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复习题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资料
-1、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极其历史局限性?(1)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答:第一,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为科学社会主义创立提供了理论准备,提供了资本主义早期发迹史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
1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是一个永恒的社会形态,它注定要被理想社会所取代。
2他们认为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所有弊病的根源,“私有制财产是贫困的唯一根源。
”私有制无论“过去和现在都是人们所犯的无数罪行和所遭受的无数灾祸的根源。
”3他们指出,资本主义除了具有少数人剥削多数人等其他阶级社会共有的弊端外,还滋生出诸如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经济危机等新的毛病。
4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是它自己所宣称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乐土,而是新的压迫制度。
5他们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是以利己主义为核心的病态文化。
资本主义制度是将一些人的幸福建立在另一些人的痛苦之上。
第二,在对理想社会制度的设计中提出的积极见解和天才预测是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重要思想来源。
根据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论述,他们认为,未来社会应该是:1在经济方面,这个社会生产力发达、财产共有、人人劳动,承平归所有社会成员享用。
2在政治方面,这个时候实行高度的民主。
3在精神文化方面,理想生活奉行健康、文明的价值观。
“每个人有最大的可能将自己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最有益的发现与社会和大多数同胞”。
(2)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第一,没有科学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他们的历史观基本上都是唯心主义的,在这些社会主义思想家中,圣西、傅里叶、欧文具有若干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总体上看他们还是陷在历史唯心主义的泥坑中,没有彻底脱离出来,其他思想家连他们的水平都没有达到。
第二,没有找到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再如何实现理想社会的方式、方法问题上,空想社会主义者都陷入严重的误区,他们指望通过说服、宣传、试验、示范等和平的途径,使理想社会得以建立。
科学社会主义考试题以及答案
2011级研究生“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复习提纲1、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研究对象。
概念: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的规律,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主义学,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关于社会主义的学说、运动、制度的总和。
所谓学说是指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运动是指各国共产党人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实践行为,制度是指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存在。
研究对象: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包括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的规律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规律两大部分。
2、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和方法。
意义:①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树立科学世界观、革命人生观和正确价值观。
②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学好各门具体科学和专业学科。
③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执行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更好地为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④学习科学社会主义将扩大我们的视野,增强我们对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分析能力,明确全世界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大趋势,坚定社会主义必然在全世界胜利的信念。
⑤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认清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与世界资本主义的关系,明确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对世界资本主义应该采取的方针,洞察今后世界发展的趋势方法:①论联系实际②世界联系中国③成就联系挫折④现实联系历史⑤现在联系未来3、空想社会主义的概念。
定义:空想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初级形态,是建立在唯心史观和机械唯物主义基础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理论和对社会主义的设想。
主要贡献:一、为科学地论证人类社会历史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思想资料。
二、对资本主义尖锐而深刻的批判,是启发工人觉悟和科学地研究资本主义极为宝贵的材料。
三、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结论和天才的预测。
根本缺陷:一、他们基本上坚持唯心史观,不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二、他们同情无产阶级,却看不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三、他们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向统治阶级呼吁,主张以和平示范和宣传的形式建立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题
1、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越”。
第一次飞跃: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在参加工人运动、阶级斗争实践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第二次飞跃: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俄国实践,发展了马克思的国家与革命的学说。
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第三次飞跃: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至多国,并进入了科学模式的探索时期。
其最明显的标志是中国改革取得初步成功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表明社会主义国家已经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探索阶段。
2、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使社会主义有空想变为现实:(1)唯物主义历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2)唯物主义历史观指出了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3)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的本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客观规律。
(4)剩余价值学说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阐明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
综上所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一系列根本缺陷,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现实。
3、试述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答:19世纪40年代诞生的科学社会主义是西欧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阶级斗争、思想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思想领域实行伟大变革的结果。
1、社会经济前提。
