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社工新生成长适应小组计划书
社工小组工作策划书3篇
社工小组工作策划书3篇篇一《社工小组工作策划书》一、小组名称“心灵绿洲”成长小组二、小组性质支持性、发展性小组三、小组目标1. 帮助小组成员提升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2. 增强小组成员的人际交往技巧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小组成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促进小组成员的个人成长和发展。
四、小组成员[具体人数]名年龄在[年龄段]的社区居民五、小组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每周[具体时间]六、小组地点社区活动中心七、活动内容1. 第一次活动:相识与团队建设(1)自我介绍和相互认识(2)制定小组规则和契约(3)团队建设游戏,如“拼图比赛”等2. 第二次活动:情绪管理与表达(1)情绪认知和表达训练(2)情绪调节技巧分享(3)角色扮演练习3. 第三次活动:人际交往与沟通(1)沟通技巧讲解和练习(2)人际关系处理案例分析(3)小组互动游戏,如“你说我画”等4. 第四次活动:团队合作与问题解决(1)团队合作任务,如“团队拔河”等(2)问题解决方法讨论和实践(3)团队合作经验分享5. 第五次活动:个人成长与展望(1)个人成长经历分享(2)未来规划和目标设定八、活动评估1. 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
2. 小组成员的自我评估和反馈。
3. 社工的观察和评估。
九、注意事项1. 活动过程中要确保小组成员的安全。
2. 尊重小组成员的隐私和个人意见。
3. 活动内容和方式要根据小组成员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 及时处理小组成员之间的冲突和问题。
篇二社工小组工作策划书一、小组名称“共同成长,共享阳光”二、小组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越来越多。
为了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我们成立了这个社工小组。
三、小组目标1. 帮助小组成员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知,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2. 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小组成员缓解压力和焦虑,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
3. 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互助,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社工小组活动计划书
社工小组活动计划书一、活动背景。
社工小组是我们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开展社工小组活动,我们制定了以下活动计划。
二、活动目的。
1. 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2. 提高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3. 培养同学们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提升团队整体素质。
三、活动内容。
1. 社区义工活动,组织同学们到附近的社区开展义工活动,如清洁环境、植树造林等,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
2. 团队合作拓展训练,组织同学们参加团队合作拓展训练,通过各种团队合作游戏和挑战,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3. 心理健康讲座,邀请心理专家给同学们进行心理健康讲座,关注同学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意识。
4. 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同学们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增进对文化艺术的了解和欣赏。
5.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同学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走访敬老院、帮助留守儿童等,培养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
四、活动安排。
1. 时间安排,每周安排一次社工小组活动,活动时间为周末或课余时间。
2. 人员安排,每次活动由社工小组成员自愿报名参加,鼓励全体成员积极参与。
3. 地点安排,根据不同活动内容,选择不同的活动地点,如社区、公园、学校等。
4. 物资准备,根据活动需要,提前准备好所需物资,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五、活动评估。
1. 活动后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估,了解活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2. 收集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活动内容和方式。
3. 对活动进行定期跟踪和评估,及时调整活动计划,确保活动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六、活动预期效果。
通过社工小组活动的开展,预期达到以下效果:1. 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得到增强。
2. 同学们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得到提升。
3. 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得到提高。
4. 同学们的文化艺术素养得到提升。
社工小组计划书
社工小组计划书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我们是社工小组(Social Work Group),今天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我们的社工小组计划书。
一、背景介绍社工小组是由我们学校的社会学系和心理学系的学生组成的一个志愿组织。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社会工作的形式,为周围的社区和学校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二、目标和任务1.帮助弱势群体:我们将关注社区中的弱势群体,如贫困家庭、孤寡老人、流浪乞丐等,并提供他们生活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支持。
2.心理咨询与援助:我们将为学校内的同学提供心理咨询与援助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学习、情感和人际关系等问题,并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3.开展志愿服务:我们将参与社区和学校组织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如义务劳动、义教活动等,为社区和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具体工作计划1.定期组织社工实践活动:我们将每个月组织一次社工实践活动,如走访贫困家庭、为孤寡老人送暖物资等,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2.开展心理咨询与援助工作:我们将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心理咨询与援助服务。
同时,我们还将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培训,提高同学们的心理素质。
3.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我们将定期参与学校和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如义教活动、环保公益等,为社区和学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四、组织架构与成员分工我们的社工小组由一名组长和若干名成员组成。
组长负责统筹和协调工作,成员分别负责社工实践、心理咨询与援助、志愿服务等工作。
五、预期效果与评估我们希望通过社工小组的活动,为社区和学校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促进社区和学校的发展。
