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新中国交通的60年变迁

合集下载

建国60年来,盐城市解读

建国60年来,盐城市解读

六十年沧桑砥砺,一甲子春华秋实。

建国60年来,盐城市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迈开了公路发展的前进步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目前,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17134.8公里,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139倍。

如今,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公路,像一条条流动的血脉,让盐城这块极具发展潜力的土地充满了无限活力,孕育着勃勃生机。

60年,铭刻公路巨变轨迹盐城现代公路交通在新中国的摇篮里起步,在改革开放中飞速发展。

时间忠实地记录了这一重大变迁。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战争的摧残导致道路失修,到1949年,盐城境内可通行汽车的仅有通榆线弯弯曲曲、宽狭不一的122.9公里土路,公路桥梁全部是木质结构的临时性桥梁。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迅速医治了历史遗留下来的创伤,公路交通发生了根本变化。

到1978年底,盐城全市通车总里程达2036.7公里。

但是,当时没有一条等级公路,路面狭窄,坑坑洼洼,180个乡镇不通汽车的仍有29个。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也为盐城公路事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在政府财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盐城公路人在地方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下,采取向上争取一点,银行贷一点,社会集一点,职工借一点,施工单位垫一点等办法,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快了公路建设。

1998年,江苏省干线公路网化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后,盐城市又抢抓历史机遇,积极采取措施,全力推进网化工程建设。

“九五”后期和“十五”初期,盐城制定了“基础设施快上”战略,推行“主攻公路”方针,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公路建设的政策,推动了全市公路建设蓬勃发展。

到2008年底,全市通车总里程已达17570.6公里,全社会路网密度达到103.53公里/百平方公里,基本形成南北联系畅通,东西往来便捷的交通新格局。

1998年10月10日,盐城市第一条高速公路——宁靖盐高速公路盐城段正式开工建设,2001年11月27日,这条具有战略突破意义的现代化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建国60年我国交通运输之变迁

建国60年我国交通运输之变迁

建国60年我国交通运输之变迁建国初期,我国居民几乎没有汽车,短距离出行主要依赖自行车,曾一度被称为“自行车王国”;长距离出行则只有依赖为数不多的火车、汽车和轮船。

目前,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突破2 200万辆。

截至2006年底,我国城镇每百户居民拥有3辆汽车。

建国初期——交通很不方便建国初期,我国城市居民的交通很不方便。

当时全国的道路建设很不健全,城市与城市之间没有便利的交通要道,坑洼不平的土路仍在各交通要道中占很大比例。

除了道路的不便外,交通工具的落后也是导致交通不便的重要原因。

那时大城市的交通也很不方便。

相比而言,电车、汽车比较多见,黄包车、自行车是比较普遍的代步工具。

在一般的中小城市,广大市民出行主要靠少量的自行车和人力车。

由于交通不便,办事效率也很低。

那时火车作为连接城市之间的主要交通工具,并不像现在这样便捷。

不仅线路少,而且运载能力和速度也有限。

很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和探亲、求学者经常挤在狭小的车厢内,席地而坐,抱着行李,孩子的哭声经常伴随着整个乘车过程。

城市自行车和黄包车只是少数有钱人的专利,很多人基本享受不到,为了出行他们还经常徒步上路。

改革开放前——自行车得到普及,交通网初步建立建国后,我国先后兴建了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也修到了“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国家整体交通水平有所提高。

比起建国初期,这时的道路建设初获成果,城市居民的出行愿望有所提高,全国交通网初步建成。

虽然火车上依然很挤,但是由于新铁路的开通,火车可以更便捷地带人们去往更远的城市,人们远程出行的愿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

但是,城市内部交通工具的资源仍极为有限,新增加的少量公交线路在根本上不能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车厢仍然经常拥挤不堪。