工业革命在推进资本主义实现现代化的同时也使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矛盾愈加明显地显露出来,为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本质及发展趋势提供了可能性。
2、阶级基础。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以及其他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及斗争的实践表明了无产阶级革命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以及当时形成的诸多的社会主义思潮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试题
科学社会主义试题科学社会主义是一种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发展以及与其他社会主义思潮的关系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旨在消灭剥削和压迫,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其基本原理包括: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变革是社会矛盾的决定性推动力。
2. 无产阶级专政:科学社会主义主张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通过工人阶级的领导,实现对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确保劳动人民的利益。
3. 社会主义经济:科学社会主义主张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从而实现劳动价值规律的支配,并逐步消除剩余价值的剥削。
4.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科学社会主义主张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保证广大劳动人民的民主权利,并建设法治社会。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1.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2. 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发动了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进入实践阶段。
3.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与发展: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不断增加。
中国、越南、古巴等国家相继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4. 社会主义的回顾与反思: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生重大变革,科学社会主义经历了重大挑战和反思。
三、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主义思潮的关系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主义思潮既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也存在差异和辩证关系:1. 乌托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乌托邦社会主义相比,强调科学性和实践性,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可行性。
2. 社会民主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强调无产阶级的领导和革命手段,而社会民主主义更加强调通过和平和民主的方式实现社会改革。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题总结
《一》1.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是什么?2.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原理。
4.“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6.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有何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4. 列宁“新经济政策”对今天的启示4、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启示?8、新经济政策的特征?主要精神?5.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建设再认识的主要观点。
6.社会主义国家“个人崇拜”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
7.中国共产党在50年代中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哪些成果。
8.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性质、目标和基本内容是什么?9.“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和观点。
10.苏东剧变的主要原因和教训是什么?9.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1.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基本经验教训。
十四、试述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然性、长期性和艰巨性。
★试述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3.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是什么?8.苏联模式的基本内容与主要特征有哪些?2.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总体评价。
3. 对苏联模式的成就、利弊分析与评价★试述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特点和弊病。
6、试述战后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多次错过改革机遇及其影响,同时分析苏联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如何认识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和历史教训。
17、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为什么没能够全面继承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它是如何形成权力过度集中的体制的?3.评社会主义各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选择。
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减少空想色彩,增加现实主义精神和科学成分的过程。
5.从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看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举例说明科学社会主义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6.浅析苏东剧变与苏联模式的联系。
7.从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分析当代社会主义改革。
9.列宁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对今天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启示?《二》1、当今科学社会主义主要面临的两大挑战是什么?应如何正确应对这两大挑战?3、科学社会主义的六项基本原则是什么?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什么?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和标志是什么?1、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有那些宝贵的经验和应当吸取的教训?2、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4、如何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5、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新战略包括那些要点?16、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新战略包括哪些要点?其现实和理论依据是什么?6、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做哪些方面的工作?六、分析题试析当代世界各种社会主义思潮与流派以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经验和主要教训。
科学社会主义历年试题 (2)
科学社会主义历年试题1. 为什么科学社会主义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科学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学说的继承和延伸。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但并没有详细说明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恩格斯学说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和发展,具体探讨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以及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
