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脑卒中综
2023年执业药师之药事管理与法规通关试题库(有答案)
![2023年执业药师之药事管理与法规通关试题库(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8c9e6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e.png)
2023年执业药师之药事管理与法规通关试题库(有答案)单选题(共20题)1、生产、销售劣药,造成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属于A.后果特别严重B.其他严重情节C.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D.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答案】 A2、无菌医用手套是A.第一类医疗器械B.第二类医疗器械C.第三类医疗器械D.特殊用途医疗器械【答案】 B3、2020年3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注销安乃近注射液等品种药品注册证书的公告》(2020年第29号)和《关于修订安乃近相关品种说明书的公告》(2020年第34号)。
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评价,认为安乃近注射液、安乃近氯丙嗪注射液、小儿安乃近灌肠液、安乃近滴剂、安乃近滴鼻液、滴鼻用安乃近溶液片、小儿解热栓存在严重过敏反应、粒细胞缺乏症等严重不良反应,风险大于获益,且临床均有替代药品,根据《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注销药品注册证书。
对安乃近片、重感灵片、重感灵胶囊、复方青蒿安乃近片采取修订说明书的风险控制措施,增加安全警示信息,限制适用人群(本品禁用于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和适应症范围。
要求相关厂家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提出修订说明书的补充申请,于2020年6月12日前报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A.经评价,对疗效不确切的药品,应当注销药品注册证书B.经评价,对不良反应大的药品,应当注销药品注册证书C.经审评,对疗效不确切的药品,应当注销药品注册证书D.经审评,对不良反应大的药品,应当注销药品注册证书【答案】 B4、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可选用A.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B.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C.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D.特殊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答案】 A5、药品价格评审中心由哪个部门成立A.国家发展和改革宏观调控部门B.卫生行政部门C.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D.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答案】 A6、药品零售企业的质量负责人应具有A.执业药师或有药师以上(含药师和中药师)的专业技术职称B.药士以上(含药师和中药师)的专业技术职称C.药学或相关专业的学历,或者具有药学专业的技术职称D.药学专业的技术职称【答案】 D7、基本药物制度是医改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推进医改的重要一环。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270fb3e6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ab.png)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18.07.10•【文号】国卫规划发〔2018〕22号•【施行日期】2018.07.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国卫规划发〔2018〕2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计生委、中医药局,委局机关各司局,委局直属和联系单位,委局属(管)医院: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互联网+医疗等,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的指示要求,着力解决好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推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26号)落地见效,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成果带来的实惠,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全行业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
现就全面推行便民惠民活动的具体措施通知如下:一、就医诊疗服务更省心1.加快推进智慧医院建设,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改造优化诊疗流程,贯通诊前、诊中、诊后各环节,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到2020年,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普遍提供分时段预约诊疗、智能导医分诊、候诊提醒、检验检查结果查询等线上服务,让患者少排队、少跑腿。
2.各地要建立完善网上预约诊疗服务平台,整合打通各类服务终端,加快实现号源共享,逐步增加网上预约号源比例。
三级医院要进一步增加预约诊疗服务比例,到2020年,预约时段精确到1小时以内,并优先向医疗联合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留预约诊疗号源,推动基层首诊,畅通双向转诊,集中解决“挂号难”。
3.鼓励发展互联网医院,在确保医疗质量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积极为患者在线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服务,以及随访管理和远程指导,逐步实现患者居家康复,不出家门就能享受优质高效的复诊服务。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概要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2c4b76a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16.png)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概要《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是一部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发布的权威报告。
本报告主要针对中国脑卒中防治现状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防治建议。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
报告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脑卒中高发地区之一,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其中,4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更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报告进一步指出,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肥胖、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家族遗传等。
同时,还提出了一些防治建议。
预防是控制脑卒中的关键。
人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饮食,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尤其是要戒烟限酒。
同时,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等相关疾病,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加强脑卒中的识别和早期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
当发现有人出现类似脑卒中的症状时,应该尽快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早期治疗可以有效地减轻病情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报告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例如,建立脑卒中防治网络和数据库,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培训,提高医疗质量和可及性等。
