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化学与综合题有关的压轴题及答案
备战中考化学综合题-经典压轴题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下列A→D的实验装置进行合理组合,即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也可制取氧气。
(1)写出标注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在分液漏斗中添加的药品是_________(填化学式),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观察到_______时,再将注满水的集气瓶倒扣住导气管,收集氧气。
若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则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标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用A、D装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是a→___(填“b”或“c”)。
若在D中装半瓶氢氧化钠溶液,将A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其中一会儿,肉眼观察不到什么可见现象。
实验小组将进行如下三个实验探究活动。
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并验证产物碳酸钠。
实验一:取反应后的D中溶液,滴加酚酞试剂,溶液变红。
实验二:取反应后的D中溶液,加几滴稀盐酸,未观察到气泡的产生。
实验三:取反应后的D中溶液,滴加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
(4)研究表明,实验一不能证明化学反应是否进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判断实验二能否证明变化中无碳酸钠生成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实验三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资料:常温下,氢氧化钠易溶于酒精溶剂形成溶液,而碳酸钠难溶于酒精溶剂。
(7)请你根据“资料”信息,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若以上方案有人用75%的医用酒精来配制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结果达不到预期效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战中考化学综合题-经典压轴题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漳州小吃手抓面,制作时要用发到大树碱,大树碱的主要成分是K2CO3.为了测定大树碱中K2CO3的质量分数,小文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1)用托盘天平称取10g大树碱样品,在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如图所示,则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2)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为了准确量取水的体积,还需要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3)把大树碱样品和水加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大树碱完全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4)向配好的溶液中逐渐加入CaCl2溶液,生成1g沉淀(假设大树碱中其它成分不参与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K2CO3═CaCO3↓+2KCl).计算大树碱中K2CO3的质量分数.(5)小文同学在配制好溶液后,发现纸片上还有残留固体,则计算出的大树碱K2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答案】(1)往左盘加树碱至天平平衡;(2)胶头滴管;(3)搅拌,加速溶解;(4)大树碱中K2CO3的质量分数为13.8%;(5)偏小。
【解析】试题分析:(1)指针偏右,说明左盘大树碱样品小于10g,则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往左盘加大树碱,至天平平衡;(2)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为了准确量取水的体积,还需要使用的仪器是胶头滴管;(3)溶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4)设碳酸钾的质量为x,根据两种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2+K2CO3═CaCO3↓+2KCl138 100x 1g,解得x=1.38g,所以大树碱中K2CO3的质量分数:(1.38g÷10g)×100% =13.8%;(5)纸片上还有残留固体,则溶液中溶质偏小,质量分数偏小。
考点:考查量筒、托盘天平的使用及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知识。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电解水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后,提出问题:“测定水的组成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经过讨论后,得到了肯定的答案,邀请你一起对此展开探究。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与综合题有关的压轴题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向碳酸氢镁[Mg(HC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该白色沉淀作如下探究:(查阅资料)I.Mg(OH)2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MgCO3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Ⅱ.Mg(OH)2、MgCO3受热均易分解,分别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Ⅲ.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变蓝。
(作出猜想)猜想一:只有Mg(OH)2;猜想二:只有MgCO3:;猜想三:_____。
(实验1)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1取适量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猜想_____不成立步骤2另取适量白色固体,充分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无水硫酸铜的U形管_____猜想二不成立小张查阅资料得知上述固体是碱式碳酸镁[XMgCO3・yMg(OH)2・3H2O],它不溶于水,受热易分解。
(实验2)为进一步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小张取一定量白色固体,按下图装置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并测定各生成物的质量。
(1)反应结東后若没有继续通一会儿氮气就直接称量洗气瓶的质量,则测得的气体质量将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为测定各生成物的质量,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实验数据:加热完全后剩余固体质量3.20g;浓NaOH溶液增重2.64g;浓硫酸增重1.44g则:x:y=_____。
(拓展延伸)碱式碳酸镁可作阻燃剂,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选填字母)。
a.生成的固体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氧气;b .分解时吸热,使温度难以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 .生成的气体降低了可燃物周围的氧气浓度。
【答案】Mg (OH )2、MgCO 3 一 白色固体变蓝色 偏小 e d b 3:2 abc【解析】【详解】[作出猜想]猜想一:只有Mg (OH )2;猜想二:只有MgCO 3:;猜想三:Mg (OH )2、MgCO 3。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综合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味精是常用的调味品,它的鲜味来自于其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化学式是C5H8NO4Na,易溶于水,与AgNO3不反应),另外还含有NaCl,其它成分不考虑。
请回答下列问题:(1)味精中至少含有__________(填数字)种元素。
