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小知识 (第二期)
日常心理学小知识

日常心理学小知识1. 人的情绪在晚上最脆弱。
夜间时人会从「社会角色」转换到「个人角色」,释放情绪感受,所以晚上会疯狂剁手、想起前任、突发奇想做决定等。
想验证情绪是否正确,教你一个简单小方法:睡一觉起来后,如果还想做这件事情,再去做。
这个举动能帮你减少90%的烦恼和不必要的消费。
2. 拥抱是最好的疗伤药。
当和好友或爱人拥抱时,你体内会产生催产素,能起到止疼和降压的效果。
3. 巧用【杯子技巧】探测好感度。
通过杯子距离,可测量两个人的内心距离。
如果有想更进一步关系的人,就约TA出来喝杯奶茶,在交谈时悄悄缩短两个杯子间的距离,观察对方反应。
如果TA没动,表示你们的关系有加深的机会,若TA马上挪开或拿走,证明他仍对你有戒心,暂时就还是维持现状吧。
4. 人在暴怒瞬间,智商为零。
美国情绪管理专家罗纳德博士说过:“暴风雨般的愤怒,持续时间往往不超过12秒钟。
”可很多人就是栽在了这12秒上。
生气时死死憋住那句不该说却想说的话,等一分钟再开口,能灭绝未来70%的后悔。
5. 大脑天生不爱思考。
大脑喜欢看视频>看图>看字,因为文字需要让大脑思考运转,加工消耗才能理解信息。
所以写作或展示汇报时,一定要短文+图穿插,降低别人大脑的阅读难度,增加吸收信息量。
6. 找不到东西时,尝试从右往左看。
平时我们习惯从左往右搜寻,会自动忽略一些东西,改变方向,可以注意到细节,找到目标物。
7. 男生主动吻女生多为临时起意,女生主动吻男生多为事前谋划。
8. 你的衣服会说话。
衣服处于外界和自身之间的交界位置,是人设的延伸,它同时向你自己和他人发送一个信息:你是怎样的一个人。
找到合适自己的穿衣风格很重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不要成为千篇一律的网红牌复制品。
9. 任何事开头阻力最大,越后越轻松。
要将静止的飞轮滚动,开始得费很大力气,过了临界点,飞轮会越转越快,快到不用力气也能自转。
如同我们放长假后的上学/班、想养成一个习惯,刚开始很痛苦,找不到状态,但坚持下去,积累的动能会越来越大,逐渐养成自律习惯。
(PPT)-第二章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
失去记忆漂泊6年
1986年1月4日,原煤炭工业部第三建设公司的一名工人易新创突然失 踪。单位派人四出寻找张贴启事,并在枣庄日报、徐州日报相继登出寻 人启事,仍一直没有下落。4年后,江苏省沛县人民法院根据其父母和 妻子的申请,依法宣告失踪人死亡。
其实,易新创并未死亡,而是在丧失记忆无法回家的情况下四处飘泊, 过着流浪的生活。1991年5月流落到安徽无为县姚沟镇。10月天气渐冷, 单衫褴褛的易新创被该镇个体户光和收留。许氏一家给他洗澡、理发、 更衣铺床,并送他到医院治疗。1992年春节刚过,易新创身体复原,在 许光和的诱导下,他终于回忆出老家四川安岳县旧址和父亲姓名。这才 在亲属和收养人的陪同下于2月23日重返现属徐州矿务局的涨双楼煤矿, 结束了因记忆丧失所导致的6年1个月19天的离乡背井的飘流生活。
12
湖南警察学院基础课部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
动力定型
➢ 动力定型(简称动型)是经过多次重复、反复巩固而形 成的系统化、定型化和自动化的条件反射系统 。
➢ 动力定型形成后可以大大节省脑力和体力上的消耗,减 轻负担而提高功效 。
13
湖南警察学院基础课部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
3、两种信号系统
➢根据引起条件反射刺激物的性质不同,可将 条件反射系统分为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 系统 :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
3、记忆的种类 ➢ 以记忆的内容维度划分 动作记忆 ———— 动作或运动 形象记忆 ———— 表象 逻辑记忆 ———— 概念及其文字
数字符号 情绪记忆 ———— 情绪、情感
31
湖南警察学院基础课部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
➢ 根据记忆编码方式、贮存时间的不同 储存时间 储存容量
心理学小常识