还需要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对脑卒中的认识和意识。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是一份具有重要意义的报告,对于加强脑卒中的防治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积极贯彻执行报告提出的建议和措施,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幸福作出更大的贡献。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卒中学会联合发布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指出,尽管近年来我国在脑卒中防治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由于血管堵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或血管破裂导致脑部出血所致。
根据报告,脑卒中是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每年有近三百万患者发病。
尽管近年来医疗技术的进步和防治工作的加强使得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但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脑卒中综合防治方案
![脑卒中综合防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ff07665acfa1c7aa00ccce.png)
脑卒中综合防治工作方案脑卒中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种疾病,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2012年中国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271.8/10万,是第一位死因,其中脑卒中死亡率为140.3/10万。
为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降低脑卒中危害,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确定的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低10%的目标,依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加强脑卒中防治体系建设,实施脑卒中综合防控策略和措施,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推动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
到2020年,脑卒中发病率增长速度降到5%以下,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10%。
二、工作内容(一)深化部门协作,推进脑卒中综合防控策略。
将脑卒中防治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点内容,逐步完善防治政策。
依托国务院防治重大疾病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脑卒中综合防控部门协作机制,在政策制定、组织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保障。
强化脑卒中危险因素控制,倡导膳食结构多样化,开展控烟减盐控油等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加强幼儿园、中小学的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推广全民健身运动,加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科学指导,发挥运动在预防脑卒中的重要作用。
建设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强化职业防护。
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定期开展职工体检,逐步提供集慢性病预防、风险评估、跟踪随访、干预指导为一体的职工健康管理服务。
积极发挥中医药在脑卒中防治中的作用。
(二)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积极开展脑卒中等慢性病防治全民教育,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健康科学知识。
卫生计生部门组织权威专家编制脑卒中防控知识和信息,建立全国脑卒中健康教育媒体资源库,确保信息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依托主要媒体提高信息传播的权威性和广泛性,借力新媒体提高信息传播可及性和群众参与度,提升健康教育效果。
卒中中心绿色通道建设经验分享
![卒中中心绿色通道建设经验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47b9c14f8e9951e79a892706.png)
通知卒中小 组,神经系 统检查, NIHSS评分
CT扫 描及 读片 完成
实验室 检查、 CT报告 完成
符合溶栓 指征患者 给予溶栓
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新模式和流程建设
公众教育体系完善
研究显示,24%~54%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没有在症状出 现1 h内就诊,仅38%~65%者应用急救医疗系统(emerg ency medical service,EMS)到达医院
ASA指南要求院前急救人员应用简单的卒中筛查量表进行 初步诊断,如辛辛那提院前卒中量表、洛杉矶院前卒中量 表和FAST量表
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中国卒中学会科学声明,中国卒中杂志. 2017;12(3): 267-284.
辛辛那提卒中评定量表
FAST量表
减少院内延误
优化静脉溶栓相关流程,能够让更多患者得到溶栓治疗, 使闭塞血管尽早开通,从而减少残疾和改善预后
中国:患病率>336.3/10万每人
该研究来自119项研究的汇总,其中58项来自高收入国家,61项来自低收入国家
Lancet. 2014; 383(9913): 245-255
卒中中心建设的通知
![卒中中心建设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8725da96dd36a32d72758154.png)
XX县人民医院关于成立卒中中心的通知(草稿)各科室:为了规范卒中病人的诊治流程,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lS)、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等咼发病率、咼致残率、咼死亡率疾病的能力。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1235号)及省市卫计委相关文件精神,经院委会讨论决定在我院成立“XX县人民医院卒中中心”,现将相关内容通知如下,请各相关科室认真组织学习并严格执行.具体如下:一、成立卒中中心的意义及目的医院通过卒中中心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等以急性卒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
采用快速、标准化的诊断方案对卒中患者提供更快和更准确的评估和诊疗,显著降低卒中确诊时间、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再灌注治疗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再次就诊次数和再住院次数,减少不必要检查费用,改善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就诊满意度。
二、成立卒中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XX (详见附件1)副主任委员:XXX委员:XXX医疗总监:XX (详见附件2)行政总监:XX秘书:XX协调员:XX (详见附件3)三、主任委员职责主持卒中中心委员会的建设和重大决策,协调医院所有资源保证卒中中心正常有效运行。
四、卒中中心委员会职责1、协调卒中中心相关科室和人员,建立协同联动机制。
2、组织制定脑卒中救治预案和工作协调机制。
3、建立例会制度,每季度组织召开工作例会。
4、组织进行质量控制考核。
五、行政总监职责(一)全面负责卒中中心的日常行政管理,直接对卒中中心委员会负责。
(二)主持脑卒中发展战略和计划的制定,参与培训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
(三) 参与制定并组织实施卒中中心的计划、目标和工作流程.(四)负责联合例会的组织工作,对会议讨论的重大问题组织调研并提出报告.(五) 根据工作计划和目标责任指标, 定期组织检查落实情况,及时向委员会和相关科室反馈信息。
