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化教、应化专业《物理化学》期未试卷B答案(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Word版

合集下载

2007级物理化学2B

2007级物理化学2B

2222A 、E 2 = - E 1 B 、E 2 = E 1 C 、E 2 = - 2E 1 D 、E 2 = 2E 17、随着电流密度由小到大增加,电解池的实际分解电压V(分)与原电池的端电压V(端) 将( )A、V(分) 递增,V(端) 递减B、V(分) 递减,V(端) 递增C、V(分)、V(端) 递增D、V(分)、V(端) 递减8、某化合物与水相互作用时,其起始浓度为1mol/dm3,1小时后为0.5mol/dm3,2小时后为0.25 mol/dm3。

则此反应级数为()A、0B、1C、2D、39、反应A + B → C + D的速率方程为r = k[A][B] ,则反应()A、是二分子反应B、是二级反应但不一定是二分子反应;C、不是二分子反应D、是对A、B 各为一级的二分子反应。

10、关于对峙反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一切化学变化都是可逆反应, 不能进行到底B、对峙反应中正逆反应的级数一定相同C、对峙反应无论是否达到平衡, 其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之比为定值D、对峙反应达到平衡时, 正逆反应速率相同11、复杂反应表观速率常数k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间的关系为k = k2(k1/2k4)1/2,则表观活化能与各基元活化能E i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E a = E2 + ½(E1 - E4)B、E a = E2 + ½(E1 - 2E4) ;C、E a = E2 + (E1 - E4)1/2D、E a = E2 × ½(E1/2E4) 。

12、酶催化的主要缺点是()A、选择性不高B、催化活性低C、极易受酶杂质影响D、对温度反应迟钝。

13、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有大小不同的两个水珠,长期放置后,会发生()A、大水珠变大,小水珠变小B、大水珠变大,小水珠变大;C、大水珠变小,小水珠变大D、大水珠,小水珠均变小。

14、水对玻璃润湿,汞对玻璃不润湿,将一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水和汞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管内水面为凹球面B、管内汞面为凸球面C、管内汞面与汞平面一致D、管内水面高于水平面。

学年第二学期《物理化学(下)》期末试卷B答案

学年第二学期《物理化学(下)》期末试卷B答案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化学与材料学院10级应用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下)》期末试卷B 答案注意事项:考生信息必须填入信息栏内指定位置。

题号 一 二(1) 二(2) 三(1) 三(2) 三(3) 三(4) 四 总分 复核人得分评卷人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平均活度系数r ±最小的是(设浓度均为0.01mol·kg -1) (D ) A. ZnSO 4 B. CaCl 2 C. KCl D. LaCl 32. 298 K 时,电池Ag(s)|AgI(s)|KI(0.02 mol·kg -1,γ±= 0.905)||KOH(0.05mol·kg -1,γ±= 0.820)|Ag 2O(s)|Ag(s) 的电动势为0.456 V ,当电池反应进行至电子传输量为1mol 时,这时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C ) A .5.16×107B.1.9×10-8C. 1.17×108D.1.22×109 3.25℃,将含有Fe 2+和Fe 3+的水溶液与Fe 粉一起振荡,使其达平衡,求出K=[Fe 2+]3[Fe 3+]-2=8.98×1040,其φө(Fe 2+|Fe) = -0.4402 V ,则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C ) A.φө(Fe 3+|Fe 2+) = 0.771 V , φө(Fe 3+|Fe) = 0.3308 V B.φө(Fe 3+|Fe 2+) = 1.6514 V , φө(Fe 3+|Fe) = 0.8439 V C.φө(Fe 3|Fe 2+) = 0.771 V , φө(Fe 3+|Fe) =-0.0365 V D.φө(Fe 3+|Fe 2+) = 1.6514 V , φө(Fe 3+|Fe) =-0.0365 V4. 对于混合电解质溶液中,下列表征导电性的量中不具有加和性的是 (A ) A.电导 B. 电导率 C. 摩尔电导率 D. 极限摩尔电导率5. 丹聂耳电池(铜-锌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锌电极被称为 (C ) A.负极和阴极 B. 正极和阳极 C. 负极和阳极 D. 正极和阴极6. 某一反应在有限时间内可完全反应,所需时间为c o /k ,该反应级数是 (A ) A. 0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三级7. 某反应速率常数k =2.31×10-2mol -1·dm 3·s -1,反应起始浓度1.0mol·dm -3,则其反应半衰期是(A ) A. 43.29s B. 15s C. 30s D. 21.65s 8. 乙酸高温分解时,实验测得CH 3COOH (A )、CO (B )、CH=CO (C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断定该反应是 (C )A. 基元反应B. 对峙反应C. 平行反应D. 连串反应9. 为了测定吸附剂的比表面,要求吸附剂和吸附质之间最好的情况是什么? (A ) A. 只有物理吸附 B. 只有化学吸附 C. 既有物理又有化学吸附 D. 没有吸附 10. 关于绝对反应速率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 反应分子组实际经历途径中每个状态的能量都是最低B. 势能垒是活化络合物分子在马鞍点的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C. 活化络合物在马鞍点的能量最高D. 反应分子组越过马鞍点后可能返回始态11. 体温计打碎后,落在水泥地面上的水银基本呈球形,这说明 (D ) A.r 汞+ r 汞-水泥地面<r 水泥地面 B.r 汞>r 水泥地面 C. r 汞<r 水泥地面 D.r 汞+r 汞-水泥地面>r 水泥地面12. 某温度压力下,有大小相同的水滴、水泡和气泡,其气相部分相同,见图,它们三者表面Gibbs 自由能大小是 (B ) A. G a =G c <G b B. G a =G b <G cC. G a <G b <G cD. G a =G b =G c13, 下列摩尔浓度相同的各物质的稀水溶液中,哪一种溶液的表面发生负吸附? (A ) A. 硫酸 B. 己酸 C. 硬脂酸 D. 苯甲酸 14. 一根毛细管插入水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 ,若在水中加入少量的NaCl 后,这时毛细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为 (C )A. 等于hB. 小于hC. 大于hD. 无法确定考生信息栏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装……………………订……………………线……………………………………15. 有机液体与水形成W/O 型还是O/W 型乳状液与乳化剂的HLB 值有关,一般是 (C ) A. HLB 值大,易形成W/O 型 B. HLB 值小,易形成O/W 型 C. HLB 值大,易形成O/W 型 D. HLB 值小,不易形成W/O 型 16. 将不同蛋白质分子分离,工业上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利用溶胶性质中的 (A ) A. 电泳 B.电渗 C. 沉降 D. 扩散 17. 对于AgI 水溶胶,当以KI 为稳定剂时,其结构式可以表示为:[(AgI)m · nI -·(n-x )K +]x-·x K +,则被称为胶核的是指 (C ) A. (AgI)m · nI - B. [(AgI)m · nI -·(n-x )K +]x- C. (AgI)m D. [(AgI)m · nI -·(n-x )K +]x-·x K + 18. 对于Donnan 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膜两边同一电解质化学势相同 B. 膜两边带电粒子的总数相同 C. 膜两边同一电解质浓度相同 D. 膜两边的离子强度相同19. 胶体粒子的Zeta 电势是指 (D ) A. 固体表面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势差 B. 扩散层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势差 C. 紧密层、扩散层分界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势差 D. 固液之间可以相对移动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势差20. 使用瑞利(Reyleigh)散射光强度公式,下列问题中可以解决的是 (A ) A. 溶胶粒子的大小 B. 溶胶粒子的形状 C. 散射光的振幅 D.散射光的波长二、简答题(共两题,每题5分,共10分)1. 等体积的0.10mol.dm -3KCl 和0.08mol.dm -3的AgNO 3溶液混合以制成AgCl 溶胶。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化学模拟试题(有机,含答案)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化学模拟试题(有机,含答案)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化学模拟试题 2009-6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O-16;H-1;Ag-108;N-14;Ca-40;Cl-35.5第一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机物中属于芳香烃的是A2.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的是3.实验室制硝基苯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A. 先加入浓硫酸,再滴加苯,最后滴加浓硝酸B. 先加入苯,再加浓硝酸,最后滴入浓硫酸C. 先加入浓硝酸,再加入浓硫酸,最后滴入苯D. 先加入浓硝酸,再加入苯,最后加入浓硫酸 4.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与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的乙烯以得到纯净乙烷的方法是 A .通过足量的NaOH (aq ) B .通过足量的溴水C .在Ni 催化、加热条件下通入H 2D .通过足量的酸性KMnO 4(aq ) 5.下列化合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A. ①② B . ②③④ C. ② D. ①②③④6.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有:① 取代反应② 加成反应③ 消去反应④ 水解反应⑤ 加聚反应,其中能在有机物中引入羟基的反应类型有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②④⑤D .①③④⑤7.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 2=CH —CH 2—CH 2OH 。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 B .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 2发生加成反应 C .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D .在浓H 2SO 4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NO 2 CH 3 CH 2—CH 38.丁香油酚是一种液体,它的结构简式是丁香油酚不具有的性质是A.与Na2CO3反应放出CO2 B.与烧碱中和反应 C.与钠反应 D.能发生氧化反应9.关于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苯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B.在苯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紫色C.在苯中加入溴水,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橙黄色D.在一定条件下,苯能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10. 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完全燃烧得0.16molC O2和3.6g水。

