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化学下_期末考试试卷

大学物理化学下_期末考试试卷

武汉理工大学考试试题纸( A 卷)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 下) 专业班级题号 一 二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题分12 4012121212100备注: 学生不得在试题纸上答题(含填空题、选择题等客观题)一.选择题(12分,每题2分)1. 如图:, 在毛细管中装入水,如果在左端加热, 毛细管中的水将( )A. 保持不变B. 向左移动C. 来回移动D. 向右移动2. 将2 滴 K 2[Fe(CN)4]水溶液滴入过量的CuCl 2水溶液中形成亚铁氰化铜正溶液,下列三种电解质聚沉值最大的是A. KBrB. K 2SO 4C. K 4[Fe(CN)6] D . Na 3PO 43. 298K 时,电池反应H 2(g) +21O 2(g) ===H 2O(l) 所对应的电池标准电动势E 1,反应 2 H 2O(l) === 2 H 2(g) + O 2(g) 所对应的电池标准电动势E 2,E 1和E 2的关系为 A. E 2= -2 E 1 B. E 2=2 E 1 C. E 2= - E 1 D. E 2= E 14. 在统计热力学中,若按组成子能否被分辨来对系统分类,那么A. 气体与晶体均属定域子系统B. 气体与晶体均属离域子系统C. 气体属定域子系统,而晶体属离域子系统D.气体属离域子系统,而晶体属定域子系统5. 一定量纯理想气体等温变压时,在分子运动的各配分函数中与压力有关的是: A. 电子运动的配分函数 B. 平动配分函数 C. 转动配分函数 D. 振动配分函数6. 对于任意给定的化学反应A +B −→−2Y ,则在动力学研究中:( )A. 表明它为二级反应B. 表明了它是双分子反应C. 表明了反应物与产物分子间的计量关系D. 表明它为基元反应二.填空题(40分,每空2分)1. 含有0.3 mol ·kg -1KNO 3及0.2 mol ·kg-1的K 2SO 4水溶液的离子强度I =⎽⎽⎽⎽⎽⎽⎽⎽。

物理化学下期末试题

物理化学下期末试题

《物理化学》(下)期末试题闭卷考试 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28分) 1.利用反应A B 生产物质B ,提高温度对产品产率有利,这表明( )A 、E a ,1> E a ,2B 、 E a ,1< E a ,2C 、E a ,1= E a ,2D 、不能确定两者的相对大小2.四种浓度都是0.01mol/kg 的电解质溶液,其中平均活度系数最小的是:( )A 、HClB 、CuCl 2C 、AlCl 3D 、MgSO 43.某反应速率常数k =mol -1·dm 3·s -1,则该反应为( ) A 、一级反应B 、二级反应C 、三级反应D 、零级反应4.在电解池的阴极上,首先发生还原反应的是( ) A 、标准电极电势最大的反应B 、标准电极电势最小的反应C 、析出电势最小的反应D 、析出电势最大的反应5.如图所示,带有活塞的连通管,在两端各吹一个大小不同的肥皂泡,当打开活塞两端连通,最后的状态为( )A 、泡1变大,泡2消失B 、泡1、泡2都消失C 、泡1消失,泡2变大D 、泡1、泡2大小相等6.当电流通过化学电源或电解池时,电极将因偏离平衡而发生极化,如下图。

则( )表示化学电源的阳极,( )表示电解池的阳极。

127.某电池的电池反应可写成:(1) H2(g) + 1/2O2(g) →H2O(l)(2) 2H2(g) + O2(g) →2H2O(l)用E1,E2表示相应反应的电动势,K1,K2表示相应反应的平衡常数,下列各组关系正确的是()A、E1=E2 K1=K2B、E1≠E2K1=K2C、E1=E2K1≠K2D、E1≠E2K1≠K28.一个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25℃和75℃的水中,则毛细管的水面在两不同温度水中上升的高度()A、相同B、无法确定C、25℃水中高于75℃水中D、75℃水中高于25℃水中9.在一个密封的玻璃容器中有着大小不等的两个小水滴,则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会出现的现象是()A、大水珠变小,小水珠变大B、大水珠变大,小水珠变小C、大小水珠的大小都不变D、不能确定10.已知298K时,NH4C1、NaOH、NaCl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分别为1.499×10-2,2. 487×10-2,1.265×10-2S·m2·mol-1,则NH4OH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是:()A、0.277×10-2S·m2·mol-1B、2.931×10-2S·m2·mol-1C、2.253×10-2S·m2·mol-1D、2.721×10-2S·m2·mol-111.已知连串反应A →B →C中,如果需要的是中间产物B,则为得其最高产率应当()A、增大反应物A的浓度B、增大反应速率C、控制适当的反应温度D、控制适当的反应时间12.往AgI负溶胶中分别加入浓度相同的NaCl、CaCl2、AlCl3电解质溶液,其聚沉能力大小顺序为()A、AlCl3>CaCl2> NaClB、CaCl2 >AlCl3>NaClC、NaCl >CaCl2> AlCl3D、NaCl>AlCl3> CaCl213.关于过渡态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渡态理论又叫活化络合物理论B、总反应速率由活化络合物转化成产物的速率决定C、反应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势能是分子间相对位置的函数D、活化络合物能量较反应物能量高,较产物能量低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反应的反应级数总是等于反应分子数。

