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试卷A分析
物理化学(下)考试卷A及答案 苏大

物理化学(下)样卷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98K ,当H 2SO 4溶液浓度从0.01mol ⋅ kg -1增加到0.1mol ⋅ kg -1时,其电导率 κ 和摩尔电导率 Λm 将: ( )(A )κ 减小,Λm 增加 (B )κ 增加,Λm 增加(C )κ 减小,Λm 减小 (D )κ 增加,Λm 减小2、下列对原电池的描述哪个是不准确的? ( )(A )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 )电池内部由离子输送电荷(C )在电池外线路上电子从阴极流向阳极(D )当电动势为正值时电池反应是自发的3、在用对消法测定电池的电动势时,通常必须用到: ( )(A )标准氢电极 (B )甘汞电极(C )标准电池 (D )活度为1的电解质溶液4、一个电池反应确定的电池,电动势E 值的正负可以用来说明: ( )(A )电池是否可逆 (B )电池反应是否已达平衡(C )电池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 (D )电池反应的限度5、某燃料电池的反应为:H 2(g) + 1/2O 2(g) = H 2O(g),在400K 时的m r H ∆和m r S ∆分别为- 251.6 kJ ⋅ mol -1和- 50 J ⋅ K -1 ⋅ mol -1,则该电池的电动势为 ( )(A )1.2V (B )2.4V (C )1.4V (D )2.8V6、已知ϕ o ( Fe 2+ / Fe ) = - 0.4402V , ϕ o ( Cd 2+ / Cd ) = - 0.4029V , 将金属铁粉和镉粉丢入含Fe 2+ ( 0.1mol ⋅ kg -1 )和Cd 2+ ( 0.001mol ⋅ kg -1 )的溶液中,铁粉和镉粉是否会溶解:( )(A )铁粉和镉粉皆会溶解 (B )铁粉和镉粉皆不会溶解(C )铁粉溶解、镉粉不溶 (D )镉粉溶解、铁粉不溶7、常用的甘汞电极的电极反应:Hg 2Cl 2(s) + 2e - = 2Hg(l) + 2Cl -(aq),设饱和甘汞电极、摩尔甘汞电极和0.1mol ⋅ dm -3 甘汞电极的电极电势相应地为ϕ 1、ϕ 2、ϕ 3,则298K 时,三者之相对大小是 ( )(A )ϕ 1 > ϕ 2 > ϕ 3 (B )ϕ 1 < ϕ 2 < ϕ 3(C)ϕ2 > ϕ1 > ϕ3 (D)ϕ3 > ϕ1 = ϕ28、两半电池之间使用盐桥测得电动势为0.059V,当盐桥拿走,使两溶液接触,这时测得电动势为0.048V,则液接电势值为:()(A)- 0.011 V (B)0.011 V (C)0.107 V (D)- 0.107V9、测定溶液的pH值的最常用的指示电极为玻璃电极,它是()(A)第一类电极(B)第二类电极(C)氧化还原电极(D)氢离子选择性电极10、用铜电极电解CuCl2的水溶液,在阳极上会发生:()(A)析出氧气(B)析出氯气(C)析出铜(D)铜电极溶解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测定电解质溶液电导时必须采用_________电源,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化学__华东理工大学(19)--《物理化学》(下)考试试卷及答案(A)

四、(14 分)
(1) 在 平 衡 的 独 立 子 系 统 中 , 粒 子 的 两 个 能 级 的 能 量 分 别 为 ε1 = 6.1×10−21J 和 ε 2 = 8.4 ×10−21J ,能级的简并度分别为 g1 = 3和 g2 = 5 。试求 300 K 时此两能级上分布的粒子数
第2页
之比 N2 : N1 。已知玻尔兹曼常数 k = 13.81×10−24 J ⋅ K−1 。(7 分) (2) CO 气体分子的转动惯量 I = 1.45 ×10−46 kg ⋅ m2 ,试求 100℃时 CO 分子的转动配分函数
{ } { } 1.2307V, Eo Zn2+ Zn = −0.7630 V , Eo Cl− Hg2Cl2 (s), Hg (l) = 0.2676 V , (∂E ∂T )p =
− 4.29 ×10−4 V ⋅ K−1 。 (1) 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5 分) (2) 求溶液中 ZnCl2的活度 aZnCl2 ;(5 分) (3) 当1mol Zn 发生反应时,求电池反应的 ∆rGm 、 ∆r Sm 、 ∆r H m 。(6 分)
h2 8π 2 Ik
=
(0.6626 ×10−33)2
8π
2
×
1.45
×
10−
46
×
13.81
×
10− 24
K
=
2.777 K
qr
=
T σ Θr
= 373.15 1× 2.777
= 134.4
五、解:(1) σ = σ ∗ − bc , (∂σ / ∂ c)T = −b
Γ (1) 2
⋅ dm3
⋅ s −1
物理化学期末试卷A.doc含答案