在活动结束后,我们将进行效果评估,整理活动经验和反馈意见,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调整。
大家好!这就是我们的社工小组计划书。
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支持,我们的社工小组一定能够为社区和学校带来更多的帮助和正能量。
最后,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让我们一起努力,让社工小组的工作更加出色!谢谢!。
社工成长小组计划
社工成长小组计划
【原创版】
目录
1.社工成长小组计划简介
2.计划目标
3.计划内容
4.计划实施步骤
5.预期成果
正文
一、社工成长小组计划简介
社工成长小组计划是一个专为社会工作者提供的专业培训和成长平台。
该计划旨在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实践,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实务能力,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帮助有需要的人群。
二、计划目标
1.提升社工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
2.增强社工的实务操作能力和服务质量。
3.提高社工的职业素养和专业道德。
4.促进社工的个人成长和发展。
三、计划内容
1.系统性的专业培训,包括社会工作理论、法律法规、心理咨询、沟通技巧等。
2.实践性的操作训练,包括个案管理、小组工作、社区活动组织等。
3.专业指导和督导,由资深社工或专业导师提供个案指导和实务督导。
4.经验分享和交流,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经验分享和交流。
四、计划实施步骤
1.招募和选拔社工成长小组成员。
2.开展专业培训和操作训练。
3.进行实践操作和个案督导。
4.组织经验分享和交流活动。
5.评估和反馈计划效果。
五、预期成果
1.社工成员专业素质得到提升。
2.社工服务质量得到提高。
3.社工个人得到成长和发展。
社工小组策划书模板3篇
社工小组策划书模板3篇篇一《社工小组策划书模板》一、小组名称[具体名称]二、小组背景阐述开展此小组工作的原因和背景情况。
三、小组目标1. 总目标:明确小组期望达成的总体成果。
2. 具体目标:详细列出各项具体的目标,如提升成员某项能力等。
四、小组成员1. 招募对象:明确适合参与小组的人群范围。
2. 预计人数:预估小组的成员数量。
五、小组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六、小组地点具体的活动地点。
七、小组内容1. 第一次活动:详细描述活动主题、内容和流程。
2. 第二次活动:……3. ……八、小组评估1. 评估指标:确定用于评估小组效果的具体指标。
2. 评估方法:说明采用的评估方法,如问卷调查等。
九、小组预算列出各项费用支出,如场地租赁、材料费用等。
十、注意事项1. 安全方面的考虑。
2. 对特殊情况的应对措施。
3. 其他需要提醒的事项。
篇二《社工小组策划书模板》一、小组名称[具体名称]二、小组背景阐述开展此小组工作的原因和背景情况。
三、小组目标1. 总目标明确小组期望达成的总体目标。
2. 具体目标细化为可衡量和可实现的具体目标。
四、小组成员1. 招募对象说明适合参与小组的人群特征。
2. 招募人数确定小组的规模。
五、小组活动安排1. 活动次数及时间列出小组活动的具体次数和每次活动的时长。
2. 活动地点选择合适的活动场地。
3. 活动内容详细描述每次活动的主题和具体内容。
六、小组工作者明确负责小组工作的人员及其职责。
七、预计困难及应对策略1. 可能遇到的困难分析小组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2. 应对措施针对困难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八、评估方法说明如何评估小组工作的效果和目标达成情况,可包括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
九、预算列出小组活动所需的各项费用预算。
十、注意事项提醒在小组工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篇三《社工小组策划书模板》一、小组名称[具体名称]二、小组背景阐述小组形成的原因和背景情况。
三、小组目标1. 总目标:明确小组期望达成的总体成果。
社工小组计划书
社工小组计划书一、项目背景。
社工小组是一个由热心公益的志愿者组成的团队,旨在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帮助和服务。
在当下社会,社工的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他们能够有效地解决社区居民的实际问题,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我们决定成立一个社工小组,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服务。
二、项目目标。
1. 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我们将为社区居民提供包括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健康指导等多方面的服务,满足居民在不同方面的需求。
2. 建立健全的社会关系网络,我们将积极与社区其他组织合作,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社会关系网络,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3. 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通过我们的服务,帮助社区居民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三、项目内容。
1. 心理咨询服务,我们将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加入社工小组,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情感困扰和心理问题。
2. 法律援助服务,我们将与律师事务所合作,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服务,解决他们在法律方面的问题。
3. 健康指导服务,我们将邀请医生和营养师加入社工小组,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指导服务,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四、项目实施。
1. 招募志愿者,我们将通过社区广播、宣传栏等途径招募热心公益的志愿者加入社工小组,共同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
2. 建立合作关系,我们将积极与社区其他组织建立合作关系,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3. 宣传推广,我们将通过社交媒体、宣传栏等途径宣传社工小组的服务内容,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来寻求帮助。
五、项目预期效果。
1. 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得到提升,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2. 社工小组的服务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好评,吸引更多志愿者的加入。
3. 社区居民的社会关系得到拓展,形成更加紧密的社区群体。
六、项目总结。
社工小组的成立将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各种生活中的问题,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我们将不断努力,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让社工小组成为社区居民的坚强后盾。
完整版)社会工作小组计划书
完整版)社会工作小组计划书我们的小组将以“喜欢自己,表现到底”为主题,通过以下介入点和介入策略来帮助大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1)课堂教学:在大学课堂中增加口语表达的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练口语表达。
2)社团活动:建立语言表达社团,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练口语表达,增加自信心。
3)个人辅导: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个人辅导,帮助他们克服语言表达方面的困难。
三、预期效果:通过我们的介入策略,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加自信心,改善人际关系,从而解决情感问题和就业问题。
我们相信,只要大家喜欢自己,表现到底,就一定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取得更多的成功。