物理化学__华东理工大学(19)--《物理化学》(下)考试试卷及答案(A)

物理化学__华东理工大学(19)--《物理化学》(下)考试试卷及答案(A)

四、(14 分)
(1) 在 平 衡 的 独 立 子 系 统 中 , 粒 子 的 两 个 能 级 的 能 量 分 别 为 ε1 = 6.1×10−21J 和 ε 2 = 8.4 ×10−21J ,能级的简并度分别为 g1 = 3和 g2 = 5 。试求 300 K 时此两能级上分布的粒子数
第2页
之比 N2 : N1 。已知玻尔兹曼常数 k = 13.81×10−24 J ⋅ K−1 。(7 分) (2) CO 气体分子的转动惯量 I = 1.45 ×10−46 kg ⋅ m2 ,试求 100℃时 CO 分子的转动配分函数
{ } { } 1.2307V, Eo Zn2+ Zn = −0.7630 V , Eo Cl− Hg2Cl2 (s), Hg (l) = 0.2676 V , (∂E ∂T )p =
− 4.29 ×10−4 V ⋅ K−1 。 (1) 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5 分) (2) 求溶液中 ZnCl2的活度 aZnCl2 ;(5 分) (3) 当1mol Zn 发生反应时,求电池反应的 ∆rGm 、 ∆r Sm 、 ∆r H m 。(6 分)
h2 8π 2 Ik
=

(0.6626 ×10−33)2



2
×
1.45
×
10−
46
×
13.81
×
10− 24

K
=
2.777 K
qr
=
T σ Θr
= 373.15 1× 2.777
= 134.4
五、解:(1) σ = σ ∗ − bc , (∂σ / ∂ c)T = −b
Γ (1) 2
⋅ dm3
⋅ s −1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A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A

a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0.001 mol ·kg -1K 3[Fe(CN) 6] 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 (A) 6.0×10-3mol ·kg -1(B) 5.0×10-3mol ·kg -1(C) 4.5×10-3 mol ·kg -1 (D) 3.0×10-3 mol ·kg-12、电导测定应用广泛,但下列问题中哪个是不能用电导测定来解决的( )(A)求难溶盐的溶解度 (B)求弱电解质的解离度(C)求平均活度系数 (D)测电解质溶液的浓度3、298 K 时, 0.005 mol ·kg -1 的 KCl 和 0.005 mol ·kg -1的 NaAc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分别为 γ ±,1和 γ ±,2,则有 ( )(A) γ ±,1= γ ±,2 (B) γ ±,1> γ ±,2 (C) γ ±,1< γ ±,2 (D) γ ±,1≥ γ ±,24、金属与溶液间电势差的大小和符号主要取决于: ( ) (A) 金属的表面性质 (B) 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C)金属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D)金属的本性和溶液中原有的金属离子浓度5、金属活性排在H 2之前的金属离子,如Na + 能优先H +在汞阴极上析出,这是由于:( )(A) φθ(Na +/ Na) < φ θ(H +/ H 2)(B) η (Na) < η (H 2) (C) φ (Na +/ Na) < φ (H +/ H 2) (D) H 2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 以至于φ (Na +/Na) > φ (H +/H 2) 6、已知Λ()K O H m291,2∞=4.89×10-2-12mol m S ⋅⋅,此时(291K)纯水中的m (H +) =m (OH -) =7.8×10-8mol ·kg -1,则该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为( ) (A)3.81×10-9S ·m -1(B )3.81×10-6S ·m -1(C)7.63×10-9S ·m -1(D )7.63×10-6S ·m -17、基元反应体系aA + dD → gG 的速率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d[A]/dt = k A [A]a [D]d ; (B) -d[D]/dt = k D [A]a [D]d ;(C) d[G]/dt = k G [G]g ; (D) d[G]/dt = k G [A]a [D]d 。