(2)称取5.0g味精配制成50g溶液,量取蒸馏水的量筒规格是_________(填字母)。
A.5mL B.10 mL C.50 mL D.100 mL(3)下图是配制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填字母)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4)为测定NaCl在味精中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①向所配制的50g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充分反应,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______(填化学式)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②在其它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若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仰视刻度量取蒸馏水,则所配制溶液中,谷氨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所测定的味精中NaCI的质量分数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精确测定AgCl沉淀质量为2.87 g,则该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___。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NaCl-58. 5 , AgCl-143. 5 )【答案】6C B AgNO3偏小无影响23.4%【解析】味精是常用的调味品,化学式是C5H8NO4Na。
(1)味精中至少含有碳、氢、氧、氮、钠和氯6种元素。
(2)称取5.0g味精配制成50g溶液,根据就近原则,量取蒸馏水的量筒规格是50 mL,故选C。
(3)配制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④③,故选B。
(4)测定NaCl在味精中的质量分数。
①向所配制的50g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充分反应,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AgNO3溶液,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中考化学—综合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_____。
(2)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2、_____(填化学式)。
(3)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_____。
(4)在利用粗盐制备精盐过程的第⑥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_____。
(5)实验所得精盐的质量大于粗盐中NaCl的质量,原因是_____。
(6)某品牌纯碱中含有杂质NaCl,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研究:称取12g 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并绘制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
①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g②计算当盐酸与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答案】加速溶解CaCO3 BaCO3引入了新的杂质KCl除去溶液中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 4.4g16.3%【解析】本题考查了氯化钠与粗盐提纯,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综合性较强,认真审题,理清反应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加快溶解速率;(2)第②步中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第③步中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第④步中碳酸钠与过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
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2、CaCO3、BaCO3;(3)氢氧化钾会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钾,氯化钾对氯化钠来说就是杂质。
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会带入新的杂质氯化钾;(4)在第④、⑤步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中考化学综合题-经典压轴题及详细答案

一、 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 过氧化镁(MgO 2)是一种镁精细化工产品。
在医疗上可用来治疗消化不良、胃酸过多 等疾病。
在环境保护方面,过氧化镁可用来处理地下水污染的土壤。
还可以用于牙膏,对 牙齿有漂白和防过敏的作用。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过氧化镁的性质和制备等进行了以下研 究。
一•过氧化镁的性质(1 )过氧化镁(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__ )是一种白色的粉末,其外观与物理性质与氧 化镁相似。
化学性质不够稳定,不溶于水,但逐渐的被分解放出氧气。
过氧化镁有强氧化性,常温下比较稳定,但是加热时会分解生成氧气和氧化镁。
请下出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过氧化镁易溶于稀盐酸,发生反应: MgO 2+2HCI=MgC 2+H 2O 2同时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热量 _____________ (填放出”或吸收”。
二. 过氧化镁的制备下图是利用碱式碳酸镁(Mg 2(OH )2CQ )和30%的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过氧化镁。
(资料)①碱式碳酸镁与碳酸镁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②氧化 镁与过氧化氢反应放出大量的热(3 )检测煅烧过程碱式碳酸镁完全分解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 (写出具体的操作和现象); 上述生产过程加入稳定的剂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 。
(5)结果分析:在适宜的温度和时间下,碱式碳酸镁能完全分解, 表面积最大,能与 30%过氧化氢充分反应,所以产率高。
推测(4)用上述碱式碳酸镁在 550、600、650及700 C 下煅烧一定的时间生成氧化镁。
用上述 条件制备的氧化镁分别与 30%双氧水反应合成过氧化镁产率(见图 1和图2)。
碱式碳酸镁煅烧的温度适宜控制在h 。
并且得到的氧化镁颗粒 700C 时,产率明显降低的可能的原因______ 。
三.过氧化镁产品纯度检测在生产过程中,过氧化镁中常常含有少量的氧化镁杂质(其他杂质不考虑),以下是该小组进行纯度检测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与综合题有关的压轴题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轻质碳酸钙,又称沉淀碳酸钙,即高纯度的碳酸钙,它密度小、白度高、摩擦系数小,是制造牙膏的原料之一,常用在高档或浅色制品上。
工业上通常以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为原料,按下图所示工艺流程进行高纯度碳酸钙的制取与提纯:根据上述信息,试回答下列问题:⑴石灰石的用途非常广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单项选择)。
①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②可用于制取生石灰③可用于制造玻璃④可用于治理酸性污水⑤可加入煤炭中做固硫剂⑥可用作高炉炼铁造渣剂A ①③⑤⑥B ②④⑤⑥C ①②④⑤⑥D 以上全部都是⑵上述流程所涉及的物质中,可用作干燥剂的物质是_____。
⑶上述流程的步骤③中,还可以选择另外一种试剂采用沉淀法制备出高纯度的碳酸钙,其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⑷制备高纯度碳酸钙要经历“石灰石(CaCO3)→生石灰→石灰水→CaCO3”的转化过程,其目的是_____。
⑸小颖同学称取了25.0g某石灰石样品,按上图流程进行了模拟实验探究。