在生活和职场中,我们常常听到人们自称“笨嘴笨舌,讲不好话”,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在信息大爆炸的社会中,语言是最普遍、方便、直接的传递方式,而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常常会带来美好的人生和成就。
因此,要想在社会上游刃有余,不仅需要新的思想和见解,还需要能够很好地表达出来。
___的需求层次论认为,当一个人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他会有更高层次的归属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社会研究理论和班杜拉的观察研究认为,个体常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研究,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镜中自我理论则认为,通过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和反映,建立我们自己的形象和自我评价。
小组活动可以给小组成员更多的研究机会,同时也符合人本理论、群体动力学理论和社会冲突理论。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成立了一个培训小组,名为“喜欢自己,表现到底”。
这个小组的目标是通过6次小组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平台,让他们从身边的人开始练,为今后的就业面试和发展抢占机会。
在小组活动中,我们希望形成小组的凝聚力和成员的归属感。
组员之间需要互相帮助,在倾听他人观点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加入适当的身体语言。
评估指标包括口齿清晰、流畅,内容有条理、富逻辑性,具有一定说服力,用词准确、恰当、有分寸,以及说话带有一定的身体语言。
新生适应性成长小组策划书
新生适应性成长小组策划书策划书:新生适应性成长小组一、活动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新生入学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现象。
然而,对于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新生来说,面对新环境、新生活和新的学习压力,他们需要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同时也需要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
为了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我们计划开展新生适应性成长小组活动。
该活动旨在通过建立小组,提供适应性成长课程和组内互助活动,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培养他们的学习和社交能力,建立互助联系,增强新生的归属感,为他们打下良好的大学生活基础。
二、活动内容及步骤1. 活动前期准备:- 筹备小组成员:在新生中进行宣传,招募有意参与的新生加入小组。
- 确定小组人数:根据小组活动的具体安排和组织形式,确定小组成员的数量。
- 分配小组导师:从校园中的老师和研究生中选择经验丰富、热心肠的导师担任小组导师。
- 制定小组活动计划:根据新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小组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
2. 小组成立仪式:第1页/共4页- 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周举行小组成立仪式,邀请校领导和相关教师出席,帮助新生建立对大学生活的期望和规划。
- 介绍小组导师和小组成员,让大家相互了解,并增强对小组的归属感。
3. 适应性成长课程:- 设计一系列适应性成长课程,包括学习技巧、时间管理、心理健康和社交技巧等。
- 定期组织导师为小组成员进行讲解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提高学习和生活效能。
4. 小组内互助活动:- 定期安排小组活动,如户外拓展训练、文化参观、社团交流等,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 设立小组交流平台,如微信群或线上论坛等,方便小组成员随时交流和解决问题。
5. 小组总结和成果展示:- 定期进行小组总结,回顾每个成员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并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和反思。
- 组织小组成员展示自己的成果和收获,鼓励他们分享经验和做好榜样。
最新09社工新生成长适应小组计划书1
09社工新生成长适应小组计划书1“09社工新生成长适应小组——玩转江湖,笑傲师大”小组计划书1、设计小组的原因:经过高考的奋力拼搏,大学新生满怀希望进入高等学府。
面对新的教学风格和学习方式、新的人际氛围和生活环境,可能会出现“心理不适”。
入学之初,新生由于水土不服、想家等原因,往往出现不能融入班级和宿舍,甚至想退学等现象,并引发焦虑、倦怠、烦乱、无聊、自责和行为上的不良症状,这种现象被称为“新生适应不良综合症”。
也有研究者把大一这段适应时间称为“心理间歇期”。
这本属正常现象,但如果不对其加以引导和疏通,一味任其蔓延,必将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严重者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此小组旨在帮助组员杜绝这一问题。
新生的学习适应主要集中在专业认同、自我定位、学习方法三个方面。
有些新生由于填报志愿盲目或者是被调剂专业的原因,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有可能发现对专业提不起兴趣,看不到本专业发展的希望,自然对所学专业产生不认同感,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
例如,某学生小李,本来报考的是新闻专业,但被调剂到了社会工作专业,因此很郁闷。
另外,大学学习风格的改变也要求新生转变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安排学业的能力。
大学课堂容量大,教师讲授比较抽象概括,意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加之大学课余时间比较多,自由度大,这让不少学生感到很吃力、无助、无所适从。
另外,一项调查统计显示,有34%的学生认为目前最需帮助的是“情感交流”,41%的学生认为“社交能力”的培养更需得到帮助,还有17%的学生“感到孤独”。
绝大部分新生都非常想家。
可见,新生面临着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困惑。
大学生的组成比高中要复杂,不同地区、不同信仰和民族的学生走到一起,难以很快建立起兄弟姐妹般的深厚情谊,加之在中学阶段一般都有自己稳定的交际圈,到了大学校园更不追求尽快融入集体。
如果学生一味坚持“自我中心”,相互之间不理解、不体谅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
另外,新生初来乍到,彼此陌生,青春期又有“闭锁性”的心理特点,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同学之间交往较谨慎,都不愿意主动接近别人,难免产生“知音难觅”之感。
社会工作小组计划书
小组社会工作课程实践班级:09级社会工作x班组别:第x小组(成长新动力)参与人员:200930820308李A(小组长,初期,后期)200930820306黄B(结束)200930820309李C(中期)200930820310梁D200930820311梁E(前期)200930820316刘F200930820322吴G(中期)200931060225唐F在确立“成长新动力”这个小组之前,我们首先针对我校大二学生做了一系列的调查和了解,再通过厘定需要来构建理论构架,最终确定目标。
一、理念----厘定需要(小组成立的目的)1.规范需要(专家需要):网络日益发达,很多大二学生因为退出了学校社联社团组织,空闲时间增加,因而在网络上寻求精神的支持。
然而,网络却给他们带来了一系列危害:①身心健康受损;②无心上学,学习成绩下降;③道德意识弱化,严重者会走向犯罪道路;④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受影响;⑤人生观、价值观扭曲。
2.比较需要:很多大二学生沉迷网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感到孤独寂寞,同时可能受到恋爱问题的困扰,因此选择网络来逃避现实。
3.表达需要:①很多大二学生有感情问题,会感到孤独寂寞,选择通过网络来寻求精神支持;②来自家人和老师的压力让大二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从而沉迷网络发泄和麻痹自己;感觉需要:大二学生对自己未来没有较好的目标和定位,对大学生活感到迷茫无助;此外,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同辈群体之间的相处交流有时会有相互误导的作用。