学年二学期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学年二学期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学年二学期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攀枝花学院2022-2022学年二学期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题号得分阅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成绩复核题目部分,(卷面共有17题,10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一、填空(6小题,共16.0分)[3.0分]1.计算1mol理想气体在25℃,80kPa下的-=[3.0分]2.已知fH(C6H5Cl,l,298K)=-1065kJ·mol-1;fH(NH3,g,298K)=-4619kJ·mol-1;fH(C6H5NH2,l,298K)=-297kJ·mol-1;fH(NH4Cl,,298K)=-31539kJ·mol-1;则反应C6H5Cl(l)+2NH3(g)==C6H5NH2(l)+NH4Cl()在298K时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rH(298K)=[1.0分]3.双液电池中不同电解质溶液间或不同浓度的同种电解质溶液的接界处存在电势,通常采用加的方法来消除。

[3.0分]4.隔离系统是与环境能量交换及物质交换的体系;封闭系统是与环境能量交换及物质交换的体系;开放系统是与环境能量交换及物质交换的体系。

(选填:有或无)[5.0分]5.在20℃时,C6H6(l)的摩尔体积为88.9cm3,设摩尔体积不随压力而变,则1mol液态苯在20℃时,将压力从0.1MPa加大到10MPa时的G=[1.0分]6.当一根金属Fe棒插入含氧浓度不同的区域,其中处在含氧浓度的那一段金属遭受腐蚀。

二、选择(1小题,共1.0分)[1.0分]1.由A及B双组分构成的α和β两相系统,则在一定T,p 下物质A由α相自发向β相转移的条件为:()。

(1)(2)(3);;三、是非(1小题,共1.0分)[1.0分]1.垂直插入汞槽中一支干净的玻璃毛细管,当加热使汞的温度升高时,毛细管中汞柱会上升。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A卷答案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A卷答案
2009~2010 学年度第二学期《物理化学》期末测试(A 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 填 空 题 ( 每 小 题 2 分 , 共 30 分 )
1、 阴极,阳极 2、 相同;不同 (或填“是”“否”)
3、 4、 φ =φΦ- RT/F lnα1 5、 一定温度下,氢气的分压为标准压力,氢离子活度为 1 6、 正,氧化态 7、 红,蓝 8、 ﹦﹥ 9、 发生有效碰撞的两个相撞分子的相对平动能在连心线上的分量所必须超过的临界值; Ea=Ec+1/2 RT 10、 一 11、 12、 13、 14、 15、 1:2:3 12.5% k=A exp(-Ea/RT) ;A、Ea 较高 势能;势能面
ln
c A,0 cA
kt
lncA=-kt+lncA,0 (1-0.0979 所以 k=0.0979 h-1 ②t1
2
ln 2 =0.693/0.0979 h-1=7.08 h k
③t=1/k ln
c A,0 cA
=( -0.14 - ln0.37)/ 0.0979 h-1=8.68 h
Λm∞(HAc)= Λm∞(HCl)+ Λm∞(NaAc)- Λm∞(NaCl)
二 、 选 择 题 ( 每 小 题 2 分 , 共 36 分 )
C B D CA ABDBB CADBB DCC
三 、 判 断 题 ( 每 小 题 1 分 , 共 10 分 )
对 错 对 错 错 错 对 对 错 对
四 、 解 答 题 ( 每 小 题 6 分 , 共 24 分 )
第 1 页 共 2 页
电池反应 2H2(p1) + O2(p2) = 2H2O(l) - (3)Cd(s)︱Cd2+ (a1)‖I (a2)︱I2(s),Pt - 验证:左边负极氧化 Cd(s)- 2e = Cd2+ (a1) - - 右边正极还原 I2(s)+ 2e = 2 I (a2) - 电池反应 Cd(s) + I2(s) = Cd2+ (a1) + 2I (a2) 2、证:d[CH4]/dt= k2 [CH3][H2] + k3 [C2H6] [H] 由稳态近似,d[H]/dt= k2 [CH3][H2] - k3 [C2H6] [H] =0 (1)+ (2):d[CH4]/dt=2 k2 [CH3][H2] 因为 K=[CH3] 2/ [C2H6] ,即[CH3] =K1/2[C2H6]1/2 代入(3),即得 d[CH4]/dt=2k2K1/2[C2H6]1/2[H2] (1) (2) (3) (1.5 分) (1.5 分) (1 分) (1.5 分) (0.5 分)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15、对大分子溶液发生盐析的现象,不正确的说法是 ( ) A、加入大量电解质才能使大分子化合物从溶液中析出 B、盐析过程与电解质用量无关 C、盐析的机理包括电荷中和去极化两个方面 D、电解质离子的盐析能力与离子价态关系不大
《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试卷本卷共 8 页第 2 页
得分 评卷人 复核人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6、溶胶粒子的半径在
之间
得分 评卷人 复核人 三、证明题(共 10 分)
对于级数相同的两平行反应: 若总反应的活化能为 E,试证明:
《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试卷本卷共 8 页第 3 页
《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试卷本卷共 8 页第 4 页
得分 评卷人 复核人 四、计算题(共 50 分)
1、298K 时,当 H2SO4 溶液的浓度从 0.01 mol·kg-1 增加到 0.1 mol·kg-1 时, 其电导率κ将_____________和摩尔电导率Λm______________。(填增加、 减少或不变)
2、有浓度都是 0.01 mol·kg-1 的 KCl,CaCl2,Na2SO4 和 AlCl3 四个电解质溶 液,其中平均活度系数γ±最大的是______溶液;最小的是_______溶液。
)
(A) 只有基元反应的级数是正整数 ; (B) 反应级数不会小于零 ;
(C) 催化剂不会改变反应级数 ;
(D) 反应级数都可以通过实验确定
8、有相同初始浓度的反应物在相同的温度下,经一级反应时,半衰期为 t1/2 ;若
经二级反应,其半衰期为 t1/2',那么:(
)
(A) t1/2 = t1/2' ; (B) t1/2 > t1/2' ; (C) t1/2 < t1/2' ; (D) 两者大小无法确定

