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5 有理数的乘方 1.5.1 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教案 新人
七年级数学上第1章有理数1.5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目标二乘方的应用习题课人教
(2)第②行数、第③行数分别与第①行数有什么关系?
解:第②行的每一个数是第①行对应的数除以-3得 到的;第③行的每一个数是第①行对应的数乘以2再 加上1得到的.
(3)设a,b,c分别是每行的第6个数,求a+6b+c的值. 解:a=729,b=-243,c=1 459, 所以a+6b+c=729+6×(-243)+1 459=730.
2 【中考•宜昌】(1)根据已知条件填空: ①已知(-1.2)2=1.44,那么(-120)2=_1_4_4_0_0_, (-0.012)2=_0_.0_0_0__1_4_4; ②已知(-3)3=-27,那么(-30)3=_-__2_7_0_0_0_, (-0.3)3=_-__0_.0_2_7__.
第1章 有理数
课1题. 2 有 理 数 的 乘 方 5第1课时 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目标二 乘方的应用
习题链接
温馨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1B 2 3A 4B
5B 6B 7 8
答案呈现
1
【2019·淄博】
0
.
6
×5
b ac
6
+
1
2
∧
4
与上面科学计算器的按键顺序对应的计算任务是( B )
A.0.6×65+124 B.0.6×56+124 C.0.6×5÷6+412 D.0.6×65+412
方法技巧练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11日星期五上午10时36分18秒10:36:1822.3.11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 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上午10时36分22.3.1110:36March 11, 202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教学课件:1.5.1 第1课时 乘方(共15张PPT)
.
解:(1) (-4)3=(-4)×(-4)×(-4)=-64;
(2) (-2)4=(-2)×(-2)×(-2)×(-2)=16;
(3) 2 3 3= 2 3 2 3 2 3 =2 8 7.
思考:你发现负数的幂的正负有什么规律?
归纳总结
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以得出: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正数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 整数次幂都是0.
- 1 (当n为奇数时)
(9)(-1)n=
1
(当.n为偶数时).
1.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a 幂
n 指数
2.乘方的符号法则: 底数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3)零的正整数次幂都是零
3.注意:
an与an 二者的区别及相互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有理数的乘方1.乘 方第1课时 乘 方
13.视察下列算式并总结规律:31=3,32=9,33=27,34=81,35 =243,36=729,37=2187,38=6561,….用你发现的规律写出3999 的末尾数字是( D ) A.1 B.3 C.9 D.7
14.视察下列各式: 13=12, 13+23=32, 13+23+33=62, 13+23+33+43=102, … 猜想13+23+33+…+103=_5_5_2_.
9.(1)(2017·湖州模拟)计算:23×(12)2=__2__; (2)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__1_或__0___.
10.计算:
(1)(-5)2; (2)-(-23)3; 解:25 解:287 (3)(-10)4; (4)(-131)3. 解:10000 解:-6247
11.下列结论:①-(-2)2=4;②-5÷15×5=-5;③232=94;④(-3)2×(- 13)=3;⑤-33=9.其中错误的个数为( D ) 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 12.若 a 为有理数,则下列各式:①(-a)2=a2;②(-a)2=-a2;③(-a)3 =a3;④|-a3|=a3.其中一定成立的有( A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解:由题意,得26=64(根).因为28=256,所以当对折成256根面条时, 对折了8次
18.(阿凡题:1069926)若|a-1|与(b+2)2互为相反数,试求a202X+(a+b)2015的 值. 解:由题意得|a-1|+(b+2)2=0,所以a-1=0,且b+2=0.所以a=1,b=-2. 所以a202X+(a+b)2015=1202X+[1+(-2)]2015=1202X+(-1)2015=1+(-1)=0
6.计算(-18)+(-1)9的值是( C ) A.0 B.2 C.-2 D.不能确定 7.下列各组数中,相等的一组是( C ) A.23与32 B.23与(-2)3 C.32与(-3)2 D.-23与-32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52是5的平方的相反数 B.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C.任何有理数的偶数次幂都是正数 D.任何有理数的平方是非负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作业课件 第一章 有理数 有理数的乘方 乘方 第2课时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规律的探索
6.(3分)填在下面各正方形中的四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可知m 的值是( D )
A.38 B.52 C.66 D.74
7.(6分)观察下面各列数,研究它们各自的变化规律,并接着填出后面的三个数.