40条心理学小常识。
1、【一见钟情,靠的也是出色的外貌,但凡一个人说“我不喜欢一见钟情式的故事”,多半代表一这位,对自己的外貌不自信。
2、【想知道一个人的内心缺少什么工不看别的,就看其炫耀什么;想知道一个人自卑什么,不看别的,就看其掩饰什么。
3、【从网络聊天习惯读懂一个人】原来喜欢用“…:’和”的人心底大多比较柔软,没有坏心眼,同时也会反映出他她对待事情的优柔寡断,大部分会有选择恐惧症。
4、1人脉交际8大心理定律】1首因效应:首次见面给人好感觉;2诚信定律:热情是焦点,真诚是最高点;3赞美定律:善赞美能博得人心;4面子定律:给人面子才善交际;5谎言定律:善意谎言助交往;6忍让定律:忍让能创和谐;7异性效应:男女具互相吸引力作用;8互惠定律:让对方产生“负债感”。
5、【可以增进感情的地方】1.酒吧。
光线昏暗和私人距离可以增强亲密感。
酒后彼此增加了更多的幻想,感觉男的更帅,女性更靓。
2.可以看烟花或夜景的地方。
黑暗会使人没有安全感,如果有强光出现会使彼此感到温暖浪漫。
3.恐怖电影和过山车。
心跳加速的感觉会被误认为爱情。
4.火锅派对或者海岛露营。
6、【7个生活细节年轻大脑】1.3件事情轮换着做:可以刺激大脑不同区域减少大脑退化速度;2.每天大笑1次:具有缓解压力抗击心理衰老功效;3.睡够7小时:充足睡眠有助大脑强化记忆;4.每天看电视不超过2小时:每天看电视过久,会增加患老年痴呆症的危险;5.学1门外语;6.每天清洁3次牙齿;7.坚持健身4个月:锻炼有助于加强记忆。
7、真正的朋友,节日里不发短信,平时也无电话寒暄,一旦有事,拿起话筒,连一句“不好意思”的客套都不用,可以直奔主题…8、【如何提升生活品质】①每天和伴侣做快乐的事,如一起看电视或读增加生活情趣的书;②不要牺牲健康,像通宵赶工、睡眠不足、不运动、吃垃圾食物应避免;③对身边的人有求必应,要急家人、朋友之所急;④量入为出,财务压力使人快速衰老;⑤不要把“办不到”当口头禅;⑥轻松面对杂务;⑦言出必行。
心理学心理测量知识点:概论(二)

心理学心理测量知识点:概论(二)量表的种类有:量表是由人来制订的,依单位和参照点的不同,量表的种类也不一样。
根据测量精度高低,斯蒂文斯将量表分为四个水平,由低到高分别为: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等比量表。
种类定义特点备注(1)命名量表只是用数字来代表事物或对事物进行分类。
命名量表中的数字没有任何数值意义,不能作量化分析。
无大小意义,只表明类别。
无参照点和单位。
无法比较大小或进行任何数学方法运算。
(2)顺序量表表明类别的大小或某种属性的多少。
主要用于分等论级和分类。
数字仅表示等级并不表示某种属性的真正量或绝对值。
无参照点(没有绝对零度)和单位。
无法进行数学方法运算。
(3)等距量表存在大小关系。
无绝对零度,但存在相对零点。
可以进行数学运算,有相等单位。
(4)等比量表是最精确的测量。
大多是物理量表。
而心理量表只能达到等距量表水平。
可以知道事物之间的某种特点上相差多少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
有相等单位和绝对零点。
可以进行数学运算。
11、心理测量是:就是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反映在人的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征,依确定的原则进行推论和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2、著名的心理测验学家安娜斯泰西认为:心理测验实质上是行为样本的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
这一定义包含有至少三个基本要素:行为样本、客观测量和标准化。
心理测验要测量的是心理特征,但它要通过测量人的行为来实现,从行为测量中来推知心理特征。
这就要找有代表性的少数行为作为全部行为的样本。
3、关于心理测量中的标准化:心理测量要做到客观必须在测验编制、实施、评分、解释过程中减少主试和被试的随意性程度。
标准化的测量是测量客观性的根本保证。
4、心理测验的性质:间接性、相对性、客观性。
5、心理测验的种类:(1)按测验的内容分:能力测验(智力测验、反应能力测验);学绩测验,如成套的成就测验;人格测验如EPQ、MMPI等。
(2)按测验的对象特点分: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心理学小知识

心理学小知识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领域。
以下是一些关于心理学的小知识:1. 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德国的威廉·威廉德特是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是第一个将实验方法引入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家。
2. 心理学的分支:心理学可以细分为多个领域,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等。
每个分支都致力于研究不同方面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3. 认知偏见:认知偏见指的是人们对信息的主观理解和解释,并基于个人经验和信念进行选择性记忆和注意。
各种认知偏见可能会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判断和决策。
4. 人格理论:人格是指个体在思维、情感和行为方面的一贯模式。
有各种不同的人格理论,包括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卡尔·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5.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在思维、情感和行为方面的良好状态。
心理健康问题包括焦虑症、抑郁症、人格障碍等。
心理健康的维护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寻求支持和心理治疗来实现。
6.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通过与专业心理学家的对话来处理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过程。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解释性疗法和人本主义疗法。
7. 人类学习:心理学研究人类的学习过程。
在行为主义的早期,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来研究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
认知心理学则研究了人类思维和知识获取的过程。
8. 人类发展: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发展和变化。
重要的阶段包括儿童早期发展、青少年时期和成年后期。
研究人员还关注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9.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如何与他人相互作用,并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研究领域包括态度、群体行为、偏见和归属感等。
10. 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收集数据,包括实验、调查、观察和案例研究。
研究人员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和神经影像技术来研究人类思维和大脑活动。
基础心理学知识(2)