物化期末模拟试卷

物化期末模拟试卷

《物理化学》(下)模拟考试(一)(120分钟)姓名学号分数一、选择(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填写在答题纸上)1.下列电解质溶液中不能用外推法求极限摩尔电导率的是(B )A: HCl B:HAc C: NaAc D: NaOH2.KCl溶液中,氯离子的迁移数是0.505,该溶液中钾离子的迁移数为(A)A: 0.495 B: 1 C: 0.505 D: 无法确定3.发生极化时,两电极的电极电势发生如下变化:(A)A: φ阳变大,φ阴变小B: φ阳变小,φ阴变大C: 两者都变大D: 两者都变小4.定温定压下液体在固体表面的铺展过程是(A)A: 表面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过程B: 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增大的过程C: 表面吉布斯自由能不变的过程D: 表面积缩小的过程5.关于表面活性剂,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 都有亲水基和憎水基B: 能在水中形成胶束C: 能在界面上定向排列D: 能使溶液的表面张力增加6.憎液溶胶有如下特性:(D)A: 是均相系统B: 胶粒的直径大于100nm C: 胶粒可透过半透膜 D: 胶粒带电7. 关于气固吸附的规律,以下表述中错误的是( C )A: 吸附过程一般是放热过程B: 物理吸附可逆性强,化学吸附可逆性差 C: 物理吸附选择性强,化学吸附选择性差 D: 物理吸附多为多层吸附,化学吸附多为单层吸附8. 以KI 为稳定剂,一定量的AgI 溶胶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电解质溶液,能够使溶胶完全聚沉所需电解质的物质的量最小者为( D ) A: KNO 3 B: NaNO 3 C: Mg(NO 3)2 D: La(NO 3)3 9. 微小晶体与普通晶体相比较,哪一性质是不正确的( C )A: 微小晶体的蒸气压较大 B: 微小晶体的熔点较低 C: 微小晶体的溶解度较小 D: 微小晶体的化学势较高10. 某燃料电池的反应为H 2+O 2(g)→12H 2O(g),在400.15K 时△r H m 和△r S m 分别为-251.6 kJ ·mol -1和-50 J ·K -1·mol -1,则该电池的电动势为:( B ) (A )1.2V (B )2.4V (C )1.4V (D )2.8V二、填空1. 某电解质溶液中,两平行电极浸入溶液的横截面积2cm 2,距离0.75cm ,溶液电阻200Ω,则电导率为 0.1875 S ·m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1)(时间120分钟)1、0.001 mol ·kg -1 K 3[Fe(CN) 6] 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A) 6.0×10-3 mol ·kg -1 (B) 5.0×10-3 mol ·kg -1 (C) 4.5×10-3 mol ·kg -1 (D) 3.0×10-3 mol ·kg -12、电导测定应用广泛,但下列问题中哪个是不能用电导测定来解决的( )(A)求难溶盐的溶解度 (B)求弱电解质的解离度 (C)求平均活度系数 (D)测电解质溶液的浓度3、298 K 时, 0.005 mol ·kg -1 的 KCl 和 0.005 mol ·kg -1 的 NaAc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分别为 γ ±,1和 γ ±,2,则有 ( ) (A) γ ±,1= γ ±,2 (B) γ ±,1> γ ±,2 (C) γ ±,1< γ ±,2 (D) γ ±,1≥ γ ±,24、金属与溶液间电势差的大小和符号主要取决于: ( )(A) 金属的表面性质 (B) 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 (C)金属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D)金属的本性和溶液中原有的金属离子浓度5、金属活性排在H 2之前的金属离子,如Na + 能优先H +在汞阴极上析出,这是由于:( )(A) φθ(Na +/ Na) < φ θ(H +/ H 2) (B) η (Na) < η (H 2)(C) φ (Na +/ Na) < φ (H +/ H 2)(D) H 2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 以至于φ (Na +/Na) > φ (H +/H 2)6、已知Λ()K O H m 291,2∞=4.89×10-2-12mol m S ⋅⋅,此时(291K)纯水中的m (H +) =m (OH -) =7.8×10-8 mol ·kg -1,则该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为( )(A)3.81×10-9 S ·m -1 (B )3.81×10-6 S ·m -1(C)7.63×10-9 S ·m -1 (D )7.63×10-6 S ·m -17、基元反应体系aA + dD → gG 的速率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d[A]/dt = k A [A]a [D]d ; (B) -d[D]/dt = k D [A]a [D]d ; (C) d[G]/dt = k G [G]g ; (D) d[G]/dt = k G [A]a [D]d 。