她在步骤③中向石灰水里滴加了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该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试计算:上述实验中,小颖最终制得轻质碳酸钙的质量?_____(结果精确到0.1g)【答案】C 生石灰 CO2+Ca(OH)2=CaCO3↓+H2O 除去石灰石中的杂质 21.2g【解析】【分析】【详解】⑴用于制造玻璃的是碳酸钠,故选C;⑵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上述流程所涉及的物质中,可用作干燥剂的物质是生石灰;⑶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也能生成碳酸钙,其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⑷工业上的石灰石含有其他杂质,制备高纯度碳酸钙要经历“石灰石(CaCO3)→生石灰→石灰水→CaCO3”的转化过程,其目的是除去石灰石中的杂质。
(5)设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x2233Ca(OH)+Na CO=CaCO+2NaOH106100212g10.6%x100106=x212g10.6%⨯⨯↓x=21.2g。
备战中考化学综合题-经典压轴题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下图中,①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1)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写字母编号)。
(3)A和B两种粒子的________________相同,所以它们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中它们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C所表示的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
【答案】 22.99 B C 最外层电子数得到 Cl-【解析】(1)由钠元素的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由钠元素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1,表示原子序数为11;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钠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2)根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因为BC的核内质子数相同,所以BC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3)由图示可知A、B两者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7,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得到电子;(4)C表示的粒子表示氯离子,符号为:Cl−。
2.在实验室中,小敏同学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Ca(OH)2粉末状试剂.他们对该试剂进行定量实验分析:称取试剂19.8g放入锥形瓶中,加入30.2g的水,充分振荡,再向锥形瓶中依次滴加25g盐酸充分反应.测得部分数据与图象如下.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加入盐酸252525252525的质量(g)锥形瓶中物质的质75100a150172.8197.8量(g)(1)a 的数值为_____,小敏同学通过实验,得出该试剂已部分变质的结论,其依据是(通过实验数据和图象做出你的分析)_____.(2)b 的数值为_____.(3)该试剂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125 滴加盐酸至100g 时,开始时有二氧化碳生成,证明有碳酸钙存在,之前滴加的盐酸无现象,说明了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从而证明氢氧化钙存在 2.2 74.4%【解析】【分析】氢氧化钙易与空气的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据此可判断氢氧化钙是否变质,由表中的数据可知,第6次加入盐酸的质量就等于锥形瓶增加的质量,说明了第5次加入的盐酸已将碳酸钙完全反应,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150g+25g ﹣172.8g =2.2g ;根据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由二氧化碳的求出碳酸钙的质量,即可求出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
备战中考化学——综合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Fe和CuSO4溶液反应实验时,发现生成Cu的同时有气泡产生。
为了进一步探究有气泡产生原因,做了如下实验:①取8.5gFe粉放入一定量的CuSO4中,反应完成后,滤出固体,洗涤、干燥后称量,固体质量为9.2g。
②将该9.2g固体与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消耗盐酸50.0g。
根据实验绘制如如图所示反应时间与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图。
根据提供的有关数据进行下列计算和分析:(1)根据图象可知,步骤②与稀盐酸反应的Fe的质量为_____。
(2)步骤①与CuSO4反应的Fe的质量为_____。
(3)步骤①与CuSO4反应的Fe的质量及步骤②与盐酸反应的Fe的质量之和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所取的Fe的质量8.5g。
(4)由上面实验的数据分析得出:Fe和CuSO4溶液反应,有气泡产生原因_____。
【答案】2.8g 5.6g <因为少量的铁与硫酸铜溶液中的酸性物质发生了反应(硫酸铜溶液呈酸性,少量的铁与其反应【解析】【详解】(1)设与稀盐酸反应的Fe的质量为x,盐酸的质量为w22Fe+2HCl=FeCl+H56732x w0.10g56732==x w0.10g解之得:x=2.8g;w=3.65g;答:与稀盐酸反应的Fe的质量为2.8g;(2)设与CuSO4反应的Fe的质量为y,44Fe+CuSO=FeSO+Cu5664y9.2g-2.8g5664=y9.2g-2.8g解之得:y=5.6g;答:与CuSO4反应的Fe的质量为5.6g;(3)与CuSO4反应的Fe的质量及与盐酸反应的Fe的质量之和为:2.8g+5.6g=8.4g<8.5g;(4)在Fe和CuSO4溶液反应实验时,发现生成Cu的同时有气泡产生,而且与CuSO4反应的Fe的质量及与盐酸反应的Fe的质量之和<8.5g,说明有少量Fe与CuSO4溶液中的酸性物质发生了反应,产生了氢气。
2020-2021【化学】备战中考化学综合题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硫酸在工业上有着重要的用途。
I .以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 2)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原理及工艺流程可简示如下:FeS 2−−−→煅烧SO 222O +H O−−−−→催化剂H 2SO 4 (原理)(工艺流程)(1)黄铁矿是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工业生产过程中将矿石粉碎的目的是_____。
(2)在吸收装置中,液体由上而下形成喷雾状的目的是_____。
(3)在实验室模拟制硫酸时用如图装置吸收三氧化硫,除了达到与工业上相同的目的外,还可能考虑的因素是_____。
(4)工业上常用石灰乳来吸收尾气中的二氧化硫,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提示:生成物有一种是CaSO 3)II .黄铁矿锻烧后的另一种产物是铁的一种氧化物,其中铁氧质量比为7:3,则其化学式为_____。
该物质可用来生产氯化铁晶体。
氯化铁也是常用的净水剂之一,相比于明矾,其作为净水剂的优点是_____。
III .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来配制稀硫酸。
实验室用密度为1.84g/cm 3、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来配制500g 20%,需要水_____g .溶解时,应_____,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该实验中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_____。
请写出稀硫酸的一种用途_____。
IV .某化工厂以黄铁矿为原料产生硫酸。
