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 难得糊涂

合集下载

郑板桥:人生难得是糊涂,半醒半醉才逍遥

郑板桥:人生难得是糊涂,半醒半醉才逍遥

郑板桥:人生难得是糊涂,半醒半醉才逍遥清朝有一怪人,身居“扬州八怪”之首。

他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却到49岁才得到一个七品芝麻官,但他拒不奉承,还骂了一辈子贪官。

他诗书画三绝,画竹无人能出其右,穷得靠卖画为生也要明码标价,但又爱钱有道,豪绅要,他偏不画。

他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

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却又写下“难得糊涂,吃亏是福”。

世间污浊,他无疑是个清醒之人,而清醒之中又带着半分糊涂沉醉。

此人便是郑板桥。

茫茫人海,物道君独喜欢“有癖”之人。

人无癖,则无趣。

有癖,说明他性情真,不虚伪。

郑板桥正是一性情中人,人人说他怪,我独爱其真。

都说字如其人,他的字便十分古怪。

时人追捧黄庭坚、赵孟頫,他想:“为何不能有自己的?”于是在“八分书”汉隶中加入行楷草,自己戏称“六分半书”。

乍一看乱糟糟,但细看也错落有致,被称为“乱石铺街”,成了有名的“板桥体”。

▲行书七言(左)和书法五言(右)▲板桥行书。

郑板桥的怪,怪在他不随波逐流,而是选择独树一帜。

60岁时,他辞官到扬州,生活穷困,只能重操旧业──卖画,但跟30年前不同,这时他声名在外,扬州八怪之一的李鳝说他“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求字画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但他卖画也史无前例,“达官贵人不卖、钱够花时不卖、不高兴时不卖”,而且大大方方制定了《板桥润格》:“大幅6两,中幅4两,小幅2两,条幅对联1两,扇子斗方5钱。

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明码标价,不准砍价,拒绝赊账。

真是世俗又可爱。

▲《君子兰蕙》郑板桥▲《梅兰菊竹图》郑板桥他卖画不仅明码标价,还得看人品。

凡是坏事做尽的富绅,纵出高价,他也不画,还以藏头诗调侃道:“有钱难买竹一根,财多不得绿花盆,缺枝少叶没多笋,德少休要充斯文。

”有个平日里巴结官府的豪绅求他题写一个门匾。

郑板桥给他写了“雅闻起敬”。

上漆时,他叮嘱漆匠只漆字的一部分。

过段时间,没上漆的部分暗淡了,而上漆的部位越发清晰。

难得糊涂

难得糊涂

难得糊涂清代文学家、书画家郑板桥有一句著名的格言:“难得糊涂”。

所谓“难得糊涂”实际上是最清楚不过了。

正因为他看得太明白、太清楚、太透彻,却又对中缘由无法解释,倘若解释了,更生烦恼,于是便装起糊涂,或说寻求逃遁之术。

“难得糊涂”作为“牢骚气”,原来就是缘由“不公平”而发的。

世道不公,人事不公,待遇不公,要想铲除种种不公,又不可能,或自己无能,那就只好祭起这面“糊涂主义”的旗帜,为自己遮盖起心中的不平。

假如能像济公那样任人说他疯,笑他癫,而他本人则毫不介意。

照样酒肉穿肠过,“哪里有不平哪有我”,专捡达官显贵“开刷”,专替穷苦人、弱者寻公道,我行我素,自得其乐。

这种癫狂,半醒半醉,亦醉亦醒,也不失为一种“糊涂”。

这种糊涂真正是“参”透、“悟”透了。

所以当你面对现实,要学笑容可掬的大肚弥勒佛,“笑天下可笑之人,容天下难容之事”,那就会进人一种超然之境。

现实人生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确实有许多事不能太认真,太较劲。

做人太认真,不是扯着胳臂,就是动了筋骨,越高越复杂,越搅越乱乎。

顺其自然,装一次糊涂,不丧失原则和人格,或为了公众为了长远,哪怕暂时忍一忍,受点委屈,也值得,心中有数(树),就不是荒山。

有时候,事情逼到了那个份上,就玩一次智慧,表面上给他个“模糊数学”,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是“难得糊涂”。

评职、晋级时,某候选人向你面授机宜,讨你个“民意”,你明知道他不够格儿,可又不好当面扫他的兴,这时候你该怎么办?不哼不哈,划“0”时再认真,不失原则。

人格呢,似乎也不失,当事人问到了,坦诚指出他不够格儿的地方,不问顺其便。

“难得糊涂”是既可免去不必要的人事纠纷,又能保持人格纯净的妙方。

难得糊涂表面上看似是一种傻子的行为,甚至会引人嘲笑,实际上难得糊涂是一种做人的境界,不仅不傻实是聪明之至!。

难得糊涂: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

难得糊涂: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

难得糊涂: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图片发自简书App难得糊涂”,是郑板桥这样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吐露出的无可奈何的话。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

”作为康熙年间的秀才、雍正十年的举人、乾隆元年的进士、“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诗书画”三绝的大才子,怎能不聪明呢?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

因为他立志要像四十不谢的兰花、百节长青的绿竹、万古不败的顽石一样,做个千秋不变的人。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考取功名后,郑板桥心中牵挂的都是黎民百姓。

郑板桥重视农桑,体察民情,兴民休息。

在他的治理下,范县的老百姓都生活的安居乐业。

郑板桥勤政廉政,做官的目的是为了“得志加泽于民”。

奈何,当时的官场是黑暗的。

可以说是贪官污吏横生,土豪劣绅遍地。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和珅这种千年难得一遇的大贪官就是当时官场典型的代表。

在没有天灾人祸的时候,安静的当个清官还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可是,当郑板桥被调到潍县当县官时,却遭遇连年的灾荒。