科学社会主义填补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空白,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更加完整和系统的理论支持。
其次,科学社会主义是对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规律的深入研究。
科学社会主义借鉴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将其运用于社会领域的研究。
科学社会主义通过对阶级斗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国家和法律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观点,使得马克思主义具有了更加科学性和实用性。
最后,科学社会主义是对实际革命实践的总结和总结。
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检验和验证了其理论观点的正确性。
例如,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在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这些实践经验有效地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2. 请简要介绍一下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主要特点之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主要是由整个社会或国家集体所有,并由劳动群众共同管理和协调。
这种公有制形式代替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私有制,使得生产资料真正成为全体人民共同利用的社会财富。
其次,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是指国家通过制定经济计划来引导和调控社会经济发展,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通过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社会可以更好地调控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方向,实现经济的合理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此外,社会主义社会注重社会主义道德和价值观的培养。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鼓励人民以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发扬社会主义精神,形成共产主义的道德观念和人际关系,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辩证法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复习题
一、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1、关于唯物主义(理论):空想社会主义以唯心史观为基础,只是从理性原则批判资本主义,没能揭示出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经济根源;而科学社会主义则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彻底批判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经济根源,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革中去探求未来理想社会,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上,使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2、关于阶级斗争(途径):空想社会主义不了解阶级斗争,对资本主义以改良为原则,没有找到变革资本主义的现实道路;而科学社会主义则认识到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对资本主义以革命为原则,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正确道路。
3、关于无产阶级(力量):空想社会主义没能找到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只是从人道的原则出发;而科学社会主义发现了无产阶级是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论证了无产阶级的解放同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
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现实社会主义与马恩设想的社会主义的区别本质是相同的,形式上有所区别。
①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马恩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灭亡后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生产资料全面公有制的计划经济,实行按劳分配。
上层建筑是民主的健全的,人们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
现实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多样性的,是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尚未充分发展的国家产生的,现有生产力条件下实行全面单一公有制的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是不科学的,幻想超越任何经济历史阶段都会出现偏差,阻碍生产了的发展。
上层建筑是不健全的,需要不断改革,人们尚待全面发展。
②发展阶段:马恩社会主义是成熟阶段的社会主义,是对理想社会主义内在的质的规定性的理论概括。
现实社会主义的实践与马恩社会主义的特定对象的不一致造成了具有多样性的表现,比如列宁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已经遭受挫折倒退,朝鲜是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中国当前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等,但都不是成熟的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资料
论述题:1、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及其成果是什么?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矛盾及解决办法认识的产物,是对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经历三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在在参加工人运动、阶级斗争实践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十月革命后在苏联一国建成了社会主义。
苏联经过约30年的社会主义的实践,实现了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首先建立,形成了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第三次历史性飞跃式社会主义各国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
20世纪5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国家日益深刻地认识到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存在着严重弊端,必须在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当今时代的变化和各国国情的特点,进一步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开放中探索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2、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探索的主要成果。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立足于我国国情,通过改革开放,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取得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从纵向来看,迄今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大内容,今后还会增加新内容;从横向来看,包括解放思想论、改革开放论、初级阶段论、市场经济论、民主法治论、先进文化论、文明建设论、核心价值论、一国两制论、和平发展论、和谐社会论与和谐世界论等。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山东财经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
山东财经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一、辨析题1、科学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政治学。
错误。
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四大系统,不是只涉及政治规律。
当然决不是把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平列起来分别研究,而是以政治为先导,着重研究资本主义世界和社会主义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之间的互相作用及其总体发展的一般规律。