2
认识过程
感觉和知觉 认识过程 记忆、表象 思维、言语及想象
意 识 与 注 意
3
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感觉概述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觉现象 各种感觉 知觉概述 知觉的种类
第一单元 感觉概述
一、感觉的定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 映 二、感觉的种类 (刺激来源) 1、外部感觉:由身体外部刺激作用于感官引起的感觉 包括:五官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皮肤感觉 (触、温、冷、痛觉) 2、内部感觉:由身体内部来的刺激引起的感觉 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内脏感觉)
79
思 维 和 感 知 觉 的 同 和 异
感觉
直接性
个别属性
知觉
整体属性
间接性
本质属性
思维
概括性
内部规律
80
绿色,卵型, 薄薄的—来自 感觉
这是树 叶—来自 知觉
能进行光合用,利 用阳光,吸收 CO2,制造养 分——来自思维
81
以其他事物为媒介
间 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把握 接 没有或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 性
49
第六单元 知觉的种类
二、时间知觉 1、概念 2、影响因素 3、生物钟 三、运动知觉 1、概念 2、似动现象的概念☆(动景) 物体在空间中没有发生位移却被知觉为运动 的现象 3、诱导运动 4、自主运动
53
54
第六单元 知觉的种类
四、错觉 1、概念:客观存在 2、种类☆大小错觉、方位错觉、形重错觉、 运动错觉、时间错觉
18
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内部感觉
八、痛觉 1、分布:遍布全身所有组织 2、皮肤痛与内脏痛的区别: 3、痛觉的生物学意义☆ ―保护机体的作用,难于适应 4、影响痛觉感受性的原因 5、补充:痛觉心理学的研究
心理学小知识点

心理学小知识点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由1861年法国医生布洛卡解剖了一位失语症病人的脑,发现他大脑皮层的一个区域里的神经细胞严重损坏,由此证明了脑的这个部位(布洛卡区)与人的语言活动有关,以后的大量实验论证了心理是脑的机能。
2、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人的心理活动都要通过它的活动来实现。
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神经元分为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树突多,轴突少,神经元通过树突接受外来的刺激,经细胞体整合后再通过轴突将信息传出去。
神经元一般包括三种: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
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高级中枢是指大脑两个半球,大脑四叶是指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大脑左半球是抽象逻辑思维和语言中枢的优势半球,右半球是形象思维和高度空间知觉的优势半球。
低级中枢是指大脑皮层以下的部分,脊髓是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具体的讲,低级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延髓、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及皮质下神经节等。
3、周围神经系统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
如果说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的司令部,那么周围神经系统就是人体的通讯网络。
4、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实现反射活动的生理结构是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5部分组成。
5、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所谓的无意识的本能行为。
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有意识学习得来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如望梅生津,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如谈虎色变,是人和动物的条件反射活动的本质区别。
6、神经活动主要是指大脑皮层活动,它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7、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心理学小知识

心理学小知识心理学小知识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性心理的发展,经历如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口腔期,。
从出生到l.5岁,动欲区是口,婴儿从吮吸吞咽中感到快感和满足。
第二阶段:期。
从1.5-3岁,动欲区是,幼儿从排泄中得到快感和满足。
第三阶段:性器期。
从3-6岁,动欲区是外生殖器,幼儿开始注意性别,出现好奇心。
第四阶段:潜伏期。
从6-12岁,幼儿的性欲潜伏下来,避开异性,以同性为伍。
第五阶段:成熟期。
与青春发育同步,男女均从与异性接触中寻求乐趣。
如果在哪一个阶段出现严重的生活事件发生,对孩子的生活和心理造成巨大的影响,就会出现心理发育停滞,从而出现异常的性心理,在成人期出现性生活或者婚姻生活问题。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发现,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有一种现象,即在3岁左右开始从与母亲的一体关系中分裂开来,把较大一部分情感投向与父亲的关系上。
只不过男孩更爱母亲,而排斥和嫉恨父亲;女孩除爱母亲外,还把爱转向父亲,甚至要与母亲竞争而独占父亲,对母亲的爱又加进了恨的成分。
这就是所谓的“俄底浦斯情结”和“埃勒克特拉情结”。
这两个名字源于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两部著名悲剧,前者杀父要母;后者诱使其弟杀死了母亲,为父报仇,自己则终身未嫁。
恋父情结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这么释义:“女儿亲父反母的复合情绪。
弗洛伊德把小女孩对父亲的深情专注,想把母亲置诸一边,取代她位置的愿望,即‘爱父嫌母’的潜在愿望,称为恋父情结,”真正的恋父情结常常是指由于自己对父亲或者异性长辈的依恋,而发展成对于父辈年龄的人的爱恋情结,从而获得父辈一样的关心和照顾,而不是真正的爱恋自己的父亲或者养育着。
“恋父情结”是性心理障碍,亦称性心理倒错,即生理上已进人“潜伏期”或“成熟期”,而性心理却严重滞后,仍停留在“性器期”,这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比较严重的“恋父情结”会阻碍女孩长大后走近异性,走向婚恋。
困于某种原因,即使走进婚恋,亦身在曹营心在汉,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婚姻生涯。
心理学知识点