老百姓处在了水深火热之中,甚至经常发生人吃人的现象。

郑板桥采取的“开仓赈灾”、“捐廉代输”的救灾措施。

这无疑损害了那些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利益。

清正廉洁的郑板桥,自然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污浊的官场是容不下郑板桥这一股清流的。

乾隆十八年,六十一岁的郑板桥被人弹劾赈灾不力。

乾隆皇帝贬了他的官。

郑板桥看透了世态炎凉,便“乌纱掷去不为官”,回扬州卖画为生。

关系到民生的事,郑板桥是装不了糊涂的。

当年潍县闹灾的时候,朝廷派来的钦差大臣姚耀宗对灾情不闻不问,只顾着向郑板桥索求字画。

刚正不阿的郑板桥生气地画了一副鬼画给他,气的堂堂的钦差大臣把画给撕了。

事后,郑板桥的妻子劝他说,既然连皇上派来的钦差都不过问灾情,你一个小小的知县就装下糊涂得了。

郑板桥怒道,这种糊涂他装不来。

是啊!在郑板桥的心里,百姓最大,一旦装了糊涂就救不了处在水深火热中的黎民百姓。

郑板桥为什么要说“难得糊涂”?

郑板桥为什么要说“难得糊涂”?

郑板桥为什么要说“难得糊涂”?许锡良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曾经有一幅字画题为“难得糊涂”,里面说:“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

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做过一任小县令的郑板桥,曾经是一个关心民间疾苦的清官。

他在任上曾经有过这样的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是情。

说明他不是一个真糊涂的人,也不是一个装糊涂的人,而是一个头脑清醒,为人正派的人,但是,在中国,不糊涂的人又难以生存立足。

这正是他深感“糊涂难”的原因。

因此,“难得糊涂”确实是他积一生的经验智慧提出来的,是他一生为人为官的经验之谈,充满了做一个中国人的人生世俗哲理。

这是中国文化的特性所决定的。

在中国,要理解“难得糊涂”这个道理,只要与“夹着尾巴做人”密切联系起来思考就很好理解了。

“夹着尾巴做人”是毛泽东在“文革”时对其家属子女所提出的家教。

那个有着“四个伟大”头衔的毛泽东,尚且要家人这样夹着尾巴低调做人,其他人更何以堪。

这是因为,首先,在中国文化中,权势人物都是不喜欢其他人有聪明才智的。

一个人如果看问题太透彻,这就是犯了大忌。

因为,中国文化与中国的规则,都是不允许犯上的,一切的聪明才智,光辉思想,都是要归功于圣人与圣主的。

你地位低,就要人轻言微,你地位高,就可以一言九鼎。

一切早已经都是由屁股决定好了的。

假如,你以一个身份低微的人去说出可以挑战圣人之言论与伟人之思想的话,那是犯大忌的。

中国历史上数不清的文字狱,都是因为以下犯上,地位低下者,不经意之间的文字与言论,就挑动了圣人圣主的那根敏感而脆弱的神经所致。

因此,在中国,那种能够穿透事物本质的深邃目光,犀利言论,常常是要给自己带来牢狱之灾甚至是杀身之祸的。

这个时候即使心里明白,也要怀惴着装糊涂,否则后患无穷。

中国位居低层的富有聪明才智的人,常常要走而且只能够走的路,就是“学得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如果万一“货”不了帝王,也要找一个次一点的将相来当靠山,做他们的幕僚,充当他们的师爷,否则是难有出路的。

郑板桥难得糊涂典故

郑板桥难得糊涂典故

郑板桥难得糊涂典故
昔日,有郑板桥和苏、任两位朋友,郑板桥正在介绍他们在穆斯林餐厅吃饭的心得,他们两人很满意,明天也会去那里,谈论起把家里干净点儿放在了一起,把家里弄得乱糟糟。

突然,朋友们发现两个陌生人从走廊里进来,一位老头,一位小伙子。

老头直走了过去,小伙子则走到他们的餐桌前,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小伙子居然列出一份穆斯林餐厅的菜单,要求他们去点穆斯林菜单里几样菜,还要求他们要求服务员把他们定下来,并且说所有菜都是在那家餐厅里才有的。

令朋友们更加惊讶的是,老头一直在小伙子身后站立,直到他们点完餐,它才走开,而小伙子也在一旁陪伴着他们,直到他们结账离开。

朋友们惊异地议论着从前小伙子的事,在和桌服聊天的时候,朋友们得知,原来那位小伙子是郑板桥的一个熟人,他本是不懂穆斯林菜肴,所以去过那家餐厅一次后,就把所有菜做到自己身上,当做出门送给大家的礼物,也是和朋友们分享一下自己前面曾经去过的美食吧。

从此,以那位懂得糊涂的小伙子为中心的典故流传了许多,更有另一种流言,就是那位老头就是郑板桥的挚友苏和任,当初他们实在不懂穆斯林菜肴,只有在他们背后以及对方的帮助下,才能够把郑板桥的生活过得有如此宽容,让他们那么糊涂。

所以,这个典故代表了每个人为别人而做出的奉献,无怨无悔,以及难得的友谊,它说明了友谊比什么都要重要,与其千言万语,不如真心一份礼物去表达,从而证明了朋友之间真挚可贵的关系。

难得糊涂的故事

难得糊涂的故事

难得糊涂的故事
“难得糊涂”是清代郑板桥的名言,故事源自他的一次在山东莱州的云峰山写的字。

郑板桥原名郑燮,他为官清廉,在潍县做官时,恰逢大荒,为了救济灾民,他不顾个人生死,私自开仓赈货,因此触犯了当时的法律规定,被撤了职。

于是他刻了一个方章,写着“燮可隐身逃死”,寄给夫人。

郑板桥被撤职后,他回到了扬州老家,一天夜里,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睡,起身想喝杯水。