所以科学社会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而不是单一性的政治科学。
2、无产阶级通过自发地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就能达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标。
错误。
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的自发斗争并不能达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标。
工人阶级单靠自己的力量不会产生出社会主义学说,只能产生诸如必须结成工会、必须同厂主斗争、必须向政府争取颁布工人所必要的某些法律等等信念。
自发的工人运动也就是工联主义的运动,也就是纯粹工会的运动,而工联主义正意味着工人受资产阶级的思想奴役。
科学社会主义的一大历史功绩就在于它促进了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合流,既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物质载体,又为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武器。
工人阶级逐渐由自在的阶级变成了自为的阶级,工人阶级反抗资本主义的斗争也逐渐由自发斗争转变成了自觉斗争。
所谓自觉斗争,是指工人阶级反抗资本主义的斗争不再是单单为了改善生存条件和经济生活条件,而是有了明确的政治目标,即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
所谓自觉斗争,还指工人阶级反抗资本主义的斗争,不再是零星的、消极的、被动的个人的行动,而是有组织的、积极的、主动的阶级的行动。
工人阶级一旦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就会满怀信心和决心去完成这种使命。
2、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就在于它设想的理想社会是虚构的。
答:错误。
对未来的设想都是虚构的,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是由其历史局限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也是建立在科学分析基础之上的设想,空想具有局限性,虚构本身不能作为充分的理由。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复习思考题》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共产党宣言》
2、第一国际
3、巴黎公社
4、“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5、“两个凡是”
6、“三个代表”
7、四项基本原则
8、“八荣八耻”
9、科学发展观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简答题
1、简述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
2、简述十九世纪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特点及其历史功绩。
3、简述马克思两大发现的历史功绩。
4、简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5、简述经济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
6、简述社会主义的本质。
7、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8、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容。
二、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学习《共产党宣言》的体会。
2、试述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
3、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谈谈对社会主义认识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及
其伟大意义。
4、联系实际谈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5、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2010、1。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资料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重点1.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1)经济背景——欧洲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2)政治背景——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使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新阶段(无产阶级成熟和登上历史舞台)‘3)思想文化背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优秀成果:社会科学——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自然科学——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细胞学说,进化论2.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1)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一个客观的、自然史的过程(两个必然)2)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进化,必须经过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自觉的、长期的斗争才能实现3)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须要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4)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必须掌握政权5)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掌握政权后,还要经历几个历史阶段才能逐步建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6)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解放3.空想社会主义评价:历史局限:1)空想社会主义者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崇拜幸运的偶然性,宣扬天才论和英雄史观2)空想社会主义者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因而始终没能找到改造现实社会的物质力量3)空想社会主义者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谈论和实践社会主义,他们的设想便不能只是空话,他们的实践活动也不能充满幼稚的幻想4)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基础是理性原则,他们从道德情感出发认同社会主义进步性:1)空想社会主义虽然是无法实现的空想,但它是早期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现代无产阶级先驱者思想的理论表现2)空想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发展历史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的品格1.苏联模式的特征:政治上:1)坚持一党专政2)过度集权的党政领导体制3)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规制4)软弱低效的监督机制5)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经济上:1)过度集权的全民所有制的国家所有制2)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体制3)过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4)过分强调行政手段的经济管理方法5)过分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发展方针6)过分造成干群贫富差距的分配政策思想文化上:1)文化团体国家化2)领袖言论神圣化3)公共舆论一律化对外关系上:输出革命、大党主义、大国主义、霸权主义、封闭主义2.苏联模式的弊端:1)政治上过度集权,缺乏民主与法治2)经济上管得过死,缺少效率与效益3)思想文化上管得过严,缺少独立与自由4)对外关系中输出革命,盛行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5)斯大林模式还培植了一个党政军高薪官僚特权集团3.苏联模式的历史贡献:1)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化的新路,第一次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促进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4.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1)外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和平演变“对苏联的影响2)内因——远因(历史原因):体制上的弊端、政治上的错误得不到纠正而积累的问题和矛盾,(集权、集中、专制、霸权)近因:戈尔巴乔夫所推行的,促使苏联各种矛盾激化并直接导致苏联解体的错误路线和政策5.