如果该厂生产98%的浓硫酸100t ,不考虑其他各生产阶段的物料损失,需要含FeS 260%的矿石质量为多少吨?(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答案】混合物 加快反应速率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三氧化硫易溶于水 Ca (OH )2+SO 2=CaSO 3+H 2O Fe 2O 3, 补充人体需要的铁元素 398 将浓硫酸盐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 玻璃棒 金属除锈 100t【解析】【详解】I 、(1)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 2,所以黄铁矿是混合物,工业生产过程中将矿石粉碎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2)在吸收装置中,液体由上而下形成喷雾状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3)三氧化硫溶于水,所以除了达到与工业上相同的目的外,还可能考虑的因素是:三氧化硫易溶于水;(4)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 (OH )2+SO 2=CaSO 3+H 2O ;II 、设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 x O y ,56x :16y ═7:3,x :y =2:3;所以化学式为Fe 2O 3,相比于明矾,其作为净水剂的优点是:补充人体需要的铁元素;III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需要水500g ﹣500g?20%98%=398g ,溶解时,应将浓硫酸盐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该实验中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稀硫酸的一种用途是:金属除锈;IV 、设需要含FeS 260%的矿石质量为x ,2422H SO FeS 98%10019612t 6%00x→⨯⨯60%x 120=98%100t 196⨯⨯ x =100t 。
备战中考化学——综合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轻质碳酸钙,又称沉淀碳酸钙,即高纯度的碳酸钙,它密度小、白度高、摩擦系数小,是制造牙膏的原料之一,常用在高档或浅色制品上。
工业上通常以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为原料,按下图所示工艺流程进行高纯度碳酸钙的制取与提纯:根据上述信息,试回答下列问题:⑴石灰石的用途非常广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单项选择)。
①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②可用于制取生石灰③可用于制造玻璃④可用于治理酸性污水⑤可加入煤炭中做固硫剂⑥可用作高炉炼铁造渣剂A ①③⑤⑥B ②④⑤⑥C ①②④⑤⑥D 以上全部都是⑵上述流程所涉及的物质中,可用作干燥剂的物质是_____。
⑶上述流程的步骤③中,还可以选择另外一种试剂采用沉淀法制备出高纯度的碳酸钙,其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⑷制备高纯度碳酸钙要经历“石灰石(CaCO3)→生石灰→石灰水→CaCO3”的转化过程,其目的是_____。
⑸小颖同学称取了25.0g某石灰石样品,按上图流程进行了模拟实验探究。
她在步骤③中向石灰水里滴加了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该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试计算:上述实验中,小颖最终制得轻质碳酸钙的质量?_____(结果精确到0.1g)【答案】C 生石灰 CO2+Ca(OH)2=CaCO3↓+H2O 除去石灰石中的杂质 21.2g【解析】【分析】【详解】⑴用于制造玻璃的是碳酸钠,故选C;⑵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上述流程所涉及的物质中,可用作干燥剂的物质是生石灰;⑶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也能生成碳酸钙,其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⑷工业上的石灰石含有其他杂质,制备高纯度碳酸钙要经历“石灰石(CaCO3)→生石灰→石灰水→CaCO3”的转化过程,其目的是除去石灰石中的杂质。
(5)设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x2233Ca(OH)+Na CO=CaCO+2NaOH106100212g10.6%x100106=x212g10.6%⨯⨯↓x=21.2g。
中考化学—综合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在实验室加热32.5g 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计算:(1)完全反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克。
(2)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3)完全反应后,把剩余固体倒入100g 蒸馏水中,充分溶解,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最后结果保留0.1%)。
【答案】9.6g KCl 和MnO 2 13.0%【解析】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图示可知固体减小的质量是生成氧气的质量,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32.5g-22.9g=9.6g ;由于是完全反应,所以剩余固体为生成的氯化钾和作催化剂的二氧化锰,化学式分别为:KCl 和MnO 2;设:生成9.6g 的氧气的同时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为x2KClO 32KCl+3O 2↑149 96x 9.6g149969.6x g= x=14.9g 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4.910014.9g g g+×100%≈13.0%。
点睛: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本题中固体减小的质量是生成氧气的质量是解题的关键。
2.水和溶液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1)图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图 C 中活性炭的作用的是_____。
(2)从微观角度解释图A与图B中所发生的变化的本质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比较:甲___________乙(填“>”“<”或“=”)。
②t1℃,将50 g水加入25 g甲物质中,充分搅拌,可得到_________g 溶液。
③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__________方法。
备战中考化学(综合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烧碱,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久置的工业烧碱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1)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样品中含有_________,接着又向烧杯中继续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已知氯化银是白色沉淀),得出结论:样品中_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氯化钠。
(2)丙同学认为除了需要确认是否含有氯化钠外,还需要确认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于是,大家又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另取少量样品溶解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硝酸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过滤、洗涤;②取少量滤液滴入酚酞,溶液变红;③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入硝酸银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判断,实验 中滤渣的成分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3)根据以上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样品中无NaClB、样品中只有NaOH和Na2CO3C、样品中无NaOHD、样品中有Na2CO3、NaOH和NaCl(4)配制100mL质量分数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1.11g/mL),需要质量分数40%的氢氧化钠溶液(1.43g/mL)_________mL,水________mL。
(计算结果精确到0.1)【答案】碳酸钠不一定CaCO3D19.483.3【解析】【详解】(1)烧碱是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变质生成碳酸钠,故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碳酸钠;由于事先“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加入硝酸银后有氯化银沉淀生成,可能是由于稀盐酸中的氯离子反应生成的,故不能确定有氯化钠;(2)由上面的实验可知,溶液中有碳酸钠,故加入过量的硝酸钙后有碳酸钙沉淀生成;(3)由实验①可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由实验②可知,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由实验②③可知,样品中含有氯化钠,故选D;(3)100mL质量分数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1.11g/mL)的质量为100mL×1.11g/mL=111g,设需要质量分数4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x,则111g×10%=x×1.43g/mL×40%,得x=19.4mL,故加入水的质量为111g-19.4mL 1.43g/ mL=83.3g,约83.3mL。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计算题的经典综合题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计算题1.小新用20g含碳酸钠53%的天然碱制取氢氧化钠用于制作“叶脉书签”(杂质不参加反应)。