学院: 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8、某反应速率常数k = 2.31 ×10-2mol-1·dm3·s-1,反应起始浓度为1.0 mol·dm-3,则其反应半衰期为:( )(A) 43.29 s ;(B) 15 s ;(C) 30 s ;(D) 21.65 s 。

9、反应A + B →C + D的速率方程为r = k[A][B] ,则反应:( )(A) 是二分子反应;(B) 是二级反应但不一定是二分子反应;(C) 不是二分子反应;(D) 是对A、B 各为一级的二分子反应。

10、有关绝对反应速率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分子组实际经历途径中每个状态的能量都是最低;(B) 势能垒是活化络合物分子在马鞍点的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能量之差;(C) 活化络合物在马鞍点的能量最高;(D)反应分子组越过马鞍点后可能返回始态。

11、在低于室温的温度下,在固体表面上的气体吸附一般是什么形式:( )(A) 形成表面化合物;(B) 化学吸附;(C) 液化;(D) 物理吸附。

12、由气体碰撞理论可知,分子碰撞次数:( )(A) 与温度无关;(B) 与温度成正比;(C) 与绝对温度成正比(D) 与绝对温度的平方根成正比。

13、同一体系,比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张力都用γ表示,它们 ( )A、物理意义相同,数值相同B、量纲和单位完全相同C、物理意义相同D、前者是标量,后者是矢量,数值相同,单位不同14、在空间轨道站中,漂浮着一个足够大的水滴,当用一内壁干净、外壁油污的毛细管接触水滴时: ( )A、水不进入毛细管B、水进入毛细管并达到一定高度C、水进入直到毛细管另一端D、水部分进入并从另一端出来,形成两端有水球15、涉及溶液表面超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溶液表面发生吸附后表面自由能增加;(B) 溶质的表面张力一定小于溶剂的表面张力;(C) 定温下,表面张力不随浓度变化时,浓度增大,表面超量不变;(D) 饱和溶液的表面不会发生吸附现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在10cm3 1mol·dm-3 KOH溶液中加入10 cm3水,其电导率将__________,摩尔电导率将_________________(填入增加、减小、不能确定)。

2、测定电解质溶液电导时必须采用________电源, 以防止________。

3、60 Co广泛用于癌症治疗, 其半衰期为5.26 a (年), 则其蜕变速率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 某医院购得该同位素20 mg, 10 a后剩余______________ mg。