学院试卷系别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密………………………………封………………………………线………………………………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专业级物理化学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得分评卷人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1.如图,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浸入电阻丝,通电一段时间,通电后水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高,今以电阻丝为体系有:(C)(A) W =0,Q <0,∆U <0 (B). W>0,Q <0,∆U >0(C) W <0,Q <0,∆U >0 (D). W <0,Q =0,∆U >02.在等压下,进行一个反应A + B = C,若∆r H m > 0,则该反应一定是:( D)(A) 吸热反应(B) 放热反应(C) 温度升高(D) 无法确定。
3.下列各式哪个表示了偏摩尔量:(A)4.关于吉布斯函数G, 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 ΔG≤W'在做非体积功的各种热力学过程中都成立(B) 在等温等压且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下, 对于各种可能的变动, 系统在平衡态的吉氏函数最小(C) 在等温等压且不做非体积功时, 吉氏函数增加的过程不可能发生(D) 在等温等压下, 一个系统的吉氏函数减少值大于非体积功的过程不可能发生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A) 水的三相点的温度是273.15K,压力是610.62 Pa (B) 三相点的温度和压力仅由系统决定,不能任意改变6.恒温下某氧化物分解反应:AO 2(s) = A(s) + O 2(g) 的平衡常数为K p (1),若反应2AO 2(s) = 2A(s) + 2O 2(g) 的平衡常数 K p (2),则:(D)(A) K p (1) > K p (2) (B) K p (1) < K p (2) (C) K p (1) = K p (2) (D) 有的 K p (1) > K p (2),有的 K p (1) < K p (2) 7.由A 及B 二种液体组成理想溶液,A 、B 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p *A 、p *B ,x 为液相组成,y 为气相组成,若p *A > p *B ( * 表示纯态),则:(D )(A) x A > x B (B) x A > y A (C) 无法确定 (D) x A < y A8.某高压容器中盛有的气体可能是O 2、Ar 、CO 2、NH 3中一种,在298K 时由5dm 3 绝热可逆膨胀到6dm 3,温度降低21K ,则容器中的气体是:( A )(A) O 2 (B) CO 2 (C) NH 3 (D) Ar9.可逆热机的效率最高,因此由可逆热机带动的火车:(B )(A) 跑的最快 (B) 跑的最慢 (C) 夏天跑的快 (D) 冬天跑的快 10.求任一不可逆绝热过程的熵变dS ,可以通过以下哪个途径求得?(C )(A) 始终态相同的可逆绝热过程。
《物理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物理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得分1评卷人、填空题(旬小题2分,共20分)l、状态函数可分为两类:其数值在系统中具有加和性的是,请举三个这类函数的例子;其数值取决于系统自身而与系统中物质数量无关的是,请举三个这类函数的例子。
2、写出Joul e-T homson系数的定义式:该气体经节流过程后,随压力降低,温度3、可逆热机的效率与两热源温度的关系是逆热机去牵引机车,机车的速度将会是。
若Joule-T homson系数大千O,则。
;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前提下,用可。
4、Zn与稀硫酸作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别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所放出的热量进行比较,前者后者。
(填"<"、">"或"=")5、NH4C l(s)在真空容器中分解生成NH3(g)和HC I(g)达平衡,该系统的组分数为,相数为,自由度数为。
6、某分解反应为A(s)= 2B(g)+C(g) , 气体视为理想气体,其标准平衡常数K o与解离压力P 之间的关系是7、双变量体系的热力学基本公式:dU= PdV ; dG= VdP。
8、在200°C和25°C之间工作的卡诺热机,其效率为%。
9、纯物质混合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时,I:::.V 0, I:::. . H 0, I:::. S 0, I:::. Gmix mix mix mix 0。
(填“<“、">"或'=")是系是10、理想气体反应,标准平衡常数K汇与用分压表示的经验平衡常数K之间的关系;标准平衡常数K臼与用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经验平衡常数K之间的关。