心理学知识点第二章心理学基础心理现象:是人个体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两类: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人格)。
心里是人脑的功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地反映。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基本心理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认知过程中思维是核心)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
(包括视,听,嗅,味,皮肤觉);感觉的特征: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2.感觉的适应3.感觉对比4.感觉的相互作用5.感觉的补偿与发展6.联觉2.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应,他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
(知觉的分类:空间,时间,运动知觉);知觉的特性:1.选择性2.整体性3.理解性4.恒常性3.错觉: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4.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和集中性时注意的基本特征)注意分类:1.无意注意:指无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2.有意注意:有预定目标,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高级形式3.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注意的品质:1.广度:指单位时间内(0.1秒)能过清楚把握的对象数量2.稳定性:所能持续的时间3.注意分配:在同一时间内,人把注意同时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活动或对象中去的能力4.注意转移:是指个体有目的的,主动的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1.原注意紧张稳定集中程度2.引起注意转移的新事物的意义,趣味性与吸引力的大小3.个体神经活动类型5.记忆:是指在头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记忆的基本过程:先识记再保持然后再认和再现)6.遗忘: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提出时有困难。
关于心理的小知识

关于心理的小知识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了解一些心理学的小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以及更有效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境。
1. 心理冲突
心理冲突是指不同的内部需求或价值观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会导致情绪上的压力和焦虑感。
解决心理冲突的方法是找到平衡点或折衷方案,让自己更加满意。
2. 心理压力
心理压力是指来自于环境和个人内部的各种压力和挑战,包括工作压力、学业压力、家庭压力等等。
解决心理压力的方法可以包括积极应对和寻求支持等等。
3.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我们在遇到负面情绪时,为了保护自己而采取的心理策略。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否认、逃避、转移注意力等等。
了解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负面情绪。
4. 注意力
注意力是指我们专注于某个任务或信息的能力。
注意力可以分为主动注意力和被动注意力。
主动注意力是我们有意识地选择和集中注意力,被动注意力则是我们被外部刺激所吸引。
提高自己的注意力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完成任务和学习。
5. 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是指我们在处理情绪时,采取的各种策略。
有效的情绪调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情绪波动和情绪压力,包括积极应对、寻求支持、放松训练等等。
以上是一些关于心理的小知识,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以及更有效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境。
中小学科目二心理学知识点

中小学科目二心理学知识点科目二心理学知识点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
在中小学教育中,心理学也是一门必修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中小学科目二心理学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思维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方面的学科。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个知识点。
1.1 知觉:指通过感觉器官对外界事物进行接收和辨认的过程。
知觉的过程包括感觉器官的接收、感觉信息的整合和理解。
1.2 注意:指在众多的刺激中选择和集中处理某一刺激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时,需要保持专注力,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
1.3 记忆:指把信息编码、存储和检索的过程。
学生可以通过有效的记忆方法,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归纳总结、复习巩固等。
1.4 思维:指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方式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生可以通过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1.5 语言:指人类交流和思维表达的工具。
学生需要掌握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沟通和理解能力。
二、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在不同阶段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变化。
以下是中小学科目二发展心理学的知识点。
2.1 婴儿期:婴儿期是指从出生到2岁之间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儿通过感觉和动作探索周围环境,建立与父母的依恋关系。
2.2 幼儿期:幼儿期是指2岁到6岁之间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逐渐发展语言能力、自我意识和社交技巧,开始进行游戏和想象。
2.3 儿童期:儿童期是指6岁到12岁之间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逐渐发展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开始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
2.4 青春期:青春期是指从12岁到18岁之间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身体发育迅速,心理上也出现了很多变化,如自我认同、同伴关系等。
三、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在社会关系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包括态度、群体、领导力等方面的内容。
心理科普丨心理学小知识

心理科普丨心理学小知识欢迎来到心理科普世界!在这里,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关于心理学的小知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心理学的原理。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通过这些小知识,您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并改善人际关系、提升生活质量。
废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始心理学的探索吧!1. 错觉与认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错觉影响。
错觉是我们感知和理解的错误或曲解,极大程度上受到我们的认知(或称为知觉)所影响。
认知是我们对外界信息的处理和理解过程,它可以被我们的经验、信念和情绪等因素所塑造。
因此,我们在处理信息时需要警惕自己的认知偏差,以减少因此导致的错觉。
2. 记忆与遗忘记忆是我们获取、存储和回忆信息的能力,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
然而,我们的记忆并不总是可靠的,经常会出现遗忘现象。
遗忘是指我们无法回忆起先前获得的信息。
要提高记忆力和减少遗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例如分散学习、定期回顾和与他人交流。
3. 情绪与情绪调节情绪是我们主观体验的情绪状态,包括快乐、愤怒、悲伤等。
情绪调节是我们对情绪进行管理和调整的过程,它对我们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一些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包括深呼吸、与他人沟通、积极思考等。
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增强内心的稳定和快乐感。
4. 压力与应对压力是我们面对挑战和压力时产生的身心反应,它可能对我们的健康和幸福产生负面影响。
然而,我们可以通过积极应对来降低压力的程度。
积极应对包括寻求支持、调整期望、采用积极的解决方案等。
通过这些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挑战,并保持身心的平衡和健康。
5. 自尊与自我认同自尊是我们对自己价值和能力的主观评价,它对我们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自我认同是我们对自己的身份和归属感的认知。
要提升自尊和自我认同,我们可以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6. 影响与说服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受到他人的影响和说服。
21个生活中的心理学小常识