(1)-1,20-2,-5,-8,-11,___-__1_4______,____-__1_7______,___________,…;
3.(3 分)计算-3-32+32÷13 ×3 的正确结果是( A )
A.69 B.87 C.-3 D.15
4.(3分)(-1)2 020-(-1)2 020÷(-1)2 021的值为( D ) A.-1 B.-2 C.0 D.2
5.(12分)计算:
(1)(湖州中考)(-2)3+18 ×8;
解:原式=-7
解:(2)设 S=1+3+32+33+…+32 019,则 3S=3+32+33+…+32 020,所以 3S-S=
32
020-1,所以
2S=32
020-1,所以
S=32
020-1 2
,即
1+3+32+33+…+32
019=32
020-1 2
(3)设 S=5101+5102+5103+…+5200,则 5S=5102+5103+…+5200+5201,所以得 5S-S
(2)4×(-3)2-5×(-2)3+6; 解:原式=4×9-5×(-8)+6=82
(3)(宜昌中考)23×(1-14 )×0.5;
解:原式=3
(4)-22÷13 ×(1-12 )2;
解:原式=-3
(5)(厦门中考)10+8×(-12 )2-2÷15 ;
解:原式=2
都江堰市第四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5有理数的乘方1.5.1乘方(二)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1.5.1 乘方(二)1.能确定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的顺序; 2.会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3.培养并提高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重点:运算顺序的确定和符号的处理; 难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温故知新1.在2+32×(-6)这个式子中,存在着__三__种运算.2.以4人一个小组讨论、交流,上面这个式子应该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二、自主学习1.由上可以知道,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是: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2.P43例题3,学生试练,教师指导. 3.师生共同探讨P43例题4.1.P44练习. 2.计算:(1)(-1)10×2+(-2)3÷4; 解:原式=2-8÷4 =2-2 =0;(2)(-5)3-3×(-12)4;解:原式=-125-3×116=-125316;(3)115×(13-12)×311÷45;解:原式=115×(-16)×311×54=-115×16×311×45=-225;(4)(-10)4+[(-4)2-(3+32)×2]. 解:原式=10000+[16-(3+9)×2] =10000+(16-12×2) =10000+(16-24)=10000-8 =999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1.计算:(1)(-3)2×[-23+(-59)];解:原式=9×(-23-59)=9×(-23)-9×59=-6-5=-11;(2)-23÷49÷(-23)3;解:原式=-8×94×(-278)=2434;(3)(0.25)29×430. 解:原式=0.2529×429×4 =1×4 =4.2.观察下面三行数:①-3,9,-27,81,-243,729,…; ②0,12,-24,84,-240,732,…; ③-1,3,-9,27,-81,243,…. (1)第①行数有什么规律?第①行是(-3)1,(-3)2,(-3)3,(-3)4,…(-3)n. (2)第②行数与第①行数有什么关系? 第②行数是第①行相应的数加3.(3)第③行数与第①行数有什么关系? 第③行数是第①行相应数乘以13.(4)取每行数的第10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 (-3)10+[(-3)10+3]+(-3)10×13=59049+59049+3+59049×13=59049+59049+19683+3 =137784.3.x ,y 为有理数,且|x -1|+2(y +3)2=0,求x 2-3xy +2y 2的值. 解:由题意知x -1=0,y +3=0. ∴x =1,y =-3. ∴x 2-3xy +2y 2=28.4.一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12,第二次剪去剩下的12,如此剪下去,第六次后剩下的绳子还有1厘米长吗?为什么?解:(12)6=164≈0.016(米)∵0.016米>1厘米∴第六次后剩下的绳子还有1厘米长.《由立体图形到视图》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由立体图形到视图》是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5.1有理数的乘方.5.1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与反思
目标检测
1、在46中,底数是,指数,
2、(-4)7读做;
3、(-4)12的结果是数(填“正”或“负”);
4、计算:=;
5、计算:(-1)2n+(-1)2n+1=;
课后作业
教材p47立完成,师生共同订正
通过练习使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得以巩固,加深理解
对折3次可裁成8张,即2×2×2张;
问题(1):
若对折10次可裁成几张?请用一个算式表示(不用算出结果)
2×2×2×2×2×2×2×2×2×2
有10个2相乘
若对折100次,算式中有几个2相乘?
在这个积中有100个2相乘。这么长的算式有简单的记法吗?
问题(2):
2个a相加可记为:a+a=a×2
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面积可记为:
七、教学评价设计
在探索法则的教学环节中,教师放手学生操作,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到一个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的作用,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在练习设计中,设置不同难度的计算题,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训练,得到提高。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重难点,熟练的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设计了一定的试题教学,难点得以突破,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培养了学生集体合作的意识。
a×a=a2
3个a相加可记为:a+a+a=a×3
棱长为a的正方体的体积可记为:
a×a×a=a3
4个a相加可记为:a+a+a+a=a×4
那么4个a相乘可记为:
a×a×a×a=a4
n个a相加可记为:a+a+…+a=a×n
n个a相乘可记为:a×a×…×a=an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教案 乘方(第2课时)
第一章有理数1.5 有理数的乘方1.5.1 乘方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过程与方法】通过例题学习,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想、推理等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获得成功的感受、增加学习自信心.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2课时,共2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算顺序的确定和性质符号的处理【教学难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直尺、计算器等。
学生:三角尺、练习本、铅笔、圆珠笔或钢笔。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出示课件2)学生答: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五种运算。
教师:我们一起来思考下面的问题:教师问1:在2+×(-6)这个式子中,存在着哪几种运算?学生回答:乘方、加法、乘法.教师问2:这道题应按什么顺序运算?学生回答:先算乘方,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二)探索新知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出示课件4-5,学生观察图片,思考问题,列出算式。
圆形花坛的半径为3m,中间雕塑的底面是边长为1m 的正方形。