二、理论基础1.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这个小组的对象是华农大二沉迷于网络的学生。
由于这些大二学生正处在佛罗伊德所说的从青少年发展成为成人的一个重要转折的青春期(19-21岁),在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冲突时,要经历各种选择的混乱状态,往往会感到困扰和混乱,这是青少年期个体都不可避免的一个转折点,这个时期,要帮助青少年重新审视及发现自身价值,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及处理各种混乱状态的能力。
社会工作专业大一新生小组计划书-副本
社会工作专业大一新生小组计划书-副本第一篇:社会工作专业大一新生小组计划书 - 副本梦的起点小组名称:梦的起点小组背景:众所周知,大一新生必须要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大一新生面临着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集体关系,如何消除自己的孤独感以及集体归属感的问题;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实现从充满幻想到脚踏实地的转变;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熟悉、如何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专业等一系列问题。
本次小组就是对大一社会工作专业新生的问题展开的一系列活动。
小组目标:帮助组员尽快适应大学陌生的环境和人群,融入到新的班集体中,调整心态,认识社会工作专业,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小组目的:(1)在小组互动中增加彼此认识和了解,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2)通过小组活动使组员融入到班集体中,消除其孤独感并增强其集体归属感。
(3)适应大学生活,学会在新的环境中如何生活,如何学习。
(4)通过活动培养组员积极的习惯和心态,以及独自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的能力。
(5)帮助其充分、全面了解社会工作专业,激发起对专业的兴趣。
招募要求:1)2)大一政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新生。
有符合小组活动要求的同学。
小组规模:10人~12人小组设计的理论基础:本小组采用“社会学习理论”作为小组设计的理论基础,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新行为。
此外,还采用了“需要理论”,理论先从满足生理、安全、归属和爱的需要,一直到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层层递进。
小组活动计划:第一次活动:“打开你的心”单项时间:5分钟目标:工作员与组员之间初步认识,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为整个活动营造轻松和谐的气氛内容:工作员采用幽默诙谐的方式作自我介绍,并简要说明小组的目的、内容和规则。
单项时间:25分钟目标:通过成员作自我介绍,组员之间互相认识,拉近工作者与组员的距离。
内容:小组成员按照生日排序分组的方式,作自我介绍,主持人与之互动,调动现场气氛,消除组员与工作员之间的距离。
单项时间:15分钟目标:进一步加深组员之间的认识,活跃现场气氛。
社工开展小组活动计划书
社工开展小组活动计划书小组活动计划书是社工在开展小组活动之前必须准备的重要文件,它包括了活动的目的、内容、时间安排、活动流程、参与人员、预算等方面的详细计划。
在编写小组活动计划书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目的和目标,首先需要明确小组活动的目的和目标,是为了促进团体成员之间的交流,还是为了提高他们的技能或者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
明确活动的目的和目标有助于确定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2. 活动内容,在计划书中需要详细描述活动的内容,包括主题、讨论话题、游戏或者其他形式的活动安排等。
活动内容应该符合活动目的和目标,同时也要考虑到参与者的兴趣和需求。
3. 时间安排,确定活动的时间和地点,以及活动的持续时间。
在安排时间时要考虑到参与者的日常安排,选择一个大家都能参与的时间是很重要的。
4. 活动流程,详细描述活动的流程,包括开场白、各个环节的具体安排、结尾总结等。
活动流程的设计要能够引导参与者积极参与,达到预期的效果。
5. 参与人员,列出参与活动的人员名单,包括社工和参与者。
同时也要考虑到参与者的特殊需求,比如是否需要特殊的辅助设施或者服务。
6. 预算,列出活动所需的经费预算,包括场地租赁、材料费用、人员费用等。
预算的制定要合理并且充分考虑到各个方面的支出。
7. 安全保障,考虑到活动可能涉及到一定的安全风险,需要在计划书中详细描述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参与者的安全。
总之,小组活动计划书需要全面考虑活动的各个方面,确保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同时也需要灵活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
社工成长小组计划
社工成长小组计划摘要:一、引言1.背景介绍2.社工成长小组计划的重要性二、计划目标1.提升社工的专业能力2.加强社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3.促进社工的个人成长与发展三、具体措施1.定期开展专业培训2.组织案例分享与讨论3.搭建线上交流平台4.开展团队建设活动5.提供心理辅导与支持四、实施流程1.筹备阶段2.启动阶段3.实施阶段4.评估与反馈阶段五、预期成果1.社工能力的提升2.团队凝聚力的增强3.社工职业发展的促进4.社会服务质量的提高六、总结与展望1.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2.对未来社工成长的期待与展望正文:社工成长小组计划是基于我国社工行业发展需求而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
随着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化,社工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社工的专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个人成长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为了提升社工的综合能力,加强社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社工的个人成长与发展,我们推出了这个计划。
一、引言1.背景介绍在我国,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社工们在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时,往往暴露出专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为了提升社工的综合能力,加强社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社工的个人成长与发展,我们推出了社工成长小组计划。
2.社工成长小组计划的重要性社工成长小组计划旨在提升社工的专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个人成长。
在这个计划中,我们将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帮助社工们更好地应对工作中遇到的挑战,为我国社工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计划目标1.提升社工的专业能力我们将通过定期开展专业培训,使社工们掌握更多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此外,我们还将组织案例分享与讨论,让社工们在实际案例中学习和成长。
2.加强社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将搭建线上交流平台,方便社工们随时随地分享工作经验、心得体会。
同时,通过开展团队建设活动,提升团队凝聚力,促进社工之间的合作。
3.促进社工的个人成长与发展我们为社工提供心理辅导与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心理压力,实现个人成长。
社工成长小组活动计划书
社工成长小组活动计划书一、活动背景社工成长小组是一个为了提升社工专业技能和个人发展的平台。
为了让社工们更好地学习和交流,我们计划开展一系列的小组活动。