06应用化学物化试题B

06应用化学物化试题B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考试试卷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 物理化学 》课程B 卷专业年级: 应化04级 命题教师: 杨亚提 审题教师: 考生姓名: 学 号: 考试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1 分,共20分)1.理想气体的内能由U 1增加到U 2,若分别按Ⅰ等压、Ⅱ等容和Ⅲ绝热过程来完成这一变化,则 ( ) A.△T Ⅲ>△T Ⅱ>△T Ⅰ B.Q Ⅰ>Q Ⅱ>Q Ⅲ C. Q Ⅲ>Q Ⅱ>Q Ⅰ D. △H Ⅲ>△H Ⅱ>△H Ⅰ2.下列各式属于化学势的是 ( ) A .Z n P T B n U ,,)(∂∂ B. Z n P T B n H ,,)(∂∂ C. P H B n S T ,)(∂∂ D. Z n P T Bn G,,)(∂∂3.通常在定温定压下气-固吸附过程应满足 ( ) A.△G>0,△S>0,△H>0 B.△G<0,△S<0,△H<0 C.△G>0,△S<0,△H<0 D.△G<0,△S>0,△H>04.所谓溶胶的沉降平衡是指 ( ) A.各处浓度均匀一致 B.粒子恒速下沉 C.粒子重力=阻力 D.粒子以浓度梯度分布5.表面活性剂溶液浓度达到临界胶束浓度以后,再增加浓度,溶液表面吸附量将( )A.维持不变B.略有增加C.略有减少D.明显增加 6.溶胶稳定性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 A.布郎运动 B.聚结稳定性 C.动力稳定性 D.扩散运动 7.乳状液的形成类型取决于 ( ) A.媒剂的多少 B.媒剂的性质 C.媒质的性质 D.乳化剂的性质 8.恒温恒压下,纯液体A 、B 混合成理想溶液时 ( ) A. △mix V = 0 B. △mix H < 0 C. △mix S < 0 D. △mix G = 0 9.可以应用dG = -SdT + Vdp 的过程是 ( ) A.恒温下烧杯中进行的溶液反应 B.组成一定的混合气体膨胀 C.可逆电池中恒温恒压下化学反应 D.恒温恒压相变10.将一定浓度的强电解质溶液逐渐稀释,其摩尔电导率 ( ) A.不变 B.减小 C.增大 D.先增后减 11.若液体对毛细管壁的润湿角大于900,则当毛细管插入该液体时,毛细管中将发生: A.液面上升 B.蒸气压小于平面时的饱和蒸气压 ( )C.液面突起D.液体能润湿毛细管壁12.某大分子溶液存在Donnan 平衡时,其渗透压 ( ) A.由大分子的浓度决定 B.由大分子溶液中各种粒子的浓度之和决定 C.由除大分子外其它粒子的浓度决定 D.由半透膜两侧粒子的浓度之差决定13.正丁醇溶于水,在溶液表面 ( ) A.正吸附 B.负吸附 C.不吸附 D.使水的表面张力增大 14.恒温恒压下,化学反应达平衡,则必有 ( )A.0=∆θm r GB. 0=∆θm r HC. 0=∆θm r SD.0=∑B B μν15.任一均相单组分封闭体系S V U)(∂∂ 等于 ( ) A. V B. T P G )(∂∂ C.T D. T VF)(∂∂16.n mol 某理想气体在恒容下由T 1加热到T 2 ,其熵变为△S 1,相同量的该气体在恒压下 由T 1加热到T 2,其熵变为△S 2 ,则△S 1与△S 2的关系 ( ) A. △S 1 >△S 2 B. △S 1 = △S 2 C. △S 1 < △S 2 D. △S 1 = △S 2 = 0 17.最概然分布时,i ε能级上分布的粒子数N i 为 ( ) A. Ti ieg κε- B.Ti Ti iieg eg κεκε--∑C. T i e q N κε-D. T i ie g qN κε-18. 将0.001mol 的某电解质溶于100克水中形成稀溶液,其凝固点为273.094K 。