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还是自行车,所以,那时候的城市交通工具仍以自行车为主。

建国六十年的交通工具

建国六十年的交通工具
靠步行,和封建社会没什么两样儿,当 时,百姓出门通常都是步行或是坐马车 等。
其实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自行车对于 人们来说尚属家庭财产中的“大件”,要 省吃俭用才买得起。
50年代末新突破:无轨电车(1959年)
刚解放时,北京的电车业已 濒临瘫痪。当时北京的城市 人口200万,而勉强行驶的电 车仅有49辆。到1956年,北 京的有轨电车达到240辆,运 营线路也由民国时期的6条增 加到9条,形成了有轨电车线 路网。但有轨电车自身存在 着无法克服的缺陷,噪音大, 速度慢,只能在轨道上行驶。 铁轨铺在繁华地区的马路上, 为后来的市政建设造成很大 的障碍。1959年3月10日,内 城的有轨电车全部停运,让 位给新出现的无轨电车。
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提高,飞机这项交通工具的作用被 发挥出来。依托突飞猛进的空中走廊,国人与世界的联 系更加紧密。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民航大 国。
人力畜力是主力建国初期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还是靠步行和封建社会没什么两样儿当时百姓出门通常都是步行或是坐马车其实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自行车对于人们来说尚属家庭财产中的大件要省吃俭用才买得起
从油灯到电灯,从牛尾辫到梨花头,从长袍马褂到个性百搭, 从马车到飞机动车,中国共产党建立至今已经90周年。回顾这 90年,人们的穿衣打扮、出行工具、日常用品、生活方式、审 美标准……“南方舟楫,北方马车”,是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 而随着百年来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变革,中国的交通运输方式 开始发生了质的变革。
火车的出现( 1987年 )
图为1987年,北京永定门车 站的进京打工人流。按照 2006年通过的《铁路十一五 规划》显示,到2010年主要目 标为:建设新线17000公里,其 中客运专线7000公里,建设既 有线复线8000公里,既有线电 气化改造15000公里。十一 五期间的铁路投资规模为 1.25万亿。截止08年底,国 务院批复的铁路投资额已经 达到两万亿元,其中在建项目 的投资超过了1.2万亿元。

交通局国庆60周年征文:辉煌交通发展60成就

交通局国庆60周年征文:辉煌交通发展60成就

交通局国庆60周年征文:辉煌交通发展60成就**于1929年建省,是一个十分美丽且又可爱的地方。

然而在贫穷落后的旧中国,**交通运输极其落后。

1949年,**没有铁路、民航、现代水运,公路虽有3143公里,但虚有其名,勉强可以通行汽车的公路只有472公里,其中有路面公路290公里,无路面公路182公里,养护里程为110公里。

这些公路在马步芳溃退时,又遭到严重破坏,千疮百孔,破烂不堪,汽车也极有限,全省216辆汽车为马步芳所垄断,大部分报停报废。

解放时,人民政府接管的14辆汽车中,只有4辆可以勉强行驶。

交通工业是个空白,车辆修理全部依靠外省。

**各族人民只得沿用人背畜驮的原始运输方式,行走在千百年来由人畜自然走出来的崎岖小道或略有整修的少数大车道路上,交通闭塞,使得**几乎长期处于和兄弟省区隔绝状态中。

解放前,**人民在旅行中,常有冻饿死于荒漠,失足毙于险隘的情况。

“山高鬼见愁,悬崖伴激流,行人攀石壁,走路栽跟头,轻者被跌伤,重者把命丧”的民谣就是对**交通运输的形象总结。

交通发展落后,也是解放前**经济萧条、人民生活贫困的主要原因。

农业区的山货水果,牧区的羊毛、皮张及药材等土特产品运输不出去,当地人民需要的生产生活资料运不进来,致使当地产品与外来商品间形成很大的剪刀差。

如果洛地区100斤羊毛只能换到一包茯茶。

不少地区每年都有大量的畜产品、瓜果等腐烂变质。

这种因交通阻塞以致经济封闭、生产凋蔽,进而形成人们思想封闭、社会发育迟缓的恶性循环,使得**各族人民过着食不糊口、衣不蔽体的悲惨生活。

解放初期,**人民对解放前交通运输状况曾这样形容“牛拉的汽车、人传的电报”。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边远省区的公路交通建设,在发展公路交通过程中,**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以恢复原有公路,组建专业运输队伍,配合建政、进军的三年恢复时期;以支援柴达木开发,初通盆地公路干线和牧区干线,扩大专业运输队伍的“一五”发展时期;以普及公路交通网和汽车运输大发展的“大跃进”和三年调整时期;以发展黑色路面,改建旧路为主和专业,社会汽车同时发展的文化大革命时期。