二、活动目标1.提高社工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2.促进社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3.增强团队凝聚力和自我发展意识。
三、活动内容1.主题分享会:通过主题分享会,邀请行业内知名人士或老师来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让成员们更深入地了解社工行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同时也可以为成员们提供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2.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成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社工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
这不仅可以帮助成员们提高实践能力,还可以促进团队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3.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成员们模拟真实场景下可能出现的情况,并进行模拟演练。
这有助于提高成员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成员们亲身体验社工工作的实际情况。
例如,组织一次义工活动或者到社区开展调研等。
这不仅可以增强成员们的社会责任感,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经验。
四、活动时间安排1.主题分享会:每月举办一次,时间为2小时左右。
2.案例分析:每季度举办一次,时间为半天至一天。
3.角色扮演:每半年举办一次,时间为半天至一天。
4.实践活动:每季度举办一次,时间为半天至一天。
五、参与人员本小组由10名左右的社工成员组成,成员需具备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也欢迎行业内其他专业人士参加我们的活动。
六、预算安排本小组活动主要以自愿参与和资源共享为原则,不设专门经费。
如有必要需要物资支持,则通过成员自愿捐赠或者寻求赞助解决。
七、总结本小组将致力于提高社工专业技能和个人发展,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成员们更好地学习和交流。
我们相信,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本小组将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平台。
社工新生成长小组计划书
社工新生成长小组计划书一、理念作为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许多同学对大学生活都不太了解,不能很好的与同学相处,也不能很好的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使之出现对大学生活不适应问题。
结合以往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经历,我们评估13级社会工作专业新生的需求,了解到社会工作专业新生拥有许多共同需求。
通过和他们接触和进行问卷调查评估,他们很多同学都希望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以更好地融入新生活,减少孤独寂寞。
其次,他们大部分同学都对专业了解很少,充满困惑,不知道如何学习,没有明确的大学目标。
同时,不少同学对自己的课余时间并不能很好的管理,大部分时间感觉无聊,无所事事,不知道如何打发。
每个人都需要先认识自己,在了解自己的前提下成长。
处于从高中到大学过度的他们,生理、心理、人格的发展逐步完善,对自我的认知往往过于片面,过多的顾虑老师和家长、同学的意见和看法,对自己有些不确定和怀疑。
所以他们往往都希望在了解、认识自己的基础上能够更好的与人相处,在这种让人愉快的环境中更好的学习生活。
处于这一时期的他们不太愿意与家长、老师去分享自己心里的想法,而从同辈群体中也得不到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在成长过程中不会很接纳自己,有时放大自己的缺点,而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使自己不能很自信的成长起来。
针对这一现状和形势,我们希望通过开展成长小组来帮助他们澄清其自我概念,拥有积极心态,增强自信心,习得一些应对和适应的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同时,帮助组员明晰自己的目标,通过活动及活动后分享,使组员产生目标感,并能规划自己的短期目标,考虑自己的长期目标。
我们相信组员有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的潜能,相信通过小组活动,可以帮助组员获得更深入的自我觉察能力,提高自信心和沟通能力,最终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理论框架1.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人际需要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感情需要;存在六种基本的人际取向:主动包容型、被动包容型、主动支配型、被动支配型、主动感情型、被动感情型。
社工站小组活动计划书
社工站小组活动计划书一、活动目的社工站小组活动旨在促进团队合作、培养沟通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对社工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活动内容1. 主题讨论会:组织小组成员就社工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分享不同的观点和经验,以拓宽思路和提高专业素养。
2. 社区调研:小组成员分组前往不同社区,进行社会调研,了解当地居民的需求和问题,并撰写调研报告,为社工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3. 知识分享会:每位小组成员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且精通的社工领域,进行专题分享,以增加小组成员之间的专业知识交流和学习。
4. 社工实践活动:组织小组成员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老人陪伴、儿童教育支持等,通过实践来提升社工服务能力和责任感。
5. 创新项目策划:小组成员分组进行创新项目策划,以解决社工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并进行项目展示和评选。
三、活动时间本次社工站小组活动计划为期两个月,每周举行一次活动,具体时间为每周五下午2点至4点。
四、活动地点活动地点选择在社工站的会议室,确保环境舒适、设施齐全,方便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和活动。
五、活动预期成果1. 提升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以更好地完成社工工作。
2. 加强沟通能力:通过讨论、分享和实践活动,提高小组成员的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为有效开展社工工作打下基础。
3. 拓宽视野:通过社区调研和知识分享会,增加小组成员对不同社工领域的了解,拓宽视野,为工作提供更多可能性。
4. 增强专业素养:通过专题讨论和创新项目策划,提高小组成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工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
5. 提高社工服务能力: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实践项目,增强小组成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
六、活动组织方式1. 活动负责人:由小组内选举产生一位活动负责人,负责统筹协调活动的进行,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2. 活动安排:活动负责人根据活动内容和时间安排,提前通知小组成员,确保每个成员都能按时参与活动。
新生适应性成长小组策划书
鉴于此,我院资助中心心晴小组在充分利用我校心理咨询中心这一优势资源的有利条件下,在专业老师及社工专业优秀学生的共同协作下,同时配合我校新生入学教育和迎评促建工作的开展,在全校范围内针对有待提升自我适应能力,尤其是人际沟通技巧的大一新生进行专业培训和实践。由正在学习小组工作课程的社会工作的学生,结合专业理论与专业方法,开展各种性质、类型的小组实务,吸引新生自觉自愿的参加到小组中来,在工作者的协助下,帮助大一新生提高适应功能,改善人际关系,树立自信,进而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做好自己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从而使大一新生顺利度过“适应期”.
