定的物流管理技能。

《物流经济地理》的前导课程为物流学基础、管理学基础、物流市场营销、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物流仓储与配送实务等,这些前导课程的知识和技能为开展本课程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后续课程主要有供应链管理、保税物流、物流成本管理、供应链管理实训、综合实训等,这些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物流管理中所使用的设施设备的认识,提升职业岗位的工作能力。

2. 课程的设计思路本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关注学生素质,关注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物流管理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以物流运输方式为线索来进行。

教学过程中,以现代物流流程或功能为主线,同时充分开发学习资源,利用实训室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物流管理岗位应具有的综合业务技能,使学生学会综合分析和区域分析的方法,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方法指导物流实践,解决物流行业出现的有关问题。

物流经济地理说课ppt课件

物流经济地理说课ppt课件
2)知识目标
✓ ①了解中国的物流环境和物流布局情况; ✓ ②掌握中国物流经济分区地理; ✓ ③掌握中国农业物流地理分布,包括种植业、林业、
畜牧业、水产业、土特产物流地理;
✓ ④掌握中国工业物流地理分布,包括重工业和轻工 业物流地理;
✓ ⑤掌握中国商业物流地理内容,包括商业布局的原 则和我国大宗商品的基本流向、中国商业中心分布、 中国对外贸易等内容;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教学反思
教学 手段
教学 方法
教学 内容
反思
学生 活动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反思一
教学内容
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的
Product
教学必须摆脱传统地理学窠臼,不可拘泥 讲 于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知识的介绍,而应 授 紧紧结合国家物流和区域物流经济发展的
Product现实,借助对物流经济活动所涉及的流体、 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和流效的 具体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研究我国 物流产业布局现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反思二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Pro、duc重t 视师生互动平台的建设。 如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因势利导,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积极思考。 二、案例库和习题库积极建设中。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物流经济地理

物流经济地理

绪论:物流经济地理学:是以地理学的观点,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分析物流现象,研究各种物流的地域布局问题的学科。

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同许多相邻学科存在密切的关系,并相互补充和借鉴,因而具有综合性特征。

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方法:企业调查及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地理信息系统法第一章:环境:相对于某一中心,即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外部空间、条件和状况物流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和与之相关的生产力布局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要素。

(它包括有形的水体、土地、动植物、矿产和无形的光、热等资源。

自然资源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社会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

)中国现有林区按地域可划分三大区域: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其中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是中国主要的天然林生产基地。

生产力布局:亦称生产力布置,生产力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和配置,即在一定范围内(国家、地区、城市)生产力系统的空间分布和组合。

中国生产力布局的原则:经济性原则——统一计划原则、合理利用资源原则、减少不合理运输原则、发展生产地域分工原则;政治性原则:尽可能地平衡发展原则、减小城乡差别原则、巩固国防原则。

物流布局:既是一个过程,也可以理解为物流设施利用配置的一种状态。

完善物流网络布局,开发建设物流设施公共平台是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的前提条件。

物流布局的基本原则:计划化原则、直达化原则、短距化原则、钟摆化原则、集中化原则、社会化原则、服务化原则、标准化原则中国物流业在东部地区已形成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四大区域性物流圈格局:①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物流圈;②以上海、南京、杭州、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圈;③以厦门、福州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④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

这四大物流圈以滚动式、递进式的扇面辐射形态,带动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激活和融通了全国范围的物流、人流、信息流。

物流经济地理

物流经济地理

19物四——物流经济地理1.物流经济地理研究的对象与内容:物流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交通运输、物资仓储、包装流通、装卸搬运及物流信息等活动的内在联系。

经济地理学是以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

经济地理学的核心内容是生产的地域布局系统2.物流经济地理的基本任务:①专业文化素质教育②物流经济地理理论研究③物流经济地理教学实践3.影响物流布局的主要条件:①自然条件②技术条件③社会政治经济条件4.物流布局的基本原则与要求:①计划化原则②直达化原则③短距化原则④钟摆化原则⑤集中化原则⑥标准化原则⑦社会化原则⑧服务化原则5.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①及时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迫切需要。