08-09第二学期物化试卷-A-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08-09第二学期物化试卷-A-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勤奋、求是、创新、奉献)2008~ 2009学年第 二 学期考试试卷主考教师: 陈燕青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物理化学(一)》课程试卷A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若298 K 时,反应N O g N O g 2422()()=的-1r m 5398J mol G ∆=⋅$,则当p (N 2O 4)=p (NO 2)=1 kPa 时,反应将 ( A )(A)向生成N 2O 4方向进行 (B)向生成NO 2方向进行 (C)反应恰好达到平衡 (D)不能判断其进行的方向2、石墨的燃烧热 ( B )(A) 等于CO 生成热 (B) 等于CO 2生成热(C) 等于金刚石燃烧热 (D) 等于零3、 某绝热封闭体系在接受了环境所做的功之后,其温度: ( A )(A) 一定升高 (B) 一定降低 (C) 一定不变 (D) 不一定改变4、液态苯在一绝热刚性的氧弹中燃烧,其化学反应为:C 6H 6(l)+7.5O 2(g)=6CO 2(g)+3H 2O(g),则下面表示准确的是 ( B )(A )ΔU=0,ΔH<0,Q=0 (B )ΔU=0,ΔH>0,W=0 (C )ΔU=0,ΔH=0,Q=0 (D )ΔU ≠ 0,ΔH ≠ 0,Q=05、 在270K 和大气压力下,一定量的过冷水凝结为同温同压下的冰,则系统和环境的熵变分别为 ( B )(A) ΔS sys <0,ΔS sur <0 (B) ΔS sys <0,ΔS sur >0 (C) ΔS sys >0,ΔS sur <0 (D) ΔS sys >0,ΔS sur >0 6、下列偏微分中,能称为偏摩尔量的是 ( A )(A) )(,,B C n p T B C n V ≠⎪⎪⎭⎫⎝⎛∂∂ (B) )(,,B C n p S B C n H ≠⎪⎪⎭⎫⎝⎛∂∂ (C) )(,,B C n V p B C n G ≠⎪⎪⎭⎫⎝⎛∂∂ (D) )(,,B C n H T B C n S ≠⎪⎪⎭⎫⎝⎛∂∂7、已知反应3O 2(g)=2O 3(g),在298 K 时Θ∆m r H =-280 J·mol -1,则对该反应有利的条件是 ( C )(A) 升温、加压 (B) 升温、降压 (C) 降温、加压 (D) 降温、降压8、 在某反应条件下,反应)()(21)(322g SO g O g SO =+的标准平衡常数Θ1K =0.54。

06化教、应化专业《物理化学》期未试卷A(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06化教、应化专业《物理化学》期未试卷A(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2008 —2009 学年 第 二 学期化学与材料学院(系)06级化教、应化专业《物理化学》期末试卷(A )题号 分数 一 二 三 四(1) 四(2)五(1) 五(2) 五(3) 五(4) 五(5)总分 评卷人 复核人试卷类别:开卷( )闭卷( √ ) 考试用时: 120 分钟 考试时间: 2009 年 7 月 1 日 上 午 考试地点:注意事项1、学生的院(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必须填写在考生信息栏内指定的位置。

2、学生在考试之前必须填写考试时间和地点。

3、答题字迹要清楚,并保持卷面清洁。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考生考试诚信承诺书在我填写考生信息后,表示我已阅读和理解《龙岩学院考试纪律与违纪处分办法》的有关规定,承诺在考试中自觉遵规守纪,如有违反将接受处理;我保证在本科目考试中,本人所提供的个人信息是真实、准确的。

考生签名:一、选择题(每题1分;填上正确答案)15分1、 已知下列两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为:Fe 2+(aq) +2e -→Fe(s) φөFe 2+/Fe = -0.445V Fe 3+(aq) +e -→Fe 2+(aq) φөFe 3+/Fe 2+= 0.770V由此计算Fe 3+(aq) +3e -→Fe(s) 的φөFe 3+/Fe 值为: ( ) (A )-0.040V ; (B )0.325V ; (C )-0.120V ; (D )0.040V2、25℃时,电池Pt(s)︱H 2(p ө)︱H 2SO 4(0.01mol·kg -1)︱O 2(p ө)︱Pt(s)的电池电动势为1.228V ,H 2O(l)的标准摩尔生成焓△f H m ө= -285.83kJ·mol -1,则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əE /əT )p 为: ( ) (A )2.91×10-3V·K -1; (B )-8.50×10-4V·K -1(C )-8.50×10-1V·K -1; (D )-2.91×10-3V·K -13、无限稀释时HCl 、KCl 和NaCl 三种溶液在相同温度、相同浓度、相同电位梯度下,三种溶液中Cl -的运动速度和迁移数: ( ) (A) 运动速度和迁移数都相同; (B) 运动速度相同,迁移数不同 (C) 运动速度不同,迁移数相同; (D) 不能确定4、0.1 mol ·kg -1的CaCl 2水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因子γ±=0.219,则其离子平均活度a ±是: ( ) (A )3.476×10-4;(B )3.476×10-2;(C )6.964×10-2;(D )6.964×10-45、在下列电池中,其电池的电动势与氯离子的活度a (Cl -)无关的是: ( ) (A )Zn(s)∣ZnCl 2(aq)∣Cl 2(p )∣Pt(s)(B )Zn(s)∣ZnCl 2(aq)∣KCl(aq)∣AgCl(s)∣Ag(s) (C )Pt(s)∣H 2(p 1)∣HCl(aq)∣Cl 2(p 2)∣Pt(s) (D )Ag(s)∣AgCl(s)∣KCl(aq)∣Cl 2(p )∣Pt(s)6、在一个连串反应A→Y→Z 中,如果我们需要的是中间产物Y ,那么为了得到产品的最高产率,我们应当: (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A )控制适当的反应时间; (B )控制适当的反应温度 (C )增加反应物A 的浓度7、HI 生成反应的ΔU m (生成)< 0,而HI 分解反应的ΔU m (分解)> 0,则HI 分解反应的活化能: ( ) (A )E < ΔU m (分解); (B )E < ΔU m (生成) (C )E > ΔU m (分解); (D )E = ΔU m (分解)8、溶胶和高分子溶液: ( ) (A )溶胶是单相多组分系统; (B )都是多相多组分系统 (C )高分子溶液是单相多组分系统,溶胶是多相多组分系统 (D )高分子溶液是多相多组分系统,溶胶是单相多组分系统9、25℃,H 2在锌上的超电势η=0.70V ,E ө(Zn 2+/Zn)=-0.763V ,电解Zn 2+溶液(a =0.01),为了不使H 2析出,溶液pH 至少应控制在 ( ) (A )pH >2.06; (B )pH >2.72; (C )pH >7.10; (D )pH >8.0210、温度与表面张力的关系是: ( ) (A )温度升高表面张力降低; (B )温度升高表面张力增加 (C )温度对表面张力没有影响; (D )不能确定 11、在反应ABC ,AD 中,活化能E 1>E 2>E 3,C 是所需要的产物,从动力学角度考虑,为了提高C 的产量,温度如何选择: ( ) (A )较高反应温度; (B )较低反应温度 (C )适中反应温度;(D )任意反应温度12、电池反应:Zn(s)+Cu 2+(a =1)=== Zn 2+(a =1)+Cu(s), △r1G m ,E MF 1 1/2Zn(s)+1/2Cu 2+(a =1)===1/2Zn 2+(a =1)+1/2Cu(s), △r2G m ,E MF 2试问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 )△r1G m >△r2G m ,E MF 1=E MF 2; (B )△r1G m >△r2G m ,E MF 1>E MF 2 (C )△r1G m >△r2G m ,E MF 1<E MF 2; (D )△r1G m <△r2G m ,E MF 1=E MF 213、低温下,反应 CO(g)+NO 2(g)==CO 2(g)+NO(g)的速率方程是υ= k {c (NO 2) }2 试问下列机理中,哪个反应机理与此速率方程一致: ( )(A) CO + NO 2 −→−CO 2 + NO ; (B) 2NO 2N 2O 4 (快),N 2O 4 +2CO −→−2CO 2 + 2NO (慢); (C) 2NO 2 −→−2NO + O 2 (慢),2CO + O 2 −→−2CO 2 (快) 。