操作过程如下:请计算:(1)20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g;(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3)将200g滤液浓缩制成“叶脉书签”所需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蒸发水__________g.【答案】10.6 4% 120【解析】【分析】【详解】(1)20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20g×53%=10.6 g(2)解:设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Na CO+Ca(OH)=CaCO+2NaOH23231068010.6g x106/10.6g=80/x 解得x=8 g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8g/200g×100%=4%答: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 。
(3)将200g滤液浓缩制成“叶脉书签”所需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蒸发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有:200g ×4%=(200g-X) ×10%X=120g2.0g样品中杂质CaCO3的质量为4.0g-3.7g=0.3g(3)设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m,生成的碳酸氢钙的质量为n()CaCO+H O+CO=Ca HCO32232100441625.3g m n10044162==5.3g m nm=2.332g n= 8.586g溶液中生成物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586g100% 4.2% 4g+2.2g+2.332g+200g⨯≈若所取样品中的Ca(OH)2没有完全溶于水,对最后的计算结果没有影响。
原因是未溶解的氢氧化钙也能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
3.在我国青海湖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这里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
人们从盐湖中捞得的碱会含有少量的NaCl。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含NaCl的Na2CO3固体25.0g,将其配制成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使气体完全放出,共收集到8.8gCO2气体。
中考化学与综合题有关的压轴题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工业废水(含有H 2SO 4、Na 2SO 4)中H 2SO 4的含量进行测定.甲、乙两同学各提出不同的测定方法,请回答有关问题:(1)甲同学:取50g 废水于烧杯中,逐渐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 溶液,反应过程溶液pH 变化如图.①当加入 30gNaOH 溶液时,烧杯中的溶质为______(填化学式)。
②50g 废水中 H 2SO 4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乙同学:改用BaCl 2溶液代替NaOH 溶液测定废水中的H 2SO 4的含量,结果可能会_____(填“偏高”、“偏低”、“不变”),理由是_______。
【答案】NaOH 、Na 2SO 4 19.6% 偏高 Na 2SO 4与BaCl 2反应【解析】【分析】【详解】(1)①当加入 30gNaOH 溶液时,氢氧化钠过量,烧杯中的溶质为过量的NaOH 、生成的Na 2SO 4;②设50g 废水中 H 2SO 4的质量为x242422NaOH+ H SO Na SO 2H O2=+809820g x0%⨯ 2080%98=20g x⨯ x=4.9g50g 废水中 H 2SO 4的质量分数是4.9g ÷50g ×100%=9.8%(2)硫酸、硫酸钠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改用BaCl 2溶液代替NaOH 溶液测定废水中的H 2SO 4的含量,结果可能会偏高。
2.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 外,还含有MgCl 2、CaCl 2、Na 2SO 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_____。
(2)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2、_____(填化学式)。
(3)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_____。
备战中考化学与综合题有关的压轴题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 b__________;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请写出上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___作用。
(2)如果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用装置C收集氧气,实验完毕后应先将___________。
(3)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也可以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该方法制取氧气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4)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加热KClO3和MnO2混合物的方法制取O2,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①制取O2的质量是________g;②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分数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答案】铁架台 A 催化导气管撤出水面节约能源、装置简单、安全易操作等 19.2 81.7%【解析】【分析】【详解】(1)据图可知仪器b是铁架台;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混合物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装置A来制取,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如果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用装置C收集氧气,为防止受冷温度降低水回流炸裂试管,实验完毕后应先将导气管撤出水面;(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该方法制取氧气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相比优点是节约能源、装置简单,安全易操作等;(4)①生成氧气的质量为:60g-40.8g=19.2g;②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为x,x=49g,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分数:=81.7%。
备战中考化学——综合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将4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
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
试回答:(1)图二从A到B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图二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_____。
(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