得分1评卷人1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l、某气体的压缩因子z> 1, 表示该气体比理想气体( )(A)容易压缩(B)不易压缩(C)容易液化(D)不易液化2、关千气体的隙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气体隙流速度与摩尔质量的平方根成正比CB)隙流定律可以用来求气体的摩尔质噩CC)利用隙流作用可以分离摩尔质量不同的气体CD)气体分子运动论是隙流定律的理论依据()3、系统从一个状态经不可逆过程到达另一状态,系统的�sc )(A)大千零(B)小千零CC)等千零(D)无法确定4、碳酸钠和水可以形成Na 2C03·H 20,Na 2C03·7H 20, N a 2C03·10H 20三种水合物,在101.3kPa 时该物系共存的相数最多为(A) 2 (B) 3 (C) 45、常压下-l0°C过冷水变成-l0°C 的冰,此过程的(A)�G <O ,�H>O (C)�G=O ,�H =O CB) Li G >O ,LiH >O (D) Li G <O ,LiH <O(D) 5 ()6、A、B 两组分的气液平衡T-x 图上,有-最低恒沸点,恒沸物组成为X A =Q.7。
物理化学试卷(A)含答案

物理化学试卷(A)2006.6班级 学号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共8题16分)1.101.325kPa ,-5℃时,H 2O(s)−−→H 2O(l),其体系熵变: ()(A)Δfus S 体系>0(B)Δfus S 体系<0(C)Δfus S 体系≤0(D)Δfus S 体系=0 2.有关化学势与物质流动方向的关系中下述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 )重结晶制取纯盐过程中,析出的纯盐的化学势与母液中该盐的化学势相等(B )糖溶于水过程中,固体糖的化学势大于溶液中糖的化学势(C )自然界中,风总是从化学势高的地域吹向化学势低的地域(D )自然界中,水总是从化学势高的高地流向化学势低的低地3.已知某反应的级数为一级,则可确定该反应一定是:()(A)简单反应(B)单分子反应(C)复杂反应(D)上述都有可能4.对于物理吸附的描述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A)吸附力来源于范德华力,其吸附一般不具有选择性(B)吸附层可以是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C)吸附热较小(D)吸附速度较小5.下述说法哪一种不正确?()(A)理想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后,其内能变化为零(B)非理想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后,其内能变化不一定为零(C)非理想气体经绝热膨胀后,其温度一定降低(D)非理想气体经一不可逆循环,其内能变化为零6.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高度相同的糖水(A)和纯水(B)。
经历若干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A)A 杯高于B 杯(B)A 杯等于B 杯(C)A 杯低于B 杯(D)视温度而定7.若298K 时,8.834p K =$,则当p (NO 2)=1kPa,p (N 2O 4)=10kPa 时,反应将:() (A )向生成N 2O 4方向进行(B )向生成NO 2方向进行(C )反应恰好达到平衡(D )不能判断其进行的方向8.物质A 发生两个一级平行反应Ak 1B ,A k 2C ,设两反应的指前因子相近且与温度无关,若E 1>E 2,则有:()(A)k 1>k 2(B)k 2>k 1 (C)k 2=k 1(D)无法比较k 1,k 2的大小二、填空题(共3题9分)1.在下列反应历程中(P 是最终产物,C 是活性中间物) A+B k 1C(1)C k2A+B(2)Ck3P(3)如果k2>>k3,则生成P的速率方程d[P]/d t= 。
2007-2008学年第1学期化学系化学专业《物理化学(2)》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评分标准

考生承诺:我知道并遵守学院有关考试的规章制度,且承担因考试违纪、作弊引起的一切后果――――――――――――――――――――――――――○―――――――――――――――――――――――――――――○―――――――――――――――――――――――――――――――――○―――――――――――――――――――――――――――――――――――2007-2008学年第1学期化学系化学专业《物理化学(2)》期末考试试卷(A )一、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1.298K 时,当H 2SO 4溶液的浓度从0.01 mol·kg -1增加到0.1 mol·kg -1时,其电导率κ将 ,摩尔电导率Λm _ 。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固体能被液体润湿时,则 。