第一学期应化化教专业《物理化学》期未试卷(B)答案

第一学期应化化教专业《物理化学》期未试卷(B)答案

考生考试诚信承诺书在我填写考生信息后,表示我已阅读和理解《龙岩学院考试纪律与违纪处分办法》的有关规定,承诺在考试中自觉遵规守纪,如有违反将接受处理;我保证在本科目考试中,本人所提供的个人信息是真实、准确的。

考生签名: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填上正确答案)1. 某实际气体反应在温度为500K ,压力为202.6×102kPa 下的平衡常数K f ө=2,则该反应在500K ,20.26kPa 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f ө为(A )。

A. 2 B.>2 C. <2 D. ≥22. 在410 K ,Ag 2O(s)部分分解成Ag(s)和O 2(g), 此平衡体系的自由度为(A )。

A. 0B. 1C. 2D. -1 3. 下列理想气体分子中,哪个分子的转动配分函数q r =(A )。

A. N 2B. HeC. HClD. NH 34. Boltzmann 统计对于定位系统分布x 所拥有的微观状态t x 为(B )。

息 考 生 信 栏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装……………………订……………………线……………………………………A. B.C. D.5. 1 mol A与n mol B组成的溶液,体积为0.76dm3,当x B= 0.80时,A的偏摩尔体积V A,m= 0.120dm3·mol-1,那么B的偏摩尔体积V B,m为(A)。

A. 0.160 dm3·mol-1B. 0.032dm3·mol-1C. 0.080 dm3·mol-1D. 0.640 dm3·mol-16. 对系统压力有影响的配分函数是(A)。

A. 平动配分函数q tB. 振动配分函数q vC. 转动配分函数q rD. 电子配分函数q eE. 核配分函数q n7. 对于一定量理想气体,下列过程不可能发生的是(D)。

A. 等温绝热膨胀B. 等压绝热膨胀C. 吸热而温度不变D. 吸热而体积缩小8. 等概率原理只适用于(B)。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应化、化教专业《物理化学》期未试卷(A)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应化、化教专业《物理化学》期未试卷(A)

2008 —2009 学年 第 一 学期化学与材料学院2006级应化、化教(本科)专业《物理化学》期末试卷(A )考生考试诚信承诺书在我填写考生信息后,表示我已阅读和理解《龙岩学院考试纪律与违纪处分办法》的有关规定,承诺在考试中自觉遵规守纪,如有违反将接受处理;我保证在本科目考试中,本人所提供的个人信息是真实、准确的。

考生签名:题号 分数 一 二 三 四(1) 四(2) 四(3) 四(4) 四(5) 四(6) 五 总分 评卷人 复核人注意事项1、学生的院(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必须填写在考生信息栏内指定的位置。

2、学生在考试之前必须填写考试时间和地点。

3、答题字迹要清楚,并保持卷面清洁。

试卷类别: 开卷( )闭卷(√) 考试用时: 120 分钟考试时间: 2009 年 01 月 14 日 上 午 考试地点:息 考 生信栏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装……………………订……………………线……………………………………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填上正确答案)1. 对于气相反应,当体系总压力p 变化时,哪个说法正确 ( )(A )对K f ө无影响 (B )对K r 无影响(C )对K p ө无影响 (D )对K f ө、K r 、K p ө均无影响 2. 对于理想气体间的反应,以各种形式表示的平衡常数中,其值与温度和压力皆有关系的是 ( ) (A )K a (B )K c (C )K p (D )K x 3. 下列理想气体分子中,哪个分子的转动配分函数q r =( )(A )N 2 (B )He (C )HCl (D )NH 3 4. Boltzmann 统计中对于非定位系统分布x 所拥有的微观状态t x 为 ( ) (A ) (B )(C ) (D )5. CuSO 4 与水可生成CuSO 4·H 2O ,CuSO 4·3H 2O ,CuSO 4·5H 2O 三种水合物,则在一定温度下与水蒸气平衡的含水盐最多为 ( ) (A )3种 (B )2种 (C )1种 (D ) 不可能有共存的含水盐6. 组分A(高沸点)与组分B(低沸点)形成完全互溶的二组分系统,在一定温度下,向纯B 中加入少量A ,系统蒸气压力增大,则此系统为 ( ) (A ) 有最高恒沸点的系统 (B ) 不具有恒沸点的系统 (C ) 具有最低恒沸点的系统7. 对于一个N 、U 、V 确定的体系,沟通宏观和微观、热力学与统计力学的桥梁公式是 ( ) (A )A = -kT ln q (B )S = k ln Ω (C )配分函数q(D ) (E )8. H 2O-NaCl-Na 2SO 4的三元体系中,Na 2SO 4 和 H 2O 能形成水合物 Na 2SO 4·10H 2O(D),在BGD 区中存在的是 ( )(A )水合物D 和溶液G (B )水合物D 和Na 2SO 4 及NaCl 三相共存 (C )水合物D 、NaCl 和溶液G (D )NaCl ,Na 2SO 4和溶液G9. 系统按图中的路线循环一周,哪种情况所做的功最多 ( )10. 对于同一粒子,各运动能级的大小次序是 ( )(A )εt >εr >εv >εe >εn (B )ε t <εr <εv <εe < εn (C )εe <εt <εn <εr <εv (D )εn <εt <εe <εr <εv (E )εv <εr <εt <εe <εn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对打“√”,错打“×”)1. 两种不同的理想气体,如果它们的平均平动能相同,密度也相同,则它们的压力一定也相同。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下册)两套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下册)两套

2009—2010年第2学期考试试题 (A )卷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下册 任课教师签名 孙雯、向建敏等 出题教师签名 审题教师签名考试方式 (闭 )卷 适用专业 08制药、化工等(注意:请将所有题目的答案均写在答题纸上。

) 一、选择填空题(共34分,每空2分) 1、已知, 则 等于( )A 。

1。

25VB 。

2。

5V C. 1。

06V D 。

0.53V 2、反应Zn (s)+H 2SO 4(aq )→ZnSO 4(aq)+H 2(p)在298 K 和p压力下,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变化值分别为∆r H m (1),∆r S m (1)和Q 1;若将反应设计成可逆电池,在同温同压下,反应进度与上相同,这时各变化值分别为∆r H m (2),∆r S m (2)和Q 2 。

则其间关系为 ( )A.B 。

C. D 。

3、已知某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为dm 3·mol —1·s —1 , 则反应级数为( )A .零级B 。

一级C 。

二级D 。

三级4、对任意给定的反应 有( )A. B 。

反应的级数 n=1.5C. 反应的分子数为1.5D.5、利用反应合成物质B ,若提高温度对提高产物B 的产率有利,则表明活化能( ) A 。

E 1<E 2,E 1<E 3 B. E 1>E 2,E 1〉E 3 C 。

E 2>E 1,E 2>E 3 D 。

E 3〉E 1,E 3〉E 26、某反应速率常数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的关系为 ,则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E a 与各基元反应活化能的关系为( )A. E a =2E a,2+1/2(E a,1-E a,4) B 。