请同学们估计一下若每平方米种9株花,我要买几株花呀?学生列出算式:(π×32-12)×9教师问3:上式含有哪几种运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出示课件6) 学生回答:下式含有乘方、乘法、减法三种运算,先算乘方,再算括号内的乘法,然后算减法,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23教师问4:前面我们已经学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知道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现在又多一种乘方运算,你们认为在做有理数混合运算时,应注意哪些运算顺序?师生共同解答如下:(出示课件7)(1)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例1:计算:(出示课件8)(1)2×(-3)3-4×(-3)+15;(2)(-2)3+(-3)×[(-4)2+2]-(-3)2÷(-2).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1)原式=2×(-27)-(-12)+15=-54+12+15=-27(2)原式=-8+(-3)×(16+2)-9÷(-2)=-8+(-3)×18-(-4.5)=-8-54+4.5=-57.5总结点拨:分清运算顺序,先乘方,再做中括号内的运算,接着做乘除,最后做加减.计算时,特别注意符号问题.例2:计算:(出示课件10)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法一、原式= 解法二、原式= =-6+(-5)=-11总结点拨:在运算过程中,巧用运算律,可简化计算.2.探究数字规律例:观察下面三行数:(出示课件12-14)–2, 4, –8, 16, –32, 64,…; ①0, 6, –6, 18, –30, 66,…; ②–1, 2, –4, 8, –16, 32,…. ③(1)第①行数按什么规律排列?师生共同解答如下:分析:观察①,发现各数均为2的倍数.联系数的乘方,从符号和绝对值两方面考虑,可发现排列的规律.解:(1)第①行数是-2,(-2)2,(-2)3,(-2)4,(-2)5,(-2)6,…(2)对比①②两行中位置对应的数,你有什么发现?()2253[]39⎛⎫-⨯-+- ⎪⎝⎭119119⎛⎫⨯-=- ⎪⎝⎭259939⎛⎫⎛⎫⨯-+⨯- ⎪ ⎪⎝⎭⎝⎭222220,46,86,1618,..++++-−−→−−→-−−→-−−→第②行数是第①行相应的数加2.即 -2+2,(-2)2+2,(-2)3+2,(-2)4+2,…对比①③两行中位置对应的数,你有什么发现?第③行数是第①行相应的数的一半,即-2×0.5,(-2)2×0.5,(-2)3×0.5,(-2)4×0.5,…(3)根据第①行数的规律,得第10个数为(-2)10,那么第②行的第10个数为(-2)10+2,第③行中的第10个数是(-2)10×0.5.所以每行数中的第10个数的和是:(-2)10+[(-2)10+2]+[(-2)10×0.5]=1024+(1024+2)+1024×0.5=1024+1026+512=2562(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16-20)1.计算4+(–2)2×5=( )A .–16B .16C .20D .242.计算式子(–1)3 +(–1)6的结果是( )A.1B.–1C.0D.1或–13.设a=–2×32, b=(–2×3)2, c=–(2×3)2,那么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A.a<c<bB.c<a<bC.c<b<aD.a<b<c4.计算:(-12)2×(91-41) 5.计算:(-2)2022+(-2)20236.计算:(1)2×(-3)2-4×(-3)+15 ;(2)16122472;⎛⎫⎛⎫⨯-÷- ⎪ ⎪⎝⎭⎝⎭(3)()27274;⎛⎫-+-÷- ⎪⎝⎭ (4)-8-3×(-1)3-(-1)4 7.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都是a,高是b,它的体积和表面积怎样计算?当a=2 cm,b=5 cm 时,它的体积和表面积是多少?参考答案:1.D 解析:4+(–2)2×5=4+4×5=4+20=24.2.C3.B4.解:(-12)2×(91-41) =144×41-144×91 =36-16=205.解:原式=22022 – 22023= 22022 – 22022×2= 22022 –22022 –22022= –220226.(1)45;(2)79;(3)0;(4)-6 7.解:体积V=a 2b=22×5=20 cm 3.表面积S=2a 2+4ab=2×22+4×2×5=48 cm 2.(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往右进行;3.如果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五)课前预习预习下节课(1.5.2)的相关内容。
(完整版)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目录及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目录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1.2 有理数1.3 有理数的加减法1.4 有理数的乘除法1.5 有理数的乘方第二章整式的加减2.1 整式2.2 整式的加减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 从算式到方程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 几何图形4.2 直线、射线、线段4.3 角4.4 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与负数①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
(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②负数: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
与正数具有相反意义。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注意: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减少等1.2 有理数1、有理数(1)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2)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3)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2、数轴(1)定义: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2)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3)原点: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4)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是表示有理数。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4、绝对值:(1)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从几何意义上讲,数的绝对值是两点间的距离。
(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①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1.5.1有理数的乘方(教案)
1.教学重点
(1)有理数乘方的定义:重点理解正整数指数、零指数、负整数指数的乘方运算。
-正整数指数乘方:a^n(a为有理数,n为正整数),如2^3=8。
-零指数乘方:负整数指数乘方:a^(-n)=1/(a^n)(a≠0,n为正整数),如2^(-3)=1/8。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有理数乘方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有理数乘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正整数指数、零指数、负整数指数乘方的概念,以及同底数乘方的运算法则。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有理数乘方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通过实际折叠纸张来观察面积的变化,演示有理数乘方的实际原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1.5.1有理数的乘方(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有理数》1.5.1节“有理数的乘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有理数的乘方定义: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掌握正整数指数、零指数、负整数指数的乘方运算。
2.有理数乘方的法则:掌握同底数乘方的运算法则,了解不同底数乘方的性质。
(2)有理数乘方的法则:重点掌握同底数乘方的运算法则。
- a^m × a^n = a^(m+n),如2^2 × 2^3 = 2^(2+3) = 2^5。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第一章有理数1.5有理数的乘方1.5.1乘方第2课时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例1 计算: (1)2×(-3)3-4×(-3)+15;
(2)(-2)3+(-3)×[(-4)2+2]-(-3)2÷(-2).