3.某化合物与水相作用时,该化合物初浓度为1 mol •dm -3,1 h 后其浓度为0.8 mol •dm -3,2 h 后其浓度为0.6 mol •dm -3,则此反应的反应级数为 ,此反应的反应速率系(常)数k =。
4.电导率κ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98 K 时,已知φθ(Fe 3+,Fe 2+)=0.77 V, φθ(Sn 4+,Sn 2+)=0.15 V,当这两个电极组成自发电池时, E ϑ为 V 。
6.在KI 溶液中加入稍过量AgNO 3溶液,得到溶胶的胶团结构可表示为:。
7.丁达尔现象是光的 所引起的,其强度I 与入射光波长λ 。
二、单项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填入括号内)1.下列溶液中,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 ) (A) 0.001 mol·kg -1 KCl (B) 0.001 mol·kg -1 KOH (C) 0.001 mol·kg -1 HCl (D) 1.0 mol·kg -1 KCl2.某一反应在有限时间内可反应完全,所需时间为c 0/k ,该反应级数为:( )(A) 零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三级3.一个化学体系吸收了光子之后,将引起下列哪种过程:( )(A) 引起化学反应 (B) 产生荧光 (C) 发生无辐射跃迁 (D) 过程不能确定4.在低于室温的温度下,在固体表面上的气体吸附一般是什么形式:( )(A) 形成表面化合物 (B) 化学吸附 (C) 液化 (D) 物理吸附 5.电极AgNO 3(m 1)|Ag(s)与ZnCl 2(m 2)|Zn(s)组成电池时,可作为盐桥的是: ( )(A) KCl (B) NaNO 3 (C) KNO 3 (D) NH 4Cl6.下图描述了原电池和电解池中电极的极化规律, 其中表示原电池阳极的是:( )(A) 曲线1 (B) 曲线2 (C) 曲线3 (D) 曲线47.雾属于分散体系,其分散相是:( )(A)液体 (B)气体 (C) 固体 (D) 气体或固体8.Tafel 公式 η =a+blg j 的适用范围是 : ( )(A) 仅限于氢超电势 (B) 仅限于j ≅ 0, 电极电势稍有偏差的情况(C) 仅限于阴极超电势, 可以是析出氢, 也可以是其他 (D) 可以是阴极超电势, 也可以是阳极超电势9.电解金属盐的水溶液时, 在阴极上 : ( )(A) 还原电势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B) 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代数和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C) 还原电势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D) 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和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10.有相同初始浓度的反应物在相同的温度下,经一级反应时,半衰期为t 1/2 ;若经二级反应,其半衰期为t 1/2',那么:( )(A) t 1/2 = t 1/2' (B) t 1/2 > t 1/2' (C) t 1/2 < t 1/2' (D) 两者大小无法确定考生承诺:我知道并遵守学院有关考试的规章制度,且承担因考试违纪、作弊引起的一切后果――――――――――――――――――――――――――○―――――――――――――――――――――――――――――○―――――――――――――――――――――――――――――――――○―――――――――――――――――――――――――――――――――――11.弯曲液面产生附加压力,凸面下的附加压力ΔP :( )(A) ΔP>0 (B) ΔP <0 (C) ΔP=0 (D) ΔP ≥012.纯液体温度升高时,表面张力 ( )(A) 随温度升高指数增大 (B) 随温度升高线性降低 (C) 随温度呈对数变化 (D) 不变13.憎液溶胶在热力学上是: ( )(A) 不稳定、可逆的体系 (B) 不稳定、不可逆体系 (C) 稳定、可逆体系 (D) 稳定、不可逆体系14.一贮水铁箱上被腐蚀了一个洞,今用一金属片焊接在洞外面以堵漏,为了延长铁箱的寿命,选用哪种金属片为好? ( )(A) 铜片 (B) 铁片 (C) 镀锡铁片 (D) 锌片15.已知298K 下,电极反应所对应的标准电极电势如下:Sn 4++4e==Sn,φϑ1 =a ;Sn 2++2e== Sn, φϑ2=b ;Sn 4+ +2e==Sn 2+,φϑ3=c, 则:( )(A) c =a-b (B)c =a -2b (C)c =2a-b (D) c=2b-a16. 