新中国60年公路交通建设的发展

新中国60年公路交通建设的发展

h g e e au e a d o l xr mey h g e e au e a e c mp r d a d a a y i. I e f t r l t o — ih tmp r t r n n y e t e l ih tmp r t r r o a e n n lss n t u u e ci e z n h ma
t mp r t r e d b c me e y i o t n . C mb n n i h y t h o e h g e ea u e f l e o s v r mp r t o ii g w t t e wa o c o s ih—t mp r t r n e n c i i a h e e au e id x i l —
9 . 6 的建 制0 s h l p v me t he pa e nttmp r t r il s’ c a e r l s o o tn o e e — d y t o i g f ra p a t a e n .t v me e e au e f d e h ng u e f c n i u us s v n a
到有路 , 再到 走得顺 畅 、 便捷 , 实现 了跨越 式 的 发展 。新
中国成立后 , 开始 了大规模的公路交通建设 。到 17 9 8年 , 我 国公路 通车 里程达 到 8 9×1 k 0 m。改 革开放 后 , 了 为 大国腾飞的梦 想 , 进 的号 角再 度 吹 响 : 要 想 富 , 修 奋 “ 先 路” 口号 , 2 的 在 0世纪 8 0年代初 响彻 大江南 北 。我 国交 通 开始实现从 “ 有路 可走 ” 向 “ 得顺 畅 ” 走 走 的再次 跨越 。
省 际和经济 区域间 , 实现 4 0k 至 5 0k 0 m 0 m内 当 日往 返 , 80 k 0 m至 1 0 m 内朝 发夕 至。 0k 0 修一条路可 带动 一 方经济 , 铺就 一张 交通 网可 以拉 动整个国 民经 济 。我 国交通 发展 的速 度 , 从一 个侧 面 印 证着我国经济快速增 长的速 度。 沈大高速公路 自 18 年通车 以来 , 98 沿线崛起 2 0个大 型集贸市场 , 立各 类开发 区 8 建 5个 , 引来 2 1 0 家三资企业

公路局庆祝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回眸公路交通发展六十年

公路局庆祝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回眸公路交通发展六十年

公路局庆祝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回眸公路交通发展六十年回眸公路交通发展60年,是**交通人在国家、自治区和盟委、行署的支持和帮助下,励精图治,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的60年,是公路交通从勒勒车碾压骆驼古道的艰难,向拉动经济的快车行使在一级公路舒适嬗变的60年,是交通事业不断发展,交通成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支撑、惠及更多人民群众的60年。

**地域广阔,地处华北、东北接合部,位于**自治区中部,总面积为20.3万平方公里,辖13个旗县市(区),西接乌兰察布市,东邻赤峰、通辽、兴安盟,南端距首都北京仅180公里,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098公里,有二连浩特和朱恩嘎达布其两个对蒙陆路口岸;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矿种80余种,探明储量的30余种,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各少数民族和汉族在这里生活繁衍;草原风光秀丽,文物古迹众多,民族风情浓郁。

正是在这方广袤、神奇、美丽的土地上,公路建设起步晚、底子薄、难度大,公路交通一度成为制约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

自治区成立时,锡察盟地区仅有破旧进口客车和货车各1辆。

建国时,锡察盟境内共有4条砂石路,但路基、桥梁毁坏严重,累计通车里程仅有167.8公里。

50年代从张家口绕道贝子庙至少需要4天,70年代直达需要3天。

在积贫积弱的基础上,**交通人开始了艰难的跋涉。

到1982年,历时9年、全长306.5公里的锡宝三公路全线贯通,使**有了第一条黑色路面公路。

至1990年,全盟公路总里程达到4412公里,其中黑色路面858公里,公路桥梁89座;共开辟客运线路93条,旗县级客运站达14个,日均发班车217班次。

“八五”期间,在公路建设机构得到健全、人员得到充实的基础上,公路建设主要抓了重点公路养护改造和县县通公路工作,五年累计完成投资2.4亿元。

交通运输主要抓了客运企业发展、货运组织和苏木乡镇通班车等方面工作。

进入“九五”,**交通开始迈入快速发展期,这一时期重点公路建设项目较少,主要是深化“部门行为向政府行为转变,行业行为向社会行为转变”,依靠各级政府和广大农牧民群众掀起旗县公路建设高潮。

历史期末论文:新中国交通运输60年沧桑巨变

历史期末论文:新中国交通运输60年沧桑巨变

历史期末论文:新中国交通运输60年沧桑巨变新中国交通运输60年沧桑巨变新中国60年来交通运输的巨大变化摘要:建国60年来,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交通方面发生的变化更可谓翻天覆地。

本文将通过结合60年来我国交通运输方面的历史成就历史数据,就交通运输发展对我国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对60年的沧桑巨变有着更为深刻更为形象具体的认识,对我国未来的交通发展有更为美好的展望。

关键词:交通公路铁路航运民航跨越式发展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影响一、 60年来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60年的风雨,60年的奋斗,60年的辉煌,我国的交通事业在国家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建设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条条泥土路变为平坦宽阔的高速公路,构成了我国交通运输的大动脉;一座座小木桥变为钢铁巨龙横跨大江南北,从此天堑变通途;一艘艘小渔船变为摩天巨轮遨游四海,货物流通达八方??60年的建设,中国从无路到有路,再到走得顺畅便捷,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交通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