他看见月光照在窗纸上,忽然发现自己的字在月光下格外清晰,不由得想起当初写字时自己说“只为糊涂”,于是灵感突现,提笔写下了“难得糊涂”。

这四个字寓意着人不要斤斤计较,对一些不重要的事可以不必太认真,这也体现了郑板桥的处世之道。

后来这四个字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一种生活哲学。

郑板桥:难得糊涂!艺术人生中留下了一些逸闻趣事

郑板桥:难得糊涂!艺术人生中留下了一些逸闻趣事

郑板桥:难得糊涂!艺术人生中留下了一些逸闻趣事(图)扬州八怪纪念馆“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他的官宦生涯、艺术人生中留下了一些逸闻趣事。

但他的“怪”中总含几分真诚,几分质朴,几分率性,几分幽默,几分酸辣。

勇判风流案:为官后,板桥办事不怕世俗的流言蜚语,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

他在范县当县令时,范县有崇仁寺和大悲庵邻近相对,有一对年轻的和尚、尼姑相爱,村子里的人因为他们触犯了“清规戒律”,抓去见官。

郑板桥见两人年龄相仿,郎才女貌,情投意合,就判“令其还俗,配为夫妇”,还专门写了一首诗送给他们,其中有两句:“是谁勾却风流案?记取当堂郑板侨。

”这是在封建社会,就是在今天,世俗喷子的唾沫星子也会淹死人啊。

难得糊涂:公元1751年,郑板桥在潍县“衙斋无事,四壁空空,周围寂寂,仿佛方外,心中不觉怅然。

”他想:一生碌碌,半世萧萧,人生难道就是如此?争名夺利,争胜好强,到头来又如何呢?看来还是糊涂一些好,万事都作糊涂观,无所谓失,无所谓得,心灵也就安宁了。

于是,他挥毫写下“难得糊涂”。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传世的名言,也是他为官之道与人生之路的高度总结。

后人感慨这“难得糊涂”四字中富含哲理,有人作为处世的格言,总结出官场圆滑哲学。

如:当老好人,只表扬,不批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政不担当,不作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等等。

其实,郑板桥在“难得糊涂”的下面,还写有“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

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福报也。

”一行小字。

郑板桥说这话真实意思是:在任何情况下,退一步的心态有多难,多重要。

看,今人误解了多少。

吃亏是福:郑板桥“吃亏是福”的小字注解是:“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

损于己则利于彼,外不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继平且安。

福即是矣。

”很明显,郑板桥倡导的人生哲学中暗含辩证思维。

满与损、盈和亏是对立统一,并能互相转化的关系。

“吃亏是福”与老子的福祸相依的辩证哲学一脉相承。

[析“难得糊涂”]难得糊涂

[析“难得糊涂”]难得糊涂

[析“难得糊涂”]难得糊涂清郑板桥曾云:“聪明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

”他手书的“难得糊涂”四字,现在成了一种时髦品,不少人将其张挂作为座右铭。

这实在有点令人啼笑皆非。

其实张挂者并不了解,这四个字乃是一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当时郑板桥在山东潍县任知县,他为民兴利除弊,深受百姓拥戴。

不料连遭特大水旱灾害,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郑板桥坐卧难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署斋听竹》诗)。

他多次上书,请求上司放粮赈济;还勒令积粮大户平抑粮价,要求巨商富户轮流“设厂煮粥,赈济灾民”(《清史稿》,下引同)。

他的种种善举,结果却获得恶报,不仅“以请赈忤大使”得罪了上司,还得罪了当地富商巨贾、土豪劣绅。

上下恶势力相纠结,群起而攻,竟“以贪婪褫职”,捏造罪名,丢了乌纱帽。

“难得糊涂”四字。

正是在这样黑暗现实的背景下“蹦”出来的。

可见这四个字,乃是郑板桥对当时恶人当道、好人受欺、是非颠倒黑暗世道的愤懑之辞,是反唇相讥,是无可奈何的自我嘲讽和劝慰。

如果离开这一特定的社会背景,孤立地看此“难得糊涂”四字,似乎是叫人在是非、矛盾面前装聋作哑不表态,不伤任何一方感情,做“好好先生”,以图随俗浮沉,得过且过。

这岂不成了滑头哲学,成了老奸巨猾之言。

在现实生活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人们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实事求是地明辨是非曲直,解决矛盾,正气才能上升,社会才能不断进步。

在如今正气上升的大好年代,我们应当做心明眼亮、直面人生的勇士,切不可奉行“刻方为圆”的消极的混世哲学,以“糊涂”为荣。

当然。

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一些芝麻蒜皮小事,有人不计较,装点“糊涂”,和谐相处,也是可取的,但这不属本论题议论范围。

难得糊涂:郑板桥,无奈的难得糊涂_优秀作文

难得糊涂:郑板桥,无奈的难得糊涂_优秀作文

难得糊涂:郑板桥,无奈的难得糊涂_优秀作文难得糊涂:郑板桥,无奈的难得糊涂多数人都推崇“难得糊涂”四个字,似乎不参透这几个字,生活得就显得不够豁达,在社会上便不能左右逢源。

“难得糊涂”这一词是清代著名画家、文学家郑板桥首先提出来的,有关郑板桥提写“难得糊涂”时的心境,历来有三种说法。

传说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看到“衙斋无事,四壁空空,周围寂寂,仿佛方外,心中不觉怅然。

”他想一生碌碌,半世萧萧,人生难道就是如此?争名夺利,争胜好强,到头来又如何呢?看来还是糊涂些好,万事都作糊涂观,无所谓失,无所谓得,于是,他挥毫写下“难得糊涂”。