苏联模式的历史教训:1)社会主义优越性主要应体现在经济发展比资本主义更快更好2)社会主义在政治方向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比资本主义更广泛、更充分的民主上3)社会主义国家一定要解决好民族问题4)社会主义国家在处理对外关系时,要严格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就:新民主主义时期1)纠正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犯过的右的和“左”错误倾向2)确立新中国国体和政体的基本框架3)提出新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主要原则4)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翻地反封建的文化新中国成立初期1)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方式创建政治体制2)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一人民代表大会制为特征的政治体制3)坚持中央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相结合的制度,而不照搬苏联的联邦制经验教训:(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道路。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题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题1、如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在整个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答: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首先,从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看,既然哲学和经济学是起点和中介,社会主义学是终点,那么,如果没有终点,起点和中介也就半途而废,没有完成。
从这个特定意义上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比之哲学和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更加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没有科学社会主义,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或者就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了。
因为任何科学研究,起点和中介都只反映局部进程,只有到达终点,才算结束进程,才算最后完成。
其次,从理论对实际的指导意义来看,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是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更直接、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全面的指导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这当然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同时也要明确,其中科学社会主义比哲学更直接、比经济学更全面的指导者我们党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因为用哲学原理具体分析我国的实际情况时,还要结合甚至通过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经济学主要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而科学社会主义则是从总体上全面指导社会主义建设,除经济建设外,还包括政治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思想建设、社区建设、国防建设、党的建设、制度建设、人际关系建设、国际关系建设。
也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导我们党和国家实践活动的一门首要科学。
所以就理论联系实际而言,学习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也是要学习科学社会主义。
总之,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2.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历史及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者的历史地位。
答: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1516年托马斯。
莫尔所著《乌托邦》一书的出版是空想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空想社会主义从莫尔开始到19世纪中叶欧文时期到达顶峰,期间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时间。
按照恩格斯的说法,空想社会主义三个多世纪的发展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科学社会主义概论》复习参考答案.doc
1、社发展进程(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空想社会主义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早起,平均和批判空想社主三个阶段;2) 19世纪30-4()年代。
马恩创立科社3)从科社诞生到1917年,在马恩的领导下,许多国家建立了社政党,制定纲领和政策(2)从理论到现实的发展:1)列宁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地理论,理论指导俄十月成功2) 1917年十月,推翻资产政权,建新社制度。
1921年列宁提出逐步建设社(3)社会主义各国通过改革开放,建设本国特色社,使社制度得到完善。
1)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社国认识到苏弊端,改革2)当今世界,以中国为代表社国,不断探索,突破传统苏联模式,不断创新,2、科社在马的地位。
马恩创立哲和经不是目的,而为探讨和研究人社发展规律,特别是社产生发展和建设规律提供依据。
科社在哲和经础上研究社会尤其是资社发展趋势所得出的关于社的结论原理1)马由哲学、政经、科社组成2)马哲辩唯历唯,自然界社会思维3)政经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4)科社是以马哲和政经,唯观和剩值为础依,论证无产人类解放发展规律,为无产和广大劳动群众指明并使其认识到变资木主义为社会主义的条件和正确途径。
5)三部分是整体不可分,没有哲础,没有政经科学依据,不会有科社;而哲、经以科社为落脚点和归宿点。
起点哲,中介经,终结科社。
科社核心。
科社指导,哲和经成为认世和改世的思想武器。
3、空社发展历程及其特,&?空社是随资生产方式的出现及矛盾暴露产生,随资生产方式发展及矛盾激化而发展。
资生产方式的发展经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阶段。
空社经历初、中到高。
1)16-17世纪的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揭露资弊端:思想与传统反封建压迫区别;文学游记的形式2)18世纪的平均共产主义私有制罪恶根源;理性主义和人性论,法律条文,暴力革命;工场手工业生产,绝对平均和禁欲3)19世纪初的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三大空想家唯物论证了社取代资的必然。
科学社会主义期末复习资料
科学社会主义期末复习资料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期末复习资料)共同关注的问题:1、社会主义是什么?2、现实社会主义从何⽽来?是不是历史的错误选择?3、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要改⾰?(现实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会存在许多违背社会主义原则的社会问题)4、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会从改⾰⾛向改向?5、苏东剧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共产党的现状如何?6、社会主义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社会主义的星星之⽕,可以燎原吗?(敢问路在何⽅?)导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A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恩格斯《反杜林论》)科学社会主义→核⼼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落脚点B.科学社会主义的定义科学社会主义具有⼴义和狭义两⽅⾯含义:从⼴义上说,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是关于阶级⽃争、⽆产阶级⾰命和⽆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并进⽽实现共产主义的科学理论。
”(1999年版《辞海》)“科学社会主义⼜可称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是研究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般规律的科学。
”(⾼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四版)“科学社会主义”--⼜称科学共产主义,专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的社会主义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最初是德国社会主义者格律恩1845年在阐述圣西门的学说时⾸先使⽤的。
1872年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开始使⽤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