【答案】减小 B 3.65%【解析】(1)根据溶液pH的变化分析解答;(2)根据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分析解答;(3)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1)图二从A到B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2) 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最多,溶液的温度最高,所以图二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B;(3)由图像可知,酸碱恰好中和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是20g。
设20 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NaOH+HCl=NaCl+H2O40 36.520 g×4% x20g4400=36.5xx=0.73 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73g20g×100%=3.65%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5%。
2.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如图1,请回答:(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Ⅰ____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既可以制取CO2,又可以制取O2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一瓶较纯净的O2可以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
(3)某同学利用空塑料输液袋收集二氧化碳(如图2),验满时,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__________(填“a”或“b”)端,如果熄灭则满了。
(4)小明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反应中固体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3所示:①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是__________g。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综合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工业废水(含有H 2SO 4、Na 2SO 4)中H 2SO 4的含量进行测定.甲、乙两同学各提出不同的测定方法,请回答有关问题:(1)甲同学:取50g 废水于烧杯中,逐渐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 溶液,反应过程溶液pH 变化如图.①当加入 30gNaOH 溶液时,烧杯中的溶质为______(填化学式)。
②50g 废水中 H 2SO 4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乙同学:改用BaCl 2溶液代替NaOH 溶液测定废水中的H 2SO 4的含量,结果可能会_____(填“偏高”、“偏低”、“不变”),理由是_______。
【答案】NaOH 、Na 2SO 4 19.6% 偏高 Na 2SO 4与BaCl 2反应【解析】【分析】【详解】(1)①当加入 30gNaOH 溶液时,氢氧化钠过量,烧杯中的溶质为过量的NaOH 、生成的Na 2SO 4;②设50g 废水中 H 2SO 4的质量为x242422NaOH+ H SO Na SO 2H O2=+809820g x0%⨯ 2080%98=20g x⨯ x=4.9g50g 废水中 H 2SO 4的质量分数是4.9g ÷50g ×100%=9.8%(2)硫酸、硫酸钠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改用BaCl 2溶液代替NaOH 溶液测定废水中的H 2SO 4的含量,结果可能会偏高。
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已渗透到我们的“衣、食、住、行、医”中。
(1)衣:区分羊毛线和棉纱线的方法是灼烧,羊毛线燃烧时能闻到_________气味。
(2)食:维生素C 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中学生每天要补充60mg 的维生素C ,下列物质富含维生素C的是____(填字母) 。
A.橙子 B.猪肉 C.面粉(3)住:下列属于直接利用太阳能辐射加热物体而获得热能的是________(填字母)。
备战中考化学与综合题有关的压轴题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某工厂产生的废渣主要成分是含钙的化合物(杂质为Fe2O3)。
用该废渣制取CaCl2晶体(CaCl2·xH2O)并进行组成测定,其制取的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NH4Cl溶液显酸性,且浓度越高酸性越强(1)XRD图谱可用于判断某固态物质是否存在。
右图为煅烧前后废渣的XRD图谱。
写出煅烧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浸取时需连续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____________色。
(3)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CaCl2的产率随浸取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则宜选择的浸取温度为____________℃左右。
(4)若使用过量浓度较高的NH4Cl溶液,则所得CaCl2溶液中会含有NH4Cl、_______(填化学式)等杂质。
(5)过滤得到的Fe2O3在高温下可与CO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6)测定晶体(CaCl2·xH2O)的组成:a.称取14.7000g CaCl2晶体于锥形瓶内,加入适量蒸馏水.使其全部溶解。
b.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静置。
C.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10.0000g固体。
①通过计算,确定x的值(写出计算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判断步骤b 中沉淀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__________,则说明已沉淀完全;若沉淀不完全,则测得的x 值比实际值______(填“偏大”、“偏小”或“ 不变”。
【答案】Ca(OH)2CaO+H 2O 使氧化钙与水充分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再与氯化铵反应 蓝 85.5 FeCl 3 Fe 2O 3+3CO2Fe+3CO 2 2 滴加碳酸钠,没有沉淀产生 偏大 【解析】本题通过制取CaCl 2晶体流程,考查了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炼铁的原理,盐的性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等,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仔细审题,找出的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中考化学与综合题有关的压轴题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已知NaHCO3在270 ℃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Na2CO3受热不分解。
现有某工厂生产出的一批NaHCO3产品中混有少量的Na2CO3,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该产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样品测定生成CO2的质量。
(1)NaHCO3俗称_______,本实验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C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
(2)若无装置E,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_______(填“能”或“不能”)准确测定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3)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不能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改为稀盐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方案二:样品测定剩余固体质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取一只洁净的坩埚,称得质量为21.2克,再向其中加入样品,称得总质量为41.2克;②加热盛有样品的坩埚;③将坩埚充分冷却,称量坩埚和剩余固体的质量;④多次重复步骤②和③至恒重,称得坩埚和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35.0克。