解:(1)原式=2×(-27)-(-12)+15 =-54+12+15 =-27
(2)原式=-8+(-3)×(16+2)-9÷(-2)
=-8+(-3)×18-(-4.5) =-8-54+4.5 =-57.5
= -4 -1
= -5
例2
计算:
(3)2
2 3
(
5 9
)
解法一:
解法二:
点拨:在运算过程中, 巧用运算律,可简化计
算
解:原式=
9 (
11 9
)
= -11
解:
原式=
9 (
2 3
)
9
(
5 9
)
=-6+(-5)
=-11
讨论交流:你认为哪种方法 更好呢?
例3 观察下面三行数: -2, 4, -8, 16, -32, 64,…;① 0, 6, -6, 18, -30, 66,…;② -1, 2, -4, 8, -16, 32,…. ③
(3)取每行数的第10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 解:(3)每行数中的第10个数的和是
当堂练习
B
D -25
C B
5、计算
( 5)2 (0.6 1 4 2 1 ) ( 3 )
6
5 10
10
( 3 )3 (0.6) 2 ( 4 ) 2 1.53 23 ( 2)3
2
5
3
( 5)2 (0.6 1 4 2 1 ) ( 3 )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教案 乘方(第1课时)
第一章有理数1.5 有理数的乘方1.5.1 乘方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理解乘方、幂、指数、底数等概念.2.会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乘方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转化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探索精神,体验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1课时,共2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乘方运算法则.【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乘方、底数、指数的概念,并合理运算.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直尺、计算器等。
学生:三角尺、练习本、铅笔、圆珠笔或钢笔。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它的海拔高度约是8844米.把一张足够大的厚度为0.1毫米的纸,连续对折30次的厚度能超过珠穆朗玛峰,这是真的吗?(出示课件2)(二)探索新知1.师生互动,探究乘方的意义教师问1:我们知道,边长为2 cm的正方形的面积为2×2=4(cm2);棱长为2 cm的正方体的面积为2×2×2=8(cm2).观察式子2×2,2×2×2有何共同特点?学生回答:都是相同因数的乘法.教师问2:为了简便,我们可以将它们记作什么,读作什么?学生回答:2×2记作22,读作2的平方;2×2×2记作23,读作2的立方.教师问3:某种细胞每30分钟便由一个分裂成两个,经过3小时这种细胞由1个能分裂成多少个?(出示课件4)分裂方式如下所示:(出示课件5)学生讨论后回答:2×6=12.教师问4:这个细胞分裂一次可得多少个细胞?分裂两次呢?分裂三次呢?四次呢?那么,3小时共分裂了多少次?有多少个细胞?(出示课件6)师生共同解答如下:一次:2个两次:2×2个三次:2×2×2个四次:2×2×2×2个六次:2×2×2×2×2×2个教师问5:请比较细胞分裂四次后的个数式子:2×2×2×2和细胞分裂六次后的个数式子: 2×2×2×2×2×2. 这两个式子有什么相同点?(出示课件7)学生回答:它们都是乘法,并且它们各自的因数都相同.教师问6:这样的运算能像平方、立方那样简写吗?学生回答:2×2×2×2记作24,2×2×2×2×2×2记作26.教师问7:24读作2的4次方(幂),26读作2的6次方(幂).同样:(-2)×(-2)×(-2)×(-2)记作什么?读作什么?(-25)×(-25)×(-25)×(-25)×(-25)记作什么?读作什么?学生回答:(-2)×(-2)×(-2)×(-2)记作(-2)2,读作负2的四次方(幂).(-25)×(-25)×(-25)×(-25)×(-25)记作(-25)5,读作负五分之二的五次方(幂).教师问8:a·a·a·a·a·a可以记作什么?读作什么?学生回答:a·a·a·a·a·a可以记作a6,读作a的六次方(幂)教师问9:进一步提出:a·a·…·a,(n个a相乘)(n为正整数)呢?学生回答:可以记作a n,读作a的n次方.教师讲解:对于a n中的a,不仅可以取正数,还可以取0和负数,也就是说a可以取任意有理数.总结点拨:(出示课件8)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记作a n,读作“a的n次幂(或a的n次方)”,即教师讲解: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相同的因数叫做底数,相同的因数的个数叫做指数.一般地,在a n中,a取任意有理数,n取正整数.注意: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a n看做是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次幂,一个数可以看做是它本身的1次方.总结点拨:(出示课件9)这种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8就是81,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因为a n就是n个a相乘,所以可以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来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例1:计算:(出示课件11)2)3.(1)(–4)3;(2)(–2)4;(3)(-3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1)(–4)3=(–4)×(–4)×(–4)=–64;(2)(–2)4 =(–2)×(–2)×(–2)×(–2)=16;(3).322228333327⎛⎫⎛⎫⎛⎫⎛⎫-=-⨯-⨯-=-⎪ ⎪ ⎪ ⎪⎝⎭⎝⎭⎝⎭⎝⎭教师问10:进一步提出问题:观察以上运算的结果,你发现负数的幂的正负有什么规律?师生共同解答如下:(出示课件1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例2:用计算器计算(–8)5和(–3)6.(出示课件14)师生共同解答如下:开启计算器后按照下列步骤进行:8 5显示:(-8)^ 5-32768 即(-8)5=-327683 6显示:(-3)^ 6729 即(-3)6=7298 5 =显示:-327683 6显示:729所以(-8)5=-32768 (-3)6=729 例3:计算:(出示课件16)(1)22 -3-3⨯()()(2)–23×(–32)(3)64÷(–2)5(4)(–4)3÷(–1)200+2×(–3)4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1)22(-3)(-)329(-)6;3=⨯=-⨯(2)–23×(–32)= –8×(–9)=72;(3)64÷(–2)5=64÷(–32)= –2;(4)(–4)3÷(–1)200+2×(–3)4= –64÷1+2×81=98教师问11:通过以上计算,对于乘除和乘方的混合运算,你觉得有怎样的运算顺序?