②及时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要求。

③及时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要保证。

④及时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6.物流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内容:①扩大物流市场需求。

②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

③加快物流企业兼并重组。

④推动重点领域的物流发展。

⑤加快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发展。

⑥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格局。

⑦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衔接与协调。

⑧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加强物流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7.粮食增产的方面原因:①农业气象条件良好,灾害较轻。

②高产作物面积增加。

③农业科技支撑有力。

④农业生产措施得力。

⑤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⑥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8.粮食作物:稻谷:我国是世界上种稻最早、产稻谷最多的国家。

稻谷在各种粮食作物中平均单产量最高。

华南双季籼稻稻区长江中下游单、双季稻区云贵高原稻谷区四川盆地丘陵稻谷区小麦:分布全国,以黄淮海平原及长江流域最多,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

玉米,高粱,大豆,薯类作物。

9.选建商品粮基地的原则:①选择有充足余粮、粮食生产水平高的地区。

②选择人均耕地面积多、人均粮食生产量高、增产潜力大、投资少、见效快的地区。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总结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总结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总结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主要研究物流与经济地理之间的关系,包括物流的发展现状、物流网络的建设、物流产业的发展和物流服务的创新等方面。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为我们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一、物流的概念和发展现状物流是指将物品从生产地点运输到销售地点的过程,包括物流规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等方面。

物流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前,物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二、物流网络的建设物流网络是指将物流资源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一种完整的物流体系,包括物流设施、物流服务和物流管理等方面。

物流网络的建设对于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在物流网络建设中,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地理位置、交通、人口分布、市场需求等。

同时,还需要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建立起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共享和互通。

三、物流产业的发展物流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物流企业、物流园区、物流市场等。

物流产业的发展对于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和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在物流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企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品牌化,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实现物流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四、物流服务的创新物流服务是物流业的核心,包括物流运输、仓储、配送、信息服务等方面。

在现代物流业中,需要注重创新物流服务,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

在物流服务创新中,需要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建立起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共享和互通。

同时,还需要注重服务个性化和差异化,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物流服务。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对于我们了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物流业的运作机制和发展趋势,为我们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物流经济地理浅析

物流经济地理浅析

物流经济地理浅析
物流经济地理是一门研究物流和地理空间联系的学科,既考察物流与地理实体之间关系,
又推导物流与人口、经济等活动间关系,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物流的运行规律及其在市场经济下的作用。

物流经济地理可以说贯穿市场经济历史的演变,无论物流的运行机制如何变化,它都随之
改变着地理实体的功能性分工和空间联系。

物流学科不仅要探讨物流运行机制对地理空间变化的影响,而且也要更仔细地考察物流活动在市场经济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历史性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领域也随之拓宽,从研究物流与空间形态及其
关系的传统物流经济地理范式,到考察物流系统的经济社会行为、社会交往等规范性研究,都被纳入其范畴。

此外,物流经济地理还研究物流系统与地理空间变化的关系及其影响,
将物流系统所显示的社会经济行为引入地理空间变化,从而推动当前物流科学理论和快递
服务领域的发展。

物流经济地理正在成为物流系统和全球空间变化研究的重要工具。

从物流运行机制到物流
企业的战略发展,从物流网络到物流主义经济发展,从物流企业的发展到物流城市的发展,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都与其相关,可以更细致地剖析影响物流运行机制的经济、政治、社
会环境等因素。

当今,物流科学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变化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提高物流效率、提高发展效率,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物流经济地理让当前物流发展变得更加科学,能够通过更独特的空间组织模式来综合考虑物流机制,改善物流运营效率,提升企业效益。

在实施物流改革和创新发展时,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也会发挥关键作用,推动实现物流全球化和物流管理新体
系的建立。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总结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总结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总结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总结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是一门研究物流与经济地理相互关系的学科。

该课程主要探讨了物流在经济地理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优化物流网络以提高经济效率。

首先,物流是现代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物流,商品能够从生产地快速、高效地运送到销售地,满足市场需求。

物流网络的优化能够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并且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在本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物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包括物流节点的选择、物流网络的设计以及物流运营的优化等内容。