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卒中中心申报认证管理办法(试行)
![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卒中中心申报认证管理办法(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ddfc7439bcd126fff7050b8b.png)
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卒中中心申报认证管理办法(试行)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管理机构第三章申报条件和认证流程第四章评价标准第五章管理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动建立多学科联合的卒中诊疗管理模式,提高卒中诊疗规范化水平,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了《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国卫办医函〔2016〕1235号)和《脑卒中综合防治工作方案》(国卫办疾控发〔2016〕49号)等文件,指导全国卒中防治工作和卒中中心建设工作开展。
文件明确提出了计划到2020年,在60%以上县(市)、80%以上市(地、州)、100%省(区、市)建设至少1家符合要求的卒中中心,为国民提供高质量的卒中防治服务的建设目标。
为落实文件要求,加大对各地医院卒中中心建设、评估和管理工作的技术支持和指导,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所指的卒中中心分两级四层。
两级指高级卒中中心和卒中防治中心两级,其中高级分为示范高级卒中中心和高级卒中中心(含建设)两层,卒中防治中心分为示范卒中防治中心和卒中防治中心两层。
第二章管理机构第三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是我国卒中中心的建设管理机构。
下设中国卒中中心管理指导委员会,负责制订全国卒中中心建设规划、卒中中心认证考核及质量控制标准等管理办法,开展现场考评、检查等工作。
第四条中国卒中中心管理指导委员会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脑防委办公室、各省级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作委员会及部分高级卒中中心等单位的相关领导及专家组成。
第五条示范高级卒中中心、高级卒中中心和示范卒中防治中心的申报认证和管理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脑防委办公室联合省级脑卒中防治工作委员会共同开展。
卒中防治中心的申报认证和管理由省级脑卒中防治工作委员会组织开展。
第三章申报条件和认证流程第六条申报条件:高级卒中中心原则上应为三级医院。
卒中防治中心原则上应为二级或以上医院。
第七条示范高级卒中中心由各省级脑卒中防治工作委员会择优推荐,作为区域内脑卒中诊疗、康复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中心,指导区域内相关医疗机关开展卒中防治工作。
中国脑卒中防治系列规范
![中国脑卒中防治系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b3ea90d0740be1e650e9a4a.png)
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导规范来源: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作者:脑卒中防治系列指导规范编审委员会根据第三次全国死因回顾抽样调査报告,脑血管病目前已跃升为国民死亡原因之首,其中卒 中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
根据国内外经验,卒中可防可控。
对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积 极有效的干预,可以明显的降低卒中发病率,减轻卒中疾病负担。
本指导规范基于国内外最 新研究进展和指南编写。
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与不可干预两种。
不可干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种族、 遗传因素等。
可干预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无症状性颈动脉粥 样硬化和不当生活方式等。
本规范主要针对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提出防治建议及措施。
—、高血压1. 指导规范 1.1 各级医院应尽快建立成年人首诊测量血压制度,及时筛査新发高血压患者并给予干预及 随诊,35 岁以上者每年应至少测量血压 1 次;有高血压和(或)卒中家族史的患者应增加 血压测量次数;高血压患者应每月测量一次血压,以调整服药剂量。
除关注诊室血压外,还 应关注患者动态血压、家庭血压、清晨血压等,并积极推荐家庭自测血压。
1.2 全面评估患者的总体危险(见表 1):(1)低危人群:首选生活方式治疗,监测血压 及其他危险因素。
3 个月后效果仍不佳者,应加用降压药物治疗;(2)中危人群:首选生 活方式治疗,监测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1 个月后效果仍不佳者,应加用降压药物治疗;(3) 高危人群: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进行药物治疗。
1.3 高血压患者应减少纳盐摄入,增加钾盐摄入;对于合并吸烟者应强烈建议患者戒烟,同 时指导患者应用药物(尼古丁替代品、安非他酮缓释片和伐尼克兰等)辅助戒烟,对戒烟成 功者进行随访和监督,避免复吸,对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的患者,应同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方式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对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应 同时采取适度的调脂治疗;对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应同时采取适度的降糖治疗;对合并高同 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应同时采取适度的降同型半胱氨酸治疗。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fd049f5f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12.png)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12.14•【文号】国办发〔2021〕50号•【施行日期】2021.12.14•【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优抚安置,扶贫、救灾、慈善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国办发〔2021〕5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12月14日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残疾严重损害个人健康、家庭幸福,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做好残疾预防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十三五”期间,通过制定实施《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残疾预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政府主导、多部门协调联动、社会共同参与的残疾预防工作格局初步形成,残疾预防法规政策更加完善,遗传和发育、疾病、伤害致残防控及残疾康复服务各项任务有效落实、工作目标如期实现。
当前,我国发展已进入新阶段,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健康中国建设和新时代残疾人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残疾预防,有效减少和控制残疾发生、发展,依据《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等法规、政策,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将残疾预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民动员、科学施策、依法推进,提高全社会残疾风险综合防控能力,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基本原则。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及专家组的通知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及专家组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431f5af6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11.png)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及专家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4.06.04•【文号】国卫办医函[2014]505号•【施行日期】2014.06.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及专家组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4〕50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做好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和死亡率,原卫生部于2011年启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并成立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专家组。