因此被称为绝顶聪明人吐露的无可奈何语,面对喧嚣人生,炎凉世态内心并发出的愤激之词。

另一种说法是其堂弟为了祖传房屋的一段墙基,与邻居诉讼,要他函告兴化县相托,以便赢得官司。

郑板桥看完信后,立即赋诗回书:“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稍后,他又写下“难得糊涂”,“吃亏是福”两幅字。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

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这是郑板桥给“难得糊涂”加写的注脚。

其实郑板桥写下此句,并不想使自己生活上能够豁达,亦不是想在社会上能够左右逢源,而是因不会利用关系向上攀附,不会视百姓疾苦于不顾,又不能同流合污,在官场上亦郁郁不得志,到最后不得不道声“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杆”,弃十年寒窗换来的七品知县,回扬州卖画为生。

其实郑板桥做事从不糊涂,不论为官还是为民,郑板桥都是不平静的,他之所以兴叹“难得糊涂”,自有其苦衷所在。

他不但不糊涂,相反是极为清醒之人。

唯其清醒,刚直不阿,才会面对谗言无能为力时发出“难得糊涂”的感叹。

“难得糊涂”四个字里有郑板桥的“难”藏在里面,难在他一枝一叶总关情,对百姓的疾苦不能无动于衷;难在他清醒自明,心如明镜,无法对恶势力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于是“终不能无视现实,遂于痛苦于内,淡然于外”,这才是郑板桥“难得糊涂”的奈何之叹。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一句名言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一句名言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一句名言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一句名言,它对于人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难得糊涂”提醒我们不要过于计较和纠结。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琐碎的事情,如果过于纠结,可能会浪费我们的精力和时间。

有时候,适当的糊涂可以帮助我们放下一些烦恼和纠结,从而更好地专注于其他更重要的事情。

其次,“难得糊涂”也告诉我们不要过于聪明。

有时候,过于聪明可能会让我们陷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困境。

适当的糊涂可以帮助我们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争执和矛盾,从而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最后,“难得糊涂”还提醒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在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时,保持一颗平常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

有时候,糊涂也是一种智慧,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复杂问题。

总之,“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一句名言,它告诉我们不要过于计较、聪明和纠结,而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看四大名著,浅谈“难得糊涂”

看四大名著,浅谈“难得糊涂”

看四大名著,浅谈“难得糊涂”郑板桥,清朝乾隆年间著名画家、书法家,是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传世的名言。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

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

非图后来福报也。

这也是郑板桥经历人生沧桑的感悟,流传开来以后,人们觉得“难得糊涂”蕴含人生哲理,不同人有不同的体会,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类似的人生智慧,在四大名著中的著名人物身上也可以看到。

郑板桥看透了名利,并对官场恶习感到厌恶,他经历了人生百态,达到了世事洞明的程度,才会用自嘲的口吻谈着“人生建议”,表现了他内心的豁达与解脱。

在我看来,聪明的人才懂得“难得糊涂”,他们知道在什么时候应当隐藏自己的精明,不露锋芒,韬光隐晦,懂得保护自己,还能够始终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游刃有余的面对挑战与困难。

怀着这种解读,在品读四大名著时,发现了书中可以从“糊涂”角度去理解的人物,虽是小说人物,也折射出可以借鉴的智慧。

电力维修车出租在贾府中,贾母被尊为“老太君”,她地位尊崇,被所有人奉承,而且,宝玉在她的庇护下才过得逍遥自在。

即便如此,由于难以改变王夫人的固执,贾母也只得含混淡化宝玉、黛玉和宝钗之间的糊涂账,哪怕其间隐情已是众人察察,她的态度可称之为“难得糊涂”。

自从黛玉来到贾府,贾母就非常疼爱她,对她格外与众不同,很多时候,贾母心里第一个想着的,都是亲外孙女;而宝玉,更是从小得到宠爱,宝玉提什么要求,贾母都会答应。

喜爱两个玉,或许贾母心里早已存有“亲上加亲”的念头,潜意识中,她会用“小冤家”来称呼。

有人说表亲不适合成婚,可宝玉、宝钗同样是很近的亲戚,也同样被众人接受,贾母不会因为这个缘故反对;至于黛玉的家世、品貌,贾母更没有理由反对。

虽然喜欢看到宝玉、黛玉的良配,可是经过一系列的无声交锋,贾母清楚的明白王夫人沉默而坚决的反对。

看得出薛姨妈和王夫人的暗示,贾母隐晦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薛姨妈一来贾府,马上便传得人人皆知“金玉良缘”,可贾母就是不搭腔,还借机让薛姨妈搬家,并特意为宝钗庆祝生辰,间接的表明不接受薛家。

郑板桥:难得糊涂其实从来不糊涂

郑板桥:难得糊涂其实从来不糊涂

郑板桥:难得糊涂其实从来不糊涂肖峻中国绘画史上著名的扬州八怪可谓人人身怀绝技,他们早年大多出身贫寒,生活清苦,清高狂放,籍书画抒发心胸志向,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流派和群体。

他们与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一样,都因为独立而自由的人生志趣成为体现传统文人精神的典范,其影响持续到近代,而对中国绘画尤其是花鸟画的影响一直持续到当代。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以其风格劲峭的书法作品“难得糊涂”而闻名于世,当代人仍不时在厅堂居室看到这一传世的书法手迹。

然而,纵观郑板桥的一生,其实完全与糊涂沾不上边,相反他的一生却是非常积极入世的,所谓的“糊涂”,也不过是六十一岁辞官后,作为文化人晚年的一种生活态度。

即使是其辞官后的生活,其实也并非清静无为,而仍体现出极强的世俗趣味。

郑板桥生活的时代正是历史上被称为康乾盛世的时期,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那个时期的文人大多持入世的态度,以“修身治国平天下”儒家精神要求自己。