其次,物流经济地理课程还讨论了全球物流网络的发展与变化。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物流网络不再局限于国内,国际物流也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我们学习了全球物流网络的特点、国际货物流动的主要通道和物流枢纽的发展趋势等内容。

这些知识对于了解全球经济格局、推动国际贸易和提高国际物流效率非常重要。

此外,物流经济地理课程还介绍了物流技术的应用与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物流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应用。

我们学习了物流信息系统、物流智能化技术以及物流大数据分析等内容。

这些技术的应
用可以提高物流的可视化管理、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并且为物流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总而言之,物流经济地理课程通过对物流与经济地理关系的探讨,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物流网络的优化、全球物流发展和物流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为提高物流效率、推动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这门课程为我们今后从事物流与经济地理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物流经济地理资料

物流经济地理资料

物流经济地理第一单元生产力布局一、生产力布局概述〔一〕生产力布局的概念与原那么生产力布局亦称生产力配置,是指生产力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和配置,即在一定范围内生产力系统的空间分布与组合。

生产力布局包括工业布局、农业布局、商业布局和交通运输布局等,它们又决定着我国三大产业的布局。

了解:三大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为农业,包括农、林、牧、渔各业;第二产业为工业,包括采掘、制造、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分流通和效劳两局部,共4个层次:①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饮食、物资供销和仓储等业。

②为生产和生活效劳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地质普查、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效劳、旅游、咨询信息效劳和各类技术效劳等业。

③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效劳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播送、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等业。

④为社会公共需要效劳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生产力布局的原那么:1、统一规划的原那么2、合理利用资源的原那么3、减少不合理运输的原那么4、开展生产地域分工的原那么5、平衡开展经济的原那么6、缩小城乡差异的原那么〔二〕我国生产力布局的现状第一产业:我国农业主要生产基地:东北松嫩平原、黄河中下游、江汉平原、成都平原、洞庭湖、鄱阳湖平原、江淮我国农业大省:、、、、、、、、、、第二产业:我国主要工业基地:辽中南地区、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第三产业:我国第三产业重心区域:环渤海区域:、、、天津长江三角洲及江浙地区:、、、珠江三角洲及港澳:、、、澳门、〔二〕我国生产力布局的现状:1、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经济重心区域2、生产力布局已经逐步向西部、内陆转移3、全方位开放布局及市场调节机制逐步形成4、重复布局与重复建立严重,区域产业构造趋同5、对环境的破坏造成开展的可持续性降低二、我国生产力布局的条件我国生产力布局的根本条件:我国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和疆域、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特点我国的人力资源条件——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人口的城乡构成、人口的地区分布(一)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地理位置、疆域、温度带、季风、邻国、海岸线中国国土最东境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会合处最西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东经73°附近〕。

物流经济地理

物流经济地理

Chapter 11、什么是物流经济地理答:物流经济地理是物流学和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学科,同许多相邻学科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包括物流学,地理学,经济地理等,是介于社会经济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2、什么是地理学?答:地理学是研究地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的学科,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分支学科。

3、什么是经济地理学?答:经济地理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各国,各地区生产力布局的形成,发展条件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4、什么是生产力布局及分类?答:生产力布局也称生产力配置,指生产力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和配置。

生产力布局包括工业生产布局,农业生产布局和交通布局等。

从国民经济的角度,生产力布局包括国民经济宏观布局,地区和部门的中观布局以及地点微观布局三个层次。

5、自然条件和人力资源条件是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

6、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和特征答: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一般分为耕地,林地,牧地,水域,城镇居民用地,交通用地,其他用地以及冰川和永久积雪、石山、高寒荒漠、戈壁沙漠我国土地资源特征为: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显著;难以开发利用和质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较大。

7、物流布局概述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四大区域性物流圈格局已形成,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和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物流圈,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的长三角洲物流圈,以厦门和福州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