(出示课件17)学生回答:先算乘方,后算乘除;如果遇到括号,就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19-23)1.计算(–3)2等于()A.5 B.–5C.9 D.–92.计算(–1)2017的结果是()A. –1B. 1C. 2017D. –2017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3表示2×3的积B. 任何一个有理数的偶次幂是正数C. -32与(-3)2互为相反数D.一个数的平方是94 ,这个数一定是 32 4.在 – |–3|3,– (–3)3, (–3)3 , –33中,最大的数是( )A.– |–3|3B.– (–3)3C. (–3)3D. –335.对任意实数a,下列各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A. a 2= (–a)2B. a 3= (–a)3C. |a| = |–a|D. a 2 ≥06.填空:(1)–(–3)2= ______ ; (2)–32= ___________ ;(3)(–5)3= _______ ; (4)0.13= ___________ ;(5)(–1)9= ________ ; (6)(–1)12= _________;(7)(–1)2n =_________ ; (8)(–1)2n+1=________;(9)(–1)n =____________. .7.计算:(-6)2×(31-21) . 8.厚度是0.1毫米的纸,将它对折1次后,厚度为0.2毫米.(1)对折3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2)对折7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3)用计算器计算对折30次后纸的厚度.参考答案:1.C2.A3.C4.B5.B6.(1)-9;(2)-9;(3)-125;(4)0.001;(5)-1;(6)1;(7)1;(8)-1;(9)-1(当n 为奇数时),1(当n 为偶数时)7.解:(-6)2×(31-21)=36×21-36×31=18-12=6 8.(1)0.8毫米;(2)12.8毫米;(3)0.1×230=0.1×1073741824=107374182.4(毫米)107374182.4毫米=107374.1824米.教师补充:107374.1824米>8848.86米(珠穆朗玛峰高度)(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1.有理数乘方的意义2.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3.与乘方有关的探求规律问题.(五)课前预习预习下节课(1.5.1)43页到44页的相关内容。
高邑县第四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5有理数的乘方1.5.1乘方第2课时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
第2课时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知识与技能】了解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及运算顺序.【过程与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并在运算过程中合理使用运算律.【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数的感觉,提高学生正确运算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灵活性,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是确定的.【教学难点】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计算:3-(-2)3×6.这个式子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做这道题,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接着师生共同归纳出下面的结论.【归纳结论】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二、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计算下列各题:【分析】按照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括号,再乘方,然后算乘除,最后算加减进行计算,每步计算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结果.【教学说明】有理数的计算要遵循先观察,后计算,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结果的原则;观察时,先看每个算式可以用括号和“+、-”号分成几个部分(如第(1)题可分为三部分,第(2)题可分为两部分),再看每个部分能否进行简算(如\[21×317-713×722÷312\]2及(0.12510×89)均可进行简算),乘除法中带分数一般化为假分数进行计算.完成此例题后,教师让学生自行阅读教材第43~44页例3、例4.试一试教材第44页练习.例2观察下面三行数:1,4,9,16,25,…;①0,3,8,15,24,…;②4,7,12,19,28,…;③(1)第①行数按什么规律排列?(2)第②③行数与第①行数分别有什么关系?(3)取每行数的第12个,计算这三个数的和.分析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第②③行数据都是在①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后得到的,所以根据这个思路很容易知道怎么解题.解:(1)第①行数是12,22,32,42,52,….(2)对比①②两行中的数据,可以发现:第②行数是第①行相应数减1,即12-1,22-1,32-1,42-1,52-1,….对比①③两行中的数据,可以发现,第③行数是第①行相应数加3,即12+3,22+3,32+3,42+3,52+3,….(3)每行第12个数是122,122-1,122+3,其和是122+122-1+122+3=434.【教学说明】这道例题与课本上的例题比较类似,教师可事先让学生学习教材例4后再解这道题.例3已知y=ax5+bx3+cx-5,当x=-3时,y=7;求x=3的y的值.解:当x=-3时,y=a·(-3)5+b·(-3)3+c·(-3)-5=-35a-33b-3c-5=7,∴35a+33b+3c=-12那么,当x=3时,y=35a+33b+3c-5=-12-5=-17【教学说明】本题重在让学生体会整体思想的运用.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计算下列各题.2.