然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不得不面对旧中国的落后现实。

1949年以前,中国的交通运输业贫穷而空白,落后西方发达国家近一个世纪,发展相对缓慢,设备陈旧。

民间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动物驱动的车辆和木制帆船,广阔的内陆地区处于非常封闭的状态。

当时,中国只有8.07万公里的道路,其中只有40%是铺面的;铁路营业里程仅2.18万公里(所有铁路车辆均为蒸汽机车);内陆水道7.36万公里,包括水深超过1米的水道-1-新中国60年来交通运输的巨大变化道仅仅2.42万公里;民航线路1.13万公里,仅有12架小型飞机,12条短程航线和30多个只可以起降小型飞机的简易机场。

然而,伴随着开国典礼的敬礼,新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交通建设。

1949年11月,民航局成立,揭开了中国民航业的新篇章。

1950年6月15日,新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挖出了第一铲土。

同时,全国公路、水路、港口建设也全面展开。

迎国庆六十年 知交通发展新

迎国庆六十年 知交通发展新

三一文库()/演讲稿迎国庆六十年知交通发展新面想说说“行”,是衣食住行的行,字典里的第一个解释就是“走”之意:行走、旅行、行踪。

人活着都离不开这个行动,上学、上班、上医院、到超市、去酒巴、逛公园、外出旅游……只要出屋门,不是使用双脚就是使用各种交通工具。

这交通工具,包括交通网络的变革,对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可不是一般的重要。

在现代“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的社会里,几里地可以“驾步量”,可若是几百里、几千里,谁还能像古代社会里的人那样,再徒步行走呢。

解放初期,像我们这个年龄的人上学,脑子里没有坐车这个概念,一是那时的沈阳市,只有在繁华的闹市区才有一两条有轨电车,有的叫“铛铛车”,公共汽车少得可怜,有些小汽车,那不是一般人可以问津的。

马路也多是石头铺成,凹凸不平且很窄。

从我家到我就读的学校,一多半儿的路是野地或者农田,不通车;另一段是有一路电车,只需坐两三站就到学校,不值当乘它了。

二是想乘车也没有那笔开销的钱,当时学校给的那点“助学金”,是不能用来坐车的。

所以,我从上学的那天起,一来一去都得走上一个半多小时。

1955年转业后到了锦州工作,那是个中小城市,我们住的“铁道北”,什么交通工具没有;当时的“铁道南”好象只有一条公交线,在那工作了七年多从来没坐过,我们到市里百货公司购物或去旧古城游玩,全依仗着这两条腿啦。

后来,也就是1961年原单位完成任务撤消,1962年随一部分人员来到北京刚组建起来的研究院工作。

开始住在院里,不经常外出,还没有体验到交通的便利与否。

1971年从劳动学校回京后,因为走前就已经搬离单位,就不得不每天和这“交通”打交道了。

从我家驻地到单位,先从鼓楼乘5路公共汽车到德胜门,从德胜门往北走,只有344路,345路是开往昌平的,我们那站不停车。

当时的公共汽车一般来说都是单车厢,载客有限;而且座位不像现在公共汽车的样子,是车厢两侧各有一排长木椅,中间空地倒是宽敞一些。

但由于发车间隔长,在上下班时,各车站上都会有很多人,司机一看路边人多,就直接开过去,如果有下车的,他就把车停得离车站远远的,还没等你跑过去,车早就一溜烟地开走了。

揭秘新中国外交60年第一期:19491959

揭秘新中国外交60年第一期:19491959

揭秘新中国外交60年【第一期:1949—1959】【编者按】60年前,当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布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在国际上正面临着帝国主义孤立的挑战。

60年来,中国外交伴随着国家的强盛和时代的变迁,正在并将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在建国60周年之际,《国际先驱导报》特别推出大型系列报道“揭秘新中国外交60年”。

我们翻阅外交档案,寻访事件亲历者,以十年为一个记事单元,从5月开始,每月推出一期专题报道,为您呈现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外交风云图景。

【1949—1959】中国外交没有中间道路可走刚刚诞生的新中国面临着打破帝国主义封锁的困境,因而巩固和发展中苏两个大国的友谊和合作,就显得格外重要(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谢益显记者王瑶发自北京)刚步出专车,在场所有人的目光就锁在他的身上:头顶黑色宽沿礼帽,浓眉微蹙,径直朝会场走去。