按碰撞理论,气相双分子反应的温度升高能使反应速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 )碰撞频率增大 (B )活化分子数增加 (C )碰撞数增加 (D )活化能降低17.298 K 时, 0.005 mol ·kg -1 的 KCl 和 0.005 mol ·kg -1的 NaAc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分别为 γ ±,1和 γ ±,2,则有 ( )(A) γ ±,1= γ ±,2 (B) γ ±,1> γ ±,2 (C) γ ±,1< γ ±,2 (D) γ ±,1≥ γ ±,2 18.下列电池的电动势与氯离子活度无关的是:( )(A) Zn| ZnCl 2(aq)| Cl 2(p ),Pt (B) Zn| ZnCl 2(aq)| KCl (aq)| AgCl,Ag (C) Ag,AgCl| KCl(aq)| Cl 2(p ),Pt (D) Pt,H 2( p )| HCl (aq)| Cl 2(p ),Pt 19.铅蓄电池放电时,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A) 2H + + 2e -→H 2 (B) Pb →Pb 2+ + 2e -(C) PbSO 4 + 2e -→Pb + SO 42- (D) PbO 2 + 4H + + SO 42- + 2e -→PbSO 4 + 2H 2O20. 科尔劳乌施(Kohlransch)从实验中总结出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与其浓度成线性关系,c A m m -=∞ΛΛ,这一规律适用于:( )(A )弱电解质的稀溶液 (B )强电解质的稀溶液 (C )无限稀溶液 (D )浓度为1mol·dm -3的溶液三、多项选择题(共9分,每小题3分,选项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将其填入括号内,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下列哪些电池的电池反应不是2Cu += Cu 2++ Cu(s) ( )(A) Pt|Cu 2+,Cu +||Cu +|Cu(s) (B) Pt|Cu 2+,Cu +||Cu 2+|Cu(s) (C) Cu(s)|Cu +||Cu 2+,Cu +|Pt(D) Cu(s)|Cu +||Cu 2+|Cu(s) (E) Cu(s)|Cu 2+||Cu +|Cu(s)2.酶催化的主要优点是: ( )(A) 选择性不高 (B) 极易受酶杂质影响 (C) 催化活性低 (D) 对温度反应迟钝 3.要使A + 与 B +两种离子共同在阴极析出,形成合金镀层,其条件是:( )(A)φ析出(A) > φ析出(B) (B) φ析出(A) < φ析出(B) (C) φ平衡(A) =φ平衡(B) (D)φ析出(A)≈φ析出(B) (E) φ平衡(A) - η(A) =φ平衡(B) - η(B)四、推导题(共10分)设乙醛热分解CH 3CHO →CH 4 + CO 是按下列历程进行的:CH 3CHO −→−1k CH 3· + CHO; CH 3· + CH 3CHO −→−2k CH 4 + CH 3CO·(放热反应) CH 3CO·−→−3k CH 3· + CO ; CH 3· + CH 3·−→−4k C 2H 6 。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物化试卷A-1答案及评分标准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物化试卷A—1答案及评分标准天津大学2006,2007第一学期物化A—1答案及评分标准制作人:审核: 考试日期:一、填空(每空1分,16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d a a a b a a d d d c d a cb二(判断题(每空1分10分,以”Y"、或”N"填入试卷末表格中)1 2 3 4 5 6 7 8 9 10 Y N Y N N N N Y Y N三、计算题(18分)解:题给过程可以表示为n=4molHO(l) 100? 101325Pa HO(g) 22因始末态处于平衡态,故此过程为恒温、恒压可逆相变过程。
-1 Q=ΔH=nΔH=4mol×40(64KJ?mol vapm =162(56KJ (6分)W=—(v—v)=-PV=—nRT glg=—(4×8(314×373(15)J=—12(409KJ (3分)ΔU=Q+W=ΔH—nRT=150(15KJ (3分)3 ΔS=ΔH/T=162(56×10J/373(15K=435(64J/K (3分)ΔG=ΔH—TΔS=0 (3分)四、计算题(12分)解: 25?,1atm, HO(g)?HO(l)(ΔG) 22?ΔG ?ΔG 1 325?,0。
03126atm, HO(g)?HO(l) 22(6分)(6分)五、计算题(24分)Θ*解:1。
CHOH(g)(p=100Kpa) — CHOH(g)(p=16(587KPa)- CHOH333Θ*(l)(p=16(587KPa)-—CHOH(l)(p=100Kpa) 3?—200.7—(—110。
5)=-90.18KJ (3分)ΔH(1分)—1=-332.03J.K (4分)=—29.19KJ(4分)2.设计下列过程:利用上述数据直接计算,,90。
09-10学年第2学期物理化学试卷A评分标准