根据下表,探索规律:根据规律写出37与320的个位数字.【教学说明】第1题中的几道题都是有关混合运算的题,教师先让学生思考,再让学生在黑板上解答,然后全体学生共同订正,总结规律与注意事项.第2题为探索题,教师可与学生共同探索,提示学生注意看个位数字的变化规律.2.解:由表格知,3n中,当n是连续自然数变化时,幂3n的个位数字是3,9,7,1,3,9,7,1,…周期变化,且四个数为一个周期,易知37的个位数字为7,20 ÷4=5,则320的个位数字与第四个数的个位数字相同,即320的个位数字与34的个位数字相同,为1.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注意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要熟练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2.在运算中要注意像-72与(-7)2等这类式子的区别.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5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课时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要求学生先通过交流,正确归纳出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再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寻找规律,发现问题,学生间互相辨析指正.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强调学生对易错点特别警醒,解题时仔细分析问题结构特征,合理选择步骤和运算律.第3课时整式的加法和减法【知识与技能】能运用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法则进行整式的加法和减法.【过程与方法】经历将整式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化简过程,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点结合使用的能力.【情感态度】在观察、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归纳、学习的意识.【教学重点】熟练进行整式的加法和减法.【教学难点】准确理解整式的加法和减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1.化简:2(a+1)-a.2.想一想,如何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教学说明】通过两个问题,回顾前面所学过的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法则,引出新的知识.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计算:(1)(5x-1)+(x+1)(2)(2x+1)-(4-2x)2.动脑筋:有两个大小不一样的长方体纸盒,如图所示,已知大纸盒的体积是小纸盒体积的24倍.(1)这两个纸盒的体积和为多少?(2)大纸盒与小纸盒的体积差为多少?【教学说明】让学生加强对新知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教材P75例5、62.若两个整式的和是2x2+xy+3y2,一个加式是x2-xy,求另一个加式.解:另一个加式=(2x2+xy+3y2)-(x2-xy)=2x2+xy+3y2-x2+xy=x2+2xy+3y2.3.求3a2-2ab+6与5a2-6ab-7的和与差.答案:和是8a2-8ab-1,差是-2a2+4ab+13.4.先化简,再求值:5(3a2b-ab2)-(ab2+3a2b),其中a=12,b=-1.解:化简,得12a2b-6ab2,把a=12,b=-1化入化简,得-6.5.求下列式子的值:2[mn+(-3m)]-3(2n-mn),其中m+n=2,mn=-3.解:化简,得5mn-6m-6n,变形为5mn-6(m+n),把mn=-3,m+n=2代入得-27.6.已知A=a2+b2-c2,B=-4a2+2b2+3c2,且A+B+C=0,求C.解:由A+B+C=0,得C=-A-B=-(a2+b2-c2)-(-4a2+2b2+3c2)=-a2-b2+c2+4a2-2b2-3c2=3a2-3b2-2c2.7.为了加强地球和月球,人们在地球和月球上各加上了一道铁箍,现在想把铁箍各向外扩展1米,问哪个所增加的铁箍长.解:设地球的半径为R米,月球的半径为r米,则地球上的铁箍增加的长度为2π(R+1)-2πR=2π月球上的铁箍增加的长度为2π(r+1)-2πr=2π所以两者所增加的铁箍的长度是相同的.【教学说明】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能熟练将各知识点结合使用.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布置作业:教材“习题2.5”中第5、6、8题.对整合知识点求解的过程没能很好掌握,还有对去括号法则理解不够,练习过程中总出现各种问题,课堂上需要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否则课后作业没有效果.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知识要点:1.定义:含有三个未知数,每个方程中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并且一共有三个方程,像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组.2.用代入消元法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①利用代人法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②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得两个未知数的值;③将这两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较简单的一个方程,求出第三个未知数的值,把这三个数写在一起,就是所求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3.用加减消元法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①利用加减法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②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得两个未知数的值;③将这两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较简单的一个方程,求出第三个未知数的值,把这三个数写在一起,就是所求的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一、单选题1.如图①,在第一个天平上,砝码A的质量等于砝码B加上砝码C的质量;如图②,在第二个天平上,砝码A加上砝码B的质量等于3个砝码C的质量.