4、平行反应的总速率是所有平行发生的反应速率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决速步是平行反应中反应速率最(填快,慢)的一个。

5、当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将发生drdc0, 吸附。

三、证明题(共10分)气相反应的机理为试证:四、计算题(共50分)1、(10分)电池:Ag│AgCl(s)│KCl(aq)│Hg2Cl2(s)│Hg(l) 在 298 K 时的电动势E =0.0455 V,(∂E/∂T )p = 3.38×10-4 V·K-1,写出该电池的反应,并求出∆r H m,装订线内不要答题r S m及可逆放电时的热效应Q r。

3、(10分)反应的速率方程为(1);300 K下反应20 s后,问继续反应20 s后(2)初始浓度同上,恒温400 K下反应20 s后,,求活化能。

4、(10分)求在283K时,可逆地使纯水表面增加1.0m2的面积,吸热0.04J。

求过程的△G、W、△U、△H、△S和△F各为多少?已知该温度下纯水的表面自由能为0.074J·m-2。

5、(10分)在 101.325kPa 外压,100℃的水中产生一个半径为 10-5m 的小气泡。

已知该温度下水的表面张力为58.85×10-3N·m-1,密度1000kg·m-1,饱和蒸气压为 101.325kPa,摩尔质量 M = 18.02×10-3kg·mol-1。

求:(1)小气泡内水的饱和蒸气压;(2)小气泡内水的附加压力;物理化学(下册)3卷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一、单项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1、A2、C3、A4、D5、D6、B7、C8、A9、B10、D 11、D 12、D 13、D 14、C 15、C二、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1、减小,增加2、交流,极化3、k =0.1318 a-1 5.4 mg4、加和, 快5、<,正三、证明题(共10分)证明:应用稳态近似法(2分) (2分) 装订线内不(2分)(2分)(2分)四、计算题(共50分)1、(10分)电池反应: Ag(s) + (1/2)Hg2Cl2(s) = AgCl(s) + Hg(l) (2分)∆r Hθm= -zF[E- T(∂E/∂T)p]=-96500×(0.0455-298×3.38×10-4)= -5329 J·mol-1 (3分)∆r Sθm= zF(∂E/∂T)p=96500×3.38×10-4 = 32.61 J·K-1·mol-1 (3分) Q r=T∆r S m=298×32.61=9718 J·mol-1 (2分)2、(10分)电池反应:HgO(s)+ H2(Pθ) = Hg(l) + H2O(l) (1)已知:H2(g) + 1/2 O2(Pθ) = H2O(l) (2)(1)-(2): HgO(s)= Hg(l) + 1/2 O2(g) (3) (2分)∆r Gθm (3) = ∆rGθm(1) - ∆rGθm(2) (2分∆r Gθm (1)=-ZEF=-2×96500×0.9265=-178.81 kJ·mol-1 (2分)∆r Gθm(2)= ∆r Hθm(2)-T∆r Sθm(2)=[-285.85-298×(70.08-130.7-205.1/2)×10-3] kJ·mol-1=-237.22 kJ·mol-1∆r Gθm(3)=-178.81+237.22=58.42 kJ·mol-1 (2分)∆r Gθm(3) = -RT ln Kθ得Kθ=5.748×10-11 =[p(O2)/pθ]1/2p(O2)=(Kθ)2×pθ=(5.748×10-11)2×101325Pa=3.348×10-16 Pa (2分)3、(10分)反应过程中,A和B有数量关系,方程化为(2分)(3分) (2)400 K下(2分)(3分)4、(10分)220.074 1.00.074G dA J m m J γ-==⋅⨯= 5分0.074f W G J =-=- 1分0.074F G J == 1分10.04(0.074)0.114U Q W J J J =-=--= 1分 .0.114H U J == 1分41(0.1140.074)2831.4110H G JS T KJ K ----===⨯⋅ 1分 5、(10分)(1)开尔文公式:RTr Mp p r ρσ2ln =m)(-10×373K ×mol K 8.3145J ×m 1000kg mol kg 10×18.02×m N 10×58.85×25-1-1-3--1-3-1-3⋅⋅⋅⋅⋅= = - 6.839×10-56分 p r = 0.9999× p = 0.9999×101.325kPa = 101.315 kPa (2)附加压力由拉普拉斯 (Laplace)方程计算:m 10m N 1085.5822513----⋅⨯⨯==r p σ∆= -11770Pa 4分2、(10分)根据下列在298K 和p θ下的数据,计算HgO(s)在该温度时的分解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