(4)实验时需要重复“加热、冷却、称量”操作多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写出NaHCO3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题意,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请写出计算过程)【答案】小苏打浓硫酸不能盐酸具有挥发性,D中的碱石灰既吸收生成的CO2,还会吸收挥发出来的HCl气体,使测定结果偏大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 2NaHCO3△Na2CO3+H2O+CO2↑ 84%【解析】(1)根据NaHCO3俗称为小苏打解答,根据碱石灰会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2)根据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D解答;(3)根据碱石灰是碱性干燥剂,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4)根据实验时需要重复“加热、冷却、称量”操作多次,可以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进行分析;(5)根据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写出NaHCO3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解答;(6)根据实验过程中减少的质量是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酸、碱、盐是中学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化合物。
(1)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稀硫酸能够与锌反应制取氢气B 硫酸溶液中K+、Ca2+、OH﹣、Cl﹣可以大量共存C 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后溶质质量分数均减小D硫酸和盐酸溶液中都含有H+,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2)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常会变质,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
(3)已知①中盛有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根据图示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①烧杯中加入酚酞溶液的现象是_____。
②写出烧杯②中加入石灰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③烧杯③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得到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哪些?_____(4)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钠,并对反应后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某同学认为反应后的溶液一定含有碳酸钠,请你设计实验进行检验。
_____(5)取99g碳酸钠溶液放入烧杯中,加入111g氯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滤渣10g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答案】B 2NaOH+CO2═Na2CO3+H2O 酚酞溶液变红 Na2CO3+Ca(OH)2═CaCO3↓+2NaOH NaCl和HCl 取样品少许,滴入氢氧化钙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若有沉淀产生则含有碳酸钠,反之则无 5.85%【解析】【分析】稀硫酸能够与锌反应制取氢气,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钠。
【详解】(1)A.稀硫酸能够与锌反应制取氢气,故A正确。
B.硫酸溶液中K+、Cl﹣可以大量共存,而Ca2+、OH﹣由于硫酸钙微溶,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正确;C.浓硫酸因为具有吸水性而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溶质质量分数均减小,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后导致溶质减少而溶质质量分数均减小,故C正确;D.硫酸和盐酸溶液中都含有H+,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故D正确。
故选B。
(2)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常会变质,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3)①烧杯中加入酚酞溶液,由于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而酚酞遇碱变红,所以对应的现象是酚酞溶液变红。
②烧杯②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③烧杯③存在的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所以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得到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生成的氯化钠和剩余的HCl,对应的化学式为NaCl和HCl。
(4)当怀疑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共存时要确定碳酸钠的存在就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所以对应的操作和现象为:取样品少许,滴入氢氧化钙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若有沉淀产生则含有碳酸钠,反之则无。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反应后的溶液的质量为99g+111g﹣10g=200g设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x=5.85%故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5.85%。
【点睛】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属于盐,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2.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等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化合反应发生后,生成物肯定不会是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如图1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p点所示溶液为碱性B n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C m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HClD 该图所对应操作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3)沾有浓氨水的棉棒放在浓盐酸瓶口为什么有白烟生成:_____。
(4)图2装置可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并检验生成的气体产物。
①A装置的作用是_____。
②C装置玻璃管里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
③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现有73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和127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答案】单质 D 浓氨水、浓盐酸均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和氯化氢相遇生成氯化铵固体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防止干扰后续实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CO+Fe2O3高温2Fe+3CO2↑ 5.85%【解析】【分析】【详解】(1)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生成不可能是单质。
(2)A、p点所示溶液的pH大于7,所以溶液为碱性,正确;B、n点所示溶液的pH等于7,溶液显中性,说明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正确;C、m点所示溶液的pH小于7,说明氢氧化钠不足,盐酸有剩余,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HCl,正确;D、实验过程中,开始时溶液显酸性,随着滴入溶液体积的增加,溶液逐渐变为碱性,该图中pH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7,然后大于7,所以对应操作是将氢氧化钠滴入盐酸中,错误。