E a =E a ,2+1 /2(E a ,1-E a ,4) C. E a =2E a ,2+E a,1-E a ,4 D 。

E a =E a ,2+E a ,1-1/2E a ,4 7、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有大小不同的两个水珠,长期放置后,会发生:( )A 。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2006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物理化学》期未试卷B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2006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物理化学》期未试卷B

2007 — 2008 学年 第 一 学期化学与材料学院2006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物理化学》期末试卷(B )题号 分数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评卷人 复核人息考生信栏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装……………………订……………………线……………………………………注意事项1、学生的院(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必须填写在考生信息栏内指定的位置。

2、学生在考试之前必须填写考试时间和地点。

3、答题字迹要清楚,并保持卷面清洁。

试卷类别:开卷()闭卷( √) 考试用时: 120 分钟 考试时间: 年 月 日 午考试地点:考生考试诚信承诺书在我填写考生信息后,表示我已阅读和理解《龙岩学院考试纪律与违纪处分办法》的有关规定,承诺在考试中自觉遵规守纪,如有违反将接受处理;我保证在本科目考试中,本人所提供的个人信息是真实、准确的。

考生签名:一、选择题(每题1分;填上正确答案)10%1、下列哪个关系式是偏摩尔量。

( )2、两种理想气体在等温下混合,则: ( ) (A )ΔU =0,ΔH =0,ΔS =0,ΔG =0; (B )ΔU =0,ΔH =0,ΔS >0,ΔG =0 (C )ΔU >0,ΔH <0,ΔS >0,ΔG <0; (D )ΔU =0,ΔH =0,ΔS >0,ΔG <03、1mol 理想气体从p 1,V 1,T 1分别经: (1) 绝热可逆膨胀到p 2,V 2,T 2,(2) 绝热恒外压下膨胀到p 2′,V 2′,T 2′,若p 2= p 2′,则: ( ) (A )T 2′=T 2,V 2′=V 2,S 2′=S 2; (B )T 2′>T 2,V 2′<V 2,S 2′<S 2 (C )T 2′>T 2,V 2′>V 2,S 2′>S 2; (D )T 2′<T 2,V 2′<V 2,S 2′<S 24、598.15 K 时,与汞的摩尔分数为 0.497 的汞齐呈平衡的气相中,汞的蒸气 压为纯汞在该温度下饱和蒸气压的 43.3%,汞在该汞齐的活度系数γHg 为:( )(A )1.15; (B )0.87; (C )0.50; (D )0.43 5、在 p ө下,用水蒸气蒸馏法提纯某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时,体系的沸点: ( ) (A )必低于 373.15 K ; (B )必高于 373.15 K(C )取决于水与有机物的相对数量; (D )取决于有机物的分子量大小6、设 373 K 时,液体 A 的饱和蒸气压为 133.3 kPa ,液体 B 为 66.66 kPa , 则:(1)若 A 和 B 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当 A 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为 0.5时, 在气相中的摩尔分数为: ( ) (A )2/3; (B )1/2; (C )1/3; (D )1 (2)若 A 和 B 完全不互溶,当由 2 mol A 和 3 mol B 在恒温下构成双液 体系时,体系的总蒸气压为 : ( ) (A )66.66 kPa ; (B )133.3 kPa ; (C )200.0kPa ; (D )466.6 kPa 7、纯液体苯在其正常沸点等温汽化,则:( )cn V S Bn U A ,,))((∂∂cn p T Bn H B ,,))((∂∂cnV S Bn G C ,,))((∂∂cn v T Bn F D ,,))((∂∂息 考生 信 栏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装……………………订……………………线……………………………………(A ) Δvap U m ө=Δvap H m ө,Δvap A ө =Δvap G m ө,Δvap S m ө> 0; (B ) Δvap U m ө<Δvap H m ө,Δvap A m ө <Δvap G m ө,Δvap S m ө> 0; (C ) Δvap U m ө>Δvap H m ө,Δvap A m ө >Δvap G m ө,Δvap S m ө<0; (D ) Δvap U m ө<Δvap H m ө,Δvap A m ө <Δvap G m ө,Δvap S m ө<08、对于定位、非定位系统, 其热力学函数的统计表达式相同的是: ( )(A )S 、F 、G ; (B )H 、F 、G ; (C ) U 、H 、C V ; (D )U 、F 、C V ; (E )U 、S 、C V9、H 2O-KNO 3-NaNO 3的相图如图,则BEC 相区内是: ( )(A )纯NaNO 3和其饱和溶液; (B )纯KNO 3和其饱和溶液;(C )KNO 3,NaNO 3和组成为E的饱和溶液三相共存;(D )含有NaNO 3和KNO 3的不饱和溶液和溶液的单相区二、判断题(每题1分;正确打“√”,错误打“×”)10%1、可逆过程的热温商 ,就是状态函数熵。

06化教、应化专业《物理化学》期未试卷B(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06化教、应化专业《物理化学》期未试卷B(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06化教、应化专业《物理化学》期未试卷B(2008~2009学年第⼆学期)2008 —2009 学年第⼆学期化学与材料学院(系)06级化教、应化专业《物理化学》期末试卷(B )题号分数⼀⼆三四(1)四(2)五(1)五(2)五(3)五(4)五(5)总分评卷⼈复核⼈试卷类别:开卷()闭卷( √ )考试⽤时: 120 分钟考试时间: 2009 年 7 ⽉ 1 ⽇上午考试地点:注意事项1、学⽣的院(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必须填写在考⽣信息栏内指定的位置。

2、学⽣在考试之前必须填写考试时间和地点。

3、答题字迹要清楚,并保持卷⾯清洁。

院(系)班级姓名学号 ……………………………………………装…………………………订………………………线……………………………………………考⽣考试诚信承诺书在我填写考⽣信息后,表⽰我已阅读和理解《龙岩学院考试纪律与违纪处分办法》的有关规定,承诺在考试中⾃觉遵规守纪,如有违反将接受处理;我保证在本科⽬考试中,本⼈所提供的个⼈信息是真实、准确的。

考⽣签名:⼀、选择题(每题1分;填上正确答案)15分1、已知下列两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为:Fe 2+(aq) +2e -→Fe(s) φ?Fe 2+/Fe = -0.445VFe 3+(aq) +3e -→Fe(s) φ?Fe 3+/Fe = -0.040V由此计算Fe 3+(aq) +e -→Fe 2+(aq) 的φ?Fe 3+/Fe 2+ 值为:()(A )0.770V ;(B )0.405V ;(C )-0.485V ;(D )-0.770V 2、在298.15K 及p ?下,反应A(s) + 2BD(aq) = AD 2(aq) + B 2(g)在电池中可逆地进⾏,完成⼀个单位的反应时,系统做电功120kJ ,放热90kJ ,该反应的摩尔等压反应热为多少kJ·mol -1。