在马恩著作中,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经常是互⽤的。
就其内容⽽⾔,社会主义有三层涵义:⼀是指社会主义学说;⼆是指社会主义运动;三是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就其发展历程⽽⾔,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四次飞跃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国到多国→从传统到现代→思考:以何为标志?解答:1、从空想到科学(以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共产党宣⾔》的发表为标志)2、从理论到实践(以列宁1917年领导的俄国⼗⽉⾰命胜利建⽴并巩固⽆产阶级政权为标志)3、从⼀国到多国(⼆战后13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4、从传统到现代(对斯⼤林社会主义模式反思改⾰,探索本国特⾊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主要特点1.学科性质:是⼀门综合性的学科2.研究对象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研究⽆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和⼀般⽬的等三个⽅⾯:性质:★阶级性★阶段性★特殊性条件:客观条件/主观条件⼀般⽬的:包括最近⽬的和最终⽬的3.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时代性与科学性的统⼀;普遍性与民族性的统⼀;实践性与发展性的统⼀;阶级性与开放性的统⼀思考:如何理解这四个统⼀?三、学习这门课程的⽬的意义和⽅法:⽬的:培养“四信”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意义:有利于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研究⽅法:1. ⼀般研究⽅法:⼀般研究⽅法是运⽤历史唯物论和历史辩证法的研究⽅法。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复习题答案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考试试卷A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简评19世纪上半叶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及其历史局限性。
A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本身包含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萌芽。
这主要表现在:①它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后果;②在此基础上,它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系列积极主张和合理设想;③它的历史观中包含着趋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合理因素。
但是,由于历史条件、阶级地位和唯心史观的限制,这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也存在一系列根本性缺陷。
这主要表现在:①坚持理性支配世界和唯心主义的天才史观,从抽象的理性出发设想出种种社会改革方案;②不能正确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把改造世界的希望寄托在各国统治者身上;③拒绝一切政治行动,否定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幻想用理性感化资产阶级,用和平方式实现社会主义。
2.简评唯物史观A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
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
凡是认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由历史发展而来、社会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历史、社会和历史存在着必然的继承和发展关系的观点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有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那么他在看待和处理问题时,就具有了以下特点:一、承认历史,尊重历史,认为社会必然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这是如何看待历史的问题。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复习题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复习题一.填空1.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
2.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3〃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4.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是如何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
5.从理论内容的角度看,科学社会主义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外交四大系统。
6〃1516年,托马斯〃莫尔发表《马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
7.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莫尔针对英国的“圈地运动”,提出了“羊吃人”的不朽名言。
8.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采用文学游记的形式,描述自己的空想社会主义理想。
9.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
10.中期空想社会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
11.中期空想社会主义者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阐述理想社会的纲领和原则。
12.中期空想社会主义是带有小生产的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的空想社会主义。
13〃欧文首次用经济学原理揭示无产阶级贫困的原因,提出剩余产品的概念,初步接触到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14〃傅立叶正确指出1825年(英国)第一次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引起的危机”15〃傅立叶天才地预见到资本主义竞争必然导致垄断。
16〃圣西门指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是冷酷的利已主义。
17.把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付诸于实践的第一人是欧文。
18。
第一次把公有制同大生产联系起来的是欧文。
19〃康帕内拉创造性地提出了“劳动光荣”的思想。
20〃傅立叶提出每个人都有劳动的权利。
x21〃巴贝夫提出“人民革命”和“人民专政”的思想。
22〃巴贝夫最早提出消灭三大差别的观点。
23〃圣西门关于未来社会的根本目的及其实现目的手段的表述与今天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表述极其相似。
24.第一次初步提出按劳分配思想的是圣西门。
25〃傅立叶第一个“确立了劳动和享受的同一性”这一社会哲学原理。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资料)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题名词解释:1.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规律的科学。
广义的是指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在内的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狭义的是指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
2.革命形势:就是革命的客观条件的总和,是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即阶级矛盾极端尖锐化所造成的各种政治经济条件的总汇合。
3.战略:是研究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具有全局性的指导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政党所规定的革命某一阶段上,为了实现革命的总任务,应依靠谁、团结谁和打击谁的政治路线。
4.策略:是研究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具有局限性的指导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政党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根据战略的要求和形势的变化所规定的行动路线,以及为实现这个行动路线而采取的斗争形式、组织形式和斗争口号。
5.无产阶级革命:又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伟大历史使命而进行的革命斗争,是指实现从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革命,又称社会主义革命。