21个生活中的心理学小常识21个生活中的心理学小常识1.望远镜效应:人们往往倾向于把长远未来的问题看得更加模糊,而将眼前的事情看得特别清晰。
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望远镜效应。
2.权力反应:权力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在拥有权力的情况下,人们更容易表现出冷漠、自私和不敏感的行为。
3.压力与性能:适度的压力可以提高工作或学习的表现,但过度的压力会对个人的表现产生负面影响。
4.非言语沟通:人们通过非言语的方式,如姿态、表情和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图。
5.群体心理:在群体中,人们往往会受到集体思维和从众行为的影响。
6.注意力:人们的注意力有限,往往只能集中在一小部分信息上。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会忽略周围的细节。
7.认知失调理论:当个人的态度、信念或行为与自身目标或价值观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引发不适感。
8.暗示性心理学:暗示性词语、符号或环境会对人的行为和感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9.近朱者赤:人们往往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与周围有积极交往的人更容易拥有积极的心态。
10.学习曲线:学习新技能往往需要经历一个曲线,最初的学习进展很快,之后逐渐变缓,直至达到一定的水平。
11.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个体的乐观主义或悲观主义态度会对其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12.强化:正面强化和负面强化是改变行为的有效方法。
正面强化是指通过奖励来增加某种行为,负面强化则是通过避开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加某种行为。
13.选择困难:当面对过多的选择时,人们往往会感到困惑和犹豫,难以做出决策。
14.刻板印象:人们往往会根据一些外在特征,如种族、性别和职业等,快速形成关于他人的判断和印象。
15.当代社会的焦虑: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竞争压力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和抑郁。
16.公平感:人们对公平的感知和追求,对他人是否公平地对待自己具有重要影响。
17.增强自尊:提高自尊感对个人的心理健康和自我发展至关重要。
18.心理暗示:通过正面、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个人的态度和行为。
心理学科普小知识

心理学科普小知识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科学,涉及广泛的领域,例如认知、社会、发展等。
本文将为读者介绍一些关于心理学的小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心理学的概念和原理。
1. 多任务效应当我们同时进行多项任务时,常常会发现注意力的分散和效率的下降。
这就是所谓的多任务效应。
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并不擅长同时处理多个任务,我们更容易在任务之间切换,而不是同时进行多个任务。
因此,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同时进行多项任务,而是专注于一项任务,完成后再进行下一项。
2. 权威性效应权威性效应是指人们对权威人士的意见和指导更加倾向于相信和遵从。
这种效应常常出现在社会中,例如,我们往往会更相信医生的诊断和建议,而不是普通人的意见。
权威性效应是人们对权威的尊重和信任所导致的,但也需要我们保持批判思维,不盲目服从权威。
3. 心理共振心理共振是指人们在观察他人情绪和行为时,自己也会产生类似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例如,当我们看到别人受伤或难过时,我们也会感到同样的痛苦或悲伤。
这是因为人类具有共情的能力,能够理解和共享他人的情绪和体验。
心理共振在人际交往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并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4. 自我实现预言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人们对自己的期望和信念会影响到自己的行为和表现,从而使得这些期望和信念成为现实。
例如,如果一个人相信自己能够成功,他会更加努力地追求目标,并取得成功。
相反,如果一个人相信自己无法成功,他可能会失去动力,无法实现目标。
因此,积极的自我期望和信念对个人的成就和发展非常重要。
5.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人类的记忆可以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我们在短时间内临时存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容量有限,持续时间较短。
长时记忆则是指我们长期储存和保持信息的能力,容量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短时记忆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和加深印象来转化为长时记忆,这对于学习和记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是关于心理学的一些小知识介绍。
心理学科普小知识