为继续推动脑卒中防治工作顺利开展,我委决定将“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更名为“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并成立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委员会下设专家组(名单分别见附件1、2)。
原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及专家组同时撤销。
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决定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的重大策略、事项和工作;审定相关工作计划、报告、方案等;组织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开展防治工作;组织开展学术交流、会议研讨等。
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专家组主要职责是:为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提供政策建议和技术支持;配合国家卫生计生委研究制订相关诊疗规范和技术标准;参与有关活动的组织、考核、验收、督导等工作;承担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委托的其他工作。
附件:1.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名单2.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专家组名单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4年6月4日附件1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名单主任:马晓伟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副主任:王陇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徐科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李清杰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委员:王羽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局长于竞进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局长秦怀金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司长杨建立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国家卫生计生监察专员(正司局长级)何锦国国家卫生计生委财务司国家卫生计生监察专员(正司局长级)常继乐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国家卫生计生监察专员(正司局长级)周军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国家卫生计生监察专员(正司局长级)陈守龙总后勤部卫生部医疗管理局副局长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陇德副主任:王羽、于竞进、秦怀金秘书工作处:巢宝华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秘书联络处处长吴良有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慢病处处长李大川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医疗与护理处处长刘阳总后勤部卫生部医疗管理局助理员附件2。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年版)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年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3efdd21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59.png)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
规范(2021年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1.08.27
•【文号】国卫办医函〔2021〕468号
•【施行日期】2021.08.27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其他
正文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
(2021年版)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21〕46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
为进一步指导脑卒中防治工作,提高防治工作规范化水平,我委委托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制了《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年版)》。
现印发给你们(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医政医管”栏目下载),请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附件: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年版)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21年8月27日。
家卫计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
![家卫计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https://img.taocdn.com/s3/m/4706cbca50e2524de5187e2d.png)
缺乏以病人为中心的卒中防控体系构建
6
卒中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不同症状患者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流程进行诊疗
解决之道:卒中中心建设
建立医院主导下的
多科室有效联动机制
促进医院资源的 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
卒中 中心
建立符合卒中特点的 全流程救治管理模式 推广符合系统学科规律的 卒中学科建设新模式
7
卒中 中心
脑防委专家
脑防委中青年专家 卒中中心专家
职责:
负责卒中中心的认证考评、质控、督导、培训 和修订专业技术规范等工作
28
卒中中心建设的任务
打破原有卒中救治分科诊疗的壁垒 建立科学、有效的卒中多学科组织架构
提供最优个体化卒中救治方案 提高卒中急性期全流程整体救治水平
29
多学科背景相互合作的医疗团队
死亡率降蒙古 中国 中东 非洲
4
美国积累了成功的卒中防控经验
5
卒中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现状:
中美卒中医疗数据对比最显著特点
发病后2小时内静脉溶栓比例:中国<10%,美国达70%
阻碍我国脑血管病诊治水平的原因 卒中急性期救治规范落实率低 缺乏多学科合作的疾病组织管理模式
国家示范卒中中心
制定和完善卒中防治指 南的全国示范中心和教育 科研基地 提供全面、标准的医疗 服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 究
定义
基本 条件 组织 管理 建设 要求 服务 要求
二级及以上医院 等5项条款 5项条款 6项条款 14项条款
三级医院, 本地区影响力重点专科 等10项条款
4项条款 8项条款 14+7项条款
隶属于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某个优势学科设立的脑血管病病区。