6.无产阶级:是指丧失生产资料,因而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而获得生活资料的雇佣劳动者阶级。
7.资产阶级:是指占有生产资料并使用雇佣劳动的资本家阶级。
8.物质文明:所谓物质文明,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生态文明?)9.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智慧、道德的进步状态。
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以及道德、理想、情操的升华。
10.无产阶级专政:就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为使命的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简言之,就是无产阶级对整个社会主义实行国家领导。
11.民主集中制:简言之,就是在高度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高度的集中,是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的民主制和集中的辩证的统一。
12.政治斗争:是无产阶级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进行的斗争。
《科学社会主义概论》复习参考答案
1、社发展进程(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空想社会主义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早起,平均和批判空想社主三个阶段;2)19世纪30-40年代。
马恩创立科社3)从科社诞生到1917年,在马恩的领导下,许多国家建立了社政党,制定纲领和政策(2)从理论到现实的发展:1)列宁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地理论,理论指导俄十月成功2)1917年十月,推翻资产政权,建新社制度。
1921年列宁提出逐步建设社(3)社会主义各国通过改革开放,建设本国特色社,使社制度得到完善。
1)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社国认识到苏弊端,改革2)当今世界,以中国为代表社国,不断探索,突破传统苏联模式,不断创新,2、科社在马的地位。
马恩创立哲和经不是目的,而为探讨和研究人社发展规律,特别是社产生发展和建设规律提供依据。
科社在哲和经础上研究社会尤其是资社发展趋势所得出的关于社的结论原理1)马由哲学、政经、科社组成2)马哲辩唯历唯,自然界社会思维3)政经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4)科社是以马哲和政经,唯观和剩值为础依,论证无产人类解放发展规律,为无产和广大劳动群众指明并使其认识到变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的条件和正确途径。
5)三部分是整体不可分,没有哲础,没有政经科学依据,不会有科社;而哲、经以科社为落脚点和归宿点。
起点哲,中介经,终结科社。
科社核心。
科社指导,哲和经成为认世和改世的思想武器。
3、空社发展历程及其特点?空社是随资生产方式的出现及矛盾暴露产生,随资生产方式发展及矛盾激化而发展。
资生产方式的发展经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阶段。
空社经历初、中到高。
1)16-17世纪的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揭露资弊端:思想与传统反封建压迫区别;文学游记的形式2)18世纪的平均共产主义私有制罪恶根源;理性主义和人性论,法律条文,暴力革命;工场手工业生产,绝对平均和禁欲3)19世纪初的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三大空想家唯物论证了社取代资的必然。
提出了实现道路和方法,大工业基础,资制度4、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1)空社历史功绩:第一,对资制度深刻揭露和批判,提供启发工人觉悟和科地研究资的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复习题一.填空1.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
2.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3·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4.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是如何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
5.从理论内容的角度看,科学社会主义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外交四大系统。
6·1516年,托马斯·莫尔发表《马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
7.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莫尔针对英国的“圈地运动”,提出了“羊吃人”的不朽名言。
13·欧文首次用经济学原理揭示无产阶级贫困的原因,提出剩余产品的概念,初步接触到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14·傅立叶正确指出1825年(英国)第一次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引起的危机”17.把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付诸于实践的第一人是欧文。
18。
第一次把公有制同大生产联系起来的是欧文。
24.第一次初步提出按劳分配思想的是圣西门。
26·圣西门第一次明确提出国家消亡的思想。
27.思格斯称赞傅立叶第一个表明“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28·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9.科学社会主义赖以建立的两大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
44.社会主义改革的第一次浪潮发端于1950年初南斯拉夫。
45.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南斯拉夫首先突破了苏联模式,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南斯拉夫国情的自治社会主义模式。
49·1991年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50·1978年5月开始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对于从思想理论上清理“左”的教条主义,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51.中国共产党在1978年12月18日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标志着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开始。
52·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53.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提出并系统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地概括和全面阐发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54.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正式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5.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我国现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6.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今后20年的奋斗目标。
57.十六大确定党的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59.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就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起来。
二判断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代表人物也多是有产阶级知识分子,因而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2.空想社会主义极大地启发了无产阶级的觉悟。
√3.空想社会主义只是资本主义统治的甜蜜补充。
×4.十九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麻痹了无产阶级的斗志。
×5。
从十六世纪初至十九世纪初随着无产阶级日趋成熟,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作用越来越趋于消极和反动。
×6。
没有空想社会主义就没有科学社会主义。
√7.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先驱。
√8.科学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一脉相承的发展。
√9.科学社会主义是与空想社会主义毫不相关的新思想体系。
×10.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可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
×11.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可追溯到古希腊关于“黄金时代”的传说。
×12.中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可追溯到《诗经》的《伐檀》、《硕鼠》等篇章√13.中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可追溯到《礼记·礼运》的大同思想。