中国内陆腹地的物流布局,以大城市为中心,以铁路为纽带,形成物流结。

但我国的物流经一款能够分散,组织化程度地,物流布局不合理,物流技术含量不高,物流企业横向联合薄弱。

8、物流布局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计划化原则;直达化原则;短距化原则;钟摆化原则;集中化原则;社会化原则;服务化原则;标准化原则Chapter 21、交通运输业的特点交通运输业不能产生新的产品,交通运输业的产品具有同一性,交通运输业资产构成的特殊性,交通运输业的产品不能储存,运输生产的安全性。

物流经济地理——第一章 绪论

物流经济地理——第一章  绪论


二、我国的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指对生产力发展与布局有影响的自然界中的各个要 素:土地、气候、陆地水、海洋、动植物等。 (一)土地 土地资源是最重要、最基础的自然资源。 我国的土地总面积居于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面积仅为 0.777公顷,是世界人均土地资源量的1/3。 我国自1984年开始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到1996年全 部完成,并将数据成果统一到了1996年10月31日同一时点 (见下表)。
四大洋基本地理概况:
太平洋,为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所 围绕,面积约1.8亿平方公里,约占世界海洋面积的一 半,是世界最大的洋,也是四大洋中岛屿最多、平均水 温最高、平均水深最深的大洋。著名的马里亚纳海沟就 在太平洋的西部,水深达11034米。 大西洋,位于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和南极洲之 间,面积9430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626米,是世界 第二大洋。 印度洋,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之间,面积 749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洋。 北冰洋,位于北美洲、亚洲、欧洲之间,面积1230万平 方公里,是世界第四大洋。平均水深仅1100多米,其水 深不足200米的大陆架地区,约占北冰洋面积的1/2, 也是世界最浅的大洋。

二、世界的主要资源及其分布
(一)煤炭资源 1.煤炭资源分布 2.煤炭工业分布 3.煤炭的消费和贸易 (二)石油资源
第三节
中国自然地理状况
一、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 二、我国的自然资源 三、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四、我国的人力资源

一、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它位于北半球,在全球最大的 大陆——欧亚大陆的东部和全球最大的海洋——太平洋的 西岸,西南面距印度洋不远。 我国国土大部分地处中纬度,最北境在黑龙江省漠河以 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北纬53°34′),最南境在南 沙群岛的曾母暗沙附近(北纬3°51′),南北延伸5500公里, 跨纬度约50°。从南到北,全国(除青藏高原高寒区外)跨 越了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南)温带、中温带和寒(北) 温带等6个温度带。 我国国土最东境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 会合处(东经135°05′),最西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 米尔高原上(东经73°附近)。东西距离5200公里,跨经度 将近62°。时差在4小时以上。在世界标准时区中,我国 国土分属东五区至东九区的五个时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经济地理浅析摘要: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技术,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存乃至国家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利润源泉,其发展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现代物流经济以现代物流产业为支撑,是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

现代物流经济带动国民经济以较高的速度增长,现代物流产业以其独立的产业部门越来越受到政府及专家的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分析现代物流的发展状况,总结出一些对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几点启示。

同时本文也讨论gis技术在物流管理系统中的应用,重点论述系统的功能设计。

最后,对gis与物流结合的前景作了展望。

abstract: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has become one of the pillar industri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s an advanced organization style and management technology, modern logistics more and more become the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and profit source for enterprise survival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its development has also become an important symbol to measure a country’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modern logistics economy supported by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s the third source of profit after reducing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improving labor productivity. modern logistics economy drives thegrowth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t a high speed, so it with its independent industry is greatly concerned by government and experts.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summarizes some inspira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in china.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gis technology in logistics management system, focuses on its function design, and finally outlooks the integration of gis and logistics.关键词:现代物流;经济发展;功能设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地理信息系统key words: modern logistics;economic development;function design;e-commerce;logistics management;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中图分类号:[k9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3-0017-02————————————作者简介:吴玉芝(1968-),女,河南周口人,讲师,物流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物流经济地理。

1 概述首先我们对物流有一个概念认识,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库存、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供应地到商品的接收地所进行的一系列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物流构成包括商品的运输、配送、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环节。

物流是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产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规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

物流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用户服务、需求预测、定单处理、配送、存货控制、运输、仓库管理、工厂和仓库的布局与选址、搬运装卸、采购、流通加工、包装、情报信息。