影像科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2a7ab02a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7.png)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11.17•【文号】国卫办医函〔2016〕1235号•【施行日期】2016.11.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123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推动建立多学科联合的卒中诊疗管理模式,提高卒中诊疗规范化水平,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制定了《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官方网站“医政医管”栏目下载),供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工作时参考使用。
同时提出以下要求:一、各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重视卒中救治管理工作,按照当地人口、医疗需求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医疗资源布局情况,优化卒中诊疗资源配置,鼓励相关医院开展卒中中心建设,满足当地卒中诊疗需求。
二、各地要采取措施推动卒中疾病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要加强医院卒中中心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医疗机构、护理院等之间的联系,建立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体系,实现分级诊疗、分阶段康复;保障卒中患者及时救治、及时康复。
三、各地要加大对医院卒中中心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管力度;指导完善医院卒中中心管理的制度规范和工作流程,落实相关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路径;加强对卒中诊疗工作的质量控制和评估,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
四、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要指导专家组对各地医院卒中中心的建设、评估和管理进行技术支持和指导。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6年11月17日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卒中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制定《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有关医院可以参照《指导原则》进行建设与管理。
关于脑卒中的国家文件
![关于脑卒中的国家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b712b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9.png)
关于脑卒中的国家文件
关于脑卒中的国家文件主要有《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和《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编写,该报告提供了我国脑卒中的流行病学数据、防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和措施。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该规划旨在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降低慢性病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并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工作措施。
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而脑卒中是其中的一种。
该规划提出了加强慢性病防治体系建设、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加强慢性病危险因素控制、提高慢性病防治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如果您需要更多关于脑卒中的国家文件信息,建议您访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或者咨询当地的医疗机构和卫生管理部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d01a92f4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08.png)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1.22•【文号】国办发〔2017〕12号•【施行日期】2017.01.22•【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慢性病防控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的通知国办发〔2017〕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1月22日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为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降低疾病负担,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依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本规划所称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口腔疾病,以及内分泌、肾脏、骨骼、神经等疾病。
慢性病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类疾病,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慢性病的发生和流行与经济、社会、人口、行为、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居民生活方式、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状况等对健康的影响逐步显现,慢性病发病、患病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多,群众慢性病疾病负担日益沉重。
慢性病影响因素的综合性、复杂性决定了防治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推进环境整治、烟草控制、体育健身、营养改善等工作,初步形成了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机制和防治服务网络。
慢性病防治工作已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健康支持性环境持续改善,群众健康素养逐步提升,为制定实施慢性病防治中长期规划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为重点,以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为手段,提升全民健康素质,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可预防的慢性病发病、死亡和残疾,实现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促进全生命周期健康,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脑卒中防治工作进展报告
![中国脑卒中防治工作进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ac4e322e2bd960590c6773d.png)
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
Stroke Screening and Prevention Project Committe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P.R.China
2012年六省市社区筛查人群地区分布
地区分布 北京市 河南省 山东省 山西省 陕西省 四川省 合计 筛查人数(人) 86160 141224 231289 133903 100997 168671 862244 构成比(%) 9.99 16.38 26.82 15.53 11.71 19.56 100.00
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
Stroke Screening and Prevention Project Committe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P.R.China
•
院前:健康教育和危险因素筛查。 1、 设立医院健康教育宣传室。 2、媒体宣传、健康大讲堂、社区健康教育等
但是,脑卒中可防可控!