请你判断:1个砝码A与( )个砝码C的质量相等.A.1 B.2 C.3 D.42.如图所示是最近微信朋友圈常被用来“醒醒盹,动动脑”的图片,请你一定认真观察,动动脑子想一想,图中的?表示什么数()A.25 B.15 C.12 D.143.方程组1231x y zx y zx y z-+=⎧⎪+-=⎨⎪-+=⎩的解为A.11xyz=⎧⎪=⎨⎪=⎩B.111xyz=⎧⎪=⎨⎪=⎩C.121434xyz⎧=⎪⎪⎪=-⎨⎪⎪=-⎪⎩D .121434xyz⎧=-⎪⎪⎪=⎨⎪⎪=⎪⎩4.三元一次方程组321x y zx y zx y-+=-⎧⎪+-=⎨⎪+=⎩的解是()A.112xyz=-⎧⎪=⎨⎪=⎩B.124xyz=-⎧⎪=-⎨⎪=-⎩C.221xyz=-⎧⎪=⎨⎪=⎩D.227xyy=⎧⎪=-⎨⎪=-⎩5.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A.B.C.D.6.已知x=2,y=﹣1,z=﹣3是三元一次方程组72325mx ny znx y mzx y z k--=⎧⎪--=⎨⎪++=⎩的解,则m2﹣7n+3k的值为( )A.125 B.119 C.113 D.717.设x y z234==,则x2y3zx y z-+++的值为()A.27B.69C.89D.578.利用两块长方体测量一张桌子的高度,首先按图①方式放置,再交换木块的位置,按图②方式放置,测量的数据如图所示,则桌子的高度为()A.84cm B.85cm C.86cm D.87cm9.若x+2y+3z=10,4x+3y+2z=15,则x+y+z的值为( )A.2 B.3 C.4 D.5二、填空题10.已知方程组123a bb ca c-=-⎧⎪-=⎨⎪+=⎩,则a=______________.11.“微信”已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一种重要工具,前不久在“微信群”中看到如下一幅图片,被群友们所热议.请你运用初中所学数学知识求出桌子的高度应是__________.12.方程组42325560a b ca b ca b c-+=⎧⎪++=⎨⎪++=⎩的解是_____.13.解三元一次方程组时,先消去z ,得二元一次方程组,再消去y,得一元一次方程2x=3,解得x =,从而得y=_____,z=____.14.一辆客车、一辆货车和一辆小轿车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朝同一方向匀速行驶,在某一时刻,客车在前,小轿车在后,货车在客车与小轿车的正中间,过了12分钟,小轿车追上了货车,又过了8分钟,小轿车追上了客车,再过t分钟,货车追上了客车,则t=_____.三、解答题15.解方程组:34, 2312,6.x y zx y zx y z-+=⎧⎪+-=⎨⎪++=⎩①②③16.已知方程组522718x y ax y a-=⎧⎨+=-⎩的解x、y互为相反数,求出a的值并求出方程组的解.17.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某市政府筹集抗旱必需物资120吨打算运往灾区,现有甲、乙、丙三种车型可供选择,每辆车的运载能力和运费如下表所示:(假设每辆车均满载)(1)若全部物资都用甲、乙两种车来运送,需运费8200元,则分别需甲、乙两种车各几辆?(2)为了节约运费,该市政府共调用16辆甲、乙,丙三种车都参与运送物资,试求出有几种运送方案,哪种方案的运费最省?其费用是多少元?答案1.B2.B3.C4.C5.D6.C7.C8.B9.D10.2 11.130 cm12.325 abc=⎧⎪=-⎨⎪=-⎩13.,. 14.4015.2,3,1. xyz=⎧⎪=⎨⎪=⎩16.a=274,9494xy⎧=⎪⎪⎨⎪=-⎪⎩.17.(1)需甲车型8辆,需车型10辆;(2)有二种运送方案:①甲车型6辆,乙车型5辆,丙车型5辆;②甲车型4辆,乙车型10辆,丙车型2辆;方案②运费最省,最少运费是7800元。
《有理数的乘方》
《1.5.1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相乘为n2。
将2换做a.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乘方的意义实际就是几个相同因数的积,从而得到乘方运算的概念。
给出乘方概念。
对照各部分名称:指数、底数、幂出示练习并提问学生教师巡视学生的完成情况,对出现模糊概念的学生给适当的指导师强调:a.单独一个数或字母可看成是指数为1,但1省略不写b.底数是分数或负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相同的因数叫做底数,相同因数的个数叫做指数学生口答把下列乘法式子写成乘方的形式:1、1×1×1×1×1×1×1= ;2、3×3×3×3×3= ;3、(-3)×(-3)×(-3)×(-3)= ;4、=⨯⨯⨯65656565;小试牛刀:(1) 5看成幂的话,底数是________,指数是________。
(2)在(-5)15中,底数是_______ ,指数是_______,(-5)15读作_______。
(3)在42-)(中,底数是_____ ,指数是_____,42-)(读作_____意义是_____,结果是_____。
(4)在42-中,底数是_____ ,指数名称,为后面习题巩固概念做知识储备。
通过简单的练习,巩固知识,理解概念。
学生容易在对底数和指数的概念理解这个地方出现问题,利用习题来提醒学生注意区分底数。
对于分数及负数做底数时,让同学准确把握易错点,从而达到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
有理数的乘方1、求几个相同因数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a×a×a×…×a=a n读作:a的n次方(a的n次幂)n个a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0的任何正次幂都是0。
3、平方具有非负性六、课后反思有理数的乘方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明白乘方是一种运算,能理解幂、底数、指数的概念,能正确的书写,准确的运算,教学中不但要搞好中小学数学在《课标》体系上的衔接,还要注重学生的心理上、习惯上、方法上的衔接。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知识讲解】第1课时乘方
13.计算: 1
(1)(-12)4. 3
解:原式=(-2)4 81
=16.
3 (2)-(-4)3×(-2)4.
27 解:原式=64×16
27 =4.
14.已知|a-1|与(b+1)2 互为相反数,求 a2 019+b2 020+(a+b)2 021 的值.
解:由题意,得|a-1|+(b+1)2=0, 因为|a-1|≥0,(b+1)2≥0, 所以|a-1|=0,(b+1)2=0,则 a-1=0,b+1=0. 解得 a=1,b=-1.所以 a+b=1+(-1)=0. 所以 a2 019+b2 020+(a+b)2 021=12 019+(-1)2 020+02 021=2.
11 (2)除方也可以转化为乘方的形式,如 2④=2÷2÷2÷2=2×2×2
11 × 2 = ( 2 )2. 试 将 下 列 运 算 结 果 直 接 写 成 乘 方 的 形 式 : ( - 3) ④
=
(13)2
1 ;(2)⑩= 28 ;a
)= (1a)n-2
.
1 (3)计算:22×(-3)④÷(-2)③-(-3)②.