他右手插在宝蓝色的西式大衣口袋里,衣角在小腿处随风摆出了一条条自然的弧线,大衣里是一套利落的中山装。

远处,蓝眼黄发的记者们立即举起相机,站在后排的只能踮脚仰头看,负责保卫的瑞士士兵也忘了职责,扭过头来观望着。

当1954年4月,新中国总理兼外长周恩来以这样的风度出现在日内瓦会议上时,世界的目光充满了好奇与不信任,除了苏联和部分第三世界国家,新中国几乎再没有朋友。

毛泽东:我们需要朋友回顾新中国成立十年中的外交风云,苏联的名字始终被放到外交名单的首位,“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在那个时期是必然和必须的选择。

2004年,中苏建交的见证人齐赫文斯基院士又一次来到中国,他曾对《国际先驱导报》讲起那些尘封的往事。

作为前苏联驻华总领事,他是1949年苏联驻华最高长官。

1949年10月1日,齐赫文斯基受邀观看开国大典。

仪式结束后,周恩来的秘书走过来,交给他一封信。

信的内容大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愿与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齐赫文斯基立即明白了这封信的深意,马上将其译成俄文,发回莫斯科。

建国60周年中国交通发展史论文

建国60周年中国交通发展史论文

建国60周年中国交通发展史论文建国60周年中国交通发展历程交通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打开历史的档案,我们可以发现新中国成立时交通的窘迫:铁路能够通车的里程只有1万多公里;全国仅有3万公里公路。

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交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标志。

高速公路的拥有量,也成为衡量经济发达程度的一项指标。

1984年12月,沪嘉高速公路开始在上海兴建,并于1988年10月31日建成通车。

这是我国第一条全线通车的高速公路,从此掀开了我国公路建设史上新的一页。

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国许多省区都在地区内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网"1949年,中国交通运输业可谓一穷二白,比西方发达国家落后近一个世纪。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说,"经过60年建设,中国从无路,到有路,再到走得顺畅、便捷,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伴随着开国大典的隆隆礼炮,新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交通建设:1949年11月,民航局成立,揭开了中国民航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当时中国民航拥有7条国内航线。

建国60年来,交通运输方面有了重大的改观。

街道不拥挤了,变得有秩序了。

60年前,“开门就是山,抬头就是坡,迈步就是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60年后,水、陆、空构建的立体交通枢纽网络,让我们“条条道路通罗马”。

来自市交委的数据显示,自建国以来,我市交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路里程而言,就增长了5.8倍。

1950年6月15日,新中国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挖下第一锨土。

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政委的邓小平在成渝铁路开工典礼上致词:"我们进军西南就下决心要把西南建设好,并从建设人民交通事业开始做起。

"公路、水路、港口建设也在各地全面铺开。

到1978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4(86万公里,比解放初期增长了两倍多;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9万公里,搭起了铁路、公路、水运、民航行业的骨架,实现了从"无路"到"有路"的跨越。

震惊世人的中国六十年沧桑巨变

震惊世人的中国六十年沧桑巨变

震惊世人的中国六十年沧桑巨变6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世界,中国人民自己的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由此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全国亿万人民群众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英勇不屈,艰苦创业,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中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着强国富民、民族复兴及奥运健康发展的百年梦想。

当今之中国,到处充满勃勃生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旺盛的发展动力。

忆往昔峥嵘岁月,为理念奋斗不息。

前几年,我们公出到中国南方曾有幸沿着中国共产党南湖之舟乘风破浪的足迹,怀着永恒的悲怆与不朽的豪情,纵观中国革命历史的脉络,看到当年燎原的革命星火绽放红色的灿烂,面对英烈们卓绝的探索铸就巍峨的丰碑,再次看到了井冈山上坚强执着的火种,复育出亿万民众对新中国的赤胆忠心。

凝重的历史尘迹,更加辉映出新中国60年发展历程的荣光与辉煌。

60载如歌的岁月,再次见证着新中国的光荣伟大。

在峥嵘岁月中,中国共产党犹如闪光的灯塔,照亮了新中国前行的方向,引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抛头洒血,迎来新中国一个又一个灿烂辉煌的曙光。

在60年的建设发展中,中国共产党是坚强的舵手,统领着亿万热血儿女披荆斩棘、意气风发,创造发展出一个又一个神话。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中国遭遇了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国际敌对势力把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多次颠覆围剿,层层包围封锁企图扼杀新中国,人民共和国的命运将不断的面临考验,不期而遇的“苏修”老大哥也因新中国不听其摆布以反目为仇,更使新中国的处境犹如雪上加霜,全国上下在艰难困苦中煎熬。