可控
1、主要危险因素 (1)高血压 (2)高胆固醇血症 (3)糖尿病 2、一般危险因素 (1)心房纤维性颤动或有其他的心脏疾病 (2)呼吸睡眠暂停 (3)吸烟 (4)大量饮酒 (5)缺乏体育运动,每周不能坚持做3次 (每次至少30分钟) (6)膳食中含饱和脂肪酸或油脂过多 (7)肥胖 (8)牙龈经常出血、肿痛,牙龈萎缩、牙 齿松动、脱落 3、新关注的危险因素 (1)颈动脉狭窄 (2)H型高血压
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
Stroke Screening and Prevention Project Committe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P.R.China
脑卒中综合防治工作方案
![脑卒中综合防治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dfbc74b4daa58da1114a5d.png)
脑卒中综合防治工作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我区脑卒中防治工作,实现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低10%的目标,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脑卒中综合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发〔2016〕49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加强脑卒中防治体系建设,实施脑卒中综合防控策略和措施,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推动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
到2020年,脑卒中发病率增长速度降到5%以下,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10%。
二、工作内容(一)深化部门协作,推进脑卒中综合防控策略。
将脑卒中防治作为健康XX建设的重点内容,逐步完善防治政策。
依托自治区防治重大疾病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脑卒中综合防控部门协作机制,在政策制定、组织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保障。
强化脑卒中危险因素控制,倡导膳食结构多样化,开展控烟减盐控油等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加强幼儿园、中小学的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推广全民健身运动,加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科学指导,发挥运动在预防脑卒中的重要作用。
建设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强化职业防护。
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定期开展职工体检,逐步提供集慢性病预防、风险评估、跟踪随访、干预指导为一体的职工健康管理服务。
积极发挥中医药在脑卒中防治中的作用。
(二)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积极开展脑卒中等慢性病防治全民教育,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健康科学知识。
卫生计生部门组织权威专家编制脑卒中防控知识和信息,建立脑卒中健康教育媒体资源库,确保信息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依托主要媒体提高信息传播的权威性和广泛性,借力新媒体提高信息传播可及性和群众参与度,提升健康教育效果。
各地在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等工作中将脑卒中健康教育作为重点内容,鼓励社会组织和脑卒中防治机构共同行动,推动建立自我为主、人际互助、社会支持、政府指导的健康管理模式,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健康观,促进群众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
脑卒中综合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卫生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国卫办疾控发[2016]49号
【发布部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发布日期】2016.12.02
【实施日期】2016.12.0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脑卒中综合防治工作方案的
通知
(国卫办疾控发〔2016〕4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进一步加强脑卒中综合防治工作,降低脑卒中危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脑卒中综合防治工作方案》(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
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认真组织实施,切实落实各项工作内容和有关要求,加强督查考核,保证方案目标如期实现。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
2016年12月2日
脑卒中综合防治工作方案
脑卒中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种疾病,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2012年中国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271.8/10万,是第一位死因,其中脑卒中死亡率为140.3/10万。
为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降低脑卒中危害,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确定的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低10%的目标,依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加强脑卒中防治体系建设,实施脑卒中综合防控策略和措施,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推动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
到2020年,脑卒中发病率增长速度降到5%以下,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10%。
二、工作内容
(一)深化部门协作,推进脑卒中综合防控策略。
将脑卒中防治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点内容,逐步完善防治政策。
依托国务院防治重大疾病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脑卒中综合防控部门协作机制,在政策制定、组织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保障。
强化脑卒中危险因素控制,倡导膳食结构多样化,开展控烟减盐控油等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加强幼儿园、中小学的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推广全
民健身运动,加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科学指导,发挥运动在预防脑卒中的重要作用。
建设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强化职业防护。
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定期开展职工体检,逐步提供集慢性病预防、风险评估、跟踪随访、干预指导为一体的职工健康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