1.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与奖励、动机和愉悦有关。
2. 睡眠对大脑功能和情绪调节至关重要。
3. 多任务处理会降低认知效能,导致错误增加。
4. 暴露于大自然环境可以减轻压力和焦虑。
5. 长期的社交孤立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6. 常见的心理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
7. 大多数人在面临压力时会产生“战斗或逃跑”反应。
8. 心理治疗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治疗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改变思维和行为模式。
9. 冥想和深呼吸可以帮助缓解焦虑和压力。
10. 长期的睡眠不足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下降。
11. 善于表达感激之情对心理健康有益。
12. 心理弹性是指适应压力和逆境的能力。
13. 身体活动可以提升心理健康,减轻抑郁和焦虑。
14. 社交支持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15. 积极思考可以增强心理健康。
16. 学习新技能可以增加自信心和满足感。
17. 心理学研究表明,音乐对情绪有积极影响。
18. 充足的睡眠可以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
19. 情绪智商是指识别、理解和管理情绪的能力。
20. 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表现为反复出现的不必要的思想或行为。
21. 心理健康问题不同于精神疾病,前者更广泛地涵盖了人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22.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有密切联系。
23. 儿童早期的社会互动和情感联系对其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24. 人们对同样事件的解释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和行为。
25. 悲伤和失望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但如果长时间持续可能需要寻求帮助。
26. 恐惧是一种自然的保护机制,但过度恐惧可能导致心理问题。
27. 长期的压力会对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8. 心理学研究表明,笑可以缓解压力和改善心情。
29. 身体姿势和表情可以影响情绪和自信心。
30. 积极的社交关系可以促进幸福感和心理健康。
31. 养宠物可以减轻孤独感和压力。
32. 玩游戏可以提升注意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3. 情绪化的人更容易受到压力和焦虑的影响。
心理学小知识129条

心理学小知识129条心理学小知识129条:1、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感情、行为以及心理过程的科学领域。
2、心理学的分支分支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组织心理学等。
3、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思维、知觉、记忆、注意力等认知过程。
4、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成年的心理发展过程。
5、临床心理学研究心理健康问题,诊断和治疗心理疾病。
6、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与社会环境互动所产生的心理过程。
7、组织心理学研究工作场所的行为与心理状态。
8、神经心理学研究大脑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9、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不同特质和行为风格。
10、心理学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调查、观察和案例研究等。
11、实验研究通过控制变量来探究不同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12、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来分析群体心理特征。
13、观察研究直接观察行为并记录数据来进行研究。
14、案例研究深入研究个体或群体的特定案例。
15、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包括教育、临床、军事、法律、管理、运动等。
16、学习与记忆学习是通过经验获取新的知识与技能的过程,记忆是保存与回忆过去经验的能力。
17、认知发展研究思维与知识的发展过程,包括认知能力的提升与思维方式的改变。
18、儿童发展研究从婴儿期到青少年阶段的心理发展过程。
19、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心理健康是指个体的良好心理状态,心理疾病是指心理异常引发的严重问题。
20:焦虑和抑郁焦虑与抑郁是常见的心理症状,对个体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21、社会压力与适应研究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压力影响,以及个体如何适应压力。
22、人际关系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情感和沟通。
23、人格和个体差异研究个体在性格、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差异。
24、动机与目标研究个体行为背后的动机驱动力和目标设置。
25、情绪与情感研究不同情绪状态和情感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26、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人类本质主义疗法、精神分析等。
27、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不良思维和行为模式来治疗心理问题。
心理学常识