1、性质:支持性小组
2、活动次数:五次,每周一次
3、日期:2007.10——2007.11
4、地点:室内(心理咨询中心观察室)、室外(求知园)
(五)招募计划
1、于校内张贴海报
2、发放传单,制作展板,现场招募大一新同学
3、我院资助中心发放通知到各个学院进行招募
4、招募时间为10月8日----10月15日
相同类型者在一起大都能较好的相容尤其是相同需要的主动者与被动者通常能互补,但属于同一个类型的人不容易相处。一个人如果与对方在相容上存在差异,它就会跟更相容的人接近从而彼此感到满意或喜欢。
本成长小组的服务对象是刚入学的大一新生。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大一新生都是远离家乡和父母只身来到异地求学的,面对陌生的学校、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他们难免会感到不适,这种不适在人际关系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正因此他们非常渴望能够结交到知心的朋友,互诉衷肠,克服对新环境的不适,以慰思乡之苦,鉴于此,我们需要运用舒茨的人际需求理论来解决这些问题。舒茨的人际需求理论指出人际关系中不仅要注意结交朋友的技巧,还要注意同他人调整好关系,比如宿舍关系、师生关系、同学人际关系等,这些都有利于我们小组工作的开展。
社工成长小组计划
社工成长小组计划摘要:一、引言1.背景介绍2.社工成长小组计划目的二、计划内容1.培训课程a.专业技能培训b.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c.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2.成长跟踪与评估a.定期评估成员成长进度b.提供个性化成长建议c.激励机制与奖励政策三、实施步骤1.招募与选拔成员a.宣传与推广b.面试与评估c.通知入选成员2.开展培训活动a.安排课程时间表b.邀请专业讲师与实践导师c.组织课堂互动与讨论3.实施成长跟踪与评估a.设立评估指标与标准b.定期收集成员成长资料c.反馈评估结果与建议四、总结与展望1.成果展示与分享2.成员满意度调查3.持续优化与改进计划正文: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至关重要。
为此,我们推出社工成长小组计划,旨在帮助社工们实现职业成长与发展。
本计划通过组织一系列培训课程和实践活动,为社工提供专业指导和实践平台,以提升其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
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的多样化,社会工作面临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为适应新时期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提高社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我们推出社工成长小组计划。
本计划旨在通过系统化的培训和实践活动,助力社工们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二、计划内容1.培训课程社工成长小组计划将开展丰富多样的培训课程,涵盖专业技能、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等方面。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社工们可以全面掌握社会工作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为实际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2.成长跟踪与评估为确保培训效果,本计划将设立成长跟踪与评估机制。
我们将定期评估成员的成长进度,针对个人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建议。
同时,设立激励机制与奖励政策,激发成员积极参与培训和实践活动。
三、实施步骤1.招募与选拔成员我们将通过宣传、面试等环节,选拔一批热衷于社会工作、具有潜力的成员加入成长小组。
入选成员将接受系统的培训和评估,助力他们实现职业成长。
2.开展培训活动根据课程安排,我们将邀请专业讲师和实践导师,为成员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指导。
社工成长小组计划
社工成长小组计划摘要:一、社工成长小组计划简介1.社工成长小组的定义和目标2.计划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方式二、社工成长小组计划的实施过程1.计划筹备阶段2.社工选拔与培训阶段3.服务实践阶段4.总结反馈阶段三、社工成长小组计划的效果与意义1.对社工个人能力的提升2.对社会工作服务质量的提升3.对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推动四、社工成长小组计划的优化建议1.加强对社工的培训与指导2.注重服务对象的多元化需求3.完善社工成长小组的运作机制正文:社工成长小组计划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方式,培养一支具有高度专业素质、能够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的社会工作队伍。
这一计划涵盖了社工的选拔、培训、实践等多个环节,是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计划筹备阶段,相关部门会根据社工服务的需求,制定详细的计划方案,包括社工成长小组的目标、规模、培训内容、实践项目等。
同时,还会对参与计划的社工进行初步选拔,确保参与者的基本素质。
在社工选拔与培训阶段,计划会针对社工的职责要求,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培训内容既包括社会工作理论、方法、技巧等基础知识,也包括服务对象需求评估、服务方案设计、服务实施与评估等专业技能。
通过培训,社工的专业能力得到了提升,为服务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服务实践阶段是社工成长的关键环节。