中国共产党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她凝聚着亿万民众的希望,她带领着亿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战天斗地,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嘹亮的歌声中、在“中国石油工人一声吼”中,在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勤劳奋斗中,新中国改变了缺医少药,解决了缺粮少穿落后局面、有了自己的石油、机械工业,有了自己的航天科技国防事业,一穷二白贫困受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华民族挺起了不屈的脊梁,新中国在此后的历程中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60年的沧桑巨变,让世人难以想象,60年的发展变化犹如人间梦境,真可谓弹指挥间!60年的个人经历让我真实触摸到社会前进的脉搏,60年的变革惠及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

新中国60年看交通巨变感想体会

新中国60年看交通巨变感想体会

新中国60年看交通巨变感想体会从砂石路到高速公路,从六圩码头到润扬大桥,从普通铁路到高速铁路……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现代交通缩短时空距离、拉开城市框架,**进入了高速时代。

铁路:从60公里到将来350公里1908年,**境内建成首条铁路——京沪铁路。

由于这条铁路的开通运营,**跨入了铁路时代。

100年后的今天,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宁杭客运专线三条高速铁路同时在**开工建设。

这三条高速铁路在**境内的总投资219亿元,建设里程达公里。

与此同时,我市正在全力推进淮扬镇铁路的前期工作,明年有望开工。

有着百年铁路史的**,将进入全新的高速轨道交通时代,缩短**与全国各地的时空距离。

**火车站计划室科长朱玉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前从**坐火车到北京需要28个小时,火车提速后,现在从**到北京需要18个小时;待京沪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从**坐高速火车到北京只需要5个小时。

”朱玉皓在铁路部门工作了32年,见证了铁路的六次大提速。

从前火车的运行速度为每小时60公里,从1994年进行第一次提速到XX年进行第六次提速,火车时速从60公里、80公里、120公里、160公里、200公里,到现在250公里/小时。

“提速前从**到上海需要六七个小时,现在只需要90多分钟,待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后,其时速将达到300~350公里/小时,从**1个小时内可以到达上海。

此外,从最初的绿皮闷罐车到现在的空调车,百姓坐火车出行的舒适度在逐渐增强。

”朱玉皓说,以后京沪高铁运营后,扬州等苏北百姓来**坐高速火车到北京的将越来越多。

市交通局局长周社认为,三条高速铁路的建设将进一步拉开**的城市框架,为**新一轮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三条高速铁路将带动我市全面融入长三角地区,更好地接受发达地区的辐射,从而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同城发展,最终达到提升国际、国内竞争力的目的。

”公路:从砂石路到高速公路从1964年到1997年,原市交通局局长査伟强在交通部门工作了33年。

建国六十年的交通工具(精选PPT)

建国六十年的交通工具(精选PPT)
11
80年代:自行车王 国的诞生
从70年代末开始,我国实施 了行之有效的改革开放政策。 改革理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一批批的非国有企业如 雨后春笋般产生了。 北以环渤海为主,南以长三 角为主的两大自行车生产基 地渐渐产生了。“北有飞哥, 南有永久”,这是人们对自 行车品牌的评价。那个时候 的自行车流就像现在的汽车 流一样,那个时候我们国家 也被称为自行车的王国。 12
1
从油灯到电灯,从牛尾辫到梨花头,从长袍马褂到个性百搭, 从马车到飞机动车,中国共产党建立至今已经90周年。回顾这 90年,人们的穿衣打扮、出行工具、日常用品、生活方式、审 美标准……“南方舟楫,北方马车”,是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 而随着百年来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变革,中国的交通运输方式 开始发生了质的变革。
下线,标志着中国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取得又一重大成果。中国也由此成为
世界上仅有几个制造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移动装备的国家之一。
20
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提高,飞机这项交通工具的作用被
发挥出来。依托突飞猛进的空中走廊,国人与世界的联
系更加紧密。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民航大
国。
21
90







2
20年代-40年代
20世纪20年代初,是各种交通工具最为 混杂的年代,“马路上每天要通过大量各式各 样的车辆——汽车、卡车、电车、马车、自行 车、人力车、独轮推车、手推车……以及成千 上万的行人”。新与旧、快与慢,并驾齐驱, 蔚为大观。
3
4
50年代: 人力、畜力是主力
建国初期,留给国人的是一个百废待兴 的烂摊子,国家的工业很贫瘠,国家的 石油也很贫瘠…… 马车、自行车、步行,人力畜力是那个 时代主要的交通方式。别小看马车和自 行车,那可不是一般人想有就有的交通 工具。一个生产队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或 许是一辆马车,一家单位或许也才只有 几辆自行车。

建国60年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研究报告

建国60年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研究报告

建国60年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研究报告多种方式的综合运输网络基本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交通运输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