(B )(A )30;(B))-210;(C )210;(D ) -90 3、如图,在⼀玻璃管两端各有⼀⼤⼩不等的肥皂泡。

2008-2009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Anlnqw

2008-2009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Anlnqw

2008-2009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2009/7/5全卷共100分,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H-1,C-12,N-14,O-16,Cl-35.5I 卷(共56分)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2006年8月,冥王星被宣布逐出太阳系行星家族。

科学家估计其地表上光亮的部分可能覆盖着一些固体氮、固体一氧化碳以及少量的固体甲烷等。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冥王星上不会有大量氧气存在B .这种固体氮与地球大气层中的氮气是同一种物质C .一氧化碳与甲烷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冥王星上可能存在生命D .这些物质对于人类来说不具有开发利用的价值2、能够快速、微量、精确的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物理方法是 ( )A .质谱B .红外光谱C .紫外光谱D .核磁共振谱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乙醇和乙酸都能与金属钠反应B .乙烯和苯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植物油和动物脂肪都不能使溴水褪色D .蛋白质和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氨基酸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石油中含有115C ~C 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B 、含18C 以上烷烃的重油经过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C 、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D 、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5.下列有机物分子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给出一种信号的是( )A .2,2,3,3-四甲基丁烷B CH 3OHC 甲苯D CH 3COOCH 3 6、可用于鉴别以下三种化合物的一组试剂是( )乙酰水杨酸 丁香酚 肉桂酸①银氨溶液 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③氯化铁溶液 ④氢氧化钠溶液A ①与②B ③与④C ①与④D ②与③ 7、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A .配制100 mL 0.1 mol·L-1的NaCl 溶液时,先量取10 mL 1 mol·L-1的NaCl 溶液倒入容量瓶中,再加水稀释至刻度线B .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加入到浓硫酸中C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一定量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D .水与金属钠的反应,在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加入一小块新切的、用滤纸擦干表面煤油的金属钠8、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的是(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学年第二学期《物理化学(下)》期末试卷B答案

学年第二学期《物理化学(下)》期末试卷B答案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化学与材料学院10级应用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下)》期末试卷B 答案注意事项:考生信息必须填入信息栏内指定位置。

题号 一 二(1) 二(2) 三(1) 三(2) 三(3) 三(4) 四 总分 复核人得分评卷人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平均活度系数r ±最小的是(设浓度均为0.01mol·kg -1) (D ) A. ZnSO 4 B. CaCl 2 C. KCl D. LaCl 32. 298 K 时,电池Ag(s)|AgI(s)|KI(0.02 mol·kg -1,γ±= 0.905)||KOH(0.05mol·kg -1,γ±= 0.820)|Ag 2O(s)|Ag(s) 的电动势为0.456 V ,当电池反应进行至电子传输量为1mol 时,这时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C ) A .5.16×107 B.1.9×10-8 C. 1.17×108 D.1.22×1093.25℃,将含有Fe 2+和Fe 3+的水溶液与Fe 粉一起振荡,使其达平衡,求出K= [Fe 2+]3[Fe 3+]-2=8.98×1040,其φө(Fe 2+|Fe) = -0.4402 V ,则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C ) A. φө(Fe 3+|Fe 2+) = 0.771 V , φө(Fe 3+|Fe) = 0.3308 V B. φө(Fe 3+|Fe 2+) = 1.6514 V , φө(Fe 3+|Fe) = 0.8439 V C. φө(Fe 3|Fe 2+) = 0.771 V , φө(Fe 3+|Fe) =-0.0365 V D. φө(Fe 3+|Fe 2+) = 1.6514 V , φө(Fe 3+|Fe) =-0.0365 V4. 对于混合电解质溶液中,下列表征导电性的量中不具有加和性的是 (A ) A. 电导 B. 电导率 C. 摩尔电导率 D. 极限摩尔电导率5. 丹聂耳电池(铜-锌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锌电极被称为 (C ) A. 负极和阴极 B. 正极和阳极 C. 负极和阳极 D. 正极和阴极6. 某一反应在有限时间内可完全反应,所需时间为c o /k ,该反应级数是 (A ) A. 0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三级7. 某反应速率常数k =2.31×10-2mol -1·dm 3·s -1,反应起始浓度1.0mol·dm -3,则其反应半衰期是(A ) A. 43.29s B. 15s C. 30s D. 21.65s 8. 乙酸高温分解时,实验测得CH 3COOH (A )、CO (B )、CH=CO (C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断定该反应是 (C )A. 基元反应B. 对峙反应C. 平行反应D. 连串反应9. 为了测定吸附剂的比表面,要求吸附剂和吸附质之间最好的情况是什么? (A ) A. 只有物理吸附 B. 只有化学吸附 C. 既有物理又有化学吸附 D. 没有吸附 10. 关于绝对反应速率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 反应分子组实际经历途径中每个状态的能量都是最低B. 势能垒是活化络合物分子在马鞍点的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C. 活化络合物在马鞍点的能量最高D. 反应分子组越过马鞍点后可能返回始态11. 体温计打碎后,落在水泥地面上的水银基本呈球形,这说明 (D ) A. r 汞+ r 汞-水泥地面< r 水泥地面 B. r 汞> r 水泥地面 C. r 汞< r 水泥地面 D. r 汞+ r 汞-水泥地面> r 水泥地面12. 某温度压力下,有大小相同的水滴、水泡和气泡,其气相部分相同,见图,它们三者表面Gibbs 自由能大小是 (B ) A. G a =G c <G b B. G a =G b <G c C. G a <G b <G c D. G a =G b =G c13, 下列摩尔浓度相同的各物质的稀水溶液中,哪一种溶液的表面发生负吸附? (A ) A. 硫酸 B. 己酸 C. 硬脂酸 D. 苯甲酸 14. 一根毛细管插入水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 ,若在水中加入少量的NaCl 后,这时毛细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为 (C )A. 等于hB. 小于hC. 大于hD. 无法确定考生信息栏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装……………………订……………………线……………………………………15. 有机液体与水形成W/O 型还是O/W 型乳状液与乳化剂的HLB 值有关,一般是 (C ) A. HLB 值大,易形成W/O 型 B. HLB 值小,易形成O/W 型 C. HLB 值大,易形成O/W 型 D. HLB 值小,不易形成W/O 型 16. 将不同蛋白质分子分离,工业上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利用溶胶性质中的 (A ) A. 电泳 B.电渗 C. 沉降 D. 扩散 17. 对于AgI 水溶胶,当以KI 为稳定剂时,其结构式可以表示为:[(AgI)m · nI -·(n-x )K +]x-·x K +,则被称为胶核的是指 (C )A. (AgI)m · nI -B. [(AgI)m · nI -·(n-x )K +]x-C. (AgI)mD. [(AgI)m · nI -·(n-x )K +]x-·x K + 18. 对于Donnan 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膜两边同一电解质化学势相同 B. 膜两边带电粒子的总数相同 C. 膜两边同一电解质浓度相同 D. 膜两边的离子强度相同19. 胶体粒子的Zeta 电势是指 (D ) A. 固体表面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势差 B. 扩散层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势差 C. 紧密层、扩散层分界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势差 D. 固液之间可以相对移动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势差20. 使用瑞利(Reyleigh)散射光强度公式,下列问题中可以解决的是 (A ) A. 溶胶粒子的大小 B. 溶胶粒子的形状 C. 散射光的振幅 D.散射光的波长二、简答题(共两题,每题5分,共10分)1. 等体积的0.10mol.dm -3KCl 和0.08mol.dm -3的AgNO 3溶液混合以制成AgCl 溶胶。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2008—2009 学年第 2 学期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2008—2009 学年第 2 学期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08—2009学年第2学期《物理化学A1》期末考试试卷标准答案一、是非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每题1分,共10分)(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B (2) A (3) A (4) A (5) D (6) C (7) C (8) C (9) B (10) C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0,0,5.763 J·K -1,1717 J(2) >,> (3)0(4)2,3,1四、(10分) 解:恒外压绝热膨胀过程,利用Q =0,ΔU =W 建立方程求出T 2。