郑板桥亦不例外。

郑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二十岁左右考取秀才。

其后曾设塾教书。

由于生活困苦,郑板桥在三十岁以后即弃馆至扬州卖画为生,实救困贫,托名”风雅”。

雍正三年(1725年),出游江西,于庐山结识无方上人和满洲士人保禄。

出游北京,与禅宗尊宿及其门羽林诸子弟交游,放言高论,臧否人物,因而得狂名。

在名期间,结织了康熙皇子、慎郡王允禧。

雍正十年(1732年),郑板桥四十岁,是年秋,赴南京参加乡试,中举人。

乾隆元年(1736年),在北京,参加礼部会试,中贡士,五月,于太和殿前丹墀参加殿试,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为赐进士出身,特作《秋葵石笋图》并题诗曰“我亦终葵称进士,相随丹桂状元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乾隆九年(1744年),郑板桥任范县知县。

期间重视农桑,体察民情、兴民休息,百姓安居乐业。

乾隆十一年(1746年),自范县调署潍县。

在潍县知县任上作“难得湖涂”横幅,力倡文事,发现人才,留下了许多佳话,时至今天潍坊市仍然属于人文荟萃,人杰地灵之地,与郑板桥当年主政时的人文关怀似仍有关联。

难得糊涂:郑板桥,无奈的难得糊涂

难得糊涂:郑板桥,无奈的难得糊涂

难得糊涂:郑板桥,无奈的难得糊涂导读:本文难得糊涂:郑板桥,无奈的难得糊涂,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难得糊涂:郑板桥,无奈的难得糊涂多数人都推崇“难得糊涂”四个字,似乎不参透这几个字,生活得就显得不够豁达,在社会上便不能左右逢源。

“难得糊涂”这一词是清代著名画家、文学家郑板桥首先提出来的,有关郑板桥提写“难得糊涂”时的心境,历来有三种说法。

传说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看到“衙斋无事,四壁空空,周围寂寂,仿佛方外,心中不觉怅然。

”他想一生碌碌,半世萧萧,人生难道就是如此?争名夺利,争胜好强,到头来又如何呢?看来还是糊涂些好,万事都作糊涂观,无所谓失,无所谓得,于是,他挥毫写下“难得糊涂”。

因此被称为绝顶聪明人吐露的无可奈何语,面对喧嚣人生,炎凉世态内心并发出的愤激之词。

另一种说法是其堂弟为了祖传房屋的一段墙基,与邻居诉讼,要他函告兴化县相托,以便赢得官司。

郑板桥看完信后,立即赋诗回书:“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稍后,他又写下“难得糊涂”,“吃亏是福”两幅字。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

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这是郑板桥给“难得糊涂”加写的注脚。

其实郑板桥写下此句,并不想使自己生活上能够豁达,亦不是想在社会上能够左右逢源,而是因不会利用关系向上攀附,不会视百姓疾苦于不顾,又不能同流合污,在官场上亦郁郁不得志,到最后不得不道声“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杆”,弃十年寒窗换来的七品知县,回扬州卖画为生。

其实郑板桥做事从不糊涂,不论为官还是为民,郑板桥都是不平静的,他之所以兴叹“难得糊涂”,自有其苦衷所在。

他不但不糊涂,相反是极为清醒之人。

唯其清醒,刚直不阿,才会面对谗言无能为力时发出“难得糊涂”的感叹。

“难得糊涂”四个字里有郑板桥的“难”藏在里面,难在他一枝一叶总关情,对百姓的疾苦不能无动于衷;难在他清醒自明,心如明镜,无法对恶势力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诗文故事:郑板桥题写“难得糊涂”

诗文故事:郑板桥题写“难得糊涂”

诗文故事:郑板桥题写“难得糊涂”
“难得糊涂”四个大字是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题写的。

郑板桥曾在山东当了十二年县令,以爱民著称,辞官后在江苏扬州卖画为生,被当时的人称为“诗书画三绝”,郑板桥有一方名章,刻有“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经典地概括了郑板桥的科举过程,也看出了郑板桥生平的幽默和淡定。

他题写“难得糊涂”四个大字还有一段神奇的故事。

据说郑板桥在山东任县令期间,一次外出游玩,因天色已晚,便借宿于山中一茅屋中。

茅屋主人是一位自称“糊涂老人”的老翁,屋中还陈列着一方雕刻精良的砚台。

第二天早晨,老翁请郑板桥题字,并声称要刻于砚台背面。

于是郑板桥即兴题写了“难得糊涂”四个大字,又特意地盖上了自己“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方印,心里有点得意,不料老翁也拿出了一块方印,字为“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

”郑板桥见之大惊,方知老翁是一位隐居于深山的高人。

由于感慨于“糊涂老人”的命名,郑板桥又提笔补写道:“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

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这两位如遇知音、相见恨晚,就开始谈文说词,畅谈人生,并结为挚友。

后来这段文字传了出来,人们感慨其中富含的哲理,便写成横联挂起来,“难得糊涂”一词也就越传越广了。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不要误解“难得糊涂”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不要误解“难得糊涂”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不要误解“难得糊涂”乾隆十一、二年间,郑板桥出任山东潍县知县,当时山东受灾,饥民无数。

郑板桥挂念百姓的疾苦,日夜为灾民奔波,白天劳顿,晚上难以入眠,听着冷雨敲窗,风吹疏竹之声,他立刻联想到百姓饥寒交迫的号泣声,立刻起身作画,在画上题诗一首——《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它的原文如下: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衙斋卧听萧萧竹”点明诗人的状态,“衙斋”是衙门里供官员休息之处,郑板桥在休息时,听到竹子枝叶摇动发出的萧萧声。