故选D。
(3)浓氨水、浓盐酸均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和氯化氢相遇生成氯化铵固体,即有白烟生成。
(4)①混合气体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除去二氧化碳,防止二氧化碳对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产物二氧化碳的干扰。
②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有白色沉淀产生。
③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B装置中发生的反应为3CO+Fe2O3高温2Fe+3CO2↑。
(5)盐酸中HCl的质量为73 g×10%=7.3 g;设反应生成的NaCl的质量为x2NaOH+HCl=NaCl+H O36.558.57.3g x36.558.5=7.3g xx=11.7 g所以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7g100%=5.85% 73g+127g。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85%。
3.酸、碱、盐是几类重要的化合物,他们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____________生成。
(2)某化学小组进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验:将盐酸滴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实验无明显现象。
取反应后的部分溶液加热、蒸干、得到白色固体。
以下是探究白色固体成分的实验,已知CaCl 2溶液呈中性。
请填写下表:实验反思: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可借助酸碱指示剂判断反应终点。
(3)“粗盐提纯”指除去NaCl 中的泥沙和MgCl 2、CaCl 2、Na 2SO 4等杂质。
某同学设计了除去三种可溶性杂质的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解,然后向其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 2、NaOH 、Na 2CO 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蒸发结晶。
请回答:①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中都用到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该仪器在蒸发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__?②加入Na 2CO 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③以上方案还需完善,请说明原因并加以补充_______。
(4)工业上常用NaOH 溶液处理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 2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 2O 3+2NaOH=2NaAlO 2+H 2O(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
若用160 kg NaOH 配制的溶液恰好能处理340 kg 铝土矿,最终得到1 004 kg NaAlO 2溶液。
计算:该铝土矿中Al 2O 3的质量分数_______。
【答案】水 用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 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aCl 2、Ca (OH )2 pH=7 玻璃棒 搅拌,使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 除去溶液中的钙、钡离子 经过滤后的溶液中还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等杂质,呈碱性 60%【解析】【详解】(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2)①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度是pH >7,说明是氢氧化钙剩余,因此白色固体中含有生成的氯化钙和剩余的氢氧化钙;②因为白色固体是氯化钙,已知CaCl 2溶液呈中性,所以pH=7;pH=7(3)①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中共同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玻璃棒在蒸发操作中的作用是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滴飞溅;②加入过量的BaCl2可以除去硫酸钠杂质,NaOH可以除去氯化镁杂质,加入Na2CO3溶液可以除去氯化钙杂质及过量的氯化钡试剂分别产生碳酸钙沉淀和碳酸钡沉淀;③由于在操作过程中加入的试剂是过量,因此过滤后的滤液中除了含有氯化钠外,还含有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应该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再进行蒸发操作;(4)设Al2O3的质量为x2322Al O+2NaOH=2NaAlO+H O10280x160kg10280=x160kgx=204kg铝土矿中Al2O3的质量分数204kg340kg×100%=60%答:(1)铝土矿中Al2O3的质量分数60%。
故答案为:(1)水;(2)用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CaCl2、Ca(OH)2;pH=7;;(3)①玻璃棒;搅拌,使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
②除去溶液中的钙、钡离子③经过滤后的溶液中还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等杂质,呈碱性,因此,还需加入适量稀盐酸,从而把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除去,调节溶液的pH=7;(4)60%。
4.某同学为测定12g含杂质的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利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氢气,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有关的实验探究(提示:3H2+Fe2O3高温2Fe+3H2O杂质不参加反应,假定每步均完全反应或吸收).请回答有关问题:得到如下数据:(1)请计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步骤,计算结果精确到0.l%)_______(2)该实验还可测定组成水的各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请用表中实验数据列式表示出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用化简);若玻璃管中的氧化铁没有完全反应,则求得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会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66.7% [(286.9g﹣284.2g)﹣(86.3g﹣83.9g)]:(86.3g﹣83.9g)不变【解析】【分析】【详解】(1)C装置为浓硫酸,吸收反应生成的水,故C装置增加的重量就是生成的水的质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根据水的质量求出氧化铁的质量,然后计算出氧化铁的质量分数.生成水的质量为286.9g﹣284.2g=2.7g设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X22323H+Fe O2Fe+3H O16054x 2.7g高温160x=54 2.7gx=8g则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g100%66.7% 12g⨯≈;(2)根据B装置中减少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即86.3g﹣83.9g,又根据C装置中增加的质量为水的质量,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水的质量减去氧元素的质量就是氢元素的质量,即(286.9g﹣284.2g)﹣(86.3g﹣83.9g),故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86.9g﹣284.2g)﹣(86.3g﹣83.9g)]:(86.3g﹣83.9g);因为物质的组成是一定的,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一定的,故即使玻璃管中的氧化铁没有完全反应,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不变的。