×14.欧文提出“剩余产品”的概念就是后来马克思所说的“剩余价值”。
×15傅立叶指出1825年危机是“生产过剩引起的危机”,遭到思格斯的否定×16.博立叶天才地预见到资本主义竞争必然导致垄断。
√17.马克思否认了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
√18.马克思承认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
×19.普列汉诺夫认为俄国不可能首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20.亚当·沙夫认为不发达国家社会主义的选择是正确的。
×21.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只是战争环境的需要。
×22.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使苏俄迅速恢复了经济。
√23.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使苏俄经济陷入困境。
x24战时共产主义”就是把“社会主义必须消灭商品经济”观点付诸于实践√25.“战时共产主义”就是企图在一个小生产占优势国家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
√26.列宁晚年主张社会主义要保留商品经济。
×27.列宁晚年主张在过渡时期商品货币关系是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
√28.列宁晚年认为,进入社会主义后有计划的产品经济将取代商品经济√。
29.斯大林认为:不实行充分民主,社会主义就不能胜利。
×30.列宁认为:不实行充分民主,社会主义就不能胜利。
√31.列宁晚年曾提出党政之间应有各自的职权范围。
√32.托洛茨基最早提出所谓“社会主义原始积累基本规律”。
√33.托洛茨基最早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思想。
×34.布哈林最早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思想。
√35.布哈林“发财吧”这一口号的实质是右倾机会主义。
×36.布哈林提出:过渡时期阶级斗争的发展规律是逐渐缓和直到“开始静息”,这是符合实际的。
√37.布哈林主张过渡时期“阶级斗争熄灭论”。
×38.斯大林支持布哈林“发财吧”的主张。
×39.斯大林主张“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
√40,斯大林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只是一种暂时的退却。
√41.“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只是一种暂时的退却。
×42.苏维埃政权成功地实现了对资本家的和平赎买。
×43.就主要倾向而言,苏联模式高度集权的体制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44.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一种错误的战略选择。
×45.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一种正确的战略选择。
√46.斯大林晚年有限度地承认商品经济。
√47.斯大林宣称价值规律的作用被严格地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
√48.在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上斯大林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49.在无产阶级专政问题上斯大林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50.毛泽东曾经主张:在所有制问题上,除了国营和集体经济外,还可以搞点私营经济作补充。
√51.毛泽东主张:正确认识和处理敌我和人民内部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
√52.毛泽东最早提出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命题。
√53.1956年初,中共中央宣布“知识分于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54.苏东剧变的主要原因是西方和平演变策略的实施。
×55.苏东剧变的主要原因是党内出了修正主义。
×56.“欧洲共产主义”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57.“欧洲共产主义”坚决反对暴力革命。
×58.“欧洲共产主义”是发达国家的共产党人结合自己国情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59.“民主社会主义”是发达国家中的科学社会主义×。
60.“民主社会主义”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61.“民主社会主义”主张通过议会道路走向社会主义。
×62.“民主社会主义”不排斥必要时走暴力革命的道路。
×·63.“民主社会主义”主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6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经济主张相同,只是政治主张不同。
√65.“西方马克思主义”是流行全世界的社会主义思潮。
×66.“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是美化资本主义的。
x三.简答1.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原理。
答: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无产阶级肩负着根本变革资本主义旧制度.建立共产主义新制度的伟大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要同其他劳动者结成联盟,建立统一战线。
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团结斗争,互相支援。
创立共产主义的正党,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通过暴力的或和平的各种革命形式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有一个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过渡时期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依靠无产阶级政权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履行和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
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在过渡时期结束后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大力发展社会经济文化,消灭阶级,国家逐步消亡,商品.货币和市场均不存在,但还有旧社会的各种痕迹,只能实行按劳分配。
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简略高度发展,才有条件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才能彻底消灭阶级差别.城乡差别.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使社会成员得到全面的发展,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2.“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1).用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贸易自由。
(3).小企业退还原主,大企业租借制.租让制.承包制。
(4).国企内恢复计件工资和奖金制。
(5).充分利用外资和技术加快经济恢复和发展。
3.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建设再认识的主要观点。
答:(1)过渡的复杂性和发展阶段问题。
(2)社会主义要在雄厚的物质基础。
(3)利用商品货币关系(仅限于过渡时期)。
(4)通过合作制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5)如何正确看待和利用资本主义。
(6)有步骤地发展社会主义.反对官僚主义。
(7)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
4.社会主义国家“个人崇拜”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
答:1.小生产的传统习惯势力是个人迷信的肥沃土壤。
2.高度集权的体制是个人迷信的现实基础。
3.领导者的默许欣赏甚至提倡。
4.少数野心家.阴谋家和另有用心者的推波助澜。
5.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性质、目标和基本内容是什么?答:改革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改革任务:改革两个不适应。
在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部分,还要改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
目的: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体制。
改革基本内容:1.建立和发展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
2.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3.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重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管理以经济手段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