目前,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交通运输能力进一步增强,运输生产持续快速增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交通运输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交通运输业为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交通运输业取得跨越式发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旧中国交通运输业非常落后,而且发展十分缓慢,装备破旧,民间运输工具主要以畜力车和木帆船等为主,广大内地普遍处于十分封闭的状态。

当时,全国仅有8.07万公里的公路,其中铺有路面的仅占40%;铁路营业里程仅2.18万公里,全部是蒸汽机车;内河航道7.36万公里,其中水深1米以上的航道仅2.42万公里;民航线路1.13万公里,仅有12架小型飞机、12条短程航线和30多个只能起降小型飞机的简易机场。

全国主要运输方式客运总量仅为13695万人,货运总量仅为16097万吨,约有一半的货运量是由人力和畜力车及木帆船完成的。

建国初期,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络布局极不合理,铁路、公路集中于东部沿海和东北地区,而占全国国土面积56%的西南、西北地区,铁路和公路里程仅占全国的5.5%和24.3%。

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有计划地进行交通运输建设。

广大人民群众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入到交通运输业的基本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随后受三年“大跃进”、十年动乱的影响,我国交通运输业生产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其发展速度受到严重制约,运输生产全面下降,铁路主要干线几度濒临瘫痪,经济效益大幅下降。

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虽有发展,但由于历史基础太差,欠帐过多,我国交通运输业基础仍很薄弱,总量不足,铁路、公路里程短、质量差、装备落后,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纪念国庆60周年道路运输业发展回顾

纪念国庆60周年道路运输业发展回顾

纪念国庆60周年道路运输业发展回顾“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繁衍与社会发展的四大基本需求。

解决“行”的问题,需要公路、铁路、水运、民航等综合运输体系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但道路运输的作用是基础性的。

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内陆省份,境内铁路密度小,水路通航河流少,航空能力有限,道路运输是占主导地位的运输方式,全省85%上的客货运量由公路运输来完成。

自古以来,道路运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就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文明中外的古丝绸之路横贯**全境,曾是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联系的桥梁,为世界的繁荣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历经沧桑的陇原大地已经不现古老的骆驼商队,但是传承了古丝路文明的**道路运输业正以它崭新的姿态谱写着**道路运输新的华章。