一方面,萧萧竹声为全诗增添了凄凉悲伤之感,暗示百姓生活疾苦不堪;另一方面,萧萧竹声是诗人由竹声联想到民间疾苦声的起点,由此可见诗人的心怀百姓的心胸。

“疑是民间疾苦声”点明诗人的联想,诗人觉得那萧萧竹声是民间百姓饥寒交迫的哀怨声。

诗人由凉风吹竹联想到饥寒迫民,如果没有真正把百姓放在心头,诗人哪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作为父母官,诗人所关心的全是老百姓的疾苦,所以哪怕是听到萧萧竹声,诗人也会联想起百姓的疾苦。

“些小吾曹州县吏”,诗人在点明身份的同时,扩而广之,追求一种身份认同感。

前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的所见所想,这一句中的“吾曹”一词就把天下所有的州县官吏都包括进来了,一种身份认同感就此产生。

虽然大家的地位不高,但都是“州县吏”,都是州县百姓的父母官,既然是父母官,为百姓解忧责无旁贷。

“一枝一叶总关情”点明诗歌的主旨。

这一句既照应了画中的内容,又点明了诗歌的主旨。

诗人提醒州县的父母官们,百姓的一举一动就像衙门卧室窗外的竹子的一枝一叶,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作为父母官,要把百姓的忧乐放在心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画完此幅画后,诗人上书请示开仓赈灾,救济百姓。

由于灾情严重,情况紧急,他等不及上级批复,毅然决定开仓放粮,因此得罪上级,被罢官。

朋友说郑板桥糊涂,他却写下“难得糊涂”表明自己的决心。

朋友说郑板桥糊涂,是因为在朋友们看来,郑板桥不等上级批复就开仓放粮影响了自己的前程。

难得糊涂啊

难得糊涂啊

难得糊涂
“难得糊涂”,资料显示此无主句出自于郑板桥,是第一先主。

他是清乾隆年间山东潍县知县(正县处级),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文学家。

来历背景有四说:
一说郑板桥出去溜达,行至西山旺,饿了去馆子吃饭,老板亲手做了好菜,用面把鸡、鱼、肉包上,慢火炸至焦黄,让郑板桥吃的赞不绝口,便问老板这菜叫什么名?老板说“糊涂菜”,郑板桥说好吃。

吃完刚要走,哪知老板早已备下笔墨纸张,求郑板桥送字,他无奈便写下“难得糊涂”四个字。

二说郑板桥对朝廷不满,而好多事又左右不了,奋激写下“难得糊涂”。

三说给其弟信中写过,有一次他弟和邻居闹了一段墙基的纠纷,写好了诉讼状子,但提前给郑板桥写信要求判他胜诉,郑板桥在回信中说:“"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难得糊涂,吃亏是福"。

四说郑板桥有一年去莱州云峰山,观郑文公碑,夜宿一茅草屋,主人是一老头,自称“糊涂老人”,聊起来知道这个老头家存“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方印,是隐退山林的官员,便写下“难得糊涂”。

我认为上述四说的糊涂,都是郑板桥在把事情弄明白了以后的糊涂,不是遇事逃避,不负责任的糊涂。

小事不计较,中事可包容一二,大事无需包容装糊涂,要靠知识认知去妥善处理。

小人和君子脑门都没有标签,要靠知识认知去识别;世间的并没有绝对的小人和君子,甲认为某某人不好,乙可能认为很好......。

世态炎凉,无需太费心机,干好自己的事,养好自己的身体,修好自己小小的“糊涂”,练就小小的“难得”,任凭云卷云舒随他去。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全文欣赏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全文欣赏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全文欣赏难得糊涂,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

“难得糊涂”是清朝乾隆年间郑板桥传世的名言,乃是他为官之道与人生之路的自况。

后人感慨这“难得糊涂”四字中富含的哲理,便以横幅的形式挂于家中,作为每每处世的警言。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欣赏,欢迎大家阅读!1、全文:“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

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

”2、故事: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四字写得妙趣横生,韵味无穷,这是他将真、草、隶、纂书融为一体而独创的一种奇特手法,有“乱石铺街、杂乱有章”之誉。

据说,“难得糊涂”四字还有一段有趣的来历。

有一年,郑板桥到山东莱洲云峰山观看郑公碑,晚间借宿于山下一老者家,老者自称是“荒村野臾”糊涂之人,郑观其言谈举止高雅不凡,与他交谈得十分投契。

老人家中有一块特大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美,郑板桥看了大为赞赏,老儒便请郑板桥留下墨宝,以便请人刻于砚台之上。

郑板桥有感于老人糊涂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并盖上自己的名章“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砚台有方桌大小,还有很大一块空余,郑板桥请老人题写一段跋语,老人没有推辞,随手写道:“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