社工会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参与实际的社工服务项目,如社区服务、老年人照顾、残疾人支持等。
在实践中,社工不仅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还能够从服务对象、同事和其他专业人士那里学习到更多的经验和技巧,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总结反馈阶段是社工成长小组计划的最后一个环节。
社工会对自己的服务表现进行总结和反思,从中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制定改进措施。
同时,计划组织者也会对社工的表现进行评估,为下一阶段的服务提供参考。
社工成长小组计划对于社工个人能力的提升、社会工作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及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社工新生成长适应小组——玩转江湖,笑傲师大”小组计划书1、设计小组的原因:经过高考的奋力拼搏,大学新生满怀希望进入高等学府。
面对新的教学风格和学习方式、新的人际氛围和生活环境,可能会出现“心理不适”。
入学之初,新生由于水土不服、想家等原因,往往出现不能融入班级和宿舍,甚至想退学等现象,并引发焦虑、倦怠、烦乱、无聊、自责和行为上的不良症状,这种现象被称为“新生适应不良综合症”。
也有研究者把大一这段适应时间称为“心理间歇期”。
这本属正常现象,但如果不对其加以引导和疏通,一味任其蔓延,必将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严重者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此小组旨在帮助组员杜绝这一问题。
新生的学习适应主要集中在专业认同、自我定位、学习方法三个方面。
有些新生由于填报志愿盲目或者是被调剂专业的原因,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有可能发现对专业提不起兴趣,看不到本专业发展的希望,自然对所学专业产生不认同感,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
例如,某学生小李,本来报考的是新闻专业,但被调剂到了社会工作专业,因此很郁闷。
另外,大学学习风格的改变也要求新生转变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安排学业的能力。
大学课堂容量大,教师讲授比较抽象概括,意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加之大学课余时间比较多,自由度大,这让不少学生感到很吃力、无助、无所适从。
另外,一项调查统计显示,有34%的学生认为目前最需帮助的是“情感交流”,41%的学生认为“社交能力”的培养更需得到帮助,还有17%的学生“感到孤独”。
绝大部分新生都非常想家。
可见,新生面临着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困惑。
大学生的组成比高中要复杂,不同地区、不同信仰和民族的学生走到一起,难以很快建立起兄弟姐妹般的深厚情谊,加之在中学阶段一般都有自己稳定的交际圈,到了大学校园更不追求尽快融入集体。
如果学生一味坚持“自我中心”,相互之间不理解、不体谅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
另外,新生初来乍到,彼此陌生,青春期又有“闭锁性”的心理特点,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同学之间交往较谨慎,都不愿意主动接近别人,难免产生“知音难觅”之感。
可靠的故友、亲人都不在身边,只能通过电话和网络联系,自然有了压抑、孤寂和烦闷的抑郁心理。
鉴于此,社工0703班在充分利用专业优势资源的有利条件下,在专业老师及社工专业优秀学生的共同协作下,同时配合我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开展,在我院09级新生范围内针对新生的自我适应能力、人际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对大一新生进行专业培训和实践。
由已经学习和正在学习小组工作课程的社会工作的学生,结合专业理论与专业方法,开展各种性质、类型的小组实务,吸引新生自觉自愿的参加到小组中来,在工作者的协助下,帮助大一新生提高适应功能,改善人际关系,树立自信,进而明确自己的大学目标,学会制定未来四年的学涯规划,从而使大一新生顺利度过“适应期”,在大学中快乐成长。
2、小组的理论背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有5个等级构成的,它们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排列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是指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如结交朋友,本小组将从这点出发帮助组员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
另外,通过培养组员学习的积极性,帮助组员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根据学习理论,人的行为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再学习改变和增强的。
可以透过正强化使个人学习到新的行为。
由于人际交往活动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影响和制约这一活动的因素也很复杂,大一新生由于知识和经验的不足以及能力和技巧的欠缺,会使他们在社会活动中遇到困难和挫折,通过行为治疗的方法使组员得以成长。
美国心理学家舒茨在《人际关系三维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人际交往的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倾向是包容、情歌和控制,并在人格特质观点的基础上阐明了这种人际交往的三维倾向,呈现出主动型人格特质的行为表现和被动型人格特质的行为表现。