现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

人们发现利用跨职能的流程管理的方式去观察、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中的问题非常有效。

通过分析物料从原材料运到工厂,流经生产线上每个工作站,产出成品,再运送到配送中心,最后交付给客户的整个流通过程,企业可以消除很多看似高效率却实际上降低了整体效率的局部优化行为。

因为每个职能部门都想尽可能地利用其产能,没有留下任何富余,实现零库存,一旦需求增加,则处处成为瓶颈,导致整个流程的中断。

又比如运输部作为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总是想方设法降低其运输成本,但若其因此而将一笔必须加快的订单交付海运而不是空运,这虽然省下了运费,却失去了客户,导致整体的失利。

所以传统的垂直职能管理已不适应现代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而横向的物流管理却可以综合管理每一个流程上的不同职能,业务外包,企业联盟,整合社会资源,以取得整体最优化的协同作用,这就是现代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2 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内容物流经济地理主要研究内容为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和物流布局基本原则,从我国物流发展概况、农业物流地理、轻工业物流地理、重工业物流地理、物流交通地理、商业物流地理、旅游经济地理、物流分区地理及港澳台物流地理进行研究。

是物流学和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学科,通过理解和掌握我国资源分布的格局及规律、资源的需求和市场,来科学地确定合理的物流要素的流向、流量、流程、流体、载体、流速,依据物流布局和运行的基本原则,提高社会经济效益,降低整个社会的物流总成本。

即通过共同配送、协同配送,集中库存,使企业实现低库存或零库存简化手续,方便用户,提高供应保证程度,降低缺货风险。

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传统物流带来新的革命,而作为网上商务活动基础的物流,成为其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因素。

而利用gis、gps、frid、条形码等技术可加强对物流过程的全面管理,帮助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现代化综合物流体系。

3 物流发展趋势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纷纷将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自己掌握核心技术,迅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从而获取全球经济控制力。

许多国际性大城市物流业,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从高度集中的制造业模式向高度集中的生产性服务业模式转变,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国际大都市的一个标志性产业。

但需要说明的是,现代物流业也为消费者进行终端服务,城市里为千家万户进行消费品配送就属于这一类。

社会化服务行业职能作用日益凸显,第三方物流应运而生,第四方物流也遥遥引领行业潮流。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出现所导致的本土化生产、全球采购、全球消费趋势的加强,现代物流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之一是电子物流的兴起,基于网络的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促使了电子物流(e-logistics)的兴起。

下面从两点对其进行分析:①电子商务物流电子商务(ec)是在internet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实现企业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电子商务物流技术是指在电子商务物流活动中把商品进行移送和储存,为社会提供无形服务的技术。

它的作用是把通过电子商务方式提供的各种商品从生产者一方转移给消费者。

②地理信息系统及其特征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支持下,对具有拓扑关系的空间数据及其属性进行查询、运算、分析、表达的综合性技术系统,是集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

gis具有以下特征:1)采集、管理、分析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具有空间性和动态性。

2)以地理研究和决策为目的,以地理模型为手段,具有区域空间分析和动态预测能力。

3)由计算机进行空间数据管理,并由程序模拟地理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

4 结论进入21世纪,变革成为永恒的主题。

变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人们学习的速度。

物流产业在科技进步和管理技术创新的驱动下,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全球物流已经进入供应链时代。

物流产业一个最有影响的变革,是电子商务模式给物流带来的变化,电子商务发展等于对整个物流进行了一个重新定义的过程,对物流所有的环节和所有的方面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物流业必须在互连网爆炸性发展、竞争激烈的新经济环境下,发展速度、完美、客户满意的新概念。

参考文献:[1]邵瑞庆.关于物流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4).[2]邓凤祥.现代物流成本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3]张福荣.物流管理[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文下载中心http.[4]黄杏元,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22~24.[5]董千里.高级物流[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321~324.[6]张广军,荣朝和.物流分析系统gis仿真[j].中国流通经济,1999,(4):19~21.[7]菊池康也(日).物流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8]唐纳德(美).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9]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我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2004-2005)[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