(勤奋、求是、创新、奉献)2009~2010 学年第2 学期考试试卷主考教师:徐菁利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物理化学(一)》课程试卷A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本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宏观过程:(1) 101325 Pa, 273 K 下冰融化为水(2) 电流通过金属发热(3) 往车胎内打气(4) 水在101325 Pa, 373 K 下蒸发可看作可逆过程的是:( A )(A) (1),(4) (B) (2),(3)(C) (1),(3) (D) (2),(4)2、对于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有下述四种理解:(1) 状态一定,热力学能也一定(2) 对应于某一状态的热力学能是可以直接测定的(3) 对应于某一状态,热力学能只有一个数值,不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值(4) 状态改变时,热力学能一定跟着改变其中正确的是:( D )(A) (1),(2) (B) (3),(4)(C) (2),(4) (D) (1),(3)3、当体系将热量传递给环境之后,体系的焓:( D )(A) 必定减少(B) 必定增加(C) 必定不变(D) 不一定改变4、1 mol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始态p1= 202 650 Pa,T1= 273 K沿着p/V=常数的途径可逆变化到终态为p2=405300 Pa 则ΔH为: ( A)(A) 17.02 kJ (B) -10.21 kJ(C) -17.02 kJ (D) 10.21 kJ5、某理想气体的γ=C p/C V =1.40,则该气体为几原子分子气体? ( B )(A) 单原子分子气体(B) 双原子分子气体(C) 三原子分子气体(D) 四原子分子气体6、在下列五个物理量中:(1) (∂V/∂n B)T,pnc b≠(2) (∂μB/∂n B)T,pnc b≠(3) (∂H/∂n B)s,p,nc b≠(4) (∂A/∂n B)T,p,nc b≠(5) (∂G/∂n B)T,p,nc b≠(A) (1)、(4)、(5) 是偏摩尔量;(1)、(3) 是化学势(B) (1)、(4)、(5) 是偏摩尔量;(3)、(5) 是化学势(C) (1)、(4)、(5) 是偏摩尔量;(2)、(3) 是化学势(D) (1)、(2)、(4) 是偏摩尔量;(3)、(5) 是化学势上述结论正确的是( B )7、若298K时,反应N2O4(g)=2NO2(g)的K pө=0.1132, 则当p(N2O4)= p(NO2)=1 kPa时,反应将( A)(A) 向右进行(B) 向左进行(C) 达到平衡(D) 不能确定8、对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有( A)(A) ΔH = 0 (B) ΔS = 0(C) ΔG = 0 (D) ΔU = 09、在300K时,2 mol某理想气体的吉布斯自由能G与赫姆霍兹自由能A的差值为:( C )(A) G-A=1.247 kJ (B) G-A=2.494 kJ(C) G-A=4.988 kJ (D) G-A=9.977 kJ10、在101325Pa,273.15 K下水凝结为冰,判断体系的下列热力学量中何者一定为零?( D )(A) ΔU (B) ΔH(C) ΔS(D) ΔG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300 K时,将1 mol理想气体在等温下使其体积从15 dm3变到45 dm3,则其吉布斯自由能变化∆G=-2.740 kJ。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在25℃下,浓度为0.02 mol·kg–1的CuCl2与浓度为0.02 mol·kg–1的CuSO4的混合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强度I=。
A弱电解质溶液B强电解溶液C无限稀释溶液D强电解质稀溶液
8、朗格缪尔(Langmuir)提出的吸附理论及其推导的吸附等温式,成立条件是()
A只适用于物理吸附B只适用于化学吸附
C适用于单分子层吸附D适用于任何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9、反应2O3→ 3O2的速率方程为–d[O3]/dt=k1[O3]2[O2]–1,或者d[O2]/dt=k2[O3]2[O2]–1,则速率常数k1和k2的关系是:()
A 2k1= 3k2Bk1=k2C3k1= 2k2D–1/2·k1=2/3·k2
10、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1)H2(g) + S (g) ==== H2S(g)K1
(2)S(g) + O2(g) ==== SO2(g)K2
则反应:H2(g)+SO2(g)====H2S(g)+O2(g),其标准平衡常数为:()
三、判断题:(每空1分,共10分)
得分
评阅人
请将答案填入下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绝热恒容的封闭体系必为隔离体系。()
2、恒温恒压下,物理吸附是一个自发过程,即ΔG<0,因此吸附过程的熵变ΔS>0。()