建国初期直至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随着国家运输经济政策的确立,我省采取多种途径提高公路运输企业的运输能力,一是通过旧车修复,改装拼装,大力修理回收国民党政府遗弃的大批旧汽车;二是通过汽车修理部制造大批汽车配件;三是从政策,资金,物资供应等方面扶持私营运输企业,使其尽快恢复,投入社会运输。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道路运输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尤其是十六大以来,**道路运输行业在交通部、省委、省政府和省交通厅的正确领导下,立足实际,充分利用**的交通区位优势,抢抓机遇,改革创新,锐意进取,使**道路运输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道路运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道路运输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能力不断提升,道路运输为**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展历程篇:时光见证了**道路运输业的不断成长新中国成立后,我省道路运输可以说从无到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运输市场的建立、发育、形成及其发展的历史轨迹,基本上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同步,其市场化进程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道路运输市场雏形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blioteka 路蒸汽机车 磁悬浮列车 高铁
内燃机车
电力机车
新中国铁路发展的三个阶段
党的十六大以来,铁路系统瞄准世界铁路 先进水平,运用后发优势,博采众家之长,坚 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用短短几年时间,推动我国高速铁路技术走在 世界最前列。到2009年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 世界最前列。到2009年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 程达到8.6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现在我国已 程达到8.6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现在我国已 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 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 模最大的国家,引领着世界高铁发展的新潮流。 *中国铁路发展成就 *铁路概况视频
(4) “八五”到目前为止。 八五” “八五”初期提出公路建设的方针是“普及与提高 八五”初期提出公路建设的方针是“ 相结合,以提高为主”,使公路建设事业能够更好地适 相结合,以提高为主”,使公路建设事业能够更好地适 应经济结构转变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公路运输 质量的要求。在国道网规划基础上研究形成了“ 质量的要求。在国道网规划基础上研究形成了“五 纵七横”12条国道主干线规划。为利用境外资本对 纵七横”12条国道主干线规划。为利用境外资本对 我国公路行业的直接投资, 我国公路行业的直接投资,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 外经贸部联合颁布了《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 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公路建设列为鼓励 外商投资类。这一时期我国公路建设利用外资成绩 斐然,对加快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发展, 斐然,对加快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发展,提高公路设计、 养护、管理水平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初期概况
• 建国初期,我国城市居民的交通很不方便。当 建国初期,我国城市居民的交通很不方便。 时全国的道路建设很不健全, 时全国的道路建设很不健全,城市与城市之间 没有便利的交通要道, 没有便利的交通要道,坑洼不平的土路仍在各 交通要道中占很大比例。除了道路的不便外, 交通要道中占很大比例。除了道路的不便外, 交通工具的落后也是导致交通不便的重要原因。 交通工具的落后也是导致交通不便的重要原因。 • 那时大城市的交通也很不方便。相比而言,电 那时大城市的交通也很不方便。相比而言, 汽车比较多见,黄包车、 车、汽车比较多见,黄包车、自行车是比较普 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城市, 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城市,广大市民 出行主要靠少量的自行车和人力车
(3) 第三阶段为“七五”时期。 第三阶段为“七五”时期。 国家明确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产业, 产业,国务院批准设立公路建设专项基金和车辆 购置附加费,专门用于公路建设。 购置附加费,专门用于公路建设。根据我国人口 密度大,车辆技术水平差异大,大量农用拖拉机、 密度大,车辆技术水平差异大,大量农用拖拉机、 牲畜车上路运输的国情, 牲畜车上路运输的国情,首次明确提出汽车专用 公路的概念, 公路的概念, 国家开始较大规模地建设汽车专用 公路,建成了沈阳至大连、上海至嘉定等共约600 公路,建成了沈阳至大连、上海至嘉定等共约600 多公里高速公路, 多公里高速公路,实现了我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 突破。 突破。
公路
建国初的驴车
改革开放后的 深南大道
八九年代的街头 七八十年代的拖拉机
(2) 从1978年至1985年。 1978年至 年至1985年 国家计委、国家经委、 国家计委、国家经委、交通部联合颁布 了国道网规划,确定首都放射线12条 了国道网规划,确定首都放射线12条、北南纵 28条 东西横线30条共 条国道 条共70条国道, 线28条、东西横线30条共70条国道,并采取措 施加快发展公路建设,如允许省、 施加快发展公路建设,如允许省、市、自治区 调整养路费收费费率,增加用于公路的改造, 调整养路费收费费率,增加用于公路的改造, 此阶段末期国家开始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修建国际标准高速公路,允许利用贷款、 修建国际标准高速公路,允许利用贷款、集资 修路收取车辆通行费偿还贷款等政策。 修路收取车辆通行费偿还贷款等政策。
我国公路里程增长趋势
上 海 某 处 的 一 辆 价 值 千 万 的 私 家 车
民航
• 1949年11月2日,刚刚诞生不久的中华人民 1949年11月 共和国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设立了民用航 空局,开始创建新中国的民航事业。我国的民 用航空事业70年代以后发展较快,到1983年 用航空事业70年代以后发展较快,到1983年 底,国内外航线共有203条,航线总里程37万 底,国内外航线共有203条,航线总里程37万 多公里,其中国际航线23条,通往亚、非、 多公里,其中国际航线23条,通往亚、非、 欧、北美、大洋洲的19个国家23个城市。 欧、北美、大洋洲的19个国家23个城市。 • 国内航线已将北京与各省(台湾省除外)省会 和大城市连结起来,当天即可到达。
中国民航的发展演变:
解放初期的伊尔-14运输机
1980的年北京机场
中国民航的发展演变:
现代的A380客机
仅从机场内停机数目即可略知变数
中国民航的发展演变:
如今家喻户晓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 总体而言,新中国60年来,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基础设 施、运输装备和客货运输总量规模迅速扩展,质量水平大幅提高, 整体结构明显改善,一个颇具规模的现代交通运输系统已初步形 成。尤其电气化铁路、高速公路和远洋船队从无到有,快速发展, 并跃居世界前列,标志着我国交通运输在一些重要领域与发达国 家的差距已大大缩小,标志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已进入新的历 史阶段。 • 同时说明了我们党中央决策的英明。在党中央的带领下我们的交 通事业的发展举世瞩目,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些项目甚至处 在全球领先的地位。我们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 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只有当人民需要我们去发展,人 民的需要又是和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的,人民需求的增长伴随着 经济的增长。 • 从交通事业的发展中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到我国经济发展速 度之快。六十年的辉煌无需强调,世界也一目了然。
见证新中国交通的 60年变迁 60年变迁
交通变化表
下面~~~
让我们从
的飞速发展来重新回顾这段对于中 国的交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段历程
总述
• 建国60年来,我国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极大 改善。铁路交通从1949年里程2.18万公里 到2008年7.97万公里;公路交通从1949年 里程8.07万公里到2008年373.02万公里; 民航更是从无到有,2008年已达246.18万 公里。从交通事业的发展中我们可以从一 个侧面了解到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之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