心理学常识
一、情感及性格心理学
1、布朗定律:它是美国职业培训专家史蒂文·布朗提出的,指的是
一旦找到了打开某人心锁的钥匙,往往可以反复用这把钥匙去
打开他的其他心锁。
2、代表性直觉:人们的决策行为往往是基于直觉,而非基于理性
的逻辑判断,这种直觉是在人类长期进化过程当中形成的。
正
是由于人们很多的决定实际上是基于直觉做出的饿,所以表面
上的形象描述比逻辑说教对人们更加有效。
3、易得性直觉:相对于抽象、平淡的信息,具体。
生动的信息更
容易影响决策者的判断,提高决策者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预期。
决策者往往更容易认同生动具体的信息及其作用。
4、自我实现预言:这种说法指的是以没有确凿证据的预言为契机,
唤起一种新的行动,这种行动最终使起初的预言变为现实。
现
实生活中,当人们对他人形成某一印象之后,人们常常会依据
这个印象行动,最终完全吻合于人们对他人形成的印象。
5、酝酿效应:在日常生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时常胡出现“把难题
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答案”的现象。
人们之所
以在休息的时候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里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
维状态。
6、自我选择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期心理股程笛一:【垃圾车法则】生活有10%是靠你创造的,而有90%是看你如何去对待。
一天,我跳进一辆出租车,出发去机场。
出租车正在它该行驶的车道上前行,突然,一辆黑色的小汽车从我们前方的一个停车位上冲了出来。
只见出租车司机猛地踩下刹车,车子侧滑,和另一辆车擦身而过。
可那辆黑色小汽车的司机却立马扭头,冲我们大喊大叫。
我的出租车司机只是笑了笑,向那个家伙挥了挥手——我是说,他真得非常友好。
我有些不解地问他:“你刚才为什么会那样做呢?那个家伙差点儿撞坏你的车,把我们送进医院!”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租车司机叫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我现在称之为“垃圾车法则”。
他解释说,许多人就像垃圾车般装载着垃圾——挫折感、愤怒与失望四处奔跑。
当他们的垃圾堆积到一定程度后,他们需要一个地方倾卸。
有时候,他们会把垃圾倾泻到你身上。
这时,不要把他们接过来,笑一笑,挥挥手,祝他们好运,然后继续前行。
别接受他们的垃圾,因为你难免又会把它散布给你的同事、同学家人或是路人。
简单地说,成功之人不会让垃圾车主导他们的生活。
生命太短暂,不容你早上带着遗憾醒来,所以“爱善待你的人,为没有善待你的人祈祷”。
二:【实用心理小技巧】用色彩来调节自己的心情:近几年,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面对不同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色彩可以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称之为色彩疗法,简称色疗,它是基于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所有颜色而出现的。
但色彩所带给人的视觉心理功能却会受到思维者的年龄、性格、经历、民族、地区、环境、文化、修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个人所处的色彩环境不同,他(她)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身体的感受也会不同。
为何医院里护士小姐要穿白大褂、粉大褂呢?手术人员为何都穿绿色大褂呢?因为绿色给人平和、安宁的视觉感受,利于被手术者放松心情,减少压力和病痛。
白色给人以洁白、光明、一尘不染的感觉,既体现出医院是个不受污染的地方,又体现出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零距离感。
红色:红色会使人产生活泼、生动、不安的反应。
它饱含着一种力量、热情,它会刺激和兴奋神经系统,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和增强血液循环。
但接触过多,会产生焦虑和身体受压的情绪,使易于疲劳者感到筋疲力尽。
当一个人心情抑郁时,看到红色会立刻改变心情状态,但不要过久。
橙色:具有富丽、炫耀、炙热的感情意味,像太阳光,产生活力,诱发食欲,有助于身体对钙质的吸收,利于恢复和保持健康,可用于娱乐室、厨房等处,对寝室、书房则不适宜。
黄色:是色彩中最亮的颜色,具有快乐、活泼、希望、光明的感受特点。
能带来尖锐感和扩张感,可刺激神经和消化系统,加强逻辑思维。
但金黄色的装饰易造成不稳定和任意行为,所以在寝室与活动场所,最好避免使用。
它也常用于警示色。
绿色:大自然色,给人和平、年轻、新鲜的感觉,它安宁静止的特性有益消化,促进身体平衡,并能起到镇静作用,能舒缓人们疲劳的脑神经和视神经,对好动或身心受压抑者有益。
它还对晕厥、消极情绪者有一定的克服作用。
紫色:具有蓝、红双重性格,积极、威严、尊贵。
我国古代就赋予它特殊的含义,“紫禁城”、“紫气东来”,还称天为“紫虚”。
它对运动神经、淋巴系统和心脏系统有作用,可维持体内钾的平衡,有促进安静和爱情及关心他人的感觉。
蓝色:海洋色、天空色,冷静,理智、透明、广博,并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是一种内敛、收缩、学习的色彩。
它可调和肌肉,能影响视觉、听觉和嗅觉,可减轻身体对疼痛的敏感作用。
此色不适于装饰,但若用于布料,给人一种安全感,并适合练瑜伽等静态动作。