Q ΔU = n C V ,m (T 2 - T 1) = n (1.5×R )×(T 2 - T 1)W = - p 外(V 2 - V 1)= - p 2(V 2 - V 1)= - nR [T 2 - (T 1/ p 1) p 2] = - nR (T 2 - T 1/2)∴ n (1.5×R )×(T 2 - T 1) = - nR (T 2 - T 1/2)T 2 = 0.8T 1 = 0.8×273K = 218.4 K (3分) W=ΔU =nC V ,m (T 2 - T 1) =1mol ×(1.5×8.3145J·K -1·mol -1)×(218.4K-273K)=-681.0 J (1分) 12m ,21ln lnT T nC p p nR S p +=Δ273K K4.218ln)mol K J 3145.85.2(mol)1(kPa50kPa 001ln)mol K J 3145.8(mol)1(1-1-1-1-⋅⋅×+⋅⋅= = 1.125 J·K -1 (2分) ΔH =nC p ,m (T 2 - T 1) =1mol ×(2.5×8.3145J·K -1·mol -1)×(218.4K- 273K)= -1135J (1分) ΔU =nC V ,m (T 2 - T 1) =1mol ×(1.5×8.3145J·K -1·mol -1)×(218.4K- 273K)= -681 J (1分) ΔG = ΔH - Δ(TS ) =ΔH - (T 2S 2 - T 1S ) =ΔH - [T 2 (S 1+ΔS ) - T 1S 1] = -1135 J - [218.4K ×(98.2 + 1.125 ) J·K -1 - 273K ×98.2J·K -1]= 3981 J (1分) ΔA = ΔU - Δ(TS ) =ΔU - (T 2S 2 - T 1S ) =ΔU - [T 2 (S 1+ΔS ) - T 1S 1] = -681.0 J - [218.4K ×(98.2 + 1.125 ) J·K -1 - 273K ×98.2J·K -1]= 4435 J (1分)五、(10分) 解: (1) △H =n △vap H m = 2 mol ×33.38 kJ x mol-1=66.76 kJ=Q(2分)△S =n △vap H m /T =66.76 kJ/(110.6+273.15)K=66.76 kJ/383.75 K =174.0J x K -1 (2分) W=-p (V g -V l )≈-pV g ≈-nRT 3=-(2mol)(8.314J·K -1·mol -1)(383.75K)=-6381J (1分) △U =△H -p (V g -V l )≈△H -pV g ≈△H -nRT 3=66.76 kJ -(2mol)(8.314J·K -1·mol -1)(383.75K)=60.38 kJ (2分) △G =0(2) 设液体向真空蒸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 —2009 学年第二学期化学与材料学院(系)06级化教、应化专业《物理化学》期末试卷(B)答案注意事项1、学生的院(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必须填写在考生信息栏内指定的位置。

2、学生在考试之前必须填写考试时间和地点。

3、答题字迹要清楚,并保持卷面清洁。

院(系)班级姓名学号……………………………………………装…………………………订………………………线……………………………………………考生考试诚信承诺书在我填写考生信息后,表示我已阅读和理解《龙岩学院考试纪律与违纪处分办法》的有关规定,承诺在考试中自觉遵规守纪,如有违反将接受处理;我保证在本科目考试中,本人所提供的个人信息是真实、准确的。

考生签名:一、选择题(每题1分;填上正确答案)15分1、已知下列两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为:Fe 2+(aq) +2e -→Fe(s) φөFe 2+/Fe = -0.445VFe 3+(aq) +3e -→Fe(s) φөFe 3+/Fe = -0.040V由此计算Fe 3+(aq) +e -→Fe 2+(aq) 的φөFe 3+/Fe 2+ 值为: (A )(A )0.770V ; (B )0.405V ; (C )-0.485V ; (D )-0.770V 2、在298.15K 及p ө下,反应A(s) + 2BD(aq) = AD 2(aq) + B 2(g)在电池中可逆地进行,完成一个单位的反应时,系统做电功120kJ ,放热90kJ ,该反应的摩尔等压反应热为多少kJ·mol -1。

(B ) (A )30; (B))-210; (C )210; (D ) -90 3、如图,在一玻璃管两端各有一大小不等的肥皂泡。

当开启活塞使两泡相通时,两泡体积将 (A)(A )大泡变小,小泡变大; (B )大泡变大,小泡变小; (C )不改变。

4、把玻璃毛细管插入水中,凹面下液体所受的压力p 与平面液体所受的压力p 0相比: (B ) (A )p = p 0; (B )p < p 0; (C )p > p 0; (D )不确定5、常温下非极性有机液体的表面张力γ有与水的表面张力γ水的关系存在: (C ) (A )γ有 = γ水; (B )γ有> γ水; (C )γ有< γ水; (D )不能确定。

6、零级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单位是: (B ) (A )s -1; (B )mol ·dm -3·s -1; (C )mol -1·s -1; (D )dm 3·mol -1·s -17、As 2S 3溶胶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不同电解质溶液,则使溶胶聚沉最快的是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D)(A)LiCl;(B)NaCl;( C)CaCl2;(D)AlCl38、若反应A + B C正逆向均为二级反应,则平衡常数K与正逆向速率常数 k+, k-间的关系为:(D)(A)K>k+/k-;(B)K< k+/k-;(C)K= k+/k-;(D)K与k+/k-关系不定9、高分散度固体表面吸附气体后,可使固体表面的吉布斯函数(B)(A)增加;(B)降低;(C)不改变10、25℃时,NH4Cl、NaOH、NaCl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Λm∞分别为 1.499×10-2物理化学试卷共10 页第3 页S·m2·mol-1,2.487×10-2S·m2·mol-1,1.2653×10-2S·m2·mol-1,则NH3·H2O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Λm∞为多少S·m2·mol-1?(B)(A)0.277×10-2;(B)2.721×10-2;(C)2.253×10-211、下列电解质溶液中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D)(A)0.001mol·kg-1HAC;(B)0.001mol·kg-1KCl(C)0.001mol·kg-1KOH;(D)0.001mol·kg-1HCl12、0.001mol·kg-1CuSO4和0.003mol·kg-1的Na2SO4溶液的离子强度是:(D)(A)0.001 mol·kg-1;(B)0.003 mol·kg-1;(C)0.002 mol·kg-1;(D)0.013 mol·kg-113、接触角是指:(A)(A)g/l界面经过液体至l/s界面间的夹角;(B )l/g 界面经过气相至g/s 界面间的夹角; (C )g/s 界面经过固相至s/l 界面间的夹角; (D )l/g 界面经过气相和固相至s/l 界面间的夹角。