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

”写罢也盖了一方印章“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

”郑板桥这才知道老人是一位隐退官员。

他见砚台还有空处,又提笔补写了一段文字:“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

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福报也”。

这段文字与郑板桥的“难得糊涂”被老人做成条幅流传开来,人们感慨其中蕴含的哲理,把它视为人生境界之追求,“难得糊涂”也就越传越广了。

难得糊涂的郑板桥诗词10句1、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

——清·郑板桥《随猎诗草·花间堂诗草跋》只管自己埋头苦读,而不去向别人请教,虽然读了很多书,只不过是个笨人罢了。

扬州八怪之难得糊涂:郑板桥

扬州八怪之难得糊涂:郑板桥
郑板桥擅长画竹、兰、石、松、菊。尤其兰、竹成就最为突出。他在乾隆二十三年(1758)所作《竹石图轴》题诗道: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可见,他几十年如一日,深思熟虑,不断实践,到了六十六岁时,其墨竹艺术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他画得的竹子体貌疏朗、笔力瘦劲,自有一番超凡脱俗的风格,时称“郑竹”。画竹清瘦、挺拔弧直,借以寄情遣兴,表现他的孤傲,刚正,“倔强不云:“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似乎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故板桥画竹,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 生也;依于石而不囿于石,是其节也;落于色相而不滞于梗概,是其品也。”他是在赞扬竹子的品格,其实是在表白自我。
我们从他现存的许多作品看,其竹子形象绝无一幅雷同的。不论是翠烟如织的新竹、褐色斑斑的老竹、还是亭亭玉立的水乡之竹、傲然坚劲的山野之竹,莫不赋予它们以性格和生命,做到神情毕肖,栩栩如生。
如何将生活中的竹的自然形象变成艺术形象的呢?他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阶段论。他在一幅《墨竹图》中题道:“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形象地说明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和绘画创作的全过程。郑板桥的兰竹艺术对后来画坛影响很大,学者很多,但超过他的很少。
郑板桥得人心,一在官品,二在画品。在他离职时,只有三条毛驴,一是他自己乘坐,二是驮他的书籍、阮琴,另是他仆人乘的。可渭“两袖清风”、“一官归去来”。 由于郑板桥对潍县人民做了一些好事,去官的这一天,百姓依依不舍,遮道挽留,家家画像以祀,并为建生祠。至今,山东范县、潍县,江苏扬州、兴化一带还流传着关于他的许多廉洁奉公美好传说。

郑板桥题写“难得糊涂”的本意是什么?

郑板桥题写“难得糊涂”的本意是什么?

郑板桥题写“难得糊涂”的本意是什么?“难得糊涂、吃亏是福”是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题过几副著名的匾额之一,后流传至今,现代人一般把它的意思理解为做人要难得糊涂,吃了亏是福气。

在清代之前很少有史料提起这八个字,那么这种提法怎么产生的呢?我们知道大清国是以异族身份夺取了汉人江山,满族统治者害怕江山不稳,对汉人实行民族压迫和文化摧残政策,消除汉人的民族认同感,培养汉人的奴性思想便于维护统治,特别是到了乾隆年间,大兴文字狱,控制汉人思想,从而导致了乾隆后期朝廷政治腐败、民间风气非常坏。

郑板桥是清代的汉人书生,康熙年间考取秀才,然后以设私塾教学为生,一直到四十岁才中得举人,此时已是雍正十年。

之后在乾隆元年入京会考,考取进士,入京等待官缺,后受慎郡王允禧赏识才担任范县县令,此时郑板桥已经50岁,可见清代仕途之路对于汉人来说多么艰难。

乾隆十九年(1754年),六十二岁的郑板桥在潍县当县令,潍县发生百年一遇的大灾,郑板桥为民请命,要求朝廷赈灾,朝廷派钦差姚耀宗前往潍县赈灾,姚耀宗对灾情不闻不问,还向郑板桥索取书画,郑板桥很生气,百姓危在旦夕,钦差还有心思索贿,就送鬼画讽刺姚耀宗,姚耀宗恼羞成怒将画撕掉,郑板桥的妻子劝他说:“既然皇上不问,钦差不理,你就装作糊涂呀!”郑板桥愤怒地回答道:“装糊涂,我装不来。

你可知道,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变糊涂更难,难得糊涂!"郑板桥十年为官,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于是在潍县大灾之后辞官归隐,以卖书画为生,之后便写下“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这两副著名的匾额。

郑板桥在“难得糊涂”这一副匾额上自注:"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聪明难,糊涂也难,由聪明变成糊涂更难,放一放,退一步,只是为了当下心安,不是为了贪图将来的福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难得糊涂”变成了明哲保身的代名词,遇到不平事,一句“难得糊涂”就可以求心安不再反抗,变成彻彻底底的奴隶。

郑板桥传奇:可真是难得糊涂!

郑板桥传奇:可真是难得糊涂!