第一章 有理数 1.5 有理数的乘方
1.5.1 乘方
第1课时 乘方
知识点 1 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1.32 可表示为( C )
A.3×2
B.2×2×2
C.3×3
D.3+3
2.对于-3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读作-3 的 4 次幂 B.底数是-3,指数是 4 C.表示 4 个 3 相乘的积的相反数 D.表示 4 个-3 相乘的积
1 解:原式=22×(-3)2÷(-2)-[(-3)÷(-3)] =4×9×(-2)-1 =-72-1 =-73.
1.5.1 乘方(第2课时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月份 用水量/立方米 水费/元
4
16
33.60
5
25
65.00
(1)请你算一算,这个地区水费的“调节价”为每立方米多少钱? (2)若该用户6月用水量为30立方米,请你算一算,他6月的水费是多 少元?
【详解】(1)“基本价”:33.6÷16=2.1(元) “调节价”:[65-(20×2.1)]÷(25-20)=4.6(元) (2)20×2.1+(30-20)×4.6=88(元)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4个队一共要比场4×(42−1) = 6比赛,每个 队都要进行3场比赛,∵各队的总得分恰好是四个连续奇数,甲、乙、丙、 丁四队的得分情况只能是7,5,3,1 所以,甲队胜2场,平1场,负0场. 乙队胜1场,平2场,负0场. 丙队胜1场,平0场,负2场. 丁队胜0场,平1场,负2场. 战胜丁的球队是甲和丙, 故选D.
在这些数中加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就能得到100.
1+1+3×4+5×6+7×8+100
问题1 小学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先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至右,有括号先算括号内,再算括号 外,括号计算顺序:先小括号,再中括号,最后大括号.
问题2 我们目前都学习了哪些运算?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 一个运算中,含有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多种运算,称为有 理数的混合运算.
练一练
1.如图是一个运算程序:若第一次输入a的值为8,则2022次輸出的结 果是 . 【详解】解:由题意得:当第一次输入a的值为8时, 则第二次输出的结果为4; ∴第三次输出的结果为2, 第四次输出的结果为1, 第五次输出的结果为4, 第六次输出的结果为2, 第七次输出的结果为1,…..; ∴从第二次开始,按照4、2、1循环输出结果, ∴(2022-1)÷=673······2, ∴第2022次输出的结果为2.故答案为: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的乘方
课题: 1.5.1 有理数的乘方课时第1课时
教学设计
课标
要求
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教科书采用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熟练乘方运算,然后安排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在进一步熟练各种运算的同时,对前面所学的运算作一小结。
教科书在给出乘方定义的同时,还明确了幂、底数、指数这几个概念的意义,教学时应讲清这几个概念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
学生在学习力有理数的乘法的基础上学习乘方运算不难,只是对乘方意义的理解可能会存在困难,通过做练习的方法,帮助学生体会乘方的意义。
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乘方的意义,探究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会进行乘方的运算。
2、通过合作交流及独立思考,培养运算及探究新知识的能力。
3、通过对乘方意义的探究,让学生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能利用乘方的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难点有理数乘方的符号的确定
提炼课
题
乘方的意义及运算
教法学
法
指导
合作探究法、独立思考法、讲练结合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准备
教学过程提要
环节
学生要解决的问
题或完成的任务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思考、回顾
一、知识回顾:
有理数连乘,怎样确定积的符号?
二、问题导入:
1、一正方形的边长为5cm,则它的面积为
____________平方厘米;
2、一正方体的棱长为5cm,则它的体积为
___________立方厘米。
复习为确定幂的
符号作铺垫
利用面积和体积
的计算引出多个
相同因数相乘的
计算
教学过程知道乘方的意义,
知道幂、底数、指
数的意义及其之间
的关系
三、新知探究:
(一)乘方的意义:
对于多个相同的因数相加,可以简化为:
5+5+5=5×3
5+5+5+5+5+5=5×6
对于多个相同的因数相乘,如何简化?
5×5记作:52
5×5×5 记作: 53
5×5×5×5×5×5记作: 56
(-2)×(-2×)(-2×)(-2×)(-2)记作:(-2)5
5×5×5×5×5×∙∙∙×5,n个5连乘,记
作a5
a×a×a×a×a×…×a,n个a连乘,记作
a n
1、这种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
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记作an,读作a的n次
方(或a的n次幂)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注意:1次方可省略不写,2次方又叫平方,
3次方又叫立方。
2、练习:填一填
(1)(-5)2的底数是___,指数是__,(-5)2表示
2个___相乘,读作___的2次方,也读作-5的
___________.
(2) 表示个相乘,读作次方,
也读作次幂,其中叫做底数,6叫
做 .
利用多个相同有
理数相加的运算
引出多个相同有
理数相乘的运
算,从而引出乘
方的概念,继而
引出幂、底数、
指数的相关意
义,讲授新知
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知道有理数乘方的
符号法则
会用计算器进行乘
方运算
完成练习
(二)幂的符号的判断: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可以发现:
(1)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
正数;
(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3)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0 。
四、巩固练习:
1、计算:
2、填空:
通过三组计算
题,对乘方运算
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通过计算
发现有理数乘方
的符号法则,进
而归纳整理
学以致用,巩固
新知
小
结
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板
书设计
1.5.1 有理数的乘方(1)
1、乘方的意义:这种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记作an,读作a的n次方(或a的n次幂)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2、符号的确定:
(1)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3)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0 。
作
业设计必做题:
绩优学案P44页基础关 1--10选做题:
绩优学案P45页能力关 11--12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