3、一切吉布斯自由能(G)减少的过程都是自发的。()
4、在298 K时,相同浓度的糖水溶液和食盐水溶液透压相同。()
C ΔS>0,ΔG>0;DΔS>0,ΔG<0;
5、在通常温度下,NH4HCO3(s)可发生下列分解反应:
NH4HCO3(s)=NH3(g) + CO2(g) + H2O(g)
设在两个容积相等的密闭容器A和B中,分别加入纯NH4HCO3(s)1kg及20 kg,均保持在298 K达到平衡后,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两容器中压力相等
BA内压力大于B内压力
CB内压力大于A内压力
D须经实际测定方能判别哪个容器中压力大
6、当冰与水达到平衡时,H2O(s) ==H2O(l),若降低温度,其平衡压力将()
A降低B升高C不变D无法判断
7、柯尔劳施(Kohilrausch)公式:Λm=Λm∞–A(c)1/2,成立的条件是()
AK1+K2BK1–K2CK1×K2DK1/K2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得分
评阅人
1、夏天,在用绝热材料制成的房间内,门窗紧闭,室内放一冰箱,并接好电源,将冰箱门打开,凉气袭人,将整个房间作为一个系统,判断Q____0和ΔU____0(选择<,>,或=0);
2、5 mol双原子理想气体从始态300 K,200 kPa,先恒温可逆膨胀到压力为50 kPa,再绝热可逆压缩到末态压力为200 kPa,则整个过程中的ΔU为________________;
3、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累分人
签名
题分
20
20
10
50
100
得分
考
生
填
写
栏
考生姓名:
考生学号:
所属学院:
所属班级:
所属专业:
考试日期:
考生
须知
1、请考生务必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或破损。如有立即举手报告以便更换。
2、严禁代考,违者双方均开除学籍;严禁舞弊,违者取消学位授予资格;
严禁带手机等有储存或传递信息功能的电子设备等入场(包括开卷考试),
违者按舞弊处理;不得自备草稿纸。
考生
承诺
本人知道考试违纪、作弊的严重性,将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如若违反则愿意接受学校按有关规定处分!
考生签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得分
评阅人
请将答案填入下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确定该系统的状态时,只需要说明系统的()
8、在293.15K时,将直径为0.1mm的玻璃毛细管插入乙醇中,需要在管内加___________的压力才能阻止液面上升,若不加任何压力,平衡后毛细管内液面的高度为________________。已知该温度下乙醇的表面张力为22.3×10-3N·m−1,密度为789.4 kg·m−3,重力加速度为9.8 m·s−2,且乙醇能很好地润湿玻璃。
3、一定量理想气体,恒温条件下熵随体积的变化率 =;
4、25 ºC下,由各为0.5 mol的A和B混合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则混合过程的
ΔmixS=________________,而ΔmixG=________________;
5、对于分解反应N2O4(g)══2NO2(g),已知体积为1 dm3的抽空密闭容器中放有0.3458 mol N2O4(g),50 ºC时分解反应的平衡总压为130.0 kPa,则该温度下N2O4(g)的解离度为________________,分解反应的KΘ为________________;
—南昌大学考试试卷—
【适用时间: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试卷类型:[A]卷】
教
师
填
写
栏
课程编号:
J5700N0003
试卷编号:
料学院
考试形式:
闭卷
适用班级:
材料13级
考试时间:
120分钟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共8页。
2、本次课程考试可以携带的特殊物品:不含存储编程功能的科学计算器。
6、I2作为溶质在两个互不相溶液体H2O和CCl4中达到分配平衡(凝聚系统)的相数和自由度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7、请举例说明第一类电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第二类电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pBVCT,UDT,p
2、隔离系统中,发生(),系统的ΔS=0。
A任何过程B循环过程C可逆过程D不可逆过程
3、电池在恒温、恒压及可逆情况下放电,则其与环境的热交换为()
ArHBTrS
C一定为零D与rH与TrS均无关
4、恒温恒压下,理想溶液混合前后,ΔS和ΔG的变化规律是()
A ΔS=0,ΔG=0;BΔS<0,ΔG<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