14、质量摩尔浓度为b 的K 2SO 4溶液,其离子平均活度因子为γ±,则电解质的活度a B 是: (D )(A )a B =2( b / b ө)3γ±3; (B )a B =2( b / b ө) γ±3; (C )a B =4( b / b ө) γ±3; (D )a B =4( b / b ө)3γ±315、对于反应2NO 2→2NO+O 2,当选用不同的反应物和产物来表示反应速率时,其相互关系为 (B ) (A )-2d[NO 2]/dt=2d[NO]/dt=d[O 2]/dt ; (B )-d[NO 2]/2dt=d[NO]/2dt=d[O 2]/dt=dξ/dt (C )-d[NO 2]/dt=d[NO]/dt=d[O 2]/dt(D )-d[NO 2]/2dt=d[NO]/2dt=d[O 2]/dt=1/νdξ/dt二、判断题(每题1分;对打√,错打×)10分1、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而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2、离子独立运动定律只适用于无限稀释的强电解质溶液。

(×)3、鞍点是反应的最低能量途径的最高点。

(√)4、对于气固相反应A →B ,若表面反应为速控步骤,且反应物为强吸附或A 的压力很大,则该反应为一级反应。

(×)5、同号离子对溶胶的聚沉起主要作用。

名 学号…订………………………线……………………………………………物理化学试卷 共10 页 第 4页(×)6、分子间力越大的液体,其表面张力越大。

(√)7、光的量子效率不可能大于1。

(×)8、在一定的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弱电解溶液的浓度,则该弱电解质的电导率增加,摩尔电导率减小。

(√)9、用L m对c作图外推方法,可求得HAc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

(×)10、达到临界胶束浓度(CMC)以后溶液的表面张力不再有明显变化。

(√)三、填空题(每题1分,在题中“____”处填上正确答案)15分1、表面张力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选填增大、不变、减小),当液体到临界温度T c时,表面张力等于零。

2、直链反应由三个基本步骤组成,即链引发;链传递;链终止。

3、Na3PO4水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若为b,则其离子强度I等于 6b 。

4、某化合物与水作用时,起始浓度为1.0mol·dm-3,1小时后,其浓度为0.50 mol·dm-3,2小时后,其浓度为0.25 mol·dm-3,则该反应为一级反应。

5、已知某电解质的正离子的运动速率与负离子的运动速率的关系式为ν-=0.6ν+,则正离子的迁移数t+= 5/8 。

6、聚沉值与异电性离子价数的六次方成反比,这称为 Schule-Hard 规则。

7、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k的单位是 [浓度]-1[时间]-1,半衰期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成反比。

8、今有一溶液,含0.002 mol·kg-1的BaCl2和0.001 mol·kg-1的La(NO3)3,该溶液的离子强度I= 0.012 mol·kg-1。

9、反应2O3 →3O2的动力学方程式可写成-d[O3]/dt=k[O3]2[O2]-1或d[O物理化学试卷共10 页第5页2]/dt=k ′[O 3]2[O 2]-1,则k ′/ k= 3/2 。

10、电池Hg (l)| Hg 2Cl 2(s) | HCl (aq)| Cl 2(p ) | Pt(s)的 (1)阳极反应是 2Hg (l)-2e -+2Cl -(aq)→Hg 2Cl 2(s) ; (2)阴极反应是 Cl 2(p )+2e -→2Cl -(aq) ; (3)电池反应是 2Hg (l)+ Cl 2(p )== Hg 2Cl 2(s) 。

11、水平放置的洁净玻璃毛细管中有一可移动的液柱(如图),今在液柱右端轻微加热,则毛细管内的液柱将 向左移动 。

12、物理吸附永远是 放热 过程。

13、盐桥的作用是 导电 和 减少或消除部分液体接界电势 。

14、两化学反应,其活化能分别为E 1、E 2,且E 1>E 2,速率常数分别为k 1、k 2 , 若在高温区加热,则速率常数 k 1 增大的多。

15、对于表面分别为平面、凹面和凸面的同一液体,其T 时的平衡蒸气压分别表示为p 平、p 凹、p 凸,它们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p 凸 > p 平 > p 凹 。

四、简答题10分1、(本题5分)以KI 和AgNO 3为原料制备AgI 溶胶时,若AgNO 3过量,试写出AgI 溶胶的胶团结构,并标出胶核、胶粒和胶团。

解:2、(本题5分)反应分子数与反应级数有哪些区别?答:反应分子数是基元反应中反应物的微粒数,正整数,最大为3;反应级数是质量作用定律反应物浓度的幂之和,是实验测定值,可正,可负,可零,可分数;五、计算题50分1、(本题10分)在298K 有电池:Pt(s)│H 2(p ө)│HI (m)│AuI (s)│Au (s) ,已知当HI 浓度m=1×10-4mol·kg -1时,E =0.97V ;当m=3.0 mol·kg -1时,…………………物理化学试卷 共10 页 第 6页E=0.41V,电极Au+│Au(s)的φөAu+/Au=1.68V。

试求:(F=96484.5C·mol-1)(1)写出上述电池的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2)HI溶液的浓度为3.0 mol·kg-1时的γ± ;(3)AuI(s)的活度积Kөsp 。

解:(1)阳极的电极反应:H2(pө)-2e-→2H+(aq) (0.5分)阴极的电极反应:AuI(s)+e-→Au(s)+I-(aq) (0.5分)电池反应:H2(pө)+2AuI(s)==2Au(s)+2HI(aq) (1分)(2)E=φөAuI(s)/Au-φөH+/H2-RT/Flna HI (0.5分) m=1×10-4 mol·kg-1,γ±=1.0,m±=1×10-4 mol·kg-1,a HI=(γ±m±/mө)2=1×10-8 (1分)0.97=φөAuI(s)/Au-8.314×298/96484.5ln1×10-8 (0.5分)φөAuI(s)/Au=0.97-0.025678×9.2103=0.497V (1分) m=3mol·kg-1,m±=3mol·kg-1,a HI=(γ±m±/mө)2 (0.5分)0.41=0.497-0.025678×ln(γ±m±/mө)2 (0.5分)l n(γ±m±/mө)=0.087/2/0.025678=1.694 (0.25分)(γ±m±/mө)=exp(1.694)=5.4412(0.25分)γ± =5.1442mө/ m± =5.4412×1/3.0=1.814(0.5分)(3)φөAuI(s)/Au=φөAu+/Au+ RT/Flna Au+=φөAu+/Au+ RT/FlnKөsp (1分)0.497=1.68+0.025678lnKөsp,lnKөsp= -1.183/0.025678=-46.07 (1分)Kөsp= exp(-46.07)=9.82×10-21 (1分)2、(本题10分)在298K时,以Ag∣AgCl为电极,电解KCl的水溶液,通电前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w(KCl)=1.4941×10-3,通电后在质量为120.99g的阴极部溶液中w(KCl)=1.9404×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