郑板桥传奇:可真是难得糊涂!清代康熙年间,江南出了个怪才,文坛把他列入“扬州八怪”之一,茶人称他为茶怪。

这个怪才就是“难得糊涂”的郑板桥。

康熙三十二年(即公元1693年)冬,板桥伴着漫天大雪降生到了扬州兴化一个郑姓读书人家。

郑家这个小孩十岁前的乳名叫“麻丫头”,10岁时父亲才为他取名郑燮,字克柔。

这个“燮”字很特别,有“调和、谐和”之意。

郑家以燮字为名,就是含有三把大火一起烧,希望他光耀门庭、兴旺发达。

郑家为起这个名字,可谓煞费苦心、引经据典。

《尚书·洪范》说殷朝贵族箕子归顺周时,对周武王说:大禹治水后,天帝赐予他“洪范九畴”,其中包含三德,即“正直”、“刚克”、“柔克”。

箕子解释“柔克”说:“燮友柔克”。

一句古语中包含了郑板桥的名和字,其父十分高兴,他希望儿子长大后“和顺、克柔、治世”,成为国家之栋梁。

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父母望子女成龙成凤之心意是相通的。

在近代中国,很多人不知郑燮为何人,但无论是文人、政客,还是平民百姓,几乎没有不知郑板桥的,因为大家都爱他的“难得糊涂”。

郑板桥的一生充满怪诞,连刚出生时父亲起的乳名都是怪怪的。

明明是一个男孩、一个公子,却偏称为“丫头”,还在前面加上一个“麻”字。

这个乳名(小名)实在是又贱、又难听,鄙俗得很。

一个书香世家,为何给儿子起这么一个鄙俗不堪的乳名?究其原因,是民风民俗使然。

据说贱名能长命,就像我们今天看的电视剧中孩子的乳名,有叫“狗蛋”、“狗剩”、“狗娃”、“丫丫”、“妞妞”等一类,阎王爷不要,家里就好养活。

郑板桥的乳名“麻丫头”,据说是经在县里任学官的祖父批准的,并关照全家老小上下,一律只准叫“麻丫头”,不准称呼少爷、公子。

一般人长大懂事后,都很忌讳别人叫他乳名,但郑板桥就是怪。

这么难听的乳名,他不仅津津乐道,而且还刻了一枚印章(闲章)“麻丫头针线”,并盖在成名之后的书画作品之上。

列位,如果你喜欢收藏古字画,但凡遇到盖有闲章“麻丫头针线”之类的,你可不能放过,说不定那是无价之宝呢。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板桥难得糊涂
一:自我解嘲说
公元1751年,郑板桥在潍县“衙斋无事,四壁空空,周围寂寂,仿佛方外,心中不觉怅然。

”他想,“一生碌碌,半世萧萧,人生难道就是如此?争名夺利,争胜好强,到头来又如何呢?看来还是糊涂一些好,万事都作糊涂观,无所谓失,无所谓得,心灵也就安宁了。

”于是,他挥毫写下“难得糊涂”。

因此它被称为“真乃绝顶聪明人吐露的无可奈何语,是面对喧嚣人生,炎凉世态内心并发出的愤激之词。

”(《广陵奇才--郑板桥传》)
二:抗议之声说
公元1754年秋,郑板桥由山东范县调任潍县知县,上任之日正遇百年未见的旱灾。

而钦差姚耀宗却不闻不问,反而向他求字画。

郑板桥就以鬼画讽刺,钦差姚耀宗怒而撕画,郑板桥见百姓惨像,心力不支,非常忧郁。

其妻相劝:既然皇上不问,钦差不理,你就装作糊涂嘛!郑板桥怒言:装糊涂,我装不来。

你可知道,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变糊涂更难,难得糊涂。

由此而有所启发,就以“拯救万民,在所不惜”激励自己,并开官仓赈灾。

他所说的这句话,后来就成了“难得糊涂”的自注:“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台湾徐兰州说:“这句话文义,似乎喻人凡事不要太认真,得过且过,所谓…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的另一注解。

加以句读,聪明者有俗庸之智慧,有赖于人的先天遗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才能培养成完美的性格,是以人欲聪明并不容易。

”苏东坡诗云:“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所以,聪明人难做。

什么是糊涂呢?糊涂就是不精明。

糊涂有两种:一种是真糊涂,懵懵处世,似是与生俱来,装不来,求不到;一种是装的假糊涂,明明是非黑白了然于心,偏偏装作良莠不分,既由…聪明转入糊涂‟了。

根据郑板桥的这种性格和心理结构,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雅品格,要他违背自己的理念和道德行为,显然是一种痛苦与折磨。

聪明人如基于良知道德有所为,而要他装作糊涂而无所为,的确很难。

所以徐兰州认为:“郑板桥这段感慨…难得糊涂‟的题书,其中有段非常感性的心路历程,也是知识分子从政,在专制制度腐败政权中无法展现宏志的一种抗议之声。

它具有为所当为的失败涵义,不可为而为的胆识。

因此,这种…心理调节‟乃是…试图把自己的心理反差平衡一下,以求得方寸的短暂安宁。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抗议之声》)
三:心安理平说
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其堂弟为了祖传房屋的一段墙基,与邻居诉讼,要他函告兴化县相托,以便赢得官司。

郑板桥看完信后,立即赋诗回书:“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稍后,他又写下“难得糊涂”,“吃亏是福”两幅字。

并在“难得糊涂”下加注…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在“吃亏是福”
下加注…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盈于彼,各得心情之半,而得心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

此处引用的诗句其实为同时期的大学士张英所作,而此处将“难得糊涂”比喻为就是聪明;难得做一次糊涂,心安理得,也可取得心态平衡。

因为“吃亏是福”既是“难得糊涂”最恰切的诠释。

四:自我解嘲说
郑板桥从不糊涂,他之所以兴叹“难得糊涂”,自有其苦衷在。

朱铁志认为“郑板桥是个极为清醒的人。

唯其清醒,正派,刚直不阿,而对谗言无能为力时,才会有…难得糊涂‟的感叹,…难得糊涂‟的难在那里呢?难在他毕竟清醒自明,心如明镜,无法对恶势力充耳不闻,视而不见;难在他一枝一叶总关情,对百姓的疾苦不能无动于衷。

他只有假装糊涂,然则终不能无视现实,遂于痛苦于内,淡然于外,而生…难得糊涂‟之叹。

”(《读书参考》)郑板桥以“难得糊涂”而出名。

他所说的“难得糊涂”,却有不同的解释,有望文生义的;有作词语解释的;也有就其深邃的内涵进行探讨的,诸说不一。

那么它该作何种解释更为恰切呢?看来,“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世,亦不可以谬其文也。

”(《文史通义.文德》)后人难知前人心态和处世的复杂文化环境,要有正确的解释,有时也难以自圆其说了吧。

“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


此时,小偷已近床边,闻声暗惊。

继又闻:“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

”小偷心想:不偷也罢。

转身出门,又听里面说:“出门休惊黄尾犬。

”小偷想,既有恶犬,何不逾墙而出。

正欲上墙,又闻:“越墙莫损兰花盆。

”小偷一看,墙头果有兰花一盆,乃细心避开,足方着地,屋里又传出:“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黑赶豪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