黑色:消极色,寂寞、神秘但具有严肃、含蓄、庄重的意味。
据说英国有一座桥,一开始是黑色的,跳桥自杀的人很多,后来把它漆成绿色,由于色彩的心理暗示作用,自杀的人少了。
当一个人情绪低落时,最好避开黑色或灯光昏暗的场合。
色彩是斑斓的、炫目的,人的情绪是多变的,要想拥有健康的身体,就要学会用色彩来调节自己的心情。
三:【焦虑是心中的一种恶习】一个人如果不未雨绸缪,不往前看,有什么事情发生时就会心里焦急,弄得一团糟。
所以,由恐惧、忧虑、急躁混合而成的情绪,会在不知不觉侵人心中,像慢性毒药一样渐渐渗透、蚕食人们心里的宁静。
还没有到明天,你便可能支持不下去了。
所以我们要戒备的便是大大小小的恐惧。
所以,我们应先把今天的事做好,到明天再照顾明天的事。
造物主之所以要把一年分成许多天,再分成许多小时,就是要我们按部就班生活下去。
到了夜晚,在天上有无数颗星星,可是夜的最大恩赐在于使我们在一天疲劳以后可以安睡,以迎接第二天的来临。
我们的脑海里常常塞满了许多模糊不清、不够明确的东西。
它们表现为“假使,可是,那么,也许……”一连串小小的悔恨和一连串不祥的预兆,它们常常在困恼我们,煎熬我们,再加上那些庞大的不可捉摸的恐惧,它们会在我们心头投下一片阴影。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苛求,自寻苦恼,不知自拔呢?有些作品和演讲中常常提到整个人类也许要灭亡,地球也许会碎成片,把我们吓倒。
这种恐怖的论调也在我们头脑里蒙上一层阴影,增加了人生的不安全感。
我们常常能忍受大苦难,表现得很英勇。
当然,这些苦难可能会使我们心碎,可是在这样的打击之下,它们往往使我们更为坚强。
从悲剧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许多壮烈的场面。
可是往往小小的针刺便使我们浩气泄尽,显露出种种缺点来。
猎象是一件壮举,可是找蚊子却算不得一件壮举。
焦虑都导源于我们的内心。
这是心中的一种恶习,有一种潜伏的恐惧。
我们不肯承认,也不敢正视它。
我们不会花许多精力去注意内心生活的秩序,就因为心灵没有戒备,因此使人头痛的小鬼就伺机活动了。
有多少人为工作而担忧,有多少人为健康而担忧,有多少人为钱财而担忧。
有人告诉我,有一个女人靠替人擦地板过日子。
她仍有余钱奉献给慈善团体,后来她同一个富翁结婚,就不再奉献了。
因为从那以后她感到非常恐慌,惟恐丢了钱财。
除了焦虑以外,我们还有两种不好的心理习惯。
第一种坏习惯是把事情搁下来,犹豫不决,这当然会引起烦恼。
犹豫不决是最可怕的。
这样会遭致失败,也带来恐惧。
假使我们使事情悠哉游哉,不加检束,使之变成一团乱麻,到头来就不知如何收拾是好了。
第二种坏习惯是只决定一半。
这就好像你只喜欢把自来水龙头关上一半。
我们的行动必须很坚决,要不然你便把事情丢开,要不然就关起大门来以示决绝,然后翻到另外一页。
总之,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把结打开,走过桥去,把事情做出来才是。
有一个英国护士,他曾接受降落伞训练,以备到紧急的时候,就随医疗设备空降地面。
她描写跳伞动作时说:“在你前面的那位护士小姐已经跳下去,在你后面的护士小姐正在等待着你,所以你只有跳了!”时间不容许你犹豫,你一犹豫,后面的人就给你拖累了。
所以你一定得准时跳下去。
事实上,即使大人物也难免患焦虑之病。
曾任四任英国首相的格兰斯顿每次讲演,都要失眠两晚。
他说,他一方面担忧,他该说些什么话,一方面又要担忧什么话他不该说。
他是一个很虔诚的教徒。
可是即使如此,仍不免在这方面浪费时间和精力。
那么我们该如何防止焦虑这一毛病呢?第一,要好好思想。
焦虑对情势毫无影响,还不如我们对眼前情势所抱的态度来得重要,我们该挺身面对眼前的事实,然后用脑筋去思想,而不是闹情绪。
一闹情绪,一切就乱糟糟,没有个准则了。
第二,我们一定要思考同眼前情势有关的种种。
有许多我们朝夕忧虑的东西都于事无补,有时候,我们注意力不集中,往往离题太远,这些无关宏旨的事,弄得我们精疲力竭,卧寐不安,伤透脑筋。
这一切使事情弄得很糟糕,它们分散了凝聚力,增添了无限苦恼,既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又把这种坏情绪传染给他人。
离开自己的利害关系想一想,可以使我们把事情看得清楚些,头脑冷静些。
这样便能看到一个较好的远景,对事物有更正确的权衡。
假使我们把烦恼交托出去,便不会十分恐惧、烦恼,明天就比昨天更光明。
四:【诗林采风】站立着便是一道风景大地为你辽阔山岭为你高峻鲜花为你盛开大海为你涌动甚至满眼的石头也会为你发出沉默的响声无边的戈壁沙漠也会为你雄浑只有天空高高在上攥着拳头两手空空为你鼓劲希望你竭尽全力坚持到最后一秒钟五、【心理电影推荐】本周推荐电影小鬼当家五——《淘气阿丹》(Dennis the Menace/Dennis)剧情简介:5岁的丹尼斯生性淘气多动,在小镇中是出了名的。
一提到丹尼斯大家都感到十分头疼。
尤其是邻居威尔森先生,他和太太没有儿女,过着平静的生活。
但丹尼斯却总是制造各种麻烦令威尔森先生苦不堪言。
一听到丹尼斯声音就会想尽一切办法躲开一次丹尼父母均需外出公干,佐治太太答允代替照顾丹尼斯,但丹尼斯把韦家宴会搅得一塌糊涂,丹尼深感内疚于深夜出走,小偷却伺机入屋把韦金币全偷去,机灵的丹尼身上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连小偷看见小丹尼都会发抖不知道下一步又会有什么苦果子等着......个人推荐原因:这部喜剧片给人一种回到了金色的童年的美好感受,让人回想起童年时的调皮、可爱,回想起小时候那些可爱的人---友善的邻居、一起玩的伙伴,回想起曾经年轻的父母给予自己的爱。
一切的一切,让我们觉得世界上存在着那么多的美好,让我们重新找回了内心的静谧恬美,让我们对未来有了笃定的憧憬和希望。
关于时光的温暖剪影,你,值得一看。
最后:祝大家都有个充实愉快的周末!顺祝童鞋们在14周体育课结课考试以及信息班在15周的Java考试中取得好成绩!15周周五我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