人际交往的心理基础包括认知、情感和言行。
认知是人际交往的前提,人与人的交往首先通过感知、认知、理解才能建立一定得关系。
情感是人际交往的调控因素,如满意、厌恶等。
言行是人际交往沟通的手段,即通过言、情、姿、行等达到交往的目的。
在小组活动中,组员在工作者的引导下,注意理解和把握人际交往的相关理论,加深对自我的认识,改正自身人际交往中存在的缺点,学习并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以提升认识,学会与人沟通,改善人际关系,表达、完善、超越自我。
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认为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通过感知他人对我们的反映和评价,从而建立起我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
他人犹如一面镜子,我们正是从他人这面镜子里发现了我们的自我。
在以促进成员的是应大学生活为目标的小组中,让组员通过密切的互动和真实的反馈建立起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组员的自我觉知不仅可以提高组员的自信心而且可以帮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对症下药,得到更好的发展。
3、小组目标、目的:目标:帮助组员尽快适应大学陌生的环境和人群,调整心态,融入到新的班集体中,适应大学生活。
了解大学学习方法,学会制定学涯规划。
认识社会工作专业,增强专业了解,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目的:(1)使新生在小组互动中增加彼此认识和了解,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2)通过小组活动使组员融入到班集体中,消除其孤独感并增强其集体归属感及团队凝聚力、协作力。
(3)适应大学生活,学会在新的环境中如何生活,如何学习,制定适当的学涯规划。
(4)通过活动培养组员积极的习惯和心态,以及独自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的能力。
4、小组成员(组员):社工09级全体新生5、招募方法:到社工班动员宣传,邀请社工09级新生全体参加。
5、小组特征:年龄:17-19岁。
教育背景:本科一年级。
6、小组的特征:性质:发展性小组。
封闭式小组。
小组规模:此次一共招募50名09级社工新生,10人一组,分成5个平行小组,进行平行小组活动。
时间:2009年9月12日至9月29日,下午及晚上。
频率次数:一共5节活动。
间隔时间为三至四天。
地点:主要为文B509以及5楼的过道。
中间会用到学院机房教室以及学校操场。
7、小组计划日程安排:第一节活动时间:周日晚7:00——8:40,1小时40分钟。
活动地点:文B509活动目的:1、进行开组前的会谈,说明此小组活动目的,进行小组分组。
2、各小组新生初步认识,建立关系。
3、抒发各自在大学生活刚开始这段时间的感受和不适应,进行调节。
4、制定小组规范。
第一部分:初入江湖第二部分:相识活动小厨师这个游戏颇适合团体初期使用,玩法很简单.首先大家围坐成一圈,主持人站在圈外说明规则:1.现在我是一个小厨师,待会我会绕著大家走,并挑选我这道菜所需要的东西和佐料,当我说到某样东西并点到你的肩膀时,麻烦那位伙伴起立,大声说:[☆☆是○○,○○是☆☆],并跟在我的后面走,我作什么动作,跟在后面的人也请跟著做,当我准备好我要烹调的东西时,我会喊:[下锅],此时请大家以最快速度找到空缺坐下,若没抢到位置的就当下面一任小厨师。
2.接下来用一个假想的状况来说明:游戏开始后,小厨师开始绕著圆圈走,边走并边说:现在我要烹调红烧狮子头,首先我要猪肉,同时轻拍圆圈一伙伴肩膀,那位伙伴就要起立,大声说:「猪肉是ppd(伙伴自己姓名),ppd是猪肉,说完并跟在小厨师后面,小厨师作什么动作(例如搔首弄姿、故作娇媚或弯腰走路..),跟在后面的人也要跟著做,小厨师:我还要红萝卜,第二位伙伴:红萝卜是merkatz,merkatz是红萝卜,我还要酱油,酱油是Lightblue,Lightblue是酱油,我要小白菜,小白菜是小文,小文是小白菜,后面佐料一律跟在小厨师后面绕著圆圈走并模仿动作,当小厨师认为好了,就大喊一声:“下锅”,所有起立的佐料和小厨师就赶快去抢位置,最后一定有一位没抢到位置,他就继任下位小厨师并重复上述规则。
有趣的地方主要是小厨师可以发挥想像力,想些有趣的佐料及作些好玩的动作,游戏最后通常是把所有人都点起来绕著圆圈跑,最后下锅时大家就会一起往中央挤著坐,很有意思。
或许为避免伙伴太贪玩,一开始就把所有伙伴点来下锅,限制一下佐料数目,再逐渐放宽可能是必要的。
锅塌豆腐——豆腐鸡蛋鸡汤葱姜味精精盐料酒面粉芝麻油粤菜耗油牛柳——牛柳肉香菇笋老姜鸡蛋蚝油葱酱油料酒白糖川菜麻婆豆腐——豆腐牛肉末豆瓣酱干红辣椒碎青蒜姜末花椒粉水淀粉、酱油、糖。
湘菜东坡肉——五花肉桂皮冰糖小圆馒头甜酒酱油葱姜闽菜糖醋咕噜肉——去皮五花肉竹笋肉糖醋蒜茸辣椒鸡蛋姜汾酒味精生粉浙菜西湖醋鱼——草鱼姜葱酒糖黑醋酱油胡椒粉生粉香油。
苏菜鸭血粉丝汤——鸭血粉丝油果子葱丝姜丝虾米香菜鸭胗鸭肠鸭肝徽菜蚵仔(hezai)煎——蚵仔肉燥豆芽菜筒蒿鸡蛋地瓜粉水酱油糖海山酱目标:培养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地点:社工实验室时间:1小时第四节活动目标:借中秋晚会增进团队合作、增强凝聚力小组时间:35分钟第五节日期以及整节活动时间:9月25日14:00至15:30目的:再次强调我们是一家人,组员之间要互相帮助,团结一致,实现理想,共同追求美好8、需要的资源:场地:教室文B509,机房,楼道。
工作者:12名,均为大三社工学生。
分成5组带领5个小组。
志愿者:5名。
分别协助5个小组的工作者进行小组活动,如组员的组织、接待、安排,场地的布置,小组活动中的摄影、文字记录等。
财政预算:气球1袋:10元。
拉花6个:30。
海报纸10张:8块。
彩笔一盒:10块。
马克笔5支:4块。
透明胶5个:?元。
9、预料中的问题和应变计划:(1)工作者问题:订立工作者工作守则,注意事项。
(2)组员问题:(3)场地问题:(4)时间问题:10、评估方法:方法和范围(1)过程评估:(2)结果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